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人力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胡鑫[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对“三农”工作作出的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的战略部署。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快乡村人才资源开发,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推动乡村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建设的重要课题。目前,在中国农业农村发展滞后的众多原因中,最为根本的原因是乡村人才队伍发展瓶颈制约,这就为农业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课题。论文采用比较研究、系统分析、规范研究等方法,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探寻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探究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具体来说,论文由以下六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是绪论。这一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国内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等问题。第二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概述。这一章首先对人力、人才、人力资本、人才资源、人才支撑体系等概念进行了释义;其次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最后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包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所拥有的机遇。第三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即乡村发展与城乡空间正义相关联、人才作用的发挥要立足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最充沛的人才储备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即农业农村现代化攸关国计民生、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要通过教育挖掘培养乡村人才;国外学者的相关思想,即人力资本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源泉、人力资本获得需要后天的投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即以农为本思想、政以才治思想、养护农民思想。第四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在释义和阐述职业农民、新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紧迫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释义和阐述乡村专业人才内涵、类型、作用以及乡村振兴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释义和阐述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合理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在释义和阐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科技人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乡村振兴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客观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在阐述社会各界内涵、社会各界是乡村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社会各界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载体、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必然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第五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包括实施阳光工程、实施雨露计划、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实施特岗教师计划、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包括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行动计划、实施乡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打造“星创天地”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包括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包括公民个人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群团组织发挥人才优势支持乡村振兴、行业部门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第六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包括建立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即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以“半农半读”接受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即城乡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区域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校地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建立城市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即教师定期服务乡村、医生定期服务乡村、科技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文化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即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科技人才兼职取酬、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职务(称)评聘;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即增加财政涉农资金、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在系统梳理了人力、人才、人才资本、人才资源等概念基础上,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具体维度,全面阐释了人才支撑体系概念。二是论文以各类人才资源为研究主体,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与实践路径。三是论文完整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张珍[2](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发展,先后出台各项政策战略来推动农村的发展,如以农促工、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四化同步”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等战略。这些农村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政策依据,还为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创造机遇。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专门服务于乡村发展的特色教育类型,有责任和义务为当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与技术保障,从而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该研究以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内外部规律与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运用历史文献法和比较法,依据时间顺序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以农业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49—1977年)、以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2002年)、以培育新型农民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03—2012年)与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13—)。在全面梳理和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后,我们更加明确了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正确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笔者以开阳县和睢宁县为个案分析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反思,发现农村职业教育需求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外部之限与内部之困,外部之限主要包括:经费投入不足、多头管理的纷争与师资力量薄弱;内部之困主要包括:教育形态的模式单一、涉农专业的“缺位”与培训方式的单一。究其原因,主要归咎于农村职业教育思维理念的滞后、办学主体的单一化与法律供给不足。基于以上问题,农村职业教育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进行改革,以期探索出一条服务乡村振兴的最佳路径。首先,要加强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创新省级政府统筹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完善终身化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回报机制。其次,农村职业教育要建设涉农专业群,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吻合度”;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与职业衔接的“精准度”;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后农村职业教育要创新培训方式。
乙安顺[3](2019)在《浙江省海洋人才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的分析》文中提出浙江临近东海,是国家开发东海海区的重要基地,也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不仅仅是为了发展浙江经济社会,同时也关系到国家实施海洋发展战略的目标。海洋事业需要大量的科学性人才,所以培养大量的充足的海洋人才并有效的使用海洋人才,是发展海洋经济事业的基础,也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根本保证。本文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文献查阅法,以官方公布的规划和统计年鉴为主要数据来源,分析了浙江省海洋类人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首先,从人才结构、人才供应情况和人才分布情况三个角度详细阐述了浙江省海洋类人才的现状;其次,从国家政策环境变化、人才供应、海洋教育和涉海就业人员方面分析了浙江海洋类人才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主要的问题:供不应求、年龄层次不一、地区分布不均。最后,针对上述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政府、高校和相关教育机构、和涉海企业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这样可以弥补在海洋类人才培养及海洋事业开发上的一些不足,对浙江省海洋事业的快速发展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刘庆龙[4](2019)在《基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开发探讨》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加上知识型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而言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将其转化为经济资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结合自身的公司运营策略,制定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制度,从而更好地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情况,说明了人力资源管理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对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目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人力资源开发的难点,并结合个人的工作经验,给出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人力资源开发措施建议,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罗申汶[5](2019)在《离退休干部社会参与问题研究 ——以黄浦区为研究个案》文中提出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这个群体所拥有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是不可小觑的。截止2018年底,上海户籍老龄人口突破500万,其中离退休干部人数占近1/10。2035年,上海将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此期间,需要大量的社会资源进行支持,尤以人力资源为重。离退休干部大多是新中国建立与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而现阶段,该群体社会参与程度较低,与其所拥有的优势、资源不成比例,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人力资源的浪费。且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也相对薄弱与滞后。本文通过整理、筛选和鉴别相关国内外着作和期刊论文,查阅政策文件与工作经验报告,结合黄浦区离退休干部社会参与的个案,比较分析其与全市情况的共性与特性、历史发展与现状,通过问卷、访谈、案例分析等形式揭示了该群体社会参与的现状,认识到离退休干部的个人身心状况;秉持的不同老龄观;对社会参与的期望值;以及现有的社会参与环境;平台与渠道;老干部工作部门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等主、客观因素均会对离退休干部的社会参与产生影响。在借鉴了发达国家退休人员社会参与先进理念之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层层递进,逐步聚焦推动离退休干部群体有效社会参与的对策与措施。首先,离退休干部的社会参与涉及宏观层面的人力资源总体规划,应尽快出台政策、法规以规范其开发与利用;其次,社会应为离退休干部营造良好参与环境,将离退休干部的有益参与行为融入社会治理创新的范畴;最后,老干部工作部门应以积极老龄化为政策框架,搭建满足社会与老同志共同需求的参与平台,引领离退休干部群体真正实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
潘星艳[6](2019)在《精准扶贫视域下甘肃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建党100周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十九大报告又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精准扶贫是全面小康之路上的必经环节。甘肃自古以来就被打上了贫困的烙印,全省农业从业人口占总人口的50%以上,农村发展关系着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因此,在精准扶贫视域下,加强农村现代化建设,首先要重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本研究主要围绕甘肃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展开,以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和公共管理理论,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甘肃的贫困现状、特征、致贫原因以及农村人力资源扶贫开发现状展开分析,发现在精准扶贫视域下,甘肃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自我认识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紧接着针对问题,分析和整理了一些国内外先进的开发经验,并加以借鉴,最后从强化政府引导、鼓励社会参与、提高自身认识、加强机制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和建议,通过大力发展政府主导的医疗、保障、教育及培训,旨在帮助农村人力资源提高自身素质;通过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发展社会化的人力资源开发市场,加大“东西对口帮扶”力度,推动开发主体多元化;最后,通过精准扶贫和扶智相结合,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思想认识,提升自身能力,不断适应社会需求,早日走向脱贫致富。
陈茜[7](2018)在《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 ——以花垣县子腊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几十年来,中国扶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2011年国务院公布中国仍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说明现阶段中国仍然存在较大面积、“久扶难脱贫”的经济洼地。值得强调的是,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竟有10个为少数民族地区,这就意味着当前中国的贫困问题中,少数民族的贫困现象在贫困范围、贫困规模、贫困程度、脱贫难度等多方面可能存在相对更为艰巨的困难和强大的阻力,这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与此同时,中国贫困地区范围与生态脆弱区范围的面积大部分重合,以往扶贫工作中重经济、轻生态等扶贫问题也屡见不鲜,而不少曾经生态环境优良的少数民族地区竟也出现生态衰退或生态灾变伴生的生态贫困现象。着眼于中国民族地区扶贫的特殊难题和生态扶贫的长远目标,对于以自身传统文化作为关键区别的各少数民族而言,民族文化对本民族的全面发展是否产生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尤其对本民族当前经济增长和生态维护是否产生阻碍作用,在以往扶贫攻坚过程中是否成为脱贫阻力或生态制约,又或者在什么情况下、什么原因使得民族文化无法发挥出原本具有的经济与生态正效应,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的现实问题。当前,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和不少学者深入研究少数民族贫困问题,提出生态扶贫或者绿色扶贫理念,积极探寻兼顾经济与生态双重效益的扶贫新路径。在上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中,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苗族贫困群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既然特定民族文化与相应民族的贫困关联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哪怕仅着眼苗族及其文化进行研究,也是一个无法短期完成的艰巨任务。那么,不如聚焦于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苗族村寨,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梳理和验证相关的扶贫理论与观点,分析当地苗族传统文化资源对其生态扶贫实践的价值,以期达到“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目的。与此想法最契合的,正是民族学常用的“解剖麻雀”的方法,指明了由点及面的思路。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麻雀”,逐步逐层、认真细致地解剖,了解“器官”组成、位置、关联及功能等方方面面,然后分析总结出鸟类的共性,从而为认识其他鸟类提供理论指导或者有益参考。遵循民族学这一成熟可靠的方法,就可以让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在子腊村这只“麻雀”的认真解剖下成为可能。要想做好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当代价值研究这一问题,基本遵循如下思路:苗族文化资源在田野点的生态扶贫中是否存在价值?如果存在价值,那么具体有哪些文化资源,分别具有哪些价值?这些苗族文化资源中,哪些内容可以应用于生态扶贫实践,以及如何应用来解决当地生态贫困等问题?上述思路可以通过在田野点调研和分析来逐层理清:一是全面了解田野点概况,尤其是当地苗族文化现状,当地生境情况,苗族文化与当地经济和生态状况的关联,以及苗族文化中与生态扶贫关联紧密或者值得关注的资源要素等内容;二是深入调查田野点整体贫困的根源,尤其需要关注当地是否存在与苗族文化及其变迁而导致的贫困原因,如果存在则需要找出具体内容、作用途径、以及影响后果;三是从田野点现有苗族文化资源中认真遴选出有利于自然环境维护和整体脱贫致富的文化资源和要素,探讨将这些苗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现实路径,或者提出这些文化要素如何参与、推动生态扶贫的方法或构想;四是研究田野点苗族文化在生态扶贫实践中的博弈,分析国家权力、市场资本、民间力量等多方博弈之中的苗族文化,了解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现实作用、可借助力、以及可能阻力,探讨苗族文化资源如何参与其中才能更有利于推动生态扶贫进程。在众多符合要求的苗族村寨中,花垣县子腊村是与该课题比较契合,调研条件相对成熟的田野点。通过文献查询、访谈调查、参与观察等得知,子腊村作为一个苗族文化底蕴深厚、传承较好的纯苗族村寨,其生产与生计仍然大多依循着当地苗族传统,但也面临着外来文化的渗透与冲击。历史上,子腊村曾经远近闻名,村民们普遍比较富裕,并拥有“子腊贡米”等众多的苗族文化珍品。随着时代的前进和文化的变迁,子腊村的生态环境大不如前,成为影响该村整体经济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时至今日,在花垣县这一国家级贫困县的众多贫困村中,子腊村属于位置偏远、经济落后、贫困程度较深、脱贫难度较大的类型。不论从田野调查资料分析,还是从杨庭硕、罗康隆等学者的生境或“文化生态共同体”视角分析,都可以发现该田野点的长期贫困、难断“穷根”的现象,不仅是经济和生态双重因素相互影响、导致整体状况下行的问题,而且还有苗族文化等因素在其中产生了重要的排斥或阻碍作用,主要包括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脱嵌,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演替背向,国家权力的在场与民族文化的无序以及资本市场的牵引与民族文化的错位四个方面的内容。对该贫困村而言,苗族文化在生态衰退、经济困顿等生态贫困要素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当地现有的众多苗族文化资源中,相对成熟、可资利用、适合应用于生态扶贫的资源或要素,主要包括“子腊贡米”、苗族刺绣、苗族歌舞和苗族宗教等。机缘巧合下,“湖南花垣子腊贡米复合种养系统”于2017年6月成功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从此,子腊村不再是当地众多贫困村中毫不起眼的一员。而是凭借“子腊贡米”等苗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苗族文化资本的开发,终于跃入相关扶贫部门、资本市场和公众的视野聚焦区,并有望获得更多扶贫资源汇聚的扶贫重点村。在“子腊贡米”生态产业的带动下,其余苗族文化资源和要素也可能成为丰富当地生态扶贫思路和推动整体发展的有益助力。然而,苗族文化资源应用于生态扶贫实践不可能一帆风顺,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子腊村多年来扶贫攻坚的实践,以及当前生态扶贫探索中发生的众多博弈案例,就是较好的证明。幸而,在错综复杂的多方博弈中,苗族文化仍然大有用武之地。在子腊村的田野调查和扶贫实践中,传统苗族文化对子腊村的生态修复、经济增长、整体发展等方面的良好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和体现,那么苗族文化资源对生态扶贫的当代价值也就可见一斑。通过对子腊村开展田野调查,再借助相关理论的指导和分析,可知苗族文化作为指导当地苗族生存、发展、延续的信息体系,既是经过长期检验的、认可度高的、行之有效的、并能兼顾当地生态与经济双重目标的调和剂,又是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潜力巨大的宝贵文化资源。大力发展蕴含苗族生态文化精髓的苗族生态文化产业,是目前当地修复生态环境、整体增收脱贫、保持生态扶贫实效和长效的良好途径。最终,在获得苗族文化资源对生态扶贫具有生态和经济价值的肯定答案的同时,子腊村苗族文化资源挖掘和应用于生态扶贫的经验、教训、案例分析及理论总结,对其他苗族贫困群体而言,甚至对其它民族贫困地区而言,有可能成为其发展生态经济、提高贫困群体长久收益、推动生态扶贫进程的有益参考和借鉴。
吴永祥[8](2018)在《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研究 ——基于马克思能力思想视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的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以人的能力为中心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共同强化着知识和人才在国力增强和社会繁荣中的关键作用。大学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研究型大学作为大学中的先驱,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中肩负着特殊的责任和使命。教师是大学的生命线,大学是教师的集合体,“大学者,非大楼也,有大师之谓也。”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是促进每位教师自由、全面、创新、和谐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尚未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传统的研究型大学人事制度存在诸多弊端,重“物”轻“人”,重管理控制轻服务激励,一定程度忽视了教师的主体性;存在着“大师”缺乏、教师潜能开发利用效率低、教师流动不合理、竞争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开放协作、全面协调、自主创新、和谐共生的教师发展生态尚未形成。这些都阻滞着研究型大学开展“双一流”建设,束缚着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深度与广度。基于上述背景和现实思考,论文以马克思能力思想为指导,统领全文,深入探寻马克思能力思想与教师能力建设的内在契合性,尊重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弥补以往相关研究中理论支撑不足的问题。坚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全面省察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现状、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坚持理论先导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提出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目标、原则和设计方略。从研究型大学教师的劳动特点、发展需要等出发,从道德素养、学识素养、创新素养、心智潜能等方面建构充满生机活力、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结构要素体系。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战略路径,实现“供给侧”(研究型大学、政府、社会)与“需求侧”(研究型大学教师)的内、外部互动融合:一方面,从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认同培育、职业压力调适、自我效能感发挥、核心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全程化、多路径建构教师自主发展体系,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开发自身潜能;另一方面,从社会支持系统、学校支持系统、权利保障系统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保障体系,实现以“事”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嬗变。最终,实现需求侧“合理需求”与供给侧“有效供给”的辩证统一,实现教师发展与组织发展的和谐统一。
尹春芬[9](2016)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以湖北省利川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从2009年开始实施以来,已初步显现了示范带动作用。但由于诸多原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经济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观,教育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低。在新常态下,为了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步伐和可持续发展,特色村寨必须在继续加强物质投入的基础上,用长期的、发展的战略性眼光来重视和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促进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有效、高效、持续转化,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问题。本文的研究是将人力资本理论、文化资本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相结合,根据当前特色村寨建设中人力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促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绩效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湖北省利川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为实证研究目标,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深入研究和分析了当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人力资源的现状,系统梳理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人力资源开发所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少数民族人才开发、培养的诸多因素,提出了加快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决策、“文化+”开发模式、开发路径和具体措施,期待通过研究能对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人才的健康成长,对推动特色村寨建设、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尽绵薄之力。本文构建了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是连接与融合,是架接与再造,是文化与其它行业或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性的所有部分;“文化”就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特色文化。这一模式是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劳动者在教育或培训中以学习民族文化的外在形式,理解民族文化的内在精神,掌握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特色文化的内在结构与精神实质,在工作中充分开发、利用民族优秀文化,并融合发展到其它行业或企业中,从而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核心软实力即人才优势。此模式构建的基本目的是以增强人才竞争能力为核心目标,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具体目标,以提高全体村民文化素质为基本目标,以提高特色村寨文化内涵为战略目标,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终极目标。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把文化提升到核心的、第一的、首要的地位上来。为了充分利用特色村寨民族文化资源,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实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顺利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以文化资源为中心来配置各种资源要素,这样才能激发特色村寨的各种文化要素,体现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就特色村寨人力资源“文化+”开发模式进行了个案分析。新河村以茶叶产业为基础,与山民歌、坝漆相融合,进行文化旅游开发;张高寨以自然人文景观为基础,结合传统节日文化,以土家族文化作产业延伸进行村寨的旅游开发,这是目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比较典型的文化经济类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借鉴意义。对于新河村人力资源的“文化+支柱产业”开发提出了民族文化本位战略、多种途径灵活结合、以特色产业为主导、重视女性人才资源开发、扶持“草根人才”开发等。对张高寨的人力资源“文化+特色旅游”开发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处理好传统民族教育和现代教育的街接问题以搞好教育培训工作;建立特色文化人才评价体系辅以“文化+内部要素”开发”;做好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并集中开发重点项目等。非遗传承人作为活的文化,作为人的文化资本的最鲜明的代表,同时,这也是特色村寨人力资源“文化+内部要素”开发模式的典型代表。非遗传承人可能是村寨的核心或独特村民,可能是建设企业的核心员工或独特员工,对于特色村寨建设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以及创造品牌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笔者期望通过对这一类特定人力资源的开发的思考,抛砖引玉,触发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整体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创新思路。
徐忠麟[10](2015)在《我国环境法治的社会资本理论考察》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环境法律规范体系、环境法治实施体系、环境法治监督体系和环境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已初步形成与生态文明基本相适应的环境法治体系。但环境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不减反增,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表明我国现阶段环境法治部分甚至大部分失灵。从环境法治自身来看,环境法治失灵的原因主要体现在环境法治观念冲突、环境法律制度权威不足和环境法治运行不畅等方面,而我国环境法学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法学内部,注重制度构建但对制度落实或对制度的实施条件研究不够,注重环境法律体系的构建但对环境执法、司法特别是对影响环境执法和司法的相关因素研究不够。因而,有必要跳出现有法学理论的束缚,寻求其他学科前沿理论的支持来解释和校正当前环境法治失灵的现象。社会资本理论是社会学与经济学交叉演化而成并对其他社会科学产生重要影响的理论,是当前解释经济、政治、社会等现象的一种颇具说服力的理论范式,也可以引入环境法治领域解释和校正环境法治的失灵问题。社会资本是根植于定社会关系或社会结构,嵌入于一定网络、规范和信任等因素及其蕴含文化中的,可以促进或阻碍经济社会或其某方面发展的重要资源。社会资本核心构成的网络、规范和信任是考察环境法治的基本视角,对环境法治的观念、制度和运行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既可以解析我国环境法治的失灵问题,也可以为我国环境法治失灵的校正提供新向度。基于网络考察环境法治形成的环境立法网络、环境执法网络、环境司法网络和环境法治监督网络,可以较好地解析环境法治失灵的原因。环境立法网络中,纵向网络的突出而横向网络特别是公民参与网络的不足、权威关系异化即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在网络中的错位、强关系突出而弱关系不足对环境立法理性商谈的影响等问题的存在,是环境法治失灵的重要原因;环境执法和司法构成的环境法治实施网络中,网络的封闭性不足和“结构洞”过多难以保障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权威关系不足和权威关系过渡并存影响了环境执法与司法的公信力,纵横向网络与强弱关系的结构不尽合理影响了环境执法与司法的效果;环境法治监督网络中,纵向网络的强关系突出容易排斥圈外人而失去监督作用,横向网络的弱关系不足容易导致监督作用不能有效发挥,“结构洞”的普遍存在致使信息难以在网络内传递而减弱监督作用。校正环境法治失灵,优化环境法治网络,需要通过优化不同环境法治网络的成员,改善环境法治网络的结构,健全环境法治网络的运行机制来增加社会资本的积累。基于规范考察环境法治形成的环境文化规范、环境习俗规范和环境软法规范,也可以较好地解释我国环境法治失灵的问题。环境法治观念的冲突,主要源于环境文化规范内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经济主义与生态主义的冲突;环境法律制度权威的不足,可归因于环境法律制度与环境文化规范、环境习俗规范和环境软法规范的冲突;环境法治运行的不畅,也可以在环境文化规范、环境习俗规范和环境软法规范中找到原因。校正环境法治的失灵,需要通过生态人文精神的塑造推动环境法治观念的规范整合,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推动环境法律制度的规范整合,通过生态实践理性的一以贯之推动环境法治运行的规范整合。基于不同学科视野的信任考察环境法治形成的环境法治观念信任、制度信任和运行信任,也是解释我国环境法治失灵的重要视角。基于心理学对我国环境法治的人际信任分析、基于社会学对我国环境法治的社会信任分析以及基于政治学对我国环境法治的政治信任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环境法治的观念信任缺失与环境法治观念冲突之间、制度信任缺失与环境法律制度权威不足之间、运行信任缺失与环境法治运行不畅之间的内在关联并解释我国环境法治失灵的原因。校正环境法治的失灵,需要通过建构环境法治的观念信任、制度信任和运行信任来提升信任这一社会资本对环境法治的支撑作用。总之,环境法治失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网络、规范和信任等社会资本的缺失,校正环境法治失灵的重要路径是优化网络、整合规范和建构信任来增加社会资本的存量。简言之,环境法治的绩效提高离不开社会资本的投入和支撑。
二、论人力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人力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概述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人力 |
2.1.2 人才 |
2.1.3 人力资本 |
2.1.4 人才资源 |
2.1.5 人才支撑体系 |
2.2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
2.2.1 产业兴旺 |
2.2.2 生态宜居 |
2.2.3 乡风文明 |
2.2.4 治理有效 |
2.2.5 生活富裕 |
2.3 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 |
2.3.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 |
2.3.2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挑战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机遇 |
第3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乡村发展与城乡空间正义相关联 |
3.1.2 人才作用的发挥要立足社会实践 |
3.1.3 人民群众是最充沛的人才储备库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攸关国计民生 |
3.2.2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 |
3.2.3 要通过教育挖掘培养乡村人才 |
3.3 国外学者相关思想 |
3.3.1 人力资本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 |
3.3.2 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源泉 |
3.3.3 人力资本获得需要后天的投资 |
3.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4.1 以农为本思想 |
3.4.2 政以才治思想 |
3.4.3 养护农民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
4.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4.1.1 职业农民 |
4.1.2 新型农民 |
4.1.3 新型职业农民 |
4.1.4 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紧迫性 |
4.2 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4.2.1 乡村专业人才 |
4.2.2 乡村专业人才的类型 |
4.2.3 乡村专业人才的作用 |
4.2.4 乡村振兴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
4.3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
4.3.1 农民工 |
4.3.2 新生代农民工 |
4.3.3 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 |
4.3.4 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合理性 |
4.4 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 |
4.4.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4.4.2 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 |
4.4.3 科技人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 |
4.4.4 乡村振兴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的客观性 |
4.5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
4.5.1 社会各界 |
4.5.2 社会各界是乡土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 |
4.5.3 社会各界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载体 |
4.5.4 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必然性 |
第5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 |
5.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 |
5.1.1 实施阳光工程 |
5.1.2 实施雨露计划 |
5.1.3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
5.1.4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 |
5.2 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 |
5.2.1 实施特岗教师计划 |
5.2.2 实施“三支一扶”计划 |
5.2.3 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 |
5.2.4 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 |
5.2.5 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 |
5.3 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的路径 |
5.3.1 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行动计划 |
5.3.2 实施乡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 |
5.3.3 打造“星创天地”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
5.4 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的路径 |
5.4.1 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
5.4.2 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 |
5.4.3 实施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 |
5.4.4 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 |
5.5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路径 |
5.5.1 公民个人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 |
5.5.2 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 |
5.5.3 群团组织发挥人才优势支持乡村振兴 |
5.5.4 行业部门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 |
第6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
6.1 建立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 |
6.1.1 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 |
6.1.2 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 |
6.1.3 以“半农半读”接受农业职业教育 |
6.2 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 |
6.2.1 城乡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2.2 区域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2.3 校地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3 建立城市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 |
6.3.1 教师定期服务乡村 |
6.3.2 医生定期服务乡村 |
6.3.3 科技人才定期服务乡村 |
6.3.4 文化人才定期服务乡村 |
6.4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
6.4.1 科技成果转化收益 |
6.4.2 科技人才兼职取酬 |
6.4.3 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职务(称)评聘 |
6.5 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
6.5.1 增加财政涉农资金 |
6.5.2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
6.5.3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2)“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政策背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
1.1.2 立足农村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皈依 |
1.2 研究综述 |
1.2.1 对国外研究的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制度分析法 |
1.4.2 技术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农村职业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乡村振兴”战略 |
2.1.2 职业教育 |
2.1.3 农村职业教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
2.2.3 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新中国以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 |
3.1 以农业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49—1977年) |
3.1.1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农村职业育(1949—1956年) |
3.1.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57—1965年) |
3.1.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66—1977年) |
3.2 以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2002) |
3.2.1 “拨乱反正”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1984年) |
3.2.2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85-1992年) |
3.2.3 社会主义转型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93—2002年) |
3.3 以培育新型农民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03—2012年) |
3.3.1 实施“新型农民”培育计划 |
3.3.2 启动农村职业教育内部改革 |
3.4 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13—) |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反思——以睢宁县、开阳县为个案 |
4.1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需求与不足 |
4.1.1 乡村振兴的目标 |
4.1.2 乡村振兴的农村职业教育需求 |
4.1.3 农村职业教育的不足 |
4.2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反思 |
4.2.1 价值取向之困:思维理念的滞后 |
4.2.2 办学机制之困:办学主体的单一化 |
4.2.3 政策环境之困:法律供给不足 |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
5.1 宏观行动:加强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 |
5.1.1 创新省级政府统筹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
5.1.2 完善终身化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
5.1.3 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回报机制 |
5.2 中观行动: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 |
5.2.1 建设涉农专业群,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吻合度” |
5.2.2 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与职业衔接的“精准度” |
5.2.3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5.3 微观行动:创新农村职业教育的培训方式 |
第六章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3)浙江省海洋人才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1.6 本文的结构框架 |
第二章 浙江省海洋类人才的背景现状 |
2.1 浙江省海洋人才结构分析 |
2.1.1 专业分布结构 |
2.1.2 就职结构分析 |
2.1.3 产业结构分析 |
2.2 浙江省海洋人才供应情况 |
2.2.1 浙江省海洋人才总量 |
2.2.2 浙江省海洋人才储备数量及相关比重 |
2.3 浙江省海洋类人才分布情况 |
2.3.1 浙江省海洋人才地区分布 |
2.3.2 浙江省海洋人才就业分布 |
第三章 浙江省海洋类人才存在的问题 |
3.1 国家政策环境变化的影响 |
3.2 浙江省海洋类人才供应不足 |
3.3 海洋教育情况 |
3.3.1 青年个人与海洋事业 |
3.3.2 教育输出赶不上市场需求 |
3.4 沿海区域及企业涉海就业人员情况 |
3.4.1 年龄层次不一 |
3.4.2 地区分布不均 |
第四章 针对浙江省海洋类人才问题的对策 |
4.1 浙江省相关政府的对策 |
4.1.1 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 |
4.1.2 优化海洋人才结构 |
4.1.3 要加强海洋科技队伍建设 |
4.1.4 制定有利于人才辈出的政策 |
4.2 浙江省相关教育学院与机构的对策 |
4.2.1 优先发展海洋教育,提高海洋从业者素质 |
4.2.2 完善对海洋类人才的具体培养方案 |
4.2.3 政教企联合培养,协同创新 |
4.2.4 浙江省海洋类人才自身的发展 |
4.3 浙江省相关海洋企业及海洋区域的对策 |
4.3.1 浙江省海洋企业 |
4.3.2 浙江省海洋区域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基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开发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况 |
1.1 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
1.2 经济可持续发展基本情况 |
2. 人力资源管理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
2.1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人力资源的作用 |
2.2 在国际竞争中人力资源的作用 |
3. 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3.1 调整区域人才结构 |
3.2 整合区域人才资源 |
3.3 促进区域人力资源产业化发展 |
4.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人力资源开发的难点 |
4.1 人口基数大,人力资源质量不高 |
4.2 人口数量人力资源的发展不平衡 |
4.3 人力资源存在矛盾 |
5.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人力资源开发措施 |
5.1 加大教育投资力度 |
5.2 创立吸引和聚集人才的利用机制 |
(5)离退休干部社会参与问题研究 ——以黄浦区为研究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国外研究综述 |
1.1.4 国内研究综述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图 |
2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离退休干部 |
2.1.2 社会参与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政治参与理论 |
2.2.3 积极老龄化理论 |
3 离退休干部社会参与的专题调查分析 |
3.1 离退休干部社会参与现状 |
3.1.1 参与的广度 |
3.1.2 参与的深度 |
3.1.3 参与的效度 |
3.2 社会参与不足的原因分析 |
3.2.1 良好过度的离退休进程是社会参与的前提 |
3.2.2 不同的老龄观决定不同的社会参与态度 |
3.2.3 离退休干部在家庭代际支持中的角色转变 |
3.2.4 社会参与的效度取决于参与环境 |
3.2.5 现有参与平台无法满足离退休干部的参与期望 |
3.2.6 推动社会参与需要老干部工作再跨前一步 |
4 离退休干部社会参与的黄浦个案 |
4.1 基本概况 |
4.2 社会参与情况调查 |
4.2.1 问卷调查概况 |
4.2.2 样本的基本情况 |
4.2.3 社会参与情况调查结果 |
4.3 社会参与的案例及评价 |
4.3.1 高龄离休干部坚持向困难群众捐款 |
4.3.2 退休党员推动老公房成功加装电梯 |
4.3.3 退休干部致力政治理论研究与传承 |
4.3.4 退休老教师讲师团精准关心下一代 |
5 发达国家退休公职人员社会参与的经验与启示 |
5.1 美国退休总统的志愿参与之路 |
5.2 德国退休公职人员参与社区互助 |
5.3 日本退休教师与医生的社会再奉献 |
6 进一步推进离退休干部社会参与的对策举措 |
6.1 加大离退休干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 |
6.1.1 提高离退休干部人力资源开发政策保障 |
6.1.2 建立离退休干部人力资源库 |
6.1.3 树立离退休干部人才储备意识 |
6.2 提升离退休干部社会参与自觉意识 |
6.2.1 消除老年歧视,培育离退休干部积极老龄观 |
6.2.2 创新激励机制,维护离退休干部社会参与权益 |
6.2.3 立足社区治理,搭建离退休干部“家门口”的参与平台 |
6.3 引领离退休干部社会参与可持续发展 |
6.3.1 提倡个性化、多样化、层次化的分类指导理念 |
6.3.2 加强离退休干部教育阵地建设助力终生参与 |
6.3.3 以党建引领,发挥离退休干部在社会参与中的正能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精准扶贫视域下甘肃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扶贫与精准扶贫 |
二、人力资源开发相关概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
一、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 |
二、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 |
第三节 精准扶贫视域下的甘肃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一、精准扶贫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协同发展的内在逻辑 |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 |
三、精准扶贫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机遇和挑战 |
四、精准扶贫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在实践困境上存在共性 |
第三章 甘肃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甘肃农村的贫困现状及原因概述 |
一、甘肃省基本情况 |
二、甘肃的贫困特征 |
三、甘肃致贫原因概述 |
第二节 甘肃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 |
一、甘肃农村人力资源概况 |
二、甘肃农村扶贫开发现状 |
第三节 甘肃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原因分析 |
一、政府主导下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足 |
二、社会参与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足 |
三、群众素质欠缺导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足 |
第四章 精准扶贫视域下甘肃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和启示 |
一、国内外关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 |
二、国内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启示 |
第二节 甘肃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选择 |
一、强化政府引导,增强主导作用 |
二、增强社会参与,“输血”带动“造血” |
三、提高自身能力,“扶贫”、“扶智”并重 |
四、加强机制建设,助力脱贫攻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谢辞 |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7)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 ——以花垣县子腊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苗族文化的概念界定 |
二、生态贫困的概念界定 |
三、生态扶贫的概念界定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 |
二、文化与贫困的研究 |
三、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的研究 |
四、民族文化与生态扶贫的研究 |
第二章 子腊村概况 |
第一节 选点理由 |
第二节 子腊村的生态、生产与生计 |
一、子腊村的生态 |
二、子腊村的生产 |
三、子腊村的生计 |
第三节 子腊村的民族与文化 |
一、子腊村的民族 |
二、子腊村的文化 |
第四节 子腊村的“贡米” |
一、“子腊贡米”的含义 |
二、“子腊贡米”的发现 |
三、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
第三章 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脱嵌 |
第一节 “子腊贡米”系统嵌合关键环节的衰落 |
第二节 传统文化价值兑现受阻推动偏离 |
第三节 外来不契合文化的偏离影响 |
第四章 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演替背向 |
第一节 无法成钢的废铁与自然灾害的频发 |
第二节 工业文化的冲击与生态污染的加剧 |
第三节 苗族织绣的衰落与生物多样性的弱化 |
第四节 苗族歌舞边缘化与相关文化传承隐忧 |
第五章 国家权力的误伤与民族文化的无序 |
第一节 国家粮食政策变迁与贡米文化混乱 |
第二节 国家林业政策实行与传统林、猎文化衰败 |
第三节 过往扶贫政策的遗憾与传统文化的错位 |
第四节 国家权力博弈对生态扶贫的利与弊 |
第六章 资本市场的牵引与民族文化的错位 |
第一节 市场需求锐减与传统文化产品裁汰 |
第二节 经济观念影响与传统教育观念改变 |
第三节 市场资本博弈对生态扶贫的利与弊 |
第四节 民间力量博弈对生态扶贫的利与弊 |
第七章 子腊村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子腊贡米”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
一、“子腊贡米”系统的生态与经济价值 |
二、复兴“子腊贡米”系统促进生态扶贫的对策 |
第二节 苗族织绣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
一、子腊村苗族织绣的生态与经济价值 |
二、苗族织绣助推生态扶贫潜力的挖掘 |
第三节 苗族歌舞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
一、子腊村苗族歌舞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
二、开发苗族歌舞产业推进生态扶贫的思路 |
第四节 苗族宗教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
一、子腊村苗族宗教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
二、苗族宗教参与生态扶贫的思路 |
第五节 生态扶贫的文化资本 |
一、文化资本与生态扶贫 |
二、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原则 |
三、生态扶贫中文化资本的运用和转化 |
第八章 生态扶贫中的文化博弈 |
第一节 生态扶贫中的国家权力机构 |
一、各级国家权力机构的角色定位、权力及职能 |
二、国家权力在生态扶贫中的博弈行为分析 |
三、借助国家权力推进生态扶贫的建议 |
第二节 生态扶贫中的市场资本 |
一、市场资本博弈的立场分析 |
二、市场资本在生态扶贫中的博弈行为分析 |
三、苗族文化借助市场资本参与生态扶贫的建议 |
第三节 生态扶贫中的民间力量 |
一、民间力量博弈的立场分析 |
二、民间力量在生态扶贫中的博弈行为分析 |
三、苗族文化借助民间力量推进生态扶贫的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 花垣县森林年末实有面积表 |
(8)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研究 ——基于马克思能力思想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迫切需要科学理论引领 |
1.1.2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
1.1.3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 |
1.1.4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首要之举 |
1.1.5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是“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客观需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人的“能力”的概念 |
1.3.2 “研究型大学”的概念 |
1.3.3 “大学教师能力”的概念 |
1.3.4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概念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马克思能力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继承与发展 |
2.1 人的能力的基本内涵 |
2.1.1 人的能力是体力和智力的统一 |
2.1.2 人的能力是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的统一 |
2.1.3 人的能力是现实能力与潜在能力的统一 |
2.1.4 人的能力发展是“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的统一 |
2.2 需要是人的能力建设的动力源泉 |
2.2.1 需要与能力的关系 |
2.2.2 需要的异化 |
2.2.3 人的需要的社会历史性 |
2.2.4 人的需要的层次性 |
2.3 劳动是人的能力建设的核心路径 |
2.3.1 劳动与能力的关系 |
2.3.2 劳动的形态 |
2.3.3 劳动的异化 |
2.3.4 劳动的解放 |
2.4 制度创新是人的能力建设的组织保障 |
2.4.1 分工与协作制度的创新 |
2.4.2 产权制度创新 |
2.4.3 社会制度创新 |
2.4.4 制度创新与能力建设的关系 |
2.5 人的发展是人的能力建设的价值旨归 |
2.5.1 人的发展的历史是人的能力从低级到高级嬗变的过程 |
2.5.2 人的发展的核心是人的能力的全面、自由发展 |
2.5.3 人的发展的关键是个体能力与类整体能力的共同发展 |
2.6 马克思能力思想在当代中国的继承与发展 |
2.6.1 对“需要是人的能力建设的动力源泉”的继承与发展 |
2.6.2 对“劳动是人的能力建设的核心路径”的继承与发展 |
2.6.3 对“制度创新是人的能力建设的组织保障”的继承与发展 |
2.6.4 对“人的发展是人的能力建设的价值旨归”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三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取得的成就 |
3.1.1 经济社会发展为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创造了历史机遇 |
3.1.2 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为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夯实了组织基础 |
3.1.3 教师人事制度的建立健全为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提供了发展支撑 |
3.2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
3.2.1 开放协作的能力成长格局尚未形成 |
3.2.2 全面协调的能力培育机制尚未形成 |
3.2.3 自主创新的能力促进制度尚未形成 |
3.2.4 和谐共生的能力发挥机制尚未形成 |
3.3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教师能力建设的宏观环境不完善,阻碍大学办学自主权落实 |
3.3.2 教师能力建设的目标错位,影响教师能力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 |
3.3.3 教师能力建设的原则迷失,缺乏科学合理的导向性、独特性和动态性 |
3.3.4 教师能力建设的路径单调,未能充分、有效激发教师的创新潜能 |
第四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战略理路 |
4.1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目标 |
4.1.1 促进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的自由发展 |
4.1.2 促进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的全面发展 |
4.1.3 促进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的创新发展 |
4.1.4 促进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的和谐发展 |
4.2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原则 |
4.2.1 坚持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
4.2.2 坚持方向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
4.2.3 坚持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
4.3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设计思路 |
4.3.1 坚持“供给侧”与“需求侧”发展目标的高度融合 |
4.3.2 坚持“供给侧”有效供给与“需求侧”合理需求的辩证统一 |
第五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结构要素建构 |
5.1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结构要素的生成 |
5.1.1 马克思能力理论是教师能力结构要素生成的理论先导 |
5.1.2 国内外学者的实践探索是教师能力结构生成的重要参考 |
5.2 研究型大学教师道德素养 |
5.2.1 理想信念 |
5.2.2 道德情操 |
5.2.3 核心价值观 |
5.2.4 学术道德 |
5.2.5 社会担当 |
5.3 研究型大学教师学识素养 |
5.3.1 本体性知识 |
5.3.2 条件性知识 |
5.3.3 实践性知识 |
5.3.4 人文知识 |
5.4 研究型大学教师创新素养 |
5.4.1 学术自由意识 |
5.4.2 创新思维能力 |
5.4.3 协同创新能力 |
5.4.4 国际化视野 |
5.4.5 终身学习能力 |
5.4.6 信息整合能力 |
5.5 研究型大学教师心智潜能 |
5.5.1 学术民主意识 |
5.5.2 耐挫抗压能力 |
5.5.3 沟通协调能力 |
5.5.4 健康生活方式 |
第六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的自主发展 |
6.1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主发展概述 |
6.1.1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主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
6.1.2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意义 |
6.1.3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主发展的基本特征 |
6.1.4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主发展的主要内容 |
6.2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生涯的自主规划 |
6.2.1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与内涵 |
6.2.2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
6.2.3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 |
6.2.4 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教师职业生涯自主发展 |
6.3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认同的自主培育 |
6.3.1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认同的概念与内涵 |
6.3.2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认同存在的危机 |
6.3.3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认同的主体构建对策 |
6.4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压力的自主调适 |
6.4.1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压力的概念与内涵 |
6.4.2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现状分析 |
6.4.3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压力的危害 |
6.4.4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压力的自我调适策略 |
6.5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我效能感的自主发挥 |
6.5.1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内涵 |
6.5.2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我效能感的主要特征 |
6.5.3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我效能感自主发挥的意义 |
6.5.4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我效能感的促进对策 |
6.6 研究型大学教师核心竞争力的自主提升 |
6.6.1 研究型大学教师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
6.6.2 研究型大学教师核心竞争力的典型特质 |
6.6.3 研究型大学教师核心竞争力自主提升的路径选择 |
第七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支持系统 |
7.1 教师能力建设支持系统概述 |
7.1.1 马克思能力思想与教师能力建设支持系统的关系 |
7.1.2 教师能力建设支持系统的基本内容 |
7.2 社会支持系统 |
7.2.1 社会支持系统构建的意义 |
7.2.2 政府调控支持系统 |
7.2.3 市场调节支持系统 |
7.2.4 社会组织及其他支持系统 |
7.3 学校支持系统 |
7.3.1 学校支持系统建设的意义 |
7.3.2 “大师”引培支持系统 |
7.3.3 学科文化支持系统 |
7.3.4 组织环境支持系统 |
7.4 权利保障系统 |
7.4.1 权利保障系统构建的意义 |
7.4.2 资源禀赋保障系统 |
7.4.3 公平激励保障系统 |
7.4.4 民主监督保障系统 |
7.4.5 继续教育保障系统 |
7.4.6 法制保障系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以湖北省利川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文献概况 |
(二)文献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的内容框架 |
四、创新与展望 |
(一)创新点 |
(二)研究展望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 |
(一)人力资本 |
(二)人力资源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一)早期的人力资本理论 |
(二)现代的人力资本理论 |
(三)当代的人力资本理论 |
(四)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
(五)国内的人力资本研究 |
三、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一)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进程 |
(二)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概状 |
四、文化资本理论 |
五、分析与评价 |
小结 |
第二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之关系 |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成绩 |
(一)基础设施与人居环境显着改善 |
(二)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
(三)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初见成效 |
(四)特色村寨建设模式逐渐形成 |
二、人力资源开发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的作用 |
(一)有利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脱贫致富 |
(二)有利于人口数量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本优势 |
(三)有利于村寨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
(四)人力资源开发是特色村寨建设的核心动力 |
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意义 |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目标的内在要求 |
(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
(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各利益相关者的基本要求 |
(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特殊性 |
小结 |
第三章 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概况和问题分析:基于利川市五个村寨的调查 |
一、利川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概况 |
(一)利川市概况 |
(二)利川市五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概况 |
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概况 |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存量状况 |
(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
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所存在的问题 |
(一)人力资源开发能力薄弱 |
(二)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意识不强 |
(三)特色村寨人口大量外流 |
(四)特色村寨各类人才匮乏 |
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各级政府统筹力度不够 |
(二)特色村寨人才培训经费不足 |
(三)特色村寨人才培训资源整合不力 |
(四)高等教育专业滞后于特色村寨建设 |
小结 |
第四章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构想 |
一、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原则 |
(一)客观性原则 |
(二)前瞻性原则 |
(三)动态性规律 |
(四)适度性规律 |
(五)层次性原则 |
二、特色村寨人力资源“文化+”开发构想 |
(一)“文化+支柱产业” |
(二)“文化+特色旅游” |
(三)“文化+民居建筑” |
(四)“文化+地方医药” |
(五)“文化+现代科技” |
(六)“文化+内部要素” |
三、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的内涵 |
(一)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的含义 |
(二)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的基本要求 |
四、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构建意义 |
(一)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的构建目标 |
(二)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实施的意义 |
(三)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的现实困境 |
小结 |
第五章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理念认知 |
(一)充分认识人力资源战略地位 |
(二)优化人力资源开发生态环境 |
(三)确立人力资源开发重点目标 |
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培育对策 |
(一)加强人力资源基础性开发 |
(二)加强职业教育的规范化发展 |
(三)加强各类教育主体的统筹协调 |
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规划统筹 |
(一)完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
(二)完善人力资源开发政策 |
(三)完善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 |
(四)完善人力资源统筹运行机制 |
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保障措施 |
(一)完善政策和法律 |
(二)建设人力资源信息库 |
(三)完善考评机制 |
(四)优化监督机制 |
小结 |
第六章 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的个案分析 |
一、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支柱产业”模式的个案研究:以新河村为例 |
(一)新河村的基本情况 |
(二)新河村的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
(三) 新河村的人力资源“文化+支柱产业”开发对策 |
二、人力资源开发“文化+特色旅游”模式的应用研究:以张高寨为例 |
(一)张高寨的基本情况 |
(二)张高寨的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
(三)张高寨的人力资源开发“文化+特色旅游”对策研究 |
三、“文化+内部要素”模式实证研究:以利川灯歌传承人为例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概述 |
(二)利川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非遗产传承人的现状及反思 |
(三)非遗传承人人力资源“文化+内部要素”开发 |
小结 |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我国环境法治的社会资本理论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我国的环境法治建设与环境法治失灵 |
第一节 我国的环境法治建设与生态环境恶化 |
一、我国环境法律规范体系建设与生态环境恶化 |
二、我国环境法治实施体系建设与生态环境恶化 |
三、我国环境法治监督体系建设与生态环境恶化 |
四、我国环境法治保障体系建设与生态环境恶化 |
第二节 我国环境法治失灵的自身原因分析 |
一、观念层面:生态主义价值理念尚未统领环境法治 |
二、制度层面:环境法律制度的认同度和权威性不高 |
三、运行层面:环境法治运行的体制机制不畅 |
第三节 我国环境法治研究的不足与社会资本理论考察的必要性 |
一、我国现行环境法治研究及其解析和校正环境法治失灵的不足 |
二、我国环境法治引入社会资本理论考察的必要性 |
第二章 社会资本理论:考察我国环境法治的新视角 |
第一节 社会资本理论的基本内涵 |
一、社会资本的定义 |
二、社会资本的属性 |
三、社会资本的构成 |
四、社会资本的类型划分 |
第二节 社会资本理论的历史沿革 |
一、资本理论的发展历程 |
二、社会资本理论的产生 |
三、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与繁荣 |
第三节 社会资本理论向相关学科的扩张 |
一、社会资本理论向经济学、政治学的初步扩张 |
二、社会资本理论向相关学科的全面扩张 |
三、社会资本理论向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的扩张 |
四、社会资本理论向法学领域的扩张 |
第四节 社会资本理论考察环境法治的视角选择 |
一、本文对考察环境法治的社会资本界定 |
二、社会资本理论考察的视角选择:网络、规范、信任 |
三、环境法治接受考察的视角选择:观念、制度、运行 |
第三章 基于网络的环境法治考察 |
第一节 考察环境法治的网络 |
一、环境法治的网络分析 |
二、考察环境法治的网络基本类型 |
三、基于网络考察环境法治的重要意义 |
第二节 环境法治失灵的网络解析 |
一、环境法治失灵的立法网络解析 |
二、环境法治失灵的实施网络解析 |
三、环境法治失灵的监督网络解析 |
第三节 环境法治的网络优化 |
一、环境法治网络优化的模式选择 |
二、环境法治网络优化的战略部署 |
三、环境法治网络优化的实践路径 |
第四章 基于规范的环境法治考察 |
第一节 考察环境法治的规范 |
一、考察环境法治的规范界定 |
二、考察环境法治的规范基本类型 |
三、基于规范考察环境法治的重要意义 |
第二节 环境法治失灵的规范解析 |
一、环境法治观念冲突的规范解析 |
二、环境法律制度权威不足的规范解析 |
三、环境法治运行不畅的规范解析 |
第三节 环境法治的规范整合 |
一、环境法治规范整合的模式选择 |
二、环境法治规范整合的战略部署 |
三、环境法治规范整合的基本路径 |
第五章 基于信任的环境法治考察 |
第一节 考察环境法治的信任 |
一、考察环境法治的信任界定 |
二、考察环境法治的信任基本类型 |
三、基于信任考察环境法治的重要意义 |
第二节 环境法治失灵的信任解析 |
一、环境法治失灵的观念信任缺失 |
二、环境法治失灵的制度信任缺失 |
三、环境法治失灵的运行信任缺失 |
第三节 环境法治的信任建构 |
一、环境法治信任建构的目标定位 |
二、环境法治信任建构的战略部署 |
三、环境法治信任建构的基本策略 |
结语 |
一、环境法治失灵:我国环境法治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形成鲜明反差 |
二、社会资本缺失:我国环境法治失灵原因的新诠释 |
三、社会资本积累:我国环境法治失灵校正的新路径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科研业绩 |
后记 |
四、论人力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D]. 胡鑫. 吉林大学, 2021(01)
- [2]“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D]. 张珍.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3]浙江省海洋人才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的分析[D]. 乙安顺.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3)
- [4]基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开发探讨[J]. 刘庆龙.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9(10)
- [5]离退休干部社会参与问题研究 ——以黄浦区为研究个案[D]. 罗申汶. 东华大学, 2019(03)
- [6]精准扶贫视域下甘肃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 潘星艳. 宁夏大学, 2019(02)
- [7]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 ——以花垣县子腊村为例[D]. 陈茜. 吉首大学, 2018(02)
- [8]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研究 ——基于马克思能力思想视域[D]. 吴永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9]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以湖北省利川市为例[D]. 尹春芬. 中南民族大学, 2016(04)
- [10]我国环境法治的社会资本理论考察[D]. 徐忠麟. 武汉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