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灵菇生物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刘海娟[1](2021)在《白灵菇原生质体提纯复壮及液体发酵条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初占宇[2](2021)在《新疆地区白灵菇褐腐病病原菌鉴定及药剂筛选》文中研究指明
王美玲[3](2020)在《灰树花代谢液作为水稻育苗调酸液的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水稻稻瘟病是水稻栽培中破坏性最强的病害之一。目前水稻育苗期采用强酸调酸土壤的方法达到抑菌壮苗的目的,但长期使用存在安全隐患和土壤劣质化问题,因此寻求一种安全、无污染的生物调酸方式尤为重要。本试验采集水稻生长期患稻瘟病叶片,纯化病原菌经分子鉴定后作为试验菌株;筛选产酸食用菌中代谢液p H值较低的菌株与稻瘟菌做抑菌效果验证;选择抑菌效果明显的菌株代谢液用于水稻育苗调酸液,与水稻生产中常用的壮秧剂调酸、浓硫酸调酸进行对比试验;育苗过程中人工接种稻瘟菌,比较不同调酸处理下幼苗的感病情况、生理生化指标和农艺性状壮苗指标;探讨食用菌酸性代谢液在育苗调酸中培育壮苗增强抗瘟能力的效果。试验结果如下:1、分离纯化患病水稻叶片内源病菌,依菌落黑色素分泌特征、镜下分生孢子形态筛得初培养物;提取菌丝DNA以特异引物PCR扩增后测序,最终获得4株稻梨孢菌纯培养物与网站公布的稻瘟病菌达99%以上同源,地区内不同采集点菌株间同源性一致。2、5种产酸食用菌中灰树花代谢液p H值最低,可降至3.72,符合水稻育苗土调酸要求;与稻瘟菌的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灰树花代谢液对稻瘟菌生长抑制效果明显,对稻瘟菌黑色素分泌有显着的降解及抑制作用,且抑菌效果与代谢液浓度呈显着正相关。3、灰树花代谢液做水稻育苗调酸液,其促进幼苗茁壮生长效果比浓硫酸调酸效果明显且差异显着,与壮秧剂调酸比效果稍差。4、人工接种稻瘟菌后,4种调酸处理都有促进水稻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但彼此间差异显着。壮秧剂调酸和菌糠处理组对根活力的影响效果最佳;灰树花代谢液调酸和壮秧剂调酸秧苗内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强效果显着;灰树花代谢液调酸对减缓叶绿素含量下降作用效果显着且见效快,对秧苗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提升效果显着,对稻瘟菌抗性级别最高且幼苗体内稻瘟菌含量最低,壮秧剂调酸次之。综上所述,灰树花代谢液具备土壤基质调酸能力;具有抑制稻瘟病菌生长阻断其黑色素分泌的能力;灰树花代谢液调酸幼苗的强抗病能力源于病菌侵入量被抑制,及生理生化指标抗性应变的结果。若生产中结合菌糠的配合使用对改善土壤肥力助苗壮,提高秧苗对稻瘟菌的抗性效果更佳,具有替代传统化学调酸的理论可行性。
张亚娇[4](2015)在《白灵菇原生质体育种及远缘杂交育种的研究》文中指出为了能选育出产量高、品质好、生长周期短、适应性较广的白灵菇新品种,本试验采用原生质体再生无性系、原生质体紫外诱变育种以及白灵菇与杏鲍菇远缘杂交育种的方法对白灵菇菌种进行改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建立了白灵菇原生质体高效制备与再生体系。本试验运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从培养基种类、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菌龄以及稳渗剂种类六个方面确立了白灵菇原生质体最佳制备条件为:加富PD液体培养基培养7d的菌丝,在以MgSO4.7H2O为稳渗剂配制2%浓度的溶壁酶条件下,30℃酶解2h,原生质体得率为37.75×106个/mL。最佳再生条件:选择蔗糖为稳渗剂的再生培养基,再生率可达0.89%。2.利用原生质体再生无性系及其紫外诱变育种技术,筛选得到一株经紫外照射10 s的菌株“10s n29”,该菌株商品性好、生长周期短、产量高且出菇整齐度高,经RAPD技术验证是一株优良变异菌株。3.应用RAPD、ISSR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从遗传差异分析白灵菇和杏鲍菇的亲和性,结果表明白灵菇与杏鲍菇菌株间的遗传差异和二者的亲和性有一定的关系,白灵菇第一类菌株与杏鲍菇每一类菌株的亲和性都高,杏鲍菇第三类菌株与白灵菇每一类菌株的亲和性都高。4.白灵菇单孢与杏鲍菇单孢菌株间能发生单向或双向核迁移。运用ITS-RFLP和EF1a-RFLP技术从细胞核以及细胞质水平证明白灵菇与杏鲍菇远缘杂交得到的杏白灵双向核迁移菌株是真正意义上的杂交子,但不能区别这些异质同核的杏白灵菌株间的差异。5.杏白灵杂交子经出菇试验发现有的性状偏向白灵菇、有的偏向杏鲍菇、有的介于两者之间,但它们的生长周期都短于白灵菇,可作为白灵菇的速生优质菌株。
何仲辉[5](2012)在《白灵菇与杏鲍菇杂交遗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杏白灵是杏鲍菇与白灵菇进行种间杂交得到的新菌株,该菌株遗传了白灵菇与杏鲍菇的遗传特性。本实验室前期已经对白灵菇与杏鲍菇种间杂交育种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了一些杏白灵菌株。为了探明杏白灵菌株的遗传规律和对白灵菇与杏鲍菇种间杂交的遗传进行分析,本课题展开了一系列实验工作,结果如下:1 杏白灵快速鉴定技术的建立通过对白灵菇与杏鲍菇菌株的ITS序列分析,可用Dra Ⅰ酶将白灵菇与杏鲍菇菌株区分,在细胞核水平上建立ITS-RFLP技术鉴别白灵菇与杏鲍菇菌株。对白灵菇与杏鲍菇菌株进行EF1 α序列分析,可用Dde Ⅰ酶将白灵菇与杏鲍菇菌株区分,在细胞质水平上建立EF1 α-RFLP技术鉴别白灵菇与杏鲍菇菌株。白灵菇与杏鲍菇的杂交菌株杏白灵经ITS-RFLP和EF1 α-RFLP分析,结果显示杏白灵菌株融合了白灵菇与杏鲍菇的遗传物质。此外对杏鲍菇与白灵菇菌株的RNS序列分析可知,白灵菇与杏鲍菇菌株的RNS序列差异出现在V4可变区,在214—216bp处,杏鲍菇菌株有2个A碱基,而白灵菇菌株缺少这二个碱基,在241bp处,杏鲍菇菌株为A碱基,而白灵菇菌株为G碱基。2 杏白灵遗传规律研究对所获得的34个XB54单孢菌株进行ITS-RFLP及序列分析,将单孢分成三类:第一类酶切带型为杏鲍菇;第二类酶切带型为白灵菇;第三类酶切兼有白灵菇与杏鲍菇的带型和特殊的ITS片段。进一步对第三类特殊单孢菌株进行原生质体单核化及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第三类单孢中存在多个细胞核,属于异核体单孢。应用ISSR和RAPD二种分子标记对单孢菌株进行多态性分析,筛选出5个多态性标记引物,扩增出36条多态性条带,经NTSYS软件分析条带,构建单孢聚类分析图可知,XB54单孢可以分为杏鲍菇与白灵菇两类,而且从已有的菌株数目分析,分离的概率相同。随机选取20个XB54单孢菌株进行交配型分析,得到杏白灵单孢交配成功率为6.5%,不符合四极性蕈菌的分离规律,属于特殊的遗传分离现象。通过将XB54单孢菌株与白灵菇、杏鲍菇、阿魏蘑单孢菌株进行试管配对,得到新的杂交菌株,进行出菇实验,可知XB54单孢具有可育性。3 杏白灵单孢核迁移研究初探通过平板杂交实验,挑取偏向一侧的杂合子,进行ITS-RFLP技术验证是否存在细胞核的迁移。结果显示,杏白灵单孢菌株和杏鲍菇或者白灵菇配对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控制细胞核融合的基因取决于何种基因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冯作山[6](2011)在《白灵菇栽培配方优化与生理生化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灵菇(Pleurotus nebrodensis)是一种品质极为优良的大型肉质伞菌,为了促进白灵菇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本论文从营养生理的角度,进行了配方优化、C/N的适应性、菌丝生长后熟期以及生长发育过程中胞外酶、呼吸酶及胞外离子流的变化规律等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混料设计方法,以木屑、棉籽壳、玉米芯、麦麸为主料进行栽培试验,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获得了主料与产量及栽培周期的回归方程,并根据回归方程预测高产配方为:麦麸27.80%、棉籽壳36.17%、玉米芯19.73%、木屑9.3%、玉米粉5%、石膏1%、石灰1%;最短栽培周期的配方为:麦麸13.95%、棉籽壳18.6%、玉米芯9.3%、木屑51.15%、玉米粉5%、石膏1%、石灰1%。2.以尿素和麦麸为补充氮源,设计了14组配方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料C/N在30:151:1范围内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尿素对于生长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C/N低于25:1时出菇率非常低或不出菇;添加麦麸各配方中,其生物学效率是随着C/N的降低而升高;而添加尿素的各配方,在C/N为36:1时,生物学效率最高。3.通过对不同的后熟期出菇管理试验,结果表明:缩短后熟期,将延长现蕾时间,但菌丝生长至子实体发育的整个周期明显缩短;菌丝经过30d和35d的后熟期处理,生物学效率分别达到52.27%和57.51%,出菇率分别为96.77%和100%;后熟期最适温度为25℃。4.通过对白灵菇生长发育各阶段胞外酶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胞外酶活性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漆酶在菌丝生长阶段有较高的活性,其他时期一直呈下降状态,但子实体收获后又明显增加。纤维素酶和半纤维酶酶活在子实体生长阶段快速增加,子实体收获后活性下降。淀粉酶活性在各时期均较低,在后熟期、温差刺激期和子实体生长期都出现波动。5.通过对白灵菇生长发育各阶段呼吸酶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苹果酸脱氢酶、葡萄糖-6-脱氢酶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在整个白灵菇生长周期中表现出比较一致的活性规律。后熟期、温差刺激及子实体生长期酶活性高于其它阶段。6.采用NMT技术,测定白灵菇整个栽培周期的菌丝表面H+、K+、Ca2+离子流速,结果表明各个阶段有不同变化规律。Ca2+在菌丝生长阶段内流,从后熟期开始外排,采菇后外排快速增加;K+在整个周期,特别是菌丝长满前后一直快速外排;H+在出现菇蕾后与其他时期相比,外排量大幅增加;在菌丝生长阶段,随着C/N的降低,Ca2+吸收明显加快;K+流速与C/N有明显的二次相关,在C/N=30时外排流速最慢;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温度与菌丝表面H+、Ca2+流速和状态均显着相关,但温度对K+影响不明显。
徐美玲[7](2010)在《杏鲍菇和白灵菇的远缘杂交育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研究杏鲍菇和白灵菇两大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选育出一种集杏鲍菇和白灵菇优点于一身的新品种,本研究以杏鲍菇和白灵菇单孢菌株远缘有性杂交为基础,对一系列的杂交后代展开试验工作,结果如下:1、远缘杂交的可行性分析对两株由杏鲍菇和白灵菇单孢杂交得到的杏白灵进行ITS克隆测序及可育性分析。结果表明:杏白灵的ITS产物不是单一的序列,其中有一些偏向于白灵菇的序列,而另一些偏向于杏鲍菇的序列;杏白灵的单孢菌株配对能够形成锁状联合;杏白灵的多孢分离菌株具有出菇能力,说明了杏白灵是可育的。由此可以说明远缘杂交的可行性。2、亲本的分析和杂交以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保存的己知分子标记资料背景的杏鲍菇和白灵菇单孢菌株为研究材料,对这些单孢菌株进行遗传分组。按照Griffing NCΙΙ不完全双列杂交,分别进行了27×23,32×25两组杂交,试验得到的平均交配率为14.36%。3、杂交子的出菇及农艺性状分析有145个杂交子参加出菇试验。其中有81个杂交子能够正常现蕾,在菇形、菌褶、菌盖颜色、子实体硬度上都表现出了一系列的过渡性状。63个杂交子参与数据分析,通过表型观测及方差分析,筛选出4个综合性状较优秀的杂交子与亲本进行比较,杂交子在一个或几个性状上表现出超亲优势。生物学特性表明了杂交后代与两方亲本一样,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喜好的环境为中性或中性偏微酸性环境。根据遗传估算结果,生长速度,菌盖直径,单朵重量,单朵长度这四个性状主要是由基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控制的,而菌柄的上径,中径以及平均单袋产量,由非加性遗传效应控制的。4、杂交子的验证以杂交子杏白030为代表,进行形态学、拮抗、分子等方面的验证。杏白030能够与两个亲本生成拮抗线。对其菌褶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该品种具有典型的担子结构,每个担子上着生4个担孢子。对杏白030的ITS-RFLP分析显示杏白030的ITS产物含有的遗传物质来自于两个亲本,而后代单孢菌株的ITS产物也出现分离,有的趋同于杏鲍菇,有的趋同于白灵菇,而有的一些趋同于杏白灵。
卢朝亮[8](2008)在《坝上白灵菇液体菌种应用及菌糠综合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白灵菇(Pleurotus nebrodensis)是品质极为优良的一种大型肉质伞菌,是目前最具发展前途的珍稀菌类之一。本研究通过液体发酵培养获得白灵菇的一级和二级液体菌种,通过试管中菌丝长速实验确定了一级和二级液体菌种的最佳接种时间分别为培养96小时和72小时的液体菌种。通过应用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生产的比较,得出了白灵菇最佳的制种栽培方式为:母种→一级液体菌种→二级液体菌种→栽培袋→出菇。同时通过与传统菌种的应用比较,白灵菇液体菌种表现出分散性好、萌发快、菌丝生长旺盛、菌龄一致等特点,可缩短发菌期约34%;用液体发酵方式生产液体菌种应用于白灵菇栽培生产,出菇正常;通过在二级液体菌种制种中运用增稠剂得出各种增稠剂的最佳应用浓度为:黄原胶0.1%;果胶0.2%;羧甲基纤维素0.2%;琼脂0.3%。通过不同配方的白灵菇出菇实验得出白灵菇栽培的最佳配方为:玉米芯,木屑,棉子皮配比为10:10:50;此外麸皮18%,蔗糖1%,石灰1%,含水量都在65%左右。通过利用坝上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进行白灵菇的栽培,得出白灵菇的最佳出菇方式:一潮菇出菇采用菌袋横向立体双菌墙一端出菇,不脱袋不覆土的方式,二潮菇的出菇方式为将菌袋脱袋双层墙式立体覆土栽培,一层泥土,一层菌棒,一端出菇的方式;在进行杂菌防治时可采用浓度为稀释200倍的克霉灵,稀释300倍的万菌消,浓度为40%的酒精进行局部注射来进行治理。通过利用白灵菇的菌糠进行亚光1号和鸡腿菇的栽培实验,得出白灵菇菌糠最佳的添加量分别为50%以内;通过利用白灵菇菌糠作为基质进行出芽实验,得出白灵菇的菌糠可以促进菠菜的种子萌发,大田土与菌糠按1:1的比例混合可以明显促进菠菜的生长。此外,还进行了以棉子皮为主要栽培料的白灵菇栽培配方的优化实验,以及探索了白灵菇菌丝生长所需的最佳起始pH。
刘盛荣[9](2008)在《杏鲍茹的遗传特性及种间杂交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从拮抗、交配型因子及种间交配等方面研究了杏鲍菇的遗传特性。并探讨了白灵菇与侧耳属内的其它种的交配,从交配反应结果分析交配行为与亲缘关系远近的关系。通过交配反应的研究,获得了白灵菇与杏鲍菇杂交所形成的杂交种,并对杂交种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与比较。主要内容如下:1、拮抗与杏鲍菇分类的研究通过杏鲍菇菌株间的拮抗反应,用有无拮抗反应作为分类的依据,把81株杏鲍菇分成11个大类,其中有些类别含有较多的菌株,这些菌株中,可能有些原本是同一菌株,是由于随意命名,随意编号导致出现不同的名称或编号,因此,可通过拮抗反应作一个初步的判断。2、杏鲍菇交配型因子测定杏鲍菇属于典型的四极性异宗结合交配系统,交配型因子的测定对于育种以及菌种的鉴定都有其意义,本实验表明:13株杏鲍菇菌株可以分成5个类别,pl.e0001、pl.e0008、pl.e0014、pl.e0031具有A1A2B1B2型交配型因子,pl.e0023、pl.e0035、pl.e0068具有A1A3B1B3型交配型因子,pl.e0047、pl.e0067具有A1A4B1B4型交配型因子,pl.e0041具有A5A6B5B6型交配型因子,pl.e0009、pl.e0016、pl.e0020具有A5A7B5B7型交配型因子。3、白灵菇与侧耳属内的鲍鱼菇、秀珍菇、金顶侧耳、小平菇和红平菇交配的探讨白灵菇单核菌株均不能与鲍鱼菇、秀珍菇、金顶侧耳、红平菇单核菌株交配、不能形成锁状联合,可能是因为白灵菇与它们之间具有较远的亲缘关系。而小平菇单核菌株与白灵菇单核菌株可以形成锁状联合,表明可以交配,推测可能是因为小平菇与白灵菇具有相对较近的亲缘关系,仍需进一步的研究。4、白灵菇与其近缘种杏鲍菇、阿魏蘑杂交的研究传统的形态学分类法与ITS鉴定均认为杏鲍菇、阿魏蘑与白灵菇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杂交实验表明:杏鲍菇、阿魏蘑均能与白灵菇杂交,形成锁状联合。本研究获得了由杏鲍菇与白灵菇杂交所形成的2株杂交种,编号为pl.ne0001与pl.ne0002。5、杂交种的SRAP、ISSR鉴定通过引物筛选,SRAP-PCR扩增,ISSR-PCR扩增,菌株pl.ne0001与pl.ne0002确系为两者杂交所形成。6、杂交种pl.ne0001与pl.ne0002出菇验证实验表明:两杂交菌株均能出菇,与亲本白灵菇相比,两杂交菌株均明显缩短了出菇周期,大约可以缩短30天左右的时间,有效克服了白灵菇生产周期过长的问题。新菌株的生物学特性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周长青[10](2007)在《白灵菇栽培基础生理和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人工气候箱并综合应用数理统计方法,以‘天山二号’白灵菇为材料进行了母种培养阶段和栽培期内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因子和环境因子优化试验;研究了白灵菇在棉籽壳培养基中降解和利用木质纤维素的规律;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低变温促进原基分化的生理机制以及不同条件培养基对于实体蛋白和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灵菇生长的最佳碳源是麦芽糖和蔗糖;最佳N源是酵母膏和蛋白胨。菌丝生长的适宜C/N是10:1-40:1;适宜N%为0.15%-0.27%。母种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酵母膏5g、MgSO40.5g、KH2PO42g。适于作原种培养基的主料为高粱粒、玉米粒和棉籽壳。适于作生产种培养基的主料是棉籽壳。料袋栽培条件的最优组合是养菌温度24℃-26℃,培养基含水量65%,pH值5.5-7.5。菌丝是否经过后熟对出菇率和生物转化率影响极大,超过20天后熟时间的影响则不再明显。白灵菇菌丝后熟的最佳条件是后熟温度25℃、后熟时间40天或后熟温度30℃、后熟时间20至30天。出菇率高低受低温刺激天数和温差的双重影响。反复变温出菇的整齐度好于单向变温。适宜白灵菇原基分化的温度是4℃~10℃,适宜处理时间是9~12天。培养料C/N和N%均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现蕾时间和生物学效率有影响。适宜C/N为28:1-43:1,适宜N%为1.2%-1.8%,最佳为1.6%-1.8%。培养料主料的种类明显影响白灵菇的生长发育,以棉籽壳为主料菌丝长速快、现蕾早、生物学效率高。菌丝接受低温刺激能降低纤维素、半纤维维素酶和酸性蛋白酶活性,提高淀粉酶、漆酶、中性蛋白酶、糖原降解酶活性。低温能引起菌丝内的糖原降解,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代谢。菌丝后熟过程伴随着菌丝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后熟完成后蛋白质含量增加180%,多糖增加52.4%,可溶性总糖增加55.6%。胞外酶在整个生育期内的活性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在菌丝生长阶段较低,原基形成后活性急剧增加,子实体采收后活性开始下降。漆酶和淀粉酶在整个菌丝生长阶段保持相对稳定,且在菌丝生长初期表现出比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更高的酶活性,二者的活性在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子实体采收后进一步下降。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在菌丝生长阶段表现比较稳定的活性,子实体生长阶段活性明显增强,整个生长阶段酸性蛋白酶的活性明显高于中性蛋白酶的活性。培养料C/N和N浓度均对胞外酶活性产生影响。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漆酶均有较高酶活性的C/N范围是28:1-54:1,N%范围是1.4%-1.6%。白灵菇在整个生长期内以降解木质纤维素为主,生殖生长阶段更是以木质纤维素为主要碳源,非木质纤维素主要在菌丝生长和菌丝后熟阶段被利用。在整个生长期内,纤维素降解40.24%,半纤维素降解32.06%,木质素降解34.61%,木质纤维素总降解35.52%。并且木质纤维素的降解速率和降解量具有明显的阶段性:降解速率在菌丝生长和后熟阶段较低,生殖生长阶段明显加快。在不同生长阶段木质纤维素的各成分被优先利用的次序存在差异,前35天优先利用木质素,且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三者平衡利用,后熟期间优先利用纤维素,原基分化期优先利用半纤维素,子实体生长阶段主要利用纤维素。
二、白灵菇生物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灵菇生物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3)灰树花代谢液作为水稻育苗调酸液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水稻栽培概况 |
1.2 水稻稻瘟病概况 |
1.2.1 水稻稻瘟病发生条件及危害 |
1.2.2 国内外稻瘟菌防治现状 |
1.3 食用真菌在植物栽培中的应用 |
1.3.1 食用真菌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
1.3.2 食用真菌在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2 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水稻稻瘟病病原菌采集及分离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仪器 |
2.1.3 试验方法与内容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水稻稻瘟病病害症状初筛 |
2.2.2 稻瘟病病原菌分离纯化 |
2.2.3 初筛稻瘟菌菌丝DNA提取及特异引物PCR测定 |
2.2.4 PCR特异序列测序及同源比对鉴定 |
2.2.5 纯化病原菌的保存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5种产酸菌筛选及优势菌抑菌效果测定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仪器 |
3.1.3 试验内容与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5种产酸食用菌pH值比较 |
3.2.2 5种产酸食用菌对稻瘟菌拮抗及抑制效果筛选 |
3.2.3 试验用菌灰树花培养时间优化(pH) |
3.2.4 平板固体培养时灰树花代谢液添加量的抑菌效果筛选 |
3.2.5 液体培养时灰树花代谢液添加量的抑菌效果筛选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灰树花代谢液在水稻苗期促苗壮及抑菌效果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仪器与材料 |
4.1.2 试验内容与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苗期不同处理下水稻农艺性状调查 |
4.2.2 苗期不同处理下土壤肥力状况调查 |
4.2.3 人工接种稻瘟菌前后抗病生理生化指标调查 |
4.2.4 人工接种稻瘟菌后水稻幼苗感病及抗病情况调查 |
4.2.5 人工接种后幼苗抗病性来源分子检测 |
4.3 讨论 |
4.3.1 不同处理基质对水稻秧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4.3.2 不同处理基质对水稻秧苗抗病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水稻稻瘟菌采集及分离鉴定 |
5.2 食用菌筛选及优势菌抑菌效果测定 |
5.3 灰树花代谢液在水稻苗期促苗壮及抑菌效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4)白灵菇原生质体育种及远缘杂交育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白灵菇概述 |
1.1 白灵菇简介 |
1.2 白灵菇的食药用价值 |
1.3 白灵菇的形态特征及其栽培要点 |
1.4 白灵菇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食用菌育种方法概述 |
2.1 食用菌传统育种方法及研究 |
2.2 原生质体技术育种 |
2.3 基因工程育种 |
第三节 食用菌菌种鉴定方法的研究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五节 本试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生质体技术选育白灵菇优良变异菌株 |
第一节 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的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试剂 |
1.4 仪器与设备 |
1.5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单因素对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 |
2.2 复合因素对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 |
2.3 再生培养基种类对原生质体再生率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白灵菇原生质体再生无性系及紫外诱变菌株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仪器与设备 |
1.4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紫外诱变剂量对白灵菇原生质体致死率的影响 |
2.2 白灵菇再生无性系及紫外诱变菌株的初筛结果 |
2.3 白灵菇再生无性系及紫外诱变菌株的复筛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节 白灵菇复筛菌株出菇试验及优良变异菌株的分子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配方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供试白灵菇菌株出菇结果 |
2.2 白灵菇优良菌株分子验证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白灵菇与杏鲍菇远缘杂交育种 |
第一节 从遗传差异分析白灵菇与杏鲍菇的亲和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主要仪器 |
1.4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白灵菇与杏鲍菇亲和性分析 |
2.2 白灵菇与杏鲍菇遗传差异分析 |
2.3 白灵菇和杏鲍菇遗传差异与亲和性关系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白灵菇与杏鲍菇之间核迁移鉴定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配方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白灵菇与杏鲍菇杂交核迁移菌株获得 |
2.2 核迁移菌株ITS鉴定 |
2.3 克隆分析 |
2.4 核迁移菌株EF1a鉴定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杏白灵双向核迁移菌株出菇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配方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供试菌株生长周期比较分析 |
2.2 供试菌株表观性状分析 |
2.3 供试菌株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5)白灵菇与杏鲍菇杂交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白灵菇与杏鲍菇研究现状概述 |
1.1 白灵菇 |
1.1.1 白灵菇的栽培与研究 |
1.1.2 白灵菇的食药用价值 |
1.1.3 发展前景 |
1.2 杏鲍菇概述 |
1.2.1 研究现状 |
1.2.2 食药用价值 |
1.2.3 发展前景 |
1.3 学术上关于杏鲍菇与白灵菇的亲缘关系研究 |
第二节 食用菌育种概述 |
2.1 选择育种 |
2.2 杂交育种 |
2.3 原生质体育种 |
2.4 诱变育种 |
2.5 基因工程育种 |
2.6 远缘杂交育种 |
2.6.1 原生质体融合 |
2.6.2 有性远缘杂交 |
第三节 分子生物学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
3.1 食用菌菌种鉴定和种质资源评价 |
3.2 食用菌遗传育种 |
3.3 食用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测定 |
3.4 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和基因定位克隆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白灵菇与杏鲍菇快速鉴定技术的建立 |
第一节 白灵菇与杏鲍菇的ITS-RFLP鉴定技术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与菌丝培养 |
1.3 DNA提取 |
1.4 ITS PCR及克隆测序 |
1.5 ITS-RFLP |
2 结果与分析 |
2.1 ITS PCR分析 |
2.2 杏鲍菇与白灵菇ITS克隆测序 |
2.3 杏鲍菇与白灵菇ITS序列分析 |
2.4 杏鲍菇与白灵菇ITS-RFLP分析 |
2.5 杏白灵菌株ITS-RFLP分析 |
3 讨论 |
第二节 白灵菇与杏鲍菇的EF1α-RFLP鉴定技术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与菌丝培养 |
1.3 DNA提取 |
1.4 EF1α-PCR及克隆测序 |
1.5 EF1α-RFLP |
2 结果与分析 |
2.1 EF1α-PCR分析 |
2.2 EF1α基因克隆测序 |
2.3 EF1α序列分析 |
2.4 杏鲍菇与白灵菇EF1α-RFLP分析 |
2.5 杏白灵EF1α-RFLP分析 |
3 讨论 |
第四节 杏鲍菇与白灵菇的RNS片段差异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培养基与菌丝培养 |
1.3 DNA提取 |
1.4 RNS-PCR及克隆测序[49] |
1.5 RNS基因测序结果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NS-PCR分析 |
2.2 RNS片段克隆测序 |
2.3 RNS序列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杏白灵遗传规律研究 |
第一节 XB54单孢分离规律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培养基与菌丝培养 |
1.3 DNA提取 |
1.4 ITS PCR |
1.5 ITS-RFLP |
2 结果与分析 |
2.1 ITS-PCR分析 |
2.2 XB54单孢ITS-RFLP分析 |
3 讨论 |
第二节 XB54单孢ITS测序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菌株 |
1.2 培养基与菌丝培养 |
1.3 DNA提取 |
1.4 ITS PCR |
1.5 ITS测序 |
1.6 测序结果分析 |
1.7 第三类单孢阳性克隆产物酶切验证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三类单孢测序结果分析 |
2.2 三类单孢酶切差异性分析 |
3 讨论 |
第三节 第三类单孢原生质体单核化实验 |
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1.1 供试菌株 |
1.2 试剂 |
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XB54单孢原生质体制备 |
3.2 XB54单孢原生质体萌发 |
3.3 XB54单孢原生质体菌丝形态分析 |
3.4 ITS-RFLP验证 |
第四节 单孢遗传多样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和试剂 |
1.3 菌丝培养 |
1.4 DNA提取 |
1.5 RAPD、ISSR引物 |
1.6 PCR扩增反应体系和程序 |
1.7 DNA检测 |
1.8 电泳条带差异性分析 |
2 结果和分析 |
2.1 ISSR多态性分析 |
2.2 RAPD多态性分析 |
2.3 构建XB54单孢聚类分析图 |
3 讨论 |
第五节 单孢极性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配对结果统计 |
2.2 配对结果分析 |
3 讨论 |
第六节 XB54单孢可育性研究 |
1 材料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和栽培料 |
1.3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1 白灵菇、杏鲍菇、阿魏蘑单孢的确定 |
2.2 显微镜镜检锁状联合 |
2.3 配对结果统计 |
2.4 出菇实验结果分析 |
3 讨论 |
小结 |
第四章 白灵菇与杏鲍菇核迁移研究 |
第一节 白灵菇与杏鲍菇性亲和稳定性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配对实验图 |
2.2 结果分析 |
第二节 白灵菇与杏鲍菇杂交种后代单孢配对指导育种初探 |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配对实验图 |
2.2 纯化后试管中菌丝长势情况分析 |
2.3 核迁移配对结果 |
2.4 ITS-RFLP验证 |
3 讨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白灵菇栽培配方优化与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白灵菇研究进展综述 |
1.1.1 分类学研究 |
1.1.2 遗传育种学研究 |
1.1.3 栽培技术研究 |
1.1.4 白灵菇营养及生理研究 |
1.1.5 营养和药用价值研究 |
1.2 非损伤微测技术及应用 |
1.2.1 NMT 技术概述 |
1.2.2 NMT 的应用 |
1.2.3 NMT 的展望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白灵菇栽培配方优化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培养基 |
2.2 实验设计与方法 |
2.2.1 混料配方设计 |
2.2.2 栽培实验 |
2.2.3 实验数据记录 |
2.2.4 数据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菌丝生长速度及生长势 |
2.3.2 栽培周期及产量 |
2.3.3 回归分析 |
2.3.4 效益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白灵菇栽培料C/N 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菌种 |
3.1.2 原料 |
3.2 实验方法和设计 |
3.2.1 菌种培养 |
3.2.2 栽培方法 |
3.2.3 实验设计 |
3.2.4 实验数据记录 |
3.2.5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栽培料C/N 对菌丝生长速度影响 |
3.3.2 栽培料C/N 对现蕾时间及生物学效率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白灵菇菌袋后熟期对出菇性状影响 |
4.1 实验材料 |
4.1.1 菌种 |
4.1.2 培养料配方 |
4.2 实验方法与设计 |
4.2.1 菌袋制作与培养 |
4.2.2 后熟期时间 |
4.2.3 后熟期温度 |
4.2.4 出菇期管理 |
4.2.5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后熟期时间对白灵菇现蕾时间的影响 |
4.3.2 后熟期时间对白灵菇生物学效率的影响 |
4.3.3 后熟期温度对出菇率和生物学效率影响 |
4.3.4 后熟期温度对子实体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白灵菇后生理基础研究 |
5.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5.1.1 实验材料 |
5.1.2 仪器设备 |
5.1.3 试剂的准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平板培养 |
5.2.2 栽培管理 |
5.2.3 酶活性测定 |
5.2.4 NMT 对菌丝表面离子流测定 |
5.2.5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白灵菇栽培周期内胞外酶的变化规律 |
5.3.2 白灵菇栽培周期内胞内呼吸酶的变化规律 |
5.3.3 白灵菇菇栽培周期中胞外离子流的变化 |
5.3.4 白灵菇栽培料中不同C/N 对胞外离子的影响 |
5.3.5 不同温度条件对白灵菇菌丝胞外离子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白灵菇栽培配方试验 |
6.2 白灵菇培养料C/N 研究 |
6.3 白灵菇后熟期对出菇性状影响 |
6.4 白灵菇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杏鲍菇和白灵菇的远缘杂交育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杏鲍菇、白灵菇概述 |
1 杏鲍菇概述 |
2 白灵菇概述 |
3 杏鲍菇与白灵菇的关系问题 |
第二节 食用菌育种 |
1 食用菌的育种方法 |
1.1 自然选育 |
1.2 诱变育种 |
1.3 杂交育种 |
1.4 细胞融合育种 |
1.5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和菌种的改良 |
2 食用菌远缘育种的研究概况 |
第三节 品种的的鉴定与分类 |
1 形态学鉴定与分类 |
2 细胞学鉴定与分类 |
第二章 杏鲍菇与白灵菇远缘杂交的可行性分析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菌丝的收集 |
2.2 菌丝 DNA 提取(CTAB 法) |
2.3 ITS-RFLP 分析 |
2.3.1 ITS-PCR 反应体系 |
2.3.2 扩增步骤 |
2.3.3 ITS-RFLP 分析 |
2.3.4 ITS 序列的克隆测序 |
2.3.4.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3.4.2 与载体的连接 |
2.3.4.3 转化 |
2.3.4.4 阳性克隆的检测(菌落PCR) |
2.3.4.5 测序分析 |
2.4 杏白灵极性因子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4 总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亲本的分析和杂交 |
第一节 亲本的遗传分析与分组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二节 杏鲍菇与白灵菇的杂交配对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同第一节2.2) |
1.2 培养基 |
1.3 实验方法 |
1.3.1 杏鲍菇与白灵菇单孢菌株配对杂交 |
1.3.2 杂交菌株的纯化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杂交种及其亲本菌株的出菇及农艺性状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杏白灵的验证及遗传特性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 三 |
致谢 |
(8)坝上白灵菇液体菌种应用及菌糠综合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白灵菇的介绍 |
1.2 菌糠的简介 |
1.3 张家口市坝上地区的气候条件 |
1.4 食药用真菌的研究意义 |
1.4.1 食用菌的栽培历史 |
1.4.2 食用菌的食用价值 |
1.4.3 食用菌的药用价值 |
1.4.4 食用菌产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
1.5 国内外食药用真菌深层发酵的研究进展 |
1.6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生产及应用 |
1.6.1 液体菌种在生产与应用效果上较固体菌种的优势 |
1.6.2 液体菌种生产应用的技术路线图 |
1.6.3 液体菌种的应用 |
1.7 食药用真菌研究生产的未来趋势 |
1.7.1 加强食用菌的菌种研究 |
1.7.2 向深加工方向发展 |
1.7.3 加强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1.7.4 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标准化研究,应对国际竞争 |
1.8 本论文的内容与特点 |
第2章 白灵菇液体菌种制备应用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种 |
2.1.2 培养基 |
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白灵菇母种的制备 |
2.3.2 白灵菇菌丝体一级摇瓶菌种接种及培养 |
2.3.3 白灵菇菌丝体二级摇瓶菌种接种及培养 |
2.3.4 麦粒培养基接种及培养观察 |
2.3.5 栽培袋的培养基的接种及培养观察 |
2.3.6 液体菌种最佳接种时间的确定 |
2.3.7 增稠剂在液体菌种制备中的应用 |
2.3.8 添加增稠剂的白灵菇的液体菌种最佳接种时间的确定 |
2.3.9 白灵菇液体菌种各参数的测定 |
2.3.10 生物转化率的测定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不同培养时间的液体菌种菌丝长速比较 |
2.4.2 增稠剂在白灵菇液体菌种中的应用 |
2.4.3 不同类型菌种接种于栽培袋中的长势比较 |
2.4.4 不同类型的菌种接种栽培袋生物转化率的比较 |
2.4.5 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生产周期的比较 |
2.5 小结 |
第3章 白灵菇栽培料的优化 |
3.1 实验材料 |
3.1.1 菌种 |
3.1.2 培养基 |
3.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白灵菇母种的制备 |
3.3.2 试管实验菌丝长速的测定 |
3.3.3 不同起始pH值培养基的配制及菌丝长速的测定 |
3.3.4 生物转化率的测定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同配比的栽培料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
3.4.2 不同配比栽培料对白灵菇的生物转化率的影响 |
3.4.3 初始pH值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4章 坝上地区白灵菇栽培研究 |
4.1 白灵菇的生理特性 |
4.2 坝上地区环境条件与白灵菇栽培的优势组合 |
4.2.1 白灵菇制种栽培时间的确定 |
4.2.2 白灵菇的生产 |
4.3 白灵菇栽培过程中杂菌虫害污染及其防治 |
4.3.1 白灵菇栽培过程中杂菌的污染及其防治 |
4.3.2 白灵菇栽培过程中对虫害的控制 |
第5章 菌糠的综合利用 |
5.1 实验材料 |
5.1.1 菌种 |
5.1.2 菠菜种子 |
5.1.3 培养基 |
5.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试管实验菌丝长速的测定 |
5.3.2 生物转化率的测定 |
5.3.3 白灵菇菌糠在菠菜栽培上的应用效果实验设计测定方法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1 白灵菇菌糠栽培亚光1号实验 |
5.4.2 白灵菇菌糠栽培鸡腿菇实验 |
5.4.3 白灵菇菌糠对菠菜生长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杏鲍茹的遗传特性及种间杂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杏鲍菇概述 |
1.1 杏鲍菇研究与栽培 |
1.2 杏鲍菇食药用价值 |
1.3 杏鲍菇发展前景 |
1.4 杏鲍菇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微生物的拮抗反应 |
2.1 拮抗反应对微生物种群存在的必要性 |
2.2 真菌间拮抗反应的特征 |
2.3 食用菌拮抗研究进展与应用 |
2.4 利用拮抗反应特征进行分类的局限 |
第三节 食用菌交配型因子多样性 |
3.1 交配因子与交配行为 |
3.2 交配型因子的组成 |
3.3 交配型因子在食用菌育种上的应用 |
3.4 不亲和性因子的研究 |
3.5 交配型因子测定与菌种鉴定 |
3.6 交配型因子研究的意义 |
第四节 食用菌育种 |
4.1 自然选育 |
4.2 诱变育种 |
4.3 杂交育种 |
4.4 细胞融合育种 |
4.5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和菌种的改良 |
第五节 DNA分子标记与杂交种鉴定 |
5.1 DNA分子标记的种类 |
5.2 DNA分子标记在食用茵杂交种鉴定中的作用 |
第六节 白灵菇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前景 |
6.1 白灵菇研究 |
6.2 白灵菇发展存在的问题 |
6.3 白灵菇发展前景 |
第二章 拮抗反应用于杏鲍菇种质资源鉴定与分类的探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杏鲍菇菌株之间拮抗反应图片 |
2.2 81株杏鲍菇分类表格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杏鲍菇交配型因子测定 |
第一节 单核菌株的获得与极性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 |
第二节 交配型因子的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菌株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第一轮反应 |
2.2 第二轮反应 |
2.3 第三轮交配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总的结果 |
3.2 交配型因子的测定结果分析 |
第四章 白灵菇侧耳属内的种间交配及杏鲍菇与小平菇的交配 |
第一节 白灵菇与侧耳属内的红平菇、鲍鱼菇、金顶侧耳、秀珍菇、小平菇交配及杏鲍菇与小平菇的交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菌株说明 |
1.3 培养基 |
1.4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白灵菇与红平菇pl.d0002交配 |
2.2 白灵菇与鲍鱼菇pl.a0014交配 |
2.3 白灵菇与金顶侧耳pl.c0003交配 |
2.4 白灵菇与秀珍菇pl.g0032交配 |
2.5 白灵菇及杏鲍菇与小平菇的交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白灵菇与其近缘种阿魏蘑、杏鲍菇的交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白灵菇与阿魏蘑的交配 |
2.2 白灵菇与杏鲍菇交配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节 白灵菇与杏鲍菇交配反应重现性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菌株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白灵菇与杏鲍菇杂交种的获得以及杂交种的验证 |
第一节 杂交种的获得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观察结果与杂交种生长势 |
2.2 杂交种编号及其亲本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拮抗与锁状联合对杂交种的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菌株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拮抗反应 |
2.2 锁状联合 |
第三节 杂交种的分子标记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丝的收集 |
1.2 菌丝DNA提取(CTAB法) |
1.3 SRAP分析 |
1.4 ISSR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RAP电泳图 |
2.2 ISSR电泳图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白灵菇和杏鲍菇杂交种出菇验证与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豆饼粉液体培养基配方 |
1.3 栽培料配方 |
1.4 菌袋装料量 |
1.5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杂交种在试管中生长状况 |
2.2 杂交种在玉米粉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状况 |
2.3 杂交种与亲本在菌袋中的生长比较 |
2.4 杂交种与亲本子实体的比较 |
2.5 农艺性状 |
3 小结与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白灵菇栽培基础生理和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食用菌研究进展 |
1.1 菌种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
1.2 引育种工作 |
1.3 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 |
1.4 食用菌酶学研究 |
2 白灵菇研究 |
2.1 “白灵菇”商品名的由来和亲本追溯 |
2.2 白灵菇的分类学研究 |
2.3 生物学特性 |
2.4 白灵菇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 |
2.5 栽培技术研究 |
2.6 白灵菇生产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
2.7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的问题及建议 |
第二章 白灵菇菌种培养条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碳源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
2.2 不同氮源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
2.3 不同N浓度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
2.4 不同C/N比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
2.5 不同培养温度、PH值、C/N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2.6 母种培养基不同配方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
2.7 原种培养基优选结果 |
2.8 生产种培养基优选结果 |
3 小结 |
第三章 白灵菇栽培条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低变温条件对原基分化的影响 |
2.2 菌丝后熟条件对出菇率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 |
2.3 培养温度、栽培料含水量、PH值对白灵菇生长发育的影响 |
2.4 培养料不同N%对白灵菇生长发育和子实体品质的影响 |
2.5 培养基不同C/N比对白灵菇生长发育和子实体品质的影响 |
2.6 培养基不同主料对白灵菇生长发育的影响 |
3 小结 |
第四章 白灵菇栽培生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白灵菇生长发育过程中胞外酶活性变化的规律 |
2.2 白灵菇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木质纤维素的消耗利用规律 |
2.3 催蕾过程中温度条件对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
2.4 催蕾过程中温度条件对基菌混合物中内含物含量变化的影响 |
2.5 白灵菇菌丝在后熟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
2.6 不同C/N对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
2.7 不同N%对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
2.8 培养基不同主辅料对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
3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白灵菇适宜C/N和N%的特点 |
1.2 母种培养基碳源的选择 |
1.3 培养料理化性质与菌丝生长的关系 |
1.4 培养条件对白灵菇菌丝生长和生物学效率影响的非对等性原因分析 |
1.5 白灵菇对木质纤维素的利用和对木质素的优先利用与其它组分利用的关系 |
1.6 木质纤维素降解和胞外木质素酶活性的关系 |
1.7 低温刺激诱发原基分化的生理机制分析 |
1.8 菌丝后熟影响出菇的原因分析 |
1.9 低温影响糖原分解酶活性的机制分析 |
1.10 低温催蕾过程中蛋白酶活性变化和蛋白质含量变化与原基形成的关系 |
1.11 漆酶、淀粉酶活性变化与原基分化的关系 |
1.12 不同阶段培养基条件的变化与胞外酶活性的关系 |
1.13 酶活性变化与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关系 |
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四、白灵菇生物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白灵菇原生质体提纯复壮及液体发酵条件优化研究[D]. 刘海娟. 河北工程大学, 2021
- [2]新疆地区白灵菇褐腐病病原菌鉴定及药剂筛选[D]. 初占宇. 吉林农业大学, 2021
- [3]灰树花代谢液作为水稻育苗调酸液的可行性研究[D]. 王美玲.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02)
- [4]白灵菇原生质体育种及远缘杂交育种的研究[D]. 张亚娇.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1)
- [5]白灵菇与杏鲍菇杂交遗传分析[D]. 何仲辉.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5)
- [6]白灵菇栽培配方优化与生理生化特性研究[D]. 冯作山.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0)
- [7]杏鲍菇和白灵菇的远缘杂交育种研究[D]. 徐美玲.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4)
- [8]坝上白灵菇液体菌种应用及菌糠综合利用研究[D]. 卢朝亮. 河北大学, 2008(S1)
- [9]杏鲍茹的遗传特性及种间杂交研究[D]. 刘盛荣. 福建农林大学, 2008(11)
- [10]白灵菇栽培基础生理和关键技术研究[D]. 周长青. 山东农业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