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军事革命纵横谈》之四:推动新军事革命发展的主要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陈娇[1](2021)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毛泽东战备思想研究 ——以三线建设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超[2](2020)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转变及其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艺政策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承载着政治实践的重要使命。加强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的研究,考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的历史转变及其对文艺组织、文艺创作的影响,不仅能够深度还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实践的逻辑生成及其范式转换,还能够真实再现这一时期延安文艺的场域变革与历史承续。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和反思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的转变及其影响,对党领导当前时代文艺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阐述本选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方法、可能的创新及相关概念界定。第二部分:考察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转变的历史背景与历史条件。在历史背景方面,主要包括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抗日战争的爆发、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国共两党对文化领导权的争夺。在历史条件方面,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苏联共产党文艺政策的影响、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始。第三部分:考察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转变的历史进程,主要包括《讲话》之前的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讲话<引言>》、《讲话<结论>》、《讲话》之后的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第四部分:考察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转变对文艺组织的影响,主要包括对文学组织、戏剧组织、音乐组织、美术组织的影响。第五部分:考察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转变对文艺创作的影响,主要包括对文学创作、戏剧创作、音乐创作、美术创作的影响。第六部分:审视及反思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转变及其影响。在产生的积极效果方面,主要包括确立了文艺创作的“工农兵”方向、开创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美学。在存在的不足之处方面,主要包括文艺创作缺乏多元化、政策执行出现教条化。
吴春敏[3](2019)在《现代化变革的哲学审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化进程具有阶段性,每一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思想文化特征。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特点是人文主义,世俗化深入发展。启蒙运动时期的特点理性主义,致力于掌握科学知识,通过理性努力获取幸福的乐观主义精神,非理性受到压抑。随着工业革命进展,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发生了深刻的区别于传统社会的变化,整个社会弥漫着非理性的攫取利益的冲动,工具理性盛行,价值理性受到压抑。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核心。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转向对人的现世生活的关注,将满足人的现实需求作为一种自然的、理性的选择。宗教改革客观上进一步解放了人的思想,给予人以独立的、自由的思想权力。启蒙运动强化了理性的重要性,对知识的批判考察,对迷信的理性批判,确立了科学知识的可靠性基础,推动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等科学的发展。工业化深入发展,提高了资本的有机构成,加剧了社会矛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现满足了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需要,无产阶级形成了自我意识。马克思主义正在指导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现代化以来,人类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首先,在欧洲、北美和东亚,工业化极大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其次,创造了巨量的精神财富。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深入且广泛。人类自由运用知识改造社会的能力得以提高,政治制度、社会管理制度、道德建设获得了广泛的认同。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类的社会生活趋于合理化。最后,人类已经部分地实现了为人的发展创造充分物质条件,但是制度和文化的矛盾使之未能形成对人的发展的支撑。现代化给世界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各种问题、矛盾也层出不穷,造成各种危机。在人类社会,经济危机随着现代化的运动,所造成的危害和后果愈加严重。贫富差距未能随着生产发展得以缩小,反而继续扩大。生态危机如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终结人类文明历史。但是为了国家利益,有的国家逃避治理生态的责任。政治上,分裂的政治意识在民主的旗帜下,给各种问题的解决造成了阻碍。各国精英与草根阶层的意见分歧难以弥合。精神文化方面,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盛行,人在现实世界中愈加虚无化。文化之间的交流表现出激烈的冲突,人类未能在全球化时代为文化多样性留下足够的宽容性,反而以落后与发达、文明与野蛮的对比来打压一种文明的价值。现代化变革在后发外源型现代化国家产生了不少问题,比如贫富差距拉大,文化冲突增多,精神危机、生态危机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产生这种后果的原因是先发现代化的经验教训被作为榜样被传播,被接受,被实践。而这些经验是矛盾体,即推动了进步也引发了问题,表现为理性压抑非理性,工具理性压抑价值理性,人从神祗获得解放,又陷入了对物的严重依赖;人性的、理性的、世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让位于非理性的对物的贪欲。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人的实践活动是在理性指导下进行的,非理性因素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引导、情感、意志等作用。这篇论文的目的是运用人性、理性、非理性、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等概念对西方现代化实践过程进行哲学审视,梳理和反思现代化变革,尝试提炼精神文化发展经验,为哲学思想在现代化变革中的作用提供简单说明,为解决思想文化危机提供理论基础。追求真理,在哲学上形成简单易行的结论,如果这些结论与时代需要契合,就会成为时代精神的核心。具体的哲学观点,尤其是那些贴近现实、符合逻辑、近乎情理的哲学观念具有高效传播性,哲学观念掌握人,继而转化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从而对社会产生强大的影响力。中国现代化需要扬弃西方文化,创新发展传统文化,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根本而言是需要哲学的科学总结。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现代化实践中,逐步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并以之指导未来的现代化建设。论文的第一章是序言,第二章是现代化初始时期,哲学从神性向人性的转向,从神圣向世俗的转变,第三章是理性主义张扬及其对非理性的压抑,第四章是工具理性盛行和价值理性被贬抑的现状与哲学分析,第五章总结了西方现代化进程的经验和教训。第六章主要论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哲学审视。
李乐平[4](2019)在《冷战中的美国研究型大学军事科研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国大学与战争天然相连,美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兴于战争却不止于战争。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促使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国防军事研究领域获得联邦政府的巨额支持,创造出举世瞩目的科研成就。基于研究型大学在战时的卓越贡献,热战之后的冷战时代,在朝鲜战争、美苏军备竞赛升级、越南战争等诸多因素影响之下,联邦政府出台一系列科技法案以持续加大对研究型大学的军事科研投入,塑造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军事研究的“黄金时代”。在冷战联邦巨大的军事资助机遇中,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审时度势,与联邦政府、产业建立紧密的军事科研合作关系,成为冷战时期接受联邦军事资助而迅速崛起的研究型大学典范。本研究试图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以冷战前期(1945-1970)军事对峙下的美国研究型大学军事研究作为研究主体,阐述研究型大学军事研究在联邦科研资助下的衍变历程,分析冷战大背景下美国研究型大学军事研究热潮形成的背景、发展过程及结果。同时以冷战时期斯坦福大学的崛起作为个案,展现斯坦福大学参与联邦军事研究的衍变过程,管窥联邦政府与研究型大学军事研究的互动关系。最终,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发展及联邦政府关系进行结论性反思,以期望对我国的双一流大学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启发。本研究按照历史的发展脉络进行论述,运用文献法、历史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共分为以下五个章节:第一章:引言。主要涉及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概念界定、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第二章:梳理冷战前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军事研究历程,阐述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两次世界大战联邦政府动员之下的研究型大学参与军事研究。第三章:梳理冷战形成的背景及其特点,阐述冷战联邦科技政策推动之下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军事研究浪潮,分析冷战中联邦制定科技政策出台的背景及影响,梳理美国研究型大学在防务机构动员之下参与军事研究的历程,同时呈现斯坦福大学在寻求联邦军事科研合作过程中与联邦政府的互动关系。第四章:描述20世纪60年代末研究型大学军事研究危机的背景、历程及结果,呈现联邦政府与研究型大学军事研究合作由盛至衰的历程。第五章:结论与启示。总结冷战时期美国研究型大学军事研究的发展规律,反思联邦政府与研究型大学关系,试图对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中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发展有所借鉴。
汤浩[5](2018)在《咸同湘军与湖湘理学研究》文中认为湘军集团与理学文化有着深层次的互动关系。咸同湘军兴起,不仅是宏济艰难的现实选择,更是儒学内部结构运动的结果,是理学自救的产物。湘军是一支以文化立军,有着自身政治目标和文化理想的理学之军。湘系理学经世派受内忧外患的深重刺激,开启“以实动名”的崛起之路,自下而上地打破有清以来二百余年理学内敛时期之沉寂,比较成功地将学术思想转化为政治军事组织能力,开启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政治—文化自强运动。咸同湘军以理学作为节制之道,培植政治和文化的双重权威结构,体现出独特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特色。湘军以理学为宗,结合圣王理想和豪侠气象,形成“兵儒合流”“以礼治军”“明耻教战”的军事管理理论。湘军将理学思想全面运用到军事实践指导中去,以精微之意行威厉之事,其儒兵思想中的儒学向度,使之成为军事活动中活用理学的典范。湘军中曾较普遍树立了以身殉国、克己廉介的价值观。湘军不同支脉中,理学浸淫最深的王錱老湘营战斗力最强最持久,在勇营制度下由地方军逐渐取代国防军,特别是在国势陵夷中注重“隐图自强”,力破“不勤远略”的儒学政治传统。湘军以理学原则为指导,对政治军事制度进行改创,并在事功领域广泛运用,其“以实动名”的创化改制,涵盖了吏治文法、军制财政、文教制度等多个方面。同时这种创制也具有实用性、渐进性、适应性、局部性特点,缺乏整体上、根本性的制度改革,具有明显“过渡性”的特征。湘军集团作为湖湘理学的发舒,对晚清理学产生过政治与学术方面的多重影响,包括:对理学学术走向,对理学乃至儒学学术思想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对理学学术思想的发挥与修正,对理学信仰和主流地位强有力的扞卫等。可以说,湘军集团体立用行、务本开源的“通儒”经济,极大地丰富扩充了儒学的践履范畴,实现了为儒学的“正名”,在更广阔的社会格局和宏观文化视野上深刻影响着晚清理学发展的轨迹。湘军一定程度改变了宋明儒学柔弱函胡之弊,焕发了理学价值,形成了激越高亢的审美情趣。咸同湘军立足于建立“学”“道”“政”的良性互动关系,助推形成的政治新秩序成为晚清政局转捩的重要枢纽;湘军集团致力于隐图自强,在对外战争中挽回了军事颓势,挽救保存了中国疆域的主体部分,为中国的逆势复兴奠定了基本的领土格局,同时也将儒学社会价值在封建社会晚期最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湘军人物匡济时艰的精神,自励殉道的操守、任事敢为的勇气、坚毅不拔的意志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必将与民族文化中的进步基因融为一体,感召后人。
陆浩[6](2017)在《习近平军事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治党治国治军的重要讲话,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此基础上,习近平立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强军兴军的重大战略思想和理论观点,作出了一系列关于强军实践的决策部署,形成了科学系统、内涵丰富、意义重大的军事理论体系。习近平军事思想是治国理政思想的“军事篇”,深刻回答了在中国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强安全保障和力量支撑的问题。因此,对习近平军事思想展开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其深刻内涵和主要内容,深刻认识其理论特征和时代意义,更加自觉地运用这一科学理论来指导当前强军兴军的伟大实践。本文尝试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习近平军事思想展开研究,一方面,将其放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党的军事指导理论这两大经典理论体系中,揭示其与这两大经典理论体系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有机联系,发掘习近平军事思想的理论继承性与创新性;另一方面,将其放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把握强军梦与中国梦的内在关联,阐明习近平军事思想对引领强军实践、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指导价值。这样就以习近平军事思想为纽带,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实践这两个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相对概念联系起来,为新时期党的军事工作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注脚。本文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在深刻把握中国梦与强军梦关系的基础上,理清了治国理政中“四个全面”总体布局与以强军目标为引领的强军兴军战略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习近平军事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内在组成部分。此外,明确了强军目标、强军实践和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全面建设思路三者之间本质联系,以此为基础梳理了习近平军事思想的基本框架。同时,注意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军事战略的角度阐述习近平军事思想的哲学思维和军事思维,揭示其理论上的科学性、战略性和思想上的民族性和创造性。本文尝试对习近平军事思想的思想内涵、理论特征和时代价值作一个宏观的梳理和研究,提供一个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习近平军事思想基本内涵和理论特征的框架,为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习近平军事思想对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构建中国特色军事力量体系的实践指导意义提供一个观察和研究视角。
张喆[7](2013)在《中国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军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受到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定,2004年颁布《关于加强军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2006年颁布《实施军队人才战略工程规划》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人才奖励规定》,最新颁布的《军队吸引保留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规定》已在全军执行。通过一系列政策规定,我们不难看出人才队伍发展,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的发展研究,对我军未来发展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在深刻把握军事人才学研究特点基础上,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军事人才队伍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指引,最大限度地吸收马克思主义军事人才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入分析我军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历程,借鉴外军的经验和教训,紧贴我军在世界新军事变革背景下的历史任务与现实状况,探索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规律,解决当前专业技术人才建设所遇到的重大问题,探索未来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方向。本论文主要分为导论、基本理论和实践探索三个部分。首先以中外古圣先贤关于军事人才的观点,特别是无产阶级领袖,党的四代领导核心关于军事人才的论述,对军队专业技术人才进行界定,对军队专业技术人才的素质特征以及地位、作用进行阐述。其次,努力挖掘和梳理马克思主义关于军事人才思想、中国历史上的军事人才思想以及国外军事人才思想的特征。意在解决当前以及未来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究竟应该怎么办的问题,是直面现实的思考与探究。最后,通过我军与外军的现实比较,发现我军专业技术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中得到启示。文章最后以构建未来军队专业技术人才为契机,探索更利于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模式、环境以及管理机制。
陈田军[8](2012)在《基于学习环境理论的军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行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军事变革深入丌展,培养信息化新型军事人才就成为我军面临的首要问题。针对这一严峻形势,我军院校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参考国外军事教育的先进经验,军事院校教育正逐步从学历教育转型为任职教育。全军十六次院校会议指出:任职教育要坚持教员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积极转变教学模式,重视任务牵引,全面培养学员作战指挥能力、组织训练能力、管理教育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突出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按照精讲、多练、互动的要求,创新教学方法,积极走丌模拟化、网络化学习训练的新路子。军校思想政治课是实现院校思想政治建设“保方向、出人才”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对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课要实现任职教育转型目标,就要改变学员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不高,教学与实践相脱节,学员政治工作能力提升不明显等问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优势,从培养学员知识到培养学员能力,优化学员学习环境。本文就是结合乔纳森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模型(CLEs模型),经过前期深入的调查研究,以任务/问题为核心,运用各种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通过三轮行动研究,总结军校思想政治课学习环境,丰富了军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研究成果,对军校任职教育改革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创新内容包括:(1)结合乔纳森CLEs模型理论,提出军校思想政治课学习环境;(2)利用Moodle开发符合任职教育需求的思想政治网络学习平台;(3)在网络平台中设计“知识闯关”等丰富的在线活动;(4)通过行动研究提出军校思想政治课学习环境有效的实践方法。论文分为以下六章:第一章:研究概况。本章首先阐述研究背景,结合军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反思,确定研究情境、研究目标以及研究意义。查阅文献,了解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而提出研究的具体方法,制定可行的研究路线。第二章:理论基础。首先对本课题涉及的概念进行解读;然后从组成要素、理论源泉两个方面对乔纳森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模型进行详细阐释;在此基础上阐明乔纳森CLEs模型对军校任职教育的启示,为本课题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教学现状分析。通过与授课教员访谈了解教员专业发展和信息技术运用现状。组织学员问卷调查,了解学员学习态度和信息素养情况。对思想政治课所涉及的学习资源进行调查,充分掌握军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第四章:行动研究设计。在乔纳森CLEs模型基础上提出军校思想政治课学习环境的初步设想;利用Moodle软件搭建符合乔纳森CLEs模型的思想政治网络学习环境;制定行动研究实施计划。第五章:行动研究实施。结合《军人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主要运用课堂观察法、结合访谈法,进行三轮研究,不断总结完善军校思想政治课学习环境,丰富学习平台功能。最后从学员学习态度、环境认可度等多个维度对学习环境进行检验。第六章:总结和展望。对课题结论进行总结,提出研究的创新点,总结不足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周徐[9](2011)在《论新时期以来军旅小说的英雄嬗变》文中认为艺术的力量来自形象的力量。英雄形象既是军旅小说创作的基本出发点,又是军旅小说欣赏的重要兴奋点,更是军旅小说这一文学品类得以存在与繁衍的根本价值所在。本文从英雄形象塑造这一理论视角介入军旅小说研究,力求通过对于新时期以来30年军旅小说英雄塑造的历时性梳理和共时性解析,揭示其在祛魅、消解、重构的三个阶段所呈现的样态类型、嬗变轨迹、人物特征,探讨价值与意义,反思局限与缺失。论文力求既以军人视角“同情之理解”,又以学人立场理性之分析,使研究“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情理交融,富有生命。以期为当代军旅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照,为当下人们所普遍存在的精神疲软与信仰缺失,提供值得参照的人物典范与正面价值,乃至一定意义上的生命启示与精神支撑。论文共分五部分。导论主要论述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综述、论文思路,并对军旅文学、军事文学、军旅小说等概念做了历史梳理与理论界定。上篇论述新时期军旅小说的英雄祛魅。新时期军旅小说在人性精神的大旗下,诉说着“英雄是人”、“军人是人”这一共同主题。以南线战争爆发为触媒,一股战争题材小说的创作热潮以惊涛拍岸之势席卷文坛。这其中,南线战争小说首先登场,无论是充满人性美与人情味的女性形象,还是带着痕伤与缺点的男性英雄,都传达出英雄形象由从神性回归人性的重要转变;国民党军队题材小说,超越了意识形态隔阂和阶段英雄窠臼,在还原曾经被妖魔化、概念化的国民党军人形象中,完成了由政治英雄理念向民族英雄理念的升华;以莫言的《红高粱》为代表的历史战争小说,独辟蹊径地将目光转向了民间战场,塑造出民间文化熏染下的,不受意识形态规训的民间英雄形象。在南线战争的炮声廖落之后,和平军旅小说异军突起,攻占了军旅文学的大片领地。这些小说以军人职业的为他性与人性的为已性之间的矛盾作为英雄祛魅的基本理念,塑造了极左政治下诞生的荒诞英雄、在“英雄性”与“人性”中取舍的硬汉英雄,在理想与现实中抗争中的宿命英雄形象,将和平时期的军人形象描绘得深沉而厚重。军中的硬汉形象、复合的圆整人物、逆反的心理定势、萌芽的情爱意识、崇高的命运悲剧,成为新时期军旅小说英雄形象的基本特征。然而,由于强烈的“主题意向”造成了新时期军旅小说祛魅与赋魅的内在矛盾,最终新时期军旅小说的英雄祛魅只能处于一种未完成状态、,并且表现出“共性”对于“个性”的遮蔽、“英雄性”对于“人性”的挤压、“人性”对于“军人性”的消解的局限。中篇对80年代晚期至90年代初期军旅小说的英雄消解展开论述。由于时代文化语境的巨大变化,这一时期的军旅小说创作面临着祛魅后的英雄危机。多数作品由对于军人牺牲奉献精神形而上的审美提升,转向对于军人在时代转型中的生存艰难与精神疲软的形而下的描摹。“农家军歌”小说与大院小说是其中的主要代表,二者分别在开掘农民军人的“劣根性”与描绘大院军人“醉太平”的图景中,消解了已化为军旅作家心理定势的“英雄情结”。“农家军歌”秉持“出身决定论”,在消解“农民性”之于农民军人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主义烘托的同时,记录下根深蒂固的“农民劣根性”对于农民军人无远弗界的腐蚀作用。大院小说则信奉“环境决定论”,塑造了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熏染下不堪一击的大院军人形象。英雄消解的独特意义在于:以多维度的形象建构跳出了只照军人“正面像”的窠臼,以丰富的心理描写改变了重行为的人物塑造范式,以对情爱的欲望化言说还原了真实的人性。然而由于“农家军歌”与大院小说所表现出的批判理性的缺失、题材选择的失衡、文化场阈的错位与军人特性的忽视等局限,使得这一矫枉过正的小说潮流在昙花一现后逐渐式微。下篇论述90年代中晚期以来军旅小说的英雄重构。自90年代中晚期开始,战争题材——这一军旅文学的独有资源,重新得到重视和开掘。无论是南线战争小说、历史战争小说,还是瞄准未来之战的军队改革小说,都成为军旅小说突出重围的重要突破口。一大批沉甸甸的长篇军旅小说新鲜出炉,形成了继80年代以后军旅小说创作的新浪潮。现实题材军旅小说将重构英雄的视点转向对于军旅英雄边际价值的开掘,塑造了在战火中重生的时代哀兵、瞄准未来之战的新型军人、重塑军人精神的新酷兵王等一批时代军人形象;新革命历史小说以对于英雄成长史的展现替代革命历史的书写,塑造了独具魅力的父辈英雄、“无语”的紫色英雄和粗野的血性英雄形象。这些颇具新质的英雄人物以独具个性的形象塑造、细腻深邃的心路历程、放纵不羁的世俗情欲、霸道强悍的男权意识和荒诞悲怆的命运轨迹成为军旅英雄画廊中的独特存在。但是军旅小说在英雄重构中表现出的世俗化、模式化、理念化的局限,也在提醒着人们英雄重构的艰难。结语对于未来军旅小说的英雄重构提出了自己的设想,指出回归军旅与走向大众将会成为两条主要路向。
胡义强[10](2010)在《论政治干部在军队信息化建设中的作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生产关系的新变革,在军事领域引起了世界范围的新军事变革。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都把信息化作为军队建设的主要目标,不断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以期在未来可能的信息化战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要确保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就必须适应这一趋势和规律,积极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特殊的国情和军情,决定了我军的信息化建设须臾不能离开政治工作,同时也对政治工作和政治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增强政治干部的作为,创新发展我军政治工作,确保军队信息化建设科学发展,这无疑是当前必须关心的重要现实问题。首先,本文从剖析我军信息化建设的概念和特点入手,分析政治工作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和面临挑战,论述了政治干部在军队信息化建设中必须奋发有为的紧迫性。其次,阐述了政治干部在军队信息化建设中要有所作为的必然性和大有可为的有利条件。再次,紧紧围绕政治工作在新时期的使命任务,在政治干部具体如何作为上,重点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最后,从政治干部作为的主体性要求的视角出发,对其在信息化建设中需要的能力素质结构进行研究,把信息实践能力这个信息素质的核心凸现出来,并提出了增强政治干部信息实践能力的方法,以打牢政治干部在军队信息化建设中大有作为的基础。
二、《新军事革命纵横谈》之四:推动新军事革命发展的主要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军事革命纵横谈》之四:推动新军事革命发展的主要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2)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转变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2、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转变的历史背景与历史条件 |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转变的历史背景 |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 |
2、抗日战争的爆发 |
3、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
4、国共两党对文化领导权的争夺 |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转变的历史条件 |
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 |
2、苏联共产党文艺政策的影响 |
3、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 |
4、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始 |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转变的历史进程 |
(一)《讲话》之前的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 |
1、陕北会师之后至“七七事变”之前的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 |
2、“七七事变”之后至《讲话》发表之前的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 |
1、两个战线 |
2、五个问题 |
1、文艺是为什么人的问题 |
2、文艺如何去服务的问题 |
3、文艺工作的两个关系问题 |
4、文艺批评的两个标准问题 |
5、文艺整风的问题 |
(四)《讲话》之后的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 |
1、《讲话》发表之后至抗战胜利之前的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 |
2、抗战胜利之后至出师华北之前的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 |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转变对文艺组织的影响 |
(一)对文学组织的影响 |
(二)对戏剧组织的影响 |
(三)对音乐组织的影响 |
(四)对美术组织的影响 |
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转变对文艺创作的影响 |
(一)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二)对戏剧创作的影响 |
(三)对音乐创作的影响 |
(四)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
五、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转变的历史启示 |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转变产生的积极效果 |
1、确立了文艺创作的“工农兵”方向 |
2、开创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美学 |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转变存在的不足之处 |
1、文艺创作缺乏多元化 |
2、政策执行出现教条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现代化变革的哲学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 |
一、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的要求 |
二、指导现代化实践发展的要求 |
三、丰富完善现代化理论的需要 |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 |
一、理性和现代化的关系研究 |
二、理性发生作用的方式研究 |
三、对现代化的批判研究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现代化所实现的变革 |
第一节 现代化的概念 |
一、现代化的内涵 |
二、现代化的外延 |
三、现代化和现代性的关系 |
第二节 现代化变革的诸方面 |
一、生产方式的变革 |
二、政治组织方式的变革 |
三、哲学精神的变革 |
第三节 现代化变革的哲学审视 |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 |
二、审视现代化的条件和困难 |
三、对现代化的哲学反思 |
第二章 从神性中解放人性 |
第一节 神性的表现 |
一、哲学中的神性 |
二、文化中的神性 |
三、人性中的神性 |
第二节 转向人性的前提 |
一、哲学前提 |
二、文化条件 |
三、物质条件 |
四、政治条件 |
第三节 转向人性的后果 |
一、世俗化 |
二、理性化 |
三、解放人性 |
第三章 在人性中张扬理性 |
第一节 理性和非理性的区分 |
一、以手段划分 |
二、以目的划分 |
三、以内容划分 |
第二节 理性的张扬 |
一、经济生活中的理性 |
二、政治活动中的理性 |
三、精神生活中的理性 |
第三节 对非理性的压抑 |
一、不可或缺的非理性 |
二、被遮掩的非理性因素 |
三、压抑非理性的过程和方式 |
第四章 在理性中膨胀工具理性 |
第一节 多向度的理性 |
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性 |
二、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对立性 |
三、工具理性与现代性转变 |
第二节 工具理性的凸显 |
一、工具理性是实践的工具 |
二、占有制必然产生工具理性 |
三、理性发展的需要 |
第三节 对价值理性的压抑 |
一、价值理性的潜流 |
二、压抑价值理性的理论考察 |
三、恢复价值理性地位的理论努力 |
第五章 对现代化变革的哲学审视 |
第一节 现代化经验的哲学总结 |
一、以理性引导人的发展 |
二、理性传承创新传统文化 |
三、工具理性的合理发展 |
第二节 现代化教训的哲学反思 |
一、现代化目的的摇摆 |
二、对理性的扭曲 |
三、工具理性压制价值理性 |
第三节 现代化发展的未来展望 |
一、重塑先发现代化的理性 |
二、平衡理性和非理性的关系 |
三、兼顾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 |
第六章 中国现代化的哲学审视 |
第一节 解放并发展人性 |
一、从传统向现代的人性转化 |
二、多元价值观与人性迷惘 |
三、现代化发展中兼顾人性 |
第二节 兼顾理性和非理性的发展 |
一、理性和非理性的选择 |
二、理性看待传统文化的影响 |
三、综合理性和非理性的发展 |
第三节 以价值理性引导工具理性 |
一、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
三、对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成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冷战中的美国研究型大学军事科研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冷战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军事研究密切相关 |
二、斯坦福大学是参与冷战军事研究的典范 |
三、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的现实需要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冷战(Cold War) |
二、研究型大学(Research University) |
三、军事研究(Military Scientific Research )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历史分析法 |
三、个案研究法 |
第二章 冷战前奏:美国研究型大学军事研究的兴起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服务意识的萌芽 |
第二节 一战:研究型大学初涉军事研究 |
第三节 二战:研究型大学军事研究升温 |
一、战时研究型大学的卓越贡献 |
二、战时联邦政府对研究型大学的科研资助 |
三、战时斯坦福大学开展联邦军事科研合作 |
第三章 走进冷战:美国研究型大学军事研究的热潮 |
第一节 冷战:铁幕的降临 |
一、冷战形成的背景 |
二、冷战对峙的特点 |
第二节 联邦科技政策与研究型大学军事研究 |
一、《科学:无尽的前沿》:学术科学走向中心 |
二、《国防教育法》:研究型大学科研新台阶 |
第三节 军备重整下的研究型大学军事研究 |
一、防务机构与研究型大学军事科研合作 |
二、冷战背景下研究型大学军事科研的特点 |
第四节 “冷战大学”——斯坦福大学的军事研究改革 |
一、塑造官学新关系 |
二、构建军工体桥梁 |
三、开拓产学合作新边疆 |
第四章 冷战式微:美国研究型大学军事研究的危机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危机的源起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校园反战运动 |
第三节 《曼斯菲尔德修正案》——军事合作关系重创 |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发展的规律 |
一、冷战孕育了研究型大学的“黄金时代” |
二、为国家利益服务是研究型大学科研的特点 |
三、联邦科技政策是研究型大学科研发展的保障 |
第二节 冷战中美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一、政府:夯实政策基础,提供有序学术环境 |
二、大学:立足学术传统,顺应时代变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咸同湘军与湖湘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三、 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
第1章 湖湘理学发展与晚清湘系集团的兴起 |
1.1 湖湘理学的传播和在清代的发展 |
1.2 晚清湘系理学经世集团的集结 |
第2章 湘军早期军事实践及建军思想 |
2.1 湘军早期军事实践活动 |
2.2 湘军与团练勇营 |
2.3 湘军建军思想初析 |
2.4 湘军早期建军思想与《纪效新书》《练兵实纪》 |
第3章 湘军:淬砺理学精神的新军 |
3.1 理学自救的产物 |
3.2 湘军理学经世思想来源的几个侧面 |
3.3 凝士以礼:理学导向下的湘军“节制”机制分析 |
第4章 以精微之意行威厉之事:理学导向下独特的湘军军事思想 |
4.1 儒学的转向:兵儒合流的豪侠气象 |
4.2 明耻教战:湘军建军治军思想的核心 |
4.3 湘军“兵争”思想中的儒学向度 |
4.4 湘军对传统兵学的继承与扬弃 |
第5章 湘军军系与理学 |
5.1 湘军军系文化表征 |
5.2 湘军军系文化中的“气节观” |
5.3 湘军发展重心转移及后期湘军军事实践 |
5.4 湘军军事实践中对理学的疏离 |
第6章 湘军创制与理学 |
6.1 湘军集团的理学经世思维 |
6.2 湘军的主要经世实践:创制 |
6.3 湘军创制评析 |
第7章 湘淮军集团的同源异流:一个理学文化视角的比较 |
7.1 湘淮军理学文化背景的异同 |
7.2 湘淮军集团价值文化取向差异 |
7.3 湘淮军集团不同的历史际遇 |
第8章 湘军集团对咸同理学的影响 |
8.1 湘军集团对于晚清理学融合发展的影响 |
8.2 湘军经世文化对理学思想的扩充和完善 |
8.3 湘军人物对理学学术思想的发挥与修正 |
8.4 重建以理学为核心的儒学人文信仰 |
第9章 湘军理学经世的历史地位 |
9.1 晚清理学复兴是儒学自身运动的结果 |
9.2 湘军崛起成为晚清政治格局转捩的重要枢纽 |
9.3 湘军集团与晚清“国运”相终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习近平军事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选题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现实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关于习近平军事思想的研究现状 |
1.2.2 境外关于习近平军事思想的研究现状 |
1.2.3 关于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评析 |
第三节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3.1 本文的研究重点 |
1.3.2 本文的研究难点 |
1.3.3 本文的探索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1.1 文献研究法 |
1.4.1.2 定性分析法 |
1.4.1.3 比较研究法 |
1.4.1.4 宏观与微观结合分析法 |
1.4.2 研究结构 |
第五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1 中国共产党的军事指导理论 |
第二章 习近平军事思想的科学概念及发展过程 |
第一节 习近平军事思想的科学概念 |
2.1.1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 |
2.1.2 新时期对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科学继承与创新发展 |
2.1.3 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2.1.4 国家安全和军事力量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 |
第二节 习近平军事思想形成的背景 |
2.2.1 全球战略形势的深刻变化 |
2.2.2 国家安全需求的深度调整 |
2.2.3 深厚的理论渊源 |
2.2.4 丰富的实践积淀 |
第三节 习近平军事思想的发展过程 |
2.3.1 酝酿形成阶段 |
2.3.2 成型确立阶段 |
2.3.3 发展成熟阶段 |
第三章 习近平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新时期军事哲学指导思想 |
3.1.1 正确认识战争与和平问题 |
3.1.2 理性看待军事和军队问题 |
3.1.3 科学应对战争和战备问题 |
第二节 新时期强国强军战略思想 |
3.2.1 政治战略决定军事战略 |
3.2.2 新形势下军队使命任务 |
3.2.3 发展积极防御战略思想 |
3.2.4 坚持人民战争战略思想 |
3.2.5 提高军事斗争准备基点 |
3.2.6 优化军事战略结构布局 |
第三节 新时期军队全面建设思想 |
3.3.1 围绕强军目标实施强军战略 |
3.3.2 坚持政治建军筑牢强军之魂 |
3.3.3 推动改革强军扭住强军之要 |
3.3.4 实施依法治军夯实强军之基 |
3.3.5 立足从严治党保障强军实践 |
第四节 新时期国家安全体系建设思想 |
3.4.1 全面提高国家安全问题的战略统筹能力 |
3.4.2 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军事力量体系 |
3.4.3 高度重视以自主创新推动技术装备革新 |
3.4.4 牢牢抓住军事人才队伍及相关制度建设 |
3.4.5 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式富国强军道路建设 |
第四章 习近平军事思想的理论特征 |
第一节 充分的科学性——整体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
4.1.1 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
4.1.2 实践第一的精神特质 |
4.1.3 辩证发展的哲学思维 |
第二节 敏锐的政治性——深刻把握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灵魂 |
4.2.1 牢牢抓住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 |
4.2.2 紧紧扣住全面建设的人民军队建设方略 |
4.2.3 深深扭住人民战争原理建设国防和军队 |
第三节 高度的战略性——有力诠释了全面统筹的大战略思维 |
4.3.1 全面统筹中国梦与强军梦的顶层设计 |
4.3.2 全面统筹全面改革大局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
4.3.3 全面统筹国防和军队改革中的人力、物力和体制机制 |
第四节 鲜明的创造性——充分体现了发展与创新的理论品质 |
4.4.1 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胸怀 |
4.4.2 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精神 |
4.4.3 积极应变,主动施为的气魄 |
第五节 深刻的民族性——深深根植于深厚丰富的民族传统土壤 |
4.5.1 敢于承担伟大复兴的民族使命 |
4.5.2 勇于发掘英勇顽强的民族精神 |
4.5.3 善于融汇深厚优良的民族文化 |
第五章 习近平军事思想的时代价值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成果 |
5.1.1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是中国特色军事力量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
5.1.2 习近平军事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精髓 |
5.1.3 习近平军事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思想体系和时代内涵 |
第二节 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在新形势下的新境界 |
5.2.1 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是中国军队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
5.2.2 习近平军事思想继承和丰富了党的军事指导论的内涵 |
5.2.3 习近平军事思想赋予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以时代精神和旺盛生命力 |
第三节 实现中国梦和强军梦战略的思想保障 |
5.3.1 中国梦是强军梦的根本逻辑起点 |
5.3.2 实现强军梦是中国梦的题中之义 |
5.3.3 实现中国梦需要强军梦的力量支撑 |
5.3.4 习近平军事思想引领强军梦的伟大实践 |
第四节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理论指南 |
5.4.1 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立足本国国情军情 |
5.4.2 国防和军队建设根本目标是实现现代化 |
5.4.3 国防和军队建设基本模式是体系化建设 |
第五节 引领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精神旗帜 |
5.5.1 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
5.5.2 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实现强军梦的重要途径和关键动力 |
5.5.3 习近平军事思想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中国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对象和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有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有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有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内容结构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内容结构 |
1.3.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内容创新 |
1.4.2 方法创新 |
1.4.3 缺点与不足 |
第2章 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人才 |
2.1.2 军事人才 |
2.1.3 军队专业技术人才 |
2.2 理论基础 |
2.2.1 相关的人才理论和人力资源理论 |
2.2.2 中国历史上的军事人才思想理论 |
2.2.3 马克思主义军事人才思想理论 |
2.3 中国军队专业技术人才的素质构成 |
2.3.1 政治素质 |
2.3.2 业务素质 |
2.3.3 综合素质 |
第3章 中国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历程及地位作用 |
3.1 中国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历程及启示 |
3.1.1 初步形成阶段 |
3.1.2 曲折前进阶段 |
3.1.3 改革发展阶段 |
3.1.4 历史启示 |
3.2 军队专业技术人才的地位及作用 |
3.2.1 现代化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 |
3.2.2 新型军事人才的核心力量 |
第4章 我国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专业技术人才地位和待遇问题 |
4.1.2 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任用机制问题 |
4.1.3 专业技术人才再就业问题 |
4.1.4 专业技术人才教育培养问题 |
4.2 原因分析 |
4.2.1 影响因素 |
4.2.2 外在原因 |
4.2.3 内在原因 |
第5章 西方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5.1 当代国外军事人才思想的主要特征 |
5.1.1 确立超前人才培养目标 |
5.1.2 营造人才良性发展机制 |
5.1.3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和管理制度 |
5.2 各国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
5.2.1 美军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状况 |
5.2.2 俄军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状况 |
5.2.3 欧洲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状况 |
5.2.4 日军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现状 |
5.2.5 对我国的启示 |
第6章 未来专业技术人才发展构想及建议 |
6.1 建立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基本模式 |
6.1.1 基础化教育培养 |
6.1.2 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 |
6.1.3 中高级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培养 |
6.1.4 院校、部队和科研单位一体化培养 |
6.2 营造有利于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开发环境 |
6.2.1 宏观社会环境 |
6.2.2 微观社会环境 |
6.3 建立良好的选拔任用管理机制 |
6.3.1 评价机制 |
6.3.2 选拔机制 |
6.3.3 创新机制 |
6.3.4 激励机制 |
6.3.5 工资增长机制 |
6.4 探索建立军官职业化制度 |
6.4.1 未来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 |
6.4.2 解决再就业难题的根本政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8)基于学习环境理论的军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概况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军事变革:呼唤新型军事人才 |
1.1.2 学习隐喻转变:重视学习环境 |
1.1.3 任职教育环境下军校思想政治课亟需改革 |
1.2 研究情境 |
1.2.1 研究对象分析 |
1.2.2 学习环境分析 |
1.2.3 研究人员 |
1.2.4 课程简介 |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4.1 国内外学习环境研究综述 |
1.4.2 军内外思想政治课信息技术应用文献综述 |
1.5 研究方法和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士官仟职教育 |
2.1.2 军校思想政治教育 |
2.1.3 信息技术 |
2.2 CLES模型内涵 |
2.2.1 CLEs模型简介 |
2.2.2 CLEs模型理论溯源 |
2.2.3 国内学者对CLEs模型的研究 |
2.3 CLEs模型对军校任职教育的启示 |
第3章 教学现状分析 |
3.1 教员专业发展及信息技术运用情况调查 |
3.1.1 政治理论教研室教员基本情况 |
3.2 学员学习现状及信息素养情况调查 |
3.3 思想政治课学习资源分析 |
3.4 小结与反思 |
第4章 行动研究设计 |
4.1 军校思想政治课学习环境初步设想 |
4.2 支持CLEs模型的网络学习平台构建 |
4.3 行动研究实践计划 |
第5章 行动研究实施 |
5.1 第一轮行动研究 |
5.1.1 行动 |
5.1.2 教学观察日志 |
5.1.3 反思与改进 |
5.2 第二轮行动研究 |
5.2.1 行动 |
5.2.2 教学观察日志 |
5.2.3 反思与改进 |
5.3 第三轮行动研究 |
5.3.1 行动 |
5.3.2 教学观察日志 |
5.3.3 反思与改进 |
5.4 行动研究总结 |
5.4.1 思想政治课学习环境 |
5.4.2 学习环境实践方法 |
5.4.3 学习效果评价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之处 |
6.4 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论新时期以来军旅小说的英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综述 |
二、论文思路与阶段划分 |
三、军事文学·军旅文学·军旅小说 |
上篇 英雄的祛魅 |
一、英雄理念的历史流变与英雄祛魅的文化语境 |
(一) 英雄理念的历史流变 |
(二) 卡里斯马英雄:英雄祛魅的逻辑起点 |
(三) 英雄祛魅的概念厘定与生成语境 |
二、战争小说的英雄祛魅 |
(一) 以南线战争为触媒的战争小说热潮 |
(二) 南线战争小说:从神性英雄到人性英雄 |
(三) 国民党军队题材小说:从政治英雄到民族英雄 |
(四) 历史战争小说:从正统英雄到民间英雄 |
三、和平军旅小说的英雄祛魅 |
(一) 和平军旅小说英雄祛魅的基本理念 |
(二) 极"左"政治中诞生的荒诞英雄 |
(三) 在"英雄性"与"人性"中取舍的硬汉英雄 |
(四) 在理想与现实中抗争的宿命英雄 |
四、英雄祛魅的人物特征 |
(一) 军中的硬汉形象 |
(二) 立体的"圆整人物" |
(三) 逆反的心理定势 |
(四) 萌芽的情爱意识 |
(五) 崇高的悲剧命运 |
五、未完成的祛魅 |
中篇 英雄的消解 |
一、祛魅后的英雄危机 |
二、"农家军歌"对于英雄的消解 |
(一) 逃离土地:入伍崇高意义的颠覆 |
(二) 别样军旅:传统农民军人形象的瓦解 |
(三) 回到原点:指向虚无的军旅人生 |
(四) 穿越世俗:匆忙变调的"后农家军歌" |
三、"大院小说"对于英雄的消解 |
(一) 堕入世俗:环境决定论下的英雄碎片 |
(二) 权力奇观:大院文化的官场解读 |
(三) 英雄何以"醉":英雄破碎的幻象追问 |
四、英雄消解的独特意义 |
(一) 以多维度的形象建构跳出了只照军人"正面像"的窠臼 |
(二) 以丰富的心理描写改变了重行为的人物塑造范式 |
(三) 以对情爱的欲望化言说还原了真实的人性 |
五、消解的缺失 |
(一) 批判理性的缺失 |
(二) 题材选择的失衡 |
(三) 文化场域的错位 |
(四) 军人特性的忽视 |
下篇 英雄的重构 |
一、军旅小说新浪潮的文化语境与基本特征 |
(一) 军旅小说新浪潮的文化语境 |
(二) 军旅小说新浪潮的基本特征 |
二、现实题材军旅小说的英雄突围 |
(一) 现实题材军旅小说英雄主题的历史性转向 |
(二) 南线战争小说:在战火中重生的时代哀兵 |
(三) 军队改革小说:瞄准未来之战的新型军人 |
(四) 网络军旅小说:重塑军人精神的新酷兵王 |
三、新革命历史小说的英雄重构 |
(一) 新革命历史小说概述 |
(二) 石钟山、邓一光笔下的父辈英雄 |
(三) 女性作家眼中的紫色英雄 |
(四) 都梁、徐贵祥笔下的血性英雄 |
四、英雄重构的人物特征 |
(一) 独具个性的形象塑造 |
(二) 细腻深邃的心路历程 |
(三) 不可扼制的生命爱欲 |
(四) 霸道强悍的男权意识 |
(五) 荒诞悲怆的命运轨迹 |
五、重构的艰难 |
(一) 世俗化 |
(二) 模式化 |
(三) 理念化 |
结语:回归军旅与走向大众 |
一、回归军旅 |
二、走向大众 |
本文论及的主要军旅小说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论政治干部在军队信息化建设中的作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引言 |
一、我军信息化建设的概念和特点 |
(一) 我军信息化建设的概念 |
(二) 我军信息化建设的特点 |
二、政治工作在我军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
(一) 抓住根本,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
(二) 发挥优势,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
(三) 突出核心,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
三、政治工作和政治干部在我军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挑战 |
(一) 政治工作党性原则受到冲击 |
(二) 政治工作地位作用遭遇挑战 |
(三) 政治工作方法手段相对滞后 |
(四) 政治干部主体素质直面考验 |
四、我军信息化建设对政治干部的作为要求 |
(一) 生命线地位作用的本质要求 |
(二) 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时代要求 |
(三) 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特殊要求 |
(四) 政治干部履职尽责的必然要求 |
五、军队信息化建设中政治干部增强作为的有利条件 |
(一) 国家信息化建设成就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基础 |
(二) 军队信息化建设需求开辟了广阔的实践空间 |
(三) 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
六、军队信息化建设中政治干部增强作为的着力点 |
(一) 牢固根本,教育官兵自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军队信息化建设 |
(二) 把握方向,促进官兵确立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新观念 |
(三) 坚定信念,强化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 |
(四) 提升战力,科学培育战斗精神 |
(五) 加强关键,促进高素质信息化军事人才培养生成 |
(六) 抓住重点,搞好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 |
七、提高信息实践能力,为政治干部增强作为打牢基础 |
(一) 信息实践能力是信息素质的核心 |
(二) 政治干部的信息实践能力的构成 |
(三) 增强政治干部信息实践能力的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新军事革命纵横谈》之四:推动新军事革命发展的主要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毛泽东战备思想研究 ——以三线建设为例[D]. 陈娇. 南昌大学, 2021
- [2]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转变及其影响研究[D]. 刘超. 长安大学, 2020(06)
- [3]现代化变革的哲学审视[D]. 吴春敏.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4]冷战中的美国研究型大学军事科研发展研究[D]. 李乐平.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5]咸同湘军与湖湘理学研究[D]. 汤浩. 湖南大学, 2018(06)
- [6]习近平军事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研究[D]. 陆浩. 南开大学, 2017(04)
- [7]中国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研究[D]. 张喆. 吉林大学, 2013(09)
- [8]基于学习环境理论的军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行动研究[D]. 陈田军.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3)
- [9]论新时期以来军旅小说的英雄嬗变[D]. 周徐. 山东大学, 2011(11)
- [10]论政治干部在军队信息化建设中的作为[D]. 胡义强. 西南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