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装箱绑扎件紧固件设计中应考虑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春通[1](2020)在《基于知识工程的集装箱船绑扎系统智能设计及其非线性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绑扎桥结构设计是一个多学科、多目标和多约束的复杂课题,其设计过程主要依赖专家经验及设计规范等关键知识。目前其设计过程还主要依赖于专家经验及设计规范等关键知识。此外,行业中有关集装箱和绑扎设备的大部分研究和使用的规范都与静态情况相对应,这与实际海运是不相符的,凸显出各船级社对绑扎桥结构设计规范的不完善和试验研究方法的空白。现如今,鉴于应用知识工程可实现知识的重用且能够提高结构设计的准确度和效率等优点,本文基于知识工程对超大型集装箱船绑扎系统智能设计和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展开了细致的研究。主要进行的工作分为以下部分:(1)基于知识工程(KBE,Knowledge-based Engineering)和三维设计软件(CATIA)对绑扎桥的典型结构,进行数字化智能设计程序开发。构建了设计规范库、专家经验库、标准件库以及母型船绑扎桥数据库等多个知识库,实现了基于母型船的绑扎桥结构的推理设计。设计过程遵循CCS、LR和CSS规范,实现了对设计结果自我检测、自动检测报告生成和设计结果的3D展示。(2)基于知识工程理论、三维设计软件(UG NX)和有限元分析软件(Nastran/PATRAN),开发了绑扎桥结构的有限元分析和多目标优化平台。具有绑扎桥的有限元模型构建、静强度和模态分析以及在主机和螺旋桨激励下的振动响应分析等功能。构建了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与知识库,实现了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数据融合,能够开展绑扎桥结构的轻量化、静力学和动力学的多目标优化设计。优化结果满足制造、人机工程学和安全性的要求。(3)对某20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的绑扎桥和横舱壁的1/10缩尺模型开展了静强度和模态试验,测得了绑扎桥结构的变形、应力分布和模态等力学行为特征。构建了绑扎桥和船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数值模拟了横舱壁的不同建模范围对绑扎桥结构静力学和动力学的影响。探究了绑扎桥刚度与CCS、LR规范建议值之间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4)针对四层20-ft ISO货运集装箱堆垛和绑扎组件的缩尺模型,在典型的横摇和纵摇运动激励下,通过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方法,分析了激励幅值(角度)和频率、钮锁间隙、集装箱堆垛配重、绑扎方式(内绑扎和外绑扎)、绑扎组件的刚度等基本变量对钮锁载荷(分离力和剪切力)、绑扎力和集装箱堆垛变形等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内绑扎方式相比,外绑扎更适合用于高堆垛和重积载的情况;不同的绑扎方式、绑扎力、钮锁载荷及钮锁间隙之间具有相互耦合的效应。(5)通过试验测试和数值模拟获取了某20000TEU集装箱船绑扎桥和绑扎组件的刚度。将绑扎系统的等效刚度与LR、GL和ABS规范中的建议值进行了对比,探究了产生差异的原因。构建了十一层集装箱单堆垛系统的试验缩尺模型和数值模型。在横摇和纵摇运动激励下,探究了钮锁间隙、绑扎刚度和集装箱堆垛配重方式等基本变量对高层集装箱堆垛变形动态响应的影响,并将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缩尺数值模型能有效地模拟和预测海上运输过程中集装箱堆垛的动态机械行为;集装箱开口端和闭口端刚度的差异会增加堆垛动态响应的复杂性;钮锁间隙是系统产生非线性动态响应的重要因素。(6)构建了绑扎桥和十一层集装箱堆垛缩尺模型的动态试验测试系统和数值模型。在横摇和纵摇运动激励下,探索了某20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的绑扎桥结构的变形、应力和应变等非线性动态响应,得到了绑扎桥结构在典型运动激励下的动态特性,并将试验和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钮锁的间隙效应是绑扎桥和集装箱堆垛产生非线性动态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水平间隙会引起堆垛变形动态响应的显着增加;增加绑扎设备的刚度能有效地降低系统的动态响应。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归纳如下:(1)基于知识工程理论,构建绑扎桥设计专用知识库,采用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方法和混合知识推理方法,实现了绑扎桥结构的智能设计,提高了绑扎桥的设计效率。(2)根据Froude相似准则,构建了四层20-ft ISO集装箱堆垛的缩尺模型。探究了钮锁载荷、绑扎力和集装箱堆垛变形的非线性动态响应。发现了绑扎系统内部各变量的相互耦合效应,揭示了海运过程中集装箱的损坏及丢失产生的潜在原因。(3)基于混合相似原理,设计了某20000TEU集装箱船绑扎桥的缩尺模型,开展了绑扎桥与横舱壁的耦合性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并研究了十一层集装箱堆垛和绑扎桥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发现,钮锁间隙的非线性效应是导致集装箱框架和绑扎系统产生超负荷的诱因,为绑扎桥结构和绑扎组件的设计、相关规范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莹莹[2](2019)在《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实现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预制装配式生产建造技术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主要措施,信息化可以使项目各阶段、各专业主体之间在更高层面上充分共享资源,极大高预制装配式建造的精确性与效率。预制构件是装配式建筑的基本要素,准确地追踪和定位预制构件能够更好地管理装配式建筑的整个流程。构件追踪定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与各阶段的工作内容息息相关。因此,深入了解装配式建筑的全流程,分析和总结各阶段工作需要的构件空间信息,是建立合理追踪定位技术框架的重要前。显然,仅用单一技术难以满足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的要求,因此需要充分了解相关技术的优缺点与适用性,以便根据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技术方案。另外,预制构件追踪定位及空间信息管理技术的研究涉及到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工程、计算机、自动化等多个专业。但是,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学以外的学科,鲜有从建筑学专业角度出发,综合地研究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而建筑学专业在装配式建筑的全流程中起着“总指挥”的作用,需要汇总、评估、共享各阶段与各专业的信息,形成完整的信息链。因此,建筑学专业对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的缺失不仅会导致构件空间信息的片段化,而且难以深度参与到项目的各阶段、协调各专业的工作。基于上述需求和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典型装配式建筑的结构类型和结构构件类型,以及从设计、生产运输、施工装配、运营维护直至拆除回收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总结出各阶段所需的构件空间信息以及追踪定位的内容,并根据精度需求将构件追踪定位分为物流和建造两个层级。其中物流层级的定位精度要求较低,主要用于构件的生产运输和运维管理;建造层级的定位精度要求较高,主要用于构件的生产和施工装配。其次,详细分析了BIM、GIS等数据库,GNSS、智能化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技术、摄影测量技术等数字测量技术,以及RFID、二维码、室内定位等识别定位技术的功能和在装配式建筑中的适用性。通过对现有技术的选择和优化,建立了一套基于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结合多项数据采集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并分别从物流和建造两个层级对此技术链的应用流程进行了探索。着重介绍了装配式建筑数据库中预制构件分类系统和编码体系,分析二者在预制构件追踪定位技术中的作用。最后,以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的设计、生产和建造过程为例,说明以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为核心,结合数据采集技术实现预制构件追踪定位和信息管理的方法。本文以装配式建筑的结构构件作为基本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库和数据采集技术建立了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对于整合项目各阶段构件空间信息、形成完整信息链、协调各专业工作、优化资源配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这些方面是实现预制构件精细化管理、高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效率的关键。本文共计约160000字,图片143幅,表格63张
罗佳宁[3](2018)在《建筑工业化视野下的建筑构成秩序的产品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标题:建筑工业化视野下的建筑构成秩序的产品化研究建筑业和制造业都是伴随着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两大传统产业,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和各种新技术的产生,建筑业和制造业成为并行而独立的两个行业,建筑也和制造业的差距也随之拉大,建筑业已经远远落后于制造业。时至今日,新型建筑工业化已经成为我国为未来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我国建筑业实现节能减排,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同时,建筑业和制造业也越来越具有趋同性,“精益建造”等理念的产生使两者融合成为了可能。然而,两者融合的大部分研究是从制造业的角度出发,改进先进的生产理念,使之符合建筑业的要求,但研究内容具有分散性、单一性和盲目性,同时研究角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全局和系统的视角。因此,从建筑业的建造角度出发,厘清两者之间的趋同性和差异性,从而探索两者全面、系统、综合的融合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的建筑构成和建筑秩序理论,并在建筑工业化的视野下对其进行了拓展,构建了“建筑和产品的工业化构成(秩序)原理”的理论框架,并以典型建筑类型-预制装配式建筑和典型工业产品-汽车(车身)为例,对两者进行了全局、系统、深入的类比研究,填充和完善了此理论框架。随后,基于其中的技术策略要点,初步构建了建筑“产品化”策略框架模型。最后,对东南大学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实践和澳大利亚的预制装配式建筑项目进行建筑“产品化”技术策略要点的实证分析和研究。本文从基于“构件构成”建造观念的“建筑构成”的角度出发,拓展了我国目前建筑工业化和精益建造的研究角度、研究模式和研究内容。构建了“建筑的工业化构成秩序的产品化”的策略框架模型和“构件法建筑设计”的新型建筑设计方法,探索了一种符合当代人文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将制造业融合进建筑业的可行技术策略和路线,为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方向以及建筑工业化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正阳[4](2017)在《小型建筑屋盖系统案例研究》文中提出屋盖系统作为建筑系统中为人类提供“遮蔽”这一最基本功能的系统组成,一直以来在建筑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不仅仅是由于其无可替代的功能性地位,也与其作为建筑外轮廓线中最重要的视觉焦点有关。从古至今,随着建筑系统复杂性日趋增高、建筑功能内容日趋增多,与之相对应的屋盖设计难度也逐渐变大。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建筑设计方法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对屋盖系统进行梳理和分析,依据建造方式对其重新进行分类,并从中整理出规律性的结果,应用于今后的建筑创作中。本文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选取大量当代已建成建筑作品的屋盖系统,针对这个建筑系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采用绘制、调查、归纳和总结的方法对其材料选择、设计手法、构造方式及特点和发展规律进行阐述和总结,力图形成一部内容翔实的屋盖系统案例集成,为之后建筑师在小型建筑屋盖系统方案设计的探索和创造提供设计依据,展现尽可能多的设计可能性和选择方向。案例中的屋盖系统作为一个既定结果,必然有其形成的原因,但是在庞杂的当代的实践中如何将这些案例分类,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总结从森佩尔开始历代前人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基于建造方式的屋盖系统分类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案例的分析与总结。通过材料系统、结构系统和建造系统进行系统内的案例对比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梳理出小型建筑屋盖设计中的些许经验和方法,总结出其设计发展趋势。最终形成一本小型建筑屋盖系统设计的资料集成,为建筑师在日趋多元化的设计实践中提供一定的参考。
李垚[5](2017)在《钢结构模块建筑建造技术和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筑工业化是当前全球建筑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模块建筑是工业化建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当今社会,有以下几点主要因素制约着建筑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能源、土地、环境等,在未来的建筑领域中,技术、规范以及标准等都在逐渐的发生变化,因此未来建筑设计领域的发展趋势倾向于工业化和绿色化,以提高建筑设计水平。模块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造体系,在经济性、环保节能性及建造周期效率等各方面都隐藏着巨大的优势。本文以钢结构模块建筑的建造技术和模块建筑的空间设计为切入点展开研究,在建造技术方面:结合当前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钢结构箱式模块建筑的建造技术及相关构造材料的性能,为钢结构箱式模块建筑的建造提供了一份参考,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在空间设计方面:深入挖掘了模块建筑的空间组合及室内设计方式,在空间形态组合部分,按项目规模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归纳总结出小规模箱体的并列、错动、正交式组合方式及大规模组合箱体的走道串联布局、竖向交通体串联布局及中央大空间控制布局三种组合方式,在模块室内空间设计中,提出功能模块化布局策略,并对箱体的不同室内布局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了在不同室内布局方式下箱体的利用特征。本论文研究采用了理论知识结合实际项目经验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模块建筑技术、装配式建筑技术和建筑工业化这三方面相关文献、资料的学习、分析和研究,形成完整的知识构架;同时,通过对实际项目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和归纳,与文献研究形成对比,进一步弥补疏漏,做出我国现状模块建筑技术的客观呈现,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从实际项目出发,并结合了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达到对模块建筑的构造技术、材料和模块的空间组合有一个系统的、准确的研究,期望能为以后的模块建筑设计做出一定的参考。
付康宁[6](2017)在《甲板集装箱的系固安全性研究》文中指出目前,集装箱运输已经成为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在集装箱的海上运输过程中,位于船舶甲板以上的集装箱,由于受到自身重力、海浪冲击力、风压力以及船舶运动产生的惯性力等外力的综合作用,将会产生滑移、歪斜或倾覆的趋势,若系固系统失效,将导致严重后果。为保证集装箱的运输安全,对集装箱系固系统的有效性校核是非常必要的。目前,世界各大船级社对集装箱以及系固索具强度的计算都有相应的规范,但并不统一。此外,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腐蚀、磨损以及制造误差等原因,集装箱角件与扭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间隙,在船舶横摇的过程中两者会发生碰撞,产生碰撞冲击应力。但规范中对于两者之间的间隙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没有考虑在内,导致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与实际有一定的偏差,存在着安全隐患。本文以集装箱及其系固索具的强度校核为切入点,学习并分析ABS(American Bureau of Shipping)关于集装箱及其系固索具强度校核的计算方法,并借鉴前人关于集装箱及其系固索具所受外力研究成果,并加以深入研究,将集装箱角件与扭锁的碰撞情况考虑在内,总结归纳出一套较安全的集装箱及其系固索具强度校核的计算方法。为了提高运算效率,降低甲板集装箱系固安全性校核的难度,为用户提供一种简便、易操作的校核方法,本文将基于文章提供的集装箱及其系固索具强度校核的计算方法,采用C#软件开发语言与MySQL数据库技术,编制甲板集装箱系固安全评判软件。对海船甲板集装箱的不同装载、系固情况进行系固强度校核,并提供详细的计算结果和校核结论,为集装箱的安全系固提供保障。
刘济西[7](2013)在《战场环境变迁与武器装备维修保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社会的诞生即伴随着战争的发生。人类文明在发展和演变,战争形态和战场环境也随之改变,相应地,武器装备的损伤机理、维修保障的方式、体制和模式也在发生变化。至今为止,人类的战争形态已经历了自然中心战、机器中心战和网络中心战三种模式。每一种战争形态下武器装备损伤的规模和机理都有所不同。在规模上分别表现为自然中心战中不可控的小规模损伤、机器中心战中不可控的大规模损伤与网络中心战中可控的小规模损伤;在机理上表现为以材料损伤为主、以机械损伤为主与以体系损伤为主等特点。不同战场环境下不同机理的装备损伤,对应着不同的维修保障模式。当今社会正处于网络中心战时代,而对自然中心战和机器中心战条件下武器装备损伤与维修保障模式的研究,也可以很好的为网络中心战条件下的维修保障技术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借鉴和指导。
袁加林[8](2010)在《集装箱多式联运标准化及其经济动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集装箱多式联运、标准化、经济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入手,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阐述。文章研究重点是对集装箱多式联运的标准化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对标准化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的组织机构、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目前形成的标准体系进行了准确全面的总结。在此基础上将经济学中交易理论、劳动分工理论、市场竞争与政府干预的相关理论引入集装箱多式联运标准化的分析,揭示其经济学本质。最终通过对标准化形成机制的分析得到集装箱多式联运标准形成的最佳路径。首先,在总结集装箱多式联运标准化时,本文将标准化的主体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的组织体系,特别强调了标准化过程中的三个里程碑,根据不同层次的主体归纳标准化体系。其次,在进行市场分析时,借助微观经济中的需求分析、供给分析的方法,得出标准化与不同市场主体的关联程度。第三,对于标准化的经济学本质的分析,本文以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为出发点,以运输业的成本分析为基础,将分工带来的协调成本归纳为平均成本、交易成本、时间成本和经验成本。通过对“标准”经济功能的分析,认为标准化通过以下四个途径大幅度降低运输业劳动分工带来的协调成本:(1)降低运输中的交易成本;(2)降低信息不对称,减少市场失败;(3)改变运输产品的性质,实现网络经济;(4)提高运输系统的兼容性等途径。最终使劳动分工促进生产力这一命题在运输业得以实现。最后,通过国内外集装箱标准形成过程的比较,探讨不同的集装箱标准化形成路径的优劣点,通过对标准形成机制的博弈分析,得出“机构标准”比“市场标准”更适用于交通运输行业。本文的研究全面总结了集装箱多式联运的标准化内容,在理论上深化了对集装箱多式联运标准化的认识,在现实方面,通过比较指出了我国在集装箱多式联运标准化在铁路方面存在很大欠缺,论文结论对我国如何利用标准化实现运输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郎爽[9](2010)在《罐式集装箱的强度分析和液体晃动模拟》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贸易的迅速发展,运输业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性。由于具有单次承载能力强、运输成本低的优点,集装箱运输逐渐成为国内外大型企业的首选运输方式。集装箱作为运输的主要载体,其合理设计和安全操作成为决定运输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深入分析和研究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的实际状态,进而对集装箱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就显得非常必要。罐式集装箱是集装箱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罐体属于第三类压力容器,在运行时不仅要承受内压或外压载荷,还将受到其本身的惯性力作用以及罐内液态介质晃动所带来的冲击力。本论文以有限元为手段,研究罐式集装箱的强度和罐体中介质的晃动。论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罐式集装箱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将罐体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的介质惯性力等效为罐体所受静载荷,对在常温及-40℃下受四种不同工况作用的罐式集装箱进行应力分析,并依据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进行强度校核,结果表明,本论文所分析的罐式集装箱所有强度条件都能满足,同时也发现罐式集装箱罐体的应力强度主要由内压决定,框架的应力强度则是由惯性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的结论。为研究罐式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的颠簸问题,论文应用流体分析软件Fluent对罐式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向上颠簸时罐内介质的晃动进行了模拟,得到了晃动过程中液体的分布情况,同时给出了罐体内的压强分布及罐体受到的冲击力,为罐式集装箱的优化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刘永红[10](2007)在《铁路客运专线接触网系统工程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大规模修建客运专线已经开始。作为详细的实施方案,接触网系统的相关工程技术方案,包括主要技术规格参数、关键工程技术方案和接口设计等必须尽快完成标准定型。虽然有前期的科研基础和部分建设经验,但与世界水平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根据我国的气象环境条件及我国铁路客运专线系统特有的技术条件,对铁路客运专线触网系统工程技术进行研究十分必要。铁路客运专线接触网系统工程技术的研究是以我国多年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铁道部客运专线四电系统集成工作、客运专线国际咨询成果以及与国外技术交流成果,参照采用欧洲最新技术动态如TSI、EN50119及IEC、UIC最新国际技术标准,重点借鉴了法国的地中海线接触网、德国的Re330及SiCatH 1.0接触网和西班牙EAC-350接触网工程的建设经验,研究我国铁路客运专线接触网系统的工程技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重点研究了接触网-受电弓系统受流质量评价的标准、接触网悬挂类型及系统主要技术参数、接触线类型的选择、接触网支柱及基础类型、接触网电分相形式及自动过分相方式、接触网的主要装配形式和主要器材的选型、道岔处接触网布置方式、接触网系统的接地防雷及安全防护、接触网系统设计的相关接口设计等课题,提出了系列接触网标准及相关技术方案,为客运专线接触网系统工程设计、四电系统集成提供参考。
二、集装箱绑扎件紧固件设计中应考虑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集装箱绑扎件紧固件设计中应考虑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知识工程的集装箱船绑扎系统智能设计及其非线性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集装箱运输及系固概述 |
1.2.1 船舶货物运输 |
1.2.2 甲板上集装箱的装载和布置 |
1.2.3 甲板上集装箱绑扎设备 |
1.3 知识工程在船舶设计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1.3.1 知识工程原理 |
1.3.2 基于知识工程的船舶结构设计研究 |
1.4 集装箱船绑扎系统研究进展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知识工程的绑扎桥结构设计 |
2.1 引言 |
2.2 系统开发的CAX框架流程 |
2.3 知识库构建 |
2.3.1 规范设计库 |
2.3.2 规则检查库 |
2.3.3 模型库 |
2.3.4 材料库 |
2.4 基于知识的绑扎桥结构智能设计 |
2.4.1 装配体参数化设计 |
2.4.2 结构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知识工程的绑扎桥多目标优化 |
3.1 引言 |
3.2 知识库的构建及知识表示 |
3.2.1 知识模板库 |
3.2.2 参数化图形模板库 |
3.2.3 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 |
3.3 基于知识的绑扎桥结构多目标优化 |
3.3.1 基于知识的绑扎桥结构设计 |
3.3.2 绑扎桥结构数值模拟 |
3.3.3 基于知识的绑扎桥结构多目标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绑扎桥与船体结构耦合性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
4.1 引言 |
4.2 绑扎桥和船体结构耦合数值模拟 |
4.2.1 数值模型构建 |
4.2.2 静强度分析 |
4.2.3 模态分析 |
4.3 绑扎桥相似畸变模型构建 |
4.4 绑扎桥结构的静强度试验 |
4.4.1 试验方案 |
4.4.2 试验结果及误差分析 |
4.5 绑扎桥结构的模态试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集装箱堆垛结构动态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
5.1 引言 |
5.2 20英尺ISO海运集装箱缩尺模型构建 |
5.3 四层集装箱单堆垛的动态响应研究 |
5.3.1 试验研究对象 |
5.3.2 试验方案及数值模型 |
5.3.3 试验、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结果 |
5.4 十一层集装箱堆垛动态响应研究 |
5.4.1 绑扎桥和绑扎组件的刚度 |
5.4.2 试验方案及数值模型构建 |
5.4.3 试验、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绑扎桥结构的动态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方案及数值模型构建 |
6.3 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 |
6.3.1 激励的幅值 |
6.3.2 激励的频率 |
6.3.3 间隙效应 |
6.3.4 绑扎杆刚度 |
6.3.5 有效负载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的创新性 |
7.3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2)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 |
1.1.2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 |
1.1.3 构件追踪定位与空间信息管理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 |
1.3.1 构件空间信息 |
1.3.2 构件追踪定位技术 |
1.3.3 现有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的空间信息 |
2.1 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和结构构件类型 |
2.1.1 装配式结构体系类型 |
2.1.2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类型 |
2.2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工作流程 |
2.2.1 设计阶段 |
2.2.2 生产运输阶段 |
2.2.3 施工安装阶段 |
2.2.4 运营维护阶段 |
2.2.5 拆除回收阶段 |
2.3 构件空间信息 |
2.3.1 构件空间信息的内容 |
2.3.2 构件空间信息的传递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制构件追踪定位技术 |
3.1 数据库 |
3.1.1 建筑信息模型 |
3.1.2 地理信息系统 |
3.1.3 BIM与 GIS的特性 |
3.1.4 BIM-GIS与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契合性分析 |
3.2 数字测量技术 |
3.2.1 GNSS定位系统 |
3.2.2 全站仪测量系统 |
3.2.3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
3.2.4 摄影测量技术 |
3.2.5 施工测量技术的适用性分析 |
3.3 自动识别和追踪定位技术 |
3.3.1 自动识别技术 |
3.3.2 追踪定位系统 |
3.3.3 自动识别和追踪定位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流程 |
4.1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 |
4.1.1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的基本组成 |
4.1.2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中的关键技术 |
4.1.3 数据库交互设计 |
4.2 建造层面的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流程 |
4.2.1 基于BIM的构件定位 |
4.2.2 设计阶段 |
4.2.3 生产阶段 |
4.2.4 装配阶段 |
4.3 物流层面的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流程 |
4.3.1 构件生产与运输 |
4.3.2 构件施工装配 |
4.3.3 运营维护与拆除回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示例 |
5.1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定位技术的实现 |
5.1.1 南京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 |
5.1.2 预制构件追踪管理技术的实现 |
5.2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结构构件追踪定位 |
5.2.1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概况 |
5.2.2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设计 |
5.2.3 构件生产与运输 |
5.2.4 构件装配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各章内容归纳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鸣谢 |
(3)建筑工业化视野下的建筑构成秩序的产品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建筑业和制造业 |
1.1.2 将制造业融合进建筑业的策略探索-产品化 |
1.1.3 特殊的视角-建筑构成和秩序的观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1.2.1 建筑工业化 |
1.2.2 向制造业学习-精益建造 |
1.2.3 将制造业融合进建筑业的策略探索-产品化 |
1.2.4 建筑构成和建筑秩序的观念 |
1.3 释题:“建筑的构成秩序”和“产品化” |
1.3.1 问题整理 |
1.3.2 视角引入-建筑构成秩序的观念 |
1.3.3 策略引入-产品模式和产品策略 |
1.3.4 引入的动因和意义 |
1.3.5 引入后的预期创新点 |
1.4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界定 |
1.5 研究目标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意义 |
1.8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建筑工业化视野下的建筑构成理论 |
2.1 目前的建筑构成理论 |
2.1.1 理论起源 |
2.1.2 理论发展 |
2.1.3 理论释义 |
2.1.4 理论内容 |
2.1.5 理论应用和意义 |
2.1.6 建筑构成的本质 |
2.2 目前的建筑构成秩序 |
2.2.1 建筑秩序的释义 |
2.2.2 建筑师的秩序观 |
2.2.3 建筑构成语境下的秩序 |
2.2.4 建筑构成秩序的内在涵义 |
2.3 建筑构成秩序的自我更新 |
2.4 建筑构成秩序与建筑设计 |
2.4.1 建筑设计的本质 |
2.4.2 建筑构成秩序的本质 |
2.4.3 在建筑设计中的地位 |
2.5 建筑工业化视野下的拓展 |
2.5.1 新型建筑工业化视野与目前的建筑构成理论 |
2.5.2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理论的命名与释义 |
2.5.3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原理建立的可行性 |
2.6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原理的推导 |
2.6.1 建筑的工业化特征 |
2.6.2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的理论推导 |
2.6.3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原理的建立 |
2.7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原理的意义 |
2.7.1 拓展建筑构成和建筑构造的学科内容 |
2.7.2 指导、建立新型的建筑工业化设计理论 |
2.7.3 检验、解释,进而指导今后的建筑工业化活动 |
2.8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秩序与建筑设计 |
2.9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原理在本文中的应用 |
第三章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工业化构成秩序 |
3.1 建筑工业化的魅力 |
3.1.1 聚焦预制装配式技术 |
3.1.2 预制装配式建筑之殇-偏见之源 |
3.1.3 预制装配式建筑魅力-悉尼歌剧院 |
3.1.4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秩序的本质 |
3.1.5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秩序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
3.2 建筑物质系统的构成原理 |
3.2.1 构件的基本概念 |
3.2.2 构件的分类 |
3.2.3 构件的材料 |
3.2.4 物质系统的构成原理总结 |
3.3 建筑技术系统的构成原理 |
3.3.1 构件的设计 |
3.3.2 构件的制造 |
3.3.3 构件的装配 |
3.3.4 构件的连接 |
3.3.5 技术系统的构成原理总结 |
3.4 建筑秩序系统的构成原理 |
3.4.1 建造总流程 |
3.4.2 建造子流程 |
3.4.3 秩序系统的构成原理总结 |
3.5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工业化构成秩序小结 |
第四章 典型工业产品的工业化构成秩序 |
4.1 工业产品的“建筑化”之路 |
4.1.1 工业产品和建筑的历史渊源 |
4.1.2 工业产品和建筑的当代思辨 |
4.1.3 产品的工业化构成秩序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
4.1.4 产品的工业化构成原理的借鉴和建立 |
4.2 产品物质系统构成原理 |
4.2.1 部件的基本概念 |
4.2.2 部件的分类 |
4.2.3 部件的材料 |
4.2.4 物质系统构成原理总结 |
4.3 产品技术系统构成原理 |
4.3.1 部件的设计 |
4.3.2 部件的制造 |
4.3.3 部件的装配 |
4.3.4 部件的连接 |
4.3.5 技术系统构成原理总结 |
4.4 产品秩序系统构成原理 |
4.4.1 创建总流程 |
4.4.2 创建子流程 |
4.4.3 秩序系统构成原理总结 |
4.5 典型工业产品的工业化构成秩序小结 |
第五章 建筑的工业化构成秩序的产品化研究 |
5.1 建筑的“产品化”之路 |
5.1.1 建筑的“产品概念”趋势 |
5.1.2 工业产品和建筑的类比 |
5.1.3 工业产品和建筑的融合 |
5.2 建筑产品化策略的推导 |
5.2.1 策略的切入点 |
5.2.2 建筑作品观念 |
5.2.3 建筑产品化策略的建立 |
5.3 建筑产品化应用模式的建立 |
5.3.1 产品化策略应用与设计方法 |
5.3.2 建筑设计方法的拓展与建立 |
5.3.3 基于房屋构件库的理想流程 |
第六章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产品化策略应用 |
6.1 背景介绍 |
6.1.1 东南大学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实践 |
6.1.2 澳大利亚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 |
6.1.3 建筑产品化策略应用分析方法 |
6.2 物质构成秩序的产品化 |
6.2.1 构件的“一体成型” |
6.2.2 建筑的“独立系统” |
6.2.3 “系统性”与“标准性” |
6.3 技术构成秩序的产品化 |
6.3.1 设计原则和战略 |
6.3.2 系列化设计目标 |
6.3.3 商品化客户体验 |
6.3.4 精益思想与并行工程 |
6.3.5 生产线流水作业 |
6.4 秩序构成秩序的产品化 |
6.4.1 系列化技术积累 |
6.4.2 批量定制化生产 |
6.4.3 程式化装配工序 |
6.4.4 衍生的使用功能 |
6.5 建筑产品化策略的应用模式启示 |
6.5.1 已经实现的应用 |
6.5.2 未来应用的展望 |
6.5.3 建筑产品化策略应用框架模型 |
6.5.4 是建筑还是汽车? |
总结 |
结论 |
创新点 |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建筑的工业化构成原理”框架 |
2.“产品的工业化构成原理”框架 |
3.预制装配式建筑和汽车的类比 |
4.“半定量”类比的相关数据汇总 |
5.建筑的“产品化”技术策略要点 |
6.“产品化”技术策略的应用实例 |
7.澳大利亚预制装配式建筑案例研究项目材料 |
(1)项目概况说明 |
(2)项目申请材料 |
(3)项目批准材料 |
(4)企业告知材料 |
(5)同意参与材料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小型建筑屋盖系统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的相关研究现状 |
1.3.2 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课题的目的、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的方法与基本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基本框架 |
2 小型建筑屋盖系统案例研究 |
2.1 案例的研究方法 |
2.1.1 案例的分类与参考 |
2.1.2 案例的收集和筛选 |
2.1.3 案例分析的研究内容与步骤 |
2.2 构架型屋盖系统 |
2.2.1 Les cols餐宴亭 |
2.2.2 仙石原别墅 |
2.2.3 三加和中小学加建项目 |
2.2.4 气仙沼大谷的共有之家 |
2.2.5 加须美发店 |
2.2.6 布洛克霍尔斯游客中心 |
2.2.7 “高架桥下”的市场大厅和商店 |
2.2.8 柏林某小学自助餐厅 |
2.2.9 德尔加杜角学校 |
2.2.10 亚琛工业大学供热站改造 |
2.2.11 芝加哥诗歌基金会 |
2.2.12 篱苑书屋 |
2.2.13 太宰府市T幼儿园 |
2.2.14 李公馆二号扩建 |
2.2.15 日本工学院射箭馆与拳击馆 |
2.2.16 荆棘冠教堂 |
2.2.17 肉桂合作社培训中心 |
2.2.18 基督城纸管教堂 |
2.2.19 阿努拉葡萄园活动中心 |
2.2.20 给孤独园 |
2.2.21 东京银色小屋 |
2.2.22 IBM旅行帐篷 |
2.2.23 林会所 |
2.2.24 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 |
2.2.25 昭岛紫罗兰幼儿园 |
2.2.26 国际教养大学图书馆 |
2.2.27 港北幼儿园游戏楼 |
2.2.28 马尔康灾后重建住宅 |
2.2.29 美浓客家文物馆 |
2.2.30 都柏林牙科医院扩建项目 |
2.2.31 Aquaterra环境中心 |
2.3 塑造型屋盖系统 |
2.3.1 富尔纳斯湖观察与研究中心 |
2.3.2 美因茨犹太社区中心 |
2.3.3 尼克拉斯多夫的管理及仓储建筑 |
2.3.4 卢森堡市立艺术博物馆 |
2.3.5 科尔诺图书馆 |
2.3.6 韦克菲尔德赫普沃斯画廊 |
2.3.7 萨拉戈萨的学校综合建筑 |
2.3.8 金贝尔美术馆 |
2.3.9 昆山有机农场采摘厅 |
2.3.10 圣米歇尔农场多功能中心 |
2.3.11 尼洋河游客接待站 |
2.3.12 林肯中心Hypar pavilion草坪饭店 |
2.3.13 霍奇米洛克餐厅 |
2.4 砌筑型屋盖系统 |
2.4.1 海鸥加油站 |
2.4.2 威尼斯双年展无人机机场 |
2.4.3 巴塞罗那活动亭 |
2.4.4 新寨咖啡庄园 |
2.4.5 马萨罗农产品仓库 |
2.4.6 富平陶艺博物馆主馆 |
2.4.7 马蓬古布韦导览中心 |
2.4.8 砂之家 |
2.4.9 拉芬斯堡艺术博物馆 |
2.4.10 基督圣工教堂 |
2.5 本章小结 |
3 小型建筑屋盖系统设计研究 |
3.1 案例的材料系统研究 |
3.1.1 屋盖系统材料运用与发展 |
3.1.2 影响小型建筑屋盖系统材料选择的主要原因 |
3.1.3 屋盖系统材料的组织方式 |
3.2 案例的结构系统研究 |
3.2.1 形态作用体系 |
3.2.2 截面作用体系 |
3.2.3 面作用体系 |
3.2.4 向量作用体系 |
3.3 案例的建造系统研究 |
3.3.1 建造系统核心 |
3.3.2 建造方式特点 |
3.3.3 屋盖系统建造方式的创新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当代小型建筑屋盖系统设计趋势 |
4.1 建造技术的适宜化 |
4.2 对可持续与生态的持续关注 |
4.3 预制与一体化的推广 |
4.4 创作的地域化倾向 |
4.5 整体与自明性间的平衡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作者在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5)钢结构模块建筑建造技术和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展低碳建筑趋势明显 |
1.1.2 国家大力推动工业化建筑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界定 |
1.4 国内外现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论文框架及研究方法 |
1.5.1 论文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2 模块建筑的概述 |
2.1 建筑工业化的概念及内涵 |
2.2 装配式建筑 |
2.3 建筑模块化与模块建筑概念解析 |
2.3.1 模块化 |
2.3.2 模块建筑 |
2.4 模块建筑的特点 |
2.5 模块建筑发展现状 |
2.5.1 国外发展现状 |
2.5.2 国内发展现状 |
2.6 模块建筑与其他建筑的对比 |
2.6.1 模块建筑与装配式大板建筑对比 |
2.6.2 模块建筑与传统砖混建筑和框架建筑对比 |
2.7 模块建筑的分类 |
2.8 本章小结 |
3 钢结构模块建筑建造体系 |
3.1 模块单元的构成要素 |
3.2 模块单元的尺寸确定 |
3.3 钢结构模块单元结构体系 |
3.4 钢结构模块建筑围护结构 |
3.4.1 钢结构模块建筑墙体构造 |
3.4.2 钢结构模块建筑底板构造 |
3.4.3 钢结构模块建筑顶板构造 |
3.5 钢结构模块建筑的基础体系 |
3.6 集成化的设备体系 |
3.6.1 集成化预制部品 |
3.6.2 管线设备排布 |
3.7 钢结构模块建筑单元连接方式 |
3.7.1 钢结构模块单元内各构件间的连接 |
3.7.2 钢结构模块单元间连接方式 |
3.8 钢结构模块建筑与相关规范的适应性 |
3.9 本章小结 |
4 模块建筑空间设计 |
4.1 模块建筑空间形态组合设计 |
4.1.1 箱体组合的基本原则 |
4.1.2 少量模块组合设计 |
4.1.3 大规模模块建筑的箱体组合策略 |
4.1.4 模块建筑组合设计与规范的适应性 |
4.2 模块建筑内部空间设计 |
4.2.1 室内功能模块化布局 |
4.2.2 居住单元 |
4.2.3 办公单元 |
4.2.4 度假单元 |
4.3 本章小结 |
5 模块建筑建造实践——金鑫绿建模块办公楼 |
5.1 项目背景 |
5.2 平面布局及构思 |
5.3 宿舍楼实践项目存在问题与反思 |
5.4 箱体构造及附属结构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6)甲板集装箱的系固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集装箱的系固安全性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集装箱及其系固索具概述 |
2.1 集装箱 |
2.1.1 集装箱定义及规格 |
2.1.2 集装箱的强度 |
2.2 集装箱系固索具 |
2.2.1 集装箱系固索具的一般要求 |
2.2.2 集装箱系固索具简介 |
2.2.3 集装箱系固索具的强度 |
2.3 集装箱堆装位置及系固原则 |
2.3.1 集装箱露天堆装位置的选择 |
2.3.2 系固方式的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集装箱及其系固索具的受力计算 |
3.1 集装箱及其系固索具受力计算模型 |
3.1.1 集装箱端壁扭变力计算模型 |
3.1.2 绑扎装置受力计算模型 |
3.1.3 集装箱角柱压力与角件拉力计算模型 |
3.2 集装箱惯性加速度计算 |
3.2.1 集装箱的横向加速度计算 |
3.2.2 集装箱垂向加速度计算 |
3.3 角件与扭锁碰撞产生的冲击力分析 |
3.3.1 碰撞冲击应力模型 |
3.3.2 扭锁与集装箱角件的冲击力计算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集装箱系固强度校核系统 |
4.1 系统的需求分析 |
4.2 开发语言与MySQL数据库简介 |
4.2.1 开发工具简介 |
4.2.2 C#语言及特点 |
4.2.3 MySQL数据库及其特点 |
4.3 系统的设计原理 |
4.3.1 系统评判标准 |
4.3.2 系统的功能设计 |
4.4 系统的特点以及操作流程 |
4.4.1 系统的特点 |
4.4.2 系统的操作流程 |
4.5 系统的验证 |
4.5.1 系统验证实例基本参数 |
4.5.2 系统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战场环境变迁与武器装备维修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相关概念、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相关概念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科技进步视角下的战场环境变迁与装备损伤模式的演变 |
§2.1 武器装备损伤的历史演变 |
§2.1.1 损伤机理演变 |
§2.1.2 损伤规模演变 |
§2.1.3 损伤后果演变 |
§2.2 自然中心战条件下的装备损伤 |
§2.2.1 自然中心战条件下武器装备损伤模式 |
§2.2.2 自然中心战条件下武器装备损伤特征 |
§2.2.3 自然中心战条件下武器装备损伤应对 |
§2.3 机器中心战条件下的装备损伤 |
§2.3.1 机器中心战条件下武器装备的损伤模式 |
§2.3.2 机器中心战条件下武器装备的损伤特征 |
§2.3.3 机器中心战条件下武器装备损伤的应对 |
§2.4 网络中心战条件下的装备损伤规律 |
§2.4.1 网络中心战的战场环境及特点 |
§2.4.2 网络中心战条件下的装备损伤模式及特点 |
第三章 战场环境变迁与武器装备维修保障模式的转变 |
§3.1 中外军队武器装备维修保障体制的历史演变 |
§3.1.1 我军武器装备维修保障体制的历史发展 |
§3.1.2 外军武器装备维修保障体制的历史发展 |
§3.2 不同历史时期的武器装备维修保障模式 |
§3.2.1 自然中心战条件下的武器装备维修保障模式 |
§3.2.2 机器中心战条件下的武器装备维修保障模式 |
§3.2.3 网络中心战条件下的武器装备维修保障模式 |
第四章 网络中心战条件下维修保障技术及装备发展趋势与战略规划 |
§4.1 网络中心战条件下维修保障技术发展趋势 |
§4.1.1 自动测试技术 |
§4.1.2 远程支援技术 |
§4.1.3 远程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
§4.1.4 维修器材可视化技术 |
§4.2 网络中心战条件下维修保障装备发展趋势 |
§4.2.1 维修保障装备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
§4.2.2 维修保障装备与作战装备的结合更加紧密 |
§4.2.3 维修保障装备的综合化、精确化、绿色化更加明显 |
§4.3 网络中心战条件下维修保障技术及装备发展规划 |
§4.3.1 聚焦体系作战理论前沿,加强顶层规划设计 |
§4.3.2 依托军民一体机制,提高装备维修保障效益 |
§4.3.3 探索“技战融合”规律,把握维修装备发展动向 |
§4.3.4 把握“研训战一体化”趋势,超前装备维修训练 |
结论 |
参考文献表 |
(8)集装箱多式联运标准化及其经济动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本文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运输化理论 |
2.2 标准化理论 |
2.3 劳动分工理论 |
2.4 交易成本理论 |
2.5 市场竞争与政府干预 |
3 集装箱多式联运产生及其标准化 |
3.1 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发展历程 |
3.1.1 集装箱概念及分类 |
3.1.2 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
3.1.3 集装箱运输分类 |
3.1.4 集装箱多式联运的产生 |
3.2 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现状 |
3.3 集装箱多式联运标准化 |
3.3.1 标准化的定义和集装箱标准化概况 |
3.3.2 集装箱标准化组织 |
3.3.3 集装箱标准化的三个里程碑 |
3.3.4 集装箱标准化体系框架 |
3.3.5 多式联运的标准化 |
4 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市场分析 |
4.1 集装箱多式联运市场概况 |
4.2 集装箱多式联运市场的功能和特点 |
4.3 集装箱多式联运市场的需求分析 |
4.4 集装箱多式联运市场的供给分析 |
4.5 集装箱多式联运标准化与各市场要素的关联程度 |
5 集装箱多式联运标准化经济本质的分析 |
5.1 集装箱多式联运标准化本质的一般解释 |
5.1.1 集装箱多式联运标准化的意义 |
5.1.2 标准的经济属性和标准化本质的一般解释 |
5.1.3 集装箱多式联运标准化经济本质的分析路径 |
5.2 集装箱多式联运标准化本质的经济学解释 |
5.2.1 集装箱多式联运是运输产业分工的产物 |
5.2.2 运输产业分工产生的分工成本 |
5.2.3 集装箱多式联运标准化对成本的影响 |
5.2.4 集装箱多式联运标准化的经济本质 |
6 集装箱多式联运标准化形成机制 |
6.1 国内外集装箱多式联运标准化的历程 |
6.1.1 美国多式联运箱型标准化发展过程 |
6.1.2 欧洲多式联运箱型标准化发展过程 |
6.1.3 中国集装箱箱型标准化发展历程 |
6.2 集装箱多式联运标准化形成机制的博弈分析 |
6.2.1 多式联运标准化中的"机构标准"与"市场标准" |
6.2.2 集装箱多式联运标准形成机制及其效率 |
6.2.3 集装箱多式联运标准化形成机制的启示 |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罐式集装箱的强度分析和液体晃动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集装箱的定义和分类 |
1.3.1 集装箱的定义 |
1.3.2 集装箱的分类 |
1.4 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和现状 |
1.4.1 集装箱运输的概念 |
1.4.2 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罐式集装箱的有限元分析 |
2.1 有限元法概述 |
2.1.1 有限元法的发展及基本思想 |
2.1.2 有限元法的基本步骤 |
2.1.3 有限元法的工程应用 |
2.2 ANSYS软件简介 |
2.2.1 ANSYS的发展历史 |
2.2.2 ANSYS软件的组成 |
2.2.3 ANSYS软件的基本功能 |
2.3 罐式集装箱的设计参数和载荷工况 |
2.3.1 设计参数 |
2.3.2 四种惯性力 |
2.4 罐式集装箱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4.1 一些结构简化 |
2.4.2 罐式集装箱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4.3 载荷和约束 |
2.5 常温环境下罐式集装箱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强度校核 |
2.5.1 强度校核的依据 |
2.5.2 材料的设计应力强度 |
2.5.3 强度校核 |
2.5.4 应力强度分布云图 |
2.6 -40℃低温环境下罐式集装箱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强度校核 |
2.6.1 强度校核 |
2.6.2 应力强度分布云图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罐式集装箱中液体晃动模拟 |
3.1 流体力学基本概念 |
3.1.1 流体运动的分类 |
3.1.2 描写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 |
3.1.3 流体多维流动基本控制方程 |
3.2 数值模拟方法 |
3.3 流体计算软件Fluent简介 |
3.3.1 Fluent的前置模块——Gambit |
3.3.2 Fluent简介 |
3.4 液体晃动的数值模拟 |
3.4.1 流体域网格模型 |
3.4.2 VOF方法 |
3.4.3 设置求解器、流体属性及边界条件 |
3.5 模拟结果 |
3.5.1 液面晃动过程 |
3.5.2 晃动过程中液体压强分布 |
3.5.3 罐体受到的冲击力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10)铁路客运专线接触网系统工程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外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现状 |
1.2 我国200km/h及以上接触网现状 |
1.2.1 秦沈客运专线接触网系统 |
1.2.2 遂渝铁路接触网系统 |
1.2.3 沪宁段250km/h接触网系统 |
1.3 接触网工程技术存在的问题和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接触网-受电弓系统受流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 |
2.1 国外高速接触网的弓网受流评价 |
2.1.1 欧洲高速接触网的弓网受流评价 |
2.1.2 日本高速接触网受流评价 |
2.2 接触网-受电弓系统的受流评价标准的研究 |
2.2.1 静态标准 |
2.2.2 动态标准 |
2.3 弓网受流评价标准的建议 |
第3章 接触网悬挂类型及系统主要技术参数的研究 |
3.1 国外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
3.1.1 日本高速铁路接触网主要技术参数 |
3.1.2 德国高速铁路接触网主要技术参数 |
3.1.3 法国高速铁路接触网主要技术参数 |
3.1.4 西班牙高速铁路接触网主要技术参数 |
3.2 中国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
3.3 客运专线接触网悬挂类型的研究 |
3.3.1 确定接触网悬挂类型的手段 |
3.3.2 接触网悬挂类型的研究 |
3.4 接触网悬挂主要技术参数 |
3.4.1 接触导线高度 |
3.4.2 接触网锚段关节 |
3.4.3 接触线预留弛度和弹性吊索 |
3.4.4 接触网跨距 |
3.4.5 接触网结构高度 |
3.4.6 接触网的计算温度 |
3.4.7 接触网锚段长度 |
3.4.8 接触网支柱侧面限界 |
3.4.9 接触网绝缘泄露距离 |
3.4.10 接触网中心锚结形式 |
3.4.11 承力索材质及张力 |
3.4.12 接触线张力 |
3.4.13 附加导线的安装形式 |
3.4.14 接触网设计风速的选取 |
第4章 接触线类型的选择 |
4.1 国外高速铁路接触线的应用 |
4.2 国内铁路接触线的应用 |
4.3 各类型接触线的技术比较 |
4.3.1 铜锡合金接触线与铜镁合金接触线的比较 |
4.3.2 铜银合金接触线与铜锡、铜镁合金接触线的比较 |
4.4 接触线类型的选择 |
第5章 接触网支柱及基础类型的研究 |
5.1 接触网支柱、基础类型研究的主要内容 |
5.2 接触网支柱类型的研究 |
5.2.1 国外接触网支柱主要类型 |
5.2.2 国内接触网支柱主要类型 |
5.2.3 客运专线接触网支柱类型的确定 |
5.3 接触网基础类型的研究 |
5.3.1 国外接触网基础主要类型 |
5.3.2 国内接触网基础主要类型 |
5.3.3 桥上接触网基础类型的研究 |
5.3.4 路基段接触网基础类型的研究 |
5.3.5 隧道内接触网基础类型的研究 |
5.4 研究结论及建议 |
5.4.1 接触网支柱类型 |
5.4.2 接触网基础类型 |
第6章 接触网电分相形式及机车自动过分相方式的研究 |
6.1 国外接触网电分相形式和机车过分相方式 |
6.1.1 接触网锚段关节电分相的形式 |
6.1.2 自动过电分相的方式 |
6.2 国内接触网电分相形式和机车过分相方式 |
6.2.1 接触网电分相的形式 |
6.2.2 自动过电分相的方式 |
6.3 客运专线接触网电分相形式和机车过分相方式的研究 |
6.3.1 接触网电分相的形式 |
6.3.2 机车自动电分相的方式 |
第7章 接触网主要装配形式及主要器材选型的研究 |
7.1 国外高速铁路接触网装配形式和主要器材 |
7.1.1 德国铁路接触网装配形式和主要器材 |
7.1.2 法国铁路接触网装配形式和主要器材 |
7.1.3 日本铁路接触网装配形式和主要器材 |
7.2 中国铁路接触网装配形式和主要器材 |
7.3 客运专线铁路接触网装配形式和主要器材的确定 |
7.3.1 接触网腕臂支持结构形式 |
7.3.2 接触网定位装置结构形式 |
7.3.3 接触网张力补偿装置结构形式 |
7.3.4 接触网用绝缘器件形式 |
7.4 接触网用主要器材技术要求 |
7.4.1 接触网关键零部件技术参数 |
7.4.2 接触网关键绝缘器件技术参数 |
第8章 道岔处接触网布置方式的研究 |
8.1 道岔处接触网布置的方式及基本条件 |
8.2 我国既有传统交叉布置方式 |
8.3 新型交叉布置方式 |
8.4 无交叉布置方式 |
8.5 结论 |
第9章 接触网系统的接地、防雷及安全防护的研究 |
9.1 客运专线接触网接地系统 |
9.1.1 国外高速铁路接地系统概况 |
9.1.2 我国既有电气化铁路接地系统概况 |
9.1.3 客运专线综合接地必要性分析 |
9.1.4 客运专线综合接地的设计原则和工程方案 |
9.2 客运专线接触网防雷设计 |
9.2.1 国外高速铁路防雷设计概况 |
9.2.2 国内接触网防雷设计概况 |
9.2.3 客运专线接触网防雷研究 |
9.2.4 客运专线接触网防雷建议 |
9.3 客运专线接触网的安全防护设计 |
第10章 接触网系统的相关接口设计及管理 |
10.1 接触网系统接口设计原则 |
10.1.1 土建预留基础接口设计原则 |
10.1.2 综合接地要求的接口设计原则 |
10.2 接触网系统接口关系及管理 |
10.2.1 接触网系统的接口关系 |
10.2.2 接触网系统的接口管理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集装箱绑扎件紧固件设计中应考虑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知识工程的集装箱船绑扎系统智能设计及其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 李春通.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 [2]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D]. 张莹莹. 东南大学, 2019(01)
- [3]建筑工业化视野下的建筑构成秩序的产品化研究[D]. 罗佳宁. 东南大学, 2018(05)
- [4]小型建筑屋盖系统案例研究[D]. 王正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2)
- [5]钢结构模块建筑建造技术和空间设计研究[D]. 李垚. 重庆大学, 2017(06)
- [6]甲板集装箱的系固安全性研究[D]. 付康宁. 大连海事大学, 2017(07)
- [7]战场环境变迁与武器装备维修保障研究[D]. 刘济西.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06)
- [8]集装箱多式联运标准化及其经济动因分析[D]. 袁加林. 北京交通大学, 2010(10)
- [9]罐式集装箱的强度分析和液体晃动模拟[D]. 郎爽. 北京化工大学, 2010(01)
- [10]铁路客运专线接触网系统工程技术的研究[D]. 刘永红.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