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囱高振动侧风共振的振动损伤分析与减振设计

烟囱高振动侧风共振的振动损伤分析与减振设计

一、烟囱高振型横风向共振的振害分析及减振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王辉熠[1](2019)在《湿法脱硫钢塔架悬挂式烟囱协同工作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钢塔架悬挂式烟囱是由外部钢塔架和内部排烟筒两大结构单元共同组成的一种稳定结构体系。外部的钢塔架承担内部排烟筒的重量及排烟筒传递来的水平荷载,是主要的受力结构。内部排烟筒主要满足湿法脱硫后的烟气排放功能,整体或分段悬挂在外部钢塔架上,并通过若干制晃点使筒身与外部塔架各层连接,将水平荷载传递给钢塔架。目前在火力发电厂中,钢筋混凝土外筒悬挂式钢内筒的烟囱较多,钢结构塔架、悬挂式排烟筒烟囱的应用和研究相对较少。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钢塔架悬挂式烟囱的应用也在逐渐增多,但在工程实践中多采用常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即将钢塔架和排烟筒分开建模计算,忽略排烟筒的刚度贡献,未考虑二者的共同工作效应。本文主要针对此种烟囱的钢塔架与排烟筒体的协同工作机理展开研究。首先总结了火力发电厂烟囱的主要类型及烟气特点,对钢塔架悬挂式烟囱的结构选型、构造特点、主要荷载及计算方法等设计要点进行了论述,对当前湿法脱硫烟囱排烟筒的常用防腐做法进行了分析,建议针对具体的脱硫工艺选择合适的排烟筒防腐蚀方案。结合背景工程,对钢塔架悬挂式烟囱按钢塔架与排烟筒分开计算的常规设计方法和考虑二者协同工作的设计方法分别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并对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对比两者在自振周期、振动模态等动力特性方面以及在筒体自重、风荷载、地震等作用下结构内力及位移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的受力特征及控制荷载较类似,但考虑协同工作的钢塔架悬挂式烟囱的设计更接近实际工作情况,计算结果更为精确,用材更节约。对钢塔架悬挂式烟囱中主要的悬挂节点进行了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效应的有限元分析,分析了节点的受力特征并验证了节点的可靠性。依托有限元整体模型对钢塔架悬挂式烟囱结构的受力特性进行了参数化分析,重点研究了排烟筒的分段悬挂数、筒体的壁厚、钢塔架底部宽度与高度之比等参数对协同工作体系的钢塔架悬挂式烟囱受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排烟筒整体悬挂时的刚度贡献大于分段悬挂时,分段数量使排烟筒为静定连接时,筒体应力下降较多。(2)排烟筒的筒壁厚度增加时结构整体刚度有所增加,但效果不明显。(3)塔架底部宽度与整体高度之比对结构整体刚度有一定影响,结构顶部位移随着底部宽度的增大而减小。对钢塔架悬挂式烟囱结构采用增大荷载系数法进行了强风及大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风荷载作用下荷载系数达到2.8以后以及在地震作用下地面加速度峰值达到1100 cm/s2后,结构计算均不再收敛。钢塔架结构中下部的54m74m层杆件及悬挂桁架下方的144m154m层杆件为结构受力的关键和薄弱部位。在风荷载及地震作用下,排烟筒的最大应力值均位于74m层制晃平台处,筒体的最大应力值一般小于钢塔架杆件的最大应力值。设计中应注意对钢塔架及排烟筒的薄弱位置给予适当加强。综上,火力发电厂湿法脱硫的钢塔架悬挂式烟囱需根据脱硫工艺有针对性地进行排烟筒防腐材料的选择,其结构主要控制荷载是风荷载,在设计中应关注结构受力的敏感参数、重要节点的设计,按照考虑钢塔架及排烟筒二种结构单元协同工作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并应对结构的关键及薄弱部位进行适当加强。

王磊,樊星妍,刘伟,梁枢果[2](2019)在《高耸烟囱工程破坏案例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典型高柔结构类型之一,高耸烟囱发生破坏的工程实例屡见不鲜。本文对国内外739座烟囱破坏实例进行统计汇总,对比分析了地震作用、风荷载、温度应力等不同因素下烟囱破坏的一些规律。结果表明,钢烟囱的破坏主要是由风荷载造成,地震造成的破坏90%为砖烟囱,温度原因和施工原因造成的破坏以钢混烟囱为主。地震造成的破坏数目最多,其次是温度应力。不统计砖烟囱时,温度应力造成破坏最多,约占50%,地震作用、施工和风荷载占比相当。各因素造成破坏的平均严重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风、地震、温度、施工。各因素造成破坏烟囱的平均高度从高到低依次为风、施工、温度、地震。随着破坏高度的增大烟囱破坏等级大致呈增大趋势。相关结论可提高人们对烟囱破坏的宏观认识,为设计、施工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黄燕平,王建立,程建民,王建,高星亮[3](2018)在《钢结构烟囱横风向风振控制设计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解决轻质钢烟囱在横风向风振下顶部变形过大的问题,本文利用SAP2000及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建立了钢烟囱梁单元模型和实体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参考欧洲规范DIN EN1991-1-4对洗涤塔在横风向风振下烟囱顶部的横风向位移进行了分析计算;同时设计了环形调谐质量减振器(TMD),并根据DEN HARTOG优化准则,确定了TMD的有效质量、调谐频率、最优阻尼比的优化取值,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减振效果良好;TMD安装完成后,对项目进行了现场实测,测试结果表明,TMD对洗涤塔钢烟囱的横风向风振效应的减振效率与分析一致,减振效果很好。

张海洋[4](2017)在《钢筋混凝土烟囱筒壁结构CAD程序的研制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烟囱作为工业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构筑物,广泛用于化工、冶金、电力等行业,对相关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其外形看似简单,但受力复杂,属高耸细长的特殊结构,水平荷载对其影响极大,同时还受地质和气候环境的影响制约,一直以来对烟囱的设计都有较高的要求。由于当前国内的几款烟囱CAD软件在设计开发时本身存在一些操作不便、功能不全、计算不准的内在缺陷,加之最新版《烟囱设计规范》的颁布及一些相关配套规范规程的修订改版,有些已不能满足当前形势下的烟囱设计要求。鉴于当前国内几款烟囱CAD软件的缺陷与不足,本文利用面向对象的C++语言,选择Windows开发平台和VS2005集成开发环境,采用ObjectARX2008开发工具,针对钢筋混凝土烟囱筒身部分设计,研制开发出了一款交互友好,功能齐全、计算准确并且相对集成和智能的烟囱CAD程序。以下是本文的主要成果:(1)按照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和BIM中以工程数据库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对烟囱程序的组织框架和数据存储交流模式进行了全新的优化设计。(2)实现了适用功能齐全、参数设置开放、操作便捷的交互界面设计。(3)采用数据与方法分离的方式,完成了对数据接口函数和结构分析计算功能函数的编写,可用于实现对烟囱结构的荷载作用计算、内力分析、应力和裂缝验算以及自动选筋布筋等功能。(4)采用对Office2007的介入式开发,通过对烟囱工程数据库的转化,实现了对Excel数据文档和中英文计算书自动生成的后处理功能。(5)依托AutoCAD的图形数据库,编制了烟囱筒壁施工图绘制的子模块,可用于对接烟囱工程数据库并实现筒壁施工图自动绘制的功能。

王磊[5](2014)在《基于风洞试验的超高层建筑涡激共振危险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超高层建筑高度的大幅增加,其低频、轻质、小阻尼的结构特性越来越突出,在强风作用下发生涡激共振的危险性越来越大。由于超高结构的涡激共振是一种大幅度、高强度的近似简谐振动,在抗风设计时必须考虑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后的危险性。但目前结构风工程界对各种体型的超高层建筑发生涡激共振的危险性和危害性还认识不足,相关的研究不够全面、深入。本文针对600m以上的超高层建筑,通过风洞试验和理论分析系统地研究典型超高层建筑在各种风场中和各种风向角下涡激共振锁定的激发机制和发生概率,研究其共振锁定发生后的响应水平。同时研究超高层建筑体型及偏心对涡激共振锁定的发生和响应幅值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局部气动措施对涡激共振的控制效果。具体说来,本文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对比分析了单自由度和多白由度气弹模型涡振响应和气弹参数的差异,指出了差异的根本原因,提出了多自由度气弹模型改进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了3个方截面、2个长方形截面、1个三角形、1个六边形、1个实际拟建高楼等多自由度模型和部分相应单自由度模型,通过风洞试验,测得了各模型在不同的Sc数、气动外形、偏心率、风场粗糙度下的涡振响应位移(或加速度)和表面风压。2.识别分析了各模型的气动阻尼和气动刚度参数。构建了气动阻尼与结构阻尼比、结构高宽比及斯科拉顿数的关系,建立了考虑多因素的气动阻尼比的改进经验评估公式;分析了气动刚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考虑气动刚度和峰值参数的涡振响应改进评估模型。3.通过同步的测压与测响应MDOF模型试验,从频率改变量和流固相位关系的角度,给出了涡振响应位移时程不稳定的根本原因,解释了长期以来风工程界早就觉察但一直无法给出原因的现象。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涡振时各种气弹参数的分析,提出了基于极值峰因子和频率改变量联合决定的共振发生概率评估模型,划分了共振、似共振和不共振的界限,可以用其计算得到不同条件下共振与不共振发生的概率。4.分析了既有实际高层建筑的体型特点,并从气动外形方面对其进行了分类。通过一系列气动外形优化的气弹模型试验,分析了几种典型气动外形的改变对涡振响应的影响,并结合一拟建实际828m高楼的多自由度模型风洞试验结果,评价了复杂气动外形下气弹效应对实际建筑涡振响应的影响。

刘兴超[6](2014)在《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高耸化工塔设备振动被动控制的研究》文中提出塔设备是石油化工行业中一种重要的设备,化工塔的外形往往呈高柔状态,工作场所往往是空旷的野外地区,受到的外载荷除了自身的重力等静载荷作用外,在遇到强风和地震还会发生动力破坏。所以,在进行化工塔设计完正式安装之前需要进行动力计算。本文以一种高耸的蒸馏塔为研究背景,基于对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简称SMA)优良的耗能减振性能的研究,设计一种适合于高耸化工塔的振动控制方案,建立SMA控制的高耸化工塔的动力学模型,分析将SMA施加到化工塔上的减振效果,以期获得对实际工程具有参考价值的计算结果。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第1章综述了高耸结构的振动控制研究现状,举例高耸结构振动控制方法,比较传统振动控制方法和新型振动控制方法的不同,通过比较发现新型振动控制方法具有较好的工程适用性;介绍了SMA的工程振动控制的研究现状,通过分析形状记忆合金常用的振动控制手段为本文控制方案提供参考依据。(2)第2章详细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的基本力学性能,包括超弹性效应、形状记忆效应等。分析了描述形状记忆合金常用的本构模型,对Brinson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与实验数据的拟合度较高,适用于后面的数值分析。(3)第3章设计了一种高耸化工塔的SMA控制方案,采用了一种拉索结构对高耸化工塔进行振动控制,将SMA拉索加到化工塔的顶端,使之能够随化工塔一起发生变形,从而利用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特性实现吸能减振的效果。(4)第4章在第3章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分析控制装置的减振效果,建立了该控制系统的动力方程,运用newmark积分法对该动力方程进行计算,并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对该动力方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首先分析了SMA拉索作用下化工塔的自由振动和谐响应结果,然后将拉索用普通材料替代后比较两种拉索的自由振动和谐响应结果。

梁枢果,王磊,王述良,宋微微[7](2013)在《国内外规范圆截面高耸结构横风向等效风荷载取值对比研究》文中指出圆截面高耸结构(烟囱)因涡激共振而发生破坏或损坏的例子屡见不鲜,显示现存各种荷载规范对圆截面高耸结构横风向设计荷载考虑不足。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日本、加拿大、欧洲等四种规范关于圆截面高耸结构横风向等效风荷载的计算方法,并结合一200m的高烟囱实例分析了四种规范计算结果的差异。研究表明,比较四种规范,中国规范偏不安全,我国圆截面高耸结构横风向涡振等效风荷栽规范方法亟待完善。

时晓锐,肖峰,刘玉英[8](2013)在《直立高耸裸塔的防振措施》文中指出直立高耸设备安装就位后的裸塔极易发生振动,给装置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分析设备振动的原因,采取一定的防振措施。

张玉峰,李超[9](2011)在《印度BALCO电厂在建烟囱倒塌事故原因分析》文中认为2009年9月23日,处在施工过程中的印度BALCO电厂2号烟囱,在恶劣的暴风雨条件下突然坍塌,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其事故原因尚未有科学严密的分析.在掌握设计图、施工现场相关记录等资料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并模拟了强风荷载作用下烟囱破坏和倒塌过程.分析结果表明,烟囱顶部结构最先破坏(具体为施工平台和烟囱顶部筒壁的局部破坏),顶部结构破坏的跌落体对下部结构撞击,最终导致烟囱整体连续坍塌.该分析结果与现场实际坍塌状况和目击者描述相符合,较科学地阐明了该烟囱坍塌的实际原因.此外,在比较中美两国烟囱设计规范的基础上,结合该烟囱坍塌事故原因分析结果,提出了防止类似烟囱工程事故发生的有关建议.

苗艳钊[10](2011)在《环状结构涡激振动的数值模拟和风洞试验研究》文中指出近二十年来,超高、大跨度和轻质建筑物中,结构对风作用的敏感性大大增强,风荷载成为此类建筑物控制设计的主要荷载之一。如何计算风对建筑物的作用已成为理论与工程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伴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迅速提升,数值模拟技术以其显着的优势和展现出的良好前景在结构风工程领域的研究中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现代建筑体型日趋复杂,各国荷载规范所能提供的风载体型系数及风振情况又十分有限,国内外一般都通过风洞试验的方法来确定体型系数及其风振情况。本文依托FLUENT软件平台,对常州东经线120景观塔工程进行了涡激振动相关方面研究。本文首先详细阐述了CFD技术及其基础理论,总结出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钝体建筑物绕流风场进行模拟时其计算流域、网格划分、边界条件、湍流模型以及计算参数等的确定原则及方法。其次,针对该工程做了风洞试验相关研究。风洞试验进行了紊流场和均匀流场两种情况的分析工作,研究作用于建筑物上的风荷载及风致振动特性,为结构设计提供依据。气动弹性模型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获得风可能引起的涡激振动、抖振、驰振等风致振动,从而对其抗风特性进行全面评价,并得到规范要求的风振系数。再次,对该塔出现涡激振动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分为二维和三维模型进行模拟。分别用RNG k-ε和LES两种湍流模型进行计算,用软件所得数据推导换算涡激振动频率值。最后,利用软件所得数据推导换算涡激振动频率数值与风洞试验进行了比较,最后详细分析了计算值与试验值间存在差别的原因。通过具体工程分析表明数值模拟是可靠的,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进行建筑物涡激振动研究是可行的。

二、烟囱高振型横风向共振的振害分析及减振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烟囱高振型横风向共振的振害分析及减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湿法脱硫钢塔架悬挂式烟囱协同工作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烟囱的种类与结构形式
        1.2.1 单筒式钢筋混凝土烟囱
        1.2.2 套筒式钢筋混凝土烟囱
        1.2.3 钢结构烟囱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湿法脱硫钢塔架悬挂式烟囱的设计方法与设计理论
    2.1 烟囱湿法脱硫的工艺流程
    2.2 钢塔架悬挂式烟囱的结构选型与材料选择
        2.2.1 钢塔架结构形式
        2.2.2 排烟筒体的数量及防腐方案选择
    2.3 钢塔架悬挂式烟囱的悬挂点与制晃点构造
        2.3.1 竖向悬挂点
        2.3.2 横向制晃点
    2.4 钢塔架悬挂式烟囱的主要荷载
        2.4.1 风荷载
        2.4.2 地震作用
        2.4.3 温度作用
    2.5 钢塔架悬挂式烟囱的设计方法
        2.5.1 常规设计方法
        2.5.2 考虑协同工作的设计方法
    2.6 钢塔架结构的静力与直接动力分析
        2.6.1 钢塔架结构的静力分析
        2.6.2 结构的直接动力分析法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钢塔架悬挂式烟囱结构的计算与分析
    3.1 背景工程及设计软件
        3.1.1 背景工程
        3.1.2 设计软件STAAD/pro的简介
    3.2 计算模型的建立
    3.3 主要荷载的计算与施加
    3.4 分析结果
        3.4.1 模态分析结果
        3.4.2 内力分析结果
        3.4.3 水平位移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考虑协同工作钢塔架悬挂式烟囱结构的计算与分析
    4.1 计算模型的建立
    4.2 主要荷载的计算与施加
    4.3 整体模型的分析结果
        4.3.1 模态分析结果
        4.3.2 内力分析结果
        4.3.3 水平位移分析结果
    4.4 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对比
        4.4.1 模态分析结果对比
        4.4.2 风振系数结果对比
        4.4.3 主要杆件内力对比
        4.4.4 筒体应力对比
        4.4.5 钢塔架各层位移对比
        4.4.6 塔架用钢量对比
        4.4.7 悬挂点及制晃点处的内力对比及悬挂节点有限元分析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钢塔架悬挂式烟囱结构受力特性的参数化分析
    5.1 悬挂排烟筒分段数对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
        5.1.1 动力特性对比
        5.1.2 对钢塔架内力及筒体应力的影响分析
    5.2 排烟筒厚度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
    5.3 塔架底部宽度与高度之比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
        5.3.1 自振周期对比
        5.3.2 结构侧移对比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考虑协同工作钢塔架悬挂式烟囱结构的破坏机理
    6.1 分析软件SAP2000 简介
    6.2 非线性静力分析
        6.2.1 非线性静力分析简介
        6.2.2 相关参数的设置及荷载的施加
        6.2.3 非线性静力分析结果
    6.3 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
        6.3.1 动力时程分析简介
        6.3.2 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过程
        6.3.3 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2)高耸烟囱工程破坏案例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烟囱破坏原因简介
    1.1 横风向涡激共振
        1.破坏机理[13-19]
        2.破坏案例
    1.2 顺风向风荷载
        1.破坏机理
        2.破坏案例
    1.3 温度应力
        1.破坏机理
        2.破坏案例
    1.4 地震作用
        1.破坏机理
        2.破坏案例
    1.5 施工原因
    1.6 其他原因
2 结构破坏统计分析
    2.1 烟囱破坏等级统计
    2.2 破坏致因统计
    2.3 破坏致因与材料类型的关系
    2.4 破坏致因与破坏等级的关系
    2.5 破坏致因与烟囱高度的关系
    2.6烟囱高度与破坏等级的关系
3 结论

(3)钢结构烟囱横风向风振控制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项目概述
2 烟囱固有特性
3 横风向风振分析
4 调谐质量减振器参数设计
5 系统安装TMD后的减振效率
6 系统测试
    6.1 测点布置
    6.2 测试结果
7 结语

(4)钢筋混凝土烟囱筒壁结构CAD程序的研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AD技术的发展概述
        1.2.1 AD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1.2.2 CAD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
    1.3 国内外烟囱CAD研究现状及趋势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实现目标
2 烟囱筒壁CAD程序设计
    2.1 引言
    2.2 开发平台和辅助开发工具的选择
        2.2.1 开发平台与开发语言
        2.2.2 ObjectARX开发工具简介
    2.3 烟囱筒壁CAD程序的总体设计
        2.3.1 烟囱筒壁CAD程序的功能要求
        2.3.2 烟囱筒壁CAD程序的模块设计
        2.3.3 烟囱筒壁CAD程序的数据存储与传递设计
    2.4 烟囱筒壁CAD程序的交互界面设计
    2.5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2.5.1 辅助开发工具载入的接驳问题及处理
        2.5.2 C++语法和数据结构问题及处理
        2.5.3 程序安装并自动载入AutoCAD的问题及处理
3 烟囱筒壁荷载与作用计算程序模块开发
    3.1 烟囱筒壁荷载和作用计算内容简述及开发思路
        3.1.1 筒壁荷载分析的设计资料
        3.1.2 筒壁荷载分析内容简述
        3.1.3 筒壁荷载分析模块计算流程
    3.2 结构恒载及截面特性计算
    3.3 平台活载、安装荷载及积灰荷载计算
    3.4 温度作用计算
    3.5 结构动力特征计算
    3.6 风荷载计算
    3.7 地震作用计算
    3.8 附加弯矩计算
    3.9 荷载效应组合
4 烟囱筒壁计算分析程序模块开发
    4.1 烟囱筒壁计算内容简述及开发思路
    4.2 烟囱筒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4.3 烟囱筒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4.4 烟囱筒壁洞口强度计算
    4.5 烟囱筒壁钢筋选配方案设计
5 烟囱程序后处理程序模块开发
    5.1 程序后处理模块的内容简述及开发思路
    5.2 分析计算数据文档生成
    5.3 中英文计算书生成
    5.4 筒壁施工图绘制
        5.4.1 AutoCAD图形数据库概述
        5.4.2 AutoCAD图形数据库操作
        5.4.3 施工图绘制内容与流程
6 烟囱CAD程序工程设计应用实例对比考证
    6.1 对比软件信息及设计实例资料
        6.1.1 对比软件信息
        6.1.2 设计实例资料
    6.2 筒壁荷载作用计算分析结果的对比考证
    6.3 筒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的结果对比考证
    6.4 洞口强度计算结果的对比考证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洞口强度手算过程
致谢

(5)基于风洞试验的超高层建筑涡激共振危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涡激振动的基本概念
        1.2.1 绕流与漩涡脱落的概念
        1.2.2 涡激共振的概念
    1.3 高柔结构涡振研究现状
        1.3.1 涡振风洞试验研究现状
        1.3.2 涡振理论模型研究现状
        1.3.3 涡振气动外形优化研究现状
    1.4 涡振理论研究在规范中的应用状况
        1.4.1 中国规范相关条文
        1.4.2 加拿大规范相关条文
        1.4.3 日本规范相关条文
        1.4.4 欧洲规范相关条文
        1.4.5 不同规范的差异
    1.5 既有研究工作总结及不足
        1.5.1 圆截面涡振研究方面
        1.5.2 钝体结构涡振机理及评估方面
        1.5.3 钝体结构涡振气弹参数方面
        1.5.4 钝体结构横风向气动外形优化方面
    1.6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工作内容
        1.6.1 本文研究的意义
        1.6.2 本文工作的内容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气弹模型风洞试验
    2.1 高层建筑风洞试验类型
        2.1.1 非气弹模型试验
        2.1.2 气弹模型试验
        2.1.3 风洞试验相似准则
    2.2 超高层建筑多(单)自由度气弹模型设计
        2.2.1 超高层建筑通常的动力特性
        2.2.2 模型相似比的确定
        2.2.3 模型骨架设计
    2.3 多(单)自由度模型风洞试验概况
        2.3.1 风洞简介
        2.3.2 试验所测数据及所需仪器介绍
        2.3.3 风场模拟
        2.3.4 试验工况介绍
    2.4 SDOF与MDOF模型试验结果的差异
        2.4.1 SDOF与MDOF模型试验
        2.4.2 两类模型顶部位移比较
        2.4.3 两类模型位移时程比较
        2.4.4 两类模型位移谱及气动刚度比较
        2.4.5 两类模型气动阻尼对比
        2.4.6 两类模型风压相干性对比
        2.4.7 试验结果差别的原因归结
    2.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典型截面模型涡振响应分析
    3.1 方截面模型涡振响应
        3.1.1 方截面涡振响应位移时程
        3.1.2 方截面模型涡振位移响应幅值
        3.1.3 方截面涡振响应概率密度特性
        3.1.4 方截面涡振位移响应位移谱
        3.1.5 方截面偏心模型涡振位移响应幅值
    3.2 长方形截面涡振响应幅域分析
        3.2.1 不偏心模型涡振位移响应幅值
        3.2.2 长方形偏心模型涡振位移响应幅值
        3.2.3 偏心模型共振前后扭转向位移响应
    3.3 正三角形截面涡振响应分析
        3.3.1 侧边平行于来流方向
        3.3.2 顶角迎风情况
        3.3.3 顶角背风情况
    3.4 正六边形截面涡振响应分析
        3.4.1 顶角迎风情况
        3.4.2 立面迎风情况
    3.7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附录1(图表)
        1. 方截而模型10位移响应时程附图
        2. 方截而模型13位移响应时程附图
        3. 方截而模型13位移响应时程附图
        4. 方截而模型均方根位移响应
        5. 方截而模型13典型工况位移响应谱
    第三章附录2(公式)
第四章 横风向涡振气动参数分析
    4.1 方截而模型涡振前后横风向气动阻尼
        4.1.1 气动阻尼比随折算风速的变化
        4.1.2 结构阻尼比对气动阻尼比的影响
        4.1.3 风场类型对气动阻尼比的影响
        4.1.4 结构质量对气动阻尼比的影响
        4.1.5 高宽比对气动阻尼比的影响
        4.1.6 气动阻尼比与涡振位移的关系
        4.1.7 气动阻尼比经验拟合公式
    4.2 方截而模型横风向气动刚度
        4.2.1 频率飘逸现象的提出
        4.2.2 结构质量对频率飘移的影响
        4.2.3 风场粗糙度类型对频率飘移的影响
        4.2.4 结构高宽比对频率飘移的影响
        4.2.5 结构阻尼比对频率飘移的影响
        4.2.6 体系频率与涡振位移的关系
    4.3 方截而模型涡振前后表面风压
        4.3.1 模型侧面测点风压时程
        4.3.2 风压系数幅值
        4.3.3 模型侧面风压谱
        4.3.4 不同位置测点风压相干性
        4.3.5 侧面风压系数分布
    4.4 长方形截面模型横风向气动参数分析
        4.4.1 短边迎风时涡振气动阻尼与气动刚度
        4.4.2 长边迎风时涡振气动阻尼与气动刚度
        4.4.3 短边迎风时涡振前后表面风压
    4.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涡激振动不稳定性分析
    5.1 不同工况之间共振与非共振的界限
        5.1.1 从响应时程与响应幅值看共振界限
        5.1.2 从气动阻尼与气动刚度看共振界限
        5.1.3 从涡振位移谱看共振界限
        5.1.4 从风压相干性的角度看共振界限
        5.1.5 从风压系数和风压分布的角度看共振界限
    5.2 涡振响应幅值不稳定的根本原因
        5.2.1 均匀流场当理论涡脱频率等于结构频率时
        5.2.2 均匀流场当理论涡脱频率小于结构频率时
        5.2.3 均匀流场当理论涡脱频率大于结构频率时
        5.2.4 湍流场中名义涡脱频率等于结构频率时
        5.2.5 风压相位与位移相位的差异原因
    5.3 涡激共振发生的联合概率模型
        5.3.1 不同工况在共振风速下的瞬时频率改变量分析
        5.3.2 各输出参数和响应幅值的敏感性分析
        5.3.3 多判据涡激共振发生概率模型的提出
        5.3.4 联合分布概率模型参数拟合
    5.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附图
        附图1. 均匀流瞬时频率改变量概率分布
        附图2. 均匀流折减峰因子概率分布
        附图3. 均匀流联合分布拟合结果
        附图4. 湍流场联合分布拟合结果
第六章 方截面共振响应评估模型
    6.1 共振幅值与幅值峰因子的确定
    6.2 共振评估模型的基本假定
    6.3 响应评估模型推导
    6.4 涡激共振评估模型气动参数拟合
    6.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七章 局部气动外形对涡振响应的影响
    7.1 切角对涡振响应的影响
        7.1.1 切角气弹模型试验介绍
        7.1.2 切角气弹模型涡振响应
    7.2 圆角对涡振响应的影响
        7.2.1 圆角气弹模型试验介绍
        7.2.2 圆角气弹模型涡振响应
    7.3 立而粗糙条对涡振响应的影响
        7.3.1 粗糙条对三角形模型涡振响应的影响
        7.3.2 粗糙条对六边形模型涡振响应的影响
        7.3.3 粗糙条对正方形模型涡振响应的影响
    7.4 通风洞对涡振响应的影响
        7.4.1 通风洞气弹模型试验介绍
        7.4.2 通风洞气弹模型涡振响应
    7.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八章 某实际838M高楼(拟建)涡激振动分析
    8.1 引言
    8.2 项日概况
    8.3 模型制作及风洞试验
    8.4 涡振响应结果分析
        8.4.1 不同风速下的风致响应结果
        8.4.2 横风向共振特性分析
    8.5 气动阻尼对涡振响应影响的近似估计
    8.6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9.1.1 模型试验方面
        9.1.2 风致响应结果方面
        9.1.3 气弹参数识别及涡振响应评估方面
        9.1.4 共振发生机理方面
        9.1.5 气动外形方面
    9.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工程项目
致谢

(6)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高耸化工塔设备振动被动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高耸设备振动控制研究现状
        1.2.1 振动控制分类
        1.2.2 传统振动控制方法
        1.2.3 新型振动控制方法-阻尼器
    1.3 形状记忆合金的工程应用
        1.3.1 形状记忆合金丝阻尼器
        1.3.2 形状记忆合金丝直接作用到框架上
        1.3.3 形状记忆合金其他应用形式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
2 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数值模拟
    2.1 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
        2.1.1 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相变机理
        2.1.2 形状记忆效应
        2.1.3 超弹性效应
    2.2 形状记忆合金的本构模型
        2.2.1 形状记忆合金唯相论模型
        2.2.2 Brinson 本构模型的解法
    2.3 Brinson 本构模型的数值计算
    2.4 本章小结
3 形状记忆合金振动控制方案的设计
    3.1 化工塔的模态分析
    3.2 形状记忆合金的控制装置
        3.2.1 形状记忆合金拉索结构
        3.2.2 形状记忆合金拉索中的回复力
        3.2.3 形状记忆合金的等效阻尼和等效刚度
    3.3 化工塔风载荷作用下静力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形状记忆合金控制的化工塔动力特性数值分析
    4.1 化工塔质点体系模型
    4.2 化工塔离散模型的质量、刚度和阻尼矩阵
    4.3 形状记忆合金控制的化工塔的力学模型
        4.3.1 多自由度被动控制方程
        4.3.2 直接积分原理
        4.3.3 动力平衡方程求解基本步骤
    4.4 形状记忆合金拉索的减振分析
        4.4.1 自由振动分析
        4.4.2 简谐载荷响应
    4.5 普通材料拉索的减振分析
        4.5.1 自由振动
        4.5.2 简谐载荷响应
    4.6 本章小结
全文结论与展望
    结论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国内外规范圆截面高耸结构横风向等效风荷载取值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不同国家规范介绍
    1.1 中国规范相关条文
    1.2 加拿大规范相关条文
    1.3 日本规范相关条文
        其中:Wr为结构高度Z处投影面积A上的风压(N);Cr为共振力系数,由临界阻尼比ξ、建筑物密度参数ps=M/(HDmDB)、结构总质量M、空气密度等参数决定;Vr=5ncDm,n0为结构基频;Dm为结构2/3高度处直径;DB为结构底部外径;Cr的具体取值见表3,表3中ξ为一阶振型临界阻尼比。
    1.4 欧洲规范相关条文
2 工程实例
3结论

(9)印度BALCO电厂在建烟囱倒塌事故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背景
2 非线性静力分析、动力特性分析与顶部结构局部破坏分析
    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计算参数的确定
    2.2 非线性静力分析
    2.3 动力特性分析
        1) 模态分析
        2) 谐波响应分析
    2.4 强风作用下顶部结构局部破坏可能性分析
        1) 验算筒首配筋率
        2) 环向不均匀风荷载下烟囱筒首局部非线性静力分析
3 整体连续倒塌过程分析
4 结论

(10)环状结构涡激振动的数值模拟和风洞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风的特性及风对建筑物的作用
    1.2 结构风工程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第2章 计算分析理论与技术
    2.1 相关概念
        2.1.1 雷诺数
        2.1.2 斯脱罗哈数(Strouhal数)
    2.2 横风向风荷载及响应计算
        2.2.1 横向涡激力的计算
        2.2.2 横风向共振响应计算
    2.3 计算流体力学计算原理
    2.4 湍流模型
        2.4.1 RNG k-ε模型计算方法
        2.4.2 LES模型计算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风洞试验概况
    3.1 工程简介
    3.2 试验目的
    3.3 试验方案及试验条件
        3.3.1 模型设计及制作
        3.3.2 大气边界层的模拟
        3.3.3 测压试验
        3.3.4 气弹模型试验
    3.4 试验数据处理
        3.4.1 测压试验数据处理
        3.4.2 气动弹性模型试验数据处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值模拟
    4.1 结构模态
    4.2 漩涡脱落模拟
        4.2.1 湍流计算模型简介
        4.2.2 二维计算
        4.2.3 三维计算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构风振控制
    5.1 振动控制的分类
    5.2 受控风振反应计算基本原理
    5.3 风振响应实验结果
    5.4 建筑隔振减振技术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烟囱高振型横风向共振的振害分析及减振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湿法脱硫钢塔架悬挂式烟囱协同工作机理研究[D]. 王辉熠. 东南大学, 2019(05)
  • [2]高耸烟囱工程破坏案例综述[J]. 王磊,樊星妍,刘伟,梁枢果. 特种结构, 2019(02)
  • [3]钢结构烟囱横风向风振控制设计与应用[J]. 黄燕平,王建立,程建民,王建,高星亮. 特种结构, 2018(03)
  • [4]钢筋混凝土烟囱筒壁结构CAD程序的研制与开发[D]. 张海洋. 武汉大学, 2017(06)
  • [5]基于风洞试验的超高层建筑涡激共振危险性研究[D]. 王磊. 武汉大学, 2014(01)
  • [6]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高耸化工塔设备振动被动控制的研究[D]. 刘兴超. 青岛科技大学, 2014(04)
  • [7]国内外规范圆截面高耸结构横风向等效风荷载取值对比研究[J]. 梁枢果,王磊,王述良,宋微微. 特种结构, 2013(05)
  • [8]直立高耸裸塔的防振措施[J]. 时晓锐,肖峰,刘玉英. 化工设备与管道, 2013(03)
  • [9]印度BALCO电厂在建烟囱倒塌事故原因分析[J]. 张玉峰,李超.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1(S1)
  • [10]环状结构涡激振动的数值模拟和风洞试验研究[D]. 苗艳钊.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烟囱高振动侧风共振的振动损伤分析与减振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