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敏体质痛风患者慎食海鲜(论文文献综述)
王延群[1](2020)在《金秋食蟹别犯忌》文中指出"秋风起,闸蟹肥",这个金风送爽的季节正是人们品尝河蟹的最佳时节。螃蟹是我国河蟹的总称,种类繁多,分布很广,其中以阳澄湖"清水大闸蟹"和河北胜芳镇的"胜芳蟹"最为肥美,个大丰满,肉嫩黄香,饮誉全国。螃蟹营养丰富,味极鲜美,自古以来就深受美食者的青睐。民间有云:"一蟹上席百味淡。"清朝李渔有言:"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据测定,每100克螃蟹,可食部分含有蛋白质
殷玉兰[2](2020)在《清热祛痛散外敷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清热祛痛散外敷对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影响,客观评价清热祛痛散治疗痛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予以美洛昔康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热祛痛散外敷,2组均用药1周,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WBC、Hs-CRP、ESR、BUA、关节炎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缓解时间,得到临床疗效评价。结果:1.治疗后两组的WBC、Hs-CRP、ESR、BUA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Hs-CRP、ESR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WBC、BUA两组无显着差异(P>0.05)。2.治疗后两组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患处皮温、关节功能、关节炎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和关节炎积分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处皮温、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加用清热祛痛散外敷在改善痛风患者Hs-CRP、ESR、局部症状及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西药。
吕行[3](2020)在《中药硝黄通络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的初步探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自制中药硝黄通络散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观察,初步探讨该药对于改善患病关节红、肿、热、痛作用以及辅助降低相关炎症指标的效果,同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为该药的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进而促进中医外治法在痛风急性期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方法:本研究设计遵循平行对照、随机化原则,筛选2019年9月到2020年1月西苑医院风湿病科门诊及病房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根据纳入标准纳入6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运用SAS9.2统计软件生成的随机数字表,由第三方将受试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实际完成: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外敷硝黄通络散,每日敷药1次,每次6小时(8am-2pm);对照组外敷扶他林(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每日3次,每次2小时(8am,10am,12n),治疗7日。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关节疼痛VAS评分、关节皮温、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总有效率等方面的变化,并对其进行安全性分析,监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对全部数据使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两组临床总疗效比较:治疗7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组间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2.两组患处皮温比较:治疗后两组外用药均能有效降低患处皮肤温度,且通过比较治疗前、第1天、第3天及第7天治疗后平均温度绘制的折线图斜率,治疗组在降低皮肤温度速度方面优于对照组。3.两组VAS疼痛评分比较: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组间差值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缓解关节疼痛情况方面优于对照组。4.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通过比较两组之间关节颜色、关节肿胀及总分差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关节颜色、关节肿胀效果等方面优于对照组。5.炎症指标比较:治疗7天后,两组ESR、CRP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差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外用药均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6.两组安全性指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比较,均未见明显异常变化,且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制外敷中药硝黄通络散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等主要症状,且能够有效抑制患病关节的炎症反应、降低患处皮肤温度,同时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对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敷使用硝黄通络散治疗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毕研霞[4](2019)在《螃蟹:好吃,还要会吃》文中研究说明俗话来。说每:年秋秋风天起,,在蟹老脚百痒姓;喜菊爱花的开季,节闻性蟹食物榜上,膏满黄肥的大闸蟹必定能占据一席。大闸蟹好吃,怎么才能"吃好"呢?在享受美味之前,最好了解清楚与吃蟹相关的饮食常识,这样既能满足口腹之欲,还能兼顾健康。
刘宜峰,曹磊,杨华,郑杨杨[5](2020)在《薏苡仁汤加减内外合治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炎症因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薏苡仁汤加减内服和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53例AGA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7例和观察组76例。对照组采用美洛昔康片,1片/次,1次/d,饭后服用;双氯芬酸钠凝胶,适量外涂患处,适当按摩,3次/d。观察组美洛昔康片使用同对照组,并给予薏苡仁汤加减内服、外敷。两组疗程均为治疗7 d。患者每日记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疼痛缓解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进行治疗前后湿热痹阻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环氧合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2.205,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治疗后1,3,5,7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肿胀、活动障碍等主证评分、次证评分和湿热痹阻证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ESR,CRP,UA,IL-1β,IL-6,IL-8,TNF-α,COX-2,PGE2和TXB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6-keto-PGF1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美洛昔康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薏苡仁汤加减内服、外敷治疗AGA湿热痹阻证患者可快速缓解和消除疼痛,减轻临床主要症状,抑制炎症反应,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使用安全。
郭丽珍,廖福金,吕雄[6](2018)在《舒痛饮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舒痛饮(半枫荷、金钱草、救必应、川牛膝、布渣叶、两面针等组成)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治疗,治疗组给予舒痛饮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为91.67%,2组总有效率及总体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VA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对中医证候评分及VAS疼痛评分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ESR、CRP、UA等各项实验室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对各项指标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病例出现,对照组有5例出现恶心、纳差等胃肠道反应;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痛饮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疼痛评分,降低患者的ESR、CRP、UA等相关实验室指标。
孙清廉[7](2018)在《吃海鲜怎样保证安全》文中研究指明海鲜品种繁多,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很多人都喜欢食用。特别是到了秋后,鲜虾肥蟹大量上市时,很多人都争相购买,大饱口福。然而吃海鲜若不讲科学,不注意烹调方法,或进食过量,往往会带来许多麻烦:如引发过敏反应,引起痛风、肠炎腹泻、甲型肝炎等疾病。特别是近年来一些海产品,由于一些海洋水域被大量工业废水、废物污染等原因,导致鱼类、贝类、虾蟹等海产品被汞、细菌(如缓慢爱德华菌等)、寄生虫等所污染。不但增加了患病
暴雪丽[8](2018)在《高尿酸血症中医证型分布及柏茯清利散治疗其湿热瘀阻型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高尿酸血症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性疾病,且为多种代谢性疾病及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已逐渐引起人们关注。关于其治疗,现代医学多用抑制尿酸生成与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但其毒性和不良反应明显,长期服用多引起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停药后易反弹,远期疗效差。中国传统医学治疗高尿酸血症有其独特的优势,不仅使可视的生化指标血尿酸水平下降,又可使自身的诸多不适症状缓解或消失,但目前对其辨证论治缺乏统一的认识,因此对高尿酸血症中医证候规律和中医药治疗的研究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研究目的:本研究一方面通过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证候调查,初步探讨高尿酸血症中医证候要素及证型分布规律,为辨证施治提供临床依据。另一方面,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以病证结合为切入点,观察导师经验方“柏茯清利散”治疗湿热瘀阻型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对象:收集2017年4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诊断为高尿酸血症的患者100例,做为证候研究对象,其中诊断为湿热瘀阻型高尿酸血症患者30例,用中药方“柏茯清利散”治疗进行自身前后对照临床研究。研究方法:1、证候研究: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记录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疾病史、理化检查指标、中医四诊信息。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24.0对所收集资料建成的数据库进行分析,主要采用因子分析联合聚类分析两种统计学方法对高尿酸血症的中医证候进行数据挖掘。2、临床研究:符合条件的30例患者在低嘌呤饮食、控制体重以及必要时碱化尿液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中药方“柏茯清利散”(知母10g、黄柏10g、苍术10g、鸡血藤20g、丹参20g、益母草15g、石韦15g、土茯苓30g、薏苡仁30g、川牛膝10g等)口服,4周为一疗程,连服两疗程,分别在4周和8周末测量疗效性指标:血尿酸、血脂、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安全性指标:肝肾功能、尿常规,并记录中医四诊信息。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研究结果:1、高尿酸血症患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70%,女30%);发病年龄主要在60岁以下,以中、青年为主;BMI不达标者居多,属超重及肥胖范畴。2、通过聚类分析,得到高尿酸血症可能的证型为:湿热瘀阻、脾气虚、痰湿困脾、肾阴虚、肾阳虚、气阴两虚、气滞血瘀。3、通过因子分析,得出高尿酸血症主要证候要素是湿热、血瘀、痰湿,次要要素是阳虚、阴虚、气郁,兼夹要素是气虚、血虚;主要病位是脾、肝、肾,并与胃、肺、心相关。推测高尿酸血症主要证型为:湿热瘀阻、痰湿困脾、气滞血瘀、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血两虚。4、中药方“柏茯清利散”降低尿酸总有效率为83.3%,其中显效患者30%,有效者16%,无效者5%;中医症状改善率方面总有效率90%,其中临床痊愈者占10%,显效33.3%,有效46.7%,无效10%。治疗2月血尿酸、总胆固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甘油三酯在治疗1月、治疗2月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高尿酸血症在男性、中青年、超重或肥胖人群中多发。2、高尿酸血症中医证型以湿热瘀阻型居多。3、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有异曲同工之处,实质均是归纳总结并分析挖掘疾病的证候要素,本研究联合此两种统计方法,挖掘结果互相验证,纵观证型分布规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均得出高尿酸血症临床常见的证型可能为:湿热瘀阻、痰湿困脾、气滞血瘀、肝肾阴虚、脾肾阳虚。4、中药方“柏茯清利散”治疗湿热瘀阻型高尿酸血症有一定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并可改善症状,降低血脂。
张浩[9](2018)在《香连金黄散联合痛风定胶囊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回顾性的研究方法,比较香连金黄散联合痛风定胶囊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案;通过文献综述探讨中医对痛风性关节炎病因病机、辨证、治疗进展的认识,希望对优化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诊治起到一定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骨科就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随访资料完整,共选出90例患者,分为A组、B组、对照组三组,每组各30例。A组为香连金黄散联合痛风定胶囊组,予香连金黄散外敷、痛风定胶囊内服。B组为痛风定胶囊组,予痛风定胶囊口服。对照组为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组,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疗程一周。记录并分析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WBC、ESR、CRP等指标,评价其有效性,观察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出现的不良反应,评价其安全性。结果:(1)总有效率:经治疗后,香连金黄散联合痛风定胶囊组(A组)患者30例,总有效率为90.00%;痛风定胶囊组(B组)患者30例,总有效率86.67%,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组(对照组)3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0.00%。三组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说明香连金黄散联合痛风定胶囊对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病情有显着改善作用。(2)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功能)方面:治疗后三组患者关节疼痛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功能方面,香连金黄散联合痛风定胶囊(A组)疗效优于痛风定胶囊组(B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组(对照组)(P<0.01或P<0.05)。痛风定胶囊组(B组)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组(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疗效相当。(3)中医临床证候(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屈伸受限、关节发热、身热、口干、口渴等指标)总积分较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1或P<0.05),且香连金黄散联合痛风定胶囊组(A组)、痛风定胶囊组(B组)中医症候总积分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组(对照组)(P<0.01),香连金黄散联合痛风定胶囊组(A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优于痛风定胶囊组(B组)((P<0.01)。综上,香连金黄散联合痛风定胶囊(A组)可改善患者关节疼痛、关节发热、身热、口干口渴等症状。(4)实验室指标方面:治疗后三组患者WBC、ESR、CRP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1或p<0.05),说明三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降低炎性指标。组间比较:香连金黄散联合痛风定胶囊组(A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痛风定胶囊组(B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组(对照组)(P<0.01),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组(对照组)控制效果优于痛风定胶囊组(B组)(P<0.01),WBC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综上,香连金黄散联合痛风定胶囊可降低患者WBC、CRP、ESR,且效果明显优于痛风定胶囊组(B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组(对照组)。(5)安全性方面:香连金黄散联合痛风定胶囊组(A组)、痛风定胶囊组(B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无变化(P>0.05),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组(对照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ALT、AST、Cr、BUN)有不同程度的指标异常,差异显着(P<0.05或P<0.01)。香连金黄散联合痛风定胶囊组(A组)、痛风定胶囊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香连金黄散联合痛风定胶囊组(A组)痛风定胶囊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组(对照组),差异显着(P<0.01)。综上,香连金黄散联合痛风定胶囊安全性高,不良反应率低。结论:香连金黄散联合痛风定胶囊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能显着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降低了WBC、ESR、CRP等指标,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低,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并在临床中推广。
李华南[10](2015)在《邓运明教授学术思想传承研究及其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总结》文中研究说明邓运明教授是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四、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当代吁江医学骨伤名家。本论文总结了近40年来导师研究中医骨伤疾病的学术思想及其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经验,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邓运明教授简介,主要介绍了邓运明教授勤学古训、与时俱进、传道授业、教学相长、学验俱丰、中流砥柱的学术精神,并最终成为当代吁江医学骨伤名家的辛碌历程。第二部分:邓运明教授吁江医学学术思想源流。主要内容包括盱江医学源起和邓运明教授气血辨证为首,肝脾肾三脏理论为核心,筋骨并重为灵魂,正骨理伤特色手法,养生保健和治未病学术思想以及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等。第三部分:邓运明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经验整理与总结。邓运明教授认为痛风性关节炎的基本病机是脾胃失和为本,湿热痹阻为标,治疗原则为补气健脾,清热化湿,采用痛风清消汤加减分期治疗效果良好,并附有典型病案2个。第四部分:痛风清消颗粒急性毒性实验。采用清洁级健康昆明种小鼠20只,体重18-22g,雌雄各半。将痛风清消颗粒配成浓度为0.417g/ml,颗粒密度4.73g/ml的混悬液,禁食24小时后,次日予0.78m1/次灌胃,24小时内3次,连续纪录14天内的动物死亡数及毒性反应。结果显示小鼠一次性口服痛风清消颗粒的最大耐受量为86.88g/kg,为成人每日临床常用量的253倍,表明该药口服给药安全。第五部分:痛风清消颗粒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120例患者按随机对照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痛风清消颗粒10g/袋,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mg,每日2次,每组10天为一疗程。结果表明本颗粒剂能明显减轻患者关节的红肿、疼痛及功能障碍等症状,使VA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下降,治疗前后血清WBC、BUA、ESR、hs-CRP、IL-1β、IL-10、THF-α水平相比有极显着性意义(P<0.01),与150mg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效果相当,而不良反应少,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于双氯芬酸钠。第六部分:文献综述。包括痛风的祖国医学历史沿革、痛风的流行病学现状和当代名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总结。
二、过敏体质痛风患者慎食海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过敏体质痛风患者慎食海鲜(论文提纲范文)
(1)金秋食蟹别犯忌(论文提纲范文)
不宜与蟹同食的食物 |
(2)清热祛痛散外敷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痛风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痛风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
3. 现代医学对痛风的治疗 |
4.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
5. 中医对痛风的治疗 |
6. 中药外敷与痛风 |
7. 导师对痛风的认识 |
8. 清热祛痛散治疗痛风的研究 |
9. 临床疗效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论文着作 |
(3)中药硝黄通络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的初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综述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疾病概念 |
2. 西医对于AGA的认识 |
3. 中医对于AGA的认识 |
4.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研究设计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 研究结果 |
讨论 |
1. 从“湿毒瘀热搏结”辨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
2. 硝黄通络散的组方思路 |
3. 中药透皮给药系统 |
4. 小结 |
5.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 |
附件 |
1 随机化方案设计 |
2 随机化参数设定 |
3 随机化规定 |
个人简历 |
(4)螃蟹:好吃,还要会吃(论文提纲范文)
蟹肉含高蛋白 |
有些人不宜吃蟹 |
吃蟹有五忌 |
吃蟹的学问 |
选蟹的门道 |
(5)薏苡仁汤加减内外合治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炎症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2.1 AGA诊断标准 |
1.2.2湿热痹阻证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治疗方法 |
1.6 观察指标 |
1.6.1 主要疗效指标 |
1.6.2 次要疗效指标 |
1.6.3 安全性评价 |
1.7 疗效标准 |
1.8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3,5,7 d的VAS评分比较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湿热痹阻证评分比较 |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SR,CRP和UA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6,IL-8和TNF-α水平变化比较 |
2.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OX-2,PGE2,TXB2和6-keto-PGF1α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
2.8 安全性评价 |
3 讨论 |
(6)舒痛饮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治疗方法 |
1.5.1 对照组 |
1.5.2治疗组 |
1.5.3 疗程及注意事项 |
1.6 观察指标 |
1.7 疗效评价 |
1.7.1 疗效评价标准 |
1.7.2 患者自我疼痛评价 |
1.7.3 中医证候评分 |
1.8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
2.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VAS疼痛评分比较 |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指标比较 |
2.5 2组患者的安全性指标比较 |
3 讨论 |
(8)高尿酸血症中医证型分布及柏茯清利散治疗其湿热瘀阻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学对高尿酸血症的认识 |
1 病名探讨 |
2 病因病机探讨 |
3 中医辨证分型探讨 |
4 中医治疗探讨 |
5 评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西医学对高尿酸血症的认识 |
1 流行病学调查 |
2 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 |
3 高尿酸血症和相关疾病的关系 |
4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高尿酸血症中医证型分布的临床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采集对象 |
2 病例选择 |
3 观察内容 |
4 研究过程的质量控制 |
5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中医证型分布数据挖掘 |
讨论 |
1 一般情况分析 |
2 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数据挖掘 |
3 结论 |
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柏获清利散治疗湿热瘀阻型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资料 |
3 研究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结语 |
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3 本研究的不足与下一步规划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香连金黄散联合痛风定胶囊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部分 |
1.1 中医学对痛风的认识 |
1.1.1 痛风的病因病机 |
1.1.2 痛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1.2 西医学对痛风的认识 |
1.2.1 痛风的认识历史 |
1.2.2 痛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1.2.3 痛风的治疗方法与治疗前景展望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部分 |
2.1 临床资料 |
2.1.1 研究对象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病例纳入标准 |
2.1.4 病例排除标准 |
2.1.5 病例剔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分组方法 |
2.2.2 治疗方法 |
2.2.3 观察指标 |
2.2.4 疗效评价标准 |
2.2.5 安全性评价标准 |
2.2.6 统计学处理 |
2.3 研究结果 |
2.3.1 两组基线比较 |
2.3.2 疗效比较 |
2.3.3 安全性比较 |
2.3.4 有效率比较 |
2.3.5 总结 |
2.4 分析与讨论 |
2.4.1 立论依据 |
2.4.2 香连金黄散作用机理探讨 |
2.4.3 痛风定胶囊作用机理探讨 |
2.4.4 香连金黄散联合痛风定胶囊联合治疗特点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 综述一 当代名老中医治疗痹症经验 |
参考文献 |
附件2 综述二 中西医综合治疗痛风石 |
参考文献 |
附件3 痛风分类标准 |
附件4 临床症状、体征评价标准 |
附件5 中医临床证候评价标准 |
附件6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10)邓运明教授学术思想传承研究及其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邓运明教授简介 |
1 勤学古训 与时俱进 |
2 传道授业 教学相长 |
3 学验俱丰 中流砥柱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邓运明教授盱江医学学术思想源流 |
1 盱江医学源起 |
2 邓运明教授旴江医学学术思想 |
2.1 气血辨证为首 |
2.2 肝脾肾三脏核心理论 |
2.2.1 肝主筋 |
2.2.2 脾主肌肉 |
2.2.3 肾主骨 |
2.3 筋骨并重为治疗灵魂 |
2.3.1 正骨理伤 筋骨并重 |
2.3.2 动静结合 筋骨并重 |
2.3.3 衷中参西 筋骨并重 |
2.4 正骨理筋特色手法 |
2.4.1 常用正骨手法 |
2.4.1.1 正骨手法要点 |
2.4.1.2 常用正骨手法 |
2.4.2 常用上骱手法 |
2.4.2.1 上骱手法要点 |
2.4.2.2 常用上骱手法 |
2.4.3 邓氏特色理筋手法 |
2.4.3.1 邓氏理筋手法的学术渊源 |
2.4.3.2 邓氏理筋手法特点 |
2.4.3.3 常用理筋手法 |
2.4.4 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
2.5 邓运明教授养生保健学术思想 |
2.6 邓运明教授治未病学术思想 |
2.6.1 治未病理论历史沿革 |
2.6.2 未病防病 |
2.6.2.1 按摩导引 保健锻炼 |
2.6.2.2 健运脾胃 合理膳食 |
2.6.2.3 顺应四时 调畅情志 |
2.6.3 既病防变 |
2.6.3.1 脏腑传变 预防在先 |
2.6.3.2 临证处方 合理配伍 |
2.6.3.3 愈后防复 |
2.7 辨证论治中西结合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邓运明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整理与总结 |
1 基本病机——脾胃失和为本湿热痹阻为标 |
2 治疗原则——补气健脾清热化湿 |
3 分期治疗 |
3.1 急性期 |
3.2 缓解期 |
3.3 间歇期 |
4 预防调护 |
5 典型案例 |
5.1 典型案例一 |
5.2 典型案例二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痛风清消颗粒急性毒性实验 |
1 目的 |
2 试验材料 |
2.1 动物 |
2.2 药物 |
3 方法 |
4 结果 |
5 计算方法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痛风清消颗粒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2.3 纳入标准 |
1.2.4 排除标准 |
1.3 终止试验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原则 |
2.2 观察指标 |
2.2.1 症状体征评分标准 |
2.2.1.1 关节疼痛评分 |
2.2.1.2 关节压痛评分标准 |
2.2.1.3 关节红肿评分标准 |
2.2.1.4 关节活动障碍评分标准 |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
3 治疗方法 |
3.1 基础治疗 |
3.2 治疗方法 |
4 疗效与安全性评定标准 |
5 统计学处理 |
6 治疗结果 |
6.1 实验室指标 |
6.2 VAS疼痛评分表 |
6.3 安全性评价 |
7 讨论 |
7.1 GA与相关炎性因子 |
7.2 秋水仙碱与非甾体消炎镇痛药 |
7.3 痛风清消颗粒研究基础及其作用机制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部分 文献综述 |
一 痛风的祖国医学历史沿革 |
参考文献 |
二 痛风的流行病学现状 |
1 国外痛风的患病率 |
2 国内痛风的患病率 |
2.1 内陆地区痛风患病率 |
2.2 沿海地区痛风的患病率 |
2.3 民族地区痛风患病率 |
参考文献 |
三 当代名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总结 |
1 分期辨证 |
2 分型辨证 |
3 脏腑辨证 |
4 邪毒辨证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部分 附录 |
附件一 痛风清消颗粒临床观察知情同意书 |
附件二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例观察表 |
附件三 不良反应观察表 |
附件四 中止或退出观察表 |
附件五 图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过敏体质痛风患者慎食海鲜(论文参考文献)
- [1]金秋食蟹别犯忌[J]. 王延群. 现代养生, 2020(17)
- [2]清热祛痛散外敷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D]. 殷玉兰.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中药硝黄通络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的初步探究[D]. 吕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螃蟹:好吃,还要会吃[J]. 毕研霞. 食品界, 2019(11)
- [5]薏苡仁汤加减内外合治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炎症因子的影响[J]. 刘宜峰,曹磊,杨华,郑杨杨.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0(09)
- [6]舒痛饮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J]. 郭丽珍,廖福金,吕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6)
- [7]吃海鲜怎样保证安全[J]. 孙清廉. 健康生活, 2018(06)
- [8]高尿酸血症中医证型分布及柏茯清利散治疗其湿热瘀阻型的临床研究[D]. 暴雪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9]香连金黄散联合痛风定胶囊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临床疗效分析[D]. 张浩.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邓运明教授学术思想传承研究及其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总结[D]. 李华南.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