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全球化与区域独立

中国艺术:全球化与区域独立

一、中国美术:全球化和区域性独立(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表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石磊[2](2021)在《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馆,是在民众教育运动中转型或改组生成的综合性地方社会教育机构,1949年以前承担着尚未建立博物馆的省、市、县文物考古、艺术品征集保护、美术展览、研究教育工作。其博物馆美育事业萌芽于社会式美术教育崛起和博物馆兴建的热潮中,在当时以民众教育馆为中心机关的社会教育体系中,其艺术品展示、收藏、说明以及传授艺术知识提高民众审美觉悟的责任由政府以立法形式赋予,服务国民性改造和社会艺术化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在美术史、博物馆的通史或个案研究中,关于民众教育馆美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记录较少,且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文章选取1927年—1949年的民众教育馆的实物收藏、展览、讲演、出版、培训等美育举措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实践过程、理念、特点和历史价值。首先,在社会教育和博物馆史的视域中,分析博物馆美育产生的思想根源,梳理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体系形成的社会背景和过程,阐明民众教育馆跻身社会美育领域的必然性。然后,在美术、博物馆领域的交叉带,全面考察非战时状态下江浙、云南、山东等地建制较完善的民众教育馆在行使美术馆应有的社会美育职能时,运用的手段、奉行的原则、施教的内容,把握民众教育馆开展艺术、博物馆类工作实践的落脚点、总体态势和成果业绩。紧接着,解读以往疏于研究的全面抗战时期后方民众教育馆抓住国难当头之际艺术教育与文化保护工作地位提升的机遇,依托教育政策和文化区位条件优势,协助、承办的民族艺术文化保护、公共美术宣教等工作,肯定其在统一艺术家思想、加快美术大众化进程、平衡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分配、扞卫及重塑国家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美术馆普遍规律与民众教育馆的文化个性、民众教育馆通用规程与各馆艺术教育实际情况两对矛盾,归纳出本质相似的民众教育馆和专业美术馆在公共美术教育工作中表现出的共性,剖析民众教育馆相比专业美术馆更突出的平民性、实利性、多元性、指导性特点及其成因,发掘出民众教育馆地域特色鲜明、协同性强、全民覆盖率高等优势。最后,总结民众教育馆在社会动荡和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对中国社会美术教育现代转型以及对博物馆本体发展所起的作用,辩证看待民众教育馆在艺术教育和博物馆事业本土化建设中的前瞻性和存在问题的成因。希望通过整理、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相关史料、案例,客观揭示民众教育馆对中国近现代博物馆美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贡献,明晰其在博物馆史与美术史中的独特地位,更完整地呈现早期博物馆美育发展的全貌,并弥补社会美术教育历史版图的缺失。

宋哲琦[3](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提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海晓龙[4](2020)在《笔痕心迹 ——中国油画“笔迹”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中国油画笔迹为研究对象,采用“笔迹”这一更为宽泛、更具包容性,同时也更具中国文化特质的概念来替换舶来的“笔触”概念,以求更为贴切、具体、全面地阐释中国油画艺术的语言特征及其文化价值。文中使用的“中国油画”概念主要是地理位置与研究范畴的指称。当下,对中国油画自身问题的研究更具针对性、可行性、现实性与紧迫性。源于历史传承、语言的表达习惯,以及概念本身在不同语境中的延展性等因素,本文并不执着于“笔触”与“笔迹”概念在使用上的严格区别,而旨在通过油画“笔迹”这一线索,更为确切地阐释中国油画发展历程中独特的艺术语言探索及其背后的精神实质。对于油画笔迹,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知:第一层,是其自然属性,即油画笔迹再现客观物象的工具属性,这是从笔迹的物质层面的理解;第二层,是符号学层面的理解,即笔迹符号所承载的普遍精神意味,如:粗犷、细腻、温柔、狂野、率性等情感表达,其在画面中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第三层,是关于油画笔迹的社会文化层面的阐释,旨在破译油画笔迹背后的深层文化密码,这是从社会学的观点来揭示哲学、民族、历史、社会等因素对其产生的深远影响,也就是从更加宏观的视域来探讨油画笔迹传达出怎样的文化信息与时代精神,以及是怎样的文化土壤孕育了该油画笔迹语言特质的生成。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强烈的文化认同。“笔”内含中国文化特质;“迹”折射出中国传统哲学观念。中国油画在“笔迹”语言上的探索与实践,正是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的艺术创新。鉴于此,本论文并不局限在中国油画笔迹语言技术层面的研究,而是更加侧重于以艺术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去揭示中国油画笔迹得以发展的深层原因,以及其内在的精神价值与文化意义。论文通过对油画笔迹的概念阐释、文化解析、艺术特征、历史嬗变、表达方式、书写性特征、精神指向、发展动因、现存问题、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进而揭示:中国油画笔迹既是画家心灵的印记,亦是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印记。本论文共分以下七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问题的提出、论文的创新点、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与价值以及对相关文献的综述。第一章,中国油画笔迹的概念阐释及其艺术特征。通过对油画“笔触”与“笔迹”概念的比较,指出“笔触”概念在能指范畴上的局限及二者在文化内涵层面的差异。这里“油画笔迹”与“油画笔触”概念的微差,既带来所指范围的拓展,又内含中国油画自身评价体系建构的自觉。油画笔迹的艺术特征也伴随着工具材料的不断拓展及艺术观念的演变,而在外部形态变化与内在精神指向上日渐丰富与多元。可塑性、丰富性、多样性、综合性、精神性也正是油画笔迹语言的总体艺术特征。第二章,中国油画笔迹语言的发展演变。本章将中国油画笔迹语言的发展分为:误读与初显、探索与融会、自信与彰显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对中国油画笔迹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艺术家选择何种艺术语言都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相关联,油画笔迹的发展演变亦不能离开社会历史而孤立存在。本章以纵向历史发展为轴,通过历史话题、语言探索、艺术家个案分析,来研究中国油画笔迹的历史嬗变与精神实质,寻找并揭示中国油画笔迹发展进程中耐人深味的文化渊源与社会根基。第三章,中国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艺术特征及精神呈现。本章首先对油画笔迹的不同表达方式进行了论述:从写实油画、写意油画、表现性油画笔迹的表达,再到抽象油画笔迹的彰显,论证了油画笔迹在不同风格作品中均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其次,通过对中西油画笔迹的横向比较研究,论证中国油画笔迹的艺术特征——书写性。中国油画笔迹的“书写性”已成为实现油画“民族风格”“中国风”“民族化”“本土化”“中国精神”的具体路径与操作方法之一。最后对油画笔迹语言与精神指向的契合进行了论证,并进一步指出:油画笔迹不仅是艺术家个体的情感表达与碎片化的现象,更是在笔迹语言中呈现出强烈的中国文化精神,并形成普遍性的群体艺术共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文提出:“笔迹心印”——油画笔迹既是画家心灵的印记,亦是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印记。第四章,中国油画笔迹语言发展动因深层考析。本章重点从哲学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对中国油画笔迹语言发展动因做以本质性的探究。首先,从文化基因——中国哲学思想及笔墨传统入手,分析中国哲学思想、中国笔墨对中国油画发展的深层影响。其次,分析跨界实践现象与“出位之思”理论对油画笔迹发展的助推作用。“出位之思”,指的是一种表达媒介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也试图综合另一种媒介的表达优势或美学效果。中国画笔墨与油画笔触绝不是二元对立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异质同类的融合更加有利于彼此的共存与发展。最后,论述“第三空间”理论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这一大的文化语境为中国油画笔迹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世界正朝着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后殖民主义理论家提出“第三空间”理论,认为“第三空间”是一种灵活多变的空间呈现策略,超越了传统的二元论认知空间的可能性。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当下,国内外大的文化语境为中国油画笔迹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五章,中国油画笔迹现存问题的思考。本章分为两个部分,即笔迹语言的误区与应对策略,以及科技时代中国油画笔迹发展的新格局。在笔迹语言上“模仿他人”与“重复自己”是当前中国油画笔迹语言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意见。在科技与技艺的博弈层面,重点论述了在装置、影像、行为、观念等艺术形式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油画笔迹语言的运用更加强化了人的“在场”,彰显了人性的力量。同时,本文提倡在科技与技艺的博弈中应形成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互动共生的新格局。结语部分对中国油画“笔迹”研究的学术价值、现实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总括。进一步指出:中国油画笔迹是艺术家心性与情感的图像输出,是中国文化的印记,是油画的中国表达方式,亦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董淑涛[6](2020)在《20世纪80年代云南少数民族题材油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的油画作品超越了民族题材绘画的写实范畴,以“地域性”的文化意蕴和“边缘性”的美学追求成为中国当代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艺术家受到西方哲学思潮、现代艺术理念的影响,将神秘浑厚的本土传统文化元素和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相融合,试图将艺术从一种表现庸俗社会趣味的单一模式转向艺术本体,从而解放了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回归到以人为本的高度。本文首先从云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传承与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发展关系展开思辨,然后解析民族题材油画形成“新具象边缘性表现主义”的创作背景,重点分析了“蛮”的形式语言产生的原因,最后对这一题材及其图式反映的精神述求进行了深入阐释。本文还研究了云南民族题材油画在当代美术创作思潮中的立足方式及其在中国当代美术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并阐释其时代意义。本文以云南少数民族题材油画的创作建构为研究基础,对中国美术近现代发展忽视的“生命意识”、“人性本真”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究,希望通过这种探究能够完善中国当代的艺术理论体系。

张鑫[7](2020)在《设计创客教育的场域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下全球创客文化和民主化设计创新快速发展,设计创客及其教育已成为当下关乎创新主体未来认知的重要命题。设计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研究的缺失,致使“创客”概念频现泛解乃至误解的窘境。设计创客教育的发展系统更是处于混沌和茫然状态,设计创客教育活动及空间建设出现盲目跟风、千篇一律的发展状态,设计创客教育资源的碎片化、同质化现状需要被统整与改变,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系统性研究课题。本研究立足于设计创客的内在发展需求和特点,结合当下设计学科跨界融合的发展趋势,提出设计创客教育的核心是场域构建,在场域中面向社会和未来,深挖自我潜能,开发自身知行合一的智性学习能力;综合社会学、教育学、建筑学和心理学等跨学科理论,以及对场域内涵、经验借鉴、抽象模型、实践范式的探索,运用田野调查、个案研究、定性定量分析、大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究其本质、特性、价值及影响,梳理和总结国内外与场域发展相关的可借鉴经验,并结合实证研究提出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核心理念、构建原则、影响因素和实践策略;构建设计创客教育场域本土化的跨学科的理论支撑,论证场域中设计创客教育相关因素的复杂关联,以创客空间为教育载体和基础,探究符合设计创客主体心理特点和行为需求的特定发展逻辑;基于设计创客教育场所精神和文化指向,剖析其相对独立的微型社会创新空间结构内涵,通过场域模型构建学习环境来支持设计创客心智发展,并实证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社群、造事、物技、场境、域流”五个设计维度,提炼出场域内部的人群、创造性活动的教育行为、场域内物的存在与技的关联、设计创客教育实施的空间载体、场域内的无形存在与能量循环等具体内容;经过“愿景提出—资源整合—载体建设—迭代更新—网络集群”五个实施阶段来发展场域原型和场域生态系统,提出场域间协同发展的基本路径;根据场域抽象模型,实施高校、企业和社区设计创客教育场域差异性发展的三个案例项目,归纳出高校产学研驱动型、企业产业链驱动型和社区共创驱动型的本土化发展模式。本研究最终形成具有生长性、有能量和关系明确的设计创客教育场域探索,改变缺乏系统理论支撑的现状,改善当下设计创客教育有场无域、有场所无精神的境况,对接设计创新、设计创业、设计扶贫、传统工艺振兴、社区更新和开环教育的深层次发展,培育更多具备设计创客素养的未来人才,为推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智性转变和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

侯一凡[8](2020)在《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油画艺术多元发展,少数民族题材油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今内蒙古自治区为行政区域划分的中国北方草原,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草原生态、人文景观构建了独特的民族审美观念。长久以来围绕“草原”母题展开的艺术创作始终没有间断过,其拥有持久的地域魅力且具有可探索的文化深度。以草原题材展开的油画创作发端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尽管其相较于内地及沿海发达地区起步稍晚,但在国内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较早的发展起来,并且拥有相对扎实的根基。从兴起到繁荣发展的70年中,内蒙古的草原题材油画拥有一支执着的创作队伍,以他们的不懈努力,在全国美术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经的辉煌成就书写了内蒙古美术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页,其发展阶段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后期影响值得研究。对探索时期的梳理以及辉煌时期的总结,有利于未来民族美术的积极发展。目前就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的研究现状来看,在广度与深度上,仍有可探索的空间,笔者尝试从学理层面对其进行全面的梳理,并进一步思考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全球化”与当代前卫艺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民族题材美术与当代艺术发展的位差,使内蒙古的油画家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面对草原生态环境发生的改变,那些对曾经抒情性传统的延续也使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走入瓶颈期。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亟待发现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应对与转变,从而寻求民族艺术的创新之路。本文将以新中国成立70年为节点,结合主流艺术发展脉络对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进行整体研究。从共时与历时两方面的视野,结合草原地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环境,以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切入,借助其方法对地域特点进行考证,借助民族学、文化学的视角对人文背景进行分析,借助美学、图像学的方法对艺术本体进行解读,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针对其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展开多纬度的探讨,以期为地域美术研究打开新的思路。本文拟突出问题意识,并以此架构全篇,即分五章内容,针对四点聚焦问题展开讨论:(一)第一章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以及第二章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围绕北方草原生态文化圈,在全国艺术形态同时期发展的比较视野下,探讨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如何形成,如何表现,如何发展。(二)第三章在对作品创作内容的分类研究,以及第四章对本体的艺术特色与审美分析中,通过分析作品生成的艺术特点及横向对比异域民族题材油画创作,探讨研究对象形成了哪些独特的地域艺术品格,廓清其艺术个性及美学特征。(三)第五章的文化追问中,将草原题材油画发展视为一个动态的生命体,探讨在其生长过程中草原文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而艺术创作又是怎样丰富和传承草原文化的。根据艺术反映论与决定论,研究双向影响促进下,草原文化与草原题材艺术创作在当代语境中的相互作用。(四)在本文的结语部分,通过前文系统的梳理与学理分析,进一步明晰当代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如何在新的生态文化语境中,适应新变化,化解新矛盾,产生新能量,焕发新生命。

张远[9](2020)在《隔岸之观 ——2000年以来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认知与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考察了21世纪以来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新知,旨在探讨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在国际上的当代艺术生态格局中的新变化。研究主要聚焦在两方面:一、梳理研究近二十年来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研究及其国际推介的状况;二、研究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在全球艺术互动与话语多样性中所践行的方案与创造。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持续受到关注与研究,中国当代水墨艺术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兴趣,国际上众多着名的博物馆美术馆与艺术机构举办了多样的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展览以及学术论坛、研讨会,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因此受到国际艺术界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虽然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研究、感知方式与中国语境不同,但它们恰恰发现了当代中国水墨艺术的特别魅力与艺术意义。大量学术论文的发表和专着的出版,表明了当代中国水墨艺术已经成为西方学术界严谨的学术研究课题。本论文以全球化和中国发展为研究背景,采用当代诠释与评价的并行框架,结合文献分析和个案研究的综合方法,从国际艺术话语中扫描那些被展示、被研究的艺术家的含义,以横向观察西方如何分析与观看中国当代水墨艺术之价值与意义。通过本案研究可知,在国际方面,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当代水墨艺术家呈现出与传统艺术的动态对话,将中国传统美学-哲学与新的国际话语融合在一起,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多样性并使之更加开放。今天,中国当代水墨艺术不仅成为中国当代艺术至全球文化景观中的一部分,而且成为一种有效的艺术实践形式,其在国际上的学术认知与评价,亦将反馈于其自身的历史书写与解读。

刘冬[10](2020)在《地缘文化中的美学表达 ——20世纪后半叶西藏的现代绘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藏自治区的现代绘画是中国民族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中国美术独特的艺术实践,这种民族区域的艺术实践根植于中国民族美术能动的生命力,产生于时代背景下的多元文化融合,是在西藏传统和社会条件下发展出的独特现代模式。它不仅密切联系着新中国的现代化历史进程,而且与民族文化的现代转型息息相关,是聚集于西藏的美术家们对时代巨变做出的“自觉”回应。如何创造性的揭示、建构这种中国民族美术的实践与模式,如何结合这种独特的历史经验,行之有效的探索出中国民族美术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这不仅是学术研究,也是我们在历史进程中不断面对的社会问题。西藏由于地理、历史原因致使本地区的美术家及其作品一直处于“偏安一隅”,美术界对此也少有关注,但这并没有阻碍其美术的发展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科技、交通运输和新媒体的传播让西藏的现代绘画及美术家群体逐渐揭开神秘面纱,使人们认识到诞生于西藏高原的西藏现代绘画,其鲜明的艺术棱角,以及在面对当今文化冲击所带来的困惑中所体现出的哲学思想与文化坚守,给中国美术从“高原”到“高峰”的迈进以启示。西藏因其特有的“地缘文化”优势,使得20世纪后半叶聚集于西藏的美术家建构出具有西藏美学特征的“地缘文化”场域,彰显着现代化进程中地域与文化的内在关系。美术家在此语境下创作的西藏现代绘画,所体现出的现代性与中国文化的自主性,给中国美术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带来了鲜明的主体意识和文化认同。正是“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文化的体现,在国际艺术交流中,更具民族性与国际性,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的立场与态度。从“地缘文化”出发,探索西藏“地缘美学”风格,是民族美术研究的新视野与新方法。以西藏自治区地理空间为范畴,在传统文脉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审美需求,拓展人文空间,从而形成人对地理空间的经验重塑和实践再造。以此所形成的西藏美学特质,能进一步深化民族美术的文化内涵和拓宽民族美术的视觉表现。西藏现代绘画的“地缘文化”是在西藏特有的地理、历史、宗教背景中孕育的,地理环境是民族文化艺术生成的土壤和客观基础,形成了西藏历史上的精神文化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西藏的宗教信仰深深的影响并指导着当地人们的艺术审美表现,从原始遗迹到唐卡及西藏的现代绘画,艺术的价值追求实现了从“神本”到“人本”的转变,艺术的审美追求体现出强烈地“西藏风格”。西藏现代绘画“地缘文化”的特征,是在西藏内、外因素的相互助推中生成的。西藏现代绘画的美术家与外部艺术世界之间保持着空间、时间和人群的接触、交叉、重叠和相互影响。外因主要是美术家有感于人与时代、艺术与社会,形成了以“他者”视角下关于西藏题材绘画和藏族绘画的“命题式”创作与解读。内因则是在历史经纬与个人坐标的定位中,聚集于西藏的不同身份背景的美术家在20世纪后半叶西藏社会的转型、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中产生的由内而外的文化自觉。20世纪后半叶的西藏现代绘画,经历了和平解放、民主改革、“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几个历史发展阶段,有清晰的发展脉络,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性艺术家群体和艺术现象,并在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地缘文化”特征。20世纪后半叶西藏的现代绘画,体现出特有的“地缘文化”内涵,即:“大美”的和谐内涵、“信仰”的世俗化内涵、“去标签”的真实内涵。聚集于西藏的三类不同身份背景的美术家,因绘画的题材内容与视觉表现,呈现出不同的“地缘美学”风格,即:“唯民”——本土培养美术家的题材选择与视觉表现;“唯藏”——外出学习归来的本土美术家的题材选择与视觉表现;“唯识”——外来长期入藏工作美术家的题材选择与视觉表现。他们从各自的视角出发,针对“宗教与文化”、“城市化与现代化”、“个性与认同”等问题,在绘画中呈现出关于“历史与记忆”、“全球与地域”、“体验与感知”的艺术表达,以寻求20世纪后半叶地域与文化的内在联系。20世纪后半叶西藏现代绘画的“地缘文化”特征为民族美术及中国美术的现代化发展带来了应有的反思与启示。即,反思:现代化中的文化思考与艺术表达以及商业化中的创作场域及传播推广;启示:时代与地域情节中西藏现代绘画的拓展及“地缘文化”背景下的民族美术之路。以此来展望中国各区域民族美术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与蓬勃生命。

二、中国美术:全球化和区域性独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美术:全球化和区域性独立(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二、选题范围、概念界定
        (一)时空范围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一)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二)1949年后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六、研究价值
第一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确立的背景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思想条件
        一、历史根源:古物遗迹的审美教化功用
        二、外因刺激:西方博物馆审美思想启发
        三、引荐媒介:近代学者的博物馆译介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救亡图存运动决定文化使命
        二、社会教育环境决定功能选择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的确立经过
        一、民众教育运动助推博物馆转型
        二、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正式确立
        三、民众教育馆附属博物馆的涌现
第二章 民众教育馆社会美育的方法与实践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发挥美育功能的实体依靠
        一、馆舍建筑的美感化育作用
        二、艺术收藏的物化资源整合
        三、展览陈列的直观启发性能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规范与实施方法
        一、技能教授与精神渗透:公共美术宣教与活动
        二、内质整改与外延交流:艺术团体创立与合作
        三、人才资源与文化担当:人员素质与人事聘用
第三章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方向的扭转
        一、艺术教育工作地位提升
        二、充当特殊艺术抗战力量
    第二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事业进展及成果
        一、持续并恢复展览与宣教
        二、促进大众美术全面推广
        三、转型成为专业艺术机构
        四、协助延续博物馆的工作
    第三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工作的意义
        一、加快美术的大众化步伐
        二、平衡艺术教育资源配置
        三、统一思想淡化门户之见
        四、文化保护提振爱国情绪
        五、充实艺术的社会性内涵
第四章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异同对比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美育工作的共性
        一、功能定位有一致性
        二、教育模式的相似性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不同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特点
        一、基层性
        二、指导性
        三、实用性
        四、多样性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特点的主要成因分析
        一、坚持下层民众为本的教育方向
        二、政府制定规章强化制度管理
        三、定位任务决定艺术事业走向
        四、迥异地域政治文化基础影响
    第四节 民众教育馆相较于专业美术馆的优势所在
        一、突出艺术教育的地域性特色
        二、提高艺术教育全民化覆盖率
        三、强化艺术与其他部门协同性
第五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历史意义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的本土美术教育现代性探索
        一、社会美育向现代化转型
        二、社会美育向正规化迈进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的博物馆本体论意义
        一、公共收藏积累与国家文化形象树立
        二、教育功能居首与博物馆美育常态化
        三、敞开平民参与大门让美育走入基层
        四、现代公共文化场馆功能与建制铺垫
第六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事业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进步性
        一、构建地方艺术图景推动本土文化进程
        二、认清社会历史责任应对阶段冲突挑战
        三、协同利用内外资源争取最优社教效益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局限性
        一、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问题的表现
        二、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干扰因素
结论
附录 民国时期国内各地方民众教育馆相关艺术活动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4)笔痕心迹 ——中国油画“笔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价值
    三、国内研究现状
    四、国外研究现状
    五、研究问题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油画笔迹的概念阐释、文化解析及其材料属性
    一、“笔触”与“笔迹”的概念释义
    二、油画笔迹的文化解析
    三、油画笔迹的材料属性
        (一)媒介的革变:从丹培拉到丙烯综合材料的运用
        (二)刚柔之美:油画笔的性能与延展
第二章 中国油画笔迹的发展演变
    一、误读与初显
        (一)误读与解读——西画东渐之初关于油画笔迹的讨论
        (二)隐匿与初显——明清时期中国油画笔迹之形态
    二、探索与融会
        (一)决澜迹象——民国时期油画笔迹的初创
        (二)问迹体道——新中国成立后油画笔迹语言的探索与融会
    三、自信与彰显
        (一)文化自信与话语体系建构的启迪与推动
        (二)文艺方针与文化策略的引领
第三章 中国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艺术特征及精神呈现
    一、写实、写意、表现、抽象: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
        (一)隐匿与间离——写实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
        (二)抒写与表现——写意油画、表现性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
        (三)迹象的直呈——抽象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
    二、书写性:中国油画笔迹的艺术特征
        (一)范式与同构——中国书画用笔对油画笔迹的影响
        (二)个案分析——书写性在作品中的表达
        (三)涂绘与书写——中西方油画笔迹表达方式的比较
    三、笔迹心印:中国油画笔迹语言与其精神呈现
        (一)个案分析——笔迹与精神的契合
        (二)群体共识——笔迹与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
第四章 中国油画笔迹发展动因深层考析
    一、中国哲学及艺术观念的影响
        (一)道以迹显,迹因道进
        (二)中国书画的笔墨传统
    二、跨界实践与出位之思
        (一)油画与水墨的跨界实践
        (二)跨媒介实践的出位之思
    三、“第三空间”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
        (一)“第三空间”的生成
        (二)文化自信的新时代
第五章 中国油画笔迹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模仿与超越:笔迹语言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一)模仿:随人作“迹”终后人
        (二)超越:我之为我,自有我在
    二、博弈与共生——科技时代中国油画笔迹发展的新格局
        (一)科技与技艺的博弈
        (二)互动共生的新格局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20世纪80年代云南少数民族题材油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1.3 研究范围和基本思路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2 80年代云南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时代背景
    2.1 历史背景
    2.2 地域资源
    2.3 艺术环境
3 80年代云南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形式风格的研究
    3.1 主题与风格研究
    3.2 形式语言解析
        3.2.1 形式语言之线的突围与超越
        3.2.2 形式语言之色彩的象征性
        3.2.3 形式语言之造型“蛮拙”
        3.2.4 形式语言之形而上的思考
    3.3 疏离的边缘与回归的本体(与同时期的西藏、新疆题材对比)
4 80年代云南少数民族题材油画的精神诉求
    4.1 从对景写生到民族精神的追求
    4.2 从生存之境到生命意识的演绎
    4.3 从区域性走向当代性
        4.3.1 区域性文化的传承
        4.3.2 区域性之上的多元文化探索
        4.3.3 超越地域的艺术理想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设计创客教育的场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民主化创新与创客思潮
        1.1.2 研究思考:时代响应、模式转变与系统探寻
        1.1.3 研究意义:教育场域视角的开放设计创新范式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1.2.1 相关概念及在本文的界定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4 研究趋势分析
    1.3 研究方法与步骤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步骤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关键点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关键点
    本章小结
第2章 场域内涵: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理论研究基础
    2.1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概念阐述与特性分析
        2.1.1 本质性探讨:设计共创分享的情境系统
        2.1.2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物理载体及多样性存在
        2.1.3 场域中的创客文化精神关联及教育比较
    2.2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认识论基础
        2.2.1 设计的群体创新视角:场域理论与场所精神
        2.2.2 教育学认识基础:情境学习、知识建构与网络联通
        2.2.3 经济学认识基础:长尾理论与共享经济
        2.2.4 心理学认识基础:马斯洛需求理论与环境心理学
    2.3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价值认知
        2.3.1 教育转型——孕育设计创客教育特质发展的终身教育体系
        2.3.2 空间重构——重构符合设计创客教育发展的空间模式与形式
        2.3.3 创客经济——推动设计驱动的产业发展和小微经济集群创新
        2.3.4 个人发展——实现设计创客的创新范式转变与个人智性发展
    本章小结
第3章 场域启示: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经验借鉴与实证研究
    3.1 国际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发展经验及启示
        3.1.1 美国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相关经验
        3.1.2 德国和英国的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相关经验
        3.1.3 日本的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相关经验
        3.1.4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国际经验的三种典型模式研究
    3.2 中国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发展经验
        3.2.1 中国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发展现状和模式经验
        3.2.2 中国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典型案例分析
    3.3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发展需求及现状问题实证研究
        3.3.1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相关发展问题及成因分析
        3.3.2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实证调研设计与分析
        3.3.3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调研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4章 场域网络:设计创客教育场域范畴及网络模型建构
    4.1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内在发展逻辑及理念
        4.1.1 创造即学习:设计创客实践共同体理念
        4.1.2 设计创客思维导向与心智发展
        4.1.3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逻辑模型构建
    4.2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五维因子构成
        4.2.1 场域的“社群”维度
        4.2.2 场域的“造事”维度
        4.2.3 场域的“物技”维度
        4.2.4 场域的“场境”维度
        4.2.5 场域的“域流”维度
    4.3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生态系统建立与内部协同发展
        4.3.1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生态系统发展
        4.3.2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生态系统的协同机制创新
    本章小结
第5章 场域实践: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系统实施方法及案例实践
    5.1 企业设计创客教育场域实践
        5.1.1 场域理念发展
        5.1.2 案例实践过程
    5.2 社区设计创客教育场域实践
        5.2.1 场域理念发展
        5.2.2 案例实践过程
    5.3 高校设计创客教育场域实践
        5.3.1 场域理念发展
        5.3.2 案例实践过程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论文总结讨论
    6.2 论文研究局限
    6.3 未来研究愿景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论文撰写期间对国内外专家的访谈记录(部分)
附录2 设计创客教育调研问卷(受众调研版)的数据统计分析

(8)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第一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
    第一节 北方草原的地域环境与生活方式
        一、以草原为主的多样化自然生态
        二、开放与封闭并存的游牧空间
        三、四季轮牧与天人相谐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 人文背景与审美心理构建
        一、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与虔诚的民族信仰
        二、自由、坚韧与包容的民族心理特质
        三、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审美心理互渗
    第三节 传统艺术中的视觉审美要素
        一、岩画结构的朴拙概括
        二、青铜造型的力度扩张
        三、鹿石雕刻的线性解构
        四、寺庙壁画的多彩韵致
        五、民间美术的装饰表现
第二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早期形态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体现
        二、主题性创作的普遍关注
        三、本土化与民族化的初期探索
        四、内蒙古油画发展根基的奠定
    第二节 新时期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多向度拓展
        一、美术创作的复苏与开放自由的情感表现
        二、现实主义表达中个人风格的自觉追求
        三、精神空间探索——关于“风情”与“超风情”的问题
        四、以妥木斯为代表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群体的形成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一、当代新兴艺术群体及其探索实践
        二、他文化冲击下探究草原文化取向
        三、风情性的延续与创作发展的瓶颈
第三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类型呈现
    第一节 草原地域生活与民族风情
        一、自然生态图景
        二、游牧生活表现
        三、草原民俗活动
    第二节 历史再现与视觉叙事
        一、浪漫激越的草原文明进程
        二、革命时期的现实主义再现
        三、当代草原建设的多样表达
    第三节 文化追问与象征内涵
        一、史诗传说与文化符号
        二、文化遗迹的厚重积淀
        三、神圣而虔诚的草原仪式
    第四节 精神探索与生命哲学
        一、民族肖像的精神世界窥探
        二、母性的主题及永恒的光辉
        三、鞍马文化的精神象征
        四、传统与现代文明碰撞引发的生存反思
第四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本体的审美分析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艺术表现
        一、宏阔的视觉空间构图
        二、意象性造型与写意性笔法
        三、色彩运用的特有张力
        四、粗犷的浮雕肌理塑造
        五、线性表达的内在骨力
        六、平面化与装饰性的语言表现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审美意蕴
        一、质朴与醇厚的鲜活力——民族生活的原生态表达
        二、畅然与高古的穿透力——传统艺术的提炼与升华
        三、造化与心源的转化力——自然物象内化的草原情怀
        四、含蓄与奔放的表现力——诗意的抒情美与劲健的刚性美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的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一、藏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二、新疆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三、三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共性与个性
第五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文化追问
    第一节 创作对象、主体与受众视角的草原文化表达
        一、以游牧经济形态为基础的地域文化彰显
        二、法度自然的生态性文化观照
        三、异度空间天人共生的审美共鸣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的民族文化交流
        一、油画语言呈现中西方艺术跨文化的创作实践
        二、艺术语言的中性调和体现游牧文化的包容性
        三、全球化语境下民族身份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第三节 传承与发展中草原文化的当代意义
        一、开掘——民族文化审美资源
        二、传承——保存民族文化的鲜活性
        三、创新——提升民族艺术在民族文化谱系中的文化内涵
结语:问题与出路
参考文献
图片出处
附录
    附录1 内蒙古油画大事记(1946-2019)
    附录2 油画家燕杰访谈录
    附录3 油画家王延青访谈录
    附录4 画家王荣访谈录
    附录5 油画家博·阿斯巴根访谈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隔岸之观 ——2000年以来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认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研究目的及意义
    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范围及研究框架
第一章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水墨
    第一节 危机与挑战
        1.1 90年代的中国水墨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1.2 博弈之路:实验水墨
        1.3 水墨在他方:90年代的中国海外艺术家
    第二节 西方学者与学术批评
    第三节 世纪末的两个展览
        3.1 “中华文明五千年艺术”大展
        3.2 “锐变与突破:新中国华人艺术”大展
    小结
第二章 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水墨
    第一节 水墨的时刻
    第二节 他山之石——西方学术批评
        2.1 西方学者对中国当代水墨的研究
        2.2 与美国学者的对话
    第三节 西方策展人及其学术问题
        3.1 谢伯轲的挑战
        3.2 盛昊的策略小结
    小结
第三章 21世纪重要展览个案研究
    第一节 以水墨之名——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水墨艺术
    第二节 汉字的魔力——雷特伯格博物馆的书法秀
第四章 重要的是艺术家
    第一节 传统与身份——海外当代水墨艺术家
    第二节 跨越与回归——中国本土当代水墨艺术家
    第三节 融合与开拓——当代水墨女性艺术家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西方学者专访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

(10)地缘文化中的美学表达 ——20世纪后半叶西藏的现代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相关概念说明
    三、研究综述
    四、选题意义
    五、研究手段
第一章 西藏现代绘画“地缘文化”的孕育
    第一节 西藏“地缘文化”中的地理、历史背景
        一、地理环境之于“地缘文化”的影响
        二、历史沿革之于“地缘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西藏“地缘文化”中的宗教审美建构
        一、原始宗教的审美建构
        二、本教的审美建构
        三、藏传佛教的审美建构
    小结
第二章 西藏现代绘画“地缘文化”的生成
    第一节 助推西藏现代绘画“地缘文化”生成的因素
        一、西藏现代绘画“地缘文化”生成的“内因”——历史经纬与个人坐标
        二、西藏现代绘画“地缘文化”生成的“外因”——人与时代、艺术与社会
    第二节 西藏现代绘画的“地缘文化”生态
        一、交流融合的文脉传承
        二、多元的现代绘画格局
    第三节 “地缘文化”生态中20世纪后半叶西藏的现代绘画
        一、西藏现代绘画的发展概述及“地缘文化”特征
        二、西藏现代绘画的主要美术家群体及美术现象
    小结
第三章 20世纪后半叶西藏现代绘画“地缘文化”的美学表达
    第一节 20世纪后半叶西藏现代绘画的“地缘文化”内涵
        一、“大美”的和谐内涵
        二、“信仰”的世俗化内涵
        三、“去标签”的真实内涵
    第二节 20世纪后半叶西藏现代绘画的“地缘美学”风格
        一、“唯民”——西藏本土培养美术家的美学风格
        二、“唯藏”——外出学习归来的本土美术家的美学风格
        三、“唯识”——外来长期入藏美术家的美学风格
    小结
第四章 西藏现代绘画“地缘文化”的反思与启示
    第一节 反思:“地缘文化”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
        一、现代化中的文化思考与艺术表达
        二、商业化中的创作场域及传播推广
    第二节 启示:“地缘文化”背景下的融合与转向
        一、时代与地域情节中西藏现代绘画的拓展
        二、“地缘文化”背景下的民族美术之路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调研资料(未发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四、中国美术:全球化和区域性独立(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D]. 石磊.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4]笔痕心迹 ——中国油画“笔迹”研究[D]. 海晓龙.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20世纪80年代云南少数民族题材油画研究[D]. 董淑涛.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设计创客教育的场域构建研究[D]. 张鑫. 中国美术学院, 2020
  • [8]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D]. 侯一凡.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9]隔岸之观 ——2000年以来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认知与研究[D]. 张远.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5)
  • [10]地缘文化中的美学表达 ——20世纪后半叶西藏的现代绘画研究[D]. 刘冬.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中国艺术:全球化与区域独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