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儿科微生态学术研讨会纪要

第二届全国儿科微生态学术研讨会纪要

一、第二届全国儿科微生态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论文文献综述)

郑伟,黄子嫣,江逊,江米足[1](2021)在《第十一届全国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纪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十一届全国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于2020年11月21日以线上直播的形式召开,大会设置5个主旨演讲、21个主题报告和5个专题研讨会。这是时隔6年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组织召开的全国儿科消化专业学术盛会,线上参会代表人数超过11 000,本次会议将有力地推动全国儿科消化系统疾病诊治水平和基础研究水平的提高,并将进一步扩大儿科消化专业的队伍。

刘作义,黄志华,张琳,武庆斌,黄永坤,程茜,钱新宏,郑跃杰[2](2019)在《中国儿科微生态学20年发展回顾和展望》文中提出1 回顾1999年11月6日,在原微生态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微生态学的开创者康白教授的关心和推动下,在知名儿科专家段恕诚教授亲自筹备组织联络,和刘作义、黄志华、梁淡梅、许春娣等教授的参与协助下,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儿科学组在西安临潼正式成立(图)。康白教授、周殿元教授、杨景云教授、潘令嘉教授、袁杰利教授等全国微生态学专家出席了成立大会,并进行了学术讲座。光阴荏苒,微生态学分会儿科学组已经历了20年的历程,期间得到了历任主任委

韩姗姗[3](2019)在《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用GRADE研究方法,遵循“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原则,参考当前最佳证据,制定中国《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以规范并推广中成药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提高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减少母婴分离,增加人文关怀。方法:1.召开启动会对指南制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前期探讨,并通过问卷进行结局指标的重要性排序。2.运用网络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对中英文数据库进行中成药的检索,检索时间均由建库至2019.1.1,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查,获得最终目标文献,并形成文献证据登记表和文献特征提取表。3.对于不同的研究类型应用不同的条目/量表进行偏倚评估:对于系统评价/meta分析类文献予AMSTAR-2量表评估;对于RCT予ROB风险偏倚评估,对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观察性研究予MINORS量表评估。4.运用Revman5.3软件对一致性程度较高的文献进行定量合并分析,获得相应森林图。5.专家共识:1)德尔菲法:遴选不少于30个全国各地正高职称以上的儿科/新生儿科中西医专家,以邮件方式对其展开三轮问卷,统计其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专家意见协调程度指标,同时针对中成药的推荐意见进行投票表决;2)共识会议:对通过问卷仍无法达成共识的问题再进行分析、讨论,最终达成一致。6.运用GRADE系统对经循证研究和专家共识达成一致的中成药进行质量评价形成证据总结表,并综合德尔菲票数、患者利益对中成药作出最终推荐。结果:1.循证研究:最终10种中成药67项研究纳入证据,包括41项茵栀黄制剂研究(口服液23、颗粒18)、9项清肝利胆口服液、4项四磨汤口服液、6项黄疸茵陈颗粒、2项清开灵冲剂、2项茵陈五苓糖浆、1项消炎利胆片、1项黄栀花口服液、1项肝舒乐颗粒。2.专家共识:明确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适用人群对象、时机和范围、优势证型、用法用量、副作用相关等描述。3.质量评价:最终茵栀黄制剂、清肝利胆口服液、黄疸茵陈颗粒、茵陈五苓糖浆、四磨汤口服液5种中成药纳入GRADE研究,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茵栀黄制剂/清肝利胆口服液的总体质量证据等级为C级,其余均为D级。4.形成推荐意见:推荐单独服用茵栀黄口服液可降低光疗发生率(1B);推荐服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1C),降低黄疸消退失败率(2C),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考虑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益生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失败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热重于湿(专家共识)。考虑服用茵栀黄颗粒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无效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热重于湿(专家共识)。考虑服用清肝利胆口服液联合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提高日均胆红素下降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湿重于热。推荐服用茵陈五苓糖浆治疗新生儿黄疸(IV类证据,D级推荐),中医属阳黄,小便不利(专家共识)。暂不建议黄疸茵陈颗粒(2D)、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2D)。结论:依据GRADE系统和共识结果,最终对茵栀黄口服液予以强推荐,对茵栀黄颗粒、清肝利胆口服液给予弱推荐,对茵陈五苓糖浆给予D级推荐,暂不推荐黄疸茵陈颗粒和四磨汤治疗新生儿黄疸。

郝静[4](2016)在《闫慧敏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养阴清瘀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闫慧敏老师是京城着名中医儿科医家,从事中医儿科工作四十余年,临证经验丰富,而且在医、教、研各方面成绩卓着。本文全面整理、总结闫慧敏老师的学术渊源、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以更好的传承闫老师学术经验,为日后更好的发展、创新中医儿科的诊疗方法积累临床研究资料。2.同时,本文依据闫慧敏老师的学术思想,重点总结闫老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经验,针对病程大于1月以上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先进行了的证候分析及研究,进一步应用老师的“养阴清瘀汤”治疗小儿气阴两虚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进行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老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学术价值。方法1.第一部分追溯闫慧敏老师40余年的从医经历,详述师承渊源,总结老师的学术渊源、传承和发扬创新、学术思想成形的经过。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用药特点、古今各家学说等角度总结老师的学术观点,并整理和总结老师所擅长的临床病种的诊疗验案,全面总结老师的诊疗特色和学术经验。2.第二部分运用老师的学术思想展开临床研究。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患儿(病程>1月以上)进行临床分型研究,并进一步进行应用养阴清瘀汤治疗小儿气阴两虚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观察,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等理化指标的影响,以进一步验证闫老师的学术经验在临床的有效性、创新性。结果1.闫老师的学术经验总结:闫老师临床经验丰富,曾经作为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拜师刘韵远先生,传承刘韵远先生的学术思想,故刘老学术思想对其影响深远。例如对于外感性疾病,尤其是小儿咳喘以及痰饮病的治疗,受刘韵远先生教诲,多以仲景之法治之,予经方加减化裁,特色鲜明,疗效显着。同时对于内伤杂病,尤其是脾胃病的治疗,则受王鹏飞老先生的影响较多。而王老多以民间验方辨治脾胃病,闫老师汲取王老经验方的精髓,治疗小儿脾系疾病,卓有成效。总之,闫老师揣摩历代前辈医家的学术观点,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汲取各家之长,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在临诊时,她重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注重当代小儿的体质特征,审因论治,以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为核心,强调四诊合参,尤重小儿望诊,传承刘韵远先生独创小儿舌诊观察法,并予以继承发扬。强调首先辨病,在辨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施治,以免贻误病情。谨守病机,辨证用药以扶正祛邪为总则,虚实兼顾、标本兼治。无论是对脾系疾病的治疗,还是对于其他外感或内伤杂病的治疗,扶助正气方面无不强调以顾护脾胃为中心,兼顾他脏。强调祛邪为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注重内外之邪兼顾,尤重食积、湿热、痰饮和血瘀之邪。将仲景经方与时方相结合,灵活应用,用药清轻严谨,善于应用药对。体现在治疗小儿脾系疾病时,扶正健脾以平补脾胃,醒脾助运;肝脾同治,调畅气机以解气机壅塞;活用消导以祛食积之邪,补泻兼施;对于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小儿,注意祛除湿热之邪,攻伐有度;久病注重祛除瘀邪。在治疗小儿肺系疾病时,外感咳嗽初起,祛除外邪为要,避免清泻太过;急性咳喘祛除痰阻重在治肺调气,慢性咳喘重在扶正培土生金,对于小儿反复咳喘之证,扶正祛邪各有偏重,分期而治,标本兼顾,以促康复,防止反复。本文还总结了闫老师治疗对于小儿多种疾病的治疗经验,如慢性咳嗽、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厌食、胃痛(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便秘、滞颐、舔疮、胎黄、腺样体肥大、霰粒肿、麦粒肿等疾病临床经验总结和验案分析。多年来,闫老师努力学习现代医学的诊疗技术,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上不断尝试,收获颇丰。自1989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小儿胃镜检测工作,迄今已进行数千例小儿胃镜的检测。以胃镜检查为基础在探索小儿胃肠黏膜的微观辨证和中医证候的宏观辨证的相关性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观察胃镜下微观病理变化的客观检测指标,探讨脾胃病舌脉宏观辨证和与胃镜下黏膜改变微观辨证的有机结合,提高对小儿脾系疾病的认识,开拓创新,拓宽中西医结合的新思路。同时,临床与科研、教学并重,传承与创新发展并重,以使儿科事业后继有人。2.闫老师诊治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研究:本文重点探讨了闫老师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诊治经验。闫老师认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在气阴两虚的基础上虚实夹杂之证,虚、瘀、湿热共同为患。其治疗周期长,应分期辨治,早期以祛湿解毒、活血化瘀为主,随着病程的延长,随着气阴耗伤,虚证逐渐显现,患儿气阴两虚、阴虚内热的症状逐渐显现加重。故后期易出现以阴虚、气虚为主的症状,且仍有挟瘀挟湿之象,应以养阴益气,健脾固精、清利化瘀通络为主。要根据患儿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辨证用药,审因辨证,以中医对于疾病序贯治疗的思维,将扶正祛邪、标本同治的原则贯穿于治疗的始终。在进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证候分析时,选择116例病程大于1月以上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分为气阴两虚型、湿热瘀阻型和阴虚内热型三型进行证候分型观察。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采用多组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数据统计计算及分析。结果显示,116例患儿中,以气阴两虚型最多,72例,占62.07%;湿热瘀阻型33例占28.4%;阴虚内热型11例,占9.48%。并进一步进行理化指标的检测。结果提示患儿血尿与蛋白尿程度与证候分型有一定关联,三型患儿均存在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以及凝血纤溶系统紊乱,T细胞亚类、凝血指标D-二聚体的升高可能与临床证候分型有一定相关性,其他如免疫球蛋白测定、补体的测定等提示与证侯分型关系不大,但因样本数量有限,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以验证。鉴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的患儿,以气阴两虚证患儿较多,且既往研究相对少见的现状,本研究进一步在气阴两虚证的患儿中纳入了66例患儿(选择轻度血尿蛋白尿型,未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应用闫老师拟定的养阴清瘀汤,与西药福辛普利钠和双嘧达莫对照,随机分组,进行前瞻性研究,疗程8周,每4周监测血常规、尿常规,复查肝肾功以及心电图,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凝血五项,补体C3、免疫球蛋白IgA,T细胞亚类等指标,记录中医证候表现及半定量积分,观察中医证候、临床疗效和理化指标的改变情况。根据数据情况,分别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计算。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西药治疗对照组。中药组治疗4周总有效率91.18%,8周总有效率97.06%;西药组4周总有效率71.88%,8周总有效率87.5%,说明在改善气阴两虚、挟瘀挟湿的症状上,中药具有较大优势。对于轻度蛋白尿(<25mg/(kg·d))的治疗,单纯的中药治疗和单纯的西药治疗均较为有效,且疗效差别不大。在对血尿的治疗上,中药治疗更具有优势。在免疫相关指标和补体的改善上,对治疗4周和8周后的相关检测数值分别进行组间比较提示,两组治疗均可以有效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和补体系统紊乱状态,中药治疗组降低IgA值、提高T辅助细胞CD4+值、以及升高补体C3值的作用较西药更为显着。同时,在第一个4周的疗程中,中药组降低D-二聚体值的作用较西药观察组更为显着;提示中药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调节机体的凝血机制,改善纤溶系统。结论本文全面总结了闫慧敏老师的学术经验,并运用闫老师的学术经验,以中药养阴益气清热活血化瘀之法,扶正祛邪,治疗气阴两虚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可以有效缓解中医证候,降低血尿、蛋白尿,调节免疫,改善凝血机制。

邱静[5](2010)在《中药穴位导入治疗小儿湿热型泄泻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中药穴位导入治疗小儿湿热型泄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泄泻提供新的方法,从而丰富中医外治法治疗泄泻的途径,并为中药结合现代医学技术提供思路。研究方法本研究共收集广东省中医院及珠海分院儿科门诊及住院共120例合格病例,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以中西医常规内治法治疗:中医均予葛根芩连汤为主方,随证加减;西医予补液及对症治疗[具体药物参考《中医儿科学》(第七版汪受传主编)及《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导入治疗仪治疗:仪器为HY-D型电脑中药穴位导入治疗仪(北京东杰华医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贴片处方(黄连、黄柏、白头翁、秦皮、香附、泽泻等加入控释剂及透皮剂);将药液加入贴片中(2-2.5ml/片),贴于患儿神阙、双天枢,通电,每次15-20min,1次/天,疗程:3天。治疗前后观察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情况,并填写相应量表,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结果显示治疗前后相比,两组的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发热、脱水、口渴、呕吐、小便短黄的改善情况治疗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腹痛、腹胀、纳呆、肛门灼热的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可以认为对于湿热型泄泻患儿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一定疗效,但患儿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腹痛、腹胀、纳呆、肛门灼热方面的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研究结论泄泻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而居第二,,此病四季皆可发生,夏秋两季发病较多。本病最易耗伤气液,重证患儿可引起伤阴、伤阳或阴阳俱伤等危重证候,若迁延日久不愈,常可导致小儿营养不良,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疳积等慢性疾患。临床上常分为伤食型、风寒型、湿热型、脾虚型和脾肾阳虚型,其中湿热型最为常见。现代医学及中医对泄泻的治疗都有深入的研究,现代医学目前以针对病因治疗为基础,并根据患者脱水程度、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情况等予对症治疗;中医学以辨证论治为主进行施治,除内服中药之外,具有中医特色的外治法如贴敷、灸法等都有很好的疗效。本研究中采用中药穴位导入治疗小儿湿热型泄泻,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患儿大便次数、性状,腹痛、腹胀、纳呆、肛门灼热等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可以认为中药穴位导入治疗能迅速缓解湿热型泄泻患儿的病情,提高疗效。由于中药穴位导入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患儿易接受,适合在临床广泛使用。

张大荣[6](2008)在《微生态制剂预防和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微生态制剂(贝飞达)对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防治效果。方法2000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治疗的肺炎患儿360例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在入院后即开始应用微生态制剂;对照组入院后始终未用或住院时间72h后因出现继发腹泻才开始应用微生态制剂。对肺炎继发腹泻的发生率和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预防组186例住院治疗期间继发腹泻病发病率为20.97%(39/186);对照组174例住院治疗期间继发腹泻病的发病率40.80%(71/174),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672,P<0.01),而腹泻的治疗疗效,预防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预防性应用微生态制剂(贝飞达)能减低肺炎患儿继发腹泻的发生率,并对腹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刘作义,程茜[7](2001)在《第二届全国儿科微生态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文中指出

刘作义,程茜[8](2001)在《第2届全国儿科微生态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作义,程茜[9](2000)在《第二届全国儿科微生态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代福平[10](2019)在《基于现象学视角的体验设计方法论研究》文中提出体验设计概念的出现,使设计“以人为本”理念真正落实到“以人的体验为本”,而现象学对于人的纯粹体验的哲学探究,为体验设计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方法论启发。本文将现象学方法运用到设计学研究中,探究目前体验设计的各种工具和方法所赖以立足的基本原理和思维方法,尝试建构了基于现象学视角的体验设计方法论。这一理论首先从分析体验的历史和逻辑入手,接着论述了体验的形成机制和人性目标。在此基础上,按照时间、空间、人的活动这一逻辑顺序,提出并论述了内时间体验设计、现象空间体验设计、精神交互体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具体内容包括以下5个方面,分别对应于本文的一至五章。1)体验设计的历史和逻辑体验设计的诞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在人机工学兴起之前的萌芽阶段,到人机工学开启的启蒙阶段,再经过用户体验的深入阶段,最终发展到体验设计概念的形成阶段。这一历史进程背后,是人与人工物关系从合一到异化、再到重新合一的逻辑进程。2)体验的形成机制与人性指向分析体验的形成机制在于人的统觉。人通过统觉所具有的想象力自由变更活动,获得了超越具体时间和空间的体验。人们(包括一切用户)在体验中所追求的各种具体满足,都可以归结为对人性的追求,其指向是人的自由、尊严、幸福。3)内时间体验设计方法论人们的体验是在现象时间和现象空间中进行的。和自然科学的客观时间不同,现象学意义上的时间是一种“现象时间”,或者叫内时间。基于胡塞尔的内时间意识现象学理论,笔者提出和论述了内时间体验设计方法论,包括“原印象体验”、“回忆体验”、“期望体验”三方面的体验设计原理。4)现象空间体验设计方法论和时间维度相似,现象学意义上的空间也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客观空间(物理空间),它是一种“现象空间”,或者叫“直观空间”、“心理空间”。受胡塞尔空间直观思想启发,提出了统觉界面体验设计思维方法(包括广义界面设计思维、全触点设计思维)。受海德格尔的“诸空间”思想和“上手之物”思想的启发,提出了“上手”界面体验设计思维方法。受梅洛-庞蒂现象学“身体-主体”思想的启发,提出了“具身化”体验设计思维方法。受伊德的技术现象学“人-技”关系模式的启发,探讨了非具身界面体验设计方法。5)精神交互体验设计方法论在现有的人机交互、人际交互基础上,提出了“精神交互”概念,阐述了交互体验的三层次。基于马丁·布伯的“我-你”关系哲学思想,论述了精神交互体验设计的原理是与用户建立“我-你”关系。这一原理为同理心思维、全触点设计思维、“痛点”设计思维、“容错”设计思维、“允许例外”设计思维奠基。为了创造美好的精神交互体验,必然要求深化用户研究,本文提出了用户动态画像的创建方法。精神交互体验要求员工和顾客的体验获得一致性,因此组织模式也必然要进入设计视野,本文初步探讨了组织设计的模式变革,即从“洋葱型”组织转向“莫比乌斯带型”组织。此外,在体验设计范式下,设计师角色更加多样化,但角色本质日益彰显。本文探讨了设计师的新定位,提出设计师是“人为事物的立法者”、设计师的核心能力则是“设计判断力”等观点。精神交互体验设计方法论的提出,为人们深入理解用户、组织、设计师在内的一切相关者的体验提供了一个哲学基础,并为优化人们的体验提供了设计思维方法。此外,本文从笔者自己的设计实践中选取了两个案例,一个是公益设计,一个是商业设计。这些案例反映了笔者在设计实践中运用现象学体验设计方法的一些思考和体会。这部分内容就是本文的第六章。综上所述,通过现象学的方法,本文尝试将体验设计的研究层次从自然科学思维层次、社会科学思维层次提升到精神科学层次或者说哲学层次,为体验设计理论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野和方法的参考。现象学的思想深邃宽广,体验设计的理论异彩纷呈,本文只是管窥蠡测,以一朵理论的小花来礼赞体验设计的春天。

二、第二届全国儿科微生态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二届全国儿科微生态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儿科微生态学20年发展回顾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回 顾
2 展 望

(3)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术语和缩略语
2.0 引言
2.1 研究现状
    2.1.1 流行病学
    2.1.2 机制
    2.1.3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2.1.4 新生儿胆红素异常增高的原因
    2.1.5 常见的新生儿黄疸类型
    2.1.6 诊断
    2.1.7 治疗
    2.1.8 中医对新生儿黄疸的认识
    2.1.9 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优势及不足
2.2 指南制定过程
    2.2.1 构建临床问题
    2.2.2 循证研究
    2.2.3 专家共识
    2.2.4 形成证据概要表
    2.2.5 形成推荐意见
    2.2.6 形成初稿
2.3 讨论
    2.3.1 关于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分类分析
    2.3.2 关于中医证型、时机问题
    2.3.3 关于原始研究的设计质量
    2.3.4 关于干预措施的相关问题
    2.3.5 关于结局指标的相关问题
    2.3.6 关于发表偏倚的问题
    2.3.7 关于调查问卷的问题
    2.3.8 关于指南制定方法学问题
2.4 结论
    2.4.1 茵栀黄口服液
    2.4.2 茵栀黄颗粒
    2.4.3 清肝利胆口服液
    2.4.4 茵陈五苓糖浆
2.5 创新点及意义
2.6 不足与展望
    2.6.1 存在不足
    2.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4)闫慧敏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养阴清瘀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闫慧敏老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
    一、闫慧敏老师的学术渊源
        (一) 传承刘韵远先生学术思想
        (二) 汲取王鹏飞先生脾胃病辨治精髓
        (三) 博采众长 兼收并蓄 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
        (四) 注重创新探索 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科研并重
        1. 率先开展小儿胃镜检查 突出小儿脾胃病中医特色诊疗
        2. 开发痰喘宁合剂 弥补小儿咳嗽用药不足
        3. 临床与科研并重 拓宽思路 探索疑难病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
        (五) 传道授业解惑硕 果累累
    二、闫慧敏老师学术思想总结
        (一) 先辨病 其次辨证 谨守病机
        (二) 四诊合参 尤重小儿望诊
        (三) 扶正祛邪并重标 本同治
        1. 扶正祛邪之法概述
        2. 扶正为治本之法 以脾为核心 兼顾其他脏腑
        3. 祛邪为关键环节 内外之邪兼顾
        (四) 用药清轻严谨 善用药对
    三、闫慧敏老师临床诊疗经验总结
        (一) 谨守扶正祛邪之则治疗小儿脾系疾病
        1. 扶正健脾以平补脾胃 醒脾助运
        2. 肝脾同治 调畅气机以解气机壅塞
        3. 活用消导以祛食积之邪 消补兼施
        4. 祛除湿热之邪 攻伐有度
        5. 久病注重祛除瘀邪
        (二) 闫老师治疗小儿脾系疾病的临床诊疗经验及验案分析
        1. 厌食
        2. 胃痛(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3. 胎黄
        4. 滞颐
        5. 便秘
        (三) 谨守扶正祛邪之则治疗小儿肺系疾病
        1. 外感咳嗽初起 祛除外邪为要 避免清泻太过
        2. 急性咳喘祛除痰阻 重在治肺调气
        3. 慢性咳喘重在扶正 培土生金兼以温肾
        4. 反复咳喘 扶正祛邪 分期而治 标本兼顾
        5. 扶正不忘活血逐瘀 阻止咳喘反复发生
        (四) 闫老师治疗小儿肺系疾病的临床诊疗经验及验案分析
        1.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2. 痰湿蕴肺型慢性咳嗽
        3. 腺样体肥大
        (五) 闫老师对其他系统疾病的治疗
        1. 霰粒肿
        2. 麦粒肿
        3. 舔疮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养阴清瘀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研究
    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一、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一、闫慧敏老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经验及其迁延期证候研究
        (一) 闫慧敏老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经验及其迁延期辨证分型依据
        1. 闫慧敏老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经验
        2. 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辨证分型依据
        (二) 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证候研究
        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
        研究方法
        结果
        结论
        讨论
        小结
        (三) 养阴清瘀汤主要方药及立方依据
    二、养阴清瘀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结论
        讨论
        创新点总结
        小结及心得体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主要研究成果

(5)中药穴位导入治疗小儿湿热型泄泻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中医文献研究
        1.1 古代文献
        1.2 病因病机
        1.3 中医外治法
    2 现代医学研究
        2.1 病因病理
        2.2 西医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研究对象来源
        2.2 研究对象的确定流程及标准
        2.2.1 诊断标准
        2.2.2 纳入标准
        2.2.3 排除标准
        2.2.4 病例退出标准
        2.2.5 疗效评价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设计
        3.2 实施方案
        3.2.1 治疗方案
        3.2.2 实施步骤
        3.2.3 评价方法
        3.2.4 技术路线
        3.2.5 病人依从性保证
        3.2.6 临床观察表
    4 数据处理
    5 一般资料
    6 结果分析
第三章 讨论
    1 中医对泄泻的认识
    2 中药穴位离子导入治疗的特点
    3 所选药物及穴位依据
    4 疗效
    5 前景
结语
参考文献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致谢

(10)基于现象学视角的体验设计方法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体验经济时代的核心诉求:人的体验
        二、现象学的基本目标:描述纯粹体验
        三、从现象学视角研究体验设计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对象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概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第四节 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五节 课题研究的方法
    第六节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体验设计的历史、逻辑及其与诸设计范畴的关系
    第一节 体验设计的历史
        一、人机工学之前的阶段
        二、人机工学(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阶段
        三、用户体验设计(user experience design)阶段
        四、体验设计(experience design)阶段
    第二节 体验设计的逻辑
        一、体验设计的自在阶段:人与人为事物的原初合一关系之形成
        二、体验设计的自觉阶段:人为事物与人的对立关系之发现
        三、体验设计的自为阶段:人工物与人的新型合一关系之重建
    第三节 体验设计与诸设计概念的关系
        一、体验设计与传统三大设计领域的关系
        二、体验设计与交互设计、服务设计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体验的形成机制与人性指向
    第一节 体验是一种统觉
        一、统觉与体验
        二、体验者的“想像力自由变更”与“本质直观”
    第二节 体验的人性指向
        一、体验自由
        二、体验尊严
        三、体验幸福
    第三节 “反客户体验”:一种有待克服的传统思维模式
        一、“反客户体验”的表现
        二、“反客户体验”思维的传统商业伦理根源
        三、“反客户体验”思维的一种新形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内时间体验设计方法论
    第一节 内时间体验的现象学描述
        一、内时间体验是客观时间在意识进程中的显现方式
        二、内时间意识“体验流”的组成
    第二节 为“原印象体验”而设计
        一、“第一印象”属于体验设计的对象
        二、“第一印象”设计的现象学方法
    第三节 为“回忆体验”而设计
        一、创造意义与表达情感
        二、服务交互中“回忆体验”的对称性
    第四节 为“期望体验”而设计
        一、品牌力量根源于“期望体验”
        二、企业价值观影响“期望体验”
        三、企业行为细节创造“超预期体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象空间体验设计方法论
    第一节 统觉界面体验设计
        一、胡塞尔的空间直观思想的启示
        二、广义界面设计思维
        三、全触点设计思维
    第二节 “上手”界面体验设计
        一、海德格尔的“诸空间”思想的启示
        二、基于海德格尔的“诸空间”思想的空间界面自由体验设计
        三、海德格尔的“上手之物”思想的启示
    第三节 具身化的体验设计
        一、具身化体验设计思维:让人和世界建立有机联系
        二、事物的“肉身化”设计
        三、语言符号的“易消失”设计
    第四节 非具身性的体验设计
        一、“用户—界面”的具身关系
        二、“用户—界面”的诠释关系
        三、“用户—界面”的他异关系
        四、“用户—界面”的背景关系
    第五节 人居体验设计:海德格尔建筑现象学思想启示
        一、海德格尔对“筑造(Bauen)”本来含义的阐释
        二、以居住体验来领会筑造的本来含义
        三、从筑造的本来含义思考今日建筑
        四、海德格尔对居住的“四重体”阐释
        五、以中国传统居住体验领会“四重体”
        六、从“四重体”思考今日的居住
        七、如何在今天实现“人诗意地栖居”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精神交互体验设计方法论
    第一节 交互体验的三层次
        一、人机交互体验
        二、人际交互体验
        三、精神交互体验
    第二节 精神交互体验的设计原理
        一、马丁·布伯的“我-你”关系体验的哲学思想启示
        二、悬置“主-客关系”,摈弃“我-他”关系,建立“我-你”关系
        三、悬置产品、服务,洞察出事物意义
    第三节 精神交互体验的设计方法
        一、培养基于“我-你”关系的同理心
        二、“永恒之你”为全触点设计方法奠基
        三、“谦卑”精神为“痛点”设计方法奠基
        四、“负轭”精神为“容错”设计方法奠基
        五、“宽恕”精神为“允许例外”设计方法奠基
    第四节 用户研究方法的深化
        一、用户概念的现象学观察
        二、设计师“站在”用户立场
        三、从观察用户到洞察用户
        四、创建用户动态画像的方法
    第五节 体验设计要求企业文化变革
        一、企业组织是体验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组织的变革是设计创新的逻辑必然
        三、“莫比乌斯带”型组织:内外触点的同一
    第六节 设计师的新定位
        一、设计师“造物观”的跨文化比较
        二、设计师的角色和能力之本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现象学体验设计理论在设计实践和教学中的案例
    第一节 马兰湖公益治沙项目设计实践案例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对现象学体验设计方法的运用
    第二节 “设计扶贫”项目设计实践
        一、案例背景及设计愿景
        二、案例的设计及实施过程
        三、项目的设计体会
    第三节 设计教学案例
        一、基于生活体验的现象学设计思维教育
        二、现象学方法在信息可视化设计教学中的运用
        三、体验设计现象学的专题研讨教学实践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四、第二届全国儿科微生态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论文参考文献)

  • [1]第十一届全国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纪要[J]. 郑伟,黄子嫣,江逊,江米足. 中华儿科杂志, 2021(02)
  • [2]中国儿科微生态学20年发展回顾和展望[J]. 刘作义,黄志华,张琳,武庆斌,黄永坤,程茜,钱新宏,郑跃杰.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9(10)
  • [3]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D]. 韩姗姗.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4]闫慧敏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养阴清瘀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研究[D]. 郝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5]中药穴位导入治疗小儿湿热型泄泻临床疗效观察[D]. 邱静.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10)
  • [6]微生态制剂预防和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疗效[J]. 张大荣.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8(16)
  • [7]第二届全国儿科微生态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 刘作义,程茜.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1(04)
  • [8]第2届全国儿科微生态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 刘作义,程茜.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1(01)
  • [9]第二届全国儿科微生态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 刘作义,程茜.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0(06)
  • [10]基于现象学视角的体验设计方法论研究[D]. 代福平. 江南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第二届全国儿科微生态学术研讨会纪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