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社会变革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期待(论文文献综述)
张蒙[1](2021)在《新时代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提升途径研究 ——以张家口市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刘含宇[2](2021)在《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研究 ——以山东省义务教育阶段思政课教师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永向[3](2021)在《新时代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素养培育研究》文中认为
江婷[4](2021)在《吴汝纶德育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指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习近平强调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学校办学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的初心,坚定为国育才的立场,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吴汝纶德育思想在其教育思想中始终占有核心地位,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进入了备受欺凌、任人宰割的时期。近代中国,无数有识之士走上救亡与启蒙、变革与革命的道路。处于清末时期的吴汝纶,让教育成为武器,通过学术的力量实现改变国家命运的目的,这一迫切心情,凸显出一代知识分子的使命与担当。通过教育改革来改变国家的现状,改变国民素质,以求达到兴国强国的目的。吴汝纶的一生都与教育息息相关,是晚清教育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被誉为“中国近代教育探路者”、“晚清现代教育的拓荒者”、“制度化教育的开拓者”,是“兼通新旧,融合中西的人物”。吴汝纶的德育思想在不断的教育实践和持续的学习中逐渐丰富和成熟,是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吴汝纶希望通过改造国民性,达到“普国人而尽教之”“智开然后知德教”的目的以及培养出以“爱国心为主者”的现代人才,这是他投身教育事业的基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他所提出的“合东西学问精粹陶冶而成”、“智开然后知德教”、“须以养成爱国心为主者”、“无体育则弱”等思想主张,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指导性。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学界开始重视研究吴汝纶的教育思想,也产出了一些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但是系统梳理、专题研究其德育思想的着作、论文较为欠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亟待加强。鉴于以上情况,尝试选取吴汝纶德育思想这一视角,系统梳理、深入研究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形成渊源、实践养成、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等,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内涵和价值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首先,详细介绍了吴汝纶先生的生平及其德育思想的形成,深入分析了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个人背景、理论渊源以及发展历程,认为其德育思想的形成既受救亡图存的社会大背景影响,也是吴汝纶主动继承和发展传统德育思想、主动学习和借鉴西方德育现代理论的产物,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形成过程主要分为萌发、形成、发展和成熟四阶段。其次,阐述了吴汝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其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及德育方法。归纳来看,吴汝纶的德育思想主要有“男儿当志在四方”、“德行第一”与“学为立身”相结合的德育目的,以“开民之愚而使之智”、“智开然后知德教”的大德育观,“普国人而尽教之”、“勉成国器”的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修身、齐家、治学、为官和社会等方面的德育内容。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过渡的开创性探索、培养现代人才的有益尝试等视角高度评价吴汝纶德育思想的重要历史贡献,完整呈现吴汝纶德育思想的理论体系,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统一、成才与成人的兼顾以及认识与实践的结合。最后,在全面论述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历史定位和局限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分析了吴汝纶德育思想在目标上、内容上、实践途径上的借鉴价值,并分析吴汝纶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对其转化路径进行探索。
赵芳[5](2021)在《新媒体时代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人们进入了崭新的新媒体时代。而作为新媒体时代直接“受众”的当代中学生,它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未来的希望,同时也正是因为他们的生理心理还不成熟,思想道德观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新媒体的虚拟空间中很容易被忽视,不良信息的入侵不利于中学生健康观念和正确观念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它对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新媒体时代背景出发,研究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是本文的前提和基础,介绍了选题的相关背景和现状。第二章是新媒体时代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支撑和实践背景,先介绍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教育学相关理论、心理学相关理论以及传播学相关理论,再分析当代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时代背景、网络环境、西方文化影响等现实背景,此部分是论文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新媒体时代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情况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为论文后续内容的展开提供依据。第四章分析新媒体时代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第五章是新媒体时代加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这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也是落脚点,最终从政府、学校、家庭、教师等多方面给出对策,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和发展,既顺应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又遵循教书育人、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不断提高健康水平显着提高,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因此,面对快速发展的新媒体,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培养中学生识别媒体信息的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提高他们的人格修养,是新媒体对当今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严峻考验,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郭其兰[6](2021)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研究 ——基于传播技巧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提高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是充分实现思政课育人功能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障,也是思政课教学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和历史使命,因此,如何提高中学思政课教学有效性是一个需要研究也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教育也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如何让信息更有效的在师生之间传播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点。传播技巧中的“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明示结论”与“隐性结论”、“诉诸理性”与“诉诸情感”等传播技巧与方法,可以援引为提高中学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提升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的目标,我们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一是注重教材观点呈现方式的选择,需要强化学生对教学观点的赞同态度时,重点使用“一面提示”方法,进行教学观点的正面倡导、突出教学观点内容,减少对教学观点的干扰因素;需要弱化学生对教学观点的怀疑态度时,使用“两面提示”方法,引导学生对教学观点开展双面探究,从不同的角度辨识教学观点内容。二是注重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运用“诉诸理性”方法,重点厘清中学思政课各学段、各课程之间的内容结构体系和逻辑演进关系,以生活为主线构建课程内容逻辑,便于整体上理解掌握;运用“诉诸情感”方法,掌握课程内容的情感,营造感情氛围,发挥情感带动作用,动之以情。三是注重发挥结论的效用,在论题复杂、学生不易理解或讲明道理时,直接“明示结论”,明确主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学生理解能力较高、注重潜移默化和引导学生继续思考探究时,可采用“隐性结论”。
闫佳伟[7](2021)在《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文中提出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意义在该意见中得到了明确规定,并将其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着教育体系的深化,使我国的教育既满足时代性又具有规律性。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有力推动着育人方式的不断变革,使我国在提高育人水平的同时也能提升国民素质,对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教育发展的前瞻性与人才培养时代性具有重大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中学阶段处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在学校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因此中学的教育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旗帜,在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上严格遵循党的教育大政方针,秉持学校的立校文化与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本研究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学阶段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首先,本研究从正本清源的角度,对立德树人进行历史溯源与理论研究,基于传统文化及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立德树人的发展研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与育人导向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时代责任、具体内涵与价值意义。其次,基于现实审视的角度,对本研究中的个案F中学立德树人实践进行研究,并将实践工作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行对标分析,从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个维度,将该校德育工作进行归类梳理。从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实践落地、管理效能三个角度对个案进行研究,总结该校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方面的有益经验与成功做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中的目标、内容和协同机制三方面,反思出当前该校主要面临的德育目标体系建构不清、大中小幼德育体系衔接不畅、德育课程体系建构不全、德育综合实践创新力度不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程度不高等亟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在反思的基础上,从《指南》指要求的六个维度出发重构该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实施路径。最后,本研究继续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诸多要素中核心的三方面内容,即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以及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给出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完善建议。
陈雪[8](2021)在《英国中学公民教育及对我国中学公民道德教育启示研究》文中提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全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是新时代一项长期紧迫、复杂艰巨的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公民道德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9年《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尤为重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突出强调要发挥学校作用,以期使学生公民道德素养有所提高。近年来,我国中学公民道德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细究其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而远观英国,历来就非常重视公民教育,即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展缓慢且效果不佳,但其教训和经验是值得辩证学习的。值得一提的是,中学公民教育成为英国国家课程后,它在目标、内容、方法与评价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这显然是我国中学公民道德教育需要借鉴的地方。因此,在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以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视角去研究和探求英国中学公民教育的优秀内核,更有助于推动我国中学公民道德教育的发展。本文主体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缘起与意义,国内外对此的研究现状,确定所采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说明创新与不足之处,以期从宏观上把握此问题。第二部分:主要对英国中学公民教育进行基本概述,分析英国中学公民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演变进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出英国中学公民教育的发展特征,界定与其相关的基本概念。第三部分:重点探索英国中学公民教育的体系框架,从目标、内容、途径、评价等方面,对英国中学公民教育进行全面、具体、深度的挖掘,综合全面、有所侧重。第四部分:深入揭露英国中学公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中分析问题背后的重要原因,包括执政党、自由主义、教育分权、多元文化等因素,进而总结英国中学公民教育的发展趋势。第五部分:从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站位,来审视英国中学公民道德教育的发展,并基于英国中学公民教育发展道路上取得的成就和遇到的问题,总结历史教训,着力批判借鉴,以期为新时代我国中学公民道德教育的发展寻求新路径。
王新建[9](2020)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化”原则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学界在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内涵上观点高度一致,而在其莫衷一是的外延列示中,唯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被普遍尊崇,足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和学界在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上的坚守。新时代历史方位所展现的现实域场和发展意涵,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时代新人的时代使命。完成这一新时代使命,须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以其更为鲜亮的实践性指向和高度清晰的、具体的而又针对新时代意涵的可操作化运行机制,切实推进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的贯彻落实。“两化”,即“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是冯契为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而提出的“补充”口号。这里的“理论”主要是指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党规党法如政治规矩等;“方法”主要指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转化而来的各种方法和方法论;“德性”主要指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较高的认知和觉悟程度,如较高的政治觉悟、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在品质和品格等。“两化”的“教化—内化—外化—性成”这一运行机制所内在要求的“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议程”意蕴,对于克服现实中诸如人们对理论联系实际之难的慨叹,只知“联系”之重要而对如何联系的懵懂,对知行统一的不自觉却步,为人与为学的两立,科学与人生的脱节,以致“两面人”等现象,继而使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能够充分发挥其指导和规范作用,均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显着的实效性。鉴此,论文主题主旨确定为:把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细化和具体化为“两化”原则,即把“两化”提升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提出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理论、不断革命理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深厚基因。冯契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对绵延数千年的名实之辩、知行之辩的认识论思想解析,对理想人格说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两化”原则的提出提供民族文化启示,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对“两化”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合法性、必然性和必要性的阐释,新时代“学哲学、用哲学”活动和其他教育实践活动所展现的把理论化为方法和德性的宏大实践叙事,分别给予“两化”原则以学理证成和实践证成。“两化”原则对于贯彻落实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八个统一”“六要”“思政课的实践性”等新要求,对于新时代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灌输论”理论、“生命线”理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等重大问题的深化研究等,均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涵。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所昭示的实践辩证法对“两化”原则所内在要求的“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议程”进行理论鉴临能够说明:在“教化—内化—外化—性成”运行机制上的缺失、敷衍、断裂、梗阻和得过且过,将导致“理论”向“方法”“德性”转化的不可能,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两立”。在“两化”运行机制的认知和践行方面,在以“两化”原则为指导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场域方面,广大思政学人应尽快建立起高度的专业自省、职业自觉和实践自为意识。
马赫[10](2020)在《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流行文化已经全方位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明星效应和明星偶像崇拜作为流行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载体,使得流行文化在传播和大众化上得以可能,是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生命力。人是文化的载体,也意味着文化对人具有形塑的功能,而偶像崇拜作为青少年时期的一种过渡性行为,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主要以明星偶像作为自身崇拜与追捧的对象。近年来,由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中的失范行为带来的文化讨论与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大众舆论与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与研究焦点之一。如私生粉跟踪偷拍与隐私侵犯、职业黑粉拉踩与谣言散布、打投流量购买与言论控评、恶意举报与网络暴力、过度迷恋以至于情感带入等粉丝负面事件屡见不鲜,“饭圈女孩”、“跪族男孩”等青少年粉丝群体的失范行为往往成为网络社交媒体的热点新闻。因此研究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失范及其社会效应具有重要的社会学与文化学意义。当前,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已经从大众文化研究领域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的多个学科与研究领域,对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也从单一的理论转变为多元的分析,而且更加关注明星偶像崇拜群体的内部运行规律和心理活动,探索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价值与意义。我国学术界在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上侧重对现象进行调查,如描述偶像崇拜的特征、原因,强调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之间的关系,注重对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问题提供指导性策略,总体缺少对明星偶像崇拜失范问题的详细解读与重构路径的具体剖析。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历史演变,描述了社会变迁下偶像崇拜尤其是明星偶像崇拜的发展与变化,总结出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流行文化背景及时代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崇拜文化经历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精英化到大众化、从政治到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则经历了英雄偶像,明星偶像,选秀、草根偶像,流量、养成偶像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比较与阐释了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与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当前我国青少年偶像崇现呈现出泛化与较高卷入度,崇拜对象以明星偶像为主流、二次元偶像彰显出时代的特征,在崇拜活动中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成为常态,并在自我认知上表现出主动性,而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则显示出了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技术进步与推动、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粉丝类型的多元化、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等新特征。明星偶像崇拜文化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其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大众本身所具有的正功能不容忽视。但是,近年来由于粉丝对明星的过度崇拜与迷恋所导致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带来了超出理智的后果与社会问题。再次,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中多样化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进行访谈分别从粉丝的文本生产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自我的丧失、狭隘性、非道德化、娱乐极端化等方面,解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具体失范现象与行为,呈现其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普遍性以及对其予以重构的意义。通过文化与认同、个体与组织、制度与科技等维度分析了明星偶像崇拜失范产生的原因,并从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等视角对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偏差行为进行了学理性思考。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代表着网络社会下青少年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体现。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自身成长、社会稳定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与青少年之间的矛盾性,也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之间的统一性。青少年偶像崇拜亚文化反映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个人问题或者心理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实践,体现了亚文化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自身风格化的展现以及与主文化的对立与融合。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探究了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在价值、规范和行为的社会系统中路径重构的可能性,提出发挥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的合力正确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观念与行为。对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不能置之不理,但主流文化不应是单一的否定与阻隔的状态,而是通过积极的引导策略与调适形式,在放任恣意发展与合理监督引导之间形成一种适度的张力,为明星偶像崇拜亚文化的构建和青少年失范提供价值与行为等方向指引。总之,当今中国流行文化下的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粉丝及其诸多言行也常常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虽然学术界围绕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于流行文化中当代青少年粉丝的偶像崇拜特点与失范问题研究仍有缺憾。因此,本研究意图通过对我国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来推动相关领域的进展,并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与价值观有所裨益。
二、我国社会变革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期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社会变革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期待(论文提纲范文)
(4)吴汝纶德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依据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
2.1.2 德育思想与教育思想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德育理论 |
2.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德育理论 |
3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
3.1 吴汝纶生平简介 |
3.1.1 年少好学 早着文名 |
3.1.2 登入仕途 学贯中西 |
3.1.3 致力教育着述办学 |
3.2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3.2.1 晚清的历史环境 |
3.2.2 晚清的政治及教育环境 |
3.3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个人背景 |
3.3.1 家庭条件—教育世家下的“古文大家” |
3.3.2 为官环境—幕府中的“关键人物” |
3.3.3 交友情况—与严复关系密切 |
3.4 桐城派与吴汝纶德育思想 |
3.4.1 桐城派概况 |
3.4.2 桐城派对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 |
4.1 理论渊源 |
4.1.1 传统道德思想的渐化 |
4.1.2 吴氏家族家风的滋养 |
4.1.3 独特桐城文化的濡染 |
4.1.4 西方近代思想的启迪 |
4.2 发展历程 |
4.2.1 客居幕府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萌发 |
4.2.2 改革书院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形成 |
4.2.3 考察日本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发展 |
4.2.4 创办学堂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成熟 |
4.3 吴汝纶对近代德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4.3.1 中国近代德育思想的演变历程 |
4.3.2 一个开明的旧人物:吴汝纶的双重身份 |
4.3.3 吴汝纶对近代德育思想理论的主要思考与实践 |
4.3.4 吴汝纶对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过渡的开创性探索 |
4.4 本章小结 |
5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实践养成 |
5.1 聘请名师,振兴地方教育 |
5.1.1 裁并义学整顿书院 |
5.1.2 振兴书院筹措经费 |
5.1.3 聘请名师开启风气 |
5.2 主讲莲池书院,创办东西文学堂 |
5.2.1 率先开办东、西文学堂 |
5.2.2 自筹经费购买新书 |
5.2.3 广交中西名士培养文化氛围 |
5.2.4 莲池俊秀影响后世 |
5.3 赴日考察学务,着《东游丛录》 |
5.3.1 实地观摩日本各级各类学校 |
5.3.2 赴日听教育专题讲座与介绍 |
5.3.3 接触日本政治界、教育界官员和学者 |
5.3.4 《东游丛录》中所涉及的教育问题 |
5.3.5 吴汝纶赴日考察的作用 |
5.4 心系桑梓教育,创办桐城学堂 |
5.4.1 创办动因及经过:“欲救此厄,必在培才” |
5.4.2 办学指导思想:“只今学术当全变,安得东西并一堂” |
5.4.3 课程设置方式:“合东西学问精粹陶冶而成” |
5.4.4 师资选聘原则:“西师难请,东师易聘” |
5.4.5 学堂管理体系:“各有职司,无相侵越” |
5.5 本章小结 |
6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6.1 德育目标:勉成国器 |
6.2 德育内容 |
6.2.1 修身 |
6.2.2 齐家 |
6.2.3 治学 |
6.2.4 为官 |
6.2.5 社会 |
6.3 德育原则 |
6.3.1 循序渐进:“读书不必过急” |
6.3.2 因材施教:“学当择性之所近” |
6.3.3 言行一致:“自行其言” |
6.4 德育方法 |
6.4.1 传统与现代统一的方法:兼通新旧 融合中西 |
6.4.2 成人与成才兼顾的方法:德行为重 而艺次之 |
6.4.3 认识与实践结合的方法:躬亲实践 考察学制 |
6.5 本章小结 |
7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7.1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历史定位和局限性 |
7.1.1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历史定位 |
7.1.2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局限性 |
7.2 吴汝纶德育思想目标上的借鉴价值 |
7.2.1 改造国民性,促进个人之全面发展 |
7.2.2 挣脱传统枷锁,实现个人之人生价值 |
7.2.3 改革教育,实现国家之兴盛富强 |
7.3 吴汝纶德育思想内容上的借鉴价值 |
7.3.1 强化文化认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7.3.2 注重培养爱国心,树立爱国精神 |
7.3.3 引导生活态度,审视人生意义 |
7.4 吴汝纶德育思想实践途径上的借鉴价值 |
7.4.1 通过改革莲池书院,兼容中西文化 |
7.4.2 通过赴日考察学习,促进教育近代化 |
7.4.3 通过创办新式学堂,改革传统教育模式 |
7.5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 |
7.5.1 吴汝纶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7.5.2 吴汝纶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理论支撑 |
7.5.3 吴汝纶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路径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 |
二、期刊 |
三、学位论文 |
四、外文着作、译着、论文及期刊 |
附录一:吴汝纶年谱 |
附录二:吴氏家训(摘录) |
附录三:论及吴汝纶及其着述的着作 |
附录四:吴汝纶诠释、点勘、评注的经书、史书、诗集等 |
附录五:学堂章程 |
附录六: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项目及获奖情况 |
(5)新媒体时代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的创新 |
第2章 新媒体时代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背景 |
2.1 新媒体时代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2.1.2 教育学相关理论 |
2.1.3 心理学相关理论 |
2.1.4 传播学相关理论 |
2.2 新媒体时代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背景 |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 |
2.2.2 高效便捷的社会网络环境 |
2.2.3 日益凸显的西方文化的影响 |
2.2.4 当代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
第3章 新媒体时代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
3.1 新媒体时代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 |
3.1.1 中学生使用新媒体的基本情况 |
3.1.2 中学生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分析 |
3.1.3 新媒体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情况 |
3.2 新媒体对中学生的影响 |
3.2.1 新媒体对中学生的正面影响 |
3.2.2 新媒体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
第4章 新媒体时代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
4.1 新媒体时代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4.1.1 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凸显不明 |
4.1.2 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不紧密 |
4.1.3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较为滞后 |
4.1.4 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
4.2 新媒体时代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 |
4.2.1 社会环境因素 |
4.2.2 学校环境因素 |
4.2.3 家庭环境因素 |
4.2.4 个体特征因素 |
第5章 新媒体时代加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
5.1 政府改革创新驱动教育发展 |
5.1.1 营造良好社会育人环境 |
5.1.2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材 |
5.1.3 完善中学生评价体系 |
5.2 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
5.2.1 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
5.2.2 加强学校网络公众平台建设 |
5.2.3 加强新媒体时代校园文化建设 |
5.3 提升家庭环境的教育功能 |
5.3.1 重视家庭教育的育人功能 |
5.3.2 父母要转变教育观念 |
5.3.3 正确认识新媒体的优势 |
5.4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综合素质 |
5.4.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
5.4.2 提高教师的新媒体素养 |
5.4.3 推动线下与线上教育的有机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关于新媒体时代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调查(学生) |
附录 B 关于新媒体时代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调查(教师) |
附录 C 新媒体时代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情况的教师访谈 |
附录 D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
(6)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研究 ——基于传播技巧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传播技巧理论及其对提升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的适用性 |
二、提升观点教学的有效性:“一面提示”和“两面提示” |
(一)“一面提示”,倡导观点 |
(二)“两面提示”,辨识观点 |
(三)教学中“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的结合运用 |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诉诸理性”和“诉诸情感” |
(一)“诉诸理性”,晓之以理 |
(二)“诉诸情感”,动之以情 |
(三)教学中“诉诸理性”和“诉诸情感”的结合运用 |
四、充分发挥结论的效用:“明示结论”或“隐性结论” |
(一)“明示结论”,明确主旨 |
(二)“隐性结论”,探究主旨 |
(三)教学中“明示结论”或“隐性结论”的选择运用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以“立德树人”回应青少年成长时代挑战 |
(二)用“落实机制”破解立德树人关键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立德树人 |
(二)关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
(三)关于中学德育工作 |
(四)关于中学德育工作的国际比较 |
三、研究问题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立德树人 |
(二)落实机制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正本清源: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与发展探寻 |
一、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 |
二、党的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的发展探寻 |
(一)党的历史实践赋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 |
(二)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研究 |
第二章 现实审视: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实践梳理 |
一、个案F中学的基本情况 |
(一)F中学办学发展历程与区域影响 |
(二)F中学建校以来课程与教学改革历史梳理 |
二、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实践研究样例 |
(一)以“1247”工作模式为载体的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
(二)以贯通式架构为依托的思政一体化课程实施 |
(三)以在体验中提升为追求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
(四)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
(五)以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的家校合作工作 |
三、依据《指南》分类梳理F中学工作实践 |
(一)基于课程育人维度 |
(二)基于文化育人维度 |
(三)基于活动育人维度 |
(四)基于实践育人维度 |
(五)基于管理育人维度 |
(六)基于协同育人维度 |
第三章 积极支撑: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有益经验 |
一、基于顶层设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一)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 |
(二)坚持学校改革规划的设计 |
(三)统筹学校改革资源的协调 |
二、以管理效能服务立德树人工作实施 |
(一)强化制度建设 |
(二)强化师资培育 |
三、以实践落地保障立德树人工作效果 |
(一)以五育并举为导向的全学科融合 |
(二)家校社会的全过程协同 |
(三)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全方位评价 |
第四章 内视反听: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问题反思 |
一、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证分析 |
(一)教师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二)学生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三)面向师生家长及居民的访谈与分析 |
(四)基于实证研究的问题小结 |
二、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目标机制问题 |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实施有待加强 |
(二)应重视立德树人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 |
(三)需强化全面响应育人方式变革意识 |
三、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内容机制问题 |
(一)顶层设计与底层实施的双线融合契合度不够 |
(二)“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中德育路径创新还需拓宽 |
(三)需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程、活动的深度融合 |
(四)应更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宽视野 |
(五)需强化破“五唯”背景下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
四、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协同机制问题 |
(一)需加速提升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 |
(二)德育一体化纵向衔接与横向融合还需提升 |
(三)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与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
(四)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发展不均衡 |
第五章 完善之路: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新建构 |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指导与内在逻辑 |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
(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二、基于《指南》六个维度重构F中学立德树人实施路径 |
(一)课程育人:中小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
(二)文化育人:学校德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
(三)活动育人:主体性德育活动体系 |
(四)实践育人:依托团·队学生工作体系开展综合实践 |
(五)管理育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
(六)协同育人:多要素协同育人体系 |
三、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构建议 |
(一)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 |
(二)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 |
(三)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F中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 |
二、F中学家校委员会工作制度 |
三、F中学教育综合改革自评报告 |
四、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调查问卷报告 |
五、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英国中学公民教育及对我国中学公民道德教育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英国中学公民教育的基本理论 |
2.1 英国中学公民教育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厘清公民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的内涵 |
2.1.2 探析英国中学公民教育的本质特征 |
2.2 英国中学公民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2.2.1 英国中学公民教育发展的思想文化渊源 |
2.2.2 英国中学公民教育发展的政治经济基础 |
2.2.3 英国中学公民教育发展的社会实践条件 |
2.2.4 英国中学公民教育发展的公民理论来源 |
2.3 英国中学公民教育的演变追溯 |
2.3.1 以宗教教育为依托的萌芽发展阶段 |
2.3.2 以个人组织为主体的初步探索阶段 |
2.3.3 以政府主导为中心的改革调整阶段 |
2.4 英国中学公民教育的发展特征 |
2.4.1 演变历程的渐进性 |
2.4.2 实施过程的矛盾性 |
2.4.3 内容形式的宗教性 |
2.4.4 管理方式的整合性 |
2.4.5 领导主体的强制性 |
第3章 英国中学公民教育的体系框架 |
3.1 英国中学公民教育的目标 |
3.1.1 重视国家认同教育以增进学生多样性认同 |
3.1.2 追求价值观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负责任行为 |
3.1.3 注重公民知识传授以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 |
3.1.4 关注公民技能训练以增强学生的参与能力 |
3.2 英国中学公民教育的内容 |
3.2.1 国家认同的教育 |
3.2.2 价值观的教育 |
3.2.3 公民知识的传授 |
3.2.4 公民技能的训练 |
3.3 英国中学公民教育的途径 |
3.3.1 实践活动是开展中学公民教育的基本方式 |
3.3.2 政府政策是实施中学公民教育的有益补充 |
3.3.3 公民课程是进行中学公民教育的主要途径 |
3.3.4 学科渗透是深化中学公民教育的重要手段 |
3.4 英国中学公民教育的评价 |
3.4.1 实施具体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
3.4.2 遵循全面和客观的评价原则 |
3.4.3 采取综合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
3.4.4 挖掘和利用多样性评价资源 |
第4章 英国中学公民教育的问题成因与发展趋势 |
4.1 英国中学公民教育的主要问题 |
4.1.1 中学公民教育国家课程改革进程缓慢 |
4.1.2 中学公民教育政治素养教育难以开展 |
4.1.3 中学公民教育教师教学实践难度增加 |
4.1.4 中学公民教育共同价值认同难以实现 |
4.2 英国中学公民教育的影响因素 |
4.2.1 执政党影响英国中学公民教育政策变化 |
4.2.2 自由主义思想对英国中学公民教育制约 |
4.2.3 教育分权影响英国中学公民教育的发展 |
4.2.4 多元文化并存对英国中学公民教育冲击 |
4.3 英国中学公民教育的发展趋势 |
4.3.1 注重中学积极公民的培育与实践 |
4.3.2 强调多样性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 |
4.3.3 重视核心英国价值观的认同教育 |
4.3.4 增加课程中欧洲维度内容的比重 |
第5章 中国中学公民道德教育对英国中学公民教育审视借鉴 |
5.1 英国中学公民教育的历史教训 |
5.1.1 教育的双轨制导致中学公民教育难以实现平等 |
5.1.2 灌输式的政治教育使学生对公民教育态度冷漠 |
5.1.3 政策与实践的不协调削弱公民教育的实施效果 |
5.1.4 教师缺乏专业化影响中学公民教育的有效开展 |
5.2 中国中学公民道德教育对英国中学公民教育的经验借鉴 |
5.2.1 必须与本国的政治传统相互适应 |
5.2.2 坚持灌输与渗透方法的有机结合 |
5.2.3 加强多元育人主体间的协同发展 |
5.2.4 协调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
5.2.5 继承并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美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化”原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文献评析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重点、难点 |
2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新思考 |
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时代使命 |
2.2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特点、基本遵循和落脚点 |
2.3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提出 |
3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提出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 传统文化渊薮及对提出“两化”原则的启示 |
4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基本内涵和运行机制 |
4.1 “化理论为方法”的基本内涵和运行机制 |
4.2 “化理论为德性”的基本内涵和运行机制 |
4.3 “两化”的基本环节和运行机制公式解析 |
4.4 “两化”的辩证性、普适性和艰巨性辨正 |
5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学理证成和实践证成 |
5.1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学理证成 |
5.2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实践证成 |
6 “两化”原则运用于贯彻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 |
6.1 “两化”原则运用于贯彻“八个统一”要求 |
6.2 “两化”原则运用于贯彻“六要”要求 |
6.3 “两化”原则运用于贯彻“实践性”要求 |
7 “两化”原则运用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重大问题的深化研究 |
7.1 “两化”原则运用于新时代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化研究 |
7.2 “两化”原则运用于“灌输论”理论的深化研究 |
7.3 “两化”原则运用于“生命线”理论的深化研究 |
7.4 “两化”原则运用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深化研究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1 流行文化 |
1.4.2 明星偶像 |
1.4.3 偶像崇拜 |
1.4.4 青少年 |
1.4.5 失范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外文献综述 |
1.5.2 国内文献综述 |
1.5.3 评述 |
1.6 研究理论依据 |
1.6.1 功能论 |
1.6.2 结构分析 |
1.6.3 亚文化理论 |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1.7.3 文章结构 |
第2章 中国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演变 |
2.1 中国流行文化发展历程 |
2.1.1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
2.1.2 改革开放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1978年-1992年) |
2.1.3 “南方谈话”和十四大至二十世纪末(1992年至1999年) |
2.1.4 二十一世纪至十八大(2000年-2012年) |
2.1.5 十八大至新时代(2012至今) |
2.2 中国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变迁 |
2.2.1 英雄偶像的时代 |
2.2.2 明星偶像的主流化 |
2.2.3 选秀、草根偶像的崛起 |
2.2.4 流量、养成偶像的到来 |
2.3 小结 |
2.3.1 影响中国流行文化的主要因素 |
2.3.2 中国偶像崇拜的嬗变 |
第3章 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 |
3.1 青少年偶像崇拜基本现状 |
3.1.1 偶像崇拜的泛化与较高卷入度 |
3.1.2 明星偶像与二次元偶像 |
3.1.3 崇拜中的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 |
3.1.4 自我认知上的主动性 |
3.1.5 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 |
3.2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比较研究 |
3.2.1 问卷调查的比较 |
3.2.2 网络调查的比较 |
3.3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 |
3.3.1 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 |
3.3.2 技术进步与推动 |
3.3.3 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 |
3.3.4 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 |
3.3.5 粉丝类型的多元化 |
3.3.6 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程度 |
3.3.7 明星偶像崇拜的正功能 |
3.3.8 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显现 |
第4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表征 |
4.1 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 |
4.1.1 偶像符号异化与消费主义 |
4.1.2 粉丝消费 |
4.1.3 奢侈生活、虚假需求与拜金主义 |
4.2 自我的丧失 |
4.2.1 象征性权力的偶像崇拜与权力分层 |
4.2.2 泛偶像化下的假偶像与精英主义 |
4.2.3 自我认同的偏差——社会化的障碍 |
4.3 狭隘性 |
4.3.1 新媒体与传播技术下的盲区 |
4.3.2 明星偶像崇拜的文化趋同现象 |
4.3.3 价值观的偏差与替代 |
4.4 非道德化 |
4.4.1 非理性的偶像崇拜 |
4.4.2 偶像崇拜的非道德化 |
4.4.3 暴力化的蔓延(语言、行为等) |
4.5 娱乐极端化 |
4.5.1 日常生活化的娱乐至死 |
4.5.2 肤浅化与浮动性 |
第5章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与解析 |
5.1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 |
5.1.1 文化与认同 |
5.1.2 个体与组织 |
5.1.3 制度与科技 |
5.2 明星偶像崇拜及失范的解析 |
5.2.1 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 |
5.2.2 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 |
5.2.3 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 |
第6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重构路径 |
6.1 政府层面 |
6.1.1 价值:社会文化的建设 |
6.1.2 规范:制度的建设 |
6.1.3 行为:政府的监管 |
6.2 多元社会层面 |
6.2.1 学校教育的引导与创新 |
6.2.2 大众传播媒介的导向 |
6.2.3 明星公司、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
6.2.4 粉丝社群的管理 |
6.3 个人层面 |
6.3.1 家长与家庭的角色 |
6.3.2 偶像的角色 |
6.3.3 传媒者的角色 |
6.3.4 青少年粉丝的角色 |
第7章 结语 |
7.1 回视偶像崇拜 |
7.2 本研究的结论 |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我国社会变革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期待(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提升途径研究 ——以张家口市中学为例[D]. 张蒙. 河北北方学院, 2021
- [2]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研究 ——以山东省义务教育阶段思政课教师为例[D]. 刘含宇.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3]新时代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素养培育研究[D]. 李永向.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4]吴汝纶德育思想研究[D]. 江婷.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1)
- [5]新媒体时代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 赵芳. 兰州理工大学, 2021
- [6]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研究 ——基于传播技巧的视角[D]. 郭其兰. 合肥师范学院, 2021(09)
- [7]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D]. 闫佳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8]英国中学公民教育及对我国中学公民道德教育启示研究[D]. 陈雪. 吉林大学, 2021(01)
- [9]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化”原则研究[D]. 王新建.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10]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D]. 马赫. 吉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