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国家总审计署今昔(论文文献综述)
区少铨(Au Siu chuan)[1](2019)在《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建于1870年的东华医院,是香港历史最久远及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设立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及社会服务。至2017年,东华三院在全香港设有超过300个服务单位,雇员人数逾一万名。自1880年开始在香港提供教育服务,在香港共设有52所学校,包括专上院校、中学、小学、幼儿园,以及特殊学校的完整教育体系,为香港最具规模的办学团体之一。东华医院成立初期至二十世纪初一段长时间内,曾一度是华人社会的权力中心。东华医院的董事集中了香港社会上举足轻重,及具有名望的华人绅商,属于士绅阶层的东院董事,经常负起排解纷争、维持地方秩序的责任。英政府亦乐意透过东华医院来维持华人的社会秩序。东华医院故此一直有特殊的社会地位,直至二次大战之后,方才日渐减退。本文以东华三院(The 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兴办教育的过程及其教育服务的变迁为例子,探讨民间非牟利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在香港社会经营教育服务的态度及实况。本文通过研究香港政府对东华教育服务的扶助及干涉的情况下,东华如何扩大其服务范围,改变课程和教学,由塾馆演变为现代化的多元教育机构。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简介东华三院的历史发展,概括说明从广福义祠至建立东华医院,以及三所医院联合组织成“东华三院”的历史背景。东华三院除赠医施药外,更同时兼及社会福利服务,东华总理在不同的阶段,开展的社会服务皆有不同特色,救济范围广及国内外同胞,也反映了东华三院和港英政府、中国政府、海外华人的互动情况;第二章是说明东华兴办教育的第一阶段,东华自1880年利用文武庙捐款收益从事教育服务,创办第一所义学,从私塾形式扩展至现代化的小学,为贫苦学生提供免费教育的发展过程,其间义学在课程及管理上皆改了重大的改革,进而与另一历史悠久机构香港乐善堂义学作横向比较,以分析东华教育在当时发展的水平;第三章是叙述东华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战后东华三院全面恢复教育服务,及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东华三院配合政府的发展步伐,着手开办中、小学、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发展正规和系统化的教育服务。到了 1997年,东华三院的教育进入了第三阶段,在配合政府的教育政策的前提下,学校课程及活动上皆有不同的调适,而且发展了东华三院的德育课程,以建立“东华人”对国家及办学机构的归属感。东华三院亦与时并进,配合社会的转变和市民的需求不断改善及扩展包括大专等各项教育服务;影响东华三院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政治的影响及“东华人”精神尤其是突出的方面,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特区政府、香港社会的互动上,皆有超越其他办学团体的优势;东华学校重视价值教育,品德培养,因此栽培了众多出色的毕业生,这些“东华人”反映了“东华精神”,在香港各行各业均发光发亮。研究显示,东华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民办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从办理学校的经过观之,东华在经费取得、学校的管理、发展策略与政府的交涉,均有其成功之处,总结东华成功从传统民间慈善机构转型为现代化的多元办学机构的成功经验,能为中港未来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模式。
任世东[2](2019)在《北京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恢复概念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前三门护城河是旧北京城内城南护城河,由于北侧是内城南面城墙的正阳门(前门)、宣武门和崇文门,所以又称“前三门护城河”。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主要是指包括前三门护城河、城墙、地区历史建筑及地域传统文化、历史风貌等要素在内的前三门护城河历史文化区域。该历史地段记录了北京的城市历史印迹,是古城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意象、历史文化、传递城市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由于多种原因,前三门古城墙被拆除、护城河自然水面最终消失,破坏了古城的整体格局,也掩没了该区域的历史文化气息。2002年,北京市发布实施《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对前三门护城河的远期恢复予以了明确规划;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2017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发布,均提出了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进行生态恢复工作,还原首都文化功能,提高人民生活居住条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又一次把前三门护城河作为重要的历史河湖水系,规划在远期内予以恢复。这些规划,为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的恢复研究提供了重要契机。本文通过梳理北京城市建设历史、前三门护城河及城墙的起源和消失、前三门护城河区域主要文化的形成等,详细介绍了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的演变过程。随后,通过分析护城河历史地段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其主要功能作用以及消失后带来的主要问题,论述了恢复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的意义,进行了价值功能及可行性分析,并以韩国首尔清溪川的恢复案例为借鉴,提出了将恢复后的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打造为城市滨水生态绿道和文化长廊的整体概念设计:结合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的现状,以恢复前三门护城河及城墙、保护区域古建筑为载体,通过规划设计水系、生态绿道、滨水空间、文化长廊及城市广场建设,在城市核心区域,打造一条具有自然生态修复、历史文化展示和城市休闲功能的生态文化长廊。可以为未来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的恢复提供建议性策略和理论支撑,为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遗迹保护和复兴提供一定参考。
吕函枰[3](2018)在《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空间关联性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政府相机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成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但同时也导致地方政府债务的高涨。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益严峻,而且各省市地方政府债务之间逐步显现出空间关联性特征。在各省市地方政府竞争愈演愈烈的状态下,地方政府之间是否存在“债务竞争”?各省市债务之间是否存在空间关联性?这些问题在债务风险逐渐暴露之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文章基于2013年和2016年的地方政府债务数据。首先,分别从总体和分地区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各省市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并根据各省市负债率绘制了债务空间分布格局图,给出了债务空间关联性的成因。并运用Geoda和Stata软件,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了全局和局部的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各省市地方政府债务之间确实存在正向的空间关联性。而且由Moran’I指数和LISA集聚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各省市之间的空间关联性的分布情况,大部分省市都处于高高集聚或低低集聚区。低低集聚主要发生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高高集聚主要发生在中西部地区。其次,文章还通过对各省市债务之间空间关联性的分析,找出了地方政府债务空间关联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GDP增长率、城镇化率、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并借助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空间关联性影响因素的影响系数。对比一般计量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的回归结果,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空间滞后效应,空间关联性显着。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占比、财政收入汲取率、财政自给率以及财政收入稳定率对政府负债率有正向的相关关系,GDP增长率和城镇化率对政府负债率有负向的相关关系。最后,本文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结论如下:一是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存量巨大且区域分布不均;二是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三是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根据得出的结论,笔者从实行省际间的区域差异政策、科学设定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规范划拨跨省域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以及建立政府债务信息披露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同时,笔者给出了研究展望,简单探讨了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深入研究的大胆构想以及实践的不可行性,期待后续学习研究。
张勇刚[4](2018)在《中西科学期刊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争,尤其是美国对中国通信行业的制裁,使得国人深知科学技术在当今世界国家竞争中的重要性。众多学者都曾探究了对近代中国科学落后的原因,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提出了着名的“李约瑟难题”,钱学森院士也提出了有名的“钱学森之问”。科学期刊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象征,它能够影响一个国家的科学事业和国力发展。以具有代表性的中西科学期刊为切入点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再深刻分析产生巨大差异的深层原因,可以总结西方科学期刊的发展经验,从而为中国科学期刊未来发展和国家科技政策改革提供借鉴。本文整体分为四大部分,首先介绍了中西科学期刊的发展概况以及科学期刊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其次,分别以美国《Science》杂志与中国《科学》杂志、英国《Nature》杂志与中国《自然杂志》、美国《科学美国人》杂志与中国《科学中国人》杂志、美国《Science》杂志与中国《科学通报》杂志英文版、美国《Science》杂志与中国《科技导报》杂志以及《美国科学院院刊》杂志与《中国科学院院刊》杂志为六组比较案例,运用了大数据和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六组案例进行载文量、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文献来源等方面的比较,还运用了定性研究的方法对期刊发展历程等特点对比研究,然后深刻地分析了中西科学期刊之间的巨大差异。文章认为国人偏爱“拿来主义”,沉溺于模仿别人而不注重基础科学研究,因而没能学到科学的精髓,从而导致了中国科学期刊缺乏具有原始创新的文章,这是造成中西科学期刊之间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造成差异的其它原因还有中国科研管理体制呆板,科学期刊管理制度过于行政化以及中西科学体制发展历程差异等等。最后,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科学期刊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若干条针对性的建议以供有关部门作为参考。比如,坚持走科学自主原创之路,实行科学期刊的期刊内容创新,改革我们现行的科研评价制度,不能过于迷信西方的科学研究评价制度等等。文章创新之处表现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在研究内容上,选取了六组具有代表性的中西科学期刊为案例,进行了中西科学期刊的深入比较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办法,先对中西科学期刊做了宏观概况研究,再对六组中西科学期刊进行微观案例研究。
王鑫[5](2018)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易地扶贫搬迁是促进农村扶贫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对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根本改善其生存和发展环境。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方略,易地扶贫搬迁被纳入精准扶贫体制机制之中,成为打赢新时期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也是“五个一批”工程中政策性最强、群众关注度最高的一项标志性工程。国家明确提出,自20162020年,全国要实现约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同时期,武陵山片区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任务数为103.83万人,占全国总任务量的10.38%。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总任务量来看,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中,武陵山片区的搬迁任务量高于平均水平,属于我国易地扶贫搬迁战略实施的重要阵地之一。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自武陵山区全面启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以来,片区各地易地扶贫进展到底如何,能否按计划如期完成任务?各地在推进政策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或障碍,必须予以解决?搬迁群众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实施效果感受如何,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2019年片区各地陆续脱贫“摘帽”后,面向搬迁户的各项优惠政策去留如何?带着以上问题研究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对于进一步做好我国扶贫开发工作,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国内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现有研究成果存在以下局限性:第一,对“十三五”时期精准扶贫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的研究成果总量不多,毕竟易地扶贫搬迁作为精准扶贫国家方略“五个一批”重要工程之一,在2016年才开始大规模铺开实施,近期内尚无针对整个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的专题研究;第二,许多研究成果的重点,关注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背景、实施举措的宏观解读和评价,对搬迁户个体微观层面的案例研究不多;第三,对搬迁户的个案分析过多关注其生产、生活物质层面的变化,侧重看硬件水平、比数字达标,而对搬迁户面对诸如生计活动转型和居住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移风易俗、文化冲突、社交焦虑等精神层面的问题描述和分析不足,人文关怀有待加强。基于上述分析,本文锁定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研究,兼顾宏观和微观角度,在系统梳理我国扶贫战略演变历史脉络,总结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和发展过程,分析易地扶贫搬迁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精准扶贫背景下武陵山片区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推进现状、基层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搬迁户个案访谈、政策实施效果群众满意度评估、存在的问题及针对性对策建议等多个方面,对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展开深入地剖析、研究和总结,希望研究成果对相关部门出台进一步促进易地扶贫搬迁执行进度、扶贫深度、惠民广度相关政策措施具有借鉴意义。在研究方法上,本文注重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重视实证分析与调研考察相统一、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相结合。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国家扶贫战略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限期必须完成的严肃政治任务,工作做得好不好,不能只参考各级政府、各部门的文件和报告,为了避免研究中受到“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可能状况的干扰,有必要到政策落地生根的地方去观察实情,倾听老百姓的心声。因此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研究,除了借助常规的文献分析方法外,最重要是对实地的调研,对政策实施具体实情的掌握,对搬迁户安置点巨大变化的细致观察,以及对贫困户实际生存状态变化的对比分析。为了让研究成果更接地气、更为可信,本文写作采取了实地考察、会议座谈、调查问卷和个别深度访谈等调查形式,连续3年利用高校寒暑假期多次赴武陵山区,利用各种机会参与政府机关与易地扶贫搬迁主题相关的会议,拜访发改委、扶贫办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实地踏勘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并入户访问,尽可能地掌握了大量真实、丰富的第一手调研材料,为论文撰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研究内容上,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集中阐述了包括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在内的中国扶贫战略体系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重点解释了精准扶贫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以及所涉及的政策配套体系,分析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从发端、成形、发展再到完善的政策发展历程,介绍了国际相关案例和经验。第二部分,“十三五”时期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现状及案例分析。首先对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阐述了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对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梳理归总了片区在“十三五”时期的易地扶贫搬迁总规模;其次从武陵山片区的湖北、湖南、贵州和重庆4个分片区入手,阐述了武陵山各个分片区部署落实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举措和总体进展,详细盘点了各分片区2016年搬迁实施方案的内容以及实际完成情况,介绍了2017年各分片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计划安排,从较大的空间尺度掌握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的整体情况;然后再将研究视角逐层下移,从省、市、县、乡镇各级政府的工作作为,再到易地扶贫搬迁户的主观感受,不断分析案例,总结经验,发现亮点,精准地描绘勾勒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在武陵山片区各地落地生根、发挥成效的过程。第三部分,从调查易迁户对搬迁政策的满意度展开,评估与分析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施效果,以发掘不足和尚待改善的之处。通过综合分析有关易地扶贫搬迁成效评估相关文献,提出基于多维贫困视角、反映综合减贫绩效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展开深入扎实的调研,并对搬迁群众调查问卷结果进行深入分析、解读和总结。第四部分,列举当前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破解难题、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向“稳得住、能致富”纵深方向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在对“十三五”以来各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进展情况进行全面、深入掌握的基础上,结合与田野调查结果的印证,归纳出8个必须予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随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建议的目的,着眼于提高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施质量,帮助搬迁贫困户更为稳妥的实现“稳得住,能致富”。第五部分,给出全文研究的结论,并提出对易地扶贫搬迁“后时期”相关政策的研究展望。到2020年,武陵山片区虽然一定能够全面摘帽脱贫,但贫困因素并未完全消除,相对贫困始终存在,如何对刚刚脱贫的搬迁户、乃至更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扶上马、送一程”,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全面小康效果,也是应该予以思考的问题,所以就此做了一番展望。通过全面梳理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执行情况,结合对搬迁户展开的政策执行效果满意度调查,辅以田野调查中底层实情的印证,本文认为,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2016年工作首战告捷、2017年工作呈现良好开局”的阶段性成效,“搬得出”已经稳固实现、快速夯实,“稳得住、能致富”各已初见实效,各地都有成功案例,但也有问题暴露出来,需要进一步做深层处理,本文也针对性给出了对策建议,期望对政府相关部门出台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优化调整方案具有借鉴意义。
陈晓唐[6](2016)在《建筑师使用后评价方法及在博物馆的实践》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国内建筑设计中偏离实用、理性的现象,吴硕贤在2009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报告中特别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建筑界出现的一些严峻状况:过于强调建筑的外在形式,忽视了内在性能。建筑物建成后是否实用?建筑的使用状况是否令人满意?建筑的使用者最有发言权。建筑师使用后评价(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简称POE)即是实现“向使用者学习”的理性途径。在有关建筑师POE的问卷访谈中,国内数家权威建筑师团队(包括:何镜堂团队、崔恺团队、刘家琨团队、李兴钢团队)纷纷认为:建筑师POE与建筑创作关系密切,同时可以减缓当前国内建筑早衰的严峻状况;开展建筑师POE很重要、很迫切,但当前国内此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较为不足。本论文即是针对上述问题,在吴硕贤的使用后评价理论基础上,通过与上述权威建筑师团队密切合作,对建筑师POE进行的一次理论充实、方法改进及实践应用的系统研究。建筑师POE的本质核心是关于使用者对建筑物使用感受的研究。在本论文的理论、方法部分,首先运用建筑学发展前沿中与建筑师POE本质暗合的建筑感官体验理论对建筑师POE进行了理论充实与方法改进。包括:建筑体验理论、环境知觉理论、现象学方法、知觉现象学等理论。使建筑师POE相比研究型POE或业主发起、主导的POE,具有了与建筑师核心创作业务密切相关的独特性。同时,本论文还在国内建筑师POE研究中,率先系统地引入了循证设计(Evidence-Based Design,EBD)。通过创造性地梳理、强化“建筑师POE累积循证设计实证库”的途径,使循证设计这一在欧美已发展十余年的理性设计方法成为改进我国建筑设计实践的有源之水;同时,使建筑师POE不仅成为对建成项目进行设计验证的反馈闭环环节,更成为建筑师核心创作业务的有效支持工具。本论文后半部分侧重于建筑师POE在博物馆领域的实践应用研究。包括:对博物馆相关理论与状况的梳理,与合作建筑师团队共同对其创作的博物馆及其他二十余座博物馆进行建筑师POE的论述,及针对调研的第一手资料进行的相关分析与理论总结。建筑师POE在博物馆的实践创建出如下成果:针对建筑策划与创作环节,通过建筑师POE进行博物馆循证设计所需实证的积累,初步搭建起国内首个博物馆循证设计“实证库”框架,以改进未来新博物馆项目的建筑创作;针对建筑使用环节,通过建筑师POE进行博物馆建筑使用说明书编制及博物馆建设所需实例的积累,初步搭建起博物馆使用问题“实例库”框架,以促进博物馆建筑的健康使用。总之,随着建筑师POE理论的充实与方法的改进,其教育、推广工作将可逐渐展开。更多的建筑师POE实践可以在包括博物馆在内的广大建筑类别中逐渐搭建起实用型的循证设计“实证库”,促进循证设计的发展。国内的建筑设计由此可以回归实用、理性,在汲取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实现进化式的创新。同时,更多的建筑师POE实践也可以促进包括博物馆在内的广大建筑更加健康地使用。
宋伟官[7](2015)在《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文中研究指明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目前我国正向市场经济转轨,政府预算会计面临前所未有的动态变革环境。无论是政府会计信息的完整性还是透明度都迎来了新的挑战,其必须改变以适应于政府职能与角色的转变和日渐增强的社会监督与全球一体化的趋同需求。而国内正在改革的公共财政体制与建设中的政府绩效评价制度也需要政府会计的改进来配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政府工作报告》(2014)也提出“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把地方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推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防止和化解债务风险”。我国政府会计进行新一轮的改革乃大势所趋。如果政府预算会计想要实现根本性的变革,那么如何突破传统运行机制的桎梏将是决策者们所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为了解决这个现实问题,我们不禁要问: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条件是否成熟?变迁过程将面临哪些障碍?如何设计可行的路径来克服这些障碍以保证改革绩效目标的实现?本文立足于我国实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环境,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以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来看,政府会计改革其实质是政府会计制度的变迁。政府会计制度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其变迁过程中的替代、转换与交易活动存在着种种约束条件。由于不确定性的客观存在,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政府会计制度变迁是相关利益方重新缔结契约的过程。在既定约束条件下,对所控制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达到相关利益方效用最大化,这是任何改革的最终目的,政府会计改革也不例外。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系统分析政府会计变迁供求均衡问题、制度变迁障碍、路径依赖和路径选择等深层次改革问题进行研究,以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取向进行恰当定位和合理选择,使得我国的政府会计制度能够顺利实现变迁。本文是关于政府会计的规范研究,以政府会计制度变迁为主线,研究如何从旧的政府会计制度安排过渡到新型政府会计以达到制度的均衡。具体来说,本文重点回答我国政府会计改革三个基本问题:(1)制度均衡问题——我国现行政府会计是否需要改革?即我国政府会计制度的供给与需求是否均衡。(2)制度变迁障碍和路径依赖问题——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面临哪些障碍因素,原有的变迁路径将对政府会计制度变迁带来什么样的影响。(3)制度变迁路径选择问题——怎样顺利实现由旧制度向新制度过渡?即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设计、方向策略和绩效保障。对这三个政府会计制度变迁问题的回答,是本文研究的最终落脚点。本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等。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主要从政府会计制度环境、变迁成效,政府会计制度变迁需求、变迁路径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政府会计改革的现有研究成果,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评述。第三部分为理论基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运用的理论基础,分别是制度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制度供需理论,并对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分析。第四部分为政府会计制度供给与需求分析。该部分基于我国政府会计环境,分析了现行政府会计制度需求和政府会计制度供给,研究了两者的一致性问题,由此对现行政府会计制度所处的均衡状态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为政府会计制度变迁障碍分析。该部分运用Luder权变模型分析了我国政府会计环境因素与政府会计改革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对于改革进程中所存在的激励因素,社会、经济、政治和管理变量,以及实施障碍等因素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同时分析了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成本效益,从个体、社会全体、政治等方面进行了收益与成本的比较,并运用“交易费用两分法”构建了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交易费用分析模型,分析了我国会计制度变迁中交易费用的类型和影响。第六部分总结了我国政府会计制度的变迁历程,分析了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特征和对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影响。第七部分分析和对比了典型的国家和地区政府会计变迁历程和路径特征,归纳出各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的一般规律。并以我国“海南模式”为案例,分析了我国海南省政府会计制度变迁需求和路径选择,为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提供借鉴。第八部分研究我国政府会计路径设计和选择。基于前面的分析,该部分提出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将是渐进式的增量变迁。为了实现改革的绩效目标,除了分步走、分阶段策略外,还应做好配套制度安排,促进政府会计制度顺利实现变迁。
陈新林[8](2015)在《港英政府时期华人公务员群体研究(1914-1997)》文中研究指明以往对香港公务员的研究多侧重于制度本身优越性的探讨,相对而言,对香港公务员群体,特别是对港英政府时期华人公务员群体的研究较为薄弱。这种研究方式虽有其内在的价值,但却未能反映香港公务员制度变迁的历史脉络,也很难从深层次把握香港公务员制度的构建与形塑过程。本文主要以香港港英政府时期的华人公务员为着眼点,着重研究华人公务员群体在香港公务员制度的形成与治理过程中所担当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香港公务员制度最初由英国移植而来,但因香港公务员制度中不可避免的“殖民”色彩,早期华人公务员并未真正走进港英政府“体制”之内,而是孕育出另外一套截然不同的体系,具有鲜明的“一种制度、两种体系”的特点。两种体系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职位高下,而且也表现在薪酬待遇的悬殊,这导致香港公务员群体内部一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张力,也促使华人公务员为改变这种不公平的现象不断向港英政府施加压力。因此,一战之后华人公务员就不断发起加薪运动,促使港英当局在公务员制度方面作出某些调整;二战后华人公务员要求改善待遇的运动更加高涨,并最终撬动香港固有的公务员制度。华人公务员改善待遇之运动并非仅仅表现为单纯的经济现象,而且赋予了这种运动在整个香港公务员制度变迁中的重要角色,在这种运动式的抗争中,香港公务员“本地化”不断推进,薪俸支取规则、薪金调整机制以及等级制度、聘用方式都有了实质性的进展,甚至可以说通过华人公务员的不断抗争,不仅使香港公务员制度逐渐改变了“两种体系”的运行模式,而且也让华人公务员逐渐融入香港公务员制度。在香港公务员制度初步形成之后,伴随着香港经济社会的发展,香港公务员队伍中也出现了严重的贪腐问题,严重影响了香港的可持续发展。1940年代后期,港英当局开始注意公务员领域暴露的种种问题,实施了包括制定反贪污法规、在警务处之下设立反贪污部门等措施遏制贪污的蔓延。但由于港府始终认为贪污仅仅存在于华人公务员以及欧籍下级公务员群体中,并未真正下决心惩治贪污,再加上负责反贪污的警务处又是香港贪腐最严重的机构,反贪也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二战后二十多年港英政府断断续续的反贪工作并未取得显着的效果,相反却造成了贪污之风的盛行。同时,无论是港府还是华人公务员团体也并未采取措施加强公务员的自律,在遏制反贪污问题上更是乏陈可述,也使公务员贪污更加肆无忌惮。1960年代后期,受政治事件之影响,港英政府委任取缔贪污咨询委员会调查香港贪污情形,并派专员考察新加坡、锡兰等地反贪污的经验,收紧惩治贪污的政策,不仅积极向社会通报查处贪污的统计数字,而且新订《防止贿赂条例》加大对贪腐问题的惩处力度。在此期间,华人公务员亦通过公会对此法案提出意见,强调在制定新法案的同时强化反贪污的监督机制,对香港此后反贪污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港府始终没有将反贪污部门独立建制,反贪污工作并未出现突破成效,直到1973年“葛柏事件”的发生,引起香港社会各阶层的极大愤怒,香港各界纷纷呼吁反贪污部与警务处分离,才最终推动了港府设立廉政专员扑灭贪污问题。此后通过实施“肃贪”运动,并颁布一系列约束公务员的法律法规,逐渐将公务员群体的治理纳入法制轨道,形成了香港公务员体制建构与内部治理同时并举的机制,初步建立了公务员廉政监察体系,使大规模的贪腐问题得以有效遏制,为“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香港公务员服务香港提供了条件。随后华人公务员在香港教育、医疗、市政等社会问题上持续发声,为香港的建设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而在1980年代中期香港进入“过渡期”后,香港华人公务员及其团体组织也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过渡时期香港的各项政策筹划与制定中,在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与公务员队伍的廉洁和社会管理工作的执业效率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王阳[9](2013)在《基于公共利益的大中城市居住地块开发强度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在我国大量的居住用地开发建设过程中,居住地块普遍存在住宅停车位和公园绿地配建不足、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等公共利益缺失的问题。这一问题看似是修建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修规”)或实际建设中产生的问题,但实际是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开发强度指标编制时,住宅建筑日照、组团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等公共利益因子与开发强度指标之间的合理配建关系难以被准确把控,造成的修规方案和后续建设无法在符合控规编制的各项开发强度指标的同时满足公共利益因子的规范要求的问题。本文针对居住地块控规开发强度控制中公共利益缺失的症结,提出“开发强度绩效”概念,并通过调查西安市300个现状已建成居住地块样本的当前开发控制状况,重点在地块自身和地块所在片区两个层面构建容积率与公共利益因子配建关系的数学模型,以此量化分析已建居住地块典型样本的开发强度指标与公共利益因子的当前配建状况,即“当前绩效”,探讨公共利益因子完全能满足各类规范要求时,即开发强度达到“期望绩效”时,开发强度指标和公共利益因子的合理配建关系。论文首先在理论层面对“开发强度绩效”的必要性、目标与方法进行说明和论证,指出期望绩效下的容积率为弹性范围或区间,即“值域化”,提出期望绩效下容积率与公共利益因子的配建关系不受地块层面因子当前配建状况的影响,是控规层面的“理论达到”,是给予下层面规划与建设保障公共利益的可能。其次,选取相关规范的强制性条文中与居住地块开发强度有最实质、最直接、最大影响的,地块自身层面的住宅建筑日照因子、组团绿地因子、停车位因子和地块所在片区层面的小学因子、中学因子、医院因子作为公共利益因子,通过数学建模方法构建单因子开发强度“值域化”模型。再次,运用“值域化”模型计算典型样本的期望绩效下容积率,通过现状容积率和期望绩效下容积率的数理关系衡量开发强度当前绩效,并对典型样本的开发强度当前绩效进行单因子分析与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一,除停车位问题外,其它当前居住地块公共利益缺失的问题均主要源于控规开发强度控制方面,控规层面开发强度指标的合理编制对于保障居住地块的公共利益至关重要;二,片区层面公共利益因子对居住地块开发强度指标的影响较地块层面大,在控规中应重视把控片区层面公共利益因子的布局与开发强度的配建关系;三,期望绩效下的开发强度指标为“理论达到”,在下层面规划使用时必须和各公共利益因子的规范要求同时作用才能最终保障公共利益。最后,基于“值域化”数学模型,提出理想状态下的住宅容积率值域区间为0.8-5.9,并结合实际状况下的住宅平均高度、建筑密度将容积率值域区间进行细分,形成各项指标细化且对应控制的“居住地块开发强度值域化一览表”。
肖国平[10](2012)在《政府用税权控制论》文中提出税收是国家机器运行的经济命脉,税收关系是国家与公民关系的一个缩影。国家的税权包括征税权和用税权,我们不能人为地把二者割裂开来,重税收的征收而轻税收的使用。纳税人不仅负有纳税的义务,更应享有税收基本权,纳税人不仅是税收收入的提供者,也应当是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享有者。如何确保“取之于民”的税收真正地“用之于民”,在我国当前是一个现实而又有重大意义的课题。从税款使用的实践来看,政府处于核心地位,政府用税权的权力本性决定了对其加以控制的必要性,而对政府用税权的控制则是有效制约国家权力的重要方面。以控制政府用税权为切入点,控制政府行为,控制政府权力,是实现民主宪政的基本途径。围绕政府用税权控制这一论题,笔者首先基于宪政的宏观视域探讨了国家税权与用税权的内涵,从多重视角辨析了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源流关系,以奠定政府用税权控制的理论基础,随后以政府用税权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为线索,对政府用税权的控制机制展开了全面的、系统化的研究。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分为六章,共计八万余字。第一章为“用税正义与政府用税权控制的必要性”。该章从界定何为政府用税权入手,认为政府用税权是政府对于所征收的税款加以使用的权力。具体而言,用税权包括用税决策权和用税执行权,它除了具有国家权力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性。接着文章介绍了我国政府用税权控制的现状,论证了在我国加强政府用税权控制的必要性。第二章为“政府用税权控制的理论依据”。该章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的多重视角辨析了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本源关系,论证了包括用税权在内的国家税权来自于纳税人权利,政府用税权的行使应当以纳税人的权利实现为依归。第三章为“政府用税权的控制之一:公共预算监督的强化”。该章认为,纳税人享有用税决定权和预算参与权,为了预防政府违法或不合理用税,起点即在于加强预算制度建设,强化预算监督,落实纳税人的用税决定权。该章将在分析我国预算监督制度所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就我国预算监督制度的完善提出自己的看法。第四章为“政府用税权的控制之二:财政支出公开”。本章认为,纳税人享有用税知情权,纳税人要对政府用税权进行事中和事后的监督,知情是基础。当前我国财政支出公开制度还不够健全,该章将针对我国财政支出公开制度的不足,就如何完善我国的财政支出公开制度提出自己的建议。第五章为“政府用税权的控制之三:审计监督”。本章认为权力制衡亦是加强政府用税权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应当借鉴国外有关审计监督的有益做法,进一步健全我国的审计监督制度,强化权力对于权力的制衡。第六章为“政府用税权的控制之四:纳税人诉讼”。本章认为纳税人就政府用税享有诉讼权,纳税人对于政府用税有异议的,可以提起纳税人诉讼,以期通过纳税人的诉讼权与司法权来共同制约政府的用税权。本章将就我国纳税人诉讼制度的建构展开具体探讨。本文最后一部分为为结语。该部分除了回顾全文,对全文作总结外,还将指出全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二、美国国家总审计署今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国家总审计署今昔(论文提纲范文)
(1)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题目说明 |
二、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的意义 |
(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限制 |
三、研究现状 |
(一) 关於香港史相关的研究 |
(二) 关於东华三院历史的相关研究 |
(三) 关於东华三院档案的说明 |
第一章 东华三院概况 |
第一节 从广福义祠到东华医院、东华三院 |
一、东华医院成立的背景 |
二、从广福义祠到成立东华医院 |
三、东华医院中医理念与港英政府磨合 |
四、东华医院至东华三院 |
第二节 东华医院非医疗功能的拓展及与港英当局的磨合 |
一、东华医院救助与善业 |
二、海内外社团与东华医院的关系 |
三、华人社会仲裁与港英政府价值观磨合 |
第三节 东华领袖与香港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
一、买办绅商:面向祖国的年代(1880-1930) |
二、官商巨贾:立足香港寻求发展(1931-1980) |
三、商界精英:植根香港,回归祖国时期(1981-1997前後) |
小结 |
第二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上1880-1945) |
第一节 东华医院文武庙义学 |
一、设立文武庙义学社会背景 |
二、文武庙义学招生动机与扩展策略 |
三、文武庙义学办学形式及课程 |
四、文武庙义学师资及教学概况 |
五、文武庙义学收费及学校管理 |
第二节 东华医院义学的早期发展及改革 |
一、小学的办学策略、学生入学 |
二、小学的学制与课程 |
三、义学师资及学与教情况 |
第三节 东华医院义学与乐善堂义学的横向比较 |
一、校舍规模及办学动机 |
二、师资待遇及学历 |
三、行政管理 |
四、课程与教学法 |
五、学生表现 |
六、财政收入来源 |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
一、护士学校的办学背景 |
二、东华护士学校课程设置 |
三、入学的选拔及就业出路 |
小结: 东华医院义学教育之评价 |
第三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下1946-1997) |
第一节 东华三院小学发展概况 |
一、战後小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招生动机及学校扩展的策略 |
三、小学的收生程序及课程 |
四、小学的课外活动 |
五、教师的遴选、待遇及专业发展 |
六、升学衔接及评量考核 |
第二节 东华中等学校教育发展概况 |
一、东华三院中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教育目的与扩展的策略 |
三、课程设置及师资 |
四、学生培育及学生支援 |
五、学校管理与组织 |
第三节 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的发展概况 |
一、东华学前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法 |
三、东华特殊学校的办学概况 |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
小结 回归前东华教育之发展 |
一、重视教育管理的透明度 |
二、重视弱势学生的职业教育问题 |
三、灵活有效募款及服务模式 |
四、办学团体主导学校的发展方向 |
五、东华三院与内地交流之恢复与加强 |
第四章 香港回归以来东华三院教育发展(1997-2017) |
第一节 回归以来的东华三院中小学教育 |
一、中小学的学校管理架构 |
二、中学的学制及课程改革 |
三、小学的学制及课程转变 |
四、东华中小学课外活动的新趋势 |
五、学生培育 |
六、东华三院中小学教师发展 |
第二节 回归後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教育的转变 |
第三节 东华大专教育的发展概况 |
一、东华学院的发展背景 |
二、东华护士学校的结束及中东书院的创办 |
三、东华学院发展新里程 |
小结-东华三院在特区政府管治下的办学特色 |
一、发展东华三院院本德育课程-塑造东华故事 |
二、鼓励本地、国内、海外考察交流 |
三、办学团体资本强大,对教育发展的强势支持 |
四、重视平等机会教育及支援 |
第五章 东华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的互动 |
第二节 过渡期至回归以後的东华三院教育 |
第三节 “东华人”“东华精神”与香港社会 |
小结 |
结语: 东华教育服务对民办教育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目录(附表及附图)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后记 |
(2)北京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恢复概念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北京城市建设的规划 |
1.1.2 北京护城河的现状 |
1.1.3 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区位简述 |
1.1.4 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的重要性和恢复的必要性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主要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1.4.1 主要概念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演变 |
2.1 北京城历史沿革概述 |
2.1.1 北京建城史概述 |
2.1.2 明、清王朝都城 |
2.1.3 民国时期北洋军阀首都 |
2.1.4 新中国首都 |
2.2 建国前北京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变迁 |
2.2.1 前三门护城河、城墙的起源 |
2.2.2 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的逐步形成和发展 |
2.2.3 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的主要历史文化 |
2.3 建国后北京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变迁 |
2.3.1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 |
2.3.2 前三门护城河及城墙的消失过程 |
2.3.3 前三门地区主要建筑演变过程及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的功能价值分析 |
3.1 护城河历史地段与城市的关系 |
3.1.1 影响城市肌理和空间格局 |
3.1.2 城市功能的组成部分 |
3.1.3 历史文化、城市意象的载体 |
3.2 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的功能分析 |
3.2.1 空间格局划分 |
3.2.2 城市水利功能 |
3.2.3 自然生态功能 |
3.2.4 社会文化功能 |
3.3 护城河历史地段恢复的可行性分析和总体构思 |
3.3.1 区位重要性分析 |
3.3.2 功能价值潜力分析 |
3.3.3 恢复的总体构思及原则 |
3.3.4 首尔清溪川恢复对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恢复的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恢复的设计策略 |
4.1 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恢复的整体设计 |
4.1.1 护城河的恢复 |
4.1.2 古城墙的恢复 |
4.1.3 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
4.2 城市滨水生态绿道的打造 |
4.2.1 水系的恢复与管理 |
4.2.2 生态绿道的形成 |
4.2.3 滨水休闲空间的创造 |
4.3 城市滨水文化长廊的创建 |
4.3.1 滨水文化长廊的形成 |
4.3.2 历史文化的展示与传承 |
4.3.3 广场美学的营造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空间关联性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总体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地方政府债务的相关概念及理论机制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地方政府债务 |
2.1.2 空间自相关 |
2.2 理论机制分析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制度变迁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2.4 预算软约束理论 |
2.2.5 空间自相关理论 |
小结 |
第3章 地方政府债务的空间格局 |
3.1 地方政府债务的分布概况 |
3.1.1 全国政府债务总体概况 |
3.1.2 地方政府债务的分区域概况 |
3.2 各省市政府债务的空间分布格局 |
3.3 地方政府债务空间关联性的成因 |
3.3.1 政府债务空间关联性的客观原因 |
3.3.2 政府债务空间关联性的主观原因 |
小结 |
第4章 地方政府债务的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
4.1 空间权重矩阵 |
4.2 全局空间自相关及其动态分析 |
4.3 局部空间自相关及其动态分析 |
4.4 各省市债务空间关联性的影响因素 |
小结 |
第5章 地方政府债务的空间计量分析 |
5.1 理论模型 |
5.2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与统计性描述 |
5.2.1 变量选取 |
5.2.2 数据来源与统计性描述 |
5.3 设定计量模型 |
5.3.1 一般计量模型 |
5.3.2 空间计量模型 |
5.4 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
5.5 稳健性检验 |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1.1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存量巨大且区域分布不均 |
6.1.2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空间自相关性 |
6.1.3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 |
6.2 政策建议 |
6.2.1 实行省域间的区域差异政策 |
6.2.2 科学设定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
6.2.3 规范划拨跨省域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 |
6.2.4 建立政府债务信息披露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及奖励 |
致谢 |
(4)中西科学期刊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综述 |
1.2.1 中西科学期刊发展研究综述 |
1.2.2 中西科学期刊比较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总体研究框架 |
1.3.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数据来源和技术路线 |
1.4.1 数据来源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1.5.1 研究内容创新 |
1.5.2 研究方法创新 |
第2章 科学期刊及其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
2.1 科学期刊产生的社会背景 |
2.1.1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物质条件 |
2.1.2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提供了智力支持 |
2.2 科学期刊的渊源及发展 |
2.2.1 法国学术期刊《学者杂志》 |
2.2.2 英国皇家学会《哲学汇刊》 |
2.3 西方科学期刊的发展壮大 |
2.4 科学对科学期刊的影响 |
2.4.1 科学发展决定了科学期刊的诞生 |
2.4.2 科学发展决定了科学期刊的发展 |
2.5 科学期刊推动科学事业发展 |
2.5.1 成为科学群体的交流工具 |
2.5.2 成为科学知识的传播渠道 |
2.5.3 成为科学知识转化的桥梁 |
2.5.4 成为科学知识保存的场所 |
2.6 科学期刊促进了科学体制化 |
2.6.1 发现和培养科学研究人才 |
2.6.2 消除科学优先发现权之争 |
2.6.3 促进同行评议制度的形成 |
2.6.4 促进期刊评价制度的形成 |
第3章 中国科学期刊发展概览 |
3.1 中国科学期刊的源流 |
3.1.1 中国古代报纸和丛书 |
3.1.2 传教士引入科学期刊 |
3.2 中国科学期刊的发展 |
3.2.1 辛亥革命前夕初步萌芽(1898~1910) |
3.2.2 新文化运动期间的发展( 1911~1915) |
3.2.3 “五四运动”至抗战前的发展(1919~1936) |
3.2.4 抗战期间的艰难发展(1937~1948) |
3.2.5 建国以后的曲折发展(1949~) |
3.3 西方科学期刊对中国科学期刊的影响 |
3.3.1 西方科学期刊成为中国科学期刊榜样 |
3.3.2 促进中国科学期刊克隆西方科学期刊 |
3.3.3 促进中国科学期刊逐渐走向自主创办 |
3.3.4 促进中国科学期刊检索数据库的形成 |
3.4 中国科学期刊与中国科学体制化 |
3.4.1 形成了科学价值观念 |
3.4.2 形成了科学行为规范 |
3.4.3 完善了科学组织系统 |
第4章 中国科学期刊对西方的模仿及其问题 |
4.1 中国《科学》杂志和美国《Science》杂志比较研究 |
4.1.1 期刊计量学对比分析 |
4.1.2 期刊发展比较分析 |
4.1.3 小结 |
4.2 中国《自然杂志》和英国《Nature》杂志比较研究 |
4.2.1 期刊计量学对比分析 |
4.2.2 期刊发展比较分析 |
4.2.3 小结 |
4.3 《科学中国人》杂志和《科学美国人》杂志比较研究 |
4.3.1 期刊计量学对比分析 |
4.3.2 期刊发展比较分析 |
4.3.3 期刊特色比较分析 |
4.3.4 小结 |
第5章 从简单模仿走向自主发展 |
5.1 《科学通报》杂志英文版和《Science》杂志比较研究 |
5.1.1 期刊计量学对比分析 |
5.1.2 期刊发展比较分析 |
5.1.3 小结 |
5.2 《科技导报》杂志和《Science》杂志比较研究 |
5.2.1 期刊计量学对比分析 |
5.2.2 小结 |
5.3 《中国科学院院刊》和《美国科学院院刊》比较研究 |
5.3.1 期刊计量学对比分析 |
5.3.2 期刊发展比较分析 |
5.3.3 小结 |
第6章 中西科学期刊比较分析 |
6.1 通过比较而揭示出来的问题 |
6.1.1 缺乏具有原始创新的论文 |
6.1.2 处于期刊发展的初级阶段 |
6.2 对中国科学期刊问题的若干思考 |
6.2.1 是继续模仿还是坚持自主原创 |
6.2.2 科研体制是维持现状还是改革 |
6.2.3 西方科学体制是否能成功模仿 |
6.2.4 科学期刊是否专为职称学位服务 |
6.2.5 科学发展是否与国家发展相关 |
第7章 中国科学期刊未来发展的思考 |
7.1 坚持走期刊自主创新之路 |
7.2 坚持走期刊集团发展之路 |
7.3 鼓励社会资本来参与办刊 |
7.4 重新定位科学期刊之功能 |
7.5 提高编辑和作者的素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精准扶贫背景下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目的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主要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扶贫 |
(一) 我国扶贫开发的历程 |
(二) 我国扶贫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
(三) 我国扶贫存在的问题、不足和对策探讨 |
二、精准扶贫 |
(一) 精准扶贫的内涵 |
(二) 精准扶贫的基本内容 |
三、易地扶贫搬迁 |
(一) 易地扶贫搬迁的基本概念界定 |
(二) 易地扶贫搬迁与生态移民的关系辨析 |
四、易地扶贫搬迁的配套政策体系 |
(一) 搬迁农户住房建设的支持政策 |
(二) 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支持政策 |
(三) 易地扶贫搬迁的土地支持政策 |
(四) 搬迁户生计重建的支持政策 |
(五) 产业发展与就业支持政策 |
五、易地扶贫搬迁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人口迁移理论 |
(二) 生态价值理论 |
(三) 生态贫困理论 |
(四) 生态文明理论 |
(五)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章 我国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实践和国际经验借鉴 |
一、我国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发展历程 |
(一) 初步探索阶段(1982~1990) |
(二) 常规化与扩展阶段(1991~2000) |
(三) 整体推进阶段(2001~2010) |
(四) 政策强化阶段(2011~2014) |
(五) 精准扶贫阶段(2015年至今) |
二、易地扶贫搬迁的国际经验借鉴 |
(一) 国外生态移民安置的主要做法 |
(二) 国外生态移民搬迁的经验启示 |
第三章 精准扶贫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现状及案例分析 |
一、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的意义及总体规模 |
(一) 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差异分析 |
(二) 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意义 |
(三) 武陵山片区“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总体规模 |
二、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的现状 |
(一) 武陵山片区省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部署落实情况 |
(二) 武陵山片区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及完成情况 |
(三) 武陵山片区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计划安排 |
三、经典案例分析及其模式、经验 |
(一) 武陵山片区各地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的具体案例 |
(二) 易地扶贫搬迁户深度访谈案例 |
(三) 武陵山片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创新模式 |
(四) 武陵山片区有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的特色经验 |
第四章 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效果评估与分析 |
一、易地扶贫搬迁效果评估文献分析 |
二、基于多维贫困视角的易地扶贫搬迁效果评估分析框架 |
(一) 综合减贫绩效分析框架的理论基础 |
(二) 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三、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的实证分析 |
(一) 调研设计与实施概况 |
(二) 搬迁群众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效果的认同度分析 |
(三) 调查问卷分析结论及相关建议 |
第五章 当前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
一、当前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搬迁后脱贫产业发展乏力 |
(二) 征地费用高,县级财政压力大、农户自筹资金难 |
(三) 对象精准识别存在遗留问题亟待解决 |
(四) 集中安置各有限制,搬迁方式选择难 |
(五) 项目审批手续繁,工程招标提速难 |
(六) 分散安置点建房安全监管不到位 |
(七) 拆旧复垦落实难,且与传统村落保护相矛盾 |
(八) 社区管理有漏洞,基层治理存隐患 |
二、易地扶贫搬迁向“稳得住、能致富”纵深推进的对策建议 |
(一) 精准对接产业,助推搬迁扶贫 |
(二) 积极报告呼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
(三) 优化创新搬迁模式,分类保障农户生计 |
(四) 简化项目审批,加快工程招投标进度 |
(五) 强化分散安置点建房安全监管 |
(六) 加大拆旧复垦执行力度 |
(七) 狠抓新型社区治理,化解基层搬迁纠纷 |
(八) 在易地搬迁中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 |
第六章 结论及易地扶贫搬迁后时期相关政策研究展望 |
一、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
二、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
三、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后时期相关政策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B: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调查问卷 |
附录C: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调查访谈提纲 |
(6)建筑师使用后评价方法及在博物馆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动机 |
1.1.2 研究意义 |
1.2 过去研究的状况和本研究的特点 |
1.2.1 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与知识空白 |
1.2.2 本研究的特点与预期结果 |
1.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步骤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建筑师POE理论的充实研究 |
2.1 POE的发展状况 |
2.1.1 POE的产生及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
2.1.2 POE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
2.1.3 当前国外、国内主要的POE类别 |
2.1.4 当前国外、国内主要的POE方法 |
2.2 建筑师POE及其意义 |
2.2.1 建筑师参与POE及建筑回访 |
2.2.2 建筑师POE的定义 |
2.2.3 建筑师POE的意义 |
2.3 建筑感官体验理论对建筑师POE理论的充实 |
2.3.1 建筑感官体验理论对建筑师POE理论充实的必要性 |
2.3.2 建筑体验理论 |
2.3.3 环境知觉理论 |
2.3.4 现象学方法 |
2.3.5 知觉现象学 |
2.3.6 本研究中的建筑感官体验理论体系 |
2.4 循证设计理论对建筑师POE理论的充实 |
2.4.1 循证设计的发展状况 |
2.4.2 建筑师POE与循证设计相结合的发展前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师POE方法的改进研究 |
3.1 对建筑师POE目标、态度与类别的修正 |
3.1.1 建筑师POE的目标 |
3.1.2 基于肯定式的建筑师POE态度 |
3.1.3 建筑师POE的视角 |
3.1.4 建筑师POE类别 |
3.2. 建筑师POE调研方法的改进研究 |
3.2.1 建筑师POE调研方法的改进原则 |
3.2.2 改进后的建筑师POE调研方法 |
3.3 建筑师POE分析方法的改进研究 |
3.3.1 循证设计“实证库”的建立原则 |
3.3.2 循证设计“实证库”的发展愿景 |
3.4 改进后的建筑师POE工作指引 |
3.4.1 调查式建筑师POE工作指引 |
3.4.2 陈述式建筑师POE工作指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师POE在博物馆的实践综述 |
4.1 合作建筑师团队及其对建筑师POE问卷的回复 |
4.1.1 合作建筑师团队及其博物馆作品 |
4.1.2 合作建筑师团队对建筑师POE问卷的回复 |
4.2 博物馆相关理论与状况的梳理 |
4.2.1 多次修正的博物馆定义 |
4.2.2 博物馆学与新博物馆学 |
4.2.3 从“博物馆疲劳”到“自发自得”的学习体验 |
4.2.4 关于博物馆公共性的理念与现状 |
4.2.5 关于博物馆评价的状况 |
4.3 建筑师POE在博物馆实践的研究旨趣 |
4.3.1 基于建筑师POE目标与关注视角的研究旨趣 |
4.3.2 基于肯定式视角的研究旨趣 |
4.3.3 基于博物馆建筑发展新动向的研究旨趣 |
4.4 建筑师POE在博物馆的实践概述 |
4.4.1 调查式建筑师POE在博物馆的实践概述 |
4.4.2 陈述式建筑师POE在博物馆的实践概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师POE在钱学森图书馆暨博物馆的实践 |
5.1 钱馆调查式建筑师POE的设计回顾 |
5.1.1 钱馆设计前期面临的设计问题 |
5.1.2 需要设计验证的问题 |
5.2 钱馆调查式建筑师POE计划 |
5.2.1 钱馆调查式建筑师POE的目标、态度及视角 |
5.2.2 钱馆调查式建筑师POE运用的理论方法 |
5.2.3 钱馆调查式建筑师POE的调研准备 |
5.3 钱馆调查式建筑师POE的调研实施 |
5.3.1 钱馆调查式建筑师POE的初步调研 |
5.3.2 钱馆调查式建筑师POE的重点调研 |
5.4 建筑感官体验式观察法在钱馆的应用举例 |
5.5 钱馆调查式建筑师POE的思考总结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博物馆循证设计“实证库”框架 |
6.1 博物馆外部环境模式 |
6.1.1 遗址环境中的本土性与整体性模式 |
6.1.2 自然生态环境中的和谐性模式 |
6.1.3 自然山水环境中的有机融合模式 |
6.1.4 与城市公交环境系统有机联系的模式 |
6.1.5 历史风貌环境中的继承与发展模式 |
6.1.6 环境场所历史变迁的记忆模式 |
6.2 博物馆入口空间模式 |
6.2.1 下沉式入口序列模式 |
6.2.2 景观式入口序列模式 |
6.2.3 入口公共空间的层次化模式 |
6.2.4 入口开放空间的自成系统模式 |
6.2.5 入口接待厅的见微知着模式 |
6.3 博物馆室内展陈空间模式 |
6.3.1 博物馆展陈单元节奏化的空间序列模式 |
6.3.2 博物馆展陈空间尺度的变化模式 |
6.3.3 博物馆自然式展陈空间模式 |
6.3.4 博物馆场景式展陈之遗迹与复原空间模式 |
6.3.5 博物馆场景式展陈之还原历史场景空间模式 |
6.3.6 博物馆场景式展陈之写意模拟历史场景空间模式 |
6.3.7 博物馆场景式展陈之写实模拟历史场景空间模式 |
6.4 博物馆建筑主题表达模式 |
6.4.1 博物馆主题抽象化的表现模式 |
6.4.2 历史遗址区博物馆建筑主题的表达模式 |
6.4.3 自然生态环境区博物馆建筑形象的表达模式 |
6.4.4 触动内心的博物馆建筑体验模式 |
6.4.5 具有触觉感知的博物馆建筑表现模式 |
6.5 博物馆教育传播空间模式 |
6.5.1 博物馆互动参与的空间模式 |
6.5.2 博物馆全景式放映的空间模式 |
6.5.3 博物馆教育空间之室内一角模式 |
6.5.4 博物馆教育空间之活动大厅模式 |
6.5.5 博物馆教育空间之专用教室模式 |
6.6 博物馆与商业交织的空间模式 |
6.6.1 博物馆商业空间之休闲时光模式 |
6.6.2 博物馆商业空间之专业培训模式 |
6.6.3 博物馆商业空间之体验式营销模式 |
6.6.4 文创商业中的临展型博物馆空间模式 |
6.6.5 艺术主题商业中的博物馆空间模式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博物馆使用问题“实例库”框架 |
7.1 建筑早衰的重要性问题的实例分析 |
7.1.1 错误使用问题的实例分析 |
7.1.2 随意改动问题的实例分析 |
7.1.3 快速老化问题的实例分析 |
7.1.4 被弃用问题的实例分析 |
7.2 用户体验的一般性问题的实例分析 |
7.2.1 参观者在陈列展览区体验的一般性问题的实例分析 |
7.2.2 参观者在教育区体验的一般性问题的实例分析 |
7.2.3 参观者在公众服务区体验的一般性问题的实例分析 |
7.2.4 管理者体验的一般性问题的实例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1 当前国内博物馆使用状况的总结 |
2 本研究的创新成果 |
3 本研究的应用前景 |
4 本研究的局限与今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D. 学位论文 |
J. 学术期刊文献 |
M. 学术着作 |
S. 国家规范 |
N. 报纸文章 |
Z. 网络资料 |
附录 |
附录1 上海钱馆(全程联合模式建筑师POE)“参观者调查表” |
附录2 上海钱馆(全程联合模式建筑师POE)“管理者调查表” |
附录3 殷墟博物馆(受托——委托模式建筑师POE)“参观者调查表” |
附录4 殷墟博物馆(受托——委托模式建筑师POE)“管理者调查表” |
附录5 展品与成人参观者身体空间关系的建筑师POE |
附录6 展品与儿童参观者身体空间关系的建筑师POE |
附录7 参观者在陈列区身体运动强度的建筑师POE |
附录8 展品与参观者身体时间关系的建筑师POE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文献综述 |
2.1.1 政府会计制度变迁需求 |
2.1.2 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制度环境 |
2.1.3 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绩效 |
2.1.4 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 |
2.2 文献评述 |
3 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 |
3.1 制度构成、制度均衡与制度环境 |
3.1.1 制度构成与制度均衡 |
3.1.2 政府会计环境与权变模型 |
3.2 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 |
3.2.1 制度变迁需求理论 |
3.2.2 制度变迁供给理论 |
3.2.3 制度变迁供需因素结构分析 |
3.2.4 路径依赖理论 |
3.3 政府会计制度变迁动因的理论分析 |
3.3.1 政府契约范式演进的必然要求 |
3.3.2 政府会计契约属性的本质体现 |
3.3.3 政府绩效治理发展的结果体现 |
3.3.4 非正式约束转变的趋势要求 |
4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供需分析 |
4.1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需求 |
4.1.1 政府职能转变和绩效评价实践 |
4.1.2 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
4.1.3 政府债务风险管理 |
4.1.4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
4.1.5 国际改革示范效应 |
4.1.6 民主法治意识进步 |
4.2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供给 |
4.2.1 政府会计制度供给主体 |
4.2.2 政府会计制度供给效率 |
4.2.3 政府会计制度预期实施成本 |
4.3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的非均衡状态 |
5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障碍 |
5.1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环境障碍 |
5.1.1 我国政府会计变迁的环境刺激因素 |
5.1.2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推动力量 |
5.1.3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的环境特质 |
5.1.4 政府会计制度的环境障碍与变迁路径选择 |
5.2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成本障碍 |
5.2.1 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约束 |
5.2.2 交易费用制约政府会计制度变迁 |
5.3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技术障碍 |
5.3.1 政府会计制度体系构建 |
5.3.2 权责发生制引入和推进 |
5.3.3 政府会计信息系统建设 |
6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特征 |
6.1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历程 |
6.1.1 预算会计制度历史沿革 |
6.1.2 预算会计制度变迁评述 |
6.2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特征 |
6.2.1 以需求诱致为基础的强制性变迁特征 |
6.2.2 以政府为主导的制度供给型变迁特征 |
6.2.3 从增量到存量的渐进式变迁特征 |
6.2.4 立足国情的国际协调特征 |
6.2.5 基于历史的路径依赖性 |
7 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案例与国别分析 |
7.1 我国“海南模式”的制度变迁视角分析 |
7.1.1 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需求 |
7.1.2 实现制度实际供给的基础条件 |
7.1.3 “海南模式”的路径选择 |
7.1.4 “海南模式”的启示 |
7.2 美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 |
7.2.1 美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历程 |
7.2.2 美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特征 |
7.3 英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 |
7.3.1 英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历程 |
7.3.2 英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特征 |
7.4 新西兰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 |
7.4.1 新西兰政府会计制度变迁历程 |
7.4.2 新西兰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特征 |
7.5 其他国家或地区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选择 |
7.5.1 法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选择 |
7.5.2 日本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选择 |
7.5.3 香港特区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选择 |
7.6 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共同特征 |
7.6.1 循序渐进的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 |
7.6.2 正式制度推进为主要变迁方式 |
7.6.3 预算会计和政府财务会计双轨并行模式 |
7.6.4 坚实的制度变迁基础保障 |
8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 |
8.1 路径设计:渐进式改革道路和分阶段改革策略 |
8.1.1 渐进式改革道路 |
8.1.2 层次推进改革目标 |
8.1.3 多步过渡与分阶段实施 |
8.2 减少制度变迁成本的路径选择 |
8.2.1 寻求改革增量:减少摩擦成本 |
8.2.2 推广试点试验:减少讯息成本 |
8.2.3 分解技术难题:减少设计和实施成本 |
8.3 增强制度变迁推动力量的路径设计 |
8.3.1 注重政府的主导作用和自身改革 |
8.3.2 建立改革一致性意愿 |
8.3.3 提高地方政府改革积极性 |
8.4 克服制度环境障碍的配套制度安排 |
8.4.1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 |
8.4.2 公共管理组织和文化理念 |
8.4.3 人力资源基础 |
8.4.4 政府治理制度环境 |
8.4.5 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
8.4.6 政府审计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
9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9.1 研究结论 |
9.2 未来研究方向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港英政府时期华人公务员群体研究(1914-199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学术文献回顾 |
三、研究视角与基本思路 |
第一章 港英政府公务员制度与华人公务员概况 |
第一节 港英政府早期的公务员制度 |
第二节 港英政府华人职员群体概况 |
一、香港公务员的范围 |
二、早期香港政府中的华人公务员 |
三、港府华人公务员规模和待遇 |
第三节 香港政府华人公务员的团体及组织运行机制 |
一、香港政府华员会的筹备与成立 |
二、香港其他主要华人公务员团体 |
三、香港政府华人职员团体的组织运行机制 |
第二章 二战前香港公务员制度构建中的华人公务员——以加薪运动为中心 |
第一节 “一战”后港府华人文员加薪之呼吁与公务员薪金调整 |
第二节 华人公务员加薪运动与薪金调查委员会的设立 |
一、1920年代后期华人公务员调整薪俸制度之呼吁 |
二、文员薪金调查委员会之成立与工作开展 |
三、公务员薪金之调整与华人公务员之反应 |
第三节 裁员减政委员会之设立与香港公务员本地化政策的发端 |
第三章 华人公务员团体改善待遇运动与香港公务员制度本地化(1946-1950) |
第一节 改善待遇运动之兴起 |
第二节 公务员薪俸调查委员会之设立与公务员本地化政策 |
一、公务员本地化政策的进展 |
二、公务员薪俸调整委员会之设立 |
三、改善待遇运动之再起与华人公务员之联合 |
第三节 公务员制度调整与公务员之反应 |
一、公务员薪俸调整方案的出台 |
二、公务员对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反应 |
第四章 华人公务员与香港政府的“肃贪”运动 |
第一节 二战后香港公务员的贪腐与反贪 |
一、断断续续的反贪与公务员贪腐的泛滥 |
二、《防止贿赂法案》与华人公务员之反应 |
第二节 独立反贪污机制的建立与“肃贪”运动的再出发 |
一、“葛柏事件”与廉政公署的成立 |
二、“肃贪”运动与“四大华人探长案” |
第三节 “肃贪”运动中的公务员廉政制度之重构 |
第五章 华人公务员与香港公共事务之参与 |
第一节 华人公务员与香港政府公共事业建设 |
第二节 华人公务员与香港政府市政建设 |
第三节 华人公务员与香港的对外宣传 |
第六章 华人公务员与过渡时期的香港 |
第一节 华人公务员与过渡时期香港公务员政策 |
一、基本法的制定与实施 |
二、华人公务员对公务员政策的支持 |
三、华人公务员与内地的互动 |
第二节 华人公务员与“过渡期”香港走向 |
第三节 华人公务员的自为抗争以“长俸计划”为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9)基于公共利益的大中城市居住地块开发强度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题目及相关概念释义 |
1.2.1 公共利益与公共利益因子 |
1.2.2 居住地块 |
1.2.3 开发强度绩效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2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评述 |
2.1 开发强度控制与控制方法 |
2.1.1 西方住宅建设发展历程与开发强度控制 |
2.1.2 控规中与开发强度绩效相关的开发强度控制方法 |
2.2 开发强度评估与评估方法 |
2.2.1 西方规划评估发展历程与评估方法 |
2.2.2 国内的开发强度评估与评估方法 |
2.3 城市规划中“绩效”的引入与“绩效”的方法 |
2.3.1 城市规划中“绩效”的引入与发展 |
2.3.2 “绩效”的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居住地块公共利益缺失现象初判 |
3.1 公共利益因子筛选 |
3.1.1 公共利益因子的选取标准与方法 |
3.1.2 公共利益因子的基本类型 |
3.1.3 公共利益因子的细分与分层 |
3.2 研究样本的选取 |
3.2.1 案例城市基本状况 |
3.2.2 案例城市新区基本状况 |
3.2.3 居住地块样本的选取 |
3.3 案例居住地块当前开发控制状况调查 |
3.3.1 案例基本情况分析 |
3.3.2 开发强度指标初判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地块层面公共利益因子的开发强度“值域化”模型构建 |
4.1 住宅建筑日照因子 |
4.1.1 住宅建筑日照的控制要求与控制方法 |
4.1.2 住宅建筑日照与容积率配建关系的计算方法 |
4.1.3 “住宅建筑日照——容积率”单因子模型构建 |
4.1.4 模型简化与容积率值域计算 |
4.2 组团绿地因子 |
4.2.1 组团绿地的配建要求 |
4.2.2 “组团绿地——容积率”单因子模型构建 |
4.2.3 模型简化与容积率值域计算 |
4.3 停车位因子 |
4.3.1 住宅停车位配建的要求 |
4.3.2 住宅停车位配建的影响因素分析与限定 |
4.3.3 “停车位——容积率”单因子模型构建 |
4.3.4 模型简化与容积率值域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片区层面公共利益因子的开发强度“值域化”模型构建 |
5.1 小学因子 |
5.1.1 小学的配建要求 |
5.1.2 “小学——容积率”单因子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 |
5.1.3 “小学——容积率”单因子实效模型构建 |
5.1.4 “小学——容积率”单因子理论模型构建 |
5.1.5 模型简化与容积率值域计算 |
5.2 中学因子 |
5.2.1 中学的配建要求 |
5.2.2 “中学——容积率”单因子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 |
5.2.3 “中学——容积率”单因子实效模型构建 |
5.2.4 “中学——容积率”单因子理论模型构建 |
5.2.5 模型简化与容积率值域计算 |
5.3 医院因子 |
5.3.1 医院的配建要求 |
5.3.2 “医院——容积率”单因子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 |
5.3.3 “医院——容积率”单因子实效模型构建 |
5.3.4 “医疗设施——容积率”单因子理论模型构建 |
5.3.5 模型简化与容积率值域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6 公共利益单因子影响下的开发强度绩效的分析 |
6.1 开发强度绩效的衡量与表达方法 |
6.2 地块层面公共利益因子影响下的绩效分析 |
6.2.1 基于住宅建筑日照因子的绩效分析 |
6.2.2 基于组团绿地因子的绩效分析 |
6.2.3 基于停车位因子的绩效分析 |
6.3 片区层面公共利益因子影响下的绩效分析 |
6.3.1 基于小学因子的绩效分析 |
6.3.2 基于中学因子的绩效分析 |
6.3.3 基于医院因子的绩效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开发强度的综合绩效与“值域化” |
7.1 已建居住地块开发强度当前绩效的综合评价 |
7.1.1 基于地块层面公共利益因子的绩效评价 |
7.1.2 基于片区层面公共利益因子的绩效评价 |
7.1.3 综合绩效评价 |
7.2 期望绩效下的开发强度“值域化” |
7.2.1 理想状态下的容积率“值域化” |
7.2.2 基于“值域化”的典型样本容积率调整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语 |
8.1 研究的重要结论 |
8.2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1 西安市中心城区居住地块备选样本指标统计图一 |
附录 2 西安市中心城区居住地块备选样本指标统计表一 |
附录 3 西安市中心城区居住地块备选样本指标统计图二 |
附录 4 西安市中心城区居住地块备选样本指标统计表二 |
附录 5 西安市中心城区居住地块典型样本指标统计表一 |
附录 6 西安市中心城区居住地块典型样本指标统计表二 |
附录 7 西安市高新区研究区域内的小学及其服务范围对应的居住地块一览表 |
附录 8 西安市高新区研究区域内的中学及其服务范围对应的居住地块一览表 |
附录 9 西安市高新区研究区域内的医疗卫生设施及其服务范围对应的居住地块一览表 |
(10)政府用税权控制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用税正义与政府用税权控制的必要性 |
1.1 政府用税权的涵义解析 |
1.1.1 税权的再界定 |
1.1.2 用税权的涵义阐释 |
1.2 寻求用税权的正当性 |
1.2.1 用税须建立在纳税人赞同的基础上 |
1.2.2 用税要符合正义的要求 |
1.3 政府用税权控制的必要性 |
1.3.1 政府用税权控制是保障公民私人财产权的必然要求 |
1.3.2 政府用税权运行的内在扩张本性要求对其进行控制 |
1.3.3 政府用税权运行的隐蔽滥用特性要求对其进行控制 |
1.3.4 政府用税权控制是行政权控权的基础性条件 |
第二章 政府用税权控制的理论依据 |
2.1 政府用税权控制的政治学基础 |
2.1.1 人民主权学说 |
2.1.2 权力分立与制衡理论 |
2.2 政府用税权控制的经济学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3 政府用税权控制的法学基础 |
2.3.1 政府用税权控制的宪法学基础 |
2.3.2 政府用税权控制的税法学基础 |
第三章 政府用税权的控制之一:公共预算监督的强化 |
3.1 公共预算的涵义与功能 |
3.1.1 公共预算的涵义 |
3.1.2 公共预算的控权功能 |
3.1.3 公民(纳税人)的预算参与权与公共预算 |
3.2 我国预算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预算监督的法律定位模糊 |
3.2.2 预算监督缺乏可操作性 |
3.2.3 预算执行的随意性架空了人大的预算监督 |
3.2.4 公民对于预算的参与不够 |
3.2.5 预算违法责任追究制度缺失 |
3.3 我国预算监督法律制度的完善 |
3.3.1 确立公共预算的原则 |
3.3.2 突出预算的法律地位和效力 |
3.3.3 完善预算审批程序 |
3.3.4 确立分项审批制度 |
3.3.5 建立预算听证制度 |
3.3.6 严格控制预算调整 |
3.3.7 强化公民的预算参与 |
3.3.8 建立预算违法责任追究制度 |
第四章 政府用税权的控制之二:财政支出公开 |
4.1 财政支出公开的涵义与功能 |
4.1.1 财政支出公开的涵义 |
4.1.2 财政支出公开的功能 |
4.1.3 纳税人的用税知情权与财政支出公开 |
4.2 我国财政支出公开制度的不足 |
4.2.1 公开理念的权力主导性 |
4.2.2 公开内容的非实质性 |
4.2.3 公开机制的非体系性 |
4.3 我国财政支出公开制度的完善 |
4.3.1 确立财政支出公开中的权利本位理念 |
4.3.2 走向形式公开与实质公开的统一 |
4.3.3 加强财政支出公开的机制建设 |
第五章 政府用税权的控制之三:审计监督 |
5.1 审计监督的涵义与特征 |
5.1.1 审计监督的涵义 |
5.1.2 审计监督的特征 |
5.1.3 公民的监督权与审计监督 |
5.2 我国审计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1 审计监督欠缺独立性 |
5.2.2 绩效审计监督薄弱 |
5.2.3 审计公告制度尚不完善 |
5.2.4 审计问责难以落实 |
5.3 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完善 |
5.3.1 强化审计独立 |
5.3.2 积极推进审计转型 |
5.3.3 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并举 |
5.3.4 完善审计公告法律制度 |
5.3.5 完善审计问责制度 |
第六章 政府用税权的控制之四:纳税人诉讼 |
6.1 纳税人诉讼的涵义与功能 |
6.1.1 纳税人诉讼的涵义 |
6.1.2 纳税人诉讼的功能 |
6.1.3 纳税人的诉讼权与纳税人诉讼 |
6.2 我国建立纳税人诉讼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6.2.1 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规定是制度建构的宪政基础 |
6.2.2 我国多年的行政诉讼实践是制度建构的实践基础 |
6.2.3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确立是制度建构的基础条件 |
6.2.4 国外纳税人诉讼制度的经验可资借鉴 |
6.3 我国纳税人诉讼制度的构建 |
6.3.1 纳税人诉讼的原告 |
6.3.2 纳税人诉讼的被告 |
6.3.3 纳税人诉讼的受案范围 |
6.3.4 纳税人诉讼前置程序的设立 |
6.3.5 纳税人诉讼的举证责任分配 |
6.3.6 纳税人诉讼的费用承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和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四、美国国家总审计署今昔(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D]. 区少铨(Au Siu chuan).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2]北京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恢复概念设计研究[D]. 任世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3]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空间关联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 吕函枰. 山东财经大学, 2018(08)
- [4]中西科学期刊比较研究[D]. 张勇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11)
- [5]精准扶贫背景下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研究[D]. 王鑫.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6]建筑师使用后评价方法及在博物馆的实践[D]. 陈晓唐.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5)
- [7]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D]. 宋伟官.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8)
- [8]港英政府时期华人公务员群体研究(1914-1997)[D]. 陈新林. 华中师范大学, 2015(12)
- [9]基于公共利益的大中城市居住地块开发强度绩效研究[D]. 王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7)
- [10]政府用税权控制论[D]. 肖国平. 中南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