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创造更大的未来

李嘉诚创造更大的未来

一、李嘉诚缔造更大的将来(论文文献综述)

戴洪涛[1](2020)在《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模式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家族企业传承的相关模式经验进行总结分析,试图从现代经济学视角提出适合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变革模式。家族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从现实情况看,在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家族企业将普遍面临接班问题。但从全球范围看,家族企业的传承往往具有很高的失败率,国内外的事实深刻的表明传承对于中国家族企业群体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着力从理论上破解中国家族企业的传承难题是当前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难题。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笔者发现理论界对于家族企业传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学、商科等领域,从现代经济学视角对家族企业传承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因此,笔者力图在创新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从共有产权相关理论的视角,对中国目前普遍存在的三种传承模式提出相应的变革策略。并结合互联网新科技区块链技术的相关应用,有针对性的提出融合区块链技术思想的中国家族企业传承变革的新模式。为了更好的完成研究目的,本文主要使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大量国内外案例的分析进行深入的提炼和归纳。并结合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现实困境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通过对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系统总结,笔者认为中国家族企业目前的传承主要集中在一代创始人到二代继承人的阶段。这一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家族企业创始人在企业传承的作用是极为关键的。而通过对国外诸多家族企业传承的案例分析,笔者认为家族企业的传承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即便是同一个国家同一个领域的家族企业传承的模式也有很大不同,这体现了企业传承具有高度的独特性。另外,虽然继承的产权设计非常重要,但从各国的实践来看并没有一个统一或者标准的产权设计模式可供选择。具体的传承模式之间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因此,本文的另一个结论认为,不管是家族企业二代继承还是内部培养抑或是聘用外部职业经理人,这三种模式都有可取之处,具体选择何种模式为主要依赖于家族企业创始人的决策。而对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第四种传承模式,笔者在理论层面进行了一定探索。但是否选择使用区块链技术,或者区块链技术如何使用,这些问题还要由企业自己来决定。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区块链技术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其自身在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区块链技术已经展现出了巨大和深远的应用前景。这也启示中国的家族企业家要高度关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善于利用新技术新理念来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杜可风[2](2020)在《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文中认为“V/A+PP”作为汉语中一种比较独特的结构,常用度较为高频,用法较为广泛,可以置于结构中的“P”主要有“于、乎、自、以、向、往、在”等,介词最基本的句法特征就是必须介引其后宾语,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可以充当状语,还可以充当谓词的补语。具体而言,全文主要探讨谓词与后面的介词短语形成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力求从多角度、多方面考察介词短语“PP”与谓词“V/A”的组合特点与发展结果,印证“V/A+PP”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互相牵制,互相约束的关系。关于“V/A+PP”中双音节谓词“V/A”的考察则相对匮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在具体个案的理论解释方面,主要采取共时探究为主,历时考察为辅,语言描写与理论解释、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与演绎推理、语法研究与认知语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强化相关语言现象的描写,综合运用词汇化、语法化、附缀化、主观化、认知语法、韵律句法等相关理论进行整体性探究。关于介词短语处于谓词后充当补语的全面考察,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分为上下两编共十二章,其中两章属于宏观总论概括,其余属于微观研究,每个章节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条分缕析的梳理语言现象。第一章总体概括“V/A+PP”结构的性质、类别与功用,“V/A”表现为单、双音节谓词,“PP”为介词短语,由“于、乎、自、以、向、往、在”与宾语所组成,宾语一般为体词成分“NP”,少数为指称性谓词成分“VP”。具体描写和分析单、双音节“V/A”对“P”产生不同的影响与作用,探究“P”的性质与功用。第二到六章,从宏观角度分别探究跨层结构“A在”、“(V)自”的附缀化及其叠加式、“V/A乎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V往NP”结构发展与演化,通过整体结构的考察,揭示“V/A+PP”结构的特性与种类。第七章阐述结构的演化倾向、发展诱因,主要从“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与机制出发,阐述整体构造发展演化所产生的多种语法现象。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考察“P”进入词内的词汇化特征、成词后的再次演化,前附于谓词而附缀化,附加在双音节谓词或附缀结构之后而零形化,零形化诱导双音节谓词“V/A”及物化等一系列语言现象,谓词与介词短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八到十二章,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主题的情况下,注重微观研究,分别选取否定副词“难于”、构式“看在X的份(面/分)上”、形式动词“给以”“予以”、“不外乎”、“仅限于”等不同个案,从多方面、多维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分析它们的性质与类别、动因与机制、演化趋势与发展规律、语义特征与表达功用,重点对那些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变化较为显着的语言现象,作出微观的描写与阐述,阐释它们演化的动因与机制,揭示汉语“V/A+PP”结构的演化趋势与发展结果。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汉语研究提供语法规律,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检索技术,大量挖掘符合本文主题的汉语语料,在语言事实的基础上,详细总结出汉语“V/A+PP”跨层结构发展的语法规律。其次,为词库输入新成员,语言处于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中,谓词和介词短语的跨层组合也不例外,“V/A+PP”处于述补结构向述宾结构演化的过程中,“V/A+PP”发生了重新分析,产生一批新词语、新形式,为汉语词汇系统融入新词语,为词典编撰工作提供参考范围,为汉语教学和自动化处理带来便利。最后,为语言理论的验证融入新思路,一方面对汉语“V/A+PP”结构的认识更加深化,尤其是深入了解汉语中大量跨层结构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对词汇化、语法化、词缀化等相关理论的运用更加完善,特别是使用相关语言学理论对一些汉语语法问题进行阐释。总体而言,这方面的研究为汉语跨层词汇化和语法规律的探索打开全新的视角,为揭示人类语言中关于谓词与介词短语的演化趋势提供一定的语言事实和理论基础。

邓绍芬(Tang Siu Fan Lorraine)[3](2019)在《香港幼教师范生实习经历与专业认同研究》文中提出幼儿教育是人生教育之始,幼儿老师则承担着幼儿第一位灵魂导师的重任,因此优质的幼儿教育需要一批拥有高度教育热忱和强烈专业认同的幼儿教师团队,发挥其引路人的重要角色和功能。与此同时,幼儿教育培训机构则有义务和需要培育拥有良好专业认同感的幼儿教育师范生。在香港,为配合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学课程已由七年制改为六年制,因而在新学制下,幼儿教师职前培训课程,也由三年缩短为两年。2015年,香港政府发表“免费幼稚园委员会报告”,强调提升幼稚园教育的貭素。上述政策的公布和调整,使得职前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也因此作出了相应调整。在众多幼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笔者认为,实习是有效促进幼儿教育师范生专业认同的重要环节。因此,为提高幼师专业素质,幼儿教育培训机构需要重新审视幼儿教育师范生实习经历和其对教师专业认同的影响,促进幼师专业认同的发展。本论文采用质性研究范式,通过对香港一所最具规模的幼儿教育学院内9名幼儿教育师范生的深度访谈和交流,透过「叙事研究」结合「扎根理论研究」分析方法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包括: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他们的教师专业身份认同建构过程是怎样形成的;在师范生的学习过程中,影响学生的专业认同因素有哪些;实习经历对学生专业认同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实习教育以加强幼儿教育师范生的专业认同等。论文导论部分首先简述香港幼儿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况,接着探讨了当前香港幼儿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在界定若干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通过回顾和梳理关于专业认同和教育实习等相关理论的研究文献,确定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三章,笔者从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的方法对比入手,确定了质性研究的可行性和设计、分析思路,同时还分析了其效度、信度及局限性;第四章以实地调研的方式,对9名幼儿教育师范生进行访谈,透过叙事研究的主题分析法探讨实习经历在其专业认同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第五章进一步分析了他们在实习期内建构起教师专业认同的不同阶段及特征;第六章,笔者根据访谈以及其他资料,以扎根理论为分析基础,探讨影响幼儿教育师范生专业认同的因素,以“个人”、“专业”和“实习”这三个层面的模型搭建来阐述其对他们教师专业认同的相互影响作用;第七章笔者探讨实习制约专业认同的具体表现并针对现有实习培训内容的现状和不足,提出优化和改进策略,主要包括强化幼儿教育师范生培训的师德修养、加强幼师自学能力的培养、提升幼师反思能力,以及增加导师对观课和评课的指导效能、共建学习社群以及加强幼儿教育师范生对持续专业发展的认识等。最后在结语部分,笔者总结研究的结果,并对香港幼儿教育师范生实习培训发展进行了展望。由于在笔者之前,香港还没有较系统化及深入的研究,探讨实习课程对幼儿教育师范生专业认同的影响,更少有人提出改进措施,因此,笔者希望本次研究能发挥抛砖引玉的功能,建构起一个完善的实习课程以提升幼儿教育师范生的专业认同感,未来与其他专业的幼教老师和培训机构一起,为香港的幼儿教育提供有一个更优质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力量。

区少铨(Au Siu chuan)[4](2019)在《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建于1870年的东华医院,是香港历史最久远及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设立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及社会服务。至2017年,东华三院在全香港设有超过300个服务单位,雇员人数逾一万名。自1880年开始在香港提供教育服务,在香港共设有52所学校,包括专上院校、中学、小学、幼儿园,以及特殊学校的完整教育体系,为香港最具规模的办学团体之一。东华医院成立初期至二十世纪初一段长时间内,曾一度是华人社会的权力中心。东华医院的董事集中了香港社会上举足轻重,及具有名望的华人绅商,属于士绅阶层的东院董事,经常负起排解纷争、维持地方秩序的责任。英政府亦乐意透过东华医院来维持华人的社会秩序。东华医院故此一直有特殊的社会地位,直至二次大战之后,方才日渐减退。本文以东华三院(The 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兴办教育的过程及其教育服务的变迁为例子,探讨民间非牟利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在香港社会经营教育服务的态度及实况。本文通过研究香港政府对东华教育服务的扶助及干涉的情况下,东华如何扩大其服务范围,改变课程和教学,由塾馆演变为现代化的多元教育机构。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简介东华三院的历史发展,概括说明从广福义祠至建立东华医院,以及三所医院联合组织成“东华三院”的历史背景。东华三院除赠医施药外,更同时兼及社会福利服务,东华总理在不同的阶段,开展的社会服务皆有不同特色,救济范围广及国内外同胞,也反映了东华三院和港英政府、中国政府、海外华人的互动情况;第二章是说明东华兴办教育的第一阶段,东华自1880年利用文武庙捐款收益从事教育服务,创办第一所义学,从私塾形式扩展至现代化的小学,为贫苦学生提供免费教育的发展过程,其间义学在课程及管理上皆改了重大的改革,进而与另一历史悠久机构香港乐善堂义学作横向比较,以分析东华教育在当时发展的水平;第三章是叙述东华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战后东华三院全面恢复教育服务,及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东华三院配合政府的发展步伐,着手开办中、小学、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发展正规和系统化的教育服务。到了 1997年,东华三院的教育进入了第三阶段,在配合政府的教育政策的前提下,学校课程及活动上皆有不同的调适,而且发展了东华三院的德育课程,以建立“东华人”对国家及办学机构的归属感。东华三院亦与时并进,配合社会的转变和市民的需求不断改善及扩展包括大专等各项教育服务;影响东华三院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政治的影响及“东华人”精神尤其是突出的方面,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特区政府、香港社会的互动上,皆有超越其他办学团体的优势;东华学校重视价值教育,品德培养,因此栽培了众多出色的毕业生,这些“东华人”反映了“东华精神”,在香港各行各业均发光发亮。研究显示,东华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民办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从办理学校的经过观之,东华在经费取得、学校的管理、发展策略与政府的交涉,均有其成功之处,总结东华成功从传统民间慈善机构转型为现代化的多元办学机构的成功经验,能为中港未来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模式。

晏福宝[5](2018)在《希望与教育—一种教育哲学的阐释》文中研究指明物质主义盛行的当下,死亡、自杀、自毁、自弃、绝望、迷茫、沮丧、抑郁…消极情愫肆意地啃噬生命,个体出现存在与精神危机,个体希望之绝、希望无望。生命现实与理想,实有与空无之间失去相关性,生命内在绵延断裂与外在流动停滞,个体生命“乌托邦”的世界消逝,生命陷入“当下瞬间黑暗”之中,致使生命成长的连续性中断与生长困境。个体’此在’由’尚在’决定,个体生命本质在’未来’中开显,而不是’回忆’;个体生命成长不是过去的’回望’,而是未来的’希望’。个体的成长是建构希望的艺术,个体生命应学会建构完美、理想的影象,即生命前方美好的“缺席者”或称为“虚位”。当生命在阴暗、荒原、苦难、绝望的境域时,运用想象功能,邀请希望影象的参与,开启生命与影象的对话,唤醒个体内在的生命的活力,激发生命的潜能,找寻到通往光明与希望的路途。希望是一个面向未来的美好影象,是一个美好的’缺位者’。它作为一个意向’他者’的自身,缘起于现实自身此在,是超越现实此在的“尚在”,是促成生命内在的绵延与外在的流动的成长机制。希望是生命的’乌托邦’的新界,也是教育的空间与地界。希望在’实在’与’尚在’的边缘,在’此在’与’彼在’的边界,在’现在’与’未来’的节点。个体在实在与欲为的边缘位置,以一种敞开的生命姿态,邀请一个更优秀’我’的参与,建构希望图影,开启新的’生命图式’,催化生命’未来图式’改造。教育应以’乌托邦’的姿态和’尚在’之希望来打开生命,唤醒生命结构中那个尽善尽美的自我,通过现实之我与理想、完美、欲为的’影象’展开对话与潜对话,激发生命的势能与潜能,推动生命的发展与向前,为苦难的生命与绝望旋涡中的个体,带去超越的生命力量。教育应是建构个体希望、分享希望、共享希望的艺术。在教育过程中,唤醒个体希望影象,植入希望的信念,学会希望,学会希望的生活知识。个体教育实质从希望的角度来论,就是缩小现实’本我之象’与’理想之象’的距离。教育应践行有希望空间的教育或蕴藏希望的教育,在教育中展开艺术的教育、影象的教育、死的教化,从而引领生命朝向未来,建构“乌托邦”的美好世界,恢复生命成长的内在连续性,促成生命内在时间的绵延与外在空间的流动,使生命诗意的栖居。

李超[6](2017)在《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研究》文中提出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与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往的那种以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心理素质提升的教育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自身发展和社会的现实需求。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政策,将提升青年的心理素质作为本国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与内容。由此,以研究人的心理素质为主要对象的情商理论得到了蓬勃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发达国家高校中情商培养的广泛开展。众所周知,课程是教育活动中能够促进学生素质提升最为直接、最为重要的基本因素,因而有效的情商培养课程是真正落实情商培养、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所在,科学、系统地设计情商培养课程自然成为研究的着力点与切入点。虽然我国部分高校中也开设了相关的情商培养类课程,但从整体上来看,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仍然处于自发的、经验状态,还存在着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诸如课程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课程学习缺乏系统性、评价方式不具科学性、师资队伍不够健全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情商培养的效果,以致于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依然大量存在,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日益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基于情商培养类课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要想构建出适合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情商培养课程,理应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安排。为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情商理论、情商测评、情商作用、已有研究的不足以及我国高校情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梳理与总结。其次,编制大学生情商测试量表和访谈提纲,利用实证调研的方法(问卷法和访谈法)分别来探明大学生情商的现状和师生对开展情商培养的需求情况。然后,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视角,系统论述开展情商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同时,对情商培养课程相关的课程设计理论进行深入探索,从中吸纳有助于构建情商培养课程的理论内容。最后,在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高校情商培养的相关经验,对情商培养课程的基本理念、内容设置、实施策略、资源保障、评价与完善等五个方面进行系统、全面地规划。遵循上述研究思路,笔者编制了大学生情商测试量表和访谈提纲,探寻到了大学生情商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以及他们在情商中存在的诸多薄弱环节,厘清了大学生情商发展的相关因素,掌握了师生对开展情商培养的真实想法。在此基础上,笔者借鉴了国内外情商培养经验,基本明确了课程设计的理念和应遵循的原则,设置了情商培养课程的重点内容,提供了情商培养课程可行的实施策略和资源保障方案,并从一定程度上构建了情商培养课程的评价体系和完善机制。本文选取“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研究”为研究主题,具有突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理论意义上来说,本研究有助于合理地确定大学心理教育课程的目标,丰富大学心理教育的课程模式,提炼大学心理教育课程设计的原则,准确选取情商培养课程的内容;从实践价值上来说,本研究研制并提供了大学生情商的测评工具,准确掌握了大学生情商的现状,并提出了用于开展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的实施与管理策略。

杨文学[7](2016)在《信仰无价——一个共产党员的生死财富》文中提出未来的中国是一群正知、正念、正能量人的天下。真正的危机,不是金融危机而是道德与信仰的危机。谁的福报越多,谁的能量越大。与智者为伍,与良善者同行,心怀苍生,大爱无疆。——习近平开篇九问1在"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陈旧话题,不断被刷新纪录的贪官激活的当下,一个共产党员,一个拥有百亿资产的民营企业的创始人,却填写了一份感动国人的答卷。一个用27年的心血,创造了一个年销售额60多亿元、为国家一年就纳税近10亿元的财

宋厚亮,尚文[8](2014)在《王健林首善“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健林是最具雄心抱负的企业家之一,他不仅要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家,还要成为世界级的慈善家。他希望通过规模达数千亿元量级的王健林基金会流芳于世王健林基金会降生的时间近了。十年前,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发下宏愿,要做中国最大的慈善家,世界级的慈善家。凭借信念、纪律和执行力,他缔造了房地产和文化娱乐两大商业帝国,国内罕有匹敌者。去年,

吴巧瑜[9](2011)在《民间商会社会治理功能的变迁研究 ——以香港潮州商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透过对香港潮州商会的个案研究,从对其历史的和现状的考察,来探讨香港潮州商会在三个不同时期的发展模式及其社会治理功能的变迁。众多特殊性使香港社会现象成为独具研究价值的题域,其中,香港民间商会组织无疑应有一席之地。香港民间商会以其兼备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行会组织的双重特征而独具特色,其独特的社会治理功能在香港社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对于香港社会的繁荣稳定,近现代社会主流的观点大多把它归结为香港“行政主导加广泛咨询民主”的政制、规范的法制以及自由的贸易体系等政府与市场的体制要素,甚少从社会层面,如民间商会等中间组织来挖掘其深层的体制外要素。香港潮州商会从1921年成立至今90年来,秉承敦睦乡谊、弘扬文化、促进工商、服务社会、兴学育才、扶贫救灾的宗旨,开拓奋进,使其成就为凝聚香港潮人的核心、联络世界各地潮团的纽带和沟通海内外潮商的桥梁。今天,香港潮州商会作为香港一百多万潮藉乡亲中历史最悠久且最具代表性的工商团体,在香港社会治理的框架中,已经成为与政府、企业并存的第三种力量,在维护市场秩序乃至维持社会正常运作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与作用。论文一方面通过追溯香港潮州商会的发展变迁历史,客观地描述香港潮州商会由一般的地缘性商人团体演变为当今香港突显社会治理功能的工商团体的不同凡响过程的田野志;另一方面,将其作为观察政府与社会的新视角,通过考察商会存在的合法性、商会的内部治理结构、商会的社会网络以及商会的外部制度环境等变量在不同时期的状况与特点,力图揭示香港潮州商会社会治理功能的发展变迁规律。从对研究对象的历史和现状的考察,本文认为,香港潮州商会的发展模式呈现出从传统到趋新再到开放的特点,而其社会治理功能也表现出从自治到协治再到共治的发展变迁逻辑。

胡玉琦[10](2010)在《财富魔笛》文中提出引子17世纪的欧洲探险家们虽然没有征服整个世界,却在澳大利亚一条风景如画的小河边发现了一群悠然嬉戏的黑天鹅。这一发现,彻底崩溃了欧洲人的白天鹅信念。于是人们便把黑天鹅的存在代表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意

二、李嘉诚缔造更大的将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李嘉诚缔造更大的将来(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模式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历史背景
        二、现实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全文的结构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框架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家族
        二、企业
        三、家族企业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节 经济学视角下的理论框架
        一、家族企业传承的高失败率原因探析
        二、本论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三、方案设计
第三章 中国家族企业的演变历程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之前——动荡间断期
    第二节 1978年到1988年——艰难探索期
    第三节 1988到2002年——稳定成长期
    第四节 2002到2012年——跨越发展期
    第五节 2012年至今——成熟稳定期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第一节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几种模式
        一、子承父业
        二、内部培养
        三、引进职业经理人
    第二节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影响因素
        一、一代创始人的决策
        二、意外事件
        三、子女意愿及能力
        四、政商关系与营商环境
    第三节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共性问题
        一、企业创新能力缺乏
        二、对传承认识不足
        三、安全感缺乏
        四、财务作假较为突出
    第四节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面临的挑战
        一、合规性监管的加强
        二、信贷风险加剧
        三、商业模式变革
        四、代际冲突加剧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家族企业传承的国际经验研究
    第一节 美国
        一、美国家族企业概况
        二、美国家族企业传承案例分析
        三、美国家族企业传承的特点
    第二节 日本
        一、日本家族企业概况
        二、日本家族企业传承的典型案例分析
        三、日本家族企业传承的特点
    第三节 德国
        一、德国家族企业概况
        二、德国家族企业传承的典型案例分析
        三、德国家族企业传承的特点
    第四节 韩国
        一、韩国家族企业概况
        二、韩国家族企业传承的典型案例分析
        三、韩国家族企业传承的特点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模式探索
    第一节 二代继承人模式的变革
        一、提前规划布局
        二、选择合适的退出方式
        三、提升子女接班意愿
    第二节 内部培养模式的变革
        一、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
        二、给予接班人充分信任
        三、用制度化解风险
    第三节 职业经理人模式的变革
        一、为风险做好预案
        二、设计合理的股权结构
        三、坚持与时俱进的变革策略
    第四节 基于创新视角的传承模式研究
        一、充分发挥企业家才能
        二、平衡各方利益建立自律的企业生态
        三、高度重视技术变革的风险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模式变革的深层思考
    第一节 家族企业传承的前期准备
        一、提前规划企业传承方案
        二、培育核心价值理念
        三、注重对继承人的培养
    第二节 积极应对传承中的可能风险
        一、对企业财务采取保守态度
        二、避免家族内部冲突
        三、进行合理的股权设计
    第三节 让企业发展造福社会
        一、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慈善活动
        二、保持创业精神
        三、让资本充满活力
        四、做有责任感的企业家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2)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0.1.1 选题缘由
        0.1.2 研究对象
    0.2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0.2.1 研究现状
        0.2.2 研究意义
    0.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方法
    0.4 语料来源与文章体例
        0.4.1 语料来源
        0.4.2 文章体例
上编“V/A+PP”跨层结构及其演化研究
    第一章 “V/A+PP”构造的性质、类别与功用
        1.1 结构性质与构造特点
        1.1.1 “P”居中
        1.1.2 结构特点
        1.2 介词类别与虚化差异
        1.2.1 介词分类与虚化程度
        1.2.2 词性归类与类别判断
        1.3 内部牵制与性质功用
        1.3.1 谓词音节
        1.3.2 性质与功用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从共时角度看“A在”的演化发展与重构
        2.1 语法层次与附缀结构
        2.1.1 内部层次
        2.1.2 附缀结构
        2.2 拷贝构式与构式成分
        2.2.1 结构模式
        2.2.2 成分选择
        2.2.3 语法特征
        2.3 “好在”的再演化与诱因
        2.3.1 情态化
        2.3.2 关联化
        2.3.3 演化成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语“(V)自”的附缀化及其“于”的叠加式
        3.1 构成性质与结构功能
        3.1.1 单音节词
        3.1.2 双音节词
        3.1.3 语义特征
        3.1.4 句法功能
        3.2 词汇化过程及成因
        3.2.1 词汇化过程
        3.2.2 词汇化成因
        3.3 介词叠加与叠加效应
        3.3.1 “V自+于”
        3.3.2 “V于+自”
        3.3.3 产生诱因与叠加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V/A乎 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
        4.1 内部功能与结构转化
        4.1.1 介引功能与宾语扩大
        4.1.2 线性组合与结构转化
        4.2 韵律制约与词汇化等级
        4.2.1 单音节到双音节
        4.2.2 虚化梯度及其词汇化
        4.3 词汇化成因及演化趋势
        4.3.1 演化动因与成词机制
        4.3.2 发展趋势与演化结果
        4.3.3 从附缀化到零形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
        5.1 内部结构与宾语类别
        5.1.1 结构方式
        5.1.2 类别性质
        5.1.3 体标记后附
        5.2 结构转变与演化结果
        5.2.1 附缀化与零形化
        5.2.2 及物化历程
        5.3 演化成因与发展缘由
        5.3.1 介词虚化
        5.3.2 音步制约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V+往+NP”的构造特征及“V往”的词汇化
        6.1 成分性质与语义特征
        6.1.1 组成性质与内部构造
        6.1.2 音节形式与语义特征
        6.1.3 宾语变化与范围扩展
        6.2 结构转化与位移变动
        6.2.1 连动而述补
        6.2.2 述补而述宾
        6.2.3 现实位移与虚拟位移
        6.3 词汇化与内部脱落
        6.3.1 成词趋势与时体标记
        6.3.2 成分脱落与音步和谐
        6.3.3 成词动因与脱落结果
        6.4 本章小结
下编“V/A+PP”跨层结构的再演化研究
    第七章 “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机制
        7.1 构造发展与演化趋势
        7.1.1 结构特性与演化趋向
        7.1.2 及物化与词根化
        7.1.3 附缀结构与附着叠加
        7.1.4 构式化与关联化
        7.2 演化动因与机制
        7.2.1 跨层结构重组
        7.2.2 韵律音步
        7.2.3 语言表达经济性
        7.2.4 语用需求强化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从跨层到副词:“难于”的演化历程与表达功用
        8.1 性质特征与句法分布
        8.1.1 跨层短语“难于”
        8.1.2 粘宾动词“难于”
        8.1.3 副词性“难于”
        8.2 结构演化与表达功能
        8.2.1 行域到知域
        8.2.2 委婉否定
        8.3 词化历程与演化机制
        8.3.1 成词过程
        8.3.2 演化机制
        8.3.3 鉴别标准
        8.4 从述宾到状中
        8.4.1 副词化趋势
        8.4.2 副词化梯度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看在X的份(面/分)上”的构式化及其发展
        9.1 构式特征与构式语义
        9.1.1 内部组件与位置分布
        9.1.2 构式语义与语用功能
        9.2 体标记的鉴定证明
        9.2.1 词性判定
        9.2.2 动介共存
        9.3 词化过程与成词诱因
        9.3.1 跨层结构
        9.3.2 成词诱因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给以”“予以”的词汇化过程及其动因与机制
        10.1 句法功能与语义特征
        10.1.1 语法特征
        10.1.2 虚化程度
        10.1.3 语义特征
        10.2 宾语的种类特性与指称化
        10.2.1 宾语种类
        10.2.2 指称化宾语
        10.2.3 宾语特性
        10.3 发展历程与演化成因
        10.3.1 演化过程与词义虚化
        10.3.2 结构省缩与配合共现
        10.3.3 配合使用与共现搭配
        10.4 使用语体与表达功效
        10.4.1 使用语体
        10.4.2 表达功效
        10.5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不外乎”的主观评注功能及其发展
        11.1 句法位置与后续成分
        11.1.1 句法位置
        11.1.2 组合倾向
        11.1.3 后续宾语
        11.2 语义特征与情态功能
        11.2.1 语义特点的多样化
        11.2.2 表达功能的情态化
        11.3 发展历程与演化诱因
        11.3.1 词汇化过程
        11.3.2 功能虚化
        11.3.3 演化机制
        11.4 叠加用法
        11.5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从“限于”到“仅限”的词汇化与再演化*
        12.1 演化过程与成词动因
        12.1.1 固化成词
        12.1.2 成词动因
        12.1.3 动词虚化
        12.2 限定强调与形成原因
        12.2.1 前加限定
        12.2.2 凸显强调
        12.3 表达功用与发展演化
        12.3.1 语用功能
        12.3.2 “于”的零形化
        12.3.3 配合使用
        12.4 本章小结
结语和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香港幼教师范生实习经历与专业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香港教育政策的历史和发展简述
    1.2 香港幼儿教育和幼师培训发展概览
    1.3 香港幼儿教育师资培训现状
        1.3.1 幼师师资分析
        1.3.2 幼儿教育师资培训的供求情况
        1.3.3 香港教育局针对幼儿教育证书/高级文凭的课程架构指导意见
        1.3.4 A学院的幼儿教育师范生培训内容简介
    1.4 研究缘起
        1.4.1 香港幼儿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1.4.2 专业认同对幼儿教育师范生的重要性
        1.4.3 教育实习对幼儿教育师范生的重要性
    1.5 本文研究的主旨及理想
    1.6 研究问题的设定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问题
    1.7 研究价值
        1.7.1 准确捕捉幼儿教育师范生内心的声音
        1.7.2 补充幼教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不足
        1.7.3 促进幼儿教育师资力量的专业发展
    1.8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身份认同的定义
    2.2 教师专业认同的理论基础
        2.2.1 “专业”的内涵与特性
        2.2.2 教师专业认同的内涵
        2.2.3 教师专业认同的维度
        2.2.4 影响教师专业认同的因素
        2.2.5 教师专业认同的重要性
        2.2.6 建构教师专业认同的过程
        2.2.7 师范生与教师专业认同的关系
    2.3 教育实习的理论基础
        2.3.1 教育实习的定义和重要性
        2.3.2 现行教育实习课程的不足
    2.4 教育实习与幼儿教育师范生专业认同的关系
        2.4.1 幼儿教育师范生教育实习与专业认同的质性研究
        2.4.2 实习影响教师专业认同形成机制
        2.4.3 教育实习对提升实习教师专业认同的影响
        2.4.4 实习期后实习教师专业认同存在差异的原因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的比较
    3.2 选择质性研究方法的原因
    3.3 叙事研究
        3.3.1 叙事研究的起源
        3.3.2 叙事研究是研究教师专业身份认同建构过程的最佳方法
        3.3.3 叙事研究方法概述
    3.4 扎根理论研究
        3.4.1 扎根理论的起源与变化
        3.4.2 扎根理论的分析过程
    3.5 叙事研究与扎根理论的比较
    3.6 叙事研究与扎根理论研究结合
    3.7 资料收集
        3.7.1 学生样本
        3.7.2 老师样本
    3.8 研究方法及手段
        3.8.1 访谈
        3.8.2 档案收集
        3.8.3 其它
    3.9 数据分析
        3.9.1 资料收集和编码
        3.9.2 资料整理和分析
    3.10 研究的效度与信度
        3.10.1 效度的建构
        3.10.2 信度的建构
    3.11 研究的局限性
第四章 实习师范生专业认同构建案例
    4.1 吴康的故事
        4.1.1 实习前的经历
        4.1.2 实习期的体验
        4.1.3 实习后的决志
        4.1.4 叙说中的主题分析
        4.1.5 吴康的教师专业认同构建过程
    4.2 萧永的故事
        4.2.1 实习前的经历
        4.2.2 实习期的体验
        4.2.3 实习后的决志
        4.2.4 叙说中的主题分析
        4.2.5 萧永的教师专业认同构建过程
    4.3 包怡的故事
        4.3.1 实习前的经历
        4.3.2 实习期的体验
        4.3.3 实习后的决志
        4.3.4 叙说中的主题分析
        4.3.5 包怡的教师专业认同构建过程
    4.4 黄志的故事
        4.4.1 实习前的经历
        4.4.2 实习期的体验
        4.4.3 实习后的决志
        4.4.4 叙说中的主题分析
        4.4.5 黄志的教师专业认同构建过程
    4.5 郭天的故事
        4.5.1 实习前的经历
        4.5.2 实习期的体验
        4.5.3 实习后的决志
        4.5.4 叙说中的主题分析
        4.5.5 郭天的教师专业认同构建过程
    4.6 杨林的故事
        4.6.1 实习前的经历
        4.6.2 实习期的体验
        4.6.3 实习后的决志
        4.6.4 叙说中的主题分析
        4.6.5 杨林的教师专业认同构建过程
    4.7 梁易的故事
        4.7.1 实习前的经历
        4.7.2 实习期的体验
        4.7.3 实习后的决志
        4.7.4 叙说中的主题分析
        4.7.5 梁易的教师专业认同构建过程
    4.8 周一的故事
        4.8.1 实习前的经历
        4.8.2 实习期的体验
        4.8.3 实习后的决志
        4.8.4 叙说中的主题分析
        4.8.5 周一的教师专业认同构建过程
    4.9 张茵的故事
        4.9.1 实习前的经历
        4.9.2 实习期的体验
        4.9.3 实习后的决志
        4.9.4 叙说中的主题分析
        4.9.5 张茵的教师专业认同构建过程
    4.10 小结
第五章 幼儿教育师范生专业认同构建过程分析
    5.1 专业认知更新阶段
        5.1.1 自我形象的认知
        5.1.2 教师角色认知
        5.1.3 专业知识认知
        5.1.4 教学环境认知
    5.2 专业情感更新阶段
        5.2.1 专业情感转向
        5.2.2 接纳教师身份
        5.2.3 自我效能感
    5.3 显性专业行为阶段
        5.3.1 自我反思
        5.3.2 教学行为改变
        5.3.3 专业承诺
        5.3.4 自我规划
    5.4 三个阶段的关系
    5.5 教师专业认同构建过程的特征
        5.5.1 共同主题
        5.5.2 差异性
        5.5.3 主观能动性
        5.5.4 阶段性
        5.5.5 动态性
        5.5.6 身份多样性
        5.5.7 专业认同易受个人和环境因素所影响
第六章 实习过程影响师范生专业认同的因素
    6.1 研究影响师范生专业认同因素的分析结果
        6.1.1 开放式编码检测结果
        6.1.2 轴心式编码检测结果
        6.1.3 选择性编码结果及模型建构
    6.2 各项影响幼儿教育师范生专业认同的因素
        6.2.1 个人层面因素
        6.2.2 专业层面因素
        6.2.3 实习层面因素
    6.3 小结
第七章 实习对师范生专业认同的制约表现及应对策略
    7.1 实习制约专业认同的具体表现
        7.1.1 实习幼儿园硬性条件对专业认同的制约
        7.1.2 实习课程对专业认同的制约
        7.1.3 实习过程对专业认同的制约
        7.1.4 外在价值与内在冲突对专业认同产生的制约
    7.2 优化实习培训的策略及建议
    7.3 小结
结语: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致谢

(4)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题目说明
    二、选题意义
        (一) 研究的意义
        (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限制
    三、研究现状
        (一) 关於香港史相关的研究
        (二) 关於东华三院历史的相关研究
        (三) 关於东华三院档案的说明
第一章 东华三院概况
    第一节 从广福义祠到东华医院、东华三院
        一、东华医院成立的背景
        二、从广福义祠到成立东华医院
        三、东华医院中医理念与港英政府磨合
        四、东华医院至东华三院
    第二节 东华医院非医疗功能的拓展及与港英当局的磨合
        一、东华医院救助与善业
        二、海内外社团与东华医院的关系
        三、华人社会仲裁与港英政府价值观磨合
    第三节 东华领袖与香港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一、买办绅商:面向祖国的年代(1880-1930)
        二、官商巨贾:立足香港寻求发展(1931-1980)
        三、商界精英:植根香港,回归祖国时期(1981-1997前後)
    小结
第二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上1880-1945)
    第一节 东华医院文武庙义学
        一、设立文武庙义学社会背景
        二、文武庙义学招生动机与扩展策略
        三、文武庙义学办学形式及课程
        四、文武庙义学师资及教学概况
        五、文武庙义学收费及学校管理
    第二节 东华医院义学的早期发展及改革
        一、小学的办学策略、学生入学
        二、小学的学制与课程
        三、义学师资及学与教情况
    第三节 东华医院义学与乐善堂义学的横向比较
        一、校舍规模及办学动机
        二、师资待遇及学历
        三、行政管理
        四、课程与教学法
        五、学生表现
        六、财政收入来源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一、护士学校的办学背景
        二、东华护士学校课程设置
        三、入学的选拔及就业出路
    小结: 东华医院义学教育之评价
第三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下1946-1997)
    第一节 东华三院小学发展概况
        一、战後小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二、招生动机及学校扩展的策略
        三、小学的收生程序及课程
        四、小学的课外活动
        五、教师的遴选、待遇及专业发展
        六、升学衔接及评量考核
    第二节 东华中等学校教育发展概况
        一、东华三院中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二、教育目的与扩展的策略
        三、课程设置及师资
        四、学生培育及学生支援
        五、学校管理与组织
    第三节 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的发展概况
        一、东华学前教育的发展背景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法
        三、东华特殊学校的办学概况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小结 回归前东华教育之发展
        一、重视教育管理的透明度
        二、重视弱势学生的职业教育问题
        三、灵活有效募款及服务模式
        四、办学团体主导学校的发展方向
        五、东华三院与内地交流之恢复与加强
第四章 香港回归以来东华三院教育发展(1997-2017)
    第一节 回归以来的东华三院中小学教育
        一、中小学的学校管理架构
        二、中学的学制及课程改革
        三、小学的学制及课程转变
        四、东华中小学课外活动的新趋势
        五、学生培育
        六、东华三院中小学教师发展
    第二节 回归後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教育的转变
    第三节 东华大专教育的发展概况
        一、东华学院的发展背景
        二、东华护士学校的结束及中东书院的创办
        三、东华学院发展新里程
    小结-东华三院在特区政府管治下的办学特色
        一、发展东华三院院本德育课程-塑造东华故事
        二、鼓励本地、国内、海外考察交流
        三、办学团体资本强大,对教育发展的强势支持
        四、重视平等机会教育及支援
第五章 东华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的互动
    第二节 过渡期至回归以後的东华三院教育
    第三节 “东华人”“东华精神”与香港社会
    小结
结语: 东华教育服务对民办教育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目录(附表及附图)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后记

(5)希望与教育—一种教育哲学的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价值、意义与方法
第一章 个体绝望:未来虚无
    第一节 生存危机
        一、'爱死'之恋
        二、信仰的危机
        三、存在感的危机
    第二节 希望之绝:未来缺失症
        一、个体现实的沉沦与反'乌托邦'
        二、个体内在时间与外在空间的停滞
        三、个体未来影象的消失
第二章 生命呼告:希望在场
    第一节 何为希望
        一、西方“希望”的理解
        二、中国“希望”的理解
    第二节 希望的实质
        一、希望是生命运动的绵延之流与原始冲力
        二、希望是一种广博的生命透视
        三、希望是一种生命狂欢与诗意栖息
        四、希望是一种'生存美'的艺术
    第三节 希望的来源
        一、希望源于个体生存与生活的有限性
        二、希望源于个体的勇气
        三、希望源于个体与环境的过程—关系
        四、希望源于自我内在的完美与外在的牵力
    第四节 希望的张力与平衡
        一、目标远近的距离平衡
        二、未来与现实生活的平衡
        三、理想之我与现实之我的平衡
        四、希望影象与实践行为的平衡
第三章 希望教育:生命的潜对话
    第一节 希望教育
        一、希望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一种引领生命绵延与流动的教育
        二、希望教育是人按照美的规律与文化塑造的教育
        三、希望教育是一直相遇更好存在(自己)的教育
    第二节 现在与尚在(未来)的对话
        一、“潜在的核心—生命的潜对话”
        二、人具备渴望的天赋
        三、未来(尚在)远比此在更丰富
    第三节 现实之象与影象的对话
        一、自我意向“他者性”的对话
        二、实像与影象的对话
        三、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的对话
        四、现实之我与理想之我的对话
第四章 希望之路:教育建构的艺术
    第一节 希望教育一艺术化的希望
        一、文学:希望的载体
        二、绘画:希望的空间
        三、音乐:希望的路途
        四、诗歌:诗化的希望
    第二节 希望教育—影象内含生命新空间
        一、影象蕴藏空间向现实个体开放
        二、想象创造新的可能
        三、上帝与希望同在
        四、幻象内含生命意向
        五、影视之象映射生命现实之象
        六、乌托邦之象开启现实生命图像
    第三节 希望教育—学会死亡的教化
        一、关于死亡
        二、生与死的对话
        三、面向死亡
        四、思考死亡
        五、学会死亡
结语 面向时间绵延与空间流动的生命活动
参考文献
后记

(6)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对象
        (三)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 国内外情商理论的研究
        (二) 国内外情商测评的研究
        (三) 国外关于情商作用的研究
        (四) 已有研究的不足与分析
    三、主要概念界定
        (一) 情商
        (二) 情商特质
        (三) 情商测评
        (四) 情商培养
        (五) 情商培养课程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大学生情商培养的历史源起及国内外经验
    一、大学生情商培养的历史源起
        (一) 源于高校中的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
        (二) 源于职场中的情商培训
    二、大学生情商培养的国内外经验
        (一) 国外高校情商培养的概况
        (二) 国内高校情商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第二章 大学生情商培养必要性的现实检验
    一、大学生情商现状测评
        (一) 情商测评的目的与功能
        (二) 情商测评工具的编制
        (三) 正式量表的测量学检验
        (四) 大学生情商测评的实施
        (五) 大学生情商测评结果与分析
    二、大学生情商培养需求调查
        (一) 调查目的
        (二) 调查方法
        (三) 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章 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情商培养的理论支撑
        (一) 哲学基础
        (二) 心理学基础
        (三) 社会学基础
    二、情商培养课程设计的理论指导
        (一) 巴昂的情商理论
        (二) 泰勒的课程理论
        (三) 杜威的课程理论
        (四) 多尔的课程理论
第四章 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目标的确立
        (一) 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
        (二) 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目标的功能取向
    二、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 课程地位的基础性原则
        (二) 课程内容的适切性原则
        (三) 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原则
        (四) 课程资源的开放性原则
        (五) 课程评价的多元性原则
第五章 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的内容设置
    一、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
        (一) 具备足够的理论支撑
        (二) 符合大学生的现实需求与兴趣
        (三) 注重内容本身的可接受性
        (四) 突显课程内容的应用性
    二、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内容的组织逻辑
        (一) 以巴昂情商理论主导的课程内容结构
        (二) 以大学生情商现状主导的课程内容结构
第六章 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实施的基本策略
    一、大学生情商培养的课程形态
        (一) 系统性的必修课程
        (二) 灵活性的选修课程
        (三) 综合性的学科渗透课程
    二、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一)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二) 以情境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
        (三) 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三、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的课堂教学实施方案举例
第七章 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的资源保障
    一、教师队伍建设
        (一) 重视专业化情商教师的培训
        (二) 制定完善的情商教师培训方案
        (三) 采取有效的教师培训途径与方法
        (四) 建立健全相关的培训保障机制
    二、课程资源开发
        (一) 建立情商培养课程资源开发的激励机制
        (二) 形成情商培养课程资源开发的网络
        (三) 建立情商培养课程资源库
第八章 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的评价与完善
    一、课程的效果评价
        (一) 注重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
        (二) 加强课程结束时的终结性评价
        (三) 开展日常表现的跟踪考查
    二、课程的效果反馈与完善
        (一) 反馈情商培养课程的效果
        (二) 改进情商培养课程的实施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校大学生情商测试量表(预测版)
    附录二: 高校大学生情商测试量表(正式版)
    附录三: 大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四: 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7)信仰无价——一个共产党员的生死财富(论文提纲范文)

一、采撷信息
二、泪光里的见闻
三、哭声里的故事
四、泪眼里的肖像
五、第三只泪眼
    1、你在一线实习了一周了,你认为自己该怎么开拓业务渠道?
    2、你觉得自己能吃得下推销工作中的苦吗?
六、异样的泪光
七、强者的孤独

(9)民间商会社会治理功能的变迁研究 ——以香港潮州商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中外相关研究动态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二、大陆相关研究现状
        三、香港地区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理论视角与相关概念
        一、理论视角:治理理论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四节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分析框架
        二、研究方法与材料来源
第二章 20世纪初香港社会变迁中的潮商及其商人团体
    第一节 19世纪末20世纪初香港的社会变迁
        一、政治上建立港督专制的殖民管制模式
        二、经济上实行自由贸易制度
        三、社会上形成以英国殖民者和绅商为主宰的治理结构
        四、文化上营造"中西传统共存"的独特人文景观
    第二节 潮州商帮的形成与香港潮商的崛起
        一、近代潮州商帮的形成——以红头船商帮的涌现为标志
        二、红头船商帮闯港谋生的回眸
    第三节 香港潮商地位的嬗变及其早期商业团体的兴起
        一、香港潮商地位的嬗变:从拓荒者到南北行的中坚
        二、早期香港潮商商业团体的兴起
    第四节 旅港潮州八邑商会的合法性考察
        一、合法性的涵义以及合法性的基础
        二、商会合法性的基础和来源:传统文化认同
第三章 传统与自治:早期香港潮州商会的社会治理功能
    第一节 传统的自主自治结构
        一、自主治理的内部结构
        二、早期商会的运行机制
    第二节 以潮商为主体的社会网络体系
    第三节 外部制度环境
        一、相关法律法规
        二、政策环境
        三、商会与政府的关系
    第四节 自主治理模式下的社会治理功能
        一、自定章程、自筹经费、自我管理与自治功能
        二、办"潮商学校"、修"潮州义山"与服务功能
        三、赈"潮汕八二风灾"与社会公益功能
        四、撤销洋米进口税、恢复香港批信与利益代表功能
第四章 趋新与协治:现代香港潮州商会的社会治理功能
    第一节 法制型治理结构与权威型治理结构的融合
        一、现代商会内部的组织机构设置
        二、现代商会的运行机制
    第二节 国际化社会网络的建构
        一、国际化社会网络建构的动因
        二、国际化社会网络体系建构的标志
    第三节 外部制度环境
        一、在法律法规方面
        二、现代香港潮州商会与政府的互动关系
    第四节 协治治理模式下的社会治理功能
        一、"香港潮州会馆"的落成与自治功能的突显
        二、新春团拜、宴贺乡彦与社会动员功能的加强
        三、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与社会保障功能的拓展
        四、反对重估地税政策与参政议政功能的体现
        五、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与协助政府施政治理功能的渐现
第五章 开放与共治:当代香港潮州商会的社会治理功能
    第一节 合纵连横治理结构的建立
        一、当代香港潮州商会的机构设置
        二、当代商会的运作机制
    第二节 多元化社会网络体系的形成
        一、社会网络的年轻化发展:"香港潮州商会青委会"的成立
        二、社会网络的本土化发展:"香港潮属社团总会"的创立
        三、社会网络的知识化发展:"香港潮汕同学会"的创办
    第三节 外部制度环境
        一、商会与香港特区政府友好的协作关系
        二、商会与大陆地方政府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第四节 合作治理模式下商会的社会治理功能
        一、"盂兰胜会"申遗成功与传统文化道德教化功能的强化
        二、修改会章、鼓励会员积极参政议政与政治功能的突显
        三、积极介入地方社会事务与公共管理功能的彰显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10)财富魔笛(论文提纲范文)

引子
第一章财富魔咒是游走世界的幽灵
    1.千古魔咒:富不过三代
    2.孟子的魔咒: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3. 马克思的魔咒:资本的原始积累都是血淋淋的
    4.托夫勒的魔咒:未来财富的不确定性
    5. 福布斯的魔咒:上了它的名单,你会死得很难看
    6.胡润的魔咒:富不过当代
    7.人性的魔咒:欲望、自私和炫耀
        ○人性的第一个魔咒,就是人的欲望。
        ○自私,这是人性的第二个魔咒。
        ○炫耀,是人性中的第三个魔咒。
第二章财富伦理的灵魂是如何做人
    1.黄金满籝,不如遗子一经
    2.司马光的《训俭示康》
    3.曾国藩的《家书》
        第一、将侯府改名为“八本堂”,以家风教子。
        第二、勤与俭,名门望族延续下去的试金石。
        第三、不给子孙留下太多物质遗产。
    4.德国人让孩子做完整的人
        ○生活教育
        ○动手教育
        ○挫折教育
        ○善良教育
    5.英国人从小注重培养绅士
        ○不娇宠,允许家长体罚孩子
        ○独立意识伴随着孩子的成长
        ○培养勇气,学会忍耐
        ○诚实不是孤立的品德
    6.美国人重视打造孩子的人生计划
    7.犹太人对孩子进行理性教育
        ○独特的家庭早期教育
        ○性格教育
        ○智慧教育
        ○财富教育
    8.比尔·盖茨:再富不能富孩子
        ○吝啬的比尔·盖茨
        ○让孩子尽早独立
        ○在孩子的人生中扮演引导者
    9.洛克菲勒家族的“零花钱家训”
        ○不管是穷是富,让孩子自己去挣零花钱
        ○给孩子钱要有节制
        ○控制零用钱的用途
        ○端正对孩子的爱
第三章财富秩序的核心是新的钱财观
    1.富人只是上帝财富的看管者
    2.追求财富是一种道德
    3.财富并不等同于金钱
        ○金钱是留不住的,而财富则是不可剥夺的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赢得财富的真理
    4.财富是有人格的
    5.聚与散的财富哲学
    6.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7.美国富人的老钱精神
    8.做一个成熟的富人
第四章财富传承是理性的抉择
    1.中国人的继承模式“子承父业”
    2.美国的继承辅导与继承约束
    3.欧洲人的老臣辅佐与家族议会
    4.日本人的“女婿养子”制度
    5.用股权这根魔杖去荫及子孙
    6.借信托之道让财富走得更远
第五章财富永续的奥秘是文化和精神
    1.让富二代有道德地成长
        ○富人,首先是社会人
        ○常怀感恩之心,回报社会
        ○让富二代树立国家观念
    2.财富的延续在金钱之外
    3.布登勃洛克式动力的启示
    4.怀着感激和敬畏的心情对待财富
    5.真正的财富是内心富贵
    6.财富的本质是:没有什么人能够真正拥有
第六章财富接力的本领是从小积累的
    1.为孩子做一个“零花钱”的理财计划
        ○储蓄意识
        ○投资意识
        ○消费意识
    2.参加“省钱夏令营”
    3.建立一个“道德银行”
    4.对孩子进行“苦难教育”
    5.一切从最底层奋斗起
    6.让孩子成为财富的种子
    7.走出“幸运精子俱乐部”
第七章吹响财富帝国的魔笛
    1.到最需要你的地方去做义工
    2.做一件事让更多的人追随你
    3.说服一个老板接受你的方案
    4.推销一个有慈善力的魔笛产品
        ○说服父母同意你的计划
        ○销售资金
        ○管理好你的财务,做好财务分配
        ○建立一个客户档案
    5.建立一个财富魔笛俱乐部
        ○小学阶段
        ○中学阶段
        ○大学阶段
        ○踏入社会
    6.每个人都能建立你的财富帝国

四、李嘉诚缔造更大的将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模式变革研究[D]. 戴洪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2]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D]. 杜可风.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香港幼教师范生实习经历与专业认同研究[D]. 邓绍芬(Tang Siu Fan Lorraine).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 [4]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D]. 区少铨(Au Siu chuan).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希望与教育—一种教育哲学的阐释[D]. 晏福宝.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6]大学生情商培养课程研究[D]. 李超. 辽宁师范大学, 2017(06)
  • [7]信仰无价——一个共产党员的生死财富[J]. 杨文学. 时代文学, 2016(04)
  • [8]王健林首善“王”[J]. 宋厚亮,尚文. 中国慈善家, 2014(06)
  • [9]民间商会社会治理功能的变迁研究 ——以香港潮州商会为例[D]. 吴巧瑜. 武汉大学, 2011(05)
  • [10]财富魔笛[J]. 胡玉琦. 中国作家, 2010(23)

标签:;  ;  

李嘉诚创造更大的未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