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布朗李的早产栽培(论文文献综述)
张琴[1](2013)在《欧洲李幼树部分生物学特性观察》文中研究表明江西省泰和县20102011年从北京华丰园艺场购得欧洲李苗,共引种女神、黄金梅李、早西梅、斯坦雷、兰蜜、黑霸王6个品种。本文详细调查研究了各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如植物性状、物候期等,进行了欧洲李耐热性、病虫害防治、施肥试验,并从中筛选出了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同时进行了配套栽培技术的总结。研究结果如下:1.黑霸王树势稳健,枝条较直立粗壮,定植后第2年即有少量结果,黄金梅李长势强旺,萌芽率高,成枝力强,其他几个品种均长势较弱。2.不同欧洲李品种之间物候期存在一定的差异,花期前后相差约2-7天。黑霸王开花最早,花期最长,女神开花最晚,斯坦雷、早西梅、黄金梅李花期相近,兰蜜稍晚2~3d。单株花期持续约7-10天。3.通过耐热性指标测试和田间观察,结果表明黑霸王和黄金梅李耐热性较强,能顺利度夏,兰蜜、斯坦雷、女神在高温天气下长势衰弱。4.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较合理的施肥比例为处理2【M+(N:P2O5:K2O=0.5:1:0.2)】和处理5【1.5M+(N:P2O5:K2O=1:0.5:0.2)】,这两个处理对黄金梅李径围的增长有明显效果.5.对欧洲李病虫害进行了不同药物防治试验,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甲酸盐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较好,多菌灵500倍粉剂对流胶病的防治效果较好,病斑数明显减少,防效达92.3%。
农宏贵,李育爱[2](2009)在《全州县退耕地黑宝石李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黑宝石李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栽培技术,包括种植地点的选择、造林技术、管护技术、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以期为黑宝石李的丰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陈少坤[3](2008)在《综合栽培措施对仁用杏花器官抗寒性及树体生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10年生龙王帽杏园为试材,对杏园采用喷施土壤调理剂、PBO,增施杏扁专用肥,病虫害防治,休眠期修剪等综合栽培措施,研究了综合栽培措施对龙王帽花器官抗寒性、树体生长及杏园土壤性状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综合栽培措施降低了龙王帽花器官的过冷却点温度。实施综合栽培措施后,龙王帽花瓣、雄蕊、雌蕊的过冷却点温度分别为-5.0℃,-4.3℃,-3.9℃。过冷却点温度分别比对照降低了0.3℃,0.2℃,0.2℃。2低温胁迫下,对照与处理龙王帽花器官SOD、POD保护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随温度的降低呈上升趋势;实施综合栽培措施处理的龙王帽花器官SOD、POD保护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及脯氨酸含量显着高于对照,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显着低于对照。3实施综合栽培措施后,显着增加了枝条长度、粗度、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龙王帽外围枝条长度和粗度分别为30.50 cm,0.52 cm,分别比对照增加了6.1 cm和0.13 cm;实施综合栽培措施的龙王帽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分别为25.93mg/g,14.22μmol·m-2·s-1,6.63 mmolH2O m-2·s-1,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7.38%,24.19%,13.57%。4综合栽培措施显着增加了龙王帽花芽重量,提高了有效花比例和坐果率。与对照相比,实施综合栽培措施处理的花芽重量为2.40g/100个,比对照增加了11.63%,有效花比例、坐果率分别95.50%,11.70%,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4.80%,1.29倍,实施综合栽培措施的处理和对照的花芽形态分化无明显差异。5实施综合栽培措施后,显着降低了龙王帽花器官雌蕊受冻率和冻害指数,在最低温为-6℃、持续6h情况下,雌蕊受冻率和冻害指数分别为71.2%和87.8,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0.4%,6.1。对照喷施防霜药剂号后花器官雌蕊受冻率和冻害指数分别为73.8%和89.7,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7.8%和4.2。6实施综合栽培技术措施后,明显改善了杏园土壤生物性状。与对照相比,处理的平均土壤容重为1.04g·cm3-1,比对照降低了20.16%,平均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分别为58.98%和19.21%,比对照增加了5.89%,11.25%。土壤有机质含量、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均不同程度得到提高。实施综合栽培技术措施后,显着增加了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尤其细菌、固氮菌数量增加明显,抑制了土壤中尿酶的活性,增强了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蛋白酶的活性。实施综合栽培技术措施后,使土壤0-90cm土层中须根(≤2 mm)数量极显着增多,达到了1172条,为对照的2.01倍。7实施综合栽培措施后,改善了杏园土壤生物性状,极显着增加了树体须根数量,促进了根系对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吸收,提高了有效花比例和坐果率,增强了树体光合作用,促进了树体生长;实施综合栽培措施后,龙王帽花器官SOD和POD酶活性增强,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含量增加,MDA含量、细胞膜透性降低,从而,增强了花器官的抗寒性。
刘劲[4](2005)在《创建四季生态观光果园的浅见》文中认为四季生态观光果园是一种集经济、社会、生态三种效益为一体的速效高效新产业,前途十分广阔。为此,从果园选择、道路建设、景观设置等方面,对创建四季生态观光果园进行了探讨。
孙其宝,俞飞飞,孙俊[5](2004)在《美国布朗李品种的引种比较试验》文中提出1998年从山东省果树所引进了 4个美国布朗李品种 ,经过 4年的植物学特性、物候期、果实经济性状、丰产性、适应性等观测 ,结果表明 :4个品种都有较好的早产性和丰产性 ;红美丽产量最高 ,2 0 0 1、2 0 0 2年产量分别为 1782 0和 2 2 860kg/hm2 ;黑琥珀果实综合经济性状最佳 ,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张建国[6](2002)在《国外李品种引进筛选及区域化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李为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 Linn.)植物,其果实色泽艳丽,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成熟期各异,供应期长;除了鲜食外,还可以加工制干、果脯、蜜饯等;而且适应性强,管理方便,产量易形成,零星或成片都能栽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我国,能够成为商品的李品种不多见,我国的李栽培品种不仅货架期短(仅有5-7天),而且上市集中在7-8月份,市场供应期集中,易给生产者带来经济损失。为加快我国李生产的发展,全国很多单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来自美国、日本、意大利、捷克等国的优良李品种,极大地改善了我国的李栽培品种构成,提高了李鲜果的市场竞争能力。特别是一些晚熟品种具有个大、味甜、品质优、外观美、在常温下货架期长等突出特点,可以加速发展,以提高对“洋水果”的竞争力。但在引种工作中也存在着品种区域适应性筛选、配套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滞后等问题。本研究针对这些问题和河南省洛阳市李生产现状,自1998开始引进15个国外李品种进行区域适应性及综合性状筛选试验,从中从中筛选出了适合洛阳市栽培的优良品种10个。研究成果丰富了洛阳市及豫西地区的李生产品种,将鲜果供应期提前到6月上旬,延后到9月下旬,考虑到晚熟品种的耐贮性,大大延长李鲜果的市场供应期。筛选出国外李品种均具有花期抗低温的优良特性,特别在2002年春季花期温度变化剧烈、花期出现低温的情况下,引进的品种普遍开花结果正常,表现出极好的丰产性,这一特点对存在着早春晚霜的我国北方地区尤为重要。同时针对筛选出的系列品种的品种特性,进行了区域性配套丰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总结出一套包括高接换优、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主要病虫害防治等在内的综合丰产栽培技术。本技术条件下,定植后第二年开始少量见果,第3年达到7500kg/hm2,第4年产量为16000kg/hm2,第5年为28000kg/hm2。按4元/kg计,分别创效益1.5万元、3.2万元、5.4万元。本研究成果已在2002年9月通过河南省洛阳市科委组织的科技鉴定,技术水平属于省内先进水平,专家组建议该项成果在洛阳及条件相似的地区加以推广。
谢丙寅[7](2002)在《布朗李黑宝石的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表明
阳光辉[8](2001)在《布朗李的早产栽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品种选择 布朗李系列品种主要有黑宝石、艳红、黑琥珀、奥德罗达、乐乐香、大紫红。早产、丰产的品种主要有黑宝石、艳红。 2.园地选择 布朗李大多以毛桃为砧木,喜燥怕湿,忌与桃树、李树轮作或连作,宜选择阳光充足、地下水位低、土质疏松、土层深厚、肥力水平高的地方建园。 3.定点挖穴 按深、长、宽各1米的规格在定植前40天挖好定植穴。每穴填入秸秆、厩肥等有机肥料80公斤,硫酸钾复合肥1公斤,钙镁磷肥1公斤,然后用肥土与0.5公斤石灰拌匀把定植穴填满。 4.合理密植 为促其早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谢丙寅[9](2001)在《布朗李——黑宝石优质高产系列栽培技术》文中指出
谢丙寅[10](2001)在《布朗李──黑宝石采用纺缍形好》文中提出布朗李黑宝石品种,味甜、耐贮运、耐寒,适宜河南栽培。但由于采用常规树形,结果晚、产量低,西华县聂堆镇的谢雨丙同志采用新树形──纺锤形,并进行科学管理,三年后亩产可达 1500多公斤,亩收入万元。此技术值得大力推广,是农民致富的好门路。
二、布朗李的早产栽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布朗李的早产栽培(论文提纲范文)
(1)欧洲李幼树部分生物学特性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欧洲李简介 |
1.2 欧洲李的起源与传播 |
1.3 欧洲李在我国的引种与表现 |
1.3.1 引种概况 |
1.3.2 耐热性研究 |
1.3.3 欧洲李主要病虫害 |
1.4 欧洲李其他相关研究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欧洲李幼树部分生物学特性观察 |
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
2.2 实验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3.1 物候期观察标准 |
2.3.2 果实生长量调查 |
2.3.3 耐热性试验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欧洲李植物学性状观察 |
2.4.1.1 女神 |
2.4.1.2 黑霸王 |
2.4.1.3 斯坦雷 |
2.4.1.4 黄金梅李 |
2.4.1.5 兰蜜 |
2.4.1.6 早西梅 |
2.4.2 欧洲李物候期观察 |
2.4.3 欧洲李果实生长量调查 |
2.4.4 欧洲李耐热性研究 |
2.5 小结与讨论 |
3 欧洲李幼树栽培试验 |
3.1 施肥实验 |
3.1.1 试验设计 |
3.1.2 试验时间与方法 |
3.1.3 结果与分析 |
3.1.4 小结与讨论 |
3.2 斜纹夜蛾的防治试验 |
3.2.1 实验设计和调查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3 流胶病的防治试验 |
3.3.1 试验设计与方法 |
3.3.2 结果与分析 |
4 欧洲李引种栽培技术 |
4.1 建园 |
4.2 土肥水管理 |
4.3 整形修剪 |
4.4 病虫害防治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2)全州县退耕地黑宝石李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特性 |
2 栽培技术 |
2.1 种植地点的选择 |
2.1.1 光照。 |
2.1.2 湿度。 |
2.1.3 土壤。 |
2.2 造林技术 |
2.2.1 种苗要求。 |
2.2.2 整地方法。 |
2.2.3 种植密度。 |
2.3 管护技术 |
2.3.1 中耕除草。 |
2.3.2 施肥。 |
2.3.3灌水。 |
2.4 整形修剪 |
2.5 病虫害防治 |
2.5.1 病害防治。 |
2.5.2 虫害防治。 |
(3)综合栽培措施对仁用杏花器官抗寒性及树体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仁用杏栽培现状 |
1.2 仁用杏现有栽培措施 |
1.2.1 园址选择 |
1.2.2 授粉树种的配制 |
1.2.3 整形修剪 |
1.2.4 施肥和灌水 |
1.3 仁用杏霜冻害研究进展 |
1.3.1 霜冻害的含义及其分类 |
1.3.2 霜冻对仁用杏的影响 |
1.3.3 仁用杏霜冻害机理研究 |
1.3.4 霜冻害与冰核活性细菌 |
1.3.5 霜冻害与仁用杏生理过程 |
1.4 仁用杏霜冻害的防治 |
1.4.1 常规防霜措施 |
1.4.2 培育抗霜品种 |
1.4.3 延迟发芽,减轻霜冻危害 |
1.4.4 改善果园的小气候 |
1.4.5 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推迟花期避霜法 |
1.4.6 药剂防除INA细菌 |
1.5 本课题的提出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园区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试验方法 |
2.4.1 抗寒性指标的测定 |
2.4.2 仁用杏生长、生理指标的测定 |
2.4.3 杏园土壤生物性状及根系分布的测定 |
2.4.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综合栽培措施对仁用杏花器官抗寒性的影响 |
3.1.1 对仁用杏花器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3.1.2 对仁用杏花器官 SOD、POD酶活性的影响 |
3.1.3 对仁用杏花器官MDA含量的影响 |
3.1.4 对仁用杏花器官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1.5 对仁用杏花器官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1.6 对仁用杏花器官过冷却点的影响 |
3.2 综合栽培措施对仁用杏树体生长、生理的影响 |
3.2.1 对龙王帽光合作用和叶绿素含量及荧光的影响 |
3.2.2 对龙王帽枝条生长的影响 |
3.2.3 对龙王帽花芽质量、花芽形态分化的影响 |
3.2.4 对龙王帽花器官受冻率的影响 |
3.2.5 防霜药剂 I号的防冻效果比较 |
3.3 综合栽培措施对仁用杏园土壤生物性状及根系生长的影响 |
3.3.1 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3.3.2 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3.3 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3.4 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3.5 对龙王帽根系分布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综合栽培措施与仁用杏花器官抗寒性 |
4.2 综合栽培措施与树体生长 |
4.3 综合栽培措施与杏园土壤生物性状 |
5 结论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个人简介 |
致谢 |
附件 |
(5)美国布朗李品种的引种比较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自然条件和试验园区的基本概况 |
1.2 材料 |
1.3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植物学特性 |
2.1.1 早美丽 (Early Beauty) 。 |
2.1.2 红美丽 (Red Beauty) 。 |
2.1.3 黑琥珀 (Blackamber) 。 |
2.1.4 黑宝石 (Friar) 。 |
2.2 物候期 (表1) |
2.3 果实经济性状 (表2) |
2.4 丰产性状 (表3) |
2.5 适应性 |
3 栽培技术要点 |
3.1 早美丽品种 |
3.2 红美丽品种 |
3.3 黑琥珀品种 |
3.4 黑宝石品种 |
3.5 李树建园 |
3.6 栽植密度 |
4 小结 |
(6)国外李品种引进筛选及区域化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关键词 |
1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美国的李品种选育与栽培利用概况 |
1.3 我国李品种的选育现状 |
1.4 国外李品种在我国的引进与栽培 |
1.4.1 国外李品种在我国的引进与栽培概况 |
1.4.2 国外李品种在我国各地的适应性研究 |
1.4.3 国外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
1.4.4 国外李引种栽培及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2 国外李品种引进观察试验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栽植及管理情况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 |
2.2.1 15个国外李在洛阳地区的引种表现 |
2.2.1.1 大石早生 |
2.2.1.2 早美丽 |
2.2.1.3 红美丽 |
2.2.1.4 蜜思李 |
2.2.1.5 黑瑚珀 |
2.2.1.6 先锋李 |
2.2.1.7 红肉李 |
2.2.1.8 威克森 |
2.2.1.9 澳得罗达 |
2.2.1.10 拉罗达 |
2.2.1.11 圣玫瑰 |
2.2.1.12 澳李14 |
2.2.1.13 黑宝石 |
2.2.1.14 凯尔斯 |
2.2.1.15 安哥雷诺 |
2.2.2 15个国外李的主要特性比较与筛选 |
2.2.3 结论与分析 |
2.2.3.1 结论 |
2.2.3.2 分析与讨论 |
3 国外李区域化配套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
3.1 国外李不同砧穗组合亲合性对比试验 |
3.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1 试验材料 |
3.1.1.2 试验方法 |
3.1.2 结果分析 |
3.1.2.1 大石早生与毛桃、山杏、毛樱桃嫁接亲和力分析 |
3.1.2.2 红肉李与毛桃、山杏、毛樱桃嫁接亲和力 |
3.1.2.3 威克森与毛桃、山杏、毛樱桃嫁接亲和力 |
3.1.3 结论 |
3.2 多效唑(PP_(333))控制大石早生幼树旺长效果试验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1.1 试验园基本情况 |
3.2.1.2 试验方法 |
3.2.2 结果分析 |
3.2.3 结论 |
3.3 李实蜂防治时期试验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1.1 试验材料 |
3.3.1.2 试验方法 |
3.3.1.3 调查指标与调查方法 |
3.3.2 结果与分析 |
3.4 细菌性穿孔病药剂效果试验 |
3.4.1 试验设计 |
3.4.2 试验方法 |
3.4.2.1 调查内容 |
3.4.2.2 调查方法 |
3.4.3 结果与分析 |
3.5 李子品种更新研究 |
3.5.1 试验地基本情况 |
3.5.2 材料与方法 |
3.5.3 结果与分析 |
3.5.3.1 不同嫁接时期对成活率的影响 |
3.5.3.2 不同嫁接头数对生长量、早期产量的影响 |
3.5.4 结论 |
4 国外李综合丰产栽培技术总结 |
4.1 试验地自然条件 |
4.2 试验地基本情况 |
4.3 综合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
4.3.1 建园定植 |
4.3.2 肥水管理 |
4.3.3 花果管理 |
4.3.4 整形修剪 |
4.3.5 病虫害防治 |
4.4 国外李主要优良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 |
4.4.1 大石早生、凯尔斯 |
4.4.2 红美丽李、拉罗达 |
4.4.3 密斯李、威克森 |
4.4.4 黑宝石李、红肉李 |
4.4.5 黑琥珀 |
4.4.6 安哥雷诺 |
5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四、布朗李的早产栽培(论文参考文献)
- [1]欧洲李幼树部分生物学特性观察[D]. 张琴. 江西农业大学, 2013(02)
- [2]全州县退耕地黑宝石李栽培技术[J]. 农宏贵,李育爱. 现代农业科技, 2009(18)
- [3]综合栽培措施对仁用杏花器官抗寒性及树体生长的影响[D]. 陈少坤.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4]创建四季生态观光果园的浅见[J]. 刘劲. 湖南农业科学, 2005(03)
- [5]美国布朗李品种的引种比较试验[J]. 孙其宝,俞飞飞,孙俊. 安徽农业科学, 2004(03)
- [6]国外李品种引进筛选及区域化栽培技术研究[D]. 张建国. 中南林学院, 2002(01)
- [7]布朗李黑宝石的栽培技术[J]. 谢丙寅. 河南农业科学, 2002(05)
- [8]布朗李的早产栽培[J]. 阳光辉. 湖南农业, 2001(S1)
- [9]布朗李——黑宝石优质高产系列栽培技术[J]. 谢丙寅. 北京农业, 2001(02)
- [10]布朗李──黑宝石采用纺缍形好[J]. 谢丙寅. 河南农业,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