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逻辑中的词义问题

随机逻辑中的词义问题

一、随机逻辑的词义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于承志[1](2021)在《软件使用手册本地化英译中翻译实践报告 ——以Azure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全球化速度的加快,软件本地化已经成为信息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随之而来的,是对软件翻译需求的急剧增加。然而,软件本地化在翻译质量、翻译风格、翻译模式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专业性不达标。本翻译实践报告以Microsoft Azure软件使用手册为例,总结了机器翻译和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中的错误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译后编辑策略。本报告首先分析了Microsoft Azure软件使用手册的语言和风格特征。然后选择了Trados做为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进行机器翻译。其次,在卡特琳娜·莱斯文本类型理论中信息型文本的翻译策略指导下,对机器翻译后的文本逐句进行人工译后编辑。为保证译文的客观性与准确性,作者还邀请了计算机行业的专业人士对译后编辑的译文进行校对和评审。最后,根据中国翻译协会本地化质量评价模型对错误进行分类,分析每种错误类型的出现频率,并针对典型错误提出相应的译后编辑策略。本翻译实践报告的结果显示,在随机选取的十章软件使用手册(750句)中,47%(352句)有不同类型的错误,需要进行译后编辑。其中,不符合表达习惯的翻译占22%(164句),其次是术语误用(17%,125句),误译(4%,29句),过度翻译(5%,34句)。为了满足信息型文本对翻译准确性和专业性的要求,作者提出了句子拆分、语序调整和词义重选等译后编辑策略。本文应用莱斯的文本类型理论指导软件手册的翻译。作者结合理论与实例,对软件手册中的机器翻译错误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相应的译后编辑策略。为软件本地化领域的翻译人员提供翻译建议,以提高软件手册翻译的质量。

罗薇[2](2021)在《《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文中指出《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专为高等教育编写的汉语语法教科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该书既是一部实用的汉语教材,也是一部传承俄罗斯汉学研究传统、充分吸收以往欧洲人汉语学习与研究成就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较早以普通语言学理论解释汉语的学术着作。本文将以1902年首版为基础,结合施密特个人档案、拉脱维亚大学所藏施密特个人藏书中的相关资料,从成书的历史背景、俄罗斯人的汉语学习与研究传统、欧洲人学习汉语的历史、世界语言学史以及俄罗斯汉语教育史的角度挖掘该书的特点和价值。该书写作的主要基础来源于俄罗斯人研究与学习汉语的传统。得益于作者施密特在彼得堡大学所受的东方学专业训练,俄国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汉学学派汉语教学的传统、以及俄国人的语言研究传统对施密特写作《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产生了深刻影响。首先,在俄国汉语研究的强项方面,如语法分析系统、汉字分析法等方面,施密特广泛采纳了前辈学者的观点,并且在传统汉学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新局势的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此外,对俄国人学习汉语的继承还表现在另一些方面,如:延续俄国汉学研究的传统项目,同时关注汉、满、蒙三语,又根据海参崴东方学院对学生掌握东亚语言的要求增添了日语、朝鲜语以及越南语等语言材料。其次,继承彼得堡学派对中国历史语言文化的基本观点,认为包括汉语在内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地区文化一样,可以通过一般方法被科学地认识、研究,汉语并非是某些欧洲汉学家认为的“停滞不前”的、处于其原始状态的一种低级语言,而是具有与其文化相关的理据性,需要理性地认识。再次,彼得堡汉学学派注重积累史实材料,在研究汉语时,施密特大量收集、引用丰富的语言材料和例证,这也是施密特作为瓦西里耶夫弟子最突出的传承特点之一。俄罗斯人早期对汉语的认识主要来源于驻北京东正教使团成员论着和西方人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有大量从中国运回的中文原典。俄罗斯人对汉语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具有三方面的视野,他们既传承本国人的研究,又善于参考西方、中国的研究和学习资料。一方面,该书吸收了当时欧洲和中国学术界对汉语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部在系统、科学的文献综述基础之上的学术着作,对欧洲其他汉学家的观点、成果和语言材料进行整合,从中得出更进一步的观点,从而成为外国人汉语教材编着史发展到19、20世纪之交时具有综述性、整合性的一部着作。另一方面,《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中对欧洲人汉语学习资料的运用还在于对其中收集的语言材料进行分类、精选,找到最适合编入该书的范例。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特点还在于将以往欧洲汉学家、语言学家的资料,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将之整合纳入他的语法系统中—一汉语实用语法系统是作者要着重教授的内容,也是这部教材相比于一些欧洲汉学家语料搜集式的汉语教科书更具优势之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并非只有零散的语法点汇集,而是强调汉语语法规则的整合归纳,并且首次在俄语语境下构建一套新的汉语实用语法体系。是明清时期以来外国人对汉语语法科学研究史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继往开来之作,也是20世纪以后国际学界的现代汉语研究往纵深方向开拓的重要前提,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从欧洲语言学史和俄罗斯语言学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到19世纪末,欧洲和俄国语言学经过了多年的方法和材料积累,在历史比较语言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经为学界所接受,这些思想对这一时期包括施密特在内的俄国语言工作者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普通语言学的新思想在外语教材编纂方面的应用也具有重大意义。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汉学史上第一次尝试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的语法着作。一方面来说,以汉语为参照、拓宽了普通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和研究范围,反过来说,也从西方语言学的新成果出发丰富了汉语研究的方法论。从语言本身的发展来看,这一时期的汉语内部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清末社会大变革,越来越多的新词日渐成为时尚,北方官话口语日益成为最重要的中外交往标准语,白话文运动已在酝酿之中;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来自西欧语言学的发展——经过19世纪的发展,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该书可以看作是一部汉语史研究与汉语实践语法研究相结合的产物,书中证实了运用产生于印欧诸语言框架下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方法在汉语研究中的可能性与可行性。通过对本书的研究,可以从“他者”的角度审视汉语对普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论的贡献,挖掘汉语对历史语言学及普通语言学研究的补充意义,加深历史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观念下对汉语及其历史演变的认识。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出版使用对19、20世纪之交俄国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的汉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语言实践教材,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规则、掌握用法,作者不仅善于描写语法规则时在抽象化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化表述,注重使用条件、搭配对象、适用范围、特例等方面的考察,力求使语法规则呈现出严谨、易懂、实用的特色,同时还配有大量精选范例。此外,教材的内容还间接地反映了俄国的教育政策、教育历史,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汉语课程大纲、教学目标,施密特本人的教学思想等。因此,教材的内容折射出这一时期俄国汉语教育史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生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即19、20世纪之交)、特定教育场所中(即海参崴东方学院)、特定教育者(即施密特)主导下、针对特定学习者群体(即就读于海参崴东方学院的大学生、军官和少量其他社会人士)的教育活动的历史进程。总之,俄国汉学家施密特专为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汉语学习者编写、并于1902年出版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既继承了俄罗斯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学派既往的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传统,采用了俄国人头脑中相对成熟的俄语语法框架基础,又能放眼世界,有所取舍地借鉴当时流传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其他国家汉学家所着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成功运用最新的俄国和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研究方法论,以及截止到清末时期的中国传统语言学成就来科学地描写汉语,是俄国汉语教育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部语法教科书。本文将结合教材原着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梳理本书的编写特点及研究成果,全面考察这部着作的重要作用及价值。

韩亚楠,刘建伟,罗雄麟[3](2021)在《概率主题模型综述》文中提出主题模型是当下文本挖掘中最主要的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数据挖掘、文本分类以及社区发现等.由于其出色的降维能力和灵活的易扩展性,成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Blei等人提出了以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为代表的概率主题建模方法,在该模型中主题可以看作是单词的概率分布,主题模型通过单词项在文档级的共现信息提取出与文档语义相关的主题,实现将高维的单词空间映射到低维的主题空间,进而完成对目标文本数据的降维处理,开创了文本挖掘研究的新方向.其中LDA作为一种概率生成模型很容易被扩展为其它各种形式的模型,鉴于概率主题模型的应用价值、理论意义和未来的发展潜力,本文首先系统性地对LDA模型进行介绍,进而对基于LDA模型的各类扩展模型进行详细分类,并对其中各类的典型代表进行详细介绍,指出了各个概率主题模型被提出的原因以及其模型的具体形式、所具有的优缺点、适宜解决的问题等,进而又指出近年来主题模型典型应用场景;此外,本文还对目前概率主题模型常用的几个公认的数据集、评测方法以及典型实验结果进行详细介绍,并在最后指明了概率主题模型在进一步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向颖[4](2021)在《初中文言文内容知识教学的“碎片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言文作是中国古代语言文化的主要载体,学好文言文,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来讲,学好文言文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然而,文言文存在碎片化现象,教学并不乐观。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和移动终端高速发展,又使碎片化学习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在带来信息资源丰富、学习方式灵活等好处的同时,也带来感觉障碍、知觉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等一系列弊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碎片化学习的内容知识缺少体系。本论文以改进文言文碎片化为立足点,试图谋求文言文碎片化学习和文言文课堂学习的互利共赢。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界定了文言文及其内容知识、碎片化与碎片化学习的概念,并分析了初中生碎片化学习现状、文言文碎片化改进的可行性分析以及文言文碎片化改进和文言文碎片化学习的互助价值。第二部分:主要以教师问卷调查和学生问卷调查为依据,分析初中文言文碎片化在教材、教师、教学内容上可能存在的原因。第三部分:针对初中文言文碎片化的现状及原因,提出文言文碎片化改进的建议。主要包括构建文言文知识体系,设计单篇群文并行的阅读教学和横纵向联系并重等教学方法,以及指导初中生进行碎片化学习。

胡梅芬[5](2021)在《英汉新闻语篇中首都名概念转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旨在探讨英汉新闻语篇中的首都名的转喻义与非转喻义用法,依托来自语料库的真实语料,结合定量研究方法以挖掘自然语言中的首都转喻义用法背后的影响因素及动因。研究首先确定了“GIGA”和“BNC”中最高频的九个首都名,再分别从语料库中抽取首都名索引行,人工清理不属于本文研究对象的语料,并从清理结果中随机抽取汉语索引行3058条,英语索引行1947条;接着,从语义、句法、语篇等维度对目标索引行了进行9个自变量的标注;最后,借助逻辑斯蒂回归模型中对影响首都名转喻义分布的自变量进行定量分析,着重考察自变量语言与其他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并利用随机森林分析得到自变量分别在汉语和英语中的重要性排序。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转喻作为人类认知方式之一,在各个语言中普遍存在,尤其是CAPITAL FOR GOVERNMENT这一转喻类型,在汉英语篇中都是最主要的转喻类型,可见此转喻类型已经固化;2)首都名转喻义的分布具有显着的跨语言差异,相较于汉语而言,英语使用首都名的转喻义用法频率更高;此外,首都名转喻类型的分布在汉语和英语中也有明显差异,英语中较为常见的CAPITAL FOR EVENT转喻类型,在汉语语料中则较少发现;3)句法位置会影响首都名转喻义的分布。当首都名处于主语位置时,首都名表达转喻义的几率显着增加;当其处于主语位置且句中谓词要求主语为有生名词时,首都名为转喻义的概率更高;当首都名处于非主语和非宾语位置时,则表达转喻义的可能性降低。4)概念因素会影响首都名的转喻义用法。汉语使用者偏好使用本国首都做转喻义,排斥用他国首都名表达转喻含义;而英语使用者正相反,他们较为排斥本国首都的转喻义用法,偏好使用他国首都名来表达转喻意义;5)语篇因素也对首都名是否为转喻义产生显着影响。在体育类新闻中,首都名为转喻义的比例高于其他新闻主题。在汉语和英语中,句中若出现了同样表达转喻意义的地名,则首都名采用转喻义的概率显着提高。6)随机森林判定语义韵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是影响首都名转喻义分布的显着变量,根据逻辑斯蒂回归分析,相对于中性的语义韵,语义韵为积极或消极时,首都名表达转喻义的概率显着增加。总体而言,本研究将认知语言学的概念转喻理论与语料库技术结合,通过定量分析发现,概念转喻在新闻语篇中的使用存在显着的跨语言差异,且受到句法位置因素、概念因素和语篇因素的影响。

刘欣[6](2021)在《语句意图匹配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语句意图匹配方法是自动问答和信息检索等系统的核心技术,主要用于判断两个语句中的语义意图匹配程度,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近几年随着深度学习的兴起,相关方面研究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尽管深度学习方法在语句意图匹配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仍然面临以下挑战:1)训练样本不足的问题,很多实际应用领域难以提供足够的训练样本;2)由于语句表达的灵活多变,模型对语句中意图信息的有效编码受到一定限制;3)词语语义的多义性在现有的模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限制模型性能的进一步提升;4)特定应用场景下参与匹配的语句关系复杂,使得特定场景下通用意图匹配方法无法有效适用。本文主要针对以上问题开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针对训练样本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无监督方法的问句意图匹配语料的构建方法。在语料的构建过程中,本文首先使用搜索引擎收集大规模的多领域问句对;其次,使用无监督距离算法过滤不相关的问句对;最后,具有专业背景的数据标注者对剩余的问句对进行意图是否匹配的人工标注,得到包含260 068个问句对的问句意图匹配语料。同时,本文将语料划分成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并使用已发布的的语句意图匹配算法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不仅证明了本文方法构建的大规模中文问句意图匹配语料的良好质量,而且还提供了可靠的基线性能以进一步研究该语料。第二,针对模型难以对语句中意图信息进行有效编码问题,提出基于语句差异性特征的匹配方法。该方法首先将语句对中的差异词汇抽取出来,其次使用神经语言模型对差异词汇进行编码,得到语句差异性特征,最后通过门控机制将语句差异性特征整合到基准意图匹配方法中。在国际开放的大规模中文问句意图匹配语料和英文问句意图匹配语料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学习到语句中的意图差异性信息并提升意图匹配性能,在各类评价指标上均优于已发表的基线意图匹配方法。第三,针对词语语义信息表示存在多义性的问题,提出了面向意图匹配的词向量分解词义学习方法。该方法首先将语句中的一个多义词转换为词向量表示,并使用胶囊神经网络对词向量进行分解得到多个类义素向量。其次,使用神经语言模型对语句进行上下文编码得到上下文信息表示。最后,使用注意力机制将上下文信息表示与多个类义素向量进行注意力整合,生成特定上下文的词义向量。本文将学习到的词义向量应用到英文问句意图匹配语料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无监督词向量,该方法学到的词义向量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到词语的语义,从而进一步提升意图匹配模型的性能。第四,针对通用意图匹配方法在特定场景下的匹配语句中性能受限问题,提出基于意图的领域内知识与文本匹配方法。该方法基于医学知识和医学文本中的意图信息,使用关系和主题胶囊网络,分别对医学知识中的关系特征和医学文献中的主题特征进行学习,并将学到的关系和主题特征作为意图信息融入到匹配算法中。在医学文献检索任务上使用人工标注的匹配数据集和排序数据集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各项评价指标上,该方法均优于已公开的不同类型基线方法。证明了医学知识和医学文本匹配语句中包含有效意图匹配信息,并且这些信息可以通过该方法融入到通用匹配模型中,进一步增强模型在医学信息检索中的匹配性能。综上所述,本文围绕语句意图匹配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针对意图匹配方法中存在的四个问题,分别提出意图匹配数据构建方法,基于语句差异性特征的匹配方法,面向意图匹配的词向量分解词义学习方法和基于意图的领域内知识与医学文本匹配方法。通过大量实验,在各自对应的数据集上进行验证,最终均取得了较优性能。

公丕盈[7](2021)在《汉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历史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是从语义角度观察到的一种词汇构式。该类构词式内部构词语素间呈现明显的上下义关系,并与词汇间、句子间的上下义关系具有同构性。本文以汉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历时发展,以呈现上下义复合构词式在汉语史不同阶段的发展面貌,并对其进行细致描写与分析,由此探讨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类型分布。在此基础上,结合汉语词汇发展的总体趋势,探讨上下义复合构词式产生的原因,揭示其内在演变规律。本文的研究关注到了上下义复合构词式在辞书语料与专书语料中的分布差异,主要采用辞书与专书语料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抽样统计和数据分析,将《汉语大词典》与专书语料中的上下义复合构词式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平行架构理论以及构词成分的成词性、构式传承与压制等因素,对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类型和演变机制进行了讨论。本文共分五部分。绪论部分探讨了汉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定名,梳理了已有研究成果,并对本项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语料进行详尽说明。第一章主要是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理论探讨,重点是对上下义关系和上下义关系判定问题的探讨,在对学界有关上下义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之后,提出了本文判定汉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方法。第二章从历时的角度出发,将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产生和发展放在汉语词汇发展史的背景下,分别对《汉语大词典》和专书语料中的上下义复合构词式进行统计分析,对其发展概貌进行描写,并通过个案研究来阐释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演变过程。第三章关注的是汉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类型,分别从平行架构理论和构成成分的成词性两个视角去观察该类复合词的类型分布。最后一章则探讨了上下义复合构词式产生和演变的机制,从词汇的内外两个维度去解释演变原因。研究表明,语义关系吻合和语言形式对等是判定汉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最重要的标准;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产生与汉语词汇复音化的进程是同步的,与汉语构词法的发展也是一致的。上下义复合构词式成熟于中古汉语时期,该时期的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留存度也是最高的,现代汉语时期则是这类复合词发展的空前活跃期。上下义复合构词式在语义类型上十分丰富,可通过不同的理论视角对其进行分类。该类型复合词产生和演变的最重要原因是汉语词汇的复音化,汉语词汇语义结构的类型演变、构式传承与压制的共同作用、汉民族范畴化和概念化的观念等因素,共同推动了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产生。

胡蝶[8](2021)在《基于POA的高中英语词汇深度知识立体式教学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词汇是学习一门外语的重点且难点。英语词汇学习往往依托于其他课程附带学习,词汇教学过程也比较单一,导致学生最后的词汇学习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学习态度也没有明显的转变。这就导致教师对词汇教学的态度也并不积极。学生虽然学了较长时间的英语,但并没有重视词汇的学习。词汇知识一般分为广度和深度,而深度知识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往学生所学的词汇往往都是接受性的词汇,缺少必要的交际活动场景来使用。所以学生要想正确地运用词汇,必须理解词汇的深度知识。文秋芳团队提出的“产出导向法”,即POA,倡导“产出式”教学模式贯穿在教学进程的始终,而输入操作应服务于学生,以确保最终产出成果的实现。POA理论恰好可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输出语言促成的问题。立体式教学模式则是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教师利用多种媒介,多角度和多层面呈现词汇教学信息,以构建词汇深度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和立体构建。因此,本研究以POA为理论指导与立体式词汇教学模式相结合,建构出两者融合的词汇教学模式,尝试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基于POA的高中英语词汇立体式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词汇深度知识的态度有何影响?第二,基于POA的高中英语词汇立体式教学模式,能否提高学生的词汇深度知识水平?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测试法这三种方法。笔者在英语水平差距明显的两个班级使用调查问卷和半结构化访谈这两种方法了解学生英语词汇深度知识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词汇深度知识的态度问题,并分别对实验前后两个班级的问卷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合访谈地回答,判断实验前后该模式对两个班级的学生的词汇深度知识学习情况及态度有何影响;借助词汇深度知识测试卷掌握实验前后学生词汇深度知识的变化情况,判断实验教学模式能否提高学生的词汇深度知识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在两个班级的前后两次问卷调查中,POA—立体式词汇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词汇深度知识学习态度是有积极影响的。本教学方法既可以提高学生词汇学习兴趣,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词汇深度知识的重要性,也有益于完成词汇产出性任务。通过两个班级学生的英语深度知识测试卷的前测和后测成绩的对比分析,两个月的实验阶段,两个班的词汇深度知识均有明显的提升。

刘慧颖[9](2021)在《蒙古族高中语文多义项反义复合词教学研究》文中提出汉语中的反义复合词是一类比较特殊的词语,绝大多数反义复合词都不止一个义项,往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却不相同的义项,对于这样的反义复合词,在本文中将其定义为“多义项反义复合词”。学界对多义项反义复合词的关注大多集中在本体研究上,在教学方面,很少涉及到。多义项反义复合词在少数民族词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对于蒙古族高中生来说,多义项反义复合词的形和音比较容易掌握,在本文中对这两方面内容将不再重点阐述,而重点研究蒙古族高中生对多义项反义复合词意义的理解和使用这两方面内容。让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多义项反义复合词的词义成为多义项反义复合词的教学重点之一。为了帮助蒙古族高中生更好地学习多义项反义复合词,厘清多义项反义复合词的基本概念、义项的含义、正确理解和使用多义项反义复合词成为蒙古族高中生汉语学习的任务之一。本文根据课程要求选取蒙古族高中生应该掌握的36个多义项反义复合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释义对多义项反义复合词的义项进行归纳,并探究多义项反义复合词的特征、多义项反义复合词的产生途径和语义发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与多义项反义复合词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多义项反义复合词的教学现状,为多义项反义复合词教学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使用问卷调查法,对蒙古族高中生习得多义项反义复合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找到切实有效的蒙古族高中语文多义项反义复合词教学策略。人类认识世界的最基本手段和思维方式就是隐喻和转喻,二者也是使词义不断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根据前人经验,在本文中,将多义项反义复合词语义发展过程中体现的隐喻思维归纳为七类,即具体→抽象、转指→泛指、空间→时间、空间→数量、空间→人际关系或社会地位、空间→动作行为、具体动作→动作代表的数量。转喻是在一个“认知框”内建立两个概念之间的心理联系。根据转喻在多义项反义复合词语义发展中表现出来的特点,将转喻的主要认知框归纳为四类,即“部分→整体”认知框、方位→事物(人、物)认知框、动作→与动作相关的事物认知框、事物→与事物相关的性质认知框。为了了解蒙古族高中生在多义项反义复合词的理解和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特此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蒙古族高中生在习得多义项反义复合词时在词义理解和词义使用两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蒙古族高中生习得多义项反义复合词时存在的问题提出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文化差异,聚焦教学目标的设置、注意联系词汇系统,关注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发展学生思维,选用概念获得教学模式、根据课堂情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网络技术,尝试建立多义项反义复合词学习网站等教学策略,旨在激发蒙古族高中生学习多义项反义复合词的兴趣,全面提高其理解和使用多义项反义复合词的能力。

杨钧寓[10](2021)在《国家形象塑造视角下中国外交话语的语用学研究 ——以近年来华春莹答记者问为例》文中提出外交话语是发言人进行外交活动时所使用的语言,是对外交流的窗口,也是各国直接了解中国的途径,外交话语的特定语境,发言人各自的语言建构,体现的国家形象等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者们去关注。随着国家政府的调整,党和国家对外交活动的日益重视,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互联网对外交发言人外交话语的广泛传播,发言人的外交话语得到了群众的广泛热议,如果外交话语需要被互联网、群众正确传播,这就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引导、有效地对外传播国家的处事规则,塑造国家的国际形象。因此,结合当前国家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以国家外交新发展理念为基础,加强发言人外交话语对国家形象的传播力,形成系统科学严谨的外交话语系统,推动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潮流已经势不可挡。由于华春莹在外交活动中温和又刚强的言语模式,使得塑造的国家形象中的政治性、时代性、创新性等语用特色突出,所以本文以华春莹答记者问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外交话语的国家形象。本文以语用学、修辞学、语言传播学以及社会语言学等理论,基于发言人外交话语言语交际时的语境,以构建国家形象为切入点,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和增强中国话语权为目标,对华春莹外交话语的语言使用进行剖析。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绪论、中国外交话语的语境分析、中国外交话语的语用原则、中国外交话语的语用策略、中国外交话语的语用功能。中国外交话语的语境分为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两部分。中国外交话语的语用原则基于合作原则和得体原则两大原则,华春莹以辩证统一的准则使用、选择言语交际中的外交话语。中国外交话语的语用策略在语用原则的指导下主要体现在词语、句子、语篇这三个方面。中国外交话语的语用功能分为塑造和传播两个部分,总结出华春莹在政治、经济、人文等领域的国家形象。本文充分挖掘华春莹外交话语塑造的国家形象特点,基于国家主体、国际地位、外交发展等方面总结华春莹外交外语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

二、随机逻辑的词义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随机逻辑的词义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软件使用手册本地化英译中翻译实践报告 ——以Azure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1 Translation Project Description
    1.1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1.3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2 Guiding Theory
    2.1 Introduction to Text Typology
        2.1.1 Text Typology
        2.1.2 Translation Methods for Informative Text
    2.2 Quality Evaluation Framework
3 Translation Process
    3.1 Pre-Translation
        3.1.1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3.1.2 Selection of CAT Tool
    3.2 While-Translation
    3.3 Post-Translation
        3.3.1 Verification of the Inconsistency of Machine Translation
        3.3.2 Error Classification on Machine Translation Output
        3.3.3 Putting Forward Post-editing Methods
4 Case Study
    4.1 Language and Style Errors
        4.1.1 Attributive Clause
        4.1.2 Prepositional Phrases
        4.1.3 Verbal Phrases
    4.2 Terminological Errors
    4.3 Inaccurate Translation
        4.3.1 Negative Structure Sentence Translation
        4.3.2 Fragmentary Sentence Translation
        4.3.3 Article Translation
References
Appendix(1):Translation practice and the Author’s Analysis
Appendix(2):TAC’s Quality Evaluation Model
Acknowledgement

(2)《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历史背景及其作者
    1.1 海参崴东方学院及其培养目标
        1.1.1 办学背景
        1.1.2 学院设置
    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作者施密特
        1.2.1 施密特的早年求学、实习生涯
        1.2.2 赴海参崴东方学院任教后的汉学研究
    1.3 教材的学习者与使用情况
        1.3.1 教材的出版、使用、影响
        1.3.2 学员的汉语学习情况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俄国传统汉学背景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语音系统考辨
        2.1.1 南北官话的语音系统、汉语音韵研究
        2.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注音方案
        2.1.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发音规则
    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比丘林汉语语法体系的突破
        2.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词法体系
        2.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句法体系
    2.3 施密特对比丘林、瓦西里耶夫等人汉字理论的发展
        2.3.1 汉字的起源问题
        2.3.2 关于汉语口语、书面语的讨论
        2.3.3 汉字的“六书”
        2.3.4 施密特对瓦西里耶夫汉字体系的增补
    2.4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满、蒙、日、朝、越等语言的关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世界汉语研究史框架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3.1 例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欧美汉学的反思
    3.2 以“声调”为例谈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音研究的整合
        3.2.1 声调的本质
        3.2.2 汉语声调的发音特点
        3.2.3 汉语声调的标调系统
        3.2.4 汉语方言的声调语音规律
        3.2.5 中外学者论“汉语声调的演变”
        3.2.6 “入声”之争
    3.3 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整理
        3.3.1 某些语法形式在各地的使用差异
        3.3.2 各国汉学家对若干语法规则的不同观点
        3.3.3 欧洲汉学家普遍忽略的汉语语法知识
    3.4 选编欧美、日本汉语教材及中文原典的书面官话范例
        3.4.1 筛选范围:标准北方书面官话材料
        3.4.2 筛选入编:符合语法规范、排列顺序合理
    3.5 个案研究:德国汉学家阿恩德对施密特的影响
        3.5.1 阿恩德及其《官话手册》
        3.5.2 两部教材的总体设计
        3.5.3 以重音理论为例讨论施密特对阿恩德的取舍
    3.6 个案研究:《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中国传统文献的改编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世界语言学发展进程中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4.1 施密特的汉语观
        4.1.1 对汉语的两种定位
        4.1.2 静态与动态、共时与历时
    4.2 汉语语音史的构建:历史比较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的结合
        4.2.1 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基础材料
        4.2.2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辅音音变考察
        4.2.3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元音音变考察
        4.2.4 语言史的社会性——汉语官话的形成
        4.2.5 语言现象的“类推作用”:汉语词根溯源问题
    4.3 俄国语言学成果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
        4.3.1 用“形式语法”思想分析汉语的词法
        4.3.2 语言与思维的联系——汉语与中国人的心理
        4.3.3 波捷布尼亚及其弟子的句法思想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从语言教育及应用视角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5.1 一部“研究—学习—教学”三位一体的汉语教科书
    5.2 从课程理论分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材料建构
        5.2.1 横向组织:课程教学板块的功能分析
        5.2.2 纵向组织:螺旋渐进的主题序列性
    5.3 从应用语言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教学大纲
        5.3.1 字词大纲及词汇控制
        5.3.2 语法大纲及翻译训练
    5.4 本章小结
余论 施密特《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价值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书影及相关影像资料
附录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序言及目录
附录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俄语字母注音表(含例字)
附录4 阿恩德《官话手册》序言及目录
致谢

(3)概率主题模型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基本数学概念介绍
    (1)伯努利分布(Bernoulli Distribution)
    (2)二项分布(Binomial Distribution)
    (3)多项分布(Multinomial Distribution)
    (4)高斯分布(Gaussian Distribution)
    (5)逻辑斯蒂-正态分布(Logistic-Normal Distribution)
    (6)狄利克雷分布(Dirichlet Distribution)
    (7)冯米塞斯分布(von Mises distribution)
    (8) softmax函数
    (9) sigmoid函数
    (10) KL散度(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
    (11) Wasserstein距离
    (12)布朗运动
    (13) Dirichlet过程(Dirichlet Process,DP)
    (14) Pitman-Yor过程(Pitman-Yor Process, PYP)
    (15)中餐馆过程(Chinese Restaurant Process)
3 概率主题模型
    3.1 LDA主题模型
    3.2 相关主题模型
        3.2.1 CTM模型
        3.2.2 四层的PAM模型
        3.2.3 相关高斯主题模型
        3.2.4 小结与分析
    3.3 动态主题模型
        3.3.1 DTM模型
        3.3.2 On-Line LDA
        3.3.3 cDTM
        3.3.4 小结与分析
    3.4 监督主题模型
        3.4.1 Supervised LDA
        3.4.2 Discriminative LDA
        3.4.3 Label-LDA
        3.4.4 Multi-annotator sLDA
        3.4.5 MedLDA
        3.4.6 小结与分析
    3.5 引入上下文信息
        3.5.1 HMM-LDA模型
        3.5.2 HTMM
        3.5.3 MEMMs
        3.5.4 CRFs
        3.5.5 小结与分析
    3.6 贝叶斯非参模型
        3.6.1 HDP
        3.6.2 HLDA
        3.6.3 STM
        3.6.4 HPYP
        3.6.5 小结与分析
    3.7 链接主题模型
        3.7.1 Link-LDA模型
        3.7.2 Pairwise Link-LDA
        3.7.3 RTM
        3.7.4 小结与分析
    3.8 情感主题模型
        3.8.1 MG-LDA
        3.8.2 多刻面情感模型(MAS:)
        3.8.3 JST模型
        3.8.4 Reverse-JST
        3.8.5 ASUM
        3.8.6 SJASM
        3.8.7 小结与分析
    3.9 作者主题模型
        3.9.1 ATM
        3.9.2 ACT
        3.9.3 ART
        3.9.4 TAT
        3.9.5 小结与分析
    3.1 0 词义消歧
        3.1 0. 1 LDAWN
        3.1 0. 2 基于知识型的WSD
        3.1 0. 3 小结与分析
    3.11词向量概率主题模型
        3.11.1基于高斯分布的词向量主题模型
        3.11.2基于词向量增强主题模型
        3.11.3基于知识向量主题模型
        3.11.4小结
    3.12各主题模型的对比
4 基于神经网络结构的主题模型
    4.1 神经主题模型(Neural Topic Model,NTM)
    4.2 基于变分自编码器主题模型
    4.3 基于RNN结构的主题模型
    4.4 小结
5 非基于LDA主题模型
6 主题模型的应用
    6.1 社交媒体
    6.2 图像处理
    6.3 文本分类和聚类
    6.4 社区发现
7 主题模型的数据集和评价指标及实验比较
    7.1 数据集
    7.2 评价指标
        7.2.1 模型泛化能力
        7.2.2 主题词语义一致性(Topic Coherence)
        7.2.3 人工评估
    7.3 实验分析
        7.3.1 语义情感取向比较
        7.3.2分类准确性、聚类性能和主题词语义一致性分析
        (1)分类准确性分析
        (2)聚类性能
        (3)主题语义一致性
8 未来研究方向
    8.1 智能信息处理领域的应用
    8.2 主题模型的扩展
    8.3 参数学习算法的扩展
    8.4 评价指标的扩展
    8.5 融合高质量先验的主题模型
9 结论

(4)初中文言文内容知识教学的“碎片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碎片化学习与文言文内容知识教学的碎片化问题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初中生碎片化学习问题分析
    第三节 文言文碎片化学习与文言文内容知识教学的互助意义
第二章 初中文言文内容知识教学的碎片化问题
    第一节 文言文内容知识教学的碎片化问题调查分析
    第二节 初中文言文内容知识教学的碎片化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三章 改进初中文言文内容知识教学的碎片化问题
    第一节 构建文言文知识体系
    第二节 科学设计文言文课堂教学结构和方法
    第三节 指导初中生碎片化学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英汉新闻语篇中首都名概念转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解题与理论准备
    1.1 研究背景
        1.1.1 转喻与一形多义
        1.1.2 地名转喻研究
        1.1.3 新闻语篇中的转喻研究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
    1.3 概念转喻
        1.3.1 基于认知域的转喻界定
        1.3.2 基于原型理论的转喻界定
        1.3.3 转喻的工作定义和分类
    1.4 小结
2.研究设计
    2.1 研究设计
    2.2 语料来源
    2.3 语料抽取和清理
    2.4 分析工具
    2.5 变量标注及赋值
        2.5.1 转喻识别
        2.5.2 因变量标注
        2.5.3 自变量标注
3.数据分析
    3.1 因变量数据分布
    3.2 逻辑斯蒂回归
        3.2.1 回归模型的主效应
        3.2.2 回归模型的交互效应
    3.3 随机森林分析
        3.3.1 随机森林方法介绍
        3.3.2 随机森林分析结果
    3.4 数据分析结果汇总
4.讨论
    4.1 语言因素
    4.2 句法位置
    4.3 概念因素
    4.4 语篇因素
5.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自变量标注框架

(6)语句意图匹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语句意图匹配方法研究现状
        1.2.1 意图匹配数据集研究现状
        1.2.2 意图匹配算法研究现状
        1.2.3 词义学习方法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概述
        1.3.2 主要创新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基于无监督方法的问句意图匹配语料构建
    2.1 引言
    2.2 相关技术简介
        2.2.1 Word2Vec词向量
        2.2.2 GloVe词向量
    2.3 LCQMC意图语料构建
        2.3.1 意图数据收集
        2.3.2 基于无监督距离算法的句对过滤方法
        2.3.3 问句对人工标注
        2.3.4 语料构建代价
    2.4 评价与实验
        2.4.1 评价指标
        2.4.2 评价方法
        2.4.3 实验结果
    2.5 LCQMC语料质量分析
        2.5.1 基于关键词的数据构建方法分析
        2.5.2 语料中数据匹配类型统计
        2.5.3 语料中句对词汇重叠率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语句差异性特征的匹配方法
    3.1 引言
    3.2 相关技术简介
        3.2.1 循环神经网络语言模型
        3.2.2 预训练BERT语言模型
    3.3 语义差特征意图匹配模型
        3.3.1 语句中词汇差抽取
        3.3.2 基于LSTM编码的语句差异性特征表示
        3.3.3 基于BERT编码的语句差异性特征表示
        3.3.4 门控机制原理
    3.4 评价与实验
        3.4.1 数据集与评价指标
        3.4.2 实验对比方法
        3.4.3 实验设置
        3.4.4 实验结果
        3.4.5 样例分析
    3.5 基于语句差异性特征的模型分析
        3.5.1 语句差异性特征的时序信息分析
        3.5.2 词汇差与非重叠词汇差异对比
        3.5.3 门控机制可视化
        3.5.4 模型通用性实验
        3.5.5 重叠词汇有效性实验
        3.5.6 错误样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面向意图匹配的词向量分解词义学习方法
    4.1 引言
    4.2 相关技术简介
        4.2.1 胶囊神经网络简介
        4.2.2 注意力机制简介
    4.3 基于胶囊网络的向量分解与词义学习
        4.3.1 基于胶囊网络的词向量分解
        4.3.2 词语上下文学习
        4.3.3 词义匹配训练
    4.4 评价与实验
        4.4.1 数据集与评价指标
        4.4.2 实验对比方法
        4.4.3 实验结果
    4.5 基于胶囊网络的词向量分解方法分析
        4.5.1 Caps Dec E2S模型消融实验
        4.5.2 上下文词义相似性可视化
        4.5.3 上下文注意力权重分析
        4.5.4 错误样例分析
    4.6 词义向量在意图匹配任务上的应用效果
        4.6.1 数据预处理
        4.6.2 实验方法改进
        4.6.3 实验结果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意图的领域内知识与文本匹配方法
    5.1 引言
    5.2 相关技术简介
        5.2.1 知识图谱简介
        5.2.2 LDA主题模型简介
    5.3 基于关系与主题胶囊网络的意图匹配方法
        5.3.1 基于意图关系与主题的胶囊网络结构
        5.3.2 意图关系相关性计算
        5.3.3 意图主题重要性计算
    5.4 评价与实验
        5.4.1 数据集与评价指标
        5.4.2 实验对比方法
        5.4.3 实验结果
    5.5 实验结果分析
        5.5.1 有效性测试
        5.5.2 RTCaps模型消融实验
        5.5.3 意图信息可视化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汉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历史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研究现状
        一、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命名
        二、汉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已有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重点
        三、研究难点
        四、研究创新点
    第四节 语料的选取
第一章 上下义关系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词汇间的上下义关系
        一、什么是上下义关系
        二、上下义关系的由来与判定
        三、国内的上下义关系研究
        四、上下义关系的复杂性
    第二节 词内语素间的上下义关系
        一、上下义关系中的语言形式对等
        二、跨层与多项上位义词
        三、专有名词的上下义关系
第二章 汉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汉语复合词生成与发展的整体概貌
    第二节 《汉语大词典》中的上下义复合构词式
        一、《汉语大词典》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时代分布
        二、《汉语大词典》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发展概貌
        三、疑似词条的处理
    第三节 汉语史专书中的上下义复合构词式
        一、专书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历时分布
        二、专书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发展概貌
    第四节 上下义复合构词式不同时期的构词情况
        一、高产的中古汉语时期
        二、新词产生频率高的现代汉语时期
        三、平稳的上古和近代汉语时期
    第五节 上下义复合构词式演变的例证—以“疾病”类上下义构词式为例
        一、“疾”与“病”
        二、从“疫”的上位义语素外现看“疾病”类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演变
第三章 汉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类型
    第一节 平行架构理论视角下的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类型
        一、平行架构理论简介
        二、汉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语义分类
    第二节 语义结构视角下的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类型
        一、[X_(下位义)+Y_(上位义)]式上下义复合构词式
        二、[X_(上位义)+Y_(下位义)]式上下义上下义复合构词式
    第三节 构成成分成词性视角下的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类型
        一、下位义语素化的上下义复合构词式
        二、上位义语素化的上下义复合构词式
        三、上下义词都语素化的上下义复合构词式
        四、上下义词均未语素化的上下义复合构词式
第四章 汉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历史演变机制
    第一节 汉语复音化推动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从“综合”到“分析”的变化推动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构词模式传承与压制推动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 汉民族认知特点推动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产生与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引用书目
附录一 《汉语大词典》上下义复合构词式词表(抽样)
附录二 专书上下义复合构词式词表(抽样)
致谢

(8)基于POA的高中英语词汇深度知识立体式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POA国内外研究概述
        (一)POA理论研究
        (二)POA实证研究
    二、英语词汇教学国内外研究概述
        (一)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分析研究
        (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方法研究
    三、POA应用于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四、立体式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第三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POA
        (二)词汇深度知识
        (三)立体式词汇教学
        (四)POA- 立体式词汇教学模式
    二、产出导向法的理论体系
        (一)教学理念
        (二)教学假设
        (三)教学流程
第四章 研究过程与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工具
        (一)词汇深度知识学习态度问卷
        (二)访谈
        (三)词汇深度知识测试卷
    四、研究过程
        (一)实验前
        (二)实验中
        (三)实验后
        (四)教学案例
第五章 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前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二)实验后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二、访谈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前访谈结果与分析
        (二)实验后访谈结果与分析
    三、词汇深度知识测试卷结果与分析
        (一)前测的结果与分析
        (二)后测的结果与分析
    四、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发现
    二、教学启示
    三、研究局限性
    四、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前高中英语词汇深度知识学习态度问卷调查
    附录2 后高中英语词汇深度知识学习态度问卷调查
    附录3 高中英语词汇深度知识学习态度访谈提纲
    附录4 词汇深度知识前测试卷
    附录5 词汇深度知识后测试卷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致谢

(9)蒙古族高中语文多义项反义复合词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对象的确立
        1.反义复合词本体研究现状
        2.多义项反义复合词研究现状
        3.反义复合词教学研究现状
        4.蒙古族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现状
        5.本文研究对象的确立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
    (六)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七)语料来源
一、多义项反义复合词的界定与特征
    (一)多义项反义复合词的界定
        1.义项和多义项
        2.反义复合词和多义项反义复合词
    (二)多义项反义复合词的选取
    (三)多义项反义复合词的特征
        1.义项的多义性
        2.义项的网络性
        3.意义的稳定性
        4.语义类型的多样性
二、认知视角下多义项反义复合词的产生与语义发展
    (一)多义项反义复合词产生的原因
    (二)多义项反义复合词产生的路径
    (三)多义项反义复合词的语义发展
        1.隐喻机制作用下多义项反义复合词的语义发展
        2.转喻机制作用下多义项反义复合词的语义发展
三、蒙古族高中生习得多义项反义复合词的调查与分析
    (一)蒙古族高中生习得多义项反义复合词问卷调查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
        3.调查内容
        4.调查问卷的效度和信度
        5.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二)蒙古族高中生在习得多义项反义复合词时存在的问题
        1.词义理解方面存在的问题
        2.词语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蒙古族高中语文多义项反义复合词教学策略
    (一)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文化差异,聚焦教学目标的设置
    (二)注意联系词汇系统,关注聚合与组合关系
    (三)发展学生思维,选用“概念获得教学模式”
    (四)根据课堂情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语义联系教学法
        2.分布教学法
        3.“语素法”和“整词法”相结合
        4.语境教学法
    (五)结合网络技术,尝试建立多义项反义复合词学习网站
结语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一)标准类
    (二)专着类
    (三)期刊类
    (四)硕博论文类
    (五)报纸类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国家形象塑造视角下中国外交话语的语用学研究 ——以近年来华春莹答记者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界研究综述
    三、选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四、选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五、选题研究的语料来源
第一章 中国外交话语的语境分析
    第一节 中国外交话语的内部语境
        一、外交话语中的语法语境
        二、外交话语中的语义语境
    第二节 中国外交话语的外部语境
        一、外交话语中的主观语境
        二、外交话语中的客观语境
第二章 中国外交话语的语用原则
    第一节 合作原则
        一、对等与适度准则
        二、真实与共享准则
        三、简短与清晰准则
    第二节 得体原则
        一、尊重与强硬准则
        二、谦虚与接纳准则
        三、幽默与严谨准则
第三章 中国外交话语的语用策略
    第一节 中国外交话语的词语策略
        一、词语词义策略
        二、固定语策略
    第二节 中国外交话语的句子策略
        一、句子语气策略
        二、句子行为策略
    第三节 中国外交话语的语篇策略
        一、语篇结构策略
        二、语篇衔接策略
第四章 中国外交话语的语用功能
    第一节 中国外交话语的国家形象塑造功能
        一、塑造国家政治形象
        二、塑造国家经济形象
        三、塑造国家人道主义形象
    第二节 中国外交话语的国家形象传播功能
        一、国家主体形象的传播
        二、国际地位形象的传播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随机逻辑的词义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软件使用手册本地化英译中翻译实践报告 ——以Azure为例[D]. 于承志.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2]《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D]. 罗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概率主题模型综述[J]. 韩亚楠,刘建伟,罗雄麟. 计算机学报, 2021(06)
  • [4]初中文言文内容知识教学的“碎片化”问题研究[D]. 向颖.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5]英汉新闻语篇中首都名概念转喻研究[D]. 胡梅芬.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6]语句意图匹配方法研究[D]. 刘欣.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7]汉语上下义复合构词式的历史演变研究[D]. 公丕盈.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2)
  • [8]基于POA的高中英语词汇深度知识立体式教学模式研究[D]. 胡蝶.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9]蒙古族高中语文多义项反义复合词教学研究[D]. 刘慧颖.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10]国家形象塑造视角下中国外交话语的语用学研究 ——以近年来华春莹答记者问为例[D]. 杨钧寓.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随机逻辑中的词义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