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论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社会化(论文文献综述)
周毅[1](2021)在《论信息服务专业性与社会性的互构及其价值》文中提出公共图书馆、公共档案馆等公共信息机构的信息服务正面临着外部竞争者的挑战,信息服务的专业性内涵需要创新,信息服务治理体系也需要重新构建。文章在界定信息服务的专业性与社会性等概念基础上,对信息服务专业性与社会性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及其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信息服务专业性与社会性互构的命题及其意义。从主体维度、运行维度和目标维度讨论了"互构"的含义,从公共信息机构信息服务专业性内涵的重建、信息服务模式的整合创新、对社会重大公共事件的应急响应与服务等方面研究了互构的意义,认为信息服务专业性与社会性的互构是实现信息服务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最后对推动信息服务专业性与社会性互构实现的主要途径进行了初步讨论。
仝年[2](2021)在《山东大学图书馆面向企业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质效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知识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各大高校也逐渐加快了信息文化建设及双一流建设的步伐,高校图书馆已经由基础的资源保存借阅服务逐步向深层次的信息服务、知识服务转型。高校图书馆利用馆藏的海量信息资源,向社会各界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等智库服务,不仅能够满足社会各界的信息咨询需求,帮助其解决相关发展问题,还能有效实现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升级,提高高校人力资源、馆藏资源的利用率,为高校图书馆发展新的价值增长点。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企业的信息咨询需求海量增加,虽然各类型的信息服务机构随之成立,但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由于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所有决策咨询需求,基于此,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优势向企业开展竞争情报服务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以“双一流”大学——山东大学为例,对山东大学面向企业提供竞争情报服务展开了一系列分析。首先,对该服务开展的若干动力因素进行深入探讨,确定此服务具有较多动力源和较高可行性之后,又采用SWOT分析法对该服务展开较为细致的优势分析、劣势分析、机会分析和威胁分析,并在SWOT分析基础之上得出山东大学图书馆面向企业开展竞争情报服务工作的未来发展战略。最后本文对发展战略进行了初步落实,即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搭建出服务体系框架并为服务的质效提升提出了几项有价值的建议。学者在研究企业竞争情报需求的基础上,深度融合山东大学图书馆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山东大学面向企业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发展规划,对高校图书馆竞争情报服务的个性化定制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马超[3](2021)在《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健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体系的一项重要策略,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馆藏资源,要顺应“书香社会”、“全民阅读”的大趋势,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目前,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社会公众对于图书阅读的需求也愈加旺盛,但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供给不足。康达学院图书馆根据馆藏的特色,尝试通过网络载体、线下开展活动等方式进行图书阅读推广,社会服务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通过调查发现,在提供社会化服务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如资源偏向专业化;服务受限;阅读宣传推广不到位;馆员参与社会社会服务动力不足等问题。原因在于图书馆经费不足;相对于读者对网络资源的获取而言,图书馆的时空成本较高;图书馆缺少与社会读者之间的联系,服务方式不多;激励机制不健全;相关法规制度缺失,社会服务缺乏推动力。因此,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和社会服务理论,康达学院图书馆要优化服务,必须加大经费获取,加强馆际合作;创新社会服务方式和图书推广手段;健全对馆员的激励机制;通过健全规章制度,形成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推动力。形成由政府主导管理协调、图书馆提供服务、媒体和企业提供服务载体的良好局面,以使高校图书馆能够真正发挥在培养公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水平中的重要作用。
钱敏[4](2020)在《2009至2018年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与高校图书馆研究的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从最早时期的藏书阁,到如今的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图书馆伴随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地进行自身建设并提供更广泛高效的服务。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在大范围下都属于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能够同时为科研和公众提供服务,在转化创新知识、保护文化遗产、强化公众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高校图书馆则担负着培养新一代祖国建设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在强化学生素质、营造育人氛围、知识交流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内对于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研究愈发丰富和深入。但纵观前人的研究,对于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比较较少,大多是从单一主体出发或者单一角度出发进行的研究。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有着自身的发展要点,但都属于图书馆研究的重要领域,我们不能把其割裂和对立起来研究,而应相互对应,用发展的角度去分析探讨。本文通过收集2009年至2018年图情领域的18个核心期刊上关于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论文数据,利用SATI、SPSS、Ucinet、Citespace和Excel软件,制出相关图表,从发文量、机构、作者、研究内容四个方面分析出近10年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异同点,并分析产生相异点的原因,总结相关问题和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以下这四个方面:其一,通过文献调研的方法,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从中发现问题,理清思路,搭建全文的研究框架。其二,通过各种工具将相关数据制成清晰的图表,从发文量、机构、作者、关键词和高被引文献这几个角度对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主题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其中关键词分析又分为频率、主题路径、聚类和突现这多个角度,得出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所分别具有的特征,为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对比分析提供依据。其三,根据前述的对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主题文献的计量分析结果,从发文量及趋势、机构、作者和研究内容四个方面分析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异同点,其中研究内容又分为了阅读推广、资源服务、读者服务和自身建设四个角度阐述,并进一步分析得到研究相异点出现的原因。其四,根据分析结果,总结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国外研究的差别,并提出对于后续研究的建议,主要包括重视公共图书馆研究、加强作者合作、开展有新意的阅读推广研究、加强技术运用研究等,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展望。本文在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公共图书馆研究和高校图书馆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与对比,为将来研究和发展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其研究结论能够为图书馆学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张燕[5](2020)在《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档案与记忆共生相长,恒久绵长。“社会记忆”现已成为学界共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域。社会记忆再生产属于一种普遍性社会现象,档案领域为其重要领域和典型场域。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是近几年档案学界出现的新课题,以探索档案记忆再生产内在机制、参与社会再生产发展规律为问题导向。本文引入档案记忆再生产这一新的研究视角,汲取档案学、信息科学、社会学、历史学、传播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营养,综合运用档案记忆理论、社会记忆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媒介传播理论等,从档案、人与社会的本质关系出发,深入阐释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内涵实质、运作过程与作用机理,从学理上就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进行抽象与分析,并以变革中的新媒体时代为研究背景与分析语境,探讨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转型发展与推进机制。本研究采用“档案记忆再生产”这一新范畴统摄多方面的档案实践,进一步提炼其概念、要素、结构、性质、功能、运行机理等,初步构建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理论分析框架。档案记忆表现为从中介切入的“刻写”的社会记忆形态。档案记忆再生产是行为、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融文本形式、内容、意义再生产于一体,经由生成、加工到消费的往复更新过程,实现档案记忆的累积、更新、展演、传播与共享。作为一项典型的记忆实践活动,档案记忆再生产以记忆传承、社会治理、文化认同三大社会功能的发挥,作用于整体社会记忆再生产和人类社会再生产。借鉴文件连续体模式,本文构建了档案记忆再生产参与社会记忆再生产的“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将既往受忽视的媒体要素纳入其中,从档案记忆社会化、社会记忆档案化两个维度突出加工性和往复更新性。结合实践考察,本研究探析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影响因素,以及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情境变化。档案记忆再生产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各个时空,从古至今呈现出由封闭、分散、单一走向开放、系统、多元的演变轨迹。档案记忆再生产受档案记忆系统内外多重因素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媒介技术等外部因素,以及档案记忆再生产主体、档案记忆制度、档案记忆资源等内部因素。步入快速演进的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深度嵌入社会结构,社会转型、国家治理、文化消费、媒体融合等社会情境的变化共同推动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发展。聚焦具体环节,本文深入解析档案记忆再生产在生成、加工、消费三方面的变化。档案记忆生成环境从传统、单一、单向度转向电子环境、竞争记忆场域和交互语境;生成主体从官方、精英走向民间、大众;生成对象从传统形态记忆转向数字记忆,并扩展到新媒体档案记忆、个体档案记忆。档案记忆加工目的趋向意义再生产,从注重史学研究到追求共享记忆;加工形态由文本到可视化,并以空间记忆和影像记忆为代表;加工方式转向数字化、叙事化、创意化、融合化。档案记忆消费主体由传统用户到数字消费者;消费对象从内容到注重情感、认同、价值等的意义消费,并成为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主要内容;消费方式转向数字化、个性化、品牌化、休闲化,消费途径趋向在线获取。本研究提炼概括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总体特征,探究这一转型对整体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实践推进机制。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在路径、取向、内容、方式、范围五方面,由单向性、生产性、凝固性、单一性、区域性转向多元化、消费性、流动化、融合化、全球化。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对整体社会记忆建构将产生多重影响,包括数字记忆迈向智能、媒体记忆加速融合、共享记忆趋向反思、社会记忆竞争加剧、社会记忆遗忘凸显。档案部门可从档案记忆再生产的主旨、主体、客体、中介、关系等维度,实施价值引导、协同参与、消费者培育、多维叙事、媒体融合和伦理约束等六大机制,提升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能级,促进社会记忆及整个社会再生产。研究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蕴涵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深度关切。当下媒体融合浪潮方兴未艾,对档案领域将持续产生重大影响。媒体不仅作为记忆中介,更作为重要的记忆机制作用于档案记忆再生产。本文将档案和档案工作视作一种社会建制,统摄于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论域,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实践活动的热点问题予以回应,从理论层面进行抽象与建构,在丰富档案记忆理论研究的同时,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工作转型发展具有现实启发意义。
张子君[6](2019)在《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模式分析》文中认为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为信息传递社会化服务是建设信息化校园的关键。因此,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不仅是为了满足校内师生知识获取的服务需求,也是为了服务社会民众知识的获取需求。论文阐述社会化信息服务的必要性,分析社会化信息服务的现存问题,探索社会化信息服务模式。
姜明光[7](2019)在《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进行了研究,在研究时,笔者根据高校图书馆具体开放程度,选择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三所高校的图书馆进行了调查,分别是黑龙江大学图书馆、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洛阳市科技图书馆),分别从三所高校图书馆的开放范围、开放规则、宣传措施、开放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网络调查,发现了政策不完善、共建共享意识不足、图书馆制度不完善、经费不足、社会化开放形式单一、馆员缺乏图书馆精神以及专业的知识等问题,提出了完善政策法规为社会化开放提供立法保障、加大图书馆宣传力度和增强开放意识、因地制宜有序展开工作、拓宽融资渠道、探索新型社会化开放、招募多种类型图书馆员工的对策。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的程度划分为三阶段,并选择代表高校,利用实地调查、访谈法以及网络调查,从高校图书馆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一些具体可操作实施的对策,切实解决高校图书馆在社会化开放的道路上的一些问题和难题。
李永明[8](2019)在《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图书馆是社会文化服务中心,其服务随着社会的变革、信息技术的进步、用户需求和行为的变化,经历了从文献服务到信息服务再到知识服务的发展历程。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知识存储、生产、应用和创新活动的重要机构,需要进一步做好以知识为基础和内容的知识服务,促使其由知识宝库转变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基础设施。图书馆知识服务是信息服务的深化和拓展,是精细化和专业化的信息服务,是图书馆融入用户情境,充分发挥馆员的知识和智慧,支持或辅助用户问题解决的活动过程。图书馆知识服务离不开用户参与,用户参与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核心要素。图书馆知识服务以用户为中心、融入用户情境、辅助或支持用户问题解决的这些特性,都要求用户参与到图书馆知识服务过程,以保证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顺利开展。已有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历史演变、研究历程、服务模式、实施对策等相关研究中,用户需求、用户情境、用户参与等用户因素被提及或被重视,但是缺乏系统的研究。国内外图书馆服务中有关用户参与的相关研究不断增多,但总体来看,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方面的研究甚少。为了促进图书馆积极吸引、鼓励、引导、协同用户参与知识服务,确保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顺利开展,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知识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本研究在文献梳理图书馆服务中用户参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明确了研究主题、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工具、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进一步深入探索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拓展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理论基础,以期为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分析典型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类型。本研究借助文献调研和网站调研分析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与开展情况,筛选典型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用户角色转变、用户价值转变和用户行为转变,细分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类型,结合图书馆知识服务流程,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与用户参与类型的映射,深入剖析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行为。结果表明,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类型可分为使用性参与、评估性参与和建设性参与;用户参与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核心要素,已经逐步融入图书馆知识服务过程,但是用户参与的深度、广度和强度都有待提升;图书馆可以根据知识服务流程寻求用户参与切入点,鼓励用户参与知识服务。第二,解释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探索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可为图书馆制定政策吸引、引导、鼓励用户参与知识服务提供依据。设计爬虫采集开放式虚拟社区有关用户参与主题的问答数据,借助质性分析工具Nvivo识别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结合文献调研,组织专家小组讨论,抽取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借助解释结构模型方法,通过建立邻接矩阵、计算可达矩阵、分解层级关系等一系列步骤,构建解释结构模型深入分析影响因素间的层级关系。综合上述分析,理清影响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识别出各层级主次要因素,对于进一步研究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激励机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研究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作用机理。综合相关理论,引入用户感知价值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影响假设模型,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设计问卷获取数据,利用SPSS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探索性分析,利用Amos验证假设模型,实证探索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影响路径和作用大小。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参与通过用户感知价值正向影响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不仅确立了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重要性和合理性,还丰富了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理论。第四,提出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作用机理是建立用户参与激励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及其逻辑关系是构建面向知识服务绩效的用户参与激励机制的依据。针对上述研究结论及启示,提出了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激励框架,并从角色定位、方式选择、氛围营造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图书馆吸引、鼓励、支持和引导用户参与知识服务提供参考。基于用户参与类型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作用机理,提出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激励对象定位,将用户融入知识服务过程。基于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促进用户参与的激励方式选择。鉴于情景因素对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重要影响,营造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激励氛围,集多种资源、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促进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上述研究结论不仅有力地支持了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丰富了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理论,还可以为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有利于促进图书馆正确鼓励、支持、引导用户参与知识服务。鉴于知识服务项目各有不同,本研究只是从整体情况考量,后续将关注不同知识服务项目中的用户参与,继续扩展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李蕾[9](2018)在《学术型社会化问答平台上答案质量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的获取学术信息的方式主要通过学术期刊、学术论文集或学术专着等,其质量情况可以较为容易的通过同行评议、论文或专着被引信息,出版社权威度等方式获取。随着社会化媒体的繁荣发展,出现了新兴的获取学术信息的方式,即通过一般社会化媒体网站(如论坛,微博,博客)或专门的学术型社会化媒体网站(如:ResearchGate.net,Academia.edu)来分享和获取学术信息。越来越多的学者表示愿意在社会化媒体上进行学术信息的分享和获取,因此,各类社会化媒体上存在着大量的学术型用户生成内容,但由于其上的学术信息缺乏同行评审,导致了社会化媒体上的学术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学者使用社会化媒体进行学术信息交流和获取的满意度,因此社会化媒体上的学术型用户生成内容的质量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化问答作为其中一种类型的社会化媒体平台,可以支持学者或是科研工作者通过提出学术相关问题和答案进行学术信息的交流。由于社会化问答具有成本低、交流快速、容易建立社会资本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青睐。ResearchGate问答(简称ResearchGate Q&A)平台就是当下最着名且拥有用户量最多的专门支持学者进行学术问答的社会化问答平台。现有丰富的研究在探索用户如何对社会化媒体上各类用户生成内容的质量进行评估。在对一般问答平台研究中,例如对Yahoo!Answer、百度知道等,用户如何评估其上答案的质量,以识别出高质量的答案,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话题。随着学术型问答平台的出现,其上的答案作为一种新型的用户生成内容,学者如何对其质量进行评估也需要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话题,而现有研究中缺乏对此问题的研究。本论文旨在填补这一空白。因此,本论文将以学术型社会化问答平台ResearchGate Q&A上的答案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通过两个阶段的一系列研究实现对此问题的研究。第一个研究阶段为问题发现与现状分析,包括两个子研究。首先,对ResearchGate Q&A上答案的客观特征进行分析,并将获取的ResearchGate Q&A上答案的客观特征与一般的问答平台上的答案客观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了一般问答平台上答案的客观特点与学术型问答平台上答案的客观特点存在很大的不同,并且学术型社会化问答平台上答案也拥有自身独有的客观特点。接着,在第一个研究阶段中,笔者试图只利用答案的客观特征预测出学者在ResearchGate Q&A上推荐的高质量答案,然而结果发现仅仅使用从答案本身特征出发的客观评价标准并不能准确的预测出答案质量。需要探索更为有效的答案质量评估的模型。第二个研究阶段为问题解决与模型构建,将直接从用户的角度获取其用于评价答案质量的各类主客观评价标准,实现构建更为准确的答案质量评估模型。此阶段包括三个子研究内容。首先,设计针对学者对学术型社会化问答平台上答案质量评估标准的问项。由于现有研究中没有提供针对学术型社会化问答平台上答案质量评估的标准,因此构建问项时首先通过对学者的调查,获取了其评价其学科领域答案时使用的评估标准,从而结合用户调查获取的评价标准和现有质量研究中提出的评价标准构建出了对学术型社会化问答平台上答案质量评估标准的问项。接着,通过对在ResearchGate Q&A上有实际推荐过高质量答案经验的学者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了学者对各个评价标准问项重要性程度的打分。本部分主要对问卷数据进行了基本的统计分析和评价标准模型构建。基本统计分析获取了学者用于评估学术型社会化问答平台上答案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并进一步利用差异性分析方法发现学者的人口统计特征和来自的学科会影响其对各个评价标准重要性程度的打分。另外,此部分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了综合各类主客观评价标准的用于评价学术型社会化问答平台上答案质量的评估模型。最后一部分研究内容是对上述获取的评价模型进行了验证。在限制外部影响因素的情况下,雇佣了尽可能具有相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学者对构建的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了本研究获取的模型可以有效的识别出质量较高的答案。本论文秉承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研究路线,对学者评估学术型社会化问答平台上答案质量进行了一系列较为完整的研究,弥补了现有研究中对此问题研究的缺乏。同时,本研究也为学术型社会化问答平台可以实现为学者推荐高质量的答案,完善平台高质量答案推荐机制提供支持。最终实现节省学者获取高质量的信息所需的时间,从而提高学者使用学术型社会化问答平台的满意度和学者科研工作效率,促进学术信息在社会化媒体上的交流分享。
付天松[10](2013)在《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文中提出图书馆学理论和图书馆工作,是学术性和实践性都很突出的一个领域。而图书馆学则既要有深厚的专业学术造诣,还要有勇于实践、善于探索的精神。图书馆学家的思想将会带动着图书馆学的发展趋势,对于图书馆的学科发展和事业发展,更有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推动性。本文依据《现代图书馆学理论》关于图书馆学家年代的划分情况,通过了解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的生平,基于中国知网、国家数字图书馆和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平台检索出每位图书馆学家的论着及其被引情况,进而梳理出三代图书馆学家对学科理论和实践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二、简论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社会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论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社会化(论文提纲范文)
(1)论信息服务专业性与社会性的互构及其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进展与问题提出 |
2 信息服务的专业性与社会性及其发展态势 |
2.1 如何理解信息服务的专业性 |
2.2 如何理解信息服务的社会性 |
2.3 信息服务专业性与社会性的现实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
3 信息服务专业性与社会性的互构及其意义 |
3.1 何为信息服务专业性与社会性的互构 |
1)主体维度。 |
2)运行维度。 |
3)目标维度。 |
3.2 信息服务专业性与社会性互构的意义 |
3.3 信息服务专业性与社会性互构的途径 |
4 结束语 |
(2)山东大学图书馆面向企业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质效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图书馆信息服务 |
2.2 竞争情报服务 |
2.3 资源基础理论 |
2.4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
2.5 生命周期理论 |
2.6 SWOT、PEST、波特五力分析 |
2.6.1 SWOT分析 |
2.6.2 PEST分析 |
2.6.3 波特五力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东大学图书馆竞争情报服务前景分析 |
3.1 服务开展的动力因素分析 |
3.1.1 企业发展的需求 |
3.1.2 社会大环境的推动 |
3.1.3 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
3.2 服务生命周期 |
3.3 SWOT分析 |
3.3.1 优势分析 |
3.3.2 劣势分析 |
3.3.3 机会分析 |
3.3.4 威胁分析 |
3.3.5 SWOT分析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竞争情报服务体系搭建 |
4.1 基于文献研究的服务层次初步搭建 |
4.2 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服务要素填充 |
4.2.1 确定研究问题 |
4.2.2 资料收集 |
4.2.3 服务要素编码与范畴化 |
4.2.4 饱和度检验 |
4.3 山东大学图书馆面向企业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整体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山东大学图书馆面向企业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促进策略 |
5.1 主动转变认识偏差 |
5.2 提高信息研究人员专业素养 |
5.3 建设竞争情报专题资源库,提升服务质效 |
5.4 以企业需求为中心,开展多样化服务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与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 |
2、公共服务社会化 |
3、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 |
(二)理论基础 |
1、公共产品理论 |
2、公共服务理论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调查研究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状调查 |
第一节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图书馆简介 |
第二节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基本情况 |
一、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图书馆阅读推广 |
二、文献资源检索服务 |
三、线下参与的社会活动 |
第三节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二、调查结果描述 |
第二章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
一、资源偏向专业化 |
二、服务不能很好满足社会需求 |
三、阅读宣传、推广不到位 |
四、馆员自身缺乏社会化服务意识 |
五、社会化服务的开展缺乏法规制度保障 |
第二节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经费限制馆藏资源的丰富程度 |
二、时空成本影响图书馆的服务方式 |
三、缺少与社会读者之间的联系 |
四、激励机制不健全 |
五、相关法规政策缺失 |
第三章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优化对策 |
第一节 加大经费获取,增强馆际合作 |
一、采取多种措施获取建设资金 |
二、增强高校图书馆之间的馆际合作 |
第二节 开展多种个性化社会化服务方式 |
一、设立自助借还机,减少空间与时间成本 |
二、借用“外卖文化”开展社会化服务 |
三、开放网络图书馆,建立虚拟图书馆 |
第三节 寻求更多的推广手段 |
一、设立专业的社会化服务部门加强与社会读者之间的联系 |
二、与公共图书馆合作阅读推广 |
第四节 健全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增强服务动能 |
第五节 健全法律规章制度,形成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推动力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康达学院图书馆2020 年馆藏纸质图书流通率 |
附录B 读者阅读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C 个人访谈提纲 |
附录D 个人访谈记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2009至2018年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与高校图书馆研究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对象、意义与方法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对象 |
1.1.3 研究意义 |
1.1.4 研究方法 |
1.2 研究路线和结构安排 |
1.3 本文贡献 |
2 研究综述 |
2.1 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 |
2.1.1 馆员培养 |
2.1.2 技术与实践应用 |
2.1.3 服务研究 |
2.2 我国高校图书馆研究 |
2.2.1 馆员培养 |
2.2.2 技术与实践应用 |
2.2.3 服务研究 |
2.2.3.1 社会化服务 |
2.2.3.2 校内服务 |
3 核心期刊论文的计量与对比 |
3.1 数据及工具 |
3.1.1 数据选择 |
3.1.2 分析工具及可视化工具 |
3.2 发文量情况 |
3.3 机构情况 |
3.4 作者情况 |
3.4.1 作者分布情况 |
3.4.2 作者合作情况 |
3.5 研究内容情况 |
3.5.1 关键词分析 |
3.5.1.1 频率分析 |
3.5.1.2 主题路径分析 |
3.5.1.3 相关及聚类分析 |
3.5.1.4 突现分析 |
3.5.2 高被引文献分析 |
3.5.3 研究内容对比分析 |
3.5.3.1 阅读推广 |
3.5.3.2 资源服务 |
3.5.3.3 读者服务 |
3.5.3.4 自身建设——移动图书馆 |
3.6 研究相异点原因分析 |
4 问题、差异与建议 |
4.1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4.1.1 对公共图书馆研究不够重视 |
4.1.2 作者之间合作不密切,未形成核心作者群 |
4.1.3 公共图书馆研究中对阅读推广的研究不深入 |
4.1.4 图书馆的自身建设研究进展缓慢 |
4.2 与国外研究的差异 |
4.2.1 我国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
4.2.2 我国图书馆技术运用研究不够充足 |
4.2.3 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研究较落后 |
4.3 关于后续研究的建议 |
4.3.1 重视公共图书馆研究,发挥公共图书馆价值 |
4.3.2 加强与作者的交流和合作,凝聚更多经验和智慧 |
4.3.3 设计有创意的阅读推广活动,开展有新意的推广研究 |
4.3.4 加强技术运用研究,提升图书馆开发水平 |
4.3.5 探寻合作机制,助力共建共享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概念与理论基础 |
1.2.1 主要概念 |
1.2.2 理论基础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1.1 国外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1.2 国内社会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2 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2.1 国外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2.2 国内数字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3 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3.1 国外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3.2 国内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理论阐释 |
3.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内涵 |
3.1.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双重维度 |
3.1.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实践表现 |
3.1.3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比较分析 |
3.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结构 |
3.2.1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形式、内容与意义 |
3.2.2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主体、客体与关系 |
3.2.3 档案记忆再生产之生成、加工与消费 |
3.3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性质与功能 |
3.3.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实践性质 |
3.3.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社会功能 |
3.4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运行机理 |
3.4.1 文件连续体模式的启示 |
3.4.2“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构建 |
3.4.3“太极图”式运行机理模型内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与转型情境 |
4.1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历史演变 |
4.1.1 古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
4.1.2 近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
4.1.3 现代档案记忆再生产 |
4.1.4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演变轨迹 |
4.2 档案记忆再生产的影响因素 |
4.2.1 档案记忆系统外部环境因素 |
4.2.2 档案记忆系统内部构成因素 |
4.2.3 档案记忆再生产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 |
4.3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的社会情境 |
4.3.1 新媒体时代社会转型的发展 |
4.3.2 新媒体时代国家治理的转变 |
4.3.3 新媒体时代文化消费的兴起 |
4.3.4 新媒体时代媒体融合的变革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生成转型 |
5.1 档案记忆生成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
5.1.1 档案记忆生成的内容与方式 |
5.1.2 档案记忆生成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
5.1.3 档案记忆生成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
5.2 档案记忆生成环境的转变 |
5.2.1 从传统环境到电子环境 |
5.2.2 从单一场域到竞争记忆场域 |
5.2.3 从单向语境到交互语境 |
5.3 档案记忆生成主体的转变 |
5.3.1 从官方走向民间 |
5.3.2 从精英走向大众 |
5.4 档案记忆生成对象的转变 |
5.4.1 从传统记忆到数字记忆 |
5.4.2 新媒体档案记忆的兴起 |
5.4.3 个体档案记忆的显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加工转型 |
6.1 档案记忆加工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
6.1.1 档案记忆加工的内容与类型 |
6.1.2 档案记忆加工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
6.1.3 档案记忆加工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
6.2 档案记忆加工目的的转变 |
6.2.1 传统史学研究的记忆转向 |
6.2.2 从公共记忆到共享记忆 |
6.3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转变 |
6.3.1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社会化 |
6.3.2 档案记忆加工主体的协同化 |
6.4 档案记忆加工形态的转变 |
6.4.1 档案记忆加工的视觉化转向 |
6.4.2 档案记忆加工之影像生产 |
6.4.3 档案记忆加工之空间生产 |
6.5 档案记忆加工方式的转变 |
6.5.1 档案记忆加工的数字化 |
6.5.2 档案记忆加工的叙事化 |
6.5.3 档案记忆加工的创意化 |
6.5.4 档案记忆加工的融合化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之消费转型 |
7.1 档案记忆消费与社会记忆再生产 |
7.1.1 档案记忆消费的过程与特点 |
7.1.2 档案记忆消费的记忆再生产性质 |
7.1.3 档案记忆消费的记忆再生产功能 |
7.2 档案记忆消费主体的转变 |
7.2.1 从传统档案用户到数字消费者 |
7.2.2 档案记忆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融合 |
7.3 档案记忆消费对象的转变 |
7.3.1 从档案记忆资源到记忆资本 |
7.3.2 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新动向 |
7.3.3 档案记忆资本化消费的边界 |
7.4 档案记忆消费方式与途径的转变 |
7.4.1 档案记忆的数字化消费成为基本方式 |
7.4.2 档案记忆的个性化消费成为重要方式 |
7.4.3 档案记忆的品牌化消费成为优选方式 |
7.4.4 档案记忆的休闲化消费成为新兴方式 |
7.4.5 档案记忆的在线消费成为主要途径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的转型影响与推进机制 |
8.1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总体特征 |
8.1.1 档案记忆再生产路径:单向性转向多元化 |
8.1.2 档案记忆再生产取向:生产性转向消费性 |
8.1.3 档案记忆再生产内容:凝固性转向流动化 |
8.1.4 档案记忆再生产方式:单一性转向融合化 |
8.1.5 档案记忆再生产范围:区域性转向全球化 |
8.2 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对社会记忆建构的影响 |
8.2.1 数字记忆迈向智能 |
8.2.2 媒体记忆加速融合 |
8.2.3 共享记忆趋向理解 |
8.2.4 社会记忆竞争加剧 |
8.2.5 记忆遗忘冲突凸显 |
8.3 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的推进机制 |
8.3.1 面向主旨的价值引导机制 |
8.3.2 面向生成、加工主体的协同参与机制 |
8.3.3 面向消费主体的消费者培育机制 |
8.3.4 面向客体的多维叙事机制 |
8.3.5 面向方式的媒体融合机制 |
8.3.6 面向关系的伦理约束机制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6)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模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的原则 |
2.1 校内师生优先满足原则 |
2.2 图书馆灵活性服务原则 |
3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的意义 |
4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的形式 |
4.1 改革传统借阅的服务形式 |
4.2 社会化信息共享的服务形式 |
4.3 社会化信息服务业务扶持服务形式 |
5 结语 |
(7)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的概述 |
2.1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的概念 |
2.2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的原则 |
2.2.1 以人为中心的原则 |
2.2.2 以本校为中心的原则 |
2.2.3 因地制宜的原则 |
2.3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3.1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的必要性 |
2.3.2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的可行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的现状调查 |
3.1 调查设计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工具 |
3.2 调查内容 |
3.2.1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范围调查 |
3.2.2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规则调查 |
3.2.3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宣传措施调查 |
3.2.4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制度调查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存在的问题 |
4.1 与高校图书馆相关的政策不完善 |
4.1.1 政策指导缺失导致馆员积极主动性不足 |
4.1.2 国家层面的政策不完善 |
4.2 共建共享的意识不足 |
4.2.1 固有思想的束缚 |
4.2.2 学校师生的过度担忧 |
4.3 图书馆制度不完善 |
4.3.1 三阶段的高校图书馆制度均不完善 |
4.3.2 社会读者权利和义务制度的缺失 |
4.4 社会化工作的经费不足 |
4.4.1 经费不足限制了社会化开放的程度 |
4.4.2 经费不足导致工作动力不足 |
4.5 社会化开放形式单一 |
4.6 馆员缺乏图书馆精神以及专业的知识 |
4.6.1 馆员普遍学历过低 |
4.6.2 馆员缺乏图书馆精神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政策法规为社会化开放提供立法保障 |
5.1.1 完善国家层次的法律 |
5.1.2 完善地方层次的法律 |
5.2 加大图书馆宣传力度和增强开放意识 |
5.2.1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工具 |
5.2.2 对馆员进行培训 |
5.3 因地制宜有序展开工作 |
5.3.1 根据实际制定有效的图书馆制度 |
5.3.2 定期对入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
5.4 拓宽经费渠道 |
5.4.1 国家和地方增加专项的拨款 |
5.4.2 设置专项基金 |
5.5 探索新型社会化开放 |
5.5.1 根据实际情况和公共图书馆加强合作 |
5.5.2 组织多种形式的合作 |
5.6 招募多种类型图书馆员工 |
5.6.1 招募具有高学历人才的图书馆馆员 |
5.6.2 从公共图书馆招募具有丰富经验社会化服务的员工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及创新点 |
6.2 本文研究工作的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知识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服务的发展趋势 |
1.1.2 用户参与已经引起了图书馆的重视 |
1.1.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用户参与有待探索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与工具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图书馆服务中用户参与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图书馆用户参与研究综述 |
2.1.1 基本文献计量分析 |
2.1.2 图书馆用户参与相关研究 |
2.1.3 图书馆服务用户参与相关研究 |
2.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研究述评 |
2.2.1 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述评 |
2.2.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研究价值 |
第3章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行为分析 |
3.1 图书馆知识服务及用户参与的内涵 |
3.1.1 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涵 |
3.1.2 用户参与的内涵 |
3.2 用户参与视角下的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调查 |
3.2.1 图书馆服务项目概况 |
3.2.2 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开展情况 |
3.2.3 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筛选 |
3.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价值分析 |
3.3.1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角色转变 |
3.3.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行为转变 |
3.3.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价值转变 |
3.4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行为类型 |
3.4.1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行为划分 |
3.4.2 知识服务项目与用户参与类型的交叉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 |
4.1 案例分析:来自知乎社区的用户参与影响因素启示 |
4.1.1 数据采集与分析工具选择 |
4.1.2 编码方式与过程 |
4.1.3 影响因素识别结果 |
4.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影响因素确立 |
4.2.1 知乎社区与既有文献用户参与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4.2.2 结合访谈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用户参与影响因素抽取 |
4.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影响因素结构关系分析 |
4.3.1 方法选择 |
4.3.2 分析过程 |
4.3.3 解释模型 |
4.4 研究结论与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用户参与行为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影响模型 |
5.1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5.1.1 理论模型 |
5.1.2 研究假设 |
5.2 实证分析 |
5.2.1 量表设计及数据采集 |
5.2.2 探索性分析 |
5.2.3 验证性分析 |
5.3 研究结论与启示 |
5.3.1 研究结论 |
5.3.2 研究启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用户参与激励机制 |
6.1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构建 |
6.1.1 激励机制与知识服务绩效的关系 |
6.1.2 面向知识服务绩效的激励机制 |
6.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对象定位 |
6.2.1 使用性参与角色定位 |
6.2.2 评估性参与角色定位 |
6.2.3 建设性参与角色定位 |
6.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方式选择 |
6.3.1 面向认知的激励方式 |
6.3.2 面向情感的激励方式 |
6.3.3 面向动机的激励方式 |
6.4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氛围营造 |
6.4.1 用户参与的平台氛围营造 |
6.4.2 用户参与的互动氛围营造 |
6.4.3 用户参与的合作氛围营造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局限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图书馆知识服务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2 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影响调查问卷 |
附录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判别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
(9)学术型社会化问答平台上答案质量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学术型社会化媒体网站的使用与研究 |
1.1.2 用户对信息质量评估的研究 |
1.1.3 学者对学术型答案质量评估存在的不同之处 |
1.2 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研究工作综述 |
1.3.1 社会化问答上答案质量评估研究 |
1.3.2 信息质量评估研究 |
1.4 总体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对象-ResearchGate Q&A |
1.4.2 研究设计指导 |
1.4.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研究问题 |
1.4.4 研究方法 |
1.4.5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论文的章节安排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社会化问答 |
2.1.1 在线问答服务 |
2.1.2 社会化问答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其运行机制 |
2.2 学术型信息 |
2.2.1 传统的学术型信息 |
2.2.2 社会化媒体上的学术型信息 |
2.3 信息质量评估 |
2.3.1 信息质量评估概念 |
2.3.2 信息质量评估模型 |
2.3.3 信息质量评估方法 |
2.4 信息质量评估标准 |
2.4.1 信息质量评估标准概念 |
2.4.2 质量评价标准之间的关系 |
2.4.3 质量评估标准归类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学术型社会化问答平台上答案客观特征 |
3.1 获取答案客观特征的研究流程 |
3.2 问答数据收集 |
3.3 答案客观特征分析理论框架模型 |
3.4 内容分析过程及其可靠性 |
3.5 答案的客观特征结果 |
3.5.1 答案基本情况概述 |
3.5.2 答案客观特征 |
3.5.3 答案中提供的资源类型 |
3.6 与一般问答平台上答案特征的对比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4 高质量答案的客观特征及其可预测性 |
4.1 高质量答案的客观特征及其可预测性的研究流程 |
4.2 高质量学术型答案的客观特征分析理论框架 |
4.3 问答数据收集 |
4.4 特征提取 |
4.5 数据分析 |
4.5.1 有序逻辑回归分析 |
4.5.2 答案质量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选择 |
4.6 高质量答案的客观特征及其可预测性结果 |
4.6.1 答案客观特点与其质量的关系 |
4.6.2 各学科下答案客观特点与其质量的关系 |
4.6.3 各类型问题下答案客观特点与质量的关系 |
4.6.4 高质量答案预测结果 |
4.7 本章节研究讨论 |
4.7.1 学术型高质量答案与一般问答平台上的高质量答案客观特征的差异 |
4.7.2 学科对同行评议的高质量答案客观特征影响 |
4.7.3 问题类型对同行评议的高质量答案客观特征影响 |
4.7.4 质量预测效果低的原因讨论 |
4.8 本章小结 |
5 学术型问答平台上答案质量评估标准的问卷测度项设计 |
5.1 答案质量评估标准的问项设计研究流程 |
5.2 用户调查中的问答数据集获取和过滤 |
5.3 用户调查流程设计 |
5.4 用户调查结果的内容分析流程 |
5.5 用户调查获取的评价标准及其类别 |
5.5.1 评价学术型答案质量的标准类别 |
5.5.2 评价学术型答案质量的标准 |
5.6 学术型答案质量评价标准的问卷测度项设计 |
5.6.1 评价标准问项设计原则 |
5.6.2 评价标准问项 |
5.7 本章小结 |
6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与评估标准模型的构建 |
6.1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与评估标准模型构建流程 |
6.2 问卷调查问项设计 |
6.3 问卷数据获取 |
6.3.1 预调查 |
6.3.2 问卷修改 |
6.3.3 正式调查 |
6.3.4 问卷回收与预处理 |
6.4 问卷调查数据基本统计分析结果 |
6.4.1 样本中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统计 |
6.4.2 各评价标准条目的基本统计分析 |
6.4.3 差异性检验 |
6.5 学术型问答平台上答案质量评估标准模型构建 |
6.5.1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6.5.2 主成分分析确定评价标准和权重 |
6.6 本章小结 |
7 学术型社会化问答平台上答案质量评估模型验证 |
7.1 学术型问答平台上答案质量评估模型验证 |
7.2 评估者选择 |
7.3 评估对象选择 |
7.3.1 评估对象所属问题的选择 |
7.3.2 被评估答案的选择 |
7.4 评估数据收集过程 |
7.5 评估结果分析及模型验证 |
7.5.1 数据统计分析 |
7.5.2 模型验证结果 |
7.6 本章小结 |
8 学术型社会化问答平台上答案质量评估研究结论启示 |
8.1 对学术型问答平台上答案质量评估研究的必要性 |
8.1.1 学者评价学术型问答平台上答案质量的新标准 |
8.1.2 学者评价各评价标准重要性程度的不同之处 |
8.1.3 影响学术型问答平台上答案质量评价的外部因素 |
8.2 对学术型问答平台上答案质量评估研究的应用价值 |
8.2.1 构建学术型答案质量评估模型的实际应用价值 |
8.2.2 对国内构建学术型社会化问答平台设计的启示 |
8.3 学术型问答平台上答案质量评估研究对其它相关研究的启示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总结 |
9.2 研究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ResearchGate Q&A学者评估各个评价指标重要性的调查问卷 |
附录B: 不同影响因素下各个评价标准重要性程度的差异性分析结果 |
附录C: 用于模型验证的问题及其答案中英文对照 |
附录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10)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2 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1.1 沈祖荣的论着 |
2.1.2 胡庆生的论着 |
2.1.3 刘国钧的论着 |
2.1.4 洪有丰的论着 |
2.1.5 戴志骞的论着 |
2.1.6 袁同礼的论着 |
2.1.7 李小缘的论着 |
2.1.8 杜定友的论着 |
2.1.9 杨昭惁的论着 |
2.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2.1 桂质柏的论着 |
2.2.2 裘开明的论着 |
2.2.3 马宗荣的论着 |
2.2.4 查修的论着 |
2.2.5 皮高品的论着 |
2.2.6 周连宽的论着 |
2.2.7 吕绍虞的论着 |
2.2.8 张遵俭的论着 |
2.2.9 严文郁的论着 |
2.2.10 毛坤的论着 |
2.2.11 汪应文的论着 |
2.2.12 汪长炳的论着 |
2.2.13 钱亚新的论着 |
2.2.14 柳诒徵的论着 |
2.2.15 万国鼎的论着 |
2.2.16 王云五的论着 |
2.2.17 王献唐的论着 |
2.2.18 王重民的论着 |
2.2.19 张秀民的论着 |
2.3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3.1 彭斐章的论着 |
2.3.2 佟曾功的论着 |
2.3.3 鲍振西的论着 |
2.3.4 赵世良的论着 |
2.3.5 郑莉莉的论着 |
2.3.6 赵琦的论着 |
2.3.7 孙云畴的论着 |
2.3.8 陈誉的论着 |
2.3.9 周文骏的论着 |
2.3.10 朱天俊的论着 |
2.3.11 张琪玉的论着 |
2.3.12 黄宗忠的论着 |
2.3.13 谢灼华的论着 |
2.3.14 白国应的论着 |
2.3.15 陈光祚的着作 |
2.3.16 倪波的论着 |
2.3.17 金恩晖的论着 |
2.3.18 吴慰慈的论着 |
2.3.19 肖自力的论着 |
2.3.20 谭祥金的论着 |
2.3.21 杜克的论着 |
2.3.22 黄俊贵的论着 |
2.3.23 辛希孟的论着 |
2.3.24 沈迪飞的论着 |
2.3.25 张德芳的论着 |
2.3.26 钟守真的论着 |
2.3.27 侯汉清的论着 |
2.3.28 徐引篪的论着 |
2.3.29 左恭的论着 |
2.3.30 胡耀辉的论着 |
2.3.31 丁志刚的论着 |
2.3.32 杨威理的论着 |
2.3.33 阎立中的论着 |
2.3.34 孟广均的论着 |
2.3.35 黄长着的论着 |
2.3.36 刘湘生的论着 |
本章小结 |
3 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1.1 沈祖荣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2 胡庆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3 刘国钧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4 洪有丰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5 戴志骞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6 袁同礼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7 李小缘的论着被引情况 |
3.1.8 杜定友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9 杨昭惁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10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
3.1.1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
3.1.12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
3.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2.1 桂质柏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2 裘开明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3 马宗荣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4 查修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5 皮高品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6 周连宽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7 吕绍虞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8 张遵俭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9 严文郁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0 毛坤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1 汪应文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2 汪长炳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3 钱亚新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4 柳诒徵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5 万国鼎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6 王云五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7 王献唐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8 王重民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9 张秀民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20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
3.2.21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
3.2.2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
3.3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3.1 彭斐章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 佟曾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 鲍振西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4 赵世良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5 郑莉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6 赵琦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7 孙云畴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8 陈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9 周文骏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0 朱天俊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1 张琪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2 黄宗忠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3 谢灼华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4 白国应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5 陈光祚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6 倪波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7 金恩晖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8 吴慰慈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9 肖自力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0 谭祥金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1 杜克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2 黄俊贵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3 辛希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4 沈迪飞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5 张德芳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6 钟守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7 侯汉清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8 徐引篪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9 左恭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0 胡耀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1 丁志刚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2 杨威理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3 阎立中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4 孟广均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5 黄长着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6 刘湘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7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
3.3.38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
3.3.39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
本章小结 |
4 总结 |
4.1 三代图书馆学家思想的异同点 |
4.2 三代图书馆学家对后人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简论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社会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论信息服务专业性与社会性的互构及其价值[J]. 周毅.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1(12)
- [2]山东大学图书馆面向企业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质效提升策略研究[D]. 仝年. 山东大学, 2021(02)
- [3]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优化研究[D]. 马超.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4]2009至2018年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与高校图书馆研究的对比分析[D]. 钱敏. 南京大学, 2020(02)
- [5]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D]. 张燕. 上海大学, 2020(02)
- [6]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模式分析[J]. 张子君.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9(12)
- [7]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开放研究[D]. 姜明光.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8]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研究[D]. 李永明.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9]学术型社会化问答平台上答案质量评估研究[D]. 李蕾.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6)
- [10]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D]. 付天松. 黑龙江大学, 201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