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待中的无线世界(论文文献综述)
崔思恒[1](2021)在《光网络中基于强化学习的动态资源分配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型业务的不断发展,光网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传统业务相比较,新型业务有着动态性丰富并且难以预测的特点,同时它们对于时延和带宽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传统的光传输技术由于受到带宽瓶颈的限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要。丰富的动态性也使光网络动态资源的分配变得十分复杂。数字孪生(Digital Twin,DT)作为智能制造业中的新兴信息技术,致力于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物理设备动态建模和控制。与此同时,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被证明能够通过与环境的实时交互来感知复杂的环境状态并学习最佳策略,可以用作数字孪生的使能技术。本论文分析了数字孪生技术在光网络中可能的应用方向,描述了光网络中的数字孪生架构,并指出了将深度强化学习和数字孪生相结合可以带来的优势。基于深度强化学习使能的数字孪生技术,通过对可编程光收发机(Programmable Optical Transceiver,POT)进行智能配置,实现了光网络中的动态资源分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第一,在接入网场景下,为了保证时延性能,业务通常占用较大带宽,这就造成了带宽浪费。针对此接入网环境,提出了一种采用DRL-enable DT的可编程光收发机配置方案。该方案使用了数字孪生技术,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对学习提升模型进行了实现。该方案能够适应网络条件和物理条件的变化,同时对网络时延和带宽占用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在时延仅提升0.7%的代价下,减少了 19.4%的频谱占用。最终实现接入网中可编程光收发机的自适应配置。第二,在传送网场景下,渴望提高传送网的频带利用率,提高整个网络的吞吐量。提出了并实现了光传送网中基于DRL-enable DT的可编程光收发机配置方案。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静态控制模型和神经网络的传统方案相比,所提出的方案平均可以降低7.0%的阻塞率,并提高15.5%的吞吐量。
黄继海[2](2021)在《一种大规模时分复用无线自组织网络协议仿真与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传统的移动自组织网络受限于技术和成本,大多采用单信道的竞争类MAC(Media Access Control)协议,当网络规模或网络负载变大时,网络性能急剧下降,且难以提供QoS支持。为了满足大规模节点同时通信、网络最大吞吐量12Mbps、分组投递成功率不低于90%和QoS支持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多信道TDMA自组织网络协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通过对目前已有的自组网路由和MAC技术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可满足需求自组织网络协议。为了满足最大吞吐量12Mbps的需求,该协议被设计为拥有8个跳频通道,其中通道1负责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的交互,通道2~7只负责数据信息交互。时间轴被划分为时帧,时帧又被分割成固定的时隙。在时隙结构划分中,每个节点都拥有专属的勤务(控制)时隙,通过信道监听、时隙预约和预约确认完成时隙的占用,这种设计有效的限制了控制信息的开销。第二,为了满足大规模节点同时通信的需求,需要设计一套时间同步方案。时间同步分为入网前的粗同步、精同步和入网后的信道周期同步。由于真实设备的时钟不够理想,运行久了会出现时间偏差,因此在时间同步时隙,全网节点进行信道周期同步。第三,设计了一种多信道时隙资源分配算法。节点通过时隙监听构建时隙状态占用表,通过时隙状态占用表计算信道占用率来确定预约的通道号和时隙号。并且通过对不同优先级业务预约的时隙数进行限制保障了QoS支持。同时设计了一种带有碰撞检测的路由申请方式,提高了分组投递成功率。本文利用MATLAB和NS3对提出的协议进行了仿真测试。在MATLAB上构建了仿真模型,完成了入网粗同步、入网精同步和信道周期同步的测试。在NS3上构建了仿真模型,对各项指标进行了性能分析。网络最大吞吐量设计目标为12Mbps,论文中达到了9.2Mbps;在静止状态,以及20个节点同时发送数据的网络负载下,分组投递成功率达到98%以上,在移动状态,以及20个节点同时发送数据的网络负载下,分组投递成功率达到94%以上;保障了QoS服务支持,关键指标皆达到了设计要求。
李兴[3](2021)在《基于自供能的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文中提出石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石油资源的勘测和开采从地球浅层发展到地层深处和海洋,对其中钻探与开采系统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其通讯系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未来钻探开采的自动化、智能化与无人化要求。目前石油钻井井下通讯系统存在两个主要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信息无线传输速度太慢,贝克休斯设计的泥浆脉冲系统传输速率约为40 bps/s,斯伦贝谢的Anadrill系统传输速率约为12 bps/s,本文设计的井下无线通讯系统传输速率可达115 kbit/s。第二个问题是石油钻井通讯设备以及传感等设备供能问题,目前采用集中供能方式,其设备主要采用泥浆发电机和一次性电池短节,实际应用中都存在工作时间短和成本高的问题。分布式供能是目前研究的前沿,如何利用自驱动分布式供能技术克服石油钻井井下通讯系统的瓶颈,既是实现未来无人智能钻探开采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技术,也是自供能技术研究的前沿领域。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自供能的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旨在解决石油钻井井下通讯和供能问题。在通讯方面,本文提出无线中继传输系统,采用钻杆内部有线传输,钻杆与钻杆之间无线传输的方式,将井下数据高速传输到地面。这种混合通讯方式不需要对钻杆结构进行特殊设计,还能提升石油钻井井下通讯系统的信息传输速率。在通讯系统供能方面,本文采用环境能量收集技术,将流体运动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本论文将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与环境能量收集技术相结合,设计和实现基于自供能的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并从理论和实验角度验证了整个系统的可行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可概括如下:(1)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的研究背景;第二章对采用环境能量收集的分布式供能技术解决传统智能钻杆通讯系统核心的供能问题进行了讨论,介绍了基于环境能量收集的能量中性原则,提出了基于能量片的设计策略,并基于该策略开发了相关控制流程;(2)本文第三章设计了基于自供能的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详细介绍了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各个部分的工作流程,并对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的通信部分进行了实验验证;(3)第四章分别采用电磁发电、摩擦纳米发电机和压电换能装置对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的自供能形式进行了原理性验证。
徐亚兰[4](2021)在《电力物联网系统优化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力系统是非常复杂的非线性人造系统,它的智能化发展是保障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键。当今企业的发展方向是在基础集成和控制设备利用信息网络构建的电力物联网系统中提升行业服务水平。本文重点研究系统结构中感知层、网络层和边缘计算层的三个关键问题,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对每一层进行优化,以达到提升系统性能的目标。在电力物联网系统感知层,为了增加量测设备可选通信方式,提高设备传输数据可靠性,本文设计感知层通信架构,融合电力线载波有线传输和无线微功率传输。研究设备接入和维护融合网络的过程,评估其信道指标,构建传输方式选择表,提高设备通信传输可靠性。在电力物联网系统网络层,设备总数大且拓扑非常复杂。为了缩短传输广播帧的路径,降低传输时延,本文确定设备之间发送数据的最佳路由。首先,在传统蚁群算法迭代搜索的基础上,优化信息素矩阵更新模型;其次,在单次迭代搜索得到本轮全局最优解后,增加局部最优解检查机制,克服传统蚁群算法迭代搜索过程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值的缺点,提高算法迭代搜索性能。在电力物联网系统边缘计算层,设备的存储容量和计算处理资源不足导致处理时延较长。为了对其进行优化,本文引入计算卸载算法,考虑子任务之间依赖关系,建立优化模型,研究中心式调度算法进行求解。为了更快地求解出卸载策略,克服中心式调度算法求解缺点,根据经典分布式卸载算法求解思路,研究优化分布式卸载算法进行解决。本文的优化分布式卸载算法不仅考虑子任务依赖关系,缩短任务处理时间,同时结合经典分布式卸载算法求解的优点,保障全部边缘设备迭代停止达到均衡稳态。
徐睿[5](2021)在《上海市中小学综合实验室的功能设计与创新实践》文中提出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整合信息网络技术、发挥各学科的综合育人功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广受关注已成趋势。综合实验室建设的研究可以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服务,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和体验的学习机会,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技术素养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本文基于“上海市中小学综合实验室建设研究项目”的研究在现状调查基础上,总结已有实验室建设的相关经验,针对上海市科学学习领域与技术学习领域综合实验室的功能设计、课程开发和教学应用展开了研究。本研究目标:(1)调查中小学科学与技术学习实验室现状;(2)开发中小学科学与技术综合实验室功能设计路径;(3)打造中小学科学与技术综合实验室配套课程。(4)采取行动研究方法在D、Z小学、F初中、H高中开展配套课程的教学应用研究。在“建设-使用-反馈-调整”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将综合实验室建设、配套课程开发、综合实验室应用有机整合,以真实教学需求促进实验室建设,以实验室功能推动课程开发和教学应用,形成良性循环。(5)建设成功一批综合实验室样例,开发、积累一批综合实验室配套课程,且在应用实践中获得良好的效果。本论文由七章内容构成: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并提出研究设计方案。第二章介绍调查研究开展情况,对中小学科学与技术领域实验室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三、四章主要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介绍综合实验室功能设计。第五章从课程要素、开发思路、课程类型、课程开设实例四个角度介绍综合实验室配套课程建设的研究情况。第六章从行动研究的四个阶段介绍综合实验室环境带来的教学变革。第七章简述本研究结论、创新及对未来展望。
华剑,吴琦,祝青芳,姜汶良,彭士骁[6](2021)在《果蔬环境数据远程实时采集系统的设计和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简要分析了果蔬环境数据远程实时采集系统的设计背景,介绍了系统整体架构和无线数据通信中继系统、环境数据采集节点的架构设计,分析了系统核心处理器、主要传感器以及其他主要元器件的选型,给出了无线中继系统和环境节点的软件设计思路,分别介绍了系统在温室大棚和果蔬储藏的实际应用情况。
杨剑铭[7](2021)在《工缝装备控制与互联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工缝装备作为现代服装加工的关键设备,为提高缝制加工作业效率和质量,对运行过程的速度、位置控制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在提高运转速度前提下缩短缝制过程启动和制动停车时间,同时需要保证制动过程位置控制精度;同时由于传统缝制设备相互孤立,设备状态与数据难以获取,制造厂家难以对设备进行管理和设计优化,为了提高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远程维护,工业互联网模式下的缝制设备的互联、产品运行数据收集、生产信息管理成为新一代工缝装备的功能亮点和缝制设备技术提升热点。论文结合制造企业需求,设计新一代工缝装备控制策略与互联方案,对提高电机伺服控制系统性能和实现传统工业网络化转型有着工程价值。本文在文献调研和工缝装备工程应用新需求基础上,研究并设计新一代工业互联网高速工缝装备若干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了基于无线通讯和工业互联架构的新型工缝装备控制器架构,采用ARM微处理器实现了主轴高速伺服电机的扭矩、速度和位置的三闭环控制,通过工缝装备电控系统增加设计蓝牙无线通讯实现与Android的多功能网关APP实时数据传输,并实现云端互联,满足工缝装备的工业互联方案。(2)为提高高速缝纫作业的快速启停控制要求,在主轴伺服电机矢量实现对电机电流和速度控制的基础上,设计了随机停车指令下三步缓冲法高实时停车位置控制策略,解决了电机高速停车中的位置控制不准或者抖动问题,缩短了工缝装备电控系统制动过程的时间。(3)结合工业互联的需求,分析了工缝装备传统工业模式与升级需求,设计了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研究了实现工业互联的若干技术,开发了移动端网关与操控一体化软件,实现了基于传统工业设备的互联通讯链路,解决了传统工业中设备孤立的问题。分析了互联系统中的网络与数据风险,设计了软件安全与权限控制机制,提高了互联通讯过程的安全性,满足工业互联方案的安全需求。本文完成了基于ARM处理器的工缝装备电控系统和无线网关的样机研发,搭建了测试平台,详细测试了工缝装备位置控制策略控制效果,以及工业互联方案的功能与性能指标,并通过实际部署在浙江某工缝装备厂商验证了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控制策略实现了工缝装备伺服电机高速制动下的高实时精准停车,优化了工缝装备伺服控制系统性能,实现了在250ms内完成4000RPM转速下的快速精准停车,位置偏差角±1°,符合预期性能指标;互联方案建立了传统工缝装备与移动端软件、云端服务器的信息通道,实现了移动控制与在线管理功能,提高了工厂人员的生产及管理效率,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陈棵[8](2021)在《智能输液监控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静脉输液是最常用的医疗手段,保障输液疗效和安全是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在大多数的医院里仍然使用人工方式监视整个输液过程,不仅增加了人力消耗和工作负担,也常因人工操作失误而出现事故,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医疗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本文设计一种无人值守、输液远程监控的系统,实现滴速自动监控、异常情况报警。整个系统分为输液监控终端、移动端、后台管理软件等部分组成。后台管理软件位于医护人员的值班室,输液监控终端被布置在输液场所,输液监控终端用于采集输液现场数据并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采用自动扣重原理对药水滴落进行识别,通过重力感应器来监测药水留存量,将信息通过Lo Ra信号上传到中继器,中继器再通过WIFI信号上传数据到后台管理软件和服务器,服务器负责后台管理软件和移动端的数据通信,后台管理软件可以管理多个床位的输液监控信息,移动端由医护人员进行随身携带,用于接收输液监控终端上传的信息。用户在使用后台管理软件时可以设定最大滴速上限,如果实时上传的滴速超过限定值,用于显示滴速的字体会变成红色,同时程序的输液信息展示界面上还设计有进度条,用来提醒医护人员当前输液的进度,如果输液过程中发生输液瓶掉落,输液监控会发出声光报警。本次设计的输液系统输液监控终端采用STM32单片机为核心,后台管理软件、移动端和服务器采用Qt框架进行开发,创建友好的、易于使用的交互界面。输液监控终端的组成部分包括:Lo Ra模块、蜂鸣器模块、LED模块、重力传感器模块等。该输液系统可用于多人的输液场所管理,有助于提高医院的医护工作效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袁洋[9](2020)在《基于强化学习的多AGV路径规划及调度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智能制造、电商以及智能仓储行业的迅猛发展,AGV作为物料、产品搬移运输的关键设备,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其应用规模的日益扩大,未经负载均衡的路网易于产生局部拥塞,导致路径冲突甚至死锁,严重影响路网的运行效率。本文主要研究了多AGV应用场景下的路网负载均衡、冲突消解及路径规划技术。主要工作包括:针对栅格化路网场景下的AGV路径规划问题,采用基于Q-Learning的AGV路径规划算法,实现了单AGV的路径规划及避障。针对多AGV的路径冲突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奖惩机制,实现了栅格区域中多AGV的动态路径规划及冲突消解。通过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为充分保证大规模AGV分拣系统路网运行效率并防止拥堵,研究了大规模AGV应用场景下路网的负载均衡问题,提出了结合负载均衡与强化学习的路径规划算法。此方法基于Q-Learning算法,将局部拥塞程度考虑到Q-Learning算法的奖惩值中。使用双向随机出入口路网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结合负载均衡与强化学习的AGV路径规划算法可以有效均衡路网区域负载。针对基于Q-Learning的多AGV路径规划算法在解决较复杂的多AGV路径规划情况下收敛较慢的问题,提出了基于DQN算法的多AGV路径规划算法,通过神经网络拟合Q-Learning算法中Q值的方式,提升了复杂情形下多AGV路径规划的效率。对多AGV规划调度系统的软件结构进行了探讨,并对关键的实现技术包括数据库交互及并发性能、MQTT协议通信能力进行了测试。
郭为[10](2020)在《当代银行营业厅建筑设计趋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银行营业厅中的业务办理形式逐渐发生改变。当代,不乏有创新发展的个别银行营业厅出现,但面对巨大的银行营业厅服务人群,如何将现代化的银行营业厅进行推广却缺乏理论层面的整理与总结。基于此,本文以当代银行营业厅为研究对象,探究当代银行营业厅的建筑设计趋势。首先,本文对银行营业厅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对银行营业厅内部功能、组织、面积进行了统计、对比与分析,并通过分析进一步了解了当前银行营业厅变化的主要内容。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到客户与工作人员在银行营业厅中的需求。最终通过现状的调研与客户的需求总结出当代银行营业厅所存在的四大问题。其次,通过对五个国内外优秀银行营业厅案例进行解读与分析,了解了当前不同类型的银行营业厅各自所具备的特色。对实际案例中合理的功能布局、适宜的流线组织、特色的建筑空间、先进的智能化水平、温馨的客户体验、独特的文化特色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与分析,通过优秀的实际案例为银行营业厅建筑设计的类型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再次,基于实地调研分析所得问题与问卷所得客户需求,再加上优秀案例的分析解读,通过新建建筑设计类型与改造建筑设计类型两个角度,分别总结出了功能模块化、布局标准化、“银行+”功能富合化、智能化、适老化在银行营业厅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设计趋势。并通过实地调研证实与经典案例解读的方式,阐述了相关趋势的具体内容。最终,基于长丰农村商业银行营业厅的建筑设计实践项目,通过对该项目设计背景、功能间的联系、建筑设计方法的说明,介绍该银行营业厅的具体内容。并进一步将新建银行营业厅与传统银行营业厅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论证了本文得出的新建类型银行营业厅建筑设计趋势。全文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问卷调查、人员访问的手法,了解了当代银行营业厅的现状和不足之处,了解了客户和工作人员对银行营业厅的进一步需求,并通过优秀案例的研究,最终总结出了当代银行营业厅的建筑设计趋势,并在第三套建筑设计资料集的基础上,基于本文的研究,对资料集银行营业厅部分提出了适当的修改建议。
二、等待中的无线世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等待中的无线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1)光网络中基于强化学习的动态资源分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灵活光网络和可编程光收发机 |
1.2.1 灵活光网络 |
1.2.2 可编程光收发机的研究现状 |
1.3 数字孪生的研究现状 |
1.3.1 数字孪生的发展现状 |
1.3.2 数字孪生技术在通信与网络中的研究现状 |
1.4 机器学习在光通信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4.1 监督学习在光通信中的应用 |
1.4.2 非监督学习在光通信中的应用 |
1.4.3 强化学习在光通信中的应用 |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 |
第二章 数字孪生和深度强化学习原理 |
2.1 数字孪生原理 |
2.1.1 数字孪生的概念 |
2.1.2 数字孪生的基本结构 |
2.1.3 数字孪生的特点和应用方向 |
2.2 光网络中的数字孪生架构 |
2.3 深度强化学习原理 |
2.3.1 强化学习交互过程 |
2.3.2 基于价值的强化学习原理 |
2.3.3 Q-learning与ε-greed策略 |
2.3.4 DQN算法 |
2.4 深度强化学习与数字孪生结合的优势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接入网中的动态资源分配技术研究 |
3.1 接入网中可编程光收发机的应用 |
3.2 接入网中基于DRL-enable DT的POT配置方案 |
3.3 实验设置 |
3.3.1 接入网环境设置 |
3.3.2 超参数调整 |
3.4 结果分析 |
3.4.1 与传统方法之间的性能比较 |
3.4.2 与ANN-based方法的性能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传送网中的动态资源分配技术研究 |
4.1 光传送网及其可编程光收发机配置 |
4.2 OTN中基于DRL-enable DT的POT配置方案 |
4.3 物理层仿真设置和参数调整 |
4.4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一种大规模时分复用无线自组织网络协议仿真与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无线自组网体系结构 |
1.2.2 自组网MAC接入协议概述 |
1.2.3 自组网路由协议概述 |
1.2.4 自组网发展趋势分析 |
1.3 自组网典型问题 |
1.4 论文工作与贡献 |
1.5 论文结构与安排 |
第二章 需求分析和协议总体方案设计 |
2.1 需求分析 |
2.1.1 应用场景 |
2.1.2 功能需求分析 |
2.1.3 性能需求分析 |
2.2 协议总体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一种联合路由的TDMA多信道MAC协议设计 |
3.1 多通道和时隙划分 |
3.1.1 多信道和时隙结构设计 |
3.1.2 时隙参数分析 |
3.1.3 勤务帧类型 |
3.1.4 网络节点关系表 |
3.1.5 节点状态 |
3.2 时间同步方案 |
3.2.1 成为中心节点 |
3.2.2 入网粗同步和精同步 |
3.2.3 信道周期时间同步 |
3.3 时隙分配分析 |
3.3.1 方案前提和假设 |
3.3.2 时隙占用状态表 |
3.3.3 最佳路由申请次数分析 |
3.3.4 时隙碰撞分析 |
3.3.5 信道预约和信道释放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节点模型设计 |
4.1 MATLAB模型设计 |
4.1.1 引言 |
4.1.2 模型总体架构 |
4.1.3 各层模块设计 |
4.2 NS3 中的模型设计 |
4.2.1 NS3 简介 |
4.2.2 NS3 数据包传输过程 |
4.2.3 协议模型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组网验证和仿真结果分析 |
5.1 组网仿真验证 |
5.1.1 网络拓扑结构 |
5.1.2 时间同步验证结果 |
5.2 协议的优化与性能分析 |
5.2.1 网络拓扑 |
5.2.2 仿真条件 |
5.2.3 业务设置 |
5.2.4 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本文贡献 |
6.2 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项目 |
(3)基于自供能的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研究背景 |
1.2 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研究现状 |
1.2.1 有线传输方式 |
1.2.2 无线传输方式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供能研究 |
2.1 传统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供能分析 |
2.2 环境能量收集技术 |
2.2.1 太阳能发电技术 |
2.2.2 振动能量收集技术 |
2.2.3 温差发电技术 |
2.2.4 电磁能收集技术 |
2.3 基于能量片的设计策略 |
2.4 问题描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供能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设计 |
3.1 自供能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设计 |
3.1.1 自供能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 |
3.1.2 自供能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数据采集端 |
3.1.3 自供能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中继传输系统 |
3.2 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通信实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环境能量收集技术的自供能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实验验证 |
4.1 基于电磁发电的自供能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实验与讨论 |
4.2 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自供能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实验与讨论 |
4.2.1 摩擦纳米发电机 |
4.2.2 摩擦纳米发电机结构 |
4.2.3 摩擦纳米发电机输出性能 |
4.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基于压电换能装置的自供能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实验与讨论 |
4.3.1 压电发电机 |
4.3.2 压电换能装置结构 |
4.3.3 压电换能装置输出性能 |
4.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的研究成果 |
(4)电力物联网系统优化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感知层接入方法研究现状 |
1.2.2 网络层组网方法研究现状 |
1.2.3 边缘计算层计算卸载方法研究现状 |
1.3 论文创新点 |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感知层通信架构设计 |
2.1 引言 |
2.2 建立感知层通信架构 |
2.2.1 感知层常用通信技术 |
2.2.2 提高感知层传输宽适应性 |
2.3 建立感知层网络过程和设备接入过程 |
2.3.1 建立感知层网络过程 |
2.3.2 感知层网络设备接入过程 |
2.4 维护感知层网络 |
2.5 感知层应用范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网络层组网方法 |
3.1 引言 |
3.2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组网方法 |
3.2.1 传统蚁群算法 |
3.2.2 改进传统蚁群算法 |
3.3 优化信息素矩阵更新模型 |
3.4 增加局部最优解检查机制 |
3.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5.1 迭代搜索优化结果 |
3.5.2 迭代搜索目标函数值 |
3.5.3 迭代搜索目标函数平均值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任务处理延迟的边缘计算层优化卸载算法 |
4.1 引言 |
4.2 边缘计算层模型 |
4.2.1 分析问题 |
4.2.2 处理有向赋权图任务 |
4.2.3 数学建模 |
4.3 中心式调度算法 |
4.3.1 子任务排序机制 |
4.3.2 中心式调度算法 |
4.4 经典分布式卸载算法 |
4.4.1 中心式调度策略的不足 |
4.4.2 经典分布式卸载算法 |
4.5 优化分布式卸载算法 |
4.5.1 经典分布式卸载算法的不足 |
4.5.2 引入有向赋权图子任务处理机制 |
4.5.3 多边缘服务器处理子任务 |
4.6 仿真 |
4.6.1 仿真参数设置 |
4.6.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上海市中小学综合实验室的功能设计与创新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二、实验室作为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 |
三、实验室的地位和作用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小学科学与技术实验室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方法 |
三、工具设计 |
四、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二节 调查结果 |
一、实验室及配套情况 |
二、实验室教学使用情况 |
第三节 调查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小学科学与技术综合实验室功能设计 |
第一节 综合实验室功能设计的前提条件 |
一、实验安全 |
二、灵活匹配 |
三、便于学习 |
四、环境舒适 |
五、活动开放 |
第二节 综合实验室功能设计的重点突破 |
一、满足跨学科的实验需求 |
二、灵活多样的教学功能区 |
三、高度整合的信息化环境 |
四、丰富的数字化实验手段 |
五、整体规划的环境与资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综合实验室功能设计的实现路径 |
第一节 满足跨学科的实验需求 |
一、实验室的基础要求分析 |
二、可移动实验室环境的打造 |
三、实验室装备的功能 |
四、实验室器材的配备 |
第二节 灵活多样的教学功能区 |
一、综合实验室教学功能区的确定 |
二、综合实验室教学功能区的建设 |
第三节 高度整合的信息化环境 |
一、无线网络 |
二、无线投影 |
三、移动终端 |
四、视频系统 |
五、物联设备 |
第四节 丰富的数字化实验手段 |
一、根据数字化实验设备的发展趋势进行配备 |
二、提升综合实验室数字化实验设备的配备效率 |
第五节 整体规划的环境与资源 |
一、实验环境的整体建设 |
二、实验室配套用房的整体规划 |
三、实验员的整体配备 |
四、综合实验室管理的配套跟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综合实验室配套课程建设 |
第一节 课程要素 |
一、课程目标 |
二、课程内容 |
三、课程实施方式 |
四、课程评价 |
第二节 课程开发思路 |
一、从内容出发建设课程 |
二、从仪器配备出发建设课程 |
三、从环境支持出发建设课程 |
第三节 课程类型 |
一、替代式课程 |
二、主题式课程 |
三、系列式课程 |
第四节 课程开设实例 |
一、D小学课程开设实例 |
二、Z小学课程开设实例 |
三、F初中课程开设实例 |
四、H高中课程开设实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综合实验室教学应用的行动研究 |
第一节 计划研究阶段 |
第二节 初步实践探索阶段 |
一、结合课内外教学实践,体现工程教育新思想 |
二、高度整合信息化环境,打开教学实践新天地 |
第三节 深入实践探索阶段 |
一、大科学课程教学实践,体现整合与学习进阶思想 |
二、功能区自由转场切换,促进教学过程适配与灵活 |
三、系列式课程教学实践,培养问题解决与创新能力 |
四、主题式课程教学实践,培养跨学科拓展应用思维 |
第四节 实施效果评价阶段 |
一、促进教师行为变化 |
二、促进学习方式变化 |
三、促进教研活动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学校实验室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简历 |
二、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果蔬环境数据远程实时采集系统的设计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果蔬环境数据远程实时采集系统的设计背景 |
2 果蔬环境数据远程实时采集系统的架构 |
2.1 果蔬环境数据远程实时采集系统的整体架构 |
2.2 无线数据通信中继系统的架构设计 |
2.3 环境数据采集节点的架构设计 |
3 果蔬环境数据远程实时采集系统的主要元器件选型分析 |
3.1 无线数据通信中继系统和环境数据采集节点的核心处理器的选型分析 |
3.2 主要传感器的选型分析 |
3.3 其他主要元器件的选型分析 |
4 果蔬环境数据远程实时采集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环境数据采集节点的软件设计 |
4.2 无线数据通信中继系统的软件设计 |
5 果蔬环境数据远程实时采集系统的应用 |
5.1 系统在温室大棚中的应用 |
5.2 系统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
6 结束语 |
(7)工缝装备控制与互联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技术 |
1.2.2 工业互联网 |
1.2.3 边缘网关 |
1.3 课题研究目标 |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2 工缝装备控制与互联整体方案设计 |
2.1 工缝装备应用场景与需求分析 |
2.1.1 工业缝纫场景及控制需求 |
2.1.2 工缝装备工业互联需求 |
2.2 工缝装备主轴伺服电机控制系统分析 |
2.3.1 工缝装备主轴伺服电机结构 |
2.3.2 主轴伺服电机三环控制模型 |
2.3.3 主轴伺服电机矢量控制理论 |
2.3 工缝装备工业互联总体架构设计 |
2.4 工缝装备工业互联方案设计 |
2.4.1 工缝装备边缘互联分析与设计 |
2.4.2 工缝装备边缘无线网关分析 |
2.4.3 网关与操控一体化互联软件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工缝装备快速制动的位置控制方法 |
3.1 工缝装备主轴伺服电机建模 |
3.2 工缝装备主轴电机矢量控制方法研究 |
3.2.1 主轴电机矢量控制过程分析 |
3.2.2 Clark变换分析 |
3.2.3 Park变换分析 |
3.2.4 主轴电机逆变器SVPWM调制 |
3.3 工缝装备速度与位置实时检测 |
3.3.1 工缝装备控制要求及处理器选型 |
3.3.2 光电编码器检测原理分析 |
3.4 工缝装备主轴电机制动过程分析 |
3.5 随机指令下速度规划与位置控制策略分析 |
3.6 三步缓冲法高实时停车策略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4 工缝装备工业互联技术方案设计 |
4.1 工缝装备边缘互联设计 |
4.1.1 工缝装备通讯协议制定 |
4.1.2 工缝装备互联模块设计 |
4.2 无线网关边缘互联设计 |
4.2.1 边缘互联通讯协议分析 |
4.2.2 GATT属性及通讯机制研究 |
4.2.3 无线网关边缘互联实现 |
4.2.4 BLE短包通讯机制分析 |
4.3 无线网关云端互联设计 |
4.3.1 无线网关云端请求设计 |
4.3.2 无线网关云端通讯实现 |
4.4 无线网关并发互联分析 |
4.4.1 无线网关并发通讯管理 |
4.4.2 并发互联异步通讯机制分析 |
4.4.3 并发互联同步通讯机制分析 |
4.5 工缝装备工业互联风险分析 |
4.6 工缝装备工业互联安全机制设计 |
4.6.1 无线网关云端互联加密 |
4.6.2 工缝装备边缘互联校验 |
4.6.3 用户登录与动态token认证 |
4.6.4 工缝装备互联权限分级管理 |
4.7 本章小结 |
5 系统应用测试及分析 |
5.1 测试平台搭建 |
5.2 三步缓冲控制策略验证 |
5.3 无线网关功能测试 |
5.3.1 边缘互联操控测试 |
5.3.2 云端互联功能测试 |
5.3.3 互联与控制结合测试 |
5.4 无线网关性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8)智能输液监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当前国内外输液监控的常用方法 |
1.2.2 输液监控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输液监控系统发展趋势 |
1.3 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输液监控系统软硬件开发方案选择 |
2.1 输液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
2.2 输液监测方案选型 |
2.3 无线传输方案选型 |
2.4 输液监控终端开发方案选型 |
2.5 软件开发平台方案选型 |
2.5.1 GTK |
2.5.2 FLTK |
2.5.3 wx Widgets |
2.5.4 Qt |
2.6 输液监控系统的总体结构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输液监控终端硬件设计 |
3.1 监控终端硬件设计 |
3.2 STM32L152RCT6 最小系统 |
3.3 LoRa无线通信模块设计 |
3.4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
3.5 重力模块电路设计 |
3.6 LED指示灯电路设计 |
3.7 蜂鸣器电路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输液监控终端的软件设计 |
4.1 系统主程序设计 |
4.2 通信协议设计 |
4.3 LoRa模块设计 |
4.3.1 LoRa初始化 |
4.3.2 LoRa数据发送后等待应答 |
4.4 重力传感器模块设计 |
4.5 蜂鸣器模块设计 |
4.6 电压检测模块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输液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
5.1 用户管理模块设计 |
5.1.1 用户登录 |
5.1.2 用户管理 |
5.2 输液管理模块设计 |
5.2.1 输液管理模块主界面 |
5.2.2 输液管理模块子界面 |
5.3 数据库管理模块设计 |
5.4 数据库表格设计 |
5.5 移动端软件设计 |
5.6 服务器端软件设计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功能测试 |
6.1 无线通信测试 |
6.2 输液滴速监控测试 |
6.3 报警功能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研究内容总结 |
7.2 未来工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强化学习的多AGV路径规划及调度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AGV与路径规划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AGV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路径规划问题研究现状 |
1.3 典型多AGV路径规划应用场景及难点 |
1.3.1 智能物流分拣系统 |
1.3.2 智能仓储系统 |
1.3.3 多AGV路径规划难点分析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强化学习的AGV路径规划 |
2.1 强化学习理论基础 |
2.1.1 马尔科夫决策过程 |
2.1.2 策略 |
2.1.3 状态值函数 |
2.1.4 状态-行为值函数 |
2.1.5 奖赏值 |
2.1.6 利用和探索 |
2.2 Q-Learning算法 |
2.3 基于Q-Learning的 AGV路径规划算法 |
2.3.1 环境表示 |
2.3.2 状态表示 |
2.3.3 AGV路径规划解的优劣判定 |
2.3.4 动作空间 |
2.3.5 AGV越界动作剔除 |
2.3.6 奖赏设计 |
2.3.7 建模后的AGV路径规划算法 |
2.4 单AGV路径规划仿真 |
2.4.1 无障碍物的AGV路径规划 |
2.4.2 有障碍物的AGV路径规划 |
2.4.3 实验结果分析与总结 |
2.5 基于改进奖惩机制的多AGV路径规划与冲突消解 |
2.5.1 简单多AGV路径冲突问题 |
2.5.2 复杂多AGV路径冲突问题 |
2.5.3 多AGV路径冲突的一般解决方案 |
2.5.4 改进奖惩机制的Q-Learning多 AGV路径规划算法 |
2.5.5 仿真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强化学习的大规模AGV分拣系统负载均衡 |
3.1 问题描述 |
3.1.1 应用场景 |
3.1.2 路网模型建立 |
3.1.3 局部拥塞对大规模AGV路网运行效率的影响 |
3.2 基于强化学习路径规划算法的路网负载情况 |
3.3 结合负载均衡与强化学习的路径规划算法 |
3.4 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多AGV路径规划 |
4.1 深度强化学习理论基础 |
4.1.1 梯度下降法 |
4.1.2 基于值函数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 |
4.2 基于DQN的多AGV路径规划算法 |
4.2.1 状态及神经网络输入表示 |
4.2.2 切断数据相关性的机制 |
4.2.3 奖赏设置 |
4.2.4 基于DQN的多AGV路径规划算法 |
4.3 基于DQN的多AGV路径规划仿真 |
4.3.1 2AGV相向冲突情形 |
4.3.2 2AGV路口冲突情形 |
4.3.3 3AGV复杂情形一 |
4.3.4 3AGV复杂情形二 |
4.3.5 4AGV复杂情形一 |
4.3.6 4AGV复杂情形二 |
4.3.7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GV规划调度系统软架构及关键技术 |
5.1 系统架构 |
5.2 AGV规划调度系统重要功能模块 |
5.2.1 GUI软件 |
5.2.2 ACC模块 |
5.2.3 ALC模块 |
5.2.4 Database |
5.3 规划调度系统关键功能的技术实现 |
5.3.1 基于JDBC的 DB实现 |
5.3.2 AGV关键通信功能实现 |
5.3.3 基于MOXA的无线串口连接实现 |
5.4 规划调度系统软件功能测试 |
5.4.1 作业规划及下载界面 |
5.4.2 数据库测试 |
5.4.3 MQTT协议通信能力测试 |
5.4.4 Redis并发性能测试 |
5.4.5 工厂应用实例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当代银行营业厅建筑设计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银行建筑的发展历史 |
1.1.2 银行的转型 |
1.1.3 互联网环境下银行建筑功能的转变 |
1.1.4 银行营业厅空间发展历程 |
1.2 研究对象的范围界定 |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银行建筑设计的相关研究 |
1.4.2 银行营业厅建筑设计的相关研究 |
1.4.3 当前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银行营业厅的现状调查研究 |
2.1 银行营业厅建筑功能构成研究 |
2.1.1 银行建筑功能构成 |
2.1.2 银行营业厅功能的构成 |
2.1.3 营业厅功能区配比分析 |
2.1.4 营业厅组织结构分析 |
2.1.5 小结 |
2.2 传统银行营业厅与当代银行营业厅的对比 |
2.2.1 功能布局的对比 |
2.2.2 组织结构的对比 |
2.2.3 小结 |
2.3 当代银行营业厅变化的主要内容 |
2.3.1 网络营业厅的出现 |
2.3.2 互联网智能设备的引进 |
2.3.3 流程银行的推进 |
2.3.4 功能组织的改变 |
2.4 银行营业厅需求的问卷调查分析 |
2.4.1 调研方案 |
2.4.2 调研结果与分析 |
2.4.3 小结 |
2.5 当代银行营业厅的问题分析 |
2.5.1 功能组织不佳 |
2.5.2 空间形态缺乏吸引力 |
2.5.3 功能特色的缺失 |
2.5.4 老年人特殊关怀不足 |
2.6 本章小结 |
3.银行营业厅优秀案例解析 |
3.1 中国银行总行大厦——功能、流线和空间 |
3.1.1 基本概况 |
3.1.2 功能布局与流线组织 |
3.1.3 建筑空间设计 |
3.2 DSK银行索菲亚旗舰支行——个性化银行空间 |
3.2.1 项目概况 |
3.2.2 功能布局特征 |
3.2.3 个性化特色内部空间设计 |
3.3 噪声银行酒吧——“银行+”主题银行 |
3.3.1 基本概况 |
3.3.2 特色功能布局 |
3.3.3 个性化空间设计 |
3.4 深圳市中国农业银行新洲支行——体验式智慧银行 |
3.4.1 项目概况 |
3.4.2 功能布局与流线组织 |
3.4.3 体验式内部空间设计 |
3.5 北京西单中国工商银行智能银行——首家智能银行 |
3.5.1 基本概况 |
3.5.2 智能银行的功能布局特征 |
3.5.3 科技感内部空间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当代银行营业厅建筑设计的趋势 |
4.1 当代银行营业厅设计的类型 |
4.1.1 新建建筑设计类型 |
4.1.2 改造建筑设计类型 |
4.2 新建型银行营业厅建筑设计趋势 |
4.2.1 营业厅功能模块化的设计趋势 |
4.2.2 “银行+”功能富合化设计趋势 |
4.2.3 智能化规划设计趋势 |
4.2.4 适老化规划设计趋势 |
4.3 改造型银行营业厅建筑设计趋势 |
4.3.1 布局标准化设计趋势 |
4.3.2 “银行+”特色服务设计趋势 |
4.3.3 智能化设计趋势 |
4.3.4 适老化设计趋势 |
4.4 本章小结 |
5.长丰农村商业银行营业厅建筑设计——新建类型工程实践 |
5.1 项目背景及基本概况 |
5.1.1 项目背景 |
5.1.2 基本概况 |
5.2 与银行营业厅相关的其他功能 |
5.2.1 银行其他功能的变化内容 |
5.2.2 其他功能对营业厅的影响 |
5.3 长丰农村商业银行营业厅设计 |
5.3.1 客户划分与流线设计 |
5.3.2 模块划分与空间设计 |
5.3.3 材料运用与陈设选择 |
5.3.4 绿化装饰与灯光设计 |
5.4 长丰农村商业银行营业厅的设计分析 |
5.4.1 功能对比分析 |
5.4.2 空间形态的优化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与创新点 |
6.1.1 主要结论 |
6.1.2 论文研究中的创新点 |
6.2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
附录一 银行营业厅调查名单 |
附录二 当代银行营业厅客户体验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三 银行营业厅访谈记录 |
图表目录 |
四、等待中的无线世界(论文参考文献)
- [1]光网络中基于强化学习的动态资源分配技术研究[D]. 崔思恒.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一种大规模时分复用无线自组织网络协议仿真与优化设计[D]. 黄继海.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自供能的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D]. 李兴.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电力物联网系统优化关键问题研究[D]. 徐亚兰.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上海市中小学综合实验室的功能设计与创新实践[D]. 徐睿.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6]果蔬环境数据远程实时采集系统的设计和实践[J]. 华剑,吴琦,祝青芳,姜汶良,彭士骁.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1(03)
- [7]工缝装备控制与互联技术研究及应用[D]. 杨剑铭. 浙江大学, 2021(01)
- [8]智能输液监控系统设计[D]. 陈棵.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2021(06)
- [9]基于强化学习的多AGV路径规划及调度技术的研究[D]. 袁洋.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10]当代银行营业厅建筑设计趋势研究[D]. 郭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