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岛 土地资金设闸节流(论文文献综述)
郭雄风[1](2021)在《近代水利科学知识与淮河水域治理研究 ——以《地学杂志》(1910-1937)为中心》文中指出民国初年,淮河流域水患严重,淮河下游地区百姓苦不堪言。中国地学会会员多为江苏籍,其对家乡淮河疏导活动关注密切。以张謇为首的江苏士人曾提出许多导淮计划书,并且费礼门等西方工程师也被中国政府邀请前来治淮。这些导淮计划可见于中国地学会机关刊物《地学杂志》,导淮计划书蕴含的水利知识既有中国传统的治河方法,又有西方水利技术。在导淮活动中两种不同治河方法相互融合,从而推动近代水利科学的发展。在导淮活动中,西方的水利科学技术被应用于淮河治理,然而中国数千年形成的河防经验,尤其以水为师的传统治河理念也并未被导淮人物忽视,淮河流域治理较为成功的计划是中西治水方法相结合,在引进西方水利技术的同时,考虑中国河流具体情况。1920年后,导淮活动逐渐由民间倡导转向政府主导。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导淮委员会成立,为淮河科学治理提供了重要保障。导淮委员会发布的《导淮工程计划书》在充分吸收传统治河方法精华的基础上,对淮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进而减少水患发生,发挥淮河流域的航运、灌溉价值。导淮活动中的近代水利科学知识含量不断提升,水利工程开始获得实效。从民国初年导淮计划书讨论淮河入海入江路线至1920年后重视水利工程建设、海港建设,导淮计划书经历由方案路线选择至具体工程实施的变化。导淮工程计划由国民政府主导、水利专家主持,流域统筹治理,这进一步提高了淮河治理的科学性。1929年导淮委员会成立后,淮河的水利机关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避免了因地区利益纠纷而致导淮计划失败。近代水利科学知识运用于河流治理,主要体现为讲求流域综合治理,尤其强调成立由中央统一管理的水利保障机关。水利机关可进行工程筹措经费、颁布治河政令、为治河引进水利技术人才,这些政府职能正是民国初年落实导淮计划书所必需的。因缺乏政府水利机关管理,民国初年导淮计划只停留于设想层面。因此,运用近代水利科学知识治理时,需融合西方水利科学知识与中国传统治河方法,政府水利机关为治理工程的实施提供政策、资金支持,淮河治理工程才可取得成效,进而淮河的灌溉、航运、水电等价值才可被逐渐开发利用。
梁坤[2](2021)在《国民政府战时液体燃料统制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表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石油市场完全被英美国家的石油公司所垄断。外国石油公司掌控着中国能源供给的命脉,给中国的经济安全与国防安全带来了巨大风险。进入20世纪30年代,为应对经济危机与日本侵华危机,国民政府加紧经济备战,尝试统制以石油为代表的液体燃料资源。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沿海口岸逐步被日本封锁,石油供应陷入危机之中。为应对危机,国民政府借鉴战前的统制经验,实施液体燃料统制制度,逐步建构液体燃料统制网络。其中,液体燃料管理委员会是执掌统制事宜的核心机构,它经历了多次调整与变革。战时国民政府统制液体燃料的基本路径是由国家控制并配置这一战略资源,从开源与节流两个层面来增加资源供给与优化资源配置。统制网络的建构,推动了开源与节流工作的开展。从开源方面来看,国民政府首先是制定石油进口监管政策,从市场主导转向政府主导,在坚持商业性进口的同时积极争取政治性援助,“石油外交”成为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是以“自力更生”为价值取向,采取“寓扶植于统制”的策略,推动国内石油工业、酒精工业及植物油炼油工业的发展,围绕增产工作颁布了一系列管制章则。影响国内液体燃料生产的核心因素是价格问题,而价格统制是液体燃料统制的关键抓手。国民政府施行的限价政策与行业追求合理利润的诉求发生了矛盾,价格形成机制及定价话语权成为了行业与政府反复博弈的焦点。从节流方面来看,它的目的是优先满足军事需求,压缩民间消费。其一是统制分配,由液体燃料管理委员会统筹分配、调剂供需,坚持以军用为导向。其二是统制消费,以发动节约汽油运动来干预个人消费行为,动员社会力量监督浪费现象。其三是查缉私油,以打击黑市的形式防止资源无序流动。不过,各环节统制工作的推进面临着多重阻力,其间充斥着供应与需求、军用与民用、中央与地方或明或暗的竞争与矛盾。战时液体燃料统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统制制度日渐完善,范围逐步扩大。然而由于政府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依赖蒋介石的个人权威,因此统制的个人化色彩颇为浓厚,液体燃料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反而有弱化的趋势。从液体燃料统制的绩效来看,它一方面对支持抗日战争起到了重要作用,缓解了战时液体燃料危机,增强了国人抗战胜利的信心,提升了战时工业化水平。另一方面,液体燃料统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与缺陷,引发了工业界、社会舆论甚至是外国专家的不满,同时由于管制机构的内在困境、腐败问题、统制链断裂等缺陷妨碍了统制效能的充分发挥。国家权力干预经济运行是统制经济的主要特征,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不过,战时统制经济的运转并不是国家单向控制的结果,而是国家与社会双向互动所形塑的。国民政府与液体燃料行业之间既保持着合作关系,也存在博弈和“对抗”的现象。
王仓仓[3](2019)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导淮委员会研究》文中指出晚清以降,自然灾害频仍,加之西方列强的入侵及内乱从生,使得导淮事业停滞不前。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一方面鉴于淮河流域灾情日益严重,一方面也为了发展该地区的经济,特与1929年7月在南京成立了导淮委员会。该会成立以后,即着手对淮河流域进行水利勘测,并制定了《导淮工程计划》,确立了“以全局论,先去害,继兴利”,“以局部论,害先去其重者,利先兴其大者”的导淮原则。自1931年开始,导淮委员会根据以上计划,开展了排洪、灌溉和航运等工程的建设。至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该会随中央政府西迁,导淮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在此期间,导淮委员会由于经费拮据,虽未能完全按照导淮计划实施导淮工程,但是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完成了航运工程包括邵伯船闸等7处、排洪工程包括杨庄活动坝等6处、灌溉工程包括安丰塘灌溉区等4处以及与其他机构合办的水利工程包括整理六塘河等6处。西迁以后,导淮委员会根据中央政府“以军事建设为中心”的要求整理了綦江、乌江和赤水河三条重要水道,以求开发西南交通,便利抗战物资的运输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为了更为方便整理以上水道,导淮委员会先后成立有綦江水道工程局、乌江水道工程局和赤水河水道工程局。至1945年因抗战胜利回迁南京止,相继开展有綦江初步整理工程与渠化工程、乌江水道龚滩至涪陵初步整理工程和赤水河航道第一期治标工程等多项水利工程。这些工程的建设,较好的改善了西南水利交通状况,有利支援了抗战。自1945年9月起,导淮委员会开始进行人员与机构回迁,此项工作至1946年8月基本结束。与此同时,该会亦开始对淮河流域的水利工程进行复建,以恢复其灌溉、航运与排洪功能。而为了顺利开展复建工程,导淮委员会特制定了《淮域善后救济工程实施计划》,并与苏、皖两省府暨救济分署等机构召开了淮域复堤工程会议,以明确各方导淮职责和合作办法。复建工程主要包括淮河流域和运河流域两大部分,分别由淮域复堤工程局和运域复堤工程局负责实施。其后经过一年多左右的工作,淮域复堤工程总规划1122.1公里,修复1079.8公里,基本按计划完成,而其他如疏浚工程也都按照先前规划得以顺利完成。运域复堤工程中的苏北运河工程、运河闸坝工程和鲁南运河堤防工程也取得较大进展。至1947年7月,导淮委员会改组为淮河水利工程总局,余下淮河复堤工程由淮河水利工程总局继续办理。另外由于当时中国教育尤其是水利教育落后,导致水利相关人才极度缺乏。导淮委员会为了加快导淮进程,提高工程质量,一方面自办有导淮工程训练班与护闸闸警训练班、导淮讲习会和导淮委员会附设高级水利科职业学校等水利教育机构,一方面派遣水利人员赴欧美等国考察相关水利。通过以上教育措施,导淮委员会培养了一批中高级水利人才,较好的推动了导淮工程的开展。此外,导淮委员会成立以后,由于中央政府财政紧张,该会不得不从各方筹集工程建设经费。1927年至1937年间的经费,主要来源于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以及向中国银行和中央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1937年至1945年间的经费,主要来源于经济部和盐务总局等机构拨款。1945年至1947年间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拨发的工粮。另外,导淮委员会还通过整理土地和征收船只过闸费亦获得一部分经费。总体而言,导淮委员会从1929年成立至1947年改组成为淮河水利工程总局,历时18载,辗转于多省,在财政紧张和战乱的状况下,为完善建淮河流域和西南水利防洪体系的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使得这些地区的交通运输等各项事业有了一定发展,也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水利专业人才。同时,导淮委员会的治淮工作与同期的黄河水利委员会、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的治黄与治江工作共同构成了南京国民政府整理全国水利的建设版图。大大推动了全国水利网的建设,促进了贸易的发展。不过,导淮委员会在导淮的工作中也出现了给工人发放劣质粮食等恶劣现象,严重影响了工人的身心健康和导淮事业的进程。
张领先[4](2019)在《民国南京城市防洪建设研究(1932-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建立初期,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南京城市洪涝灾害频发,并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1927年,国民政府建都南京后,虽即着手首都建设,但由于经费严重缺乏,市政建设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对于与城市居民安全息息相关的防洪问题,《首都计划》仅仅做了粗略的规划。首都建设初期,南京市政当局更多的是在旧有的城市防洪设施基础上修修补补。1931年长江下游地区发生的大水灾彻底暴露了南京防洪排水设施的严重缺陷。南京尽成泽国,民众颠沛流离,数月间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南京市政当局虽竭力补救,但公私财物仍旧损失巨大。水灾过后,南京市政府意识到临时性的补救措施,无法从根源上解决南京在城市防洪上所面临的诸多难题。于是,在水灾之后的四五年间,南京市政府成立了各级水利行政管理机构,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城市防洪排水的具体建设规划,将城市防洪置于市政建设极为重要的地位。截止到抗战爆发的1937年,南京市政府先后修筑和加高长江沿岸堤防、疏浚秦淮河等城内河道、铺设下水道、装设沟管等城市防洪排水工程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1935年夏季发生于苏、皖、赣、湘等各省的大水灾中,南京得以幸免。南京城市防洪建设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例如工程建设每每受制于财政匮乏,举步维艰。虽然中荷庚款退款极大的缓解了防洪建设资金短缺的压力,但缺口仍大,许多工程常常只能重点建设,其余不得不进行零零碎碎的修补,防洪效果无法尽如人意。1937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市政建设经费投入急剧缩减,南京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终于告罄。
房玲秀[5](2018)在《安徽省财政支农支出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DEA-Tobit模型》文中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关乎社会的根本,不仅与经济的增长有密切联系,而且对社会政治稳定、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由于历史原因和农业的特点,我国在建国初期,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政府宏观政策都是向重工业倾斜,农业为工业提供大量的原材料和资金,所以农业变得落后起来,“三农”问题日渐突出。农业自身具有弱质性特点,容易遭受自然风险,导致农产品供求关系不稳定,难以实现均衡价格,所以农民收入波动大,经常出现“谷贱伤农”的现象。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调、农业各要素之间配置不合理、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难以恢复、农民收入较低且增长乏力,这一系列问题很突出。对此,政府逐渐将工作重心向农业倾斜,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农业为主题,政府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坚持加大惠农支农力度,打好脱贫攻坚战,治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农村金融,推动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安徽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工作部署,2016年安徽省财政支农支出为596.49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573.17亿元,但是和其他省份相比,安徽省财政支农支出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依然需要落实党的政策方针,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统筹城乡发展,建立新型农业生产体系。文章以2005年至2016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首先从安徽省财政支农总规模角度分析了安徽省财政支农支出状况,其次从安徽省各地级市角度出发,深入探索各地级市财政支农支出规模,然后对安徽省总体财政支农支出的趋势做出判断,探讨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建立BCC投入导向性模型,评价分析各市财政支农支出综合效率,并将综合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探讨各市财政资金使用程度和财政支出规模情况。最后,文章构建受限因变量随机效应Tobit模型,将各市财政支农支出综合效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分析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使用量、政府财政支农力度、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城镇化率等因素对财政支农支出效率的影响程度。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各市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对各市财政支农过程提出针对性建议。
刘志高[6](2017)在《我国地方债的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产生由来已久,国内外学者、专家和研究机构对我国债务问题进行了一些深入的研究,地方债务问题近年来更是受到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特别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飞速的发展,全国地方经济建设如火如荼,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上实行了跨越式发展,而这些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我国地方政府却没有发债权,于是我国地方政府利用财政部代发债券(包括后来自行发行的债券)、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等方法举借债务。地方政府债务不仅仅为我国地方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卓有成效,更是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由于在财政体制、经济体制、监管体制、行政体制等方面不完善,为违规举借债务提供了土壤,同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和增速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为债务危机的产生埋下了一颗地雷,引起了中央政府的格外注意。我国依法对地方政府债务进了几次审计,于3013年12月底公布的数据出乎人们的意料:地方政府债务总规模接近18万亿,较上一次也就是2010年底的审计结果增长了67%。此后审计署没有再对地方债务进行清查,而是由地方政府自行上报,2014年底,我国地方政府上报的三类地方债务总额达到24万亿,短短的一年半又增加了超过6万亿的债务,增长规模再次让人大跌眼镜,直接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高达15.4万亿。2015年随着新《预算法》的实施以及财政部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的有序进行,地方债务的规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其背后的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风险并没有消失。债务率超过100%的市本级有100多个、县级有400多个,在总体债务率89%的情况下,个别省份和一些数量庞大的市县债务将威胁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安全,债务问题必须要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文从地方债务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概念为基础,并在第一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二章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地方债务风险的几种情况;第三章分析了我国地方债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包括财政体制、经济体制、金融体制和行政机制等方面;第四章介绍国外一些处理地方债务的经验和办法,以期给我国处理地方债务风险以启示;第五章在前面几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防范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以避免债务危机的发生。
张帆[7](2017)在《民国地方社会的生存危机应对 ——基于1934年东南大灾荒的考察》文中认为民国时期祸患频仍,地方社会屡受摧残。1934年夏季及其后一段时间,东南地区遭遇了百年难遇的超常灾荒,人们纷纷以各种方式起而应对危机。无论从灾荒的致因、长期的影响还是从地方应对之策看,对1934年东南超常灾荒的考察在近代中国灾害史研究中都别具意义。异常天气是1934年大旱灾的直接诱因,但生态环境的破坏、水利功能的欠缺以及地方社会的仓促应对则是促使大旱成荒、灾黎遍地的深层原因。旱灾严重摧残了灾区民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引发了频繁的社会动荡。面对大灾荒,在中央政府规划和领导下,各地方政府纷纷勉力应对。在灾荒应对方案上,地方政府依据已有成规或临时法令,构建救济机制,重视社会宣传和赈灾经费筹募。在赈济统筹层面,地方政府除注意上下级机关、各平级机关以及与各事务部门的有效互动,重视与社会力量的赈灾合作,注意对灾民自救因势利导。地方政府的赈灾举措各有侧重,无论是急赈、工赈、蠲缓和农贷,还是机械灌溉的引入、人工降雨的提议与水利工程的推进,均显示地方政府的灾荒应对在承续传统荒政基础上的现代性趋向。行政与市场手段并重以维持经济稳定,严格审查、惩恶扬善以保证赈济功效,抚慰、规劝、命令与震慑多管齐下敉平社会动荡,对确保救灾赈济、维持经济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毋庸置疑,政府的灾荒应对也存在一些弊端,常态治理和日常准备的不足,产生了如反应迟缓、资金匮乏、抗旱设备缺少等等问题,导致政府在一些减灾行动上事倍功半,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社会力量在灾荒应对中贡献甚巨。社会力量因灵活多样的募捐方式吸纳了众多赈济资源,故土情结、慈善理念与人道主义的感召使越来越多人参与其中,扩大了赈济势力。在当地赈济与跨区域赈济的过程中,社会力量颇为注意放赈对象的管控、施赈过程的监督与赈务公开等赈济监控环节。社会力量居于政府、灾民之间发挥其桥梁作用,同时,各社会慈善团体间也注意协调与合作。在精神抚慰与舆论导向层面,社会力量发挥自身优势,安抚灾民,监督政府,贡献意见,鼓励捐输。“甲戌全浙救灾会”在此次大灾荒中的作为,突出显示了社会力量在灾荒应对中的积极作用。大灾荒造成被灾百姓生活困难:收益剧减、生活成本陡增造成生计的窘迫,农时违逆、日常生活错乱造成日常节奏的紊乱,谣言传播、行为反常反映灾民心理的异化,疫病流行更使他们雪上加霜。灾民的自救在积极一端,通过补水、改种、加强副业等手段进行农事补救,通过多种渠道挣取资金、寻找代食品等手段进行生活补救,灾民之间的互助以及灾民向政府和社会寻求赈济,都体现出灾民灾荒应对的主动性。在消极一端,祈雨求神虽给心理以安慰,却造成了资源的损耗;逃难就食与聚众抢米某种程度上加剧了社会动荡;卖儿鬻女、遗弃、自杀等极端方式则显现了灾民自救能力的薄弱与国家赈救能力的不足。城市民众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显示了不同阶层民众旱灾中的生活状态与应对方式。危机时段的非常态应对与常态的地域经济社会生活密切关联。1934年的超常灾荒在一定意义上检视了东南地方社会的生态系统状态,说明了生态环境因素在地方生存和发展中的潜在而长久的影响力。地方政府常态治理与应急方案显示了一定的灾荒应对能力,但财政困窘、措施仓促,极大滞碍了政府荒政效能的发挥。社会力量的灾荒应对既体现了地域慈善的传统,也显示了赈灾方式的时代转型。灾民面临生活危机的种种应对方式,积极与消极并存,凸显了民国时期乡村地区之日渐凋敝和民众自救能力的单薄。在灾荒史研究中,这样的非常态—常态关联应该是社会史学者更为关注的方面。
张昕宇[8](2016)在《呼伦贝尔市互助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工艺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目前,随着呼伦贝尔市区东扩战略的实施,东部区域开发区入驻企业的不断增多,污水的排放量也在急剧增加。由于该地区没有污水处理工程,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水资源紧缺日益突出,另一方面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而实现污水资源化是解决上述矛盾的最佳选择,对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进行再生利用是呼伦贝尔市区东部区域开源节源、减轻水体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解决开发区缺水的有效途径,故急需在呼伦贝尔市区东部区域内建设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工程。本工程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结合呼伦贝尔市区东部区域排放污水的水质特点,近期建设规模为4.0万m3/d,远期建设规模为10.0万m3/d。并经过方案比选,采用“水解酸化池+A2O生化池+四相多级高级氧化+混凝沉淀+过滤”。出厂水质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达到中水回用的标准要求。本工程完成后,呼伦贝尔市区东部区域内形成完善的污水排放体系,对排放的污水进行及时而有效的处理,并形成完善的再生水回用体系,保护好海拉尔河流域水体和水质,减少公共卫生的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工程整体技术与功效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能够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够起到良好的环境保护作用。
谷中莹[9](2015)在《宝钢集团应对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过近3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的钢铁产能从改革开放前的供小于求转变到供大于求,已属于严重过剩的行业。钢铁产能的严重过剩已经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不仅在资金、资源、能源上产生一定的低效运转,而且严重影响到相关行业的发展,因此,治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已经刻不容缓。宝钢集团建立30多年以来,也随着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茁壮成长,目前已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钢铁企业,也是中国业绩最优、竞争力最强的钢铁企业,在国际钢铁行业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也对宝钢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已经造成了宝钢业绩的下滑。通过对宝钢SWOT和波士顿矩阵分析,宝钢应该采取继续坚持精品战略和开拓新的生产基地的基本战略,通过兼并重组扩大企业规模,同时应积极相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开拓海外市场,利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滑的机会积极拓展海外资源,增加竞争力。这些战略的实施将对宝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宝钢应对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经验对我国其它钢铁企业具有借鉴作用,并对国家解决应对钢铁产能过剩制定政策有一定的影响。
胡中升[10](2014)在《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以农立国的古代中国而言,治水活动十分重要。而作为中国重要水道的黄河,则夙以难治闻名于世,治黄遂成为中国历代治水的重要任务。近代以来,西方水利科技的传入,为黄河治理带来新的契机,使治黄思想、方略与手段开始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会)扮演了主要角色,其作为与作用值得检讨。鉴于黄河灾害频发,为有效开展治黄工作,南京国民政府于1933年成立了黄委会,结束了清末以来黄河下游河防的分省治理体制。随着时局的发展及治黄任务的改变,黄委会大致经历了“初创”与“扩张与调整”两个阶段。作为一个近代水利机构,黄委会组织结构科层化的特点较为明显,委员会下依次设处、科等层级,各级部门职责清晰,分工明确。而委员会决策制和委员长执行制的相互结合,则既能收集思广益之效,又能杜决而不行之弊,有利于工作绩效提升。委员长在黄委会中据有重要地位,不论是对该会的日常管理,还是对治黄事业的发展规划,都有重要权责。历任委员长均为治黄事业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此外,黄委会还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工作流程以及人事与财务管理制度,为该会的日常运行与业务开展提供了条件。黄委会在权限、人事与财务方面均受中央节制,又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其委员构成及会址确定都曾受到地方的影响,双方的行政博弈迹象明显。黄委会与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简称黄灾会)、华北水利委员会及导淮委员会亦有密切联系。虽然黄灾会曾与黄委会发生工作冲突,但“华北水利”及“导淮”两委员会则与黄委会合作顺利,成效显着。黄委会不再仅凭经验治黄,而是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不再局限于整治黄河下游,而是着眼于整个黄河流域,坚持上中下游并重、干支流兼顾的方针。该会不仅在黄河堵口、修防等治标方面取得重要成就,而且不断探索黄河治本之策,诸如建立测量队、水文站、水位站,开展河道地形及水文测量,开展科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拟订各种专门及综合治本计划。该会还促成在德国举行治导黄河试验,并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以期多管齐下,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在治理河患的同时,黄委会还致力于开发黄河水利事业。该会不仅关注与支持黄河下游的虹吸放淤工程,而且积极发展西北灌溉事业。为适应抗战及开发西北的需要,黄委会对黄河上游及其主要支流进行测勘,并对局部河道实施重点整治,以改善其通航条件。该会还勘查了黄河及其支流的水力资源,并拟订了一些发展黄河水利的计划,虽然未能付诸实施,却为此后的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黄委会对黄河标本兼治的各项探索,开辟了近代治黄的新趋向,将中国治黄事业推进到一个新阶段。黄委会虽然不同于普通衙署,但毕竟也是国民政府的行政性机构之一,后者的相关决策与政令无疑都会影响黄委会的工作。经费不足制约着治黄事业的开展,政府不当人事任免也给黄委会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抗战时期,黄委会被纳入战时体制,成为配合政府对敌斗争的工具;战后,在花园口堵口活动中,黄委会成为国民党方面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工程博弈的主要角色之一。随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式微及终结,黄委会的历史使命也很快结束。
二、青岛 土地资金设闸节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岛 土地资金设闸节流(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水利科学知识与淮河水域治理研究 ——以《地学杂志》(1910-1937)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 《地学杂志》基本情况 |
(三)研究现状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五)研究方法 |
引论 |
一 《地学杂志》中的水利科学与导淮计划 |
(一) 《地学杂志》与近代西方水利科学的传播 |
(二) 《地学杂志》与导淮规划书 |
(三) 《地学杂志》与导淮活动关系 |
二 淮河流域导淮工程 |
(一)淮河流域水系简况 |
(二)民国时期的主要导淮计划与工程 |
(三)导淮工程计划的实效 |
三 水利机构与民国政府治淮思想 |
(一)民国时期政界人士的水域治理策略 |
(二)治淮策略与科学研究的结合 |
(三)民国政府的水政职能 |
四 水域治理的水利科技综合分析 |
(一)近代西方水利科技的实效性 |
(二)传统治河与现代治河方法比较 |
(三)淮河水域问题治理与科学方法运用 |
五 近代淮河流域的科学知识运用与反思 |
(一)近代淮河流域治理策略反思 |
(二)淮河水域资源的综合利用 |
(三)近代西方水利科学的本土化 |
(四)淮河水域灾害防范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国民政府战时液体燃料统制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创新之处与不足 |
四、研究内容 |
五、概念说明 |
第一章 战前液体燃料统制的萌芽与实践 |
第一节 液体燃料问题的显现与国人认知 |
第二节 液体燃料统制的初步尝试 |
第三节 “进口替代战略”的起步 |
第二章 战时液体燃料统制机构的设立与改革 |
第一节 液体燃料管理委员会的设立与完善(1938-1940) |
第二节 液体燃料管理委员会改隶运输统制局(1940-1942) |
第三节 液体燃料管理委员会的调整与改革困境(1943-1945) |
第三章 战时石油进口统制与“石油外交” |
第一节 石油进口统制政策的变化 |
第二节 苏联石油援华 |
第三节 争取美国援助 |
第四节 英国石油援华的限度 |
第四章 国民政府与战时液体燃料工业的发展 |
第一节 石油工业的发展与困境 |
第二节 酒精工业的繁荣与危机 |
第三节 植物油炼油工业的契机与瓶颈 |
第五章 液体燃料价格统制中行业与政府的博弈 |
第一节 玉门汽油定价问题的博弈 |
第二节 国产动力油料评价制度的实施与影响 |
第三节 国营、民营酒精业与液委会的博弈 |
第六章 战时液体燃料的分配与消费统制 |
第一节 以军用为导向的分配制度 |
第二节 节约汽油运动 |
第三节 查缉私油 |
第七章 战时液体燃料统制的特点与评价 |
第一节 液体燃料统制的特点 |
第二节 液体燃料统制的评价 |
结语 |
一、国民政府统制液体燃料的路径 |
二、液体燃料统制中的政府与行业 |
三、资源与战争的辩证关系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导淮委员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由来 |
二、选题论证 |
三、学术史述评 |
四、学术要点 |
五、相关界定 |
第一章 导淮委员会的成立 |
第一节 导淮的经过 |
一、民国以前之导淮 |
二、北京政府时期之导淮 |
第二节 民国初期导淮计划 |
一、入江计划 |
二、入海计划 |
三、江海分流计划 |
第三节 淮河流域苏皖治淮机构 |
一、安徽省 |
二、江苏省 |
第四节 导淮委员会组建 |
一、导淮委员会内部机构沿革 |
二、导淮委员会的人事变动 |
三、附属机关 |
小结 |
第二章 全面抗战之前:积极开展导淮工程 |
第一节 导淮第一期工程计划的制定 |
一、勘测淮河流域 |
(一)工程测量 |
(二)工程勘查 |
二、导淮第一期工程计划 |
(一)排洪工程计划 |
(二)灌溉工程计划 |
(三)航运工程计划 |
第二节 导淮工程的实施 |
一、工程的实施 |
(一)航运工程 |
(二)排洪工程 |
(三)灌溉工程 |
二、土地整理 |
(一)土地测量 |
(二)土地征租与征地 |
(三)土地验照注册 |
(四)土地整理的设计 |
第三节 征收船闸使用费 |
小结 |
第三章 全面抗战初期:办理綦江工程 |
第一节 整理綦江水道工程 |
一、綦江水道初步整理工程 |
(一)计划的制定 |
(二)工程的实施 |
二、綦江渠化工程 |
第二节 大常水力发电厂及代水泥厂制造厂的建设 |
一、大常水力发电厂的建设 |
二、代水泥制造厂的建设 |
第三节 闸坝的管理修缮与征费 |
一、闸坝的管理与修缮 |
二、船闸使用费的征收 |
第四节 綦江水道工程工费 |
小结 |
第四章 全面抗战中期:整理乌江水道 |
第一节 乌江工程前期准备 |
一、乌江工程局的组织演变 |
二、查勘测量乌江水道 |
三、水位站和水文站的设立 |
四、乌江工程施工方案及计划 |
第二节 乌江工程的实施 |
第三节 乌江工程工人的招募与管理 |
第四节 乌江工程的工料采购与经费支出 |
一、乌江工程工料的采购 |
二、乌江工程经费 |
小结 |
第五章 全面抗战后期:疏浚赤水河水道 |
第一节 赤水河工程计划的制定 |
第二节 赤水河水文测验 |
第三节 赤水河水道工程的实施 |
第四节 赤水河工程工人的招募与管理 |
第五节 赤水河工程的经费与工具材料的管理 |
一、赤水河工程的经费支出 |
二、赤水河工程工具材料的管理 |
小结 |
第六章 “百废待举”:导委会复建淮域工程 |
第一节 “新旧交替”——开展复员工作 |
一、复员的准备工作 |
二、“青史留名”——刻碑造亭 |
三、綦江各机关欢送导淮委员会复员 |
第二节 淮域水利工程复堤计划的制定 |
一、《淮域善后救济工程实施计划》的制定 |
二、加强合作——淮域复堤工程会议 |
三、通海河工程经费保管委员会 |
四、导淮委员会公地佃租清查办法 |
第三节 、淮域复堤工程的实施 |
一、复堤工程局的设立 |
二、淮域复堤工程局的工程实施 |
(一)依实际修改工程计划 |
(二)工程的实施 |
三、运域复堤工程局的工程实施 |
(一)苏北运河工程的实施 |
(二)鲁南运河堤防工程的实施 |
(三)运河闸坝工程的实施 |
(四)灾工与工粮 |
小结 |
第七章 导淮委员会工程教育 |
第一节 水利教育机构 |
一、导淮工程训练班与护闸闸警训练班 |
二、导淮讲习会 |
三、导淮委员会附设高级水利科职业学校 |
(一)学校组织 |
(二)教学 |
(三)人事及经费 |
第二节 出国考察与实习 |
一、经委会派员赴外实习水利 |
二、考察美国水利工程 |
小结 |
第八章 导淮工程与中英庚款 |
第一节 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的设立 |
第二节 导淮借款 |
第三节 导淮借款所建工程效用 |
小结 |
第九章 导淮与治黄、治江比较及对导委会评价 |
第一节 导淮与治黄、治江相比较 |
一、民国治黄机构及治黄工作 |
二、民国治江机构及治江工作 |
三、导淮与治黄、治江相比较 |
第二节 对导淮委员会的评价与思考 |
一、办理导淮工程 |
二、整理西南水利 |
三、复堤淮河工程 |
结语 |
附录 |
一、导淮委员会大事记 |
二、导淮委员会工程图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4)民国南京城市防洪建设研究(193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1. 选题缘起 |
2. 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
二 研究状况 |
1. 国外研究 |
2. 国内研究 |
三 资料综述和研究方法 |
1. 资料综述 |
2.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思路、框架及创新之处 |
1. 研究思路 |
2. 论文框架 |
3.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民国前南京城市防洪概况 |
第一节 南京水资源自然环境条件及传统水患状况 |
一、南京水资源自然环境条件 |
二、南京传统水患状况 |
第二节 南京传统防洪概况 |
一、开辟城区河道 |
二、运河开辟规避长江风险 |
三、修筑长江堤防 |
四、建设城内下水道 |
第二章 首都建设时期的南京城市水患 |
第一节 《首都计划》对南京城市防洪的规划 |
一、水道改良计划 |
二、城内渠道计划 |
第二节 首都建设以来的南京城市水患 |
一、1931年江淮大水中的南京城市水患 |
二、1931年南京水灾后的水患问题 |
三、1931年南京水患的受灾原因 |
第三章 1932-1937年南京城市防洪工程建设 |
第一节 1932-1935年南京市政府的城市防洪系列规划 |
一、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南京市防洪计划报告》 |
二、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市区防洪计划 |
三、民国二十三年度(1934年)防洪计划 |
四、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南京城内外防洪报告》 |
五、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南京市城南区下水道工程计划草案》 |
第二节 1932年以来南京城市防洪的投入与管理 |
一、南京城市防洪经费的投入 |
二、南京城市防洪的管理 |
第三节 1932年以来南京城市防洪工程的实施状况 |
一、南京长江堤岸治理和江水监测 |
二、河湖疏浚与整治 |
三、下水道工程建设及沟管装设 |
第四章 1932-1937年南京城市防洪工程成效 |
第一节 1935年南京水患的紧急防洪应对 |
一、南京防洪形势及区域划分 |
二、防洪工作实施情形 |
第二节 南京城市防洪的成效与不足 |
一、防洪的成效 |
二、防洪的不足 |
结语: 市政设施建设与城市管理现代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安徽省财政支农支出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DEA-Tobit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简要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或有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或有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财政支农支出效率的理论阐述 |
第一节 财政支农支出效率的相关概念 |
一、财政支农支出概念界定 |
二、财政支农支出口径 |
三、财政支农支出效率测度 |
第二节 财政支农支出的理论基础 |
一、公共产品理论 |
二、农产品供求理论 |
三、产业均衡发展理论 |
第三章 安徽省财政支农支出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安徽省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 |
一、安徽省财政支农支出总额 |
二、财政支农支出占农业总产值比重 |
三、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 |
第二节 安徽省财政支农支出的结构 |
一、2016年安徽省各市财政支农支出 |
二、2016年安徽省各市人均财政支农支出 |
三、2016年安徽省各市各项财政支出比较 |
第三节 安徽省财政支农支出变化趋势 |
一、财政支农支出增长速度 |
二、财政支出增长速度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的比较 |
三、安徽省财政支农支出与其他省份比较 |
四、安徽省财政支农支出强度 |
第四章 基于DEA模型的安徽省财政支农支出效率分析 |
第一节 DEA基本模型 |
一、CCR模型 |
二、BCC模型 |
第二节 指标体系及数据处理 |
一、指标体系构建 |
二、数据来源 |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安徽省级层面财政支农支出效率分析 |
二、安徽省各市财政支农支出综合效率比较与分析 |
三、安徽省各市财政支农支出纯技术效率比较与分析 |
四、安徽省各市财政支农支出规模效率比较与分析 |
第五章 安徽省财政支农支出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
第一节 Tobit模型 |
一、基本模型 |
二、变量选取 |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二节 支农支出效率相关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相关政策建议 |
一、加大财政对农业的调控力度 |
二、合理配置财政支农资金 |
三、强化支农资金监督管理体系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我国地方债的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选题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2.1 国内研究综述 |
0.2.2 国外研究综述 |
0.3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0.3.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0.3.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0.4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0.4.1 研究方法 |
0.4.2 论文框架 |
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相关概念分类及理论 |
1.1 有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概念 |
1.1.1 政府债务 |
1.1.2 地方政府债务 |
1.1.3 地方政府性债务 |
1.1.4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1.2 政府债务风险方面的理论 |
1.2.1 古典学派的政府债务风险理论 |
1.2.2 新经济学派债务风险理论 |
1.2.3 经济转轨国家的债务风险理论 |
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风险表现 |
2.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 |
2.1.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历史发展历程 |
2.1.2 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和结构 |
2.2 常用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标 |
2.3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表现 |
2.3.1 规模风险:债务规模膨胀,缺乏适度性 |
2.3.2 结构风险:债务结构失衡,缺乏合理性 |
2.3.3 金融风险:贷款来源单一,缺乏科学性 |
2.3.4 偿债风险:经济增长放缓,缺乏确定性 |
3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 |
3.1 财政分权改革不完善 |
3.1.1 地方政府财力减少支出责任增大 |
3.1.2 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待完善 |
3.2 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 |
3.2.1 政府与市场的职责不清 |
3.2.2 金融机构运作不规范 |
3.2.3 地方政府融资缺乏规范性 |
3.3 债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
3.3.1 缺乏统一的债务管理机构 |
3.3.2 债务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
3.3.3 债务信息披露制度执行不到位 |
3.4 行政管理机制不合理 |
3.4.1 干部机制的任免和单一的政绩观 |
3.4.2 地方官员晋升竞争催生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
4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国外经验借鉴 |
4.1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方法 |
4.2 日本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方法 |
4.3 巴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方法 |
4.4 国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方法对我国的启示 |
4.4.1 完善债务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设 |
4.4.2 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建设 |
4.4.3 完善债务风险控制机制 |
5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
5.1 继续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
5.2 积极推进市场经济改革 |
5.3 健全债务管理制度 |
5.4 建设合理的债券市场机制 |
5.5 规范行政管理制度 |
5.6 推广政府与市场的合作新模式--PPP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民国地方社会的生存危机应对 ——基于1934年东南大灾荒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1934年超常旱灾及其生存危机 |
第一节 灾情及其成因 |
一、灾区分布 |
二、灾情轨迹 |
三、异常的气候 |
四、旱灾的社会成因 |
第二节 民众生存危机 |
一、旱灾的经济影响 |
二、灾荒之年的社会动荡 |
小结 |
第二章 政府的灾荒应对 |
第一节 灾荒应对方案 |
一、应对流程 |
二、救济机制 |
三、应对政策与社会宣传 |
四、赈灾经费的筹集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的赈济统筹 |
一、政府内部互动 |
二、政府与社会的赈灾合作 |
三、灾民自救的引导 |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赈灾举措 |
一、抗旱技术的实施与推广 |
二、急赈 |
三、工赈 |
四、蠲缓与农贷 |
第四节 经济社会秩序的维持 |
一、稳定经济秩序 |
二、关注赈济功效 |
三、敉平社会动荡 |
小结 |
第三章 社会力量的灾荒应对 |
第一节 赈济资源的募集 |
一、多样的募捐方式 |
二、赈济力量的聚合 |
第二节 社会赈济的实施 |
一、社会赈济的范围 |
二、社会赈济的监控 |
三、赈济力量的整合与协调 |
第三节 精神抚慰与舆论导向 |
一、信仰的力量 |
二、社会舆论的导向 |
第四节 个案考察:“甲戌全浙救灾会”的作用 |
一、“全浙会”的组建及救灾行动 |
二、“全浙会”为民发声 |
三、“全浙会”的资源整合 |
小结 |
第四章 灾民的生活危机自救 |
第一节 灾民生活窘态 |
一、窘迫的生计 |
二、紊乱的生活节奏 |
三、异常的心理 |
四、疫病流行 |
第二节 灾民的积极应对 |
一、农事补救 |
二、生活补救 |
三、灾民互助 |
四、向政府和社会寻求赈济 |
第三节 灾民的消极应对 |
一、祈雨求神 |
二、逃难就食 |
三、抢米风潮 |
四、极端方式 |
第四节 旱灾与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基于城市的考察 |
一、消夏饮食的改变 |
二、消夏空间的调整 |
三、公共生活的变化 |
小结 |
余论:地方社会的危机应对与常态运行 |
一、地方发展中的生态要素 |
二、地方政府的常态荒政效能 |
三、地方社会的常态救助检视 |
四、近代市场条件下民众的生活自救能力 |
附录 |
一、1934 年东南旱灾各地概况 |
二、1934 年旱灾东南各省农业损失统计 |
三、1934 年东南旱灾天气数据样本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后记 |
(8)呼伦贝尔市互助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工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概况 |
1.2 国内外城市再生水研究进展 |
1.2.1 国外城市再生水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城市再生水研究进展 |
1.3 呼伦贝尔市互助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
1.3.1 收集和处理呼伦贝尔市区东部区域排放污水的需要 |
1.3.2 贯彻执行我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保护环境、防治水污染的需要 |
1.3.3 有效保护水源和减少清洁水取用量的需要 |
1.3.4 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水处理经济效益的需要 |
1.3.5 积极落实我国扩大内需政策的需要 |
1.3.6 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工程概要 |
2.1 呼伦贝尔市区东部区域污水量预测 |
2.1.1 排水体制 |
2.1.2 污水量预测 |
2.2 呼伦贝尔市区东部区域再生水量预测 |
2.2.1 近期再生水量预测 |
2.2.2 远期再生水量预测 |
2.3 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预测及污水处理程度 |
2.3.1 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预测 |
2.3.2 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 |
2.3.3 污水处理程度 |
第3章 污水处理厂总体方案的选择及论证 |
3.1 工艺方案的选择原则 |
3.2 污水工艺要求 |
3.2.1 SS的去除 |
3.2.2 BOD5的去除 |
3.2.3 CODCr的去除 |
3.2.4 氮的去除 |
3.2.5 磷的去除 |
3.3 污水生化处理的可行性分析 |
3.3.1 BOD5/CODCr比值 |
3.3.2 BOD5/TN( 即C/N) 比值 |
3.3.3 BOD5/TP比值 |
3.4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比选 |
3.4.1 污水预处理工艺方案比选 |
3.4.2 污水一级处理工艺方案 |
3.4.3 污水二级处理工艺方案 |
3.4.4 深度氧化工艺比选 |
3.4.5 深度处理工艺选择 |
3.4.6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 |
3.5 污泥处理工艺 |
3.5.1 污泥处理的目的 |
3.5.2 污泥处理设计原则 |
3.5.3 污泥处理方案选择 |
3.5.4 污泥最终处置 |
第4章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设计 |
4.1 各构筑物设计流量表 |
4.2 各处理阶段的污染物去除率 |
4.3 粗格栅及污水提升泵房 |
4.4 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 |
4.5 水解沉淀池 |
4.6 生化池(A2O) |
4.7 二沉池及回流泵房 |
4.8 二级提升泵房 |
4.9 深度氧化反应器 |
4.10 深度处理间设计 |
4.11 调节池 |
4.12 送水泵房及变配电间 |
4.13 鼓风机房 |
4.14 加药间 |
4.15 污泥脱水间及污泥贮池 |
4.16 中途污水提升泵站 |
第5章 污水处理厂总图及配套工程设计 |
5.1 污水处理厂总平面设计 |
5.1.1 总平面规划 |
5.1.2 工程高程设计 |
5.1.3 交通组织与绿化 |
5.2 建筑方案 |
5.2.1 设计原则 |
5.2.2 总平面布置 |
5.2.3 建(构)筑物单体设计构思 |
5.2.4 建筑技术设计 |
5.2.5 建筑防火设计 |
5.3 给排水方案 |
5.3.1 设计依据 |
5.3.2 设计范围 |
5.3.3 给水工程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图 |
(9)宝钢集团应对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 研究创新点 |
1.4 结构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文献综述 |
第3章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现状、原因及造成的影响 |
3.1 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现状 |
3.2 造成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 |
3.3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造成的影响 |
第4章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对宝钢的影响 |
4.1 宝钢集团背景介绍 |
4.1.1 宝钢集团的基本情况 |
4.1.2 宝钢集团的发展历史 |
4.1.3 宝钢集团的发展愿景 |
4.2 宝钢集团在钢铁行业的地位和影响 |
4.2.1 宝钢集团在中国钢铁行业中的竞争地位 |
4.2.2 宝钢集团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影响 |
4.3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对宝钢集团的影响 |
4.3.1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对宝钢集团的不利影响 |
4.3.2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对宝钢集团的有利影响 |
第5章 宝钢集团应对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策略分析 |
5.1 相关理论分析方法工具介绍 |
5.1.1 SWOT分析模型 |
5.1.2 SWOT分析模型的方法 |
5.1.3 SWOT分析步骤 |
5.1.4 波士顿矩阵 |
5.2 宝钢集团SWOT分析及策略 |
5.2.1 宝钢集团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
5.2.2 宝钢集团的机会和威胁分析 |
5.2.3 SWOT分析下的策略建议 |
5.3 宝钢集团波士顿矩阵分析及策略 |
5.3.1 宝钢集团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及市场增长率 |
5.3.2 宝钢集团波士顿矩阵分析及建议 |
第6章 宝钢集团应对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策略的实施和效果 |
6.1 扩大产能规模 |
6.1.1 横向兼并重组 |
6.1.2 新建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 |
6.2 继续走精品战略路线 |
6.3 产业上下游延伸 |
6.3.1 行业上游延伸 |
6.3.2 行业下游延伸 |
6.4 开拓海外市场和国际化经营 |
6.5 优化区域布局 |
6.6 优化产品结构 |
6.7 新的应对策略建议 |
6.7.1 坚持降本增效 |
6.7.2 开拓新兴增长点 |
6.7.3 加大战略客户战略合作力度 |
6.7.4 整合内部资源发挥协同作用 |
第7章 关于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与分析 |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与本文创新 |
四、研究方法、思路与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黄委会的成立 |
第一节 近代水利科技在治黄中的运用 |
第二节 早期的水利“海归”派与黄河治理 |
第三节 黄委会的成立 |
一、1933年前黄河下游的河防体制 |
二、黄委会的成立 |
第二章 组织管理 |
第一节 黄委会的组织机构 |
一、组织沿革 |
二、机构设置 |
三、组织结构特点 |
第二节 黄委会委员长 |
一、首任委员长李仪祉 |
二、其他历任委员长 |
第三节 内部管理 |
一、建立日常工作管理制度 |
二、人事管理 |
三、财务管理 |
第三章 与各方的关系 |
第一节 黄委会与中央及地方的关系 |
一、中央的管理与控制 |
二、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
第二节 与其他相关机构的关系 |
一、黄委会与黄灾会 |
二、与华北水利委员会及导淮委员会的合作 |
第四章 治黄实践与探索 |
第一节 黄委会的黄河治标实践 |
一、从贯台堵口到董庄堵口 |
二、黄委会与黄河修防 |
三、严密黄河防汛 |
第二节 黄委会对黄河治本的探索 |
一、关于黄河治本的准备与初步设计 |
二、恩格斯的黄河模型试验 |
三、黄委会的水土保持思想和实践 |
四、黄委会的黄河治本方略 |
第五章 黄委会与黄河水利事业的发展 |
第一节 参与开发黄河流域灌溉事业 |
一、对黄河中下游虹吸淤灌的关注与支持 |
二、黄委会与西北地区的灌溉 |
第二节 黄委会与黄河航运之发展 |
一、整治黄河航道的必要性 |
二、提出发展黄河航运的办法 |
三、对黄河干支流河道的勘测与整治 |
第三节 对黄河水力资源的勘测与开发设计 |
一、注重黄河水力开发之原因 |
二、对黄河水力资源的勘测与开发设计 |
第六章 黄委会与抗战 |
第一节 黄委会与花园口事件 |
一、被纳入战时体制 |
二、花园口决堤前之战场形势 |
三、黄委会参与并指导了花园口掘堤 |
第二节 继续开展“以黄制敌”的斗争 |
一、筑堤坝阻敌 |
二、黄委会对敌伪处置黄泛办法之反制 |
三、以水代兵的继续 |
四、侦查新黄河两岸敌情,搜集提供相关情报 |
第三节 黄委会与黄河花园口堵口 |
一、花园口堵口问题的提出与准备 |
二、关于黄河归故的谈判及第一次堵口的失败 |
三、花园口合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青岛 土地资金设闸节流(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水利科学知识与淮河水域治理研究 ——以《地学杂志》(1910-1937)为中心[D]. 郭雄风.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国民政府战时液体燃料统制研究(1937-1945)[D]. 梁坤.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导淮委员会研究[D]. 王仓仓.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4]民国南京城市防洪建设研究(1932-1937)[D]. 张领先.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5]安徽省财政支农支出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DEA-Tobit模型[D]. 房玲秀. 安徽财经大学, 2018(09)
- [6]我国地方债的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D]. 刘志高. 辽宁大学, 2017(03)
- [7]民国地方社会的生存危机应对 ——基于1934年东南大灾荒的考察[D]. 张帆. 苏州大学, 2017(04)
- [8]呼伦贝尔市互助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工艺设计研究[D]. 张昕宇. 吉林大学, 2016(10)
- [9]宝钢集团应对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策略研究[D]. 谷中莹.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8)
- [10]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D]. 胡中升. 南京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