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时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四例(论文文献综述)
习书晗[1](2021)在《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针刺疗效评估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根据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住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回顾性资料研究,分析患者的一般特征、受伤原因、损伤类型等临床数据,以期为总结颅脑损伤的发生类别及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提供参考。明确针刺结合现代医学、现代康复等治疗方法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判断针刺对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促醒的具体改善情况,为针刺运用于该类疾病的救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以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为研究对象,其中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加常规西医治疗,不限定选穴、补泻手法、留针时间及疗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依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最后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内容包括样本量、随机方法、治疗方案、结局指标、治疗时间、病程、随访等,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4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2.2376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量表评分分析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近5年来颅脑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受伤原因、主要诊断、入院后治疗方式、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等信息。使用SAS9.4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3.针刺对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临床研究采用临床研究,以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患者,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31例)采用醒脑开窍针法加常规西医治疗,针刺方案为针刺内关、人中、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取穴操作参照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实施手法后,留针30min。每天1次,每周6次,治疗周期为4周一疗程,治疗一疗程后以GCS评分为主要结局指标,CRS-R评分、苏醒率、苏醒时间为次要指标,评价两组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3个月后,以有效率评价两组的治疗疗效。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比较两组结果。结果:1.Meta分析结果初步检索得到文献894篇,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最终纳入13篇随机对照研究,共861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Meta结果显示:针刺结合常规西医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GCS评分、苏醒率均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疾病特征分析及量表评分分析结果疾病特征分析结果:共纳入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男性患者约为女性患者的4.2倍,其中青春期至青年晚期患者(14岁~45岁)所占比例最高(52.9%)。职业方面,工人最多,所占比例为49.62%;文化程度方面,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患者最多,所占比例为79.5%;受伤原因以车祸为主,所占比例为91.16%。损伤类型方面,占位性血肿占比最高,为37.3%,其次是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弥漫性轴索损伤、颅骨骨折等;接近50%的患者同时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损伤类型。在急性期,有42.5%的患者接受过神经外科手术,44.2%的患者曾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63%的患者曾行胃管插管,48.4%的患者曾行尿管插管。出院时,超过86.48%的患者出院时情况好转,13.51%的患者未愈。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各量表评分分析结果:不同性别的颅脑损伤患者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的颅脑损伤患者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职业的颅脑损伤患者所有量表评分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外伤原因的颅脑损伤患者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睁眼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运动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颅脑损伤患者在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病程的颅脑损伤患者在所有量表评分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084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各类量表评分差值分析: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各量表差值对比分析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差值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言语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运动反应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的差值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外伤原因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言语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运动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的差值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832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住院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析: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各项评分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轻、中、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各项评分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临床研究结果临床研究显示:1.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基本数据比较(年龄、性别、病程等)各项对比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2.试验组和对照组经过治疗后,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和有效率在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经过治疗后,意识恢复量表(CRS-R)评分在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经过治疗后,试验组的苏醒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苏醒时间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住院资料显示: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以男性居多,以处于青春期至青年晚期的中青年患者为主,职业以工人为主,文化程度以初中以下为主,受伤原因以车祸为主。因此,应加大对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的中青年男性群体的道路安全宣传。住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合并症较多,急性期临床表现比较严重。2.针刺不仅能够治疗颅脑损伤后肢体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等方面的后遗症,还对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具有一定的促醒作用。3.针刺能够提高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苏醒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郑亚北[2](2020)在《重型颅脑损伤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的相关影响因素,对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进行归纳,并分析对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从而提高对迟发性颅内血肿高危因素的认识。通过对DTICH的早期预测,以保证患者手术干预后的存活率,提高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预防及救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临床诊断为重型颅脑损伤同时已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的临床病例。随后根据病例术后是否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为标准对收集的病例进行分组:病例组(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n=35)、对照组(未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n=79)。两组患者进行相关临床数据采集,对DTICH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同时对患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瞳孔改变、术前病灶分型,术前Rotterdam CT评分、受伤距离手术时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本课题114例患者中,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病例为35例,其发生率为30.7%。2.通过对参与课题的114例患者相关影响因素数据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以及秩和检验,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术前Rotterdam CT评分、术前病灶分类、合并颅骨骨折、合并对侧颅骨骨折和受伤距离手术时间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存在相关性(P<0.05);而两组患者在性别、中线偏移程度、术前瞳孔改变情况、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创伤类型、手术时间、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值、随机血糖、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方面无相关性,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3.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以及专业上认为对结局有影响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年龄[OR=1.060,95%CI(1.010,1.112)]、合并对侧颅骨骨折[OR=25.297,95%CI(4.629,138.229)]和术前Rotterdam CT评分[OR=6.733,95%CI(1.360,33.342)]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受伤距离手术时间[OR=0.959,95%CI(0.922,0.999)]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保护因素。4.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病例组:恢复良好1例(2.9%)、中度残疾3例(8.6%)、重度残疾11例(31.4%)、植物生存16例(45.7%)、死亡4例(11.4%);对照组:恢复良好13例(16.5%)、中度残疾18例(22.8%)、重度残疾31例(39.2%)、植物生存10例(12.7%)、死亡7例(8.9%)。经过统计分析得出结果:对照组的预后情况显着优于病例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668,P<0.05)。结论:1.患者年龄、合并手术对侧颅骨骨折及术前Rotterdam CT评分是重型颅脑损伤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2.患者受伤距离手术时间是重型颅脑损伤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保护性因素。3.重型颅脑损伤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增加了术后致死、致残率。4.患者存在高龄、术前Rotterdam CT评分较高、合并手术对侧颅骨骨折、受伤距离手术时间短等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高度重视,警惕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
张斌太[3](2019)在《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手术时机、手术入路、围手术期并发症及临床预后,分析比较不同Hunt-Hess分级患者在临床资料方面的差异,探讨手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7年6月至2018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9例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的位置、大小、手术时机、手术入路、手术技巧、围手术期并发症及临床预后。根据Hunt-Hess分级量表,评估患者术前病情程度,分为Hunt-Hess分级0-Ⅲ级组50例(84.7%)和Ⅳ-Ⅴ级组9例(15.3%);采用GOS评分评价预后;并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1.性别与年龄分布:本组资料59例患者,男性30例(50.8%),女性29例(49.2%),男女比例1.03:1;患病年龄最小35岁,最大71岁,平均年龄(53.37±8.99)岁,40-60岁是发病高峰年龄。2.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本组资料59例患者中出现突发头痛47例(79.7%),伴有恶心呕吐42例(71.2%),运动障碍7例(11.9%),癫痫发作3例(5.1%),神志清36例(61.0%),浅昏迷14例(23.7%),中度昏迷9例(15.3%)。所有患者均行颅脑CT检查,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6例(94.9%),未破裂动脉瘤3例(5.1%);合并额叶血肿17例(28.8%),脑室出血13例(22.0%)。3.动脉瘤特点: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位于A3段46例(78.0%),最常见部位是胼周-胼缘动脉结合处;A2段9例(15.3%),A4、A5段4例(6.8%)。主要为小型动脉瘤(<5mm)37例(62.7%),一般动脉瘤(≥5mm-<15mm)16例(27.1%),大型动脉瘤(≥15mm-<25mm)4例(6.8%),巨型动脉瘤(≥25mm)2例(3.4%),多发动脉瘤10例(16.9%)。4.手术治疗情况:手术时机:早期手术组30例(50.8%),中期手术组21例(35.6%),延期手术组8例(13.6%)。手术入路:46例(78.0%)采用纵裂入路,13例(22.0%)采用翼点入路。5.围手术期并发症:本组资料59例患者中共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13例(22.0%),其中动脉瘤术中破裂共6例(10.2%);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7例(11.9%),分别是术后再出血1例(1.7%),大面积脑梗死1例(1.7%),脑梗死1例(1.7%),脑积水3例(5.1%),脑水肿1例(1.7%)。术后死亡3例(5.1%)。6.预后评估:术后3月时对本组资料59例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患者均行GOS评分,预后良好52例(88.1%),预后不良7例(11.9%)。7.两组临床资料比较:结果显示:与Hunt-Hess分级0-Ⅲ级组相比,Ⅳ-Ⅴ级组患者合并额叶血肿(18.0%vs88.9%,P<0.001)和脑室出血(16.0%vs55.6%,P=0.019)更常见、围手术期并发症(10.0%vs88.9%,P<0.001)更多、术后3月时预后更差(4.0%vs55.6%,P<0.001)。结论:1.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常合并额叶血肿和脑室出血;多位于A3段,最常见部位是胼周-胼缘动脉结合处,主要为小型动脉瘤;多在早期行手术治疗,通常采用纵裂入路。2.与Hunt-Hess分级0-Ⅲ级组相比,Ⅳ-Ⅴ级组患者合并额叶血肿和脑室出血更常见、围手术期并发症更多、术后3月时预后更差;开颅手术治疗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围手术期并发症少、死亡率低、预后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张腾飞[4](2019)在《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影像学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日本学者Nakagawa最早于1974年提出了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traumatic superior orbital fissure syndrome)的概念,他发现部分颅脑创伤伴有眶上裂区骨折的患者具有特殊的眼部症状并且与既往文献报道的因血管、肿瘤等原因引起的“眶上裂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相同或者相似,主要表现为穿过眶上裂的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以及三叉神经的损伤。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是颅脑创伤少见的并发症,随着颅脑创伤整体救治水平的提高,伴有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患者的整体死亡率逐步下降,但高致残率仍然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本课题以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为研究对象,分为以下两个部分,对眶上裂的宽度进行影像学研究以及对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进行临床研究。第一部分头颅CT平扫对成年中国人眶上裂宽度的统计学研究目的:统计我院近一年来急诊行头颅CT检查的成年中国人眶上裂宽度的资料,分析成年中国人眶上裂的宽度大小情况并比较。通过用头颅CT对成年中国人眶上裂宽度的统计学研究来提供成年中国人眶上裂的平均宽度,从而为我院甚至全国眶上裂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以及迟发性眶上裂综合征的预防提供更加合理的参考依据,从而针对性预防迟发性眶上裂综合征的发生。方法:用头颅CT测量151例轻度颅脑创伤患者的双侧眶上裂宽度。眶上裂为一个相对立体的结构,用头颅CT检查时不同水平面上眶上裂呈现为不同的宽度,因此我们选择视神经管水平来测量眶上裂的宽度。结果:在所有151例患者的头颅CT检查中,双侧眶上裂的平均宽度为3.70±1.52mm,左侧眶上裂的平均宽度为3.92±1.67mm,右侧眶上裂的平均宽度为3.48±1.33mm。在男性患者中,双侧眶上裂的平均宽度为3.86±1.47mm,左侧眶上裂的平均宽度为4.08±1.57mm,右侧眶上裂的平均宽度为3.64±1.34mm。在女性患者中,双侧眶上裂的平均宽度为3.55±1.55mm,左侧眶上裂的平均宽度为3.77±1.74mm,右侧眶上裂的平均宽度为3.33±1.32mm。结论:成年中国男性与女性在左侧眶上裂宽度上不存在显着差异,在右侧眶上裂宽度上亦不存在显着差异,在不同年龄组之间也不存在显着差异。成年中国人的眶上裂平均宽度与既往外国文献报道的眶上裂平均宽度相似,通过既往文献报道以及目前研究表明:应当接受这样的推论即先天性眶上裂狭窄是发生迟发性眶上裂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因此外科医生应在围手术期对具有先天性眶上裂狭窄的患者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防止手术后迟发性眶上裂综合征的发生。第二部分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目的: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是一种颅面部创伤后发生率较低的并发症。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由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以及三叉神经的损伤所导致。此项临床研究主要为评估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患者颅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到2017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所有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患者中,共有26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被确诊为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患者的颅神经损伤程度和功能恢复程度主要由眼外肌的运动功能来评估。平均在颅脑创伤后第6天来评估患者颅神经功能情况,平均随访时间为12.3月。结果:一共26例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患者中,平均年龄为41.5±12.1岁,造成颅脑创伤的主要原因为机动车交通事故(76.9%)。6例患者行保守治疗,包括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激素以及高压氧等治疗,20例患者行眶上裂减压术治疗。在颅脑创伤后最初评估颅神经的损伤程度时,外展神经损伤最重,滑车神经损伤最轻。在受伤后第3个月的随访时间节点上,外展神经的恢复程度最大。在受伤后第9个月的随访时间节点上,外展神经的恢复程度最小而滑车神经的恢复程度最大。颅脑创伤后的前6个月为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患者颅神经恢复的主要时期。结论:在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患者中,滑车神经损伤最轻,外展神经损伤最重。颅神经的恢复在颅脑创伤后第6个月达到顶峰,并且在6个月以后颅神经的功能恢复不显着。当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患者存在骨折片压迫相关颅神经的证据或者颅脑创伤后存在较重的初始颅神经功能障碍时,我们推荐行眶上裂减压术治疗。
周江[5](2019)在《颅脑创伤后硬膜下积液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会并发一系列并发症,创伤后硬膜下积液(traumatic subdural effusion,TSE)是其中较常见的一种。本文通过对颅脑外伤后发生硬膜下积液的危险因素分析,加深对硬膜下积液发生发展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方法: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2016年1月-2018年1月满足入组条件的颅脑创伤患者中非手术者,根据是否发生颅脑创伤后硬膜下积液分成两组,分别收集其年龄、性别、入院GCS评分、是否有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否有硬膜下血肿、是否有硬膜外血肿、是否有额颞叶血肿及挫裂伤、是否基底池受压,并对上述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意义的进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第二部分: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2016年1月-2018年1月满足入组条件的颅脑创伤患者中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颅脑创伤后硬膜下积液分成两组,分别收集其年龄、性别、入院GCS评分、是否有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否有硬膜下血肿、是否有硬膜外血肿、是否有额颞叶血肿及挫裂伤、是否基底池受压、是否去骨瓣减压术及是否中线移位﹥5mm,并对上述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意义的进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非手术病例共174例(58%)男性139例,女性35例,58例发生硬膜下积液,116例无硬膜下积液,硬膜下积液发生率约33%;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P=0.238)、年龄(P=0.000)、GCS评分(P=0.010)、蛛网膜下腔出血(P=0.550)、硬膜外血肿(P=0.271)、硬膜下血肿(P=0.502)、额叶血肿或脑挫裂伤(P=0.051)、颞叶血肿及脑挫裂伤(P=0.068)、基底池受压(P=0.010);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患者年龄(P=0.000)、GCS评分(P=0.010)是TSE发生的危险因素;通过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后提示:只有年龄(OR值1.080,95%CI 1.0501.111,P=0.000)是TSE发生的危险因素。手术病例127例(42%),男性101例,女性26例;46例发生硬膜下积液,81例无硬膜下积液,TSE发生率36%;其中去骨瓣减压术病例36例,20例发生TSE,16例无TSE,其硬膜下积液发生率56%;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P=0.118)、年龄(P=0.446)、GCS评分(P=0.298)、蛛网膜下腔出血(P=0.402)、硬膜外血肿(P=0.650)、硬膜下血肿(P=0.040)、额叶血肿及脑挫裂伤(P=0.369)、颞叶血肿及脑挫裂伤(P=0.439)、中线移位大于5mm(P=0.808)、基底池受压(P=0.318)、去骨瓣减压术(P=0.004),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硬膜下血肿(P=0.040)、去骨瓣减压术(P=0.004)是颅脑创伤后硬膜下积液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只有去骨瓣减压术(OR值3.125,95%CI 1.4056.951P=0.005)是颅脑创伤术后硬膜下积液发生的危险因素。在非手术组单因素分析显示基底池受压(P=0.010)有统计学意义,但由于非手术组中基底池受压样本量较小,所以在本次研究中在所有研究的301例病例中把基底池受压纳入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基底池受压(OR值3.640,95%CI 1.8707.084P?0.01)是颅脑创伤后发生硬膜下积液的危险因素。结论:1、非手术组中年龄是颅脑创伤后硬膜下积液的危险因素。2、手术组中去骨瓣减压是颅脑创伤后硬膜下积液的危险因素。3、基底池受压是颅脑创伤后硬膜下积液的危险因素。
李景周[6](2019)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术后脑膨出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重型颅脑损伤(sTBI)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致残率和致死率均非常高,外科手术仍是抢救sTBI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尽早解除占位、有效降低颅内压是治疗sTBI的关键。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快速降低sTBI患者颅内压,具有暴露范围广、减压充分、止血方便、利于脑疝复位、术后顺利度过脑水肿高峰期等优点,已成为公认的挽救sTBI患者生命的标准术式。本文对比标准去骨瓣减压术和常规骨瓣开颅术对sTBI的治疗效果,旨在为外科医生救治sTBI患者提供参考。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sTBI的疗效,并分析术后脑膨出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sTBI患者354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202)和对照组(n=152)。实验组患者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颅内压、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炎性因子水平及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认知功能障碍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及预后情况、身体健康情况和脏器功能,记录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死亡情况。依据术后是否发生脑膨出分为脑膨出组(n=54)和非脑膨出组(n=300),采用统计学分析筛选术后脑膨出的影响因素。结果(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颅内压均明显降低(P<0.01),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NSE、GFAP、MBP及S-100B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TNF-α、IL-6及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4)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Vs、Vd、Vmean、PI及R均明显降低(P<0.01),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2组患者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Qmean明显增加(P<0.01),且实验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个月2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6)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个月2组患者MMSE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7)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8)实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9)实验组患者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10)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个月2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1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个月2组患者SOFA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12)实验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3)二分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GCS较低、术前中线移位≥1 cm、术中未行人工硬膜减张缝合、术后迟发性创伤性颅内血肿与术后脑膨出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是术后脑膨出的危险性因素(OR>1)。结论(1)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更明显地降低sTBI患者颅内压,减轻sTBI患者机体炎症状态,扩张脑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认知功能障碍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sTBI患者身体健康情况及预后情况,保护患者脏器功能,降低死亡率,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术。(2)术前GCS较低、术前中线移位≥1 cm、术中未行人工硬膜减张缝合、术后迟发性创伤性颅内血肿是术后脑膨出的危险性因素,术中采用人工硬膜减张缝合可以预防术后脑膨出的发生。
王飞[7](2017)在《进展性出血性颅脑外伤的临床评估与机制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颅脑外伤是仅次于四肢伤的常见损伤,大多由于交通事故所致,此外坠落、跌倒、暴力外伤等所致也并不少见。尽管多年以来,颅脑损伤院前急救和诊治技术发展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颅脑损伤而导致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仍然高居身体损伤之首。颅脑外伤后进展损伤的主要因素有出血、缺血、脑水肿,其中出血损伤可使临床症状明显恶化,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能见到入院后高GCS分值患者病情进展变化,给初次病情评估带来一定困难。目前对于颅脑外伤进展出血性损伤的研究不少,但仍有如下缺憾,1)对于有些因素大家的研究结果仍有争议或是并未涉及;2)缺乏进展出血损伤的量化预测体系。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回顾性分析,查找颅脑外伤进展的流行病学因素,并尝试建立一个评估体系,可以通过简单评估,对就诊颅脑外伤有初步评价,为病情分级及相应监护、抢救带来一定指导意义。研究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对颅脑外伤后出现进展性出血性损伤患者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查找危险因素;尝试建立颅脑外伤分级体系,并检验分级体系对颅脑外伤进展、预后的有效性。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性研究13.01-16.06期间的颅脑外伤患者,纳入标准按照1)颅脑外伤患者2)影像学至少具备以下表现之一:(1)颅骨骨折(2)脑挫伤(3)脑内血肿(4)中线移位(5)脑肿胀(6)点灶出血点(7)弥散轴索损伤(8)蛛网膜下腔出血(9)颅底骨折(10)颅内积气3)影像学阴性,但难以用其他系统疾病解释的昏迷、精神功能异常、神经系统功能缺失4)首次头颅CT检查均为急诊或入院时完成5)均行至少一次头颅CT复查;排除标准按照1)入院时需急诊外科干预2)3月内抗凝治疗史3)小于15岁4)入院时明确的慢阻肺、肝病、血友病、恶性肿瘤等可能影响凝血系统功能疾病5)合并其他系统较为严重多发伤。共386例颅脑外伤病人符合标准纳入研究范围,将病人分为颅脑外伤进展组及对照组,其中颅脑外伤进展组的定义为:复查CT较初次CT显示新出现脑挫裂伤及新发颅内血肿,或原有的脑挫裂伤、颅内血肿体积增加,且超过首次CT影像25%以上。收集两组病人入院时年龄、血压、GCS评分、凝血功能、止血药物、CT影像等基本信息,从而对风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学分析;第二部分,综合危险因素指标,根据CT影像学表现,尝试建立外伤分级体系。386名患者根据分级体系得分高低依次编入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分别统计低、中、高危险组中颅脑外伤进展出血损伤发生率、各个分组中入院24小时时GCS下降值(如患者病情进展,需在24小时内手术治疗,则取手术前GCS评分为最后计分)及出院时患者GOS分级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第一部分,在颅脑外伤进展因素分析中,年龄、首次CT距离受伤的时间、多发颅骨骨折、血肿大小、中线移位大小、入院GCS评分、伤后GCS下降值、蛛网膜下腔出血、D-二聚体为影响因素;而性别、受伤机制、入院血压、血糖、凝血功能、止血药物使用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5岁、D-二聚体≥4mg/L、GCS下降值(伤后4-6h)≥2为独立危险因素。第二部分,通过我们建立的分级体系,发现211例低危险分组中有16例患者出现进展损伤,106例中危险分组中18例患者出现进展损伤,69例高危险分组中29例出现进展损伤,各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GCS分值下降2.16±1.32,中危组分值下降1.68±1.45,低危险组分值下降1.31±1.06,各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高危组中GOS计分为2.09±1.05,中危组计分为3.55±1.03,低危组计分为4.07±2.02,各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65岁、D-二聚体≥4mg/L、GCS下降值(伤后4-6h)≥2为颅脑外伤进展出血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颅脑外伤分级体系可以对颅脑外伤进展情况进行有效评估。
项赛[8](2016)在《双侧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所致的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疗效。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所致的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最佳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其预防。为临床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所致的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提供依据。以期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所致的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生存率,降低残死率。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06月至2015年06月期间收住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统计行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单侧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的患者病例数。2、通过查阅不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电话随访,门诊以及住院随访,家庭上门随访等方式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价所有患者的预后情况.3、根据患者预后情况以及临床经验,得出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的两种手术方式之间疗效的差异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预防。结果:符合筛选标准的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87例,其中行双侧开颅手术患者35例,行单侧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患者52例。术后6个月回访发现,双侧开颅患者12例恢复良好(轻残),中残10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2例;单侧标准大骨瓣开颅患者,恢复良好(轻残)9例,中残10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8例,死亡13例。结论:1.重型颅脑损伤所致的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生存率高于单侧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2.重型颅脑损伤所致的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术中脑膨出和术后切口疝发生率低于标准大骨瓣组,硬膜下积液发生率高于标准大骨瓣组。
钱留宾[9](2016)在《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颅脑损伤是全身创伤中的一种常见损伤,其发生率占全身部位创伤的1/5左右,致残率居第1位。颅脑损伤按伤情轻重程度分为轻型颅脑损伤、中型颅脑损伤和重型颅脑损伤,重型颅脑损伤指广泛脑挫裂伤、广泛颅骨骨折、脑干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及颅内血肿,它具有病情重、病情变化快、遗留后遗症、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及生活质量。重型颅脑损伤一直是神经外科救治过程中的重点。近年来,国内外临床工作者将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用于治疗不同严重程度和不同阶段的颅脑损伤。HBO能迅速纠正和改善脑组织缺氧情况,降低颅内压和减轻颅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减少后遗症,改善预后以及提高生活质量。但对于何时进行HBO治疗能达到最佳疗效,仍无明确报道。本研究主要就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性分析,对比高压氧治疗与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深入分析影响患者高压氧治疗效果的诸多因素,为临床重度颅脑损伤的高压氧治疗提供借鉴经验。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组有36例,进行和高压氧治疗组一样的常规治疗组36例,对比二者的疗效。对可能影响HBO疗效的7个常见因素:损伤原因、损伤后刚入院时GCS评分、患者性别、患者年龄、是否进行气管切开手术、进行HBO治疗疗程数量以及伤后首次HBO治疗时间进行分析,并按其主要影响因素分组作疗效对比,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可能影响因素均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1高压氧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的疗效对比:HBO组和常规治疗组效果有显着差异(χ2=11.986,p=0.008):进行高压氧治疗组患者恢复良好率高于只进行常规治疗组(p<0.05),而植物生存状态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HBO组重残率虽高于常规治疗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高压氧治疗效果有影响的相关因素分析:本课题研究了对高压氧组的疗效可能有影响的因素:性别、年龄、颅脑损伤的原因、刚入院时GCS评分、伤后首次高压氧治疗时间、气管切开与否和进行高压氧治疗的疗程。研究结果表明:对高压氧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的最重要的因素为刚入院时GCS评分、颅脑损伤后第一次进行高压氧治疗时间和是否进行气管切开手术,然而进行高压氧治疗疗程则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1高压氧治疗组(HBO组)与进行常规治疗组疗效有显着差异(p<0.01),高压氧治疗组恢复良好,植物生存和致死率降低。2影响HBO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气管切开与否、入院时GCS评分及伤后首次HBO治疗时间。入院时GCS评分越高、首次HBO时间越早,疗效越好。建议患者伤情稳定后1周内实施HBO治疗,疗程数量视患者病情和恢复情况而定。
刘昊[10](2016)在《高压氧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早期脑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致死致残率较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健康。早期的研究认为SAH导致的迟发性血管痉挛可能是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最近一项多中心的双盲临床试验研究表明,一种新的内皮素受体拮抗剂Clazosentan,能使颅内大血管痉挛程度明显减轻,却没有显着改善神经功能预后,减少患者死亡,这些结果提示可能存在除了颅内血管痉挛以外的其它需要评估的脑损伤机制。目前有一系列的证据表明,炎症反应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神经功能损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与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最近几年有研究学者提出了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这一新概念,文献中将其定义为SAH后72小时内出现的的急性神经系统损伤,包括急性颅内压增高、脑水肿、血脑屏障破坏、神经功能障碍等。目前已在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中证明,免疫炎症反应在SAH后的EBI中起着关键作用,而对于免疫炎症反应信号通路的抑制可能成为SAH患者潜在的治疗靶点。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 TLRs)是天然免疫及机体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之一,在炎症反应和固有免疫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已经有12种TLRs (TLR1-TLR12)在人类被发现,有研究表明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 TLR4)在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舞蹈病及帕金森病的免疫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近期有文献报道SAH后早期TLR4/NF-κB信号通路被激活,并在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抑制该通路则可明显减少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白介素-1β (interleukin-1β, IL-1β)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的释放,改善神经功能障碍并减轻脑损伤,因此TLR4/NF-κB信号通路可能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潜在的治疗靶点。高压氧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物理疗法,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颅脑损伤、脑血管病后神经功能损害的脑复苏、脑缺血、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潜水减压病的治疗,明显降低了患者的致死致残率。由于高压氧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特性,国外有学者认为高压氧可以用于SAH后颅内血管痉挛的辅助治疗,但是目前还不清楚高压氧治疗能否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炎性因子的释放进而减轻早期脑损伤,缺乏相关的生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证据。近期有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在脊髓损伤和多脏器衰竭动物模型上,高压氧能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来减轻炎症反应并减少组织损伤,因此通过高压氧的这种抗炎机制来减轻SAH后早期脑损伤,可能是一个新的治疗思路和方向。本课题拟通过视交叉前池一次注血的方法建造大鼠SAH后EBI模型,并使用高压氧治疗进行干预,来评估TLR4/NF-κB信号通路及下游炎性细胞因子的改变,分析高压氧治疗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早期脑损伤的影响,以期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策略。第一部分高压氧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早期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目的:通过视交叉前池一次注血的方法来建立能够模拟SAH后EBI的动物模型,并探讨高压氧治疗对大鼠SAH后EBI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方法:150只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标准对照组(the sham group,SH,n=30),高压氧对照组(the sham+2.8 atmospheres absolute HBO group, SH+2.8ATA, n=30),蛛网膜下腔出血组(the SAH group, SAH, n=30),2.0个标准气压治疗组(the SAH+2.0 atmospheres absolute HBO group, SAH+2.0ATA, n=30)和2.8个标准气压治疗组(the SAH+2.8 atmospheres absolute HBO group, SAH+2.8 AT A, n=30)。应用视交叉前池一次注血法制成SAH后EBI模型,在术后12h将大鼠放入高压氧舱内进行高压氧治疗,加压时间为15min,当舱内压力达到2.0或2.8个绝对大气压(atmosphere absolute, ATA)后开始稳压,稳压吸氧90min后,均匀变速减压15min后出舱,总治疗时间为120min,每12小时做一次,即术后第一天接受1次高压氧治疗,第二天和第三天分别接受2次治疗,在建模后48h,每组选5只大鼠通过干湿重法分析脑水肿变化,每组选5只大鼠行血脑屏障通透性测定,在建模后24h、48h、72h,每组各取5只大鼠按照不同的时间点分为三个亚组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在术后24h时SAH+2.0ATA组和SAH+2.8ATA组的死亡率较SAH组明显增高(P<0.05),而且较SAH+2.0ATA组,SAH+2.8ATA组在24h时死亡率较高,但二者无显着统计学差异。SAH组SD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在各个时间点均较标准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72h时SAH组大鼠的神经功能有一定恢复,但仍未恢复正常。SH组和SH+2.8ATA组SD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三个不同的时间点2.0ATA治疗组和2.8ATA治疗组SD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比较也无显着差异(P>0.05), SAH+2.0ATA及SAH+2.8ATA组在术后48h及72h神经功能评分均较SAH组有明显改善(P<0.05),但在24h时间点的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大鼠SAH后48h大脑组织含水量较SH组明显升高(P<0.01),而小脑和脑干含水量变化不明显(P>0.05), SAH+2.0ATA及SAH+2.8ATA组大鼠的大脑半球含水量在48h时相点均较SAH组减轻(P<0.05),而两个不同剂量高压氧治疗组组间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减轻大脑组织水肿方面,2.8ATA压力的疗效并不优于2.OATA。相比较对照组,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48小时双侧颞叶底部均出现明显的伊文氏蓝(Evans Blue, EB)渗出增加(P<0.01),提示血脑屏障通透性破坏,SH组和SH+2.8ATA组两组间血脑屏障通透性无明显差异(P>0.05),而SAH+2.0ATA及SAH+2.8ATA组EB渗出均较SAH组明显减轻(P<0.05),且对比2.0ATA治疗组,在2.8ATA压力下大鼠颞叶EB的渗出更少,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本研究证实通过视交叉前池一次注血法建立大鼠SAH后EBI模型,在术后24h、48h及72h时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降低,并观察到SAH后48h时端脑组织含水量增加及血脑屏障破坏,说明此模型可作为研究SAH引发EBI所需要的动物模型。2.使用高压氧对SAH大鼠进行治疗时,虽然在术后24h以内可能会使大鼠死亡率增加,但在48h及72h时间点明显促进了SAH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并且在48h时降低了端脑组织含水量和血脑屏障渗透性,并且在减轻血脑屏障破坏方面,2.8ATA压力高压氧治疗效果可能优于2.0ATA。第二部分高压氧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TLR4/NF-κB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目的:研究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组织中TLR4/NF-κB信号通路及下游细胞活素和炎性因子的变化,探讨高压氧对TLR4/NF-κB炎性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以及对SAH后EBI可能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实验动物分组、建模及高压氧处理同前一部分,在建模后每组各有15只大鼠按照造模后的时间分为24h、48h、72h三个亚组,取新鲜颞底皮层脑组织行生物化学分析,了解TLR4/NF-κB信号通路及其下游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即采用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PCR了解TLR4、NF-κB及ICAM-1的蛋白转录和合成情况、ELISA检测信号通路下游炎性因子IL-1β、IL-6及TNF-α的含量,每组再各取5只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LR4、NF-κB阳性细胞。结果:在24h、48h、72h时间点,SH组和SH+2.8ATA组之间大鼠脑皮层中TLR4、NF-κB蛋白含量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SAH组大鼠TLR4、NF-κB蛋白在24h表达便开始增高,48h达到高峰,在72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SAH组24h、48 h、72 h脑皮层中TLR4、NF-κB蛋白表达均显着高于SH组(P<0.01),相较于SAH组,SAH+2.0ATA组与SAH+2.8ATA组在24h、48h、72h三个不同时间点,TLR4、NF-κB蛋白表达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但两个不同压力治疗组之间却没有显着差异(P>0.05)。蛛网膜下腔出血后48h SAH组大鼠皮层脑组织中ICAM-1蛋白含量比SH组明显升高(P>0.01),而SAH+2.0ATA与SAH+2.8ATA组中ICAM-1蛋白含量均较SAH组显着降低(P<0.05),但ICAM-1蛋白表达在上述两组中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SH组和SH+2.8ATA组大鼠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48h脑皮层中TLR-4与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而SAH组大鼠TLR-4与NF-κB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着高于SH组(P<0.01),虽然在SAH+2.0ATA与 SAH+2.8ATA组之间,上述mRNA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两个高压氧治疗组中TLR4, NF-κB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AH组(P<0.05)。蛛网膜下腔出血后48h,脑皮层中炎症因子IL-1β、IL-6及TNF-α浓度大幅上升,显着高于SH组(P<0.01),在两种不同压力的高压氧治疗组中,上述炎症因子浓度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P<0.05),但是在SAH+2.0ATA与SAH+2.8ATA组之间,这三种细胞因子的含量没有显着差异(P>0.05)。在SH组及SH+2.8ATA组中,TLR4和NF-κB阳性细胞比率很低,且两者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相较于SH组,SAH组中TLR4、NF-κB阳性细胞的比率明显上升(P<0.01,),且两种不同压力高压氧治疗组阳性细胞比率均较SAH组明显下降(P<0.05),但SAH+2.0ATA与SAH+2.8ATA组之间,TLR4、NF-κB阳性细胞比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存在着TLR4/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其下游炎性因子的表达也明显增加,这可能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重要机制。2.高压氧治疗在蛋白转录及合成两个方面降低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皮层组织中TLR、NF-κB的含量,并抑制了该信号通路下游IL-1β, TNF-α, IL-6及ICAM-1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减轻了炎性反应和脑损伤,这可能是高压氧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潜在机制之一。3.在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激活及其下游炎性因子表达方面,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2.8ATA压力高压氧治疗效果并不优于2.0ATA。
二、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时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四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时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四例(论文提纲范文)
(1)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针刺疗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颅脑损伤的认识 |
一、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 |
二、颅脑损伤的病因研究 |
三、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
四、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
五、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 |
六、现代医学对颅脑损伤的治疗 |
第二节 祖国医学对颅脑损伤的认识 |
一、颅脑损伤的病因病机 |
二、颅脑损伤的辨证分型 |
三、颅脑损伤的中药治疗 |
四、颅脑损伤的针刺治疗 |
五、颅脑损伤的其他针灸治疗 |
第二章 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
一、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二、研究对象 |
三、干预措施 |
四、文献检索 |
五、检索方法 |
六、数据收集与提取 |
七、统计分析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一、文献检索流程与结果 |
二、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三、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
第四节 讨论 |
一、结果分析 |
二、存在问题 |
三、展望 |
第三章 疾病特征及量表评分分析研究 |
第一节 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 |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二节 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各量表评分分析 |
一、各量表基本描述 |
二、不同性别量表分析 |
三、不同年龄量表分析 |
四、不同职业量表分析 |
五、不同外伤原因量表分析 |
六、不同文化程度量表分析 |
七、不同病程量表分析 |
八、讨论 |
第三节 1084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前后各类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一、综合治疗前后各量表的差值对比分析 |
二、不同性别综合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三、不同年龄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四、不同职业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五、不同文化程度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六、不同外伤原因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七、讨论 |
第四节 832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分析 |
第四章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剔除或脱落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样本量估算 |
二、分组方案 |
三、盲法实施 |
四、治疗方案 |
五、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六、研究流程图 |
七、统计学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比较 |
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比较 |
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S-R评分比较 |
四、两组患者治疗后苏醒率及苏醒时间的比较 |
五、有效率 |
六、不良事件及安全性报告 |
七、脱落报道 |
第四节 讨论 |
一、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的可能机制 |
二、醒脑开窍针法的选取 |
三、醒脑开窍针法应用于颅脑损伤后昏迷的治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2)重型颅脑损伤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分组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3 资料收集 |
2.3.1 一般临床资料 |
2.3.2 临床观察指标 |
2.3.3 影像学表现 |
2.3.4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4 治疗手段 |
2.4.1 术前准备 |
2.4.2 手术方式 |
2.4.3 术后处理 |
2.4.4 术后随访 |
2.5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3.2 术前GCS评分比较 |
3.3 术前Rotterdam CT评分比较 |
3.4 术前瞳孔改变、中线偏移及病灶分类情况比较 |
3.5 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 |
3.6 DTICH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3.6.1 单因素分析结果 |
3.6.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
3.7 病例组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 |
3.8 两组患者近期预后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一般临床资料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 术前Rotterdam CT评分影响因素分析 |
4.3 凝血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
4.4 颅骨骨折影响因素分析 |
4.5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对侧DTICH的发生机制 |
4.6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对侧DTICH对预后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迟发性创伤性颅内血肿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收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 |
2.2 临床评估 |
2.3 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的诊断、位置和分类 |
2.4 手术治疗情况 |
2.5 围手术期并发症 |
2.6 预后评估 |
2.7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性别与年龄分布 |
2.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 |
3.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特点 |
4.手术治疗情况 |
5.围手术期并发症 |
6.预后 |
7.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
8.典型病例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破裂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围手术期并发症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4)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影像学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头颅CT平扫对中国成年人眶上裂宽度的统计学研究 |
一、前言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第二部分: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
一、前言 |
二、病人资料和研究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和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5)颅脑创伤后硬膜下积液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颅脑创伤后(非手术治疗)硬膜下积液的危险因素分析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法 |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结果 |
第二部分 颅脑创伤后(手术治疗)硬膜下积液的危险因素分析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法 |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颅脑外伤后硬膜下积液的研究进展 综述 |
参考文献 |
(6)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术后脑膨出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进展性出血性颅脑外伤的临床评估与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颅脑外伤进展性因素分析 |
1.1 临床资料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1.3 进展颅脑外伤诊断标准 |
1.2 一般资料 |
1.3 统计学方法 |
1.4 结果 |
1.5 讨论 |
1.5.1 进展性出血颅脑外伤发现及定义演变 |
1.5.2 迟发进展性脑损伤的好发部位和血肿类型 |
1.5.3 PHI发病机制与高危因素P |
1.5.4 其他因素与进展颅内出血损伤 |
1.5.5 进展性颅脑出血性损伤的早期诊断方法 |
1.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建立进展颅脑外伤分级体系并评估 |
2.1 临床资料 |
2.2 建立颅脑外伤分级体系 |
2.3 统计学方法 |
2.4 结果 |
2.5 讨论 |
2.5.1 颅脑外伤概论 |
2.5.2 颅脑损伤类型 |
2.5.3 颅脑外伤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
2.5.4 辅助检查 |
2.5.5 颅脑进展损伤的治疗 |
2.5.6 颅脑外伤分级评分及预后 |
2.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进展性出血性颅脑外伤的临床评估与机制探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8)双侧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纳入标准 |
3. 排除标准 |
4. 研究内容 |
5. 研究方法 |
6. 治疗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9)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高压氧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早期脑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高压氧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早期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动物、试剂与器材 |
2.1.2 实验方法 |
2.1.3 统计学分析 |
2.2 实验结果 |
2.2.1 各组大鼠死亡情况 |
2.2.2 SAH后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 |
2.2.3 SAH后48h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测定 |
2.2.4 SAH后48h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 |
2.3 讨论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3章 高压氧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TLR4/NF-κ B炎性信号通路表达影响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动物、试剂与器材 |
3.1.2 实验方法 |
3.1.3 统计学分析 |
3.2 实验结果 |
3.2.1 Western blot分析结果 |
3.2.2 Real-Time PCR分析结果 |
3.2.3 ELISA分析结果 |
3.2.4 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
3.3 讨论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四、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时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四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针刺疗效评估研究[D]. 习书晗.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重型颅脑损伤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D]. 郑亚北. 河北大学, 2020(08)
- [3]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D]. 张斌太. 青岛大学, 2019(03)
- [4]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影像学及临床研究[D]. 张腾飞.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9(11)
- [5]颅脑创伤后硬膜下积液的危险因素分析[D]. 周江. 西南医科大学, 2019(08)
- [6]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术后脑膨出影响因素分析[D]. 李景周. 新乡医学院, 2019(02)
- [7]进展性出血性颅脑外伤的临床评估与机制探讨[D]. 王飞. 青岛大学, 2017(11)
- [8]双侧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分析[D]. 项赛. 皖南医学院, 2016(05)
- [9]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D]. 钱留宾. 郑州大学, 2016(03)
- [10]高压氧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早期脑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D]. 刘昊. 南方医科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