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通”的最大障碍是“一边一国”(论文文献综述)
王梦[1](2020)在《“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文中指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同胞血脉相通,骨肉相连,共同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甲午战败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并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这给“台独”的产生提供了土壤。二战后,美国对台野心充分暴露,不断插手台湾问题,成为“台独”背后的重要推手。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历史因素和西方反华势力的纵容、扶持下,“台独”开始滋生,并对两岸关系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九二共识”以来,为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两岸关系特点,审时度势,制定了灵活的政策,开展了大量工作。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这一研究多侧重于时事政治的角度进行考察,而从宏观向度出发,进行历史的、系统地研究较为薄弱。加之,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致使两岸关系愈发紧张。2019年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2020年是《反分裂国家法》实施15周年,因此,无论是基于学术研究切入点来说,还是从时间节点来看,全面检视“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实践,总结经验,启示未来,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综上考虑,本文以“台独”作为基本要素和切入点,在承袭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多源搜集和爬梳中国共产党有关此问题的文献、档案馆馆藏档案、代表性党报承载的报道、网络电子图文数据库以及国外的部分史料等,立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历史发展为脉络,系统地考察“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实践逻辑,总结历史经验,以期为今后反“台独”工作的开展提出浅薄建议。具体而言,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以及理论意义、现实意义。系统地论述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的基本方面,扼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不足。第二章是有关“台独”的相关概述。本章主要阐释了本研究核心概念的基本方面,从“台独”的产生发展、基本特点及危害三个维度进行了探究。首先,从台湾岛内的社会历史背景、美日为主的早期海外“台独”活动、渐趋猖獗的岛内“台独”活动等方面分析了该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其次,在此基础之上,归纳概括了“台独”的基本特点。最后,总结了“台独”对台湾同胞福祉、中国核心利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危害。第三章是“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依据和基础。本部分主要分析了“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主要以什么为依据,在什么基础上进行反“台独”工作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主权的学说以及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台独”的相关论述是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有关台湾法律地位的国际法理据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反分裂国家法》等国内法律是反“台独”工作的法律依据。从新中国成立至“九二共识”确立这段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实践是本研究的实践基础。第四章是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具体而言,该章节较为详细地回顾了“九二共识”的确立以及“汪辜会谈”的进行,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主动打破两岸关系僵局,以进行政治对话和促进两岸经贸人文交流的形式遏制“台独”发展,重点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与以李登辉为首的“台独”分裂势力的斗争。最后,总结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取得的成效。第五章是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具体而言,本章主要回顾和论述了新世纪后,中国共产党面对猖獗的“台独”分裂活动所进行的斗争,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两岸关系形势下,凝聚海内外反“台独”合力进行的反“台独”斗争,总结了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成效及其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意义。第六章是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其与第四章、第五章共同构成了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具体而言,本章系统总结和概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新理念,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以和平发展思想巩固反“台独”成果的具体措施,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坚决遏制台湾当局谋求“国际空间”的“台独”分裂活动,以及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美国政府和美国国会的涉台行为。最后,本章简要总结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第七章是“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经验与启示。本部分是规律性凝练与前瞻性启示。本章首先从始终坚持原则性问题不动摇、始终坚持反对“台独”不妥协、注重反“台独”工作方式方法、高度重视两岸人民力量作用、充分发挥大陆的主导性作用五个方面总结了“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基本经验。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尚未彻底解决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保持大陆自身发展进步势头、继续巩固一个中国原则共识、持续深化两岸各项交流合作、政治措施与军事手段相结合、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大势等建议和启示。总而言之,“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面对风云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对各种“台独”分裂图谋和活动,进行了有理、有力、有节地斗争,有效地遏制了“台独”分裂活动,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因此,系统地梳理与研究“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实践逻辑,深刻总结经验,以期对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有所裨益。
吴惠秋[2](2019)在《坚持以和平统一为解决台湾问题上策——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文中研究指明40年前的1979年元旦,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对台政策的重要文告《告台湾同胞书》,这是自1949年两岸分离后,中国中央政府对台的一个重大决策性文件。40年前,在邓小平先生英明决策下,中国大地春暖花开,启动了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至今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同一时期,邓小平对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争取和平统一的战略决策,成为后来"一国两制"重要论述的基础。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正是这一决策的重要宣示。《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提出了谈判结束台海军事对峙状态、推动人民自由来往、实现通航通邮通商的"三通"、开展经济文化交流等政策主张。至今这些政策方针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
刘芳[3](2017)在《蔡英文两岸政策研究》文中提出民进党作为台湾地区最大的政党之一,其政治主张及政策行为对两岸关系的发展走向存在一定的影响。民进党自1986年9月创立以来,拒绝接受“一个中国”原则,民进党初次执政期间,其“台独”主张与行为引发了两岸关系紧张。2016年台湾再次发生政党轮替,民进党在蔡英文领导下取得压倒性胜利。蔡英文在大陆政策方面的基本态度与民进党的“台独”主张并无本质差别,延续了李登辉、陈水扁的分裂主义路线和对抗性思维。受到岛内各方面压力、大陆震慑作用和国际社会态度转变的影响,蔡英文执政后不能公开表明“台独”立场,只能采用模糊的态度处理“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蔡英文对两岸政治基础“九二共识”不面对不承认的回避性态度成为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变量。蔡英文执政后在两岸政策实践方面对内继承并发扬民进党的“台独政治遗产”,继续推行“去中国化”,疏离两岸民众情感,推动“转型正义”以强化“台独”力量,推行“新南向政策”以阻碍两岸经济交流;对外实行“亲美、连日、制中”策略寻求外援抗衡大陆,推行“积极外交”以拓展“国际空间”,对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蔡英文的两岸政策主张及行为方面违背了“一个中国”原则,引起涉外恶性竞争,经济方面加剧了两岸经济发展降温,阻碍了两岸经济交流的制度化发展建设,社会方面加剧了两岸民众价值对立,引发两岸民众情感疏离,文化方面阻碍了两岸文化交流,引发台湾文化认同变迁。面对蔡英文两岸政策对两岸关系的冲击,大陆政治方面应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不动摇,推动两岸经济、社会、文化多方面的交流,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陈晓晓,李鹏[4](2017)在《台湾青年世代“两岸观”的内涵与特点分析》文中提出两岸关系发展的未来在青年一代身上,台湾青年世代拥有怎样的"两岸观",即台湾青年对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若干重大政治问题的政治态度与基本立场,攸关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台湾青年世代"两岸观"表现出:在两岸政治定位上,以"台湾"作为"国家符号"处理两岸关系;在政治认同上,两岸集体记忆的缺失导致政治认同的错位;在统"独"意识上,"天然独"政治标签被强加于台湾青年世代身上;在对和平与战争的认知上,认可两岸协商谈判与和平发展,对两岸军事互信抱有疑虑;在涉外因素上,亲美友日,欲绕过大陆,直接参与国际组织。台湾青年世代的"两岸观"表现出政治上趋于反对;两岸观、国际观逐渐丧失;价值观多元且矛盾等特点。
孙亚夫[5](2015)在《概论1987年至2012年两岸关系发展脉络》文中提出台湾问题产生后,大陆与台湾之间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1987年至2012年的两岸关系,是一个从隔绝走向交往、从紧张动荡走向和平发展的进程。这个进程,呈现了两岸关系中的种种问题,也展示了两岸关系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这个进程表明,大陆发展进步是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大陆方面对台方针政策产生了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作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开辟了通向和平统一的正确道路,今后还要在推进两岸关系中战胜各种挑战、解决各种问题,开辟和平统一新前景。
陈成[6](2015)在《海峡两岸海权维护研究》文中认为2012年以来,中国陆续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将海洋事业发展、海上区域经济合作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是中国规划和实施的重大海权战略,它们是中国开发和利用海洋,实现“陆海统筹”,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战略。然而,以钓鱼岛争端和南海争端为代表的海洋争端严重损害中国海洋主权和海洋权益,危及中国海洋安全。中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海洋争端,有力维护中国海权,为中国海洋事业发展创造和平友好的海上安全环境。中国海权是海洋主权、海洋权益和海洋权力的统一,其中海洋主权是中国海权的核心。研究中国海权,两岸关系是不可忽视的变量。在“一个中国”框架下,海峡两岸海洋“治权”分离,海洋“主权”重叠。两岸在东海和南海拥有共同的海洋“主权诉求”和相似的海洋“利益诉求”。东亚海洋争端对海峡两岸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形成严峻挑战:制约两岸海洋资源开发,削弱两岸海洋安全,干扰两岸关系,损害中国大陆同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等。面对严峻的海洋争端及其挑战,两岸海洋维权却陷入困境:同属“一个中国”的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两岸各自单独维权,未能合作维护中华民族海权。1949年以来,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历经军事对峙、政治对抗和两岸和解等阶段。如今,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在两岸关系曲折的发展过程中,海峡两岸均通过不同主张和举措维护海权。大陆历届中央人民政府均承续有关历史和法理依据,坚守中华民族海权,维权立场和主张具有延续性,并根据新的政治和经济形势不断创新维权举措:建国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重视外交宣示和武力威慑,坚决制止中国海洋领土分裂;20世纪70年代末之80年代末,倡导“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处理海洋争端,重视经济海权,推动沿海地区开发开放;20世纪80年代末至2015年,加强中国海洋立法,从法理上巩固中国海权,同时,中央政府重视实施重大海洋发展战略,强化对岛礁及海域的实际控制和管理,推动海上区域经济合作,主张双边友好协商处理海洋争端。相较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历届“政府”的维权立场易受“统独意识”影响,维权主张和政策缺乏稳定性:“两蒋时期”,台湾当局坚决扞卫海权;“李登辉时期”,台湾当局软弱宣示海权,拒绝两岸合作维权;“陈水扁时期”,台湾当局以“台独”理念维权;“马英九时期”,台湾当局倡导“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拒绝两岸合作维权,但不冲撞大陆的维权立场和行动。两岸各自单独维权,难以形成合力,影响了两岸海洋维权的效果。同属“一个中国”的海峡两岸,为什么不能合作维护海权呢?主要原因在于,两岸合作维权面临诸多内外部政治制约因素。首先,两岸政治分歧阻碍两岸合作维护海权,这包括两岸政治定位分歧、两岸政治对立和政治互信不足、两岸政治认同分歧、台湾岛内政治对立及制衡等。其次,民进党敌视中国大陆,抵制两岸合作维护海权,迎合美国和日本立场,借助外部势力制约中国大陆。其三,美国通过外交和军事影响力干预和介入中国海洋争端,抑制台湾当局战略上倾向中国大陆,牵制两岸合作维权。其四,日本拉拢美国、利诱台湾当局,制约和分化两岸合作维权。受制于上述内外部政治障碍,台湾当局在不同场合表达了不与中国大陆合作维权的立场。2008年以来,海峡两岸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铸就两岸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大交流格局。两岸合作维护海权已具备诸多有利条件:两岸均坚持“九二共识”,持续累积良好政治互信,并已构筑和平发展的大交流格局;此外,两岸合作维权具有较强的民意支持和相似的利益诉求。中国大陆对两岸合作维护海权一直持积极态度,多次呼吁台湾当局合作维权,维护中华民族共同利益。基于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现状及上述有利条件,两岸可从如下方面推动两岸合作维权:一是建立常态化的两岸海洋事务“二轨”协商机制;二是构建两岸海洋维权的共同话语体系;三是加强两岸海洋民事和经济合作;四是两岸协同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合作。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应建立在稳健的政治互信基础上,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从海洋民事和经济合作逐步过渡到海洋联合执法和联合维权等领域。通过对“两岸海权维护”议题的研究和分析,本文总结如下结论:一,海洋主权之争只是中国海洋争端的外在内容,利益攸关方的战略博弈才是中国海洋争端的实质特征。二,两岸应坚持“九二共识”,持续增进政治互信,构建两岸合作维权的政治基础。最后,本文提出一个展望:一旦未来民进党在台湾地区重新执政,两岸关系将如何发展?中国大陆将如何维护海权?这些都是两岸政界和学界有待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陈景收[7](2013)在《《人民日报》涉台报道研究(2000-2012年)》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历史与政治等原因,海峡两岸长期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对彼此的扭曲、丑化宣传也让两岸人民存在不少的误解。两岸统一,首先应该依赖于两岸人民的互相了解,而新闻媒体是增加两岸人民相互理解的重要途径之一。《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是大陆最权威的党报,在两岸信息沟通、为大陆民众构建真实的台湾面貌有着重要作用。其报道方式、话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陆方面对台湾的主流论调。本文对《人民日报》在2000年-2012年上半年间对台湾本地新闻的报道进行全样本研究。首先,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这段时间内《人民日报》涉台报道题材、体裁、消息来源等进行统计研究,总结其主要特点以及发展变化。再次,本文通过话语分析,总结出《人民日报》在“反独促统”这一原则下,构建“台独”势力主权分裂者、历史背叛者和文化割裂者、台湾残害者形象;台湾民众对大陆的文化认同与情感亲近、两岸经贸交流支持者、受益者形象;国民党促进两岸统一的开明形象。本文还试图从历史、政策等方面阐述其构建三者群体形象的原因:与“台独”势力对“意义解释权”的争夺、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和国共两党的关系。最后,本文简要提出了《人民日报》涉台报道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改进报道提出了拓展报道题材、增加细节描写、减少模式化报道3个建议。
李秀军[8](2012)在《新世纪以来国共两党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诉求》文中认为所谓新世纪以来国共两党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的积极诉求,就是指进入21世纪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为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而做出的积极陈述、积极请求、积极要求、积极追求。2000年以来,由于国际因素的推波助澜,民进党执政当局的“台独”活动更加有恃无恐,台湾海峡的上空一度阴云密布。为了改善海峡两岸关系,国共两党围绕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展开积极诉求,做了大量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海峡上空再次拨云见日。本文主要围绕国共两党的积极诉求进行研究,从新世纪初的台海局势发展变化入手,阐明新世纪初的两岸关系;探讨国共两党的积极诉求,把握其内容演变和发展脉络;总结国共两党积极诉求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分析当前两岸关系面临的新挑战,对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改善海峡两岸关系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全文一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新世纪初台海局势的发展变化和两岸关系。从国际因素、民进党、祖国大陆、国民党四个方面分别加以论述。这部分是国共两党积极诉求的背景和原因,即为什么诉求。第二部分,阐述了新世纪以来国共两党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的积极诉求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分别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角度出发进行全方位阐述,并在阐述过程中做出相应评价。这部分是国共两党积极诉求的内容和过程,即如何诉求,怎样诉求。第三部分,总结了新世纪以来国共两党推动海峡两岸关系诉求的丰硕成果。对国共两党积极诉求研究不仅要看诉求本身,还应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到实践中。国共两党积极诉求的践行成果有:政治互信日益增强、协商渠道日益多元、经贸文化合作交流日趋活跃、人员往来日益频繁。这部分是国共两党积极诉求所取得的实践成果。第四部分,两岸关系面临的新挑战及中国共产党的应对之策。国共两党积极诉求下的两岸关系仍然面临诸多变数,中国共产党仍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对台工作。就如何完善对台工作,提出几条建议和意见。这部分是国共两党积极诉求的不足之处,以及中国共产党今后完善对台工作的应对之策。
胡浩祥[9](2011)在《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今世界的发展格局中,如同大陆和台湾的这种关系可以说绝无仅有。即便是台湾问题的些许推进都可以作为人类政治智慧的佐证。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和实践每前进一步都值得历史记住。从建国以来截止公元二零一一年,中国共产党人呕心沥血,赢得了两岸目前发展的大好局面,两岸终于步入了和平发展的新轨道,究其关键在于正确地实施了对台政策,在实践中总结了经验。论文选取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的这一段历史,从历史的角度去记录并梳理这一时期解决台湾问题的经验和启示。论文首先在引言中论述了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根据十六大以来两岸关系发展的总体态势,论文把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和实践作了三个时期的划分:把反对和遏制“台独”作为首要内容(2002年—2004年)、把和平发展作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2005年—2007年)、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框架(2008年以来)。每个时期分别从历史背景、对台工作的理论、对台工作的实践、对台工作的影响和成效的角度进行阐述。历史背景主要是选取时期内对两岸关系的走向具有影响意义的重要的历史事件或是对国际形势的概括;对台工作的理论要对时期内的重大理论进行概括,与其他政策理论相比较、分析其创新处;对台工作的实践着重记录实际工作中的重大成就;对台工作的影响和成效是对时期内理论与实践的总体评价。论文在第五部分对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的经验和启示进行总结:坚持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尊重人民愿望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加快经济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增强大陆经济和政治的吸引力;旗帜鲜明地反对“台独”才能最终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加强交流合作,大力开启政党交流的常态化;必须坚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要更加重视国际社会的力量。这六条经验和启示中有的是对以往解决台湾问题的继承,更值得关注的是新的经验和启示。
张涛[10](2011)在《新视野下的台海问题研究 ——政治资源的角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国内局势不稳和国际势力干预,台湾与祖国大陆长期政治分离的事实一直存在。台海问题是祖国统一大业的最大障碍,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是中华民族几代人的夙愿。新中国成立至今已有六十余年的历史,而中国内战遗留的台海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既与中国大陆缺乏足够实现统一大业的政治资源有关,也与历史上有利于两岸统一的固有政治资源的流失密不可分。朝鲜战争和十年“文革”造成海峡两岸的政治资源结构发生显着变化,是台湾离心倾向增强、台海问题解决难度加大的主要原因。反思历史,恰当处理两岸关系,把握有利时机,全面开发和整合国内外各种政治资源,是解决台海问题的必由之路。当然,政治资源的开发和整合需要考虑台海问题的现实情况。目前来看,台海问题整体态势良好:两岸经济依赖性不断增强,大陆在军事力量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两岸事务性协商机制已经起步,“大三通”得以实现,民间往来日益频繁,两岸党际交流不断发展,“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广泛认可,周边环境也比较稳定。这些诸多因素预示了台海问题的和平解决完全是可能的。同时,我们也要理性地认识到,台海问题的解决依然面临着许多制约性因素,诸如两岸经济的现实差距,台湾当局对“以经促统”的警惕,地区军力对比的反差,“一国两制”模式存在的历史与现实矛盾,党际合作的困境,台湾的国际空间问题,两岸认同观念的差异性等,这就要求我们要继续开发和整合有利于统一的政治资源,为台海问题的最终解决而努力。台海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且关系到中国的地缘安全和未来发展。立足现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一步开发国内外各种政治资源是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从国内政治资源的开发来看,加快经济发展,缩小两岸经济差距,推动两岸经济一体化进程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关键;而恰当处理党际关系,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努力促成两岸政治对话与和平协议的签署,是解决台海问题的现实手段;必要的军事力量建设和完善的法律体系构建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坚实后盾和最终保障;培育两岸的观念认同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国际政治资源的开发来看,要妥善处理大国关系,协调地区战略格局;坚持睦邻友好政策,强化与周边国家的伙伴关系,避免非主流问题的升级;对待台湾的“邦交国”不要急于出击,坚持循序渐进的政策,稳中求变;在国际组织中,坚持原则,共同协商,可以适当地给予台湾一定的国际空间;最后,要重视海外华人华侨和国际舆论在解决台海问题中的作用。
二、“三通”的最大障碍是“一边一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通”的最大障碍是“一边一国”(论文提纲范文)
(1)“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台独”问题的相关概述 |
2.1 “台独”的产生及发展 |
2.1.1 “台独”产生的社会历史因素 |
2.1.2 早期“台独”活动的海外萌芽 |
2.1.3 岛内“台独”活动的渐趋猖獗 |
2.2 “台独”的基本特点 |
2.2.1 影响因素多元性 |
2.2.2 “理论”内容荒谬性 |
2.2.3 极具高度敏感性 |
2.3 “台独”的危害 |
2.3.1 危害台湾同胞福祉 |
2.3.2 损害中国核心利益 |
2.3.3 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第三章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依据和基础. |
3.1 理论依据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主权的学说 |
3.1.2 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台独”工作的论述 |
3.2 法律依据 |
3.2.1 关于台湾法律地位的国际法依据 |
3.2.2 关于反“台独”工作的国内法依据 |
3.3 实践基础 |
3.3.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
3.3.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
3.3.3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
3.3.4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
第四章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 |
4.1 推动开展两岸对话谈判 |
4.1.1 确立“九二共识”建立互信基础 |
4.1.2 促成“汪辜会谈”架起沟通桥梁 |
4.1.3 开启政治对话遏制“台独”发展 |
4.2 促进两岸经贸人文交流 |
4.2.1 促进两岸经济贸易关系新发展 |
4.2.2 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 |
4.3 坚决反对一切“台独”分裂活动 |
4.3.1 提出“八项主张”打击“台独” |
4.3.2 反对李登辉“台独”分裂活动 |
4.3.3 反对美台勾结的“台独”分裂活动 |
小结 |
第五章 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 |
5.1 反对民进党主导的“台独”分裂活动 |
5.1.1 反对陈水扁“台独”分裂活动 |
5.1.2 提出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 |
5.1.3 制定出台《反分裂国家法》 |
5.2 努力营造反“台独”的域外环境 |
5.2.1 敦促美国信守承诺反对“台独” |
5.2.2 争取国际社会支持反对“台独” |
5.3 推进两岸关系走向和平发展 |
5.3.1 开创两岸政党交流崭新局面 |
5.3.2 推动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 |
5.3.3 提出“六点意见”促进和平发展 |
小结 |
第六章 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 |
6.1 提出新理念深化两岸和平发展 |
6.1.1 提出“两岸一家亲”理念 |
6.1.2 携手共建“两岸命运共同体” |
6.1.3 团结台湾同胞共圆中国梦 |
6.2 以两岸和平发展巩固反“台独”成果 |
6.2.1 强调两岸基本原则共识 |
6.2.2 举行两岸高层领导会晤 |
6.2.3 推进两岸走向融合发展 |
6.3 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 |
6.3.1 强调“台独”分裂行径零容忍立场 |
6.3.2 全面封堵台湾当局所谓“国际空间” |
6.3.3 反对美国政府及国会的涉台行为 |
小结 |
第七章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经验与启示 |
7.1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经验 |
7.1.1 始终坚持原则性问题不动摇 |
7.1.2 始终坚持反对“台独”不妥协 |
7.1.3 注重反“台独”工作方式方法 |
7.1.4 高度重视两岸人民力量作用 |
7.1.5 充分发挥大陆的主导性作用 |
7.2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启示 |
7.2.1 保持大陆自身发展进步势头 |
7.2.2 继续巩固一个中国原则共识 |
7.2.3 持续深化两岸各项交流合作 |
7.2.4 政治措施与军事手段相结合 |
7.2.5 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成果 |
致谢 |
(2)坚持以和平统一为解决台湾问题上策——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坚定反对“台独”实施和平统一的上策 |
抵制拖延和平统一进程的负面因素 |
美国侨胞对和平统一的坚定支持 |
消除国际负面因素推进和平统一进程 |
推进实施和平统一解决台湾问题的上策 |
(3)蔡英文两岸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研究文献综述 |
0.2.1 学术着作 |
0.2.2 论文 |
0.3 研究现状和创新 |
0.3.1 研究现状 |
0.3.2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民进党两岸政策的历史回顾 |
1.1 民进党执政前两岸政策论述 |
1.1.1 “台独”主张的显现— “台独”党纲生成 |
1.1.2 “台独”主张的淡化 |
1.1.3 “台独”主张的调整— “台湾前途决议文”出台 |
1.2 民进党初次执政时期两岸政策回顾 |
1.2.1 提出 “新中间路线”以减少执政压力 |
1.2.2 炮制 “一边一国论”以实现 “渐进式台独” |
1.2.3 抛出 “公投制宪”以推进 “法理台独” |
1.3 民进党再次在野时期两岸政策 |
1.3.1 政策论述的调整 |
1.3.2 党内检讨与争论 |
第二章 蔡英文两岸政策的内外环境 |
2.1 蔡英文两岸政策的内部环境 |
2.1.1 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 |
2.1.2 民进党派系发展与斗争 |
2.1.3 台湾民众国家认同变迁 |
2.2 蔡英文两岸政策的外部环境 |
2.2.1 大陆对台政策 |
2.2.2 第三方国家对台态度持续变化 |
第三章 蔡英文两岸政策主张及措施 |
3.1 蔡英文两岸政策核心立场 |
3.1.1 “台湾共识论” |
3.1.2 “维持现状论” |
3.1.3 “现行宪政体制论” |
3.2 蔡英文两岸政策实践 |
3.2.1 蔡英文两岸政策内部实践 |
3.2.2 蔡英文两岸政策外部实践 |
第四章 蔡英文两岸政策对两岸关系的挑战 |
4.1 冲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
4.1.1 不承认 “九二共识”冲击政治基础 |
4.1.2 “对外关系优先”激化两岸涉外竞争 |
4.2 腐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经济基础 |
4.2.1 不承认 “九二共识”引发两岸经济制度化停滞 |
4.2.2 “新南向政策”加剧两岸经济 “降温” |
4.3 动摇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社会基础 |
4.3.1 鼓吹 “民主价值”制造两岸价值对立 |
4.3.2 异化 “台湾意识”加剧两岸认同对立 |
4.4 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文化基础 |
4.4.1 “文化认同”异化阻碍两岸文化交流 |
4.4.2 “去中国化”制造两岸文化认同对立 |
第五章 中央政府应对蔡英文两岸政策的路径选择 |
5.1 政治路径 |
5.1.1 坚持 “一个中国”原则 |
5.1.2 广泛拓展法律途径 |
5.1.3 协同外交政策和对台政策,有条件协助台湾的国际参与 |
5.2 经济路径 |
5.2.1 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创新 |
5.2.2 深化两岸经济融合 |
5.3 社会路径 |
5.3.1 加强两岸社会交流 |
5.3.2 促进台湾民众融入大陆社会 |
5.4 文化路径 |
5.4.1 引导台湾民众政治认同 |
5.4.2 推动两岸文化整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台湾青年世代“两岸观”的内涵与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调查问卷与深入访谈的设计与说明 |
1.1问卷调查法 |
(1)调查区域 |
(2)调查方法 |
(3)抽样方法 |
(4)调查日期 |
1.2深入访谈法 |
二、“两岸观”的概念辨析 |
三、台湾青年世代“两岸观”的表现 |
3.1两岸政治定位:以“台湾”作为“国家符号”处理两岸关系 |
3.2政治认同:两岸集体记忆的缺失导致政治认同的错位 |
3.3统“独”意识:“天然独”政治标签被强加于台湾青年世代 |
3.4和平与战争:认可两岸协商谈判与和平发展,对军事互信抱有疑虑 |
(1)对于两岸政治谈判的看法 |
(2)对于两岸军事冲突与军事互信的看法 |
3.5涉外因素:亲美友日,欲绕过大陆,直接参与国际组织 |
(1)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 |
(2)美国因素 |
(3)日本因素 |
四、台湾青年世代“两岸观”的特点 |
4.1政治上趋于反对 |
4.2两岸观、国际观片面化、碎片化 |
4.3价值观多元且矛盾 |
五、结语 |
附录:台湾青年世代“两岸观”研究调查问卷 |
一、投票行为 |
二、两岸交流情况 |
三、两岸政治认知 |
四、“两岸观” |
五、基本资讯 |
(5)概论1987年至2012年两岸关系发展脉络(论文提纲范文)
一、1987年两岸同胞隔绝状态结束前两岸关系梗概 |
二、1988年至1999年的两岸关系 |
(一)两岸关系在新起点上逐步发展 |
(二)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两岸关系跌宕起伏 |
三、2000年3月至2008年5月的两岸关系 |
(一)“台独”与反“台独”的较量 |
(二)“台独”与反“台独”的较量愈趋尖锐激烈 |
(三)反“台独”斗争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 |
四、2008年5月至2012年的两岸关系 |
(一)两岸关系开始和平发展进程 |
(二)两岸关系保持和平发展势头 |
(三)5年期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重要成果 |
五、1987年至2012年两岸关系的特征和启示 |
(6)海峡两岸海权维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二、学术研究现状 |
三、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海权理论与中国现代海权 |
第一节 海权:传统海权与现代海权 |
一、传统海权:一个海洋权力政治概念 |
二、现代海权:一个海洋权利政治概念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海权:地缘定位、内涵及困境 |
一、中国的地缘政治定位:陆海复合型国家 |
二、中国现代海权:中国海洋主权、海洋权益和海洋权力的统一 |
三、两岸海权的困境:法理海洋主权重叠与两岸各自维权 |
小结 |
第二章 两岸面临的海洋争端及其挑战 |
第一节 两岸面临的海洋争端:钓鱼岛问题和南海问题 |
一、钓鱼岛问题:中日海洋主权之争和三国四方战略博弈 |
二、南海问题:六国七方海洋主权和权益之争 |
三、钓鱼岛问题和南海问题矛盾激化的缘由 |
第二节 海洋争端对中国大陆的挑战 |
一、制约中国大陆的海洋经济发展 |
二、削弱中国大陆的海洋安全 |
三、干扰中国大陆的周边外交关系及中美关系 |
四、冲击中国大陆的对台战略部署及两岸关系 |
第三节 海洋争端对台湾地区的挑战 |
一、扰乱台湾地区的渔业资源开发 |
二、加大台湾地区的内部施政压力 |
三、制约台湾地区的两岸政策和对外关系部署 |
小结 |
第三章 两岸维护海权的立场及政策演变 |
第一节 中国大陆维护海权的立场及政策演变 |
一、建国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坚守主权、外交宣示、强化海洋权力 |
二、20 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强化经济海权 |
三、20 世纪80年代末至2015年:法理固权、有效控制、政治协商 |
第二节 台湾地区维护海权的立场及政策演变 |
一、“两蒋时期”:坚守“一中”、扞卫海权 |
二、“李登辉时期”:软弱宣示、拒绝合作 |
三、“陈水扁时期”:“台独”理念维权 |
四、“马英九时期”: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
小结 |
第四章 两岸合作维护海权的制约因素 |
第一节 两岸政治分歧阻碍两岸合作维护海权 |
一、两岸政治定位分歧 |
二、两岸政治对立和政治互信不足 |
三、两岸政治认同分歧 |
四、台湾岛内政治对立及制衡 |
第二节 民进党抵制两岸合作维护海权 |
一、“台独”思维界定海洋维权立场及主张 |
二、敌视中国大陆的维权行动 |
三、迎合美国和日本等外部势力制约中国大陆维权 |
第三节 美国制衡两岸合作维护海权 |
一、以外交和军事影响力干预和介入中国海洋争端 |
二、以“模糊立场和主张”操控中国海洋争端议题 |
三、助推中国海洋争端国际化 |
四、坚决抑制台湾当局联合中国大陆合作维权 |
第四节 日本制约和分化两岸合作维护海权 |
一、拉拢美国、唆使菲律宾等国牵制两岸维护海权 |
二、签订“台日渔业协议”分化两岸合作维权 |
小结 |
第五章2008年以来两岸合作维护海权的有利条件及路径选择 |
第一节 两岸合作维护海权的有利条件 |
一、坚持“九二共识”,累积良好政治互信 |
二、两岸已构筑和平发展的大交流格局 |
三、具有较强的民意支持和相似的利益诉求 |
第二节 两岸合作维护海权的路径选择 |
一、建立常态化的两岸海洋事务“二轨”协商机制 |
二、构建两岸海洋维权的共同话语体系 |
三、加强两岸海洋经济和海洋民事合作 |
四、协同推进“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合作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7)《人民日报》涉台报道研究(2000-2012年)(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 台湾问题的由来 |
二、 中共对台政策的演变 |
第二节 选题缘由 |
一、 本论文将研究时间范围设定为 2000-2012 年的原因 |
二、 本文选择《人民日报》的原因 |
第三节 有关大陆媒体涉台报道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 大陆媒体对具体某个涉台新闻事件报道的分析 |
二、 大陆媒体与台湾或香港媒体关于某个具体涉台新闻报道的比较分析 |
三、 从涉台报道来看版面、栏目特征或国际新闻编译选择方法等 |
四、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大陆媒体(主要是新华社和《人民日报》)涉台报道进行研究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以及价值 |
一、 本文创新之处 |
二、 本文研究价值 |
第一章 研究方案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 内容分析法 |
二、 话语分析 |
三、 “涉台报道”的界定 |
四、 研究样本选择 |
第二节 框架理论与话语理论 |
一、 框架理论 |
二、 话语理论 |
第三节 类目建构 |
一、 对新闻体裁的分类 |
二、 报道主题 |
三、 消息来源 |
四、 报道基调 |
五、 报道涉及的人物 |
六、 需要说明的问题 |
第二章 内容分析与结果 |
第一节 研究结果 |
一、 总体报道数量 |
二、 报道体裁数量 |
三、 报道主题分布 |
四、 消息来源分布 |
五、 报道所涉及的人物 |
六、 《人民日报》对台经济报道基调 |
七、 《人民日报》对台社会报道基调 |
八、 《人民日报》对台政局报道基调 |
第二节 分析与讨论 |
一、 《人民日报》2000 年-2012 年涉台报道变化 |
二、 《人民日报》涉台报道总体特征 |
第三章 《人民日报》涉台报道再现台湾形象 |
第一节 “台独”分子的形象 |
一、 主权分裂者 |
二、 文化割裂者、历史背叛者 |
三、 台湾的残害者 |
第二节 台湾民众的形象 |
一、 对大陆的文化认同与情感亲近 |
二、 两岸经济交流的支持者、受益者 |
第三节 国民党的形象 |
第四节 《人民日报》构建三个群体形象的原因 |
一、 与“台独”势力对“意义解释权”的争夺 |
二、 体现“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绝不改变”的方针 |
三、 《人民日报》对国民党形象塑造与两党关系有关 |
第四章 改进涉台报道的建议 |
一、 拓展报道题材,展现多元、丰富的台湾 |
二、 增加细节描写,让台湾民众形象更加可知可感 |
三、 减少模式化报道,还原事物的复杂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8)新世纪以来国共两党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诉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 新世纪初期台海局势的发展变化与两岸关系分析 |
(一) 国际因素推波助澜台海上空阴云密布 |
(二) 民进党“绿色”执政分裂活动有恃无恐 |
(三) 中国大陆和平崛起“反独”能力与日俱增 |
(四) 国民党回归“九二共识”国共关系峰回路转 |
二、 国共两党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积极诉求的内容及特点 |
(一) 中共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积极诉求的内容 |
(二) 中共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积极诉求的特点 |
(三) 国民党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积极诉求的内容 |
(四) 国民党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积极诉求的特点 |
三、 国共两党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积极诉求的丰硕成果 |
(一) 两岸政治互信日益增强 |
(二) 两岸沟通协商渠道日益多元 |
(三) 两岸经贸文化合作交流日趋活跃 |
(四) 两岸人员往来日益频繁 |
四、 两岸关系面临的新挑战及中国共产党的应对之策 |
(一)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
(二)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台湾对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二、把反对和遏制“台独”作为首要内容(2002 年—2004 年) |
(一) 历史背景 |
1. 国际形势的发展 |
2. 台湾当局由“四不一没有”到“一边一国” |
3. 十六大召开, 新一届领导集体产生 |
(二) 对台工作的理论 |
1. 明确区分民进党成员 |
2. 十六大对台工作的理论 |
3. “前四点”与“江八点” |
(三) 对台工作的实践 |
1. 在经济优势上吸引台商“登陆” |
2. 积极努力推进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 |
3. 营造反对“台独”的国际环境 |
(四) 对台工作的影响和成效 |
三、把和平发展作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2005 年—2007 年) |
(一) 历史背景 |
1. 台海局势的新变化 |
2. 陈水扁谋求法理台独 |
3. 十七大召开,科学发展观确立 |
(二) 对台工作的理论 |
1. 体现新意的论述:“胡四点”(后四点) |
2. 对台政策法律体系的重大完善:《反分裂国家法》 |
3. 十七大报告中的台湾问题 |
(三) 对台工作的实践 |
1. 实现了台海政党间的大交流 |
2. 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持续推动两岸交流向前发展 |
3. 从经济利益和民意上争取台湾民众的认同感 |
(四) 对台工作的影响和成效 |
四、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框架(2008 年以来) |
(一) 历史背景 |
1. 马英九上台,国民党重新执政 |
2. 两会重启协商,两岸全面“三通”基本实现 |
3. 北京奥运会召开,两岸齐聚盛会 |
(二) 对台工作的理论 |
1. “十六字方针” |
2. 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
(三) 对台工作的实践 |
1. 务实推出多项对台的政策法规 |
2. 利用国共平台推进两岸关系发展 |
3. 两岸交流的形式进一步多元化 |
4. 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的签订 |
5. 海西经济区:两岸交往的先行、先试区 |
(四) 对台工作的影响和成效 |
五、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经验和启示 |
(一) 坚持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尊重人民愿望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
(二) 加快经济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增强大陆经济和政治的吸引力 |
(三) 旗帜鲜明地反对“台独”才能最终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
(四) 加强交流合作,大力开启政党交流的常态化 |
(五) 必须坚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 |
(六) 要更加重视国际社会的力量 |
六、结语 |
七、参考文献 |
八、后记 |
(10)新视野下的台海问题研究 ——政治资源的角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选题的结构安排与创新之处 |
1.3.1 结构安排 |
1.3.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政治资源与台海问题 |
2.1.政治资源及相关理论 |
2.2 台海问题概况 |
2.3 政治资源与台海问题的关系 |
第3章 解决台海问题的历史延误和政治资源的流变 |
3.1 朝鲜战争与台海问题 |
3.1.1 朝鲜战争之前的台海形势 |
3.1.2 解决台海问题的机会错失 |
3.1.3 朝鲜战争对台海问题的影响 |
3.2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台海问题 |
3.2.1“文革”时期台海问题的状况 |
3.2.2 “文革”时期两岸政治资源的流变 |
3.3 历史启示 |
第4章 解决台海问题的有利性政治资源 |
4.1 物质性政治资源 |
4.1.1 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 |
4.1.2 军力对比呈现“一边倒”的态势 |
4.2 规范性政治资源——两岸关系机制化的起步 |
4.3.组织性政治资源 |
4.3.1 民间往来的常态化 |
4.3.2 党际交流的发展 |
4.3.3 有利的地区和国际氛围 |
4.4 观念性政治资源 |
4.4.1 “一个中国”原则的认可 |
4.4.2 停止“去中国化”,强调中华文化的同根同源 |
第5章 解决台海问题的制约性政治资源 |
5.1 物质性政治资源 |
5.1.1 经济的现实差距和对“以经促统”的警惕 |
5.1.2 地区军力对比的反差 |
5.2 规范性政治资源——“一国两制”的历史和现实矛盾 |
5.3 组织性政治资源 |
5.3.1 党际合作的困境 |
5.3.2 台湾加入国际组织问题 |
5.4 观念性政治资源 |
5.4.1 不同的国家认同 |
5.4.2 狭隘的民族认同 |
5.4.3 异化的文化认同 |
第6章 政治资源的开发与台海问题的解决 |
6.1 国内政治资源的开发 |
6.1.1 经济领域 |
6.1.2 政治领域 |
6.1.3 军事领域 |
6.1.4 法律领域 |
6.1.5 观念领域 |
6.2 国际政治资源的开发 |
6.2.1主要大国关系:要妥善处理中国与美、日、澳的关系,协调亚太地区战略 |
6.2.2 周边国家关系 |
6.2.3 台湾“邦交国” |
6.2.4 国际组织 |
6.2.5 海外华人华侨 |
6.2.6 国际舆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三通”的最大障碍是“一边一国”(论文参考文献)
- [1]“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D]. 王梦. 吉林大学, 2020(01)
- [2]坚持以和平统一为解决台湾问题上策——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J]. 吴惠秋. 统一论坛, 2019(01)
- [3]蔡英文两岸政策研究[D]. 刘芳. 河南师范大学, 2017(02)
- [4]台湾青年世代“两岸观”的内涵与特点分析[J]. 陈晓晓,李鹏. 太平洋学报, 2017(02)
- [5]概论1987年至2012年两岸关系发展脉络[J]. 孙亚夫. 政治学研究, 2015(04)
- [6]海峡两岸海权维护研究[D]. 陈成. 中共中央党校, 2015(01)
- [7]《人民日报》涉台报道研究(2000-2012年)[D]. 陈景收. 中国传媒大学, 2013(S2)
- [8]新世纪以来国共两党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诉求[D]. 李秀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9]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与实践[D]. 胡浩祥.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10]新视野下的台海问题研究 ——政治资源的角度分析[D]. 张涛. 湘潭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