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刷中的分辨力及相关概念(论文文献综述)
贾欢欢[1](2016)在《纳米喷墨制版系统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纳米喷墨制版技术是一种利用喷墨技术将经分色、RIP、拼大版后的文件信息通过喷墨打印方式精确打印在经特殊涂布处理的版材上,在印版上形成图文区和非图文区,而无需显影、定影及冲洗等繁琐工序,直接加热固化就可获得上机印版的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这种新型制版技术不仅降低了耗材成本,而且对环境无任何污染,彻底解决了印刷制版过程中的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环保制版技术,但在其市场化、产业化推进之前,还缺乏专门针对喷墨制版系统的评测和优化,以保证整个喷墨制版系统在实际印刷生产过程中的印品质量稳定性。本课题旨在针对纳米喷墨制版技术自身特点,从印版、印品质量角度对现有喷墨制版系统进行系统优化,解决一些系统集成方面的质量问题,以保证印品质量,进而推动喷墨制版系统的市场化和产业化。首先,对纳米喷墨制版技术和设备等进行了基本介绍,并从理论上对喷墨制版技术的基本控制原理进行了解析;然后,在科学、合理地确定影响纳米喷墨制版系统制版质量的关键因素、指标的基础上,设计了专门针对纳米喷墨制版系统的评测标版和一系列相关实验来对其进行系统评测;最终针对不同市场划分的要求,提出了优化后的印刷解决方案。根据纳米喷墨制版系统从印刷到宏观印版以及微观评测的结果,再结合之前的理论分析对其进行了优化和对比实验,提出了纳米喷墨制版系统优化的对策,形成了实际应用效果良好的系统优化解决方案。结果表明,混合网点由于网点边缘存在着随机散点,不仅降低了偏差墨滴在人眼视觉上的敏感度,大大减少宏观上深浅不一条纹出现的几率,而且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每PASS横线输出时的频率,从而降低干涉纹的出现几率,进而提高了印版和印品图像质量;而每PASS随机打印模式打破了每PASS横向字车方向上的周期性,将墨滴落点位置的偏差分散开来,降低其在视觉上的敏感度,进而显着提高了印版和印品图像质量。
周啸[2](2015)在《混合加网算法模型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加网是数字印刷技术的一项关键技术,其作用是将连续调数字图像转变成离散态网目调图像,用以制版印刷。数字加网技术的核心是算法模型,算法模型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加网质量,从而最终影响印刷质量。数字加网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技术体系,但人们对印刷质量的不懈追求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当前单一调幅调频加网模式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的难以克服,有的成为瓶颈,极大地影响了印刷质量,甚至带来较高的印刷成本,因此混合加网成为加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围绕混合加网这一主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对混合加网技术、网目调单元网点模型构建、混合加网算法模型构建、加网算法印刷阶调复制特性、加网原型实验验证系统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有:1.对混合加网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混合加网技术存在的瓶颈问题。研究分析了构成混合加网基本模型的主要类型和存在的问题,对混合加网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论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并总结了论文的整体研究方案和流程。2.提出并建立了解决加网难题、用以构建混合加网模型的网目调单元网点模型。对网目调单元网点模型的生成环境和条件进行了研究,提出网目调单元网点模型概念。设计构建了HLC加网算法模型,建立了Moire条纹和线数选取模型,搭建了非水平网角HLC加网算法模型。设计构建了多参可控加网算法模型和空间域随机数组加网算法模型。通过选取随机数发生器和构建随机数组模型,确定网点重心生成网点。设计构建了分布函数加网算法模型和伪随机函数加网算法模型,利用均匀分布函数发生器和乘同余伪随机函数发生器确定网点中心和网点点位。为实现任意加网参数条件下的加网,提出了网目调单元网点通用模型库建库方法。3.提出并建立了混合加网算法模型和问题解决方案。在研究混合加网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构建的网目调单元网点模型提出了算法组合建模方法。提取图像阶调信息和基本加网信息并建立基本筛选模型。通过对网目调单元网点模型的信息提取,对其进行匹配建模获得混合加网算法模型。提出过渡区域平滑衔接模型、“绝网”临界值模型和“绝网”区域网点归并模型三大影响因子,并针对问题构建了渐变中心位移算法模型、同灰度级网点重组算法模型和网点归并算法模型。最后研究了其他混合加网方法。4.对加网算法模型进行了质量评价与验证,获得其印刷阶调复制特性。首先对网目调单元网点模型进行质量评价,主要包括网目调图像及其内部结构评价、二值半色调重构准确度评估和半色调图像熵差评价。根据已有实验数据,构建了加网算法的阶调复制特性模拟模型,通过模拟模型给出了相同印刷条件下加网算法印刷阶调复制特性曲线波动的可行区间。通过相同条件下的印刷实验,获得加网算法的印版网点阶调复制特性曲线、印张网点阶调复制特性曲线和网点扩大补偿曲线,研究获得了加网算法的阶调复制特性。研究了混合加网印刷图像的自然复制效果,并对印刷图像进行了主观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所提算法模型的加网应用方案。5.设计开发了混合加网算法模型原型实验验证系统。根据本文建立的网目调单元网点模型和混合加网模型,设计开发了混合加网模型原型实验验证系统。主要包括图像处理界面、网目调单元网点模型加网界面和混合加网算法模型加网界面。该系统能够实现本文加网算法的图像处理和加网,生成用于制版和印刷实验的网目调图像。
张岩[3](2015)在《喷墨印刷纸张适性优化与评价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喷墨印刷纸张作为信息再现载体对成像质量至关重要,在采用水基型墨水的喷墨印刷中,如何控制墨水在纸张中的渗透和扩散程度,确保墨滴干燥速度和图像分辨力是喷墨纸张涂层研究和改性的热点。本文在理论上分析了喷墨印刷对纸张的适性要求,涂层和墨水相互作用机理,涂料特性以及涂布参数对涂层和印刷质量的影响;通过对喷墨纸张涂层组分中颜料、胶黏剂和固色剂的属性及其印刷适性的系统分析,研究了颜料粒径大小、胶黏剂复配方式、固色剂种类及其用量对喷墨纸张涂层品质、图像质量和印刷适性的影响,并归纳出涂层孔隙体积、亲水性及电荷数量对墨水渗透和扩散作用的机理。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了颜料颗粒填充涂层表面的过程,建立了颜料粒径配比筛选与优化的模型与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实现了胶黏剂复配比例及固色剂用量等性能指标综合评价的最优化,筛选出了符合喷墨打印适性的各组分种类、配比、用量、涂布参数和压光工艺参数,并通过多指标正交实验方法获得了喷墨印刷纸张最优工艺条件。本文基于Engelfrum质量圆和图像质量域理论,建立了基于图像质量的印刷适性评价体系,包括密度色度和光谱的色彩评价、基于亮度的阶调评价、基于微观图像的清晰度评价和基于频率域的均匀性评价,通过评价体系验证与评估了正交实验优化获得纸张的印刷适性与成像质量。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1)墨水在涂层上的扩散和渗透决定了喷墨印刷图像的质量。扩散和渗透受墨水和涂层之间物理和化学作用影响。物理作用有润湿现象、毛细现象和静电吸附,化学作用主要指涂层组分与墨水呈色剂之间发生的离子反应。这些现象的发生与涂层孔隙体积及孔径分布、涂层亲水性能以及涂层组分带电荷量有很大关系,而这三方面属性分别由涂层中颜料、胶黏剂和固色剂所决定。(2)涂层孔隙状况主要由颜料粒径分布决定,颜料粒径过大,形成的涂层表面大孔多,墨水因重力作用渗透快,易造成图像色彩暗淡;而颜料粒径过小,涂层孔隙体积增大,平均孔径小,墨水在毛细管作用下被吸收,容易造成表面色料偏少而颜色变浅,粒径过小还会导致涂料黏度高,分散性能差。(3)合适的粒径分布是平衡扩散和渗透的关键,应用计算机仿真不仅能有效模拟颜料堆积状态,还能够优化筛选颜料颗粒的配比,降低成本,实现涂层颗粒的最优化。(4)聚乙烯醇和乙烯-醋酸乙烯酯胶乳两种胶黏剂,在分子形状、分子大小和亲水性方面有着很好的互补性,单独使用时纸张印刷适性较差,但两者以一定比例复配使用会产生优势互补,使涂料稳定性、纸张表面强度和纸张吸墨性达到最优化,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5)固色剂通过化学反应与呈色剂形成不溶性盐或通过电荷吸引作用使呈色剂固着,而且对墨水扩散和渗透有明显的层析作用,可减缓或阻止呈色剂跟随溶剂扩散渗透的程度,使更多的颜料或染料在涂层表面聚集,进一步增加颜色密度及其饱和程度。同时,固色剂是一种絮凝剂,用量过多会造成涂料粘度增大,引发涂层结构变化,导致涂层组分分布不均匀。6.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配合使用不仅能科学全面地筛选出最优对象,而且能获得对象分类中的最优类,使得前期单因素试验为后期多指标正交实验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
张琳[4](2013)在《纸张印刷适性与印刷品质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全球造纸工业的大宗消费领域是印刷行业,纸张成本占到印刷总成本的60%~70%,纸张印刷适性是决定其印刷过程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揭示纸张性能与印刷品质量之间的作用机理是造纸和印刷行业尤为突出的问题。然而,由于“纸张性能–印刷”之间复杂的多元关系以及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该技术难题尚未能较好突破。本课题以不同印刷适性纸张为分析对象,评判纸张相关性能对其响应印效指标的影响程度,量化两体系之间的多元非线性作用规律;从纸张相关性能有效组合角度出发,研究纸张印刷适性的综合质量评价模型;推导纸张性能综合和印刷品质量综合的数学表达式,探索两者的关联,构建纸张印刷适性的预测方程;基于光谱传输特性,实现测试纸张与参考纸张之间的印刷适性匹配和评估,并推导待印刷纸张的光谱表征模型;创建自定义的纸张特性文件,揭示不同印刷适性纸张与目标印品阶调、色彩传输的作用机理,并开发其应用模块;针对色域边界、色域映射、再现意图三个色彩复制关键技术,分别提出新的算法,并研究根据不同印刷适性纸张的复制特征,自动选择适合应用策略机制,且编制软件程序。本课题量化了纸张在印刷中的行为和作用规律,旨在为纸张匹配适宜印刷条件提供科学依据,形成纸张应用与印刷实践控制的系统理论指导,推动我国造纸与印刷技术的高质量生产和针对性应用。利用灰关联分析,研究纸张相关性能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将各性能进行综合排序。结果表明,铜版纸性能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平滑度、匀度指数、光泽度、白度、吸墨性、表面强度、不透明度;胶版纸依次为:吸墨性、匀度指数、光泽度、白度、不透明度、表面强度、平滑度;轻涂纸依次为:平滑度、吸墨性、白度、匀度指数、光泽度、不透明度、表面强度。继而选择影响程度最大的前三个纸张性能作为自变量,以响应的印品质量指标为因变量,建立两者之间作用规律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以此可以寻求最佳纸张性能组合,获得预期印刷效果。将纸张相关性能指标有效组合可以对纸张质量进行更准确的判断。选取6个纸张性能作为输入层,纸张综合评价级别值作为输出值,构建纸张RBF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符合实践应用,且精度比BP神经网络更高,但纸张评价值范围仅为1、2、3。为了进行更细致的比较,提出基于人工鱼群–投影寻踪算法的纸张质量综合分析模型,建立纸张评价等级与投影值之间的关系式,计算出的纸张评价值范围可为任意实数,可比性更高,尤其适合于同等级纸张的比较。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得到纸张性能综合和印刷品质量综合的计算表达式,然后以具体纸张性能综合值为自变量,以印品质量综合值为因变量,拟合两体系之间的关系曲线,最终得出纸张印刷适性的预测方程,其自变量通过纸张性能综合表达式被转换成纸张相关性能。该方案将纸张和印刷结合起来,获取信息更全面,应用方便,结果客观具体。基于光谱传输特性,提出四种方案实现测试纸张与参考纸张之间的印刷适性评估,包括朗伯-比尔光谱定律、Kubelka-Munk光谱模型、纽介堡光谱方程、主成分分析法。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光谱评估效果最好,但计算量最复杂;纽介堡光谱方程评估效果和计算量均次之;朗伯-比尔光谱定律和Kubelka-Munk光谱模型评估效果最差,但计算量最小。进一步将高品质的纸张视为朗伯六界面体,分解为三个部分再进行组合,推导出纸张的全反射率-全透射率新模型,使得在各种测量几何条件下,表征纸张的光谱特性更简单、直接。提出并建立自定义的纸张特性文件,使印刷所用的纸张和油墨能更好地相适应和匹配。纸张特性文件的核心建立步骤是:印刷设备的基本线性化;最适合油墨色彩数量的判定;判断最大油墨厚度并给出油墨量建议。利用VC++软件进行上述步骤编程使其能够在色彩管理系统中进行调用,应用于实际印刷系统中。利用曲面细分技术计算色域球体边界的三角形近似值,将凸壳算法非空区域最大值点的γ=0.2,提出基于分区最大边界法和凸壳算法的组合方案色域边界新算法。结果表明,组合算法精度和计算量均介于分区最大边界法和凸壳算法之间。基于遗传算法,提出色域映射的新方法,将图像超色域颜色的CIELAB色彩空间坐标定义为基因,适应度函数定义为原始图像和映射图像的S-CIELAB色差的倒数,实行单点交叉或多点交叉。结果表明,遗传算法色域映射方案比传统裁切算法的色差要小。针对四种再现意图,对其各自特点及适用范围进行实验和规律总结。最后,分析纸张各性能与再现意图、色域边界算法及色域映射方法的关系,研究得出根据纸张相关性能,自动选择各种色彩具体算法的规律和方案流程,并利用VC++软件实现自动选择功能。
方恩印,葛惊寰[5](2013)在《基于数字图像补偿墨区预置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墨区预置作为数字化流程中的一个控制模块,可根据印前传递过来的数据自动调整墨键,对于提高印刷的时效性,降低印刷成本都发挥着极大作用。本文采用印前RIP加网后的数字图像作为墨区预置的基础源图像。经分析,通过数据补偿转换获得墨区预置数据更加准确,可很好地对墨键开度进行预置。
周啸[6](2012)在《地图调频加网模型及其印刷阶调复制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字加网技术是地图印刷生产中使用的一项关键技术,它是将数字原稿进行二值化的重要手段。根据加网方式的不同,数字加网技术可以分为调幅加网、调频加网和混合加网三种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印刷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已有的加网算法逐渐暴露出固有的缺陷,促进了新的加网方式和算法不断出现。四色叠印技术的成熟使四色印刷代替专色印刷成为现实,地图四色印刷目前广泛采用调幅加网技术,生产的产品能够满足用图单位和用图者的需要。然而,调幅加网作为一种传统的加网方式,存在不容忽视的缺陷,如线条锯齿感、玫瑰斑和龟纹、色彩表现力不足等,在生产高精度、高保真和高质量地图产品时,调幅加网技术无能为力。调频加网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问题,在一般印刷品生产上得到了实践应用。目前,地图调频网印刷仍处在“零起点”,论文以调频加网技术为核心,研究了地图调频网印刷的相关理论和技术,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阐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地图调频网印刷的现状,并说明了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思路和结构。2.从定性角度讲述了加网模型及其在地图印刷中的复制特性。分析了调幅调频加网模型的网点生成原理及各自的优缺点,并对加网模型在地图印刷中的应用进行了理论分析,比较了不同模型用于地图印刷的特点,提出地图调频网印刷的设想。3.在调频加网技术的基础上,确定了地图调频网印刷的最优模型和参数。首先分析了两类抖动算法的基本思想,通过开发“抖动算法调频加网软件”,对几种常见模型在线划地图和影像地图加网上的应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能够用于线划地图和影像地图调频网印刷的最优算法模型和参数。研究了乘同余伪随机算法在地图加网上的应用,重点研究了地图加网效率,并确定了最优算法模型和参数。4.对调频加网地图印刷复制特性进行了研究。在分析网点扩大机理的基础上从定性角度拟合了调幅加网和调频加网网点扩大曲线,并提出地图加网的质量控制条件。研究了地图调频网印刷的印版线性化方法和网点扩大补偿方法,并通过定量分析法制作色块梯尺,测量印版和印刷样张数据,定量拟合了印版线性化曲线、网点扩大曲线以及网点扩大补偿曲线,分析归纳了地图调频网印刷的复制特性和规律。5.地图调频网印刷色彩方面,从四色印刷代替专色印刷的角度出发,为获得能够在调频加网条件下最佳的CMYK四色配比,通过等变量实验对七种地图常用色彩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最佳的色彩配比。利用主客观评价方法对印刷样张进行了各项指标的评价,得出地图调频网印刷优于调幅网印刷的结论。6.在分析现有调幅调频算法模型存在缺陷的基础上,以乘同余伪随机算法和二阶调频网点算法为底层算法模型,开发了基于最优乘同余伪随机算法的二阶调频加网算法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在改进地图调频网印刷质量上的可行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蒲嘉陵[7](2011)在《印刷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从单纯的技术角度,印刷可以定义为是通过选择性添加适当物质的方法将拟表达的信息、内容或功能呈现在适当载体上的过程,属于典型的附加型、面处理(并行处理)技术范畴,具有空间分辨率高、生产效率高和成本低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质,印刷是开创现代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文明历史上最重要、历史最悠久的传媒技术,今天又在表面装饰、印刷电子、超高规模集成电路制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作为传媒技术,印刷的核心作用是可视化,因此将适当呈色剂放置在适当载体上成为技术关键;在表面装饰和印刷电子领域中,印刷的作用是将适当功能单元(如,防护、装饰、电子或光电子功能单元)选择性放置在适当载体上,以满足装饰或/和某种功能的需要;在超高规模集成电路领域,印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表面微加工,核心是印刷技术拥有的微纳米加工的能力.本文也是从这个几个方面,对印刷技术在过去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和今后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概略的回顾和展望.
孙希燕[8](2010)在《论计算机图形设计与数字印刷工艺》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印刷行业的高速发展及各个艺术高校教学方式的变革,怎样将印刷与计算机图形设计紧密结合已经提上了日程。论文的第一部分先是分析了国内外数字印刷的现状,引出第二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对数字印刷工艺以及印刷流程的综合阐述;另外论文的第三部分详细论述了怎样将图形设计和数字印刷更好的结合,通过对印刷设备、印后工艺以及印刷流程的分析,进行了详细的叙述;第四部分主要针对市场需求进行综合分析;第五部分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个人观点的分析,最后得出如下结论:印刷与设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之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单独就设计专业来说,在社会上用途很广,专业覆盖面很大,涉及领域较为宽泛,并且在各高校的专业设置中所占比例很大。针对我国目前印刷行业发展的现状,我们特别强调要加强学生后期制作的能力,重视专业实践在专业里的特殊作用,完善艺术思想和市场应用的结合,体现前沿的艺术形式。目前的计算机图形设计基本上是走在前端,特别是户外、报刊、杂志等等,印刷设计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现在的就业前景如何,不仅要看这个专业的前景如何,更多要靠个人的勤奋努力以及艺术天赋,社会需要的是一些真正懂得设计意蕴和艺术境界的设计师。对于印刷行业来说,由于现在印刷行业的多领域发展,要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除了企业本身的硬件设施要加强投入以外,更应该加强软件方面的投入,例如高水平的设计师、制版人员等等。从而实现计算机图形设计与印刷的完美结合,来满足社会上不同层次的需求。
孙东振[9](2010)在《地图印刷质量检测与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现代以来,印刷设备及技术正进行者飞速的发展,而地图印刷作为印刷的一类产品,其印刷技术及质量检测与评价方法也正在经历着飞速的变革。在军队,2007年全军各测绘大队装备了海德堡四色印刷机,如何在新装备条件下进行地图印刷质量的检测与评价工作,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参阅大量印刷及地图方面资料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地图印刷的质量检测技术与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工作有以下六个方面:1.地图印刷质量检测方法本文在总结地图印刷质量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军队实际装备情况,采用了基于密度计测量的地图印刷质量的检测与评价的方法。2.地图印刷质量评价方法地图印刷质量评价方法主要有:主观评价法、客观评价法、综合评定法。采用何种评价方法作为地图印刷质量的评价方法,在文中进行了论述。3.地图印刷质量检测参数选取通过对收集资料的分析与总结,给出了地图印刷质量检测参数的选取标准。并在地图印刷质量检测参数的选取上采用了频率统计法与理论分析法确定初始参数,对初始参数采用专家调研法进行选择确定的方法。4.地图印刷质量检测参数权值确定在地图印刷质量检测参数权值分配上,本文在参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选取了方便易于实施的德尔裴法。5.地图印刷质量评价模型在地图印刷质量评价模型上,分别以各项检测参数的分数、等级评价模型,地图印刷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为研究思路,给出了相应的评价模型。6.地图印刷质量数据统计方法地图印刷质量数据包括在实施地图印刷质量检测与评价过程中使用仪器采集的实地密度、网点增大值等方面的数据,同时包括地图印刷质量评价成绩的统计。本文在传统统计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算法的改进,有效的解决了数据中的极端值问题。
李洒[10](2011)在《铜版纸平版胶印印刷适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纸张的印刷适性对印刷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印刷纸性能和印刷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纸张质量、完善抄纸和涂布配方、改进生产工艺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首先研究了11种国产铜版纸的高得率浆含量和纸张性能,并主要分析了铜版纸各表面性能之间的关系。发现国内铜版纸大多含有一定量高得率浆,部分纸样明显超出了传统上涂布美术印刷纸中高得率浆含量的上限(10%)。但是高得率浆含量和铜版纸表面性能的相关性不大,说明铜版纸的一些性能主要受涂层涂料配方、涂布量、纸机等因素的影响。分析了铜版纸各表面性能之间的关系,发现印刷品的光泽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纸张光泽度,粗糙度与印刷光泽度的相关度明显高于与纸张光泽度的相关度,而且纸张的平滑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纸张的油墨吸收性。在三种高得率浆含量的铜版纸中,各选择一种纸样进行紫外老化实验,发现高得率浆含量对铜版纸的白度稳定性有较大影响。然后对这11种铜版纸进行了印刷测试。研究了影响印刷品质量的主要纸张因素,发现印刷品印刷光泽度受纸张实验室印刷光泽度、纸张光泽度、PPS粗糙度、纸面效率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实验室印刷光泽度与印品印刷光泽度的相关度较纸张光泽度与印品印刷光泽度的相关性要高。印品印刷光泽度受纸张白度的影响很小。在铜版纸表面整饰度相似时,印品实地密度与纸张的主要表面性能(白度、光泽度、表面平滑度、油墨吸收性等)关系不大,印刷密度仅由印刷过程中油墨供应量决定。同时还发现如果纸张白度稳定性好,纸张中含有一定量(小于15%)高得率浆不影响印刷品的视觉效果,但是如果含有高得率浆造成纸张返黄,将会严重影响印刷质量,造成图像偏色、阶调层次损失等。
二、印刷中的分辨力及相关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刷中的分辨力及相关概念(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喷墨制版系统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2 喷墨制版与喷墨制版体系 |
2.1 喷墨制版原理 |
2.1.1 喷墨技术 |
2.1.2 喷墨制版原理 |
2.2 喷墨制版体系 |
2.2.1 喷墨制版系统相关概念 |
2.2.2 喷墨制版设备 |
2.2.3 喷墨制版软件控制 |
3 评测方案设计与技术实现 |
3.1 评测需求分析和指标 |
3.1.1 喷墨制版系统的评测需求分析 |
3.1.2 评测指标 |
3.2 评测方案设计 |
3.2.1 印刷评测方案设计 |
3.2.2 印版宏观评测方案设计 |
3.2.3 印版微观评测方案设计 |
3.2.4 实验物料和实验环境 |
3.3 评测过程的技术实现 |
3.3.1 评测方案的技术实现 |
3.3.2 数据分析与评测 |
4 喷墨制版系统优化 |
4.1 印版微观层面优化 |
4.1.1 单墨滴形态检测 |
4.1.2 喷头斜喷检测 |
4.1.3 最佳单墨滴尺寸推算 |
4.1.4 最佳加网角度选择 |
4.2 印版宏观层面优化 |
4.2.1 现有多PASS打印模式所存在的不足和优化思路 |
4.2.2 混合网点优化方案及实施 |
4.2.3 混合网点优化结果分析 |
4.2.4 随机打印模式优化方案及实施 |
4.2.5 随机打印模式优化结果分析 |
4.3 系统优化解决方案 |
5 结论 |
6 展望 |
7 参考文献 |
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 致谢 |
附录 |
(2)混合加网算法模型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总体分析 |
1.2.2 调幅加网研究现状分析 |
1.2.3 调频加网研究现状分析 |
1.2.4 混合加网研究现状分析 |
1.3 论文研究的目标、内容和解决的问题 |
1.3.1 总体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
1.3.3 解决的问题 |
1.3.4 整体研究方案流程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混合加网方法与解决方案架构 |
2.1 混合加网机理 |
2.1.1 混合加网思想的产生 |
2.1.2 传统混合加网方法 |
2.1.3 传统混合加网基本构成模型 |
2.2 存在问题分析 |
2.2.1 传统混合加网基本构成模型存在的问题 |
2.2.2 传统混合加网引起的问题 |
2.3 总体思路架构与解决方案 |
2.3.1 总体思路架构 |
2.3.2 解决方案的提出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网目调单元网点模型及其关键算法 |
3.1 总体分析 |
3.1.1 构建混合加网的网目调单元网点模型 |
3.1.2 网目调单元网点模型生成 |
3.1.3 网目调单元网点模型的设计与开发 |
3.2 HLC加网模型及其关键算法 |
3.2.1 解决问题与建模思路 |
3.2.2 HLC加网算法建模 |
3.2.3 Moire条纹和线数选取模型 |
3.2.4 非水平网角HLC加网算法 |
3.3 多参数可控加网模型及其关键算法 |
3.3.1 解决问题与建模思路 |
3.3.2 多参数可控加网算法建模 |
3.4 空间域随机数组加网模型及其关键算法 |
3.4.1 解决问题与建模思路 |
3.4.2 空间域随机数与随机数组建模 |
3.4.3 重心定位加网算法建模 |
3.5 随机数发生器加网模型及其关键算法 |
3.5.1 解决问题与建模思路 |
3.5.2 随机数发生器模型 |
3.5.3 分布函数加网算法建模 |
3.5.4 伪随机函数加网算法建模 |
3.6 网目调单元网点通用模型库建库 |
3.6.1 建库需求分析 |
3.6.2 模型与模型库思想 |
3.6.3 加网模型库建模 |
3.6.4 模型库的管理与调用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合加网算法模型与技术方案 |
4.1 总体方案架构 |
4.1.1 建模思想方法 |
4.1.2 总体方案架构 |
4.2 影响因子模型构建 |
4.2.1 阶调划分模型 |
4.2.2 传统混合加网存在的问题 |
4.2.3 影响因子模型 |
4.3 算法的组合建模 |
4.3.1 信息提取与算法组合建模 |
4.3.2 影响因子过滤器模型 |
4.3.3 过滤器处理效果分析 |
4.4 其他混合加网解决方案 |
4.4.1 面向对象方案 |
4.4.2 面向分色片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加网模型质量评价与验证 |
5.1 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建立 |
5.1.1 总体设计 |
5.1.2 评价对象确定 |
5.1.3 评价模型与评价指标确定 |
5.2 网目调单元网点模型质量评价 |
5.2.1 网目调图像及其内部结构评价 |
5.2.2 二值重构准确度评估 |
5.2.3 网目调图像熵差评价 |
5.3 模拟阶调复制特性建模与评价 |
5.3.1 建模思想与方法 |
5.3.2 模型建立与分析 |
5.4 印刷阶调复制特性建模与评价 |
5.4.1 网点印刷阶调复制特性 |
5.4.2 加网算法质量检测印刷实验 |
5.4.3 印版网点阶调复制特性建模 |
5.4.4 印张网点阶调复制特性建模 |
5.4.5 印刷与模拟阶调复制特性模型比较分析 |
5.5 网目调图像自然复制效果评价 |
5.5.1 网目调单元网点模型加网效果评价 |
5.5.2 混合加网算法效果评价 |
5.5.3 主观评价法评价 |
5.6 加网算法模型应用方案 |
5.6.1 应用方案顾及因素 |
5.6.2 网目调单元网点模型应用方案 |
5.6.3 混合加网算法模型应用方案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混合加网算法模型原型实验验证系统 |
6.1 系统开发前准备 |
6.2 系统设计开发 |
6.2.1 系统结构和运行环境 |
6.2.2 系统主要功能示例 |
6.3 系统测试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创新点 |
7.2 下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3)喷墨印刷纸张适性优化与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3 国内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喷墨印刷机理及纸张涂层特性分析 |
2.1 喷墨印刷种类与图像质量要求 |
2.1.1 喷墨印刷技术的种类 |
2.1.2 图像质量要求 |
2.2 喷墨纸张种类及印刷适性要求 |
2.2.1 喷墨纸张分类 |
2.2.2 喷墨纸张涂层分析 |
2.2.3 涂层的印刷适性要求 |
2.3 喷墨墨水与纸张作用机理 |
2.3.1 喷墨墨水及其印刷适性 |
2.3.2 水基型墨水与涂层相互作用机理 |
2.4 涂料制备 |
2.4.1 涂料制备过程 |
2.4.2 涂料配制流程图 |
2.4.3 胶黏剂用量的优化 |
2.5 涂层的涂布及其参数优化 |
2.5.1 涂布方式的比较和筛选 |
2.5.2 涂布参数的筛选和优化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喷墨纸张涂层颜料的筛选与优化 |
3.1 喷墨纸张涂层颜料特性分析 |
3.1.1 喷墨纸张颜料及其特性要求 |
3.1.2 喷墨纸张涂层主要颜料特性比较 |
3.1.3 混合颜料对涂料及涂层印刷适性的影响 |
3.1.4 喷墨纸张涂层颜料二氧化硅的特性 |
3.2 颜料特性对涂层涂布的影响 |
3.2.1 实验 |
3.2.2 粒径对涂布涂层特性的影响 |
3.2.3 粒径对涂布涂层特性的定量分析 |
3.2.4 粒径对涂布纸表面特性的影响 |
3.3 颜料特性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
3.3.1 粒径对喷墨印刷实地密度的影响 |
3.3.2 粒径对喷墨印刷网点扩大和阶调复制的影响 |
3.3.3 粒径对喷墨印刷色彩再现的影响 |
3.3.4 粒径对喷墨印刷清晰度的影响 |
3.4 颜料特性对喷墨纸张印刷适性的影响 |
3.4.1 颜料对墨水扩散的影响 |
3.4.2 颜料对墨水渗透的影响 |
3.5 基于仿真实验的颜料粒径筛选的实现 |
3.5.1 颜料粒径筛选的原理与目标 |
3.5.2 颜料筛选仿真的原理 |
3.5.3 仿真实验的结果分析与应用比较 |
3.6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喷墨纸张涂层胶黏剂的筛选与优化 |
4.1 喷墨纸张涂层胶黏剂特性分析 |
4.1.1 喷墨纸张胶黏剂特性要求 |
4.1.2 喷墨印刷纸张常用胶黏剂特性比较 |
4.2 胶黏剂特性对涂布品质的影响分析 |
4.2.1 实验 |
4.2.2 胶黏剂对涂料粘度的影响 |
4.2.3 胶黏剂对涂料稳定性的影响 |
4.2.4 胶黏剂对涂布纸表面特性的影响 |
4.3 胶黏剂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
4.3.1 胶黏剂对印刷实地密度的影响 |
4.3.2 胶黏剂对印刷网点扩大和阶调复制的影响 |
4.3.3 胶黏剂对印刷色彩再现的影响 |
4.3.4 胶黏剂对印刷清晰度的影响 |
4.4 胶黏剂特性对喷墨纸张印刷适性的影响 |
4.4.1 胶黏剂对墨水扩散的影响 |
4.4.2 胶黏剂对墨水渗透的影响 |
4.5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胶黏剂筛选的实现 |
4.5.1 胶黏剂筛选的原理与目标 |
4.5.2 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原理与优势 |
4.5.3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胶黏剂筛选的实现 |
4.6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喷墨纸张涂层固色剂的筛选与优化 |
5.1 喷墨纸张涂层固色剂特性分析 |
5.1.1 喷墨纸张涂层固色剂的特性要求 |
5.1.2 固色剂的分类及其固色机理 |
5.1.3 常用固色剂及特性比较 |
5.2 固色剂用量对涂布品质的影响 |
5.2.1 实验 |
5.2.2 固色剂对涂料粘度的影响 |
5.2.3 固色剂用量对涂布纸表面特性的影响 |
5.3 固色剂用量与图像质量的关系 |
5.3.1 固色剂对印刷实地密度的影响 |
5.3.2 固色剂对印刷网点扩大和阶调复制的影响 |
5.3.3 固色剂用量对印刷色彩再现的影响 |
5.3.4 固色剂用量对图像清晰度的影响 |
5.3.5 固色剂用量对印品耐水性的影响 |
5.4 固色剂用量对喷墨纸张印刷适性的影响 |
5.4.1 固色剂对墨水扩散的影响 |
5.4.2 固色剂对墨水渗透的影响 |
5.5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固色剂筛选的实现 |
5.5.1 固色剂筛选的原理与目标 |
5.5.2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固色剂用量筛选的实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喷墨印刷纸张的制备与印刷适性优化 |
6.1 喷墨印刷纸张制备材料及其制备实验设计 |
6.1.1 喷墨印刷纸张制备材料 |
6.1.2 喷墨印刷纸张制备实验设计 |
6.2 纸张涂布及其过程控制 |
6.3 印刷适性检测 |
6.3.1 标版设计 |
6.3.2 纸张表面性能、印刷质量以及抗水性测量 |
6.4 印刷适性优化 |
6.4.1 实验结果 |
6.4.2 直观分析与讨论 |
6.4.3 方差分析与讨论 |
6.4.4 工艺条件的优化 |
6.4.5 优化的喷墨打印纸实现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喷墨纸张的印刷适性与成像质量评价 |
7.1 喷墨纸张的印刷适性的评价 |
7.1.1 喷墨纸张印刷适性的研究内容 |
7.1.2 喷墨纸张印刷适性评价方法 |
7.1.3 基于图像质量的喷墨纸张印刷适性的评价体系建立 |
7.1.4 喷墨纸张印刷适性与成像质量的评价 |
7.2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附表 1 |
(4)纸张印刷适性与印刷品质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纸张印刷适性相关理论 |
1.2.1 纸张印刷适性的定义 |
1.2.2 纸张的作业(运行)适性 |
1.2.3 纸张的印刷品品质适性 |
1.2.4 常用纸张的印刷适性 |
1.3 与纸张印刷相关的色彩管理知识 |
1.3.1 ICC 色彩管理技术 |
1.3.2 WCS 颜色管理系统 |
1.3.3 纸张特性文件 |
1.3.4 光谱颜色复制技术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5 论文研究意义和内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2 纸张性能与印刷品质量影响关系的研究 |
2.1 总体研究方案 |
2.2 纸张主要性能的影响程度排序 |
2.2.1 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法 |
2.2.2 纸张性能灰关联数值的计算 |
2.2.3 灰关联度的比较及性能排序 |
2.2.4 纸张性能的灰关联分析 |
2.3 基于多元非线性回归的纸张性能研究 |
2.3.1 研究思路 |
2.3.2 多元非线性回归建模思路 |
2.3.3 纸张-印品多元模型的结构及算法 |
2.3.4 模型的可行性验证 |
2.3.5 纸张性能与印品效果多元分析 |
2.4 两种研究结果的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3 纸张印刷适性综合评价模型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基于 TOLLENAAR–ERNST 方程的纸张印刷适性分析 |
3.2.1 Tollenaar–Ernst 密度方程 |
3.2.2 纸张性能与 m 因子的关系研究 |
3.3 纸张印刷适性的 RBF 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模型 |
3.3.1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 |
3.3.2 实验样本集数据的准备 |
3.3.3 模型的结构与设计 |
3.3.4 实例训练及检验仿真 |
3.4 基于人工鱼群–投影寻踪模型的纸张印刷适性综合评估 |
3.4.1 人工鱼群–投影寻踪回归模型 |
3.4.2 评价因子的选择 |
3.4.3 等级模型的建立 |
3.4.4 检验样本实例分析 |
3.5 两个综合评价模型的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4 纸张印刷适性的预测研究 |
4.1 前言 |
4.2 主成分分析法 |
4.3 纸张性能综合指标和印品质量综合指标的提出 |
4.4 综合指标的主成分分析与拟合 |
4.4.1 纸张性能指标的综合 |
4.4.2 印刷品质量指标的综合 |
4.5 回归预测模型的构建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光谱特性的纸张印刷适性研究 |
5.1 基于朗伯-比尔定律的纸张-印品光谱研究 |
5.2 基于 KUBELKA-MUNK 模型的纸张-印品光谱研究 |
5.3 基于纽介堡方程的纸张-印品光谱研究 |
5.4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纸张-印品光谱研究 |
5.4.1 研究方案 |
5.4.2 实验方法 |
5.4.3 数据标准化和主成分维数 r 的确定 |
5.4.4 计算参考纸张与测试纸张之间的转换矩阵 |
5.4.5 预测测试纸张的印品光谱反射率 |
5.5 四种方法对比 |
5.6 基于光谱特性的纸张表征模型研究 |
5.6.1 纸张的全反射率和全透射率新模型 |
5.6.2 纸张上部界面和下部界面的拆分 |
5.6.3 纸张内部参数的推导 |
5.6.4 实验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6 自定义纸张特性文件的建立 |
6.1 纸张特性文件的提出 |
6.2 自定义纸张特性文件的建立 |
6.2.1 印刷设备的基本线性化 |
6.2.2 最适合油墨色彩数量的判定 |
6.2.3 判断最大油墨厚度并给出油墨量建议 |
6.2.4 建立的源程序及最终界面 |
6.2.5 纸张特性文件在 WCS 系统中调用 |
6.3 本章小结 |
7 纸张印刷适性与色彩复制算法的研究 |
7.1 色域边界新算法的研究 |
7.1.1 色域边界的描述 |
7.1.2 确定色域边界的常用算法 |
7.1.3 基于组合特征的新算法的提出 |
7.1.4 曲面细分技术的引入 |
7.1.5 平面方程(Plane Equation) |
7.1.6 组合新算法计算过程 |
7.1.7 三种算法的比较 |
7.2 基于遗传算法的色域压缩映射研究 |
7.2.1 色域压缩映射 |
7.2.2 遗传算法 |
7.2.3 S-CIELAB 色差模型 |
7.2.4 色域匹配的遗传算法步骤 |
7.2.5 结果与讨论 |
7.3 再现意图的实验研究 |
7.3.1 再现意图简述 |
7.3.2 再现意图的实验研究 |
7.3.3 四种再现意图特点及适用范围的总结 |
7.4 基于纸张性能的色彩方案自动选择 |
7.4.1 纸张性能–再现意图自动选择的实现 |
7.4.2 纸张性能–色域边界算法的自动选择 |
7.4.3 纸张性能–色域映射算法的自动选择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基于数字图像补偿墨区预置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墨区预置研究的意义 |
二、墨区划分及网点面积率计算 |
三、墨区预置数字图像网点面积率精度补偿 |
1. 印刷网点扩大与补偿 |
2. 图像数据逆补偿的原因和方法 |
四、墨区预置模型的建立 |
五、实验结果分析 |
(6)地图调频加网模型及其印刷阶调复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地图调频网印刷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地图调频网印刷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 |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的内容结构 |
第二章 加网模型及其在地图印刷中的应用 |
2.1 数字加网的基本原理 |
2.1.1 加网的含义及其必要性 |
2.1.2 数字加网及其过程原理 |
2.1.3 数字网点的生成方法 |
2.2 调幅加网技术及其算法模型 |
2.2.1 调幅加网参数设置 |
2.2.2 调幅加网算法模型 |
2.3 调频加网技术及其算法模型 |
2.3.1 调频加网参数设置 |
2.3.2 调频加网原理及算法模型 |
2.4 加网技术在地图出版中的应用 |
2.4.1 地图印刷特点 |
2.4.2 不同加网方式用于地图印刷生产的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图调频网印刷最优抖动模型和随机函数模型的确定 |
3.1 抖动算法模型的定性分析 |
3.1.1 模式抖动(Bayer抖动)算法模型 |
3.1.2 误差扩散抖动算法模型 |
3.2 最优抖动算法模型及参数的确定 |
3.2.1 抖动算法模型研究对象的确定 |
3.2.2 抖动算法调频加网软件设计 |
3.2.3 调频加网最优抖动算法模型及参数实验 |
3.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 乘同余伪随机算法调频加网最优模型及参数的确定 |
3.3.1 随机数的产生及发生器的设计 |
3.3.2 随机数发生器调频网点生成方案 |
3.3.3 最优加网效率乘同余伪随机算法模型及参数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调频加网地图出版印刷复制特性研究 |
4.1 调频加网网点扩大及地图出版质量控制条件 |
4.1.1 网点扩大机理 |
4.1.2 调频加网网点扩大曲线的拟合 |
4.1.3 调频加网地图出版质量控制条件 |
4.2 印版线性化及网点扩大补偿规律研究 |
4.2.1 线性化方法研究 |
4.2.2 网点扩大补偿方法研究 |
4.2.3 调频加网印版线性化及网点扩大补偿规律实验研究 |
4.3 调频加网四色叠印替代专色印刷研究 |
4.3.1 地图要素设色的基本原理 |
4.3.2 调频加网地图印刷四色叠印替代专色印刷方案 |
4.3.3 数据分析 |
4.4 调频加网的地图质量评价 |
4.4.1 主观评价法评价地图 |
4.4.2 客观评价法评价地图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最优乘同余伪随机算法的二阶调频加网算法模型研究 |
5.1 现有算法模型存在的问题 |
5.1.1 叠印地图线划锯齿感的成因 |
5.1.2 调频加网网点扩大严重性成因分析 |
5.2 模型建立的思路 |
5.2.1 模型需要解决的问题 |
5.2.2 底层模型构架的确定 |
5.2.3 底层算法模型的结合 |
5.3 模型的建立 |
5.3.1 最优乘同余伪随机算法网点点位分析 |
5.3.2 算法的改进及二阶调频网点的实现 |
5.3.3 模型建立需要注意的问题 |
5.4 模型的模拟打样实验 |
5.4.1 加网界面设计 |
5.4.2 模型的宏观输出图像 |
5.4.3 模型的微观网点分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致谢 |
(7)印刷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印刷技术形成和发展的里程碑 |
2 技术发散与收敛 |
3 印刷在未来可视传媒中的作用 |
4 印刷电子及其发展趋势 |
4.1 印刷方法的选择 |
4.2 有机电子材料 |
5 表面微加工中的印刷技术及其发展和应用 |
5.1 刻蚀技术的发展和演变 |
5.2 分辨力增强技术 |
5.3 纳米压印刻蚀技术 |
6 结束语 |
(8)论计算机图形设计与数字印刷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全文框架 |
第2章 数字印刷的发展历程及现代印刷工艺的现状 |
2.1 数字印刷的概念 |
2.2 数字印刷的分类及设备 |
2.3 国外数字印刷工艺发展状况 |
2.4 中国数字印刷工艺发展现状 |
第3章 计算机图形设计与数字印刷结合元素的系统分析 |
3.1 计算机图形设计 |
3.1.1 计算机图形设计的概念 |
3.1.2 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的比较优势 |
3.2 计算机图形设计与传统印刷工艺的设计系统元素分析 |
3.2.1 传统的印刷工艺流程 |
3.2.2 印刷的基本知识 |
3.2.3 数字印刷工艺流程 |
3.2.4 印刷后期加工工艺介绍分析 |
3.2.5 计算机图形设计分析 |
3.2.6 计算机图形设计与数字印刷的结合 |
第4章 现代数字印刷及后期印刷工艺的市场调研与印刷过程分析 |
4.1 现代数字印刷及工艺的问卷调研 |
4.1.1 问卷的设计 |
4.1.2 问卷调研的最终反馈结果的分析和统计 |
4.2 数字印刷行业的消费需求分析 |
4.2.1 数字印刷技术的应用 |
4.2.2 数字印刷行业的客户群 |
4.2.3 数字印刷设计的质量保障 |
第5章 计算机图形设计(印刷图像设计)和现代数字印刷的发展趋势 |
5.1 计算机图形设计(印刷图像设计)的发展趋势 |
5.2 现代数字印刷应用和技术方面的发展趋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9)地图印刷质量检测与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地图印刷质量检测与评价技术的研究意义 |
1.2 地图印刷质量检测与评价技术的发展 |
1.2.1 地图印刷质量检测技术的发展 |
1.2.2 地图印刷质量评价技术发展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思路及结构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3.3 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地图印刷质量检测与评价方法 |
2.1 地图印刷质量概念及内容 |
2.1.1 地图印刷质量概念 |
2.1.2 地图印刷质量内容 |
2.2 地图印刷质量影响因素 |
2.3 地图印刷质量检测参数 |
2.4 地图印刷质量检测与评价方法 |
2.4.1 地图印刷质量检测方法 |
2.4.2 地图印刷质量评价方法 |
第三章 地图印刷质量检测参数及评价模型 |
3.1 地图印刷质量检测参数选取及权值确定 |
3.1.1 地图印刷质量检测参数的选取 |
3.1.2 地图印刷质量检测参数的权值 |
3.2 地图印刷质量评价数学模型建立 |
3.2.1 各项检测参数的检测标准的获取 |
3.2.2 单项检测参数的评价模型 |
3.2.3 地图印刷综合质量评价模型 |
3.3 地图印刷质量数据统计方法研究 |
3.3.1 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 |
3.3.2 数值型数据统计方法 |
3.3.3 地图印刷质量评价过程中的数据统计 |
第四章 验证与应用 |
4.1 地图印刷质量检测与评价的步骤 |
4.2 系统设计及实现 |
4.2.1 系统设计 |
4.2.2 系统实现 |
4.3 系统应用验证 |
4.3.1 网点增大值计算方案实验 |
4.3.2 单项参数评价模型实验 |
4.3.3 优化切尾统计算法在系统中的使用验证 |
4.3.4 地图综合评价质量验证 |
4.4 结论分析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下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致谢 |
(10)铜版纸平版胶印印刷适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铜版纸概述 |
1.1.1 铜版纸简介 |
1.1.2 高得率浆在铜版纸中的应用 |
1.2 纸张的印刷性能及研究现状 |
1.2.1 纸张的印刷性能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平版胶印工艺 |
1.3.1 平版胶印工艺特点 |
1.3.2 单张胶印和卷筒胶印的区别 |
1.4 印刷品质量评价方法 |
1.4.1 印刷品质量 |
1.4.2 评价印刷品质量的方法 |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5.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印刷测试条件 |
2.2 实验方法 |
2.2.1 铜版纸性能测试 |
2.2.2 测试版设计及说明 |
2.2.3 汕墨颜色质量评价指标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铜版纸性能测试及各性能之间的关系 |
3.1.1 铜版纸高得率浆含量测定 |
3.1.2 铜版纸印刷适性测试结果 |
3.1.3 纸张各性能之间的关系 |
3.1.4 高得率浆含量对铜版纸白度稳定性的影响 |
1.1.5 小结 |
3.2 印刷品质量的评价结果 |
3.2.1 客观评价结果 |
3.2.2 主观评价结果 |
3.3 影响印刷品质量的纸张因素 |
3.3.1 影响印品印刷光泽度的纸张因素 |
3.3.2 影响印品相对反差的纸张因素 |
3.3.3 影响印品实地密度的纸张因素 |
3.3.4 纸张L~*值对四色实地色度的影响 |
3.3.5 影响印刷品视觉效果的纸张因素 |
3.3.6 小结 |
4 结论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论文发表情况 |
8 致谢 |
四、印刷中的分辨力及相关概念(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喷墨制版系统优化的研究[D]. 贾欢欢. 天津科技大学, 2016(05)
- [2]混合加网算法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 周啸.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5(12)
- [3]喷墨印刷纸张适性优化与评价的研究[D]. 张岩. 南京林业大学, 2015(03)
- [4]纸张印刷适性与印刷品质相关性研究[D]. 张琳. 陕西科技大学, 2013(10)
- [5]基于数字图像补偿墨区预置方法的研究[J]. 方恩印,葛惊寰. 出版与印刷, 2013(01)
- [6]地图调频加网模型及其印刷阶调复制特性研究[D]. 周啸.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2(06)
- [7]印刷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 蒲嘉陵.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11(06)
- [8]论计算机图形设计与数字印刷工艺[D]. 孙希燕. 山东轻工业学院, 2010(04)
- [9]地图印刷质量检测与评价方法研究[D]. 孙东振.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0(02)
- [10]铜版纸平版胶印印刷适性的研究[D]. 李洒. 天津科技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