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执政能力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文献综述)
刘华超[1](2021)在《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纵观世界政党政治340余年的历史,社会主义政党政治170余年的历史,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执政党,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强弱都是政党生存与发展乃至执政长久与否的关键驱动。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世界上一些政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深刻历史教训表明,无论是通过和平选举手段上台执政的政党,还是通过革命手段夺取政权的政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都会因执政理念僵化、执政基础萎缩、执政方式落后等造成执政能力的退化。政党的执政能力退化不仅会引发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危机,甚至会带来丧失执政地位的危险。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需要以史为鉴,认真思考和高度重视政党执政兴衰的“历史周期率”问题。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党只有始终围绕党的建设主线,不断提升执政能力,才能有效化解和抵御执政风险与挑战,有效应对“黑天鹅”与“灰犀牛”事件,避免犯颠覆性错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源自于历史,是人民的选择,但这绝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当前,党执政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风险”说明,党的执政安全问题仍然突出。党能否破解政党执政兴衰存亡的“历史周期率”难题,跳出政党执政的“塔西佗陷阱”、社会经济发展的“中等收入陷阱”等,仍然需要接受时代地拷问和检验。因此,在世情国情党情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巩固和维护党执政地位的关键所在和重中之重。党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百年大党,从创建到执政,其执政理念、执政方式都在因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创新和改进完善。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也随之日益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更是结合党执政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风险、新考验,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党的执政理念,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持续厚植党的执政基础。同时,基于党对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创造性地提出了“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重大论断,要求全党要时刻牢记初心使命,不断推进自我革命,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积极推进党的执政转型。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既具有政党的一般属性和功能,又具有其自身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执政转型是一个事物的一体两面。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党的执政转型,党的执政转型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因此,考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执政转型,一是必须清楚政党与执政党、党的领导与执政、党的领导能力与执政能力、党的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充分认识和把握“三大规律”。二是必须要围绕执政能力的三大核心构成要素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三大核心构成要素之中,创新执政理念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灵魂,意在重点解决为谁执政的问题;厚植执政基础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根基,旨在明确靠谁执政的问题;完善执政方式是党执政能力建设成效的具体体现,主要回答怎样执政的问题。三是必须要十分清楚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根基和出发点。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是其理论根基和出发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总体而言,首先从理论层面理清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理论、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等,对弄清党为什么能够长期执政、靠什么进行长期执政,以及如何在未来继续长期执好政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执政,若从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局部执政活动算起,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的执政能力建设(1927-1949),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以后的执政能力建设(1949-1978);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以来的执政能力建设(1978-2012);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的执政能力建设(2012-)。从大革命失败到新中国成立,是党的局部执政时期。在这22年的局部执政实践当中,党积累了丰富的局部执政经验和党的建设经验,为党执政培养和储备了一批难得的执政人才,为党执政作了充分准备和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在党22年局部执政实践当中,由于长期以农村为基础开展革命武装斗争,它部分地塑造了党在意识形态和执政信念上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对党执政后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至党的八大召开,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经济快速得到恢复发展、社会秩序日趋稳定,党的执政地位日益稳固,党的执政取得显着历史性成效。党的八大系统总结了执政7年以来的经验与不足,明确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向。但是,随后由于党内“左”的指导思想日益发展和对党内外阶级斗争形势的严重误判,以致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于是,通过频繁开展群众政治运动、消灭党内外的“阶级敌人”,也就成为了当时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和主要方式。特别是从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在阶级斗争和群众政治运动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党和国家权力被过分集中,党作为执政党的权力逐渐发生异化,政党国家化倾向日趋明显,并最终演变为以党代政。后又经两年徘徊时期,在异化的阶级斗争思维和运动思维支配下,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被严重削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遭受了重大挫折和损失。究其根源在于,一是由于此前党长期处于农村严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之中,党在全面执掌国家政权以后,仍习惯于运用革命战争年代对敌的阶级斗争思维和运动方式进行治国理政。二是作为执政党,出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与执政地位的需要,党希望能够简单通过继续保持自身的革命性质、品质和精神,发扬优良革命传统,来彻底完成社会革命任务。但作为执政党,用革命战争年代消灭阶级敌人的激进方式,来解决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既是缺少执政经验的表现,也是执政能力有所不足的表现。其最终带来的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理有序发展,而是“左”的错误思想在党内外的滋长蔓延。其直接表现即是阶级斗争和群众政治运动被过分强化和不适当运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它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也标志着党的执政和执政能力建设进入了新的转型发展时期。党在改革开放前经历的重大执政挫折,使党坚定了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念。通过关于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通过拨乱反正,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路线。同时,它也使党充分认识到,只有牢牢抓住党的建设主线,才能把党建设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勇于自我革命、人民衷心拥护、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改革开放以来,党鉴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因民主与法制被践踏而付出的沉重代价,以及国外一些执政党因执政能力下降而丧失执政地位的经验教训。结合当时国内外不断变幻的执政环境与形势,党希望能够通过不断推进深化改革、创新执政理念、完善执政方式、巩固执政基础,提升执政能力,来正确处理和规范党与政府的关系,并逐步推进党由习惯于运用革命战争年代消灭阶级敌人的激进思维和方式治国理政的党,向注重实现“四个自我”,崇尚法治和制度之治,领导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党转型。于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党便开始着力恢复和重建党和国家各项制度,并更加注重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其目标就是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和树立强有力的国家法律与制度权威,并用完善的制度和科学的法制体系规范权力运行,压缩权力的寻租空间,真正确保权为民用和实现依法、科学、民主执政,同时确保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制度化、法制化。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的执政环境、执政考验,新时代对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如何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在已有丰富执政经验和充分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因执政能力下降而丧失执政地位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从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出发,适时提出了“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重大论断。这不仅是党在新时代对执政面临“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的积极回应,更是积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执政转型的最好体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党结合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重大转变,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立足基本国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新时代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这条主线,积极创新党的执政理念、厚植的党执政基础、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继续深入推进党的执政党转型。新时代,党领导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其最终旨归在于要彻底杜绝“左”的泛政治化运动对党和国家制度与法律法规的任意践踏,更加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和制度体系,注重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共同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进而实现制度治党、制度治国与制度治权的“制度之治”。与此同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党科学、依法、民主执政,就是要彻底改变以往几乎完全由党和政府包揽主导一切,过多依靠党和政府政策与科层官僚化部门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和行政命令进行治国理政的方式。旨在突出强调党作为执政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的核心作用,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和网络化治理主体的横向协同与纵向垂直联动。因此,新时代党作为执政党,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团结各方力量画出最大同心圆、满足多元诉求、维护各方利益,更加主动采取通过共同协商、拓宽参与渠道、倾听人民声音、科学制定政策、强化执行监督等,以此来不断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通过考察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经验得失可以发现,一个政党能否实现长期执政、有效执政,关键在于这个政党能否因时代变化而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进而合理有效地推进自身的适应性变革。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由于其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特殊角色担当,在充分汲取党以往执政经验和教训,以及国外一些政党特别是苏联共产党因执政能力退化而丧失执政地位的深刻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新时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党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执政底色,是推进执政转型的动力,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真谛。二是要积极变革执政体制,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其中,完善党的监督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是保障,强化规范权力运行的政党体制是旨归,构建引导权力运行的舆论体制是导向。三是要准确把握内外情势,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此,新时代党要始终坚持把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相统一,要始终树立改革创新和自我革命的行动自觉和坚持科学发展是第一要务的使命担当。同时,还要建构科学考评体系,锻造党的执政人才。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人”就是党政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各级党政干部的执政能力,锻造党的执政人才队伍,就是要始终坚持新时代的好干部标准,不断健全干部能力考评指标体系、完善干部能力考核评价方式、科学运用干部能力考评结果,以便形成良性循环的选才用才氛围和政治生态,让真正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脱颖而出。最后,要始终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正确执政方向。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做到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与集中统一领导,全面增强政治建设的自觉性与坚定性,不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用制度保障发挥党的领导的最大优势。只有这样,党才能不断提高新时代治国理政的综合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把握两个大局,进而才能顺利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陈文林[2](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重要地位、发展规律及其实现方式等的认识不断深化,在理论形态上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这一重大理论成果是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性应对社会公正新情况、新问题的行动指南。它对于有效解决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不公正现象和有力克服在公正问题上的错误观念,进一步形成新时代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开创和谐文明公平正义发展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公正观、马克思主义公正观、毛泽东公正观以及西方社会公正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民族文化渊源、理论基石、理论准备和有益借鉴。中国传统公正观的整体主义思维方式、防止两极的中庸思维方法、“民本,”、“均平”、“抑高举下”等重要思想,有许多值得吸取的科学合理成分,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文化因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强调要从生产方式本源来认识社会公正,应当把保障人民平等权利、促进人的发展作为公平正义的根本目的,把社会公正问题的解决建立在科学基础上,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根基。毛泽东公正观所确立的社会主义方向、道路和制度及其在权利和经济利益上的平等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提供了理论准备。西方社会公正观重视个人权利,尊重和保障人的自由,在实现个人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方面也有不少合理成分,可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有益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文化和社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依据。从不同发展阶段的主题与理论内容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经历了从形成到丰富、再到新发展的历史过程。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一脉相承,不断推进公平正义理论创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与时俱进的基本特征。邓小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的四重基本内涵,即发展是前提,共同富裕是目标,人民民主、按劳分配和适度平衡是基本原则,制度建设是保障,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基本形成。江泽民、胡锦涛逐步把公平正义提升到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历史任务和本质要求层面,指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主张通过建设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反腐败、治党、保护人权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极大丰富。习近平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纳入到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既从理论上深刻阐释了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这一矛盾统一体的性质和结构,又在实践中通过整体性战略谋划提出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路径和方案,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实现了新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公平正义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理论认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主要由六大板块构成:即社会公平正义的地位论;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论;社会公平正义的规则论;社会公平正义的领域全覆盖论;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论;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论,它们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内在理论系统。从公平正义的地位看,中国共产党在认识的高度和深度上均超越了西方对公平正义的定位,提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执政责任。从公平正义的目标看,依据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提出了公平正义的远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从公平正义的规则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发展经济视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和基础;将效率与公平相统一作为处理发展经济与促进社会公平这两个社会主义重大任务关系的基本原则;将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三位一体”视为公平正义的运行性规则;并以共享规则、短板规则和兜底规则的相互补充和密切配合,促进平等和实现共同富裕。从公平正义的覆盖领域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观念和政策已经全面覆盖社会各个领域和群体,领域全覆盖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指导思想。从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条件和组织保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法治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体制机制。从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看,引导人民形成公平正义共识,以改革为手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营造理性、有序、渐进追求公平正义的良好社会氛围,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是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心聚力,为迎接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到来、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也为走出公平正义困境指明了方向。
朱勇[3](2018)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研究》文中认为在伦理学的意义上,处于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快速过渡和急剧转型的中国社会已经凸显的所谓“现代性危机”,主要表现为道德失范和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失序,这给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整合及利益整合带来极大挑战。伦理是政治的一种属性,执政与伦理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执政伦理是指执政党在掌握国家政权后,基于特定的政治目的而在处理一系列重要政治关系和政治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执政者道德品质的总和,是执政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作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通过执政党的价值取向与制度的价值追求以及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言行影响着社会伦理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治理有着巨大的影响。执政党必须从价值伦理、制度伦理和主体伦理三个执政伦理的基本组成部分入手,积极构建起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客观实际的执政伦理体系,积极应对挑战,不断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的核心要义和根本价值所在,是执政党保持执政地位的基本前提。面对社会阶层分化和利益格局多元化的客观现实,坚持为民价值伦理的必然要求是坚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坚持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积极整合当前社会多元而复杂的利益格局,妥善处理利益矛盾和冲突。为此,必须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真正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来认识现实利益问题,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分析社会的主要矛盾,提高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切实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必须建立和完善包括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利益保障机制在内的利益协调机制。制度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蕴含于具体制度及其运行机制中的制度伦理由此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要形成并发挥促进自由与平等、实现社会公正并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民主与法治进步的制度体系。自由与平等是执政党主导和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也是推动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公正与和谐是社会制度创新和发展的价值取向,既是评价社会结构与制度运行的伦理价值尺度,也是实现社会自由与平等的基本保证。民主与法治既是执政党执政的基本原则与方略,也是进一步促进社会公正与和谐的基本条件。这三方面的制度伦理基本原则既相互独立,有各自不同的基本内涵及具体要求,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保证,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中国共产党执政制度伦理体系,是制度公共性与合理性的来源与保证。忠诚、为民、务实、担当、清廉是执政党成员应当具备的五种基本道德要求。执政主体的德行养成要着重在加强个体修为和制度建设上下功夫。一方面,个体要加强理论学习,陶冶道德情操,推动理论创新;另一方面,制度要从提升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加强党内监督、严格执行党的廉洁从政规定上来规范养成。执政党提出全面从严治党,这是执政主体的道德自觉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与必然选择。这种道德自觉,具体表现为执政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担当、从严管党治党的清醒认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密切党群关系的认识四个方面。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伦理与执政的内在关联作为理论视角,在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和重大实践活动进行梳理和阐释的基础上,对执政伦理的基本特征、功能、基本组成内容及形成途径等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及分析探讨。
蒲恩灿[4](2017)在《基于“四个自信”的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始终紧紧围绕提高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发展与进步。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全国代表大会上第一次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课题。2006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12年,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即“三个自信”。2016年,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远的自信,文化自信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渊于骨髓的精神动力。至此正式形成“四个自信”。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历史新时期面对新问题、新挑战的政治勇气,巩固执政能力建设的信心。文章以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为主题,紧扣理论与时政动态,以“四个自信”为研究路径,从“四个自信”及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内涵入手,探究“四个自信”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时代要求、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四个自信”目标、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四个自信”任务,最后具体阐述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四个自信”的具体规定。全文主要由绪论加五章和结语构成。绪论:主要交待国内外研究现状,本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第一章:“四个自信”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阐释。主要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执政能力、执政能力建设、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内涵,并阐述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发展历程。第二章:“四个自信”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时代要求。主要从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由之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科学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保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精神力量等方面阐述“四个自信”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时代要求,以把握二者的时代关系。第三章: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四个自信”目标。主要从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民主、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务实、创新、高效、廉洁的执政党三个方面,阐述以“四个自信”为指导的执政能力建设目标。第四章: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四个自信”任务。主要从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建设、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建设、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建设、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建设即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五大能力”角度,论述“四个自信”任务。第五章: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四个自信”规定。主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全面阐述“四个自信”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指导意义。结语:归纳出本文研究的结论。
马妮[5](2016)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如何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党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就是要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主要任务和基本职责,寓领导和管理于服务之中,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础工程,对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主要着眼于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党组织建设相关理论文献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深入基层党组织内部开展调查访谈,综观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经典党建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对我国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当前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从而进一步探讨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基本途径。本文共分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同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从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和创新点三个方面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正文部分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概述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相关理论。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党建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相关概念和科学内涵。第二章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推进与经验。简要概述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发展历程,列举一系列当前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典型案例并总结其成功经验。第三章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挑战及问题分析。在深入分析当前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挑战的基础上,指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第四章是当前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对策。从群众路线、服务理念角度出发,探讨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现路径,并提出了工作成效保障机制,以及构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衡量标准和评价反馈。最后是结论。主要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简单综述,并对今后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探索的方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任务更为繁重,对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党的先进性、践行群众路线、落实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基础单位,因此,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当前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党组织的重要责任,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根本保障,是有待党的建设实践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王国勇[6](2012)在《西部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文中认为“和谐社会”是我国古代先哲的社会理想,也是千百年来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理想,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要求。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探讨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问题以及民族、宗教、生态建设等方面,这些理论探讨较少涉及民主政治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问题,少有的涉及也仅是零碎的、分散的研究,而不是一种系统的研究。在人类历史上,“民主政治”是千百年来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既是人类的政治理想追求,同时也是人类孜孜不倦探求的政治实践活动。在当今时代,民主政治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与文明的重要标尺,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不仅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内在的有机联系,而且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在西部民族地区,如何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快民主化进程?民主政治建设中积累了哪些实践经验?还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民主政治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中面临什么样的困难和特殊性?西部民族地区各级党和政府采取哪些举措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如何扩大少数民族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以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等等,这些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引发了笔者的关注和深思。本论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共七章组成。第一章是导论部分,介绍本论文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梳理和评述学界研究现状及研究文献,介绍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对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等。第二章对和谐社会理论的基本涵义进行探讨,探析中外思想史上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总结西部民族地区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及经验,阐述构建和谐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三章首先剖析西部民族地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面临的特殊性;其次从现实出发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最后提出加强西部民族地区党的执政能力的路径选择。第四章对政府能力进行理论研究,分析西部民族地区政府能力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提升西部民族地区政府能力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对策措施。第五章阐述族际政治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相关性、共生性,探究西部民族地区族际政治关系的现状、问题及原因,提出正确处理族际政治关系、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思路。第六章首先对公民政治参与理论进行概述,其次解析西部民族地区公民政治参与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扩大少数民族公民政治参与、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对策思路。第七章是结语,是对论文论述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和集中的阐述。本文认为:民主政治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是共生互动关系;发展人民民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提升政府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正确处理族际政治关系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扩大少数民族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推动力量。
伍玉功[7](2012)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警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肩负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神圣职责,是“坚强的共和国之盾”。因此,人民警察一定要研究并找准加强党的领导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结合点与切入点,切实担负起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是指人民警察在执法活动过程中依法履行职责、行使权力、保护权益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也是加强党的领导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指导原则和总体目标之一。同时,也对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提出了要求:即树立科学执法的理念、提高民主执法的素质和加强依法执法的技能。从整体上说,人民警察的执法能力是较强的,在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服务群众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但是,由于人民警察自身素质不高、现行公安体制存在弊端、公安教育与培训体制存在问题、公安经费保障不力、警力严重不足、公安立法存在缺陷以及人民警察绩效考核不合理等原因,导致人民警察的执法能力还存在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公共服务能力有待加强、法律运用能力不高、专业技能较弱和语言表达能力较低等,已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削弱党的领导,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威胁社会的稳定。根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要求、人民警察自身职业特点以及人民警察执法能力存在的突出问题,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内容主要包括:公共服务能力、侦查能力、法律运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擒拿格斗能力等。只有通过改革人民警察录用培养体制;加强人民警察正规化建设;完善人民警察执法考核监督机制;转变人民警察执法理念;改善执法环境,树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等等;才能提升人民警察的执法能力。文章分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瓮安事件”严重侵犯了公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破坏了社会的安定团结,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削弱了党的领导,动摇了党的执政地位。而人民警察执法能力差是“瓮安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既有现实价值,又能弥补理论上的一大空白。第二部分是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必要性。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第三部分是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要求。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也是加强党的领导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指导原则和总体目标之一。同时,也对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提出了要求:即树立科学执法的理念、提高民主执法的素质和加强依法执法的技能。第四部分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现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围绕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问题,各级公安机关加大了队伍建设和为民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力度,在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但由于人民警察自身素质不高、现行公安体制存在弊端、公安教育与培训体制存在问题、公安经费保障不力、警力严重不足、公安立法存在缺陷以及人民警察绩效考核不合理等原因,导致人民警察的执法能力存在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公共服务能力有待加强、法律运用能力不高、专业技能较弱和语言表达能力较低等,急需提升。第五部分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内容。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内容很多,但根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要求、人民警察自身的职业特点以及人民警察执法能力存在的突出问题,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内容主要包括:公共服务能力、侦查能力、法律运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擒拿格斗能力等。第六部分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途径。由于制约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原因颇多,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途径也就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只有通过改革人民警察录用培养体制;加强人民警察正规化建设;完善人民警察执法考核监督机制;转变人民警察执法理念;改善执法环境,树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等等;才能提升人民警察的执法能力。
董树彬[8](2012)在《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既是满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实现的理论升华,又是顺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需要而进行的理论拓展,更是应对西方多党轮流执政与竞争型政党关系挑战的迫切需要而做出的理论回应。当然,研究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具体而言,一是通过对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研究,可以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民主监督作用,进而避免共产党因为权力缺乏监督而导致的腐败行为;二是通过对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研究,可以有效发挥中国共产党示范与引领作用,实现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的互相促进,进而带动民主党派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三是通过对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研究,可以有效拓展不同社会群体与阶层的政治参与渠道,进而化解因为利益表达不畅而导致的社会不稳定。在论文的论证过程中,首先界定了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所经历的发展进程。紧接着,进一步研究了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机制。随后,从世界范围内横向比较各种类型政党关系,彰显了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比较优势,同时,客观地分析了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所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增进党内和谐促进和谐政党关系发展、加强政党建设促进和谐政党关系发展、通过协商民主促进和谐政党关系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理论回应。论文从五个章节对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展开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详细言之:第一章为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内涵。论文开门见山地阐述了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内涵。这一部分内容,首先交代了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前提条件。之后,系统地分析了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概念的界定。最后,把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主要特征概括为一体多元的结构设计、协商民主的运行方式、非对称性的地位作用与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第二章为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历程。唯有从历史纵向的角度,充分地勾勒出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初步确立、重新定位、不断巩固和逐步完善四个阶段,才能认识到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做出的选择。因此,把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历史进程交代清楚后,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历史地位和实际价值就不言而喻了。第三章为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机制。这一部分剖析了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机制。首先从构成主体、构成基础、构成内容和权力构成四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构成机制。随后,进一步研究了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运行机制。此外,从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能够解决贫富差距过大问题而实现科学发展、扩展有效政治参与渠道从而维护政治稳定、化解社会利益矛盾冲突从而达到社会整合、发挥民主党派监督作用从而遏制腐败现象四个方面解析了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功能机制。最后,从人民政协、人民代表大会和行政司法机关三个方面探析了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保障机制。第四章为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现状。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针对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在世界范围内所处的现状和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客观分析。通过在世界范围内横向比较各种类型政党关系,彰显了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比较优势。与此同时,客观地认识到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仍然面对着各种挑战,同时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存在的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各自内部和谐问题有待提升、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同共产党建设还存在着差距、当代中国政党关系中协商民主的作用还需加强的问题,在接下来的一章中将给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第五章为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发展。这一部分针对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存在的问题,从三个方面对如何推动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发展进行探析。首先,正是有了共产党内部和谐,以及由此引领的民主党派内部的和谐,才能有效地促进和谐政党关系发展,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其次,执政党建设和参政党建设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正是在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中,不断推动和谐政党关系发展;再次,协商民主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搭建了一个平台,有了这个平台就能够有效避免政党间矛盾与冲突,同时有效地整合不同政党间比较优势,进而促进和谐政党关系发展。本论文在论题选定、学术观点和研究视角方面有所创新。具体而言:一是论题选定的创新。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是一个在党的文献中有所涉及并且有着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却没有引起理论界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的重要选题。所以,全面而深入地研究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本身就是选题的创新;二是学术观点的创新。例如,提出了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具有既保证了团结与合作又保持了监督与制约、既保证了稳定与秩序又保持了差异与活力、既保证了效率与集中又保持了协商与参与的比较优势;又如,提出了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是在通过信息沟通实现多种利益协调、通过政治协商实现科学民主决策、通过监督制约实现权力合理运行的过程中实现的;再如,提出了增进党内和谐促进和谐政党关系发展、共产党内部和谐对民主党派的示范引领、通过协商民主促进和谐政党关系发展;三是研究视角的创新。一方面坚持整体性视角,对共产党内部和谐、民主党派内部和谐以及政党关系和谐进行整体把握,而不只是关注或偏重于共产党一边;另一方面坚持国际性视角,把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与当今世界其他类型政党关系进行比较研究。
徐文勇[9](2012)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情况、新任务而提出的政治诉求和社会任务,是中国共产党最新理论成果的反映,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的适时把握,代表着党的执政理念的创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个目标又是一个过程,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而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也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需要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加强执政主体建设、完善执政体制、深化机构改革。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存在内在的逻辑联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直接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分别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内涵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其次,分析构建和谐社会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关系,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目的,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内在统一性。第二部分:对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不足及影响执政能力提高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党在理论创新能力、科学执政能力、民主执政能力、依法执政能力方面取得的成就,同时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的五个能力,阐述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存在的不足之处,即驾驭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较弱、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能力不足、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薄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尚待加强,最后从执政主体、执政体制、党政机构设置模式三方面深入分析了影响党的执政能力提高的因素。第三部分: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路径选择。从执政基础、执政主体、执政体制、党政关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措施。
黄红发[10](2012)在《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是唯物史观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和谐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理想模式和目标追求,和谐发展是推动社会主义走向和谐社会的强大系统合力。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相继提出,标志着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的确立。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最新表现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动力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问题,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推动当代中国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为指导,以当代中国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建构为实践诉求,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创新动力论”的基础上,运用社会主体与客体、对内与对外交互作用和辩证统一的分析视角,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时代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高度,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动力论的最新形态——和谐发展动力论的历史演进、生成依据、基本内涵、主要特征、系统结构、机制健全等问题作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试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的科学体系,指导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论文由导论、上中下三篇、共九章构成。各篇章内容摘要如下:上篇(第一、二、三章),考察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的历史演进与确立过程,阐明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形态,是推动当代中国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系统合力。其中:第一章:论述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论”与“历史合力论”分别从“历时视角”和“现时视角”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动力,并重点挖掘“生产力决定论”和“历史合力论”中蕴含的“和谐发展”动力思想,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奠定了立论基础。第二章:论述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与我国不同时期建设实践紧密结合,先后经历了社会主义发展“基本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创新动力论”的历史演进过程,不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的认识,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的确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第三章:论述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的确立过程、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和重大意义。伴随着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相继提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得以确立,它符合当今时代特征、社会发展趋势和我国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它以突出发展的人本目的性、强调发展的全面协调性、注重发展的系统整体性、把握发展的动态可持续性等为主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系统诸要素和组成部分协调发展、良性运行的一种强大系统合力。它以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论”和“历史合力论”为基础,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和“创新动力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推向一个新阶段。中篇(第四、五、六章),主要从社会主体与客体、对内与对外辩证统一的视角,分析社会主义和谐发展是一个由社会主体性动力、社会客体性动力、环境渗透性动力等子系统交互作用、协调发展构成的复杂的多层次的合力系统,揭示其结构、功能与运行规律,阐明社会主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中华民族与世界和谐发展的关系。其中:第四章:分析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主体性动力系统。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又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归宿。社会要和谐发展,首先是人作为社会的主体要和谐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社会组织的协同配合、各级政府的宏观管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主体性合力系统;不同主体合理需要的满足、止当利益的实现、身心素质的提高是直接影响主体性动力发挥的最主要因素;各阶层群体之间的利益和谐,是社会主义主体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第五章:分析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客体性动力系统。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客体性动力系统是一个受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支配的多层次合力系统。其中,生产力的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根本性动力系统,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和谐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与生产力和谐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协调运动,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运行性动力系统;当运行性动力系统不相适应、不相协调时,改革、创新、和谐等就成为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激发性动力系统。第六章:分析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环境渗透性动力系统。社会主义和谐发展是一个开放性的动力系统,自然环境、国际环境是影响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环境渗透性动力系统。建设生态文明,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把握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与世界的和谐发展。下篇(第七、八、九章),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从优化社会有机体动力系统运行的角度,提出健全社会主义主体动力、客体动力以及体内体外合力运行机制的对策,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系统的强大合力功能。第七章:主要探讨社会主义和谐发展主体动力机制健全的问题。一是要健全“发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动力导向机制;二是要健全“四个尊重”(即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主体活力激发机制;三是要健全以“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的党领导核心动力机制。第八章:探讨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客体动力机制健全的问题。可从三个层面着手:在社会运行层面,要健全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社会良性互动机制,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在社会结构层面,要健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主导机制,即打造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先进生产力发展机制,构建以公平善治为目标的民主政治发展机制,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凝聚力的先进文化发展机制,强化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机制,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在社会关系层面,要健全以利益协调为核心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包括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公平的利益分配调节机制、有效的利益约束机制、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等。第九章:探讨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体内体外合力机制健全的问题。要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促进社会主义体内与体外和谐发展。
二、提高执政能力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执政能力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基本评析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理论阐释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相关概念与内容 |
一、政党与执政党 |
二、党的领导与执政 |
三、党的领导能力与执政能力 |
四、党的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 |
一、党的执政理念 |
二、党的执政基础 |
三、党的执政方式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党建设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建设理论 |
二、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的执政能力建设(1927-1949) |
第一节 土地革命时期培养党的革命斗争能力 |
一、依靠正确革命政策巩固根据地政权 |
二、党的革命策略正确源于调查研究 |
三、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斗争胜利之本 |
第二节 抗战时期局部执政增强党的执政信心 |
一、指导中国革命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
二、抗战时期局部民主执政实践影响深远 |
三、思想与组织建设并重是党的建设特色 |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锻炼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
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制定实施政策 |
二、建立新型人民政权终结民国政治逻辑 |
三、围绕工作重心转移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以后的执政能力建设(1949-1978) |
第一节 全面探索时期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背景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尚未彻底完成 |
二、新中国安全依然在遭受着严重威胁 |
三、整党和党的建设任务艰巨且刻不容缓 |
第二节 革命化执政理念内蕴于党的执政能力 |
一、必须以革命手段解决革命未竟事业 |
二、革命化思维根植于党的灵魂深处 |
第三节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考验党的执政能力 |
一、合理运用阶级斗争有助巩固执政基础 |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则有损执政之基 |
第四节 “左”的运动严重弱化党的执政能力 |
一、政治运动仅适用于战争年代与特殊时期 |
二、“运动主义”必然践踏法制与正常秩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以来的执政能力建设(1978-2012) |
第一节 党执政能力建设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 |
一、改革开放初期“拨乱反正”是当务之急 |
二、国内政治风波与苏东剧变带来执政危机 |
三、新世纪急需创新发展理念解决执政难题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一、确立党的基本路线坚守执政为民理念 |
二、更加关注民主与法制在执政中的作用 |
三、改革限制社会主义发展的执政体制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一、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
二、提出践行“三个代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
三、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党的执政方式转型 |
第四节 新世纪新阶段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一、以“党的建设科学化”锻造新型政党 |
二、坚持“以人为本”巩固党的执政之基 |
三、强调一体推进科学、民主和依法执政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的执政能力建设(2012-) |
第一节 新时代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背景 |
一、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二、一个“转化”与两个“没有变”是最大国情 |
三、党同时面临“四大考验”与“四种危险” |
第二节 、创新执政理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一、坚持创新和发展党的执政理念 |
二、明确以提升党的政治能力为统领 |
三、坚决以提高党的法治能力为重心 |
第三节 厚植执政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一、坚持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
二、坚持以增强党的思想引领能力为支柱 |
三、强调以提升党的群众工作能力为基础 |
第四节 完善执政方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一、强化以提升党的应急处突能力为先手 |
二、增强以抓落实与改革攻坚能力为保障 |
三、注重以制度规范和改进党的全面领导 |
四、把全面依法治国与特色民主协同推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启示 |
第一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党的执政理念 |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执政底色 |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执政转型动力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民主政治真谛 |
第二节 积极变革执政体制,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
一、完善监督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是保障 |
二、强化规范权力运行的政党体制是旨归 |
三、构建引导权力运行的舆论体制是导向 |
第三节 准确把握内外情势,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
一、注重把坚持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相统一 |
二、树立改革创新和自我革命的行动自觉 |
三、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使命担当 |
第四节 建构科学考评体系,锻造党的执政人才 |
一、健全的干部能力考评指标体系是基础 |
二、完善的干部能力考核评价方式是关键 |
三、科学的运用干部能力考评结果是目标 |
第五节 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正确执政方向 |
一、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与集中统一领导 |
二、全面增强政治建设的自觉性与坚定性 |
三、不断坚持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相关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理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理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1 历史的方法 |
1.4.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
1.4.3 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
1.5 基本概念 |
1.5.1 公正 |
1.5.2 公正观 |
1.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 |
1.6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问题指向 |
2.1 改革开放以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巨大成就 |
2.2 社会各领域的不公正问题 |
2.2.1 区域、城乡、行业和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
2.2.2 腐败问题 |
2.2.3 民生问题 |
2.2.4 生态正义问题 |
2.3 思想领域的错误公正观 |
2.3.1 平均主义的公正观 |
2.3.2 效率至上的公正观 |
2.3.3 个人权利至上的公正观 |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思想来源 |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民族文化渊源 |
3.1.1 中国古代公正观 |
3.1.2 中国近代公正观 |
3.1.3 中国传统公正观评析 |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基础 |
3.2.1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批判性思维 |
3.2.2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主要内容 |
3.2.3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逻辑进路 |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准备 |
3.3.1 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公正的根本保障 |
3.3.2 权利平等是社会公正的主要内容 |
3.3.3 按劳分配、利益兼顾是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
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重要借鉴 |
3.4.1 批判视域下的新自由主义公正观 |
3.4.2 借鉴视域下的社群主义公正观 |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历史发展 |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形成与发展的依据 |
4.1.1 经济依据 |
4.1.2 制度依据 |
4.1.3 文化依据 |
4.1.4 社会依据 |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 |
4.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主题的变化 |
4.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理论内容的变化 |
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形成 |
4.3.1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公正的根本前提 |
4.3.2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公正的实现过程和目标 |
4.3.3 人民民主、按劳分配、适度平衡是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
4.3.4 制度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保障 |
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丰富 |
4.4.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手段 |
4.4.2 从严治党、保护人权、民主法制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大举措 |
4.4.3 实现科学发展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前提 |
4.4.4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
4.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新发展 |
4.5.1 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的理论剖析 |
4.5.2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践探索 |
4.5.3 习近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内在结构 |
5.1 社会公平正义的地位论 |
5.1.1 社会主义本质体现论 |
5.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 |
5.1.3 中国共产党执政责任论 |
5.2 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论 |
5.2.1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是党认识公平正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武器 |
5.2.2 远期目标论 |
5.2.3 阶段性目标论 |
5.3 社会公平正义的规则论 |
5.3.1 发展经济论 |
5.3.2 效率公平统一论 |
5.3.3 “三位一体”论 |
5.3.4 共享论 |
5.3.5 短板论 |
5.3.6 兜底论 |
5.4 社会公平正义的领域全覆盖论 |
5.4.1 城乡区域公平 |
5.4.2 收入分配公平 |
5.4.3 教育公平 |
5.4.4 社会保障公平 |
5.4.5 公民权利公平 |
5.5 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论 |
5.5.1 党的领导保障论 |
5.5.2 制度保障论 |
5.5.3 法治保障论 |
5.6 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论 |
5.6.1 共识论 |
5.6.2 改革论 |
5.6.3 环境论 |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价值意蕴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价值 |
6.1.1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成果 |
6.1.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实践价值 |
6.2.1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强国凝聚力量 |
6.2.2 为迎接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到来奠定思想基础 |
6.2.3 为走出公平正义困境指明方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 执政伦理概述 |
第一节 执政伦理的概念、特征与功能 |
一、执政伦理的概念 |
二、执政伦理的特征 |
三、执政伦理的功能 |
第二节 执政伦理:问题可能与转型现实 |
一、执政伦理何以是一个“可能”问题? |
二、执政伦理转型何以是一个“现实”问题?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价值伦理 |
第一节 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核心价值追求 |
一、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的基本观点 |
二、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的坚持与发展 |
第二节 坚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是坚持为民价值伦理的必然要求 |
一、正确界定人民的范围是维护人民利益的前提 |
二、推动经济发展是维护人民利益的基本条件 |
三、坚持群众路线是维护人民利益的主要途径 |
四、建立和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是维护人民利益的根本之道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制度伦理 |
第一节 自由与平等:执政制度的发展目标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的自由与平等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自由与平等 |
第二节 公正与和谐:执政制度的价值取向 |
一、社会公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
二、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
第三节 民主与法治:执政制度的治理原则 |
一、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 |
二、法治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基本方略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主体伦理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
一、中国共产党员的基本道德要求 |
二、执政主体德性的养成途径 |
第二节 全面从严治党——执政主体道德自觉的体现与选择 |
一、中国共产党的道德自觉体现于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担当 |
二、中国共产党的道德自觉体现于从严管党治党的清醒认识 |
三、中国共产党的道德自觉体现于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 |
四、中国共产党的道德自觉体现于对密切党群关系的认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四个自信”的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理论意义 |
(二)研究实践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方法 |
(二)系统分析研究方法 |
(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四个自信”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阐释 |
一、“四个自信”的科学内涵 |
(一)道路自信内涵 |
(二)理论自信内涵 |
(三)制度自信内涵 |
(四)文化自信内涵 |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内涵 |
(一)执政能力含义 |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内涵 |
(三)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内涵 |
三、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发展历程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艰难探索(1921-1949) |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积极建设(1949-1978) |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着力提升(1978--) |
第二章 “四个自信”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时代要求 |
一、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必由之路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指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价值 |
二、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科学指导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方位 |
三、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保障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涵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地位 |
四、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精神力量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义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用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四个自信”目标 |
一、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 |
(一)立党为公是党执政的力量之源 |
(二)执政为民体现党的宗旨 |
二、成为科学、民主、依法执政的执政党 |
(一)把握科学规律执政 |
(二)执行民主集中制执政 |
(三)依照宪法和法律执政 |
三、成为务实、创新、高效、廉洁的执政党 |
(一)求真务实执政 |
(二)开拓创新执政 |
(三)勤政高效执政 |
(四)清正廉洁执政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四个自信”任务 |
一、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建设 |
(一)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要义 |
(二)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意义 |
(三)建设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举措 |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 |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的本质 |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的作用 |
(三)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的路径 |
三、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
(一)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要旨 |
(二)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价值 |
(三)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实践 |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建设 |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要义 |
(二)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意义 |
(三)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方法 |
五、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建设 |
(一)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能力的含义 |
(二)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能力的意义 |
(三)建设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能力的措施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四个自信”规定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规定 |
(一)坚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
(二)坚定抵制改旗易帜的邪路 |
(三)坚持走自己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规定 |
(一)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 |
(二)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
(三)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规定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色 |
(二)在制度框架下解决中国问题 |
(三)将制度稳定与实践发展统一起来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规定 |
(一)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 |
(二)传承革命文化优良传统 |
(三)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和参加科研活动情况 |
致谢 |
(5)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二)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论文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归纳演绎法 |
四、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
(一)论文结构 |
(二)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理论概述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党建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党建思想 |
(二)列宁的党建思想 |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 |
(一)毛泽东的党建思想 |
(二)邓小平的党建思想 |
(三)江泽民的党建思想 |
(四)胡锦涛的党建思想 |
(五)习近平的党建思想 |
三、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相关理论 |
(一)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科学内涵 |
(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作用与功能 |
(三)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内涵 |
(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
第二章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推进与经验 |
一、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提出与推进 |
(一)初步探索阶段 |
(二)总结提高阶段 |
(三)实践推广阶段 |
二、当前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典型案例 |
(一)遵义红花岗区:“三进”强基础,“三民”惠民生 |
(二)广东佛山:“五带五对接”党员志愿服务活化党群关系 |
(三)青海省海西州:全面落实村干部坐班夯实藏区执政基础 |
(四)青海西宁城中:“365”党代表工作室搭起群情民意"连心桥" |
(五)郑州二七区:“三强一创”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
三、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提高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 |
(二)加强服务群众的能力建设 |
(三)健全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 |
(四)建立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
第三章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挑战及问题分析 |
一、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
(一)社会转型快 |
(二)群体多样性 |
(三)利益差异化 |
(四)问题凸显期 |
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一)服务平台不够完善 |
(二)服务制度机制不够健全 |
(三)服务意识、服务理念和实效性有待提高 |
(四)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发挥作用 |
(五)服务载体和阵地存在薄弱环节 |
(六)服务标准及评价体系尚未健全 |
第四章 当前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
一、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顶层设计 |
(一)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核心要求与基本原则 |
(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主题 |
(三)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目标 |
(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任务 |
(五)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根本路径 |
二、完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工作机制 |
(一)构建服务平台,提高服务效率 |
(二)健全服务制度,突出服务重点 |
(三)完善服务机制,形成服务保障 |
(四)提升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 |
(五)丰富工作载体,提高服务实效性 |
三、建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衡量标准和评价反馈机制 |
(一)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衡量标准 |
(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评价与反馈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6)西部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论文结构 |
四、基本概念界定 |
第二章 西部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 |
一、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
三、西部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与成就 |
第三章 西部民族地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
一、西部民族地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特殊性 |
二、西部民族地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三、西部民族地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 |
第四章 西部民族地区政府能力提升与构建和谐社会 |
一、政府能力理论概述 |
二、西部民族地区政府能力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三、提升西部民族地区政府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第五章 西部民族地区正确处理族际政治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 |
一、族际政治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 |
二、西部民族地区族际政治关系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三、正确处理族际政治关系,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 |
第六章 西部民族地区公民政治参与与构建和谐社会 |
一、公民政治参与相关理论概述 |
二、西部民族地区公民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三、扩大少数民族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 |
第七章 结语 |
一、民主政治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是共生互动关系 |
二、发展人民民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
四、提升政府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
五、正确处理族际政治关系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
六、扩大少数民族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推进力量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综述 |
五、研究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七、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
第一节 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概述 |
二、人民警察发展历程的呼唤 |
三、人民警察性质的内在规定 |
第二节 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一、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政治保证 |
二、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构筑稳定的安全保障 |
三、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夯实良好的社会基础 |
第三节 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一、依法治国的内涵和要求 |
二、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是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应有之义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要求 |
第一节 树立科学执法的理念 |
一、人民警察树立科学执法理念的理性依据 |
二、人民警察树立科学执法理念的基本要求 |
第二节 提高民主执法的素质 |
一、人民警察提高民主执法素质的理论依据 |
二、人民警察提高民主执法素质的基本要求 |
第三节 加强依法执法的技能 |
一、人民警察加强依法执法技能的法理依据 |
二、人民警察加强依法执法技能的基本要求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现状 |
第一节 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现状 |
一、人民警察的公共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
二、人民警察的法律运用能力不高 |
三、人民警察的专业技能较弱 |
四、人民警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低 |
第二节 人民警察执法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人民警察自身素质不高 |
二、现行公安体制存在弊端 |
三、公安教育与培训体制存在问题 |
四、公安经费保障不力 |
五、警力严重不足 |
六、公安立法存在缺陷 |
七、人民警察绩效考核不合理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内容 |
第一节 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内容概述 |
第二节 公共服务能力 |
一、人民警察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必要性 |
二、人民警察公共服务能力的内涵 |
第三节 侦查能力 |
一、人民警察提升侦查能力的必要性 |
二、人民警察侦查能力的界定 |
三、人民警察侦查能力的构成 |
四、人民警察侦查能力的特点 |
五、人民警察侦查能力的分类 |
第四节 法律运用能力 |
一、人民警察提升法律运用能力的必要性 |
二、人民警察法律运用能力的构成 |
第五节 人际交往能力 |
一、人民警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必要性 |
二、人民警察人际交往能力概述 |
第六节 语言表达能力 |
一、人民警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
二、人民警察语言表达能力概述 |
第七节 擒拿格斗能力 |
一、人民警察提升擒拿格斗能力的必要性 |
二、人民警察擒拿格斗能力概述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途径 |
第一节 改革人民警察录用培养体制 |
一、改革人民警察的录用体制 |
二、改革人民警察的培养体制 |
第二节 加强人民警察正规化建设 |
一、人民警察正规化的涵义 |
二、加强人民警察正规化建设的构想 |
第三节 完善人民警察执法考核监督机制 |
一、构建科学规范的人民警察绩效考核体系 |
二、加强监督,依法治警,从严治警 |
第四节 转变人民警察执法理念 |
一、人民警察人性化执法的理论概述 |
二、人民警察人性化执法存在的误区 |
第五节 改善执法环境,树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 |
一、人民警察执法环境的现状 |
二、改善执法环境,树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内涵 |
一、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前提条件 |
(一)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
(二)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政治目标的相同性 |
(三)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奋斗经历的相似性 |
(四)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政治基础的共同性 |
(五)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思想基础的同一性 |
二、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理论依据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党关系的论述 |
(二) 列宁关于政党关系的论述 |
(三) 毛泽东关于政党关系的论述 |
(四) 邓小平关于政党关系的论述 |
(五) 江泽民关于政党关系的论述 |
三、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概念界定 |
(一) 世界上的政党与政党关系模式 |
(二) 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提出 |
(三) 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定义 |
四、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主要特征 |
(一) 一体多元的结构设计 |
(二) 协商民主的运行方式 |
(三) 非对称性的地位作用 |
(四) 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 |
第二章 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历程 |
一、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初步确立 |
(一) 民主党派历史性转变 |
(二) 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初步确立 |
(三) 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发展的帮助与引领 |
二、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重新定位 |
(一) 民主党派性质转变 |
(二) 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重新定位 |
(三) 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有效监督 |
三、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不断巩固 |
(一) 民主党派性质重塑 |
(二) 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不断巩固 |
(三)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和谐关系的制度化 |
四、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逐步完善 |
(一) 民主党派的进步性与广泛性 |
(二) 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逐步完善 |
(三) 中国和谐政党关系为新阶层提供政治参与的渠道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机制 |
一、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构成机制 |
(一) 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构成主体 |
(二) 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构成基础 |
(三) 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构成内容 |
(四) 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权力构成 |
二、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运行机制 |
(一) 通过信息沟通实现多种利益协调 |
(二) 通过政治协商实现科学民主决策 |
(三) 通过监督制约实现权力合理运行 |
三、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功能机制 |
(一) 解决贫富差距过大问题从而实现科学发展 |
(二) 扩展有效政治参与渠道从而维护政治稳定 |
(三) 化解社会利益矛盾冲突从而达到社会整合 |
(四) 发挥民主党派监督作用从而遏制腐败现象 |
四、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保障机制 |
(一) 人民政协为中国和谐政党关系搭建了桥梁 |
(二) 人民代表大会为和谐政党关系拓展了空间 |
(三) 行政司法机关为和谐政党关系提供了舞台 |
第四章 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现状 |
一、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比较优势 |
(一) 既保证了监督与制约又保持了团结与合作 |
(二) 既保证了稳定与秩序又保持了差异与活力 |
(三) 既保证了集中与效率又保持了协商与参与 |
二、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所面临挑战 |
(一) 满足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发展的客观要求 |
(二) 顺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需要 |
(三) 应对西方政党关系模式挑战的迫切需要 |
(四) 实现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互动的内在需要 |
三、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所存在问题 |
(一)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各自内部和谐问题有待提升 |
(二) 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同共产党建设还存在着差距 |
(三) 当代中国政党关系中协商民主的作用还需加强 |
第五章 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的发展 |
一、增进党内和谐促进和谐政党关系发展 |
(一) 增进党内和谐促进和谐政党关系发展的提出 |
(二) 增进党内和谐促进和谐政党关系发展的动因 |
(三) 共产党内部和谐对民主党派内部和谐的示范引领作用 |
(四) 增进共产党内部和谐促进和谐政党关系发展 |
(五) 增进民主党派内部和谐促进和谐政党关系发展 |
二、加强政党建设促进和谐政党关系发展 |
(一) 共产党执政能力与民主党派参政能力的彼此提升 |
(二) 共产党先进性教育与民主党派政治交接教育的双向互动 |
(三) 共产党反腐斗争与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相得益彰 |
(四) 学习型执政党建设与学习型参政党建设的相辅相成 |
三、通过协商民主促进和谐政党关系发展 |
(一) 协商民主是促进和谐政党关系发展的重要途径 |
(二) 通过协商民主推动共产党科学执政 |
(三) 通过协商民主增进民主党派参政能力 |
(四) 通过协商民主完善中国多党合作制度 |
(五) 人民政协在通过协商民主促进和谐政党关系发展中的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一) 论文选题背景和选题价值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概述 |
(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二)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 |
三、 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现实考察 |
(一)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取得的成就 |
(二)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存在的不足之处 |
(三) 影响党的执政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
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提高党执政能力的路径选择 |
(一) 坚持党的执政理念,推进理论创新 |
(二) 加强主体建设,优化执政主体 |
(三) 注重制度创新,健全执政体制 |
(四) 深化机构改革,规范党政关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研究生就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山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总体框架与主要内容 |
五、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上篇 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的历史演进与确立 |
第一章 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动力的科学揭示 |
一、历时视角考察: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论” |
二、现时视角考察:唯物史观历史“合力论” |
三、唯物史观中蕴含着“和谐发展”动力思想 |
第二章 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在实践中的历史演进 |
一、社会主义发展“矛盾动力论” |
二、社会主义发展“改革动力论” |
三、社会主义发展“创新动力论”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的最新形态:和谐发展 |
一、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的确立与基本内涵 |
二、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的主要特征 |
中篇 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的系统分析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主体性动力系统 |
一、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主体的构成及其功能 |
二、推动主体从事社会活动的主要动力因素 |
三、利益和谐是社会主义主体和谐发展的关键 |
第五章 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客体性动力系统 |
一、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根本性动力系统 |
二、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运行性动力系统 |
三、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激发性动力系统 |
第六章 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环境渗透性动力系统 |
一、自然环境的影响与社会主义和谐发展 |
二、国际环境的影响与社会主义和谐发展 |
下篇 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机制的健全 |
第七章 社会主义和谐发展主体动力机制的健全 |
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二、贯彻“四个”尊重方针,激发社会主体创造活力 |
三、加强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发挥党领导核心作用 |
第八章 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客体动力机制的健全 |
一、健全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社会良性运行机制 |
二、健全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主导机制 |
三、健全以利益协调为核心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 |
第九章 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内外合力机制的健全 |
一、和而不同: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
二、和谐共荣: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
参考文献 |
一、经典文献着作类 |
二、报纸杂志论文类 |
三、重要讲话文件类 |
笔者相关论着 |
后记 |
四、提高执政能力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研究[D]. 刘华超. 山东大学, 2021(11)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D]. 陈文林.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3]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研究[D]. 朱勇. 云南大学, 2018(01)
- [4]基于“四个自信”的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D]. 蒲恩灿. 西南大学, 2017(02)
- [5]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D]. 马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 [6]西部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D]. 王国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5)
- [7]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研究[D]. 伍玉功. 湖南师范大学, 2012(05)
- [8]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研究[D]. 董树彬. 吉林大学, 2012(08)
- [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D]. 徐文勇. 西南政法大学, 2012(07)
- [10]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D]. 黄红发.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9)
标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社会公平正义论文; 社会公平论文; 执政能力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