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癸二酰异羟肟酸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配体的量化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1](2020)在《氟碳铈矿与萤石浮选分离的量化计算及试验研究》文中认为稀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氟碳铈矿是一种重要的稀土氟碳酸盐矿物,浮选是工业上分离氟碳铈矿和脉石矿物常用的选矿方法。氟碳铈矿与萤石等含钙盐类矿物表面性质及可浮性相近,二者浮选分离难度较大。研究氟碳铈矿和萤石浮选分离药剂及作用机理对提高稀土矿浮选分离效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首先通过Gaussian软件分别建立了浮选药剂辛基羟肟酸(OHA)、油酸(OA)、乙二胺四乙酸(EDTA)以及三者的Ca/Ce离子络合物的结构模型,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泛函和SDD赝势基组对以上构型的几何优化、电荷分布、前线分子轨道构成等电子结构参数进行计算,并计算了EDTA络合溶解转化Ca/Ce-OHA的反应吉布斯自由能,最后通过Ca/Ce-OHA沉淀及EDTA络合溶解转化试验、红外光谱和浮选验证了量化计算结果。量化计算及Ca/Ce-OHA沉淀的EDTA络合溶解转化试验结果表明:与OA阴离子相比,OHA阴离子具有更强的给电子能力及反应活性,且与Ca2+/Ce3+离子之间的结合能大小顺序为OHA-Ce>OA-Ce>OA-Ca>OHA-Ca,可以判定OHA更容易与金属Ce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结构。同时,OHA与Ca2+/Ce3+离子的反应生成物以络合物Ce(OHA)(OH)2、Ca(OHA)(OH)为主要形式存在,且Ce(OHA)(OH)2络合物的稳定性大于Ca(OHA)(OH);由于Ca2+与配体EDTA拥有更好的配位能力,生成物Ca(EDTA)2-具有更加稳定的结构,进而确定EDTA优先与Ca(OHA)(OH)反应生成可溶性的Ca(EDTA)2-。矿物浮选分离试验表明:OHA对氟碳铈矿浮选具有较高的捕收能力及选择性,而EDTA对萤石具有显着的选择性抑制效果,对氟碳铈矿影响较小。EDTA用量从0增加到2×10-3mol/L时,氟碳铈矿和萤石的分离系数由1.18提升至12.66,分离效果较好,所得结论与量化计算结果一致。量化计算与试验研究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新型稀土矿物浮选药剂的研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更可以用于对比评价不同药剂对稀土矿物的浮选性能,为今后稀土矿浮选药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杨凯[2](2019)在《新型螯聚物的制备及其捕集重金属的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工业活动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由重金属引起的水污染已成为全球化问题。重金属因其毒性、持久性、不可生物降解性以及生物积累性等特点,使得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成为世界各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之一,寻求新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和更为高效的重金属废水处理剂也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旨在开发高效、实用的重金属废水处理剂,使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更为简单卓效。壳聚糖具有环境相容性好、可再生、资源丰富以及高度可降解性等优点,在水处理领域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论文在对课题组先前合成的新型重金属捕集剂O-黄原酸化壳聚糖(XCTS)性能补充研究的基础上,合成了新型螯合聚合物O-黄原酸化-N-苄基壳聚糖(RXCTS),其重金属捕集性能进一步提升;此外,论文还采用丙烯酰胺为主要原料,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将重金属离子的强配位基团二硫代羧基引入到丙烯酰胺分子链中制成小分子螯合剂,再将其聚合制备出接枝效果更好的新型螯合聚合物聚二硫代羧基化丙烯酰胺(PDTAM)。RXCTS与PDTAM均具有重金属螯合沉淀和絮凝沉降的双重效能,对废水中的重金属表现出优异的捕集性能,同时亦可去除水中的浊度。本文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RXCTS和PDTAM的最佳制备条件,并借助元素分析、红外分析、核磁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以实验室配制的重金属水样为处理对象,通过絮凝实验法分别考察了RXCTS和PDTAM的重金属捕集性能、除浊性能等;并对RXCTS和PDTAM的溶液特性、存放稳定性、螯合絮体形态特征、螯合絮体的稳定性、重金属回收性能以及实际重金属废水处理性能等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RXCTS的最佳制备条件为:NaBH4与CTS物质的量之比为1.5:1、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0.5 h。PDTAM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接枝反应中,AM质量浓度为3%,反应物比例[n(NaOH):n(CS2):n(AM)]为2:2:1,预反应温度T1为35℃,预反应时间t1为60min,主反应温度T2为50℃,主反应时间t2为150 min;聚合过程中,引发剂AIBI投加量为0.24 g,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8 h。红外分析谱图表明,RXCTS分子链上不仅含有黄原酸基,还含有仲胺基,它们均可与重金属离子发生螯合、配位等作用;PDTAM经红外与核磁分析也均表明其分子链上成功接枝了二硫代羧基,且经激光光散射法测得PDTAM重均分子量Mw约为3.5×104,表明小分子盐被成功聚合。RXCTS与PDTAM均属于两性聚电解质,RXCTS在蒸馏水和自来水中的等电点pHiep分别为3.3和3.0;PDTAM在蒸馏水和自来水中其等电点pHiep分别为4.0和1.6。在相同RXCTS/PDTAM投加量下,重金属去除率通常随体系pH值的降低而减小,但在较低pH值下,增大投药量亦可获得理想的去除效果;体系中共存浊度对RXCTS/PDTAM捕集重金属离子的影响不尽相同,有促进有抑制,但金属离子大多对浊度的去除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共存有机配位剂对重金属的捕集也存在一定影响,主要取决于共存体系中配位基团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包含配位竞争(抑制)和类聚效应(促进)。RXCTS不仅可用于去除无氧化性的重金属离子,对于水中的氧化性重金属离子Mn(VII)和Cr(VI)也具有良好的去除性能。对于初始浓度为25 mg/L的水样,在RXCTS投加量为210 mg/L、pH值为6.0时,总Mn去除率可达100%;RXCTS投加量为480 mg/L、pH值为5.0时,Cr(VI)和总Cr去除率分别可达98.8%和96.6%。PDTAM对单一金属离子体系和混合金属离子体系中的重金属均有良好的捕集效果。在混合体系中,PDTAM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依次为Cu(II)(29)Pb(II)(29)Cd(II)(29)Mn(II)(29)Ni(II)。测得其螯合常数分别为6.76×1011、5.64×1011、3.38×1011、8.55×1010、5.96×1010,表明螯合物稳定性依序为PDTAM-Cu(29)PDTAM-Pb(29)PDTAM-Cd(29)PDTAM-Mn(29)PDTAM-Ni。PDTAM对实际废水的处理效果也较为理想,且成本低于传统中和沉淀法。螯合絮体的扫描电镜显示不同种类的螯合絮体其形貌各异,但絮体表面均较为粗糙且有明显的堆积和粘附现象,表明高分子链的吸附架桥功能在絮凝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絮体稳定性不仅与螯合物稳定性、浸出液酸碱度密切相关,也与絮体形貌有着较大关联。总体而言,RXCTS与PDTAM对多种重金属离子均具有良好的捕集性能,且重金属大多皆可有效回收,产品适用性良好,在酸性及高浊条件下也可实现较高的重金属去除效率。因此,RXCTS与PDTAM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张青春[3](2018)在《锕系元素钚、铀配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能源生产和原子武器的蓬勃发展,锕系元素,尤其是钚(PuⅣ)和铀(UⅥ)引发的环境和人体健康问题需要持续关注。由于突发事件(包括核事故和自然灾害)和核武器测试引起的锕系元素泄漏和扩散,经呼吸道、食道、伤口等进入人体,造成急性放射损伤、化学毒性和长期辐照影响,进而在沉积部位诱发癌变。锕系元素内沾染的处理通常应用促排配体与锕系元素形成稳定水溶性配合物,以加快其排出速度。开发低毒高效的促排配体成为促排治疗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儿茶酚胺和羟基吡啶酮作为铁载体配位子单元,具有低毒性、高螯合能力等优点,基于铁载体子单元设计、合成低毒高效配体成为目前主流的研究思路而受到持续关注,但是在该思路下设计、合成的配体普遍忽视了锕系元素内辐照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对人体的损伤。因此本文紧跟促排配体传统的研究思路,以儿茶酚胺配位单元为基础设计、合成高螯合能力和选择性的锕系离子促排配体。同时将儿茶酚胺和羟基吡啶酮配体键连到具有“自由基海绵”之称的[60]富勒烯上,制备得到系列兼具螯合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双功能新型[60]富勒烯基配体,并对目标产物的合成、结构性质、抗氧化性能和螯合能力等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以儿茶酚胺为配位单元,设计、合成得到四类12种新型配体,利用NMR、UV-Vis、FTIR和MS等表征手段对合成过程中间体和目标产物结构进行表征,表征结果与预期结构一致。(2)采用DPPH自由基法对配体L1-3H2、L4-6H6和L7-12H4的抗氧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配体L1-3H2的抗氧化效率(AE)值分别为181、172和160,配体L4-6H6的AE值分别为228、256和240,配体L7-12H4的AE值分别为446、417、455、450、424和442,该系列配体的AE值远低于抗坏血酸的4940,仍处于较低水平,并探讨了其抗氧化作用机理。采用电位滴定和光谱滴定方法对配体L1-3H2、L4-6H6和L7-12H4的螯合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配体L4-6H6的质子化常数log K4H、log K5H和log K6H的平均值均低于儿茶酚的log K2H,主要是因为目标配体中的酰胺基团负诱导效应和酰胺基团与邻位羟基形成分子内氢键降低了苯环电子云密度,提高了配体的酸性,有利于质子的解离。配体L4-6H2的p FeⅢ值明显低于具有紧凑分子骨架的Me CAM和Enterobactin,表明具有柔性烷基链骨架的三儿茶酚胺配体具有更大的配位空穴,不能对离子半径较小的FeⅢ进行完美的螯合,因此L4-6H6对FeⅢ具有较低的p FeⅢ值。同时配体L6H6的p FeⅢ值低于配体L4-5H6,表明更长柔性烷基链骨架的配体具有更大的配位空穴,对FeⅢ的螯合能力更低。但是对离子半径更大的PuⅣ,该系列具有柔性烷基骨架的三儿茶酚胺配体,能实现对PuⅣ配位的灵活性,从而对PuⅣ具有更高的螯合性能。配体L7-12H6的log K3H和log K4H的平均值均低于儿茶酚的log K2H,同样是因为目标配体中的酰胺基团负诱导效应和酰胺基团与邻位羟基形成了分子内氢键降低了苯环电子云密度,提高了配体的酸性,有利于质子的解离。配体L7-12H4的p UO2Ⅱ值显着高于四齿的Bis-Me-3,2-HOPO和六齿的TMA(2Li-1,2-HOPO)2,该结果超出预期可能是因为平面的配体结构对UO2Ⅱ的配位环境具有很好的预构造能力,能很好的匹配UO2Ⅱ的配位环境。同时所有配体的p ZnⅡ值显着的低于广谱螯合剂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羧酸(DOTA)和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表明儿茶酚胺类配体对生物体内重要的二价金属离子螯合能力较差,对锕系离子具有选择性螯合能力。(3)本文基于[60]富勒烯设计、合成两类13种新型[60]富勒烯基配体,探讨了其合成反应机理,对合成过程的中间体和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表征结果与预期结构一致。配体(19a-g)的水溶性达到105-163 mg cm-3的较高水平,多个儿茶酚胺和羟基吡啶酮配位单元的引入解决了[60]富勒烯的水溶性问题。通过DPPH自由基法对配体(19a-g)的自由基清除速率研究结果显示,其一级反应速率(k1)值均达到5.5×10-2 min-1左右,比文献已报道的[60]富勒烯衍生物的k1值高一个数量级。通过模拟元素CeⅢ的荧光滴定对配体(19a-g)的螯合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其条件稳定常数(log Ka)值分别为5.30、5.82、5.94、5.15、5.74、6.11和5.97,表明该系列配体对模拟元素CeⅢ具有一定螯合能力。本文通过引入多个儿茶酚胺和羟基吡啶酮解决了[60]富勒烯水溶性问题,实现了[60]富勒烯基配体兼具螯合和抗氧化性能的双功能设想。
谭鑫[4](2017)在《钨锡矿物螯合捕收剂靶向性分子设计及其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细粒黑钨矿、锡石难浮,白钨矿难选一直是困扰钨锡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难题,长久以来高选择性浮选捕收剂的开发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进步和现代浮选药剂分子设计理论的发展,本课题提出基于黑钨矿、白钨矿、锡石及其主要脉石矿物萤石、方解石的矿物晶体结构特征和表面化学特性,通过钨锡螯合捕收剂的构效关系分析和药剂定量构效关系模型的建立,运用量子化学计算、分子轨道理论和基团电负性理论进行钨锡矿物浮选螯合捕收剂的靶向性分子设计,设计并合成了用于白钨矿等含钙矿物浮选分离的新型二酰亚胺羟肟酸和用于黑钨矿、锡石浮选的α-羟基不饱和膦酸螯合捕收剂。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对合成产品进行表征,并进行浮选性能测试,采用量子化学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对捕收剂与矿物的吸附、浮选作用机理进行了验证。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采用固体能带理论、量子化学理论以及分子轨道理论探讨矿物晶体结构对表面性质的影响,并具体分析了黑钨矿、白钨矿、锡石、萤石和方解石的矿物晶体结构特征和表面化学特性。结果表明,锡石和黑钨矿表面能带中导带底端主要由其表面金属原子的部分电子轨道贡献,Sn原子和Mn/Fe原子为这两者矿物表面的活性原子。白钨矿与萤石、方解石中质点主要通过离子键作用,矿物表面具有相同的活性质点钙离子,矿物表面性质相近。晶体结构特征差异导致了两类矿物浮选捕收剂靶向性分子设计的差异,黑钨矿、锡石只需寻找与矿物表面活性原子具有特定键合作用的极性官能团;白钨矿的选择性捕收剂则需要更多考虑药剂空间结构与矿物表面结构的空间锁钥匹配。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分子轨道理论和基团电负性理论分析常见钨锡螯合捕收剂的极性基和非极性基结构对捕收剂反应活性、浮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羟肟酸适宜作为白钨矿选择性的捕收剂,而膦酸基是适宜的黑钨、锡石捕收剂极性基官能团。非极性基碳链长度、碳链异构对捕收剂分子反应活性影响不大,但对分子疏水性、分子表面积等物化参数影响较大,分子中存在环状结构或者双键,在非极性基官能团邻位引入不同基团会对捕收剂分子的性能产生较大影响。利用定量构效关系研究(QSAR)方法分别研究羟肟酸以及有机膦酸类捕收剂对钨锡矿物与萤石的分离选择性。采用遗传算法,样品容量为18,采用快速分子描述符及量子化学描述符成功建立羟肟酸对白钨-萤石分离选择性的QSAR模型。最终获得最优模型为以选择性指数II为活性参数的模型5,模型相关系数R2和预测系数Rev2则分别为0.900和0.852,采用留一法交互验证模型的相关系数R2为0.929,外部验证平均绝对偏差0.146,模型的可靠性及预测能力较佳。模型结果表明,羟肟基中羟基氧原子电荷和与捕收剂的电荷密度和库仑势空间分布相关的角动量参数是影响羟肟酸选择性的关键因素,非极性基中存在苯环和双键有利于增加羟肟酸的选择性。有机膦酸因数据分布不合理,无法建立有效QSAR模型。基于上述研究的结果结合现代浮选药剂的分子设计理论,设计并合成了用于含钙矿物浮选分离的三种新型结构的二酰亚胺羟肟酸捕收剂:6-邻苯二甲酰亚胺基已基羟肟酸(BHHA);6-(2,3-萘二甲酰亚胺基)已基羟肟酸(NHHA);6-邻环己烷二甲酰亚胺基己基羟肟酸(HHHA);以及用于黑钨、锡石浮选的新型不饱和膦酸捕收剂—1-羟基,2-甲基,2-烯辛基膦酸(HEPA)。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对这些捕收剂产品进行表征,并对比研究其量子化学参数。通过纯矿物浮选实验、与苯甲羟肟酸的浮选对比实验以及实际矿石浮选实验考察新型螯合捕收剂的浮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新型二酰亚胺羟肟酸都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对白钨矿的捕收力强,对萤石和方解石的捕收能力稍差。三种新型羟肟酸的选择性大小顺序为NHHA>BHHA>HHHA。以NHHA作为浮选捕收剂,通过添加水玻璃、CMC以及柠檬酸等抑制剂能够有效提高白钨矿和萤石、方解石的分选效率,而硝酸铅能够有效活化被抑制的白钨矿,提高白钨矿的浮选回收率。HEPA比苯乙烯膦酸具有更宽的pH操作范围,和对黑钨、锡石更强的捕收能力,是一种高效的黑钨、锡石细粒浮选捕收剂。NHHA和HEPA新型捕收剂分别用于某白钨和锡石细泥的实际矿石浮选,皆取得不错的指标。运用浮选实验、动电位测试以及红外光谱测试,结合浮选溶液化学理论、量子化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分析,探究新型螯合捕收剂吸附浮选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膦酸主要通过单阴离子与矿物表面锡原子发生化学吸附,膦酸与锡石吸附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高度相符。药剂的空间锁钥-匹配原理很好的解释了三种二酰亚胺羟肟酸对白钨矿选择性好、以及NHHA选择性优于BHHA和HHHA的原因。
葛睿[5](2013)在《DBDCT初步毒代动力学、神经毒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二-(4-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DBDCT)是一种典型的R2SnL2型有机锡类化合物,大量资料表明,此类有机锡化合物可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但具体机制不明,有待进一步研究。本实验第一部分拟建立生物样品中锡含量的检测方法,确定DBDCT毒代动力学参数,确定大鼠暴露于毒剂量DBDCT的组织分布,并证明DBDCT可以透过血脑屏障,从而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拟通过动物在体实验和神经细胞体外培养两条途径研究DBDCT引起神经毒性的作用,并对可能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1)建立原子荧光光谱法(AFS)检测血浆及组织匀浆中锡含量的方法,并采用AFS测定大鼠单次毒剂量(15mg/kg)静脉注射DBDCT后的毒代动力学参数及组织分布,初步判断DBDCT是否可以通过血脑屏障产生神经系统影响;(2)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多次静脉注射DBDCT后的血清及脑组织生化指标;(3)观察大鼠多次静脉注射DBDCT前后体重的变化,并用HE染色检测主要组织脏器的病理学改变,确定主要毒性靶器官和毒性产生的可能原因;(4)通过TUNEL和Westernblot技术,研究大鼠多次静脉注射DBDCT后脑组织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初步明确DBDCT产生神经毒性的机制;(5)以PC12细胞为体外神经毒性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测定染毒后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通过光镜、荧光染色和电镜等方法观察细胞核形态的变化,以PI/AnnexinV-FITC双染检测细胞染毒后的凋亡率,DNALadder方法检测细胞染毒后凋亡的特异性条带,用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从而证实DBDCT通过诱导细胞凋亡产生神经毒性;(6)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PC12细胞染毒前后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的变化;以流式细胞术测定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及活性氧(ROS)的变化,通过Westernblot分析Bax、Bcl-2、Cyt-c、caspase-3、caspase-9、p-JNK及p-p38等蛋白表达,进一步确证DBDCT通过多个信号转导通路诱导凋亡,产生神经毒性。结果:(1)建立了定量准确,精密度高,操作方便的检测血浆及组织匀浆中锡含量的AFS;测定了大鼠单次毒剂量静脉注射DBDCT后毒代动力学参数:分布半衰期t1/2α为49.977min、消除半衰期t1/2β为1.260min、表观分布容积Vc为8.201(μg/mL)/(mg/kg)、曲线下面积AUC为56.073(mg/kg)min、清除率Cl为0.297μg/mL/min/(mg/kg);大鼠单次毒剂量静脉注射后DBDCT可迅速分布到各组织,但锡浓度维持时间较短,肾上腺中锡浓度最高,其余组织中锡浓度相似,脑组织中能检测到少量锡元素,注射后两小时内维持0.10μg/g以上水平;(2)大鼠多次静脉注射DBDCT后,血清中AST、ALT、ALP、GGT、STB、BUN及CRE均显着升高(p<0.01),脑组织中SOD及GSH-Px显着降低(p<0.01),而MDA显着增高(p<0.01);(3)大鼠多次静脉注射DBDCT后,前三周体重虽有增加,但增长缓慢,最后一周称重时体重不增反降,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染毒组动物肝脏均被膜增厚,部分出现肝细胞嗜酸性变,核固缩等病理改变,部分脑组织也出现神经细胞结节状增生及皮质部分神经细胞变性等病理改变;(4)大鼠多次静脉注射DBDCT后对脑组织进行TUNEL染色,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染毒组大鼠大脑皮质中的细胞核大量呈现圆形和不规则形,棕染且着色深,凋亡指数AI极显着增高,从8.26±1.25%增加到30.3±1.94%(p<0.01),Westernblot实验结果显示染毒组蛋白Bax表达增加,蛋白Bcl-2的表达显着减少,Bax/Bcl-2比值从0.767上升至2.842,且蛋白caspase-3及caspase-9均出现显着地剪切条带;(5)MTT法测定DBDCT暴露24h后PC12细胞IC50值为4.110μmol/L,通过光镜、荧光染色和电镜观察到DBDCT染毒后PC12细胞呈现凋亡细胞所特有的形态学特征,PI/AnnexinV-FITC双染显示随DBDCT染毒剂量的增大和暴露时间的延长,PC12细胞的凋亡率显着增加(p<0.05),琼脂糖凝胶电泳中可见凋亡特征性改变的DNA梯形带,RT-PCR实验可见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caspase-8、caspase-9、NF-κB、Fas、Fas-L及Cty-c的表达均发生显着变化(p<0.05,p<0.01);(6)PC12细胞暴露于不同染毒剂量DBDCT不同时间后,caspase-3和caspase-9的活性显着增加(p<0.05,p<0.01),随着DBDCT染毒剂量的增加和暴露时间的延长,△Ψm显着下降,ROS的生成明显增多,蛋白Bcl-2的表达下凋,蛋白Bax表达上调,线粒体内蛋白Cyt-c含量显着下降,胞质中蛋白Cyt-c含量明显增加,蛋白caspase-3及caspase-9均出现越来越显着地剪切条带,p-JNK和p-p38的表达逐渐增加,且均有明显量效和时效关系(p<0.01)。结论:(1)AFS适用于测定血液及组织样品中锡的含量,大鼠单次静脉注射DBDCT后血中锡浓度随时间变化符合二室模型,分布迅速,锡浓度维持时间较短,在主要组织器官中不易蓄积,DBDCT可以透过血脑屏障,因此可能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2)DBDCT影响大鼠体重增长和一般生长发育,改变大鼠血清中多种生化指标,表现出显着地肝脏及肾脏毒性;(3)DBDCT降低大鼠脑组织中抗氧化系统的活性,增强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一定程度上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对大鼠脑组织神经系统造成损害;(4)DBDCT能够诱导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株发生凋亡,作用机制可能是氧化应激及DNA损伤;Bcl-2家族、线粒体凋亡途径及MAPK信号转导通路均参与到DBDCT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中,揭示DBDCT通过多途径诱导神经细胞凋亡从而产生神经毒性。
张宝元,钟宏[6](2010)在《羟胺法合成羟肟酸类捕收剂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对羟肟酸类捕收剂的浮选机理、羟胺法合成羟肟酸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介绍和分类;在考察醇、醇/水、水溶液和乳液4种肟化反应介质下工艺特点的同时,详细阐述了羟胺法改进工艺的研究进展;针对羟胺法的工艺特点和羟肟酸分子构效关系,提出了羟胺法合成羟肟酸的发展趋势。
张妍[7](2007)在《新型半乳糖和甘草次酸衍生的手性酮及含异恶唑环和苯并咪唑环类异羟肟酸的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主要包含两部分工作。第一部分;研究了D-半乳糖及甘草次酸衍生物的手性酮催化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第二部分;研究了新型的含异恶唑和苯并咪唑杂环的异羟肟酸PDF抑制剂。烯烃的环氧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通过环氧化物的选择性开环和官能团转化反应,可以合成许多有价值的手性化合物和天然产物,特别是光学活性的环氧化物在天然产物和药物合成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寻找有效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体系是有机化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可以在各种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体系中进行,但这些配合物都有各自的局限性,每一类体系只适合某一类烯烃,且药物合成中许多金属化合物是禁用的。因而无金属的手性催化剂引起广泛的注意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手性酮参与的烯烃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常用的氧化剂是价格低廉的过氧硫酸氢钾(KHSO5,商品名;Oxone),手性酮与KHSO5可原位产生手性二氧杂环丙烷,后者无论是对富电子烯烃还是贫电子烯烃都是一种很有效的有机氧化剂,它能快速实现反应并且后处理简单。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了两类手性酮催化剂;一类是D-半乳糖衍生的2-位手性酮,一类是甘草次酸的衍生物。首次将半乳糖和甘草次酸的衍生物用于催化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这两类手性酮原料价廉易得,且活性位在环上,具有较强的刚性;特别是D-半乳糖衍生的2-位手性酮,活性位(酮基)邻位有吸电子基(OR),活性中心取代基大,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半乳糖衍生的手性酮Ⅰ经过7步反应得到,分别将1,3,4,6-位羟基保护起来,最后将2-羟基氧化。在重要中间体苯基3,4-O-异丙叉(异亚丙基)β-D-半乳糖苷的合成中,首次使用Ⅰ2/对甲苯磺酸以及Ⅰ2/樟脑磺酸作共催化剂,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反应时间短,后处理简单。两类手性酮催化剂共10个,用于催化烯烃的环氧化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pH值、溶剂等反应条件对反应选择性的影响。两类催化剂均取得了中等程度的对映选择性(40%e.e.)。研究发现降低反应温度对两类催化剂的选择性影响不大却能降低反应收率。pH值升高利于反应收率和选择性的提高。半乳糖衍生的手性酮Ⅰ中异头位含苯氧基的化合物的催化效果优于含苯硫基的化合物的催化效果,而且在反应条件下化合物的稳定性也好一些。抗感染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导致耐药菌大量增生和蔓延,日益严重的细菌耐药性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这就使新结构和新作用机制抗生素的开发成为非常迫切的问题。肽脱甲酰化酶(Peptide deformylase,PDF)是细菌生长过程中蛋白质合成所必需的一个酶,但在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中并不需要,因此成为令人感兴趣的新的抗菌药物作用靶点。PDF抑制剂类抗生素是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外新兴起的一个研究热点,因为PDF作为抑菌靶点的生化过程很明确,其晶体结构和活性部位也已经比较清楚,所以PDF抑制剂的研究具有较好的前景。我们选取PDF抑制剂作为研究课题,设计并合成新的化合物,希望能够发现新型结构的先导化合物。本文以含有苯并噻唑和吲哚的异羟肟酸类化合物为先导化合物,根据它们的构效关系和与PDF受体结合的原理,设计并合成了一类新型的含有异恶唑类异羟肟酸衍生物和含有苯并咪唑杂环的异羟肟酸衍生物。前者以取代的苯甲醛为起始原料,以改进的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了芳香环取代的异恶唑类中间体化合物,进而通过氧化、酯化、羟胺化等数个步骤得到最终目标产物;后者以腈基乙酸乙脂和对位取代的苯胺为原料合成所需要的取代苯并咪唑乙酸乙酯,然后用盐酸羟胺在碱性条件下与酯反应得目标化合物。通过6到7步的反应,共合成两种异羟肟酸化合物20个,包括含异恶唑环的化合物15个、含苯并咪唑环的化合物5个,全部为新化合物,在各类化合物的合成中,共合成各类中间体约70个。用1HNMR、ESI-MS、IR和元素分析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对含异恶唑环和苯并咪唑环抑制剂的体外抑菌实验显示多数化合物有一定的抑菌、降糖效果。
杨静武,李培凡,丁峰,张姝明,贾永金,王瑾玲[8](2003)在《癸二酰异羟肟酸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配体的量化计算》文中研究说明报道了癸二酰异羟肟酸及其Cu( ),Co( ),Ni( )和Zn( )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利用红外光谱进行了结构推测.对配体进行量化计算的结果表明,羰基氧、羟基氧是可能的配位原子,与结构推测结果相吻合.
二、癸二酰异羟肟酸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配体的量化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癸二酰异羟肟酸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配体的量化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氟碳铈矿与萤石浮选分离的量化计算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氟碳铈矿浮选的研究现状 |
1.2 稀土矿浮选药剂作用机理的研究现状 |
1.2.1 稀土矿捕收剂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
1.2.2 稀土矿抑制剂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
1.3 量子化学方法在矿物浮选中的研究与应用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2 量子化学理论与计算方法 |
2.1 量子化学理论简介 |
2.2 量化计算方法 |
2.2.1 半经验方法 |
2.2.2 从头算方法 |
2.2.3 密度泛函(DFT)方法 |
2.2.4 其它方法 |
2.3 基组 |
2.4 前线分子轨道理论 |
2.5 布局分析 |
2.5.1 Mulliken电荷分析 |
2.5.2 NBO电荷分析 |
2.6 使用软件介绍 |
2.6.1 Gaussian软件介绍 |
2.6.2 Notepad++软件介绍 |
3 矿样、试剂及试验方法 |
3.1 矿样采集与制备 |
3.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3.3 试验方法 |
3.3.1 总有机碳分析检测 |
3.3.2 红外光谱测试 |
3.3.3 金属离子浓度测试 |
3.3.4 纯矿物浮选试验 |
4 Ca~(2+),Ce~(3+)与不同阴离子捕收剂作用的量子化学研究 |
4.1 两种捕收剂的药剂结构 |
4.1.1 油酸捕收剂 |
4.1.2 辛基羟肟酸捕收剂 |
4.1.3 两种捕收剂的性能对比 |
4.2 两种捕收剂与Ca~(2+)/Ce~(3+)离子作用的量化计算 |
4.2.1 优化后的几何构型 |
4.2.2 自然键轨道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氟碳铈矿和萤石与抑制剂EDTA作用的量子化学研究 |
5.1 EDTA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
5.2 EDTA与 Me-EDTA的结构优化 |
5.2.1 计算方法与基组的选择 |
5.2.2 优化后的几何构型 |
5.2.3 Me-EDTA的几何构型参数 |
5.3 Me-EDTA络合物的前线轨道分析 |
5.3.1 分子轨道理论 |
5.3.2 Me-EDTA络合物的前线轨道分布 |
5.4 吉布斯自由能变的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6 氟碳铈矿与萤石浮选分离的试验研究 |
6.1 M-OHA络合与M-EDTA转化实验 |
6.1.1M-OHA络合反应实验 |
6.1.2 M-OHA络合沉淀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6.1.3 EDTA溶解M-OHA实验 |
6.2 矿物浮选分离试验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2)新型螯聚物的制备及其捕集重金属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意义 |
1.2 论文研究内容 |
1.3 论文创新点 |
1.4 螯合絮凝法处理重金属废水 |
1.4.1 螯合絮凝的作用机理 |
1.4.2 重金属螯合剂的分类 |
1.4.3 高分子螯合聚合物的制备 |
1.5 壳聚糖和丙烯酰胺聚合物 |
1.5.1 壳聚糖和丙烯酰胺聚合物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
1.5.2 壳聚糖絮凝剂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
1.5.3 聚丙烯酰胺类高分子絮凝剂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
2 O-黄原酸化壳聚糖对重金属的捕集性能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XCTS的制备 |
2.2.3 模拟水样的配制 |
2.2.4 絮凝实验 |
2.2.5 絮体的表征 |
2.2.6 絮体稳定性 |
2.2.7 重金属回收 |
2.2.8 XCTS与 Fe(Ⅲ)的复配絮凝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XCTS对金属离子去除的选择性 |
2.3.2 XCTS对 Mn(Ⅱ)的去除 |
2.3.3 XCTS对 Ni(Ⅱ)的去除 |
2.3.4 XCTS对 Pb(Ⅱ)的去除 |
2.3.5 XCTS和 Fe(Ⅲ)复配除Cd(Ⅱ) |
2.4 本章小结 |
3 O-黄原酸化-N-苄基壳聚糖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XCTS的制备 |
3.2.3 RXCTS的制备 |
3.2.4 RXCTS的结构表征 |
3.2.5 RXCTS的基本性质 |
3.2.6 模拟水样的配制 |
3.2.7 絮凝实验 |
3.2.8 絮体的表征 |
3.2.9 絮体稳定性 |
3.2.10 重金属回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RXCTS的制备与表征 |
3.3.2 RXCTS溶液性质 |
3.3.3 RXCTS对 Mn(Ⅶ)的去除 |
3.3.4 RXCTS对 Cr(Ⅵ)的去除 |
3.4 本章小结 |
4 聚二硫代羧基化丙烯酰胺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PDTAM的制备 |
4.2.3 PDTAM的表征 |
4.2.4 PDTAM的基本性质 |
4.2.5 模拟水样的配制 |
4.2.6 絮凝实验 |
4.2.7 螯合常数的测定 |
4.2.8 絮体的表征 |
4.2.9 絮体稳定性 |
4.2.10 重金属回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DTAM的制备与表征 |
4.3.2 PDTAM溶液性质 |
4.3.3 PDTAM的除Cu(Ⅱ)性能 |
4.3.4 PDTAM的除Pb(Ⅱ)性能 |
4.3.5 PDTAM的除Ni(Ⅱ)性能 |
4.3.6 PDTAM的除Cd(Ⅱ)性能 |
4.3.7 PDTAM的除Mn(Ⅱ)性能 |
4.3.8 PDTAM对金属离子去除的选择性 |
4.3.9 PDTAM处理实际重金属废水 |
4.3.10 经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锕系元素钚、铀配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儿茶酚胺类配体的研究进展 |
1.2 羟基吡啶酮类配体研究进展 |
1.3 水溶性[60]富勒烯衍生物制备和抗氧化性能研究进展 |
1.4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论文研究内容 |
2 儿茶酚胺类配体的合成研究 |
2.1 引言 |
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3 三儿茶酚胺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
2.3.1 实验部分 |
2.3.2 合成结果与讨论 |
2.4 双儿茶酚胺丙二酸酯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
2.4.1 实验部分 |
2.4.2 合成结果与讨论 |
2.5 双儿茶酚胺丙二酰胺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
2.5.1 实验部分 |
2.5.2 合成结果与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3 儿茶酚胺类配体的螯合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三儿茶酚胺配体的螯合性能研究 |
3.2.1 实验部分 |
3.2.2 螯合性能结果与讨论 |
3.3 双儿茶酚胺配体的螯合性能研究 |
3.3.1 实验部分 |
3.3.2 螯合性能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儿茶酚胺类配体的抗氧化性能及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三儿茶酚胺配体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
4.2.1 实验部分 |
4.2.2 抗氧化性能结果与讨论 |
4.3 双儿茶酚胺配体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
4.3.1 实验部分 |
4.3.2 抗氧化性能结果与讨论 |
4.4 抗氧化作用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5 [60]富勒烯基配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5.3 亚甲基[60]富勒烯双儿茶酚胺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
5.3.1 实验部分 |
5.3.2 合成结果与讨论 |
5.4 [60]富勒烯基多儿茶酚胺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
5.4.1 实验部分 |
5.4.2 合成结果与讨论 |
5.5 [60]富勒烯基多羟基吡啶酮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
5.5.1 实验部分 |
5.5.2 合成结果与讨论 |
5.6 [60]富勒烯基配体的合成机理 |
5.6.1 亚甲基[60]富勒烯双儿茶酚胺配体的合成机理 |
5.6.2 [60]富勒烯基多儿茶酚胺/羟基吡啶酮配体的合成机理 |
5.7 [60]富勒烯基多儿茶酚胺/羟基吡啶酮配体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
5.7.1 实验部分 |
5.7.2 抗氧化性能研究结果与讨论 |
5.8 [60]富勒烯基多儿茶酚胺/羟基吡啶酮配体螯合性能研究 |
5.8.1 实验部分 |
5.8.2 螯合性能研究结果与讨论 |
5.9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结论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 部分化合物核磁图谱 |
(4)钨锡矿物螯合捕收剂靶向性分子设计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 |
1.2 钨锡资源浮选利用技术现状 |
1.2.1 白钨矿浮选 |
1.2.2 黑钨矿及锡石浮选工艺 |
1.2.3 黑白钨共生矿石浮选 |
1.3 常见钨锡浮选药剂 |
1.3.1 常见黑钨、锡石捕收剂 |
1.3.2 常见白钨矿捕收剂 |
1.3.3 钨锡螯合捕收剂 |
1.3.4 钨锡浮选调整剂 |
1.3.5 组合药剂 |
1.4 浮选药剂设计理论与量子化学 |
1.4.1 浮选药剂分子设计理论的发展概况 |
1.4.2 现代浮选药剂分子设计方法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的意义 |
第2章 试验原料、设备与方法 |
2.1 矿样 |
2.2 试剂与仪器 |
2.3 试验研究方法 |
第3章 钨锡矿物晶体结构及表面性质 |
3.1 矿物晶体量子化学研究方法 |
3.1.1 计算参数选择 |
3.1.2 构建表面的模型参数影响 |
3.1.3 表面解离对表面结构及性质的影响 |
3.1.4 矿物的各向异性 |
3.2 黑钨矿晶体结构及表面电子结构性质 |
3.2.1 黑钨矿的晶体结构 |
3.2.2 黑钨矿(010)解理面的能带图 |
3.2.3 (010)解理面的部分原子偏态密度图 |
3.2.4 (010)解理面的电子差分密度图 |
3.3 锡石晶体结构及表面电子结构性质 |
3.3.1 锡石的晶体结构 |
3.3.2 锡石(100)解理面的能带图 |
3.3.3 锡石表面羟基化 |
3.4 白钨矿晶体结构及表面电子结构性质 |
3.4.1 白钨矿的晶体结构 |
3.4.2 白钨矿(001)解理面电子结构性质 |
3.4.3 离子溶出、羟基钙吸附对矿物表面电子结构性质的影响 |
3.4.4 铅离子取代对矿物表面电子结构性质的影响 |
3.5 萤石、方解石晶体结构及表面电子结构性质 |
3.5.1 萤石、方解石的晶体结构 |
3.5.2 方解石、萤石的能带及态密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常见钨锡螯合捕收剂的结构与性能 |
4.1 极性基种类与矿物作用的价键因素 |
4.1.1 极性基团的Mulliken电荷分布 |
4.1.2 价键因素的分子轨道理论法 |
4.1.3 价键因素的基团电负性法 |
4.1.4 捕收剂极性基对浮选的影响 |
4.2 非极性基对捕收剂活性的影响 |
4.2.1 非极性基直链长度对羟肟酸活性的影响 |
4.2.2 碳链异构对羟肟酸活性的影响 |
4.2.3 苯环邻取代基对羟肟酸活性的影响 |
4.2.4 直链邻取代基对羟肟酸活性的影响 |
4.2.5 不饱和度对羟肟酸活性的影响 |
4.3 非极性基对捕收剂与钨锡矿物吸附能的影响 |
4.4 吸附能与浮选性能之间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羟肟酸、有机膦酸捕收剂QSAR模型的建立 |
5.1 质量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及遗传算法 |
5.1.1 质量定量构效关系QSAR理论的发展历程 |
5.1.2 数据收集 |
5.1.3 活性参数的选择 |
5.1.4 分子结构参数的选择 |
5.1.5 模型稳健性和预测能力检验/模型验证 |
5.1.6 遗传算法 |
5.2 羟肟酸白钨-萤石分离选择性的QSAR模型 |
5.2.1 羟肟酸白钨-萤石选择性指数Ⅰ和Ⅱ |
5.2.2 选择性指数Ⅰ-快速分子描述符参数模型 |
5.2.3 选择性指数Ⅰ-综合模型 |
5.2.4 选择性指数Ⅱ-综合模型 |
5.2.5 模型预测能力差异分析 |
5.3 羟肟酸对锡石-萤石分离选择性的QSAR模型 |
5.3.1 羟肟酸锡石-萤石分离选择性指数Ⅰ和Ⅱ |
5.3.2 选择性指数Ⅰ-快速描述符分子模型 |
5.3.3 选择性指数Ⅰ-量子化学描述符模型 |
5.3.4 选择性指数Ⅰ-综合模型 |
5.3.5 选择性指数Ⅱ-综合模型 |
5.4 有机膦酸锡石-萤石分离选择性的QSAR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型螯合捕收剂的分子设计、合成与表征 |
6.1 新型螯合浮选药剂分子设计的基本原理 |
6.1.1 亲固基的选择 |
6.1.2 非极性基团的选择 |
6.1.3 新型螯合羟肟酸的分子设计 |
6.1.4 新型螯合有机膦酸分子设计 |
6.1.5 设计捕收剂的选择性预测 |
6.2 新型螯合捕收剂的合成 |
6.2.1 酰胺基羟肟酸的合成方法 |
6.2.2 有机膦酸的合成方法 |
6.3 新型螯合捕收剂的表征 |
6.3.1 新型捕收剂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检测 |
6.3.2 新型捕收剂的核磁共振 |
6.4 新型羟肟酸捕收剂的量子化学性能 |
6.4.1 新型羟肟酸的电荷参数 |
6.4.2 新型羟肟酸的量化参数和拓扑参数 |
6.4.3 新型羟肟酸的空间结构参数 |
6.5 新型有机膦酸捕收剂的量化性能 |
6.5.1 膦酸类捕收剂的结构分析 |
6.5.2 膦酸螯合捕收剂的电荷分析 |
6.5.3 膦酸螯合捕收剂的前线轨道分析 |
6.6 本章小节 |
第7章 新型捕收剂的浮选性能 |
7.1 二酰亚胺羟肟酸对含钙纯矿物的浮选行为 |
7.1.1 二酰亚胺基羟肟酸对白钨矿的浮选 |
7.1.2 新型酰胺基羟肟酸对萤石的浮选 |
7.1.3 新型酰胺基羟肟酸对方解石的浮选 |
7.1.4 双酰亚胺羟肟酸与苯甲羟肟酸对含钙矿物的浮选行为对比 |
7.2 不同调整剂对NHHA羟肟酸浮选纯矿物的影响 |
7.2.1 水玻璃对浮选的影响 |
7.2.2 Na_2SiF_6对浮选的影响 |
7.2.3 六偏磷酸钠对浮选的影响 |
7.2.4 CMC(羧甲基纤维素)对浮选的影响 |
7.2.5 柠檬酸对浮选的影响 |
7.2.6 活化剂硝酸铅对浮选的影响 |
7.2.7 小节 |
7.3 新型捕收剂NHHA对白钨-萤石实际矿石的浮选实验 |
7.3.1 捕收剂种类对比实验 |
7.3.2 开路实验 |
7.3.3 闭路实验 |
7.4 新型有机膦酸捕收剂对黑钨矿、锡石的浮选行为 |
7.4.1 有机膦酸对锡石的浮选 |
7.4.2 有机膦酸对黑钨矿的浮选 |
7.4.3 有机膦酸对萤石的浮选 |
7.5 不饱和膦酸对实际矿石的浮选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新型螯合捕收剂与矿物的相互作用 |
8.1 HEPA对锡石矿物的捕收行为 |
8.1.1 膦酸捕收剂对锡石的捕收活性差异 |
8.1.2 膦酸捕收剂对锡石表面动电位影响 |
8.1.3 膦酸捕收剂与锡石的红外光谱 |
8.1.4 膦酸捕收剂HEPA对锡石的浮选行为 |
8.2 膦酸类螯合捕收剂的对锡石矿物表面的作用 |
8.2.1 膦酸捕收剂与锡石表面的吸附过程 |
8.2.2 非极性基对于浮选的影响 |
8.3 膦酸与锡石作用的分子力学及分子动力学模拟 |
8.3.1 矿物表面-浮选药剂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简介 |
8.3.2 膦酸与锡石吸附模型的分子力学构型优化 |
8.3.3 膦酸与锡石吸附模型分子动力学模拟及溶液环境模拟 |
8.4 二酰亚胺羟肟酸对含钙矿物的选择吸附行为的量化研究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作者简介 |
(5)DBDCT初步毒代动力学、神经毒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DBDCT毒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
引言 |
一、 生物样品中锡测定方法的确立 |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 实验结果及结论 |
3 实验讨论 |
4 小结 |
二、 大鼠单次静脉注射DBDCT的毒代动力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 实验结果及结论 |
3 实验讨论 |
4 小结 |
三、 大鼠静脉注射DBDCT的组织分布研究 |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 实验结果及结论 |
3 实验讨论 |
4 小结 |
四、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DBDCT在大鼠体内神经毒性研究 |
引言 |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 实验结果及结论 |
3 实验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BDCT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
引言 |
一、 DBDCT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及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 实验结果及结论 |
3 实验讨论 |
4 小结 |
二、 DBDCT对PC12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 实验结果及结论 |
3 实验讨论 |
4 小结 |
三、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羟胺法合成羟肟酸类捕收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羟肟酸类捕收剂与矿物的作用机理 |
2 羟胺法合成原理和方法 |
2.1 合成原理 |
2.2 合成方法 |
2.2.1 酰氯-羟胺法 |
2.2.2 酯-羟胺法 |
2.2.3 羧酸-羟胺法 |
3羟胺法改进工艺的研究进展 |
3.1羟肟化反应介质的选择 |
3.1.1醇介质 |
3.1.2醇/水介质 |
3.1.3水溶液介质 |
3.1.4乳液介质 |
3.2酯-羟胺法的改进工艺 |
3.3酰氯-羟胺法的改进工艺 |
4羟胺法合成羟肟酸发展前景 |
4.1合成工艺的发展方向 |
4.1.1提高羟胺利用率 |
4.1.2优化合成条件 |
4.1.3合成工艺与浮选作业的契合 |
4.2新型羟肟酸的构效关系研究 |
4.2.1羟肟酸构效关系建模 |
4.2.2增长疏水基团链长 |
4.2.3开发邻位取代芳香族羟肟酸 |
(7)新型半乳糖和甘草次酸衍生的手性酮及含异恶唑环和苯并咪唑环类异羟肟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新型D-半乳糖衍生的手性酮催化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 |
1.1 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 |
1.1.1 手性金属配合物催化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 |
1.1.2 有机催化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 |
1.2 新型手性酮催化剂的设计 |
1.3 实验部分 |
1.3.1 仪器与药品 |
1.3.2 D-半乳糖衍生的手性酮的合成 |
1.3.3 手性酮(Ⅰ)催化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 |
1.4 结果与讨论 |
1.4.1 D-半乳糖衍生的手性酮的合成 |
1.4.2 手性酮(Ⅰ)催化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 |
1.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甘草次酸衍生的手性酮催化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 |
2.1 甘草次酸衍生物的合成 |
2.2 手性酮(Ⅱ)催化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新型含异恶唑环和苯并咪唑环的异羟肟酸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
3.1 异羟肟酸及PDF抑制剂 |
3.2 实验部分 |
3.2.1 含异恶唑环的异羟肟酸的合成 |
3.2.2 含苯并咪唑环的异羟肟酸衍生物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含异恶唑环的异羟肟酸的合成 |
3.3.2 含苯并咪唑环的异羟肟酸衍生物的合成 |
3.3.3 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论 |
附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外文论文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以及答辩情况 |
四、癸二酰异羟肟酸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配体的量化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氟碳铈矿与萤石浮选分离的量化计算及试验研究[D]. 王鹏.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
- [2]新型螯聚物的制备及其捕集重金属的性能研究[D]. 杨凯.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1)
- [3]锕系元素钚、铀配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张青春. 西南科技大学, 2018(08)
- [4]钨锡矿物螯合捕收剂靶向性分子设计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 谭鑫. 东北大学, 2017(06)
- [5]DBDCT初步毒代动力学、神经毒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葛睿. 山西医科大学, 2013(09)
- [6]羟胺法合成羟肟酸类捕收剂的研究进展[J]. 张宝元,钟宏. 现代化工, 2010(04)
- [7]新型半乳糖和甘草次酸衍生的手性酮及含异恶唑环和苯并咪唑环类异羟肟酸的研究[D]. 张妍. 山东大学, 2007(07)
- [8]癸二酰异羟肟酸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配体的量化计算[J]. 杨静武,李培凡,丁峰,张姝明,贾永金,王瑾玲.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