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表微沉降沉井的信息化施工(论文文献综述)
栗宁[1](2019)在《装配式盾构检修井加固区域沉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城市地铁隧道工程在近几年取得了长足发展,盾构法凭借其优势也在隧道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逐渐成为地铁隧道的主要工法之一。然而盾构施工中有些无法避免的问题出现,在长距离盾构掘进施工,刀盘的磨损问题突出,造成推进速度缓慢、压力控制不稳定等后果,尤其是在北方、西南砂卵石地层中。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直接开仓换刀具有较大的风险,因此常常通过提前在线路上修建检修井来进行刀盘检修及刀具更换。近些年由于可循环、绿色的建设理念不断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在盾构刀盘检修井领域也逐渐兴起、应用发展。但结构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出现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减少盾构进洞及刀盘检修过程中对土体产生的扰动以保证整个工程的安全性。本文以装配式检修井在北京新机场线的两次实际应用为背景,结合现场监测资料对装配式结构的加固方式、加固范围、工程易产生沉降变形的工序和防范措施做了探讨,主要内容如下:(1)以两次装配式刀盘检修工程为背景,介绍了这种新式结构的施工工艺并对工程中所采用的深孔注浆加固、高压旋喷加固的适用条件、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两种加固方式下盾构掘进、盾构进洞及刀盘检修过程中实际效果的区别,对不同工程情况下给出加固技术选择建议。(2)通过数值建模软件对整个施工工况建模,并通过改变加固区域参数的方法对加固区域的纵向长度、横向长度及加固强度进行了沉降分析。最终给出加固区域的合理加固纵向、横向范围及强度范围,并对不同加固方式下的加固区域给出了建议。(3)通过对两次工程实例的现场地表沉降及模拟结果分析,得出盾构机进洞及刀盘转动检修是引发检修井周边土体变形沉降最重要的工序,且沉降都发生在检修井内部及周边,其沉降数值与加固区域范围、强度大小相关密切。最后给出控制沉降及施工风险具体措施:检修井施工时合理安排加固范围及加固方式;在盾构进洞过程中保证土仓压力、刀盘推力及推进位置等参数的精确控制;盾构检修过程中做好土体变形预警及二次加固方案。
关成立[2](2019)在《基于主动预紧圆形竖井拼装式钢结构支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快速发展,城市土地及社会资源日趋紧张。为解决地面空间不足的问题,基础建设开始转向地下发展,地下竖井作为进入地下工程的施工通道需求越来越多。目前地下竖井的支护结构主要以喷射混凝土为主,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喷射混凝土施工正面临严峻考验。为减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2016年以来,我国大力发展装配式结构。为此本文以拼装式钢结构设计为理念,研究了一套可预紧、可回收的圆形竖井拼装式钢结构。并通过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现场加载试验及施工应用对该支护结构进行了验证。主要成果如下:1、针对城市市政管网工程中施工竖井的特殊性(数量多、埋深浅(10m以内)、直径小、尺寸相对固定、临时性等特点),设计了一种圆形预紧支护结构,该结构主要材质为钢管和钢板。支护结构环向通过标准单元构件和预紧构件连接成环,纵向采用连接杆件与环向构件相连,最终形成整体筒状似的支护结构。该结构具有施工占地面积小、安全可靠、快速施工、绿色施工、可回收重复利用、经济节约等特点。2、针对主动预紧支护结构的特点,推演了考虑土拱效应的非极限状态下土压力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支护结构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圆形闭环结构在外部均压作用下只承受环向轴力作用,整体筒状结构最大环向力发生在0.70.8H部位,竖向弯矩发生在0.9H位置。最后在环向力作用下进行构件应力、预紧构件螺纹、螺牙及螺栓强度校验,整个结构受力体系明确,便于工程计算与设计。3、采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分析了标准单元构件组成(钢管、垫块及钢板)之间的力学机理。结果表明:钢板的变形和垫块的存在会使钢管产生扭矩和弯矩,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对垫块间距和钢板刚度进行优化。4、通过现场加载试验表明:随着支护结构向外扩张,竖井周边地层受到挤压作用向竖井外变形,钢管上应力呈线性增加,说明支护结构外扩能够同周边土体协同作用,对抑制地表沉降发挥积极作用。5、通过现场应用表明:该结构施工工艺简单,随挖随支,工期大幅缩短,平均开挖进尺2.5m/天;现场无扬尘、不污染环境;能够完全回收重复利用,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明显。
曹明明[3](2016)在《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作为非开挖施工技术的一种,顶管法在地下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环境与经济效益。鉴于顶管法本身的工艺特点,其施工过程会对周围土体产生扰动,从而导致周围地表产生一定变形。这种变形如果过大,会对道路、周围建筑物、构筑物构成危害,危机其安全。因此,研究顶管施工引起的变形问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采用顶管法施工的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厂外污水干管工程为背景,首先,根据地层条件与工况,对本顶管工程的各顶进参数进行理论计算。其次,通过理论计算的地表变形值与数值模拟和监测的变形值数据进行对比,得出此类地区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规律与影响范围。最后,对减小顶管施工引起的周围环境影响提出了合理的控制措施与建议,为以后类似的顶管工程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根据WA线35#36#井区段的地层条件与工况对顶进过程的顶推力、中继间位置与个数等施工参数进行理论计算。(2)考虑土体泊松比及椭圆形非等量径向土体移动模式对地表变形的影响,运用修正后的Sagaseta公式对本工程施工引起的地面横、纵向影响范围进行计算,总结开挖面位置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分析不同埋深、不同半径和地层损失率对地表表沉降的影响。(3)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顶管施工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并分析弹性模量与内摩擦角对沉降的影响。(4)通过理论、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得出此类地区顶管施工引起地表变形的横向影响范围(以轴线为中心)左右各1.5h(h为管道轴线埋深);开挖面到达不同位置沿轴线纵向影响范围为-2h2h(负值代表开挖面远离监测断面,正直表示开挖面未到达监测断面),得出此类地层进行顶管施工取η=1.5%的地层损失率对地表沉降进行预测,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5)对减小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与环境危害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
王国喜,王瑞祥,余红燏,黄锋[4](2014)在《中柱岩墙联合支护暗挖法与信息化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复杂城市环境条件下的特大断面浅埋暗挖车站——重庆市地铁6号线五路口车站,提出了一种新型立体暗挖方法——中柱岩墙联合支护法。为保证工程的安全施工引入了信息化动态施工技术,通过动态监测数据对施工参数进行了及时调整。结果表明,车站周边地层和邻近建(构)筑物的施工位移响应均在安全范围内,中柱岩墙联合支护法适合复杂城市环境条件下的浅埋大跨暗挖车站施工。
刘桂荣[5](2014)在《大型核、火电厂取水结构施工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大型核、火电厂厂址多位于沿江、滨海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其取水构筑物均为大型水工结构,如超大超深的循泵房沉井、大口径取水管道和取水口等,施工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和风险,因此针对沿江、滨海复杂软土地层中大型取水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前景。本文依托多个实际工程,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工程实测、方案比选等方法,对大型核、火电厂取水水工结构的循泵房沉井、取水隧道和取水口施工技术进行较系统性地研究,主要研究的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开展深井降水工艺、沉井下沉、助沉纠偏措施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结合施工方案比选,研发了高灵敏性软土中保护沉井嵌套桩的工艺,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江边细砂与海岛高灵敏性软土区域的循泵房沉井施工,在保障工程安全顺利完成的同时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工程造价。2.针对华能金陵电厂取水盾构需穿越江底抛石沉降区的施工难题,开展了盾构隧道结合气压清障施工工艺和技术的研究,并将成果应用于该工程,使盾构顺利穿越抛石沉降区,可为类似清障工程提供参考。3.在始发段为岩、土交界面的核电取水隧道施工工艺和关键技术研究中,将土压平衡盾构、新奥法、清障技术进行集成创新,首次将该集成创新工艺运用于施工,使盾构机顺利穿越复杂地层,完成了中国核电领域首个大直径盾构海底隧道。4.针对核电超大口径垂直顶升施工难题,研制了相关配套设备、开发了超大口径垂直顶升施工工艺,研究成果在三门核电一期工程中得到首次成功应用。本论文获得的施工工艺和技术研究成果,包括砂层及高灵敏性软土中沉井制作下沉控制技术、助沉纠偏措施、对嵌套桩的保护工艺;抛石沉降区中盾构结合气压清障工艺;岩土交界面中盾构、新奥法、清障技术的集成创新技术;开发的超大口径垂直顶升施工工艺,在工程中均得到了成功应用,可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李溪源[6](2013)在《沉井施工下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近年来中国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中国桥梁各项指标早已经达到甚至超越世界一流水平,大桥数量在全球来说也是名列前茅,当要修筑跨径千米的桥梁时,悬索桥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当施工位置存在近接构造物时,还应与其他工法一样考虑周围地层变形及导致邻近构造物的变形(沉降、倾斜等)。当前迫切需要一种能事先预测沉井、沉箱开挖施工对周围构造物沉降、倾斜影响程度的方法问世。以便于将这些预测的参数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估计开挖的影响程度,以便根据影响程度制定必要的措施,以便保证邻近构造物的安全,防患于未然。本文总结了国内外锚碇沉井发展及其现状,介绍了沉井下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锚碇安全监控现状,并详细的阐述了有限元本构模型与基本原理、过程以及地表沉降公式。对沉井下沉由三个角度分别进行了分析。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地下水影响分析中,选用沉井第三次下沉为例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地下水位随时间变化曲线与长江平均水位表,得到数据基本吻合,沉井下沉在地下水处理方面相对来说还是相当成功的。(2)对于测斜数据的分析,及时的了解了沉井对深层土体的影响,土体的变化情况和运动状态。由位移曲线图可知,随着高度的上升位移细微的逐渐增大,位移随高度增大的速率基本不变,位移没有明显突变,但到距离地面5m处明显出现土体位移增大的现象,这说明5m上层土体发生偏移或者滑移。但整体来说沉井周围土体的自身状态还是比较稳定的。(3)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DINA对沉井下沉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计算值曲线在走势上与监测值吻合,对沉井施工的安全性能和因施工引起长江大堤以及周围环境沉降等效应进行评估,确保沉井下沉施工工程建设与周围环境的安全。最后对全文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为以后基础建设及运营期时对周围环境稳定性与安全性影响累计经验,以便更加深入的研究。
刘毅,杨炎华,陈富强,刘建波[7](2010)在《马鞍山大桥北锚碇沉井降水对长江大堤的影响分析》文中指出马鞍山大桥北锚碇沉井降水会引起地下水渗流,形成渗流场,新水面线上部的土体由浮重度变化为饱和重度,会增大周边土体固结值,从而引起周边地表沉降,对其进行专项分析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张鑫鑫[8](2010)在《大型沉井施工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沉井是由古代掘井作业发展而成的一种施工技术,具有工艺简单、安全可靠、适用范围广;结构整体性好、承载力高等优点。目前已成为修筑深基础和地下构筑物的主要施工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铁路、桥梁、市政、给排水和隧道等工程中。随着监测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沉井现场施工与管理已不能满足信息化的要求。为了保证沉井施工期的安全,提高施工现场信息的及时传递与共享,必须加强对沉井信息化施工技术的研究。本文从沉井施工监测和管理信息系统两个方面对沉井信息化施工技术展开讨论与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沉井下沉的力学分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沉井施工期的监测项目,并对监测方法、测点布设、警戒值和监测数据分析与反馈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2)以“通达”办公软件为基础,基于"Apache+MySQL"技术,使用PHP语言二次开发出沉井施工管理信息系统。解决了施工现场各参建单位信息的及时发布、传递与交流,以及信息在本地和异地共享的问题,实现了施工现场无纸化办公。(3)结合工程实例,对沉井施工期全过程监测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沉井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安全性和适用性。
潘峰[9](2010)在《喜儿沟水电站调压井沉井施工过程中应力变形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沉井作为一种基础形式,具有施工占地面积小、适用土质范围广、施工深度大、对周围环境影响小以及施工费用低等优点,在地下构造物和深基础方面有着极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岩土工程的复杂性以及沉井结构在施工中的不确定性,如何保证沉井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安全、顺利的下沉已成为工程界的难点,至今没有成熟的理论和数值模拟可以借鉴。随着沉井普遍的应用于工程建设中,对特殊地质条件下沉井施工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以喜儿沟水电站调压井沉井结构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下沉至不同深度时沉井井壁及刃脚的受力和变形情况,并提出合理的开挖建议,以确保沉井结构在施工期的安全。由于该水电站调压井沉井拟建在深厚的覆盖层中,覆盖层里的孤石数量多、体积大,给沉井的安全施工带来巨大困难。针对这一特点,本文分若干个典型工况分别分析施工期沉井下沉中可能遇到的情况。主要研究内容如下:①针对覆盖层中,孤石位置分布以及数量的不确定性,可将沉井刃脚下方的支撑形式分为几种情况来考虑(沉井刃脚由均质土体支撑、沉井刃脚由一至三块孤石及土体共同支撑),在此基础上分析刃脚下方土体的开挖量对沉井结构的受力影响。②考虑到沉井在下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整体偏移,从而沉井井壁与四周的土体会出现部分的脱空情况。因此,在计算中进行了井壁与周围土体的脱空模拟,并分析了下沉过程中不同脱空面积下沉井结构的受力变形情况。③进行了沉井周边砂卵砾石层的摩擦系数敏感性分析,对比了不同摩擦系数下,沉井位移与应力的变化规律。本文采用ANASY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所提出的计算方法、思路和计算成果,可以作为其它同类工程的参考。
李宗哲,朱婧,居炎飞,郑俊杰[10](2009)在《大型沉井群的沉井下沉阻力监测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向家坝水电站大型沉井群中的6号沉井下沉阻力的监测技术。在沉井下沉的过程中,采用钢筋应力计监测沉井的侧摩阻力,采用土压力计监测沉井刃脚的土压力,分别得到了每节沉井的侧摩阻力、沉井与土层的摩擦系数以及沉井的刃脚的土压力。通过这些监测数据,既控制了沉井的安全平稳下沉,也为类似的大型沉井的监测和施工提供了有益参考。
二、地表微沉降沉井的信息化施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表微沉降沉井的信息化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1)装配式盾构检修井加固区域沉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盾构法 |
1.2.2 盾构检修井 |
1.2.3 端头加固技术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线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工程背景及加固情况 |
2.1 工程概况 |
2.2 工程及水文地质情况 |
2.3 装配式检修井主要施工步骤 |
2.4 现场加固技术及工艺对比 |
2.4.1 深孔注浆加固施工工艺 |
2.4.2 旋喷桩加固工艺 |
2.5 现场加固方式综合对比 |
2.5.1 适用条件及地层对比 |
2.5.2 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对比 |
2.5.3 经济及优缺点对比 |
2.6 本章小结 |
3.检修井施工及加固区数值模拟分析 |
3.1 ABAQUS有限元软件 |
3.2 ABAQUS基本分析步骤 |
3.3 盾构检修井工况数值模拟 |
3.3.1 计算假定 |
3.3.2 材料参数及边界条件 |
3.3.3 施工工况 |
3.3.4 模型建立 |
3.4 模拟结果分析 |
3.4.1 纵向加固范围的综合分析 |
3.4.2 横向加固范围的综合分析 |
3.4.3 加固体强度变化的综合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现场监测及加固区变形规律分析 |
4.1 现场监控测量 |
4.1.1 监测目的 |
4.1.2 监测点布设原则 |
4.1.3 监测内容、频率 |
4.2 现场监控成果分析 |
4.3 现场监控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 |
4.4 加固区域变形沉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基于主动预紧圆形竖井拼装式钢结构支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极限状态下土压力研究 |
1.2.2 非极限状态下土压力研究 |
1.2.3 考虑土拱效应土压力研究 |
1.2.4 装配式基坑支护技术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主动预紧支护结构设计研究 |
2.1 设计原则与理念 |
2.1.1 设计原则 |
2.1.2 设计理念 |
2.2 单元构件设计 |
2.2.1 环向构件 |
2.2.2 竖向构件 |
2.2.3 预紧构件 |
2.3 整体结构设计 |
2.4 辅助构件设计 |
2.4.1 锁口圈梁 |
2.4.2 井口护栏 |
2.4.3 上下爬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主动预紧支护结构受力及稳定性验算 |
3.1 支护结构背后土压力分析 |
3.1.1 考虑土拱效应下土压力计算 |
3.1.2 非极限状态下土压力计算 |
3.1.3 算例分析 |
3.2 支护结构力学性能分析 |
3.2.1 支护结构内力计算 |
3.2.2 连接件强度计算 |
3.3 支护结构稳定性验算 |
3.3.1 平衡方程 |
3.3.2 几何关系 |
3.3.3 内力与变形关系 |
3.3.4 圆环临界压力计算 |
3.3.5 算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SAP2000 的结构设计优化 |
4.1 模型建立 |
4.1.1 SAP2000 简介 |
4.1.2 设计取值原则 |
4.1.3 有限元建模 |
4.2 结构受力机理分析 |
4.2.1 模型中仅包含钢管 |
4.2.2 模型中包含垫块和钢管 |
4.2.3 模型中包含钢板、垫块和钢管 |
4.3 支护结构影响参数分析 |
4.3.1 结构直径变化分析 |
4.3.2 钢板厚度变化分析 |
4.3.3 钢板高度变化分析 |
4.4 结构设计尺寸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主动预紧结构施工技术及风险控制 |
5.1 井壁整平装备 |
5.1.1 旋转轴 |
5.1.2 连杆 |
5.1.3 切削装置 |
5.1.4 使用方法 |
5.1.5 施工作用 |
5.2 支护结构施工工序 |
5.2.1 测量定位 |
5.2.2 土方开挖 |
5.2.3 铺设土工布 |
5.2.4 结构安装 |
5.2.5 背后充填 |
5.3 支护结构施工风险控制 |
5.3.1 风险评估方法 |
5.3.2 风险因素识别 |
5.3.3 风险等级划分 |
5.3.4 风险控制措施 |
5.4 支护结构施工监测技术 |
5.4.1 监测项目 |
5.4.2 监测点布置 |
5.4.3 监测控制指标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动预紧支护结构现场试验 |
6.1 试验井概况 |
6.1.1 周边环境 |
6.1.2 地质条件 |
6.1.3 试验井概况 |
6.2 施工过程 |
6.3 施工过程监测 |
6.3.1 测点布置 |
6.3.2 监测数据分析 |
6.4 现场加载试验 |
6.4.1 加载试验目的 |
6.4.2 加载试验设计 |
6.4.3 环向加载试验设计 |
6.5 加载试验实施 |
6.5.1 加载试验材料 |
6.5.2 加载试验计划 |
6.5.3 加载试验实施 |
6.6 加载试验数据分析 |
6.6.1 地面加载试验数据分析 |
6.6.2 环向加载试验数据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工程应用 |
7.1 工程概况 |
7.1.1 周边环境 |
7.1.2 地质条件 |
7.1.3 竖井概况 |
7.2 施工过程 |
7.3 施工监测 |
7.3.1 测点布置 |
7.3.2 监测数据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顶管施工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顶管施工的发展历程 |
1.3 顶管施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现状研究中的不足与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现状研究的问题 |
1.4.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顶管施工介绍与工程实例分析 |
2.1 顶管施工的分类与工艺介绍 |
2.1.1 顶管施工的分类 |
2.1.2 顶管施工的流程 |
2.2 顶管施工引起地表变形原因分析 |
2.3 工程概况 |
2.4 工程地下土质情况与沉井、顶管方案选型施工 |
2.4.1 工程地下土质情况 |
2.4.2 沉井方案选型与施工 |
2.4.3 顶管方案选型与施工 |
2.4.4 中继间的选取与布置 |
2.5 施工参数理论计算 |
2.6 施工监测 |
2.6.1 监测目的 |
2.6.2 监测方案编制依据与原则 |
2.6.3 监测布置方案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顶管施工引起土体变形的理论计算 |
3.1 引言 |
3.2 弹性半无限体内作用水平集中力的Mindlin解 |
3.3 正面附加推进力引起的土体变形计算公式 |
3.4 摩擦力引起的土体变形计算公式 |
3.4.1 掘进机于与土体之间摩擦力引起的土体变形计算公式 |
3.4.2 管道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引起的土体变形计算公式 |
3.5 土体损失引起的土体变形计算 |
3.6 地面变形的理论计算 |
3.6.1 地表变形计算公式分析 |
3.6.2 地层损失率的确定 |
3.6.3 工程实例计算与分析 |
3.6.4 埋深对地表变形的影响分析 |
3.6.5 管道半径对地表沉降的影响 |
3.6.6 地层损失率地表沉降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顶管施工的数值模拟 |
4.1 引言 |
4.2 ABAQUS有限元分析程序概述 |
4.3.数值模拟的实现 |
4.3.1 本构模型的选取 |
4.3.2 单元类型选取 |
4.3.3 初始地应力场的模拟 |
4.4 数值模拟过程 |
4.4.1 模型的建立与基本假定 |
4.4.2 施工模拟与参数选取 |
4.4.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5 土体参数对地表沉降影响分析 |
4.6 半径和埋深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分析 |
4.7 现场监测数据分析 |
4.8 综合分析 |
4.9 减小顶管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的控制措施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中柱岩墙联合支护暗挖法与信息化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施工工艺 |
2.1 改进的施工工法 |
2.2 监控量测技术 |
2.3 信息化施工技术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地表沉降分析 |
3.2 地表建筑物位移 |
3.3 拱顶沉降 |
3.4 隧道水平收敛 |
4 施工参数的优化 |
5 结语 |
(5)大型核、火电厂取水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循泵房(取水泵房)的施工工艺及技术 |
1.2.2 取水管(渠)施工工艺及技术 |
1.2.3 取水口工艺与施工技术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2 背景工程介绍 |
2.1 简述 |
2.2 参与的背景工程介绍 |
2.2.1 华能金陵电厂二期机组取排水工程 |
2.2.2 浙能六横电厂一期机组取排水工程 |
2.2.3 三门核电一期取水涵管工程 |
2.3 背景工程的施工技术研究重点 |
2.3.1 火电大型循泵房沉井施工技术研究重点 |
2.3.2 核电、火电大型取水隧道施工技术研究重点 |
2.3.3 超大口径取水口垂直顶升施工工艺研究重点 |
2.4 小结 |
3 复杂地层中大型火电厂取水泵房沉井施工技术研究 |
3.1 江边粉细砂层中大型沉井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
3.1.1 简述 |
3.1.2 沉井施工方案分析比选论证 |
3.1.3 江边砂层中大型沉井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
3.1.4 应用效果 |
3.2 海岛电厂高灵敏性淤泥土中大型沉井下沉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
3.2.1 简述 |
3.2.2 沉井施工方案分析比选 |
3.2.3 海岛高灵敏性淤泥土中大型沉井施工技术研究 |
3.2.4 施工技术应用效果 |
3.3 小结 |
4 复杂地层中大型核、火电取水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
4.1 江底抛石沉降区盾构取水隧道结合气压清障施工工艺研究及应用 |
4.1.1 简述 |
4.1.2 盾构取水管道施工方案分析比选 |
4.1.3 在江底抛石沉降区中盾构结合气压清障施工工艺研究 |
4.1.4 盾构结合气压清障施工工艺的应用效果 |
4.1.5 小结 |
4.2 起始段为岩土交界面的核电取水隧道施工工艺研究及应用 |
4.2.1 简述 |
4.2.2 盾构出洞段总体施工方案分析比选 |
4.2.3 盾构结合新奥法、冲孔清障综合施工工艺研究 |
4.2.4 小结 |
5 超大口径垂直顶升取水口施工技术研究 |
5.1 简述 |
5.2 超大口径垂直顶升取水口施工工艺研究与应用 |
5.2.1 研究的必要性 |
5.2.2 超大口径取水口垂直顶升顶力分析 |
5.2.3 核电超大口径取水口垂直顶升施工工艺研究 |
5.2.4 应用效果 |
5.3 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与成果 |
6.2 后续研究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沉井施工下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中外沉井施工及研究现状 |
1.3 沉井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
1.3.1 地层变形因素 |
1.3.2 箱体形状的影响 |
1.4 锚碇沉井安全监控现状 |
1.4.1 安全监控现状 |
1.4.2 安全监控理论研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本构模型、有限元法与地表沉降估算公式 |
2.1 本构模型 |
2.1.1 Mohr-Coulomb 土体弹塑性模型 |
2.1.2 Drucker-Prager 岩体弹塑性模型 |
2.1.3 混凝土四参数屈服准则 |
2.2 常用材料屈服准则 |
2.2.1 Tresca 屈服准则 |
2.2.2 Mises 屈服准则 |
2.2.3 Mohr-Coulomb 屈服准则 |
2.2.4 Drucker-Prager 屈服准则 |
2.3 有限元法原理与基本过程 |
2.3.1 位移变分方程 |
2.3.2 最小势能原理 |
2.3.3 虚功原理 |
2.3.4 有限元法的基本过程 |
2.4 数值解析地表沉降估算公式 |
2.4.1 讨论 |
2.4.2 沉降估算公式的建立 |
第3章 悬索桥特大重力式锚碇沉井设计与施工 |
3.1 工程概况 |
3.1.1 北锚碇基础沉井 |
3.1.2 基础沉井施工方案概述 |
3.1.3 防护墙施工方案综述 |
3.1.4 地基处理施工方案综述 |
3.1.5 首节钢壳沉井制作与安装方案综述 |
3.1.6 沉井接高、抽垫方案综述 |
3.1.7 沉井下沉方案综述 |
3.2 北锚碇锚体 |
3.2.1 盖板 |
3.2.2 锚固系统 |
3.2.3 鞍部施工 |
3.2.4 锚块施工 |
3.2.5 压重块施工 |
3.2.6 鞍部后浇段 |
3.2.7 锚块后浇段 |
3.2.8 侧墙 |
3.2.9 前墙、顶盖板 |
3.2.10 附属设施 |
第4章 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影响分析 |
4.1 测量监控的必要性 |
4.1.1 沉井所处的地质特性 |
4.1.2 沉井结构特性 |
4.1.3 位置的特殊性 |
4.1.4 沉井施工引起的环境效应 |
4.2 监测点布设方法 |
4.2.1 高层楼房监测点布置 |
4.2.2 长江堤防测点布置 |
4.2.3 地连墙顶部水平位移 |
4.2.4 地下水位的监测与测斜 |
4.2.5 测点埋设 |
4.2.6 量测原理及计算 |
4.2.7 测量仪器及精度 |
4.3 对周围环境影响分析 |
4.3.1 地下水影响分析 |
4.3.2 测斜数据分析 |
4.3.3 有限元模拟沉井下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大型沉井施工管理信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和附表清单 |
1.1 图的清单 |
1.2 表的清单 |
1 绪论 |
1.1 大型沉井施工技术概述 |
1.1.1 施工流程 |
1.1.2 井体制作 |
1.1.3 井体下沉 |
1.1.4 沉井封底 |
1.2 沉井施工技术的发展概述 |
1.3 沉井信息化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
1.4 本文工作 |
2 大型沉井施工监测技术研究 |
2.1 施工监测技术概述 |
2.2 监测项目研究 |
2.2.1 井体下沉力学分析 |
2.2.2 监测项目分析 |
2.3 监测方法与测点布设 |
2.3.1 方法选取与测点布设的原则 |
2.3.2 井体自身状态监测 |
2.3.3 井体受力状态监测 |
2.3.4 周围环境监测 |
2.4 监测警戒值 |
2.5 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反馈 |
2.6 工程实例 |
2.6.1 工程概况 |
2.6.2 水文地质条件 |
2.6.3 监测方案 |
2.6.4 监测成果 |
3 施工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策略 |
3.1 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
3.1.1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调查分析 |
3.1.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2 系统设计原则与目标 |
3.2.1 系统的设计原则 |
3.2.2 系统的设计目标 |
3.3 系统的开发技术 |
3.3.1 通达办公软件 |
3.3.2 系统开发模式 |
3.3.3 PHP语言 |
3.3.4 MySQL数据库 |
3.3.5 Apache Web技术 |
4 沉井施工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
4.1 源程序下载与安装 |
4.2 系统开发环境 |
4.2.1 编程环境 |
4.2.2 参数配置 |
4.3 系统模块的创建 |
4.4 系统模块的设置与编码 |
4.4.1 模块的设置 |
4.4.2 模块的编码 |
4.5 系统模块界面与功能 |
4.5.1 信息中心子模块 |
4.5.2 交流平台子模块 |
4.5.3 公共事务子模块 |
4.5.4 系统设置子模块 |
4.6 系统界面设计 |
4.7 系统安全性设计 |
4.8 系统运行环境 |
4.8.1 硬件环境 |
4.8.2 软件环境 |
4.9 系统性能测试 |
4.9.1 测试运行环境 |
4.9.2 测试结果 |
5 沉井施工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 |
5.1 前期培训 |
5.2 工程应用 |
5.3 系统实施效果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系统部分数据表的结构及编码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1 个人简历 |
(9)喜儿沟水电站调压井沉井施工过程中应力变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沉井施工技术概述 |
1.1.1 沉井的特点及用途 |
1.1.2 沉井的分类和构造 |
1.2 国内外沉井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讨论的问题 |
2.沉井三维有限元计算本构模型与计算软件 |
2.1 非线性弹性模型 |
2.2 弹塑性模型 |
2.2.1 屈服准则 |
2.2.2 加卸载准则 |
2.2.3 流动法则 |
2.2.4 硬化定律 |
2.2.5 弹塑性本构方程的一般表达式 |
2.2.6 弹塑性本构关系的矩阵化 |
2.3 静力计算本构模型的选取 |
2.4 有限元计算软件简介 |
3 喜儿沟水电站调压井沉井工程概况与计算条件 |
3.1 工程概况 |
3.2 工程地质条件 |
3.3 计算条件与计算工况 |
3.3.1 计算区域与坐标的选取 |
3.3.2 接触单元的设置与单元网格划分 |
3.3.3 计算用材料参数 |
3.3.4 约束条件与计算工况 |
4 沉井施工期三维有限元计算结果 |
4.1 初始自重应力场 |
4.2 沉井施工期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 |
4.2.1 均质地层时沉井施工过程三维数值模拟结果 |
4.2.3 刃脚下有两块孤石且井壁1/4脱空时沉井施工过程三维数值模拟结果 |
4.2.4 刃脚下有三块孤石时沉井施工过程三维数值模拟结果 |
4.2.5 刃脚下有三块孤石且井壁1/4脱空时沉井施工过程三维数值模拟结果 |
4.2.6 刃脚下有三块孤石且井壁1/2脱空时沉井施工过程三维数值模拟结果 |
4.3 沉井施工过程地层摩阻力敏感性分析 |
4.3.1 均质地层摩擦系数为0.575时沉井施工过程三维数值模拟结果 |
4.3.2 含孤石地层摩擦系数为0.575时沉井施工三维数值模拟结果 |
4.3.3 均质地层摩擦系数为0.475时沉井施工三维数值模拟结果 |
4.3.4 含孤石地层摩擦系数为0.475时沉井施工三维数值模拟结果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大型沉井群的沉井下沉阻力监测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工程地质条件 |
3 监测目的及内容 |
4 测点布置及监测方法 |
4. 1 井壁与土体的侧摩阻力监测 |
4. 2 刃脚的土压力监测 |
5 监测成果及分析 |
5. 1 侧摩阻力 |
(1) 根据钢筋应力计监测值得到沉井的侧壁摩阻力, 结果见表1。 |
(2) 根据侧壁土压力计监测结果求得土体和井壁之间的摩擦系数。 |
5. 2 刃脚土压力 |
6 结 论 |
四、地表微沉降沉井的信息化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配式盾构检修井加固区域沉降分析[D]. 栗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2]基于主动预紧圆形竖井拼装式钢结构支护技术研究[D]. 关成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3]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问题研究[D]. 曹明明. 河南工业大学, 2016(08)
- [4]中柱岩墙联合支护暗挖法与信息化施工技术研究[J]. 王国喜,王瑞祥,余红燏,黄锋. 铁道建筑, 2014(11)
- [5]大型核、火电厂取水结构施工技术研究[D]. 刘桂荣.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7)
- [6]沉井施工下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D]. 李溪源. 湖北工业大学, 2013(S1)
- [7]马鞍山大桥北锚碇沉井降水对长江大堤的影响分析[J]. 刘毅,杨炎华,陈富强,刘建波. 中外公路, 2010(03)
- [8]大型沉井施工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 张鑫鑫. 郑州大学, 2010(06)
- [9]喜儿沟水电站调压井沉井施工过程中应力变形分析[D]. 潘峰. 西安理工大学, 2010(01)
- [10]大型沉井群的沉井下沉阻力监测技术[J]. 李宗哲,朱婧,居炎飞,郑俊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