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安碑林藏近代名人书迹刻石(上)(论文文献综述)
张云[1](2020)在《博物馆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以西安碑林博物馆利用融媒体手段实现文化传播创新为例》文中指出2020年5月2日,"云上国宝音乐会"在西安碑林博物馆举办,B站、优酷、央视频、新华网和淘宝等10大平台同时在线直播,占据了B站直播间小时榜前五。8月29日,在素有"经史宝库、书法渊薮"盛誉的西安碑林博物馆里,开展了"云上访碑"系列课堂现场直播活动。来自国内多所高校的书法专业教授和博物馆知名专家对碑林名碑进行专业解读,直播时长近2小时,其间网上点击量达到了2万余次。
曹培[2](2020)在《明代章藻《墨池堂选帖》研究》文中认为《墨池堂选帖》成于明代万历年间,帖主章藻书刻精善,由其一人刊刻完成,在法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旨在将其置于明代刻帖发展的背景之下,结合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通过对章藻交游情况的考察以及对此帖的剖析,从而较为公允的评价此帖的价值。首先,梳理了刻帖的发展,了解明代苏州地区刻帖。其次,对章藻及其家族的生活环境、交游情况进行考察,指出其交游情况与此帖选帖编刻的关联及独特之处,分析帖中所隐含的关系网络与刊刻意图。最后,通过章藻书刻作品的分析以及与同时期刻帖的对比,对《墨池堂选帖》的刊刻优势及价值进行较为全面的阐释。
赵贺[3](2020)在《晚清民国时期《张迁碑》的接受与传播》文中指出清代“碑学”的兴起,对中国书法原有的经典体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汉魏南北朝时期碑刻的书艺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掘和重视,东汉《张迁碑》即是其中之一。在当代,《张迁碑》已被视为学习汉隶的经典范本。然而,该碑自明代出土以来,最初并未引起学者、书家的充分重视,碑刻的真伪也曾受到质疑。经典的确立需要经受历史的检验,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张迁碑》在后世的接受史值得关注。鉴于以往的研究侧重于明代至清中期《张迁碑》的着录考辨,故而本文将研究重点集中在晚期民国这一时段,试图从着录考鉴、创作取法、复制出版等三个方面,分析此期《张迁碑》的接受和传播情况,揭明晚近以来书法典范的生成因素和过程。从晚清民国时期《张迁碑》的着录考鉴来看,此期学者、书家既延续了乾嘉金石考据的传统,对前人的考辨成果加以详尽的梳理和总结,又有新的发展和特征。他们注重对《张迁碑》碑拓的鉴定和书法艺术的赏鉴,称誉其为汉碑“古拙、浑朴”风格之代表,不再过多纠结于碑刻的真伪。从这一时期《张迁碑》的取法实践来看,书家以该碑为范本进行临仿的现象已十分普遍。何绍基、梁启超一生临摹《张迁碑》多达百通,莫友芝、杨岘、翁同龢、曾熙等也都精心研习,传世临作历历可见。各家的临作面貌互异,但背后有一个主导性的观念起到推促作用,即认为《张迁碑》的价值并不只在于其自身之美,还在于借由此碑可“引分入楷”、“以汉入魏”,有助于对魏碑楷书的学习和理解。从晚清民国时期《张迁碑》的复制出版来看,新兴的印刷技术和出版发行渠道为《张迁碑》书法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除了《张迁碑》的缩临刻帖本之外,该碑原石拓本、名家临本、碑肆翻刻本、缩摹砚碑拓本、缩临缩摹本等的印刷出版,使《张迁碑》真正化身千万,广为传播和接受。
王放[4](2018)在《千唐志斋藏唐代墓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千唐志斋博物馆座落于洛阳市西45公里处,因珍藏墓志石刻1480余方而闻名。其中唐代墓志多达1197方,故称之为“千唐志斋”。馆藏唐代墓志的志主的身份为仕宦、庶民及宫人。墓志的撰文分为制度性撰文、亲属撰文以及请托撰文。书丹分为亲属书丹、非亲属请托书丹。刊刻分为官署刻工、民间刻工。馆藏的唐代墓志书法应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期,“书学兴盛、承隋启唐”——高祖至高宗时期;第二期,“武后造字、褚风激扬”——武后时期;第三期,“字书刊立、颜筋柳骨”——玄宗至德宗时期;第四期,“再立石经、楷范天下”——宪宗至哀宗时期。墓志书法风格的成因自然与书丹和刻工有密切关系,随着“善书者”甚至是书法家对于墓志书丹的参与,墓志书法艺术水准的提升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另一方面,工匠的技艺也越来越精良,已经达到可以游刃有余地表现出书丹者的书法风格的地步。墓志刻工的工艺确实有优劣之分,但是墓志书法所呈现出来的风格特征主要是取决于书丹者。再结合《高昌墓志》等墓志书丹原迹来看,“北碑戈戟森然,实由刻手拙劣,信刀切凿,决不是毛笔书丹便如此”的观点尤值得重新审视。
聂国强[5](2018)在《朱彝尊金石书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末清初的朱彝尊是一位修养全面的大学者。他是着名的文学家,诗词歌赋成就卓着,更是着名的金石学家和书法家。本文集中对朱彝尊的金石书法进行研究,梳理其脉络,总结其特点。试图通过其个案研究来探究明末清初那段特定历史时期在金石考据、书学观念、书法创作等方面的革新与进步,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本文共分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考察朱彝尊的访碑与交游。第二章,梳理朱彝尊金石考证的得与失。第三章,探求朱彝尊的书学思想。第四章,论述朱彝尊的书法创作与传承。这四个方面既是相辅相成,交叉进行,又有内在的前后逻辑。朱彝尊是清初访碑活动重要的参与者之一。纵观朱彝尊一生的访碑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山西和山东。通过两地访碑极大地开拓了朱彝尊的学术视野,为他考订经史以及书法研究奠定了基础,也导致了朱彝尊自身书法风格的转变。朱彝尊一生结交好友众多,这些友人既有书法家、篆刻家,又有金石收藏家,还有金石学家,他们对于朱彝尊知识的储备和完善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朱彝尊金石寻访的主要目的是以金石之文考订前人史集,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其一,证史之谬,其二,补史之阙。总的来讲,他的金石研究突破了元明以来重于收藏而轻于考证的局限性,并为后代学者树立了优秀的典范。此外,朱彝尊在长期金石考据的过程中,让他拥有了独特的审美眼光和鉴别能力,因此对于许多碑帖的版本和源流问题,他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和见解,这对于我们今天的书法史研究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朱彝尊考订经史的同时,又特别重视艺术风格的品评。他曾两次对汉碑进行分类。从某种意义上说,朱彝尊通过对汉碑分类实际开辟了一条力思复古,倡导汉隶的艺术革新之路。我们又通过梳理朱彝尊对于汉代以后的书法品评,可以发现他独特的艺术主张和审美观点。朱彝尊在《静志居诗话》论述各家诗文成就时,还格外注重诗人的书法品评,这也是其书学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外,朱彝尊还写了许多与篆刻有关的序言、题跋、诗词等,笔者通过阅读这些文献,归纳出他在印学方面的主要观点和艺术思想。朱彝尊更是一位各体兼擅的书法家,尤其以隶书最为出众。首先,笔者以有纪年的作品为线索,再参照朱彝尊的生活经历以及他对于汉碑认识的观念转变,总结并梳理出朱彝尊隶书取法和创作的三个阶段。又通过对三个阶段作品的列举和分析,来探究朱彝尊在不同阶段的隶书取法与风格特点。在隶书创作之外,朱彝尊对于篆、行、楷等其他书体也是有所用心,他同样没有一味跟随时风,也都写出了较为明显的个人特点,而在这几种书体之中,又以行书水平最高。他行书的学习之路和他的隶书几乎是一致的,同样是一条由“妍美”书风向“古拙”书风转变的道路。此外,朱彝尊在金石考据和书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朱家后人和他的及门弟子,他们都是既擅诗文又精书法的着名学者,这实际又构成了以朱彝尊为核心的清代“学者书风”的流派。
陈亮亮[6](2017)在《《全宋文》所载北宋前中期书学文献解题与疏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宋文》是囊括有宋一代单篇文章文献最为全面的总集,其收录的书学文献范围远大於一般书学论着的范围之总和;在当前的研究状况下,《全宋文》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书学文献尚未得到应有的考量和研究。这是本文以《全宋文》书学文献为研究对象的首要原因。此外,全面掌握研究资料,对宋代书学材料进行基础的文献梳理和全面的考察,也是本文选题的出发点。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文章只选取了《全宋文》苏轼之前的书学文献作为研究对象。本文以文献学方法为主,参用书学研究方法,按照解题与疏证的主要思路,对《全宋文》中单篇的书学文献进行逐个解题、考订,兼顾校勘、补遗等工作,同时努力在文献学和书学的理论指导下,对研究对象作更为深入的探讨,以求在书学理论、书学史、碑帖史等方面提出新的观点和研究建议。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北宋书学文献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选题意义;第一章“概说”在考察北宋书学文献的基础上,主要提出了重视非名家、非名帖的书学研究的看法且说明了本文文献分类的理念。後面三章分别以碑帖、书家、书论为主题,每一章前冠以“小序”:第二章“小序”以实例指出碑帖类书学文献的记载碑帖流传线索、保留古人碑帖的品鉴和记载已经失传的碑帖名目的价值;第三章“小序”说明了书家类文献保留对书家的评价和记载了古人书法师受源流的价值,并对一般书学史忽略的书家名目进行了初步整理;第四章“小序”对书论类文献中涉及的书法和“道”“圣贤”以及人品的关系问题、书法的学习和艺术境界问题、书法史问题进行分析。在每一章的“小序”之後,分别对单篇文献解题和疏证。解题主要任务是提炼文献的主要观点。而疏证主要梳理、考辨文献涉及的书家的传记、书迹的评价、书迹流传和着录状态、关於作者观点的争议和评价等问题。此外,文中考辨《全宋文》字句讹脱、文章误收、漏收多处;还在《全宋文篇目分类索引·书法类》的基础上,补录《全宋文》中有关书学的文献二百多篇。
潘锐[7](2016)在《山东区域“苏黄米”三方碑刻考》文中研究说明长清地区苏轼的《齐州真相院舍利塔铭》刻石,章丘地区黄庭坚与王寿卿的《穆氏先莹石表及黄庭坚赞文》刻石,费县地区米芾《颜鲁公碑阴记》刻石,皆存在于济南周边,堪称稀世珍宝,历代着录均有提及,可见其重要性。但目前对这三方刻石的专门深入的研究却基本未见。因此,本文以济南周边此三方碑刻为研究对象,通过史料的整理分析,并对三方碑刻的流变进行梳理考证,并运用对比﹑图表等手法来对其各自书法艺术进行浅析。深度挖掘此三方碑刻,从而进一步对宋代“尚意”书风影响下的艺术创作进行诠释。
庄策[8](2016)在《金代书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书法发展史上看,金代书法继承唐与辽代书法传统。明初宋濂提出宋金之际“苏学胜于北”之说,为金初书法的师承关系作了最好的阐释。随着金代中叶“国朝文派”的兴起,宗唐之风盛行,此现象在碑刻、志石之上体现的尤为明显,然而此间墨迹之上终是苏、米等元佑书家的影子。随着金代本土金石考据学说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书家将关注点集中在金石碑版之上,同时法书的官方收藏与私家收藏也在这一时期开始盛行。金章宗尝令王庭筠、张汝方品第法书文字,合计分类入品五百五十卷。金末赵秉文、元好问等人竖起复古书风的大旗,又让我们看到金源末叶不同于其他末世王朝的豪迈气象。本文主体部分合计五章。第一章为金代书法发展的历史文化环境。从朝廷的汉文化传统意识及金代宫廷书画职官的设立角度分析金代书法的成长土壤。第二章为金代前期与金宋书法交流。从金初汉族士人的仕金的行为中,窥视背后的文化背景与书学思想,并对金代前期重要书家及作品进行研究。第三章为从尚意趣到追慕唐风——金代中期书法。本章兼论金代中期主要书家,任询、王庭筠、党怀英等人,并且基于本文所做《金代传世石刻书法统计表》得出碑志上师法颜真卿,刻石上(没有明确制度的石刻作品)上师法苏轼、米芾的结论。第四章为复古思潮与回溯魏晋——金代后期书法。结合赵秉文、元好问等人墨迹、碑刻作品揭示金末复古书风兴起的这一现象,并兼论郝经、元好问二人的书学观点。第五章为靖康之变后的书法收藏情况。从宫廷书法收藏与私人书法收藏两方面,分析书法收藏对书法作品的影响。本文从金代书法的社会环境入手,分析各个时期墨迹、石刻作品上的书法现象,并结合相关书论进行分段研究,以期还原金代书法的本来面貌。
刘金亭[9](2015)在《明代石刻书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明代石刻书法为研究对象,着重从明代石刻的类型与功用、明代石刻书人的题署、明代石刻书人的身份、明代石刻的书法艺术、明代石刻的书法文献价值、明代石刻的刻工等方面加以论述,搜集和整理了大量明代可考的石刻书人,并对其进行深入归纳和研究,进而从石刻书法的视角揭示了明代书法的社会状态、历史特征和艺术价值。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明代石刻概况和题署形式,对历代石刻的类型进行了梳理,并从形制和内容两方面对明代石刻的类型和特点进行了归纳。同时,以《北京图书馆藏历代石刻拓片汇编》和《明清石刻文献全编》为典范,对明代石刻的着录进行了总结,并提纲挈领地考察明代碑志的一般形式。第二章就明代石刻书人题署的一般形式进行研究。其中既包括书丹和篆额、篆盖人题署的一般形式,也包括其多样性的变化。第三章专门就明代石刻书人题署的特殊情况进行探讨。首先,分析明代碑志书人题署的典型特例,如碑刻题额署为篆盖之例、墓志题盖署为篆额之例、碑石重立书人重出之例、任道逊与《林梅隐墓志》书人问题等。其次,研究明代碑志书人题署的其他特例。最后,就明代其他石刻书人的题署展开研究。第四章重点研究中书舍人、书办和翰林类书人的书石情况。一方面从明代书学铨迄的角度,对中书舍人、书办、侍书进行了考察,另一方面对明代石刻中这些职官参与书丹、篆额、篆盖的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参与者进行了深入考辨。第五、六、七三章分别从楷书、题额和篆隶、行草对明代石刻的书法艺术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结合拓片对各种书体在石刻中的表现加以归纳总结,揭示了明代石刻书法演化的历史脉络。第八章专门研究刻工的题署及其身份,对与书法艺术相关的刻工镌刻问题进行了研究。为了更好地说明明代石刻书法的全貌,本文列举了大量的表格,是考察明代石刻书人的重要文献。
郑红莉[10](2014)在《《碑林集刊》第1-20辑总目录》文中研究表明
二、西安碑林藏近代名人书迹刻石(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安碑林藏近代名人书迹刻石(上)(论文提纲范文)
(1)博物馆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以西安碑林博物馆利用融媒体手段实现文化传播创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融媒体环境下的新策略 |
(一)利用微博、微信推出线上展览 |
(二)组织编写线上教育课程 |
1.足不出户,知“鼠”达理 |
2.云观碑林,漫话国宝 |
3.盛世大唐,墨舞华章 |
4.云游碑林,悦赏春花 |
5.翰墨奇观,皇家气象 |
6.石刻宝库,艺赏碑林 |
7.青石留痕,隋唐遗韵 |
8.宝相千颜,佛韵长安 |
(三)开启淘宝“直播秀” |
二、融媒体环境下的精神主旨 |
(一)牢记使命,勇于担当 |
(二)系统设计,分步实施 |
(三)创新形式,吸引观众 |
三、融媒体环境下的再思考 |
(2)明代章藻《墨池堂选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一章 《墨池堂选帖》刊刻背景 |
第一节 刻帖的发展 |
第二节 明代苏州地区刻帖 |
第二章 章藻与《墨池堂选帖》概况 |
第一节 章藻及家世背景 |
第二节 章藻的交游 |
第三节 刊刻目的 |
第三章 《墨池堂选帖》编刻及流传 |
第一节 选帖及编刻体例 |
第二节 原本情况 |
第三节 版本及流传 |
第四章 章藻的书刻风格与《墨池堂选帖》的价值 |
第一节 章藻书刻风格探析 |
第二节 摹刻对刻帖质量的影响 |
第三节 《墨池堂选帖》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3)晚清民国时期《张迁碑》的接受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晚清民国时期《张迁碑》的着录考鉴 |
第一节 《张迁碑》着录和考订 |
第二节 《张迁碑》书艺赏鉴 |
第三章 晚清民国时期书家对《张迁碑》的取法实践 |
第一节 对《张迁碑》的临仿 |
第二节 对《张迁碑》的取法观 |
第四章 晚清民国时期《张迁碑》的复制出版 |
第一节 《张迁碑》的缩临与私人刻帖 |
第二节 《张迁碑》缩临、缩摹刻本的印刷出版 |
第三节 《张迁碑》原拓本、翻刻本的印刷出版 |
第五章 结论 |
附录 |
附录1 晚清民国书家临仿《张迁碑》一览表 |
附录2 晚清民国时期《张迁碑》拓本出版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附件: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4)千唐志斋藏唐代墓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千唐志斋馆藏唐代墓志 |
第一节 墓志的起源及嬗变 |
第二节 千唐志斋及其馆藏唐代墓志 |
第二章 关于馆藏唐代墓志的分类 |
第一节 仕宦墓志 |
第二节 庶民墓志 |
第三节 宫人墓志 |
第三章 馆藏唐代墓志撰文研究 |
第一节 制度性撰文 |
第二节 “衔哀直书”的亲属撰文与“不假他人之笔”的自撰 |
第三节 “号请志述”的请托撰文 |
第四节 志文文体风格的嬗变 |
第四章 馆藏唐代墓志书丹研究 |
第一节 亲属书丹 |
第二节 非亲属请托书丹 |
第三节 馆藏唐志中同一书丹者不同墓志对比研究 |
第五章 馆藏唐代墓志刊刻者研究 |
第一节 官署刻工 |
第二节 民间刻工 |
第三节 馆藏唐志中同一刊刻者不同墓志对比研究 |
第六章 馆藏唐代墓志字体研究 |
第一节 馆藏唐代墓志书法的字体研究 |
第二节 馆藏唐代墓志书法中的新字研究 |
第七章 馆藏唐代墓志书法分期研究 |
第一节 “书学兴盛、承隋启唐”——高祖、太宗、高宗时期 |
第二节 “武后造字、褚风激扬”——武后时期 |
第三节 “字书刊立、颜筋柳骨”——玄宗至德宗时期 |
第四节 “再立石经,楷范天下”——宪宗至僖宗时期 |
第八章 从馆藏唐代墓志看唐代墓志书法的风格及成因 |
第一节 馆藏唐代墓志的书法风格 |
第二节 书手与刻手 |
第三节 唐楷名家书法对墓志铭石书法的影响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馆藏唐代墓志详况一览表 |
图版目录 |
(5)朱彝尊金石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明末清初金石书法的发展状况及朱彝尊的价值意义 |
二、朱彝尊金石书法的研究现状与“金石书法”概念的说明 |
三、朱彝尊金石书法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吾生亦好金石文”:交游访碑 |
第一节 行历万壑,碑碣寻访 |
一、山西寻碑,初见之喜 |
二、山东访碑,摩挲响拓 |
第二节 共好结纳,金石同契 |
一、与书法、篆刻家交游 |
二、与金石收藏家交游 |
三、与金石学家交游 |
第二章 “疑义相析穷其源”:碑帖考证 |
第一节 金石考证,与史互参 |
一、证史之谬 |
二、补史之阙 |
第二节 碑帖鉴别,始识源流 |
一、碑帖版本的考证 |
二、两件作品的源流变迁 |
第三节 金石考据,问题存疑 |
第三章 “古来金石各有宜”:书学思想 |
第一节 汉碑分类,三种风格 |
一、汉碑的两次分类 |
二、三种风格特征的美学内涵 |
第二节 风格品评,崇尚骨力 |
一、北朝碑刻:拙笔见古 |
二、唐代隶书:遒劲淳古 |
三、元明书风:中藏骨肋 |
第三节 诗话论书,补史未备 |
一、撷取“明初诗人擅书法者” |
二、对其他各阶层书家的品评 |
第四节 印章之学,继承创新 |
一、印章名实、材质论 |
二、印学思想 |
第四章 “逸态横生恣涂写”:书法创作 |
第一节 独擅隶书,飒然高柯 |
一、隶书创作的分期 |
二、隶书的取法与风格特征 |
第二节 各体兼能,气韵浑雅 |
一、行草书的创作 |
二、篆书、楷书的创作 |
第三节 朱门书法,后续传承 |
一、朱家后人 |
二、及门弟子 |
结语 |
附录 朱彝尊金石书法大事年表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全宋文》所载北宋前中期书学文献解题与疏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宋代书学文献研究现状 |
(一) 以主题为中心进行的宏观研究情况 |
(二) 宋代书论着作研究情况 |
(三) 宋代书学专人研究情况 |
(四) 宋人书学专着以外的书学文献研究状况 |
(五) 宋代法帖研究情况 |
(六) 从文献学等角度进行的着作研究状况 |
二、“书学”概念、《全宋文》北宋书学文献研究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思路 |
(一) 《全宋文》书学文献研究选题意义 |
(二) 《全宋文》北宋书学文献研究思路、方法 |
三、《全宋文》北宋书学文献概说 |
第一章 碑帖类书学文献解题与疏证 |
第一节 碑帖类书学文献概说 |
第二节 碑帖类书学文献解题与疏证 |
第二章 书家类书学文献解题与疏证 |
第一节 书家类书学文献概说 |
第二节 书家类书学文献解题与疏证 |
第三章 书论类书学文献解题与疏证 |
第一节 书论类书学文献概说 |
第二节 书论类书学文献解题与疏证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本文所收书学文献作者书学小传 |
附录2 《全宋文》书学文献目录 |
附录3 《全宋文》书学文献碑帖索引 |
附录4 文中书家索引 |
後记 |
(7)山东区域“苏黄米”三方碑刻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齐州真相院舍利塔铭》碑刻考 |
第一节.苏轼的佛教渊源与过长清真相院考略 |
第二节.《齐州真相院舍利塔铭》两种刻本的探源 |
第三节.地宫原刻本《齐州真相院舍利塔铭》艺术风格评析 |
第二章.《王寿卿穆氏先茔石表篆额及黄庭坚赞文》碑刻考 |
第一节.王寿卿及其《穆氏先茔石表篆额》 |
第二节.黄庭坚《穆氏先茔石表》赞文 |
第三章.《颜鲁公碑阴记》碑刻考 |
第一节.《颜鲁公碑阴记》吴兴始刻石考略 |
第二节.《颜鲁公碑阴记》海宁摹刻石考略 |
第三节.《颜鲁公碑阴记》移刻费县 |
第四节.从费县《颜鲁公碑阴记》复刻石看米芾楷书师古与艺术风格 |
第五节.费县《颜鲁公碑阴记》旧拓的地位及意义 |
第四章.对“苏黄米”三方碑刻的再思考(兼结语) 36 |
参考文献 |
附录 1.《齐州真相院舍利塔铭》碑文 |
附录 2.《王寿卿穆氏先茔石表篆额及黄庭坚赞文》碑文 |
附录 3.《颜鲁公碑阴记》碑文 |
附录 4.《王寿卿墓志》碑文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8)金代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金代书法的研究现状与意义 |
二、资料来源与研究的局限性 |
三、本文研究方法与学术突破 |
第一章 金代书法发展的历史文化环境 |
第一节 金代朝廷的汉文化传统意识 |
一、太祖、太宗、熙宗时期(1114—1149) |
二、海陵王、世宗、章宗时期(1149—1208) |
三、卫绍王、宣宗、哀宗时期(1208—1234) |
第二节 金代宫廷书画职官的设立 |
第二章 金代前期书法与金宋书法交流 |
第一节 金初书法之渊源 |
第二节 金代前期书法交流 |
第三节 苏轼、米芾书法影响 |
第四节 金代前期书家及主要作品研究 |
一、翰林待制吴激 |
二、尚书右丞蔡松年、翰林修撰蔡珪 |
三、礼部尚书宇文虚中及其他 |
第三章 从尚意趣到追慕唐风——金代中期书法 |
第一节 从尚意趣到追慕唐风 |
一、金代中期书迹概说 |
二、碑志书法中的崇颜倾向 |
三、崇颜书风的形成原因 |
第二节 金代中期主要书家 |
一、遒润劲健任南麓 |
二、篆籀入神党竹溪 |
三、王庭筠、王万庆父子及其他 |
第四章 复古思想与回溯魏晋—金代后期书法 |
第一节 复古思想与回溯魏晋 |
第二节 金代后期主要书家 |
一、冲和圆融闲闲翁 |
二、高古沉郁元遗山 |
三、金代后期其他书家 |
第三节 郝经、元好问书论比较研究 |
一、郝经书学观点 |
二、元好问书学观点 |
三、郝经、元好问书学观点比较 |
第五章 靖康之变后金代书法收藏问题 |
第一节 金代宫廷书法收藏情况 |
第二节 金代私人书法收藏情况 |
一、苏轼《李太白仙师卷》题跋及其相关问题 |
二、文献着录金代私人收藏情况 |
结论 |
附录一:金代传世石刻书法统计表 |
附录二:图版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9)明代石刻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三、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明代石刻概况和一般题署形式 |
第一节 明代石刻概况 |
一、明代石刻的类型 |
二、明代石刻的着录 |
第二节 明代碑志题署的一般形式 |
一、明代碑刻题署的基本形式 |
二、明代墓志书人题署的基本形式 |
第三节 明代墓志题署的形式特征 |
一、平阙形式 |
二、整饬形式 |
三、题署位置的变化 |
第四节 明代石刻题署的用字与构成 |
一、题署中的敬语 |
二、题署用字的变例 |
三、题署的构成 |
第二章 明代石刻书人题署的一般形式 |
第一节 明代碑志题署的一般形式 |
一、明代碑刻题署的一般形式 |
二、明代墓志题署的一般形式 |
第二节 明代碑志书人题署的多样性 |
一、署“书于”、“题于”、“记于”、“勒于” |
二、“书”、“篆”类用字居于前 |
三、“篆额”用字的变例 |
四、“书丹”用字的变例 |
五、“识、志、题、记、录”等题署用字 |
六、集书的题署 |
七、书篆题署的连署和合署 |
八、未署书撰及未署名 |
九、碑文载记与文献补记书篆者 |
十、与题署有关的其他情况 |
第三章 明代石刻书人题署的特殊形式 |
第一节 明代碑志书人题署的特殊情况 |
一、书人题署用字的特殊性 |
二、题跋补篆之例 |
三、以印章署书人名字之例 |
四、书前人记并题跋之例 |
五、碑书撰时间与立碑时间不符之例 |
六、碑阴题识之例 |
七、题署代书之例 |
八、碑阳碑阴书人不同例 |
九、碑刻篆额署为篆盖、撰额、撰盖之例 |
十、墓志或墓表篆盖署为篆额之例 |
十一、碑石重立书人重出之例 |
十二、任道逊与《林梅隐墓志》书人问题 |
第二节 明代其他石刻书人的题署 |
一、摩崖诗文的题署 |
二、摩崖字刻的题署 |
三、明代摩崖题刻的题署用字规律 |
四、明代的其他石刻 |
第四章 中书舍人、书办及翰林书人 |
第一节 中书舍人与石刻书人 |
一、中书舍人与书法 |
二、中书舍人书石 |
第二节 侍书、待诏与石刻书人 |
一、明代的侍书 |
二、侍书书石 |
三、待诏及其书石 |
四、赐习楷书及其书石 |
第三节 直殿阁书办石刻书人 |
一、书办制度 |
二、直内阁石刻书人 |
三、直文渊阁石刻书人 |
四、直文华殿石刻书人 |
五、其他直殿阁石刻书人 |
第四节 进士题名碑与翰林院书人 |
一、《进士题名碑》书人 |
二、翰林院书人 |
第五章 中书体与明代楷书石刻 |
第一节 中书体与敕写石刻的楷书 |
一、明代石刻书体概况 |
二、明代石刻的中书体 |
三、未署书人敕写石刻 |
四、皇族圹志及其书写 |
第二节 明代石刻楷书的丰富面貌 |
一、颜体书风 |
二、柳体书风 |
三、赵体书风 |
四、欧体书风 |
五、虞体书风 |
六、明代石刻楷书书风的其他情况 |
第三节 明代石刻中的榜书 |
一、摩崖榜书 |
二、其他榜书 |
第六章 明代石刻的题额、题盖和篆隶 |
第一节 明代碑刻的题额 |
一、明代碑刻的题额概述 |
二、御制、御笔的碑额 |
三、敕写碑刻的碑额 |
四、碑额书体的丰富性 |
第二节 明代墓志的题盖 |
一、墓志盖溯源 |
二、中书舍人、书办、待诏等所篆志盖 |
三、武臣题盖 |
第三节 明代石刻的篆书和隶书 |
一、明代善篆隶的书家 |
二、明代的篆书石刻 |
三、明代的隶书石刻 |
第七章 明代石刻中的名家与行草 |
第一节 石刻集名家书与名家书刻 |
一、明代石刻的集名家书 |
二、文征明书石 |
三、董其昌书石 |
第二节 明代石刻中的行书 |
一、明代行书石刻概况 |
二、明代行书石刻的书风 |
第三节 明代的草书石刻 |
一、草书石刻在明代的盛兴 |
二、陈献章书石与明代前期草书石刻的滥觞 |
三、嘉靖年间:明代草书石刻的高潮期 |
四、明代后期的草书石刻 |
第八章 明代石刻的镌刻与刻工 |
第一节 石刻刻工的题署 |
一、明代石刻刻工题署概况 |
二、刻工题署用字:镌、镌石、镌字、镌文 |
三、刻工题署用字:刻、刻石、刻字 |
四、刻工题署用字:刊、刊石、刊字 |
五、刻工题署用字:石匠、石工及其他 |
第二节 明代石刻刻工的身份 |
一、明代的官署施石刻刻工 |
二、昆山唐氏刻工世家 |
三、明代刻工的职业化和家族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西安碑林藏近代名人书迹刻石(上)(论文参考文献)
- [1]博物馆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以西安碑林博物馆利用融媒体手段实现文化传播创新为例[J]. 张云. 碑林论丛, 2020(00)
- [2]明代章藻《墨池堂选帖》研究[D]. 曹培. 苏州大学, 2020(03)
- [3]晚清民国时期《张迁碑》的接受与传播[D]. 赵贺.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4]千唐志斋藏唐代墓志研究[D]. 王放. 南京艺术学院, 2018(09)
- [5]朱彝尊金石书法研究[D]. 聂国强.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6]《全宋文》所载北宋前中期书学文献解题与疏证[D]. 陈亮亮.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7]山东区域“苏黄米”三方碑刻考[D]. 潘锐.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016(01)
- [8]金代书法研究[D]. 庄策. 吉林大学, 2016(10)
- [9]明代石刻书法研究[D]. 刘金亭. 吉林大学, 2015(02)
- [10]《碑林集刊》第1-20辑总目录[J]. 郑红莉. 碑林集刊, 20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