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持续发展与绵阳跨世纪发展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侯燕[1](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吴丽[2](2019)在《四川省城镇空间结构缺陷与优化路径研究》文中指出现代化的进程总是伴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城镇结构的不断完善,城镇化带来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最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自1978年以来,在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下,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从起点低、基础差到增速快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至2018年来的40年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从最初的1.7亿人增长至8.3亿人,城镇化率从最初的17.92%提升41.66个百分点至59.58%,达到年均1.042个百分点的增速。作为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带动力量的三大经济区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以2.8%的国土面积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国内领先的经济发展高地。城镇空间作为城镇化发展的物质载体,对城镇化及城镇要素的流向有着重要影响。首先,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使得要素在空间范围内实现合理配置,企业和相关投资主体将选择最佳区位以实现利润最大化,随着生产要素、政策环境、市场条件、文化观念的变化,通过上下游产业在城镇集聚,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功能和形态的城镇空间;其次,推进城镇化进程一直是党中央高度关注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政策方针;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促进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只有聚焦城市群中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补其短板,加强弱项才能带动城镇的均衡发展。城镇空间合理布局成为国家关注城镇发展的热点话题,其优化调整更是为统筹城乡关系、协调大中城市与小城镇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奠定重要基础。本文以四川为研究主体,一是因为四川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加速器”;二是四川是长江上游最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成渝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增长点,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农业、军事、旅游、文化大省。透彻分析、深入研究四川城镇空间结构的基本缺陷、科学布局和优化调整,对于全面促进四川区域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乃至全面提升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以“一带五区”的四川省城镇空间发展格局为指引,通过剖析四川省城镇空间结构现有缺陷,试图探索出四川省城镇空间结构的优化路径选择。以城镇空间密度、规模、形态为三条主要线索,科学判定四川省城镇空间结构现状;通过城镇空间结构点要素、线要素、面要素分析及空间产业结构的分析得出四川城镇空间结构相关指标的评价结果及主要缺陷;探索确立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基础、以强化产业支撑为重点、以培育新兴增长点为动力、以明确城市群发展重点为支撑、以网络布局合理化为目标,构建开放合作协调的新型城镇化空间发展格局。首先,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城镇空间结构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研究创新与主要局限、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城镇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整理得出国内外文献综述;其次,从四川省城镇空间结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发展特点三方面描述了其发展态势,并通过空间结构点、线、面、产业结构等四方面探索得出四川省城镇空间结构的缺陷;最后,搭建以战略机遇、战略目标、战略原则、战略意义、战略思路为主要核心内容的城镇空间结构战略框架,探索得出四川省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路径选择。本文以城镇空间结构理论为指导、以四川城镇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目标,试图在城镇空间密度、城镇空间规模、城镇空间形态上进行探索,研究视角扩展为四川省范围内21市州的城镇空间结构优化,通过分析四川省城镇空间结构现有缺陷,找出当下面临问题,在此基础上,全面构建四川省城镇空间结构的战略框架,提出以制度创新为前提、以中心城市为主体、以城市群为基础、以开放合作为保障的战略思路,探索出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强化产业发展支撑、培育新兴增长点、明确城市群发展重点、网络布局合理化为主要内容的四川城镇空间结构优化路径选择。
王棋[3](2018)在《基于军民融合的四川天府创新共同体研究》文中指出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就是把国防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体系之中,并有效联动和协同整合国防和经济两支资源,促使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均衡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国防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保障国家安全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两大目标。四川作为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和第一批建设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域,负有光荣任务,承担着重大责任,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四川依托成都、德阳、绵阳地区,围绕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开展先行先试,为我国进行全面创新改革和实现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积累宝贵经验。目前,四川正在努力争设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而在全球资源整合和创新活动爆发性增长的时代背景下,要真正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就需要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而军民融合创新共同体是推进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因此,构建基于军民融合的创新共同体,在今天显得非常迫切。本文将以成都、德阳、绵阳三市为载体,以军民融合产业为核心,以协同创新为动力,对基于军民融合的四川天府创新共同体建设进行探讨。首先,对国内外对军民融合、创新共同体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对国外军民融合式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进行借鉴。其次,从国家战略和政策、经济、科学技术、市场需求、竞争等方面对基于军民融合的四川天府创新共同体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再通过对创新共同体中成都、德阳、绵阳三地内部的创新主体资源、创新载体资源、人力资源、经费资源、创新成果、转换能力、综合服务能力等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对三地进行区域功能定位及相应的结构模式研究。最后,对基于军民融合的四川天府创新共同体合作机制进行分析,首先从内外部动力方面,对基于军民融合的四川天府创新共同体构建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再主要通过研究各种创新资源运行机制,打造一系列的子共同体,来分析研究基于军民融合的四川天府创新共同体的运行机制构建,即主要通过构建区域创新合作机制,打造创新要素共同体;构建利益均衡机制,打造协同创新利益共同体;构建军地协调机制,打造军地创新共同体;构建创新政策机制,打造创新政策共同体四个方面对基于军民融合的四川天府创新共同体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实现基于军民融合的四川天府创新共同体运行机制系统化、有效性构建。此外,就“银河·596”军民融合战略科技创新进行案列分析,希望为我国军民融合创新共同体建设实践提供参考建议。
曾青[4](2012)在《绵阳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战略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四川除了超大城市成都外,还没有城市人口超过100万的特大城市存在,由于缺乏特大城市而导致的城市规模体系断层制约了四川城市经济整体实力的提升。为了完善四川的城市规模等级体系,推动四川城市经济的规模发展,四川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培育8个百万人口特大城市,而绵阳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是最有潜力率先完成特大城市建设的城市。然而,在特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绵阳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又应该从哪些方面找准特大城市建设的方向则是本文亟待解决的问题。对绵阳构建特大城市的研究不仅能为绵阳特大城市的构建提供指导,也对四川其他7个拟建特大城市甚至是我国其他特大城市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论文首先从特大城市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出发,明确了我国特大城市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特征,从而为绵阳构建特大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提供借鉴。接着,论文分析了绵阳城市的历史演变进程和演进特点,绵阳城市发展的战略基础条件以及绵阳构建特大城市的战略必要性。然后,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明确绵阳与现有特大城市的差距。接着,论文利用SWOT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绵阳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战略态势进行了分析,从而明确了绵阳在四川8个拟建特大城市中的优势、劣势及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对绵阳构建特大城市的战略目标、战略思路及其战略对策进行了分析。本文通过对绵阳构建特大城市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最终得出特大城市的构建并不是单纯的城市人口增长,更重要的是城市承载力,凝聚力和辐射力的全面提升,这就要求绵阳在构建特大城市的过程中既要扩展城市人口和空间规模,也要壮大城市产业,提升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基础设施,从而全方位的提升城市整体建设水平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
李浩[5](2008)在《城镇群落自然演化规律初探》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城镇密集地区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国家“十一五规划”中首次出现城市群的概念,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培育城市群的要求,“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将城镇群作为我国城镇空间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全国上下呈现出一片“城市群热”的情况下,各地正在进行的城镇群规划工作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城镇集群发展的模式存在一定的争议以及我国城镇群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等。鉴于国内外城镇密集地区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地理学和经济学领域,尚缺少从社会、文化、生态等角度进行研究,本论文选择从生态学的视角对城镇密集地区的发展现象进行研究,将群落生态学中的“生物群落”概念拓展至城镇密集地区研究领域,提出“城镇群落”的概念,并借鉴生物群落的自然演化规律,对城镇群落空间发展的自然演化规律进行初探。本论文研究属于城市规划学同区域科学、生态学相融合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主要是一种类比(类推)的方法,采取“提出问题——研究综述——理论建构——规律推演——实证分析”的技术路线。城镇是人类活动的聚居体,人是组成城镇的基本细胞,人和生物的同一性和本质上的一致性,保证了从“生物群落”向“城镇群落”类推研究的可靠性。论文共分四大部分:第1章为绪论部分,通过对当前“城镇群规划”热潮的冷思考及国内外城镇密集地区研究的综述,建构论文研究的问题和框架;第2~4章为上篇,明确城镇群落研究的逻辑基础,提出城镇群落的概念,探讨城镇群落空间范围的界定;第5~9章为中篇,分别从城镇群落空间环境的选择、空间要素的构成、空间形态的类型、空间关系的组织、空间发展的演替等几个方面对城镇群落空间发展的自然演化规律进行了初探;第10、11章为下篇,探讨城镇群落的空间规划问题,并对论文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群落的概念是生态思想和生态应用中最为重要的原则之一”,基于生态学的视角,城镇的群体发展既是一种地理现象,也是一种生物现象。当今世界,由于主导城镇空间发展的因素不断演化,致使区域城镇空间发展日益呈现出一种“群落”的格局。本文研究所提出的“城镇群落”概念,是从生态学视角对城镇密集地区发展现象的一种解读,即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由一定的人类聚居单元及其它生物种群所组成,表现出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空间结构,与区域空间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并具有特定功能的城乡空间集合体,它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域空间和生态学功能单位。城镇群落概念的提出,意味着赋予了城镇密集地区以生命的智慧,这正是区别于城镇群、大都市带、城市经济区等其它相关概念的关键所在。城镇群落的核心思想在于:追求诸多城乡空间要素的群体、整体发展,而非少数城镇的做优、做大、做强;追求多种城乡空间资源的多维度、纵深度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而非对某种类型的空间资源利用有所偏爱;追求一系列城镇空间发展的分工协作和共生共荣,而非城镇之间的无序和恶性竞争;追求群落自身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更新作用的维持及长期可持续发展利益,而非“先污染、后治理”等近期利益当先的短视行为。研究表明,城镇群落的空间发展并不是盲目无序的,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自然规律:(1)城镇群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环境,具有鲜明的特征,平原(或盆地)的地形环境和近海(或大江大河)的地理区位是其基本的生境要求;(2)构成城镇群落空间结构的自然生态空间和城镇发展空间是一种相互统一的耦合关系和连续体,城镇发展空间随其规模不同而呈现出营养级别和性质的层次变化;(3)城镇群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要素包括自然地形环境、交通运输网络、顶位城市的性质以及城镇间的竞合关系等,基于城镇建设用地的组合形态可将其划分为带型、环型、星月型、放射型、组团型等,基于项位城市的数量可将其划分为单核型、双核型、多核型等;(4)共生是城镇群落空间关系组织的基本原理,各种空间要素之间的复杂共生促生共生质,使城镇群落具有任何单一城镇所无法具有的性质和职能。城镇发展空间对自然生态空间是一种典型的寄生关系,自然生态空间是城镇群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撑系统。竞争导致城镇群落不同城镇空间发展“生态位”的产生,是城镇群落空间结构形成和空间形态发展的重要原因;(5)城镇群落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其演替的根本动因在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基本趋向是演变为人类聚居的一种“顶极城镇群落”。在城镇群落的空间规划中,应当明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导向,凝聚共赢意识、促进城乡空间发展的区域分工与协作,区划控制自然生态空间、维护城镇群落生态安全格局,构建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引导城镇发展空间的群落式布局,促进城镇群落边缘区空间的健康发展,等等。论文力求在两个方面实现创新:(1)用生物学中的“群落”概念和“城镇群”作类比研究,提出了“城镇群落”的概念,并引入了生态学的共生、演替、灭亡等概念,对提高人们对城镇和城镇群的生态问题的认识有积极意义;(2)通过对成渝城镇密集地区的案例分析,实证了城镇群落的演化规律,提出了城镇群落规划调控对策,对成渝城镇密集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范卿泽[6](2008)在《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西部城镇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域间在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主要是由不同地区的城市在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决定的,而后者又是与区域城镇化水平紧紧相连。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不能不研究城镇化问题。论文系统归纳了城镇化理论的相关观点,重点对城镇化发展模式、城镇化与企业集群关系研究、我国城镇化的功能作用进行了述评和概述,提出了缩短区域差距、推进西部地区快速发展,必须以实施城镇化战略为主线和突破口,着力解决西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走出一条符合西部区情的城镇化道路。城镇化是一个综合发展的过程,衡量与比较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标准不能是一个单一指标,而应该是能够反映这种复杂过程、反映各种主要因素变化的指标体系。论文从构建区域城镇化指标体系、建立数学模型入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在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各项指标的差距中,最大的是西部地区城镇体系不够完善、产业城镇化水平不高。完善城镇体系、发展城镇经济,是西部地区城镇化的首要任务。重点在于适当增加城镇数量,扩大城镇规模,积极构建城镇集群。无论是城镇数量的增加还是规模的扩大,都要依赖于地区经济尤其是城镇经济的发展。发展城镇经济,关键是要选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经济组织模式。中小企业集群以其特有的成本优势、市场优势、创新优势和扩张优势,宜作为西部地区城镇发展经济的首选。论文介绍了中小企业集群的理论和优势,分析了城镇群形成的产业背景,提出企业集群模式是中小城镇经济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只有立足于培育企业集群,才能实现大城市的空间转型、增强中小城市竞争力、重点发展小城镇。没有企业集群,就没有中小城(镇)的发展动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就不能协调发展。西部地区城镇化的重要目标是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或城镇群),在其内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有各自的地位和作用,相互联系,协调发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城镇体系中城镇群协同的基础和实质是资源互补和企业集群间的协同,如果城镇之间的产业不互补,城镇群中各城镇功能的合作互补就无法实现。因此,企业集群是城镇集群的基础,城镇集群是企业集群的载体。突出重点,统筹兼顾,通过企业集群与城镇集群的互动共生,走集聚式城镇化道路,是促进西部地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实路径,也是西部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小企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颇具特色的产业经济组织形式。中国的地方中小企业集群正在迅速崛起,将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论文对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的可行性作了全面分析,认为中小企业集群吸收了诸多发展道路的优点以及大量理论研究成果,依托其突出优势和广泛适应性,可以从西部地区实际出发,创造条件,逐步形成能够体现和发挥自身优势的企业集群,从而以企业集群为基础,构建城镇集群成为可能。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是需求条件、要素条件、相关支撑产业条件、社会网络、文化传统、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地方企业家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地方政府居于核心地位,在中小企业集群培育与发展中应积极发挥作用。论文构建了政府在培育区域中小企业集群中的“钻石模型”,提出了培育发展中小企业集群、建立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的对策建议。论文最后以渝蓉经济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运用多种学科的相关理论,采用理论分析、规范分析、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西部城镇化路径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论证。研究成果主要是构建了区域城镇化指标体系,通过实证分析找到了东西部城镇化的主要差距,为不同区域之间比较分析城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构建了西部地区城镇化路径模型,提出了走企业集群与城镇集群互动发展的集聚式城镇化道路是促进西部城镇化的现实路径;构建了中小企业集群优势与西部地区特征耦合模型,认为企业集群在西部地区有培育发展的可行性,有力佐证了西部地区走集聚式城镇化道路的可能性,也丰富和完善了企业集群理论;构建了政府在培育区域中小企业集群中的“钻石模型”,提出了培育发展中小企业集群、建立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机制的对策建议。
赵常兴[7](2007)在《西部地区城镇化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走向文明和社会进步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西部城镇化作为中国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城镇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也滞后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滞后,不但严重阻碍了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而且也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全局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本研究以西部地区城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它的基础条件、发展历史、现实状况及未来发展战略进行探究,系统地梳理了西部城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运用双向思维分析了西部城镇化基础条件的优势与劣势、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探究西部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以期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本研究首先全面分析了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基础性条件。影响西部城镇化的基础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文环境等。具体表现为:西部地区自然条件优劣共存,既具有资源禀赋优势,又存在地形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等制约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文环境错综复杂,大大增加了城镇化推进的难度。通过对基础性条件进行分析,指出必须正视现实、立足区情、因地制宜来推进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回顾了历史时期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过程,总结出它的阶段性特征和政府主导性特征。第一,阶段性特征明显:封建社会时期得到发展的城市主要是各级行政中心,政治职能明确;在近代的发展基本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政策影响,西部城镇化发展起伏波动,有前进也有倒退;改革开放以后,西部城镇化实现了健康发展,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第二,政府的主导性特征突出,决定着西部城镇化的方向和发展速度。进一步展开对西部地区城镇化现实发展状况的分析。首先,概括了西部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剖析了制约西部城镇化发展的多方面因素,除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人口素质等常规因素外,还提出政策与制度障碍和地理空间格局不经济限制了西部城镇化的推进;最后,分析了促进西部城镇化发展的有利机遇和动力条件,主要包括国家扶持、政策倾斜、比较利益驱动、信息化与信息技术发展和制度创新等。探讨了西部城镇化进程中政府的角色定位、行为选择和制度创新。西部城镇化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导模式,决定了政府在其发展过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分析了政府的角色定位;探究了政府行为选择的重点,如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与城市发展规划、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进一步提出政府应当适时开征生态资源税,建立和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提出以制度创新促进西部城镇化协调持续发展。探寻了西部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建议充分发挥西部资源优势,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建设资源性城镇;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将生态移民与城镇化相结合,走生态型城镇化道路;依托主要交通干线发展城镇密集带;在边境地区发展边贸驻军型城镇;依托特色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型城镇。各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城镇化模式,促进本地区人口和产业的非农化。最后,对西部地区城镇体系构建和未来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出构想。论述了西部地区城镇体系构建的目标,即:建立各等级城镇合理均衡分布的规模结构、功能明确分工合理的职能结构、“点轴面”立体布局的空间结构。提出未来西部城镇化的总体发展战略,即:以突出西部特色、走多元城镇化道路、在局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总体指导思想;以生态保护、城乡统筹、外延扩张与内涵提高并重、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兼顾地区差异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以本世纪中叶基本完成城镇化、促进城镇质量全面提升为战略目标;以发展大中城市为战略重点;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本研究最后指出:基于西部地区特殊的区情,发展小城镇切忌遍地开花,应主要选择以条件较好的县城和重点中心镇为发展对象,有重点地适度发展。
郑备[8](2006)在《论四川产业结构优化中的空间协调》文中研究说明区域产业结构是产业阵容与空间载体的有机结合,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既要求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实现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又要求区域空间协调,使产业结构的优化演进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其开发程度相适应。空间协调和谐,是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而艰难的任务。近十多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产业门类齐全、主导产业地位不突出,区域之间产业趋同、低水平重复建设等多年存在的问题,并未根本改变。而且,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产业扩张与淡水、土地等资源短缺的矛盾不断凸显,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日益加剧。这些问题的出现,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我们的区域经济政策偏离了国情和区情,产业结构调整未能与空间协调结合,偏离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所规定的方向和限度。为此,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系统阐明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内涵进行了专题论述,特别是,第一次明确规定了经济活动和产业发展的空间约束框架——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体功能区,四大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和定位,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空间协调的前提,也开出了空间约束的底线。 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培育,四川也进行了不懈地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三次产业结构层次低、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竞争力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主导产业模糊、区域特色不鲜明等问题,仍然突出,强化了不合理的“行政区经济”,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四川在“十一五”规划中阐明了产业
刘向东[9](2005)在《创建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强于世界者必盛于海洋,衰于世界者必先败于海洋。从国际上看,世界上经济大国莫不是海洋大国。21世纪是人类全面开发利用海洋的世纪,海洋问题已成为世界各沿海国家高度关注的议题。我国既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也是海洋大国。保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离不开海洋。1995年江泽民主席指出:“我国是一个陆地国家,也是一个海洋大国。”开发和利用海洋,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我国已经确定,在21世纪初期实施国家发展战略时,适时启动和实施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生态环境健康、海洋综合国力强大的海洋强国。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和国家重要的海洋科研基地,青岛市聚集了大量的海洋科技人才和海洋科研机构,是我国建设海洋科技产业城最具潜力的城市。20世纪90年代初,我市部分专家学者提出了“从海洋科学城走向海洋产业城”的初步构想,市政府已经把发展海洋科技和电子信息产业作为跨世纪发展高新技术、加快产业升级的两大重点,并决定用10年左右的时间创建“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以下简称“创城”)。 青岛市的“创城”工作已经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并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的明确支持。2001年1月21日,科技部召开第35次部务会议,研究组建青岛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等问题。会议支持青岛建设海洋科技城。因此,尽快把青岛市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洋科技产业城,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加快推进实施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大量调研和系统论证的基础上,紧密结合青岛市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应用新产业区理论以及区域经济理论和开发模式等,追索了创建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的理论渊源。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类型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区位布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政府促进园区发展的法规政策,试图为规划设计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总体思路。
王修贵,段永红,张乾元,雷声隆,刘丹,严冬,谢学军[10](2004)在《节水型社会实践与理论研究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一)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状况1、总量大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全国多年平均河川年径流总量为27115亿m3,位居世界第四位。根据1997年人口统计,全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220m3。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等7个有关组织在1997年对全世界153个国家和地区所做的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量排在第121位。1993年国际人口行动计划提出的“持续水——人口和可更新水的供给前景”,报告认为:人均水资源量少于1700m3的国家为用水紧张国家,少于1000m3的为缺水国家,少于500m3的为严重缺水国家。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将接近1700m3,濒临“用水紧张国家”的边缘,将进入全国性用水紧张时期。
二、可持续发展与绵阳跨世纪发展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持续发展与绵阳跨世纪发展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以青年为本 |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重视留学工作 |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四川省城镇空间结构缺陷与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创新与主要局限 |
1.3.1 研究创新 |
1.3.2 主要局限 |
1.4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1.4.1 主要结论 |
1.4.2 研究展望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城镇空间结构相关概念 |
2.1.1 城市与城镇概念 |
2.1.2 城镇化概念界定 |
2.1.3 城镇形态与城镇空间结构 |
2.1.4 城镇空间结构缺陷与优化 |
2.2 城镇化理论 |
2.2.1 城乡融合观 |
2.2.2 城乡二元结构 |
2.2.3 人口迁移理论 |
2.2.4 城市群理论 |
2.3 城镇空间结构理论 |
2.3.1 区位论 |
2.3.2 中心—外围模型 |
2.3.3 点轴开发理论 |
2.3.4 网络开发理论 |
2.4 文献综述 |
2.4.1 国外研究综述 |
2.4.2 国内研究综述 |
2.4.3 研究述评 |
3 四川省城镇空间结构发展态势 |
3.1 四川城镇空间结构发展历程 |
3.1.1 初级阶段(1949 年—1964 年) |
3.1.2 起步阶段(1965 年—1978 年) |
3.1.3 调整阶段(1979 年—2000 年) |
3.1.4 加速阶段(2000 年—至今) |
3.2 四川省城镇空间结构现状 |
3.2.1 空间结构纵向分析 |
3.2.2 空间结构横向分析 |
3.2.3 空间结构总体现状 |
3.3 四川省城镇空间结构特点 |
3.3.1 空间规模差异明显 |
3.3.2 空间影响相对薄弱 |
3.3.3 空间分布东重西轻 |
4 四川省城镇空间结构缺陷分析 |
4.1 空间结构点分析 |
4.1.1 模型介绍 |
4.1.2 数据来源 |
4.1.3 模型测定 |
4.1.4 结果分析 |
4.2 空间结构线分析 |
4.2.1 模型介绍 |
4.2.2 数据来源 |
4.2.3 模型测定 |
4.2.4 结果分析 |
4.3 空间结构面分析 |
4.3.1 城镇布局失衡 |
4.3.2 城镇群空间影响力薄弱 |
4.3.3 城镇化差异明显 |
4.3.4 人口分布不均 |
4.4 空间产业结构分析 |
4.4.1 模型介绍 |
4.4.2 数据来源 |
4.4.3 模型测定 |
4.4.4 结果分析 |
5 四川省城镇空间结构优化战略框架 |
5.1 战略机遇 |
5.1.1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 |
5.1.2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进 |
5.1.3 四川省十三五规划实施 |
5.1.4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实施 |
5.2 战略目标 |
5.2.1 总体发展目标 |
5.2.2 城镇建设目标 |
5.2.3 区域发展目标 |
5.3 战略原则 |
5.3.1 经济与生态统一 |
5.3.2 产业合理分工 |
5.3.3 区域间协调适度 |
5.3.4 可持续发展 |
5.4 战略意义 |
5.4.1 理论意义 |
5.4.2 经济意义 |
5.4.3 社会意义 |
5.4.4 生态意义 |
5.5 战略思路 |
5.5.1 以制度创新为前提 |
5.5.2 以中心城市为主体 |
5.5.3 以城市群为基础 |
5.5.4 以开放合作为保障 |
6 四川省城镇空间结构优化路径选择 |
6.1 推进城乡一体化 |
6.1.1 规划一体化 |
6.1.2 产业一体化 |
6.1.3 社会保障一体化 |
6.2 强化产业发展支撑 |
6.2.1 积极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 |
6.2.2 重点扶持现代制造业基地 |
6.2.3 优先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
6.2.4 加快农村现代农业发展 |
6.3 培育新兴增长点 |
6.3.1 优化中心城市发展 |
6.3.2 重点发展大中城市 |
6.3.3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
6.3.4 积极打造特色小镇 |
6.4 明确城市群发展重点 |
6.4.1 成都平原城市群 |
6.4.2 川南城市群 |
6.4.3 川东北城市群 |
6.4.4 攀西城市群 |
6.4.5 川西北生态经济区 |
6.5 网络布局合理化 |
6.5.1 确立总体网络布局 |
6.5.2 完善交通网络 |
6.5.3 搭建通讯网络 |
6.5.4 构建物流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军民融合的四川天府创新共同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创新共同体相关研究 |
1.3.2 军民融合相关研究 |
1.3.3 现有研究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文创新点 |
1.6.1 研究视角 |
1.6.2 研究对象 |
1.6.3 研究结论 |
2 基于军民融合的四川天府创新共同体建设相关概念 |
2.1 创新共同体的概念 |
2.1.1 共同体 |
2.1.2 协同创新 |
2.1.3 创新共同体 |
2.2 军民融合的界定 |
2.3 基于军民融合的四川天府创新共同体的界定 |
2.3.1 四川天府创新共同体 |
2.3.2 基于军民融合的四川天府创新共同体 |
3 国外相关经验借鉴 |
3.1 美国DARPA |
3.2 以色列 |
3.3 日本 |
4 基于军民融合的四川天府创新共同体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能力分析 |
4.1 外部环境 |
4.1.1 国家战略和政策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科学技术环境 |
4.1.4 市场需求环境 |
4.1.5 竞争环境 |
4.2 内部资源能力 |
4.2.1 创新主体资源 |
4.2.2 创新载体资源 |
4.2.3 人力资源 |
4.2.4 经费资源 |
4.2.5 创新成果 |
4.2.6 转化能力 |
4.2.7 综合服务能力 |
5 基于军民融合的四川天府创新共同体区域功能定位及结构 |
5.1 基于军民融合的四川天府创新共同体构成主体 |
5.1.1 区域政府 |
5.1.2 高校和科研院所 |
5.1.3 企业组织 |
5.1.4 中介机构 |
5.2 基于军民融合的四川天府创新共同体区域功能定位 |
5.2.1 成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军民融合创新和服务中心 |
5.2.2 德阳:国家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 |
5.2.3 绵阳:国家军民融合创新改革发展示范基地 |
5.3 基于军民融合的四川天府创新共同体结构 |
5.3.1 基于军民融合的四川天府创新共同体结构模式 |
5.3.2 基于军民融合的四川天府创新共同体结构特性 |
6 基于军民融合的四川天府创新共同体机制分析 |
6.1 基于军民融合的四川天府创新共同体构建动力机制 |
6.1.1 内部动力 |
6.1.2 外部动力 |
6.2 基于军民融合的四川天府创新共同体运行机制构建 |
6.2.1 区域创新合作机制 |
6.2.2 利益均衡机制 |
6.2.3 军地协调机制 |
6.2.4 创新政策保障机制 |
7 案例分析:“银河·596”军民融合战略科技创新 |
7.1 “银河·596”背景简介 |
7.2 “银河·596”园区环境和内部资源能力分析 |
7.2.1 “银河·596”园区环境 |
7.2.2 “银河·596”内部资源能力 |
7.3 “银河·596”打造“军民融合型战略科技创新基地”的功能定位 |
7.4 “银河·596”军民融合战略科技创新的运行机制构建 |
7.4.1 创新合作机制 |
7.4.2 利益均衡机制 |
7.4.3 创新政策保障机制 |
8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绵阳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外有关特大城市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内有关特大城市的相关研究 |
1.2.3 绵阳城市建设的国内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特大城市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
2.1 特大城市基本内涵的界定 |
2.1.1 特大城市的界定 |
2.1.2 特大城市的一般特征 |
2.2 特大城市相关传统理论——城市规模效益理论 |
2.3 我国特大城市的发展状况及其对绵阳的启示 |
2.3.1 我国特大城市的发展现状 |
2.3.2 我国特大城市的发展特征 |
2.3.3 我国特大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 |
2.3.4 我国特大城市发展对绵阳的启示 |
第3章 绵阳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战略基础与必要性分析 |
3.1 绵阳城市演进历程 |
3.1.1 绵阳城市的历史演进 |
3.1.2 绵阳城市演进的特点 |
3.2 绵阳城市发展的战略基础条件 |
3.3 绵阳构建特大城市的战略必要性分析 |
3.4 绵阳与国内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差距 |
第4章 绵阳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战略态势分析 |
4.1 绵阳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优势分析(S) |
4.2 绵阳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劣势分析(W) |
4.3 绵阳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机遇分析(O) |
4.4 绵阳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挑战分析(T) |
第5章 绵阳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战略目标、思路与对策分析 |
5.1 绵阳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战略目标 |
5.2 绵阳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战略思路 |
5.3 绵阳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战略对策 |
5.3.1 壮大绵阳城市人口规模 |
5.3.2. 拓展绵阳城市空间规模 |
5.3.3 推进绵阳产业集群式发展 |
5.3.4 调整优化绵阳城市产业结构 |
5.3.5 提升绵阳城市综合功能 |
5.3.6 加强绵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城镇群落自然演化规律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图表索引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当前“城镇群规划”热潮中的几点“冷思考” |
1.1.1 日益兴起的“城镇群规划”热潮 |
1.1.2 “城镇群规划”面临的诸多“困境” |
1.1.3 “城镇群规划”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
1.1.4 本论文研究所针对的主要问题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城镇密集地区学术思想的萌芽 |
1.2.2 现代意义上的城镇密集地区研究 |
1.2.3 城镇密集地区研究的中国化 |
1.2.4 对国内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方法 |
1.3.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论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4 论文研究的实证对象 |
上篇 |
2 城镇群落研究的逻辑基础 |
2.1 国内外城市规划研究中的类比思想 |
2.2 类比方法的科学性分析 |
2.2.1 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
2.2.2 科学研究中的类比方法 |
2.2.3 类比方法的科学价值 |
2.3 城镇的生物特征 |
2.3.1 生物的基本特征 |
2.3.2 根据生物的基本特征对“城镇”进行检验 |
2.3.3 城镇是一个特殊而复杂的生物体 |
2.4 小结 |
3 城镇群落概念的提出 |
3.1 “城镇群落”的概念 |
3.1.1 生态学研究中的“群落”思想 |
3.1.2 “城镇群落”的基本概念 |
3.2 城镇群落与生物群落的共性、个性及其可类比性 |
3.2.1 城镇群落与生物群落的本质共性决定了二者的可类比性 |
3.2.2 城镇群落的独特个性意味着从生物群落向城镇群落的类比不可简单而论 |
3.2.3 城镇群落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3.3 城镇群落概念与城镇密集地区相关概念的关系 |
3.3.1 对城镇密集地区相关概念的简要梳理 |
3.3.2 关于城镇密集地区相关概念的讨论 |
3.3.3 城镇群落概念与城镇密集地区相关概念的关系 |
3.4 提出城镇群落概念的必要性及其核心思想 |
3.4.1 提出城镇群落概念的必要性 |
3.4.2 城镇群落概念的核心思想——兼论与其它城镇密集地区相关概念的区别 |
3.5 小结 |
4 城镇群落空间范围的界定 |
4.1 区域边界的涵义及其划分意义 |
4.1.1 区域边界的涵义 |
4.1.2 边界划分的意义 |
4.1.3 城镇群落的区域范围 |
4.2 国内外关于城镇密集地区范围界定的相关研究 |
4.2.1 戈特曼对Megalopolis的界定及国外的相关研究 |
4.2.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4.2.3 国际上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 |
4.2.4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本思路 |
4.3 城镇群落空间范围的界定 |
4.3.1 国际视野的“大城市连绵区”范围界定 |
4.3.2 国家视野的“城镇密集区”范围界定 |
4.4 成渝城镇群落的范围界定 |
4.4.1 相关研究中类似区域的范围界定 |
4.4.2 本论文研究对成渝城镇群落的范围界定 |
4.4.3 对几个空间范围界定结果的比较与讨论 |
4.4.4 成渝城镇群落的人口和社会经济概况 |
4.5 小结 |
中篇 |
5 城镇群落空间环境的选择 |
5.1 生境条件对生物群落发展的影响 |
5.2 城市形成与发展的空间环境要求 |
5.2.1 一般城市的要求 |
5.2.2 大城市的要求 |
5.3 适宜城镇群落发展的独特空间环境 |
5.3.1 平原(或盆地)的地形环境 |
5.3.2 近海(或大江大河)的地理区位 |
5.4 成渝城镇群落的空间环境 |
5.4.1 成渝城镇群落孕育的宏观空间环境——四川盆地 |
5.4.2 成渝城镇群落的自然地形环境 |
5.4.3 成渝城镇群落与长江流域的空间关系 |
5.5 小结 |
6 城镇群落空间要素的构成 |
6.1 生物群落的结构要素 |
6.2 城镇群落空间构成的两种实体空间 |
6.2.1 自然生态空间 |
6.2.2 城镇发展空间 |
6.2.3 自然生态空间与城镇发展空间的统一性 |
6.3 不同城镇发展空间的营养级别 |
6.3.1 生物群落营养级别的概念 |
6.3.2 城镇群落城镇发展空间的营养级别 |
6.3.3 不同营养级别的城镇发展空间的性质和职能变化 |
6.4 城镇发展空间构成的多个层次 |
6.4.1 城市郊区 |
6.4.2 传统城区 |
6.4.3 城市核心 |
6.5 成渝城镇群落的空间结构 |
6.5.1 不同营养级别的城镇发展空间垂直结构 |
6.5.2 引领成渝城镇群落整体发展的顶位城市 |
6.5.3 城镇发展空间分布的四个主要片区 |
6.5.4 城镇群落空间结构发展的空心化现象 |
6.6 小结 |
7 城镇群落空间形态的类型 |
7.1 生物群落的形态学研究 |
7.2 城镇群落的空间形态 |
7.3 基于城镇建设用地组合形态的类型划分 |
7.3.1 带型(冰糖葫芦型) |
7.3.2 环型(马蹄型) |
7.3.3 星月型(众星捧月型) |
7.3.4 放射型(轴向型) |
7.3.5 组团型(散点型) |
7.4 基于顶位城市数量的类型划分 |
7.4.1 单核型 |
7.4.2 双核型 |
7.4.3 多核型 |
7.5 影响城镇群落空间形态的关键要素 |
7.5.1 自然地形环境 |
7.5.2 交通运输网络 |
7.5.3 顶位城市的性质 |
7.5.4 城镇间的竞合关系 |
7.5.5 相似的形态背后,有各不相同的故事 |
7.6 成渝城镇群落的空间形态 |
7.6.1 成渝城镇群落的组团型空间形态特征 |
7.6.2 成渝城镇群落的双核型空间形态特征 |
7.6.3 成渝城镇群落空间形态发展演变的制约要素 |
7.7 小结 |
8 城镇群落空间关系的组织 |
8.1 生物群落空间关系组织的基本原理——物种共生 |
8.2 城镇群落空间发展的共生关系 |
8.2.1 城镇群落空间发展的共生关系 |
8.2.2 城镇群落共生关系组织的主要动力 |
8.2.3 城镇群落共生关系发育的载体 |
8.2.4 城镇群落空间发展共生质的产生 |
8.3 城镇群落空间发展的寄生关系 |
8.3.1 城镇发展空间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寄生 |
8.3.2 城镇发展空间之间的寄生 |
8.4 城镇群落空间发展的竞争关系 |
8.4.1 城镇发展空间之间的竞争与协作 |
8.4.2 城镇发展空间“生态位”的形成 |
8.4.3 竞争对城镇群落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的影响 |
8.5 成渝城镇群落的空间关系 |
8.5.1 相对发达的区域共生关系 |
8.5.2 个性突出的城镇发展生态位 |
8.5.3 城镇群落共生关系发育的内在动力 |
8.5.4 近年来无序竞争的不良趋向 |
8.6 小结 |
9 城镇群落空间发展的演替 |
9.1 生物群落发展的演替 |
9.2 城镇群落发展的动态演替过程 |
9.2.1 典型城镇群落发展过程剖析——以美国东北海岸城镇群落为例 |
9.2.2 城镇群落发展演替的主要特征 |
9.2.3 城镇群落发展的生命周期规律 |
9.3 城镇群落发展演替的动因 |
9.3.1 城镇群落发展演替的基本动因 |
9.3.2 城镇群落发展演替的根本动因 |
9.4 城镇群落演替的趋向 |
9.4.1 城镇群落演替的趋向——演变为人类聚居的一种“顶极群落” |
9.4.2 项极城镇群落的基本特征 |
9.5 成渝城镇群落的空间发展与演替 |
9.5.1 古代巴蜀地区城镇发展的历史基础 |
9.5.2 近代川渝地区城镇发展的繁荣 |
9.5.3 解放后大四川地区城镇统一建设与成渝城镇群落雏形的形成 |
9.5.4 重庆直辖给成渝城镇群落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
9.5.5 未来成渝城镇群落发展的基本趋势 |
9.6 小结 |
下篇 |
10 城镇群落空间规划的引导 |
10.1 城镇群落空间结构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
10.1.1 城镇发展空间低密度蔓延,自然生态空间大量萎缩 |
10.1.2 自然生态空间危机事件不断,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严重退化 |
10.1.3 城镇空间布局过于密集,引发气候变暖及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 |
10.1.4 顶位城市空间发展恶性膨胀,城镇群落空间发展两极分化严重 |
10.1.5 其它问题 |
10.2 群落生态学视角下城镇群落空间结构发展的理想模式探讨 |
10.2.1 适度的城镇发展空间用地比例,集约、紧凑的土地利用模式 |
10.2.2 自然生态空间与城镇发展空间相耦合的空间布局关系 |
10.2.3 多核心、网络化的城镇发展空间组织结构 |
10.2.4 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支撑体系 |
10.2.5 其它方面 |
10.3 城镇群落空间规划工作的应对思路 |
10.3.1 明确城镇群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导向 |
10.3.2 凝聚共赢意识,促进城乡空间发展的区域分工与协作 |
10.3.3 区划控制自然生态空间,维护城镇群落生态安全格局 |
10.3.4 构建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引导城镇发展空间的群落式布局 |
10.3.5 促进城镇群落边缘区空间的健康发展 |
10.4 关于成渝城镇群落空间结构的规划设想 |
10.4.1 从重大生态安全事件看成渝城镇群落空间结构调控的必要性 |
10.4.2 从“空心”到“绿心” |
10.4.3 从“双核”到“多极” |
10.4.4 从“边缘”到“中心” |
10.4.5 从“蜀道难”到“便捷高效” |
10.4.6 从“地震极重灾区”到“生态保育区” |
10.5 小结 |
11 结语 |
11.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11.1.1 城镇群落的概念 |
11.1.2 城镇群落空间发展的自然演化规律 |
11.1.3 城镇群落空间发展的规划引导与调控 |
11.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11.3 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工作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关于“在汶川重灾区的灾后重建工作中应考虑实施区域生态移民”的建议 |
附录B 大城市连绵区:美国东北海岸的城市化(译文) |
附录C 格迪斯、芒福德和戈特曼:关于“megalopolis”的分歧(译文) |
附录D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着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6)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西部城镇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区域发展的理论基础和选题背景 |
1.2 研究思路和内容安排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2 城镇化的理论 |
2.1 研究轨迹 |
2.2 城镇化理论的有关观点 |
2.3 城镇化发展模式述评 |
2.3.1 大城市重点论 |
2.3.2 中等城市重点论 |
2.3.3 小城市重点论 |
2.4 城镇化与中小企业集群关系研究综述 |
2.4.1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变化关系研究概述 |
2.4.2 城镇化与企业集群关系研究概述 |
2.5 我国城镇化的功能 |
3 东西部城镇化的差异性分析 |
3.1 区域城镇化指标体系构建 |
3.1.1 区域人口城镇化水平指标 |
3.1.2 区域产业城镇化水平指标 |
3.1.3 区域城镇发展水平指标 |
3.1.4 区域内城镇体系完善程度指标 |
3.2 区域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数学模型 |
3.2.1 基本方法 |
3.2.2 指标处理 |
3.3 东西部城镇化综合指标的分析 |
3.3.1 人口城镇化指标的分值 |
3.3.2 产业城镇化指标的分值 |
3.3.3 地区城镇发展水平指标的分值 |
3.3.4 地区城镇体系完善程度指标的分值 |
3.3.5 地区城镇化综合水平的分值及差异程度 |
3.4 东西部城镇化综合水平的评价与政策意义 |
3.4.1 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差距 |
3.4.2 产业城镇化水平的差距与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差距 |
3.4.3 城镇发展水平的差距与人口城镇化的差距 |
3.4.4 城镇体系完善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城镇化水平差距 |
3.4.5 城镇化各项指标的对比分析与结论 |
4 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西部城镇化路径 |
4.1 中小企业集群的理论 |
4.1.1 分工与专业化理论 |
4.1.2 规模经济理论 |
4.1.3 产业集聚理论 |
4.1.4 新产业区理论 |
4.1.5 竞争优势理论 |
4.2 城镇群形成的产业背景 |
4.2.1 世界城市群形成的产业背景分析 |
4.2.2 中国城镇群形成和发展的产业机理 |
4.3 西部城镇化路径选择 |
4.3.1 城镇集群的内涵本质 |
4.3.2 西部地区城镇化路径 |
4.3.3 西部地区培育中小企业集群的途径 |
4.3.4 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
5 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的可行性 |
5.1 中小企业集群的兴起 |
5.1.1 中小企业的优势 |
5.1.2 中小企业呈集群发展的趋势 |
5.1.3 中小企业集群的重要作用 |
5.2 中小企业集群广泛适应的理论依据 |
5.3 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特征 |
5.3.1 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特征分析 |
5.3.2 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成因分析 |
5.4 西部地区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的可行性 |
5.4.1 西部地区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的条件分析 |
5.4.2 中小企业集群在推动西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机理 |
6 政府在培育中小企业集群中的作用 |
6.1 中小企业集群的规划引导 |
6.1.1 集群规划的目的与功能 |
6.1.2 集群规划编制的基本框架 |
6.2 促进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对策建议 |
6.2.1 加强对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金融与财政支持 |
6.2.2 推进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升级与创新 |
6.2.3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与民间行会组织 |
6.2.4 注重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空间环境与人文环境建设 |
6.3 建立健全区域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 |
6.3.1 建立区域整体协调机制,促进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 |
6.3.2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推进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 |
6.3.3 健全区域支撑体系, 提供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基础保障 |
7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实证分析——以渝蓉经济区为例 |
7.1 渝蓉经济区的范围界定及基本概况 |
7.1.1 渝蓉经济区范围 |
7.1.2 渝蓉经济区基本概况 |
7.1.3 渝蓉经济区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
7.2 渝蓉经济区的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 |
7.2.1 发展现状 |
7.2.2 主要特点 |
7.3 渝蓉经济区的中小企业集群培育 |
7.3.1 空间发展战略 |
7.3.2 产业发展重点 |
7.3.3 围绕战略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培育中小企业集群 |
7.4 渝蓉经济区城镇集群的构建 |
7.5 渝蓉经济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
7.6 渝蓉经济区发展的对策措施 |
7.7 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的典型案例分析 |
7.7.1 龙水五金产业的演变历程及特征 |
7.7.2 龙水五金产业集群成长路径与存在问题分析 |
7.7.3 龙水五金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探索 |
7.7.4 促进龙水五金产业集群成长的建议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成果及得奖情况 |
(7)西部地区城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内研究动态 |
1.3.2 国外研究动态 |
1.3.3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基础条件 |
2.1 自然条件优劣共存 |
2.1.1 地形条件复杂,延缓要素的流动与集中 |
2.1.2 生态环境恶化,阻碍城镇化持续发展 |
2.1.3 自然资源丰富,利于发展资源性城镇 |
2.1.4 旅游资源独特,发展特色旅游型城镇优势明显 |
2.2 经济发展滞后且失衡 |
2.2.1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镇化相对滞后 |
2.2.2 与东部差距逐渐扩大,城镇化基础薄弱 |
2.2.3 地区内部发展不平衡,经济基础差异明显 |
2.3 人文环境错综复杂 |
2.3.1 人口分布东密西疏,不利于人口聚集 |
2.3.2 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城镇化难度增大 |
2.4 立足西部区情,推进城镇化进程 第三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历史 |
3.1 历史时期发展徘徊不前 |
3.1.1 古代获得发展的城市多为行政中心 |
3.1.2 近代西部城镇化缓慢发展 |
3.2 建国以后发展跌宕起伏 |
3.2.1 1949~1957 年:空前发展 |
3.2.2 1958~1965 年:剧烈波动 |
3.2.3 1966~1977 年:逆向发展 |
3.3 改革开放以后正常发展 |
3.3.1 1978~1998 年:健康发展 |
3.3.2 1999 年至今:全面发展 |
3.4 历史特征:政府主导性特征明显 |
3.4.1 政府决定西部地区城镇化方向 |
3.4.2 西部城镇化是国家战略需求的反映 |
3.4.3 西部城镇化的推进需要由国家主导 第四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现实分析 |
4.1 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 |
4.1.2 地区内部发展不平衡 |
4.1.3 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 |
4.1.4 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 |
4.1.5 城镇集聚功能较弱 |
4.2 多方面的制约因素 |
4.2.1 生态环境脆弱 |
4.2.2 水资源短缺 |
4.2.3 经济实力弱 |
4.2.4 人口素质低,思想保守 |
4.2.5 政策与制度障碍 |
4.2.6 地理空间格局不经济 |
4.3 新时期的发展机遇 |
4.3.1 政府扶持与政策倾斜 |
4.3.2 比较利益驱动 |
4.3.3 信息化与信息技术发展 |
4.3.4 制度创新推动 第五章 西部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规制 |
5.1 政府角色定位 |
5.1.1 转变思想观念 |
5.1.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5.1.3 加强城市的规划与建设 |
5.1.4 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
5.2 政府行为选择 |
5.2.1 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与道路 |
5.2.2 制定具体的城市发展规划 |
5.2.3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
5.2.4 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
5.2.5 多渠道筹集城镇建设资金 |
5.2.6 加强宏观协调与控制 |
5.2.7 适时开征生态资源税 |
5.3 以制度创新促进西部城镇化 |
5.3.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
5.3.2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
5.3.3 创新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 |
5.3.4 健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
5.3.5 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 第六章 因地制宜推进西部特色城镇化 |
6.1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资源性城镇 |
6.1.1 资源性城镇是西部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 |
6.1.2 丰裕的资源有利于资源性城镇的新建和扩张 |
6.1.3 资源性城镇对于低素质劳动者的吸纳能力更强 |
6.1.4 资源性城镇必须着眼于可持续发展 |
6.2 生态移民与城镇化相结合 |
6.2.1 生态移民概念的提出 |
6.2.2 应将生态移民与城镇化有效结合 |
6.2.3 生态移民型城镇化应具有超前生态意识 |
6.3 依托交通干线发展城镇带 |
6.3.1 以交通干线为轴线聚集是西部城镇分布的主要特征 |
6.3.2 交通干线具有很强的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效应 |
6.3.3 交通极为不便的地区应适当推进异地城镇化 |
6.4 在边境地区发展边贸驻军型城镇 |
6.4.1 边贸型城镇 |
6.4.2 驻军型城镇 |
6.5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旅游型城镇 |
6.5.1 开发特色旅游资源 |
6.5.2 以特色旅游促进非农化 第七章 西部地区城镇体系构建 |
7.1 各等级城镇合理均衡的规模结构 |
7.1.1 现实规模结构特征 |
7.1.2 城镇规模结构的优化 |
7.2 职能明确分工合理的职能结构 |
7.2.1 西部城镇职能类型划分 |
7.2.2 西部城镇职能结构特征 |
7.2.3 城镇职能结构的完善 |
7.3 “点轴面”立体布局的空间结构 |
7.3.1 确立空间结构的“点轴” |
7.3.2 城镇空间结构布局重点 第八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战略构想 |
8.1 总体发展思路 |
8.1.1 走多元化发展道路 |
8.1.2 局部地区可以跨越式发展 |
8.2 战略原则 |
8.2.1 生态保护居于首位 |
8.2.2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
8.2.3 外延扩张与内涵提高并重 |
8.2.4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
8.2.5 兼顾地区差异 |
8.2.6 可持续发展 |
8.3 战略目标与重点 |
8.3.1 本世纪中叶基本完成城镇化 |
8.3.2 促进城镇发展质量全面提升 |
8.3.3 以大中城市为主的战略重点 |
8.4 发展道路与途径 |
8.4.1 壮大区域中心城市 |
8.4.2 培育潜在的大城市 |
8.4.3 有重点地适度发展小城镇 |
8.4.4 多元化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
(8)论四川产业结构优化中的空间协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结构与内容 |
三、主要创新观点 |
第一章 范畴界定与理论回顾 |
第一节 范畴界定 |
一、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 |
二、经济空间与区域空间协调 |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
一、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二、区域主导产业理论 |
三、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评价 |
四、区域产业结构分析的层次 |
第三节 区域空间协调理论 |
一、古典区位论对空间协调的论述 |
二、空间结构演化理论对空间协调的阐述 |
三、基于空间组织的空间协调研究 |
四、基于空间平衡性的空间协调研究 |
五、结论与启示 |
第四节 国内研究现状 |
一、产业结构优化及空间协调的一般研究 |
二、有关四川产业结构及空间协调的研究 |
三、结论与启示 |
第二章 四川区域概况与空间特征 |
第一节 四川经济区域概述 |
一、区域综合情况 |
二、经济区域构成要素 |
三、区域经济发展要素 |
第二节 四川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
一、优势与劣势 |
二、机遇与挑战 |
第三节 四川区域空间开发的历程和现状 |
一、四川区域空间开发历程的回顾 |
二、四川区域空间结构的现状 |
第三章 四川产业结构优化及其对空间协调的要求 |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的方法 |
一、三次产业结构分析方法 |
二、区域专门化生产分析方法 |
第二节 四川三次产业结构现状 |
一、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
二、农业内部结构分析 |
三、工业内部结构分析 |
四、服务业内部结构分析 |
第三节 四川主导产业发展的历程、现状和问题 |
一、主导产业规划的历程 |
二、产业专门化水平评价 |
三、主导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四川产业结构优化对空间协调的总体要求 |
一、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历程及评价 |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
三、产业结构优化对空间协调的要求 |
第四章 现有行政区的产业结构及其在优化中的形势 |
第一节 四川各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 |
一、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
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 |
第二节 三次产业在现有行政区的空间分布 |
一、三次产业增加值在21个市州的比例 |
二、21个市州三次产业构成比较 |
第三节 主导产业在现有行政区的空间分布 |
一、五大工业主导产业在21个市州的分布 |
二、产业专门化水平在21个市州的比较 |
第四节 四川现有行政区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思路 |
一、现有行政区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形势 |
二、现有行政区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取向 |
第五章 以特色产业为基础的综合经济区的构建 |
第一节 经济区划理论 |
一、基于空间分析法的经济区划 |
二、基于经济活动构成及特点的经济区划 |
第二节 四川综合经济区划 |
第三节 四川五大经济区产业结构现状 |
一、三次产业的空间分布 |
二、主导产业的空间分布 |
第四节 四川五大经济区特色产业的发展 |
一、成都经济区 |
二、川南经济区 |
三、攀西经济区 |
四、川西北经济区 |
五、川东北经济区 |
第六章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分析 |
第一节 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和意义 |
一、主体功能区的内涵 |
二、主体功能区提出的背景 |
三、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意义 |
第二节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
一、中国科学院课题组的划分 |
二、国家发改委课题组的划分 |
第三节 四川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
一、四川主体功能区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
二、四川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探索 |
第四节 四川四大主体功能区功能定位分析 |
一、优化开发区的功能定位 |
二、重点开发区的功能定位 |
三、限制开发区的功能定位 |
四、禁止开发区的功能定位 |
第五节 行政区、综合经济区及主体功能区的关系 |
一、综合经济区与主体功能区的关系 |
二、行政区与综合经济区及主体功能区的关系 |
三、统筹协调行政区、综合经济区及主体功能区的思考 |
第七章 三产互动中实现城乡空间协调 |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理论 |
一、城市化 |
二、城镇体系构成理论 |
三、城乡协调理论 |
第二节 四川城市化水平与城镇体系 |
一、四川城市化水平的空间特征 |
二、四川城镇体系规模结构 |
三、四川城镇体系职能构成 |
四、四川城镇体系空间分布 |
第三节 四川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 |
一、城乡经济发展差距 |
二、城乡社会发展差距 |
第四节 四川在三产互动中实现城乡空间协调的思考 |
一、城乡空间协调的目标 |
二、城乡三产互动的有效途径 |
三、四川在三产互动实现城乡空间协调的政策取向 |
第八章 国外统筹产业发展与空间协调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区域政策理论概述 |
一、区域政策的内涵 |
二、区域政策的要素构成 |
第二节 国外统筹产业发展与空间协调的一般做法 |
一、区域空间规划与实施 |
二、区域政策与产业政策结合 |
第三节 启示与建议 |
一、启示 |
二、政策建议 |
附表及附图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附图 |
(9)创建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中华民族的未来取决于海洋 |
1.1.2 我国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得益于海洋 |
1.1.3 开发海洋需要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 |
1.1.4 创建海洋科技城是时代赋予青岛的历史使命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论文基本概念的界定 |
1.3.1 海洋科技 |
1.3.2 海洋产业或者海洋经济 |
1.3.3 海洋科技产业城 |
2. 创建海洋科技产业城的理论渊源 |
2.1 科学城的基本概念 |
2.2 科学城的建设依据 |
2.2.1 国外大学城和工业区的启示 |
2.2.2 现代交通运输和通讯业与科学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
2.3 科学城的区位优势 |
2.3.1 鲜明的科技特征与性质 |
2.3.2 雄厚的智力资源 |
2.3.3 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 |
2.3.4 发达的交通运输和通讯条件 |
2.4 科学城的区位理论 |
2.4.1 早期个别科学城的区位 |
2.4.2 中期科学城的区位 |
2.4.3 成熟期的科学城 |
2.4.4 产业集聚区与地域形象的塑造 |
2.5 新产业区理论与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建设 |
2.5.1 区域经济的发展: 理论演讲 |
2.5.2 新产业区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
2.5.3 新产业区的形成与发展 |
2.5.4 新产业区理论视角 |
2.6 城市创新系统与海洋科技产业城建设 |
2.7 与海洋产业城建设相关的区域经济理论和开发模式 |
2.7.1 地域分工论 |
2.7.2 空间投资论 |
2.7.3 增长极模式 |
2.7.4 点轴开发模式 |
2.7.5 都市圈经济模式 |
2.8 政府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边界分析 |
2.8.1 硅谷悖论与模仿陷阱 |
2.8.2 成长困境与优惠双刃 |
2.8.3 政策租金与理性边界 |
2.8.4 产权诉求与创新动机 |
2.9 产业集成与海洋科技产业城建设 |
3. 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的比较借鉴 |
3.1 世界科学工业园区发展的历程和分布 |
3.1.1 科学园区的发展历程 |
3.1.2 全球科学工业园的地区分布 |
3.2 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的基本类型 |
3.2.1 孵化器 |
3.2.2 科学城 |
3.2.3 科学园 |
3.2.4 科学工业园 |
3.2.5 高科技产业带 |
3.2.6 高科技产品出口加工区 |
3.2.7 技术城 |
3.3 世界各国产业集聚模式比较研究 |
3.3.1 市场主导型的产业集聚模式 |
3.3.2 政府扶持型的产业集聚模式 |
3.3.3 计划型的产业集聚模式 |
3.4 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的管理体制 |
3.4.1 政府主导型 |
3.4.2 大学管理型 |
3.4.3 公司运营型 |
3.4.4 基金管理型 |
3.5 世界科学工业园的运行机制 |
3.5.1 “官、学、研”协办机制 |
3.5.2 多元融资机制 |
3.5.3 企业准入机制 |
3.5.4 要素流动机制 |
3.5.5 风险投资机制 |
3.5.6 创业孵化机制 |
3.6 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的法规政策 |
3.6.1 制定统一政策 |
3.6.2 加强园区立法 |
3.6.3 提供财政支持 |
3.6.4 实行优惠政策 |
4. 青岛市创建海洋科技产业城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 |
4.1 优越的地理区位与悠久的海洋经济传统 |
4.1.1 地理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
4.1.2 海洋科技教育独占鳌头 |
4.1.3 海洋产业与临海工业基础十分雄厚 |
4.1.4 海洋自然资源相对丰富 |
4.1.5 各级政府对创建海洋科技产业程已初步形成共识 |
4.2 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与良好的外部环境 |
4.2.1 经济全球性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发展趋势 |
4.2.2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为青岛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契机 |
4.2.3 举办奥运为青岛展现自我提供了平台 |
4.2.4 地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将推动青岛市的现代化进程 |
4.3 创建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制约因素 |
4.3.1 世界范围内的城市竞争日趋激烈 |
4.3.2 科研结构存在诸多失衡现象 |
4.3.3 海洋科技成果突出表现为“两低”现象 |
4.3.4 海洋科技投入严重不足,资金强度不够 |
4.3.5 海洋科技管理体制缺乏整和力和贯通力 |
4.3.6 社会支撑体系待完善 |
5. 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建设的远景设想 |
5.1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内涵、特征及其功能定位 |
5.1.1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内涵 |
5.1.2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特征 |
5.1.3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功能定位 |
5.2 总体思路 |
5.2.1 指导思想 |
5.2.2 基本原则 |
5.2.3 基本思路 |
5.3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发展目标 |
5.3.1 总体发展目标 |
5.3.2 阶段性发展目标 |
5.4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建设指标 |
5.4.1 建设标准要全面 |
5.4.2 标准设定要量化 |
5.4.3 目标的实现要有阶段性 |
5.5 创建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基本设想 |
5.5.1 建立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创新系统 |
5.5.2 发展目标定位 |
5.5.3 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的领域 |
5.5.4 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依托 |
5.5.5 形成科技产业城各生产要素协同作用的创新网络 |
5.5.6 努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 |
5.5.7 正确处理好与其它创城目标的关系 |
5.6 积极攻克重大海洋科技关键技术 |
6. 构建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基础框架 |
6.1 加快建立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
6.2 总体构想 |
6.2.1 定位 |
6.2.2 目标 |
6.2.3 任务 |
6.3 建设方案 |
6.3.1 组建方案 |
6.3.2 建设内容 |
6.4 组织结构和运行管理机制 |
6.4.1 机构设置 |
6.4.2 管理体制 |
6.4.3 运行机制 |
6.5 推进青岛国家海洋科技产业园建设 |
6.5.1 意义 |
6.5.2 功能与特点 |
6.5.3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6.5.4 建设内容 |
6.5.5 投入及收入分配方式 |
6.6 加快大学科技园建设 |
6.6.1 目的意义 |
6.6.2 功能与定位 |
6.6.3 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基本状况 |
6.6.4 青岛市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基本情况 |
6.6.5 加快青岛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对策建议 |
7. 海洋科技产业化运行机制研究 |
7.1 科技产业化 |
7.1.1 科技产业化的含义 |
7.1.2 科技产业化的原则 |
7.1.3 海洋科技产业化的实现途径 |
7.1.4 国外海洋科技产业化的两点启示 |
7.2 海洋科技必须走产业化之路 |
7.3 海洋科技向海洋产业转化的运行机制 |
7.3.1 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条件、机制与特点 |
7.3.2 海洋科技产业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7.3.3 海洋科技产业化的应用模式 |
7.4 海洋科研成果转化缓慢的原因与对策建议 |
7.4.1 主要原因 |
7.4.2 对策建议 |
8. 创建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的战略重点与保障措施 |
8.1 战略重点 |
8.1.1 释放区位优势,培植优势海洋产业,实现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 |
8.1.2 加快海洋功能区划,为创城提供科学依据 |
8.1.3 抓好技术开发,突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 |
8.1.4 促进高科技产业生长 |
8.1.5 建设科技型产业化基地 |
8.1.6 组建规模化的海洋产业集团 |
8.2 保障措施 |
8.2.1 增强海洋意识,努力经营好海洋科技资源 |
8.2.2 明确阐明创城的意义,争取获得国家支持 |
8.2.3 整合科技队伍,理顺管理体制 |
8.2.4 健全政策法规,搞好协调管理 |
8.2.5 拓展融资渠道,加大海洋开发的资金投入 |
8.2.6 加快“两园一区”建设,努力扶持海洋高新技术企业 |
8.2.7 积极培育技术市场,建立健全海洋科技服务体系 |
8.2.8 释放区位优势,实现优势海洋产业跨越式发展 |
8.2.9 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海洋合作 |
8.2.10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整理,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8.3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可持续发展与绵阳跨世纪发展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 [1]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2]四川省城镇空间结构缺陷与优化路径研究[D]. 吴丽.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3]基于军民融合的四川天府创新共同体研究[D]. 王棋. 西华大学, 2018(02)
- [4]绵阳构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战略研究[D]. 曾青. 西南交通大学, 2012(01)
- [5]城镇群落自然演化规律初探[D]. 李浩. 重庆大学, 2008(06)
- [6]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西部城镇化路径研究[D]. 范卿泽. 重庆大学, 2008(06)
- [7]西部地区城镇化研究[D]. 赵常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8]论四川产业结构优化中的空间协调[D]. 郑备. 四川大学, 2006(03)
- [9]创建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研究[D]. 刘向东. 中国海洋大学, 2005(03)
- [10]节水型社会实践与理论研究报告[A]. 王修贵,段永红,张乾元,雷声隆,刘丹,严冬,谢学军. 建设节水型社会与现代节水技术论文及有关材料选编集, 2004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四川经济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