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汤圆·鸡蛋和车轮(论文文献综述)
Harutyunyan Ani[1](2021)在《亚美尼亚与中国民俗词语的文化内涵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亚美尼亚与中国都是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古国,中华民族与亚美尼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发展本民族的文化并形成众多独一无二的文化特征。民俗事象时常表现于语言之中,语言本身是一种民俗的重要载体。本论文将研究视角集中在民俗文化上,聚焦亚美尼亚民族与中国汉民族的民俗文化词语,主要从两国民俗词语中探索两国文化各自具有的特质,并进行比较分析,以达到促进两国交流的目的。本文共分为八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从中国与亚美尼亚两国民俗词语内涵比较分析的选题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对民俗词语概念界定、整体研究思路为框架入手,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体概述。第二章为民俗词语与民俗文化。对语言的概念及内涵、文化的概念及内涵以及语言和文化的紧密联系分别予以分析,进一步将民俗文化与民俗词语的关系进行探索。第三章到第六章为中国与亚美尼亚民俗词语比较分析,从中国与亚美尼亚两国间的婚姻民俗词语、生育民俗词语、丧葬民俗词语以及节日民俗词语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第三、四、五、六章是本论文的主体,主要列举了亚美尼亚和中国在婚姻民俗、生育民俗、丧葬民俗、节日民俗四个方面的民俗词语。亚美尼亚的民俗词语是笔者调查得来的,尤其是婚俗部分调查比较深入细致,是笔者着力最勤的部分。在各章对比的部分,一是将两国的民俗词语及事例列表进行了对比,每章都将两国的民俗词语及其文化内涵呈现在表中,形成了一一对比;使其异同一目了然;再是各章均提取出最具特色、最能反映文化特色的民俗词语“祝福语”“颜色词语”“数字词语”“事象词语”等,进行比较。并在各章中归纳出了其共同点和不同点。第七章为中国与亚美尼亚民俗词语差异的根源分析,从生存环境导致的差异、宗教信仰导致的差异、历史原因导致的差异以及其他方面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第八章为结语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整体梳理与汇总,为两国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保障,同时在未来能成为促进亚美尼亚和中国文化交易的文献,而以期为后续的两国文化交流进步提供一定的参考。
尤慧君[2](2020)在《马来西亚砂拉越泗里街新会话词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来西亚砂拉越泗里街生活着大约一万名来自广东四邑地区的华人,他们的祖籍地以广东新会为主,他们所讲的新会话来自粤方言四邑片。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从词汇的角度切入,以泗里街新会话词汇作为研究主体,并将其与广东新会话词汇进行对比,试图较为全面地了解泗里街新会话词汇的基本面貌,力求从中挖掘泗里街新会华人社区的发展状况。本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引言,主要介绍马来西亚砂拉越泗里街的概况,包括地理、华人和语言状况,以及本文的研究概况和泗里街新会话音系。第二章分别从泗里街新会话词汇的一般特点和典型特点入手,展现了泗里街新会话的词汇概貌。第三章以对比的研究思路,从构词和文化两个角度着眼,对泗里街新会话和广东新会话进行比较,展示两地新会话的发展情况。第四章深入泗里街新会话的借词问题,从借词特点、借词分类、语音形式的转换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勾勒出泗里街新会话的生存状态。第五章为结语,主要是对全文的分析进行概括和总结,并指出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张丽[3](2020)在《河南唐河方言语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唐河县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南部偏东边界,本文对唐河县内的古城乡和苍台镇方言进行调查,并对其语音进行对比与分析,探索其是否存在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文章还将唐河方言与西南官话湖广片鄂北小片的枣阳方言和郧阳区方言的语音进行对比分析,探索这些同处于过渡地带的方言之间有何亲疏关系以及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从汉语方言分区角度看,唐河方言位于中原官话南鲁片的边缘,适合进行“古-今”与“内-外”相结合的比较法进行研究。通过大量阅读前贤的相关研究成果可知:对唐河方言的语音进行全面调查并研究的成果有待补充,以唐河方言语音情况作为中原官话南鲁片的代表,与西南官话湖广片鄂北小片的方言进行对比研究的成果目前仍相对匮乏。鉴于此,本文选择位于唐河县境内中部偏北、同等半径范围内距离县城较近的古城乡为重点调查对象,以此获取其音系、基本词汇及其他共时层面的语音信息;同时,文章以《广韵》为中古音参照系,拿古城乡的音系与之对比,借以总结其“古-今”演变规律;此外,本文还将基于调查数据,分析唐河县古城乡方言在两字组连读变调、三字组连读变调、叠词、儿化等方面的共时语音特征。过渡地带的方言语音特征不排除因“接触”而具备混合性,因此本文另对县境南部、距离西南官话鄂北小片枣阳最近的苍台镇方言进行了田野调查,借以验证这方面的具体表现。经过调查可以看出:苍台镇方言与古城乡方言在声、韵、调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不排除是枣阳方言带来的直接影响,也不排除普通话的影响,但是深入讨论后可进一步确定:苍台镇方言与古城乡方言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内部语音不平行演变的表现,这主要是因为苍台镇方言与古城乡方言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系统性,苍台镇方言中的“又音现象”是零散的,表明苍台方言正处于变化之中,具有离散式音变的特征。为了进一步探索包括唐河方言在内的南鲁片中原官话与鄂北小片西南官话相接壤的地区之间有何语音方面的亲疏关系?当前对这一过渡地带的方言分区是否合理?本文又遵循选点均匀的原则,利用文献法将唐河方言与枣阳方言、以及距离唐河县较远、同属于鄂北小片的郧阳方言进行比较与分析。研究表明:目前唐河方言语音与枣阳、郧阳方言仍各具特色。虽然枣阳方言和郧阳方言相对而言受到中原官话南鲁片方言的影响更明显,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近于中原官话而远于西南官话的语音特征,但是其中与中原官话的“共通性”都是晚起的,不能作为重新划分方言区域的标准,所以唐河方言仍旧属于中原官话南鲁片,枣阳、郧阳方言也应该属于西南官话湖广片鄂北小片。
杜艳杰[4](2020)在《河南鹤壁市境内晋语和中原官话词汇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调查了河南鹤壁市境内的晋语和中原官话词汇。笔者通过全面细致的田野调查,运用静态描写法、比较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多种方言研究方法,获得了详实的第一手语料,从而总结出两种方言词汇的异同。这就为学术界了解和研究鹤壁市方言提供了语料基础,为河南方言中的晋语和中原官话两种方言研究提供了参考。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说明本文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鹤壁市地理人口概况、历史沿革和语言使用情况,介绍本文的相关研究综述和研究方法。同时,也介绍了在田野调查基础上整理出来的鹤壁境内晋语和中原官话的语音系统以及发音合作人的情况。第二章是鹤壁市境内晋语和中原官话词汇分类对照表。本文以《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为基础,调查了2871条词语在鹤壁晋语和鹤壁中原官话中的说法,并且根据词汇分类对照表从词条类型、词条数目以及词条的异同比例角度进行了具体的数据统计。第三章是鹤壁境内晋语和中原官话词汇多角度比较。主要从构词差异、意义差异、造词理据差异和保留古语词的情况这四个方面比较了鹤壁境内晋语和中原官话词汇的异同,并得出两种方言词汇的差异类型:对应型和交叉型。通过对词汇差异类型的比较,可以探究出两种方言之间的相互影响。第四章是鹤壁境内的晋语和中原官话与相关方言的词汇比较。通过选取200条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而鹤壁境内晋语和中原官话词汇又存在差异的词汇与典型晋语和中原官话词汇进行比较,从而探究鹤壁境内晋语和中原官话词汇与典型晋语和中原官话的亲缘关系。第五章是对鹤壁境内的晋语和中原官话词汇差异的成因进行探究。主要从语言内部、语言外部两个方面来探讨鹤壁境内两种方言词汇差异形成的原因。第六章是结语部分。主要对本文的研究做概括总结,并指出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谷雨[5](2020)在《勉县方言词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勉县是陕西省南部汉中市的下辖县,勉县城区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本文以《方言调查词汇表》为依据,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勉县方言词汇从音节、结构、造词理据、词汇组成以及特殊副词五个方面展开考察,并与周边方言词汇进行对比,从共时和历时两个方面对勉县方言词汇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勉县地理人文概况、方言研究概况、语音系统、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和发音合作人的情况。从勉县的历史沿革和地理位置来看,勉县方言受到中原官话和西南官话的影响,造成勉县个别地方的音系划分存在争议的现象,也影响了勉县方言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从汉中方言研究概况来看,周边县的词汇和语法研究仍存在空缺。语音系统本文采用2018年教育部国家语委立项并验收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勉县点的调查结果,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和发音合作人的情况进行说明。第一章对勉县方言词汇的音节数量进行了计量统计分析,根据统计的结果得出勉县方言双音节词汇占比最多,三音节词汇占比次之的特点;第二章从语素的选择和构词方式两个方面对勉县方言词汇结构进行分析,语素的选择主要从同义语素和非同义语素两个方面展开。构词方式上,勉县方言词汇具有丰富的重叠式和附加式,这也是勉县方言词汇的一大特点;第三章对勉县方言词汇的造词理据从外形特征、气味、颜色、事物用途、组成材料以及时间处所、修辞手法和委婉命名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举例;第四章对勉县方言的词汇的组成,从基本词汇、古语词的继承以及方言特征词三个方面论述,基本词汇具有全民常用性和稳固性以及能产性。古语词主要进行对勉县方言中存在的古语词进行释例,最后方言特征词从婚丧习俗词、劳动成果词以及饮食文化词三方面展开;第五章首先对勉县城关词汇与武侯镇词汇进行对比研究,从勉县方言和武侯镇方言词汇的差异度以及出现异和同的原因做出分析。其次对勉县城区方言和安康城区汉滨话进行了对比;最后一章对勉县方言中存在的独特副词进行了描写。
田文明[6](2020)在《沿河土家族汉语方言词汇研究》文中指出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隶属贵州省铜仁地区,其地理上处于贵州省东北部边区,是贵州、重庆、湖南和湖北四省市交界之地。我们选取沿河土家族汉语方言词汇为研究对象,利用《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进行实地调查,如实地记录了沿河土家族汉语方言词语,列出了沿河土家族汉语方言分类词表,并据此对沿河土家族汉语方言分类词汇进行仔细的研究,以此来考察土家族民俗文化对沿河方言词汇的影响。全文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介绍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概况及历史沿革、沿河土家族汉语方言词汇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还交代了沿河土家族汉语方言概况。第二部分为沿河土家族汉语方言词汇的特点。我们利用斯瓦迪士的200个核心词,通过与北京话、成都话、长沙话的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和亲疏远近关系。然后从几种特殊的构词方式,窥探沿河方言词汇的特征。第三部分为沿河土家族汉语方言词研究。我们挑选出部分历史词语、有音无字、有字误写或周边少数民族借词列出词表,然后再选取其中的词语进行研究。第四部分为沿河土家族汉语方言文化词及其意蕴研究。这部分我们选择沿河方言词汇中的文化词语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风物词、习俗词和观念词三个方面阐述沿河土家族汉语方言文化词及其文化意蕴。最后一部分为结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本文研究有待深入的问题。
任倩倩[7](2019)在《河南洛宁方言词汇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洛宁县位于河南省的西部,洛河中上游,所辖乡镇多位于山区,隶属洛阳市。在方言分区上属于北方方言区中原官话的一个方言点。洛宁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官话“洛徐片”,儿化韵语普通话大体一致,全县话语音基本相同。但是洛宁县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使得当地的方言在河南方言中显得比较特殊。洛宁边境的一些村庄与中部话略有区别,因此可以将洛宁方言进一步划分为东部与渑池毗邻的“河底乡话”,西部与卢氏相连的“故县镇话”“汾河片”话以及中部使用的“洛宁话”。因此,论文选取了洛宁县不同方言点的词汇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内部对比和外部对比两个方面对洛宁方言词汇进行研究。通过洛宁方言词汇的内部对比,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洛宁方言词汇内部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二、洛宁方言内部的词汇存在差异,故县镇的方言词汇与其余地区差异最大;三、洛宁方言词汇构词汇素部分不问的词汇数量庞大,构词汇素部分不同是洛宁方言词汇内部差异最明显的表现形式,而造成方言词汇内部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词汇来源和成词理据。通过洛宁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的外部对比,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洛宁词汇作为普通话的一个地域方言,方言中的很多词汇都来自于普通话词汇,二者的词汇存在很高的一致性,而洛宁方言也是北方方言的一部分,这也可以进一步体现出北方官话一致性较高的特点;二、洛宁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在语音、语素、词类、词义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以体现出洛宁方言词汇的一些特点。
王娟[8](2019)在《中泰甜食名称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中国甜食和泰国甜食的名称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找、网络调查和实地调查等手段,收集到248个甜食名称,其中中国甜食名称123个,泰国甜食名称125个。文章以这些名称为基本语料,运用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根据甜食名称本身的结构特征进行分类,分析使用的修辞手法,阐述它们反映的文化内涵。文章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选题理据、价值和意义,交代选题研究范围和语料来源。第二部分:中泰甜食分类。根据中泰甜食结构进行分类,阐述两国在甜食分类上的差异。第三部分:中泰甜食名称的语言对比。对比分析它们命名理据、结构和使用的修辞特点等。第四部分:中泰甜食名称的文化内涵分析。分析中泰两国甜食名称所反映的文化汉义,阐述异同点的原因。第五部分:结语。总结全文,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张丹颖[9](2019)在《粤语高州方言词汇研究》文中认为高州方言属于高阳片,也是高阳粤语的代表方言之一。本文以高州方言词汇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方言点进行调查。本文主要对高州方言词汇进行整理和分类,试图通过对高州方言词汇方面进行分析,对各种词汇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揭示它的词汇特点。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本章节主要有高州人文地理概况及其方言情况、高州方言研究现状、高州音系,本文研究内容、意义、方法及材料来源。通过本章,可初步了解粤语高州方言语音及词汇,让读者对高州及高州粤方言的相关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全文的展开提供一个认识的前提。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第二章,从词汇的结构和语义结构层面分析高州方言的词汇特点,重点研究词缀。较为突出的是其他粤语方言区带后缀“仔”的词在高州方言多数变成小称形式,也有部分带后缀“仔”的词变成带前缀“阿”的词。然后通过对高州方言词汇的词汇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这三个角度来分析粤语高州方言词汇的词义特点。第三章,从词义的角度,将高州方言词汇与广州方言词汇进行比较,揭示两者之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第四章是高州方言特征词的专题研究。本章节的理论基础为李如龙先生的“方言特征词”理论,在实地调查高州方言词汇的基础上,搜集其他相关资料,整理出方言特征词,再比对《广州方言词典》进行后续的筛选工作,得出138条常用的高州方言特征词。这些方言特征词包括天文类、亲属类、饮食类、动物类、植物类等等词汇,从语音结构、词类、义类这三个角度对这些高州粤语特征词进行考察。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了在日常生活中越是常用、越是生活化的高州粤语名词性词汇,与其他粤语方言区的差异越大的结论,从而更好地揭示粤语高州方言在词汇方面的特色和个性。第三部分由结语、参考文献、附录组成。结语部分总结本文的论述,并指出本文的不足。这些研究有助于了解高州方言的词汇特点,有助于了解高州的历史、人民的生产生活、人文地理和风俗习惯。文中还提供了高州话与广州话的词汇比较,也有助于现代汉语方言词汇的比较研究,可为岭南粤语方言的词汇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材料。
姜莉[10](2018)在《连云港方言词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连云港方言词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连云港方言词汇的实地调查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建立数量达到一万余条的连云港方言词汇语料库。在收集整理的语料库基础上,从词汇学的角度,对连云港方言词汇构词特点、重叠形式、方言义位的语义场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对连云港方言词汇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分析,试图探求连云港方言词汇的特点及规律。此外,结合政区沿革、地理因素、历史移民、方言接触等多方面因素,探讨连云港方言词汇的过渡性特点及其原因。论文除了绪论以外,共有六个章节,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回顾了方言词汇研究的历史,多角度介绍了方言词汇的研究现状,描述了连云港地区地理、人文等方面的基本情况,阐明了选择连云港方言词汇进行研究的原因。连云港方言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在方言特点上必然存在一些江淮官话的普遍特点,同时又处于江淮官话和中原官话分界线上,也会受到中原官话的影响,此外,又因为历史移民等方面的因素,与吴方言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整体看,连云港方言词汇呈现出多样性、交融性、包容性、过渡性等诸多特征。目前,关于连云港方言词汇的研究,可以说还是一个空白,只有个别文章局限于零散材料的分析,内容大多比较浅显,仅停留在举例描写层面,缺乏在语言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究。本文的研究,以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为最重要的语料来源,结合能够搜集到的记录当地方言词汇的其他相关材料,对连云港方言词汇进行筛选、复核、整理,建立连云港方言词汇语料库,在此基础上,运用汉语词汇学、语义学、方言地理学等相关理论,结合研究内容,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定量定性相结合等方法,多角度分析连云港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相关方言之间的异同,以期深入挖掘连云港方言词汇的多方面特点以及在不同地区方言接触过程中的演变规律。第一章主要是连云港方言词汇的构词研究。连云港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在构词方面虽然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但是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既可以表现在构词词素选择上的同中有异,又会表现出构词方式上的具体不同。本节主要选取连云港方言词汇构词上比较突出的方面,即词缀和高频词素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连云港方言词汇中存在着丰富的词缀,既有与普通话共用,但是在构词能力、搭配范围、使用频率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差别的,又有连云港方言中特有的,表现鲜明地方特色的。从整体来看,连云港方言中的词缀表现出前缀少、后缀多的特点,而且一些常见的后缀体现出构词能力强弱有别、可搭配的词语范围广狭不同,以及一些对立的后缀,如“-AA”与“-不AA”成组使用的情况,表现出更多区别于普通话的复杂特点。在连云港方言数量众多的后缀中,“子”缀的构词能力最强,既可以附加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量词性成分后,又可以附加在副词性、代词性成分后。在“子”缀所能搭配的词语范围、标记同类事物概念的词语选择等方面都与普通话存在较大的差异,存在一些明显区别于普通话和其他地区的特色词语和特色用法。连云港方言中的“头”缀,虽然在构词能力、构词范围、使用频率等方面不如“子”缀,但是在本方言中也是属于使用比较广泛、特点鲜明的一个词缀,在读音、具体构词、实际使用等方面都表现出了鲜明的特点,甚至有些用法明显是受到吴方言的影响。在构词词素方面,也表现出突出的特点,很多动物类、数字类词素在连云港方言中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构造出很多连云港方言中的特色词语,此外,还有一些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一些词素如“心”“人”“花”等也具有丰富的构词,不仅如此,一些带有迷信色彩的词素,如“鬼”“神”等,也表现出很多独特的构词现象。第二章主要是连云港方言重叠形式的研究。在连云港方言中,既有数量较多的重叠构词,又有类型丰富的重叠构形。本章主要从连云港方言中重叠构词和构形两个方面入手,深入探讨两种不同性质的重叠形式的各自表现。在构词方面,连云港方言中重叠词以形容词为最多,与普通话一致,但是在具体的构词方面却表现出很多不同于普通话的特点,特别是构词类型方面,有很多普通话中没有的重叠构词形式,如“A不A”式、“ABCC”式、“AABC”式、“A不BB”式、“ABCB”式、“ABAB”式等。从构词音节数量比例来看,连云港方言中重叠构词以三音节、四音节为主,但是在构词类型方面,四音节重叠词构词类型最为丰富,表现出与普通话较大的差异。在重叠构形方面,主要通过不同词性的重叠构形类型分布以及不同重叠构形的适用对象两个角度对连云港方言词汇中的重叠构形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构词重叠与构形重叠分类分析的基础上,对两种不同类型的重叠形式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种性质重叠形式的异同表现。从整体上来看,连云港方言中构词重叠与构形重叠数量丰富,内部表现各具特点,都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和广泛的使用度。第三章主要是连云港方言义位的语义场研究。本章主要从能够突出连云港方言特点的同义义场、反义义场、多义义场、分类义场等几种语义场来重点分析方言与普通话的语义差异。连云港方言中同义义场分布广泛,与普通话相比,表现出义位数量不同,义位关系不同等方面的特点。特别是有些表示当地特有的动植物、食品以及某些性状及动作类义场,在连云港方言中不仅有专门的义位表示,还经常会有多个不同的义位来表示,而在普通话中有些找不到相对应的义位,存在语义的空缺。通过重点分析本方言中比较有特点的一些同义义场,对连云港方言同义义场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深入探求连云港方言中同义词丰富的原因及同义词形成的方式等问题。反义义场主要通过对语料库中筛选出的区别于普通话的,比较有特点的反义义场及其不同类型作出分类分析,探讨连云港方言中反义义场在义位的构成及音节的对应等方面表现出的方言特点。多义义场主要在掌握的语料范围内,选取连云港方言与普通话存在差异的多义义场,对比了方言与普通话多义义场的异同,在这基础上,重点探讨本方言多义义场一些富有方言特点的义位,以及多义义场内部义位之间联系的相似性相关性基础方面的独特表现。由于受当地特殊地理、生活习惯、饮食偏好等因素影响,连云港方言词汇中既存在与普通话一致的一些常见义位,同时也存在多样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义位,通过筛选能突出体现连云港方言特点的一些分类义场,如称谓类义场、饮食类义场、语言动作类义场以及渔盐类义场,对其进行重点分析,详细探析这些承载了丰富地方色彩的方言义位特点。第四章为连云港方言与其他方言词汇比较研究。本章分两节,第一节为连云港方言词汇与江苏省内相关代表点方言词汇的比较;第二节为连云港方言词汇与官话方言区代表点方言词汇的比较。通过在共时层面上,将连云港方言词汇与相应地区词汇进行横向有针对性的重点比较,深入考察连云港方言与相应方言区代表点方言词汇的内部一致性和差异性表现,进而归纳出连云港方言词汇的特点,以及受周边地区语言接触渗透影响的具体词汇表现。此外,也通过词汇的内部比较,梳理出连云港方言与其他相应方言的远近亲疏关系,为方言的分区提供词汇方面的依据。第五章为连云港方言词汇的历时比较研究。连云港方言词汇中保留了数量较多的古语词。连云港方言与其他方言一样,都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历着不断的发展和演变,具体在词汇方面,既有对古语的继承,也有在古语基础上的不断演变发展。本章一、二两节主要从承传词和变异词两个角度对连云港方言中不同历史时期的古语词进行分类探讨分析,联系古代文献资料用例,明确其沿用时期,详细从音节数量,词义演变不同类型表现,不同历史时期传承与变异的比重统计,古语词表义内容等方面梳理连云港方言中古语词传承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第六章为连云港方言词汇过渡性特点及原因探析。连云港方言受自身地理位置、方言归属、政区沿革、人口迁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影响,在方言中表现出融合多地方言词汇的鲜明过渡性特点。本章主要借鉴地理语言学的视角,在对连云港方言词汇作综合考量的基础上,选择明显受南方或北方方言影响的词、词素结合地理分布等方面特点进行重点分析,并从某些词语的搭配关系、某些语义场内的义位构成等方面深入挖掘连云港方言词汇的过渡性特点。结合连云港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的隶属和更迭以及历史上的移民因素等方面,详细探讨非语言因素对连云港方言词汇的影响,探寻连云港方言词汇与相应地区远近亲疏关系表现不同的原因。
二、汤圆·鸡蛋和车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汤圆·鸡蛋和车轮(论文提纲范文)
(1)亚美尼亚与中国民俗词语的文化内涵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中国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3 民俗词语的界定及本文的研究思路 |
1.3.1 民俗词语的概念 |
1.3.2 民俗词语的特征 |
1.3.3 本文对于民俗词语的界定 |
1.3.4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3.5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化语言与民俗词语 |
2.1 文化与语言 |
2.1.1 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
2.1.2 语言的概念及内涵 |
2.1.3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
2.2 民俗文化滋养民俗词语 |
2.3 民俗词语反映民俗文化 |
2.3.1 实物表象的词语反映民俗文化 |
2.3.2 独特民族特色的词语反映民俗文化 |
2.3.3 非特定意义的民俗词语反映民俗文化 |
第三章 亚美尼亚与中国婚姻民俗词语比较分析 |
3.1 亚美尼亚婚姻民俗词语分析 |
3.1.1 婚前民俗词语 |
3.1.2 正婚民俗词语 |
3.1.3 婚后民俗词语 |
3.2 中国婚姻民俗词语分析 |
3.2.1 婚前民俗词语 |
3.2.2 正婚民俗词语 |
3.2.3 婚后民俗词语 |
3.3 亚中两国婚姻民俗词语比较分析 |
3.3.1 婚姻民俗中祝福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
3.3.2 婚姻民俗中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
3.3.3 婚姻民俗中数字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
3.3.4 婚姻民俗中事象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
第四章 亚美尼亚与中国生育民俗词语比较分析 |
4.1 亚美尼亚生育民俗词语分析 |
4.1.1 出生庆贺民俗词语 |
4.1.2 出生四十天民俗词语 |
4.1.3 出牙时庆贺民俗词语 |
4.1.4 周岁庆贺民俗词语 |
4.2 中国生育民俗词语分析 |
4.2.1 出生前求子民俗词语 |
4.2.2 出生民俗词语 |
4.2.3 满月民俗词语 |
4.2.4 百天民俗词语 |
4.2.5 周岁民俗词语 |
4.2.6 十二周岁民俗词语 |
4.2.7 成人礼民俗词语 |
4.3 亚中两国生育民俗词语比较分析 |
4.3.1 生育民俗中的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
4.3.2 生育民俗中数字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
4.3.3 生育民俗中祝福词语的内涵对比分析 |
第五章 亚美尼亚与中国丧葬民俗词语比较分析 |
5.1 亚美尼亚丧葬民俗词语分析 |
5.1.1 葬礼程序民俗词语 |
5.1.2 入殓民俗词语 |
5.1.3 出殡民俗词语 |
5.1.4 下葬民俗词语 |
5.1.5 服丧民俗词语 |
5.2 中国丧葬民俗词语分析 |
5.2.1 入殓民俗词语 |
5.2.2 丧礼民俗词语 |
5.2.3 出殡民俗词语 |
5.2.4 下葬民俗词语 |
5.2.5 服丧民俗词语 |
5.3 亚中两国丧葬民俗词语的文化内涵比较分析 |
5.3.1 亚中两国丧葬民俗中哀悼民俗词语的文化内涵比较分析 |
5.3.2 亚中两国丧葬民俗中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比较分析 |
5.3.3 亚中两国丧葬民俗中数字词语的文化内涵比较分析 |
第六章 亚美尼亚与中国传统节日民俗词语比较分析 |
6.1 亚美尼亚传统节日民俗词语分析 |
6.1.1 圣诞节民俗词语 |
6.1.2 复活节民俗词语 |
6.1.3 圣烛节民俗词语 |
6.1.4 大斋期民俗词语 |
6.1.5 情人节民俗词语 |
6.1.6 棕枝全日民俗词语 |
6.1.7 泼水节民俗词语 |
6.1.8 圣母升天节民俗词语 |
6.1.9 圣十字架节民俗词语 |
6.1.10 新年民俗词语 |
6.1.11 亚美尼亚春临节民俗词语 |
6.2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词语分析 |
6.2.1 春节民俗词语 |
6.2.2 元宵节民俗词语 |
6.2.3 寒食节民俗词语 |
6.2.4 清明节民俗词语 |
6.2.5 端午节民俗词语 |
6.2.6 七夕节民俗词语 |
6.2.7 中秋节民俗词语 |
6.2.8 重阳节民俗词语 |
6.3 亚中两国节日民俗词语的文化内涵比较分析 |
6.3.1 节日民俗中祝福语的文化内涵分析 |
6.3.2 节日民俗中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分析 |
6.3.3 节日民俗文化中数字词语的文化内涵分析 |
6.3.4 节日民俗文化中饮食词语的文化内涵分析 |
第七章 亚美尼亚与中国民俗词语差异的根源分析 |
7.1 生存环境导致的差异 |
7.2 宗教信仰导致的差异 |
7.3 历史原因导致的差异 |
7.4 礼仪文化所导致的差异 |
第八章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马来西亚砂拉越泗里街新会话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马来西亚砂拉越泗里街华人及华人社区的语言 |
第二节 新会话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内容、方法及材料来源 |
第四节 相关术语的说明 |
第五节 泗里街新会话音系简介 |
第二章 马来西亚砂拉越泗里街新会话的词汇概貌 |
第一节 砂拉越泗里街新会话词汇的一般特点 |
第二节 砂拉越泗里街新会话词汇的典型特点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来西亚砂拉越泗里街新会话与广东新会话词汇的比较 |
第一节 从构词的角度比较泗里街与祖籍地新会话的词汇 |
第二节 从文化的角度比较泗里街与祖籍地新会话的词汇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泗里街新会话的借词研究 |
第一节 借词特点 |
第二节 借词的分类 |
第三节 借词的语音形式转换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广东新会话音系 |
附录二 词汇调查表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3)河南唐河方言语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引言 |
1.1 唐河县人文地理、历史沿革和人口概况 |
1.2 唐河方言研究综述 |
1.3 调查情况及发音人介绍 |
1.4 调查材料说明 |
1.5 中古音专业术语说明 |
第2章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音系分析 |
2.1 声母 |
2.2 韵母 |
2.3 声调 |
2.4 声韵调拼合关系 |
小结 |
第3章 唐河(古城乡)方言同音字汇 |
第4章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历时音变 |
4.1 声母的古今演变规律 |
4.2 韵母的古今演变规律 |
4.3 声调的古今演变规律 |
4.4 特字举隅 |
4.5 小结 |
第5章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共时音变 |
5.1 两字组连读变调 |
5.2 三字组连读变调 |
5.3 叠字组连读音变 |
5.3.1 ABB型词语连读音变 |
5.3.2 AAB型叠词连读音变 |
5.3.3 AABB型叠词连读音变 |
5.3.4 ABAB型叠词连读音变 |
5.4 “的”尾词 |
5.5 儿化 |
5.5.1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儿化 |
5.5.2 汉语方言的儿化音变与唐河(古城乡)方言的“儿化闪音” |
5.6 合音现象 |
5.7 分音现象 |
第6章 唐河县境内方言语音比较与分析 |
6.1 苍台镇方言的音系 |
6.1.1 声母 |
6.1.2 韵母 |
6.1.3 声调 |
6.2 古城乡与苍台镇方言语音比较与分析 |
6.2.1 声母的比较与分析 |
6.2.2 韵母的比较与分析 |
6.2.3 声调的比较与分析 |
6.3 有关苍台镇方言古生、书、船、禅母今读[f]的讨论 |
6.4 小结 |
第7章 唐河县方言与枣阳、郧阳区方言比较与分析 |
7.1 声母的比较与分析 |
7.2 韵母的比较与分析 |
7.3 声调的比较与分析 |
附录 |
表1.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古今声母演变表 |
表2.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古今韵母演变表 |
表3.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三字组连读变调表 |
表4. 唐河(古城乡)方言词汇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痴及答辩情况表 |
(4)河南鹤壁市境内晋语和中原官话词汇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鹤壁市概况和语言使用情况 |
1.2.1 鹤壁市概况 |
1.2.2 鹤壁市语言使用情况 |
1.3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1.3.1 河南晋语词汇研究现状 |
1.3.2 河南中原官话词汇研究现状 |
1.3.3 河南方言词汇比较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田野调查法 |
1.4.2 描写法 |
1.4.3 比较法 |
1.5 鹤壁市境内晋语和中原官话的语音系统 |
1.5.1 鹤壁晋语的语音系统 |
1.5.2 鹤壁中原官话的语音系统 |
1.5.3 两种方言音系内部的差异比较 |
1.6 发音合作人情况 |
2 词汇分类对照表 |
2.1 表格说明 |
2.2 词汇分类对照表 |
2.3 词汇差异统计 |
3 鹤壁境内晋语和中原官话词汇多角度比较 |
3.1 构词差异比较 |
3.1.1 叠音与非叠音的差异 |
3.1.2 单纯词对应单纯词 |
3.1.3 单纯词对应合成词 |
3.1.4 合成词对应合成词 |
3.1.5 不成对应的词汇差异的比较 |
3.2 意义差异比较 |
3.2.1 形式相同而内容不同的词义差异 |
3.2.2 词义概括范围不同的词义差异 |
3.3 造词理据差异比较 |
3.4 保留古语词差异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3.5.1 鹤壁境内晋语和中原官话词汇差异归纳 |
3.5.2 鹤壁境内晋语和中原官话词汇差异类型 |
4 鹤壁境内晋语和中原官话与相关方言的词汇比较 |
4.1 与太原话和郑州话词汇的比较 |
4.2 本章小结 |
5 鹤壁境内晋语和中原官话词汇差异成因探究 |
5.1 语言的内部因素 |
5.1.1 语音变化的影响 |
5.1.2 语言继承的影响 |
5.2 语言的外部因素 |
5.2.1 移民因素的影响 |
5.2.2 地理阻隔的影响 |
5.2.3 语言接触的影响 |
5.2.4 语言认知的影响 |
6 结语 |
6.1 论文的总体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勉县方言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勉县人文地理概况 |
一、勉县的地理和人口 |
二、勉县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勉县方言研究概况 |
一、勉县城关话归属及语音研究现状 |
二、汉中方言词汇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勉县方言语音系统 |
一、声母系统 |
二、韵母系统 |
三、声调系统 |
第四节 研究意义和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语料来源及发音合作人情况 |
一、语料来源 |
二、发音合作人情况 |
第一章 勉县方言词汇音节分析 |
第一节 音节数量 |
一、单音节词 |
二、双音节词 |
三、多音节词 |
第二节 音节特点 |
一、单音节语素构词能力强 |
二、双音节词占比最高 |
三、三音节词占比次之 |
第二章 勉县方言词汇结构分析 |
第一节 勉县方言词汇构词语素 |
一、同义语素 |
二、非同义语素 |
第二节 勉县方言词汇构词方式 |
一、复合式 |
二、重叠式 |
三、附加式 |
第三章 勉县方言的造词理据 |
第一节 直接命名 |
一、以外形特征命名 |
二、以气味特征命名 |
三、以颜色特征命名 |
四、以事物用途命名 |
五、以时间处所命名 |
六、以事物的组成材料命名 |
第二节 间接命名 |
一、修辞手法命名 |
二、委婉方式命名 |
第四章 勉县方言的词汇组成 |
第一节 勉县方言基本词汇 |
第二节 古语词的继承 |
第三节 方言特征词 |
一、婚丧习俗文化 |
二、劳动成果文化 |
三、饮食文化 |
第五章 勉县城区与周边方言词汇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勉县方言词汇与武侯镇方言词汇比较 |
一、勉县方言词汇与武侯镇方言词汇差异度 |
二、勉县城区词汇与武侯镇词汇异同原因 |
第二节 勉县方言与安康方言词汇差异对比研究 |
一、共性特征 |
二、个性特征 |
第六章 勉县方言副词 |
第一节 频率副词 |
第二节 情状副词 |
第三节 语气副词 |
第四节 程度副词 |
第五节 范围副词 |
第六节 否定副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沿河土家族汉语方言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地理概况及历史沿革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五节 沿河土家族汉语方言语音系统 |
第一章 沿河方言词汇的特点 |
第一节 沿河方言核心词 |
第二节 沿河方言的特色构词 |
一、特殊的构词方式 |
二、特殊的用词方式 |
第二章 沿河土家族汉语方言词研究 |
第一节 沿河方言词的收录情况 |
第二节 汉语方言本字例释 |
第三节 土家语底层词语的遗存 |
第四节 周边少数民族借词考察 |
一、侗语借词 |
二、其他少数民族部分借词 |
第三章 沿河土家族汉语方言文化词研究 |
第一节 风物词 |
一、生产生活器物类风物词 |
二、饮食和服饰类风物词 |
第二节 习俗词 |
一、信仰祭祀类词 |
二、戏曲游乐类词 |
第三节 熟语 |
一、谚语 |
二、歇后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沿河土家族汉语方言分类词表 |
附录2 :沿河土家族汉语方言特征词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河南洛宁方言词汇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河南洛宁概况简介 |
0.2 选题缘由及洛宁方言研究现状 |
0.2.1 论文选题理由 |
0.2.2 洛宁方言研究现状 |
0.3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0.3.1 研究对象 |
0.3.2 研究意义 |
0.4 研究方法 |
0.5 调查点、材料来源和调查步骤 |
0.5.1 调查点 |
0.5.2 词表制定 |
0.5.3 调查步骤 |
第一章 洛宁方言词汇系统内部比较 |
1.1 六个方言点完全一致的词汇 |
1.1.1 图表统计结果 |
1.1.2 六个方言点完全一致的词汇举例 |
1.2 各方言点中有同有异的词汇 |
1.2.1 一个方言点与其他方言点不同的词汇 |
1.2.2 四个方言点相同的词汇 |
1.2.3 三个方言点完全相同的词汇 |
1.2.4 其他词汇 |
第二章 洛宁方言词汇系统内部差异性及原因 |
2.1 构词汇素差异 |
2.1.1 构词汇素完全不同 |
2.1.2 构词汇素部分不同 |
2.2 音节数量差异 |
2.2.1 双音节词汇(长水乡)对应单音节词汇(故县镇) |
2.2.2 单音节词汇(长水乡)对双音节词汇(故县镇) |
2.2.3 双音节词汇(长水乡)对应三音节词汇(故县镇) |
2.2.4 三音节词汇(长水乡)对应双音节词汇(故县镇) |
2.2.5 三音节词或双音节词汇(长水乡)对应多音节词汇(故县镇) |
2.3 洛宁方言词汇内部差异原因 |
2.3.1 词汇来源差异 |
2.3.2 成词理据差异 |
2.3.3 年龄差异 |
2.3.4 地理环境差异 |
第三章 洛宁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比较 |
3.1 洛宁方言和普通话相同的词汇 |
3.2 洛宁方言和普通话不同的词汇 |
3.3 洛宁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差异性探析 |
3.3.1 语音方面的差异 |
3.3.2 语素方面存在的差异 |
3.3.3 词类方面的差别 |
3.3.4 语义方面存在的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洛宁方言词汇表 |
(8)中泰甜食名称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对象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中国甜食的研究动态 |
二、泰国甜食的研究动态 |
三、中泰甜食名称的研究情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范围和研究方法及意义 |
一、研究内容范围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意义 |
第四节 语料来源说明 |
一、中国甜食名的语料来源 |
二、泰国甜食名的语料来源 |
第二章 中泰甜食分类 |
第一节 中泰甜食概述 |
一、中国甜食 |
二、泰国甜食 |
第二节 中泰甜食的分类 |
一、中国甜食的分类 |
二、泰国甜食的分类 |
第三节 中泰甜食分类对比 |
第三章 中泰甜食名称的语言对比 |
第一节 中泰甜食的命名理据 |
一、中国甜食的命名理据 |
二、泰国甜食的命名理据 |
三、中泰甜食的命名理据对比 |
第二节 中泰甜食名称的结构对比 |
一、中国甜食名称的结构 |
二、泰国甜食名称的结构 |
三、中泰甜食名称的结构异同 |
第三节 中泰甜食名称修辞格的运用 |
一、中国甜食名称修辞格的运用 |
二、泰国甜食名称修辞格的运用 |
三、中泰甜食名称修辞格的运用的异同 |
第四章 中泰甜食名的文化内涵对比 |
第一节 中泰甜食名称反映的地域特色 |
一、中国甜食名称反映的地域特色 |
二、泰国甜食名称反映的地域特色 |
三、中泰甜食名称反映的地域特色异同 |
第二节 中泰甜食名称反映的人文特色 |
一、中国甜食名称反映的人文特色 |
二、泰国甜食名称反映的人文特色 |
三、中泰甜食名称反映的人文特色异同 |
第三节 甜食名称反映的文化传播 |
一、泰国甜食中的中国甜食 |
二、泰国甜食名称反映的中国文化的传播 |
三、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泰语声母 |
泰语韵母 |
泰语声调 |
中国甜食 |
泰国甜食 |
致谢 |
(9)粤语高州方言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高州市人文地理概况及其方?情况 |
第二节 高州方言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材料来源 |
第四节 高州音系 |
第二章 高州方言词汇特点 |
第一节 高州方言词汇的结构特点 |
第二节 高州方言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高州方言词汇与广州粤语方言词汇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高州方言与广州话完全相同的词语 |
第二节 高州方言与广州话完全不同的词语 |
第四章 高州方言特征词研究 |
第一节 方言特征词理论 |
第二节 高州方言特征词的提取步骤 |
第三节 高州方言特征词总汇 |
第四节 高州方言特征词综合分析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州方言词汇调查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10)连云港方言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方言词汇研究概述 |
一、方言词汇的界定 |
二、方言词汇研究历史回顾 |
三、汉语方言词汇的研究现状 |
四、连云港方言词汇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 |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二、语料来源 |
三、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 |
四、标音符号说明 |
五、主要调查合作人 |
第三节 连云港地区概况 |
一、位置、区划、人口 |
二、地理、资源、文化 |
三、历史沿革 |
第一章 连云港方言词汇的构词研究 |
第一节 连云港方言词汇的词缀研究 |
一、连云港方言词汇的前缀 |
二、连云港方言词汇的后缀 |
三、不同类别的词附加后缀问题 |
四、连云港方言词缀的特点 |
第二节 连云港方言中的“子”缀 |
一、不同词性成分附加“子”缀的分布 |
二、“子”缀词的义类分布 |
三、连云港方言特色“子”缀词 |
四、“子”缀的的语法功能 |
五、“子”缀的区别词义功能 |
六、“子”缀的辅助作用 |
七、“子”缀在省内主要代表点及毗邻地区表现比较 |
第三节 连云港方言中的“头”缀 |
一、词缀“头” |
二、“头”与其他结构组合使用情况 |
第四节 连云港方言词汇中的高频词素和特色词素 |
一、动物类词素 |
二、鬼神类词素 |
三、数字类词素 |
四、“人”词素 |
五、其他类词素 |
第二章 连云港方言的重叠形式研究 |
第一节 连云港方言的构词重叠 |
一、双音节重叠词 |
二、三音节重叠词 |
三、四音节重叠词 |
第二节 连云港方言的构形重叠 |
一、名词的重叠构形 |
二、形容词的重叠构形 |
三、动词的重叠构形 |
四、副词的重叠构形 |
五、量词的重叠构形 |
第三节 不同重叠构形的类型分布 |
一、AA式、AAA式、AAAA式 |
二、ABB式、AAB式、ABA式 |
三、AA子、一AA式、一AA子式 |
四、AABB式、AABC式、ABAB、A里AB式 |
五、连云港方言中重叠构形比例分析 |
六、重叠构形与重叠构词类型差异比较 |
第三章 连云港方言义位的语义场研究 |
第一节 同义义场 |
一、同义义场的界定 |
二、同义义场分析 |
三、连云港方言同义词数量分布特点 |
四、连云港方言中同义词丰富的原因 |
五、连云港方言中同义词形成的方法 |
第二节 反义义场 |
一、极性反义义场 |
二、互补反义义场 |
第三节 多义义场 |
一、方言义位数多于普通话的多义义场 |
二、方言与普通话义位存在差异的多义义场 |
三、方言中特有的多义义场 |
第四节 分类义场 |
一、称谓类义场 |
二、表“人”义场 |
三、饮食类义场 |
四、烹饪类义场 |
五、渔业类义场 |
六、盐业类义场 |
七、语言动作类义场 |
八、动物交配、产子类义场 |
第四章 连云港方言词汇与其他方言词汇比较研究 |
第一节 连云港与江苏省内相关代表点方言词汇的比较 |
一、连云港与江苏省内代表点方言词汇比较表 |
二、连云港与江苏省内代表点方言词汇对比分析 |
三、连云港与江苏省内代表点方言词汇内部相似性分析 |
四、连云港与江苏省内代表点方言词汇内部差异性分析 |
五、连云港与江苏省内代表点方言词汇亲疏关系分析 |
第二节 连云港与官话区其他方言词汇的比较 |
一、连云港与官话区代表点方言词汇比较表 |
二、连云港与官话区代表点方言词汇对比分析 |
三、连云港与官话区代表点方言词汇异同情况分析 |
四、连云港与官话区代表点方言词汇亲疏关系分析 |
第五章 连云港方言词汇的历时比较研究 |
第一节 连云港方言词汇与上古、中古汉语词汇的比较 |
一、连云港方言与上古、中古汉语相同的词——承传词 |
二、连云港方言与上古、中古汉语不同的词——变异词 |
第二节 连云港方言词汇与近代汉语词汇的比较 |
一、连云港方言与近代汉语相同的词——承传词 |
二、连云港方言与近代汉语不同的词——变异词 |
三、来源于近代汉语通过词汇化而形成的方言词 |
第六章 连云港方言词汇的过渡性特点及原因探析 |
第一节 连云港方言词汇过渡性特点的表现 |
一、带有南北方言过渡性特征的词与词素 |
二、词语搭配方面所表现的过渡性特点 |
三、某些语义场所表现的过渡性特点 |
第二节 连云港方言词汇过渡性特点原因探析 |
一、地理环境因素 |
二、行政区划的隶属与更迭 |
三、移民因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汤圆·鸡蛋和车轮(论文参考文献)
- [1]亚美尼亚与中国民俗词语的文化内涵比较研究[D]. Harutyunyan Ani. 山西大学, 2021
- [2]马来西亚砂拉越泗里街新会话词汇研究[D]. 尤慧君. 暨南大学, 2020(04)
- [3]河南唐河方言语音研究[D]. 张丽. 山东大学, 2020(11)
- [4]河南鹤壁市境内晋语和中原官话词汇比较研究[D]. 杜艳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勉县方言词汇研究[D]. 谷雨. 陕西理工大学, 2020(09)
- [6]沿河土家族汉语方言词汇研究[D]. 田文明. 北方民族大学, 2020(12)
- [7]河南洛宁方言词汇对比研究[D]. 任倩倩.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8]中泰甜食名称对比研究[D]. 王娟.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9]粤语高州方言词汇研究[D]. 张丹颖.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10]连云港方言词汇研究[D]. 姜莉. 山东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