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硝酸尾气治理机理探讨与治理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蔡佳铭[1](2020)在《硝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评估及行业环境风险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硝酸工业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通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硝酸工业的规模日益壮大,尤其是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硝酸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和发达国家硝酸产业政策的转移,促使我国硝酸工业迅速发展。同时由于行业环境保护方面法律法规的协同管理约束下,污染物的排放也得到了有效地控制,排放量逐年递减,取得了显着的减排效果。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以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为重点,全面加快推进各类环保标准制修订工作。我国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管理开始从以标准制修订为主转向标准制修订、实施评估、宣传培训并重的阶段。《硝酸工业物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6131-2010)已实施十年,同时硝酸行业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环境风险。因此,在综合国家其他环保法律、法规、排污许可制度、环评制度等积极因素,充分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对《硝酸工业物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131-2010)的实施进行评估,并针对行业特点对硝酸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及相应环境风险进行具体分析,不仅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为即将开展的修订工作提供支持。本文基于文献和企业现场调研,了解硝酸行业基本概况,并掌握国内外行业发展现状、生产工艺、污染治理技术、以及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对该行业以往所执行过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国外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梳理,进而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现行标准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同时,依据《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评估工作指南(试行)》中的各项要求,对《硝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6131-2010)实施进行评估,主要包括标准达标率、经济技术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氮氧化物减排潜力分析。同时根据调研企业现状,针对环境风险源进行分析,提出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具体内容与结果如下:(1)对GB26131-2010的适用范围以及污染因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本标准与以往相比,创新之处是首次增加了特别排放限值一项;且排放限值同国外相关标准相比处于较为先进的水平。建议在本标准未来的修订工作中适当扩大适用范围至使用硝酸为原料生产的企业,并将N2O、氨和硝酸雾纳入限制之列。(2)通过对GB26131-2010进行评估分析发现,该标准自实施以来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目前行业内所有企业排污达标率几乎100%。技术方面,氨氧化法生产工艺与先进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末端治理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经济方面,生产运营以及设备更新成本也在企业的可承受范围之内,同时排污费的支出减少也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环境方面,该标准实施后NOX的排放量大大减少,获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在新标准的限制力度下,2018年COD排放量相较于旧标准的力度减少了约200万吨,NOX减少了近3万吨。(3)本文采用基于指数分解分析的LMDI模型对硝酸行业NOX减排潜力进行分析,探究了影响NOX排放的四个主要因素:技术效应、治理效应、结构效应以及经济效应。其中,技术和治理效应是促进减排的主要因素,结构效应影响较小,经济效益则会促进NOX排放。截至2018年,技术和治理效应两者共减排NOX近1.2万吨。目前大部分企业NOX排放浓度远低于标准限值,基本在100mg/m3左右,说明行业仍具有一定的减排潜力。(4)依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 941-2018)对硝酸行业生产及储存等多个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物质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进行识别,尤其避免泄露及火灾等重大事故发生。以山西某硝酸企业为例,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 941-2018),进行环境风险识别、环境风险等级划分、环境风险分析,并提出相关防控措施,将风险降至企业可接受水平。
高强[2](2020)在《硝酸法生产氧化铁红颜料反应失控预防和NOx废气治理工艺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硝酸法生产氧化铁颜料工艺过程涉及硝酸亚铁制备、氧化铁晶种合成和硝酸亚铁二步氧化等反应过程。这三步反应均会产生含氮氧化物(NOx)废气。而且,硝酸亚铁二步氧化过程中的硝酸亚铁分解反应还存在反应失控风险,一旦发生反应失控,短时间内将从反应器内释放出大量高浓度的NOx废气。废气处理单元的净化能力通常根据正常工况下的废气流量和浓度进行设计,对于反应失控工况下废气中的NOx不能完全净化,进而导致排气筒冒黄烟和排放不达标。这不仅导致局部大气污染,还可能遭到企业周边社区和居民的投诉,甚至造成舆情恐慌,引发群体性事件。本文以浙江某氧化铁颜料生产企业工艺过程为例,基于该企业生产运行三年多以来数次发生的硝酸亚铁分解反应失控事件,对反应失控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究。硝酸亚铁溶液在反应器内pH值低于2.0且没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几分钟内即发生自催化分解,导致反应失控发生。此时,通过向反应器内紧急加注氢氧化钠溶液并混合均匀,使得反应器内的pH值在3分钟内从2.0提升至2.3,有效抑制了硝酸亚铁的自催化作用,避免了反应失控现象的发生。此外,结合不同生产工况对NOx废气源强和废气处理设施净化能力进行分析,发现原有废气处理设施净化能力不能确保新排放标准下的稳定达标排放。因此,对现有废气处理工艺进行优化,将废气洗涤塔吸收液由纯水更换为10%的尿素溶液,其处理效率提升了 10%;同时,在SCR反应器内新增一层催化剂,SCR的处理效率升高了 3.5%左右。优化后的废气处理工艺能够有效避免排气筒冒黄烟现象,并确保废气稳定达标排放。最后,对优化改造后的工艺进行长期运行观察。根据实际运行效果显示,硝酸亚铁分解反应失控被成功遏制,后续无反应失控事件发生。而且,在线监测和多次现场监测数据表明,工艺优化后的尾气处理设施对NOx去除效率高达98%,其中N2O去除效率不低于97%,排放稳定达标。本论文研究结果有效预防了硝酸法生产氧化铁红颜料过程中反应失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降低了 NOx污染,提供了技术支撑依据并具有较好的工业实际应用价值。
雷嘉梁[3](2020)在《雾化超重力技术在柴油机尾气脱硝除尘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采取多种措施控制大气污染,提升大气环境质量。在工业企业及民用散煤颗粒物排放量大幅下降的背景下,以柴油为燃料的机动车成为大气环境颗粒物和氮氧化物的重要来源。目前,传统柴油机尾气处理技术多存在设备投资昂贵、催化剂易中毒等问题。因此,研发一种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处理效果好的柴油机尾气处理技术与装置是目前大气污染治理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雾化超重力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协同处理技术。本文在分析柴油机尾气颗粒物和氮氧化物排放特征的基础上,基于雾化超重力技术研发了柴油机尾气脱硝除尘一体化净化技术与装置。净化装置由氧化段、还原段和除尘段组成。首先在氧化段,NaClO2雾滴对NO进行氧化吸收;然后在还原段,Na2SO3雾滴对NO2进行还原吸收;最后除尘段的超重力除尘器对尾气中的颗粒物和雾滴进行收集。同时,在氧化段与还原段间加入除雾箱,对氧化段产生的雾滴进行收集,有效避免了两段间的干扰。本文在对柴油机尾气颗粒物和氮氧化物排放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实验研究了常用脱硝试剂在净化装置中的脱硝效果,筛选出效果最佳的NaClO2和Na2SO3作为脱硝试剂。在此基础上,对雾气浓度、脱硝试剂浓度、尾气停留时间三个重要参数进行调试优化,确定了最佳系统参数。最终设计得到了一套效率高、成本低、易维护的柴油机尾气一体化净化装置。本课题研究发现:(1)NaClO2作为氧化剂,Na2SO3作为还原剂,脱硝效果最佳。(2)当氧化段NaClO2浓度为0.425mol/L,雾气浓度为22g/m3,尾气停留时间为0.07s;还原段Na2SO3浓度为0.66mol/L,雾气浓度为70g/m3,尾气停留时间为0.34s时,该净化装置对柴油机稳定怠速工况下产生的尾气处理效果最佳,总脱硝效率为80%,总除尘效率为90%。(3)净化装置的固定成本为3260元,每处理1L柴油产生的尾气仅需1.08元,净化装置综合成本低于传统的柴油机尾气脱硝除尘设备。综上所述,本文基于雾化超重力技术设计的柴油机尾气净化技术与装置,不仅可以实现颗粒物和氮氧化物的协同有效脱除,而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操作、易维护等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柴油机尾气脱硝除尘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袁磊[4](2020)在《双功能质子型离子液体设计制备及氨分离研究》文中认为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由于其极低的蒸气压、较高的气体溶解度、良好的热稳定性以及结构的可设计性等特点被称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溶剂广泛的应用于气体分离领域中。离子液体法分离和回收氨气(NH3)的研究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常规型离子液体存在NH3吸收量小、部分功能型离子液体合成路线复杂且NH3吸收量仍不能满足工业需求等问题,考虑到当前离子液体功能位点单一,NH3吸收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需求,本论文提出了将两种功能位点同时引入到一种离子液体中,并设计制备了一系列含有弱酸性质子和羟基的双功能质子型离子液体(dual-functionalized protic ionic liquids,下文简称DPILs)用于NH3分离和回收。首先,分别对其物理性质、NH3吸收性能、NH3吸收选择性、循环再生性能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然后对该类离子液体与NH3间作用机理进行阐述,最后对该类离子液体吸收NH3过程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考察与分析,旨在为新型离子液体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以期用于工业含NH3尾气的分离和回收。本研究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咪唑类和吡啶类的DPILs,并通过核磁、红外等手段对离子液体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离子液体结构与目标离子液体结构一致,且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2)考察了四种咪唑类DPILs([CnOHim]X,n=1,2;X=[NTf2]-,[BF4]-,[SCN]-)的阴离子种类、阳离子侧链长度、温度和压力等对NH3吸收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对NH3/CO2、NH3/N2的选择吸收性能以及NH3吸收过程的循环可逆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H3在咪唑类DPILs中具有极高的溶解度,如在313.15 K,102.3 k Pa的条件下,NH3在[Et OHim][NTf2]中的溶解度高达3.11 mol NH3/mol IL,高于目前所报道的任何非金属型离子液体。此外,相同条件下NH3在[Et OHim][BF4]和[Et OHim][SCN]的质量溶解度分别可以达到0.210和0.221 g NH3/g IL,高于目前所报道的任何用于NH3吸收的离子液体吸收剂。(3)咪唑类DPILs吸收NH3的曲线特点表明该类离子液体吸收NH3分为两个过程:先化学吸收然后物理吸收。以[Et OHim][NTf2]为例,分别考察了NH3吸收过程中原位红外及核磁氢谱的变化,结果表明该类离子液体与NH3间存在强烈的物理化学作用并且双功能位点弱酸性质子与羟基是NH3吸收过程中的关键。进一步通过量化计算得出DPILs中的弱酸性质子功能位点主要通过化学反应和氢键的协同作用对NH3进行吸收,羟基功能位点通过较强的氢键作用对NH3进行吸收,通过二者协同的物理化学作用实现对NH3的高效分离和回收,上述研究为新型离子液体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4)测量了不同温度和压力下NH3在[2/4-CnOHPy]X(n=0,1,2;X=[NTf2]-,[SCN]-,[NO3]-)七种吡啶类DPILs中的溶解度数据。利用反应平衡热力学模型(Reaction Equilibrium Thermodynamic Model,RETM)对其等温线进行拟合并计算得出热力学性质参数如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ΔrGm)、摩尔反应焓变(ΔrHm)、摩尔反应熵变(ΔrSm)等,经分析表明ΔrHm是DPILs对NH3吸收的主要驱动力,该研究结果为工业上采用离子液体分离回收NH3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参数。
李双英[5](2019)在《云式除尘技术在FCC催化剂生产装置尾气除尘中的设计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催化裂化(Fluid Catalytic Cracking,FCC)工艺是石油炼制过程最基本的工艺之一,是在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使重质油发生裂化反应,转变为裂化气、汽油和柴油等的过程,这其中FCC催化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FCC催化剂制备工艺中喷雾干燥和焙烧工艺是两个重要的过程,所产生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颗粒,经急冷塔和吸收塔处理后可去除一部分催化剂颗粒,但受处理设备效率的限制,仍无法有效捕集部分粒径较小的催化剂,细颗粒随尾气排放到空气中。所以,本文经过对FCC催化剂生产现场实地调查及技术方案论证后,设计一套云式除尘系统对喷雾干燥和焙烧工艺的含尘尾气(50000m3/h)进行处理,以实现尾气中细颗粒物的高效捕集。本文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标定了原系统的出口粉尘浓度,结果显示,系统排放的粉尘浓度均值为95.93mg/m3,最高可达279.5mg/m3。开展试验研究,对FCC催化剂粉尘颗粒进行物性分析,获得粉尘颗粒堆积性、粒径分布、亲水性等基本特征。其次,针对FCC催化剂现场工况条件,对云式除尘系统进行整体工艺设计,主要包括工艺路线设计、云式除尘系统设计、除尘管道选型、引风机选型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等五部分内容。再次,结合现场试验,对云式除尘系统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主要研究了风机频率和雾化水量对云式除尘系统出口粉尘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引风机频率的增大,出口粉尘浓度呈现下降趋势,而随着雾化水量的增加,出口粉尘浓度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当系统引风机频率大于40Hz、雾化水量为1.23.52m3/h时,出口粉尘浓度均低于标准值20mg/m3,最佳雾化水量在2.52m3/h,此时出口浓度出现最低值6.49mg/m3。最后,针对云式除尘系统调试过程中出现的设备表面振动和凹陷、系统出口烟气含湿量较高、存在间歇性带水等问题,开展了系统调试与问题分析,完成了系统的整体优化。此外,应用效果和第三方检测结果表明,系统外排粉尘浓度的均值为8.78mg/m3,均满足国家最新的环保标准(≯20mg/m3)。此外,采用云式除尘技术后可为企业节约设备投资成本1154万元,每年可为企业节约运行成本237.72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着。总体而言,云式除尘技术能够良好的应用于FCC催化剂生产装置尾气治理领域,可实现细微粉尘的高效捕集,为FCC催化剂行业生产尾气的治理提供了技术参考。
史东军[6](2016)在《介孔/微孔分子筛选择催化燃烧含氰废气研究及其工业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含氰废气主要来源于石化行业和碳纤维行业,较低浓度的排放即可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催化燃烧技术较其他处理方法具有明显的产业化优势,但核心技术催化剂仍面临活性低、选择性差、价格昂贵和寿命短等问题,急需解决。一方面,本文利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不同类型的介孔分子筛(SBA-15、SBA-16、KIT-6),经过渡金属离子溶液(Cu、Co、Fe、V、Mn)浸渍制备成催化剂,并以贵金属(Pt、Pd、Ag)、Si02和A1203作为对比,在O2条件下用于含氰废气(CH3CN、C2H3C、HCN)的选择催化脱除。研究表明,CH3CN的转化率从高到低基本遵循Pt/>Pd/>Cu/>Co/>Fe/>V/>Ag/>Mn/>SBA-15。当温度高于350℃时,Cu/SBA-15对生成N2的产率高达80%,优于贵金属催化剂。物化研究表明,催化活性和含氮产物的选择性与金属氧化还原能力和金属元素的状态有关。对比Cu/SBA-15、Cu/SBA-16和Cu/KIT-6时,其物化性质揭示拥有高度分散且量多的Cu2+离子的Cu/SBA-15,对丙烯腈的活性和生成N2选择性的催化性能最佳,Cu2+离子为其催化活性中心。当Cu/SBA-15、Cu/SiO2和Cu/Al2O3对比时发现,后两者负载金属状态以CuO为主,CuO被证实其催化活性和N2的选择性均较差。在处理不同含氰废气时,催化活性和N2的产率随连接氰根(-CN)中碳氢链(HμCH3-→CH3-)增加而逐渐降低。基于DRIFTS技术,对乙腈和丙烯腈催化燃烧机理研究,依据不同催化剂的产物不同,分别提出了N2、NH3、N20和NO四种不同机理。针对N2高选择性,Cu/SBA-15通过-CN氧化形成中间产物-NCO,最终形成N2;而Fe/SBA-15则通过-CN水解形成-CONH2,进一步形成NH3,NH3继续氧化最终生成N2。另一方面,本文以ZSM-5、MCM-29、MCM-22、Y、Beta等微孔分子筛为载体,经铜离子溶液浸渍制备成催化剂,用于含氰尾气选择催化燃烧净化,在实验研究与中试放大良好基础上,实现了工业规模应用。首先,实验室研究中,在丙烯腈浓度0.3%,氧气浓度8%,体积空速为37000 h-1条件下,采用5%Cu-ZSM-5 (SiO2/Al2O3=26)可使丙烯腈转化率和N2产率均达100%。通过理化性能分析,上述催化性能优异主要归因于较低硅铝比的ZSM-5能够提供适宜的离子交换位,形成高活性的Cu2+。当含有少量水条件下,有助于提高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主要归因于水能够促进Cu+和Cu2+之间的相互转化。机理研究时发现,形成N2关键因素为中间产物NCO。不同条件下NCO形成N2机理也不同,即只有02存在下,NCO可直接氧化分解形成N2;在H20和02共同存在下,NCO首先与H2O发生快速水解反应,生成-CONH2,进一步形成NH3,而NH3很容易在催化表面被氧化为N2。其次,基于5%Cu-ZSM-5(SiO2/Al2O3=26)粉末催化剂良好的性能,通过继续添加粘结剂、水、酸等物质,制备成颗粒式或蜂窝状整体式催化剂(型号:BHAN-1),在真实含氰废气条件下进行了长达4000小时以上的中试放大实验。BHAN-1长周期测评性能稳定,含氰废气转化率和氮气的产率均保持较高水平,处理后的尾气排放浓度各项指标均低于国家相关排放标准。对工艺条件优化所得最佳参数为:反应器床层入口温度≥350 ℃,催化剂最高耐受温度≤650 ℃,体积空速≤20000 h-1,氧浓度≥7.5%,在此条件下其含氰废气转化率和氮气产率均高于98%。BHAN-1在积碳、硫中毒、高温和活性组分流失等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或失活方面,具有良好的抗击能力,活性下降主要因素为活性中心金属铜的状态由二价铜离子转变为了氧化铜。最后,本文重点阐述了将BHAN-1催化剂在工业上制备成蜂窝整体式并应用于含氰尾气治理工业装置。从工业生产角度出发,图文并茂地描述了蜂窝整体式制备工艺。与企业合作,实现了BHAN-1催化剂替换进口贵金属催化剂,简化了AOGC系统工艺流程,将原有两段式(含氰废气催化氧化+氮氧化物催化还原)调整为一段式(含氰废气选择性催化氧化),实现了“一步法”脱除全部污染物;尾气处理能力可达10万立方米/时,体积空速19000/小时,丙烯腈转化率高达95%以上,氮气选择性高于90%,丙烯腈、HCN和NOx排放浓度均低于国家现行的排放标准。
王纪超,闫亚丽[7](2015)在《含氮氧化物废气治理方法概述》文中研究说明叙述了氮氧化物(NOx)废气的产生,对国内外常用的几种治理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了阐述。介绍了两个厂家运用高效组合工艺治理NOx废气的应用情况。
孟凡飞,彭德强,陈建兵,王璐瑶,陈新[8](2014)在《硝酸尾气NOx治理技术分析及展望》文中研究说明概述了硝酸的生产过程和硝酸尾气的治理方法,对各种治理方法的原理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通过对国内硝酸尾气的治理技术现状分析,指出针对我国老厂的NOx治理,化学吸收法具有一定优势,提出了一种尿素还原吸收-活性炭吸附联合脱硝工艺的初步技术路线。
高占峰[9](2013)在《浅析HNO3尾气的控制治理》文中提出HNO3尾气治理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来对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视,应该控、治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下面主要对HNO3尾气的产量控制及治理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王彩凤[10](2012)在《硝酸尾气控制与治理进展》文中指出本文主要论述了硝酸尾气排放的控制方法和治理方法,综述了近年来一些企业在硝酸尾气治理中的不同方法,达到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作用。
二、硝酸尾气治理机理探讨与治理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硝酸尾气治理机理探讨与治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硝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评估及行业环境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环境标准及体系 |
1.3 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评估必要性 |
1.4 硝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评估方法 |
1.5 化工企业的环境风险 |
1.6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7 研究路线 |
2 硝酸工业基本概况及排污控制 |
2.1 行业现状 |
2.2 生产工艺 |
2.2.1 稀硝酸生产工艺 |
2.2.2 浓硝酸生产工艺 |
2.3 污染物排放及污染防治技术 |
2.3.1 水污染物排放及处理工艺 |
2.3.2 大气污染物排放及处理工艺 |
2.4 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 |
2.4.1 硝酸工业执行排放标准历程 |
2.4.2 国外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 |
2.5 行业环境影响 |
2.5.1 大气环境影响 |
2.5.2 水环境影响 |
3 硝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131-2010)分析 |
3.1 适用范围 |
3.2 污染因子 |
3.3 标准限值 |
3.3.1 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对比 |
3.3.2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对比 |
4 硝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评估 |
4.1 标准执行情况及污染物达标分析 |
4.1.1 标准执行情况 |
4.1.2 达标情况分析 |
4.2 技术经济评估 |
4.2.1 技术可行性分析 |
4.2.2 经济可行性分析 |
4.3 环境效益评估 |
4.4 社会效益评估 |
4.5 硝酸工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分析 |
4.5.1 NO_X排放情况 |
4.5.2 NO_X减排潜力分析 |
4.6 标准修订相关建议 |
5 硝酸行业环境风险分析及应急措施 |
5.1 硝酸企业环境风险分析 |
5.1.1 物质风险因素分析 |
5.1.2 过程风险因素分析 |
5.1.3 企业事故类型和原因 |
5.1.4 突发环境风险事故预测 |
5.2 环境风险评估方法 |
5.2.1 环境风险识别 |
5.2.2 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
5.2.3 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
5.3 典型硝酸企业案例分析 |
5.3.1 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 |
5.3.2 环境风险及其控制水平(M) |
5.3.3 环境风险受体评估(E) |
5.3.4 环境风险等级确定 |
5.4 硝酸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防范措施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2)硝酸法生产氧化铁红颜料反应失控预防和NOx废气治理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氧化铁颜料 |
1.1.1 氧化铁颜料分类 |
1.1.2 氧化铁红颜料生产工艺 |
1.2 氮氧化物 |
1.2.1 氮氧化物的来源 |
1.2.2 氮氧化物的危害 |
1.2.3 氮氧化物的治理 |
1.2.4 硝酸工业氮氧化物治理 |
1.3 立题依据 |
1.3.1 研究背景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项目概况、工艺流程和关键反应工序分析 |
2.1 项目简介 |
2.1.1 工艺流程 |
2.1.2 反应车间概况 |
2.1.3 反应原理 |
2.2 关键反应工序分析 |
2.2.1 硝酸亚铁制备过程分析 |
2.2.2 氧化铁红晶种制备过程分析 |
2.2.3 二步氧化反应过程分析(彭尼曼反应) |
2.3 反应失控情景 |
第三章 硝酸亚铁分解反应失控预防机制 |
3.1 硝酸亚铁分解反应原理 |
3.2 硝酸亚铁分解反应动力学测试 |
3.2.1 测试仪器与方法 |
3.2.2 不同温度和不同pH值下的ARC测试 |
3.2.3 硝酸亚铁起始分解时间与pH值和温度的关系 |
3.2.4 新鲜铁皮存在情况下的Fe(NO_3)_2分解测试 |
3.3 FE(NO_3)_2分解反应失控预防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O_x废气治理工艺优化 |
4.1 优化设计依据 |
4.2 排放标准 |
4.3 尾气治理工艺设计基础 |
4.4 湿式吸收过程 |
4.5 选择性催化还原过程 |
4.6 处理工艺优化措施 |
4.6.1 湿式吸收塔添加尿素 |
4.6.2 SCR反应器增加一层催化剂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雾化超重力技术在柴油机尾气脱硝除尘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氮氧化物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2.1.1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 |
2.1.2 其他技术 |
2.1.3 现存问题 |
2.2 颗粒物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2.2.1 微粒过滤捕集技术 |
2.2.2 其他技术 |
2.2.3 现存问题 |
2.3 雾化超重力技术研究进展 |
2.3.1 脱硝除尘原理 |
2.3.2 脱硝除尘影响因素 |
2.3.3 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系统与方法 |
3.1 净化装置设计 |
3.1.1 氮氧化物排放特征分析 |
3.1.2 颗粒物排放特征分析 |
3.1.3 实验装置设计 |
3.2 实验内容 |
3.2.1 脱硝试剂研究 |
3.2.2 雾气浓度对脱硝除尘效率的影响 |
3.2.3 脱硝试剂浓度对脱硝效率的影响 |
3.2.4 尾气停留时间对脱硝除尘效率的影响 |
3.3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3.1 实验试剂 |
3.3.2 实验仪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柴油机尾气净化效果与分析 |
4.1 脱硝试剂研究 |
4.1.1 氧化剂筛选与结果分析 |
4.1.2 还原剂筛选与结果分析 |
4.2 雾气浓度对脱硝除尘效率的影响 |
4.2.1 雾气浓度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 |
4.2.2 雾气浓度对NO2脱除效率的影响 |
4.2.3 雾气浓度对颗粒物脱除效率的影响 |
4.3 脱硝试剂浓度对脱硝效率的影响 |
4.3.1 NaClO_2 浓度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 |
4.3.2 Na_2SO_3 浓度对NO_2脱除效率的影响 |
4.4 尾气停留时间对脱硝除尘效率的影响 |
4.4.1 尾气停留时间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 |
4.4.2 尾气停留时间对NO2脱除效率的影响 |
4.4.3 尾气停留时间对颗粒物脱除效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净化装置最佳系统参数与性能评价 |
5.1 净化装置最佳系统参数 |
5.2 净化装置脱硝除尘效率 |
5.3 净化装置成本分析 |
5.3.1 净化装置成本核算 |
5.3.2 成本对比与经济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双功能质子型离子液体设计制备及氨分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NH_3的危害、来源及治理 |
1.2.1 NH_3的危害 |
1.2.2 NH_3的来源 |
1.2.3 NH_3的治理 |
1.3 离子液体法气体分离的研究进展 |
1.3.1 离子液体的定义及分类 |
1.3.2 离子液体气体分离的研究进展 |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5 本课题创新点 |
2 双功能质子型离子液体的制备表征与物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设备 |
2.3 DPILs的制备与表征 |
2.3.1 DPILs的化学结构式 |
2.3.2 DPILs的合成与纯化 |
2.3.3 DPILs的结构表征 |
2.4 DPILs的物性测定与分析 |
2.4.1 离子液体的密度和粘度 |
2.4.2 离子液体的热性质 |
2.5 本章小结 |
3 咪唑类双功能质子型离子液体吸收NH_3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3.2.1 气液相平衡装置 |
3.2.2 溶解度计算方法的校正对比 |
3.3 实验装置可靠性验证 |
3.4 咪唑类DPILs对 NH_3吸收性能的研究 |
3.4.1 阳离子和阴离子种类对NH_3吸收性能的影响 |
3.4.2 温度和压力对NH_3吸收性能的影响 |
3.4.3 咪唑类DPILs对 NH_3的选择性 |
3.4.4 咪唑类DPILs对 NH_3吸收的循环可逆性 |
3.5 不同种类离子液体与低共熔溶剂对NH_3吸收性能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4 咪唑类双功能质子型离子液体与NH_3间作用机理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咪唑类DPILs对 NH_3吸收曲线特点 |
4.3 NH_3吸收过程原位红外变化及分析 |
4.4 NH_3吸收过程核磁氢谱变化及分析 |
4.5 量子化学计算及机理推测 |
4.5.1 阳离子中双功能位点与NH_3的相互作用量化计算分析 |
4.5.2 量化计算分析离子液体与NH_3之间的相互作用 |
4.6 本章小结 |
5 吡啶类双功能质子型离子液体吸收NH_3热力学性质研究 |
5.1 引言 |
5.2 吡啶类DPILs对 NH_3的吸收性能 |
5.2.1 吡啶类DPILs的 NH_3吸收等温线 |
5.2.2 吡啶环上2位或4位侧链的影响 |
5.2.3 吡啶类DPILs的循环可逆性 |
5.2.4 吡啶类与咪唑类DPILs对 NH_3吸收量对比 |
5.3 DPILs吸收NH_3的热力学模型与拟合 |
5.4 DPILs吸收NH_3的热力学性质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阴阳离子中文对照表 |
个人简介及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云式除尘技术在FCC催化剂生产装置尾气除尘中的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FCC催化剂发展现状及工艺 |
2.1.1 FCC催化剂发展现状 |
2.1.2 FCC催化剂种类及生产工艺 |
2.2 工业颗粒物捕集技术 |
2.2.1 传统式颗粒物捕集技术 |
2.2.2 复合式高效细颗粒物捕集技术 |
2.2.3 FCC催化剂装置尾气处理工艺 |
2.3 云式除尘技术 |
2.3.1 技术原理 |
2.3.2 研究进展与工业应用 |
第三章 项目概况及方案比选 |
3.1 项目概况 |
3.2 喷雾干燥工艺概述 |
3.3 粉尘理化性质研究 |
3.3.1堆积性实验 |
3.3.2亲水性实验 |
3.3.3 粉尘颗粒粒径分析 |
3.4 技术方案比选 |
3.5 方案可行性论证 |
3.6 系统设计基础条件 |
3.6.1 现场勘查 |
3.6.2 公用工程条件 |
3.6.3 设计条件 |
第四章 云式除尘系统及自动化设计 |
4.1 云式除尘系统设计 |
4.1.1 工艺系统设计 |
4.1.2 主体设备设计 |
4.1.3 清洗系统设计 |
4.1.4 设备防腐及选材 |
4.2 除尘管道的设计 |
4.2.1 除尘管道设计计算 |
4.2.2 系统的压力损失 |
4.3 风机的选型 |
4.3.1 选型参数及计算 |
4.3.2 其他注意事项 |
4.4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
4.4.1 控制点的设计 |
4.4.2 仪表元件的设计 |
4.4.3 上位机程序设计与要求 |
4.4.4 参数设定表设计 |
4.4.5 自动控制原理图 |
第五章 系统调试与结果分析 |
5.1 调试过程 |
5.2 粉尘浓度标定 |
5.2.1 标定仪器 |
5.2.2 烟尘仪使用方法 |
5.2.3 计算公式 |
5.3 应用效果分析 |
5.3.1 系统入口粉尘浓度标定 |
5.3.2 系统出口粉尘浓度标定 |
5.3.3 风机频率对出口粉尘浓度的影响 |
5.3.4 雾化水量对出口粉尘浓度的影响 |
5.4 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情况分析 |
5.4.1 调试中出现的问题 |
5.4.2 问题分析与解决 |
5.5 第三方检测结果 |
5.6 效益分析 |
5.6.1 经济效益分析 |
5.6.2 环境效益分析 |
5.6.3 社会效益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图 |
(6)介孔/微孔分子筛选择催化燃烧含氰废气研究及其工业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含氰废气 |
1.2.1 含氰废气的来源 |
1.2.2 含氰废气排放标准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
1.3 含氰废气治理研究现状 |
1.4 催化燃烧法 |
1.4.1 HCN催化燃烧净化所采用的催化剂及其机理研究 |
1.4.2 乙腈催化燃烧净化所采用的催化剂 |
1.4.3 丙烯腈催化燃烧净化所采用的催化剂及其机理研究 |
1.5 催化剂载体材料 |
1.5.1 介孔分子筛 |
1.5.2 微孔分子筛 |
1.6 蜂窝整体式催化剂应用与成型技术 |
1.7 催化燃烧法处理丙烯腈吸收塔尾气工艺过程 |
1.8 本论文研究主要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催化剂制备所用试剂、仪器和方法 |
2.1.1 试剂和仪器 |
2.1.2 催化剂制备方法 |
2.2 催化剂活性评价 |
2.3 催化剂表征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金属浸渍介孔分子筛选择催化燃烧乙腈研究 |
3.1 催化剂理化性质表征 |
3.1.1 XRD表征结果及分析 |
3.1.2 N_2吸脱附表征结果及分析 |
3.1.3 TEM表征结果及分析 |
3.2 氧化还原性质 |
3.3 XPS表征结果及分析 |
3.4 活性评价 |
3.4.1 (Cu、Co、Fe、V、Mn)/SBA-15催化燃烧乙腈活性对比 |
3.4.2 (Pd、Ag、Pt)/SBA-15催化燃烧乙腈活性对比 |
3.4.3 Cu浸渍不同载体对乙腈催化燃烧活性对比 |
3.5 CH3CN催化燃烧机理研究 |
3.5.1 Cu/SBA-15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 |
3.5.2 Fe/SBA-15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 |
3.5.3 Co/SBA-15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 |
3.5.4 Pt/SBA-15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 |
3.5.5 红外机理研究归属 |
3.6 物化性质与催化性能关系 |
3.6.1 过渡金属M(Cu、Co、Fe、V、Mn)浸渍介孔SBA-15 |
3.6.2 贵金属(Pd、Ag、Pt)浸渍介孔SBA-15 |
3.6.3 Cu浸渍不同载体(SBA-15、Al_2O_3、SiO_2)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金属浸渍介孔分子筛选择催化燃烧丙烯腈研究 |
4.1 催化剂理化性质表征 |
4.1.1 XRD表征结果及分析 |
4.1.2 N_2吸脱附表征结果及分析 |
4.1.3 TEM表征结果及分析 |
4.2 氧化还原性质 |
4.3 XPS表征结果及分析 |
4.4 活性测试 |
4.4.1 (Cu、Co、Fe、Pt)/SBA-15催化燃烧丙烯腈活性对比 |
4.4.2 Cu/(SBA-15、SBA-16、KIT-6)催化燃烧丙烯腈活性对比 |
4.4.3 Cu/SBA-15选择催化燃烧HCN/CH_3CN/C_2H_3CN |
4.5 Cu/SB-15和Fe/SB-15选择催化燃烧C_2H_3CN的机理研究 |
4.6 催化性能与其物化性质联系 |
4.6.1 不同金属(Cu、Co、Fe、Pt)/SBA-15选择催化燃烧C_2H_3CN |
4.6.2 Cu/(SBA-15、SBA-16、KIT-6)选择催化燃烧C_2H_3CN |
4.6.3 Cu/SBA-15选择催化燃烧HCN/CH_3CN/C_2H_3CN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u改性微孔分子筛选择催化燃烧丙烯腈研究 |
5.1 催化剂理化性质表征 |
5.2 氧化还原能力 |
5.2.1 H_2-TPR |
5.2.2 XPS |
5.3 催化剂活性测试 |
5.3.1 Cu基不同微孔分子筛催化剂活性对比 |
5.3.2 Cu-ZSM-5不同硅铝比间活性对比 |
5.3.3 确定最优催化剂组合配方 |
5.3.4 空速、氧浓度和水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5.4 催化燃烧丙烯腈机理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Cu-ZSM-5用于含氰废气催化燃烧模式放大试验 |
6.1 模式放大试验装置的搭建和控制系统设计 |
6.1.1 中试装置固定床反应器设计 |
6.1.2 丙烯氨氧化制备丙烯腈工艺流程图及其参数 |
6.1.3 催化燃烧含丙烯腈废气装置的工艺流程图及其参数 |
6.1.4 中试装置实物图及DCS控制系统 |
6.2 中试结果及分析 |
6.2.1 温度对含氰废气处理结果的影响 |
6.2.2 空速对含氰废气处理结果的影响 |
6.2.3 氧浓度对含氰废气处理结果的影响 |
6.2.4 催化剂长周期稳定性测试 |
6.3 催化剂活性降低因素探究 |
6.3.1 积碳 |
6.3.2 高温 |
6.3.3 硫中毒 |
6.3.4 催化剂活性组分的变化 |
6.3.5 催化剂比表面积的变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Cu-ZSM-5整体式蜂窝催化剂的工业制备和示范工程应用 |
7.1 BHAN-1分子筛整体式蜂窝催化剂的工业制备 |
7.1.1 分子筛H-ZSM-5原粉工业规模的批量合成 |
7.1.2 Cu-ZSM-5粉末催化剂工业制备 |
7.1.3 整体式蜂窝催化剂工业制备 |
7.1.4 模块化催化剂产品 |
7.2 工业应用设计与改造 |
7.2.1 工业应用背景介绍 |
7.2.2 企业AOGC尾气处理工艺及尾气组成 |
7.2.3 计算机模拟计算反应器内压力和温度分布 |
7.2.4 氧化反应器内部改造与催化剂模块安装 |
7.3 示范工程运行及效果 |
7.3.1 开车前BHAN-1催化剂的干燥 |
7.3.2 开车正式运行 |
7.3.3 BHAN-1催化剂运行前后效果对比 |
7.4 课题实施效果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8)硝酸尾气NOx治理技术分析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硝酸生产 |
a.常压法 |
b.全压法 |
c.综合法与双加压法 |
2 硝酸尾气的处理方法 |
2.1 催化还原法 |
a.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SCR) |
b.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NSCR) |
2.2 吸附法 |
a.常规吸附法 |
b.变压吸附法 |
2.3 吸收法 |
a.延伸吸收法 |
b.碱吸收法 |
c.氧化吸收法 |
d.还原吸收法 |
3 国内硝酸尾气治理技术现状 |
4 新型组合脱硝工艺路线 |
5 结束语 |
(9)浅析HNO3尾气的控制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尾气的工艺控制 |
1.1 优化生产工艺减少尾气产量 |
1.1.1 优化工艺 |
1.1.2 优化控制 |
2 尾气的治理 |
2.1 吸收法 |
2.1.1 吸收法治理HNO3尾气的机理模型[2] |
2.1.2 碱吸收法 |
2.1.3 延长吸收法 |
2.2 固相吸附法 |
2.3 催化法 |
2.3.1 非选择性还原 |
2.3.2 选择性还原 |
2.4 其它治理方法 |
2.4.1 湿法氧化 |
2.4.2 组合工艺处理 |
2.4.3 稀土改性凹凸棒石协同等离子体 |
3 结语 |
(10)硝酸尾气控制与治理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尾气的工艺控制 |
1.1 优化生产工艺, 减少尾气产量 |
1.1.1 优化工艺 |
1.1.2 优化控制 |
2 尾气的治理 |
2.1 吸收法 |
2.1.1 吸收法治理硝酸尾气的机理模型 |
2.1.2 碱吸收法 |
2.1.3 延长吸收法 |
2.2 固相吸附法 |
2.3 催化法 |
2.3.1 非选择性还原 |
2.3.2 选择性还原 |
2.4 其他治理方法 |
2.4.1 湿法氧化 |
2.4.2 组合工艺处理 |
2.4.3 稀土改性凹凸棒石协同等离子体净化 |
3 结语 |
四、硝酸尾气治理机理探讨与治理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硝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评估及行业环境风险分析[D]. 蔡佳铭.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2]硝酸法生产氧化铁红颜料反应失控预防和NOx废气治理工艺优化[D]. 高强. 浙江大学, 2020(03)
- [3]雾化超重力技术在柴油机尾气脱硝除尘中的应用研究[D]. 雷嘉梁. 兰州大学, 2020(01)
- [4]双功能质子型离子液体设计制备及氨分离研究[D]. 袁磊. 郑州大学, 2020(02)
- [5]云式除尘技术在FCC催化剂生产装置尾气除尘中的设计及应用[D]. 李双英. 兰州大学, 2019(08)
- [6]介孔/微孔分子筛选择催化燃烧含氰废气研究及其工业应用[D]. 史东军. 北京化工大学, 2016(02)
- [7]含氮氧化物废气治理方法概述[J]. 王纪超,闫亚丽. 工业技术创新, 2015(03)
- [8]硝酸尾气NOx治理技术分析及展望[J]. 孟凡飞,彭德强,陈建兵,王璐瑶,陈新. 当代化工, 2014(03)
- [9]浅析HNO3尾气的控制治理[J]. 高占峰. 能源与节能, 2013(02)
- [10]硝酸尾气控制与治理进展[J]. 王彩凤. 科技创新导报, 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