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焦虑症、癔症、神经衰弱主题统觉测验的对比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黄一颖[1](2019)在《精神专科医院诊疗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讲到精神病人,他们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鄙夷不屑,也可能会让一些人想起梵高的画作。然而,新时代背景下,由生活、工作、升学、晋升以及老龄化等带来的精神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推动了精神疾病患病率的上升。人们也更加重视精神卫生的发展水平,希望能够及时舒缓压力带来的不适,也希望能够继续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当前,国家逐步重视精神卫生的发展,投入了资金做项目支撑,也编写了相关规范。然而目前国内精神卫生的发展水平和精神障碍患者、亚健康人群的医疗需求还呈现一定程度的不匹配。由于精神专科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和建设标准发行时间较晚,精神类疾病诊断和治疗技术还处于研究和发展状态,很多精神专科医院的功能配置不全,缺乏系统化和统一的设施要求,且医院建筑空间在使用中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现实问题,难以满足新时代下精神疾病患者和亚健康人群的诊疗空间需求。本文通过构建精神专科医院建筑空间系统,将精神病医学和建筑空间设计建立必要联系,利用现场测量、核实现状图纸、对比、访问、记录等方式对精神专科医院诊断和治疗空间的使用现状做了调研,归纳出现状使用问题,旨在解决现状建筑内部空间的使用问题,为精神专科医院的建设和建筑诊断空间和治疗空间的设计添砖加瓦,也期望能够提高患者的就医环境,缩短其治疗周期以及满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使用者的诊疗空间需求。论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五章:第一章从选题的研究背景出发,明确了研究目的和在建筑设计师层面、医院自身层面以及国家层面的研究意义,归纳总结了现状研究情况,明确精神类相关的基本概念,制定了研究范畴和论文框架,选择了研究方法,最后阐述了研究创新性和研究局限性。第二章回顾了精神专科医院发展历程,分析了精神专科医院相关理论,通过建立精神专科医院建筑空间系统,明确了精神专科医院诊断和治疗空间的功能组成,阐述了精神专科医院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医疗流程,分析了患者、医护人员和治疗师的心理行为特征和空间需求,最后探讨了精神专科医院诊疗空间发展的客观影响因素。第三章通过深入的基础调研,以案例为研究对象,研究调研医院的基本情况、总体规划和建筑内部空间使用现状,从中发现和总结精神专科医院诊疗空间设计的手法、优缺点。第四章分析和归纳调研医院总体规划和建筑内部空间设计主要的现状问题。第五章根据前期研究的理论基础和调研医院的实践基础,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提出适合当下精神专科医院发展的门诊建筑空间系统、住院建筑空间系统、医技建筑空间系统、康复训练建筑空间系统下诊断和治疗空间设计的要求,分别从功能空间的构成、诊疗流程、诊疗空间布局和主要房间设计上给出设计要点。
刘果瑞[2](2018)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树木画投射测验特征指标定量研究》文中指出背景目前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主要是通过精神检查和客观量表,缺乏客观量化的诊断工具,同时精神分裂症在典型症状出现前的前驱期不易引起家人的关注,而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会对精神分裂症的预后有很大的影响。树木画投射测验是主观测验中的一种,在限定主题的条件下让被试者进行绘画,通过绘画来分析其人格和潜意识,1952年由瑞士心理学家科赫创立。现有的国内外研究表明树木画测验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国外近年的研究多集中于绘画在疾病治疗方面的研究。国内的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将树木画投射测验应用到不同的人群,拓宽树木画投射测验的应用范围,二是将树木画投射测验应用于抑郁症、神经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中,对比研究其在特殊人群和正常对照人群中的差异性指标,从而发现和这些疾病相关性的指标,建立相关度高的诊断手册。本研究通过在精神分裂症和正常对照组中施测树木画投射测验,对比两组树木画定量指标的差异性,探索将树木画投射测验作为精神分裂症辅助诊断的可能性,并为绘画测验和精神科临床诊断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可供探索的方向。研究目的:通过将树木画投射测验应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中,进行树木画投射测验和精神分裂症相关指标的提取和定量分析,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树木绘画投射的特征指标,探索为精神分裂症辅助诊断提供可能的依据。研究方法:首次将计算机自动化引入绘画投射测验研究中,为绘画投射测验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也为精神障碍的临床诊断提出了一个可探索的观点。本研究应用瑞士心理学家科赫开发的树木画投射测验,对69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9名无精神病性症状的健康者施测树木绘画测验,同时采用计算机图像识别和数据采集,对树木投射画进行定量研究,并对两组测验结果首先进行正态性检验,然后采用了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树木绘画投射测验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者之间在树冠高度、树冠宽度、树干宽度、树冠面积、树干面积、总面积6项量化指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树木总高度、树根宽度、树根高度、树干高度、树根面积、树冠与树干高度比例、树冠树干宽度比例等7项量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介绍了近年树木画投射测验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树木画投射测验的理论基础,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人群在树木绘画投射测验中,树冠、树干、树木面积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为受限于时间及上学期间研究条件的限制,本论文只是完成了整个研究体系的最初步的设想,即研发图像数据扫描采集软件,对比精神分裂症组和正常对照组定量指标的差异性,为后续的研究得出初步的数据,未来的研究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及物力,希望经过后续的研究可以为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辅助诊断方面提供一些帮助。
宋春晓[3](2016)在《树木—人格投射测试在教师选拔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师选拔,其目的与初衷是要选出合格的教师投入到教育领域,所谓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适宜的人格品质、适当的学业水平及足够的教育专业方面和实践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三条标准。目前国内在教师选拔中主要关注教师学业水平和专业知识与技能,对教师的人格品质考察不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国际化,人们对于教师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特征越来越关注,传统的以笔试和面试的方法为主的模式只能简单了解人的外显行为、专业能力和浅层心理,对人的个性特点、素质结构的了解却寥寥。为了能够更全面的选拔出优秀的教师,某市教育局在传统的招聘考试模式的基础上加入了投射测试——树木-人格投射测试。本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验证树木-人格投射测试加入到教师选拔中后的有效性。本研究于新教师入职3个月后对其重新进行了树木-人格投射测试、实施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及教师心理素质调查问卷,并于新教师入职6个月后随机选出16位教师进行深度访谈。研究结果发现:(1)对树木-人格投射测试的信度进行分析发现,树木-人格投射测试的评分者信度的相关系数在0.880.921之间;(2)新教师第一次(入职考试时)树木-人格投射测试的结果与第二次(入职3个月后)树木-人格投射测试的结果在7个维度上均呈显着相关;(3)通过将树木-人格投射测试的结果与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分析结果做相关发现:树木-人格投射测试的5个肯定性维度均与16pf中相对应的维度呈显着相关;(4)对教师素质调查问卷的高分组与低分组的被试从总体上进行方差分析发现,树木-人格投射测试的7个指标在两组中存在差异;其中树木-人格投射测试的主动性与自我效能感两个指标在教师素质调查问卷的高分组和低分组之间存在显着的统计学差异。(5)新教师在树木画中反应的主要人格特征与访谈中所体现人格特质基本一致。结论:本研究证实了树木-人格投射测试在教师选拔中具有一定的信效度:树木-人格投射测试稳定性较高;被试在教师素质调查问卷中得分高的,其树木-人格投射测试中的肯定性维度得分也相对较高。笔者希望以此为基础,树木-人格投射测试能够在教师选拔中得到广泛和充分的应用,作为提高教师选拔的质量和成功率的有效辅助手段。
彭然[4](2016)在《音乐治疗技术的运用对缓解舞台紧张效果的研究 ——以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学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舞台紧张是每个舞台表演者和音乐工作者们都会面临的问题,它常会严重影响音乐家们的发挥,甚至导致演出失败,而失败的经验又进一步增加心理负担和对舞台的畏惧感,导致恶性循环,有的人最终甚至告别舞台生涯。因此对于广大音乐学生、音乐表演者等群体来说,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音乐治疗”作为一门医学与音乐的交叉性的新型学科,应用广泛,而且非常适合缓解各种压力与焦虑问题,作为一名有医学背景的音乐学院研究生,对于音乐治疗的方式尤为关注,而在缓解舞台紧张方面,探究运用音乐治疗这种方法的效果意义非凡。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运用音乐治疗的相关技术在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学生中的舞台紧张现象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从针对青岛大学音乐学院的学生舞台紧张问题的调查问卷入手,从中选取适当志愿者作为被试,有针对性的对志愿者采用多种音乐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舞台紧张问题的解决,并进行治疗过程的记录分析,在发现这些音乐治疗技术在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同时求证音乐治疗技术的治疗效果,并最终得出结论和总结。全文分三个章节,第一章,音乐治疗与焦虑,介绍了音乐治疗的定义、发展历史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从焦虑和舞台紧张的定义、成因以及舞台紧张对音乐表演者的影响方面进行介绍和论述。第二章音乐治疗技术对舞台紧张现象的干预,先介绍音乐治疗常用的方法方式和技术,再从中选出适合于缓解舞台紧张的技术进行论述。第三章实验设计与案例分析,从调查问卷的设计、研究对象的选取、治疗过程设计安排、选取治疗后的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与归纳,并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
姜巧玲[5](2012)在《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一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起来。对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的完整理解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内涵:一是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基于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前者是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广义理解,提出的问题是在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下,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理念到内容、方法、途径与运行模式如何发展、如何创新,是一种心理健康教育全面体系的构建问题;而后者是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狭义理解,提出的问题是把网络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阵地、新工具、新方法,用以加强和改进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局部体系的构建问题。本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借鉴网络心理学、网络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高校实际出发,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在构建基于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局部体系的同时,构建起了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体系。本文结合理念和操作两个层面创新研究方法:在理念层面上,全文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为指导,并贯穿了系统科学等基础理论的方法论意义、多学科理论视野和方法论视域,以及对比思辨的研究方法;在操作层面上,本研究吸纳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常用的一些方法,如问卷调查、个案分析等,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探索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等方法,对我国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突出问题就是,大学生网络心理服务需求强与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不能满足之间的矛盾。随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必要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明确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审视和把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内容和方法,探索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并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本文在厘清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概念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上的四个构成要素后,指出了它不同于现实心理健康教育的五个特点:教育主体非固定化、教育客体更具能动性、教育内容多元化、教育活动具有网络性以及教育方法具有现代性。从网络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的满足和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消极心理体验两个方面阐述了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客观理性地分析了大学生网络心理行为状况及其未来发展。认为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充分体现受教育者的需要,以发展性内容为主,要明确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标准,着重培养大学生网络心理素质。本文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提出“网下”与“网上”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建构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功能系统,提出高校心理咨询网上网下“二元结构”模式,即将网络心理咨询(简称“网上”)与现实心理咨询(简称“网下”)二者结合起来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最后是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
张大超[6](2006)在《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训练过程监控系统研究》文中指出运动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程度。而对运动训练的全过程实行最佳监测和控制,是提高训练科学化程度的重要保障。针对运动训练过程的科学监控,已有许多学者从不同侧面进行了研究。然而,还存在诸多问题:(1)运动队或教练员对运动训练过程是否进行科学监控的选择还主要以自发性为主,没有形成制度化;(2)还主要是从单个学科或某一领域进行监控,没有形成系统的监控体系;(3)对训练过程监控项目共性问题的研究较多,而结合专项特征的研究较少;(4)对训练过程的监控,过多的偏重于对训练结果的监控,而忽视了对训练过程的监控;(5)对训练过程的监控,还主要依据年度大周期的规律进行监控,而不适应以小周期训练为主的现实情况。为此,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运动训练过程监控的理论体系、优秀游泳运动员训练过程监控系统构建及运作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从运动训练过程监控的概念、内涵与外延、分类及主要特征入手,揭示了运动训练过程监控的本质与规律,建立了运动训练过程监控的五大子系统,初步构建了运动训练过程监控的理论体系。2、构建了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训练过程监控内容体系。优秀游泳运动员的训练过程监控主要包括决定性因素监控和影响性因素两大类。其中,竞技能力发展状况监控子系统、承受训练负荷状况监控子系统是决定性因素监控,而日常身体机能状态和心理状态监控子系统、身心健康状况监控子系统与营养状况监控子系统是影响性因素监控。并遵循全面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相对独立性原则和可比性原则,依据教练员、运动员、有关专家及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优秀游泳运动员训练过程监控指标体系。3、建立了优秀游泳运动员训练过程监控系统及运作模式。(1)从训练过程监控系统构成的“分系统”看,运动训练过程监控系统主要包括目标系统、人员组织系统、软硬件系统、监控内容系统、实施系统及评估系统几个方面;从训练过程监控系统构成的“子系统”看,运动训练过程监控系统主要包括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状况监控子系统、承担训练负荷状况监控子系统、日常身体机能状态与心理状态监控子系统、身心健康状况监控子系统、营养状况监控子系统五大子系统。二者共同构成了运动训练过程立体监控系统。(2)建立了以“科研负责人”为主的“行政管理人员——科研负责人——教练员三位一体”的运动训练过程监控系统运作模式。(3)确立了训练过程监控结果评价的五项基本指导思想及对监控指标评价的三项参照标准
傅正闯,周建红,孙轻骑,黄建龙,张同延[7](2004)在《焦虑症、癔症、神经衰弱主题统觉测验的对比分析》文中认为
金寿铁[8](1999)在《心灵的界限 ——雅斯贝尔斯精神病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心灵的界限 ——雅斯贝尔斯精神病理学研究 自《普通精神病理学》(1913)问世以来,雅斯贝尔斯的精神病理学成为国际精神病学界长期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从雅斯贝尔斯精神病理学对当代精神病学的影响入手,揭示其方法论、认识论的哲学基础,并从批判角度界入了临床精神病理学的实践。 1.雅斯贝尔斯把现象学方法应用于精神病理学研究,奠定了精神病理学中的现象学研究方向。雅斯贝尔斯倡导临床精神病理学即精神疾病的症状学,他的这一临床精神病理学方向对现代欧洲以及世界许多国家的临床精神病学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开创了欧洲临床精神病学的新纪元。 2.雅斯贝尔斯的精神病理学标志着精神病学理论从克雷佩林的疾病分类学概念进入到描述性症状学概念。雅斯贝尔斯精神病理学的基本方法是现象学描述、心理学理解和因果说明。通过区分可理解关系与因果关系、理解与说明、发展与过程,雅斯贝尔斯指明了通达心灵生活的基本途径。 3.方法论和分类学是雅斯贝尔斯精神病理学的主要成就之一。但是,他的方法论、分类学也有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他的方法论反思为创立科学的精神病理学奠定了基础,但也妨碍了动力心理学的思维方式,阻塞了对精神疾病进行动力心理学的观察和诊断。 4.雅斯贝尔斯精神病理学论着的哲学基础是,康德先验哲学的认识论、H·李凯尔特、M·韦伯的新康德主义以及F·布伦塔诺、E·胡塞尔、W·狄尔泰的科学理论。 5.雅斯贝尔斯精神病理学对20世纪精神病学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应从精神病理学史角度历史地评价雅斯贝尔斯的精神病理学,既要看到它对精神病学的巨大贡献,也要看到它对这个领域的某些消极影响。
二、焦虑症、癔症、神经衰弱主题统觉测验的对比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焦虑症、癔症、神经衰弱主题统觉测验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精神专科医院诊疗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范畴及论文结构 |
1.3.1 相关基本概念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研究内容 |
1.3.4 论文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阅读法 |
1.4.2 系统分析法 |
1.4.3 调研分析法 |
1.4.4 比较归纳总结法 |
1.5 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
1.5.1 研究的创新性 |
1.5.2 研究的局限性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精神专科医院相关基础研究 |
2.1 精神专科医院的发展概况 |
2.1.1 国外精神专科医院的发展概况 |
2.1.2 国内精神专科医院的发展概况 |
2.2 精神专科医院的相关理论 |
2.2.1 精神疾病诊断治疗学 |
2.2.2 医学心理学和康复医学 |
2.2.3 环境行为学和环境心理学 |
2.3 精神专科医院建筑空间系统 |
2.3.1 精神专科医院建筑空间系统的建立 |
2.3.2 研究的子系统诊断和治疗空间分类 |
2.3.3 研究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
2.4 精神专科医院服务对象、内容和医疗流程 |
2.4.1 精神专科医院服务对象 |
2.4.2 精神专科医院服务内容 |
2.4.3 精神专科医院医疗流程 |
2.5 使用者的心理行为特征和空间需求 |
2.5.1 患者的心理行为特征和诊疗空间需求 |
2.5.2 医护人员心理行为特征和空间需求 |
2.5.3 治疗师心理行为特征和空间需求 |
2.6 精神专科医院诊疗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 |
2.6.1 宏观影响因素分析 |
2.6.2 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础调研和案例分析 |
3.1 案例调研简介 |
3.1.1 案例调研内容和目的 |
3.1.2 案例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
3.2 调研案例展示和分析 |
3.2.1 北京安定医院 |
3.2.2 北京回龙观医院 |
3.2.3 天津市安定医院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精神专科医院主要问题分析 |
4.1 总体规划方面 |
4.1.1 院区外部交通缺乏合理规划 |
4.1.2 院区整体功能布局分散 |
4.1.3 室外康复训练场地缺乏趣味性 |
4.2 建筑内部空间设计方面 |
4.2.1 门诊建筑空间系统诊疗空间 |
4.2.2 住院建筑空间系统诊疗空间 |
4.2.3 康复训练建筑空间系统诊疗空间 |
4.2.4 医技建筑空间系统诊疗空间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精神专科医院诊断和治疗空间设计要点 |
5.1 门诊建筑空间系统诊疗空间设计 |
5.1.1 诊疗功能空间构成 |
5.1.2 诊疗流程 |
5.1.3 诊疗空间布局 |
5.1.4 主要功能房间设计要点 |
5.2 住院建筑空间系统诊疗空间设计 |
5.2.1 诊疗功能空间构成 |
5.2.2 诊疗流程 |
5.2.3 诊疗空间布局 |
5.2.4 主要功能房间设计要点 |
5.3 康复训练建筑空间系统诊疗空间设计 |
5.3.1 诊疗功能空间构成 |
5.3.2 诊疗流程 |
5.3.3 诊疗空间布局 |
5.3.4 主要功能房间设计要点 |
5.4 医技建筑空间系统诊疗空间设计 |
5.4.1 诊疗功能空间构成 |
5.4.2 诊疗流程 |
5.4.3 诊疗空间布局 |
5.4.4 主要功能房间设计要点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专家意见表 |
附录二:精神专科医院调研表 |
附录三:调研医院图纸资料 |
致谢 |
(2)精神分裂症患者树木画投射测验特征指标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本研究的目的 |
1.3.2 本研究的意义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2 树木画投射测验基础理论 |
2.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
2.2 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 |
2.3 空间象征 |
2.4 坑洞理论 |
2.5 大脑偏侧化理论 |
2.6 全息理论 |
3 研究思路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3.3 关键技术 |
4 对象与方法 |
4.1 对象 |
4.2 工具与方法 |
4.2.1 树木绘画投射测验 |
4.2.2 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 |
4.2.3 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andNegativeSymptomScale,PANSS) |
4.2.4 症状自评量表(TheSelf-reportingInventory,SymptomChecklist,简称SCL-90) |
4.2.5 高清扫描 |
4.2.6 信息提取 |
4.2.7 统计学处理 |
5 结果与讨论 |
5.1 结果 |
5.1.1 树木宽度及树冠树干宽度比例 |
5.1.2 树木高度及树冠树干高度比例 |
5.1.3 树冠、树干、树根面积 |
5.2 讨论 |
5.2.1 树冠分析 |
5.2.2 树干分析 |
5.2.3 树根分析 |
5.3 不足之处 |
5.4 结论及未来展望 |
5.5 本项目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绘画治疗及其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树木—人格投射测试在教师选拔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绘画测试 |
2 树木-人格投射测试 |
2.1 树木-人格投射测试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2.2 树木-人格投射测试的理论基础 |
2.3 树木-人格投射测试的优点与不足 |
3 教师选拔与教师人格特质 |
3.1 教师选拔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3.2 教师的人格特质 |
4 树木-人格投射测试与教师人格选拔 |
4.1 人格测量的方法 |
4.2 树木-人格投射测试应用在教师选拔中的必要性 |
第二章 问题提出 |
1 问题提出 |
2 研究假设 |
3 研究的意义 |
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3.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4.1 在教师选拔中大胆尝试加入了树木-人格投射测试 |
4.2 在评分基准中加入了肯定性人格特征的维度 |
第三章 研究内容 |
研究一树木-人格投射测试的量化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方法 |
4 研究工具 |
5 施测过程 |
6 研究结果 |
研究二树木-人格投射测试的质性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工具 |
4 研究过程 |
5 研究结果 |
第四章 综合讨论 |
1 量化研究结果讨论 |
1.1 树木-人格投射测试的评分者信度 |
1.2 树木-人格投射测试的重测相关度 |
1.3 树木-人格投射测试与 16pf |
1.4 树木-人格投射测试与教师心理素质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2 质性分析结果讨论 |
2.1 树木-人格投射测试前后测分析结果的一致性 |
2.2 树木-人格投射测试分析结果与访谈结果的一致性 |
第五章 结论 |
1 研究结论 |
2 相关建议 |
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教师心理素质调查问卷 |
附录2 新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树木-人格投射测试评分基准表 |
致谢 |
(4)音乐治疗技术的运用对缓解舞台紧张效果的研究 ——以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音乐治疗与焦虑 |
第一节 音乐治疗概述 |
一、音乐治疗的定义 |
二、音乐治疗的发展历史 |
第二节“焦虑”与“舞台紧张” |
一、焦虑的定义 |
二、舞台紧张的定义 |
三、焦虑与舞台紧张的成因 |
第二章 音乐治疗技术对舞台紧张现象的干预 |
第一节 音乐治疗的干预方法 |
第二节 针对舞台紧张适合采用的音乐治疗干预方式 |
一、教育的方式 |
二、个别指导的方式 |
三、行为的方式 |
四、心理治疗的方式 |
五、宗教的方式 |
六、培训与督导的方式 |
七、医学的方式 |
八、娱乐性的方式 |
九、与其他相关艺术结合的方式 |
小结 |
第三节 音乐治疗干预的层次 |
一、支持性层次 |
二、认知和行为层次 |
三、心理分析和体验层次 |
第四节 音乐治疗的形式 |
一、个体音乐治疗 |
二、集体音乐治疗 |
小结 |
第五节 音乐治疗的技术 |
一、接受式 |
二、再创造式 |
三、即兴演奏式 |
第三章 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设计与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二、调查方式 |
三、确定被试者 |
第二节:实验设计 |
一、被试者资料的采集 |
二、治疗音乐及曲目的选择 |
三、治疗场地与设备的准备 |
四、治疗时间与治疗过程的安排 |
第三节 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 |
一、调查问卷收发及统计情况 |
二、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第四节 案例分析与建议 |
案例一 |
案例二 |
案例三 |
案例四 |
案例五 |
第五节 治疗案例的统计学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舞台焦虑系列问卷 |
致谢 |
(5)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我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 |
1.3.2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国外研究情况 |
1.3.3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评析及趋势展望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难点和不足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难点和不足 |
第1章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概述 |
1.1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
1.1.1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界定 |
1.1.2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构成要素 |
1.1.3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征 |
1.2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
1.2.1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涵义和特征 |
1.2.2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内容 |
第2章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
2.1 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和需求 |
2.1.1 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服务形式和内容 |
2.1.2 对网络心理咨询的认知和需求 |
2.2 高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以调查“心育”网站为例 |
2.2.1 高校“心育”网站建设情况 |
2.2.2 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实施情况 |
2.2.3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管理情况 |
2.3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存问题分析 |
第3章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依据 |
3.1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理论 |
3.1.1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理论 |
3.1.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
3.1.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 |
3.2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 |
3.2.1 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
3.2.2 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3.3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借鉴 |
3.3.1 网络心理学理论 |
3.3.2 网络社会学理论 |
第4章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分析 |
4.1 网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
4.1.1 网络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的满足 |
4.1.2 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消极心理体验 |
4.2 大学生网络心理行为状况分析 |
4.2.1 网络心理问题——大学生网络成瘾 |
4.2.2 网络失范行为——大学生网络犯罪 |
4.2.3 大学生网络心理的未来发展 |
第5章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
5.1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
5.1.1 网络心理健康的标准 |
5.1.2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
5.1.3 网络心理素质及其培养 |
5.2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
5.2.1 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心理学方法 |
5.2.2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调适与思想修养方法 |
5.2.3 “网下”与“网上”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
第6章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
6.1 建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 |
6.1.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功能系统建设 |
6.1.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页)建设 |
6.1.3 学案一:“中国高校心理在线”网站扫描及有关思考 |
6.2 开展高校(网络)心理咨询 |
6.2.1 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服务形式 |
6.2.2 高校心理咨询:网上网下“二元结构”模式 |
6.2.3 学案二:互联网整体应用状况及其对实施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
6.3 培养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
6.3.1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构成 |
6.3.2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素质要求 |
第7章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 |
7.1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内涵 |
7.1.1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概念 |
7.1.2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特征 |
7.2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指标 |
7.2.1 建立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指标的原则 |
7.2.2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指标的构成 |
7.3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组织实施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大学生网络心理行为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6)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训练过程监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关于运动训练过程监控及游泳项目训练过程监控研究综述 |
1.3.1 运动训练过程监控国内外研究现状、贡献与不足 |
1.3.2 游泳“运动训练过程监控”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现状 |
1.4 研究的基本任务与理论假说 |
1.4.1 研究的任务 |
1.4.2 研究的理论假说 |
2 研究对象、方法与技术路线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调查法 |
2.2.3 个案研究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3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3.1 “运动训练过程监控”的基本理论问题 |
3.1.1 “运动训练过程监控”概念、内涵与外延 |
3.1.2 运动训练过程监控内容系统与子系统的构建 |
3.1.3 运动训练过程监控的基本类型 |
3.1.4 运动训练过程监控的基本特征 |
3.2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训练过程监控的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训练过程监控指标筛选的原则 |
3.2.2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运动训练过程监控各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训练过程监控系统构成与运作模式 |
3.3.1 运动训练过程监控系统的构成 |
3.3.2 运动训练过程监控系统各子系统与构成要素分析 |
3.3.3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训练过程监控系统的运作模式 |
3.3.4 运动训练过程监控结果的评价指导思想与评价标准 |
4 结论 |
5 致谢 |
6 主要参考文献 |
7 附录 |
(8)心灵的界限 ——雅斯贝尔斯精神病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导论 |
1. 精神病治疗与实践 |
2. 历史背景 |
3. 思想要旨 |
4. 影响 |
二、方法论 |
1. 方法论意识 |
2. 方法论概观 |
3. 精神病学理论批判 |
4. 精神病理学与哲学的关系 |
5. 理解:再现和同感 |
三、静力学理解 |
1. 现象学与明证性 |
2. 雅斯贝尔斯与胡塞尔:现象学心理学与现象学哲学 |
3. 现象学方法的基础 |
4. 现象学进程 |
四、发生学理解 |
1. 静力学理解与发生学理解 |
2. 精神科学的确实性与合法性 |
3. 雅斯贝尔斯与康德:先验理念说 |
4. 雅斯贝尔斯与韦伯 |
(1) 理想型 |
(2) 理想型与主体间性 |
(3) 理想型理解的方法论意义 |
五、临床精神病理学的实践 |
1. 原发性妄想与可理解性划界标准 |
(1) “雅斯贝尔斯定理”描述 |
(2) 雅斯贝尔斯定理批判 |
(3) 妄想发生过程与妄想情绪问题 |
2. 症状诊断学 |
3. 雅斯贝尔斯与 K·施奈德 |
六、莫里茨·克林克病史与分析 |
1. 莫里茨·克林克病史 |
(1) 前史 |
(2) 第一次精神病(1911年6月) |
(3) 第二次精神病(1912年6月) |
(4) 自我描述 |
2. 莫里茨·克林克病史分析 |
(1) 现象学 |
(2) 精神病病因 |
(3) 可理解关系 |
七、精神分裂症艺术家与作品 |
1. 斯特林堡与作品 |
(1) 病理图解 |
(2) 过程与风格转向 |
(3) 过程与世界观转向 |
2. 荷尔德林与作品 |
(1) 过程与风格转向 |
(2) 形而上学体验 |
(3) 生存艺术家 |
3. 梵·高与作品 |
(1) 生存型作品 |
(2) 世界观效应 |
(3) 心灵转向与风格转向 |
4. 精神分裂症与作品的关系 |
八、雅斯贝尔斯与弗洛伊德 |
1. 学术背景和研究取向 |
(1) 学术背景 |
(2) 雅斯贝尔斯的方法论反思 |
(3) 弗洛伊德的理论图景 |
2. 基本分歧 |
(1) 无意识 |
(2) 内驱力 |
(3) 决定论 |
(4) 抗拒与移情 |
3. 人的形象和本质 |
九、结论 |
1. 地位 |
2. 哲学基础 |
附录一: 当代精神病学方法论趋向 |
附录二: 参考书目 |
附录三: 摘要 |
后记 |
四、焦虑症、癔症、神经衰弱主题统觉测验的对比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精神专科医院诊疗空间设计研究[D]. 黄一颖. 北京建筑大学, 2019(07)
- [2]精神分裂症患者树木画投射测验特征指标定量研究[D]. 刘果瑞. 江苏大学, 2018(02)
- [3]树木—人格投射测试在教师选拔中的应用研究[D]. 宋春晓. 苏州大学, 2016(05)
- [4]音乐治疗技术的运用对缓解舞台紧张效果的研究 ——以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学生为例[D]. 彭然. 青岛大学, 2016(02)
- [5]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D]. 姜巧玲. 中南大学, 2012(12)
- [6]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训练过程监控系统研究[D]. 张大超. 北京体育大学, 2006(09)
- [7]焦虑症、癔症、神经衰弱主题统觉测验的对比分析[J]. 傅正闯,周建红,孙轻骑,黄建龙,张同延.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4(06)
- [8]心灵的界限 ——雅斯贝尔斯精神病理学研究[D]. 金寿铁. 吉林大学, 19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