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多胎性状的分子遗传基础

牛羊多胎性状的分子遗传基础

一、牛羊多胎性状的分子遗传基础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明远[1](2021)在《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筛选多胎萨福克羊高繁殖力相关基因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多胎萨福克羊是我国自主培育的优质多胎肉羊新品系,为探究其繁殖性状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多胎萨福克羊,及其父本品种萨福克羊和母本品种湖羊进行重测序,筛选繁殖性状相关基因,揭示育成种的遗传基础,为多胎肉羊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1)应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50只多胎萨福克羊、20只湖羊和20只萨福克羊进行重测序,利用群体固定指数(FST)和杂合度分析的方法进行全基因组选择信号检测,解析品种特异的繁殖相关基因。(2)应用FST和杂合度分析方法检测多胎萨福克羊多羔组和单羔组繁殖差异基因。(3)将筛选到的MTNR1A作为繁殖性状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MTNR1A基因在多胎萨福克羊群体中的多态性,利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基因SNPs和单倍型与绵羊产羔数的关系。结果:(1)获得5,245.855G原始数据和5,236.338G高质量基因组数据。筛选到多胎萨福克羊繁殖相关基因WNT10A、SENP2、WNT6等14个,多胎萨福克羊特异基因ARHGEF4、CATIP、CCDC115等23个。(2)从多胎萨福克羊多羔组和单羔组中筛选到ADAMTS5、CAB39L和MTNR1A等28个繁殖性状相关基因。(3)以MTNR1A基因为繁殖性状候选基因,检测到MTNR1A基因exon2存在SNP1(Chr 26.15,099,314,G735A)、SNP2(Chr 26.15,099,296,G753A)和SNP3(Chr 26.15,099,204,C845A),3个SNPs在多胎萨福克羊中均存在三种基因型。关联分析表明,SNP1的GG基因型、SNP2的GG基因型与多胎萨福克羊产羔数显着相关(P<0.05),单倍型H1与产羔数极显着相关(P<0.01)。结论:(1)筛选出多胎萨福克羊特异的23个基因和87个SNPs。(2)筛选出多胎萨福克羊28个与繁殖性状相关基因和180个SNPs。(3)MTNR1A基因SNP1和SNP2位点GG基因型、单倍型H1可以作为多胎萨福克羊高繁殖力辅助选择的标记。

林秀斌[2](2020)在《绵羊多胎主效基因FecB在湖羊育种上的研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湖羊是世界着名的多胎绵羊品种。已有研究表明BMPR-IB基因与绵羊的排卵数和高繁殖力有密切关系。FecB基因是由6号染色体上的BMPR-IB基因编码区发生单核苷酸突变(A746G)形成的。为探究湖羊产生多胎性的遗传基础,本研究使用PCR-RFLP技术对湖羊群体进行遗传效应分析,并将湖羊中具有FecB纯合显性基因BB的湖羊群体(本文将该群体命名为马头湖羊)与基因型为B+杂合的湖羊群体(本文将该群体命名为普通湖羊)进行生长发育间的比较分析。研究FecB基因与湖羊多胎性状之间联系,为揭示湖羊高繁多胎机理提供了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湖羊绵羊多胎主效FecB基因在群体中的遗传效应分析采集48只经产湖羊的血样,对突变型和野生型个体材料检测SNP,比较BB与B+两个基因型湖羊群体之间SNP的差异。研究发现,湖羊为FecB(BMPR-IB突变)基因高度纯合的群体,试验群体中FecB基因BB频率为98%,未发现野生型(++)个体,高产湖羊均为FecB基因纯合(BB)个体。研究表明该基因突变可用于湖羊高产个体的早期选择。2.马头湖羊与普通湖羊生长发育上的比较分析通过FecB基因的分子手段,检测湖州练市生态养殖场湖羊核心群,筛选FecB核心种群,结合体型培育纯种马头湖羊,将“马头湖羊”与普通湖羊公羊、母羊2、4、6、12月龄的体重、体长,体高、胸围、管围、以及公羊睾丸周长、母羊繁殖性能与普通湖羊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FecB基因的B等位基因的频率对湖羊生长发育有着显着增强作用(P<0.05)。3.杜湖F1杂交母羊的母本优势分析以杜泊公羊为父本,分别与杜湖杂交一代母羊、纯种湖羊母羊、纯种杜泊羊母羊进行自然发情配种,检验其产羔数、初生重、断奶重等繁殖性能差异,并在选各组6月龄后代10只羔羊进行屠宰(公母各半)。结果表明,杜湖F1杂种母羊在产羔数上显着(P<0.05)高于纯种杜泊羊,与纯种湖羊无显着差异(P>0.05);杜湖F1为母本后代羔羊初生重与断奶重均极显着(P<0.01)高于纯湖羊母本,极显着(P<0.01)低于纯种杜泊羊;杜湖F1杂种母羊羔羊6月龄羊羔体重、体高、胴体重极显着(P<0.01)高于纯种湖羊,与纯种杜泊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胸围显着(P<0.05)高于纯种湖羊,与杜泊羊无显着差异(P>0.05);杜湖F1杂种母羊羔羊6月龄屠宰率显着(P<0.05)高于纯种湖羊,显着(P<0.05)低于纯种杜泊羊,净肉率显着(P<0.05)高于纯种湖羊,与纯种杜泊羊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结果为充分利用杜湖F1杂交母羊的母本杂种优势提供试验依据。

石国庆,万鹏程,代蓉,杨永林,倪建宏[3](2019)在《分子细胞工程技术培育超细毛羊的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通过12年对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的持续研究,已建立了一套细毛羊品系培育的分子改良技术路线,利用传统育种手段结合分子育种技术,组装应用现代动物生殖工程技术,完善和丰富了我国细毛羊的种群结构。研究通过综合利用基因筛选、标记基因辅助育种、胚胎移植、内窥镜子宫角输精、体外胚胎生产及体细胞克隆等分子细胞工程育种技术结合细毛羊科学化饲养管理及羊毛现代化管理等综合配套技术在超细毛羊的培育和产业化应用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从分子和内分泌水平揭示了细毛羊相关经济性状的分子机理,丰富了分子标记种类,为细毛羊分子育种和产业化生产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新品系培育丰富了我国细毛羊种质遗传多样性,也为改良低产低质细毛羊品种提供了优质育种素材,对于提高我国细毛羊生产水平,确保我国养羊生产的国际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兵团乃至我国细毛羊产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项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加强了种质资源创新能力的建设,带动和促进了相关研究单位的研究技术水平和科研实验基础设施条件,对动物遗传育种、繁殖等学科的理论创新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李学武[4](2019)在《内蒙古绒山羊毛被类型遗传规律及其对重要经济性状间接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内蒙古绒山羊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而成的优秀地方品种。在实际生产中发现内蒙古绒山羊的毛长(自然长度)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通过研究内蒙古绒山羊毛被类型的遗传规律及重要经济性状(产绒量、体重、毛细、毛长、绒细和绒长)和次级性状(毛细/毛长、绒细/绒长和产绒量/体重)与之的协同变化规律,进而实施重要经济性状的间接选择。有利于提高表型选择的准确性,从而消除了遗传评估时所需基础数据资料耗时长、费用高、劳动强度大等缺点。本研究数据均来源于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首先,利用1990~2014年的毛长数据记录研究了毛长的表型遗传多样性及其毛被类型的遗传规律;其次,利用2008~2011年的抓绒和体重性状及实验室测定的毛长、毛细、绒长和绒细的数据记录,应用方差和回归分析确定了毛被类型对其他重要经济性状影响规律;最后,利用多性状重复力动物模型对不同毛被类型各重要经济性状和次级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结果如下:1.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通过1990~2014年内蒙古绒山羊毛长数据记录对毛长表型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发现长毛型指数最高,表明内蒙古绒山羊长毛型个体的毛长性状具有较高的表型遗传多样性。且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随毛长的增加而增加,尤其以长毛型超亲优势为正,说明长毛型形成了稳定的超亲优势。2.利用多性状动物模型估计不同毛被类型遗传参数发现短毛型、中间型和长毛型毛长的遗传力分别为0.11、0.16和0.22,以长毛型遗传力最高,遗传相对稳定,在育种过程中容易被固定。进一步研究发现长毛型遗传进展较快,即选择长毛型可以加快毛长的遗传进展。3.以2008~2011年内蒙古绒山羊产绒量、体重、毛细、毛长、绒细和绒长性状的重复记录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和回归分析研究得出毛被类型对各重要经济性状具有显着影响。毛细和绒细随着毛长的增加而降低,体重和绒长随毛长的增加而增加,中间型的产绒量最低。4.利用多性状重复力模型分别对不同毛被类型下各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发现各性状遗传力随毛长的增加而增加,且以长毛型最高,说明通过对长毛型的选择有利于加快各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进展。5.通过方差分析发现不同毛被类型对次级性状影响极显着。毛被类型在遗传评估时应该作为固定效应。各次级性状的遗传力同样随着毛长的增加而增加,说明通过对毛长的选择可以实现对其他重要经济性状的间接选择。

张云生,靳勇[5](2017)在《新疆建立绵羊多胎经济性状分子改良体系的研究分析》文中认为新疆绵羊产羔率低是限制肉羊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本地品种绵羊的多胎性状改良和培育是当前新疆肉羊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绵羊多胎分子改良以快速建立多胎生产母羊群体为目的,将多胎品种绵羊携带的Fec B基因直接导入新疆本地商品肉用羊生产群体,通过多胎Fec B基因的快速扩散和纯合,并采用回交方式恢复回复新疆本地品种绵羊遗传特性,分阶段组建多胎导入自繁群体和多胎生产自繁群体,为农区和半农半牧区肉羊养殖提供大量适应性强、放牧性好的商品化多胎生产母羊群体。这将有效解决新疆肉羊产业发展中优质多胎品种羊的来源问题,快速提升大规模肉羊群体繁殖率,增加新疆肉羊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绵羊多胎分子改良方法操做简单、投入少和容易规模化,极大降低了饲草料成本,提高了群体产羔率,保障新疆肉羊产业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王珊[6](2017)在《重测序策略挖掘多浪羊多胎基因及候选基因与产羔数的分析》文中提出多浪羊是南疆特色地方品种,本研究以新疆喀什疏附其木布拉克多浪羊繁殖合作社多浪羊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第二代测序手段对多浪羊全基因组重测序,运用生物信息统计学分析手段,得到与多浪羊繁殖性能相关的基因。对其中两个与繁殖最为相关的基因进行验证,分析其与多浪羊产羔数的相关性,旨在挖掘多浪羊繁殖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并验证,为新疆地区特色品种多浪羊设计开发特有分子标记,基于高密度分子标记的辅助选择奠定基础。以下为研究结果:(1)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多浪羊多羔和单羔群体分别混池测序,在多羔群体中共找到13.8 M个SNP位点,单羔群体中共找到13.6 M个SNP位点,其中10.4M的SNPs为两池共有。采用Fst检验的显着窗口与滑动的窗口计算,杂合度显着窗口计算分析受选择区域,以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FDR校正P值筛选显着位点,结合ENSEMBLE数据库进行基因注释,David在线平台进行富集分析,总共得到6个基因与多浪羊繁殖性状相关,分别是NCOA1、INHBA、ING5、BMPR-IB、ARNT、KLHL1。(2)以NCOA1和INHBA基因为候选基因,采集168份多浪羊母羊血液,设计引物扩增可能的突变位点片段,测序后分析得到突变位点后进行群体验证,通过对各SNP位点基因型与多浪羊产羔数的相关性分析得到:NCOA1基因的第7外显子95bp、33bp处检测到C→T突变,前者的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CC(0.76)、CT(0.22)、TT(0.02);后者两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CC(0.99)、CT(0.01)。95bp处的碱基突变引起了氨基酸的改变:脯氨酸(P)→亮氨酸(L)。通过基因型与产羔数分析,差异均不显着。第18内含子9462bp处检测到A→G突变,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AA(0.44)、AG(0.51)、GG(0.05),通过产羔数相关分析,该处三种基因型产羔数差异不显着。第20号内含子7bp、6177bp处检测到A→G、G→A突变,前者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AA(0.25)、AG(0.50)、GG(0.25),后者两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GG(0.81)、GA(0.19),通过基因型与产羔数分析,差异均不显着(P>0.05)。NCOA1第2、4外显子处并未检测到碱基突变。INHBA的第2外显子处并未检测到突变,仅在第1外显子的520bp处检测到T→G的突变,该处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TT(0.16)、TG(0.35)、GG(0.49)。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基因型与产羔数相关性,发现该处三种基因型与产羔数差异不显着(P>0.05)。

石国庆,万鹏程,代蓉,杨永林,倪建宏[7](2014)在《分子细胞工程技术培育超细毛羊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该研究通过12年对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的持续研究,已建立了一套细毛羊品系培育的分子改良技术路线,利用传统育种手段结合分子育种技术,组装应用现代动物生殖工程技术,完善和丰富了我国细毛羊的种群结构。研究通过综合利用基因筛选、标记基因辅助育种、胚胎移植、内窥镜子宫角输精、体外胚胎生产及体细胞克隆等分子细胞工程育种技术,结合细毛羊科学化饲养管理及羊毛现代化管理等综合配套技术,在超细毛羊的培育和产业化应用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从分子和内分泌水平揭示了细毛羊相关经济性状的分子机理,丰富了分子标记种类,为细毛羊分子育种和产业化生产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新品系培育丰富了我国细毛羊种质遗传多样性,也为改良低产低质细毛羊品种提供了优质育种素材,对于提高我国细毛羊生产水平,确保我国养羊生产的国际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兵团乃至我国细毛羊产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项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加强了种质资源创新能力的建设,带动和促进了相关研究单位的研究技术水平和科研实验基础设施条件,对动物遗传育种、繁殖等学科的理论创新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黄贺[8](2013)在《北极狐ESR和FSHR基因多态性、表达及其与产仔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仔数是养狐业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性状,提高产仔数可以减少种狐饲养数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皮张产量,给养狐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提高产仔数也是北极狐育种工作的主要目标。北极狐的产仔性状是遗传力低的数量性状,采用常规的育种方法难以在短期内取得较大的遗传进展,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为显着改良产仔数性状提供了有效途径。到目前为止,ESR基因和FSHR基因与产仔性状的关系已经基本明确,并且在多种动物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关于ESR基因和FSHR基因与北极狐产仔数关系的研究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以FSHR基因和ESR基因作为北极狐高产仔性状的候选基因,采用PCR技术对FSHR基因和ESR基因进行克隆测序,获得FSHR基因和ESR基因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采用PCR-RFLP技术和PCR-SSCP技术对FSHR基因和ESR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对多态位点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确定变异类型,并将多态位点与北极狐的产仔数性状进行关联分析;采用realtime PCR技术研究不同FSHR基因和ESR基因型卵巢组织中FSHR和ESR的表达量及其对产仔数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研究FSHR基因在北极狐发情周期卵巢中的表达规律,并对FSHR基因表达进行定位。研究结果如下:(1)北极狐ESR基因全长1824bp,包含ATG起始密码子,开放读码框编码607个氨基酸,序列中的A、T、G、C比例分别为25.23%、22.69%、25.92%、26.16%,G+C含量(52.08%)高于A+T的含量(47.92%)。DNA结合区存在八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C),构成两个锌指结构(Zn-C4), D-box (EGCKA)、P-box (PATNQ),还存在一核定位信号(aa244-250) DRNRRKS。(2)北极狐FSHR基因序列长1947bp,包含ATG起始密码子,可编码648个氨基酸,序列中的A, T、G、C比例分别为25.17%、26.55%、21.42%、26.86%,G+C含量(48.28%)低于A+T的含量(51.72%)。(3)北极狐ESR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鸡、小鼠、羊、牛、人、猪的同源性分别为74%、77%、87%、88%、85%、89%,在进化关系上北极狐与猪的亲缘关系较近,与鸡最远,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丝氨酸含量最高,色氨酸含量最低。(4)北极狐FSHR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鸡、小鼠、羊、牛、人、猪的同源性分别为59%、73%、83%、83%、82%、84%,在进化关系上北极狐与人的亲缘关系较近,与鸡最远,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丝氨酸含量最高,酪氨酸含量最低。(5)北极狐ESR蛋白在56~60、88~89、108~121、154-172、198-205、215-220、238~239、263~266、315~337、353~359、366~374、394~420、454~503、518~526、548-556氨基酸存在15个显着的疏水区域并且不存在跨膜结构,氨基酸序列从196至267存在ZnFC4模序结构域,氨基酸序列360至530存在HOLI结构域。(6)北极狐FSHR蛋白在5-16、25~33、288-296、304-309、332-338、340-349、357~366、374~379、402~417、443~456、485~553、565~572、587~600、618~647氨基酸存在14个显着的疏水区域,氨基酸序列367至389、402至424、444至466、490至512、532至554、575至597、607至629的存在的7个跨膜结构。(7)在北极狐的FSHR基因5’端侧翼没有发现多态性;在FSHR基因外显子10发现多态性,检测到AA、AB和BB三种基因型, AA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为0.82,B等位基因频率为0.18;BB基因型个体初产的TNB和NBA分别比AA基因型的高1.08只和1.58只(P<0.05),BB基因型个体经产的TNB和NBA分别比AA基因型的高1.72只和1.03只(P<0.05)。FSHR基因外显子10第120bp发现C→T单碱基变异。(8)北极狐ESR基因外显子1存在多态性,优势等位基因为A等位基因,A等位基因频率为0.68,B等位基因频率为0.32;BB基因型个体初产的TNB和NBA分别比AA基因型的高2.61只和1.25只(P<0.05),BB基因型个体经产的TNB和NBA分别比AA基因型的高2.08只和1.29只(P<0.05)。ESR基因外显子1第539bp发现G→C单碱基变异。(9) FSHR基因和ESR基因合并基因型表现出AA、AB、BB逐步递增的趋势,基因型AAAA的初产TNB和NBA分别为7.42和6.22,基因型ABAB的TNB和NBA分别为7.46和7.07,基因型BBBB的TNB和NBA分别为8.92和8.56,经产的TNB和NBA也基本存在同样的规律。(10)在发情期,北极狐BB基因型个体右侧卵巢FSHR的mRNA水平显着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1),左侧卵巢BB基因型个体与AA基因型个体差异显着(P<0.05)。(11)在发情期,北极狐两侧卵巢ESR的mRNA水平在基因型间无显着差异(P>0.05)。(12)北极狐发情周期不同阶段卵巢组织中均有FSHR mRNA的存在,从发情后期、间情期、发情前期到发情期,FSHR mRNA的表达量呈上升趋势,发情期表达量最高,发情后期表达量最低。(13)北极狐发情周期不同阶段卵巢各期卵泡中均有FSHR阳性细胞分布,FSHR阳性细胞主要存在于卵泡细胞、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和初级卵母细胞中。从发情后期、间情期、发情前期到发情期,FSHR阳性细胞数量呈上升趋势,发情期最多,发情后期最少。阳性细胞数量随着卵泡的发育和卵泡体积的增大不断增多。

王遵宝[9](2011)在《绵羊部分性状多基因聚合的EST-SSR标记研究》文中提出为了开发新型表达序列标签微卫星(EST-SSR)标记,筛选获得多态性丰富同时与性状连锁的标记位点,并以之为基础建立动物基因聚合分析预测方法,选出适于多基因聚合的最佳基因型类群,本研究收集下载绵羊特定组织表达序列标签设计开发新型EST-SSR标记,并结合关联性分析结果获得与性状连锁的EST-SSR标记位点,通过电子PCR技术将之定位于特定染色体上,同时完成原始EST的功能注释,明确标记位点可能的生物功能;分析位点间连锁关系,选择独立遗传位点,基于基因型均值聚类分析建立动物基因聚合预测方法,最终筛选出针对特定性状的最佳基因型聚合类群,具体结果如下:1.开发获得了17对多态性丰富的绵羊EST-SSR标记位点,结合毛性状与繁殖性状进行的关联性分析进一步筛选出12个对目标性状有遗传效应的位点。2.利用电子定位技术将16个多态位点定位于牛的13个染色体上,通过牛、羊染色体同源性分析最终将位点定位于绵羊染色体上,并对其中9个位点原始EST进行了功能注释,初步明确了标记可能的生物功能。3.分析计算了标记间r2与D’值,结果显示12个位点间连锁程度较低,属于独立遗传,可用于基因聚合分析。以位点的基因型均值聚类结果进行了分群比较,获得了针对毛性状、繁殖性状不同指标的7个聚合类群及其相应最佳基因型组合。本研究结果表明,基于EST开发微卫星标记效率较高,多态性丰富,而且整体上对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效应;利用电子PCR技术可以对EST-SSR标记进行染色体初步定位及功能注释,可进一步分析验证标记功能;以位点基因型均值相似系数为基础的聚类分析可有效将位点不同基因型进行分类,参考类群性状表现获得的最佳聚合基因型类群对基因聚合育种计划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张春艳[10](2010)在《山羊繁殖性状的影响因素和遗传规律及分子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繁殖和生长是决定规模化养殖产出的两大主要经济性状,在少胎动物(羊)中,母羊繁殖效益在总效益中占据更大的比例。然而,繁殖性状遗传力低、周期长、选育进展慢、且与生长性状之间的复杂关系是制约养羊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山羊繁殖性状影响因素、遗传规律、及其与生长的关系和卵泡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对于利用数量遗传和分子遗传方法提高山羊繁殖力有重要作用,开发提高繁殖力的新技术、建立群体选育和分子育种新方法、快速改良和提高山羊繁殖性能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首先对母羊繁殖性状的影响因素和遗传规律进行分析,并探讨与生长性状之间的关系,为山羊繁殖性状的群体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从繁殖轴和生长轴的主要激素和细胞因子着手,研究这些基因在卵泡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差异;再从基因多态性出发,研究差异表达基因突变后对山羊产羔数和超数排卵性状的影响,通过分析超排母羊血清激素浓度变化趋势,对主效基因进行初步验证,探讨山羊卵泡发育的分子网络调控机制。1、山羊繁殖性状的影响因素、遗传规律及其与生长性状之间的关系以波尔山羊种羊场最近10年(2000-2010)的数据资料,分析年份、季节、母羊年龄和胎次、羔羊性别和同胞数对母羊产羔数、断奶数、妊娠天数和羔羊出生窝重的影响;利用MTGSAM软件,分别用阈性状和线性性状模型估计母羊繁殖性状遗传参数,用DFREML软件估计羔羊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并分析母体遗传和环境效应对羔羊生长的影响,同时研究母羊产羔数与羔羊生长之间的遗传相关,解析山羊繁殖和生长之间的关系。(1)波尔山羊母羊繁殖性状受年龄、胎次和分娩年份的显着影响(P<0.05),出生窝重还受产羔数和季节的影响;产羔数对母羊妊娠天数无显着影响,表明波尔山羊的多产性和妊娠期与属于多胎动物的猪有类似的规律。(2)母羊繁殖性状遗传力较低(0.09-0.12),重复力较高(0.27-0.57),产羔数、断奶数和窝重之间呈正的遗传相关,而且数值较高(0.66-0.88),表明在生产实际中,只需对其中一种性状(如产羔数)进行选育,便可同时提高三种性状的生产性能。(3)羔羊出生和早期生长性状受母体遗传和环境效应影响很大。直接遗传力和母体遗传力较高,直接遗传和母体遗传之间呈高度的负相关关系,随着羔羊生长发育,这种负相关关系逐渐减弱。(4)母羊产羔数与羔羊早期生长之间呈负相关关系,随着羔羊的生长和发育,相关程度逐渐减弱;出生重和90日龄重在不同同胞数羔羊之间差异显着,达300日龄时,不同同胞数羔羊之间体重已无显着差异。表明双羔和多羔在后期有较强的补偿生长效应,提高母羊产羔数对羔羊后期生长无不利影响。2、不同发育时期卵泡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利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分析繁殖轴(GnRHR, FSH, FSHR, LH, LHR, PRL, PRLR)和生长轴主要激素(GH)及细胞生长因子(IGF-Ⅰ,IGF-Ⅱ, IGFBP-3)在山羊卵泡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差异,根据卵泡直径将其分为以下五个不同发育时期:腔前卵泡(解剖卵巢获得)、小卵泡(<2.0 mm)、中等卵泡(2.0-4.0 mm)、大卵泡(4.0-8.0mm)和排出的卵子,探讨卵泡动态发育的调控机制,发现:(1)FSH、LH及其受体基因相对表达量随卵泡直径增大而逐渐增高,在腔前卵泡中表达最低,在大卵泡和卵子中大量表达(P<0.05)。(2)PRL及其受体基因相对表达量在卵泡优势化以前极低,在大卵泡和卵子中较高(P<0.05)。(3)GH基因相对表达量在卵泡发育各时期均较高,在腔前卵泡中的表达量最高(P<0.05)。(4) IGF-Ⅰ、IGF-Ⅱ和IGFBP-3基因相对表达量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卵泡中均较高;卵子中IGFBP-3基因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各发育时期的卵泡。3、山羊产羔和超数排卵性状标记基因的鉴定以繁殖轴(GnRHR, LHR, FSH, FSHR, PRL, PRLR)和生长轴(GH, IGFBP-3)主要激素和细胞因子为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PCR-RFLP、基因克隆和测序等技术,分析了候选基因在4个山羊品种(波尔、马头、波-马杂交羊、麻城黑山羊)共计780个样本中的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数的关系;同时,超数排卵处理57只母羊,分析基因多态性与超数排卵效果的关系,以及不同基因型母羊在超排过程中血清雌二醇和孕酮浓度的变化差异,筛选并初步验证影响山羊繁殖性状的标记基因,发现:(1) GnRHR基因外显子1发生G 137 A突变,引起MspⅠ酶切多态性,但在四个山羊品种中只检测到AA和AB两种基因型;AA型波尔山羊和马头山羊平均产羔数和第三胎产羔数显着大于AB型(P<0.05),但是,不同基因型的杂交羊产羔数无显着差异。超排后,与AB型相比,AA型母羊卵巢上的小卵泡数显着增高,血清雌激素水平上升较快,而且峰值水平较高,孕激素下降和上升变化较明显。表明,GnRHR突变是影响母羊繁殖性状的主效基因。(2) FSHB基因外显子3发生A278 G突变,引起MnlⅠ酶切多态性,在四个山羊品种中存在AA、AB和BB三种基因型。AA型波尔山羊和杂交羊第三胎和各胎平均产羔数显着大于AB型和BB型,而AB型和BB型之间无显着差异。不同基因型的马头山羊各胎产羔数虽无显着差异,但变化趋势与其他山羊品种一致,而且超排后,AA型母羊卵巢上的大卵泡数显着高于AB和BB型,血清雌激素和孕酮浓度变化更明显。表明,FSHB基因是影响山羊繁殖性状的主效基因。(3) FSHR基因外显子1发生C272T突变,引起HaeⅢ酶切多态性,但在四个山羊品种中只检测到AA和AB两种基因型,AA型母羊产羔数显着大于AB型。超数排卵处理后,AA型母羊卵巢上小卵泡、大卵泡和黄体数均显着多于AB型,囊肿率较低,雌激素峰值显着升高,且变化趋势更明显。表明,FSHR基因是影响山羊产羔数和超数排卵性状的主效基因。(4)LHR基因外显子11发生G 94 A突变,引起MspⅠ酶切多态性,在波尔和杂交羊中检测到三种基因型(AA、AB和BB型),但AA型频率极低。在马头山羊和黑山羊中只检测到AB和BB两种基因型;在波尔山羊中,BB型个体第三胎产羔数和各胎平均产羔数显着高于AB型。马头山羊超数排卵后,BB型个体卵巢上的小、中、大卵泡数和黄体数高于其他基因型,但差异均不显着,BB型母羊在超排期间雌激素峰值显着高于其他基因型,孕激素浓度变化无显着差异。表明,LHR基因突对波尔山羊产羔数产生显着的影响。(5)GH基因分别在外显子2和5发生A 781 G和A 1575 G突变,引起HaeⅢ酶切多态性,两个突变位点在四个山羊品种中均只检测到两种基因型(AA和AB,CC和CD型)。马头山羊AB和CC型母羊产羔数显着大于AA和CD型,聚合两个突变位点,波尔和马头山羊ABCD型母羊各胎次的产羔数显着高于AACD型;AB和CC型母羊超排后卵巢上的黄体数显着增多,雌激素变化明显,峰值显着升高。表明,GH基因突变对母羊产羔和超数排卵性状产生显着的影响。(6) IGFBP-3基因在转录区发生A 137 G突变,引起BfaⅠ酶切多态性,在四个山羊品种中存在AB和BB三种基因型,但AA型频率极低;AB型马头山羊各胎次产羔数均显着高于AA和BB型;超排后,AB型母羊卵巢上中等大小的卵泡数显着多于BB型,血清雌激素上升迅速,峰值显着升高,孕激素下降和上升明显。表明,IGFBP-3是影响马头山羊产羔和超数排卵性状的主效基因。(7)PRL基因在转录区发生C 407 A突变,引起SduⅠ酶切多态性,在四个山羊品种中存在AA、AB和BB三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均表现为BB>AB>AA。关联分析表明,AB杂合型母羊各胎次产羔数比纯合型高、超数排卵效果较好,但无显着差异,血清雌激素和孕激素浓度变化与其他基因型相比差异不显着。表明,PRL基因突变对母羊产羔和超数排卵性状无显着影响。(8) PRLR基因外显子10发生C 53 G突变,引起MspⅠ酶切多态性,在四个山羊品种中存在AB和BB两种基因型,BB型母羊平均产羔数显着高于AB型;不同基因型母羊超排性状和血清激素水平变化无显着差异。表明,PRL基因突变对母羊产羔和超数排卵性状无显着影响。

二、牛羊多胎性状的分子遗传基础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牛羊多胎性状的分子遗传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筛选多胎萨福克羊高繁殖力相关基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语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研究目的及意义
    2.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绵羊起源驯化
        2.2 研究中涉及的绵羊品种(系)介绍
        2.3 多胎基因研究进展
        2.4 DNA测序技术及其发展
        2.5 全基因组重测序的测序技术及其发展
        2.6 全基因组水平的选择信号分析及其检测方法
        2.7 全基因组重测序的在绵羊研究中应用
    3.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研究
    试验一 品种间重测序分析挖掘多胎萨福克羊繁殖相关基因
        1 材料
        1.1 试验样本采集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1.3 生物信息学网站
        2 方法
        2.1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质检
        2.2 DNA文库构建及测序
        2.3 测序质量评估和数据过滤
        2.4 测序数据比对到参考基因组
        2.5 遗传变异的检测、鉴定、过滤和注释
        2.6 群体遗传学分析
        2.7 全基因组选择信号分析
        2.8 选择区域内基因的注释、GO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
        3 结果
        3.1 样本基因组DNA的质量检测
        3.2 测序质量分布检测
        3.3 比对参考基因组的分析结果
        3.4 全基因组变异注释检测统计
        3.5 三个绵羊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
        3.6 选择信号分析
        3.7 选择区域内基因的注释与功能富集
        4.讨论
        4.1 本研究的思路和试验方法构建
        4.2 多胎萨福克羊候选基因的筛选
        5.小结
    试验二 品系内重测序分析挖掘多胎萨福克羊繁殖相关基因
        1 材料
        2.方法
        3.结果
        3.1 全基因组变异注释检测统计
        3.2 选择信号分析
        3.3 GO富集与KEGG通路分析
        4.讨论
        4.1 试验方法构建
        4.2 基于选择信号分析的多胎萨福克羊产羔等表型性状基因的筛选
        5.小结
    试验三 MTNR1A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数关联分析
        1.材料
        1.1 样品采集及DNA提取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方法
        2.1 引物设计与合成
        2.2 基因分型
        2.3 统计分析
        3.结果
        3.1 MTNR1A基因SNP初步验证
        3.2 MTNR1A基因突变区域的PCR扩增
        3.3 MTNR1A基因的PCR-RFLP检测
        3.4 绵羊MTNR1A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3.5 多胎萨福克羊MTNR1A基因SNPs与产羔数的相关性分析
        3.6 多胎萨福克羊MTNR1A基因单倍型与产羔数的相关性分析
        4.讨论
        4.1 褪黑素受体1A基因(MTNR1A)对繁殖的调节作用
        4.2 MTNR1A基因多态性与绵羊产羔数关系
        5.小结
第三章 全文总结
第四章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表1 多胎萨福克羊相对于湖羊和萨福克羊筛选到的差异候选基因
附表2 多胎萨福克羊特异基因变异信息
附表3 多胎萨福克羊品系内筛选基因变异信息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2)绵羊多胎主效基因FecB在湖羊育种上的研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BMPR-IB基因与FecB基因之间的关联
    2 FceB基因的检测
    3 绵羊多胎主效基因FecB的主要作用
    4 关于绵羊多胎主效基因FecB的研究
    5 FecB基因在湖羊育种上的应用
    6 FecB基因的在湖羊育种上的发展展望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第一章 湖羊绵羊多胎主效FecB基因在群体中的遗传效应分析
        1 试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3 试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马头湖羊与普通湖羊的在生长发育上的比较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试验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湖羊F_1杂种母羊的母本优势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分析统计
        3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3)分子细胞工程技术培育超细毛羊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组建细毛羊育种核心群
    1.2 超细毛羊胚胎的引进与种羊培育
    1.3 育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1.4 超细毛羊羊毛性状主效基因筛选及辅助标记基因选育研究
    1.5 高繁殖力主效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应用
    1.6 绵羊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与应用
    1.7 细毛羊毛品质相关基因的克隆及毛囊特异表达载体的构建
    1.8 优良细毛羊的高效繁殖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
        1.8.1 建立了稳定高效的转基因克隆生产转基因绵羊的技术平台
        1.8.2 腹腔镜子宫角输精及超数排卵及胚胎移植(MOET)扩繁技术体系的建立
        1.8.3 体外受精扩繁技术体系的建立
        1.8.4 以体细胞克隆为基础的扩繁技术体系的建立及优良种羊的扩繁
    1.9 优质超细毛羊饲养及保健综合配套技术研究
    1.1 0 优质细毛羊种羊推广及基地配套设施建设
    1.1 1 细毛羊生产检查
    1.1 2 优质羊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分级拍卖与试纺
2 结果和分析
3 结论
    3.1 筛选对绵羊候选性状的QTL和遗传标记(基因)。
    3.2 利用研究目标性状两个极端的个体进行m RNA和蛋白差异表达的筛选,结合PCR-SSCP技术研究候选基因或标记基因,进一步开发和筛选对目标形状有重要影响的基因类型。
    3.3 分别组建细毛羊、肉羊及绒山羊新品种培育群体,应用候选的遗传标记和QTL进行选种(系)培育。
    3.4 平衡分子育种的方法。
    3.5 细胞工程和繁殖的新技术。
    3.6 已培育出超细毛羊新品种类群。

(4)内蒙古绒山羊毛被类型遗传规律及其对重要经济性状间接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绒山羊种质资源
        1.1.1 国外绒山羊资源
        1.1.2 国内绒山羊资源
    1.2 绒山羊毛被的生长规律
        1.2.1 绒山羊毛囊类型
        1.2.2 内蒙古绒山羊毛囊生长发育规律
    1.3 影响绒山羊毛被生长的因素
        1.3.1 影响绒山羊被毛生长的非遗传因素
        1.3.2 遗传因素
    1.4 家畜遗传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1.4.1 统计模型
        1.4.2 方差组分分析方法
        1.4.3 育种值估计方法
    1.5 绒山羊育种研究进展
        1.5.1 早期表型选择
        1.5.2 基因组选择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一 内蒙古绒山羊毛长表型遗传多样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数据来源
        2.1.2 统计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内蒙古绒山羊毛长分布情况及不毛被类型频率分布
        2.2.2 不同毛被类型后代毛长差异性分析
        2.2.3 表型多样性指数结果
        2.2.4 不同毛被类型后代杂交优势
    2.3 讨论
        2.3.1 内蒙古绒山羊毛长表型规律分析
        2.3.2 不同毛被类型后代毛长差异性分析
        2.3.3 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
        2.3.4 杂交优势分析
    2.4 小结
3 研究二 内蒙古绒山羊毛被类型遗传参数估计及遗传进展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统计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毛长的表型进展
        3.2.2 遗传评估结果及遗传进展结果
    3.3 讨论
        3.3.1 毛长表型规律分析
        3.3.2 遗传参数评估结果及遗传进展分析
    3.4 小结
4 研究三 内蒙古绒山羊毛被类型对重要经济性状影响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统计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毛被类型重要经济性状的表型规律分析
        4.2.2 毛被类型对其他重要经济性状方差分析
        4.2.3 毛被类型对其他重要经济性状的线性和非线性回归分析
    4.3 讨论
        4.3.1 不同毛被类型重要经济性状的表型规律分析
        4.3.2 毛被类型对重要经济性状的差异性分析
        4.3.3 毛被类型对重要经济性状的回归分析
    4.4 小结
5 研究四 内蒙古绒山羊不同毛被类型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统计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毛被类型重要经济性状表型变化规律
        5.2.2 不同毛被类型各重要经济性状的非遗传因素分析结果
        5.2.3 遗传参数评估结果
    5.3 讨论
        5.3.1 不同毛被类型重要经济性状表型规律分析
        5.3.2 不同毛被类型重要经济性状的非遗传因素分析
        5.3.3 遗传参数估计结果分析
    5.4 小结
6 研究五 内蒙古绒山羊不同毛被类型次级性状遗传规律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统计分析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毛被类型对各次级性状的表型变化规律
        6.2.2 各次级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6.2.3 毛被类型对各次级性状的回归分析结果
        6.2.4 各次级性状的非遗传因素分析结果
        6.2.5 不同毛被类型次级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结果
    6.3 讨论
        6.3.1 不同毛被类型各次级性状表型规律分析
        6.3.2 不同毛被类型对次级性状影响的统计分析
        6.3.3 不同毛被类型各次级性状遗传参数估计结果分析
    6.4 小结
7 结论
8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新疆建立绵羊多胎经济性状分子改良体系的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新疆绵羊育种工作概况
2 新疆绵羊品种改良与推广情况
3 绵羊多胎分子改良体系建立
4 新疆绵羊多胎分子改良关键内容
5 新疆绵羊多胎分子改良示范与推广
6 新疆绵羊多胎分子改良需要解决的问题

(6)重测序策略挖掘多浪羊多胎基因及候选基因与产羔数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表(Abbreviations)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全基因组重测序
        1.1 全基因组重测序概念
        1.2 高通量测序技术
        1.3 全基因重测序的应用
    2、全基因组选择信号检测法
        2.1 选择信号基本概念
        2.2 选择信号检测方法
        2.3 选择信号检测研究进展
    3、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1 GWAS概述
        3.2 GWAS试验设计
        3.3 GWAS在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4、核受体辅激活蛋白1基因(Nuclear receptor co-activatorl gene,NCOA1)
        4.1 核受体辅激活蛋白 1(NCOA1)基因概况
        4.2 核受体结构功能
        4.3 核受体辅调节因子
        4.4 核受体辅激活蛋白作用机制及生物学特性
        4.5 NCOA1基因研究进展
    5、抑制素 βA基因(βA-inhibin,INHBA)
        5.1 抑制素基因概述
        5.2 抑制素基因的分子结构
        5.3 抑制素作用机制
        5.4 抑制素基因与绵羊产羔数的关系
    6、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试验部分
    试验一 重测序挖掘多浪羊多胎候选基因
        1、试验材料
        1.1 试验材料采集
        1.2 主要试剂、溶液及配制
        1.3 试验仪器
        2、试验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样本DNA提取方法
        2.3 测序及数据质控
        3、数据分析
        3.1 选择信号检测
        3.2 计算杂合度
        3.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pool-GWAS)
        3.4 基因注释与富集分析
        4、试验结果
        4.1 DNA提取结果
        4.1 测序数据质量情况
        4.2 基于Fst检验数据分析
        4.3 基于杂合度的数据分析
        4.4 基于pool-GWAS的数据分析
        5、讨论
        5.1 Fst检验讨论
        5.2 杂合度讨论
        5.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讨论
        5.4 候选基因的讨论
    试验二 NCOA1基因与多浪羊产羔数关联分析
        1、试验材料
        1.1 试验材料采集
        1.2 主要试剂、溶液及配制
        1.3 试验设备
        2、试验方法
        2.1 样品DNA提取
        2.2 引物设计
        2.3 PCR扩增及反应条件
        2.4 数据分析方法
        2.5 群体遗传学分析
        3、试验结果
        3.1 多浪羊DNA提取结果
        3.2 NCOA1基因不同引物PCR结果
        3.3 NCOA1不同PCR产物测序结果
        3.4 NCOA1基因遗传学分析
        4、讨论
    试验三 INHBA基因与多浪羊产羔数相关性分析
        1、试验材料
        1.1 试验材料采集
        1.2 主要试剂、溶液及配制
        1.3 试验设备
        2、试验方法
        2.1 样品DNA提取
        2.2 引物设计
        2.3 PCR扩增及反应条件
        2.4 数据分析方法
        2.5 群体遗传学研究方法
        3、试验结果
        3.1 多浪羊DNA提取结果
        3.2 INHBA基因不同引物PCR结果
        3.3 INHBA不同PCR产物测序结果
        3.4 INHBA基因遗传学分析
        4、小结与讨论
结语
创新点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7)分子细胞工程技术培育超细毛羊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组建细毛羊育种核心群
    2.2 超细毛羊胚胎的引进与种羊培育
    2.3 育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2.4 超细毛羊羊毛性状主效基因筛选及辅助标记基因选育研究
    2.5 高繁殖力主效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应用
    2.6 绵羊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与应用
    2.7 细毛羊毛品质相关基因的克隆及毛囊特异表达载体的构建
    2.8 优良细毛羊的高效繁殖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
        2.8.1 建立了稳定高效的转基因克隆生产转基因绵羊的技术平台
        2.8.2 腹腔镜子宫角输精及超数排卵及胚胎移植 (MOET) 扩繁技术体系的建立
        2.8.3 体外受精扩繁技术体系的建立
        2.8.4 以体细胞克隆为基础的扩繁技术体系的建立及优良种羊的扩繁
    2.9 优质超细毛羊饲养及保健综合配套技术研究
    2.1 0 优质细毛羊种羊推广及基地配套设施建设
    2.1 1 细毛羊生产检查
    2.1 2 优质羊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分级拍卖与试纺
3 结果与分析
4 结论
    4.1 筛选对绵羊候选性状的QTL和遗传标记 (基因)
    4.2 利用研究目标性状两个极端的个体进行m RNA和蛋白差异表达的筛选, 结合PCR-SSCP技术研究候选基因或标记基因, 进一步开发和筛选对目标性状有重要影响的基因类型
    4.3 分别组建细毛羊、肉羊及绒山羊新品种培育群体, 应用候选的遗传标记和QTL进行选种 (系) 培育
    4.4 平衡分子育种的方法
    4.5 细胞工程和繁殖新技术
    4.6 已培育出16.00~18.50μm超细毛羊新品种类群
        4.6.1 超细毛羊主要生产性能。
        4.6.2 繁殖率
        4.6.3 适应性

(8)北极狐ESR和FSHR基因多态性、表达及其与产仔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北极狐综述
        1.1.1 北极狐的生物学特征
        1.1.2 北极狐的经济学价值
        1.1.3 我国北极狐发展历史
        1.1.4 我国北极狐发展存在的问题
        1.1.5 我国北极狐的育种现状
        1.1.6 我国北极狐的育种方向
        1.1.7 影响北极狐产仔性能的因素
    1.2 分子标记概述
        1.2.1 分子标记的概念
        1.2.2 分子标记的种类
        1.2.3 分子标记分析技术
    1.3 激素与受体的关系
        1.3.1 受体的类型
        1.3.2 受体的功能
        1.3.3 受体的特点
        1.3.4 受体与激素作用机理
        1.3.5 受体的调节
        1.3.6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对动物生殖的影响
    1.4 与产仔数有关的基因
        1.4.1 促乳素受体基因
        1.4.2 促卵泡素β亚基基因
        1.4.3 雌激素受体基因
        1.4.4 视黄醇结合蛋白4基因和视黄酸受体γ基因
    1.5 雌激素受体基因研究进展
        1.5.1 ESR基因的结构
        1.5.2 ESR基因的功能
        1.5.3 ESR基因的作用机理
        1.5.4 ESR基因与产仔性能的关系
    1.6 FSHR基因研究进展
        1.6.1 FSH和FSHR的生物学功能
        1.6.2 FSH和FSHR基因的结构
        1.6.3 FSHR多态性与产仔数的关系
        1.6.4 FSHR基因在卵巢中的表达调控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北极狐ESR和FSHR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设备
        2.1.4 溶液的配制
        2.1.5 分析软件及相关网站
        2.1.6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2.2.2 北极狐FSHR和ESR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2.2.3 北极狐ESR和FSHR基因的测序结果
        2.2.4 不同物种间ESR和FSHR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
        2.2.5 北极狐ESR和FSHR基因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2.2.6 北极狐ESR和FSHR蛋白结构分析
    2.3 讨论
        2.3.1 北极狐ESR基因的克隆
        2.3.2 北极狐ESR基因蛋白结构分析
        2.3.3 ESR基因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2.3.4 北极狐FSHR基因的克隆
    2.4 本章小结
3 FSHR基因和ESR基因多态性对北极狐产仔数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动物
        3.1.2 主要设备
        3.1.3 主要试剂
        3.1.4 溶液配制
        3.1.5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基因组DNA的提取结果
        3.2.2 PCR扩增结果
        3.2.3 FSHR基因扩增区PCR产物酶切结果
        3.2.4 FSHR基因外显子10和ESR基因外显子1 PCR-SSCP电泳结果
        3.2.5 FSHR基因外显子10和ESR基因外显子1扩增区的测序分析
        3.2.6 FSHR和ESR基因多态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3.2.7 FSHR和ESR基因多态性与产仔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3.1 胎次对北极狐产仔数的影响
        3.3.2 FSHR基因5’端多态性与产仔数的相关性
        3.3.3 FSHR基因外显子10多态性与产仔数的相关性
        3.3.4 ESR基因多态性与产仔数的相关性
    3.4 本章小结
4 北极狐FSHR、ESR基因变异对其表达量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动物
        4.1.2 主要设备
        4.1.3 主要试剂
        4.1.4 溶液配制
        4.1.5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总RNA的提取结果
        4.2.2 FSHR基因和ESR基因PCR扩增的结果
        4.2.3 循环数确定的结果
        4.2.4 目的基因和内参基因的标准曲线
        4.2.5 北极狐卵巢中FSHR基因和ESR基因的表达
        4.2.6 FSHR、ESR基因表达量与产仔数的相关性分析
    4.3 讨论
        4.3.1 FSH和FSHR的相互调节对产仔数的影响
        4.3.2 FSHR基因不同基因型与卵巢mRNA表达量的相关性
        4.3.3 左右卵巢差异对FSHR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4.3.4 ESR基因不同基因型与卵巢mRNA表达量的相关性
        4.3.5 生殖激素受体调节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北极狐发情周期中卵巢内FSHR的定位及表达规律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动物
        5.1.2 主要试剂
        5.1.3. 主要仪器
        5.1.4 溶液配制
        5.1.5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总RNA提取结果
        5.2.2 FSHR基因PCR扩增的结果
        5.2.3 标准曲线及其目的基因的扩增效率
        5.2.4 发情周期中FSHR mRNA在卵巢中的表达规律
        5.2.5 FSHR免疫阳性细胞在卵巢中的定位
        5.2.6 FSHR免疫阳性细胞在卵巢中的分布规律
    5.3 讨论
        5.3.1 FSHR mRNA在卵巢中的表达规律
        5.3.2 卵巢中FSHR mRNA表达量与产仔数的相关性
        5.3.3 卵巢中FSHR表达对卵泡发育的影响
        5.3.4 FSHR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绵羊部分性状多基因聚合的EST-SSR标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EST-SSR标记研究进展
        1.1 EST计划
        1.2 EST-SSR标记开发
        1.3 EST-SSR标记特点
        1.4 EST-SSR标记应用
        1.5 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2 染色体定位研究进展
    3 基因聚合研究进展
    4 本研究涉及品种简介
        4.1 中国美利奴羊
        4.1.1 外貌特征
        4.1.2 品种性能
        4.1.3 育种应用
        4.2 德国肉用美利奴羊
        4.2.1 外貌特征
        4.2.2 品种性能
        4.2.3 育种应用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绵羊特定组织EST中SSR扫描及EST-SSR引物设计
    1 材料及方法
        1.1 EST序列来源
        1.2 ESR-SSR的开发
        1.3 EST-SSR引物设计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绵羊皮肤源EST-SSR标记与毛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采集及试验材料
        1.1.1 主要试剂
        1.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1.2 试验方法
        1.2.1 羊毛细度及长度测定
        1.2.2 羊毛自然长度及伸直长度的测定
        1.2.3 绵羊全血基因组DNA提取
        1.2.4 EST-SSR位点选择及PCR扩增
        1.2.5 电泳检测及银染分型
        1.2.6 EST-SSR标记多态的测序验证
        1.2.7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羊毛性状分析测定结果
        2.2 基因组DNA提取
        2.3 PCR扩增及基因分型结果
        2.4 多态位点的测序验证
        2.5 EST-SSR标记的遗传特性
        2.6 毛性状与标记位点的关联性分析
    3 讨论
        3.1 基因型判别
        3.2 EST-SSR标记的遗传特性
        3.3 微卫星标记与羊毛性状的关联性研究
第四章 绵羊脑、卵巢源EST-SSR标记与繁殖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采集及试验材料
        1.2 绵羊主要繁殖性能指标选择
        1.3 EST-SSR位点选择及PCR扩增、检测
        1.4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绵羊繁殖性能指标测定结果
        2.2 PCR扩增及基因分型结果
        2.3 多态引物遗传参数分析统计
        2.4 繁殖性状与标记位点的关联性分析
    3 讨论
第五章 绵羊EST-SSR标记功能注释及染色体电子定位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基因标记获得
        1.2 方法
        1.2.1 ES-SSR标记的功能注释
        1.2.2 ES-SSR标记的染色体电子定位
        1.2.3 染色体同源性分析及标记的转换
    2 结果与分析
        2.1 EST-SSR标记的功能注释
        2.2 EST-SSR标记的染色体电子定位
        2.3 牛、羊共有染色体分布情况
        2.4 染色体同源性分析
    3 讨论
第六章 绵羊经济性状多基因聚合的EST-SSR标记分析方法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聚合性状数据
        1.2 EST-SSR位点选择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EST-SSR标记位点的连锁不平衡分析
        2.2 经济性状的基因型聚类分析
        2.2.1 毛性状的基因聚合分析
        2.2.2 繁殖性状的基因聚合分析
        2.2.3 毛性状与繁殖性状的基因聚合分析
    3 讨论
第七章 全文结论及创新点
    1 结论
        1.1 绵羊EST-SSR标记开发及多态性分析
        1.2 绵羊EST-SSR标记与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1.3 绵羊EST-SSR标记的功能注释及染色体定位
        1.4 基于EST-SSR标记的绵羊经济性状多基因聚合研究
    2 创新点
        2.1 标记开发
        2.2 染色体定位
        2.3 基因聚合
参考文献
附录1 合成引物信息
附录2 主要试剂配制方法
附录3 遗传参数计算公式
附录4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克隆测序过程
附录5 测序结果
作者简介
致谢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10)山羊繁殖性状的影响因素和遗传规律及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山羊繁殖性状遗传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1 山羊繁殖性状遗传规律研究进展
        1.1.1 繁殖性状遗传规律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2 绵、山羊繁殖性能遗传规律的研究现状
        1.2 山羊繁殖性状的影响因素
        1.2.1 品种和遗传因素
        1.2.2 环境因素
        1.2.3 营养水平
        1.3 动物繁殖和生长之间的关系
        1.3.1 自身繁殖与子代生长的关系
        1.3.2 自身繁殖与生长的关系
        1.3.3 繁殖和生长共同受生长激素的调控
        1.3.3.1 生长激素对动物生长的调控
        1.3.3.2 生长激素对动物繁殖的调控
        1.3.4 繁殖和生长共同受IGFs的调控
        1.3.4.1 IGFs对生长的调控
        1.3.4.2 IGFs对繁殖的调控
    2.动物卵泡发育的调控机制
        2.1 单胎和多胎动物的排卵差异
        2.2 主要激素在卵泡动态发育中的变化
        2.2.1 卵泡募集的差异
        2.2.2 卵泡选择和同期化发育的差异
        2.2.3 优势卵泡的反馈调控差异
        2.3 不同物种的卵泡发生波差异
        2.3.1 单胎动物
        2.3.2 多胎动物
        2.3.3 绵(山)羊卵泡发生波特征和控制
        2.4 生长激素和细胞因子对卵泡发育的调控
        2.4.1 生长激素对卵泡发育的调节作用
        2.4.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对卵泡发育的调节作用
        2.5 基因突变引起排卵率增加
        2.6 提高排卵率的途径及应用
        2.6.1 外源激素调控卵泡发育率
        2.6.2 抑制素(INH)免疫提高动物排卵率
        2.6.3 固定多产基因以提高后代排卵率
    3.动物繁殖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3.1 繁殖轴主要激素基因
        3.1.1 GnRHR基因
        3.1.2 FSH及其受体基因
        3.1.3 PRL及其受体基因
        3.1.4 LHR基因
        3.2 生长轴主要激素和细胞因子基因
        3.2.1 GH基因突变对动物繁殖的影响
        3.2.2 IGFBP-3基因突变对动物繁殖的影响
    4.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一:山羊繁殖性状影响因素和遗传规律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系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及数据来源
        2.2 生态环境及饲养管理方式
        2.3 性状指标
        2.3.1 母羊繁殖性状
        2.3.2 羔羊生长性状
        2.4 影响因素
        2.5 数据预处理
        2.6 统计分析
        2.6.1 固定效应的剖分
        2.6.2 遗传参数估计方法及实现
        3.结果
        3.1 影响母羊繁殖性状的因素
        3.1.1 胎次和年龄
        3.1.2 分娩年份和季节
        3.1.3 羔羊同胞数
        3.2 母羊繁殖性状遗传参数
        3.2.1 遗传力和重复力
        3.2.2 繁殖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
        3.3 山羊繁殖与生长之间的关系
        3.3.1 母体遗传对山羊生长性状遗传规律的影响
        3.3.2 早期生长性状的直接遗传和母体遗传呈高度负相关关系
        3.3.3 山羊生长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
        3.3.4 母羊产羔数与羔羊生长之间的相关关系
        4.讨论
        4.1 影响母羊繁殖性状的因素
        4.1.1 波尔母羊繁殖性能分析
        4.1.2 年份和季节对母羊繁殖性状的影响
        4.1.3 胎次和年龄对母羊繁殖性状的影响
        4.1.4 产仔数对妊娠天数无显着影响
        4.2 母羊繁殖性状的遗传规律
        4.2.1 模型选择的优越性
        4.2.2 遗传力
        4.2.3 繁殖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4.3 山羊繁殖和生长性状之间的关系
        4.3.1 母体效应对山羊生长的影响
        4.3.2 山羊生长性状的遗传规律
        4.3.3 母羊产羔数对生长的影响
        5.小结
    实验研究二:不同发育时期卵泡发育相关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及样品的采集
        2.1.2 主要药品和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研究方法
        2.2.1 母羊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
        2.2.2 细胞的收集、裂解及冷冻保存
        2.2.3 荧光定量PCR分析
        2.2.3.1 细胞总RNA的提取
        2.2.3.2 总RNA质量、浓度和纯度检测
        2.2.3.3 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2.2.3.4 RT-PCR引物设计
        2.2.3.5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
        2.3 统计分析
        3.结果
        3.1 细胞总RNA提取和cDNA转录
        3.2 生殖轴主要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卵泡中的表达差异
        3.2.1 FSH及其受体基因
        3.2.2 LH及其受体基因
        3.2.3 PRL及其受体基因
        3.3 生长轴主要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卵泡中的表达差异
        3.3.1 GH基因
        3.3.2 IGFⅠ、IGFⅡ和IGFBP-3基因
        4.讨论
        4.1 生殖轴基因相对表达量在成熟卵泡和卵子中较高
        4.1.1 生殖激素基因相对表达量在腔前卵泡中极低
        4.1.2 生殖激素基因表达量随卵泡发育逐渐上升
        4.1.3 生殖激素基因的表达量变化存在品种和物种差异
        4.1.4 PRL和PRLR基因表达量在优势卵泡和卵子中较高
        4.2 生长轴基因的表达量在卵泡发育各时期均较高
        4.2.1 GH基因
        4.2.2 IGFs基因
        5.小结
    实验研究三:与山羊产羔数和超数排卵效果相关候选基因分子标记的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与性状记录
        2.1.2 试验样品的采集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1.4 主要酶、试剂和试剂盒
        2.1.5 主要溶液的配置
        2.2 研究方法
        2.2.1 山羊同期发情及超数排卵处理
        2.2.2 山羊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检测
        2.2.3 PCR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2.2.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检测
        2.2.5 目的片段回收纯化
        2.2.6 目的片段的转化、克隆鉴定和测序
        2.2.7 引物设计及PCR反应条件
        2.2.8 PCR产物的酶切体系及反应条件
        2.2.9 血清激素浓度的测定
        2.3 统计分析
        3.结果
        3.1 基因组DNA提取物
        3.2 生殖轴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母羊繁殖性状的关系
        3.2.1 GnRHR基因
        3.2.1.1 GnRHR基因多态性
        3.2.1.2 GnRHR基因突变影响母羊产羔数
        3.2.1.3 GnRHR基因突变影响母羊超数排卵效果
        3.2.1.4 GnRHR不同基因型母羊超排后血清激素水平变化显着
        3.2.2 FSHB和FSHR基因
        3.2.2.1 FSHB和FSHR基因多态性
        3.2.2.2 FSHB和FSHR基因突变影响产羔数
        3.2.2.3 FSHB和FSHR基因突变影响母羊超数排卵效果
        3.2.2.4 FSHB和FSHR不同基因型母羊超排后血清激素浓度变化显着
        3.2.3 LHR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母羊繁殖性能的关系
        3.2.3.1 LHR基因多态性
        3.2.3.2 LHR基因突变影响母羊产羔数
        3.2.3.3 LHR基因突变影响母羊超数排卵效果
        3.2.3.4 LHR不同基因型母羊超排后血清激素水平变化显着
        3.2.4 PRL和PRLR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母羊繁殖性能的关系
        3.2.4.1 PRL和PRLR基因多态性
        3.2.4.2 PRL和PRLR基因多态性与母羊产羔数关系不显着
        3.2.4.3 PRL和PRLR基因多态性与母羊超数排卵关系不显着
        3.2.4.4 PRL和PRLR不同基因型母羊超排后血清激素水平变化不显着
        3.3 生长轴主要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母羊繁殖的关系
        3.3.1 IGFBP-3基因
        3.3.1.1 IGFBP-3基因多态性
        3.3.1.2 IGFBP-3基因突变对马头山羊产羔数有显着影响
        3.3.1.3 IGFBP-3基因突变影响母羊超数排卵效果
        3.3.1.4 IGFBP-3不同基因型母羊超排后血清激素水平变化显着
        3.3.2 GH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母羊繁殖性能的关系
        3.3.2.1 GH基因多态性
        3.3.2.2 GH基因突变影响母羊产羔数
        3.3.2.3 GH基因突变影响母羊超数排卵效果
        3.3.2.4 GH不同基因型母羊超排后血清激素水平变化显着
        4.讨论
        4.1 部分基因型缺失与物种和品种有关
        4.1.1 GnRHR基因突变纯合型缺失
        4.1.2 FSHR基因突变纯合型缺失
        4.1.3 LHR基因突变纯合型缺失
        4.1.4 PRLR基因突变纯合型缺失
        4.1.5 GH基因突变纯合型缺失
        4.1.6 IGFBP-3基因突变后不同基因型严重偏态
        4.2 主要生殖激素基因突变对山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4.2.1 GnRHR基因突变影响繁殖性能
        4.2.2 FSHB及其受体基因突变影响繁殖性能
        4.2.3 LHR基因突变影响繁殖性能
        4.2.4 PRL及其受体基因突变与母羊繁殖性状关系不大
        4.3 生长轴主要基因突变对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4.3.1 GH基因突变影响繁殖性能
        4.3.2 IGFBP-3基因突变影响繁殖性能
        4.4 基因突变影响母羊繁殖性能的机制解析
        4.4.1 基因突变影响母羊性机能发育和初情期
        4.4.2 基因突变影响卵泡动态发育
        4.4.2.1 影响卵泡募集
        4.4.2.2 影响卵泡的选择和同期化发育程度
        4.4.2.3 影响优势卵泡的反馈调节
        4.4.3 基因突变影响妊娠维持和胚胎发育
        5.小结
第三部分 全文结论和创新点
第四部分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Ⅱ 获奖情况
附录Ⅲ 参加的学术活动
致谢

四、牛羊多胎性状的分子遗传基础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筛选多胎萨福克羊高繁殖力相关基因的研究[D]. 王明远.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2]绵羊多胎主效基因FecB在湖羊育种上的研究应用[D]. 林秀斌.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1)
  • [3]分子细胞工程技术培育超细毛羊的研究[A]. 石国庆,万鹏程,代蓉,杨永林,倪建宏. 第十六届(2019)中国羊业发展大会暨庆阳农耕文化节论文集, 2019
  • [4]内蒙古绒山羊毛被类型遗传规律及其对重要经济性状间接选择研究[D]. 李学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
  • [5]新疆建立绵羊多胎经济性状分子改良体系的研究分析[J]. 张云生,靳勇. 草食家畜, 2017(03)
  • [6]重测序策略挖掘多浪羊多胎基因及候选基因与产羔数的分析[D]. 王珊. 石河子大学, 2017(01)
  • [7]分子细胞工程技术培育超细毛羊的研究[J]. 石国庆,万鹏程,代蓉,杨永林,倪建宏.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4(S1)
  • [8]北极狐ESR和FSHR基因多态性、表达及其与产仔关系的研究[D]. 黄贺.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2)
  • [9]绵羊部分性状多基因聚合的EST-SSR标记研究[D]. 王遵宝. 石河子大学, 2011(04)
  • [10]山羊繁殖性状的影响因素和遗传规律及分子调控机制研究[D]. 张春艳.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6)

标签:;  ;  ;  ;  ;  

牛羊多胎性状的分子遗传基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