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做个好“官”?(论文文献综述)
张烨[1](2020)在《政府主导下的公益创投运行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政府在公益创投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充当着多重角色,而在西方,政府部门主要是作为一个支持者与倡导者参与到其中。由于我国开展范围最广的就是政府主导下的公益创投,且政府在创投运行的过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本研究选取其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界定政府主导公益创投中的“政府主导”是相对于“企业主导”与“基金会主导”而言的。这是一种由政府作为发起者、引领者,将商业创投的理念运用至公益慈善领域,通过资金与非资金支持,培育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投资孵化形态。首先对我国现行公益创投运行模式进行梳理,以创投的实施过程为总线,政社合作为基础,将政府主导下的公益创投模式划分为购买服务模式、协作治理模式和合作治理模式。根据公益创投特性和三个实践案例,结合理论分析框架,比较不同模式存在的差异及其所产生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在公益创投网络中,政府相对主导强度和公益伙伴多样性对政社合作关系有着重大影响。从组织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合作治理模式中的社会目标组织对政府经济资源依赖程度最低,相应的组织自主性最强,创投效果最佳,且与创投本质最为契合。但是,三个模式有其适用条件,管理难度和可复制性亦随着政社合作的增强而改变,需要根据实际改进应用,不可一味模仿复制。公益创投的本土化发展需要一个完善的政策包,并不断厘清创投界限,健全保障机制,以有序推进政社合作。
丁燕燕[2](2020)在《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文中提出包括五四乡土文学在内的中国现代文学之诞生绝不仅是单纯的文学事件,它还涉及种种制度性创建。现代教育制度就是其一。通过它,五四乡土文学拥有了“民族国家文学”品格。二者的互动关系表现为:现代教育培养了五四乡土文学的作者与读者,影响了人们的文学观念、左右着作家对乡土中国的书写;而五四乡土文学又通过进入现代教育成为法定知识获得制度支持,从而实现知识生产与再生产。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考察现代教育制度对五四乡土文学的建构功能,分析五四乡土文学对现代教育的文学想象和它作为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机制。论文除绪论和余论共分五部分。绪论介绍研究缘起、思路方法,对“现代教育”和“五四乡土文学”进行概念界定,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而辩明本论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现代教育”是与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系列教育观念、形态和特征的总称,包括宏观层面的教育制度、管理体系、教育宗旨、思想以及微观层面的课程、教科书、教育方式方法等教学运行活动。广义的“五四乡土文学”是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蓄势产生并发展的、以乡土生活为表现题材的小说创作。除了鲁迅在193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定义并指出的作家作品外,还包括新文学第一个十年进行乡土文学题材创作的其他相关作家作品。第一章现代教育与乡土中国。五四乡土作者多出生或成长于乡村小镇,他们求学的年份正是中国现代教育体制由传统走向现代并逐渐完备的时期。博采众长的教育经历使他们既接受了传统文化熏陶也有机会浸润现代文明。从乡村到都市、从中国到异域的空间转移,从传统知识体系到现代文明的思想过渡,既引发了作家浓郁的思乡病、激烈的文化冲突,也为其观照“自我”、回望“故土”提供了“他者”的参照。一方面,知识新变引发了他们的乡土关注,文化冲突带来的身份危机催生了其乡土认同观念。另一方面,“他者”的参照又使他们重新发现了“乡土中国”的内涵。乡土中国既代表占国土大部分、广袤的乡村大地,也是一种将乡土看作民族国家象征的文学观念和写作范式。其中,作为小学乡土教科书的“乡土志”对一代国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初步形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第二章教育变革与文学启蒙。语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向学生传授文学创作的方法技巧外,还给予学生文化滋养和心灵启迪。随着语文学科的独立,教科书编写和教学方法变革等活动更新了现代学生的文学观念。它包括白话文学语言、小说文学体裁和文学审美意识等多层面内容。外语教学携带的异域文学资源则为学生的文学阅读、仿制和创作提供了条件。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以鲁彦为代表的世界语学习者,他们深受人道主义思想影响,翻译弱小民族文学并从中汲取营养。现代教育重构了学生的知识和思想体系形成了五四乡土文学作者独树一帜的现代思想内涵。科学教育思潮向学生普及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了他们求真务实的现实主义品格;新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民主自由思想;作为公共交往空间的现代校园则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公共事务的平台,创立校园社团、期刊有利于他们民主自由思想的形成。第三章现代教育影响下的五四乡土文学。“儿童本位”教育观将儿童从封建伦理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儿童特别是儿童身体的发现使五四乡土作者将笔触对准儿童,他们开始以儿童为主角,借用儿童的想象和视角、模拟儿童的语气和口吻创作小说,在身体解放中重新发掘恐惧、欲望、喜悦等“人”的情感。知识分子的归乡之旅因现代教育的介入发生变化。衣锦还乡的欣喜一变而为守旧愚昧的民众对知识者的误解、冷落甚至排挤,与无知无识乡村女性的狭路相逢引发了他们对自身启蒙身份的反思和失望。“归乡再离乡”成为必然。现代教育加深了知识者对文明新变的体验。现代性的时空并置引发了他们对故乡的全新感受。故乡不仅是可供停泊的地理空间,还是一处凝结着丰富内涵、值得时时返顾的文化空间。五四乡土文学中的乡愁意象开始由传统的意象抒发走向细节化记叙和整体化象征。五四乡土作者以接受现代教育后的启蒙视野观察乡村,乡间的风景和民俗便因知识者主体意识的确立而被重新发现。科学方法训练和人类学、社会学知识的学习则有利于作家科学区分民俗与封建迷信。作为民俗知识的方言土语在五四乡土作品中频繁出现。它符合汉语由文言向白话的转变规律,也顺应了教育领域重视口语教学的发展趋势。第四章互为镜像的教育与文学。五四乡土文学的生成离不开现代教育的建构。反过来,文学也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想象和书写现代教育,二者互为镜像。五四乡土作者“学生-教师-作家”三位一体的身份决定了其在进行小说创作时会以甘苦自知的心态将现代教育素材纳入笔端。无论是现代学校、教师、学生还是与乡村教育息息相关的乡绅形象都留有教育变革带来的社会文化印记。它既包含丰富真切的生活经验也寄寓着作家对乡土中国前途的深沉思索。现代学校在知识分子和普通乡民眼中呈现出“乐园”与“窘境”两种截然不同的面影。围绕启蒙职责,五四乡土作者塑造了许多形象各异的乡村教师形象。与教师形象的多样化不同,五四乡土文学中的学生形象呈现出统一的负面化倾向。这既有现代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源于他们面临的社会、政治、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认同的矛盾。“女学生”则成为承载制度变革压力和接受性别审视的双重压抑的形象。乡绅作为乡土世界的知识者,他们的命运沉浮反映出现代教育变革下的乡村权势变迁。第五章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的经典化。五四乡土文学自鲁迅开创先河便开启了进入现代教育领域的过程,通过入选教科书、教师的课堂讲授,它渐渐成为一种法定知识被人们所接受。这既是五四乡土文学作为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也是它通过现代教育的制度性力量实现经典化的过程。以鲁迅作品为代表的五四乡土文学通过教科书和学院机构对其概念、理论的总结梳理与相关篇目、文本、作家的选编评介成功地进入文学史叙事,青年学生对乡土文学的阅读传播,作为教师的鲁迅在课堂内外的知识传授和思想感召都保证了五四乡土文学的代际传承与发展。余论民族再造:教育与文学的殊途同归。自晚清以降,中国社会就在追求国家民族现代化的进程中艰难摸索,无论是现代教育还是五四乡土文学其实都只不过是从不同维度出发对同一目标的追求。教育通过知识权力,文学借助艺术想象最终达到民族再造的结果。
申毅[3](2019)在《冯从吾救世教育理念与实践》文中认为明中后期,社会矛盾尖锐,面对社会危亡冯从吾展现出强烈的学术担当与责任意识,他以讲学为志向,在讲学实践中形成了以救世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他通过讲学活动极力移风易俗,对晚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笔者试图通过研究,一方面对冯从吾救世教育理念产生的背景以及其救世教育理念的内容和影响做出清晰的阐述;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对冯从吾救世教育理念内容和讲学实践活动的研究发掘冯从吾研究成果的新方面。本文除绪论外,分四个部分对冯从吾的救世教育理念与实践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探究冯从吾救世教育理念产生的背景,冯从吾的救世教育理念的形成源于他对晚明社会政治、学术、社会风气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思考,国家社会展现出的种种弊端让冯从吾坚定了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挽救社会危亡的决心,以救世为目的的教育理念初步形成。第二部分阐述了冯从吾救世教育理念的内容,涉及清政风、正学风、养世风三方面。冯从吾针对政治败坏情况倡导为官者应该扬圣学,做好人,通过教育点石成金、广开言路促进社会进步。对于晚明时期学风的变化,冯从吾强调做学问应该敦本尚实、力戒空谈,挽救空疏学风。德育教育则为规范社会行为,改善社会风气。第三部分,研究冯从吾讲学活动的发展,从立志讲学到创办关中书院,冯从吾救学实践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学习,讲学之风也越发盛行。第四部分,冯从吾的救世教育理念与实践对晚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在冯从吾救世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关中地区的社会风气得到改善,其教育理念和实践活动也为当下教育活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经验。
李燕[4](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内政治文化是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对党内政治生态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长期以来,在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激励、引导和约束下,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总体上严肃规范,党内政治生态总体上健康发展。然而,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党内政治生态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急需从根本上净化党内政治文化这个“灵魂”。党的十九大把“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作为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重要内容写入党章,向全党提出了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政治要求,推动着党内政治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向纵深发展。故此,如何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党的建设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所面临的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研究现状。从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角度界定了党内政治文化的概念,并厘清了其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确定了研究重、难点与拟创新点,为正文的展开作了铺垫。第一章关于党内政治文化基础理论的研究,旨在回答“什么是党内政治文化”。文章认为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核是政党成员共享的价值观,主要表现为政党成员在共享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的共同的行为取向。离开党员共同的行为取向,党内政治文化将成为不可名状之物。此外,党内政治文化通过制度制定者的价值追求渗透于党内政治制度的各个方面。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从党性特征上看,它具有本质的先进性、坚定的人民性和鲜明的政治性。从功能上看,它不仅能够培育党员政治人格、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而且对于社会文化发展有重要引领作用。第二章关于党内政治文化历史生成的研究,旨在回答“党内政治文化是怎么来的”。文章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生成是建立在已有的思想文化成果和党的政治实践基础之上的。本章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及其发展中,梳理了党内政治文化生成的思想基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党内政治文化的相互关系中,梳理了党内政治文化生成的文化渊源;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政治实践中,梳理了党内政治文化生成的历史轨迹。第三章关于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及其成因的研究,旨在回答“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面临怎样的挑战”。文章认为,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以及搞两面派、做两面人的现象。这些现象虽是支流却严重侵蚀党的思想基础、破坏党内政治生态、污染社会风气,危害甚大。究其原因,主要是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封建残余文化的影响、资本逻辑的负面效应以及部分党员的主观懈怠所致。第四章关于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目标取向的研究,旨在回答“新时代要建设什么样的党内政治文化”。本章从观念、行为、制度三个向度搭建起建设“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基本框架。观念向度上,通过坚持辩证唯物世界观、树立共产党人人生观和弘扬共产党人价值观体现积极健康。行为向度上,明确以知行合一为党内行为建设的指导原则、以规范自觉为党内行为建设的基本要求和以垂范表率为党内行为建设的理想追求体现积极健康。制度向度上,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完整的制度体系和依规从严的制度执行体现积极健康。第五章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的建设思路、举措和经验的研究,旨在回答“十八大以来党是怎样建设党内政治文化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党内不良政治文化的成因,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肃清封建残余文化负面影响,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防止资本逻辑向党内政治生活扩张,注重党性锤炼以解决部分党员主观懈怠问题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新思路。遵循这个思路,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举措,主要是: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确保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方向;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完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保障;以政治生活为依托,巩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以媒体融合为契机,创新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载体;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评判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成效。通过这些举措积累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新经验,这些经验是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新起点。结语部分简要总结了本研究对于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实际意义,并对今后进一步深化本问题域的研究提出了若干思考。
陈飞[5](2018)在《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红丰小学为例》文中提出学校的课程结构影响学生的素质结构。中国幅员辽阔,教育差异巨大,学校状况各异。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出现,完善并发展了国家统一规划的课程结构与价值空间,兼顾到学校教育和课程设置的差异和需要,使学校课程更好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优质发展。中国教育的突出问题体现在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核心矛盾集中在学校教育,农村学校教育的最大短板当属于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底部攻坚,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兜底线,着力解决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问题。其中,课程建设是关键突破口,校本课程开发是有利举措,对学生培养、学校改进、教育变革等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学界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理论认识,结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现状考察,选择红丰小学为工具个案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发现:以红丰小学为代表的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了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正当性、现实必要性、实际可行性和基本落脚点,为认识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的属性、特征等提供了新的理论增长空间。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具有“三级课程”的功能代偿属性、“三农发展”的社会服务属性、“乡村文明”的文化弘扬属性、“乡土知识”的实践探究属性、“学生经验”的心理契合属性,体现出价值取向的为农性、课程文化的乡土性、课程结构的简约性、课程建设的协同性、课程实践的开放性特征。总的来看,以乡土文化认同为价值选择、以纵深推进改革为思维方式、以学校社区互动为发生机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追求、以教育质量提升为改革愿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服务定位,构成了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机制,具有促进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社区建设、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系统性功能,符合国家战略、社会发展、教育改革、人才培养的总体定位。农村小规模学校正广泛存在并将继续存在。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农村小规模学校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现状,决定了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需要,提升供给质量、提高供给效益、增强供给数量、优化供给方式是解决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矛盾的关键。进入新时代,农村小规模学校迎来崭新历史机遇和战略可能,在数量、质量、规模、效益等方面会产生深刻变化,其校本课程开发将会形成适应性变革,全面助力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学生个性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塑造和服务能力提升。
王春辉[6](2018)在《做个“好干部” 奏好“三部曲”》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里,年轻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历程上,做个"好干部"。脱颖而出,强化自我。在新时代,有志者、有才华者,可以大展于天下。"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事业编""公务员"为国家"招兵买马",为年轻干部提供了很多渠道报效国家。我们要不断学习,在历练中成长,在工作岗位中寻找良师益友,"择其善者而从之",让自己不迷茫,让自己成为国家栋梁,在"学"中
魏岳[7](2016)在《廉洁政治生态构建中德治的内涵解读及推进策略》文中提出"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领导干部德的好坏,事关社会风气好坏、人民利益得失、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依然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形势,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正确对待利益取舍,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保持廉洁自律心态,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积极探索唤醒党员干部高尚思想道德追求的有效途径,让从严治党兼具道德感召力和纪律约束力,让制度运行在思想认同的轨道上,二者各司其职而又辩证统一、相互配合,才能形成内外兼修、标本兼治的全面从严治党新格局。
胡钢[8](2015)在《“人、官不二”的古代官德文化思想及其现实价值启迪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做人是做官的前提,做官是做人的实现。这一“人、官不二”命题,当是中国古代官德的正能量之一,也是儒家文化之优势定位,至今依然有着其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要追溯这一命题的来源,那就算孔子了。孔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强调,先“正己”后“正人”,已经相当正式地集聚了“人、官不二”的基调,也给后人的继续阐述和发展,提供了方向性引领。很显然,有关这样的叙述和阐发,在中国古代文献里,是比较多的,在经史子集里,也属于一个常规话题,同样,在家训、官箴等作品里,甚为凸显这类话题的专业深度和广度。当本文的写作,主要是基于了经史子集,尤其是鉴于历代官箴、家训家教为主要素材的研究中,发现了这个命题的基础性内容和理论性评述,表明本文的研究,绝非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话题,而是要把这样的内容和评述,从其对现实社会的正能量之的展现出来。鉴于历史上对“人、官不二”的研究甚为丰富和复杂的情况,本文截取三个主要且重要的研究视角,来突出这些历史研究中的深刻性和具体性,并且加以深入检讨。这三个视角分别为:修身-做人做官入手处、居家-做人做官成败处、仕学相济-做人做官定位处。并且,在透过这三个视角的梳理分析后,做了本文研究的重大提升,就是发现或谓找到“人、官不二”的真实底据,就是儒家的“道义论”。做人还是做官,是以“道义”统领。这“道义”,根本的,就是“人、官不二”之“不二”的存在根据。古人发现的做人难、做官更难的事实,就是得了这个“道义论”的要领。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就有着深厚的“官本位”情结。但是,必须指出,古人希冀的是,当你要去做官时,想想在家孝顺了父母没有,那句在家为孝者、在外做官则有忠的至理名言,包含了“人、官不二”的基本思想,一直传承至今,这恐怕也是对很多想望仕途的人的一种间接警示吧。做官难,做人更难。放眼“人、官不二”的研究,本文最大的希冀,就是“做人”要有道,“做官”要有道,立志先做个好人,再去做个好官,以一种新时代的“道义论”,去统领我们的生活世界。这才是本文“放眼研究”的原始返终了。
范文华[9](2014)在《拧紧“总开关” 做个好党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理想信念,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做个好党员,就要拭亮心灵之镜、常鸣警醒之钟、擂起奋进之鼓,时刻拧紧"总开关",扣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才能避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拭亮心灵之镜,扫除思想灰尘我们党要求每个党员"照镜子"查差距,打开心门,去寻找和感知那个内在的真实本我。去照照自己的"事业心",看看修身严不严、用权严不严、律己严不严;照照谋
吕晶[10](2014)在《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文中认为宋美龄,蒋介石夫人,“宋氏家族”重要成员,众多标签贴在她的身上。她生于1897年3月5日,卒于2003年10月24日,经历了三个世纪的一生,大致以1948年底赴美寻求援助为分水岭。在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后,宋美龄进入了她的后半生,不仅是年龄已过半百,更指宋美龄在政治追求、国际交往、社会活动和妇幼事业等方面均较其在大陆时期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已近日暮。从时间上看,宋美龄后来在台湾和美国生活的时段在其生命中的比重超过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的习俗、强调“盖棺定论”的传统,宋美龄的后半生实在是一段不能忽视的历史。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宋美龄的后半生,揭示其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角色选择、角色扮演和角色贡献。本文认为,宋美龄的后半生起始于国民党政权的分崩离析,脱胎于内外交困的台湾政局。从1947年开始,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经济及外交等情势全面逆转。进至1948年,金融崩溃、物价飞涨、三大战役皆输、精锐尽失,各方矛盾直指蒋介石,国民党统治几近崩溃。在此背景下,宋美龄于1948年底赴美争取援助。1950年初,在美求援未果的宋美龄,返回台湾与蒋介石共赴患难,拉开她后半生的序幕。此时的台湾,人口激增、物价飞涨、民生困顿,岛内族群矛盾重重,加上美国意图舍弃蒋介石政权、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使得整个社会惶惶不安。宋美龄的回归是对蒋介石最大的慰藉。本文指出,在宋美龄后半生中,“第一夫人”是她最重要的政治符号,这也是为维系蒋介石统治地位而必须向台湾军民传播的符号。在台湾公众面前,宋美龄与蒋介石努力展现出“二位一体”公众形象。举凡蒋介石出现的地方,必有宋美龄陪同。宣传蒋介石、为蒋介石辩护、为蒋介石政权争取援助,则是宋美龄后半生的职责。宋美龄在台湾所开展的外交、妇女运动和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在“第一夫人”的头衔下展开的。通过梳理宋美龄后半生的各类活动,可以发现宋美龄利用“第一夫人”这一符号向社会传达蒋介石政权稳定的信号,并强调其政权“正统代表性”。本文认为,困居台湾的宋美龄在“第一夫人”这个政治符号下演绎了多重社会角色。外交方面,她是蒋介石的外交事务总管和国际形象宣传员。为此,她整合美国“院外援华集团”,积极开展对美宣传外交,努力拉拢美国政界军方人士,等等,为台美关系改善积蓄力量。一轶时机成熟,她即踏上前台,以多种名义赴美访问,或医疗,或度假。每次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蒋经国接班态势已然明确,宋美龄方才淡出对美“外交”一线。妇运领袖是宋美龄最擅长演绎的社会角色。在宋美龄的政治版图上,妇女运动是她政治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她获取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根据地,其重要性不亚于外交领域。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宋美龄依靠“妇联会”、“妇工会”和台湾省妇女会开展妇女运动,使自己长期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屹立不倒。社会事业则是与宋美龄的基督教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败退台湾之后,宋美龄从“一个名义上的基督徒”转变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宗教成为她最好的安慰剂。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她抵台后即成立“中华基督教妇女祈祷会”,以该会联合周边重要人士,结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她开办华兴学校,创建振兴复健医学中心,担当辅仁大学董事长,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宋美龄在信仰的感召下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也反映出宋美龄的宗教热情与与政治需要的紧密结合。本文还考察了宋美龄和蒋介石、蒋氏家族和孔宋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宋美龄在隐居美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在作者看来,“宋家”是宋美龄的娘家,也是她在“小家”和“蒋家”立足的奥援。在宋美龄眼里,蒋宋一体,互为帮助。只有壮大“蒋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宋家”,只有维护好“宋家”才能最大化“蒋家”的利益。蒋介石逝世后,宋美龄为使蒋经国顺利接班,隐居美国。她虽然身在美国,但心系台湾政坛,关心的重点是塑造蒋介石历史形象、辅助蒋经国治理台湾。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蒋家王朝”。
二、怎样做个好“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做个好“官”?(论文提纲范文)
(1)政府主导下的公益创投运行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综述小结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分析框架与案例选择 |
第一节 合同制治理理论 |
一、合同制治理理论的发展 |
二、理论适用性 |
第二节 资源依赖理论 |
一、资源依赖理论的发展 |
二、理论适用性 |
第三节 模式分类与案例选择 |
一、模式分类 |
二、案例选择 |
第三章 基于合同制治理理论的公益创投运行模式分析 |
第一节 购买服务模式:苏州市公益创投活动 |
一、整合阶段 |
二、运作阶段 |
三、分离阶段 |
第二节 协作治理模式:广州市公益创投活动 |
一、整合阶段 |
二、运作阶段 |
三、分离阶段 |
第三节 合作治理模式: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 |
一、整合阶段 |
二、运作阶段 |
三、分离阶段 |
第四章 三种模式下的公益创投案例比较 |
第一节 创投网络构成 |
一、购买服务模式网络构成 |
二、协作治理模式网络构成 |
三、合作治理模式网络构成 |
四、比较总结 |
第二节 资源依赖关系 |
一、购买服务模式资源依赖 |
二、协作治理模式资源依赖 |
三、合作治理模式资源依赖 |
四、比较总结 |
第三节 创投社会影响 |
一、购买服务模式社会影响 |
二、协作治理模式社会影响 |
三、合作治理模式社会影响 |
四、比较总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创投共同问题 |
一、法律规范碎片化 |
二、基本概念未厘清 |
三、保障机制不完善 |
第三节 相关建议 |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调研提纲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2)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和意义 |
四、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一章 现代教育与乡土中国 |
第一节 知识新变引发的乡土关注 |
一、“别求新声”的教育经历 |
二、平民教育、职业教育的兴起 |
第二节 身份危机催生的乡土认同 |
第三节 乡土中国再发现 |
第四节 乡土志(教科书)形塑的“乡土中国” |
一、由爱乡到爱国:乡土中国的同理推衍 |
二、《中国矿产志》与鲁迅的乡土中国观 |
第二章 教育变革与文学启蒙 |
第一节 白话文学观念的形成 |
第二节 外语教学与异域文学启迪 |
第三节 现代思想内涵的确立 |
一、科学教育思潮引领的思想启蒙 |
二、现代校园培养的民主自由思想 |
第三章 现代教育影响下的五四乡土文学 |
第一节 “儿童本位”教育观与儿童的发现 |
第二节 “归乡”模式新变 |
第三节 文化空间下的乡愁书写 |
一、乡愁意象的转换运用 |
二、主体性建构下的两种乡愁与风景 |
第四节 作为知识的民俗书写 |
一、民俗知识与家国想象 |
二、庙产兴学运动影响下的乡村信仰--以庙宇祠堂为例 |
第四章 互为镜像的教育与文学 |
第一节 “学生-教师-作家”三位一体 |
第二节 现代学校:“乐园”与“窘境” |
一、解放天性的乐园 |
二、窘境:封闭乡村中的异质化存在 |
第三节 教师角色与启蒙职责 |
第四节 学生、女学生的乡村境遇 |
第五节 乡绅与教育变革中的乡村权势变迁 |
一、教育变革下的乡绅形象流变 |
二、从《孔乙己》到《离婚》:乡绅权势的常与变 |
第五章 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的经典化 |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遴选评介 |
一、文学史教学研究的基本格局 |
二、乡土文学概念的确定 |
第二节 教科书编写与文学史叙事 |
一、教科书编写的权力 |
二、文学史叙事的力量 |
第三节 教育与知识生产 |
一、知识教授与文学传承 |
二、作为教师的鲁迅与五四乡土文学 |
余论 民族再造:教育与文学的殊途同归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3)冯从吾救世教育理念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冯从吾救世教育理念产生的背景 |
第一节 政风浑浊:晚明国家政治的腐败 |
一、晚明变局与国家政治腐败 |
二、冯从吾对国家政治腐败的思考 |
第二节 学风空疏:晚明学术思想的僵化 |
一、走向衰微的程朱理学 |
二、阳明心学的兴起和发展 |
三、晚明学风的空疏 |
第三节 世风日下:晚明社会风尚的奢化 |
第二章 冯从吾救世教育理念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清政风:扬圣学,做好人 |
第二节 正学风:戒空谈,敦实行 |
第三节 养世风:德育养“心” |
第三章 冯从吾救世教育理念的实践 |
第一节 治学与讲学 |
一、讲学与做官 |
二、讲学宝庆寺 |
三、“学、行、疑、思、恒”的治学方法 |
第二节 冯从吾与关中书院 |
一、关中书院的建立与被毁 |
二、讲学关中书院 |
第四章 冯从吾救世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影响 |
第一节 对陕西地区士风的影响 |
第二节 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
一、德教先行的教育观念 |
二、忌空谈,注重教学实际 |
三、爱国主义,家国情怀 |
四、书院教学模式对现代教学模式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一)党内政治文化的概念界定 |
(二)党内政治文化与政治文化、政党文化 |
(三)党内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活、政治生态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难点 |
(二)拟创新点 |
第一章 党内政治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 |
第一节 党内政治文化的概念解析 |
一、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核是党员共享的价值观 |
二、党内政治文化表现为党员共同的行为取向 |
三、党内政治文化渗透于党内政治制度各方面 |
第二节 党性与党内政治文化的党性特征 |
一、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核心要义 |
二、党内政治文化具有本质的先进性 |
三、党内政治文化具有坚定的人民性 |
四、党内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
第三节 党内政治文化的功能定位 |
一、培育党员政治人格 |
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
三、引领社会文化发展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历史生成 |
第一节 党内政治文化生成的思想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建党学说蕴含着党内政治文化的思想萌芽 |
二、列宁建党学说塑造了无产阶级政党党内政治文化的思想雏形 |
三、毛泽东建党思想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思想根基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对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发展 |
第二节 党内政治文化生成的文化渊源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精神基因 |
二、革命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源头 |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主体性来源 |
第三节 党内政治文化生成的历史轨迹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政治文化的奠基与成型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内政治文化的强固与畸变 |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政治文化的恢复与发展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成因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六个主义 |
二、两种文化 |
三、一类现象 |
第二节 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 |
二、封建残余文化的影响 |
三、资本逻辑的负面效应 |
四、部分党员的主观懈怠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目标取向 |
第一节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观念目标 |
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
二、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 |
三、弘扬共产党人价值观 |
第二节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行为目标 |
一、以知行合一为党内行为建设的指导原则 |
二、以规范自觉为党内行为建设的基本要求 |
三、以垂范表率为党内行为建设的理想追求 |
第三节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制度目标 |
一、体现科学性的制度设计 |
二、确保完整性的制度体系 |
三、凸显依规从严的制度执行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思路、举措和经验 |
第一节 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思路 |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 |
三、以革命文化为源头 |
四、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 |
五、以党性锻炼为重点 |
第二节 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举措 |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确保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方向 |
二、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完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保障 |
三、以政治生活为依托,巩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 |
四、以媒体融合为契机,创新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载体 |
五、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评判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成效 |
第三节 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经验 |
一、坚定决心,一以贯之 |
二、多措并举,形成合力 |
三、理顺关系,抓住根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5)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红丰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教育隐忧: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困境 |
(二)矛盾转变: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勃兴时代 |
(三)校本课程: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变革途径 |
(四)经验基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实践探索 |
二、研究缘起 |
(一)田野调查的心灵触动 |
(二)项目合作的研究契机 |
(三)地域文化的资源优势 |
(四)红丰小学的矢志不移 |
三、研究问题 |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的未来发展与应然取向 |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正当性与落脚点 |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的基本属性与表现特征 |
(四)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机制与动力 |
四、研究目的 |
(一)结合新时代教育发展导向,分析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未来样态 |
(二)聚焦案例学校的校本探索,揭示校本课程的本质属性与特征 |
(三)紧扣案例学校的实践机制,呈现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与路径 |
(四)回归实事求是的理性批判,阐明校本课程开发的立场与价值 |
五、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1.挖掘农村小规模学校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增长点 |
2.拓展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学术认识的共有观念 |
3.揭示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潜在思维方式 |
4.试探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应然发展取向 |
(二)实践意义 |
1.探究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路径 |
2.总结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体系 |
3.塑造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经典案例 |
4.共享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有益经验 |
第一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研究与发展的概况考察 |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研究与概观 |
(一)聚焦宏观领域的研究概览 |
(二)指向具体问题的研究分析 |
(三)辅以方法运用的深入探讨 |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界说与发展 |
(一)学术语境中的农村小规模学校 |
1.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描述性界说 |
2.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规定性界说 |
(二)文化差异中的农村小规模学校 |
(三)政策输导中的农村小规模学校 |
(四)现实分布中的农村小规模学校 |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优势与困境 |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社会价值 |
1.方便农村适龄学生就学 |
2.保证城乡教育机会公平 |
3.服务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
4.推动乡土文化继承发扬 |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本体优势 |
1.教育组织形式简单有效 |
2.教育管理方式灵活便捷 |
3.教育成本投入优化集约 |
4.教育改进创新空间显着 |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困境 |
1.教育要素的驱动力低下 |
2.学校课程的执行力薄弱 |
3.办学条件的保障力不足 |
4.外部环境的限制力显着 |
(四)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课程困境 |
1.课程设置结构的不合理 |
2.课程实施程度的不充分 |
3.课程资源支持的不充足 |
4.课程价值发挥的不全面 |
四、农村小规模学校矛盾的特殊性 |
(一)教育供给性需求极为突出 |
(二)教师结构性缺编十分普遍 |
(三)学生公共性知识相对有限 |
(四)学校教育性资源格外匮乏 |
第二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的理论认识 |
一、校本课程的架构与基础 |
(一)校本课程的架构 |
1.课程权力范畴的校本课程 |
2.课程价值范畴的校本课程 |
3.课程实践范畴的校本课程 |
(二)校本课程的基础 |
1.作为影响因素的校本课程基础 |
2.作为基础学科的校本课程基础 |
3.作为理论基础的校本课程基础 |
二、校本课程的本质与形式 |
(一)校本课程的本质 |
1.学科内容本质观与校本课程 |
2.实践活动本质观与校本课程 |
3.知识经验本质观与校本课程 |
(二)校本课程的形式 |
1.课程的基本类型与标准 |
2.校本课程的形式与特征 |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 |
1.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考察 |
2.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 |
3.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 |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 |
1.校本课程实施的内涵解析 |
2.校本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
3.校本课程实施的价值生成 |
四、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的理论探讨 |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的属性 |
1.“三级课程”的功能代偿属性 |
2.“三农发展”的社会服务属性 |
3.“乡村文明”的文化弘扬属性 |
4.“乡土知识”的实践探究属性 |
5.“学生经验”的心理契合属性 |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的特征 |
1.价值取向的为农性 |
2.课程文化的乡土性 |
3.课程结构的简约性 |
4.课程建设的协同性 |
5.课程实践的开放性 |
第三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思路 |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1.研究案例的同质性 |
2.研究成本的集约性 |
3.学校发展的持续性 |
4.红丰小学的示范性 |
(二)研究方法的运用 |
1.个案研究法 |
2.参与式观察 |
3.访谈研究法 |
(三)研究思路的设计 |
1.理论的研究思路 |
2.实证的研究思路 |
3.整合的研究思路 |
(四)研究伦理的说明 |
1.资料使用范围与保存 |
2.红丰小学名义与授权 |
3.访谈对象权益与保护 |
4.学术研究规范与责任 |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过程 |
(一)三次农村教育大调研的感知 |
(二)廿七位乡村教师的深度访谈 |
(三)两个月案例学校的扎根研究 |
(四)若干次师生日常的交流对话 |
(五)红丰村落的民间走访与调查 |
(六)分类型调研资料的整理分析 |
(七)多领域学科专家的悉心指导 |
(八)六个月实践认识的理论提升 |
第四章 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写照 |
一、红丰小学与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素描 |
(一)红丰小学的社会环境 |
1.红丰小学的地理概况 |
2.红丰小学的优势条件 |
(二)红丰小学的发展实况 |
1.红丰小学的历史演变 |
2.红丰小学的师生队伍 |
3.红丰小学的优势条件 |
4.红丰小学的发展限度 |
(三)红丰小学的教育信条 |
1.完善自我、善待他人的校训 |
2.立志博学、和谐创新的校风 |
3.求真求实、求新求效的教风 |
4.勤读勤问、勤记勤练的学风 |
二、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历史沿革 |
(一)理想的萌芽:应该给农村孩子怎么样的教育 |
(二)艰难的探索:如何办好服务农村孩子的教育 |
(三)瓶颈的突破:协同群众办好人民期待的教育 |
(四)系统的运行:打造有质量谋个性的学校教育 |
(五)良性的循环:发展绿色创新生态文明的教育 |
三、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写照 |
(一)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立论依据 |
1.统筹三级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 |
2.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价值诉求 |
3.推动学校优质发展的战略需要 |
4.发挥服务农村建设的教育规定 |
(二)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理念 |
1.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 |
2.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解读 |
(三)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 |
1.为了师生的全面发展 |
2.为了组织的健康发展 |
3.为了文化的繁荣发展 |
4.为了社会的富强发展 |
(四)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培养目标 |
1.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
2.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目标 |
3.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学段目标 |
(五)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 |
1.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文本教材 |
2.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队会 |
3.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生物标本 |
4.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校园植物 |
(六)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的活动形式 |
1.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整合实施 |
2.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承接实施 |
3.校本课程的分类组织专项实施 |
4.校本课程的外部协同联动实施 |
(七)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的质量评价 |
1.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理念 |
2.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准则 |
3.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对象 |
4.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方式 |
第五章 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反思 |
一、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成效 |
(一)教育风貌得到历史性革新 |
(二)学生人格获得个性化培养 |
(三)教师角色发生研究性质变 |
(四)课程体系走向结构性优化 |
(五)学校文化实现生态性塑造 |
二、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实践的保障机制 |
(一)校长领导的科学有力 |
(二)教育文化的高度认同 |
(三)师资队伍的团结合作 |
(四)外部组织的协同联动 |
(五)社区资源的灵活运用 |
三、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实践的现实挑战 |
(一)教育资本的供给总量不足 |
(二)校园空间的拓展能力有限 |
(三)师资队伍结构性问题凸显 |
(四)课程开发的高位引领欠缺 |
四、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实践的优化策略 |
(一)拓宽办学资本融合渠道,缓解教育资本总量不足 |
(二)建设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拓展学校域外教育空间 |
(三)合理布局教育任务分工,建立对口实习支持体系 |
(四)打造农村学校研究基地,形成农村教育理论引领 |
五、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实践的塑造空间 |
(一)长白山林海人文地理研究 |
(二)民族风俗与特色文化研究 |
(三)社会产业与旅游文化研究 |
(四)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研究 |
第六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理性审视 |
一、基于乡土文化认同的价值选择 |
(一)乡土文化认同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正当性 |
(二)乡土文化认同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必要性 |
(三)乡土文化认同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战略支撑性 |
(四)乡土文化认同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可行性 |
二、基于纵深推进改革的思维方式 |
(一)纵深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需要 |
(二)纵深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的逻辑理路 |
(三)纵深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方式 |
(四)纵深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效应 |
三、基于学校社区互动的发生机制 |
(一)学校与社区互动促进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 |
(二)学校与社区互动对农村学校改进的必要性 |
(三)学校与社区互动实现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 |
(四)学校与社区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的互动机制 |
四、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追求 |
(一)人的个性发展对全面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
(二)学校教育与校本课程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三)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实然价值 |
(四)校本课程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应然走向 |
五、基于教育质量提升的改革愿景 |
(一)新时代对教育公平发展和教育质量提升的召唤 |
(二)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对农村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
(三)农村教育深化改革对农村学校变革的现实需要 |
(四)农村学校优质改进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诉求 |
六、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服务定位 |
(一)美丽乡村建设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战略引领 |
(二)农村教育发展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社会意义 |
(三)美丽乡村建设对农村学校教育的特色塑造 |
(四)校本课程开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价值实现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结论 |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判断 |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认识 |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机制 |
(四)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重审 |
二、校本课程助益农村学校教育的研究展望 |
(一)新时代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历史机遇 |
(二)新时代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战略可能 |
(三)校本课程在农村学校变革中的未来展望 |
(四)校本课程在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取向 |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反思 |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创新尝试 |
1.丰富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理论视角 |
2.拓展了农村教育研究体系的重要分支 |
3.形成了一般性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指导 |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总体不足 |
1.缺乏对不同类型农村小规模学校差异性的关注 |
2.缺少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历史的一般性考察 |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深化空间 |
1.开展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分类指导研究 |
2.开展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追踪调查研究 |
3.开展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创新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7)廉洁政治生态构建中德治的内涵解读及推进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廉洁政治生态构建中德治的代际传承与积极意义 |
二、多元化价值时代道德失范行为的表现方式及发生根源 |
(一)道德失范行为表现方式 |
(二)领导干部道德失范的发生根源 |
三、全方位、多角度建立领导干部道德失范监督科学体系 |
(一)委托第三方对领导干部失德行为进行定人定项监督 |
(二)利用新媒体对领导干部失德行为进行全面监督 |
(三)发动广大群众对领导干部失德行为进行常态化监督 |
(四)组织党政机构对领导干部失德行为进行巡察监督 |
四、从源头和机制上探寻德治路径重塑道德规范 |
第一,依托宣传载体,引领崇尚道德催生新风。 |
第二,常态化道德教育,增强廉洁心理培养。 |
第三,植根心灵引导,不断提升定力、抵制诱惑。 |
第四,引入考评机制,推进官德规范化建设进程。 |
第五,建立惩戒制度,对官德失范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
(8)“人、官不二”的古代官德文化思想及其现实价值启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由来及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现状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儒家定位 |
2.1 做人之道 |
2.2 做官之道 |
2.3 做人与做官 |
第3章 修身——做人做官入手处 |
3.1 要见义利清浊 |
3.2 要见为官之先 |
3.3 要见德性根本 |
第4章 居家——做人做官成败处 |
4.1 做好人,先要懂个治家的第一要义 |
4.2 做好官,先要治个好家出来 |
4.3 做人做官,无处不在的家教 |
第5章 仕学相济——做人做官定位处 |
5.1 仕而优则学 |
5.2 学而优则仕 |
5.3 仕学相济的高度 |
第6章 现实价值启迪的思考 |
6.1 做官难,做人更难 |
6.2 守住道义的决心和行动 |
6.3 德性领先,做人做官做学 |
6.4 站在“新常态”高度下的特殊期待 |
结束语:放眼研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拧紧“总开关” 做个好党员(论文提纲范文)
拭亮心灵之镜,扫除思想灰尘 |
常鸣警醒之钟,规范行为界限 |
擂起奋进之鼓,坚持砥砺前行 |
(10)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运用 |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宋美龄后半生的符号特征 |
第一节 蒋介石撤台时的内外困局 |
第二节 1950年初宋美龄自美返台后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 |
第三节 “第一夫人”:宋美龄的政治符号选择 |
第二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一:“台美外交主掌人” |
第一节 积蓄“台美外交”助力(1949-1952) |
第二节 践行“夫人外交”(1952-1959) |
第三节 从台前到幕后(1963-1969) |
第三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二:台湾“妇运领袖” |
第一节 妇女运动:宋美龄的政治根据地 |
第二节 抵台发动妇运维稳 |
第三节 以“动员”作为妇运工作的重中之重 |
第四节 妇联会:宋美龄退台后的妇运抓手 |
第四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三:台湾社会事业推动者 |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政治的融合 |
第二节 宋美龄与台湾医疗事业 |
第三节 宋美龄与台湾教育事业 |
第五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政治符号与家庭角色关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家族中的长者 |
第二节 从斗争到同舟共济:宋美龄与蒋经国关系研究 |
第三节 宋美龄在娘家利益与蒋家利益间的平衡 |
第六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终结:隐居美国 |
第一节 隐而不休 |
第二节 东山未起 |
第三节 谢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怎样做个好“官”?(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府主导下的公益创投运行模式研究[D]. 张烨. 华侨大学, 2020(01)
- [2]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D]. 丁燕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3]冯从吾救世教育理念与实践[D]. 申毅. 苏州大学, 2019(04)
- [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研究[D]. 李燕. 武汉大学, 2019(06)
- [5]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红丰小学为例[D]. 陈飞.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1)
- [6]做个“好干部” 奏好“三部曲”[J]. 王春辉. 新长征(党建版), 2018(02)
- [7]廉洁政治生态构建中德治的内涵解读及推进策略[J]. 魏岳.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 [8]“人、官不二”的古代官德文化思想及其现实价值启迪研究[D]. 胡钢.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2015(12)
- [9]拧紧“总开关” 做个好党员[J]. 范文华. 当代江西, 2014(11)
- [10]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D]. 吕晶. 南京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