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材料化学性能》课的教学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韩霞,刘晓晖,曹宵鸣,刘慧慧,王艳芹[1](2021)在《材料结构与性能理论和实验课程的融合发展》文中指出专业课程是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的高阶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及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融合发展是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关键。文章针对材料化学专业与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介绍了以材料结构与性能课程和材料化学专业实验课程为核心,以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为主线而构建的"特色鲜明、线上线下、科教融合、创新实践"的理论与实践课程融合发展的教学体系,该体系的建设为一流专业建设奠定了基础。
马云,赵为为[2](2021)在《浅谈材料化学双语教学问题与策略》文中认为材料化学双语教学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科研现代化的专业研究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最近几年双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探讨与改进,主要体现为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本文从教材、教学手段与教育理念等多个角度提出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初步应对策略,期望能够为有效提高双语教学水平以及学生学习效率提供新思路。
徐倩,高冉,刘杰[3](2021)在《化学专业材料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程教学改革,是我国教育实践方式不断调整的主要形式。为此,本文结合化学专业材料化学课程基本情况,着重从实践目标、实践方法等方面,分析化学专业材料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以达到明晰学科教学改革要点,促进高校教育人才综合输出的目的。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贺丽华[5](2020)在《高中化学教学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融合策略研究 ——以“电化学基础”为例》文中认为2019年4月,河北省颁布了《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指出高考科目采取“3+1+2”的模式,录取采取“专业+院校”的组成方式。方案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学生中学阶段的学习与大学所学专业、未来的职业选择联系在一起,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并结合高校专业要求选择高考科目。为了适应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在基础教育中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势在必行。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之相关的专业与职业繁多,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职业、培养职业规划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形成健全的职业素养,有利于学生正确选择高考科目以及未来大学专业和从事的职业。本论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了本市高中教学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总结了与化学相关的专业和职业种类,依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深入分析2017版高中化学新课标中可以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高中化学教学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渗透策略。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对张家口市三所普通高中的289名学生和66名教师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师生一致肯定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自我认知薄弱、专业与职业信息获取不足、缺少社会生活实践是致使学生不能准确的规划未来专业与职业的主要因素。教师需要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培训,在教学中多普及相关的专业和职业信息,尽早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为未来职业规划打下基础。(2)总结了以化学为主干课程的大学本科共计13大类40个专业,并根据化学相关专业和职业绘制了以化学学科为中心的四层职业靶心图。依据所获得化学专业或相关职业信息,结合教材内容与课标要求,给出了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融合内容和策略,为高中化学教学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3)以“电化学基础”为例,用“知识线”、“职业线”“认知发展”三条主线对这一章节的教学设计进行梳理,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结合电化学的社会热点、电化学涉及的专业与职业等信息,设计了融合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案例,并进行了“教-学-评”一体化有效教学。教学实践表明学生通过教学获得了相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知识及初步认识与电化学相关的专业和职业。
王伟[6](2020)在《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的理解(即学科理解)是课程与教学领域一个业已存在但容易忽视的研究领域,本轮新课程改革将学科理解作为一个核心问题提出,也是因为其是新课程改革亟待研究的一个领域。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是一个是基础、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它是教师进行深度教学的前提。本研究结合科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科学本质研究成果,从梳理化学学科本质出发,充分利用文本分析法、访谈法、调查法、观察法等多种教育研究方法,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概念、特点、研究向度等诸多要素进行了理论研究,构建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5个维度、28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为标准,从整体调查、具体内容观察两个层面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进行评价,剖析两种水平的特点,挖掘水平、特点背后的影响因素,对此提出多维度、全方位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提升对策。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作为基础的、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其评价标准是多维度、多层次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不高、差异较大,其中青年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尤为薄弱;高中化学教师在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及教学的水平也不高、差异也较大,且关系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以制约因素为主,因此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对教师学科理解概念进行了辨析、界定,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文献综述,确定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论述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PCK理论和深度教学理论进行梳理,研究认为教师学科理解与PCK理论有着紧密的关联,教师进行全面、系统地学科理解是其进行深度教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了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问题以及研究向度。第二章是建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分析科学本质与学科本质的关系,提出学科本质的研究展望,并梳理得出感知、解释、应用、评价四个理解的进程。其次结合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本体论视角,从化学学科发展史中梳理出理解化学学科本质的5个维度,将之作为学科理解的维度,对这些维度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最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对8位专家进行开放式访谈,确定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的初步指标,并结合CVI效度检验法,向10位专家进行内容效度咨询,得到5个维度、28个指标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三章是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整体水平及现状进行评价。研究首先设计调查问卷,根据问卷对1 1 89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调查,再分析调查得到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及现状,最后对此提出了宏观层面的提升对策。第四章是以“原电池”为例,制定高中化学教师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研究对课程标准、高中化学教科书、高考题以及大学教科书中有关“原电池”内容的呈现形式和特点进行分析。其次,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跳出以上几种材料来分析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的生长点,从而确定每个指标“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五章是对以“原电池”为例,对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层面的学科理解及其教学水平进行评价。研究遴选10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研究,经过29课时的录像观察、1154多分钟访谈,整理了 31万余字的访谈资料,最终得出10位教师在28个指标上的“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和学科理解教学水平,分析这两个水平的特点以及联系。进一步通过文本分析法得出其两个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特点,得到一些有益的信息。第六章提出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研究认为需要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教学的关系,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教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三重认识境界。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只有补足自身学科理解认识上的短板,及时更新自身的学科理解认识,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去实施相关内容,进而真正达成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素养课”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研究从个人领域、外部领域、实践领域、结果领域四个方面提出整合性的提升对策。在这其中,特别地提出了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标准。第七章是本次研究的反思与展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再次简要介绍了本次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丁能文,王春香,陈军,李之锋,游维雄[7](2020)在《工科特色的材料化学专业《高分子化学》教学初探与实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分析了《高分子化学》在具有工科特色的材料化学专业课程的重要地位及讨论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同时探讨了《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教材、教学目标、教学主要内容、教学方法与策略、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实践教学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陈海锋,叶剑强,沈一洲,曹枫,丁杨彬,徐敏虹,许虹怡[8](2020)在《STEAM理念下材料化学专业教学创新实践体系改革与实践——以湖州师范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为培养材料类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核心能力和必备品格,基于STEAM相关理念与思想,构建以材料化学专业学科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的教学实践体系,包括微信辅助实验室教学实践、计算机辅助化工设计教学实践、材料微结构摄影实践、实验室专利创新实践和陶艺工作坊实践,从STEAM教育理念出发,结合材料化学专业课程的学科特点,总结湖州师范学院材料化学专业近年来在教学实践体系改革方面的经验,对材料化学专业教学创新实践体系进行探讨,为"新工科"背景下综合育人培养实践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邓字巍[9](2019)在《基于网络平台的材料化学问题教学模式实践应用分析》文中指出本研究主要是针对材料化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网络平台的材料化学问题教学模式,并通过教学实验研究,认为该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学习内容以及提高学习效果方面具有重要帮助,同时认为网络平台问题教学的突出优势是网络平台的选择、人员的讨论交流以及动态的教学考核,这些内容有利于推动材料化学教学模式的优化,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王学雷,周晓谦,洪晓东,刘静,杨绍斌[10](2018)在《《材料化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材料化学》作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四个专业的必修课,其课程设置和教学目的是以培养应用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掌握材料化学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本文针对材料化学课程设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训教学的模式改革提出一些意见,并对过程中采取的方法和手段进行举例说明。
二、《材料化学性能》课的教学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材料化学性能》课的教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结构与性能理论和实验课程的融合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特色鲜明、高阶挑战”的理论与实践专业课程体系 |
(一)理论与应用 |
(二)探索与实践 |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
三、“你问我答、师生翻转”的教学方法 |
四、“科研创新、教学更新”的教学内容 |
五、教学效果与建设展望 |
六、结语 |
(2)浅谈材料化学双语教学问题与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双语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
1.1 缺乏合适的教材 |
1.2 缺乏学习积极性 |
2 应对策略 |
2.1 编写新双语教材 |
2.2 优化课程设置,营造学习氛围 |
2.3 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习兴趣 |
3 结语 |
(3)化学专业材料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材料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
2.化学专业材料化学课程开展现状 |
(1)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成效 |
(2)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不足之处 |
①课程教学改革方向模糊 |
②课程教学改革师资力量薄弱 |
③课程教学改革缺乏周期计划性 |
④课程教学改革手段运用不合理 |
3.化学专业材料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 |
(1)课程教学改革方向的明晰化定位 |
(2)课程教学师资力量的提升 |
(3)课程教学改革计划有序规制 |
(4)课程教学手段合理运用 |
(5)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拓展 |
4.结论 |
(5)高中化学教学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融合策略研究 ——以“电化学基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
1.2.1 国外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
1.2.2 国内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
1.3 研究目标、内容、拟解决的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问题 |
1.4 创新点、研究方法及路线 |
1.4.1 创新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路线 |
2 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职业生涯规划 |
2.1.2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2 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 |
3 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
3.1 调查研究的内容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过程 |
3.2 调查研究的数据分析 |
3.2.1 学生调查分析 |
3.2.2 教师调查分析 |
3.3 调查结论 |
4 高中化学教学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融合策略研究与实践 |
4.1 重视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教师素质 |
4.2 教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准备 |
4.2.1 了解更多化学专业以及职业信息 |
4.2.2 分析课标及教材,发掘可以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内容 |
4.3 教学准备 |
4.3.1 预设教学目标 |
4.3.2 融合方式 |
4.3.3 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的预设 |
4.3.4 教学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
4.3.5 教学内容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融合研究 |
4.4 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 |
4.4.1 原电池教学案例 |
4.4.2 化学电源教学案例 |
4.4.3 电解应用教学案例 |
4.4.4 金属的化学腐蚀与防护教学案例 |
4.5 教学实践过程 |
4.5.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4.5.2 教学实施 |
4.5.3 前测与后测 |
4.5.4 教学效果评价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概念界定 |
一、理解 |
二、学科 |
三、学科理解 |
四、学科理解水平 |
五、学科理解水平评价 |
六、相近概念辨析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研究现状框架的确立 |
二、化学等学科的理解研究 |
三、学科本质的理解研究 |
四、课程理解的研究 |
五、化学学科理解及发展演变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内容 |
二、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教师学科理解理论基础与研究向度 |
第一节 PCK理论 |
一、学科知识概念及特点 |
二、学科知识与PCK |
三、学科知识与教师资格认定 |
四、学科知识与教师发展 |
五、学科知识测评研究 |
六、研究启示 |
第二节 深度教学理论 |
一、深度教学的概念 |
二、深度教学的特征 |
三、深度教学的启示 |
第三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及问题检视 |
一、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分析 |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问题检视 |
第四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研究向度 |
一、教师学科本质的特征 |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表征 |
三、教师学科理解的评价 |
四、教师学科理解的价值 |
第二章 化学学科理解的内涵及水平标准构建 |
第一节 学科本质理解—化学学科理解的起点 |
一、理解缘起: 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困境 |
二、学理分析: 理解研究转向的可行依据 |
三、研究维度: 学科本质理解的研究展望 |
四、结语 |
第二节 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标准构建 |
一、从化学史中探寻学科本质的可行性分析 |
二、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原则 |
三、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要素内涵 |
四、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历史探寻与内容呈现 |
五、化学学科理解内容的其它解读 |
第三节 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效度检视 |
一、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一轮专家咨询过程 |
二、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二轮专家咨询过程 |
第三章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方案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调查工具 |
第二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实施与结果分析 |
一、调查的过程分析 |
二、调查的分析过程 |
三、调查的主要结论 |
四、调查的主要启示 |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划分——以“原电池”为例 |
第一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起点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
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二、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三、高考试题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四、大学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五、研究小结 |
第二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
一、化学学科价值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及水平划分 |
二、化学学科方法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三、化学知识结构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四、化学知识获取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五、化学知识本质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六、研究小结 |
第五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测查—一以“原电池”为例 |
第一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研究总体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设计 |
三、研究过程 |
第二节 基于学科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水平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教学水平的解读与分析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表现水平研究的结论 |
第三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分析过程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研究结论 |
第四节 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解读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影响因素分析的结论 |
第六章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
第一节 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的教学 |
一、教师要重新审视素养为本的化学知识教学 |
二、教师学科理解要关照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
三、学科理解须纳入教师成长的专业发展指标 |
第二节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
一、个人领域的提升对策 |
二、外部领域的提升对策 |
三、实践领域的提升对策 |
四、结果领域的提升对策 |
五、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理论研究结论 |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是基础的、典型的教育实践活动 |
(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需要多维、多层的评价标准 |
二、实证研究结论 |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差异较大 |
(二)青年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普遍较弱 |
(三)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具体水平较为薄弱 |
(四)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受多种因素制约 |
(五)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维度的效度评价量表 |
附录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建构表 |
附录三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现状的问卷调查 |
附录四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
附录五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水平的访谈提纲 |
附录六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工科特色的材料化学专业《高分子化学》教学初探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
二 精心选用教材,调整教学学时,彰显重、难点 |
三 采用类比教学方法,解析聚合反应 |
(一) 单体 |
(二) 聚合反应机理 |
(三) 聚合反应速率 |
(四) 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 |
四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习兴趣 |
五 加强基础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 |
六 依托学校优势学科背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
七 结束语 |
(8)STEAM理念下材料化学专业教学创新实践体系改革与实践——以湖州师范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STEAM理念下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 |
2 STEAM理念下创新材料化学专业教学育人实践 |
2.1 微信辅助实验室教学实践 |
2.2 计算机辅助化工设计教学实践 |
2.3 材料微结构摄影实践 |
2.4 实验室专利创新实践 |
2.5 陶艺工作坊实践 |
3 教学实践成果 |
4 结论与启示 |
(9)基于网络平台的材料化学问题教学模式实践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于网络平台的材料化学问题教学模式设计 |
(一) 基于网络平台的材料化学问题教学模式开展的必要性 |
(二) 材料化学教学对象的选择 |
(三) 材料化学教学方法的设计 |
(四) 材料化学教学评价的设计 |
二基于网络平台的材料化学问题教学模式实践分析 |
(一) 教学实践应用概述 |
(二) 教学实践结果分析 |
1.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
2.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
3. 有利于拓宽学生课堂学习内容。 |
4.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
三结语 |
(10)《材料化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课程设置方案说明 |
2 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
3 教学改革措施探索 |
3.1 理论教学过程中的改革措施 |
3.2 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改革措施 |
3.3 实训教学过程中的改革措施 |
3.4 考核方式的改革措施 |
4 结语 |
四、《材料化学性能》课的教学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材料结构与性能理论和实验课程的融合发展[J]. 韩霞,刘晓晖,曹宵鸣,刘慧慧,王艳芹. 化工高等教育, 2021(06)
- [2]浅谈材料化学双语教学问题与策略[J]. 马云,赵为为. 广东化工, 2021(20)
- [3]化学专业材料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 徐倩,高冉,刘杰. 当代化工研究, 2021(09)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高中化学教学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融合策略研究 ——以“电化学基础”为例[D]. 贺丽华.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 [6]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D]. 王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7]工科特色的材料化学专业《高分子化学》教学初探与实施[J]. 丁能文,王春香,陈军,李之锋,游维雄. 教育现代化, 2020(33)
- [8]STEAM理念下材料化学专业教学创新实践体系改革与实践——以湖州师范学院为例[J]. 陈海锋,叶剑强,沈一洲,曹枫,丁杨彬,徐敏虹,许虹怡.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04)
- [9]基于网络平台的材料化学问题教学模式实践应用分析[J]. 邓字巍. 教育现代化, 2019(03)
- [10]《材料化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初探[J]. 王学雷,周晓谦,洪晓东,刘静,杨绍斌. 广州化工, 2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