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程调控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形成(论文文献综述)
周月华[1](2021)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认为作为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不仅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而且还关系到国家教育方针在学校层面的贯彻与落实。近年来,国家颁布的许多政策文件中针对义务阶段课堂教学这一方面,都提出要进一步发挥课堂这一主阵地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随着科学教育的发展,小学科学这门学科也越来越被重视,尤其在2017年新颁布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出了许多要求。因此,这也需要提高当前的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师对于小学科学学科授课的水平。拥有一个较好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促进科学课程的发展,对于学校领导和小学科学教师检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但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较为匮乏,因此本研究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在专家和一线教师的意见整合下,采用文献法、问卷法、专家咨询法、观察法等方法构建一个信效度良好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在对有关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中,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初步构想;把初建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两次专家意见的收集,经过修改整合,最终建立具有专家效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小学科学教师对每个指标重要性的观点,并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信效度检验;采用专家排序法建立小学科学课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体系;将已构建好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去,一方面检验该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促进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升,进而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并且在实践应用中具有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可为小学科学课提供借鉴性意见,更好地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
吴勇[2](2021)在《初中生物学情感教育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研究 ——以威宁县某农村中学为例》文中提出新课程改革已实行多年,但当下不少农村学校、教师还继续进行被动式、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从而导致学生厌学、主动性低、情感平淡,然而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建设等呼吁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是终身教育的需要,是适应社会迭代的保障,但教师在农村实际教学中,普遍缺乏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关注和指导。情感教育是一种教学手段的整体性,能从目标、方法、过程层面塑造人的态度与价值观,丰富情感体验,实现认知与情感的相得益彰,本文将情感教育应用于农村初中生物的课堂上,来探究生物学情感教育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对照实验法和访谈法。首先,研习大量文献,对自主学习能力与情感教育的研究现状、理论基础进行述评,界定了相关概念,叙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其次,编制调查问卷,调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现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初中生物学情感教育的教学设计,确定生物学情感教育的原则、实施环节和实施策略。最后,选取威宁县某农村中学的两个平行班进行一个学期的教育对照实践研究,实验班实施情感教育,对照班进行常规教育,实验前后使用由“中学生自主学习问卷”量表生成的《初中生物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进行检测,并访谈实验班的学生,采用Excel软件和SPSS 2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水平总体偏低,实践后实验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整体得分和生物学成绩显着大于对照班,表明初中生物学情感教育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生物学成绩。结合访谈结果,生物学情感教育还能改变学生的心理品质,融洽同学关系,使学生身心愉悦,学习意识更强,但课堂纪律较松散。
花琴芬[3](2021)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发挥学习主体作用,成为课堂的主人。由此,自主学习能力成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过程中的必备能力,本文就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研究。本研究在界定了“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内涵的基础上,阐述“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意涵。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教学,学生视自己为学习主体,积极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整合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各个要素顺利完成高中思想课堂学习任务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体表现为能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及其中国化成果为学习需求、能以培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学习目标、能合理运用思想政治课堂学习策略开展学习、能自我调控思想政治课堂学习过程、能形成性评价思想政治课堂学习结果的能力。在厘清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选取了柳州市几所学校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客观真实的调查和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在调查中发现,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具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识,部分学生也具备一定自主学习能力。但是由于部分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动机不正确、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目标不具体、学生未能优化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方式、学生思想政治课堂学习的自主监控能力低下、学习评价的理念方法陈旧等。导致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要求不明确、学习方法运用不恰当、学习过程自我调控缺位、学习结果评价单一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想政治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针对上述发现的问题及其成因,试图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即在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协同培养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策略。一是结合当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二是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要求具体化学习目标;三是按照议题教学的序列化要求改善学生的学习策略;四是以教师为主导帮助学生自我调控学习过程,五是基于形成性理念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和主要途径,通过课堂教学实施,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谢敏敏[4](2021)在《乡村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的制度调控效果及其增强路径 ——基于多源流理论的视角》文中指出
陈元元[5](2021)在《私学主导: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纵观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基础、发展历程及特点模式各不相同。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后者居上、私学主导、发展速度快且影响巨大等独特性,在路径发展上独树一帜。基于对历史文献的搜集分析,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比较研究等方法追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原因,剖析不同发展阶段日本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的变化过程,可以拓展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史的专题内容,探究高等教育变革规律及大众化发展模式,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供参考借鉴。日本高等教育于1963年迈入大众化阶段,经过一系列调整及变革,至20世纪90年代末实现大众化向普及化的转变。在整个大众化进程中,日本各类高等教育机构的规模在整体上都呈现扩张趋势,如国立、公立、私立大学及各类短期职业院校等均所有扩充,但私立高校担当了主力军角色,发展迅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各个阶段皆占主导作用,院校及学生数量都远远超过国立、公立高校,且影响至今,现如今日本私立高等院校的数量及在校生人数均占总数的70%以上。在国际及国内各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存在着“量化指标”和“质的规定性”不完全同步的现象,高等教育正是围绕数量和质量这两个基本点进行变革的。在以私学主导为中心,规模与质量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协调作用下,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历经了快速扩张期、集约发展期和稳定增长期三个发展阶段。1963年至1970年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以规模扩展为主的快速扩张阶段。这一时期是日本社会发展的黄金期,经济高速增长,教育投资论盛行,日本社会中等阶层扩大。结合中等教育普及多样化,人才需求旺盛的社会现状,日本政府提出了“理工科人才扩充计划”,修订并放宽了大学设置基准。日本高等院校尤其是私立大学及私立巨型大学的规模急剧扩展,私立高校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多,学部及学科种类也大幅扩充,高等教育大众化进入以量化规模扩展为主要特点的飞速扩展期。与此同时,日本高等教育出现了目标偏向功利性,入学考试选拔标准较为片面,教育资源不足且分配不均、质量下降的问题。此阶段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呈现私立高等院校发挥主力、高校规模横向急剧扩展、职业院校发展突出及理工科专业扩展比重较大的特点。整体来说,在“量”上达到了大众化标准,但“质”上还存在一定差距。1971年至1983年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以质量调控为主的集约发展阶段。在石油危机经济增速下降、高校毕业生过剩就业困难以及第三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整顿》、《关于高学历问题意见书》等政策相继被提出,日本政府颁布了系列法案援助与控制私立高校,挽救前一阶段因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带来的质量危机。在高等教育目标上更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建立了统一的入学招生考试制度,并改进了师资教学及课程内容,强化了高校的内外部管理。日本高校数量增速放缓,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出现间歇性回落,学科及专业结构走向融合。呈现高校纵向多层次化发展、应用型人文社科类学科比重增加的特点。1984年至1999年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量质兼顾、并重发展的稳定增长阶段。受经济全球化及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日本社会阶层趋向均等,终身教育及学习化社会趋势加强。私立高等院校数量有序增长,国立、公立高校平稳发展,高校入学人数稳定回升,学科种类走向交叉与融合。日本高等教育结构及质量也进一步完善及提升,高等教育理念趋向个性与创新,入学选拔制度多样且灵活,人才培养走向开放与综合,高校师资队伍力量提升,管理及评估机制更专业精细化,呈现数量与质量发展协调兼顾,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加深,高等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特点。至1999年,日本高等教育无论在数量规模上,还是在“质量要求”上,都达到了大众化标准,毛入学率超过百分之五十,完成了从大众化向普及化阶段的转变。日本以二元高等教育结构为基础,私立各类高校发挥主力作用,构建非传统型多层次高等教育,使大众与精英教育并存的大众化发展路径颇具特色。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有了进一步的突破,在“量”上达到了大众化的标准,然而由高等教育大众化引发的教育水平下降、毕业生就业困难、学位含金量变低等遗留问题仍需解决。借鉴日本经验,我国高等教育在今后的改革中必须树立量质兼顾并重的发展理念,充分挖掘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潜力,高校在扩大规模时需坚持市场导向并兼顾大众需求,国家在大众化进程中应及时干预并保障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需从外延式综合扩张转向内涵式特色发展。使我国高等教育既满足大众化的量化指标,又达到质的规定性,进而顺利衔接至普及化阶段,并稳步发展。
张腊[6](2021)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长寿区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文中指出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体育不仅育体,更育人。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发布,明确了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精神和关键能力,亟需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中。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是塑造人才的开端,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身育人功能。本文在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分析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概念、内涵,结合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理论以及《体育健康课程标准》构建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指标,并通过指标编制问卷,进一步对长寿区体育教师培养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构建了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指标。其主要内容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3个一级指标;体能发展、体育认知、运动技能、运动参与、体育运动意识与习惯、情绪调控与管理、社会适应能力、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11个二级指标和47个三级指标。(2)通过对长寿区小学体育教师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内容的调查分析,得出在教学中教师偏重于对学生体能的发展、健康知识的运用与掌握和体育精神三方面的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不均衡,整体发展情况较差。(3)教师对体育核心素养的认知水平不高,对学生的培养内容、培养方法、手段等还停留在基本素养阶段,不利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出建议如下:(1)提升教师体育核心素养,加强师资力量队伍建设;(2)优化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制定科学的教学评价方式;(3)营造良好的体育环境,优化体育硬件设施、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家校联合促进体育终身化学习;(4)完善培养方案,健全教师奖励评价机制、加强课程创新设计;(5)丰富课外体育活动,保证课余活动时间,增加活动类型。
江燕[7](2021)在《面向创造力培养的“小学机器人”教学设计应用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与人工智能为现代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机器人教育作为“人工智能+教育”的科技产物,受到了人们的诸多关注和期待,同时对中小学阶段学生创造力培养的优势也日渐明显。多年来,在许多发达国家,机器人教育一直被应用在促进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方面,并已取得显着成绩。同时,纵观国内机器人教育态势,虽起步较晚,但也发展迅速,形式多样,在中小学阶段被逐渐推广,正好为青少年创造力培养的研究提供契机。本研究的重点问题是:通过正向调控影响创造力的非认知因素来设计小学机器人教学案例是否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具有促进作用?这一问题又可以具体细化为:如何设计促进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机器人教学案例?如何评价机器人案例教学中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效果?本研究在创造力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和案例研究法开展了如下研究:第一,通过文献分析法对机器人教育、PBL教学以及创造力的培养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以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实用主义理论为理论指导,针对影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非认知因素(动机、兴趣、情绪、意志和性格)提出了对应的调控策略,为案例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通过对当地小学机器人学科专家进行咨询,剖析机器人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具体行为表现。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学机器人教育和PBL(Project-Based Learning)的特点,充分考虑非认知因素的调控措施,从而构建了面对创造力培养的小学机器人教学模式。第三,利用案例研究法,在已经建立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以创造力培养为目标,对小学机器人教学中的经典案例《智能电动门》进行精心设计,开展了详细的教学实践研究。第四,利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对学生参与机器人教学活动的行为表现和作品成果进行多元评价。研究发现,在小学机器人教学中,通过正向调控影响创造力变化的非认知因素,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活动实施前后呈现显着性差异,学生的好奇性、想象力和冒险性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学生在同理心、问题意识、聚合思维、发散思维、计算思维和动手能力方面的表现突出。本研究充实了面向创造力培养的小学机器人项目教学模式的范畴,提供了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创造力发展需要的教学案例设计思路,为小学机器人教育中的学生创造力行为的评价提供了具体的参考指标。
李东莹[8](2021)在《活动理论视域下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语言发展个案研究》文中认为学术语言是个体学习学科知识,参与学术团体内部实践的必备语言资源,也是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体现,对个体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Bailey et al.,2007;Flowerdew,2013;Schleppegrell,2004;Uccelli et al.,2020 等)。因此,学术语言发展一直是各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Gee,2015)。这一点在母语和外/二语教育语境中同样凸显(Snow&Uccelli,2009)。近年来,相关二语习得和发展研究进入社会文化转向时期,语言发展被视为一项社会文化实践(Block,2016)。其中一个基本共识是,个体通过参与真实语境下的社会实践,不断获取、丰富和内化自身语言、意义资源,以完善、提高自身参与实践的方式和能力,获得学术语言发展(Duff,2010)。本研究依托国内某高校英语专业本科基础段写作教学改革,探寻学科实践驱动的学术写作教学中,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语言发展过程、结果及教学调节机制。本研究从‘活动理论’视角出发,采用个案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性抽样和便利性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三名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进行一学期跟踪研究。研究数据包括学生学术写作评述短文及期末论文、学习者访谈、学习者反思日志、学习者选题日志、师生一对一或小组面谈实录和课堂观察等。数据分析与讨论显示,在EFL语境下,1)个体学术语言发展是一个能动的扩展性学习过程。该过程充满挑战,能激发个体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矛盾、化解矛盾,探索有利环境资源。个体过往学习经历、二语水平、语言意识和写作策略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对外在环境资源的感知与利用。2)学科实践驱动的写作教学能调节学生学术语言发展,例如词汇和句法复杂度的提升,语篇衔接和连贯意识和能力增强等。但个体学术语言发展也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层级性。相比词汇复杂度发展,句法层面的名词化和语法隐喻及语篇层面的衔接与连贯发展更具长期性。3)高效学术写作教学为学生创设真实、有意义的学习目标,提供多元中介机制和丰富环境资源,设置一系列系统、连贯的学习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实现超越自身当前水平的语言表现。上述结论提示:1)个体学术语言发展兼具变异性和规律性特征。一方面,学术语言发展是个体、语境和实践等因素复杂、多维互动的结果,具有一定变异性。另一方面,不同学术语言维度的发展具有一定阶段性和层级性,对教学调节机制的敏感度也各不相同。相关学术写作教学应兼顾学生在词汇、句法、语篇各层面的发展。2)学术语言发展兼具认知性和社会性,相关学术写作教学应关注学生写作中的个体差异,不断丰富其实现具体写作目标的语言和认知资源,树立其自我调节、规约自身学习的能力和意识。本研究的理论贡献是完善并丰富了活动理论关于扩展性学习方式的定义和阐释。具体表现在:1)明确了个体扩展性学习成效是个体因素(如语言、认知、元认知资源)与环境因素(如教学调节机制)在具体社会文化实践中复杂、动态互动的结果;2)确认了心理认知和社会文化特质在扩展性学习中同时发挥重要作用,即个体在具体社会文化实践中知识的内化与发展,离不开心理认知机制的调节。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1)确认了通过设计高认知负荷,且真实、有意义的学术写作实践活动对有效调节学生学术语言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但学生过往学习经历、语言水平和认知基础的差异会影响调节的效果;2)提出优质外语课程不能抹去个体差异,应兼顾个体学习目标和团体学习机制,探索二者的兼容性,为不同语言水平、学习经历的个体提供个性化发展空间。这些观点为优化国内EFL环境下学术写作课程提供了重要启示。
施春梅[9](2020)在《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的历史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历了创立、发展、繁荣的过程,尤其是在当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受到了空前的重视。新时期发展过程中累积而成的新问题,使党和国家越来越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意义与迫切性,将教育的根本任务确定为立德树人,而立德树人这一重担主要落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肩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做了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由此足以证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大多数大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使命感,能够担当社会赋予的责任。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偏差,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无足轻重;在情感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抵触、甚至厌烦情绪;在信念上不够坚定,意志力薄弱;在行为实践上很难将“知”转化为“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大学生原有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不够合理、不够完善,高校教育者对大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缺乏应有的了解,没有按照大学生认知结构发展的规律来安排、组织和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效果受到很大影响。基于此,本文以“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为选题,拟将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进行研究,以期能够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除引言外从以下五个部分开展研究。第一部分,主要概述认知结构的本质、主要特征、影响因素及经典理论。认知结构是个体过去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心理结构。认知结构其本质是表征特定概念、事物或事件的心理结构,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储存和呈现方式,是思维的秩序,是行为实践的路线图,也是社会文化的积淀。认知结构由知识及其结构、认知风格、认知策略、元认知、思维方式以及需要、情感、意志等要素构成,具有开放性、稳定性、建构性、整体性、可激活性等主要特征。认知结构的形成受认知主体的语言、民族心理、成长经历、社会交往等因素的影响。由于人们对认知结构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把握,因而认知结构理论或学说也不尽相同。为了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认知结构理论,梳理认知结构的经典理论是十分必要的。借鉴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同化理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等,对于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很有意义。第二部分,主要从五个方面解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本质及其结构维度。认知结构作为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在结构,这种先在结构为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知识结构、调控结构、动力结构和逻辑结构。二是认知结构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即大学生头脑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原有认知结构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其意义在于教育者首先要知道学生“有什么”,再决定“给什么”,以及“怎么给”,而不是自己“有什么”就“给什么”。三是认知结构是大学生加工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思维工具,本身是动态发展的。它是确认或规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选择框架,是整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准则,是解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方法系统。四是认知结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认知,正确的自我认知是大学生思想道德走向成熟的基石。五是认知结构之认知自觉,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跃迁或迁移。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引导大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固性等特点,促进思想道德的跃迁或迁移的发生。第三部分,主要探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思想资源。从中国儒家理想人格理论、西方哲学的认知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三个侧面加以剖析。孔子的君子人格、孟子的道德人格、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都包含德育内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西方哲学中柏拉图的理念论、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康德的图式说、海德格尔的理解前结构,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建构提供了参考;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揭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发生的认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认知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和信息选择,认识的辩证运动揭示了认知结构的变迁,认知结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发展的重要参照之一。第四部分,主要剖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形成发展及其现存问题。这部分主要包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现存问题及其归因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形成是思想政治课学习累积的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是实践内化的过程;是在同化和顺应两种机制共同作用下不断建构和重构的发展过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内部构成要素和谐、顺应社会发展需求是其理想目标,对其优化构建既有必要,又具现实的依据和条件。因有时代格局的大变动、社会转型与信息化发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尚未完全到位、家庭教育的非生态,加之大学生身心发展不平衡等诸多“现实版”背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存有缺乏立体感、相对封闭、思维僵化、缺乏辩证性、缺乏系统性等现存的问题。这是问题要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家庭层面以及大学生自身层面进行归因分析。第五部分,主要探究新时期优化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对策思路。动态性与稳定性相统一、系统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精准供给与有效需求相统一是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应遵循的原则。加强知识联结、优化认知结构,培养“元认知”、调控认知结构,攻关薄弱环节、重构认知结构,启用多维表征、构建立体认知结构,是优化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主要策略。高度重视非理性因素在优化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中的作用,激发道德需要以满足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优化,培养积极情感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优化,锻造顽强意志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优化。从改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校园环境等外部环境和优化以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为主的内部环境的共同打造入手,为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营设好的保障环境。
鄂义强[10](2020)在《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文中认为自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扩招政策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由培育“精英”逐渐走向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从扩招后第一届(2003年)的212万人次上升到2019年的834万人次,在就业市场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中国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已将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升到一个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加以重视,同时国家层面不断出台系列的就业政策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本文选择了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进行研究,也就是把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这两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将大学生就业置于整体政府责任的建构逻辑中去考察,从而有助于厘清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要承担的有关责任,在此基础上展开问题研究,就可以明晰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构建的重点。厘清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是开展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对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之间关系的省思,依据责任政府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市场失灵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依据现实中政府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的政府基本职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阐释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责任的必要性,厘定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为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一般而言,研究社会现象和相关问题,都不能割裂历史的纵向联系,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不同就业制度时期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府责任履行状况进行考察,也就是于历史演进中去考察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的履行,阐释大学生就业中政府履行责任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凸显20世纪末大学生自主择业时期政府责任履行上存在的问题,确保当代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研究的历史承续性,为进行深层次的问题研究打下基础。呈现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为提高研究的可信度与客观性,以网络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进行实证研究。编制《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涵盖全国52所高校、20 197名大学毕业生,通过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采用频率分析法和交叉分析法,分别得出频率分析结果和交叉分析结果。同时对部分用人单位负责人和政府官员进行个案访谈。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三个向度的问题研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就业政策对大学生个人需求关注不够,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亟待提升。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高校以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不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促进大学生就业作用不明显。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回应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高等教育质量有效监督不足,大学生平等就业法治环境建设滞后,大学生就业政策监督机制不健全。深入研究英国、美国、日本、瑞典等发达国家,俄罗斯等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从中得到有益启示。在此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重要性与特殊性,以及中国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构建必须坚持的中国道路。最后在现实的逻辑上回应理论逻辑中所厘定的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探索立足中国国情的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的建构性策略:在政府调控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在政府服务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在政府监督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从而在现实的逻辑上,形成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促进机制,力求逐步破解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二、过程调控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形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过程调控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相关研究 |
2.国内相关研究 |
(三)研究对象与目的 |
1.研究对象 |
2.研究目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的理论阐释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课堂教学质量 |
2.教学质量评价 |
3.评价指标体系 |
(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与依据 |
1.构建依据 |
2.构建原则 |
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
(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想 |
(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内涵分析 |
1.教师教学指标内涵分析 |
2.学生学习指标内涵分析 |
3.课堂环境设置指标内涵分析 |
三、基于专家咨询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第一次专家咨询问卷结果分析 |
1.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意见分析 |
2.各项指标及评分标准的统计结果与意见分析 |
3.专家意见统计分析 |
(四)第二次专家咨询问卷结果分析 |
1.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意见分析 |
2.各项指标及评分标准的统计结果与意见分析 |
3.专家意见统计分析 |
4.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概览 |
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信效度分析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信效度分析 |
1.信度分析 |
2.效度分析 |
五、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之指标权重构建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指标权重结果分析 |
1.一级指标权重结果分析 |
2.二级指标权重结果分析 |
3.三级指标权重结果分析 |
4.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预览 |
六、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七、研究结论、反思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1.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信度和效度良好 |
3.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可行性检验 |
(二)研究反思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调查问卷(专家咨询第一次) |
附录二 第一次专家咨询意见分析 |
附录三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调查问卷(专家咨询第二次) |
附录四 第二次专家咨询意见分析 |
附录五 小学科学教师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观点调查问卷 |
附录六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权重体系构建调查问卷 |
致谢 |
(2)初中生物学情感教育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研究 ——以威宁县某农村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
1.1.2 农村初中生物学教学和学生学习现状 |
1.1.3 新理念下的“过度关心”和“过度放任” |
1.1.4 初中生物学需要情感教育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3.3 对照实验法 |
1.3.4 统计分析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1.3 文献述评 |
2.2 概念界定 |
2.2.1 学习 |
2.2.2 自主学习 |
2.2.3 自主学习能力 |
2.2.4 情感教育 |
2.3 情感教育与自主学习能力 |
2.3.1 情感教育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 |
2.3.2 情感教育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联系 |
2.3.3 情感教育和生物学教学的关系 |
2.4 理论基础 |
2.4.1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4.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4.3 马斯洛层次理论 |
2.4.4 非智力因素理论和情感过滤说 |
3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对象 |
3.3 调查工具 |
3.4 问卷信效度 |
3.4.1 问卷试测 |
3.4.2 问卷实测 |
3.5 调查结果详细分析 |
3.5.1 学习内容的自主性 |
3.5.2 学习时间管理 |
3.5.3 学习策略 |
3.5.4 学习过程的自主性 |
3.5.5 学习结果的评价与强化 |
3.5.6 学习环境的控制 |
3.6 调查小结和启示 |
3.6.1 学习目标欠引导,学习时间缺计划 |
3.6.2 策略运用不灵活,环境氛围不佳 |
3.6.3 学习监控不力,情绪调节不当 |
4 初中生物学情感教育的原则、环节及策略 |
4.1 初中生物学情感教育原则 |
4.1.1 学生主体性原则 |
4.1.2 学生愉悦性原则 |
4.1.3 师生移情原则 |
4.2 初中生物学情感教育实施环节 |
4.2.1 导入“引兴趣”,确定学习目标 |
4.2.2 交流“促动机”,管理学习时间 |
4.2.3 拓展“增信心”,监控学习过程 |
4.2.4 解疑“升情感”,营造良好氛围 |
4.2.5 检测“降焦虑”,调节情绪意志 |
4.2.6 作业“回味情”,灵活运用学习策略 |
4.3 初中生物学情感教育策略实施 |
4.3.1 情感教育目标层面的引导 |
4.3.2 情感教育方法层面的调控 |
4.3.3 情感教育过程层面的关注 |
5 教学实践研究 |
5.1 实践设计 |
5.1.1 实践目的 |
5.1.2 实践对象 |
5.1.3 实践假设 |
5.1.4 实践变量 |
5.2 实践过程 |
5.2.1 实践前期 |
5.2.2 实践中期 |
5.2.3 实践后期 |
5.2.4 实践反思 |
5.2.5 访谈分析 |
6 研究结论、不足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水平偏低 |
6.1.2 情感教育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但需长期坚持 |
6.1.3 情感教育能提高生物学成绩 |
6.1.4 情感教育能改变学生的心理品质 |
6.2 创新和不足,建议与展望 |
6.2.1 创新 |
6.2.2 不足 |
6.2.3 建议 |
6.2.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初中生物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2 初中生物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访谈提纲 |
附录8 |
致谢 |
(3)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选题缘由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关于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现状 |
2.国内关于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自主学习能力 |
2.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能力 |
(二)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 |
1.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
2.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弗拉维尔元认知理论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其培养要求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1.能以马克思主义原理及其中国化成果为学习需求 |
2.能以培养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学习目标 |
3.能够合理运用思想政治课堂学习策略开展学习 |
4.能够自我调控思想政治课堂学习过程 |
5.能够形成性评价思想政治课堂学习结果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
1.是有效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 |
2.是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 |
3.是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目标的核心要素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
1.教学情境生活化,激发内在学习动力 |
2.教学内容具体化,指引明确学习目标 |
3.议题教学序列化,助力优化学习策略 |
4.教学过程互动化,指导调控学习过程 |
5.学习评价多元化,引导进行自我评价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设计 |
1.调查主题 |
2.调查对象 |
3.调查方法 |
4.调查过程 |
5.调查结果分析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
1.学习动力不足 |
2.学习要求不明确 |
3.学习方法运用不恰当 |
4.学习过程自我调控缺位 |
5.学习结果评价单一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1.思想政治课堂学习的动机不正确 |
2.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目标不具体 |
3.未能优化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方式 |
4.思想政治课堂学习的自主监控能力低下 |
5.学习评价的理念方法陈旧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原则和策略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
1.结合当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
2.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要求具体化学习目标 |
3.按照议题教学的序列化要求改善学习策略 |
4.以教师为主导帮助学生自我调控学习过程 |
5.基于形成性理念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私学主导: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界定 |
(一)理论基础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内容 |
(一)历史分期依据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难点 |
第一章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基础 |
第一节 大正时期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
一、大正时期的社会形势 |
二、《大学令》等相关法令的推进与实施 |
三、帝国大学的规模扩展 |
四、专门学校的升格 |
五、公立、私立大学的初创 |
第二节 昭和前期及战时日本高等教育的强化与扩充 |
一、昭和前期的社会变革 |
二、国家主义高等教育政策的强化与推进 |
三、帝国大学的增设与发展 |
四、私立及官立、公立大学的扩展 |
五、专门学校的扩充 |
第三节 战后初期日本高等教育的重建及大众化的前奏 |
一、战后初期的社会发展 |
二、高等教育民主新法令的颁布与落实 |
三、旧制大学改组升级为新制大学 |
四、私学扩展及巨型私立大学的出现 |
五、短期大学的制度化与发展 |
第二章 规模扩展: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扩张(1963-1970 年) |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扩张的背景 |
一、经济超热化高速增长 |
二、社会中等阶层的扩大 |
三、人力资本及教育投资理论的盛行 |
四、中等教育的普及与多样 |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扩张政策的提出 |
一、实施“理工科人才扩充计划” |
二、修订并放宽《大学设置基准》 |
三、落实《关于改善大学教育》报告 |
第三节 日本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 |
一、私立高校及私立巨型大学大幅增设 |
二、私立高等院校学生数量剧增 |
三、学部及学科种类的快速扩充 |
四、国立及公立高等院校的显微发展 |
第四节 日本高等教育质量危机显现 |
一、高等教育目标偏向功利性 |
二、大学入学考试受传统学力观束缚 |
三、教学大课堂化及课程设置批量化一 |
四、高校教育资源短缺且分配不均衡 |
五、“大学纷争”学生运动的爆发 |
第五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迅速扩张的特点 |
一、私立高校发挥主力作用 |
二、高校规模横向急剧扩展 |
三、职业高等院校发展突出 |
四、理工科专业扩展比重大 |
第三章 质量调控: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集约发展(1971-1983 年) |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集约发展的背景 |
一、石油危机与经济增速下降 |
二、少子化历史遗留问题显现 |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 |
四、第三次教育改革的启动 |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政策的改革调整 |
一、《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整顿》的提出 |
二、《大学设置基准》与咨询报告的修改与完善 |
三、振兴与援助私立高校法案的实施 |
第三节 日本高等教育规模的集约发展 |
一、各类高校数量增速放缓 |
二、高校学生人数阶段性回落 |
三、学科专业数量增速下降 |
第四节 日本高等教育结构及质量的调控 |
一、教育目标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
二、大学统一入学招生考试制度的建立 |
三、兼职教授的选聘与课程教学的创新 |
四、高等院校内外部管理的相互制衡与加强 |
第五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集约发展的特点 |
一、私学转向集约化节制发展 |
二、高校类型纵向多层次优化 |
三、应用型人文社科类专业增加 |
第四章 量质兼顾: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稳定增长(1984-1999 年) |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稳定增长的背景 |
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增强 |
二、新自由主义思想的传播 |
三、日本社会阶层趋向均等化 |
四、终身教育及学习化社会趋势增强 |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成熟 |
一、“大学开放方针”的实施 |
二、大学自由化政策的制定 |
三、大学自我评价机制的导入 |
第三节 日本高等教育规模的平稳增长 |
一、私立高校数量有序增长 |
二、国立及公立高校的平稳发展 |
三、高校学生人数稳定回升 |
四、学部学科的新增及改组 |
第四节 日本高等教育结构及质量的优化 |
一、教育理念趋向个性及创新 |
二、入学选拔制度多样且灵活 |
三、人才培养走向开放与多元 |
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提升 |
五、管理运营及评估机制规范 |
第五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平稳增长的特点 |
一、量质并重趋向均衡发展 |
二、大学服务社会职能加强 |
三、高等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 |
第五章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特点及经验 |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路径及特点 |
一、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四种发展路径 |
(一)美国:公立为主,政府、高校、社会协调发展 |
(二)英、法等欧洲国家:公立为主,倚重政府 |
(三)日本:私立为主,政府引导 |
(四)中、俄等转型国家:前期倚重国家,后期民间发力 |
二、日本私学主导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特点 |
(一)私立高等院校占据主体地位 |
(二)以二元高等教育结构为基础 |
(三)构建非传统型多类型高等教育机构 |
(四)大众与精英高等教育机构互促并存 |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
一、树立量质兼顾并重的高等教育改革理念 |
二、充分挖掘并发挥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潜力 |
三、高校扩大规模时需坚持市场导向并兼顾大众需求 |
四、政府在大众化进程中应及时干预并保障高等教育质量 |
五、高等教育应从外延式综合扩张转向内涵式分类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体育与健康课程中长寿区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核心素养的培养符合了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
1.1.2 核心素养的培养符合了新时代中国教育社会价值的诉求 |
1.1.3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学生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关键能力 |
1.1.4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内容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2 概念界定 |
2.1 核心素养 |
2.2 体育核心素养 |
2.3 学科核心素养 |
2.4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
3 文献综述 |
3.1 国外研究现状 |
3.1.1 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
3.1.2 体育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
3.2 国内研究现状 |
3.2.1 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
3.2.2 小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
3.2.3 体育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
3.2.4 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研究现状 |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资料法 |
4.2.2 问卷调查法 |
4.2.3 数理统计法 |
4.2.4 德尔菲法 |
5 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指标建构 |
5.1 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评价指标建构的意义 |
5.2 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指标建构依据 |
5.2.1 体育核心素养框架为小学体育核心素养指标建构提供重要依据 |
5.2.2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指标建构奠定理论基础 |
5.2.3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为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指标的建构明确方向 |
5.2.4 指标建构原则为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指标建构明确了要求 |
5.2.5 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指标建构提供了依据 |
5.3 小学体育核心素养评价指标的筛选 |
5.4 小学体育核心素养评价指标的初步拟定 |
5.4.1 第一轮专家调查结果与分析 |
5.4.2 第二轮专家调查结果与分析 |
5.4.3 第三轮专家调查结果与分析 |
5.5 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评价指标的确立 |
6 长寿区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
6.1 长寿区体育教师对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内容分析 |
6.1.1 运动能力培养分析 |
6.1.2 健康行为培养分析 |
6.1.3 体育品德培养分析 |
6.2 长寿区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影响因素分析 |
6.2.1 教师对体育核心素养认知水平低 |
6.2.2 教师对体育核心素养重视程度不够 |
6.2.3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
6.2.4 学校规章制度不完善 |
6.2.5 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体育核心素养培养不契合 |
6.2.6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
6.2.7 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 |
6.3 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
6.3.1 强化教师专业素养 |
6.3.2 优化教学设计 |
6.3.3 营造良好体育环境 |
6.3.4 强化学校政策支持 |
6.3.5 丰富课外体育活动 |
6.3.6 搭建网络信息平台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8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件 |
(7)面向创造力培养的“小学机器人”教学设计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一、机器人教育研究现状评析 |
二、PBL教学研究现状评析 |
三、创造力培养研究现状评析 |
四、面向创造力培养的机器人教育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二章 面向创造力培养的小学机器人教学模式 |
第一节 小学机器人教学中创造力培养的常见问题分析 |
第二节 小学机器人教学中的创造力行为分析 |
一、好奇心 |
二、想象力 |
三、挑战性 |
四、冒险性 |
五、同理心 |
六、问题意识 |
七、聚合思维 |
八、发散思维 |
九、计算思维 |
十、动手能力 |
第三节 影响创造力的非认知因素分析及调控措施 |
一、动机 |
二、兴趣 |
三、情绪 |
四、意志 |
五、性格 |
第四节 面向创造力培养的经典机器人教学模式与创造力培养原则 |
一、现有面向创造力培养的小学机器人项目教学模式 |
二、模式构建原则 |
第五节 面向创造力培养的小学机器人教学模式构建 |
一、模式构建的理念 |
二、模式的要素分析 |
三、面向创造力培养的小学机器人教学模式图 |
第三章 面向创造力培养的小学机器人教学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小学机器人项目内容设计 |
一、能力风暴机器人介绍 |
二、小学阶段能力风暴机器人的配置介绍 |
三、小学阶段能力风暴机器人课程介绍 |
第二节 小学机器人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 |
一、教学案例设计的思路 |
二、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步骤 |
三、《智能电动门》教学案例整体设计与实施 |
第四章 面向创造力培养的小学机器人案例应用效果分析 |
第一节 过程性评价 |
一、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中的创造力行为评价 |
二、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
三、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第二节 结果性评价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威廉姆斯创造力倾向测试量表 |
附件B 创造力具体行为评价访谈提纲 |
附件C 听课教师访谈提纲 |
附件D 学生作品评价表 |
参考文献 |
(8)活动理论视域下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语言发展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方法和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定义学术语言及其发展 |
2.2 写作与语言发展的关系 |
2.2.1 二语写作中的语言发展 |
2.2.2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 |
2.2.2.1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特征研究 |
2.2.2.2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过程研究 |
2.2.3 基于学科实践的学术写作教学 |
2.2.3.1 基于学科实践的学术写作教学与学生语言发展 |
2.2.3.2 基于学科实践的学术写作教学与学生语言意识培养 |
2.3 活动理论视域下的学术写作教学与语言发展 |
2.3.1 活动理论与扩展性学习 |
2.3.2 社会文化活动中的学术语言发展 |
2.4 前人研究启示与研究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场域 |
3.3 研究对象 |
3.4 数据收集 |
3.5 数据分析方法 |
3.5.1 语言发展特征量化分析方法 |
3.5.2 学习过程质性分析方法 |
3.6 研究可信度 |
3.7 研究伦理考量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发现 |
4.1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过程个案分析 |
4.1.1 阳光学术语言发展过程 |
4.1.2 蓝天学术语言发展过程 |
4.1.3 白云学术语言发展过程 |
4.2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过程跨个案分析 |
4.2.1 个体学术写作学习目标与语言发展 |
4.2.2 文献阅读方式与学术语言发展 |
4.2.3 个体写作策略、语言意识与学术语言发展 |
4.2.4 学术写作语言学习方式的收获与挑战 |
4.2.5 三名个案参与者化解矛盾与张力的关键性因素 |
4.3 学术写作教学调节机制 |
4.3.1 学术写作教学调节机制个案分析 |
4.3.2 学术写作教学调节机制跨个案分析 |
4.4 学术语言历时发展结果 |
4.4.1 学术语言发展个案文本量化分析 |
4.4.2 学术语言发展个案文本质性分析 |
4.4.3 学术语言发展特征跨个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5.1 个体学术语言发展过程 |
5.2 个体学术语言发展结果 |
5.3 学术写作课程语言学习机制 |
5.4 学术写作课程设计理念和学习方式再思考 |
5.5 研究发现与主要创新点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贡献和启示 |
6.3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学术写作课程大纲 |
附录二 学生选题日志模板 |
附录三 学术写作评述短文话题 |
附录四 学术写作师生一对一辅导时间表示例 |
附录五 学术写作课前学习情况调查 |
附录六 个案参与者学术写作访谈提纲 |
附录七 学术写作课堂观察记录表 |
附录八 阳光写作课程反思日志 |
附录九 蓝天期末论文引言写作示例 |
附录十 白云评述短文写作示例 |
(9)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认知结构概述 |
一、认知结构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
(一)认知结构的内涵 |
(二)认知结构的构成要素 |
二、认知结构的影响因素 |
(一)语言 |
(二)民族心理 |
(三)成长经历 |
(四)社会交往 |
三、认知结构的主要特征 |
(一)认知结构具有稳定性 |
(二)认知结构具有开放性 |
(三)认知结构具有建构性 |
(四)认知结构具有整体性 |
(五)认知结构具有可激活性 |
四、认知结构的经典理论 |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二)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
(三)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同化理论 |
(四)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第二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解读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本质及其结构维度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知识结构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调控结构 |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动力结构 |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逻辑结构 |
二、认知结构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 |
(一)何为逻辑起点 |
(二)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 |
三、认知结构是大学生加工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思维工具 |
(一)认知结构是大学生确认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选择框架 |
(二)认知结构是大学生整合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规范准则 |
(三)认知结构是大学生解释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方法系统 |
四、认知结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认知 |
(一)自我认知 |
(二)大学生的自我认知 |
(三)认知结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认知的影响 |
(四)正确的自我认知是大学生思想道德走向成熟的基石 |
五、认知结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迁移与应用 |
(一)学习迁移理论 |
(二)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
(三)认知结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迁移与应用的影响 |
第三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思想资源 |
一、中国儒家理想人格中可借鉴的思想资源 |
(一)孔子的君子人格说 |
(二)孟子的道德人格说 |
(三)王阳明的“致良知”说 |
二、西方哲学的认知理论中可借鉴的思想资源 |
(一)柏拉图的理念论 |
(二)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 |
(三)康德的“图式说” |
(四)海德格尔的“理解前结构”理论 |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础 |
(一)认知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和信息选择 |
(二)认识的辩证运动揭示了认知结构的变迁 |
(三)认知结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发展的重要参照之一 |
第四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形成发展及其现存问题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形成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发展 |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理想目标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现存的问题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缺乏立体感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相对封闭 |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思维僵化 |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缺乏辩证性 |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缺乏系统性 |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现存问题归因分析 |
(一)从社会层面分析 |
(二)从学校层面分析 |
(三)从家庭层面分析 |
(四)从大学生自身层面分析 |
第五章 新时期优化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对策思路 |
一、优化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应遵循的原则 |
(一)动态性与稳定性相统一 |
(二)系统性与灵活性相统一 |
(三)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 |
(四)精准供给与有效需求相统一 |
二、优化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主要策略 |
(一)加强知识联结、优化认知结构 |
(二)培养“元认知”、调控认知结构 |
(三)减少认知失调、完善认知结构 |
(四)攻关薄弱环节、重构认知结构 |
(五)启动多维表征、构建立体认知结构 |
三、优化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要高度重视非理性因素 |
(一)非理性因素在认知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二)激发道德需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优化 |
(三)培养积极情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优化 |
(四)锻造顽强意志、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的优化 |
四、优化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必须创造良好的环境保障 |
(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环境 |
(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着作 |
2.期刊报纸 |
3.学位论文 |
4.电子文献 |
5.外文文献 |
附录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后记 |
(10)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关系的理论概述 |
一、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
(一)大学生就业的概念界定 |
(二)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理论基础 |
(一)责任政府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 |
(三)市场失灵理论 |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实依据 |
(一)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
(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的内在要求 |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厘定 |
(一)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调控责任 |
(二)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服务责任 |
(三)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监督责任 |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践历程 |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时期:政府包办、计划配置 |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二、“供需见面”就业制度时期:计划配置为主、调节为辅 |
(一)“供需见面”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三、“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时期: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相结合 |
(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第三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状与问题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 |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现状 |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现状 |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现状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证研究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设计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概况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频率分析结果 |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交叉分析结果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第四章 国外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
(二)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
第五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策略建议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 |
(二)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 |
(二)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
(二)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 |
(三)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B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人才要求访谈提纲 |
附录 C 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四、过程调控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形成(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 周月华.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初中生物学情感教育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研究 ——以威宁县某农村中学为例[D]. 吴勇.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2)
- [3]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 花琴芬.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乡村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的制度调控效果及其增强路径 ——基于多源流理论的视角[D]. 谢敏敏.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5]私学主导: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研究[D]. 陈元元. 河北大学, 2021(09)
- [6]体育与健康课程中长寿区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D]. 张腊.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7]面向创造力培养的“小学机器人”教学设计应用效果研究[D]. 江燕.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8]活动理论视域下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语言发展个案研究[D]. 李东莹.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9]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研究[D]. 施春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10]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D]. 鄂义强.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