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均衡的信息、收入效应和多重性

货币均衡的信息、收入效应和多重性

一、信息、收入效应与货币均衡多重性(论文文献综述)

孔婷婷[1](2016)在《政府主导投资行为的经济效应研究》文中认为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渐过渡,虽然至今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历程,但是政府却成为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和投资主体,其对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期,我国政府提出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地方政府的各种投资计划纷纷跟进,通过财政拨款和银行的信贷资金,以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为我国对抗金融风险稳定经济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在我国的财政体制尚未健全、投资体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经济运行也出现了一些结构性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阻碍。作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关键因素的投资和我国目前重要的投资主体政府,其作用不可忽视。因此,在这一背景下从实证层面探究政府主导投资行为的经济效应,明确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于规范政府行为,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主要发现为:(1)政府投资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拉动效应,但这种作用比较有限。政府主导投资行为中政府投资对于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经济增长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但这种作用是短暂的、低效的,影响力度有限,政府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具有长期均衡关系。政府投资更适用于应急措施,往往只能取得短期效应,这种高投入、低增长模式是一种非优的和不可持续的模式。(2)政府投资对居民消费具有抑制效应。政府进入竞争领域投资和对市场资源的损耗,导致民营资本的进入空间被挤占,民营资本投入减少,居民收入受损,结果政府投资支出与居民消费支出呈反向变动。政府投资、居民消费、政府消费支出、政府保障支出、金融发展程度之间具有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政府投资对居民消费的抑制效应需要一定的时滞才能体现出来。由于政府投资项目具有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因而这种抑制效应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需要较长时期才能体现出来。(3)政府投资的增长会引起固定资产投资的国内贷款额度增加,因此政府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国内贷款额度具有扩张效应。政府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国内贷款之间是单向引导关系,并不具有相互反馈的关系。随着时间的增长,政府投资、通货膨胀水平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国内贷款额度的影响越来越显现出来,除了自身的影响外,政府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国内贷款额度的影响最大。(4)政府投资会对民间投资产生影响,且总体上呈现负向关系。政府投资会挤出民间投资,造成民间投资的减少。在宏观经济波动较大的时期,中国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对民间投资具有明显的拉动效应,民间投资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下由于经济增长的提高而变得活跃,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被政府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更多的信贷优势挤出,因此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兼具拉动和挤出效应,但长期表现为挤出效应;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则会使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具有拉动后保持稳态的作用。(5)政府投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显着的拉大效应,政府投资行为所蕴含的资金、政策支持和发展机会的不均等带来的垄断利润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通过对政府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的城乡差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建立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协整分析,证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政府投资会引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固定资产投资的城乡差异的扩大。(6)政府的干预会对企业的投资机会产生影响,但在现有的财政体制下,最高层级的央企和最低层级的县以下政府的这种干预对企业投资机会的影响并不显着,而省、市一级政府对企业的介入干预,则会明显提高企业的投资机会,尤其是在制度环境差、市场发育落后的情况下,这种提高尤为明显;因为市场发育越完善,地方政府的行政力量和资源优势反而越得不到发挥。而在这种省、市级政府的介入干预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导致发展机会的不平等和资源获取的不均衡。(7)在已经投资过度的情况下,民营企业高管具有政治关系与企业的投资绩效具有负相关关系。原因在于董事会高管人员的政治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手段会影响企业的资源配置和生产经营,自上而下的政府干预会为民营企业继续投资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和便利条件,使企业在已经过度投资的情况下没有及时调整投资决策,导致企业的投资绩效降低。然而如果投资适度,民营企业高管人员具有政治关系会促进企业的运转,提高民营企业的投资绩效。

孙海波[2](2014)在《重庆地区农民收入增长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重庆作为西南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有着大城市、大农村与大山区、大库区融为一体的社会经济特征,要实现农民人均收入翻两番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当前经济高速增长到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存在很大的困难。为此,本文以重庆地区农民收入增长问题为对象,尝试系统地探索农民收入的增长机理,为出台增加农民收入政策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除了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与思路外,重点梳理了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的相关文献,在吸收和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是本文开展农民收入增长机理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报酬递增原理、人力资本理论和政府经济职能三个方面。报酬递增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源泉,运用报酬递增原理主要尝试从经济理论上解释收入增长之谜,人力资本是实现报酬递增的基础,而在这个实现过程中还需要政府经济职能的正常发挥。第三章主要是介绍重庆市农民收入的现状,并通过比较分析寻找重庆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征,并进一步发现制约重庆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要素。从第四章到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分别从重庆地区农民自身的人力资本、农业现代化以及农村发展三个层次,分析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此发现重庆农民收入增长的机理。第四章首先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四个侧面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有机联系,然后运用重庆农民收入的统计数据定量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在参考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庆农民人力资本改良的政策措施。第五章首先定性分析了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关系,然后实证分析了农业经营收入与农业现代化进程之间的关系,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重庆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政策建议。第六章首先分析了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之间的联系,然后分别从农村企业发展、农村城镇化两个方面实证分析了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的机理,在吸收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重庆农村发展的政策建议。第七章是研究结论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系统性地从农民人力资本、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三个层次,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研究了重庆地区农民收入增长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由于收入增长源于技术进步和专业分工,而目前的统计指标还无法满足实证分析的需要。因此,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构建一个包含农民人力资本、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综合性数理模型,探讨农民增收机理将作为下一阶段的研究任务。

邱晖[3](2013)在《新古典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对时间维度认识和处理的演变与比较》文中认为时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维度,与主体的经济行为以及种种经济现象紧密相联。如何处理时间维度是任何一种经济分析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与其他问题相比,时间问题具有特殊性。古往今来,人们不仅没有对时间形成过统一的看法,而且往往相去甚远。在经济思想史上,诞生了很多不同的认识和处理时间的方法。本文在划分均衡分析范式和演化分析范式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些不同的认识和处理时间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从中找出经济思想史上认识和处理时间方法演进的线索,并对不同范式下认识和处理时间的方法以及两大范式之间认识和处理时间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植根于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的哲学基础,和牛顿的经典物理学一样,新古典经济学也持绝对时间观。这种时间观的特点是实体性、同质性、对称性和可逆性。基于这样的认识,新古典经济学处理时间的基本方法是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静态分析由于只关注均衡的状态以及达成均衡的条件,所以在不考虑时间推移的情况下,就可以完成静态经济分析。动态分析关注均衡变化的过程,此时时间必须以自变量的形式进入经济分析,但与在经典物理学中考察刚体的变化过程一样,时间只是用来表征持续性的一个外在参量。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分析和马歇尔的局部均衡分析都是静态均衡分析的典范。瑞典学派在将奥地利学派的资本理论和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熔于一炉的努力中,提出了“事前”和“事后”的区分,强调预期对于经济分析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用“计划”来联接过去和未来。瑞典学派处理时间的这些方法对经济分析的动态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希克斯则从马歇尔和凯恩斯处获得灵感,以“星期”、“计划”和“预期”三个概念为基石设计出了一个全新的处理时间的方法来完成一般均衡的动态化。萨缪尔森提出了对应原理,阐明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通过对因果系统和历史系统的分析指出了经济系统在面对时间问题时可能出现的六种形态。即:静态—稳定系统、静态—历史系统、动态—因果系统、动态—历史系统、随机—历史系统和随机—非历史系统。以卢卡斯为首的早期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表明短期中未预见到的货币供给变动将对经济形成冲击,而长期中经济将稳定在由自然率决定的均衡状态。而以普雷斯科特为首的现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则表明经济的波动是理性人对技术冲击的帕累托最优反应,因此,短期和长期的划分被舍弃。均衡分析范式在瓦尔拉斯和马歇尔这里已经比较成熟,他们对于时间维度的认识和处理也为其后的经济学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世的均衡经济学家对于时间本质的认识并没有超越这两位前辈,只是为了发展出更加动态且形式上更加精致的经济模型而发展出了很多处理时间的手段。演化分析范式虽然像均衡分析范式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其真正的成熟却是以二十世纪末现代演化经济学的诞生为标志的。在此之前,门格尔、凡勃伦和熊彼特等人的经济理论中的某些部分以及他们认识和处理时间的方法对现代演化经济学的诞生有奠基性的作用。在他们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与均衡分析范式下截然不同的对于时间的认识和处理。但他们之间并没有均衡范式下前辈经济学家与后辈经济学家之间的那种明显的承继关系,由于奉行不同的哲学,事实上,他们对于时间的认识和处理是各具特色的。马克思区分了自然时间和社会时间,并认为社会时间的本质是人的实践活动。社会时间具有主体性、历史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在马克思的制度变迁理论中,时间展现出历史特定性的特征,在他的剥削理论中,资本家对于工人的剥削本质上就是对于工人自由时间的剥削。门格尔由于受康德哲学的影响,强调时间在经济分析中的作用。在门格尔的分析中,时间的流逝及伴随着时间流逝出现的知识,制度和组织的发展占据了分析的最显着的位置。凡勃伦受生物进化论、历史学派以及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在经济分析中强调历史的重要以及过程的不可逆,强调历程、演化、成长、变动等动态概念,强调累积变迁。熊彼特在他所描绘的关于资本主义的动态图景中,行为主体(企业家)、事件(创新活动)与时间是不可分割的。主体的创生性和事件的演化统一在时间维度之中。企业家的创新行为带来的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在熊彼特的论述中,时间是不可逆的,历史是重要的。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层级本体论和非决定论。演化经济学的时间观来源于达尔文的演化时间观,并得益于现代物理学和现代哲学的发展。与新古典经济学相反,演化经济学认为时间具有客观性、异质性、不对称性、不可逆性等特征。基于对时间这样的认知,演化经济学强调历史分析和过程分析,强调通过历史比较和运用回溯法来探寻经济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并且特别注重累积因果的影响。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发起者纳尔逊和温特以惯例、搜寻和选择三个概念为基础,构建了一套关于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在他们的演化理论中,时间和经济变迁的过程联系在一起,企业的演化理论和增长的演化理论被描述为一个马尔科夫过程,上一个时期的状态决定下一个时期状态的概率。霍奇逊强调了历史特性问题,以赖纳特为首的演化发展经济学则强调使用历史分析、回溯法以及注重累积因果的方法来把握经济规律。无论是新古典经济学还是演化经济学,它们对于时间维度的认识和处理都是与其背后的哲学基础相契合一致的。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范式来分析经济问题,优点是可以通过精致的数学模型来表述变量之间的关系,具有良好的预测性,所提出的政策具体且易于执行。而采用演化经济学的演化范式分析经济问题,优点则在于能够对经济运行的过程有更加深刻的洞察。

李国疆[4](2012)在《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经济学中最受关注的主题之一就是金融危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特别是在世界工业革命之后,金融危机如同“病魔”一直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历程。历史上发生的金融危机每一次都给经济学家们留下了无尽的思考。本文所要探讨的是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机制。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迅速演变为世界性金融危机以来,学术界从多个视角展开了极具成效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厚的成果。目前,学术界对美国金融危机研究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对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及影响的探讨上,缺乏从经济发展及其新变化这一视角进行的系统分析。怎样解释这场金融危机?我们当然不应也不能割断历史。自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普遍性生产过剩危机以来,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就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消除的阴影。考察经济危机的历史不难得出这样的认识:经济危机确实在不同历史时期会以不同的形式爆发,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尤其是二战结束以来,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导的全球经济已发生深刻的变化,经济危机虽然始终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不断发生,但发生的频率、强度、形式却有很大的不同。20世纪以前经济危机多以生产过剩的形式出现,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则表现为“滞胀”,20世纪末期又以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爆发金融危机为主要特征,2008年则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进而演化成全球金融危机。那么,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危机之间存在何种内在联系?是否具有共同的矛盾根源?危机形态演变的逻辑又是什么?这些问题无疑是经济学领域中常议常新的话题,也是经济学必须回答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必须肯定的是,学术界给出的各种关于美国金融危机的解释,确实揭示出了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的直接诱因,但在各种关于美国金融危机的解释中,不能不提出的质疑是:美国次级贷款及其金融衍生品的泛滥到底与什么因素相关?世界经济失衡与美国国内经济结构严重失衡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如果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追问的话,那么,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就不是简单地直接列举美国经济存在的那些显性或隐性的结构性问题所能说明的了。现代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性已是不争的事实。在美元具有国际货币地位条件下,美国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相应具有其独特性。从世界金融危机的历史来考察,不同的国际货币本位制下的金融危机传染确实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在国际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一国金融危机在国际间传染的后果主要表现为全球性或区域性的通货紧缩。而在美元具有国际货币地位的条件下,由于汇率浮动已成为一种长期化趋势、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不健全以及美元霸权的存在,金融危机发生、传递的速度日趋加快,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金融危机的影响范围呈现出日益扩大的趋势;并且,随着美元本位制事实上的形成,美国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呈现出明显的大规模扩散效应。在美元本位制下,美国凭借自身经济实力,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主要通过贸易、金融、季风效应以及心理预期等方式向世界转嫁金融危机。这些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本文主要针对当代经济虚拟化的背景,探讨“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机制”,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作为经济虚拟化背景下金融危机机制研究的理论起点,立足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以虚拟经济发展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加强这两大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为研究主线,立足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应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职能转换和经济虚拟化的加速所导致的经济危机变化的分析比较,认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已由最初的消极和被动的过程转变为自觉、主动和积极的调节过程,宏观调控的长期化必然导致其经济运行发生结构性变化,这种变化的突出特征就是消费社会、债务国家的形成和虚拟经济的膨胀。而虚拟经济膨胀和金融创新必然导致资本市场的不稳定,使原有的经济危机被金融危机所取代。这里研究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机制从三个层面展开,首先阐述虚拟经济的基本内涵及发展趋势,其后分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的趋势、现代金融危机的特征、表现和现代金融危机机制,最后对中国金融如何才能保证安全作简要分析。具体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是导论,明确研究的背景、对象、研究方法与思路。通过对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问题研究现状的分析,确定本文的突破点,即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到底有哪些改变?为什么有这些改变?这些改变对当资本主义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和影响?第二章对经济发展中的经济虚拟化趋势进行分析,这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对虚拟经济概念的界定及其特征、内在演进机制、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经济增长的复杂性、预期与虚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分析,特别是通过分析虚拟经济的起源和快速增长、虚拟经济发展并成为实体经济引导者的原因及其演变的历史进程,为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问题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研究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背离趋势,分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虚拟经济发展的实质从经济发展过程的意义上看,意味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虚拟经济运行的独立化过程和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引导作用的变化。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是必然趋势,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必然形成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发展的极态就是金融危机第四章对现代金融危机的显着特征、具体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对以往金融危机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本质,是从资本主义经济作为一种历史地存在的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出发,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确认为一种具有特殊社会原因的经济现象。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分析的理论逻辑可概括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其生产最终受到社会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限制的结果,而资本主义经济社会有支能力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资本和劳动收入分配两极分化,资本和劳动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原因在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占有制度。由于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因而从根本上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必然经常地处于经济危机当中。西方早期金融危机理论对金融危机的解释普遍缺乏微观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依赖于准心理学的推断,因此只能称其为假说。现代金融危机理论的发展出现了两个明显的趋势:“虚拟化”趋势和综合化趋势。在分析总结以往理论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论证了虚拟经济条件下经济危机日益以金融危机形式显现出来的内在机理。第五章探讨现代金融危机的形成机制。现代虚拟经济的高度发展是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现代金融危机的实质是实体经济危机,进而阐述了现代金融危机的爆发和传导机制,并将金融危机的逻辑概括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导致两极分化——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呈现生产过剩——政府调控有效需求膨胀——债务违约率上升——金融危机爆发。现代金融危机的传染是各种传导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贸易溢出效应、金融溢出效应、季风效应和预期效应。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预期传染效应是现代金融危机传导最为突出的特征。第六章对现代金融危机的生成与传导进行实证。本章的重点在于以前几章分析的理论基础为解释框架,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生成机制和国际传导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比较,对现代金融危机的发生、演变及国际传导提供一个更为全面和清晰的认识:亚洲金融危机的基本原因是亚洲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泡沫化;金融市场开放过快,金融监管不力;汇率制度缺乏弹性。结果经济内在缺陷导致投机攻击有机可乘引爆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起源于间接融资消费信用,即美国次级房屋按揭贷款贷放失控;放大于直接融资CDO(抵押债务证券)和MBS(债务支持证券)债券信用在金融投资领域的泛滥膨胀(虚拟经济膨胀泛滥)。循着这一线索,阐述了美国经济增长特征、政府宏观调方式、经济结构失衡、美元本位制与金融危机间的关系,从而对美国金融危机原因的分析形成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框架。第七章分析的重点在于对中国经济开放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全球经济不稳定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和负面影响进行阐释,目的在于从世界虚拟经济发展演变的客观背景出发,期望从中总结出能有效地指导中国经济改革开放过程中虚拟经济实践的原则和政策。最后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中如何通过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重构、如何在金融开放过程中更多地参与国际金融事务来保证中国金融安全。作者试图努力在四个方面有所创新:(1)当代金融危机的根源,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收入两极分化。基本的结论是:金融危机的直接根源在于债务违约率的持续大规模上升;而债务违约的原因在于社会公众未来预期遭到了沉重打击;未来预期的悲观在于居民和政府“透支消费”的不可持续;透支消费的起因是为了缓解生产过剩;生产过剩起因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这样,现代金融危机的逻辑就清晰地呈现出来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贫富差距扩大——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过剩——持续大规摸扩大需求——债务违约率上升——金融危机。因此,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逻辑来看,资本主义经济以生产相对过剩为特征的古典危机与现代金融危机并无本质不同,其实质都是生产过剩危机。它们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在古典危机中,生产相对过剩是以有效需求不足直接表现出来,最终引发金融动荡;而在现代金融危机中,生产过剩不再直接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而是表现为有效需求膨胀引发的债务违约大规模持续上升,由此引发金融动荡。从古典危机演变为现代金融危机,只不过是把资本主义经济内在矛盾的爆发从生产领域推到了金融领域。(2)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过剩,由有效需求不足转变为有效需求膨胀。虽然从1930年代起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已经开始用宏观调控和建立消费社会来克服经济危机,用远远脱离实际需求的消费欲望来拉动有效需求,以克服资本主义经济导致的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但正因为资本主义经济无止境的增长成为维系经济正常运行的既定条件,只要生产不再能够扩大,往往会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因此,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逻辑来看,现代金融危机与资本主义的古典危机都是生产过剩危机。在现代金融危机中,由于宏观调控和建立消费社会克服经济危机这两种“扩大需求”措施的形成,生产过剩不再直接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而是表现为有效需求的膨胀。从古典危机演变为现代金融危机,只不过是把资本主义经济内在矛盾的爆发从现时推到了未来。(3)概括了现代金融危机的主要特征和传染机制:金融危机发生的潜伏期较长,对政府影响巨大;金融危机具有主导性和超前性;金融危机的蔓延和传染呈全球化趋势;金融危机更容易在新兴市场国家爆发的区域性特征。现代金融危机传导是一系列因素相互综合作用的结果。总括而论,现代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包括贸易溢出效应、金融溢出效应、季风效应和预期效应。从一定意义上说,预期传染效应是现代金融危机传导最突出的特征。(4)系统梳理了金融风险的聚集过程,并将金融危机形成过程概括为四个阶段。从整个产业周期来看,金融风险的形成与自我膨胀机制可概括如下:第一阶段,经济持续繁荣,形成投资将会持续扩张的现象。第二阶段,金融资产价格持续上涨,形成泡沫经济现象。第三阶段,因投资及投机使市场流动性减少,资金需求显着增大,利率上升。’第四阶段,金融资产价格的下跌和实体经济的困境迫使政府采取措施以稳定经济,但如果政府的措施无法提振市场信心,则市场上持续抛售金融资产的行为不会停止,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从而陷入金融危机的深渊。简言之,从产业周期来看,金融危机的形成表现为下列典型的过程:经济繁荣——贷款扩张——金融资产交易持续扩大、资产价格暴涨——利率上升、回收资金和贷款——资产价格暴跌——金融危机。由于能力和资料的原因,加之虚拟经济领域比较广泛,作者对虚拟经济分析对象的概括可能存在遗漏,这会使结论的说服力受到影响:由于是对虚拟经济这一客观现象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描述和分析,因而在论文中仍有一些观点被重复讲了多次,连自己都觉得有点“唠唠叨叨”;论文的结构和文字也存在诸多可商榷的余地。这些都是今后将进一步努力完善的方向。至于自己的一得之见,是否确当,自己无法断言,只有留给世人去评说了。作者贯穿论文始终的,是希望不断地探索、认识和领悟现代虚拟经济良序运行的基本规律,致力于建设明天更美好的新中国。

徐计彬[5](2012)在《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测算的统计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来,在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外汇储备不断激增的背景下,国内外的学术界和政策制定当局针对于调整人民币汇率和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这一问题争论不一。人民币均衡汇率的测算工作近年来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先就汇率相关的核心概念做出界定,并对经典均衡汇率理论进行扼要介绍。然后针对研究学者所广泛采用的三种均衡汇率模型(购买力平价均衡汇率理论、基本要素均衡汇率模型理论、行为均衡汇率模型理论)对人民币均衡汇率和汇率失调程度的测算文献,统计分析了这些典型文献中测算的过程及结论。且就三种理论模型分别作出了详细分析,试图分析出结论差异巨大的背后原因。接下来就模型理论外的实证统计因素对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结果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其中包括三个方面:总体样本的选择、不同数据集选择及随机残差项的自相关问题。最后就三种应用广泛的均衡汇率理论的对比总结,试图确定和完善适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均衡汇率理论,并就人民币均衡汇率理论的发展走向做出尝试性的探索。

林谦[6](2011)在《走向开放:从《通论》到“新型开放的宏观经济学” ——关于宏观经济理论演化的思考》文中认为以当代宏观经济学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为基本线索,本文拟对开放型宏观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作一论述,涉及其主要议题、基本模型;然后,我们讨论它们的一些实际应用问题以及对其前景的展望。全文分为五章。第1章为基础部分。在此,我们首先厘清了一条贯穿于开放型宏观经济理论的起源与演变之复杂过程的基本线索。鉴于这一理论属于封闭型宏观经济理论的一种历史与逻辑的衍演,文章首先讨论“Keynes革命”及其“反革命”问题;即,围绕着《通论》的基本含义、政策意义和微观理论基础等问题所展开的争论,主要涉及“货币主义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或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或“NCM学派”)。在考察了‘’Lucas批评”后,文章将概述“新Keynes主义宏观经济学派”(“NKM学派”)的理论特征以及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的基本构架。第2章是过渡部分。我们将概述以Keynes理论为指导关于开放经济的第一代构模版式,包括"IS-LM-BP"分析、Mundell-Fleming模型和Dornbusch’‘超调”模型的假设条件、基本内容和政策含义。由于如何构筑坚实的微观理论基础问题对于开放型宏观经济理论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先行讨论这一方面的两个先导性模型,即针对封闭经济情形的Calvo模型和针对开放经济情形的Svensson-Wijnbergen模型。第3章为理论部分。我们讨论关于开放经济的第二代构模版式;其基本特征是,运用“粘性价格”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更加深入地探究现实的国际宏观经济问题。这些模型是Obstfeld-Rogoff的“复兴”(Redux)模型、Cosetti-Pesenti模型以及由它们综合而成的一个典型的开放型宏观经济(NOEM)模型。以第2章所述各模型为参照,我们将考察它们的假设条件、基本内容、政策含义及其现有和潜在的各种应用。第4章是应用部分。政策的“动态不一致”和“规则对权变”的取舍是任何领域的政策制定者们都无法回避的两大问题。在开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制定和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方面,如何设计出某种有效的机制以便妥善地处理它们,无疑是一个极具挑战性而意义重大的课题。从“无穷期限重复博弈”的视角出发,我们把“声誉市场”引入“央行-公众”博弈以及各国“央行-央行”博弈过程,借助于一个相关的模型对这两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随后,在现有大量文献中,我们选取和考察了由Walsh (2010)和Persson&Tabellini (2009)提出的最新相关理论,力图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有所突破和创新。第5章是全文的探索部分。它略论了三个问题,即,新型开放的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理论基础、国际最优投资组合以及国际宏观金融学的构建。首先,现有的开放型宏观经济模型及其DSGE模型大多径直沿袭Walras’‘一般均衡体系”的构建方法,即分别列出家庭、厂商和政策当局三个部门的价值函数,然后将它们联立之后求取“一般均衡”解答。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个体最优化行为的基础之上,但还无法把握各方之间的持续互动对于它们价值函数的形成、演变以及最终均衡形成的决定性作用。针对这一问题,新兴的“行为博弈”理论提供了一条新的探索之路;其次,就国际投资组合的构建和管理问题而言,自Markowitz (1952)以来所形成的经典投资理论已难以解释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诸多谜题,而新型开放的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目前正致力于在这方面的突破,其主要关注点是构建某种新的投资组合理论;最后,在国际经济研究领域中,一个值得关注的最新动态是,探究如何在国际宏观金融经济学的统一框架中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无疑,对于金融全球化日益加速的当代世界经济而言,这一课题的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将概述一下这方面的一些最新进展,从而为下一步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而作准备。

张永林,张春杨,李晓峰[7](2011)在《市场信息集聚效应与交易效率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市场交易这个角度来研究信息和效率问题.主要结果,1)提出了市场信息多样化和集聚的概念,并给出了信息集聚的数学表述;2)建立了不完全市场交易的讨价———还价交易谈判动态博弈模型,得到多阶段交易的贝尔曼方程;3)以此证明了市场信息的集聚效应,产生报酬递增和提高市场流动性.这是市场信息更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机理,而不仅仅是通过解决多重均衡和降低交易费用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由此本文作进一步证明,信息并不是抽象的市场因素,而是具有实际内在价值的资源.其作用不止是影响效率,更提高总量价值.因为它们减少了交易时间(搜寻时间和谈判时间).这是本文的重要性所在.

林春山[8](2011)在《新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贸易政策调整与转型研究》文中提出中国长期、持续的贸易增长现象不仅是一个经济奇迹,也是个政治奇迹。地方政府、中央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国企对于经济活动的介入程度之深,调控力度之大,在世界大国之中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对中国经济活动的任何重要领域进行考察,都离不开对于政治运作、政经互动的深刻理解,对外贸活动的研究和把握也是如此。当前中国贸易政策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既有全球调整贸易政策、民主政治进入动荡期、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等外部因素,也有国内经济改革步入深水区、中央与地方博弈增强、政府治理改革加速等内部因素。不仅有我国GDP超越日本登上世界第二位置等振奋人心的消息,不仅有关于贸易政策调整、过政治民主化之河(韦森,2010)等日益高涨的急切呼声,也有大豆贸易、稀土贸易、铁矿石贸易和轮胎特保案等重要实践案例。面对复杂形势,贸易政策的调整和转型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选定了这一研究方向之后,找到好的切入视角将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本文以新政治经济学为研究基础,引入行为经济学成果,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外贸活动、贸易政策的各个方面,力图从中提炼一般规律,为研究中国贸易调整与转型问题提供一个指导性框架。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为文献综述,第八章为全文总结。除此以外,本文主要内容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三章引入财政分权、政府竞争因素,借助1985-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深入探讨中国出口增长和国内政治体制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中国式的财政分权是贸易增长、贸易顺差的重要制度性根源,忽略或者绕过地方政府改革因素试图通过人民币升值化解贸易顺差问题并不可行。第四章在综合PFS模型、POS模型和PFSL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集中管理型经济秩序和民主集中制政治秩序,构造了PFSLC模型,用于考察中国贸易保护政策的决策机理。进而,以1992-2004年的工业面板数据对PFLSC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贸易政策内生化理论在中国基本成立,国内政治因素对于贸易政策的影响虽常被忽略但却确实存在,利益集团化、政治民主化将成为贸易政策调整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第五章承继第四章的研究,从国际视角探讨不同决策体制国家进行贸易博弈的结果。全章分集团调节型宪政民主制国家率先挑起争端和集中管理型民主集中制国家率先挑起争端两种不同情形讨论了贸易博弈的均衡解。推导显示,无论哪一类型国家首先发动贸易争端,虽然有着不同的贸易成本和博弈均衡解,但对于贸易流量和贸易总福利的影响都是毫无疑义的,加强贸易协调机制建设尤显重要。第六章从政治、经济、社会和贸易转折点出发,考察韩国、日本和台湾等地经验,研究经济发展和贸易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接着,基于13个贸易大国1960-2009年面板数据,检验了政治民主化、经济增长和贸易依存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表明,中国应当清醒认识和理性接受接近贸易转折点的现实,加快制度变革和模式转换,有效应对新的发展环境,顺利安度贸易转折期。第七章从反思单一目标贸易政策框架入手,参照货币政策运作体系,首次提出了三元目标的贸易政策运作框架。同时,利用1978-2009年相关数据,逐一考察了贸易增长、贸易平衡和贸易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政策含义。研究表明,贸易平衡和贸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其地位和受重视程度应当得到有效提升。从长远看,要综合平衡进口和出口,搭建符合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利益最大化原则的贸易政策运作框架。

陈小蕴[9](2008)在《中国国际收支结构 ——基于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演进,既有悖于传统的国际收支结构阶段理论,在现实中也是十分罕见的。分析其成因不仅对于检验、丰富和完善国际收支结构理论具有重要的尝试价值,而且对于正确理解当前中国经济中内外均衡的突出矛盾,探究其政策调整取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比较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独特性的基础上,着力从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角度考察了它的成因,并对当前国际收支结构的均衡性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取向。全文由五大部分组成:第一章,探求国际收支结构与对外经济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是全文的基础。首先,工业化的演进与国际收支结构的演变具有内在的关系,已有的理论能够揭示工业化演进中的贸易周期与债务周期过程。或者说,国际收支结构的演变正是工业化发展在国际收支帐户上的反映。然而,有关国际收支结构演变的理论虽然是工业化国家工业化演变的经验总结,但在最近三十年中,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新型工业化国家都不能给予其经验支持,也就是说,工业化演进与国际收支结构的演进在实践中并没有与理论描述相一致。那么,其中的原因何在呢?我们的进一步探讨正是基于这样的疑惑。工业化进程面临要素约束,突破这一约束的表现之一就是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这进而表现为一国国际收支结构的演变。然而,当一国政府试图通过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影响工业化发展进程时,国际贸易与资本流动的方式可能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该国的国际收支。联想到中国国际收支结构演变的“超前”特征,我们期望尝试从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角度来解释中国国际收支结构演变中的种种矛盾现象。第二章考察贸易战略演变对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首先研究中国贸易战略目标的演变,指出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的“强制性出口”特征。其次,研究在既定的战略目标指导下的进出口政策对贸易的影响。第三,研究汇率政策对贸易政策的依附性及其对贸易的影响。第三章考察外资战略对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首先,我们研究外资战略目标的演变及其战略目标的多重性特征。其次,研究在既定的目标指导下外资政策对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这一外资政策包括中国利用外资形式的演变、以及外资优惠政策中体现的政策导向。最后,讨论外资政策实施的制度基础仍然是十分必要的。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外资政策的主要推动者或执行者——地方政府的扭曲行为,以及它们对国际收支结构的扭曲作用。第四章我们将试图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均衡性做出一个判断。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其合理性,对外经济发展战略中的贸易战略与外资战略目标体现了各个时期政府的国际收支均衡观,因此它对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也是必然的。但当前中国国际收支结构中的种种矛盾现象已经凸显了它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协调性,这提示我们重新评价中国的国际收支结构的均衡性。这一评价当然首先建立在专家学者们对国际收支均衡的认识上。其次,基于中国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我们来衡量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均衡性。最后,从经济理性与可持续性两个角度更深入地来衡量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均衡性。第五章,基于上一章的分析判断,我们认为有必要对于中国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反思,而发展战略的调整正是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制定的基础。在这一章我们将指出中国国际收支失衡中的战略目标偏失、战略理论偏失和体制缺失。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按照传统理论调节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失衡,存在不能解决的矛盾,因此,我们提出一个基于对外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调节思路,即转变对外贸易政策和外资政策以及加快行政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

王雅杰[10](2008)在《人民币行为均衡汇率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日益增长和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不断增强,有关人民币汇率的均衡水平的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1997年,在整个亚洲经济进入金融危机的阴霾之时,对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预期非常高,但是,当中国经济逐渐走出亚洲危机的阴影,经济出现了比较高的增长势头,特别是2002年以来,对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预期则日益高涨。那么到底人民币汇率是高估还是低估,而高估或低估的结果是什么?本文正是带着这些问题,借鉴国际上相关的均衡汇率的研究方法,对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均衡水平和错位程度展开研究和讨论。首先,本文抓住内外均衡这条主线展开,详细阐述均衡汇率的发展脉络。均衡水平的决定是沿着从单一因素逐渐扩展为多因素的演变路径,而且不同的因素对汇率决定和影响的程度各不相同,各有各的优点和局限性。长期以来,学者们都在不懈地关注和研究哪些因素在一定时期内对汇率的均衡水平的实现的作用最大,各变量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现实中的实际汇率与均衡水平之间有怎样的偏差?近年来,一种被称之为行为均衡汇率的分析方法引起人们的关注,它是从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攫取现实经济基本面的因素对汇率的均衡水平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因其结合现实经济情况比较紧,实证研究中运用现代计量方法,即协整技术,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本文的研究正是从这里开始。其次,在行为均衡汇率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人民币行为均衡汇率计量模型。这里最关键的问题是变量的选择。本文选择了一组符合我国经济实际的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基本面因素,构建了人民币均衡汇率的估计模型。这一组变量包括实际有效汇率,代表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人均GDP,外汇储备,贸易条件,对外贸易依存度,利率,货币供应量以及外汇市场的成交量等。选择这组变量,既考虑了影响汇率的中长期因素,也考虑了短期因素,同时,对模型中的各变量分别赋予了有别于原方法的新的含义,特别是在体现劳动生产率这个变量上,本文的设定不同于原方法,从而使整个变量体系更符合对中国的实证分析。第三,对人民币汇率行为均衡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分别从长期、中期、短期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检验。根据不同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和规律,对拟使用的变量进行了适度的调整。在长期分析中,使用的是年度数据,考虑到制度和政策的变革而采用了结构突变的单位根检验,同时考虑样本期的因素,进行的是E-G两步法的协整方法;而在中期分析中,使用的是月度数据,进行了向量自回归模型下最大似然法的协整估计,因为没有结构突变点,所以在对均衡水平进行估计之后,又进行人民币汇率脉冲分析,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了预测;在短期的估计中,使用的是月度数据,并尝试引入了微观变量进行估计,最后根据实证检验得出相应的结论。第四,在前面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借助多重均衡的思想,将BEER方法在统计过程中的多重协整向量的出现和处理进一步进行了经济学上解释。认为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内外均衡的目标的阶段性,事实上人民币汇率与劳动生产率变化以及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多重均衡。通过引入汇率因素对Solow-Swan模型进行改进,考察在动态经济系统中汇率、人力资本变化,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含有汇率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引入汇率做为一项政策进行分析,阐述主动的汇率政策与被动的汇率政策与劳动生产率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多重均衡的关系,最后结合我国的数据通过邹式断点检验法加以部分验证。第五,结合前文研究的结果与结论,本文对近期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情况进行了现实分析,指出了名义汇率波动与实际有效汇率波动之间的差异,以及名义汇率与均衡汇率之间的关系。结合实证研究的结果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分析了汇率错位的经济效应,揭示了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实质,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人民币行为均衡汇率的研究拓宽了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的视野,强调了多个变量对汇率影响的共同作用。实证检验的方法和结果则有助于人们对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有一个清晰的量化认识。而多重均衡概念的引入则扩大了均衡汇率理论研究的内涵,推进了均衡汇率理论研究的进程,为解释现实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均衡汇率理论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

二、信息、收入效应与货币均衡多重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收入效应与货币均衡多重性(论文提纲范文)

(1)政府主导投资行为的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国际借鉴与历史沿革
    1.2 概念界定
        1.2.1 政府主导投资行为的概念与内涵
        1.2.2 政府主导投资行为的经济效应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结构安排
2 文献综述
    2.1 政府主导投资行为的相关研究综述
    2.2 政府支出的相关研究综述
        2.2.1 政府支出的产出效率与政府投资效率研究
        2.2.2 政府支出的经济效应研究
    2.3 政府与企业投资关系的研究综述
    2.4 文献简要评述
3 政府主导投资行为的理论分析
    3.1 政府主导投资行为的资本运动流程
    3.2 中央与地方政府投资的博弈分析
    3.3 概念模型的提出
        3.3.1 政府主导投资行为经济效应的基本判断
        3.3.2 概念模型
    3.4 本章小结
4 政府主导投资行为中政府投资经济效应的研究假设和研究设计
    4.1 政府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
        4.1.1 研究假设
        4.1.2 理论模型
        4.1.3 估计方法
        4.1.4 变量设定
    4.2 政府投资对居民消费的抑制效应
        4.2.1 研究假设
        4.2.2 研究模型
        4.2.3 变量设定
    4.3 政府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信贷的扩张效应
        4.3.1 研究假设
        4.3.2 研究模型
        4.3.3 研究方法
        4.3.4 变量设定
    4.4 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
        4.4.1 研究假设
        4.4.2 理论模型
        4.4.3 估计方法
    4.5 政府投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效应
        4.5.1 研究假设
        4.5.2 模型建立
        4.5.3 估计方法
    4.6 本章小结
5 政府主导投资行为中政府投资经济效应的实证检验
    5.1 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检验
        5.1.1 平稳性检验
        5.1.2 协整检验
        5.1.3 脉冲响应分析
        5.1.4 方差分解
        5.1.5 研究结论
    5.2 政府投资对居民消费的动态效应检验
        5.2.1 单位根检验
        5.2.2 协整分析
        5.2.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5.2.4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5.2.5 方差分解
        5.2.6 研究结论
    5.3 政府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信贷的动态效应分析
        5.3.1 平稳性和协整检验
        5.3.2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
        5.3.3 脉冲响应分析
        5.3.4 方差分解
        5.3.5 研究结论
    5.4 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挤出效应的时变参数分析
        5.4.1 样本数据
        5.4.2 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发展趋势及描述性统计
        5.4.3 单位根检验与最优滞后阶数
        5.4.4 协整分析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5.4.5 模型估计结果与投资弹性分析
        5.4.6 研究结论
    5.5 政府投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效应的动态分析
        5.5.1 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
        5.5.2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5.5.3 脉冲响应分析
        5.5.4 方差分解
        5.5.5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5.6 本章小结
6 政府主导投资行为中政府对企业投资决策干预效应的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6.1 政府控制层级与企业投资机会的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6.1.1 研究假设
        6.1.2 研究设计
    6.2 政治关联与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投资绩效的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6.2.1 研究假设
        6.2.2 研究设计
    6.3 本章小结
7 政府主导投资行为中政府对企业投资决策干预效应的实证研究
    7.1 政府控制层级对企业投资机会的实证检验
        7.1.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7.1.2 检验结果分析
        7.1.3 结论与启示
    7.2 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投资绩效的实证检验
        7.2.1 描述性统计
        7.2.2 估计结果分析
        7.2.3 研究结论
    7.3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对策建议
    8.3 本文的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8.3.1 本文的主要创新性点
        8.3.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重庆地区农民收入增长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农民收入问题研究文献述评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2 国外解决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政策及实践
        1.3.3 国内外研究文献及政策实践的评价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2 研究收入问题的理论基础
    2.1 报酬递增思想
        2.1.1 报酬递增的内涵
        2.1.2 报酬递增思想的主要内容
    2.2 人力资本理论
    2.3 政府经济职能
        2.3.1 古典自由主义的政府经济职能
        2.3.2 干预主义和政府职能
        2.3.3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政府经济职能
        2.3.4 新自由主义的政府经济职能
3 重庆市农民收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3.1 重庆市自然地理与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3.1.1 重庆市自然地理及行政区划
        3.1.2 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3.2 重庆市农民收入历时演变
        3.2.1 重庆市农民收入的现状及其变化
        3.2.2 重庆市农民收入水平的比较分析
    3.3 重庆市农民收入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3.3.1 重庆市农民收入变化的特征
        3.3.2 重庆市农民收入结构变化趋势分析
    3.4 重庆市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4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增收
    4.1 人力资本投资促进农民增收的机理
        4.1.1 一般性的基础教育与收入增长
        4.1.2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促进农民增收
        4.1.3 健康保健与营养对收入的促进
        4.1.4 人力资本的流动能力对收入的促进
        4.1.5 重庆市农村民人力资本与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
    4.2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特征
        4.2.1 农村人力资源的基本情况
        4.2.2 农村人力资源的政府培育
        4.2.3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培育存在的问题
    4.3 国外农民人力资本投资的经验与启示
        4.3.1 国家农民知识化政策
        4.3.2 农民职业教育政策
        4.3.3 国外农民人力资本投资的启示
    4.4 政府行为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4.4.1 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
        4.4.2 加强服务于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4.4.3 改善与优化农村卫生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
        4.4.4 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5 重庆市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
    5.1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机理
        5.1.1 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5.1.2 现代农业的本质
        5.1.3 现代农业与农民增收
    5.2 重庆市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
        5.2.1 农业发展现状
        5.2.2 农业产业增加值的变化与收入增长
        5.2.3 重庆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
        5.2.4 重庆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5.3 国外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借鉴
        5.3.1 国外现代农业组织模式
        5.3.2 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
        5.3.3 农业补贴与支持政策
        5.3.4 国外农业支持政策的启发
    5.4 重庆市政府行为与现代农业发展
        5.4.1 构建合适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5.4.2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
        5.4.3 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优势农业
        5.4.4 加大政府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
6 重庆市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
    6.1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机理
        6.1.1 农村企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机理
        6.1.2 农村新型城镇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机理
    6.2 农村企业的发展与农民收入
        6.2.1 农村企业发展现状
        6.2.2 农村企业发展与农民工资收入增长
        6.2.3 农村企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
        6.2.4 农村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6.3 农村新型城镇化进程与农民收入增长
        6.3.1 重庆市农村城镇化现状及其趋势
        6.3.2 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与农民增收
        6.3.3 新型城镇化进程与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
        6.3.4 重庆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6.4 国外政府农村发展支持政策与启示
        6.4.1 欧盟支持农村发展政策
        6.4.2 韩国政府的农村发展政策
        6.4.3 巴西与印度的农村发展支持政策
        6.4.4 国外农村发展与建设的经验
    6.5 重庆市农村经济发展对策
        6.5.1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6.5.2 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6.5.3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6.5.4 重庆市农村工业发展对策
        6.5.5 重庆农村新型城镇化对策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人力资本投资促进农民增收
        7.1.2 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
        7.1.3 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相关成果清单
致谢

(3)新古典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对时间维度认识和处理的演变与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1.2.1 研究的方法
        1.2.2 研究的思路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1.4 论文的基本观点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1.6 文献综述
        1.6.1 新古典经济学中处理时间方法的演进
        1.6.2 演化分析范式下处理时间方法的演进
第2章 新古典经济学对于时间维度的基本认识
    2.1 新古典经济学的哲学基础
        2.1.1 还原论
        2.1.2 机械决定论
    2.2 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范式
    2.3 新古典经济学的时间观
第3章 新古典经济学处理时间方法的演进
    3.1 瓦尔拉斯对时间的处理
        3.1.1 交换理论中对时间维度的消解
        3.1.2 一般均衡中对时间维度的消解
    3.2 马歇尔对时间的处理
        3.2.1 有选择地忽略时间的影响
        3.2.2 划分“短期”与“长期”
    3.3 瑞典学派对时间的处理
        3.3.1 利息理论中对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区分
        3.3.2 累积影响下的渐变过程
        3.3.3 “事前”与“事后”的区分及对预期作用的强调
        3.3.4 动态均衡分析与“计划”的作用
    3.4 希克斯对时间的处理
        3.4.1 静态分析的价值与不足
        3.4.2 希克斯独特的动态均衡分析法
    3.5 萨缪尔森对时间的处理
        3.5.1 对应原理
        3.5.2 因果系统与历史系统
    3.6 卢卡斯对时间的处理
        3.6.1 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 I 型
        3.6.2 理性预期假设与未来不确定性的消除
        3.6.3 市场持续出清假设与均衡调整所需时间的消除
        3.6.4 总供给假设与跨期替代及信号提取
        3.6.5 “短期”与“长期”的划分与均衡经济周期
    3.7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对时间的处理
        3.7.1 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 II 型
        3.7.2 对“短期”和“长期”划分的舍弃
第4章 演化经济学认识和处理时间方法在学说史上的源头
    4.1 马克思对时间的认识和处理
        4.1.1 时间的本质是人的实践
        4.1.2 时间的历史性
        4.1.3 时间的社会性
        4.1.4 马克思认识和处理时间方法对后世演化经济学的影响
    4.2 门格尔对时间的认识和处理
        4.2.1 因果律与时间维度
        4.2.2 门格尔认识和处理时间方法对后世演化经济学的影响
    4.3 凡勃伦对时间的认识和处理
        4.3.1 累积因果方法
        4.3.2 制度变迁与历史进化
        4.3.3 凡勃伦认识和处理时间方法对后世演化经济学的影响
    4.4 熊彼特对时间的认识和处理
        4.4.1 循环流转中的时间维度——熊彼特的静态学
        4.4.2 经济发展中的时间维度——熊彼特的动态学
        4.4.3 熊彼特认识和处理时间方法对后世的影响
第5章 现代演化经济学对时间维度的基本认识
    5.1 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哲学基础
        5.1.1 层级本体论
        5.1.2 非决定论
    5.2 现代演化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5.3 现代演化经济学的时间观
    5.4 现代演化经济学处理时间的基本方法
第6章 现代演化经济学家对时间维度的处理
    6.1 纳尔逊和温特对时间的处理
        6.1.1 对新古典经济学认识和处理时间方法的批判
        6.1.2 纳尔逊和温特的演化分析框架
        6.1.3 马尔科夫过程
    6.2 霍奇逊对时间的处理
        6.2.1 对新古典经济学排斥真实时间、货币和不确定性的批判
        6.2.2 历史特性问题
    6.3 赖纳特对时间的处理
        6.3.1 演化发展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6.3.2 对主流教规处理时间方法的批评
        6.3.3 历史分析与回溯法
第7章 两大范式认识和处理时间维度的比较与评价
    7.1 两种研究范式认识和处理时间的比较
        7.1.1 均衡范式对时间维度的认知以及处理时间维度的基本方法
        7.1.2 演化范式对均衡范式的批判
    7.2 两种研究范式认识和处理时间的评价
        7.2.1 解释世界标准
        7.2.2 增进人类福利标准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的情况

(4)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经济虚拟化的现实与趋势
        1.1.2 研究的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
        1.2.2 国内文献
    1.3 研究主题、思路、方法与结构
        1.3.1 研究主题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2. 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
    2.1 虚拟经济的内涵及特征分析
        2.1.1 虚拟经济的内涵与外延
        2.1.2 虚拟经济的基本特征
    2.2 虚拟经济的内生演进机制:产业结构视角
        2.2.1 虚拟经济演进的阶段性与层次性
        2.2.2 当代经济虚拟化的集中表现——资产证券化
        2.2.3 虚拟经济演进的制度及技术条件分析
        2.2.4 虚拟经济的发展趋势
    2.3 虚拟经济背景下经济增长的复杂性
        2.3.1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作用机制分析
        2.3.2 虚拟经济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特征分析
    2.4 预期与虚拟经济发展的关系
        2.4.1 预期的内涵及决定因素
        2.4.2 经济虚拟化背景下预期的实现过程
3.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的趋势
    3.1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的状态及动因
        3.1.1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及内在动因
        3.1.2 虚拟经济持续背离实体经济的条件分析
    3.2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的经济风险
        3.2.1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过度背离:泡沫经济
        3.2.2 虚拟经济演化为泡沫经济的原因
    3.3 虚拟经济演化的极态——金融危机
        3.3.1 虚拟经济演化为金融危机的一般性条件
        3.3.2 现代金融危机的的含义及特征
4. 金融危机理论与经济虚拟化
    4.1 金融危机理论回顾
        4.1.1 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分析
        4.1.2 西方早期金融危机理论评述
        4.1.3 三代货币危机理论评述
    4.2 金融危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及困境
        4.2.1 金融危机理论的“虚拟化”趋势
        4.2.2 现代金融危机理论的综合化趋势
    4.3 金融危机理论的进一步思考
        4.3.1 实体经济领域引发的金融危机
        4.3.2 虚拟经济部门引发的金融危机
5. 金融危机的形成和传导机制
    5.1 金融危机的虚拟经济解释
        5.1.1 现代金融危机的实质:实体经济危机
        5.1.2 现代金融危机的温床:虚拟经济
    5.2 金融危机的形成机制
        5.2.1 经济泡沫:金融危机的聚集过程
        5.2.2 金融自由化:金融危机的催化剂
        5.2.3 汇率制度选择:金融危机的切入点
    5.3 现代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
        5.3.1 实体经济传染机制:贸易溢出效应
        5.3.2 金融体系传染机制:金融溢出效应
        5.3.3 经济全球化:季风效应
        5.3.4 预期效应
6. 经济虚拟化背景下金融危机的实证检验
    6.1 亚洲金融危机
        6.1.1 构建预防投机攻击机制——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
        6.1.2 经济发展模式的适时转型——预防金融危机的基础
        6.1.3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虚拟化——多重传染效应并发
    6.2 美国金融危机
        6.2.1 美国市场经济模式是金融危机的基本原因
        6.2.2 美元霸权是金融危机的动力
        6.2.3 美国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特点——快速扩散及迭加效应
        6.2.4 美国模式不是市场经济的最佳选择
7. 中国金融安全与现代金融危机
    7.1 中国金融体系的安全程度
        7.1.1 国家金融安全的基本涵义
        7.1.2 中国避免金融危机深度冲击的现象解释——中国金融安全度分析
    7.2 中国金融危机的诱发因素
        7.2.1 现代金融危机诱发——金融开放因素
        7.2.2 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7.3 构建金融危机的防波堤
        7.3.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7.3.2 构建防范虚拟经济演变为泡沫经济的有效机制
        7.3.3 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建立更有效的金融监管模式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5)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测算的统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相关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创新与不足之处
2 均衡汇率与西方均衡汇率理论概述
    2.1 汇率相关概念界定
    2.2 均衡实际汇率理论概述
3 人民币均衡汇率失调测算统计
    3.1 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文献统计
    3.2 购买力平价均衡汇率理论
    3.3 基本要素均衡汇率理论(FEER)
    3.4 行为均衡汇率理论(BEER)
4 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中的数据修订影响分析
    4.1 模型设定
    4.2 对数据样本的稳健性测试
    4.3 不同数据集选择的稳健性测试
    4.4 数据集修订的稳健性测试
5 均衡汇率理论的对比总结
    5.1 均衡汇率理论的结论对比分析
    5.2 国内外均衡汇率研究现状的综合评价
    5.3 西方均衡汇率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5.4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5.5 人民币均衡理论的发展及政策取向
注释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6)走向开放:从《通论》到“新型开放的宏观经济学” ——关于宏观经济理论演化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基本理论与模型
    第1章 “Keynes革命”及其“反革命”
        1.1 “Keynes革命”
        1.1.1 “Keynes革命”的多维性
        1.1.2 《通论》与微观经济理论
        1.2 “反Keynes革命”
        1.2.1 “货币主义学派”
        1.2.2 “新古典宏观经济(NCM)学派”
        1.3 “革命”与“反革命”的综合
        1.3.1 “动态一致性”问题
        1.3.2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分析
        1.4 “新Keynes主义宏观经济(NKM)学派”
        1.5 DSGE基本模型
        1.5.1 家庭部门均衡
        1.5.2 厂商部门均衡与宏观经济均衡
        附注
    第2章 《通论》的应用与转折:开放的宏观经济理论
        2.1 “IS-LM-BP分析”
        2.1.1 封闭经济情形
        2.1.2 开放经济情形
        2.2 Mundell-Fleming模型
        2.2.1 “IS”曲线
        2.2.2 “LM”曲线和“BP”曲线
        2.3 Dornbusch模型
        2.4 Calvo模型
        2.4.1 基本框架
        2.4.2 政策含义
        2.5 Svensson-Wijnbergen模型
        2.5.1 基本框架
        2.5.2 政策含义
        附注
    第3章 《通论》的扬弃与超越:新型开放的宏观经济理论
        3.1 Obstfeld-Rogoff模型
        3.1.1 基本框架
        3.1.2 政策含义
        3.2 Corsetti-Pesenti模型”
        3.2.1 基本框架
        3.2.2 政策含义
        3.3 一个典型的NOEM模型
        3.3.1 基本框架
        3.3.2 政策含义
        附注
第二部分 政策应用与前景
    第4章 国际货币政策博弈问题
        4.1 “动态不一致”问题
        4.1.1 概述
        4.1.2 一个经典案例
        4.1.3 各种备择解决方案
        4.2 “重复博弈”问题及其相关概念
        4.2.1 “囚徒悖论”博弈
        4.2.2 “重复博弈”
        4.2.3 “无名氏定理”
        4.3 关于货币政策的“声誉博弈”模型
        4.3.1 “声誉均衡”问题
        4.3.2 几个有待深究的问题
        4.3.3 关于政策制定者的“声誉市场”模型
        4.4 开放经济的最佳货币政策规则问题
        4.5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问题
        4.5.1 Walsh模型:“粘性工资”说的应用
        4.5.2 Persson & Tabellini模型:“规则对权变”原则的应用
        附注
    第5章 关于NOEM的三个前沿课题
        5.1 政策博弈的微观基础一“学习机制”模型
        5.1.1 各种备择学习机制
        5.1.2 综合的“EWA学习机制”
        5.1.3 “认知层级”理论
        5.2 最优投资组合问题
        5.2.1 个人投资者情形
        5.2.2 主权投资者情形
        5.3 宏观经济理论的前景展望
        附注
参考文献
后记

(7)市场信息集聚效应与交易效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市场信息的多样性和集聚
    1.1 市场信息的多样性
    1.2 多样性市场信息的集聚
    1.3 市场信息集聚的数学表述
2 市场信息集聚与交易模型
3 市场信息的集聚效应——交易报酬递增和提高市场流动性
    3.1 市场信息集聚与交易报酬递增
    3.2 市场信息集聚与交易中的市场流动性
4 对目前有关信息问题研究的几点探讨
5 结束语

(8)新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贸易政策调整与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本文结构与主要内容概览
        1.2.1 结构安排的内在逻辑:转型期贸易问题的新政治经济学研究框架
        1.2.2 主要内容概览
    1.3 方法与数据
        1.3.1 研究方法
        1.3.2 指标数据
    1.4 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与评注
    2.1 新政治经济学文献综述:一个整体性框架
        2.1.1 从方法论角度理解新政治经济学:范式革命与体系创新
        2.1.2 从研究对象看新政治经济学主要学说和分析工具
        2.1.3 新政治经济学的局限性
        2.1.4 国内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最新情况
    2.2 贸易增长与财政分权研究回顾
    2.3 贸易保护政策决策机制研究回顾
    2.4 贸易政策博弈研究回顾
    2.5 贸易政策调整和转型研究回顾
3 财政分权、地方竞争与出口增长:政贸互动实证研究
    3.1 中国贸易超常规增长与调整贸易政策的呼声
    3.2 分权推力假说:从财政安排、政府治理到贸易发展
    3.3 计量模型、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3.3.1 计量模型
        3.3.2 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3.3.3 实证结论
        3.3.4 重大政策对出口发展模式的影响:分税改革、加入世贸和西部开发
        3.3.5 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财政分权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
        3.3.6 外贸依存度变化的跨时差异和地区差异:进一步的探究
    3.4 财政分权、政府竞争到贸易增长的理论机制
    3.5 基本结论
    3.6 附录:本章数据说明
4 行业管理、贸易战略与贸易保护政策:基于PFSLC模型的分析
    4.1 当前中国贸易保护水平与外国存在的落差
    4.2 文献述评:PFS模型与PFSL模型
    4.3 如何结合中国现实国情调整PFS模型和PFSL模型
    4.4 PFSLC模型的基本内容
    4.5 对于游说活动行业间差异的进一步探讨
    4.6 基于工业贸易保护数据的实证检验
        4.6.1 计量模型、实证假说、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4.6.2 影响贸易保护水平的主要因素:实证检验
    4.7 基本结论
    4.8 附录:PFSLC模型的证明
5 体制机制性差异与中国贸易摩擦的持续增长:PFSLC模型的一个应用
    5.1 背景介绍与相关文献回顾
    5.2 模型设定:不同类型国家之间的博弈
    5.3 集团调节型宪政民主制国家率先发动贸易争端情况
    5.4 集中管理型民主集中制国家率先发动贸易争端情况
    5.5 基本结论:政治经济秩序差异是影响博弈策略和利益分配的重要因素
    5.6 附录1:集团调节型宪政民主制率先挑起贸易战情况下的均衡结果证明
    5.7 附录2:集中管理型民主集中制率先挑起贸易战情况下的均衡结果证明
6 政治改革、经济发展与贸易转型
    6.1 政治民主化的含义和指标度量:文献回顾
    6.2 研究假说的提出
    6.3 实证检验
        6.3.1 计量模型、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6.3.2 政治民主化与贸易依存度变化
        6.3.3 经济发展与贸易依存变化:对于倒U型假说的检验
        6.3.4 控制变量对于贸易依存的影响
    6.4 稳健性检验:基于不同时期、不同变量和不同指标
    6.5 进一步探讨
        6.5.1 台湾民主化与贸易活动之间的关联
        6.5.2 经济转折点、社会转折点和政治转折点的叠加与互动效应
    6.6 中国是否接近贸易转折点
    6.7 基本结论
7 面向贸易转折的贸易政策调整与转型
    7.1 从单一目标到三元目标的转变
        7.1.1 对于单一目标贸易政策的反思
        7.1.2 构建三元目标的贸易政策框架
    7.2 贸易政策中间目标的影响因素:指标选择和数据说明
    7.3 贸易增长目标的影响因素及其政策含义
    7.4 贸易平衡目标的影响因素及其政策含义
    7.5 贸易效率目标的影响因素及其政策含义
    7.6 中国如何迎接贸易转折点
    7.7 基本结论
8 结论、政策含义与研究展望
    8.1 值得强调的几点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重视政治层面改革对于贸易活动的影响
        8.2.2 重新梳理和界定影响贸易政策的各种利益
        8.2.3 建设内部外部贸易利益协调机制
        8.2.4 加强进口管理战略建设
        8.2.5 以贸易政策内生化改革为抓手,推动贸易保护体系的完善
    8.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后记

(9)中国国际收支结构 ——基于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国内外已有的研究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创新与不足
    五.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国际收支结构与对外经济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国际收支结构演变中的工业化涵义
    第二节 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对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国际收支结构:基于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审视
    本章结论
第二章 贸易战略演变对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贸易战略的演变与特点
    第二节 进口政策演变对贸易的影响
    第三节 出口政策演变及其对出口的激励作用
    第四节 汇率政策演变及其对贸易政策的依附
    本章结论
第三章 外资战略演变对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外资战略的演变与特点
    第二节 利用外资形式的演变对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
    第三节 外资政策导向对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
    第四节 外资政策实施体制对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
    本章结论
第四章 对中国国际收支均衡的判断
    第一节 关于国际收支均衡的观点综述
    第二节 中国国际收支均衡: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标准
    第三节 中国国际收支均衡:现阶段的判断标准
    本章结论
第五章 对外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与中国国际收支调节
    第一节 对外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国际收支失衡
    第二节 现阶段中国国际收支调节的难点
    第三节 中国国际收支调节的基本思路
    本章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10)人民币行为均衡汇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有关均衡汇率的研究文献综述
        1.2.1 均衡汇率观点的提出
        1.2.2 国外关于均衡汇率的进一步研究的情况
        1.2.3 国内关于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研究的情况
        1.2.4 对国内外均衡汇率的研究现状的综合评价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结构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起点
    2.1 均衡汇率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国际平价条件学说
        2.1.2 国际收支学说
        2.1.3 现代均衡汇率理论的推进
    2.2 经济增长理论与多重均衡
    2.3 行为均衡汇率方法(BEER Approach)的主要框架
    2.4 BEER 方法的实证计量技术
        2.4.1 单整与协整
        2.4.2 协整的检验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人民币BEER 模型的建立
    3.1 决定和影响均衡汇率水平的一般因素分析
        3.1.1 物价水平
        3.1.2 外汇的供求状况
        3.1.3 两国利率的差异
        3.1.4 预期心理与投机因素
        3.1.5 政府的政策影响
        3.1.6 政府的经济手段干预
        3.1.7 经济基本面的因素
    3.2 构建BEER 模型的一般变量选择和依据
        3.2.1 实际有效汇率
        3.2.2 贸易条件
        3.2.3 对外贸易依存度
        3.2.4 外汇储备
        3.2.5 货币供应量
        3.2.6 利率
        3.2.7 外汇成交量
    3.3 巴拉萨-萨缪尔逊效应与劳动生产率
        3.3.1 巴拉萨-萨缪尔逊假说
        3.3.2 劳动生产率
        3.3.3 劳动生产率是影响币值变动的核心变量
        3.3.4 人均GDP 作为劳动生产率的替代变量的主要依据
    3.4 基于BEER 的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简约方程
        3.4.1 BEER 模型的基本表达
        3.4.2 人民币BEER 模型的建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民币BEER 模型的实证检验
    4.1 人民币汇率长期均衡水平的估计
        4.1.1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4.1.2 结构突变的单位根检验
        4.1.3 带有结构变化的协整检验
        4.1.4 人民币长期均衡汇率水平的测量
        4.1.5 结果分析
    4.2 人民币汇率中期均衡汇率水平的估计
        4.2.1 方法和数据
        4.2.2 单位根检验
        4.2.3 确定协整方程
        4.2.4 人民币中期均衡汇率的脉冲响应分析
        4.2.5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季度错位
    4.3 人民币短期均衡汇率水平的估计
        4.3.1 微观变量的引入
        4.3.2 对原有模型的修正
        4.3.3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4.3.4 建立协整方程
        4.3.5 引入微观变量的作用分析
    4.4 实证检验结果的比较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人民币汇率多重均衡的动态机制
    5.1 多重均衡的研究思路及其政策含义
        5.1.1 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5.1.2 多重均衡的研究及政策含义
    5.2 Solow-Swan 经济增长模型的描述
    5.3 含有汇率的内生增长模型
        5.3.1 人力资本的积累
        5.3.2 生产行为
        5.3.3 动态均衡机制
    5.4 汇率政策与多重均衡
        5.4.1 汇率与劳动力变动的机制
        5.4.2 汇率多重动态均衡机制
    5.5 多重均衡汇率理论模型的实证检验
        5.5.1 计量模型和数据处理
        5.5.2 计量模型参数估计
        5.5.3 邹式断点检验
        5.5.4 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现实分析及政策性建议
    6.1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对美元名义汇率波动差异的比较分析
        6.1.1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对美元名义汇率的长期比较
        6.1.2 汇改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对美元名义汇率的比较
        6.1.3 人民币对其它主要国际货币名义汇率的波动分析
        6.1.4 比较结果分析
    6.2 人民币汇率错位的经济效应分析
    6.3 汇率政策与福利最大化
        6.3.1 理论分析
        6.3.2 小幅升值的汇率政策的成本和收益分析
        6.3.3 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实质分析
    6.4 人民币均衡汇率的政策取向
        6.4.1 人民币汇率政策调节应增强主动性
        6.4.2 加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培育力度
        6.4.3 建立汇率政策协调机制进而强化政策效果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信息、收入效应与货币均衡多重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府主导投资行为的经济效应研究[D]. 孔婷婷. 西安理工大学, 2016(11)
  • [2]重庆地区农民收入增长问题与对策研究[D]. 孙海波. 北京林业大学, 2014(03)
  • [3]新古典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对时间维度认识和处理的演变与比较[D]. 邱晖. 辽宁大学, 2013(11)
  • [4]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机制研究[D]. 李国疆.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1)
  • [5]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测算的统计与分析[D]. 徐计彬. 暨南大学, 2012(10)
  • [6]走向开放:从《通论》到“新型开放的宏观经济学” ——关于宏观经济理论演化的思考[D]. 林谦. 复旦大学, 2011(04)
  • [7]市场信息集聚效应与交易效率的研究[J]. 张永林,张春杨,李晓峰. 管理科学学报, 2011(11)
  • [8]新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贸易政策调整与转型研究[D]. 林春山. 复旦大学, 2011(12)
  • [9]中国国际收支结构 ——基于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D]. 陈小蕴.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10]人民币行为均衡汇率研究[D]. 王雅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02)

标签:;  ;  ;  ;  ;  

货币均衡的信息、收入效应和多重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