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三级菌种接火方法

食用菌三级菌种接火方法

一、食用菌三级菌种火接法(论文文献综述)

许忠顺,薛原,张丽,王真娣,曾召英,杨茂发,邹晓[1](2020)在《防治斜纹夜蛾蛹和2龄幼虫的棒束孢菌株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获取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具致病力的生防真菌资源,通过对8株寄主为鳞翅目蛹的棒束孢属Isaria spp.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鉴定;以斜纹夜蛾的蛹和2龄幼虫为试虫,分别采用拌土法和浸渍法测试菌株的致病力。结果显示:菌株GZUIFR08XS1、GZUIFR04XS8、GZUIFR08XS13为环链棒束孢I.cateinannulata,菌株GZUIFR08LYS4、GZUIFR04XS5、GZUIFR04XS7、GZUIFR08XS12、GZUIFR04XS16为粉棒束孢I.farinose。8株菌对斜纹夜蛾的蛹和2龄幼虫均有致病力。土壤接种5 mL浓度为2×108个/mL的分生孢子,环链棒束孢GZUIFR08XS1、GZUIFR04XS8对蛹的致死率均为100%。接种浓度为1×108个/mL的分生孢子,环链棒束孢GZUIFR04XS8对2龄幼虫致死率为(78.21±2.22)%,较其他菌株有差异显着(P<0.05)。将环链棒束孢GZUIFR04XS8分别接种在2~5龄幼虫时,对同一龄期幼虫的致死率随接种浓度的增大而上升,其中,接种孢子浓度为1×109个/mL可致2龄幼虫100%死亡;同一接种浓度下,对幼虫致死率随幼虫龄期的增大而下降,其中,2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1.28×105个/mL。环链棒束孢GZUIFR04XS8有较好防治斜纹夜蛾蛹和低龄幼虫的生防潜力。

郭向阳[2](2020)在《海南岛文心兰产业园区病叶组织真菌和细菌的多样性及优势真菌的致病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南岛夏季高温高湿诱发的真菌与细菌病害是制约热带兰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快速准确地鉴定病原真菌与细菌的物种多样性,并研究优势病原菌的致病性.对于有针对性的展开热带兰病害防控及治理极为关键。本研究从海南博大兰花科技有限公司的两个文心兰苗圃的三个大型塑料薄膜连栋式温室中广泛采集文心兰病叶样品。借助真菌DNA条形码片段ITs的序列、细菌16S序列,鉴定病原真菌与细菌种类,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可培养的病原真菌。在此基础上,采用回接法研究常见病原真菌对宿主植物的危害,对病原真菌的显微形态、培养物形态以及观赏植物感染病菌后的病害特征等做了详细的记录和描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采集样品258份,获得分离培养细菌菌株及标本265份,鉴定细菌共191种,具有较高多样性。其中以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13%,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 13%,Curtobacterium短杆菌属 10%,Kosakonia 9%,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 8%,泛菌属Pantoea 7%,克雷伯氏菌属Kiebsiella 5%属细菌为主,其次还有Pseudomonas 假单胞菌属、Methylobacterium 甲基杆菌属、Paraburkholderia、Caballeronia、Luteibacter、Erwinia欧文氏菌属、Leclercia勒克氏菌、Salmonella沙门氏菌、Bacillus芽孢杆菌属、Enterococcus肠球菌属、Lelliottia、Proteoberacteria变形杆菌、Saphylococus葡萄球菌属细菌等。分离到的上述细菌中.泛菌、肠杆菌、克雷伯氏菌等常在植物细菌性病害的相关报道中出现,是常见的植物细菌性病害的病原菌。本研究分离获得真菌培养物119株,鉴定病原真菌共39种。其中物种最丰富的是间作壳属Diaporthe 6种(Diasporthe sp.1.Diaporthe sp.2,Diaporthe encalyptorum,Diaporthemiriciae,Diaporthe sackstonii,Diaporthe churashimaensis)和弯孢属Curvularia 5种(Cnrvularia eragrostidis,Curvtlaria intermedia,Curvularia lunata,Curvularia sp.1,Curvudaria sp.2)。此外,镰刀属Fusarium 4 种(Fusarium solani,Fusarium fujtkuroi,Fusarium axysporum,Fusartum penzigii)和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3种(Colletotrichum glaeosporioides,Colletotrichum coelogynes,Colletotrichum sp)。在真菌营养型方面,病原型(Pathotroph)真菌物种最丰富,共10 种(Bipolaris cactivora、Curvularia intermedia、Curvularia lunata、Curvularia sp.2、Dirkmeia churashimaensis、Exserohilum meginnisii、Plectosphaerella cucumerina、Tremateia guiyangensis),其次是腐生型(Saprotroph)共9种(Apiotrichum mycotoxinivorans、Aspergillus fumigatus、Muyocopron alcornii、Choanephoraceae sp.1、Paraconiothyrium thysanolaenae、Penicillium oxalicum、Phaeosphaeria thysanolaenicola、Talaromyces sp、Talaromyces thailandensis)。还有一些真菌被报道不止一种营养型,如病原-共生兼性营养型(Pathotroph-Symbiotroph)共9种(Colletotrichum coelogynes、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Colletotrichum sp、Diaporthe eucahptorum、Diaponhe mirciae、Diaporthe sackstonii、Diaporthe sp.1、Dkaporthe sp2、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病原-腐生-共生兼性营养型(Pathotroph-Saprotroph-Symbiotroph)共 5 种(Fmarium fujikuroi、Fusarmm oxysporum、Fusarium penzigii、Fusarium solani、Pvrenochaetopsis mdica)*腐生-共生兼性营养型(Saprotroph-Symbiotroph)有1种Xylaria feejeensis,另外还有5种真菌未能确定营养型。分离频度较高的前10种真菌依次是Muyocopron alcornii 26株、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12株、Diaporthe miriciae 6株、Paracaoniothyrium thysanolaenae 5 Curvularia eragrostidis 4株、Diaporthe sp.14 Fusarium solani 4株、Curvularia sp.13株、Curvularia sp.2 3株、Talammyces thailandensis 3株,将这10种真菌在健康的文心兰组培幼苗上进行回接并验证其致病性,回接菌株的幼苗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感病症状,其中接种Muyocopron alcornii、Colletotrichum gloesporioides、Diaporthe miriciae和Curvlaria sp.1的幼苗发病极快,接种后1-2天就会出现明显病状,致病性明显。本研究从文心兰染病叶片上检测到多样性真菌与细菌,这一结果证实海南岛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极易滋长真菌、细菌。常见的真菌极易侵染幼苗,可能是热带兰产业健康的潜在威胁,有必要深入研究病原细菌和真菌与文心兰之间的致病特性与机理。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常见病原真菌与细菌的致病机理,以及综合病害的防控措施奠定基础。

刘晓敏[3](2020)在《天麻共生蜜环菌特性及继代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蜜环菌属(Armillaria(Fr.:Fr.)Staude)是一类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的大型真菌,可与传统中药天麻(Gastrodia elata BI.)和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共生。蜜环菌(Armillaria spp.)是天麻无性繁殖阶段的唯一营养供应源,其种类和生长状态影响着天麻的品质与产量。随着天麻栽培技术的逐渐成熟,人工栽培天麻的规模也逐渐扩大,蜜环菌菌种的需求量也相应提高。尤其是优质菌株,可以提高菌种培养的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天麻优质优产。目的: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小草坝镇天麻基地的M1、M2菌株和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抽水乡天麻基地的F2、F3菌株可与天麻共生,在产区生产上大量使用,但所属种类与最佳培养条件未知。本论文旨在鉴定4株蜜环菌,并对菌株的特性进行研究,通过优质菌株的筛选、培养条件优化及继代培养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两地天麻共生蜜环菌M1、M2、F2及F3菌株的菌种培育奠定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方法:1.通过提取M1、M2、F2、F3菌株DNA,PCR扩增及克隆,以得到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β微管蛋白(Beta-tubulin,β-tubulin)及翻译延伸因子(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1 alpha,Tef1-α)三组基因片段的序列。经过峰图分析与多序列对比,对4个菌株的不同序列进行分析。将三组基因片段序列合并,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分类鉴定。2.培养过程中,观察M1、M2、F2及F3菌株的主要形态特征,采用ABTS法测定M1、M2、F2及F3菌株的胞外漆酶活性;DNS法测定纤维素酶、淀粉酶、木聚糖酶、果胶酶活性;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菌株胞内多糖含量。3.以生物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法对M1和F3菌株的培养温度、培养基p H、碳源、氮源、无机元素及维生素进行筛选;依据单因素筛选结果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M1和F3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4.采用6种培养基,对M1和F3菌株黑暗条件下培养25天,移至温差在15℃~20℃,湿度为80%~90%,具有散射光的条件下,进行子实体诱导。5.应用垂直平板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M1-1至M1-10菌株进行酯酶同工酶电泳。6.通过考马斯亮蓝法测定M1-1至M1-10菌株可溶性蛋白含量。7.采用ABTS法和DNS法测定M1-1至M1-10菌株胞外漆酶、纤维素酶、淀粉酶、木聚糖酶、果胶酶酶活性;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菌株胞内多糖含量。结果:1.获得M1、M2、F2及F3菌株的ITS、β-tubulin及Tef1-α三组基因片段的序列。通过多序列对比分析,4株蜜环菌的ITS序列差异较小,Tef1-α序列的差异最大。经系统发育分析,确定M1、M2菌株与高卢蜜环菌的参考序列HKAS85517聚为一支,F2、F3菌株与头柄蜜环菌的参考序列HKAS8584在同一分支上。2.M1、M2、F2及F3菌株胞外漆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淀粉酶、果胶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呈现“单峰”形式,最高酶活性集中在培养的第12天。不同菌株的胞外酶活性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最高酶活性。4个菌株的多糖含量变化呈现低-高-低的趋势,F2和F3菌株的多糖含量在第8天最高,依次为1.869%和1.599%,M1和M2菌株在第12天最高,分别为2.14%和2.27%。3.单因素筛选结果显示,M1和F3菌株适于生长在弱酸性的环境中,最适p H值为5.0~6.0,最适培养温度为25℃。M1和F3菌株在不加碳源或氮源的培养基中生长状况较差,在单糖和甘露醇及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麦芽糖和蔗糖生长较差。M1和F3菌株在有机氮源酵母粉和蛋白胨中生长最佳,在单一的无机氮源培养基中生长不佳。Mg SO4·7H2O和Ca Cl2对M1和F3菌株的生物量影响不显着,M1和F3菌株在KH2PO4和Mn SO4·H2O培养基中的生物量显着低于对照组。维生素对M1菌株的生物量无显着影响,对F3菌株的生物量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VB1对F3菌株生物量的作用最明显。4.影响M1、F3菌株的生物量的主要因素为酵母粉和葡萄糖,Ca Cl2和VB1对M1、F3菌株的生物量的影响不显着。5.6号培养基成功诱导出M1菌株的子实体,未发现F3菌株的子实体。1-5号培养基没有长出M1和F3菌株的子实体。6.酯酶同工酶电泳结果显示,M1-1至M1-10菌株的酯酶同工酶的酶带数均为4条,第一条酶带较宽,颜色较深,从第二条酶带开始,酶带的宽窄及颜色深浅出现变化,但Rf值没有显着性差异。7.M1-1至M1-10菌株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部分呈现下降趋势,M1-8至M1-10菌株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于M1-1至M1-6。M1菌株各代可溶性蛋白含量在18.680mg/m L~19.852 mg/m L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8.胞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第12天达到酶活性最高值。多糖含量呈现低-高-低的趋势,多糖含量最高值为第12天。通过差异性分析,M1各代之间的胞外酶活性和多糖含量没有显着性差异。结论:1.Tef1-α序列可以区分分类较为复杂的高卢蜜环菌(Armillaria gallica Marxm.&Romagn.)和头柄蜜环菌(Armillaria cepistipes Velen.)。经ITS、β-tubulin及Tef1-α联合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分析,初步鉴定M1、M2菌株为A.gallica,F2、F3菌株为A.cepistipes。2.漆酶和淀粉酶活性最高为M1菌株,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果胶酶活性最高为M2菌株。M1、M2菌株的多糖含量较高,不同蜜环菌生物种的多糖含量具有种间差异性。综合分析,筛选出M1和M2菌株为优质菌株。3.M1和F3菌株在单糖和甘露醇的培养基中生长状况较好,双糖培养基效果不佳。有机氮源可显着提高M1和F3菌株的生物量,氮源为影响菌株生物量的主要因素。最佳营养条件为葡萄糖25 g/L,酵母粉4 g/L,Ca Cl22 g/L,VB10.05 g/L。4.6号培养基培育出M1菌株的子实体,子实体诱导条件适用于M1菌株。5.在继代次数10次以内,M1菌株的酯酶同工酶、可溶性蛋白含量、胞外酶活性及菌株多糖含量较为稳定,菌株的活性未发生变化。

杨思婷[4](2020)在《嗜酸乳杆菌寡糖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乳酸菌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增加肠道中乳酸菌的定植数量有利于维持肠道微生态环境的稳定。寡糖经人体摄入后不能被人体利用而直接到达肠道,有研究发现寡糖可以被肠道中的乳酸菌利用并促进乳酸菌增殖。但乳酸菌如何利用寡糖?是否存在某些寡糖结合蛋白参与寡糖运输的作用机制仍未明晰?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构建两个嗜酸乳杆菌寡糖结合蛋白的体外表达菌株,探究蛋白的可溶性表达条件和获得高纯度的目的蛋白,并初步探索晶体生长条件,为研究寡糖结合蛋白参与寡糖运输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本研究对两个寡糖结合蛋白LaMsmE和LaMsmEⅡ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了解蛋白的一级结构和基本生理性质,它们均为亲水性的稳定蛋白。通过信号肽预测和跨膜区域预测,预测这两个蛋白都是细胞质中一个起信号传导作用的受体蛋白。结构域分析发现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独立结构域SBP_bac_1和SBP_bac_8。将这两个蛋白用于构建蛋白进化树和motif分析,发现蛋白LaMsmE和蛋白LaMsmEⅡ的同源性为8%,存在较远的亲缘关系,但均具有motif 1,推测它们来源于同样的祖先,但在进化过程中又发生了很多差异性的变化。本研究前期测试了全长LaMsmE蛋白的不能可溶性表达。后根据蛋白LaMsmE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截取其第17-431位氨基酸片段进行研究。从嗜酸乳杆菌基因组中成功克隆LaMsmE基因,并与载体p ET-28a-MBP成功构建重组质粒。在两种诱导条件下测试融合蛋白MBP-LaMsmE的可溶性表达情况,融合蛋白在22℃,0.5 m M IPTG条件下呈现大量可溶性表达。用TEV蛋白酶切割融合蛋白MBP-LaMsmE,通过探索酶切时间和蛋白酶的用量得到最优酶切条件,经最优酶切条件的蛋白样品用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获得了纯度高达95%的LaMsmE蛋白。本研究解决了全长LaMsmE蛋白难以可溶性表达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奠定基础。本研究通过该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截取蛋白LaMsmEⅡ的第36-415位氨基进行研究。从嗜酸乳杆菌基因组中成功克隆LaMsmEⅡ基因,并与载体p ET-15b成功构建重组质粒。在两种诱导条件下测试蛋白LaMsmEⅡ的可溶性表达情况,蛋白在30℃,0.05 m M IPTG条件下呈现大量可溶性表达。为从蛋白结构上解析蛋白对寡糖的作用,对蛋白质晶体生长条件进行了初步筛选。为确定蛋白关键氨基酸残基对寡糖的作用,从氨基酸带电性以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预测蛋白LaMsmEⅡ的拟关键氨基酸残基作用位点,通过基因定点突变成功构建3个突变质粒。本研究为研究寡糖结合蛋白LaMsmEⅡ参与寡糖运输的作用机制提供条件,为阐明嗜酸乳杆菌利用寡糖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为研发合适的益生元和益生菌组合的功能性食品提供参考依据。

罗彤晖[5](2016)在《高效降解亚硝酸盐的芽孢杆菌LJ01的鉴定及其亚硝酸盐还原酶的表征》文中提出亚硝酸盐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在蔬菜发酵过程中极易积累,给产品带来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且过量摄入亚硝酸盐可诱发高铁血红蛋白症,因此严格控制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非常重要。本实验从豆瓣酱中筛选鉴定出一株能高效降解亚硝酸盐的蜡样芽孢杆菌LJ01,同时研究了其亚硝酸盐还原酶的表征,具体结论为:首先综合其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将LJ01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菌株LJ01在对数期时降亚硝酸盐的速率较低,达到稳定期时降解速率达到最大,而后变缓。在24h内LJ01最大的NaNO2降解浓度为250μg/mL其降解率达到99.31%。采用铵态氮法和ECD-气相色谱法研究了LJ01在LB体系中降解亚硝酸盐的产物,经测定体系中N2O体积百分比含量分别为440.45×10-6和65.98×10-6,与对照组的N2O含量相比均有显着性(p≤0.05)。铵态氮实验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均无TAN产生。LJ01细胞内外组分的酶活结果表明LJ01降解亚硝酸盐是源于细胞内Ni R的作用。利用DEAE Sepharose Fast Flow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150葡聚糖凝胶过滤层析对LJ01的粗酶液进行分离纯化,收集有NiR活性组分,经聚乙二醇20000浓缩后,进行SDS-PAGE测得其单体分子量约为30 ku。采用克隆表达技术提高NiR的量,构建重组质粒pET-32a(+)以及重组菌BL21重组菌经培养后,利用1 mM的IPTG进行诱导产酶,粗酶液经Ni亲和层析法和DEAE Sepharose Fast Flow交换层析进行纯化,得到了纯度较高的NiR。通过质谱、ICP-MS和圆二色谱等对其进行表征测定,结果为重组NiR的分子量为67 ku;该酶中同时存在铁离子和铜离子,且含量分别为51.0 mg/Kg和184.5 mg/Kg;圆二色谱结果显示α-螺旋结构在重组NiR中所占比例最大。

马锋[6](2015)在《甘泉县蔬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蔬菜可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供给多种营养元素。蔬菜产业是甘泉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已成为甘泉县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首选产业。然而伴随着现代农业蔬菜产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影响蔬菜产业持续发展的问题也不断出现。本文拟通过下乡调查研究甘泉县蔬菜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分析总结出适合甘泉县蔬菜产业发展的思路规划和对策措施,以期为甘泉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发展思路和探索对策。对此,在今后的蔬菜产业发展中,甘泉县应该创新发展思路和工作方法,按照本县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目标,以生态循环农业为发展主线,以高效设施蔬菜为主导产业,加快设施蔬菜产业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服务配套化、经营产业化建设进程,实现蔬菜产业的优化升级。下乡调研表明,甘泉县蔬菜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问题有(1)蔬菜规模发展不平衡;(2)土地流转困难;(3)产供销一体化不完善;(4)群众文化和生产技术水平相对滞后;(5)专业技术服务队伍不足;(6)生产布局不合理;(7)有连作障碍;(8)加工包装、冷链物流系统建设滞后;(9)蔬菜产品集中上市经济效益不可观。面对以上提到的具体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照国内蔬菜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依照甘泉县的农业发展情况,提出如下针对性建议和对策:在甘泉县蔬菜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坚持科技引领,龙头带动,依据甘泉县农业产业发展特点,加快蔬菜产业结构布局规划,大力发展规划建设210国道沿线和洛河沿岸绿色蔬菜产业带,推广绿色蔬菜标准生产技术,配套完善各项服务措施,扎实推进甘泉蔬菜产业向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如下:(1)重视基础环节,稳步扩大规模;(2)整合土地资源,发展现代农业;(3)引进和发展龙头企业,扶持专业合作社;(4)加强新型农民技术培训;(5)做好蔬菜产业结构布局规划和调整;(6)加强蔬菜生产环境监测和保护;(7)加快蔬菜深加工,建立健全蔬菜生产标准化体系;(8)推广新优技术,解决连作障碍问题;(9)建立完善的蔬菜信息网络系统。

丁永秀[7](2014)在《自走式秸秆带式输送机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现有的物料输送机进行调研、分析,发现存在移动困难、灵活性以及环境适应性差等一系列不足。为便于将打捆或粉碎装包后的农作物秸秆装载输送或堆积,在装载机及输送机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工况条件以及实际需求,采用理论研究和仿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自走式秸秆带式输送机进行了设计研究。通过对农作物秸秆相关自然特性、物料特性以及收集处理方式等进行分析,对打捆或袋装后的秸秆物料体以及输送系统模型的假设,建立了物料体在输送过程中简化的受力模型,确定了自走式秸秆带式输送机的相关设计参数以及总体设计方案;同时结合自走式秸秆带式输送机的工作要求以及工况条件,提出该装置的液压升降系统工作要求,绘制了该装置的液压升降系统工作原理图,并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对自走式秸秆带式输送机各关键部件以及整机进行了建模装配以及干涉检查;并通过Solidworks三维软件与ADAMS运动/动力学分析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自走式秸秆带式输送机虚拟样机模型,并对系统模型中各仿真参数进行了设置,按照所设定的影响因素水平条件对虚拟样机进行了仿真实验。通过对该装置秸秆输送系统和传动系统的平带和V带进行设计计算,最终确定了该秸秆输送系统选择带宽1m的3层尼龙帆布芯分层输送带,秸秆传动系统的平带选用带长3550mm,带宽125mm的普通胶帆布平带进行传动; V带传动选用2根型号为B-2500GB/T11544-1997的V带进行传动;并结合输送机构驱动方式及农作物秸秆物料单捆(包)的重量确定了输送机滚筒及张紧装置,同时为提高摩擦系数,解决单纯依靠增加摩擦力进行输送的难题,本设计在输送带上表层添加倒三角防滑装置。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干涉检查,验证了整机设计以及装配的合理性;并通过ADAMS虚拟样机技术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当输送装置倾角在40°60°时,输送带转速基本上对物料的输送没有影响,可满足实际生产需要,当输送倾角为70°时,需对输送系统转速进行控制以满足实际工作要求。本文设计的自走式秸秆带式输送机,通过Solidworks三维软件和ADAMS系统运动/动力学分析软件相结合,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对样机的输送过程按实际工作情况进行了模拟仿真试验,验证了本机设计的合理性,符合实际工作要求。

张军[8](2014)在《蛹虫草固体饮料加工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人工培养的蛹虫草子实体的超微粉为实验原料,研究其固体饮料的制作工艺,分为两条制作工艺:其一直接利用蛹虫草子实体超微粉研制悬浮型固体饮料,以感官评价和冲泡后饮料粘度为标准,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辅料添加量,得到最优配比为:蛹虫草子实体超微粉47.17%,糊精28.30%,安赛蜜4.72%,柠檬酸5.66%,苹果酸3.77%,黄原胶3.77%,CMC1.89%,魔芋胶1.89%,海藻酸钠2.83%。产品的颗粒细腻,均匀,颜色金黄,能均匀稳定的悬浮于水中,有虫草的菌香气,1g产品用100mL水冲泡效果最佳。其二提取蛹虫草子实体超微粉主要活性成分,以粗提物冻干粉为原料研制速溶型固体饮料。首先对活性物质进行提取工艺优化,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得到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56.7℃,提取时间为2.05h,提取次数为2次,此条件下最大粗提物提取得率为64.38%。以粗提物冻干粉为原料,以感官评分为标准,对安赛蜜,柠檬酸、苹果酸的添加量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添加量为:蛹虫草粗提物粉67.57%,安赛蜜2.03%,柠檬酸10.14%,苹果酸2.03%。研究固体饮料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加入麦芽糊精量为13.51%,黄原胶添加量为4.73%时,产品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1.5g产品用100mL水冲泡效果最佳。对两种固体饮料进行微波杀菌条件的优化,最优杀菌工艺为:微波功率700w,工作频率2450MHz,温度控制在40℃以内的低温方式,连续杀菌3次,每次持续时间20s。采用休止角注入法和堆积密度实验比较两种固体饮料的理化性质:蛹虫草超微粉固体饮料的休止角为35.4°,堆积密度为0.5367g/mL蛹虫草粗提物固体饮料休止角为37.2°,堆积密度为0.4682g/mL,蛹虫草超微粉固体饮料的流动性要优于粗提物固体饮料,但其溶解性要低于后者。最后以流动性和色差值为指标对两种固体饮料的储存过程中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得出蛹虫草超微粉固体饮料和蛹虫草粗提物固体饮料在室温储存条件下,保质期分别在250天和180天。

丁湖广[9](2010)在《银耳菌种规范生产工艺讲座(四)——银耳原种与栽培种制作技术》文中研究指明

白晓青[10](2010)在《康氏木霉与酿酒酵母原生质体融合构建产酒精新菌株》文中研究说明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是一种微生物育种方法,该方法简便、易行。利用该方法选育目的菌株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试验以康氏木霉和酿酒酵母为出发菌株,对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康氏木霉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的适宜条件,为该菌细胞融合和诱变育种提供适宜的真菌状态。同时对融合株的一些遗传性状进行了相关研究。该研究为微生物育种工作奠定了基础。本试验对影响康氏木霉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各种因素(菌龄,蜗牛酶浓度,酶解温度和时间,渗透压稳定剂的成份和浓度)进行试验比较。结果表明,康氏木霉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菌龄为22 h,蜗牛酶浓度为2.0%,酶解温度为30℃,酶解时间为2.5 h,蜗牛酶溶液中的渗透压稳定剂为0.6 mol/L NaCl,在制备康氏木霉原生质体时观察到原生质体的释放方式主要有两种:顶端释放和段端位释放。本试验原生质体制备方法可以获得细胞融合和细胞突变诱导所需要的原生质体数量。本试验对康氏木霉原生质体的再生培养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康氏木霉原生质体的最佳再生培养基为0.8 mol/L蔗糖YPD再生培养基,康氏木霉原生质体在0.8 mol/L蔗糖YPD再生培养基上平均再生菌落数为4.13×105个/mL。同时观察到了康氏木霉原生质体的一种再生方式。本试验采用抗药性遗传标记和热灭活两种方法作为融合菌株的筛选标记,确定了制霉菌素的标记浓度为750 U/mL,无水乙醇的标记浓度为23%。康氏木霉的热灭活温度为67℃,时间为10 min。本试验采用康氏木霉原生质体单亲热灭活(酿酒酵母采用抗药性遗传标记)和双亲均采用抗药性遗传标记两种方法共筛出246株融合菌株。本试验初筛采用TTC作为显色剂筛选出发酵葡萄糖能够产酒精的融合株,然后将此融合菌株在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上进行复筛,筛选出分解葡萄糖产水解圈较大的融合株,TTC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能够筛选出既产酒精又产纤维素酶的融合株。将筛选出的融合株进行遗传稳定性试验最终得到4株稳定融合菌株。本试验最后对遗传性稳定的4株融合菌株进行了个体形态、生化特性、特定基因序列和可溶性蛋白等方面的遗传性质研究,研究发现:融合菌株B1、B2、B3确实进行了基因重组,但其酶活和产酒精能力都比亲本低。但是这些研究为原生质体融合育种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食用菌三级菌种火接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用菌三级菌种火接法(论文提纲范文)

(1)防治斜纹夜蛾蛹和2龄幼虫的棒束孢菌株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菌株的形态观察
        1.2.2 菌株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1.2.3 分生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1.2.4 菌株对斜纹夜蛾蛹的致死率测定
        1.2.5 菌株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的致病率测定
        1.2.6 菌株对斜纹夜蛾的致病力及致死过程观察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形态
    2.2 各菌株的分子系统学关系
    2.3 菌株对斜纹夜蛾蛹的致死率
    2.4 菌株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的致死率
    2.5 环链棒束孢菌株GZUIFR04XS8对斜纹夜蛾幼虫的致病力
    2.6 斜纹夜蛾蛹和幼虫被环链棒束孢菌株GZUIFR04XS8感染的死亡过程
3 讨论

(2)海南岛文心兰产业园区病叶组织真菌和细菌的多样性及优势真菌的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病原真菌、细菌对植物的危害
    1.2. 兰科植物病害多样性
    1.3. 热带兰科植物产业病害多样性检测的紧迫性
    1.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本研究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点自然概况
    2.2 病叶样品采集与病原菌分离培养
        2.2.1. 样品采集
        2.2.2. 分离培养
    2.3 染病叶片可培养真菌、细菌的分子鉴定及高通量测序
        2.3.1 可培养真菌的分子鉴定
        2.3.2 可培养细菌的分子鉴定
        2.3.3 高通量测序
    2.4 主要试剂和仪器
        2.4.1 主要试剂
        2.4.2. 主要仪器
    2.5 优势真菌回接验证
    2.6 OTUs聚类分析
3 结果
    3.1. 文心兰病叶细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3.2. 文心兰病叶真菌群落的谱系多样性
    3.3. 文心兰病叶真菌功能多样性
    3.4. 文心兰病叶优势毒菌的形态与致病性
    3.5. 文心兰新旧基地文心兰病叶细菌与真菌群落差异
        3.5.1. 新旧基地细菌群落组成差异
        3.5.2. 新旧基地真菌群落组成差异
4 讨论
    4.1. 文心兰感病叶片微生物多样性
    4.2. 常见真菌的致病性
    4.3. 文心兰新旧基地文心兰病叶细菌与真菌群落差异
5 结论
6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天麻共生蜜环菌特性及继代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天麻共生蜜环菌菌株的鉴定
    1 材料与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不同蜜环菌菌株的特性与胞外酶活性及多糖含量研究
    第一节 不同蜜环菌菌株形态特征及生长特性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与结论
    第二节 不同蜜环菌菌株的胞外酶活性测定
        1 材料与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与结论
    第三节 不同蜜环菌菌株的多糖含量测定
        1 材料与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与结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天麻共生蜜环菌M1、F3菌株的培养研究
    第一节 M1和F3菌株培养条件的优化
        1 材料与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M1和F3菌株子实体培育初探
        1 材料与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继代培养1-10次的M1菌株活性研究
    第一节 不同继代M1菌株的酯酶同工酶电泳
        1 材料与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与结论
    第二节 不同继代M1菌株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1 材料与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与结论
    第三节 继代培养的M1菌株的胞外酶活性测定
        1 材料与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与结论
    第四节 继代培养的M1菌株的生物量和多糖含量测定
        1 材料与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与结论
    本章小结
讨论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蜜环菌生物种的研究进展
    1 蜜环菌属的介绍
    2 分子生物学技术蜜环菌研究中的应用
    3 蜜环菌生物学特性
    4 天麻与蜜环菌的共生机制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嗜酸乳杆菌寡糖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乳酸菌的介绍及应用
        1.1.1 乳酸菌的介绍
        1.1.2 乳酸菌的应用
    1.2 寡糖结合蛋白研究进展
        1.2.1 寡糖结合蛋白的定义
        1.2.2 寡糖结合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棉子糖族寡糖概述
    1.4 立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生物信息学分析
    2.1 材料、分析网站与软件
        2.1.1 材料
        2.1.2 生物信息学分析网站与软件
    2.2 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2.2.1 蛋白基本理化性质分析
        2.2.2 信号肽预测和跨膜区域分析
        2.2.3 蛋白质保守结构域预测
        2.2.4 蛋白二级结构预测
        2.2.5 系统进化树和保守基序(motif)分析
    2.3 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2.3.1 蛋白LaMsmE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2.3.2 蛋白LaMsmEⅡ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蛋白LaMsmE的表达与初步研究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3.1.1 主要实验材料
        3.1.2 主要实验仪器
        3.1.3 培养基和溶液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LaMsmE的重组质粒构建
        3.2.2 蛋白LaMsmE的表达和纯化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重组质粒的构建结果与分析
        3.3.2 蛋白表达、纯化的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蛋白LaMsmEⅡ的表达与初步研究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4.1.1 主要实验材料
        4.1.2 主要实验仪器
        4.1.3 培养基和溶液配制
    4.2 实验方法
        4.2.1 LaMsmEⅡ的重组质粒构建
        4.2.2 蛋白LaMsmEⅡ的表达和纯化
        4.2.3 LaMsmEⅡ蛋白晶体生长条件初筛
        4.2.4 LaMsmEⅡ基因突变体构建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重组质粒的构建结果与分析
        4.3.2 蛋白表达、纯化的结果与分析
        4.3.3 蛋白晶体初筛选结果
        4.3.4 LaMsmEⅡ基因突变体构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成果

(5)高效降解亚硝酸盐的芽孢杆菌LJ01的鉴定及其亚硝酸盐还原酶的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亚硝酸盐
        1.1.1 简介
        1.1.2 NIT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1.1.3 食品中NIT含量的控制
    1.2 生物氮循环和亚硝酸盐还原酶
        1.2.1 NiR的催化途径
        1.2.2 NiR的分类和性质
    1.3 NiR的研究现状
        1.3.1 不同物种中的NiR的酶活研究
        1.3.2 不同物种中的NiR的分离纯化研究
        1.3.3 不同物种中的NiR的结构性质研究
    1.4 NiR的克隆表达
        1.4.1 基因克隆表达技术
        1.4.2 克隆表达技术在酶性质研究中的应用
    1.5 蜡样芽孢杆菌
        1.5.1 概述
        1.5.2 蜡样芽孢杆菌的益生性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效降亚硝酸盐的蜡样芽孢杆菌LJ01的分离鉴定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菌株
        2.2.2 主要仪器
        2.2.3 主要试剂
        2.2.4 培养基和溶液
    2.3 实验方法
        2.3.1 菌株LJ01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生理生化鉴定
        2.3.2 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2.3.3 菌种LJ01活化和不同生长时期降亚硝酸盐的能力测定
        2.3.4 菌株LJ01降解亚硝酸盐的能力测定
    2.4 结果与分析
        2.4.1 16S r DNA鉴定与测序结果
        2.4.2 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2.4.3 菌株LJ01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
        2.4.4 蜡样芽孢杆菌LJ01的显微镜镜检结果
        2.4.5 蜡样芽孢杆菌LJ01生长曲线结果
        2.4.6 LJ01降亚硝酸盐能力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Bacillus cereus LJ01降解亚硝酸盐产物及其NiR组分的分离纯化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试剂与耗材
        3.2.2 主要仪器
        3.2.3 常用溶液及培养基
    3.3 研究方法
        3.3.1 Bc LJ01及其NiR降解亚硝酸盐产物的研究
        3.3.2 NiR酶活力的测定
        3.3.3 亚硝酸盐还原酶的细胞内外确定
        3.3.4 亚硝酸盐还原酶的分离纯化
        3.3.5 亚硝酸盐还原酶的分离纯化后蛋白质性质鉴定
        3.3.6 NiR分子质量的SDS-PAGE电泳鉴定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在LB体系中Bc LJ01降解亚硝酸盐的产物
        3.4.2 LJ01的亚硝酸盐还原酶的初步定位
        3.4.3 NiR的分离纯化
        3.4.4 LJ01的NiR纯化后的酶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Bacillus cereus LJ01中NiR的克隆表达及其重组蛋白的性质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菌株与质粒
        4.2.2 主要仪器
        4.2.3 主要试剂
        4.2.4 培养基和常用溶液
    4.3 实验方法
        4.3.1 蜡样芽孢杆菌LJ01中NiR的编码基因序列查找及引物设计
        4.3.2 蜡样芽孢杆菌LJ01 DNA的提取
        4.3.3 蜡样芽孢杆菌LJ01中NiR编码基因的扩增
        4.3.4 NiR基因PCR产物的回收及测序
        4.3.5 NiR基因PCR产物及质粒的酶切与酶切片段的回收
        4.3.6 NiR基因片段与载体的连接
        4.3.7 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4.3.8 重组菌的菌落PCR鉴定与筛选
        4.3.9 重组菌中NiR的表达鉴定
        4.3.10 重组NiR的分离纯化
        4.3.11 重组NiR的Native-PAGE测定
        4.3.12 重组NiR的质谱测定
        4.3.13 NiR的圆二色谱测定
        4.3.14 重组NiR中金属含量的测定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蜡样芽孢杆菌LJ01中NiR的基因编码序列
        4.4.2 目的基因的扩增
        4.4.3 目的基因PCR产物的测序
        4.4.4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结果
        4.4.5 重组菌株中NiR的诱导表达
        4.4.6 重组蛋白NiR的分离纯化
        4.4.7 重组NiR的Native-PAGE测定
        4.4.8 重组NiR的质谱测定
        4.4.9 重组NiR的圆二色谱测定
        4.4.10 重组NiR中金属含量的测定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甘泉县蔬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蔬菜产业发展特点
        1.3.1 产业的快速发展
        1.3.2 布局的优化成熟
        1.3.3 品质的明显提高
        1.3.4 加工业快速发展
        1.3.5 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1.3.6 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完善
    1.4 研究思路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甘泉县蔬菜产业发展背景
    2.1 甘泉县背景
        2.1.1 自然资源情况
        2.1.2 社会经济情况
        2.1.3 历史沿革及交通状况
    2.2 甘泉县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
        2.2.1 竞争力分析
        2.2.2 甘泉县发展蔬菜产业的原则
    2.3 甘泉县蔬菜产业经历发展的五个阶段
        2.3.1 第一阶段(1992年至1999年)为起步阶段
        2.3.2 第二阶段(2000年至2004年)为发展阶段
        2.3.3 第三阶段(2004年至2007年)为巩固阶段
        2.3.4 第四阶段(2007年至2010年)为提高阶段
        2.3.5 第五阶段(2011年起至今)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阶段
第三章 甘泉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目标
    3.1 甘泉县蔬菜发展现状
        3.1.1 甘泉县蔬菜种植现状
        3.1.2 蔬菜产业经济效益现状
        3.1.3 龙头企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3.1.4 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现状
        3.1.5 技术服务体系现状
    3.2 甘泉县蔬菜产业发展的目标
        3.2.1 扩大种植规模 ,提高经济效益
        3.2.2 建设蔬菜产业园区,发展现代农业
        3.2.3 发展循环农业,生产绿色蔬菜
        3.2.4 培育龙头企业,树立品牌意识
第四章 甘泉县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蔬菜规模发展不平衡
    4.2 土地流转困难
    4.3 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不够,产供销一体化未形成
    4.4 群众文化和种植技术水平相对滞后
    4.5 技术服务力量不足
    4.6 生产布局不够合理,化肥和农药过量使用依然存在
    4.7 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凸显
    4.8 加工、包装、冷链物流系统滞后
    4.9 蔬菜产品集中上市经济效益不可观
第五章 促进甘泉县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
    5.1 重视基础环节,稳步扩大规模
    5.2 整合土地资源,发展现代农业
    5.3 培育农头企业,扶持专业合作社
    5.4 加快全县农民群众教育培训
    5.5 规划产业结构布局,完善各项服务
    5.6 加强蔬菜生产环境监测和保护
    5.7 推广新优技术,解决连作障碍问题
    5.8 加快蔬菜深加工,建立健全蔬菜生产标准化体系
    5.9 建立完善的蔬菜信息网络系统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自走式秸秆带式输送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师评阅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1.1.2 农作物秸秆的储运现状
    1.2 国内外带式输送机的现状研究
        1.2.1 国外带式物料输送机研究现状及分析
        1.2.2 国内带式物料输送机研究现状及分析
        1.2.3 带式输送机未来发展趋势
    1.3 秸秆带式输送机理及存在问题
        1.3.1 秸秆带式输送机理
        1.3.2 秸秆带式输送方式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秸秆特性分析及输送机方案设计
    2.1 秸秆自然特性及物料特性
        2.1.1 秸秆的自然特性
        2.1.2 秸秆的物料特性
    2.2 秸秆收集处理形式
    2.3 秸秆输送过程中摩擦力学特性研究
        2.3.1 秸秆物料现场测定情况
        2.3.2 秸秆变形的基本假设及模型简化
        2.3.3 秸秆物料输送过程中受力模型简化及分析
    2.4 自走式秸秆带式输送机总体设计方案
        2.4.1 自走式秸秆带式输送机设计原则
        2.4.2 自走式秸秆带式输送机结构设计方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走式秸秆带式输送机结构设计
    3.1 秸秆输送机输送系统结构设计及理论分析
        3.1.1 输送带布置方式的确定
        3.1.2 秸秆输送机输送带的选型与设计
        3.1.3 滚筒的确定
        3.1.4 张紧装置的确定
    3.2 防滑装置的结构及设计
        3.2.1 防滑装置
        3.2.2 防滑装置的材料选择
    3.3 传动系统的设计及参数计算
        3.3.1 动力系统的确定
        3.3.2 传动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
        3.3.3 传动方案的确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液压系统的选用及输送机虚拟建模分析
    4.1 液压升降系统的选用
        4.1.1 液压系统的优点
        4.1.2 自走式秸秆输送装置液压系统工作要求
        4.1.3 液压升降系统方案选择及工作原理
    4.2 虚拟样机技术参数化建模简介
        4.2.1 虚拟样机装配方法
        4.2.2 自走式秸秆带式输送机虚拟样机装配方法
        4.2.3 自走式秸秆带式输送机建模及装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 ADAMS 的虚拟样机试验研究
    5.1 ADAMS 虚拟样机技术
        5.1.1 虚拟样机参数化简介
        5.1.2 虚拟样机建模问题分析
    5.2 虚拟样机试验
        5.2.1 虚拟样机试验目的
        5.2.2 虚拟试验准备
    5.3 试验方案设计
        5.3.1 试验条件
        5.3.2 试验因素及评价指标
    5.4 试验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蛹虫草固体饮料加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蛹虫草简介
        1.1.1 蛹虫草子实体的营养成分
        1.1.2 蛹虫草子实体主要功能因子
        1.1.3 蛹虫草的开发利用
    1.2 固体饮料简介
        1.2.1 固体饮料的分类和基本特征
        1.2.2 固体饮料的干燥技术
        1.2.3 固体饮料粉体性质和溶解性质的研究
        1.2.4 国内外固体饮料发展现状
    1.3 超微粉碎技术
        1.3.1 超微粉碎技术
        1.3.2 超微粉碎技术的应用
        1.3.3 超微粉碎技术的优点
    1.4 微波杀菌技术的应用
        1.4.1 微波杀菌技术的原理
        1.4.2 影响微波杀菌效果的因素
        1.4.3 微波杀菌技术工艺及应用
    1.5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1.5.1 研究的内容
        1.5.2 研究的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1.1 原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及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蛹虫草固体饮料加工流程图
        2.2.2 蛹虫草超微粉固体悬浮饮料制作工艺的探索
        2.2.3 蛹虫草粗提物提取条件的探索
        2.2.4 蛹虫草粗提物固体饮料制作工艺的探索
        2.2.5 两种制作工艺的固体饮料杀菌条件的研究及其比较
        2.2.6 两种制作工艺的固体饮料原料成分检测及其比较
        2.2.7 蛹虫草固体饮料主要品质分析与比较
        2.2.8 两种固体饮料在储存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及固体饮料标准的制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蛹虫草超微粉分析结果
        3.1.1 蛹虫草超微粉粒径分析结果
        3.1.2 蛹虫草超微粉电镜扫描结果
    3.2 蛹虫草超微粉固体悬浮饮料制作工艺的探索
        3.2.1 单因素实验
        3.2.2 蛹虫草超微粉固体饮料正交实验
        3.2.3 蛹虫草超微粉固体饮料悬浮剂种类的初步筛选
        3.2.4 蛹虫草超微粉固体饮料悬浮剂配方优化
    3.3 蛹虫草粗提物最优提取条件的探索
        3.3.1 单因素实验
        3.3.2 响应面分析试实验
    3.4 蛹虫草粗提物固体饮料制作工艺的探索
        3.4.1 单因素实验
        3.4.2 蛹虫草粗提物固体饮料正交实验
        3.4.3 蛹虫草粗提物固体饮料分散剂研究
        3.4.4 蛹虫草粗提物固体饮料稳定性的研究
    3.5 蛹虫草固体饮料杀菌条件研究
        3.5.1 不同杀菌条件的杀菌效果的比较
        3.5.2 不同杀菌条件对固体饮料褐变度的影响结果
        3.5.3 不同杀菌条件对固体饮料色差的影响结果
        3.5.4 微波杀菌条件的确定
    3.6 两种固体饮料的主要原料成分测定结果及比较
        3.6.1 固体饮料原料中总糖、虫草多糖和还原糖含量结果
        3.6.2 固体饮料原料中蛋白质含量结果
        3.6.3 固体饮料原料中虫草酸含量结果
        3.6.4 固体饮料原料中腺苷和虫草素含量结果
        3.6.5 固体饮料原料中脂肪、粗纤维、水分和粗灰分含量结果
        3.6.6 两种固体饮料原料中主要基本成分比较
    3.7 蛹虫草固体饮料主要品质分析比较
        3.7.1 蛹虫草固体饮料主要成分分析比较
        3.7.2 两种固体饮料理化性质研究及其比较
    3.8 两种固体饮料在储存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及固体饮料标准的制定
        3.8.1 蛹虫草储存过程中流动性变化规律研究
        3.8.2 蛹虫草储存过程中的色泽变化规律
        3.8.3 蛹虫草固体饮料储藏期的研究
        3.8.4 蛹虫草固体饮料标准制定
4 结论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10)康氏木霉与酿酒酵母原生质体融合构建产酒精新菌株(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纤维素的结构及纤维素酶
        1.1.1 自然界中纤维素
        1.1.2 纤维素酶
    1.2 纤维素生产乙醇菌种选育
        1.2.1 自然界中筛选菌种
        1.2.2 基因突变选育菌种
        1.2.3 基因重组育种
        1.2.4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技术
    1.3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意义
    1.4 本试验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出发菌株
        2.1.2 培养基
        2.1.3 其它试剂及原料
        2.1.4 主要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康氏木霉和酿酒酵母个体形态的观察
        2.2.2 影响康氏木霉原生质体形成条件的研究
        2.2.3 康氏木霉和酿酒酵母原生质体的制备
        2.2.4 康氏木霉原生质体释放方式的观察
        2.2.5 康氏木霉和酿酒酵母原生质体形态观察
        2.2.6 康氏木霉原生质体最佳再生培养基的确定试验
        2.2.7 影响康氏木霉原生质体再生条件的研究
        2.2.8 康氏木霉原生质体再生率的测定
        2.2.9 康氏木霉原生质体再生方式的观察
        2.2.10 康氏木霉原生质体热灭活条件的确定
        2.2.11 康实木霉和酿酒酵母抗药性遗传标记的确定
        2.2.12 康氏木霉和酿酒酵母原生质体的融合
        2.2.13 纤维素酶活的测定
        2.2.14 融合菌落的检出
        2.2.15 稳定融合株获得及遗传稳定性鉴定试验
        2.2.16 双亲融合子菌落特征的观察
        2.2.17 双亲融合子个体形态的观察
        2.2.18 双亲融合子在羧甲基纤维素平板上产水解圈的观察
        2.2.19 融合株在TTC 平板上显色情况的观察
        2.2.20 双亲和融合子总DNA 提取方法
        2.2.21 双亲和融合株265 rDNA 的扩增
        2.2.22 双亲和融合株可溶性蛋白质的提取
        2.2.23 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可溶性蛋白质
    2.3 双亲和融合菌株发酵产酒精
3 结果与分析
    3.1 康氏木霉和酿酒酵母个体形态观察结果
    3.2 影响康氏木霉原生质体形成条件的研究结果
        3.2.1 菌丝体培养时间对原生质体形成的影响
        3.2.2 酶组成对原生质体形成的影响
        3.2.3 蜗牛酶浓度对原生质体形成的影响
        3.2.4 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形成的影响
        3.2.5 酶解温度对原生质体形成的影响
        3.2.6 蜗牛酶溶液中渗透压稳定剂对原生质体形成的影响
    3.3 康氏木霉原生质体形态及原生质体释放方式
    3.4 康氏木霉原生质体最佳再生培养基的确定
        3.4.1 初试结果
        3.4.2 再生培养基中稳渗剂最佳浓度的试验结果
    3.5 影响康氏木霉原生质体再生条件的研究结果
        3.5.1 蜗牛酶浓度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
        3.5.2 酶解温度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
    3.6 康氏木霉原生质体再生方式的观察
    3.7 康氏木霉原生质体热灭活条件的确定结果
    3.8 康氏木霉和酿酒酵母抗药性遗传标记的确定
        3.8.1 药品的筛选
        3.8.2 放线菌酮对康氏木霉和酿酒酵母的致死浓度测定
        3.8.3 制霉菌素对康氏木霉和酿酒酵母的致死浓度测定
        3.8.4 无水乙醇对康氏木霉和酿酒酵母的致死浓度测定
    3.9 原生质体融合结果
        3.9.1 融合现象的观察
        3.9.2 融合方法一(双亲均采用抗药性遗传标记)试验结果
        3.9.3 融合方法二(康氏木霉单亲热灭活,酿酒酵母采用抗药性遗传标记)试验结果
    3.10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备
        3.10.1 葡萄糖标准溶液OD_(540)nm 下的测定结果
        3.10.2 葡萄糖标准曲线
    3.11 融合菌落的检出结果
        3.11.1 融合菌落的初检结果
        3.11.2 融合菌落的复检结果
    3.12 稳定融合株的获得及遗传稳定性试验结果
    3.13 双亲融合子遗传性质的研究结果
        3.13.1 双亲融合子菌落特征观察
        3.13.2 双亲融合子个体形态的观察结果
        3.13.3 双亲和融合株总DNA 提取的研究结果
        3.13.4 双亲和融合株265 rDNA 的扩增结果
        3.13.5 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可溶性蛋白质的结果
    3.14 双亲和融合株发酵产酒精的试验结果
4 讨论
    4.1 关于康氏木霉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
    4.2 关于康氏木霉和酿酒酵母抗药性遗传标记
    4.3 关于双亲融合子遗传性质的研究
    4.4 融合子酶活和产酒精能力的研究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四、食用菌三级菌种火接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防治斜纹夜蛾蛹和2龄幼虫的棒束孢菌株筛选[J]. 许忠顺,薛原,张丽,王真娣,曾召英,杨茂发,邹晓. 植物保护, 2020(05)
  • [2]海南岛文心兰产业园区病叶组织真菌和细菌的多样性及优势真菌的致病性研究[D]. 郭向阳. 海南大学, 2020(07)
  • [3]天麻共生蜜环菌特性及继代培养研究[D]. 刘晓敏.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
  • [4]嗜酸乳杆菌寡糖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初步研究[D]. 杨思婷.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20(01)
  • [5]高效降解亚硝酸盐的芽孢杆菌LJ01的鉴定及其亚硝酸盐还原酶的表征[D]. 罗彤晖.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6]甘泉县蔬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 马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6)
  • [7]自走式秸秆带式输送机的研究[D]. 丁永秀. 石河子大学, 2014(03)
  • [8]蛹虫草固体饮料加工工艺研究[D]. 张军. 天津科技大学, 2014(06)
  • [9]银耳菌种规范生产工艺讲座(四)——银耳原种与栽培种制作技术[J]. 丁湖广. 浙江食用菌, 2010(06)
  • [10]康氏木霉与酿酒酵母原生质体融合构建产酒精新菌株[D]. 白晓青. 河北农业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食用菌三级菌种接火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