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噻肟酸乙酯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芮姣[1](2021)在《AE-活性酯反应结晶过程研究》文中认为
鲍玉新[2](2021)在《硝基乙酰苯胺异构体溶剂结晶分离的固液相平衡研究》文中认为硝基乙酰苯胺包含2-硝基乙酰苯胺、3-硝基乙酰苯胺和4-硝基乙酰苯胺三种异构体,它们均是个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及印染、医药、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等行业。目前工业上主要以乙酰苯胺硝化生产4-硝基乙酰苯胺,在得到大部分4-硝基乙酰苯胺的同时会产生少量的2-硝基乙酰苯胺和3-硝基乙酰苯胺。溶剂结晶具有能耗低、操作简单等优点可以将硝基乙酰苯胺有效分离。溶剂结晶的基础是溶解数据,但是目前硝基乙酰苯胺的溶解度数据相对缺乏。本文研究了硝基乙酰苯胺异构体在不同体系中的固-液相平衡,为硝基乙酰苯胺异构体的结晶分离提供基础数据。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测定了 2-硝基乙酰苯胺、3-硝基乙酰苯胺和4-硝基乙酰苯胺在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丙醇、乙腈、乙酸乙酯、乙二醇(EG)、正丁醇、环己烷、异丁醇、正庚醇、1,4-二氧六环、N,N-二甲基甲酰胺(DMF)、水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的溶解度数据。随着温度的升高,硝基乙酰苯胺异构体在纯溶剂中的溶解度都单调增大。在相同温度下,2-硝基乙酰苯胺在不同溶剂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NMP>DMF>1,4-二氧六环>乙酸乙酯>甲醇(乙腈)>乙醇>正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异丙醇>正庚醇>EG>环己烷>水;3-硝基乙酰苯胺在不同溶剂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NMP>DMF>1,4-二氧六环>乙酸乙酯>甲醇>乙腈>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正庚醇>EG>水>环己烷;4-硝基乙酰苯胺在不同溶剂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NMP(DMF)>1,4-二氧六环>乙酸乙酯>正庚醇>乙腈>正丁醇>正丙醇>乙醇>异丙醇>甲醇>异丁醇>EG>水>环己烷。采用Apelblat模型、λh模型、NRTL模型和Wilson模型对溶解度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平均相对偏差(RAD)均小于8.95%,均方根偏差(RMSD)值均不超过80.65×10-4,Apelblat模型关联结果整体上更好。讨论了溶剂效应对硝基乙酰苯胺异构体溶解度的影响并计算了硝基乙酰苯胺异构体在溶解过程中的溶解吉布斯自由能、溶解焓、溶解熵等溶解性质。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测定了硝基乙酰苯胺异构体在(乙醇+水)、(正丙醇+水)、(1,4-二氧六环+水)和(DMF+水)混合体系中的溶解度数据,随着温度升高以及乙醇(正丙醇/1,4-二氧六环/DMF)溶剂质量分数的增加,溶解度均不断增大,且未出现增溶作用。采用 Jouyban-Acree 模型、Van’t Hoff-Jouyban-Acree 模型、Apelblat-Jouyban-Acree模型对测得的溶解度数据进行关联,得到了相应的模型参数,平均相对偏差(RAD)最大值不超过6.08%,均方根偏差(RMSD)最大值不超过7.17×10-3,其中,Jouyban-Acree模型关联效果更好。同时,计算了硝基乙酰苯胺异构体在混合溶剂中的标准溶解焓和转移性质。采用湿渣法测定了 29315 K、303.15 K和313.15 K温度下2-硝基乙酰苯胺+3-硝基乙酰苯胺+乙醇/乙酸乙酯和2-硝基乙酰苯胺+4-硝基乙酰苯胺+乙醇/乙酸乙酯三元体系相平衡数据,并绘制了相应的三元体系相图。随着温度的升高,共结晶区不断减小。在相同温度下,3-硝基乙酰苯胺和4-硝基乙酰苯胺的结晶区比2-硝基乙酰苯胺的结晶区大,3-硝基乙酰苯胺和4-硝基乙酰苯胺在体系中更易析出,特别是乙酸乙酯溶剂更有利于硝基乙酰苯胺异构体的分离。采用NRTL模型和Wilson模型对数据进行关联,二者的平均相对偏差(RAD)最大值分别为3.80×10-2和7.51×10-2,均方根偏差(RMSD)最大值分别为6.655×10-3和9.205×10-3,结果表明NRTL模型更能很好地关联2-硝基乙酰苯胺+3-硝基乙酰苯胺+乙醇/乙酸乙酯和2-硝基乙酰苯胺+4-硝基乙酰苯胺+乙醇/乙酸乙酯三元体系。
陈孝[3](2020)在《高产氨基态氮菌株的筛选及在黄酒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氨基态氮和氨基甲酸乙酯是影响黄酒品质的主要因素,提高黄酒中氨基态氮和降低氨基甲酸乙酯是黄酒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瓶颈。氨基酸是生成氨基甲酸乙酯重要的前体物质,在提高氨基态氮含量的同时需要减少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筛选高产蛋白酶菌株和尿素利用菌株,降低黄酒中尿素含量是减少氨基甲酸乙酯的主要途径之一,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本课题通过筛选目的菌株、优化制曲工艺、优化发酵工艺、双菌种混合发酵,来提高黄酒中氨基态氮含量和降低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通过牛奶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筛选出高蛋白酶活力菌株CX1,发酵产物中氨基态氮含量为1.1 g/L。序列比对鉴定为黄曲霉菌株(Aspergillus flavus)。通过选择培养基,进行尿素含量检测复筛,得到尿素利用菌株CS1,尿素利用率为56%,序列比对鉴定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1.利用CX1菌株,通过中心复合试验设计(Central Compound Design,CCD)、神经网络耦合遗传算法对制曲工艺进行氨基态氮优化。在中心复合试验最优条件加水量为9.50 ml、接种量15.50 ml和麸皮量21.00%下,得到其氨基态氮含量为1.39 g/L。优化后氨基态氮含量提高了148%。神经网络耦合遗传算法优化寻优,获得最佳制曲条件为加水量9.50 ml、接种量14.50 ml和麸皮添加量27.00%和,此时氨基态氮含量为1.40 g/L。氨基态氮产量提高了150%。神经网络优化预测结果的产量和准确度更高。2.利用Box-Behnken Design(BBD)和神经网络耦合遗传算法对黄酒发酵工艺进行氨基态氮产量优化,在浸泡时间25 h、加曲量12.00‰和发酵时间11 d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得到其氨基态氮含量为1.54 g/L,理论值与实际值相差0.05 g/L。神经网络耦合遗传算法优化寻优,在浸泡时间28.50 h、加曲量11.50‰和发酵时间11.50 d条件下进行三次重复试验,得到其氨基态氮含量为1.62 g/L,理论值与实际值相差0.02 g/L。相较于制曲工艺优化,氨基态氮产量提高15.7%。通过双工艺优化,产量最终提高了189%。3.通过复配菌株CS1,最终得到的黄酒含有氨基态氮含量1.58 g/L、尿素含量20 ug、氨基甲酸乙酯含量17.52μg/L、酒精度11.1 vol%、糖度值81.79 g/L和p H值为4.21。检测指标符合国家黄酒检测标准GB/T 13662-2018。提高黄酒中氨基态氮产量和降低氨基甲酸乙酯产量,利用尿素利用菌株降低氨基甲酸乙酯产量,是一个提高黄酒品质的新颖尝试。对提高黄酒品质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邹谨霜[4](2019)在《头孢曲松钠杂质分析方法及致敏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头孢曲松钠(ceftriaxone sodium)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半衰期长、疗效显着、不易耐药等特点,是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抗生素之一。根据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头孢曲松钠的严重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报告数在抗生素类药物中居于首位。有临床反映,该品种国内产品质量低于进口产品,因此,对头孢曲松钠的质量研究,尤其是杂质及致敏性的研究尤为重要,建立更专属的方法,建立体外过敏反应模型,在此基础上寻找产生差异的物质基础和生物反应的相关性,比较不同企业产品的质量差异,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目前各国药典均未对所有已知杂质及高分子聚合物杂质进行有效控制;杂质的致敏性及杂质与头孢曲松钠过敏反应的关系尚未明确,国内仿制药与原研药之间致敏性的差异研究较少,因此,本课题在以往杂质谱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液质联用、凝胶色谱等多种分析手段及致敏性预测方法,研究杂质的分析方法、致敏性及国内外产品间致敏性的差异,为头孢曲松钠质量控制、过敏反应及质量评价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为头孢类抗生素的聚合物杂质研究提供思路,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1.头孢曲松钠小分子杂质分析方法研究研究并建立了头孢曲松钠小分子杂质分析方法,通过选择适当的离子对试剂,建立梯度洗脱程序,实现对头孢曲松钠已知杂质的有效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梯度条件下可检出头孢曲松及7个已知杂质,头孢曲松与各已知杂质间的分离度均可达到1.5,检测限为8.8×10-3 ng,各破坏条件下产生的杂质均不影响主峰的检出,样品中检出的杂质数较药典方法多。本试验所建立的分析方法改善了药典方法在分离度、杂质控制上的不足,具有分离度好、灵敏度高、专属性强、耐用性好、杂质检出多的优点,更适用于头孢曲松钠中小分子杂质的控制。2.头孢曲松钠聚合物杂质分析方法研究研究并建立了凝胶色谱、质谱及二维液相-质谱联用系统,利用柱切换逐一分析凝胶色谱系统主峰前的“聚合物杂质峰”,确定“聚合物杂质峰”为混合物,找寻其中与聚合物杂质量相关的指针性杂质,确定其出峰位置,并建立了普适性更佳的聚合物杂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本试验建立的方法较药典方法检出的聚合物杂质量高,具有操作简便、特异性更强、专属性更好、分离度更好、分离效能更高的优点,更能准确有效地控制头孢曲松钠中的聚合物杂质。3.头孢曲松钠杂质致敏性研究研究并运用直接肽链反应(DPRA)试验预测头孢曲松钠已知杂质的致敏性;试验结果表明,头孢曲松钠已知杂质AE-活性酯、2-巯基苯并噻唑(单M)、7-氨基头孢三嗪(7-ACT)、7-氨基头孢烷酸(7-ACA)、反式头孢曲松均具有较强的致敏性,且杂质的致敏性明显高于该药物本身,说明头孢曲松钠导致过敏反应的原因可能与这些致敏性杂质有关,应对这些杂质制定合理的限度严格控制。通过小鼠腘窝淋巴结试验对不同企业间的产品进行致敏性预测并结合DPRA试验结果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头孢曲松钠具有潜在致敏性,国内外生产企业产品间致敏性无显着差异。
杨政伟[5](2019)在《循环色谱分离药物中微量杂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药物中杂质的含量与药物的安全性紧密相关,即便微量的杂质也可能影响药物的质量,病人的安全。制备液相色谱通常用于分离药物中的杂质,不过对于微量杂质而言,一次分离往往无法达到要求,需要多次分离,造成产品溶液高度稀释,蒸发回收能耗巨大。循环色谱通过增加色谱柱的有效长度能够显着提升分离效果,但由于谱带展宽效应,限制了循环次数与进料量。为了抑制谱带展宽对分离的不利影响,本文针对两个不同的药物体系开发了两种循环色谱法用于分离其中的微量杂质。一个是易溶于甲醇、乙腈的某种医药中间体,即反相体系;另一个是易溶于正己烷的某种抗氧化剂,即正相体系。对于反相体系,采用双柱溶剂梯度循环色谱,该方法是在传统循环色谱的基础上引入溶剂梯度。在反相色谱中,流动相的洗脱能力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故在循环色谱的上下游色谱柱之间添加水建立溶剂梯度,上游流动相洗脱能力将大于下游流动相洗脱能力,从而使得质谱带后沿的迁移速率大于谱带前沿的迁移速率,谱带因此而被压缩,并抵消非理想因素导致的谱带展宽。发现单独使用甲醇或乙腈均无法去除所有杂质,若想得到合格的主成分,需要经过两步常规制备色谱分离,而使用双柱溶剂梯度循环色谱可将两步制备分离集成为一步:先用甲醇-水作洗脱剂分离部分杂质,然后不将主成分洗脱出系统,直接将洗脱剂更换为乙腈-水继续分离其余杂质。之后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溶剂梯度大小、进料量对分离过程的影响。经过优化,得到合适的分离条件:采用2根1cm×20cm的C8制备柱,原料液浓度2mg/mL,进料量60mL,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洗脱剂分别为甲醇/水(65/35,v/v)和乙腈/水(55/45,v/v),补水量都是0.2mL/min。该条件下,合格产品液浓度3.8mg/mL,收率94.7%。对于正相体系,若采用双柱溶剂梯度循环色谱,为产生与反相体系中同样的溶剂梯度,修饰剂用量是反相体系的10倍,这显然增大有机溶剂的消耗;另外,与反相体系中上下游流量近似相等不同,正相体系中引入溶剂梯度会使下游流量大于上游流量,因此可能会抵消溶剂梯度形成的谱带压缩。所以,不宜采用双柱溶剂梯度循环色谱。由于抗氧化剂中的杂质在正相体系下为前杂,考虑利用顶替效应分离该杂质。常规循环色谱的进料量很小,谱带在循环过程中会很快展宽而降低高度,导致顶替效应减弱,影响杂质的分离。通过增加柱子数目组成一个八柱循环色谱,这样可增大进料量,延缓谱带高度的降低,充分发挥顶替效应对分离杂质的正面影响。研究过程中,考察了进料体积、洗脱体积、循环次数、进料浓度和洗脱剂组成等对分离过程的影响。经过优化,得到了合适的工艺条件:原料液浓度115mg/mL,进料体积40mL,洗脱剂为正己烷/乙酸乙酯(96/4,v/v),洗脱体积36mL,循环次数7次,收率92.1%,产率67.46 g/(L·h),溶剂消耗0.085 L/g。
牛婉蓉[6](2019)在《基于OSMAC策略的滑菇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等真菌中的化合物具有结构新颖、活性显着等特点,是抗生素及农药的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以属于担子菌门(Basidimycoat),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eales),鳞伞属(Pholiota)的滑菇(Pholiota nameko)为研究对象,对其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由于滑菇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可在不同培养条件下产生不同结构类型的化合物,为了充分利用滑菇资源,从中获取更多类型的化合物,本文利用一株菌株产生多种化合物”(One strain-many compounds,OSMAC)的策略,即利用改变培养基组成及配比、培养温度、培养时间、摇床转速、光照、添加生物合成途径前体及关键酶抑制剂等方式来优化菌株的发酵条件,以充分挖掘微生物菌株次级代谢产物的潜力,以期从滑菇中获取更多结构新颖或抑菌活性显着的化合物。本文首先采用OSMAC策略设计了14种不同的发酵条件对滑菇进行发酵培养,并通过HPLC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化学成分多样性分析,发现同一种菌株在不同的发酵条件下产生的化学成分差异显着,并发现了3种发酵条件下滑菇的次级代谢产物较为丰富,即:(1)发酵条件5:GP培养基添加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前体物质石竹烯,24℃恒温,转速150 r/min,摇床培养7天后加底物石竹烯在摇床培养7天后再室温静置7天(循环2次);(2)发酵条件6:滑菇用大米培养基75 g大米加200 mL超纯水,室温静置60天;(3)发酵条件10:滑菇用优化的GP培养基培养,24℃、150 r/min,摇床暗培养30天。随后对在这3种发酵条件下得到的滑菇乙酸乙酯层浸膏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实验采用正向和反相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分析及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各种波谱分析方法,包括核磁共振(1D NMR和2D NMR)、紫外光谱(UV)、质谱(ESI和HRESI)、红外光谱(IR)、旋光光谱(ORD)、圆二色谱(CD)、X射线单晶衍射(X-Ray)等,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如下:(1)从发酵条件6下得到的发酵液乙酸乙酯的浸膏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是化合物:Pyrophen(2),Bicyclo[1.1.0]butane-4-hydroxyl-2-[Benzeneacetic acid,2’-hydroxy-3’,5’-dimethyl-],methyl ester(4),12,15-dihydroxy-cubenol(6);Donacinol(7),(2R,5R,6S,9R)-6,9-epoxy-2,6,10-trimethylhendeca-1,5,10-triol(8),(22E,24R)-Ergosta-7,22-dien-3β,5α,6β-triol(15),其中新化合物2个,分别是化合物4和6,化合物2的绝对构型是通过X-Ray单晶衍射确定的,化合物类型涉及苯环衍生物、倍半萜、甾醇等。2、从发酵条件10下得到的发酵液乙酸乙酯的浸膏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是化合物:(3R,6S,7S,8R,10S)-3,7,14-trihydroxy-1-sterpurene(1),3βH-7βH-3,11-dihydroxyeremophil-1(10)-en-2-one(3),12,13,14,15-tetramethyl-4-hydro-xy-2-en-6-oxo-hexahydro-1H-Indene(5),Butanedioic acid,2-hydroxy-2-(1-methylethyl)-1,4-dimethyl ester(9),1,3-Diethyl ester-2-methyl ester citric acid(10),Diethyl(2R)-2-hydroxy-2-methylsuccinate(11),Succinic acid(12),β-Sitosterol methyl ether(14),β-sitosterol(17),Daucosterol(18);其中新化合物3个(1、3、5)。化合物类型涉及sterpurane类型倍半萜,cadinane类型倍半萜、孤木烷型倍半萜、酸酯类、谷甾醇及麦角甾醇等。其中化合物1的绝对构型是通过X-Ray单晶衍射确定的,化合物3的绝对构型是通过ECD计算确定的。3、从发酵条件5下得到的发酵液乙酸乙酯的浸膏中分离鉴定了2个甾醇类化合物,分别是化合物:(22E,24R)-Ergosta-7,22-dien-3β-methoxy(13),(22E,24R)-Ergosta-7,22-dien-3β-ol(16)。最后对从滑菇中分到的部分量大的单体化合物用K-B法进行初步的抑菌活性检测,选用的细菌菌株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以及革兰氏阴性菌大肠埃希菌。结果表明,化合物1、2、5、12、14、15和17的抑菌圈直径均小于7mm,即对这四种细菌均未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活性。
徐晓东[7](2019)在《草菇特征风味物质的鉴定及呈味肽的制备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草菇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挥发性特征风味物质进行了鉴定;然后对其呈味物质的提取进行了优化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鲜味呈味肽进行了分离纯化鉴定及呈味特性的研究。对提升我国的草菇产品附加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为其他食用菌调味基料的开发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溶剂辅助风味蒸发,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气相色谱嗅闻技术来鉴定草菇中的主要香气成分,最后通过缺失和香气重组确定关键香气化合物。结果表明:β-二氢-紫罗兰酮,1-辛烯-3-酮,1-辛烯-3-醇,桃醛,3-辛醇,3-辛酮,2-辛酮,己醛,2-甲基丁醛,莰烯,香芹酮,2-壬酮和苯乙醛为草菇中关键的芳香化合物。(2)采用高压蒸煮、常压蒸煮和酶解提取草菇中的呈味物质,分别以制备液的固形物含量、感官评价结果以及水解度为评价依据,对提取工艺分别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高压蒸煮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5,时间1.5h,压力40kPa;常压蒸煮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5,时间2h,温度100℃;酶解最优提取条件为:纤维素酶和风味蛋白酶分步作用,料液比为1:40,酶解时间各1.5h,其中纤维素酶的温度为45℃,pH 3.5,添加量为底物质量的0.5%;风味蛋白酶的温度为50℃,pH 6.0,添加量为底物质量的0.4%。(3)研究常压蒸煮、高压蒸煮以及酶解处理3种预处理方法对草菇呈味物质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提取方法对草菇呈味物质释放的影响不尽相同,常压蒸煮、高压蒸煮和酶解作用后,小于500Da组分的含量都有增加,以高压蒸煮的增加最为明显。高压蒸煮制备液中,小于3000 Da的组分含量最多,表明高压蒸煮是草菇呈味肽高效制备方法之一。(4)使用超滤,凝胶过滤色谱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从草菇中分离和纯化呈味肽,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测定呈味肽的氨基酸序列,最终鉴定出3个肽,氨基酸序列为ASNMSDL,YYGSNSA和LQPLNAH。对这些鉴定出来的肽进行固相合成,并做进一步的感官分析,研究其味觉特性,鲜味增强效果,以及剂量-反应关系。结果表明ASNMSDL具有轻微的鲜味增强作用,LQPLNAH具有强烈的鲜味增强作用,YYGSNSA没有鲜味增强作用,ASNMSDL和LQPLNAH在味精溶液中鲜味增强阈值分别为13.58 mmol/L和18.95 mmol/L。
从扬[8](2018)在《硝基邻甲苯胺异构体溶剂结晶分离的相平衡热力学研究》文中认为4-硝基邻甲苯胺和6-硝基邻甲苯胺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和染料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以及印染、橡胶和制药等行业。目前工业上多采用邻甲苯胺硝化法生产4-硝基邻甲苯胺和6-硝基邻甲苯胺,该生产工艺选择性不高,同时产生4-硝基邻甲苯胺和6-硝基邻甲苯胺。溶剂结晶具有能耗低,操作方法简单等优点可有效弥补现有水蒸气蒸馏分离方法的不足。溶剂结晶的基础是溶解度数据,但是目前4-硝基邻甲苯胺和6-硝基邻甲苯胺的溶解度数据相对缺乏。本文研究了两种异构体在纯溶剂和混合溶剂中的固-液相平衡,为4-硝基邻甲苯胺和6-硝基邻甲苯胺的分离提供基础数据。1、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分别测定了 4-硝基邻甲苯胺在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丙酮、乙腈、2-丁酮、甲苯和环己烷以及6-硝基邻甲苯胺在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乙酸乙酯、丙酮、乙腈、1,4-二氧六环、甲苯和环己烷等纯溶剂体系中的相平衡。随着温度的升高,4-硝基邻甲苯胺和6-硝基邻甲苯胺在纯溶剂中的溶解度都不断增大。在同一温度下,4-硝基邻甲苯胺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2-丁酮>丙酮>乙酸乙酯>乙腈>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异丙醇>甲苯>环己烷;6-硝基邻甲苯胺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1,4-二氧六环>丙酮>乙酸乙酯>乙腈>甲苯>正丙醇>乙醇>异丙醇>甲醇>环己烷。将实验数据采用Apelblat模型、λh模型、Wilson模型和NRTL模型进行关联,其平均相对偏差(RAD)均小于2.44%,均方根偏差(RMSD)值均不超过49.86×10-4,且Apelblat模型关联结果更好。讨论了溶剂效应并计算了 4-硝基邻甲苯胺和6-硝基邻甲苯胺在溶液中混合吉布斯自由能、混合焓、混合熵、无限稀释活度系数和无限稀释超额焓等混合性质。2、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测定了硝基邻甲苯胺异构体在(乙酸乙酯+甲醇)、(乙酸乙酯+乙醇)、(乙酸乙酯+正丙醇)和(乙酸乙酯+异丙醇)混合体系中的相平衡,4-硝基邻甲苯胺和6-硝基邻甲苯胺的溶解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混合溶剂中乙酸乙酯溶剂含量的增加,溶解度均不断增大。并且4-硝基邻甲苯胺和6-硝基邻甲苯胺在四种混合体系中均未出现增溶现象。采用Jouyban-Acree模型、van’tHoff-Acree模型、Apelblat-Acree模型、Sun模型和Ma模型对混合溶剂中溶解度数据进行关联,平均相对偏差(RAD)均不超过0.63%,均方根偏差(RMSD)值均不大于4.06× 10-4,关联结果较好。且Jouyban-Acree模型更为适合。同时,计算了 4-硝基邻甲苯胺和6-硝基邻甲苯胺在四种混合溶剂中的优先溶剂化参数,其中乙酸乙酯(1)+甲醇(2)体系0<x1<0.25(0.30),乙酸乙酯(1)+乙醇(2)体系0<x1<0.376,乙酸乙酯(1)+正丙醇(2)体系0<x1<0.434和乙酸乙酯(1)+异丙醇(2)体系0<x1<0.216(0.45),δx1,3为负值,溶质被醇优先溶剂化。在四个混合体系的其他乙酸乙酯含量下,δx1,3为正值,溶质被乙酸乙酯优先溶剂化。3、采用湿渣法测定了 293.15 K、303.15 K和313.15 K下4-硝基邻甲苯胺-6-硝基邻甲苯胺-乙酸乙酯和313.15 K、323.15 K和333.15 K温度下4-硝基邻甲苯胺-6-硝基邻甲苯胺-甲苯三元体系相平衡,获得了不同温度和溶剂下的三元相图。随着温度的升高,共结晶区不断减小。在同一温度下,4-硝基邻甲苯胺的结晶区比6-硝基邻甲苯胺的结晶区大,尤其是在甲苯体系中,更为明显,甲苯溶剂更有利于分离硝基邻甲苯胺产品混合物。并采用Wilson模型和NRTL模型对数据进行关联,关联结果较好,说明这两个模型都能很好的关联4-硝基邻甲苯胺+6-硝基邻甲苯胺+乙酸乙酯/甲苯三元体系。
杨秀娟[9](2017)在《氯雷他定结晶过程研究》文中指出氯雷他定作为一种抗过敏类的药物,因其具有药效好、见效快和药效持久的特点,并且使用安全,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花粉症等。但是,目前对氯雷他定的研究多是针对其合成工艺和制剂的研究,很少有对其进行固液相平衡及结晶方面的研究。本文通过实验与理论的结合,系统地研究了氯雷他定的结晶过程。通过激光动态法,实验测定氯雷他定在十种纯溶剂(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丙醇、正丁醇、正戊醇、乙腈、丙酮、乙酸乙酯和DMF)和两种混合溶剂(甲醇+乙腈、正戊醇+乙腈)中的溶解度数据。在所选定的溶剂中,温度升高时,氯雷他定的溶解度都在不断增大。在纯溶剂中,氯雷他定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正戊醇>正丁醇、甲醇>正丙醇>DMF>乙醇、乙酸乙酯>丙酮>异丙醇>乙腈。在两种混合溶剂中,氯雷他定的溶解度则分别随着甲醇和正戊醇摩尔组成的增大而出现先增后减的现象。使用简化的Apelblat方程、三参数van’t Hoff方程和Jouyban-Acree(J-A)模型拟合不同溶剂中的测得的溶解度数据,,都得到了较好的拟合结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氯雷他定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时的热力学函数。另外,通过实验研究了氯雷他定在乙醇溶剂中的介稳区。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XRP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DTG)四种表征方法对氯雷他定原料进行表征分析。通过冷却结晶工艺制备在乙醇溶剂中生长的氯雷他定晶体,借助Material Studio软件,利用该晶体的XRPD谱图,解析该晶体的晶体结构,并使用不同模型预测其晶习。以氯雷他定在乙醇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为基础,采用控制变量法考察不同操作条件(溶液初始浓度、搅拌速率、降温速率、冷却终温、养晶时间、是否加晶种)对所得样品的晶习和粒度产生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所确定出的相对较好的结晶工艺条件为:初始溶液浓度是26.91%,搅拌速率是200rpm,降温速率取0.8℃/min,冷却终温是10℃,养晶时间选1.5 h,并且添加晶种。本课题通过对氯雷他定溶解性能和结晶工艺的研究为其在工业领域的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崔雪君[10](2017)在《头孢噻肟钠杂质谱分析与控制》文中研究指明头孢噻肟钠,临床上用于各种敏感菌的感染。本文针对华北制药产品中含量大于0.10%的未知杂质X,对其杂质谱及色级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结果可促进生产工艺的提高和完善,使该产品质量符合FDA及ICH要求,并作为DMF文件的基础支撑,为实现国际注册、进入国际规范市场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支撑。依据HPLC法,采用现行中国药典和欧洲药典色谱条件对头孢噻肟钠供试品进行分离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分析结果,通过验证专属性、系统适用性等项目,核实欧洲药典头孢噻肟钠有关物质检查方法(方法二,下同)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同时得到头孢噻肟钠供试品的杂质谱,其中5种杂质含量超过0.10%,包括未知杂质X。结合实际生产工艺,推测头孢噻肟钠产品中的潜在杂质,利用色谱保留信息,采用方法二对已有标准品的原料或中间体单独进样分析,并借助LC-MS、IR、NMR等信息来确证5种目标杂质的结构,得到了未知杂质X的结构信息,同时确证方法二可用于测定头孢噻肟二聚物。利用现行中国药典的凝胶色谱技术,依据分子排阻机制,通过两种流动相的转换,以自身对照外标法定量测定头孢噻肟钠供试品中二聚物含量,测定结果偏低,偏差大,重现性差。比较发现方法二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准确度高、耗时短、分离分析一次完成、分析样品量少,能有效控制二聚物的含量。设计不同加速实验,对于不同破坏程度下的头孢噻肟钠供试品溶液,按溶液颜色比较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其色级稳定性,按方法二测定杂质含量的变化,考察其在不同环境下的降解途径和速率,发现头孢噻肟钠的色级稳定性与其杂质谱有一定关系,生产或存贮过程中应避免水分、高温、光照、酸、碱、氧化剂的存在,从而保证药品的质量。方法二可用于同时考察头孢噻肟钠杂质、二聚物、色级稳定性,可以用于分析头孢噻肟钠的完全杂质谱。
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噻肟酸乙酯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噻肟酸乙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硝基乙酰苯胺异构体溶剂结晶分离的固液相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硝基乙酰苯胺简介 |
1.2 硝基乙酰苯胺的合成及分离方法 |
1.3 固-液体系相平衡理论及热力学模型 |
1.3.1 固-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方法 |
1.3.2 固-液相平衡计算的热力学模型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1.4.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硝基乙酰苯胺在纯溶剂中的溶解度研究 |
2.1 实验概述 |
2.1.1 实验仪器及型号 |
2.1.2 主要试剂及规格 |
2.1.3 实验设备 |
2.1.4 液相色谱分析条件 |
2.1.5 标准曲线的测定 |
2.1.6 实验操作步骤 |
2.1.7 溶解度数据的计算 |
2.1.8 实验可靠性验证 |
2.2 固体的表征 |
2.2.1 DSC-TGA表征 |
2.2.2 XRD表征 |
2.3 纯溶剂中的溶解度结果分析 |
2.3.1 2-硝基乙酰苯胺在纯溶剂中的溶解度 |
2.3.2 3-硝基乙酰苯胺在纯溶剂中的溶解度 |
2.3.3 4-硝基乙酰苯胺在纯溶剂中的溶解度 |
2.3.4 溶剂效应 |
2.4 纯溶剂中的溶解度模型关联 |
2.4.1 目标函数 |
2.4.2 偏差计算 |
2.4.3 硝基乙酰苯胺模型关联结果 |
2.5 纯溶剂中的热力学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硝基乙酰苯胺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研究 |
3.1 实验过程 |
3.1.1 混合溶剂的配制及溶解度数据计算 |
3.1.2 溶解度的测定 |
3.1.3 密度的测定 |
3.2 XRD表征 |
3.3 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结果分析 |
3.3.1 2-硝基乙酰苯胺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 |
3.3.2 3-硝基乙酰苯胺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 |
3.3.3 4-硝基乙酰苯胺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 |
3.4 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模型关联 |
3.5 混合溶剂中的热力学分析 |
3.5.1 标准溶解焓 |
3.5.2 混合体系的转移性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硝基乙酰苯胺-溶剂三元体系的溶解度研究 |
4.1 实验原理 |
4.2 实验概述 |
4.2.1 实验设备 |
4.2.2 实验操作步骤 |
4.3 三元体系相平衡溶解度结果分析 |
4.4 三元体系相平衡的模型关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高产氨基态氮菌株的筛选及在黄酒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酒曲概述 |
1.1.1 酒曲的种类 |
1.1.2 微生物功能 |
1.2 黄酒概述 |
1.2.1 黄酒的种类与分布 |
1.2.2 黄酒的功能性成分 |
1.3 氨基态氮概述 |
1.3.1 氨基态氮的产生机制 |
1.3.2 氨基态氮的检测 |
1.4 氨基甲酸乙酯概述 |
1.4.1 氨基甲酸乙酯产生机制 |
1.4.2 氨基甲酸乙酯的危害 |
1.4.3 氨基甲酸乙酯的检测方法 |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本文创新点 |
1.5.3 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产蛋白酶菌株和尿素利用菌株的筛选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原材料 |
2.1.2 试剂 |
2.1.3 培养基 |
2.1.4 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酒曲预处理 |
2.2.2 高产蛋白酶菌株和尿素利用菌株初筛 |
2.2.3 高产蛋白酶菌株和尿素利用菌株复筛 |
2.2.4 高产蛋白酶菌株和尿素利用菌株鉴定 |
2.2.5 黄曲霉菌株毒理实验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蛋白酶菌株和尿素利用菌株初筛 |
2.3.2 蛋白酶菌株和尿素利用菌株复筛 |
2.3.3 蛋白酶菌株和尿素利用菌株鉴定 |
2.3.4 黄曲霉菌株毒理试验 |
2.4 小结 |
第3章 黄酒酿造酒曲制曲工艺优化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原材料 |
3.1.2 试剂 |
3.1.3 培养基 |
3.1.4 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酒曲制作与黄酒发酵工艺初探 |
3.2.2 酒曲制作过程中添加物的选择 |
3.2.3 酒曲制作过程中单因素实验 |
3.2.4 CCD响应面优化 |
3.2.5 BP神经网络耦合遗传算法优化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酒曲制作过程中添加物的选择 |
3.3.2 制曲单因素对氨基态氮的影响 |
3.3.3 CCD响应面优化 |
3.3.4 BP神经网络耦合遗传算法优化 |
3.4 小结 |
第4章 黄酒发酵工艺优化 |
4.1 材料与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黄酒发酵过程中单因素实验 |
4.2.2 BBD响应面优化 |
4.2.3 BP神经网络耦合遗传算法优化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黄酒发酵过程中单因素对氨基态氮的影响 |
4.3.2 BBD响应面优化 |
4.3.3 BP神经网络耦合遗传算法优化 |
4.4 小结 |
第5章 降低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措施初探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原材料 |
5.1.2 试剂 |
5.1.3 培养基 |
5.1.4 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菌株抗性试验 |
5.2.2 黄酒发酵实验 |
5.2.3 黄酒中尿素含量检测 |
5.2.4 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检测 |
5.3 结果分析 |
5.3.1 菌株抗性试验 |
5.3.2 黄酒发酵实验 |
5.3.3 黄酒中尿素含量检测 |
5.3.4 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检测 |
5.4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4)头孢曲松钠杂质分析方法及致敏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头孢曲松钠小分子杂质分析方法研究 |
1 头孢曲松钠杂质来源、结构及现行标准分析方法 |
2 头孢曲松钠小分子杂质分析方法的研究 |
2.1 分析方法及条件 |
2.2 方法学验证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梯度洗脱方法建立 |
3.2 系统适用性方法确定 |
3.3 结果分析及比较 |
4 小结 |
第二章 头孢曲松钠聚合物杂质分析方法研究 |
1 头孢曲松钠聚合物杂质研究现状 |
2 基于分子排阻色谱的方法研究及优化 |
2.1 分析方法及条件 |
2.2 TSK法与药典G-10 凝胶色谱法比较 |
3 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分析方法研究 |
3.1 分析方法及条件 |
3.2 结果及讨论 |
4 聚合物指针性杂质研究 |
4.1 二维液相-质谱分析方法及条件 |
4.2 聚合物指针性杂质的确定及结构推测 |
5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的聚合物分析方法建立 |
5.1 分析方法及条件 |
5.2 方法学验证 |
5.3 结果与讨论 |
6 小结 |
第三章 头孢曲松钠杂质致敏性研究 |
1 头孢曲松钠过敏反应研究现状 |
2 DPRA研究头孢曲松钠杂质致敏性 |
2.1 DPRA方法的建立 |
2.2 杂质致敏性结果及分析 |
3 国内外产品致敏性差异研究 |
3.1 小鼠腘窝淋巴结试验方法的建立 |
3.2 产品致敏性差异结果及分析 |
4 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头孢菌素聚合物杂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5)循环色谱分离药物中微量杂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药物杂质 |
1.1.1 药物杂质概述 |
1.1.2 药物杂质分析 |
1.1.3 药物杂质分离 |
1.2 循环色谱 |
1.2.1 基本原理 |
1.2.2 循环结构 |
1.2.3 操作方式 |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反相体系 |
2.1 分离任务与目标 |
2.2 实验装置与材料 |
2.2.1 双柱溶剂梯度循环色谱装置 |
2.2.2 实验材料 |
2.3 分析方法 |
2.4 实验方案 |
2.4.1 流动相筛选 |
2.4.2 分离条件设计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甲醇-水阶段 |
2.5.2 乙腈-水阶段 |
2.5.3 进料量的影响 |
2.5.4 与双柱循环色谱比较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正相体系 |
3.1 分离任务与目标 |
3.2 分离方案选择与分离过程描述 |
3.2.1 分离方案选择 |
3.2.2 分离过程描述 |
3.3 实验装置与材料 |
3.3.1 实验装置 |
3.3.2 实验材料 |
3.4 分析方法 |
3.5 可行性预实验 |
3.6 主要分离条件的影响 |
3.6.1 进料体积的影响 |
3.6.2 洗脱体积的影响 |
3.6.3 切换次数的影响 |
3.6.4 杂质4含量的影响 |
3.6.5 流量的影响 |
3.6.6 进料浓度的影响 |
3.6.7 洗脱剂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基于OSMAC策略的滑菇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化合物结构 |
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球盖菇科真菌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1.1 萜类 |
1.1.2 甾醇类 |
1.1.3 酯类 |
1.1.4 多糖类 |
1.1.5 氨基酸类 |
1.1.6 矿质元素 |
1.1.7 其它化学成分 |
1.2 球盖菇科真菌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1.2.1 抗肿瘤作用 |
1.2.2 清除自由基及抗氧化作用 |
1.2.3 免疫作用 |
1.2.4 抑菌作用 |
1.2.5 降血糖 |
1.2.6 降血脂 |
1.2.7 其它药理活性 |
1.3 OSMAC方法的概述 |
1.3.1 OSMAC策略在天然药物化学中的应用 |
1.4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1.5.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OSMAC策略优化滑菇的发酵条件 |
2.1 前言 |
2.2 实验仪器、材料及试剂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试剂 |
2.3 实验原理 |
2.4 不同条件下发酵液的制备与分析 |
2.4.1 不同培养基的制作 |
2.4.2 接种与培养 |
2.4.3 不同发酵条件下的发酵液的制备 |
2.4.4 HPLC法分析不同条件下的发酵产物 |
2.5 讨论 |
第三章 滑菇发酵液化学成分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试剂 |
3.3 三种发酵液浸膏的制备 |
3.3.1 培养基的配制 |
3.3.2 种子液的制备 |
3.3.3 接种与培养 |
3.3.4 萃取 |
3.4 滑菇乙酸乙酯层部分的分离与纯化 |
3.4.1 滑菇浸膏的分离与纯化 |
3.4.2 部分化合物分离纯化示意图 |
3.5 实验结果与结构鉴定 |
3.5.1 实验结果 |
3.5.2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及波谱数据 |
3.6 讨论 |
第四章 滑菇中部分单体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实验器具及培养基制备灭菌 |
4.3.2 菌悬液的制备 |
4.3.3 含菌平板的制备 |
4.3.4 单体化合物的抑菌试验 |
4.4 实验结果 |
4.5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部分化合物的谱图及单晶结构 |
附录Ⅱ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7)草菇特征风味物质的鉴定及呈味肽的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形势 |
1.2 食用菌风味研究进展 |
1.2.1 食用菌香气物质研究进展 |
1.2.2 食用菌呈味物质研究进展 |
1.3 食用菌风味物质的分析 |
1.3.1 食用菌香气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
1.3.2 食用菌呈味物质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
1.3.2.1 食用菌呈味物质的提取 |
1.3.2.2 食用菌呈味物质的分离鉴定 |
1.4 食用菌呈味肽的分离 |
1.4.1 超滤技术 |
1.4.2 凝胶色谱分离技术 |
1.4.3 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 |
1.5 食用菌呈味肽的鉴定研究概况 |
1.5.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
1.5.2 核磁共振技术 |
1.6 本课题立题背景和意义 |
第二章 草菇特征香气物质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标准品 |
2.2.2 实验材料 |
2.2.3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提取 |
2.3.1.1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 |
2.3.1.2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SAFE) |
2.3.2 色谱柱的选择 |
2.3.3 GC-MS分析 |
2.3.4 特征香气物质的GC-O鉴定 |
2.3.5 香气物质的定量 |
2.3.5.1 标准曲线的建立 |
2.3.5.2 香气活力值的确定 |
2.3.6 感官分析 |
2.3.7 香气缺失实验 |
2.3.8 香气重组实验 |
2.3.9 香气轮廓分析 |
2.3.10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草菇香气物质的GC-MS分析 |
2.4.2 草菇香气物质的GC-O分析 |
2.4.3 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和OAV分析 |
2.4.4 香气缺失 |
2.4.5 香气重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草菇水溶性风味提取物的制备优化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原料预处理 |
3.3.2 新鲜草菇基本理化特性测定 |
3.3.3 草菇水溶性风味物质的提取 |
3.3.4 感官评价方法的建立 |
3.3.5 提取条件的筛选及优化 |
3.3.5.1 高压蒸煮条件的优化 |
3.3.5.2 常压蒸煮条件的优化 |
3.3.5.3 酶解条件的优化 |
3.3.6 数据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草菇基本成分 |
3.4.2 高压蒸煮条件优化结果 |
3.4.2.1 压力对高压蒸煮过程的影响 |
3.4.2.2 料液比对高压蒸煮过程的影响 |
3.4.2.3 蒸煮时间对高压蒸煮过程的影响 |
3.4.3 常压蒸煮条件优化结果 |
3.4.3.1 料液比对常压蒸煮过程的影响 |
3.4.3.2 蒸煮温度对常压蒸煮过程的影响 |
3.4.3.3 蒸煮时间对常压蒸煮过程的影响 |
3.4.4 酶解条件优化结果 |
3.4.4.1 料液比对酶解过程的影响 |
3.4.4.2 时间对复合酶解过程的影响 |
3.4.4.3 pH对复合酶解过程的影响 |
3.4.4.4 温度对复合酶解过程的影响 |
3.4.4.5 加酶量对复合酶解过程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草菇呈味物质释放规律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原料前处理 |
4.3.2 草菇样品的不同处理 |
4.3.2.1 草菇酶解液的制备 |
4.3.2.2 草菇常压蒸煮液的制备 |
4.3.2.3 草菇高压蒸煮液的制备 |
4.3.3 呈味物质的测定 |
4.3.3.1 可溶性糖测定 |
4.3.3.2 有机酸测定 |
4.3.3.3 游离氨基酸测定 |
4.3.3.4 5'-核苷酸测定 |
4.3.3.5 分子质量分布测定 |
4.3.4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处理方法对草菇可溶性糖及糖醇含量的影响 |
4.4.2 不同处理方法对草菇中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
4.4.3 不同处理方法对草菇中的游离氨基酸及5’-核苷酸的影响 |
4.4.4 不同处理方法对草菇中肽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草菇呈味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原料与试剂 |
5.2.2 主要仪器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草菇粗提液的制备 |
5.3.2 草菇呈味肽的分离纯化 |
5.3.2.1 超滤 |
5.3.2.2 凝胶色谱分离 |
5.3.2.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 |
5.3.3 通过UPLC-Q-TOF/ MS鉴定呈味肽 |
5.3.4 感官评价 |
5.3.4.1 超滤后三种馏分的感官评价 |
5.3.4.2 滋味稀释分析(TDA) |
5.3.4.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组分的感官评价 |
5.3.4.4 合成肽的定性描述性感官分析 |
5.3.4.5 合成肽与其组成氨基酸的比较评价 |
5.3.5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三种超滤组分的感官评价 |
5.4.2 凝胶色谱分离组分的滋味稀释分析 |
5.4.3 反相液相色谱分离组分的感官评价 |
5.4.4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鉴定肽序列 |
5.4.5 三种合成肽的感官评估 |
5.4.5.1 合成肽的描述性评价 |
5.4.5.2 剂量反应实验 |
5.4.5.3 合成肽及其组成氨基酸混合物的感官评价比较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8)硝基邻甲苯胺异构体溶剂结晶分离的相平衡热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部分 前言 |
1.1 硝基邻甲苯胺的性质及用途 |
1.2 硝基邻甲苯胺的制备及分离方法 |
1.3 固-液相平衡数据测定及热力学模型简介 |
1.3.1 固-液相平衡的测定方法 |
1.3.2 固-液相平衡数据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
1.3.3 固-液相平衡的热力学模型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2部分 硝基邻甲苯胺在纯溶剂中的相平衡研究 |
2.1 实验概述 |
2.1.1 实验仪器 |
2.1.2 主要试剂及规格 |
2.1.3 实验装置 |
2.1.4 实验步骤 |
2.2 分析方法 |
2.2.1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 |
2.2.2 X-射线衍射分析 |
2.3 数据处理 |
2.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2 溶解度的计算 |
2.3.3 偏差计算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晶型结构分析 |
2.4.2 4-硝基邻甲苯胺在纯溶剂中的溶解度 |
2.4.3 6-硝基邻甲苯胺在纯溶剂中的溶解度 |
2.4.4 溶剂效应 |
2.4.5 溶解度的关联 |
2.4.6 硝基邻甲苯胺异构体在纯溶剂中的混合性质 |
2.5 小结 |
第3部分 硝基邻甲苯胺在混合溶剂中的相平衡研究 |
3.1 实验概述 |
3.1.1 混合溶剂的配制与溶解度计算 |
3.1.2 溶解度的测定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硝基邻甲苯胺异构体在四种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 |
3.2.2 硝基邻甲苯胺异构体在混合溶剂中溶解度的关联 |
3.2.3 硝基邻甲苯胺异构体在混合溶剂中的优先溶剂化 |
3.3 小结 |
第4部分 硝基邻甲苯胺-溶剂三元体系相平衡 |
4.1 实验概述 |
4.1.1 实验原理 |
4.1.2 实验步骤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三元体系相平衡数据 |
4.2.2 三元体系相平衡数据的关联 |
4.3 小结 |
第5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氯雷他定结晶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氯雷他定的简介 |
1.2 氯雷他定的合成 |
1.3 氯雷他定含量的测定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氯雷他定结晶热力学研究 |
2.1 热力学理论 |
2.1.1 溶解度的测定 |
2.1.2 溶解度模型 |
2.1.3 溶解度模型验证 |
2.1.4 热力学函数 |
2.1.5 介稳区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溶解度的测定 |
2.2.4 介稳区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氯雷他定在单一溶剂中的溶解度 |
2.3.2 氯雷他定在二元混合体系中的溶解度 |
2.3.3 热力学函数 |
2.3.4 介稳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氯雷他定晶体结构解析及晶习预测 |
3.1 理论部分 |
3.1.1 晶体结构概述 |
3.1.2 晶体结构的测定 |
3.1.3 晶习及晶习预测 |
3.1.4 晶体的表征 |
3.2 实验部分 |
3.2.1 氯雷他定的表征分析 |
3.2.2 晶体结构解析及晶习预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氯雷他定结晶工艺研究 |
4.1 概述 |
4.1.1 结晶方法 |
4.1.2 结晶过程原理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步骤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溶液浓度对氯雷他定结晶的影响 |
4.3.2 搅拌速率对氯雷他定结晶的影响 |
4.3.3 降温速率对氯雷他定结晶的影响 |
4.3.4 冷却终温对氯雷他定结晶的影响 |
4.3.5 养晶时间对氯雷他定结晶的影响 |
4.3.6 是否加晶种对氯雷他定结晶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附件 |
(10)头孢噻肟钠杂质谱分析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头孢噻肟钠简介 |
1.2 课题背景 |
1.3 头孢噻肟钠的合成方法 |
1.4 头孢噻肟钠的特点 |
1.4.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结构特点 |
1.4.2 头孢噻肟钠的特点 |
1.5 杂质谱 |
1.5.1 杂质来源 |
1.5.2 杂质谱概念 |
1.5.3 杂质谱控制的意义 |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头孢噻肟钠杂质谱分析方法的选择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1.2 中国药典2015版实验方法(方法一)考察 |
2.1.3 欧洲药典8.0版实验方法(方法二)考察 |
2.2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头孢噻肟钠杂质鉴定及结构确证 |
3.1 杂质可能产生的途径分析 |
3.2 头孢噻肟钠样品中的潜在杂质 |
3.3 已知杂质的鉴定 |
3.4 利用LC-MS初步确证主要杂质结构信息 |
3.5 LC-MS结果的证实 |
3.5.1 杂质对照品去乙酰头孢噻肟内酯的合成 |
3.5.2 杂质峰RRT0.7623的鉴定及结构确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头孢噻肟钠中高分子杂质的分析 |
4.1 头孢噻肟钠的聚合特性 |
4.1.1 高分子杂质的来源 |
4.1.2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聚合特性 |
4.1.3 头孢噻肟二聚物的结构特点 |
4.2 头孢噻肟二聚物的分析方法 |
4.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2.2 分子排阻色谱法 |
4.2.3 HPLC法 |
4.3 高效分子排阻色谱法(HPSEC,方法三)定量测定头孢噻肟二聚物 |
4.3.1 系统适用性试验 |
4.3.2 头孢噻肟二聚物的测定 |
4.3.3 方法学验证 |
4.4 方法二与方法三测定结果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头孢噻肟钠色级稳定性与其杂质谱之间的关系 |
5.1 影响头孢噻肟钠色级的因素 |
5.2 头孢噻肟钠的结构特点 |
5.3 色级稳定性的考察方法 |
5.3.1 溶液颜色检查法 |
5.3.2 HPLC法(方法二) |
5.4 头孢噻肟钠色级稳定性的考察 |
5.4.1 溶液稳定性试验 |
5.4.2 加热破坏试验 |
5.4.3 光照破坏试验 |
5.4.4 酸破坏试验 |
5.4.5 碱破坏试验 |
5.4.6 氧化破坏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噻肟酸乙酯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AE-活性酯反应结晶过程研究[D]. 芮姣.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1
- [2]硝基乙酰苯胺异构体溶剂结晶分离的固液相平衡研究[D]. 鲍玉新. 扬州大学, 2021(08)
- [3]高产氨基态氮菌株的筛选及在黄酒中的应用[D]. 陈孝.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3)
- [4]头孢曲松钠杂质分析方法及致敏性研究[D]. 邹谨霜.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9(08)
- [5]循环色谱分离药物中微量杂质的研究[D]. 杨政伟. 浙江大学, 2019(03)
- [6]基于OSMAC策略的滑菇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研究[D]. 牛婉蓉.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7]草菇特征风味物质的鉴定及呈味肽的制备研究[D]. 徐晓东.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19(02)
- [8]硝基邻甲苯胺异构体溶剂结晶分离的相平衡热力学研究[D]. 从扬. 扬州大学, 2018(01)
- [9]氯雷他定结晶过程研究[D]. 杨秀娟. 北京化工大学, 2017(04)
- [10]头孢噻肟钠杂质谱分析与控制[D]. 崔雪君. 河北科技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