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酮对兔窦房结细胞电活动的影响

孕酮对兔窦房结细胞电活动的影响

一、孕酮对兔窦房结细胞电活动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赵华怡[1](2018)在《孕酮受体对新生大鼠RRDA和mNRF区吸气神经元放电的调节》文中提出背景呼吸是维持机体新陈代谢和其他功能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生理过程之一。正常稳定的节律性呼吸则是机体得以存活的必要条件,其源自于在各级呼吸中枢中有着重要作用的延髓呼吸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内源性孕酮和孕酮受体,其对外伤性颅脑损伤和脑血管意外等疾病具有显着地中枢性神经保护作用,但是孕酮及其受体对中枢神经电生理活动是否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和效应机制目前还尚未得知。因此,研究孕酮和孕酮受体对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呼吸性基本节律放电(respiratory-related rhythmic discharge activity,RRDA)的调节作用和机制,能够有助于研究哺乳动物延髓呼吸中枢的发育,达到对中枢呼吸性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目的。目的探讨孕酮受体是否参与调节离体延髓脑片RRDA和吸气神经元放电,明确孕酮受体介导该作用的机制,为中枢性相关呼吸疾病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思路和实验依据。方法取出生2 d的Sprague-Dawley新生大鼠,雌雄不拘。制备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标本,并持续通入体积分数95%O2+体积分数5%CO2的混合气体,2527℃条件下,记录RRDA和mNRF区吸气神经元放电。通过BL-420F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分析记录RRDA的三个指标:吸气时程(inspiratory time,TI)、吸气幅度(inspiratory strength,IA)、和呼吸频率(respiratory frequency,RF)以及吸气神经元放电的三个指标:放电时程(bursting time,BT)、放电幅度(bursting amplitude,BA)、放电频率(bursting frequency,BF)。1.研究孕酮受体对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RRDA的调节作用。本部分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孕酮组(受体激动剂)、米非司酮组(受体抑制剂)以及孕酮和孕酮+米非司酮混合组。每组6个脑片,分别使用空白ACSF、含浓度为5、10、20、40μmol/L孕酮的ACSF、含浓度为5、10、20、40μmol/L米非司酮的ACSF以及最适浓度孕酮和最适浓度孕酮+最适浓度米非司酮灌流脑片。记录并对比分析各组离体延髓脑片RRDA的TI、IA、RF三个指标的变化情况,明确孕酮对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RRDA的最适浓度,并判断孕酮和米非司酮对RRDA的作用是否经孕酮受体途径。2.在记录到RRDA放电的离体延髓脑片上,采用细胞外记录法使用玻璃微电极记录孕酮受体对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面神经后核内侧区(the medial area of nucleus retrofacialis,mNRF)吸气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记录到细胞放电后对脑片依次灌流含20μmol/L孕酮的ACSF、空白ACSF冲洗、含20μmol/L米非司酮的ACSF,根据吸气神经元放电的变化情况,分析孕酮浓度与孕酮受体发挥作用和RRDA的关联性。结果1.对照组新生大鼠脑片RRDA在灌流10、20、30、40、50min时TI、IA、RF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50min内灌流的脑片标本RRDA无衰弱现象,本模型具有可靠的稳定性。2.不同浓度孕酮组与对照组使用空白ACSF灌流10min和给药前相比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在5μmol/L-20μmol/L浓度范围内,孕酮能够兴奋RRDA,且20μmol/L的孕酮是兴奋RRDA的最适浓度。3.不同浓度米非司酮组与对照组使用空白ACSF灌流10min和给药前相比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在5μmol/L-20μmol/L浓度范围内,米非司酮能够抑制RRDA,且20μmol/L的米非司酮是抑制RRDA的最适浓度。4.混合组使用20μmol/L孕酮和20μmol/L孕酮+20μmol/L米非司酮与对照组使用空白ACSF灌流10min和给药前相比,单独使用孕酮TI、IA、RF之间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对RRDA具有兴奋作用;联合使用孕酮+米非司酮TI、IA、RF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RRDA无任何作用,说明孕酮对RRDA的兴奋作用是通过受体途径实现的。5.孕酮能增强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mNRF区吸气神经元的兴奋性,延长BT、提高BA、增加BF;孕酮受体拮抗剂米非司酮能抑制mNRF区吸气神经元的兴奋性,缩短BT、降低BA、减少BF。结论1.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有孕酮受体的存在,对RRDA具有正性调节作用。2.吸气神经元细胞膜上有孕酮受体的存在,其参与调节mNRF区吸气神经元放电过程。3.孕酮受体参与调节延髓呼吸中枢的呼吸功能。

熊琴梅[2](2014)在《扩张型心肌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及环境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是临床上一类以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和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常见心肌病。既往流行病学调查DCM患病率为36.5/10万,近年来具有上升趋势。进行性心力衰竭和各种形式室性心律失常是DCM常见严重合并症,猝死风险高,因而引起研究人员广泛关注。DCM多数情况下散发存在,部分可呈现家族性发病趋势,遗传因素在DCM发病中具有主导地位。目前国内外对DCM家系的大量遗传学研究已发现大约30%~50%的DCM具有显着的遗传基础,涉及近50个基因的相关变异。这些基因主要编码肌小节蛋白、细胞骨架蛋白、核膜层蛋白等,如TTN、MYH7、TNNT2和LMNA等。近来有文献报道与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相关的编码桥粒蛋白基因如DSP、DSG2、PKP2,以及一些离子通道基因如ABCC9、SCN5A,也与DCM发病有关,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鉴于DCM患者易合并各种形式心律失常,甚至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 VT)或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VF)而导致猝死,对DCM发生心律失常易感性的分子遗传学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DCM发病呈现男性多于女性的性别差异,然而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尚不清楚。性激素或环境激素干扰物是否是DCM发病的关键因素还有待研究。双酚A(bisphenol A,BPA)是目前公认的一类环境激素干扰化合物,广泛用于制作聚碳酸酯、环氧树脂等,已成为世界上产量最高的化学物质之一,无时无刻不存在于人类生产生活环境中。自从研究人员发现BPA可从塑料制品渗出通过饮食进入小鼠体内并致畸以来,BPA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既往研究显示人体持续或高水平暴露于BPA环境可引起一些激素敏感性疾病,如生殖系统毒性、性早熟、不明原因自然流产、乳腺癌、前列腺癌甚至导致脑损害等。近年来一些基于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BPA与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且基于动物和细胞水平的研究发现长期BPA暴露可影响小鼠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然而,BPA与DCM发病的相关性迄今未见报道。第一部分扩张型心肌病并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候选基因检测的方式,首次探索钾通道基因与DCM并VT的分子遗传关联性,同时筛查DCM已知致病基因及离子通道基因新突变位点,并进一步从分子生物水平对突变基因进行功能分析,以揭示突变位点对其所编码蛋白功能的影响,深入探索DCM并VT的分子遗传学发病机制。同时结合突变携带者的病历资料,探讨候选基因检测对临床诊治的潜在指导意义。方法:1.临床资料收集: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收集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且诊断为DCM并VT的患者临床资料。DCM的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AHA发布的心肌病当代定义和分类,以及2007年中国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建议工作组制定的DCM诊治建议。根据2006年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指南中VT的诊断标准,所有入选患者均需至少采集到一次VT发作时的心电图记录;2.候选基因筛查:采集所有入选患者的外周静脉血2~5ml,提取DNA保存于-80℃冰箱。通过候选基因筛查方式,利用DNA直接测序法,对已知DCM致病基因和候选钾通道基因的全部外显子以及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进行筛查,包括LMNA、MYH7、TNNT2、TNNI3、PKP2、DSP、DSG2、SCN5A和KCNQ1、KCNE1、KCNE2、KCNH2,以期发现致病基因新突变位点;对照组为400例来自相同种族但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个体以及70例不伴VT的DCM患者;3.体外突变诱导及细胞转染:在野生型质粒的基础上,采用体外定点突变诱导技术构建突变质粒。根据突变位点设计诱导突变引物,突变诱导后通过DNA测序验证。通过脂质体介导成功转染突变型或野生型质粒,至人胚肾293细胞(HEK293)进行表达;4.细胞膜片钳电生理分析: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转染野生型或突变型质粒的HEK293细胞的相应离子通道功能进行检测并分析其电生理特征。在室温记录所有相关电生理参数如电流密度、峰值以及激活曲线等。采用Fitmaster、SigmaPlot、OriginPro7.5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绘图;5.免疫荧光共聚焦检测:采用细胞免疫荧光共聚焦检测技术观察突变型与野生型通道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6.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分析:通过提取细胞膜蛋白与浆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分析转染野生型与R397Q突变型质粒的细胞KCNQ1通道蛋白表达水平;7.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所有获取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ANOVA检验。结果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条件的DCM并VT患者10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16~77岁,平均年龄48.7±20.4岁。其中2例患者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左室舒张末径53~75mm,左室收缩末径40~67mm,左室射血分数22%~45%。2.通过对候选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以及内含子-外显子结合区进行测序并与400例正常对照以及70例不伴VT的DCM患者进行比较,共发现3个基因新突变位点,分别为KCNQ1-p.R397Q、 DSG2-p.R824G和SCN5A-p.V1604M突变。KCNQ1-p.R397Q突变:KCNQ1基因杂合子错义突变,第1190位核苷酸由G变为A,即c.1190G>A,从而导致第397位氨基酸由精氨酸变为谷氨酰胺。KCNQ1-p.R397Q突变存在于一位60岁男性DCM并VT患者。该患者入院心电图QT正常,经射频消融术及口服胺碘酮治疗后VT复发,随后再次行射频消融术并植入ICD,目前随访患者情况良好。SCN5A-p.V1604M突变:SCN5A-p.V1604M突变:SCN5A基因杂合子错义突变,第4810位核苷酸由G变为A,即c.4810G>A,从而导致第1604位氨基酸由缬氨酸变为蛋氨酸。该突变存在于一位61岁男性DCM并VT患者。该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气逼症状。10年前曾在外院经超声心动图诊断DCM。入我院时心电图提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短阵VT。目前该患者已失访,病情进展情况未知。DSG2-p.R824G突变:DSG2基因杂合子错义突变,第2470位核苷酸由C变为G,即c.2470C>G,从而导致第824位的精氨酸被甘氨酸替代。DSG2-p.R824G突变存在于一位65岁男性DCM并VT患者,临床表现为心力衰竭和晕厥,表型严重但拒绝行ICD或CRTD植入术,带药出院半年后随访得知在家中猝死。本研究发现了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分别为KCNQ1-p.I145I、 DSG2-p.R773K、 DSG2-p.T835T、 MYH7-p.I989I以及PKP2-p.P273P。其中DSG2-p.R773K、DSG2-p.T835T和PKP2-p.P273P为新发SNP。3.全细胞膜片钳检测显示R397Q突变通道与野生型相比,Iks值在电压为-20~80mv时明显降低,提示钾通道功能降低;然而R397Q突变型与野生型的稳态激活曲线以及电压依赖失活常数均无显着性差异。与野生型相比,R397Q突变并不影响半数激活电压以及斜率。4.免疫荧光共聚焦结果检测提示与野生型相比,转染R397Q突变质粒的细胞上,红色免疫荧光几乎全部被局限在细胞浆内,而未能到达细胞膜,导致KCNQ1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定位明显下降;进一步行Western Blot分析发现,与野生型相比,R397Q突变型KCNQ1蛋白在细胞膜上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1.本研究首次揭示KCNQ1基因是DCM并VT致病基因,进一步通道电生理分析显示,KCNQ1基因R397Q突变可通过“功能减退”导致DCM并VT的发生。 KCNQ1通道蛋白膜定位表达下降以及转运缺陷均有可能参与了通道“功能减退”的病理机制。2.在DCM并VT患者中检测到SCN5A基因新突变位点V1604M以及DSG2基因新突变位点R834G;提示DCM患者VT致病基因的异质性。3.本研究检测到5个SNPs,分别为KCNQ1-p.I145I、DSG2-p.R773K、DSG2-p.T835T、MYH7-p.I989I以及PKP2-p.P273P。其中DSG2-p.R773K、DSG2-p.T835T和PKP2-p.P273P为新报道SNP。据他人结果报道推测KCNQ1-p.I145I多态性可能与DCM患者发生VT易感性有关。4.携带KCNQ1-p.R397Q突变患者经射频消融术并服用胺碘酮后仍反复发作VT,说明携带基因突变的患者射频消融和药物治疗效果均欠佳,需要ICD置入治疗,提示基因筛查对临床治疗的潜在指导意义。5. DCM不仅是心脏结构疾病,也是与离子通道相关的电生理疾病。本研究成果将为离子通道心肌病新概念的提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依据,深入研究离子通道在DCM发病中的机制,将为寻找DCM治疗新靶点提供科学基础和理论依据。第二部分环境内分泌干扰化合物双酚A与扩张型心肌病的相关性探讨目的:检测血清BPA水平以及性激素相关指标在扩张型心肌病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中的差异,探索血清BPA水平对DCM发病的影响,并分析BPA与性激素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1.通过采用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纳入在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诊断为DCM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在本院的体检中心根据性别年龄匹配原则选取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排除入组前3个月内曾接受激素治疗者外,所有入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对其临床资料坚持严格保密原则。2.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院次日或体检当日清晨7:00至10:00采集空腹静脉血6ml,当天分离血清并保存于-80℃低温冰箱待集中测定血清BPA水平以及性激素相关指标包括雌二醇(E2)、睾酮(T)、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根据T值和SHBG值,利用公式计算游离雄激素指数(free androgen index)FAI值,FAI=T×100/SHB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上述指标,BPAELISA检测试剂盒由日本IBL公司提供,其余ELISA检测试剂盒由武汉优尔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要求采集并保存血清标本,根据其提供的操作步骤及要求准备试剂及控制反应条件,用酶标仪测量标本光密度值(OD值)。根据标准品浓度和OD值绘制标准曲线,然后用样品OD值计算出样品浓度值。3.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处理并分析。所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呈正态分布数据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控制各项混杂因素后,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血清BPA水平与性激素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共纳入符合标准的DCM病例88例以及健康对照88例。其中DCM组男性59例,女性29例,男女发病比为2.0:1。DCM组平均年龄是(59.6±13.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是(59.0±12.7)岁。两组在性别年龄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2.血清BPA检测结果:DCM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BPA水平分别为(6.9±2.7)ng/ml,(3.8±1.9)ng/ml,两组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根据性别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男性DCM组与男性健康对照组、女性DCM组与女性健康对照组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分别为(7.0±2.9)ng/ml vs.(3.9±2.0)ng/ml和(6.5±2.2)ng/ml vs.(3.8±1.8)ng/ml,组间比较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3.性激素相关指标检测结果:DCM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T水平、SHBG水平以及FAI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其结果分别为(488.3±188.2)pg/ml vs.(555.8±165.8)pg/ml、(76.9±30.9)nmol/L vs.(41.0±15.6)nmol/L以及2.9±3.5vs.5.3±2.6,,两组比较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根据性别不同进行亚组分析SHBG值和FAI值均存在相似的统计学关联。而且男性DCM组的血清T值高于男性健康对照组,且血清ERα值略高,结果分别为(540.8±186.0)pg/ml vs.(656.3±112.9)pg/ml,P<0.001和(1.0±0.6)ng/ml vs.(0.8±0.4)ng/ml,P=0.042。除此之外,各组间的血清ERα和ERβ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血清BPA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控制各项混杂因素后,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血清BPA水平与性激素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血清BPA水平与SHBG水平呈现正相关性(β=0.041,95%CI(0.024-0.058),P<0.001)。血清BPA与其他性激素参数无相关性。结论:1.与健康人群相比较,DCM患者血清BPA水平、SHBG水平均增高,而FAI值和血清T水平较低,且这些统计学关联无性别差异。2.血清BPA水平与SHBG水平具有正相关性,与其他性激素参数未见统计学关联,但DCM组BPA水平较高的同时,FAI值和T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这些结果提示DCM患者BPA高水平暴露可能引起体内SHBG水平相应升高。

陈卉[3](2014)在《Caveolin-3与正常及心衰兔窦房结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HCN4在窦房结亚细胞的定位目的:研究HCN4通道在窦房结的亚细胞定位和这样的定位对窦房结起搏通道特性的影响。材料与方法:使用酶解法分离出兔窦房结细胞,然后按照非去污剂法分离窦房结富含脂筏的膜部分,通过不连续蔗糖梯度离心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在脂筏区域和非脂筏区域HCN4蛋白的表达差异,采用膜片钳技术检测窦房结If电流的变化。结果:HCN4通道在窦房结定位在脂筏中,且与caveolin-3一起定位于膜的低密度区域。使用MβCD破坏脂筏会改变HCN4在脂筏的定位。MβCD处理使窦房结细胞的If电流的激活中点朝正向移动。MβCD处理后电流密度无明显变化,窦房结细胞显示出舒张期去极化斜率和速率增加。在通道动力学方面,f-通道在MβCD处理后去激活变慢。结论:起搏通道定位在脂筏,破坏脂筏会导致通道在膜内重新分配并改变其动力学特性。第二部分:心衰对兔窦房结功能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心衰后窦房结小凹改变及caveolin-3、HCN4表达变化目的:旨在研究兔心衰后兔窦房结功能及电生理特性的变化及caveolin-3、 HCN4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材料与方法:采用主动脉瓣返流联合腹主动脉缩窄的方法制作慢性心衰模型,造模前及造模后8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造模是否成功。然后使用32导生理记录仪测窦房结传导时间(SACT)和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的变化。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检测造模前后兔心脏窦房结组织的跨膜动作电位改变。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心衰前后兔窦房结组织小凹的变化,通过RT-PCR, western p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心衰后兔窦房结caveolin-3、HCN4的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LVIDs、LVIDd、ESV、EDV值均降低(p<0.05),而EF和FS值升高(p<0.05)。心衰组SACT、SNRT、cSNRT均显着延长(p<0.05),心衰后窦房结小凹丰度下降,跨膜动作电位MDP、APA、DDR、RPF值均降低,而APD50、APD90则延长(p<0.05)。心衰显着降低窦房结caveolin-3、HCN4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且caveolin-3表达下降与HCN4表达降低有相关性。结论:心衰后窦房结小凹数量减少导致定位在小凹上HCN4通道表达改变,窦房结HCN4表达下调有助于CHF引起的窦房结功能障碍,窦房结HCN4表达下调可能与小凹caveolin-3蛋白的降低相关。这些发现为心脏冲动形成的正常和疾病相关损伤的分子基础和调控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caveolin-3对HCN4电生理特性的影响目的:旨在研究caveolin-3对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异源表达的人HCN4通道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材料与方法:HCN4与caveolin-3一起定位于脂筏的的低密度区域,体外转录人HCN4、Cav-3和p104L基因,酶解分离非洲爪蟾卵母细胞,显微注射人HCN4、 Cav-3和p104L的mRNA。实验分为HCN4、HCN4+Cav-3、HCN4+p104L、Cav-3和p104L共5组,其中Cav-3和p104L为阴性对照组。双电极电压钳技术记录各组中表达的通道电流。结果:在爪蟾卵母细胞中成功表达并记录到了特征性的HCN4电流:在超极化电位下呈现缓慢激活的内向电流,CsCl (5mM)处理可完全不可逆性抑制这种电流,而扎替雷定(10μM)可显着抑制人HCN4电流。Cav-3与HCN4基因共表达可以增加后者的电流幅值、加速HCN4通道的激活和去激活动力学、而不影响HCN4通道的电压依赖性和翻转电位。p104L与HCN4基因共表达可以降低后者的电流幅值,增加HCN4通道的激活时间常数,使稳态去激活电压向更负电位方向移动。结论:Cav-3与HCN4基因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共表达,不仅可以调节HCN4通道的电生理学特性,而且可能具有生理相关性。

牛新荣[4](2006)在《雌孕激素联合应用对兔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雌孕激素联合应用在整体水平下对兔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32只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利多卡因组、雌激素组及雌孕激素组;所有动物腹腔麻醉、仰卧固定、行气管插管术后,各组同步记录体表心电图、平均动脉血压(MAP),同时经左心室插管测定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内压(LVSP)、左心室舒张终末压(LVE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比较各组按75μg/kg静脉注射0.1%肾上腺素前后心电图、平均动脉血压及相应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快速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后,由于心肌兴奋性和自律性增高致室性心律失常,同时可引起心功能指标发生改变(LVSP、+dp/dtmax、-dp/dtmax均上升,LVEDP下降),平均动脉血压明显上升,心率显着加快,QRS时限延长。雌孕激素联合应用可延长室早(VP)出现时间,缩短室速(VT)持续时间及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并且拮抗肾上腺素所致心功能改变(降低LVSP、+dp/dtmax、-dp/dtmax,升高LVEDP),均优于雌激素和利多卡因(P<0.05);但雌孕激素联合应用对平均动脉血压、心率及QRS时限无明显影响,利多卡因对平均动脉血压、心率的影响相对占优势(P<0.05),QRS时限各治疗组间无差异。结论:雌孕激素联合应用对心律失常有一定对抗作用,可能与阻断钾通道和钙通道及改变细胞膜离子通透性有关。

时新艳[5](2004)在《雌、孕激素联合应用对家兔窦房结细胞电生理效应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与孕酮(progesterone,P)联合应用对家兔窦房结起搏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找出二者合用的适宜浓度,并探讨其作用的可能离子机制。方法:应用常规玻璃微电极技术,引导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实验分两部分:1)采用3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设计,选用L32(49)正交表安排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找出雌二醇与孕酮的最佳组合。2)在正交试验结果基础上观察最佳组合的雌二醇与孕酮联合应用对高钙(high Ca2+)所致的电生理效应的影响,以探讨雌、孕激素联合应用对Ca2+的影响。结果:1)E2与P单独作用均可使家兔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D20、APD50、APD90、APD)延长,动作电位幅度(APA)及0期最大除极速率(Vmax)明显降低,0期除极时间(DPT)延长。2)E2与P联合作用,在APD20、APD50、APD90、APD、RPT及Vmax各指标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P可加强E2的效应,最佳组合为雌二醇与孕酮的第2水平组(E2P2)即较低浓度组。3)较低浓度的雌、孕激素联合应用(E2P2)可抑制高钙(high Ca2+)对窦房结细胞的电生理效应。结论:E2与P单独及联合作用可能对钾通道与钙通道有不同程度的抑制,E2与P具有协同效应,临床应用时二者合用应以小剂量为宜。

肖剑平,李岷雯,康福信,陈丽娜,杜靖[6](2002)在《孕酮对兔窦房结细胞电活动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 :通过观察孕酮 (P)对离体家兔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 ,来探讨孕酮对窦房结细胞电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微电极技术 ,引导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 ,观察不同浓度孕酮对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各参数的影响。 结果:(1)孕酮使兔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时程 (APD2 0 、APD50 、APD90 、APD)、总复极时间 (RPT)显着延长。孕酮对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各参数的影响呈时间、浓度依赖性。 (2 )孕酮使兔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幅度(APA)减小 ,零期最大除极速率 (Vmax)减慢 ,使窦房结细胞 0期除极时间 (DPT)延长。 结论:较高浓度的孕酮对离体家兔窦房结细胞的 K+通道有一定程度的阻断作用 ,对其 Ca2 +通道可能也有阻断作用

肖剑平[7](2001)在《孕酮对兔窦房结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孕酮(progesterone P)对离体家兔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来探讨孕酮对窦房结细胞电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微电极技术,引导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观察不同浓度孕酮对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各参数的影响。结果:(1)孕酮使兔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D20、APD50、APD90、APD)、总复极时间(RPT)显着延长。孕酮对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各参数的影响呈时间、浓度依赖性。此结果与我室以前相关课题观察到的P(3×10-4M)可显着延长豚鼠心室乳头肌细胞动作电位APD90和APD相吻合。(2)孕酮使兔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幅度(APA)减小,零期最大除极速率(Vmax)减慢,使窦房结细胞0期除极时间(DPT)延长。结论:结果显示,较高浓度的孕酮对离体家兔窦房结细胞的K+通道有一定程度的阻断作用,对其Ca2+通道可能也有阻断作用。

王声本[8](1994)在《药理学》文中研究指明

李丽[9](2005)在《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左旋四氢巴马亭在微生物和大鼠体内的代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Benth.)为着名中药复方吴茱萸汤中的君药,主要含生物碱类活性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温胃、止呕之功效。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作为吴茱萸中最重要的两种生物碱,发现具有强心、抗炎、镇痛和抗肿瘤活性,因此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左旋四氢巴马亭为防己科植物华千金藤(Stephania ainica Diels)块根中提取出的一种生物碱,为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中延胡索乙素的左旋体,中药制剂颅痛定中的主要成分,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为了发现活性更强、副作用更小的活性化合物和鉴定其微量的体内代谢产物,人们一直在寻找有效的方法对这类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和改造。对于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中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就是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微生物转化方法已经成为天然产物结构修饰和体内代谢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因其反应具有显着的位置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可以催化生成自然界或化学界难以获得的,结构新颖的天然产物衍生物,同时也因其具有与人类类似的代谢酶等特点,被用来模拟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行为,并从中分离和鉴定人类或动物体内微量或痕量的代谢产物。为了探讨吴茱萸温胃、止呕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并系统研究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在微生物与大鼠体内的代谢,本论文对吴茱萸中不同提取部位进行了化学和药理学的初步研究,并采用LC/MS/MS与现代光谱技术对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微生物转化与体内代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同时,对左旋四氢巴马亭的体内外的代谢产物和代谢途径也进行了深入探讨。建立了HPLC方法测定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吴茱萸苦素和柠檬苦素的含量。其中4个成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71%、0.72%、0.43%和0.57%。考察了吴茱萸中不同组分对大鼠离体胃底平滑肌条运动和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的影响,吴茱萸的总提物(a)、吴茱萸中的总生物碱(d)和水溶性部分(e)对Ach刺激的大鼠胃条痉挛性收缩活动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除挥发油部分(b)外,其余提取部位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的镇痛作用与空白组比较均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系统研究了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微生物转化。通对20余株微生物进行转化筛选,结果表明Mucor,Cunninghamella和Penicillium等属的菌株对以上两种生物碱的转化作用较好。在筛选结果的基础上,选取微紫青霉Penicillium janthinellum AS 3.510和短刺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al blakesleana AS 3.970分别对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进行了放大生物转化试验。共分离得到8个产物,通过柱层析和半制备HPLC分离,其结构光谱鉴定为:10-羟基吴茱萸碱(J-3-1)、11-羟基吴茱萸碱(J-1)、3-羟基吴茱萸碱(J-3-2)、对羟基苯甲醇(J-2-1)、对羟基苯乙醇(J-2-2)、10-羟基吴茱次萸碱(C-1)、3-羟基吴茱萸次碱(C-2)和3,10-二羟基吴茱萸次碱(C-6),其中除J-2-1和J-2-2外均为新化合物。转化反应的动态考察表明,Penicillium janthinellum AS 3.510和Cunninghamella blakesleana AS 3.970可以在7日内分别将底物转化成为羟基化代谢产物,但转化率比较低。采用MTT方法对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转化产物进行了体外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J-1、J-3-1、J-3-2、C-2和C-6对BGC-823、Bel-7402、MCF-7和HL-60四个肿瘤细胞株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活性,其中J-1对各细胞株的活性均强于底物吴茱萸碱。考察了20余株微生物菌株对左旋四氢巴马亭的微生物转化,选用转化能力最强的微紫青霉Penicillium janthinellum AS 3.510对其进行放大转化研究。共分离得到3个转化产物,分别为左旋紫堇单酚碱(T-1,1-corydalmine)、3-去甲基左旋四氢巴马亭(T-2,1-corypalmine)和9-去甲基左旋四氢巴马亭(T-3)。转化反应的动态考察表明,Penicillium janthinellum AS 3.510能够缓慢催化O-去甲基化反应,7日后转化反应仍持续进行。采用LC/MS/MS方法,并结合微生物转化获得的单体对照品,系统研究了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左旋四氢巴马亭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和代谢途径。分别鉴定了2个吴茱萸碱在大鼠尿液和粪便中的代谢产物(J-3-1和J-3-2)和3个左旋四氢巴马亭在大鼠粪便中的代谢产物(T-1,T-1和Y-3),并初步推测了3个左旋四氢巴马亭在大鼠粪便中的代谢产物的结构。并对此3个生物碱在微生物与及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进行了对比。

陈维养[10](1986)在《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述要(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002篇。经评审,选出855篇在会上作不同形式的交流。内容丰富,各具特色,反映了中西医结合工作不断向广度与深度迈进,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表现在:(1)开辟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如中医

二、孕酮对兔窦房结细胞电活动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孕酮对兔窦房结细胞电活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孕酮受体对新生大鼠RRDA和mNRF区吸气神经元放电的调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孕酮及孕酮受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2)扩张型心肌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及环境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1.1 概述
    1.2 扩张型心肌病的分子遗传学
    1.3 室性心律失常与钾离子通道突变
    1.4 双酚 A 与心血管疾病
第2章 扩张型心肌病并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研究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临床资料收集与标本采集
        2.1.2 遗传学基因检测策略和方法
        2.1.3 定点突变和细胞转染
        2.1.4 全细胞膜片钳电生理分析
        2.1.5 突变通道蛋白检测
        2.1.6 细胞免疫荧光共聚焦检测
        2.1.7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
        2.2.1 临床资料特征
        2.2.2 基因型分析
        2.2.3 KCNQ1-R379Q 突变通道电生理特性
        2.2.4 KCNQ1-R397Q 突变通道蛋白的分布与表达
    2.3 讨论
        2.3.1 KCNQ1-R397Q 突变
        2.3.2 SCN5A-V1604M 突变
        2.3.3 DSG2-R824G 突变
        2.3.4 基因多态性与 DCM
    2.4 结论
第3章 环境内分泌干扰化合物双酚 A 与扩张型心肌病的相关性探讨
    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标本采集与保存
        3.1.3 血清双酚 A(BPA)检测
        3.1.4 血清睾酮(T)检测
        3.1.5 血清雌二醇(E2)检测
        3.1.6 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检测
        3.1.7 血清雌激素受体α(ERα)的检测
        3.1.8 血清雌激素受体β(ERβ)的检测
        3.1.9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3.2 结果
        3.2.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3.2.2 血清双酚 A 水平比较
        3.2.3 血清各项性激素指标比较
        3.2.4 血清双酚 A 与性激素的关系
    3.3 讨论
    3.4 结论
全文总结
    一 研究成果
    二 存在的不足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三 远景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3)Caveolin-3与正常及心衰兔窦房结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HCN4在窦房结亚细胞的定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及说明
第二部分 心衰对兔窦房结功能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心衰窦房结小凹改变及caveolin-3、HCN4表达变化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及说明
第三部分 caveolin-3对HCN4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及说明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4)雌孕激素联合应用对兔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实验对象
        1.2 主要仪器与药品
    2. 实验方法及检测指标
        2.1 动物模型及分组
        2.2 检测指标
    3. 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雌、孕激素联合应用对家兔窦房结细胞电生理效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溶液和药品
        1.1 改良台氏液成分
        1.2 药品
    2 记录装置
    3 家兔窦房结标本的制备与灌流
    4 实验设计、观察指标及数据处理
        4.1 实验设计
        4.2 观察指标
        4.3 数据处理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孕酮对兔窦房结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 论文
    中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附表
    附图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二、 综述
    参考文献

(9)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左旋四氢巴马亭在微生物和大鼠体内的代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中药代谢化学研究概况
    1.2 微生物转化研究概况
    1.3 生物碱的微生物转化研究概况
    1.4 吴茱萸研究概况
    1.5 延胡索研究概况
    1.6 左旋四氢巴马亭研究概况
    1.7 立题依据
第二章 吴茱萸止呕作用药效物质基础初步研究
    2.1 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吴茱萸苦素和柠檬苦素制备
    2.2 吴茱萸中吴茱萸碱与吴茱萸次碱 HPLC测定
    2.3 吴茱萸中吴茱萸苦素与柠檬苦素 HPLC测定
    2.4 吴茱萸中不同提取部位对大鼠离体胃底平滑肌条运动的影响
    2.5 吴茱萸中不同提取部位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的镇痛实验
第三章 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微生物转化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菌种筛选结果
    3.3 转化产物结构鉴定
    3.4 转化动态研究
    3.5 转化产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
第四章 左旋四氢巴马亭的微生物转化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菌种筛选结果
    4.3 左旋体与消旋体延胡索乙素的生物转化比较
    4.4 转化产物结构鉴定
    4.5 转化动态研究
第五章 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在大鼠体内的代谢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2 样品处理方法选择
    5.3 大鼠口服吴茱萸碱后尿液中代谢产物分析
    5.4 大鼠口服吴茱萸碱后粪便中代谢产物分析
    5.5 大鼠口服吴茱萸碱后血液中代谢产物分析
    5.6 大鼠口服吴茱萸次碱后血液、尿液和粪便中代谢产物分析
第六章 左旋四氢巴马亭在大鼠体内的代谢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2 生物样品预处理
    6.3 尿液中代谢产物 HPLC分析
    6.4 尿液中代谢产物 LC/MS/MS分析
    6.5 代谢产物在尿液中的代谢动力学
    6.6 粪便中代谢产物 HPLC分析
    6.7 粪便中代谢产物 LC/MS/MS分析
    6.8 代谢产物在粪便中的代谢动力学
    6.9 血液中代谢产物 HPLC分析
    6.10 代谢产物在血液中的代谢动力学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孕酮对兔窦房结细胞电活动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孕酮受体对新生大鼠RRDA和mNRF区吸气神经元放电的调节[D]. 赵华怡. 新乡医学院, 2018(11)
  • [2]扩张型心肌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及环境因素研究[D]. 熊琴梅. 南昌大学, 2014(01)
  • [3]Caveolin-3与正常及心衰兔窦房结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作用的实验研究[D]. 陈卉. 武汉大学, 2014(06)
  • [4]雌孕激素联合应用对兔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D]. 牛新荣. 新疆医科大学, 2006(11)
  • [5]雌、孕激素联合应用对家兔窦房结细胞电生理效应的影响[D]. 时新艳. 新疆医科大学, 2004(03)
  • [6]孕酮对兔窦房结细胞电活动的影响[J]. 肖剑平,李岷雯,康福信,陈丽娜,杜靖.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2(04)
  • [7]孕酮对兔窦房结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影响[D]. 肖剑平. 新疆医科大学, 2001(01)
  • [8]药理学[J]. 王声本. 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 1994(02)
  • [9]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左旋四氢巴马亭在微生物和大鼠体内的代谢研究[D]. 李丽. 沈阳药科大学, 2005(04)
  • [10]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述要(二)[J]. 陈维养.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6(03)

标签:;  ;  ;  ;  ;  

孕酮对兔窦房结细胞电活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