一、黑龙江民间对日索赔诉讼有新举(论文文献综述)
李想[1](2020)在《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抗日叙事研究 ——以当代中朝韩抗日主题书写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历史上,日本对中国和朝鲜半岛的侵略是中朝韩三国人民的共有记忆,长久的艰苦奋战、受尽压迫的痛苦、社会的动荡不安都让抗战的历史刻骨铭心。而在浴血奋战过程中,整个民族奋起反抗的面貌、无数英雄烈士不畏牺牲的抗战故事,展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操,成为了最振奋民族心和爱国心的宝贵精神财富。于是记录呈现这段可歌可泣历史的文学主题应运而生,抗日叙事成为了中朝韩共有的、且重要的文学主题。随着历史的前进和时间的推移,战争中的残忍、迷惘、恐惧、伤痛也伴随这段民族成长的记忆一同浮现。抗日叙事的面貌也随之愈加丰富和饱满。对当代中朝韩抗日叙事的比较研究,不仅是丰富完善整个东亚抗日叙事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也对深化抗日叙事的历史精神,加强在抗日战争认识问题上的互补互识具有重要意义。纵观中朝韩当代抗日叙事的总体情况,在不断发展中交叉形成了相同的抗日叙事主题,其不仅呈现出具体的书写特征,也反映了深刻的时代性和政治社会性。中朝共有的全民抗日和领袖抗日主题、革命成长主题是两国抗日叙事中具有鲜明政治性和时代性的部分,中朝韩所共有的英雄抗日、抗日伤痛、理念指向主题有着不同的书写特征,并在发展中不断出现新变化。而社会政治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中韩历史复原主题不断涌现,丰富了抗日叙事的面貌,更鲜明地反映了抗日叙事主题与时代的深刻联系。围绕以上主题,并结合具体文本的分析,本文以西方叙事学后经典派侧重的对文本与历史语境的交互作用为主要视域开展比较文学平行研究,开展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两个层面上的比较研究,在宏观把握层面以探讨共性和特性为主,并以社会历史批评的视角探究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政治等原因。在微观分析上,运用主题学、文学治疗学、文学心理学等相关的理论结合文本细读的方法比较具体作品的异同之处。中国和朝鲜在领袖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语境下,形成了全民抗日与领袖抗日两大重要主题,又在长期的积累中形成了各侧重一方的特点,并分别通过构筑“全民”与“领袖”的形象凸显这两大相对的主题。这种具有鲜明比照性的特点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政治、文化原因。而在这种语境下,形成了中朝抗日叙事主题相较于韩国的另一大特征鲜明的主题,革命成长主题。最具代表性的是母亲与儿童的革命成长。这一主题的书写具有典型的范式化特征,最大化地凸显了中朝抗日文学的特色和抗日战争的意义,却也模糊了成长本位主题的概念和内涵。同时,这种政治文化语境影响下形成了中朝韩对英雄抗日主题的不同书写特征。中国所强调的以人民利益为上的集体英雄主义在后期的发展中并不否定个人英雄主义的存在;韩国凸显民族主义的个人英雄主义并不与集体英雄主义相对立;而朝鲜的集体英雄主义以对领袖的忠诚为最高标准。在这种英雄理念的影响下,中国与韩国抗日英雄叙事在本质上都书写了“义”之意,与朝鲜抗日英雄叙事中突出“忠”的泛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朝鲜的抗日英雄都成为了“忠臣”式英雄。于是,朝鲜的抗日叙事主题基本上围绕了“领袖-忠臣”这一范式展开,形成了具有朝鲜特色的抗日叙事结构。中朝韩之间鲜明的意识形态差异直接导致了抗日叙事中理念指向主题的不同呈现,在复杂的抗战背景下,在作者个人经历与创作视角以及创作语境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强烈的理念指向性和理念的差异性,并直接影响了具体作品的叙事结构。随着抗日叙事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政治语境的改变,抗日伤痛与历史复原成为了新世纪抗日叙事的主流主题。以“慰安妇”及历史惨案为题材的抗日叙事的不断出现,与外交政治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了中韩在面对抗日伤痛问题上的新视角和新姿态,完全不用于以往围绕阶级伤痛和反战叙事的书写。而历史复原主题作品的不断出现,展现了国家政治话语的包容度和开放度,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事实的反思和发展性的历史意识,在国家和民间两个层面不断丰富抗日叙事的内涵。通过比较和梳理可以看出,朝鲜抗日叙事以“领袖-忠臣”的形态凸显出独具朝鲜特色的抗日叙事特征,其主题也集中于呈现领袖形象和“忠臣”式英雄的一片丹心,具有体系化、划一式,集中展现,形式庞大的特征,在主题的深入性和丰富性上有所缺失。韩国的抗日叙事整体上呈现出凸显民族主体性和历史叙事性,也带有明显的市场化、大众化文化性特征。中国的抗日叙事发生了鲜明的变化,从以阶级为纲的抗日叙事到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日叙事、南京大屠杀叙事、“慰安妇”叙事等,显现出视角的多元化发展和主题的多样性变化。抗日叙事主题的不断变化发展始终反映了其不可忽略的时代性,必须在深刻的社会政治环境中予以考察。本论文只是从宏观比较视域上对当代中朝韩抗日叙事进行比较研究的一次尝试,以期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白,并希望可以为抗日叙事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路径。文中一定存在着欠缺深度等不足,希望今后可以继续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拓展其深度和广度。
吴美玲[2](2020)在《湖北省日军“慰安妇”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战时期日军在亚洲地区推行“慰安妇”制度,迫使40万妇女成为“慰安妇”,其中中国受害妇女就达到20万,是受害程度最深的国家之一。日军侵华期间,在中国十几个省份大规模建立慰安所,将诱骗、掳掠等手段征来的无辜妇女关入所内供日本官兵发泄兽欲。湖北省因特殊的战略地位,惨遭日军铁蹄践踏长达七年余,湖北也是受日军“慰安妇”制度残害程度较深的省份之一。日军自1938年入侵鄂东后,便在黄冈、黄石、咸宁、鄂州等地建立慰安所;同年10月26至27日武汉三镇相继沦陷,日军在这里建立起武汉兵站,作为战时大后方开始了长达7年多的占领,伴随着的是包括陆、海军100多个慰安所的林立;接着日军逐渐入侵到鄂东北的孝感、黄陂,鄂中的荆州、荆门、宜昌等地,慰安所也紧跟着日军的步伐遍及上述地区;即使是战争即将结束的1945年3月,在十堰几乎均为山区的地方仍能看到日军慰安所,令人愕然。据已发现的档案、日本战犯笔供、“慰安妇”口述、相关报纸、少数的文史资料等多方证据推断,日军在湖北省至少建立了295个慰安所,是目前发现慰安所数量最多的省份。也因为湖北特殊的战略地位,武汉三镇成为日军作战的大后方,其他地区又有或短或长的兵站支点,更有几次会战的作战前线,慰安所的分布呈现着稳定性与流动性并存的特点。湖北已经是日军“慰安妇”制度实施较为成熟的阶段,慰安所自上而下的建立更加熟练与系统,慰安所管理与运营的整体性与全面性也更具备。依据上海172个慰安所推算出的24000名“慰安妇”保守推断出湖北“慰安妇”至少35000余名,这其中就有我们所熟知的武汉籍受害者袁竹林、韩国籍河尚淑、《二十二》电影主人公之一的毛银梅等。就目前而言,在中国各省中,湖北慰安所数量最多,受害人数最多。万恶的军国主义,男女的不平等,以及集体特殊时期的群体狂热等等都是导致该制度产生与发展到如此地步的原因。对该湖北慰安所的梳理,使我们了解到该制度在湖北实施的具体规模,从整体上丰富了“慰安妇”制度历史的全貌与区域细节,推动该研究领域的发展。不仅如此,湖北一省切实史料的呈现、受害者证词的相印证,从根本上驳斥了日本政府至今抵赖、否认该制度实施的真实性。铁证如山。
项冰菁[3](2020)在《国际组织对“慰安妇”问题调查研究》文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和期间,日本强迫几十万中国、韩国、日本、朝鲜、东南亚以及部分欧美国家的妇女充当了日本军队的性奴隶,但是由于日本政府和军队战时有意隐瞒,战争失败后又故意销毁大量的相关文件,以及在清理结算日本罪行时追究得不够彻底,导致了二战时期日军实施的“慰安妇”制度没有如强征劳工、虐待、细菌战等问题一样被大众关注到,成为了被时间掩盖的秘密。日本战败到1990年,“慰安妇”制度的受害者在这几十年间遭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过着孤苦伶仃贫穷的生活。直到1991年8月14日,67岁的韩国籍金学顺大娘作证自己被曾经被日军强行招募成“慰安妇”,从此日军的“慰安妇”制度才开始被大众知晓,在沉寂了近50年后在国际上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应国际上的呼声,许多国际组织投身“慰安妇”制度调查,为解决“慰安妇”问题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些国际组织例如国际法学会委员会(ICJ),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等将只针对“慰安妇”这件事本身的关注引向了更深层次的方面,也就是“慰安妇”问题的核心——日本官方参与到慰安所经营。一些非政府间组织进行了“慰安妇”相关的基础调查,力求调查清楚“慰安妇”问题的真相;探求“慰安妇”制度受害者曾经遭受过的苦难,调查她们现在的生活等等;也是他们努力发动受害者出面作证,将“慰安妇”问题推向国际层面。之后更多的国际组织又加入了进来,他们对受害者进行采访并在整理之后写入自己的报告,让全世界都知道“受害者”曾经的遭遇。然而,日本对待自己曾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实施的恶劣行为,表现出来的态度是不负责任、对问题逃避甚至否认、抹杀问题本身。因此,国际组织也在帮助受害者对日本政府的罪行进行确认,并给予她们法律上的支持;在面对日本政府不全面、不真诚的道歉时,他们也会从国际法的角度进行反驳;在日本政府矢口否认过去的行为时,他们会对日本政府进行谴责,并且他们在针对日本政府的行为和受害者现在的境遇提出了全面细致的建议——包括社会层面和法律层面;同时在国际上发声对受害者表示支持。“慰安妇”问题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国际组织的身影随处可见。
李国敏[4](2019)在《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应对中国企业海外拓展面临的战略风险。对于企业国际化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其应对,国内外有了丰富的研究,但对于海外战略风险,人们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我们认为固然战略风险与政治风险关系极其密切,但鉴于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影响后果的特殊严重性,有必要予以专门而深入的研究。围绕上述核心问题,我们以复杂系统思维方法为主,同时运用历史考察、案例分析等方法展开全文。首先弄清企业国际化理论和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史,重点是实施“走出去”战略之后的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情况,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机遇。其次,着重对企业海外战略风险进行解析。在梳理企业国际化面临的各种风险基础上,以复杂系统思维方法探讨海外战略风险的特点,并对新时代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战略风险进行总体分析。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往往由宏观国际环境格局或中观双边外交关系的重大变动所造成,具有宏观全局性、强烈的政治性和立体多维的关联性,呈现复杂的非线性因果关系和突变式涌现特征,其破坏性极大,并且可能持续发生不利影响。论文还对新时代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战略风险进行总体分析。接着以中兴通讯和华为两个中国高科技企业作为案例,分析在新时代、百年大变局背景下美国遏制中国政策对中国企业海外拓展造成的严重战略风险。本文还以国电投密松电站项目和中企利比亚项目为案例,分析国际国内政治等因素对于中企海外项目造成的战略风险。最后,论文就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提出了应对建议,并对新时代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利益和防范化解战略风险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闫立光[5](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中日一衣带水,两千多年来,和平友好是主旋律,两国人民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仅促进了各自的发展,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近代,日本在军国主义思想的支配下曾一度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并先后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特别是1931年至1945年间进行的长达十四年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且由此产生和引发的系列战争遗留问题对中日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后,转变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政府,为恢复发展中日邦交关系和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在抗日战争胜利初期国民党政府和解放区政权初步处理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制定灵活性的政策、采取多元化的举措,开展了努力推进该问题解决的大量工作。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这一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个问题或某一个阶段,更多侧重于微观维度的考察,而从宏观维度系统探究较为薄弱。加之,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四十周年,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因此,无论是着力于学术研究点而言,还是基于时间节点来说,全面检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实践,总结经验,启迪未来,十分必要,也意义深远。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在承继和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为基本要素和切入点,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坚持问题导向,综合运用文献分析、系统分析、历史分析、交叉研究等方法,多源爬梳、搜集和挖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献、档案馆馆藏档案、代表性党报承载的报道和国外的部分史料等,从宏观透视和微观探究的双重向度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实践逻辑,进而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并为今后更好地解决问题给出了启示、提出了浅薄建议。具体而言,本论文主要分六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进行研究。第一章是绪论。本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分析了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分类的方式对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研究的相关方面进行了述评。在该基础上,说明了本文研究的逻辑框架、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由此,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开展这一研究、如何进行研究等问题。第二章是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相关概述。本部分主要阐释了核心概念的基本方面,重点对作为本文研究的关键词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产生根源、主要内涵、基本特点等三个维度进行了探究。首先,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及其投降的性质、国民党挑起内战影响对日罪行的清查、战后世界冷战及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等方面分析了该问题产生的背景根源。其次,在明确本文研究的内涵之后,从历史认知、战争赔偿、领土争端、日遗化武、日本战犯与日侨等方面论及了该问题包括的基本要素。在以上两个方面的基础上,概括了该问题所具有的特点。这一章节主要回答了是什么的元问题,为下面开展研究提供了逻辑前提。第三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依据及基础。本部分主要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主要依据什么,以什么思想为指导,在什么实践基础上解决该问题。国际上形成的涉及处理战后遗留问题的法律性文件、惯例以及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两国发表或签署的相关文件为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历届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相关论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和解放区中国共产党对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早期处理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解决该问题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中日邦交正常化这一期间中国共产党推进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实践。具体而言,该章节以问题意识为导向,较为详细地回顾和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借助民间外交灵活解决日侨回国问题,坚持人道主义原则改造审判酌情释放以宽大处理日本战犯问题,着眼大局对日提出并解决国家层面战争赔偿问题,通过临时集中掩埋初步处理日遗化武问题等方面。之后,简要总结了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实践成效及其对于中日恢复邦交关系具有的积极推动作用。第五章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中国共产党对新与旧、历史与现实并存或凸显的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应对与处理的推进实践。其与上一章节共同构成了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具体而言,这一章节仍然坚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系统回顾和概括了中国共产党驳斥纠正日本右翼势力错误的历史认知问题,深入处理日遗化武问题,应对中日钓鱼岛领土争端问题以及表态支持民间对日索赔问题等方面的实践。之后,简要总结了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成效及其对于维护历史事实、和平正义、国家和人民利益,以及扞卫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意义。第六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经验与启示。本部分是规律性凝练与前瞻性启示。这一章节,首先对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历史进程总结出其始终坚持原则性问题不动摇、始终着眼中日发展大局、始终重视民间友好力量、始终遵循国际法和国际惯例等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尚未彻底解决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一以贯之地同日本右翼势力做坚决斗争,争取日本友好力量的支持与人民的理解,遵循国际法推进领土争端问题的和平解决,制定多元化保障措施彻底销毁日遗化武,加强党和政府对民间索赔工作支持力度等前瞻性启示和建议。总而言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政府在推进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无论是从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还是恢复和发展中日邦交关系,抑或是扞卫和平与正义来讲,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系统梳理和透视这一期间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实践逻辑,深刻总结基本经验,提出启示建议对于今后最终解决问题或有所裨益。
张齐彧[6](2019)在《唐鸿胪井刻石追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唐鸿胪井刻石流失于日本110余年期间,我国曾多次尝试要求日方归还唐鸿胪井刻石。尽管民间组织多方努力向日方追索唐鸿胪井刻石,但进展缓慢,至今仍未成功。在此背景下,笔者先将唐鸿胪井刻石被盗史实做以整理,以期研究者悉知刻石流失经过。然后梳理唐鸿胪井刻石追索历程,在参考借鉴的同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明确阻碍追索行动的内因并对其存在的外因加以分析。最后正确认识到唐鸿胪井刻石的追索应以国家为主体,在掌握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将追索过程分为磋商协作、仲裁以及诉讼三个阶段,并通过适当途径向日方提出归还要求。同时不断完善国内外追索流失文物相关条约立法、设立专职部门,努力加强国际间文化交流,理性对待流日文物追索,积极改善海外流失文物追索环境,期望在各界同仁的协助下尽快解决唐鸿胪井刻石回归问题。
谈笑[7](2018)在《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文中指出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简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指从鸦片战争始,经晚清、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中华民国南京政府,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间,由中国政府、各地方政府、中国政府各部门、由政府所有或得到政府担保的官办(国有)公司等为代表的主体与外国银行、中外合办银行、国际银行团、以银行为主要参与方的国际辛迪加以及代表外国银行(财团)的个人等外国私人之间确定、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定义及研究意义,指出其与近代条约制度的关系,认为研究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需要涉及到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国家契约、国际贷款协议、BOT特许协议等现当代法学概念。并从历史、法律、经济三个方面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之处。同时回顾了近代以来关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研究状况。第一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分析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中外主体性质和类别。并根据该法律关系客体和内容的不同组合,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分为借款、工程建设、合伙、买卖、租赁、特许经营等类型。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属于包含涉外因素、公法因素、经济因素的私法契约。第二章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进行法理概念上的比较,讨论契约与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近代条约体系的关系。并从法的形式(分为法的渊源、法的分类、法的效力);法律关系(主体、内容与客体);法的实施(法的适用、法的遵守、法律责任)三大层面进行系统比较。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所隐含的极为复杂的法律原理。第三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分为晚清时期、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阶段,介绍各个时期契约订立的时代背景,契约特点以及演变情况。第四章分析契约主体外国银行在近代条约体系下的特殊法律经济地位。指出近代在华外国银行与国际政治、领事裁判权、中国国内经济金融政策的关系,认为其优势地位的取得与近代条约制度密不可分,属于近代历史上在中国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外国私法人,而不是受中国法律管辖的内国法人。第五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的复杂关系。在广义上,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的订约行为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的影响。从狭义上看,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受到近代中外条约关系的直接制约,属于近代条约制度的一部分。第六章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契约的过程。分为中方决策、外方决策、中外交涉三个层面。指出中方政府政治决策和外方企业市场决策的特点,并分析近代中外交涉交易的过程和特点。第七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核心部分——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根据法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近代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订立的国际贷款契约进行分类整理,对契约的结构、条款进行解剖分析,指出近代国际贷款契约的发展变化和特点。第八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重点分析近代铁路投资领域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订立的国际工程建设契约。指出其类别、条款和有关特点。第九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契约。对其定义、类别、条款及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第十章以1887年李鸿章与美国费城辛迪加订立的中外合办华美银行契约事件为例,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进行经济合作,在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经济各个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展示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困难处境。
张亚莎[8](2017)在《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问题研究 ——以“南京大屠杀”为中心》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关于战争历史的记述成为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问题之一。教科书问题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日本右翼势力利用修改中学历史教科书,企图达到淡化、否认其侵略亚洲邻国的目的。现有的研究成果已经充分地揭露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但是人们通常仅仅关注历史教科书中关于侵略战争一言一语的描述,而忽视历史教科书中体现的历史观的表述,以致于无法提出教科书问题的正确应对策略。文章试图以“南京大屠杀”事件在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的记述演变情况为例,以管窥豹,了解日本历史教科书的发展历程,深层思考,以出应对策略为研究目的。论文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教科书问题的研究现状与不足、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问题的剖析,包括对其发展历程的阐述,笔者主要对战后日本国内出现的三次大规模的篡改历史教科书事件作了简单介绍;第三部分,“南京大屠杀”事件的有关记述是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当中最具有争议一部分内容,笔者重点研究了“南京大屠杀”事件的记述情况,对不同时期不同版本全面了解日本历史教科书关于该事件的记述演变情况,主要采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南京大屠杀”记述的几个有争议的部分都作了具体分析;第四部分内容是笔者关于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的深层思考,提出有别于现有研究领域的全新观点,全面、正确认识教科书问题;第五部分内容,结合第四部分对教科书问题的深层认识,对日本历史教科书的历史认识问题尝试着提出了应对策略,其策略的中心措施则是建构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从政府认识、民间情感、学术研究三个方面思考了中国为走向历史和解的应对策略。
孙红未[9](2017)在《安倍晋三的二战史观析论》文中研究指明历史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因此对个人的社会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安倍晋三作为日本首相,其二战史观是日本内阁在历史问题上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预估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安倍晋三的二战史观也是日本社会战后二战史观的缩影,反映了日本政府的对华战略,所以有助于我国制定对日政策,切实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国内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散乱而不系统,定性过量而系统研究不足,情境和比较分析较少。本文系统分析了安倍晋三的二战史观。第一章讨论并归纳了安倍晋三的二战史观,比较和定量分析了安倍晋三二战史观的特质、影响;第二章综合探讨了安倍晋三二战史观的成因;第三章以当今安倍晋三政府在“慰安妇”问题上的态度为例,得出如下结论:安倍晋三的二战史观是“习得性”的,是历史修正主义的“集大成者”,这是日本当前政治经济环境、岸信介政治、党派文化、政治伙伴、右翼团体、美国因素等客观因素和安倍晋三个人“修宪目标”、保持长期政权、对冲中国崛起等主观动机共同作用的结果。与战后历届首相相比,安倍晋三的二战史观并不是“最激进的”,但确实是“最全面向右的”,尤其是在“慰安妇”问题上,安倍晋三试图完全否定日本政府在战争中强征妇女的犯罪事实和法律责任,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共同谴责。日韩“慰安妇”协议虽然达成,但事实上是美国主导朴槿惠政权施压下的日韩政府间妥协的产物。结语部分,以安倍晋三访问珍珠港发表的演讲为例子,作者认为选择性的建构二战历史是其修正主义二战史观的又一特征,根源在于安倍晋三错误的对华认识,并对安倍晋三保守主义二战史观对中国乃至东北亚和平带来的冲击,提了一点建议。
陈健行[10](2016)在《战后日本政府关于“慰安妇”问题的态度析论》文中指出日军“慰安妇”是指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期间(19311945年),由日本军部策划、管理、操控下,在某一时期内被限制自由、被迫为日本军人提供性服务的女性。被征召为“慰安妇”的女性来自于日本本土以及日本的殖民地、占领地,其中,中国妇女是日军“慰安妇”最主要来源。战争结束后由于种种原因,“慰安妇”问题被历史埋葬,未被世人所知,成为了历史遗留问题与人权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在韩国女性运动努力下,“慰安妇”问题浮出水面。加之韩国受害女性金学顺等对日本政府提出控诉,日本学者、市民也随之响应,对有关的历史资料以及原日军士兵的加害证言进行了收集整理。在这种背景下,日本政府于1992年1月承认了“日本军方的参与”。此后,亚洲各国的受害女性纷纷行动起来,日本国内外要求解决问题、查明真相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于是,在1993年8月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河野洋平在第二次政府调查的基础上表明了“道歉与反省”的“河野谈话”。在国际社会上,“慰安妇”被定性为性奴隶,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但是,日本政府不仅没有对受害者个人进行国家赔偿,“河野谈话”发表后至今,日本政府和右翼势力对于“慰安妇”的相关事实及强制性一次次地进行否定性的发言。“没有强制征召”,“应该撤回河野谈话”,“慰安妇是商业行为”,“慰安妇的证言完全是捏造的”,“慰安妇是人口贩卖”等罔顾事实的发言和行为却在不断上演。这些否认日军和日本政府责任的态度,不仅是一种歪曲事实的行为,更是对受害女性名誉和尊严的践踏。对此,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提出了《库玛拉斯瓦米报告书》、《麦克杜格尔报告书》等“慰安妇”问题报告书;2007年美国国会、荷兰议会、欧盟议会等众多立法机构都纷纷出台了要求日本政府对受害者给与道歉、补偿的公告和决议,使“慰安妇”问题成为世界的焦点。析论战后日本政府对“慰安妇”问题的态度,努力寻找解决日军“慰安妇”问题的途径,是研究责任所在。
二、黑龙江民间对日索赔诉讼有新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民间对日索赔诉讼有新举(论文提纲范文)
(1)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抗日叙事研究 ——以当代中朝韩抗日主题书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中朝韩抗日叙事国别文学研究情况 |
二、中朝韩抗日叙事比较研究情况 |
第三节 中朝韩当代抗日叙事概述 |
一、当代抗日叙事的范畴 |
二、中朝韩当代抗日叙事概观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全民抗日叙事与领袖抗日叙事 |
第一节 全民抗战叙事与领袖抗日叙事的构建 |
一、中国全民抗战群像的构筑 |
二、朝鲜领袖抗日形象的塑造 |
第二节 全民抗日叙事与领袖抗日叙事的成因 |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延安文学的续写 |
二、从“全民”到“领袖”的抗日叙事转向 |
三、后世的书写走向 |
小结 |
第三章 抗日革命成长叙事 |
第一节 中朝抗日革命成长叙事特征 |
一、革命成长叙事的模式化 |
二、革命成长叙事的意义与缺失 |
第二节 革命成长叙事的个例分析 |
一、《苦菜花》与《血海》中的母亲革命成长叙事 |
二、《小兵张嘎》与《她当时九岁》中的儿童革命成长叙事 |
三、母亲革命成长与儿童革命成长叙事的意义与缺失 |
小结 |
第四章 英雄抗日叙事与“忠臣”抗日叙事 |
第一节 中朝韩抗日英雄理念 |
一、中国的人民集体主义英雄理念 |
二、朝鲜的忠诚化集体主义英雄理念 |
三、韩国的民族主义英雄理念 |
第二节 中韩英雄抗日叙事与朝鲜“忠臣”抗日叙事样态 |
一、中韩英雄抗日叙事:“义”的书写 |
二、朝鲜的抗日“忠臣”叙事:“忠”的泛化 |
第三节 英雄抗日叙事与“忠臣”抗日叙事个例比较 |
一、狼牙山五壮士与游击队五兄弟 |
二、英雄李舜臣与忠臣李舜臣 |
三、爱恨情仇安重根与抗日英雄安重根 |
小结 |
第五章 理念指向叙事 |
第一节 理念指向叙事 |
一、理念指向叙事的含义 |
二、理念多重选择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北间岛》、《苦难的年代》与《豆满江》中的理念指向叙事 |
一、理念指向叙事的呈现 |
二、不同理念指向下的不同矛盾叙事 |
三、理念指向下的历史叙事 |
四、历史与现实视角交融下的理念指向 |
第三节 《驽马万里》与《长征》中的理念叙事 |
一、出逃动机中的理念选择 |
二、建设新国家的梦想与期望和失望的交织 |
小结 |
第六章 抗日伤痛叙事 |
第一节 阶级创伤叙事与反战叙事 |
第二节 历史惨案伤痛叙事 |
一、象征化的创伤:“南京大屠杀”与“柳宽顺” |
二、突出女性立场的创伤叙事 |
第三节 “慰安妇”伤痛叙事 |
一、“慰安妇”问题在中韩的提出 |
二、中韩“慰安妇”伤痛叙事特点 |
三、《三十二》、《二十二》与《鬼乡》中的伤痛与治疗叙事 |
小结 |
第七章 历史复原叙事 |
第一节 国家话语下的主流历史复原叙事 |
一、党派对立中的抗日斗争历史 |
二、国家政治语境的改变 |
三、中国国民党正面战场历史复原与韩国义烈团历史复原叙事 |
第二节 边缘化历史复原叙事 |
一、金学铁笔下的朝鲜义勇军历史 |
二、金衍洙书写的“民生团”事件 |
三、文人个体视域下历史复原叙事的特点 |
第三节 《中国远征军》与《异梦》的历史复原叙事 |
一、全景展示历史:人物多元、背景宏大与空间多变 |
二、民族魂的书写 |
三、强化集体身份认同 |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中朝韩抗日诗歌比较研究 |
(2)湖北省日军“慰安妇”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关于“慰安妇”制度缘起的研究方面 |
(二)对受害者本身的调查与关注 |
(三)对该问题的认识与对日本政府的敦促与批判 |
(四)日军慰安所的各省分布情况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日军在湖北的“慰安妇”制度 |
第一节 日军“慰安妇”制度与湖北 |
一、“慰安妇”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二、日军对湖北的觊觎 |
第二节 湖北省日军慰安所简况 |
一、鄂东慰安所的初步建立 |
二、武汉慰安所的林立 |
三、鄂中慰安所的持续发展 |
四、鄂东北、鄂西北慰安所的进一步推广 |
第三节 类型与管理分析 |
一、设置特点分析 |
二、管理者分析 |
三、建筑、选址分析 |
小结 |
第二章 湖北的“慰安妇” |
第一节 “慰安妇”的来源与数量分析 |
一、来源分析 |
二、年龄分析 |
三、数量分析 |
第二节 “慰安妇”的一生 |
一、本是良家女 |
二、逼为“慰安妇” |
三、余生直悲惨 |
小结 |
第三章 日军“慰安妇”制度的原因与责任再探究 |
第一节 缘何发生 |
一、日本的“性” |
二、军国主义 |
三、群体的病态狂热 |
第二节 发掘、演变与对待 |
一、制度浮出水面与发展 |
二、日本态度反复、无视罪责 |
三、亚洲幸存者的索赔、调查员的努力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致谢 |
(3)国际组织对“慰安妇”问题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渊源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四 学术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慰安妇”制度和战后“慰安妇”问题的发展 |
第一节 日军的“慰安妇”制度起底 |
一 “慰安妇”制度的起源 |
二 “慰安妇”制度的实施 |
第二节 审判时期几近“销声匿迹”的“慰安妇”制度 |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审判与初提“慰安妇” |
二 几近“销声匿迹”的原因 |
第三节 “慰安妇”问题再发现 |
一 初期“慰安妇”问题的发现与调查 |
二 “慰安妇”问题的爆发 |
第二章 非政府国际组织对“慰安妇”问题的参与 |
第一节 国际法学会委员会 |
一 对国际法学会委员会的介绍 |
二 国际法学会委员会调查团对“慰安妇”问题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二节 国际特赦组织 |
一 国际特赦组织对“慰安妇”问题的声援 |
二 2005 年国际特赦组织调查报告 |
第三节 部分非政府组织给予“慰安妇”问题的帮助 |
小结 |
第三章 政府间国际组织对“慰安妇”问题的调查 |
第一节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对“慰安妇”问题的报告 |
一 调查背景 |
二 定义“慰安妇”就是军事性奴隶 |
三 日军实施性奴役制度事实确认 |
四 附属在报告中的建议 |
五 联合国特别报告员后续对“慰安妇”问题的关注 |
第二节 防止歧视和保护少数小组委员会关于“慰安妇”问题的调查 |
一 调查背景 |
二 确认日本实施性奴隶制度 |
三 罪犯的个人责任和国家进行补偿的责任和义务 |
四 防止歧视和保护少数小组委员会关于“慰安妇”问题提出的建议 |
五 特别报告员盖伊·麦克杜格尔的补充报告 |
第三节 国际劳工组织 |
一 历年国际劳工组织公约和建议书实施专家委员报告 |
二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和建议书实施专家委员会报告分析 |
第四节 联合国其他人权机构关于“慰安妇”问题的建议 |
小结 |
第四章 同中有异:国际组织对“慰安妇”问题立场之对比 |
第一节 国际组织之间立场之对比 |
一 报告内容之对比 |
二 国际组织对日本建议之对比 |
第二节 日本政府的回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 档案资料 |
二 学术着作 |
三 期刊论文 |
四 网站资料 |
附录一 联合国关于“慰安妇”文件 |
附录二 “慰安妇”问题国际大事年表 |
致谢 |
(4)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核心问题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论 |
三、思维方法、创新与不足 |
四、论文的结构 |
第一章 企业国际化与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 |
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与跨国公司 |
一、企业国际化的特点 |
二、经济全球化是企业国际化的主要外部条件 |
三、跨国公司 |
第二节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及其初期实践 |
一、中国企业的早期海外拓展 |
二、“走出去”战略的提出 |
三、“走出去”战略的初期实践(2000——2010) |
第三节 中国企业海外拓展进入新时代(2010-) |
一、后危机时代 |
二、“一带一路”为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打开新空间 |
第二章 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分析 |
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面临的主要风险 |
一、非政治风险 |
二、政治风险的内涵与外延 |
第二节 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特点与类型 |
一、“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全局性” |
二、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强烈政治性 |
三、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系统复杂性 |
四、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生成类型与严重危害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企业面临的海外战略风险 |
一、国际格局大变革带来企业战略风险 |
二、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若干形态 |
三、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海外战略风险比较 |
第三章 美国对华全面遏制与中国企业战略风险—以中兴通讯和华为公司为例 |
第一节 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的演变 |
一、美国对华战略敌视(1949—1971) |
二、美国对华战略接触与遏制(1972-2016) |
三、“美国优先”与特朗普政府对华全面战略遏制(2017-) |
第二节 美国对中兴通讯的两次制裁 |
一、中兴通讯的海外拓展及国际化战略 |
二、美国对中兴通讯的第一次制裁 |
三、美国对中兴通讯的第二次制裁 |
四、美国制裁中兴通讯的原因、影响和启示 |
第三节 美国对华为的全力“围剿” |
一、华为的海外拓展及国际化战略 |
二、“孟晚舟事件”及其影响 |
三、美国遏制华为手机和5G业务全球拓展 |
四、华为反制美国打压与自强自卫的应对策略 |
第四节 美国对华遏制造成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 |
一、新时代美国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原因 |
二、中兴通讯与华为公司应对美国打压政策比较 |
第四章 中国企业海外项目遭受的战略风险—以国电投密松电站项目和中企利比亚项目为例 |
第一节 缅甸密松电站项目及其搁置 |
一、密松电站的设想与立项 |
二、密松电站项目的突然中止与长期搁置 |
第二节 密松电站项目战略风险的系统分析 |
一、缅甸国内复杂的政治社会因素 |
二、美西方因素与密松电站项目搁置 |
三、中方认识和处置密松电站战略风险之反思 |
四、“一带一路”倡议与密松电站项目 |
第三节 利比亚中企项目经受的战略风险 |
一、中国企业走进利比亚 |
二、“阿拉伯之春”与利比亚战乱 |
三、中企利比亚项目蒙受重大损失 |
第四节 中资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比较 |
一、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的相似之处 |
二、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的不同之处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对策 |
第一节 加强合规管理认清海外环境 |
一、中国企业要加强合规管理,提高国际化水平 |
二、认清东道国的政治状况及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
三、认清中国对外投资国际背景的变化及其影响 |
第二节 中国企业应对海外战略风险的策略机制 |
一、战略风险预防性策略机制 |
二、战略风险分散性策略机制 |
三、战略风险补救缓解性策略机制 |
第三节 中国政府如何帮助企业管控海外战略风险 |
一、政府帮助“走出去”企业加强与东道国的互动 |
二、综合利用国内、国际双层法律手段防范战略风险 |
三、同东道国主要利益集团和民众建立友好和谐关系 |
结论 |
一、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是复杂的系统风险 |
二、防范化解战略风险需要危机意识与复杂系统思维 |
三、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相关概述 |
2.1 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产生根源 |
2.1.1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及其投降的性质 |
2.1.2 国民党挑起内战影响对日罪行清查 |
2.1.3 战后世界冷战及美国对日政策转变 |
2.2 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主要内涵 |
2.2.1 历史认知问题 |
2.2.2 领土争端问题 |
2.2.3 战争赔偿问题 |
2.2.4 日遗化武问题 |
2.2.5 战犯日侨问题 |
2.3 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基本特点 |
2.3.1 历史的延续性 |
2.3.2 内容的广泛性 |
2.3.3 处理的复杂性 |
2.3.4 较高的敏感性 |
第3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依据及基础 |
3.1 法律依据 |
3.1.1 处理战后遗留问题的国际法律文件 |
3.1.2 解决战争遗留问题的相关国际惯例 |
3.1.3 中日两国签署的带有法律性的文件 |
3.2 理论基础 |
3.2.1 毛泽东关于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论述 |
3.2.2 邓小平关于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论述 |
3.2.3 江泽民关于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论述 |
3.2.4 胡锦涛关于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论述 |
3.2.5 习近平关于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论述 |
3.3 实践基础 |
3.3.1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的早期处理 |
3.3.2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处理 |
第4章 邦交正常化之前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实践 |
4.1 灵活解决日侨回国问题 |
4.1.1 制定日侨回国的方针计划 |
4.1.2 进行日侨回国事宜的沟通 |
4.1.3 集中分批地协助日侨回国 |
4.2 宽大处理日本战犯问题 |
4.2.1 遵循人道主义原则改造日本战犯 |
4.2.2 组织开展对日本战犯的侦讯工作 |
4.2.3 陆续地审判与宽大释放日本战犯 |
4.3 对日提出战争赔偿问题 |
4.3.1 酝酿和确定对日索赔政策 |
4.3.2 同日方交涉战争索赔问题 |
4.4 初步处理日遗化武问题 |
4.4.1 设立日遗化武处理机构 |
4.4.2 初步集中深埋日遗化武 |
小结 |
第5章 邦交正常化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实践 |
5.1 驳斥纠正历史认知问题 |
5.1.1 严正批评日本右翼错误历史言行 |
5.1.2 强化对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记忆 |
5.1.3 推动中日双方开展共同历史研究 |
5.2 深入处理日遗化武问题 |
5.2.1 促使日方承担销毁化武责任 |
5.2.2 协助日方开展化武销毁工作 |
5.2.3 敦促日方加快销毁遗弃化武 |
5.3 应对中日领土争端问题 |
5.3.1 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
5.3.2 坚定不移维护钓鱼岛主权权益 |
5.3.3 促使双边协商解决钓鱼岛争端 |
5.4 表态支持民间赔偿问题 |
5.4.1 明确民间受害者的对日索赔权 |
5.4.2 支持民间受害者对日索赔诉讼 |
小结 |
第6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经验与启示 |
6.1 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历史经验 |
6.1.1 始终坚持原则性问题不动摇 |
6.1.2 始终高度重视民间友好力量 |
6.1.3 始终着眼中日关系发展大局 |
6.1.4 始终遵循国际法和国际惯例 |
6.2 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现实启示 |
6.2.1 一以贯之地同日本右翼势力做坚决斗争 |
6.2.2 争取日本友好力量的支持与人民的理解 |
6.2.3 遵循国际法推进领土争端问题和平解决 |
6.2.4 制定多元化保障举措彻底销毁日遗化武 |
6.2.5 加强党和政府对民间索赔工作支持力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6)唐鸿胪井刻石追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背景 |
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内容 |
二、方法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文物 |
二、文化财产 |
三、海外流失文物 |
第五节 研究目标与创新点 |
一、目标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唐鸿胪井刻石流失的史实 |
第一节 意图的萌发 |
第二节 行动的实施 |
第三节 刻石的重置 |
一、日本皇宫内的刻石 |
二、黄金山下的遗迹碑 |
第三章 唐鸿胪井刻石追索的历程 |
第一节 个人追索阶段 |
一、被盗史实的记载 |
二、个人追索的尝试 |
第二节 民间组织追索阶段 |
一、民间组织的成立 |
二、民间组织的活动 |
三、首次追索的过程 |
四、组织的近期动向 |
第四章 唐鸿胪井刻石追索的困境 |
第一节 法律协议的缺陷 |
一、国际公约无追溯力 |
二、国际公约约束力差 |
三、区域性协议不全面 |
四、国内相关法律缺失 |
第二节 日政右翼的阻挠 |
一、篡改历史史实 |
二、人为设置障碍 |
第三节 复杂的国际形势 |
第五章 唐鸿胪井刻石追索的策略 |
第一节 唐鸿胪井刻石的追索依据 |
一、史料证据 |
二、律法依据 |
第二节 唐鸿胪井刻石的追索途径 |
一、磋商协作 |
二、仲裁机制 |
三、法律诉讼 |
四、案例分析 |
第三节 唐鸿胪井刻石的追索环境 |
一、完善立法协议 |
二、科学设置机构 |
三、提升国际形象 |
四、理性对待追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定义及研究意义 |
一、定义及有关概念解释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综述 |
一、1949年前政府涉外经济契约有关研究 |
二、1949年后近代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 |
三、小结 |
第三节 研究创新 |
一、研究内容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第一章 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 |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 |
一、中方主体 |
二、外方主体 |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与客体 |
一、借款法律关系 |
二、建设工程法律关系 |
三、合伙法律关系 |
四、买卖法律关系 |
五、租赁法律关系 |
六、特许经营法律关系 |
七、其他类型法律关系 |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特性 |
一、公私混合主体 |
二、私法性的内容 |
三、公法性的内容 |
四、契约涉外因素 |
五、国际经济因素 |
第二章 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之比较 |
第一节 概念辨析 |
一、契约与条约 |
二、准条约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 |
三、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条约体系的关系 |
第二节 法理比较 |
一、法的形式比较 |
二、法律关系比较 |
三、法的实施比较 |
第三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 |
第一节 晚清产生发展成型期(1840年至1912年) |
一、1840年至1870年 |
二、1870年至1894年 |
三、1894年至1912年 |
第二节 民国北京政府泡沫期(1912年至1927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消亡期(1927年至1949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四章 近代条约体系下外国银行之地位 |
第一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地位 |
一、“治外法权银行”概念 |
二、外国在华银行与条约制度 |
三、约束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制度 |
第二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特殊地位的取得 |
一、晚清的金融商业政策 |
二、晚清及民国的银行货币制度 |
第三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优势地位 |
一、法律地位优势 |
二、经营实力优势 |
三、优势地位的丧失 |
第五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 |
第一节 国际关系的影响 |
一、国际强权的基石 |
二、国际争霸的魅影 |
三、外交开路的投资 |
四、政治优先于经济 |
第二节 中外关系的制约 |
一、国际条约的直接制约 |
二、外交承认与契约继承 |
三、交战状态与契约终止 |
四、外交敌对与契约履行 |
第六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订立 |
第一节 影响契约订立的因素、订约人员及交涉方式 |
一、影响订约的因素 |
二、参与订约的人员 |
三、订约交涉的方式 |
第二节 中方订约程序——以政府决策为中心 |
一、中方决策的特点 |
二、中方决策的过程 |
第三节 外方订约程序——以市场决策为中心 |
一、外方决策的特点 |
二、外方决策的过程 |
第四节 中外交易程序——经济与政治的互动 |
一、询盘 |
二、发盘 |
三、还盘 |
四、接受 |
第七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演变 |
一、定义 |
二、形式演变 |
第二节 契约结构 |
一、契约首部 |
二、契约尾部 |
三、契约附件 |
四、契约正文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财务条款 |
二、管理条款 |
三、格式条款 |
第八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分类与特性 |
一、定义 |
二、分类 |
三、特性 |
第二节 契约产生背景与演变历史 |
一、舰炮与条约奠定的基石 |
二、早期国际工程建设草案 |
三、政治斗争与国际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性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技术及商务条款 |
四、附件和补充条款 |
第九章 近代中外间合资合作经营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类别 |
一、定义 |
二、分类 |
第二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商务技术条款 |
第十章 案例研究——以华美银行契约为例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举办银行的思潮 |
二、清政府内部争议 |
三、主要参与人物 |
四、“轰传世界”的华美银行协议 |
第二节 中美双方往来经过 |
一、中美合作的缘起 |
二、美方在中国的活动 |
三、中方赴美谈判 |
四、中外媒体有关报道 |
第三节 内外政治经济矛盾与契约订立 |
一、清政府内部强大的反对力量 |
二、美国政府的局外人态度 |
三、广泛的外国反对力量 |
四、失败的内部及客观原因 |
第四节 事件后续 |
结语 |
一、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一种法律关系 |
二、同一法律现象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解读 |
三、政府涉外经济活动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
四、终止履行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方式与结果 |
五、客观看待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公法性质 |
六、倒影民族资本处境的一面镜子 |
附录 |
一、1887年华美银行事件稀见史料 |
(一) 李鸿章致美国国务卿巴夏的信 |
(二) 《李鸿章咨周馥盛宣怀马建忠文》英文件 |
(三) 李鸿章致美国费城商人黄腾派克的两封信 |
(四) 美国驻天津总领事致米建威的信 |
(五)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为马建常(马相伯)开具的介绍信 |
二、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目录表 |
(一) 说明 |
参考书目 |
一、档案文献、资料汇编、文集 |
二、报刊 |
三、历史政治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四、法律经济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五、外人论着 |
(一)中文 |
(二)英文 |
后记 |
(8)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问题研究 ——以“南京大屠杀”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对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问题的剖析 |
第一节 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事件发展历程研究 |
一、教科书内容的“改恶”——三次攻击教科书事件 |
二、教科书内容的“改善”——民间追责活动 |
三、日本现行中学历史教科书问题 |
第二节 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问题的原因研究 |
一、制度原因 |
二、政治原因 |
第二章 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问题——以“南京大屠杀”为例 |
第一节 分析“南京大屠杀”事件记述的演变情况 |
一、1955年以前的历史教科书 |
二、1955年到80年代中后期的历史教科书 |
三、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期的历史教科书 |
第二节 不同版本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对“南京大屠杀”的叙述 |
第三节 分析“南京大屠杀”记述的主要问题 |
一、“南京大屠杀”称谓记述问题 |
二、“遇难人数”记述问题 |
三、“南京大屠杀”原因记述问题 |
第三章 关于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问题与历史教育的思考 |
第一节 历史教科书中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称谓 |
第二节 历史教科书中关于“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记述 |
第三节 如何正确认识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问题 |
一、正确认识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地位 |
二、全面认识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问题 |
第四章 如何应对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问题 |
第一节 尽力制止右翼教科书进入学校 |
第二节 走向历史和解——中日共同历史研究 |
第三节 促进民间文化交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安倍晋三的二战史观析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安倍晋三修正主义的二战史观 |
第一节 战后日本政界战争观述评 |
第二节 安倍晋三的二战史观 |
一、“捏造的南京大屠杀” |
二、“侵略”未定论 |
三、“‘A级战犯’非罪犯” |
四、靖国神社问题“日本内政”说 |
五、“慰安妇是人口贩卖”说 |
第三节 安倍二战史观的特质和影响——基于比较和定量分析 |
一、安倍的二战史观具有矛盾性、投机性和民族性 |
二、安倍晋三的二战史观——比较和定量分析视阀下的探究 |
第二章 安倍晋三二战史观的成因探究 |
第一节 保守政治的“DNA” |
一、安倍晋三其人 |
二、岸信介的政治“DNA” |
三、右倾保守的党派传统和政治伙伴 |
第二节 安倍晋三二战史观背后的主观动机和美国因素 |
一、谋求长期执政,走向“美丽”国家 |
二、对冲中国崛起,开展对华竞争 |
三、配合美国战略,摆脱战后体制 |
第三章 安倍的二战史观——以“日韩慰安妇协议”为例 |
第一节 日韩“慰安妇”协议的签订 |
一、战后日本政府在“慰安妇”问题上的态度概论 |
二、日韩“慰安妇”协议的达成 |
三、分歧犹存 |
第二节 安倍晋三的“慰安妇”观 |
一、从“非狭隘强制”到“人口贩卖”论 |
二、安倍晋三“慰安妇”观成因探究 |
第三节 国际社会对安倍“慰安妇”观的批判与斗争 |
一、国际社会在“慰安妇”问题上的立场 |
二、东亚各国的批判和斗争——以中国、韩国为例 |
三、来自德国的批评——默克尔政府的底气 |
结语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安倍晋三“慰安妇”问题言论集 |
二、日韩“慰安妇”问题大事记 |
致谢 |
(10)战后日本政府关于“慰安妇”问题的态度析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 研究现状及资料概况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基本思路 |
第一章 战后日本政府关于“慰安妇”制度的言论 |
第一节 战后日本政府长期隐瞒“慰安妇”问题责任(1945—1992) |
一、战犯审判与“慰安妇”问题责任 |
二、战后“慰安妇”问题责任隐蔽与浮出水面 |
第二节 “河野谈话”出台到小泉政权(1993—2006) |
一、“河野谈话” |
二、“河野谈话”后日本官员的“失言” |
第三节 从安倍到安倍(2007—今) |
一、安倍的“巧言令色” |
二、野田政权的“慰安妇”论 |
三、嚣张的日本政客 |
四、围绕着《朝日新闻》的吉田清治证言风波 |
五、安倍的“慰安妇”观——“人口贩卖” |
六、机关算尽的韩日“慰安妇”协议 |
第二章 战后日本政府应对“慰安妇”问题的方法及原因探究 |
第一节 手段多样的应对方式 |
一、文字游戏和隐藏证据 |
二、修改“正史”历史教科书 |
第二节 “国民基金”的民间弥补 |
一、“国民基金”到底是什么 |
二、受害者眼中的“国民基金” |
三、对“国民基金”的评价 |
第三节 战后日本政府之错误“慰安妇”观的症因分析 |
一、特殊的日本文化 |
二、右翼势力抬头 |
三、美国的纵容包庇 |
四、战后亚洲国家无力追究日本历史责任 |
第三章 国际社会对“慰安妇”问题的关注 |
第一节 联合国对“慰安妇”问题的调查报告 |
一、库马拉斯瓦米报告 |
二、麦克杜格尔报告 |
第二节 2000年女性国际战犯法庭 |
一、女性国际战犯法庭宪章与审判 |
二、中国代表团在女性国际战犯法庭 |
第三节 各国的“慰安妇”决议——以美国国会决议为中心 |
一、美国众议院的两度“慰安妇”决议案 |
二、121号决议案的特征与影响 |
第四节 中国大陆23年调查与索赔之路 |
一、苏智良与中国大陆“慰安妇”调查 |
二、中国大陆幸存者的申诉与赔偿之路 |
结语 |
附录:日本官方有关“慰安妇”问题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黑龙江民间对日索赔诉讼有新举(论文参考文献)
- [1]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抗日叙事研究 ——以当代中朝韩抗日主题书写为中心[D]. 李想. 延边大学, 2020(05)
- [2]湖北省日军“慰安妇”问题研究[D]. 吴美玲.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8)
- [3]国际组织对“慰安妇”问题调查研究[D]. 项冰菁.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D]. 李国敏.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5]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研究[D]. 闫立光. 吉林大学, 2019(10)
- [6]唐鸿胪井刻石追索研究[D]. 张齐彧.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7]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D]. 谈笑.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8]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问题研究 ——以“南京大屠杀”为中心[D]. 张亚莎.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9]安倍晋三的二战史观析论[D]. 孙红未.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2)
- [10]战后日本政府关于“慰安妇”问题的态度析论[D]. 陈健行.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