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之最”广告牌的闹剧(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楠[1](2021)在《景观社会的图像——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欧洲绘画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欧洲绘画为研究对象,这些作品均基于当下日常生活中目之所及的图像,艺术家们对各种媒体图像进行移植和篡改,表达个体对影像和权力体系的控诉。他们利用人物造型、空间渲染以及位置切换等方式进行创作,深刻揭示了景观社会背后的权力网络。
成佩轩[2](2021)在《论动画美术设计中的市井趣味》文中认为
李嘉欣[3](2021)在《张爱玲的电影缘与其小说电影化特征研究》文中指出作为摩登都市的上海,电影产业异常繁荣。看电影成为上海小市民日常的生活消遣和谈资。张爱玲出身世族之家,父母亲都热衷于娱乐和享受。在此特定生活背景与特殊出身的影响下,张爱玲成为一名货真价实的电影迷。不善言谈的她,谈论起电影总是津津有味,与电影相关的情节、片名、影星、电影院等常可在其文本中发现。作为电影影迷的同时,写影评、编写剧本的经历皆是张爱玲与电影结下深厚情缘的重要体现。好莱坞电影源源不断地占据上海电影市场,影响着中国电影观众的审美品味。张爱玲作为一名资深电影爱好者,其电影编剧和小说创作都受到好莱坞电影的影响。张爱玲的剧本创作借鉴好莱坞“神经喜剧”的特点,围绕谐趣的闹剧、曲折的情节安排来增强剧本的喜剧性效果。其小说创作更是吸收好莱坞电影相关情节设置与场景做派的特点,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塑造出符合中国读者审美的小说范式。电影影迷的角色以及多重身份的转换,对张爱玲的小说创作思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张爱玲在小说文本与电影文本之间游刃有余地切换,由此而形成张爱玲小说中浓浓的电影化特征。这些电影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一、通过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的多种表现形式丰富小说的叙事艺术和表达效果。二、运用景别、角度、运动的电影摄像镜头,丰富张爱玲小说在细节处理上的语言魅力。三、通过对电影声、光、色彩艺术的运用提高张爱玲小说的视听艺术效果,增强文本的可视化语言和画面感。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特征并非独有,而是在“新感觉派”作品的电影化特征基础上,不同程度地承接和开拓“新感觉派”小说电影化手法的叙写方式。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特征丰富了小说的叙事模式,增强了小说的视觉效果,拓展了小说文字的表现力,对现代小说艺术的开拓具有意义深远的价值。
李冰川[4](2021)在《历史阴影下的游行 ——威廉·肯特里奇研究》文中认为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是当代南非着名的艺术家。他的艺术在全球范围内都拥有着不小的影响力,而他更是被誉为了解南非当代艺术的窗口。肯特里奇的艺术观念建立在对于南非的历史和政治的深刻反思之上,并将思考的维度拓展至对于人性本身的矛盾性的探讨之中。他的作品媒介形式多样,包括版画、素描、动画电影、装置、舞台剧和大型公共项目。并且每一种媒介之间都进一步的互相交融、互相转化。他对于绘画、表演、电影等多种学科的观念和语言都有着深入的探索与发展。他的作品充满着人文精神,以及对于道德、哲学和科学等观念上的思辨,具有浓厚的个人语言风格。众所周知,南非具有着多重的创伤经历:它经历了漫长的殖民统治和种族隔离,而且至今仍然深陷于暴力犯罪的泥潭。肯特里奇的作品从自身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扎根于南非的历史和社会。他的艺术通过观察南非的后殖民生态以及后种族隔离社会结构,并对其追根溯源,反思了欧洲中心主义、殖民主义和理性主义之间的关系。确切的说,他的艺术源于对于人性根源的反思和追问。本文从研究肯特里奇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入手,通过图像学、社会学和艺术学等方法深入分析他的作品中的主题和媒介,以及其发展脉络,以此折射出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政治以及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以肯特里奇的个案研究反思绘画应该如何在当代艺术环境下继续产生影响力。
顾盼[5](2021)在《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布克奖作为英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自1969年创立至今,截止到2019年,已走过了51年的历程,并评选出了54部优秀小说。来自于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和欧洲的获奖小说,跨越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文学审美历程,不论是从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来看,都反映了英国动态的、民族性的、世界性的、非单一性的文学形象和文化时刻,而布克奖对大英帝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批判,对全球化资本流通和市场经济的适应和争议,都为其带来了广阔的世界舞台上的迥异却多元的文化形态。从早期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到殖民紧缩、去殖民化和后殖民主义,英国的民族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变化是对应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的,布克奖获奖小说的选择,不仅是英国的审美趣味的选择,也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历史抉择。本文由七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对布克奖进行了基本介绍,并分析了英国中心论的衰微与文学浪潮的交织,以及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其次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以布克奖及其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资料综述;最后提出了本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布克奖在宏大叙事的历史背景中所采取的运营策略和发展模式。布克奖在英国社会引发的“布克效应”以及一步步成为当代英国文学的重要媒介之一,而大英帝国的历史背景,则奠定了布克奖的帝国主题。第二章至第六章通过分析布克奖获奖小说的类型和主题,来探索布克奖对时代众多焦点的选择和兼顾,其获奖小说表现的英国式的审美意趣、美学价值和艺术精神。其中第二章主要聚焦于后殖民历史重写以及小说中展现的异域文化。布克奖的后殖民小说以1981年萨曼·鲁西迪《午夜之子》的夺冠为元年,吹响了对大英帝国中心式的话语霸权的终结的号角。后殖民文学以完全不同的视角审视了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问题,曾经被殖民的人民重新获得权力以及民族身份,他们通过取代以往的帝国主义立场而将自己的话语赋予价值,进而恢复自己的声音。后殖民的主题由布克奖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当代英国文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第三章则分析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人性的摧残,以及个体如何在创伤记忆里对自我与他者、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和重塑。在战争这种极端语境下,人类更加渴望文明的修葺和重建。第四章论述了新历史视域下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从“元叙事”到“小叙事”的过渡让公众话语转向个人话语,对帝国历史的戏仿和重构深刻反映了文化和个体身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第五章探讨了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女性生存和意识图景,女性作为性别概念中的“他者”,在对抗父性制的中心话语的同时,对本体性和自我意识一再重申,从而逐渐获得了对个体存在的证明和回归。第六章分析了在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中自我与他者的身份认同困惑,其中的性别、种族、阶级、宗教、家庭社会、伦理道德等身份认同问题都呈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冲突、分裂和无序状态,自我的意志和人性的价值都需要被放置在“他者”的理论体系中被重新思考和感知。第七章论述了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问题。布克奖商业和美学理想的结合,声望经济和艺术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以及布克奖在文学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的多方因素。布克奖对人性的洞察、对新历史观和多元叙述的探索,对未来的英语小说具有指导性的价值和文学发展的启发性意义。结语部分则回溯了本文的主要论点,指出了文学文本和国家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同步关系。布克奖在推动英国的非殖民化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文化领域地位,其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和经济局势中,包容且赞赏的接纳和承认非英国中心地区与国家的文化符号,打开了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和多元文化的世界性的注视目光。
吴亚军[6](2021)在《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哲学发生语言转向之后,对语词概念的反身性认识及语义探究成为语言哲学的首要任务。模态是语言哲学的核心,逻辑学的新进展,与语言学也密切相关。本文以汉语典型模态词的语义本体为探讨对象,通过哲学问题分析廓清并归纳各类模态词的内容实质及本体特征。分类描写基础上,基于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特征进行量化和质性描写。层次维度上,同一语义范畴内模态词的语义比较进一步揭示了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属性。模态词是传达模态的主要语言手段,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对汉语模态逻辑、语用调节及对外汉语教学都有积极意义。当前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尚不系统。模态词的多义性和语义动态演化特性使得该类词特别重要,却又特别让人困惑。综述表明,当前研究主要集中探讨个别或某一语义域内模态词的句法-语义表现,多采用数理逻辑方法刻画其模态语义特征,鲜有研究将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上升到语用层面以实现模态逻辑和模态自然语言的互动互补。汉语模态系统的次级范畴以松散的方式勾连共现,各语义范畴的语义属性并不一致。同时,模态还面临信念与辩护之间的融贯、理由与认识判断之间的蕴涵、道义连贯、罗斯困惑以及预设失灵等诸多哲学难题,无法通过认识论角度分析达成一致认识。后维特根斯坦哲学和新描写主义思潮强调语言的语义描写,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是阐明模态逻辑语义进而澄明上述哲学难题的可能出路。鉴于此,本文综合采用真值条件语义理论、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和规范语用学理论,基于自然语言语料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特征、语义要素、逻辑语义结构和模态源等成分展开研究。在文献综述基础上,聚焦汉语模态词的分类描写、分层描写和特征描写以实现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刻画。本文重点探讨三个问题:(1)根据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性质,汉语模态系统包括哪些模态语义范畴?每一模态语义范畴内所包括的典型模态词又有哪些?(2)基于自然语例分析,每一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分布和语义特征是什么?(3)面对单义观和多义观的争论,我们应该如何解读汉语模态词的意义?分类描写发现,完整汉语模态系统包括五个模态语义范畴,分别为真势模态、认识模态、道义模态、动力模态和评价模态。除公认的认识模态和道义模态外,本文论证并确立了汉语中真势、动力和评价模态的语义范畴地位。这三种模态和认识、道义模态共同构成了严密的语义自然类。真势、认识和评价模态是对命题真值的调节,处于补语层面。道义模态兼具说话者导向和情景导向,其语义辖域处于屈折层。动力模态受主语意识节制,其语义辖域则处于词汇层。分层描写采用比较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现模态反映说话者对命题为真或命题成真的主观态度或看法,其确定性程度不是“是”或者“不是”,而是体现为介于两者之间的连续统(0~1)。依据模态词的词频和三元划分框架,本文认定的典型汉语模态词包括“必然”“偶然”“可能1”“一定”“应该”“可能2”“必须”“应当”“可以”“要”“能”“会”“敢”“果然”“竟然”“幸亏”“偏偏”和“配”等共计18个。基于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法和语义结构分析法,分别从语义分布、语义内容及语义结构特征等维度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特征展开定性和定量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真势模态语义域内,真势模态词是对基本命题真值的调节,处于补语层面。“必然”的语义指向说话者,属命题外成分,充当句子副词。其语义结构包括行为主体的判定前提条件(A),行为主体对命题为真的确定性判断(B),和命题引发的后续结果(C)等三个语义成分。其中,语义成分B是“必然”语义结构中最为核心的成分。最常见的“必然”语义结构是“A+B”(58.82%),表明依据在前而确定性判定在后的语义结构最常见。“可能”的语义中预设了说话者在说话当时并不知道命题的真值,基本命题的真值为真或为假,“可能1”的语义内涵体现为两者的强合取,即(?)。“偶然”的语义中编码有时间变元。现在和过去语境中,“偶然”的语义体现为在现实世界中发生和逻辑上可能不发生的合取;将来语境中,“偶然”的语义本体则为可能发生或可能不发生与意外的合取。第二,认识模态传达说话者对命题为真的观点或态度。认识模态词的语义结构中包括证据成分或认识成分,是说话者借以形成主观认识的条件。“一定”侧重证据义,其语义中的证据成分是基于推理产生的间接证据,认识成分则是对证据的主观评估则具有私有性质。“应该”也侧重证据义,多出现在完成体语境中不作用于命题真值。现在和将来语境中,“应该”暗含说话者期待,过去时语境中则隐含对命题的否定。“可能2”侧重认识成分而非证据成分,表达说话者对命题真值的推测和估计,其语义确定性非常低,隐含说话者对命题真值的否定。“可能2”的语义指向将来,不能出现在现在时和过去时语境中。第三,道义模态是说话者依据道义规则使得命题成真的观点或态度,具有施动属性。道义规则是道义模态词的核心语义成分,有客观和主观之分,产生的规范强制力介于义务性和授权性。“必须”的客观道义源多于内在主观道义源,语义色彩偏客观。“必须”多出现于未然态语境中(96%),72%的用例表达规范义或准规范义,传达说话者的企望义,具有显着规范功能,引申为祈使用法。“应当”以规范义和准规范义用法为主(75.13%),表建议或忠告语气。当说话者为施动对象时,“应当”反映说话者对命题为真的承诺。“可以”的语义结构中涉及说话者和受话者,87.10%的语例表达说话者的授权性规范其强制力趋于零;而12.90%的用例表达法律或机构对机构或个体的授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第四,动力模态关乎主语-参与者对事件成真的能力或意愿,是说话者对主语-参与者自身特性使得事件为真的可能性判断。“要”的动力模态用法包括表意愿的“想、希望”和表意志的“欲求”,传达主语对自身施加正向的力。“能”的核心语义是具备使某事成真的条件,有表能力和表意愿两种用法。表能力义时又可划分为生理能力或心智能力,具有低稳定性和非持久性。此外,“能”不能出现在完成体语境中,不与着、了、过连用。“会”表能力用法最为突出(98.11%),其核心语义是懂得怎么做或有能力做某事。“会”的物性用法(1.89%)指“能力义”是由事物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会”的共存限制分析发现,该词不具备时间指向性。“敢”主要出现在否定语境中(81.37%),其语义具有非断言性,受话者或相关行为主体在意识层面经验到风险或危险,相关行为或事件没有被执行或实现的可能性。第五,评价模态是行为主体基于预设对已知命题的主观评估。“果然”的核心语义是主体对所述命题的主观料定,表示事情的发展与预料、期待相一致,传达意料之中的语气。“果然”的关系类别有五种:解说关系(71.05%);因果关系(17.54%);承接关系(8.77%);条件关系(1.75%)和转折关系(0.88%)。“果然”的语义特征包括[+预设]、[+结果]和[+料定]。“竟然”的核心语义是反预期,表达前提小句和结果小句间的语义不兼容(66.32%)或同一事件中事态之间存在反差(33.68%),其语义特征包括[-常理]、[+结果]。“幸亏”的语义结构包括基础小句、前提小句和结果小句。其中,82.05%的语例中基础小句表原因,17.95%的基础小句表条件。其中,基础小句表原因或条件,前提小句不利,结果小句却正面的占比最大(84.62%)。但也存在前提小句有利或无法判定,结果小句不利的情况。“偏偏”的前后相邻命题间语义关系分析发现其核心语义表偏离(77.05%),此外还可表增益(占21.86%)和范围义(占1.09%)。表偏离义时,57.39%的“偏偏”语例中后续命题偏离“希望”,表遗憾语气;42.61%的语例偏离“预期”,表吃惊、惊讶语气。“配”后接“V+N”结构,依据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和明晰性,表达模糊义、准规则义或推测义。词语搭配分析表明,“配”的语义色彩为中性偏积极。本文兼顾系统性和完整性,从类别、分层和特征三个维度展开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实践和方法论意义。实践上,深化了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理解,为对外汉语教学、言语交际和汉语模态逻辑提供有益启示。理论上,通过探索模态词的语用/语义界面互动,文本论证了多维度描写对词义中弱规范性的外显作用,夯实了新描写主义的理论根基。方法论上,多层次的词义精细描写是解决语言哲学问题的有效路径。然而,模态词的语义演化和复杂语境意味着研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待学者们通力合作,推动汉语模态逻辑更加系统与全面。
李娜[7](2021)在《小津安二郎家庭题材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对家庭题材电影及其人物形象的理论阐述出发,探讨日本家庭题材电影在日本电影不同发展时期的发展历程及其人物形象的变化,随之将研究的重点聚焦于日本家庭题材电影中最负盛名的导演小津安二郎。本文通过对形象学、社会学、叙事学等学科内容的研习形成理论依据,同时,以小津安二郎影片的实例分析研究为基础,综合理论与实践,在巩固和丰富电影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寻找创作实践上的学习与借鉴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三大板块:绪论、正文以及结语。首先,绪论内容主要阐述本文选题“小津安二郎家庭题材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探析”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文章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文章主要从四个章节展开论述,本文第一章为日本家庭题材电影及人物形象的发展概述。从厘清家庭题材电影及人物形象的概念出发,探讨日本家庭题材电影及人物形象不同时期的发展概况,以此形成对日本家庭题材电影的整体把握。本文第二章内容为小津安二郎家庭题材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主要从特定主题、身份定位以及现实语境三个层面来研究角色形象的选择、角色形象的发展以及角色关系的走向。第一节主要分析小津安二郎电影创作主题——庶民、童年与青春,家的式微及嫁女主题以及不同主题下人物形象选择的倾向,其中庶民、童年与青春主题创作下,人物形象侧重于对普通人、儿童以及青年人的塑造,而在家的式微以及嫁女主题下,人物形象更倾向家庭关系中的角色扮演,比如孤独的父母亲,待嫁的女儿,冷漠的子女等。第二节主要是基于人物的身份定位对人物形象进行解读,主要探讨小津安二郎电影中不可忽视的母亲形象、父亲形象、子女形象等。第三节则主要探讨在传统家庭文化以及现代家庭经济影响下人物关系的演变。通过以上研究达到对小津安二郎电影中的人物形象的深刻理解。本文第三章为小津安二郎家庭题材电影中人物形象塑造策略。主要从生活化的角色矛盾建构、日常化的人物活动空间以及现实化的叙事技法三个层面分析,以此提炼出小津安二郎在进行家庭题材电影创作时的方法,为创作实践提供方法支撑。本文第四章为基于家庭题材电影人物形象分析的影视创作。分别分析了创作的背景、选题立意以及人物形象,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的同时借实践巩固理论知识。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对小津安二郎家庭题材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一方面丰富个人理论知识,提高自我创作能力,另一方面,借此丰富国内关于家庭题材电影的文本研究,为国内家庭题材电影创作提供理论与方法参考。
托马斯·埃尔塞瑟,袁静敏,孙红云[8](2020)在《作为媒介考古的新电影史(下)》文中研究指明媒介考古学Ⅱ:家族树还是家族相似性?我们如何开始"思考"这样一种不断变化的媒介景观,这对于我们把电影史置于媒介实践"扩展领域"的想法有何影响?新电影史在这一方向初步有所前进,它刻意回避对于实践"起源"的关注,拒绝因有人是某某装置或技术的"首位"使用者而兴奋不已。该过程的灵感来自米歇尔·福柯,他在他的文章《尼采、谱系学、历史学》("Nietzsche,Genealogy,History")中提醒读者将尼采的"血统"(descent)
臧海伊[9](2020)在《结合《凡响的烦想》论国产喜剧电影剧本创作的悲喜互融》文中指出近十年来我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各类型影片齐放光彩。纵观整体类型电影市场,喜剧电影表现突出,票房和观影热度明显高于其他电影类型。尤其近几年,喜剧电影得到广泛创作者和观众的青睐,在中国类型电影中独占鳌头,主导着当下市场的局面。但是,国产喜剧电影所占有的局面并不能代表就可以高枕无忧。当下受众认知水平的提高、电影技术的革新、生活方式的变化对国产喜剧电影提出更多要求。新媒体时代,受互联网中的恶搞短视频、直播段子拼贴出的影像冲击,一部分喜剧电影出现刻意追求商业利润而迎合低俗审美趣味的倾向,但市场数据并不能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另外,当5G时代即将来临,超高清视频、互动式体验技术、高水平的制作水准将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听体验。试想,若抛开技术手法,受众能从影视的交互体验中找到心理共鸣,实现情感便成为电影成功的关键。从此出发,在娱乐和感受的前提下,让内在的精神价值凌驾于外在的喜剧形式外壳之上,对喜剧电影的悲喜表征做出探讨,是创作者要应对的挑战。尤其,在当下中国电影产业的寒冬期,喜剧电影急需做出改变,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值得我们去关注,去辨别。本文首先借助学术界的相关理论,梳理喜剧电影创作的类型风格,总结各类型的剧作特征。其次,将研究对象聚焦在2006年至今的剧本创作。当下中国喜剧电影创作同2006年以前单一的喜剧类型化相比,显现出更多元化的特征,电影文本上蕴藏着外喜内悲、悲喜交互的新风格,开创了国产喜剧电影创作风格的新纪元。由此,基于国产喜剧电影剧本创作新风格,本文结合毕业剧本《凡响的烦想》进行文本创作分析和价值分析,从具体创作手法的运用及价值构建的方法探讨悲剧意识与喜剧形式的融合。在将《凡响的烦想》与过去广泛备受瞩目的喜剧电影的比较和审视中,关注过去喜剧电影创作的经验和缺陷,对后现代文化语境下中国喜剧电影剧本创作提出新创新性思路,以期国产喜剧电影的更好地发展。
刘家麟[10](2020)在《新闻事件改编犯罪悬疑片的创作研究 ——兼谈毕业设计作品《筹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影题材的遴选是剧本创作的核心,电影改编也是重要的创作方式。电影创作可以从戏剧、文学、音乐、舞台剧等艺术形式中寻找创作的源泉。将新闻事件改编而成的影片受到了创作者的青睐,也备受受众和市场的关注,近年来,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电影作品。以呈现违法犯罪内容的新闻报道改编而成的电影作品,由于其强烈的戏剧冲突和悬念设置,又由于其以真实为本位,影片上映后会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从真实发生的新闻事件到电影作品的过渡,在不破坏原新闻事件的真实性的基础上,需要创作者对原新闻事件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提炼,从而进一步艺术化和影像化的改编,突显出犯罪悬疑片中紧张跌宕的情节,强烈的戏剧冲突和悬念设置,以及耐人寻味的反转结果。近年来,中国电影中也涌现出许多新闻事件改编的犯罪悬疑题材的作品,既实现了艺术审美,又获得了票房的丰收。本研究以中国大陆上映的部分新闻事件改编犯罪悬疑片为例,并结合毕业设计影片《筹码》,从四个方面对新闻事件改编犯罪悬疑片进行分析和阐述。第一部分宏观上梳理了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概念界定和此类电影在我国的发展概况,然后细化到新闻事件改编犯罪悬疑片的概述。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本研究重点论述的部分,分别从剧本创作和影像创作两大方面展开论述。其中剧本创作是从剧作的角度进行分析新闻事件如何改编成影片,包括情节的设定、叙事结构的重塑、人物及其关系的构建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结合具体的电影文本以及毕业设计《筹码》的文学剧本,对新闻事件改编犯罪悬疑片剧本的创作方法和特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影像创作从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其中视觉语言从不规则构图营造紧张氛围、特写镜头强化犯罪细节、运动镜头模拟悬疑视点以及色彩光线塑造叙事环境四个方面进行设置。而听觉语言则从音乐音响传达人物情绪和音效音响制造悬疑气氛两个方面进行设置。第四部分探讨了新闻事件改编犯罪悬疑片创作的冷思考,从改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新闻事件改编犯罪悬疑片创作的优化路径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和总结。本研究通过分析多部中国大陆上映的新闻事件改编犯罪悬疑片的案例,梳理和总结了这种类型电影的创作策略,并通过这些相关的影视作品,指导实践创作和拍摄了毕业设计作品《筹码》。在影片的编创的过程中,对相关理论有了深入的研究,也对创作策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世界之最”广告牌的闹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之最”广告牌的闹剧(论文提纲范文)
(1)景观社会的图像——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欧洲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媒体与绘画 |
日常生活与绘画 |
历史与记忆 |
结语 |
(3)张爱玲的电影缘与其小说电影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张爱玲的电影缘 |
第一节 “货真价实的影迷” |
一、特殊出身与电影机缘 |
二、张爱玲喜欢的电影明星 |
第二节 张爱玲与上海的好莱坞电影 |
一、上海与好莱坞电影 |
二、张爱玲电影编剧与好莱坞电影 |
三、张爱玲小说创作与好莱坞电影 |
第二章 张爱玲小说电影蒙太奇特征 |
第一节 叙事蒙太奇 |
一、平行蒙太奇 |
二、交叉蒙太奇 |
三、重复蒙太奇 |
第二节 表现蒙太奇 |
一、对比蒙太奇 |
二、隐喻蒙太奇 |
三、心理蒙太奇 |
第三章 张爱玲小说电影镜头语言特征 |
第一节 景别 |
一、远景镜头 |
二、全景镜头 |
三、特写镜头 |
第二节 角度 |
一、俯拍镜头 |
二、仰拍镜头 |
三、俯仰镜头的综合运用 |
第三节 运动 |
一、推镜头 |
二、拉镜头 |
三、摇镜头 |
第四章 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声光色结合特征 |
第一节 张爱玲小说的声画设计 |
一、声画合一 |
二、声画分立 |
三、声画对位 |
第二节 张爱玲小说的布光之道 |
一、效果光 |
二、逆光 |
三、脚光与顶光 |
第三节 张爱玲小说的色调艺术 |
一、单一色调的运用 |
二、多色调的对比 |
三、色调的变化 |
第五章 张爱玲小说电影化特征的意义 |
第一节 张爱玲对“新感觉派”电影化艺术的继承与发扬 |
一、“新感觉派”创作对电影艺术的借鉴 |
二、张爱玲对“新感觉派”艺术的发扬 |
第二节 张爱玲电影化小说对现代小说艺术开拓 |
一、利用蒙太奇手法丰富小说的叙事模式 |
二、利用多种镜头结合增强小说的视觉效果 |
三、利用电影声、光、色的配合拓展小说的表达效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4)历史阴影下的游行 ——威廉·肯特里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威廉·肯特里奇的艺术生平 |
二、肯特里奇艺术与思想研究综述 |
三、本文研究重点、方法和结构 |
第一章 肯特里奇所处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关于历史的反思 |
一、种族隔离制度 |
二、暴力现象 |
三、南非白人的状态 |
四、真相与和解委员会 |
第二节 早期的版画作品反映出的社会问题 |
一、《坑》系列作品 |
二、《家庭场景》系列作品 |
三、《勤奋与懒惰》系列作品 |
第二章 肯特里奇艺术的文化来源 |
第一节 先锋艺术运动的影响 |
一、“新客观”社 |
二、达达主义 |
三、俄国先锋派 |
第二节 叙事性版画先驱的影响 |
一、威廉·荷加斯 |
二、弗朗西斯科·戈雅 |
第三节 贝克特与荒诞派戏剧 |
第三章 多种媒介影响下的肯特里奇作品 |
第一节 从绘画到动画 |
一、种族隔离制度影响之下的作品 |
二、后种族隔离制度时期的影响 |
第二节 动画电影技术的表现功能 |
一、肯特里奇动画的手工性特点 |
二、肯特里奇动画的时间性特点 |
第三节 装置艺术与舞台的联动 |
一、《魔笛》系列作品 |
二、《黑箱子/暗室》 |
三、《鼻子》系列作品 |
四、《我不是我,这匹马不是我的》 |
五、《拒绝时间/对时间的拒绝》 |
六、《凯歌与挽歌》 |
第四章 肯特里奇作品中的符号解读 |
第一节 乌布的幽灵 |
一、乌布形象的来源 |
二、《乌布和真相委员会》 |
第二节 影子队列 |
一、作品中的队列形象 |
二、影子队列的意义分析 |
第三节 荒芜的风景 |
一、殖民地风景的创伤记忆 |
二、被反衬的城市景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 |
(5)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一)何谓布克奖 |
(二)英国中心论的衰微和文学浪潮的交织 |
(三)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 |
(四)选题的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一)以布克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
(二)以布克奖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
三、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布克奖的设立及其经营模式 |
一、二战后的英国文坛与布克奖 |
二、布克奖的设立与运营策略 |
(一)布克奖的设立 |
(二)“布克效应”与运营策略 |
三、布克奖的发展模式 |
(一)英国出版业的转变 |
(二)当代英国文学的媒介 |
(三)评选模式的“钟摆运动” |
(四)布克的帝国主题 |
第二章 异域文化与后殖民历史重写 |
一、帝国审视和后殖民意象的重写 |
二、英国式的思乡病 |
三、轮回与重构 |
四、后殖民的话语革命 |
(一)异国情调和不可靠的历史叙述 |
(二)被打破的二元范式关系 |
(三)叙述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对立 |
(四)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
第三章 在人性深处透视战争罪恶 |
一、战争扩张与非人世界 |
二、苦难的英国记忆 |
(一)献祭文化的永续 |
(二)与创伤记忆的对话:一个愿景 |
三、西方文明的塌陷 |
(一)中心与边缘的失衡 |
(二)“距离背后的哀伤” |
(三)权力转换的隐喻 |
(四)对帝国中心的批判与篡权 |
四、帝国建构的精神失落 |
第四章 新历史视域下的洞察与反思 |
一、元叙事的终结 |
二、历史的戏仿与浸入 |
(一)反讽时代与自觉的文化反思 |
(二)“罗曼蒂克”与后现代叙事的平衡 |
三、时间和空间的消解与重构 |
(一)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 |
(二)不被定义的小说家 |
(三)作者之死 |
(四)历史和现实的调解与谈判 |
(五)“小叙事”对元叙事的拆除 |
第五章 女性的生存与意识图景 |
一、“他者”的再商榷和布克奖女性文学 |
(一)“他者”的性别投射 |
(二)女性作家的文学声音 |
二、疏离的孤独流亡者 |
(一 ) “乌龟”姑娘与流亡者 |
(二)自我边缘化 |
三、女性主体性的僭越与透视 |
(一)“欲望中的暴力” |
(二)“他者”身份的漂移与回归 |
第六章 在自我与他者中身份认同困惑 |
一、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 |
(一)人性的危机 |
(二)文化聚合力的断裂 |
(三)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人性图解 |
(四)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文化话语 |
二、裂隙中的自我身份认同 |
(一)创伤性崇高下的身份认同重塑 |
(二)性别身份中的裂痕与平衡 |
(三)种族身份中的错位与和解 |
(四)介入他者的叙述方式 |
三、美的哀悼 |
(一)阶级身份的桎梏 |
(二)主体身份的追寻 |
四、身份符号的隐匿与错置 |
(一)文化身份的分歧与同化 |
(二)宗教与信仰息争的可能性 |
(三)从“他者”中读取新身份 |
第七章 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 |
一、布克奖的声望经济 |
(一)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是对立且共存的 |
(二)声望经济是象征性的文化资本 |
(三)英国中心的文学场域 |
二、文学领域的资格竞争 |
三、语种守望与世界性文学意图之间 |
四、小说与语言的权力 |
(一)小说的权力和语言的力量 |
(二)小说的文化身份 |
五、窄意图与宽冲击的当代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1969-2019 年布克奖获奖小说名单 |
附录2:1969-2019 年布克奖入围小说短名单 |
附录3:1969-2019 年布克奖评委名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由 |
1.2 术语界定及研究对象 |
1.2.1 术语界定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问题 |
1.4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1.4.1 语料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意义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模态和模态词 |
2.2 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地位 |
2.2.1 词义本质及其内容 |
2.2.2 模态词的语义性质 |
2.2.3 模态词的释义路径争论 |
2.3 模态逻辑史视域中模态词研究 |
2.3.1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模态逻辑 |
2.3.2 中世纪时期的模态逻辑 |
2.3.3 近代时期的模态逻辑 |
2.3.4 现当代的模态逻辑 |
2.4 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2.4.1 模态次级语义范畴 |
2.4.2 典型模态词认定 |
2.5 模态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 |
3.1.1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内容 |
3.1.2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
3.2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 |
3.2.1 可能世界概念 |
3.2.2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内容 |
3.2.3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
3.3 规范语用学理论 |
3.3.1 规范语用学理论的提出 |
3.3.2 规范语用学理论内容 |
3.3.3 规范语用学理论的优势与不足 |
3.4 理论的综合与分析对象的确定 |
3.4.1 理论综合的三个维度 |
3.4.2 汉语模态词的本体特征与语义范畴 |
3.4.3 五类模态语词的本体典型性 |
3.5 小结 |
第4章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
4.1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
4.1.1 真势模态简评 |
4.1.2 信念与辩护的融贯问题 |
4.1.3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
4.2 典型真势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4.2.1 “必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
4.2.2 “可能_1”的语义特征分析 |
4.2.3 “偶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
4.3 层级维度真势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
4.4 小结 |
第5章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
5.1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
5.1.1 认识模态、事实性和言据性 |
5.1.2 认识模态简评 |
5.1.3 理由与认识判断的蕴涵问题 |
5.1.4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
5.2 典型认识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5.2.1 “一定”的语义特征分析 |
5.2.2 “应该”的语义特征分析 |
5.2.3 “可能_2”的语义特征分析 |
5.3 层级维度认识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
5.4 小结 |
第6章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
6.1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
6.1.1 道义模态简评 |
6.1.2 道义连贯和罗斯困惑 |
6.1.3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
6.2 典型道义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6.2.1 “必须”的语义特征分析 |
6.2.2 “应当”的语义特征分析 |
6.2.3 “可以”的语义特征分析 |
6.3 层级维度道义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
6.4 小结 |
第7章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
7.1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
7.1.1 动力模态简评 |
7.1.2 动力模态词的语义不确定性 |
7.1.3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
7.2 典型动力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7.2.1 “要”的语义特征分析 |
7.2.2 “能”的语义特征分析 |
7.2.3 “会”的语义特征分析 |
7.2.4 “敢”的语义特征分析 |
7.3 层级维度动力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
7.4 小结 |
第8章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
8.1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
8.1.1 评价模态简评 |
8.1.2 预设失灵问题 |
8.1.3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
8.2 典型评价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8.2.1 “果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
8.2.2 “竟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
8.2.3 “幸亏”的语义特征分析 |
8.2.4 “偏偏”的语义特征分析 |
8.2.5 “配”的语义特征分析 |
8.3 层级维度评价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 |
9.1 主要发现 |
9.1.1 汉语模态词的语义范畴以及典型模态词 |
9.1.2 汉语模态词语义本体的性质 |
9.1.3 汉语模态词语义本体的释解方式 |
9.2 研究贡献与启示 |
9.2.1 研究贡献 |
9.2.2 研究启示 |
9.3 问题与展望 |
9.3.1 研究不足 |
9.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7)小津安二郎家庭题材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日本家庭题材电影及人物形象的发展概述 |
第一节 家庭题材电影及人物形象概念阐释 |
一 关于家庭题材电影 |
二 关于电影研究中人物形象的解读 |
第二节 日本家庭题材电影及人物形象不同时期的发展 |
一 日本电影的兴起与小市民电影(1896—1930) |
二 有声电影的出现与现实主义电影(1931—1940) |
三 战后电影的发展与写实主义家庭图景(1952—1960) |
四 日本电影新浪潮与庶民风貌(1961—1989) |
五 独立制片的形成与现代家庭题材电影(1990 至今) |
第二章 小津安二郎家庭题材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
第一节 基于主题确立的角色形象选择 |
一 庶民、童年与青春 |
二 家的式微 |
三 嫁女母题 |
第二节 基于身份定位的人物形象解读 |
一 小津安二郎家庭题材电影中的母亲形象 |
二 小津安二郎家庭题材电影中的父亲形象 |
三 小津安二郎家庭题材电影中的子女形象 |
四 小津安二郎家庭题材电影中的妻子形象 |
五 小津安二郎家庭题材电影中的“外来者”形象 |
第三节 基于现实语境的人物关系走向 |
一 日本传统家族文化影响下的情感留存 |
二 日本现代家庭经济作用下的情感缺憾 |
第三章 小津安二郎家庭题材电影中人物形象塑造策略 |
第一节 小津安二郎家庭题材电影中生活化的角色矛盾建构 |
一 父辈子辈间的代际隔阂 |
二 兄弟姐妹间的情感弱化 |
三 夫妻之间的情感淡薄 |
第二节 小津安二郎家庭题材电影中日常化的人物活动空间 |
一 家庭之内:显性矛盾 |
二 家庭之外:隐性表达 |
第三节 小津安二郎家庭题材电影中现实化的叙事技法 |
一 传统线性叙事结构 |
二 留白构成场景外想象 |
三 简明精炼的对白 |
四 饱含意味的物件细节设置 |
五 独特风格的镜头架设 |
第四章 基于家庭题材电影人物形象分析的影视创作 |
第一节 剧作《一杆秤》创作背景及命题思路 |
第二节 剧作《一杆秤》选题立意 |
一 艺术价值 |
二 社会价值 |
第三节 《一杆秤》的人物形象分析 |
一 主要剧作人物设定 |
二 人物展开行动的空间场景安排 |
三 人物情感断裂的前因后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电影剧本《一杆秤》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作为媒介考古的新电影史(下)(论文提纲范文)
作为记忆艺术和造世的媒介考古 |
(9)结合《凡响的烦想》论国产喜剧电影剧本创作的悲喜互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国产喜剧电影剧本创作的现状 |
第一节 国产喜剧电影的分类及剧作特点 |
第二节 国产喜剧电影剧本创作的发展态势 |
第三节 国产喜剧电影剧作缺失的主要原因 |
一 狂欢的文化背景 |
二 迷失的创作源头 |
三 偏移的评论引导 |
第二章 国产喜剧电影文本创作的悲喜运用 |
第一节 题材类型:多元融合 |
第二节 主题表达:外喜内悲 |
第三节 人物塑造:以喜衬悲 |
第四节 叙事策略:悲喜互补 |
第五节 场景设计:悲喜对立 |
第三章 国产喜剧电影剧本立意的创新策略 |
第一节 从喜剧外壳揭示现实缺失 |
第二节 从悲剧内核确立超越意识 |
第三节 从喜剧表达呈现人文关怀 |
第四节 从民族精神彰显文化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影片信息 |
附录 B 剧本《凡响的烦想》 |
(10)新闻事件改编犯罪悬疑片的创作研究 ——兼谈毕业设计作品《筹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新闻事件改编电影概述 |
(一)新闻事件改编电影概念界定 |
(二)我国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发展概况 |
(三)新闻事件改编犯罪悬疑片概述 |
二、新闻事件改编犯罪悬疑片的剧本创作 |
(一)情节的设定 |
1.改编题材关注热点案件 |
2.多重视角推动悬疑升级 |
(二)叙事结构的重建 |
1.调整叙事结构,隐蔽事实真相 |
2.设置戏剧冲突,强化故事悬念 |
3.重塑时空结构,把握悬疑节奏 |
(三)人物及其关系的构建 |
1.提炼真实鲜明的人物形象 |
2.强化矛盾对立的人物关系 |
3.设计符合身份的人物语言 |
三、新闻事件改编犯罪悬疑片的影像表达 |
(一)视觉语言的设置 |
1.不规则构图营造紧张氛围 |
2.特写镜头强化犯罪细节 |
3.运动镜头模拟悬疑视点 |
4.色彩和光线营造叙事环境 |
(二)听觉语言的设置 |
1.音乐音响传达人物情绪 |
2.音效音响制造悬疑气氛 |
四、新闻事件改编犯罪悬疑片创作的冷思考 |
(一)改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1.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和电影的商业性的不平衡 |
2.电影改编对新闻当事人的伤害 |
3.视听语言缺乏灵活运用 |
(二)新闻事件改编犯罪悬疑片创作的优化路径 |
1.尊重改编规则,推动“虚”“实”融合 |
2.摆脱新闻视点,扩大改编空间 |
3.做好选材工作,规避负面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筹码》作品策划案 |
附录B:《筹码》分镜头剧本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世界之最”广告牌的闹剧(论文参考文献)
- [1]景观社会的图像——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欧洲绘画研究[J]. 范晓楠. 美术观察, 2021(10)
- [2]论动画美术设计中的市井趣味[D]. 成佩轩.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3]张爱玲的电影缘与其小说电影化特征研究[D]. 李嘉欣.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2)
- [4]历史阴影下的游行 ——威廉·肯特里奇研究[D]. 李冰川.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5]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D]. 顾盼.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D]. 吴亚军. 西南大学, 2021(01)
- [7]小津安二郎家庭题材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探析[D]. 李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8]作为媒介考古的新电影史(下)[J]. 托马斯·埃尔塞瑟,袁静敏,孙红云. 世界电影, 2020(03)
- [9]结合《凡响的烦想》论国产喜剧电影剧本创作的悲喜互融[D]. 臧海伊.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10]新闻事件改编犯罪悬疑片的创作研究 ——兼谈毕业设计作品《筹码》[D]. 刘家麟. 河南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