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方敏,李莉,李恒宇,盛湲[1](2021)在《CRISPR/Cas9 技术在乳腺癌研究领域的应用及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高发的恶性肿瘤,不同类型的乳腺癌在临床及分子水平上具有高度异质性,且治疗方式不同。如何选择精准的治疗方案,及逆转治疗后的耐药将成为今后进一步改善乳腺癌预后的关键。CRISPR/Cas9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基因编辑工具,可以针对各个层面的基因突变进行靶向编辑,不仅可以检测药物靶点及耐药靶点,还能用于基因治疗,现已大规模应用于各种细胞系和动物模型中。现就CRISPR/Cas9技术在乳腺癌研究中的应用情况、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进行综述。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 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 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 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 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Diabetes Branch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3](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上)见本刊2021年第8期]15糖尿病慢性并发症15.1糖尿病肾病要点提示:·推荐所有2型糖尿病(T2DM)患者每年至少进行1次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血肌酐测定[计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B)·有效的降糖治疗、血压控制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进展。(A)
方菲[4](2021)在《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素养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基于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健康教育相结合,旨在建立一套适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素养干预模式,通过与常规糖尿病健康管理模式形成随机、对照研究,总结出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素养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健康素养水平、自我管理水平及血糖、血脂、血压、体重、腰围、BMI等指标的影响,构建一套综合管理、经济适用、简便易行的符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需求的中医药防治策略。方法:选取2019年3-9月在湖北省中医院内分泌门诊就诊年龄为60岁至75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试验组进行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基础上的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素养干预,干预周期为3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中医健康素养水平、自我管理水平、血糖、血脂、血压、体重、腰围、BMI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中医健康素养量表得分显示:干预前试验组总分平均值为(73.39±5.03),对照组为(71.36±4.28),表明干预前两组中医健康素养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试验组总分平均值为(127.24±4.94),对照组为(70.85±5.76),经干预后组间比较,试验组干预后中医健康素养水平在认知维度、获取维度、评价维度、应用维度、道德维度、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在中医健康素养干预效果上优于对照组。经干预后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干预3月后中医健康素养水平在认知维度、获取维度、评价维度、应用维度、道德维度、总分方面得分均较干预前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在获取维度、应用维度、道德维度、认知维度、评价维度、总分方面较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量表得分显示:干预前试验组总分为平均值(8.92±1.63),对照组为(8.92±1.63),结果表明干预前两组中医健康素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维度得分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经干预后组间比较,试验组总分平均值为(22.80±1.19),对照组为(13.13±1.49),试验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水平在饮食、运动、药物治疗、血糖监测、足部护理方面均较对照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经干预后组内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3月后自我管理水平在总分、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方面均较前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血脂、血压显示:干预前两组FPG、2h PBG、Hb Alc、CHOL、LDL-C、TG、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均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干预后组间比较,试验组血糖、血脂、血压指标与对照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在血糖、血脂、血压干预效果上优于对照组。经干预后组内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血糖、血脂、血压指标均较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体重、腰围、BMI显示:干预前两组体重、腰围、BMI比较均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干预后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干预后体重、腰围、BMI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体重、腰围、BMI方面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经干预后组内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体重、腰围、BMI指标均较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比较,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素养干预在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健康素养水平、自我管理水平、血糖、血脂、血压、体重、腰围、BMI等方面有较大优势。
欧阳丹[5](2021)在《江西省老年髓系恶性血液肿瘤证型分布规律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总结江西省老年髓系恶性血液肿瘤常见的中医证型分布及疾病特征,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诊治。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居住生活在江西省内老年髓系恶性血液肿瘤患者的病史资料,所有患者的中医四诊资料经副主任中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师复核,建立病历资料数据库,采用SPPS26.0软件对患者的居住地、年龄、性别、常见症状、舌象、脉象、证型、外周血象、骨髓增生情况、既往合并疾病、病程、中药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课题研究的120例患者均来自江西省内各地市,其中男性71例(59.17%),女性49例(40.83%),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平均年龄在70.36±6.80岁。(2)在120例患者中,脾虚痰湿证有46例,气血两虚证26例,气阴两虚证20例,瘀毒内结证20例,脾虚痰湿证所占比例最高(38.33%)。(3)中医证型与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红蛋白计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低于正常值所占比例最多,其中以气血两虚证所占比例最多(80.77%),高白细胞所占比例最低。血小板低于正常值的比例均超过一半以上,其中以气阴两虚证所占比例最多(95.83%)。脾虚痰湿证、气阴两虚证、瘀毒内结证中度贫血所占比例均超过一半以上,其中气血两虚证以重度贫血所占比例最多(46.15%),可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4)中医证型与骨髓增生情况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骨髓增生情况均以活跃或明显活跃最多,符合该疾病的特征。(5)120例患者临床常见症状出现的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头晕乏力、食少纳呆、出血症状、口干口苦、形体消瘦、发热、汗出气短、心悸失眠、手足心热、周身疼痛,其中头晕乏力、食少纳呆、出血症状所占的比例较多,符合该疾病的临床表现。(6)在120例患者中,既往合并疾病以心脏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肺系疾病出现例数较多。将中医证型与合并疾病进行比较,中医证型与合并疾病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血两虚证在心脏疾病所占的比例最多(44.68%),气阴两虚证在高血压病(38.46%)和糖尿病(38.46%)中所占的比例较多,因病例数相对较少,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做进一步的临床研究。(7)中医证型与病程之间的关系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01),在120例患者中,病程>6月有82例,病程≤6月有38例,其中病程>6月的患者中以脾虚痰湿证者多见,有40例,占比48.78%,占总例数的33.33%。瘀血内结证在病程≤6月的例数最多,有21例,占比52.26%,占总例数的87.5%。江西省老年髓系恶性血液肿瘤病程短者多为急性起病,传变快,见于瘀毒内结证,病程长者多见于脾虚痰湿证。(8)在120例患者中有116例(96.67%)患者服用中药汤剂,有4例患者未服用中药汤剂,116例患者应用中药共204味,按其出现的频次由高到低排在前20位的分别为炒白术(58.62%)、黄芪(51.72%)、当归(44.83)、茯苓(41.38)、党参(34.48%)、法半夏(32.76%)、白芍(31.90%)、柴胡(31.03%)、仙鹤草(30.17%)、太子参(26.72%)、陈皮(25.86%)、炙甘草(24.14%)、山药(22.41%)、桔梗(19.83%)、茜草(18.97%)、升麻(17.24%)、薏苡仁(17.24%)、炒枳壳(16.38%)、肿节风(14.66%)、鸡血藤(12.93%)。使用的中药主要以益气补血、健脾化湿、理气化痰等功效为主。结论:(1)江西省老年髓系恶性血液肿瘤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平均年龄在70.36±6.80岁。(2)常见的中医证型以脾虚痰湿证较多、其次为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瘀毒内结证。(3)常见的临床表现排在前六位的有头晕乏力、食少纳呆、出血症状、口干口苦、形体消瘦、发热。(4)既往合并疾病以心脏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肺系疾病出现例数较多。(5)白细胞低于正常值以气血两虚证多见,高白细胞以瘀毒内结证较多见;气血两虚证以重度贫血多见;血小板低于正常值以气阴两虚证多见。(6)病程长者多见于脾虚痰湿证,病程较短者多见于瘀毒内结证。(7)使用的中药以益气补血、健脾化湿、理气化痰等功效为主。本研究对中医证型分布及疾病特征的认识可以为江西省老年髓系恶性血液肿瘤的中医辨证分型及诊治提供参考。
王颖[6](2021)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证型分析及葛根素对DOP的改善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是指糖尿病并发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脆性增加,易于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是糖尿病在骨骼系统引起的严重慢性并发症,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复杂,目前研究表明在慢性炎症状态刺激下,肝脏和脂肪组织等局部靶器官与组织中11 β-羟类固醇脱氢酶1型(11 β-HSD1)活性增加,将无活性的11脱氢皮质酮转化为有活性的皮质酮增多,是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目前临床尚缺乏作用持久、副作用小、治疗方法简单的针对性药物。中医药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作用靶点丰富、不良反应少,且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本文通过临床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型及临床特点;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探讨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以抗炎与抑制11 β-HSD1活性为靶点,探讨葛根素干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为临床上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一、临床研究目的:通过回顾性收集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型及临床特点,为临床防治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收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内分泌科2018年10月-2020年10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病例资料96例。按照骨密度值,将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的T2DM组(45例)及合并骨质疏松组(51例)。探索两组患者中医证型的特点,并分析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HbA1C、Ca、P、ALP、25(0H)VD、PTH、骨钙素、T-P1NP、β-CTX、骨密度值等相关指标,为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①两组患者主证型比例,T2DM组气阴两虚证>肺胃热盛证>阴虚火旺证,合并骨质疏松组气阴两虚证>阴虚火旺证>肺胃热盛证,两组主证型分布不同,具有显着差异(P<0.05);两组兼证均是瘀血阻络证>痰湿内蕴证,具有显着差异(P<0.05);合并骨质疏松组三组主证型的骨密度值无明显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男女性别分布不同,T2DM组男性患者多,合并骨质疏松组女性患者多,具有显着差异(P<0.05)。③两组患者年龄分布不同,合并骨质疏松组患者年龄高于T2DM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④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不同,合并骨质疏松组病程较T2DM组长,具有显着差异(P<0.05)。⑤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⑥两组患者血Ca、血P、25(OH)VD、PTH、β-CTX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ALP、T-P1NP水平不同,合并骨质疏松组ALP、T-P1NP水平高于T2DM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骨钙素水平不同,合并骨质疏松组骨钙素水平低于T2DM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①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中医主证型最多的是气阴两虚证,兼证最多的是瘀血阻络证;主证阴虚火旺证占比较T2DM组明显升高。为临床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提供了一定的思路。②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与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密切相关。③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血ALP、T-P1NP水平较高,骨钙素水平较低。为临床更早发现骨质疏松及针对性有效防治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二、动物实验目的:使用葛根素干预2型糖尿病大鼠,以抗炎与抑制11 β-HSD1活性为靶点,探讨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改善作用与机制。方法: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用不同剂量葛根素进行干预,采用生化法、酶联免疫法(ELISA)及相关仪器检测大鼠血糖、胰岛素,骨代谢相关指标(血钙、25羟维生素D、TRACP5b、CTX-1、ALP-B、OC、骨密度),探讨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2)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炎性相关细胞因子与皮质酮代谢相关指标:MCP-1、TNF-α、IL-1、IL-6以及与炎性反应密切相关的hs-CRP,血清糖皮质激素活性形式皮质酮;通过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肝脏、脂肪、骨组织中11 β-HSD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以及酶活性,阐明葛根素对炎性反应及11 β-HSD1活性的影响,明确葛根素的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结果:①糖代谢方面,葛根素(低、中、高剂量)三组大鼠血糖与模型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其中高剂组血糖水平最低(P<0.05);葛根素三组大鼠胰岛素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其中中剂组胰岛素水平最高(P<0.05)。②骨代谢方面,葛根素三组大鼠血钙、25(OH)VD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其中高剂组血钙、25(OH)VD水平最高(P<0.05);葛根素三组大鼠血清TRACP5b、CTX-1、ALP-B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其中中剂组血清TRACP5b、CTX-1、ALP-B水平最低(P<0.05);葛根素三组大鼠血清0C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其中中剂组血清OC水平最高(P<0.05);葛根素三组大鼠骨密度与模型组比较升高(P<0.05),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炎症指标:葛根素三组大鼠MCP-1、TNF-α、IL-1、hs-CRP与模型组比较下降明显(P<0.05),其中中剂组MCP-1、TNF-α、IL-1、hs-CRP水平最低(P<0.05)。④皮质酮代谢方面,葛根素三组大鼠血清中皮质酮浓度与模型组比较下降明显(P<0.05),其中中剂组皮质酮浓度最低(P<0.05);葛根素三组大鼠肝脏、脂肪、骨组织中11 β-HSD1蛋白及m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所下降(P<0.05),其中中剂组11 β-HSD1蛋白及mRNA表达最低(P<0.05)。结论:①在糖代谢、骨代谢方面,葛根素具有降低血糖、提高胰岛素水平的作用;葛根素具有升高血钙、25(OH)VD、OC及骨密度,降低TRACP5b、CTX-1、ALP-B的作用。说明葛根素能够调节血糖、胰岛素、钙、25(OH)VD代谢,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调节骨转化,改善糖尿病大鼠的骨质疏松。②在炎症反应及皮质酮代谢方面,葛根素具有降低MCP-1、TNF-α、IL-1、hs-CRP、皮质酮水平,降低11 β-HSD1在肝脏、脂肪、骨组织中活性的作用;说明葛根素可能通过抗炎与抑制11β-HSD1活性,降低皮质酮活化,达到改善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③不同剂量葛根素比较,中剂量组在提高胰岛素水平、调节骨代谢、抗炎及抑制11 β-HSD1活性方面效果最佳。
付蔷[7](2021)在《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型临床特点及丹蒌片干预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分为横断面研究及随机对照研究两部分组成。研究一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型临床特点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别及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为判别其证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患者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病史、合并用药、吸烟史、饮酒史、中医四诊信息、理化检查结果,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中医内科学(第8版)》、《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分会)》,检索文献稳定型心绞痛的中医证型、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型辩证,共分为4种证型分别是:痰瘀互结型、气滞血瘀型、气虚血瘀型和气阴两虚型,将患者基本信息及理化结果记录在Excel表并用SPSS.24.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入选的19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痰瘀互结型86例、气虚血瘀型52例、气阴两虚型29例、气滞血瘀型27例。性别在不同证型间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0.05);痰瘀互结型的独立影响因素为BMI(B=0.616,p=0.000,OR=1.851)及 HGB(B=0.032,p=0.010,OR=1.033);BM I是气虚血瘀型的独立影响因素(B=-0.283,p=0.000,OR=0.753);BMI为气阴两虚型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B=-0.164、OR=0.849)。结论: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型分布:痰瘀互结型>气虚血瘀型>气阴两虚型>气滞血瘀型;性别、BMI、HGB与痰瘀互结型正相关,BMI与气滞血瘀型和气阴两虚型负相关。研究二丹蒌片干预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观察丹蒌片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参照2008年《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012版)》,纳入从2019年7月-2020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内科门诊诊断为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型的患者共32例,由中央随机系统产生静态区组化随机序列,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给予冠心病常规二级预防药物,治疗组在常规二级预防药物基础上加服丹蒌片:早、中、晚饭后半小时,每日口服3次、每次5片,共干预24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评分及硝酸甘油减停率,疗程为24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接受相应治疗后心绞痛积分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硝酸甘油减停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丹蒌片联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可降低心绞痛评分、改善硝酸甘油减停率、安全性良好,效果优于单纯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8](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提出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9](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季菲[10](2019)在《农村社区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感知老化、家庭弹性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济南市某农村社区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家庭弹性、自我感知老化及治疗依从性的现状,明确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究自我感知老化、家庭弹性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进一步检验家庭弹性在自我感知老化与治疗依从性间的调节效应。为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善农村老年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制定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7月至2018年9月对济南市某农村社区280例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老化感知量表、家庭弹性量表、治疗依从性量表。研究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与分析,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及阶层多元回归分析等。结果:1.农村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感知老化各维度平均得分分别为急/慢性时间性(3.51±0.80)分、周期时间性(3.59±0.57)分、情感表征(2.46±0.75)分、积极控制(3.74±0.64)分、消极控制(2.56±0.70)分、积极结果(3.26±0.74)分、消极结果(3.31±0.76)分。2.农村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家庭弹性总分为(87.53±11.19)分,总条目均分为(2.74±0.35)分,三个维度平均分排序依次是:持有积极看法(2.93±0.41)分、家庭沟通与问题解决(2.72±0.37)分、利用社会资源(2.43±0.44)分。3.农村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总分为(42.25±7.09)分,总条目均分为(2.11±0.35)分。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住方式、文化程度、月收入、支付方式、自我照顾情况及健康教育的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相关分析显示:积极自我感知老化与治疗依从性呈正相关(r=0.450,P<0.01),消极自我感知老化与治疗依从性呈负相关(r=-0.343,P<0.01)。积极自我感知老化与家庭弹性呈正相关(r=0.481,P<0.01),消极自我感知老化与家庭弹性呈负相关(r=--0.374,P<0.01)。家庭弹性与治疗依从性呈正相关(r=0.568,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沟通与问题解决、积极控制、急/慢性时间性是影响农村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因素。5.家庭弹性作为调节变量的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弹性在自我感知老化与治疗依从性之间起到部分调节作用,高水平的家庭弹性能显着缓和消极自我感知老化对治疗依从性的负向影响。结论:1.农村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家庭弹性水平良好。2.农村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感知老化、治疗依从性处于中等水平,不同人口学变量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具有差异性。3.积极自我感知老化与治疗依从性之间呈正相关,消极自我感知老化与治疗依从性之间呈负相关;家庭沟通与问题解决、积极控制显着正向预测农村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急/慢性时间性对治疗依从性则具有显着负向预测作用。4.家庭弹性在消极自我感知老化与治疗依从性之间存在显着调节作用。
二、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CRISPR/Cas9 技术在乳腺癌研究领域的应用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CRISPR/Cas9系统及CRISPR/Cas9高通量文库 |
2 药物靶点及耐药的研究 |
3 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
3.1 致癌基因层面 |
3.2 DNA修复层面 |
3.3 逆转耐药性层面 |
3.4 免疫治疗层面 |
3.5 其他 |
4 存在问题及展望 |
(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下)(论文提纲范文)
15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
15.1糖尿病肾病 |
15.1.1筛查 |
15.1.2诊断 |
15.1.3治疗 |
15.1.3.1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
15.1.3.2营养 |
15.1.3.3控制血糖 |
15.1.3.4控制血压 |
15.1.3.5纠正血脂异常 |
15.1.3.6透析治疗和移植 |
15.1.4随访与转诊 |
15.1.4.1随访 |
15.1.4.2转诊 |
15.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15.2.1诊断与分级 |
15.2.2筛查 |
15.2.3随访 |
15.2.4转诊 |
15.2.5治疗 |
15.2.5.1健康教育 |
15.2.5.2 DR的内科治疗 |
15.2.5.3眼科治疗 |
15.3糖尿病神经病变 |
15.3.1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分型及临床表现[58,409] |
15.3.1.1弥漫性神经病变 |
15.3.1.2单神经病变 |
15.3.1.3神经根神经丛病变 |
15.3.2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筛查与诊断 |
15.3.2.1 DSPN的筛查 |
15.3.2.2 DSPN的诊断 |
15.3.2.3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诊断 |
15.3.3治疗 |
15.3.3.1针对病因治疗[58,409,412] |
15.3.3.2针对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治疗 |
15.3.3.3疼痛管理 |
15.3.3.4自主神经病变的治疗 |
15.3.4预防 |
15.4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 |
15.4.1筛查 |
15.4.2诊断 |
15.4.3治疗 |
15.4.3.1 LEAD的治疗目的 |
15.4.3.2糖尿病性LEAD的预防 |
15.5糖尿病足病 |
15.5.1糖尿病足病的诊断及分级 |
15.5.2糖尿病足病的预防 |
15.5.3糖尿病足病的治疗 |
16低血糖 |
16.1低血糖的诊断标准 |
16.2可引起低血糖的降糖药物 |
16.3临床表现 |
16.4低血糖分级 |
16.5低血糖的可能诱因和预防对策[500] |
16.6低血糖的治疗 |
17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
17.1住院糖尿病患者的管理 |
17.1.1概述 |
17.1.2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原则 |
17.1.2.1病情评估 |
17.1.2.2治疗 |
17.1.2.3出院前准备 |
17.1.3非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或高血糖患者的血糖管理 |
17.1.3.1主要疾病的治疗 |
17.1.3.2管理模式 |
17.1.3.3血糖管理原则 |
17.1.3.4出院随访 |
17.2围手术期糖尿病管理 |
17.2.1术前准备及评估 |
17.2.1.1择期手术 |
17.2.1.2急诊手术 |
17.2.2术中处理 |
17.2.3术后处理 |
17.2.4围手术期低血糖的处理 |
17.2.5术后出院前准备 |
17.3妊娠期高血糖管理 |
17.3.1妊娠期高血糖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
17.3.1.1妊娠期糖尿病(GDM) |
17.3.1.2妊娠期显性糖尿病(ODM) |
17.3.1.3孕前糖尿病(PGDM) |
17.3.2计划妊娠的糖尿病患者孕前管理 |
17.3.2.1孕前咨询 |
17.3.2.2关于孕前药物应用 |
17.3.2.3孕前综合管理 |
17.3.3妊娠期高血糖的筛查 |
17.3.3.1高危人群筛查 |
17.3.3.2非高危人群筛查 |
17.3.4妊娠期高血糖的综合管理 |
17.3.4.1饮食和运动的指导 |
17.3.4.2血糖监测 |
17.3.4.3血压监测及治疗 |
17.3.4.4体重管理 |
17.3.4.5孕期降糖药物 |
17.3.4.6妊娠期血糖控制目标与低血糖 |
17.3.4.7妊娠期高血糖产后管理 |
17.4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 |
17.4.1儿童和青少年T2DM的诊断 |
17.4.2治疗 |
17.4.2.1健康教育 |
17.4.2.2饮食治疗 |
17.4.2.3运动治疗 |
17.4.2.4药物治疗 |
17.4.2.5血糖监测 |
17.4.2.6控制目标 |
17.5老年糖尿病 |
17.5.1概述 |
17.5.2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
17.5.3老年糖尿病的并发症 |
17.5.3.1急性并发症 |
17.5.3.2慢性并发症 |
17.5.3.3低血糖 |
17.5.3.4老年综合征 |
17.5.3.5骨折 |
17.5.3.6抑郁 |
17.5.3.7痴呆 |
17.5.4老年糖尿病的治疗 |
17.6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高血糖 |
17.6.1糖尿病合并OSAHS的患病率 |
17.6.2 OSAHS的筛查人群 |
17.6.3 OSAHS的诊断 |
17.6.3.1 OSAHS诊断标准[587] |
17.6.3.2 OSAHS的诊断方法 |
17.6.4糖尿病合并OSAHS的治疗 |
17.6.4.1生活方式干预 |
17.6.4.2药物治疗 |
17.6.4.3改善OSAHS的治疗 |
17.7糖尿病与感染 |
17.7.1糖尿病患者常见感染类型 |
17.7.1.1泌尿系统感染 |
17.7.1.2呼吸道感染 |
17.7.1.3结核 |
17.7.1.4消化系统感染 |
17.7.1.5其他感染 |
17.7.2糖尿病合并感染的防治 |
17.7.2.1预防 |
17.7.2.2治疗 |
17.8糖尿病与口腔疾病 |
17.8.1糖尿病口腔疾病的种类 |
17.8.1.1牙龈炎和牙周炎 |
17.8.1.2口腔黏膜病变 |
17.8.1.3龋齿 |
17.8.1.4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脱落 |
17.8.1.5颌骨及颌周感染 |
17.8.2糖尿病口腔疾病的防治 |
17.8.2.1一般治疗 |
17.8.2.2控制血糖 |
17.8.2.3控制感染 |
17.8.2.4切开引流,手术治疗 |
17.8.2.5其他 |
17.9糖皮质激素与糖尿病 |
17.9.1糖皮质激素与糖尿病风险 |
17.9.2糖皮质激素导致血糖升高的机制 |
17.9.3糖皮质激素所致高血糖特点及临床筛查策略 |
17.9.4类固醇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与控制目标 |
17.9.4.1非胰岛素类药物治疗 |
17.9.4.2胰岛素治疗 |
17.10糖尿病伴抑郁焦虑障碍 |
17.10.1临床特点 |
17.10.2危害 |
17.10.3治疗及管理 |
17.11重性精神障碍 |
18代谢综合征 |
18.1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
18.2代谢综合征的防治 |
19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 |
19.1糖尿病中医药治疗概述 |
19.2糖尿病中医药治疗建议 |
19.3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循证证据 |
19.3.1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 |
19.3.2协同降糖,改善症状和体征,提高生活质量 |
19.3.2.1津力达颗粒 |
19.3.2.2天麦消渴片 |
19.3.2.3参芪降糖颗粒 |
19.3.2.4葛根芩连汤 |
19.3.2.5大柴胡汤 |
19.3.3治疗并发症 |
19.3.3.1糖尿病肾病 |
19.3.3.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19.3.3.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19.3.4其他疗法的循证证据 |
19.3.4.1针刺 |
19.3.4.2中药熏洗 |
附录6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方法 |
附录7常用体质指标 |
(4)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素养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剔除/脱落标准 |
2.研究方案 |
2.1 病例纳入 |
2.2 测量工具 |
2.3 分组干预 |
2.4 干预资料 |
2.5 疗效评价 |
3.统计学方法 |
3.1 资料整理 |
3.2 统计分析 |
4.技术路线 |
5.研究结果 |
5.1 病例完成情况 |
5.2 研究对象基线资料分析 |
5.3 干预前疗效观察指标对比 |
5.4 干预后疗效观察指标对比 |
讨论 |
1.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素养干预对中医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 |
2.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素养干预对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 |
3.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素养干预对血糖的影响 |
4.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素养干预对血脂的影响 |
5.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素养干预对血压的影响 |
6.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素养干预对体重、腰围、BMI的影响 |
7.脱落、剔除原因讨论 |
结语 |
1.结论 |
2.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中医健康素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素养干预临床观察表 |
附录三 中医健康素养量表 |
附录四 自我管理量表 |
附录五 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素养讲座资料(部分) |
附录六 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资料(部分) |
附录七 糖尿病健康课程表 |
附录八 |
致谢 |
(5)江西省老年髓系恶性血液肿瘤证型分布规律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研究资料及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历收集方法 |
1.6 统计学方法 |
2.研究结果 |
2.1 江西省老年髓系恶性血液肿瘤患者一般信息分布 |
2.2 江西省老年髓系恶性血液肿瘤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2.3 中医证型分布与血常规的关系 |
2.4 中医证型分布与骨髓增生情况的关系 |
2.5 临床常见症状分布情况 |
2.6 既往合并疾病情况 |
2.7 中医证型分布与既往合并疾病的关系 |
2.8 中医证型分布与病程的关系 |
2.9 江西省老年髓系恶性血液肿瘤中药应用情况 |
3.分析与讨论 |
3.1 脾虚与痰湿的关系 |
3.2 江西省老年髓系恶性血液肿瘤患者一般信息分析 |
3.3 江西省老年髓系恶性血液肿瘤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分析 |
3.4 中医证型与血常规的关系分析 |
3.5 中医证型与骨髓增生情况分析 |
3.6 临床常见症状分布情况分析 |
3.7 既往合并疾病情况分析 |
3.8 中医证型与既往合并疾病的关系分析 |
3.9 中医证型与病程的关系分析 |
3.10 老年髓系恶性血液肿瘤中药使用情况分析 |
4.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6)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证型分析及葛根素对DOP的改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现代研究进展 |
1.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2.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进展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病因病机 |
2. 辨证分型 |
3. 中药治疗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及相关因素分析 |
1. 研究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资料收集 |
2.2 一般情况收集 |
2.3 调查内容 |
3. 统计方法 |
4. 结果 |
4.1 一般情况 |
4.2 实验室指标比较 |
4.3 骨密度值比较 |
4.4 中医证型比较 |
4.5 合并骨质疏松组主证型间骨密度值比较 |
5. 讨论 |
5.1 临床特征 |
5.2 中医证型特点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基于炎性反应及皮质酮代谢探讨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改善机制 |
1. 实验资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及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造模 |
2.2 分组处理 |
2.3 指标检测 |
2.4 统计学分析 |
3. 技术路线 |
4. 结果 |
4.1 一般情况 |
4.2 不同剂量葛根素对糖代谢指标的影响 |
4.3 不同剂量葛根素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
4.4 不同剂量葛根素对炎症指标的影响 |
4.5 不同剂量葛根素对皮质酮代谢的影响 |
5. 讨论 |
5.1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建立 |
5.2 血糖、胰岛素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
5.3 骨代谢标记物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
5.4 炎症指标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
5.5 皮质酮代谢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
5.6 葛根素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型临床特点及丹蒌片干预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现代医学研究 |
1. 流行病学 |
2. 冠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 |
2.1 脂质浸润学说 |
2.2 内皮细胞损伤 |
2.3 炎症浸润 |
2.4 血栓形成 |
2.5 平滑肌细胞增殖 |
2.6 免疫功能障碍 |
3 危险因素 |
3.1 高血压 |
3.2 血脂异常 |
3.3 糖尿病 |
3.4 吸烟 |
3.5 性别 |
3.6 年龄 |
3.7 心理社会因素 |
4. 稳定型心绞痛的潜在机制 |
4.1 冠状动脉循环的解剖异常 |
4.2 正常或斑块病变动脉的局灶性或弥漫性痉挛 |
4.3 微血管功能障碍 |
综述二 丹蒌片对胸痹的治疗 |
1. 胸痹病机探讨 |
2. 丹蒌片方解及功效 |
3. 丹蒌片有效成分的基础研究 |
3.1 葛根素 |
3.2 Forononetin |
3.3 花青素 |
3.4 芍药苷 |
3.5 丹参酮ⅡA |
参考文献 |
研究一 稳定型心绞痛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排除标准 |
3. 研究内容和统计方法 |
3.1 统计分析 |
4. 结果 |
4.1 人口学资料分析 |
4.2 入组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4.3 四个证型资料 |
4.4 各危险因素及相关客观指标与中医证型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5. 讨论 |
5.1 方法学讨论 |
5.2 一般情况讨论 |
5.3 中医证型讨论 |
5.4 成对比较与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BMI与痰瘀互结型正相关 |
5.5 成对比较与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GB、AST与痰瘀互结型正相关 |
5.6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CY与痰瘀互结型呈正相关趋势 |
6. 本研究的特点 |
7. 不足与展望 |
8. 结论 |
研究二 丹萎片干预的临床疗效观察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对象 |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分析 |
3. 讨论 |
3.1 一般情况讨论 |
3.2 丹蒌片方解 |
3.3 治疗效果评价 |
3.4 安全性分析 |
3.5 不足与展望 |
4. 结论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心绞痛症状积分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10)农村社区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感知老化、家庭弹性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自我感知老化 |
1.1 自我感知老化概念 |
1.2 自我感知老化测量工具 |
1.3 自我感知老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治疗依从性 |
2.1 治疗依从性概念 |
2.2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 |
2.3 治疗依从性评估方法 |
2.4 治疗依从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家庭弹性 |
3.1 家庭弹性的起源及概念 |
3.2 家庭弹性的理论模型 |
3.3 家庭弹性测量工具 |
3.4 家庭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3.5 家庭弹性的调节作用 |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样本量的确定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工具 |
2.2 资料收集 |
2.3 统计学方法 |
2.4 质量控制 |
2.5 伦理考虑 |
二、研究结果 |
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2 农村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家庭弹性及自我感知老化得分 |
3 不同人口学特征对农村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差异性比较 |
4 农村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感知老化、家庭弹性与治疗依从性相关分析 |
5 农村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
6 家庭弹性在自我感知老化与治疗依从性之间的调节作用 |
三、讨论 |
1 农村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 |
2 农村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感知老化现状 |
3 农村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家庭弹性现状 |
4 农村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感知老化、家庭弹性与治疗依从性的关系 |
5 农村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回归分析 |
四、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附件 |
四、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CRISPR/Cas9 技术在乳腺癌研究领域的应用及进展[J]. 方敏,李莉,李恒宇,盛湲. 世界临床药物, 2021(12)
- [2]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5)
- [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下)[J]. Diabetes Branch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1(09)
- [4]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素养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D]. 方菲.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江西省老年髓系恶性血液肿瘤证型分布规律回顾性研究[D]. 欧阳丹.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证型分析及葛根素对DOP的改善机制[D]. 王颖.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型临床特点及丹蒌片干预的临床疗效观察[D]. 付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8]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04)
- [9]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4)
- [10]农村社区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感知老化、家庭弹性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研究[D]. 季菲.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