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麻黄膏配比与疗效关系探讨

《伤寒杂病论》麻黄膏配比与疗效关系探讨

一、《伤寒杂病论》中麻黄石膏用量比与其作用关系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林锋敏,肖海威,许家栋,徐国峰[1](2020)在《《金匮要略》风水、里水、肺胀的病机联系辨析》文中认为《金匮要略》中风水、里水、肺胀三者主症中均有水气病因素,主治方药中都含有越婢汤类方,条文中又有肺胀"欲作风水"的描述,提示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病机联系。本文通过三者的条文主症和方药分析来论证和梳理其病机关联。

叶鸿博[2](2020)在《石膏及其配伍解热作用的物质基础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复制发热动物模型、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利用肠道菌群变化和血清代谢组学等研究方法,从体内、体外及蛋白水平研究石膏及其配伍对发热动物模型的解热机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深入探索石膏及其配伍解热机制的具体途径及作用靶点,初步阐释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传统功效,为石膏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1.石膏不同炮制品中金属元素分析,通过ICP-MS检测技术,对湖北应城产的生石膏、煅石膏中金属元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分析生石膏和煅石膏所含金属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差异;2.石膏及其配伍解热作用的药效评价:2.1分别采用脂多糖腹腔注射和酵母菌混悬液背部皮下注射建立两种发热大鼠模型,观察生石膏和煅石膏对发热模型大鼠8小时内各时间点体温的影响;2.2.通过背部皮下注射酵母菌混悬液建立发热大鼠模型,采用实验动物体组成成分测定分析仪检测动物体组成成分的比例变化;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动物血液中血气的变化,从生理功能角度考察石膏及其配伍对发热大鼠体液组成及血气成分变化的影响;2.3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模型动物血清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血清和脑脊液中前列腺素E2(PGE2)、精氨酸加压素(AV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环磷酸腺苷(cAMP)和钙离子(Ca2+)含量,考察石膏及其配伍对发热模型大鼠体内致热因子的影响;2.4通过小鼠热板实验、二甲苯致耳肿胀实验、醋酸扭体实验,观察石膏及其配伍的抗炎镇痛作用;3.石膏及其配伍解热作用的机制研究:3.1选取21个样品,分为7组进行代谢研究;针对石膏及其配伍在解热作用机制方面寻找其发热相关的特征性生物标记物,并对其可能的解热通路进行筛选;3.2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方法分析石膏及其配伍对发热模型大鼠下丘脑和肝脏组织中NF-κB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进一步确定石膏及其配伍解热的具体途径及其作用靶点;3.3通过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采用脂多糖诱导细胞炎性模型,考察石膏及其配伍对炎性细胞活力、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的影响;3.4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方法分析石膏及其配伍对脂多糖诱导的细胞炎性模型中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从细胞水平上阐释石膏及其配伍解热的具体机制及途径;3.5应用16SrRNA菌群生物多样性分析技术,进行石膏及其配伍对发热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生物多样性的分析,考察石膏及其配伍对发热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干预作用。结果:1.ICP-MS检测结果显示,生石膏与煅石膏的微量元素有一定的差异,炮制后镁、铁、钾、钠和铝元素含量有所降低,锌和钙元素增加。2.1与模型组相比,生石膏能够降低两种发热模型动物的体温,使其恢复基础体温达到解热的作用,而煅石膏和硫酸钙不能降低发热动物的体温,无解热作用;2.2与模型组相比,石膏及其配伍能够使模型动物体内总含水量比率升高(P<0.05),细胞外液比例升高(P<0.05),脂肪含量百分比没有明显变化;与模型组相比,石膏及其配伍能够使模型动物血气中pCO2降低(P<0.05),血氧中氧饱和度(sO2%)和碳氧血红蛋白分数(FO2Hb%)升高(P<0.05),电解质中Ca2+降低(P<0.05);2.3与模型组相比,石膏及其配伍能够使血清中IL-6、IL-1β和TNF-α含量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脑脊液中PGE2、CRH和cAMP含量显着降低(P<0.05),AVP和Ca2+含量显着升高(P<0.05),血清中PGE2、CRH、cAMP、Ca2+含量显着降低(P<0.05),AVP含量显着升高(P<0.05);2.4与空白组相比,石膏及其配伍能够延长小鼠舔足时间(P<0.05),减少醋酸引起小鼠的扭体次数(P<0.05),降低耳肿胀度(P<0.05)3.1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技术的代谢分析,共检测到了482个代谢物。血清代谢分析显示与发热相关的生物标志物17种,与石膏及其配解热作用相关且回调的生物标志物21。回调的代谢物中L-O-磷酸丝氨酸、L-精氨酸、D-葡醛内酯、甘氨胆酸、前列腺素E2、L-谷氨酸、18-羟基皮质(甾)酮7种差异代谢物与发热高度相关,这些差异代谢物参与的主要代谢通路和途径均与炎症介质对TRP通道的调节、NF-κB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有关;3.2与模型组相比,石膏及其配伍能够显着下调下丘脑组织中NF-κB和IκKβ蛋白的表达(P<0.05),IκBα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石膏及其配伍能够显着下调肝脏组织NF-κB、IκBα和IκKβ蛋白的表达(P<0.05);3.3石膏及其配伍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活力没有影响,与模型组相比,石膏及其配伍能够明显降低细胞上清液中NO含量(P<0.05);与模型组相比,石膏及其配伍能够明显降低脂多糖诱导的iNOS含量升高(P<0.05);3.4与模型组相比,石膏及其配伍能够显着下调炎性细胞中NF-κB和IκKβ蛋白的表达(P<0.05),IκBα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5);3.5发热模型大鼠菌群组成结构、丰度与正常组大鼠相比存在显着差异,酵母菌诱导大鼠发热后肠道菌群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其中Alpha-proteobacteria、Selenomonadales、Rhodospirillales、Akkermansiaceae、Burkholderiaceae、Acidaminococcaceae、Lachnospirace-aeNK4 A136group、Prevotella9、Phascolarctobacterium变化较为显着。通过给予受试药物后各个物种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调,特别是石膏组、药对组和白虎汤组几乎是以上物种均有回调作用。结论:石膏及其配伍能够显着的降低发热模型大鼠体温,可能与干预NF-κB信号通路调节,维持体液组成成分的平衡,调节肠道菌群生物多样性,改善体内氨基酸代谢、脂代谢紊乱有关。

陈妙琪[3](2017)在《李培生治疗外感热病的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伤寒论》由张仲景所着,是现存最早的理法方药俱全的系统论述外感热病的临床医书,其,是最早提出辨证论治的医学着作。张仲景在继承《黄帝内经》对外感热病的认识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极大地丰富了原有内容,创立了其独有的六经辨证体系,六经辨证归纳了疾病的寒热趋向、邪正盛衰,基本上概括了脏腑与十二经的病变,提示了外感病变化发展的规律,完善了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体系,在中国医学史上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并启发了后世温病学三焦辨证的创立。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收集并阅读李培生教授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着作,总结其学术思想,并通过收集整理《伤寒论》中与“发热”有关的条文及李培生教授医学着作中对于相关条文的解析,分析李培生教授对于相关条文的理解和对于外感热病的认识,总结归纳其对于治疗外感发热疾病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归纳的研究方法,通过阅读文献总结李培生教授研究《伤寒论》的学术思想,并分析《伤寒论》中包含发热相关症状的条文与李培生教授对相关条文的分析,从辨证要点、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类似证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结合其他医家的理解,总结李培生教授对于治疗外感热病的独特思想。结论: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太阳病为表证,以发热恶寒并见为特点,是外感病的初期阶段,本阶段正气奋起御外,当用汗法助正气祛邪外出,病轻者用桂枝汤类,病重者用麻黄汤类,若有表里同病者,则随其症治之;本病误下邪热内陷可导致痞证、脏结等,用陷胸汤泄热行水,用泻心汤除痞。阳明病为里实热证,发热以发热不恶寒、汗出、热势高为特点,其病煎灼津液,慎不可妄用汗下;热在气分、弥漫内外用白虎汤清热,有津伤气耗用白虎加人参汤;若邪热与燥矢互结腑气不通大便不下,用承气汤类通下腑实;中焦热与湿互结致胆汁疏泄失常而外溢,阳黄兼表用麻黄连翘赤豆汤、阳黄热重湿轻用栀子柏皮汤、阳黄兼里证腹满用茵陈蒿汤。少阳病发热以寒热往来为特点,兼见口苦、咽干,目眩,是邪居于半表半里,治之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少阳病发热分为小柴胡汤证及少阳病变证,随证治之。太阴病多恶寒,若有脾阳虚兼表可发热,见恶寒重发热轻,不可峻发汗,当用桂枝汤缓发其汗;若脾阳虚下利较甚用表里双解之法而以温里为主,治之以桂枝加人参汤。少阴病发热多为阴虚发热,多见发热与心烦、口渴咽干并见,用清热育阴的黄连阿胶汤、猪芩汤等;阴虚兼太阳表实证见发热恶寒无汗、足冷、脉反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或麻黄附子甘草汤。厥阴病发热可分为寒热错杂与厥阴热利,若有寒热错杂证,治疗当寒温并施,方用乌梅丸清上温下、安蛔止利;上热下寒吐逆自利或咽喉不利、唾脓血,治以清上温下补虚;有利下粘腻脓血,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渴,脉数有力者,以苦寒的白头翁汤治之。

王博峰[4](2016)在《基于经方本原煎服方法的方药临床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医临床讲究理法方药,在理法方药之外,人们往往会忽略量的斟酌。“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药味要紧,分量更要紧”。近年来随着方药量效关系的研究,在经方本源剂量、某些方药量效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关于用量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有些领域人们关注度仍不够。人们对量的关注往往容易聚焦在方剂中每味药量的大小,即处方量的研究,而对服用量关注较少。关于方药服用量的内容蕴含在药物的煎服方法当中,关于方药煎服方法也是临床容易忽视的环节。当下,对于方药量效的研究多关注在于不同剂量不同功效这个点上,而对不同服药反应后的用量调控关注较少。经方为方书之祖,对于煎服方法以及不同服药反应的用量调控记录相对详细。因而本文试图从经方的煎服方法入手,总结方药临床用量控制策略,以期对临床及方药量效关系的研究能有点滴帮助。目的1.系统总结《伤寒杂病论》原文中方药所采取的不同药物煎法和药物服法,分析其中的原因,以期对当今临床千遍一律的药物煎服方法有所启发。其中药物煎法从煎药溶媒、时间、次数、方式的角度进行总结。药物服法从服用次数、时间、温度等角度进行总结。2.中医临床是科学也是艺术,临床用药在于根据患者服药后的反应不断调整。关于用量也是不断根据服药反应调整的过程。总结不同服药反应后应该采取怎样的用量调控策略和方法,以期对方药量效的临床运用有所帮助。方法研究内容主要为经方本原煎服方法以及服药反应的用量调控研究。主要通过三种方法进行分析。首先,将伤寒、金匮的方药煎服方法和用量调控,以方名、剂型、煎煮时间、服药次数、调控方法等为目录输入Excel表进行统计,将统计出的结果结合文献进行具体分析。其次,选取部分古今临床医案,从临床的角度看方药临床用量控制策略的具体运用。最后,通过研究现代药物代谢动力学及给药方案,与中药临床服药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借鉴有益思想,同时总结具有中医思维和规律的煎服用药方案。结果1.经方本原煎法煎药溶媒:经方采用的煎药溶媒包括,普通水、泉水、甘澜水、清浆水、潦水、泉水、马通汁、井花水、酒、蜜、醋、米等。采用不同的煎药溶媒主要与药物特性和临床病情有关。煎药时间:煎煮耗水在1-3升,占统计数的39%,主要为病在上焦,或病情急迫,为攻下、回阳之用;煎煮耗水在4-5升,占统计数的43%,主要为太阳三类方(桂枝类方、麻黄类方、葛根类方)及部分杂方;煎煮耗水在6升及以上,占统计的18%,多属于去滓再煎和补益剂。煎药次数:经方大部分方剂都采用一次煎煮,分次服用。煎药方式:先煎、后下、去滓再煎、麻沸汤、煮散、煮丸等。2.经方本原服法:服药次数:顿服和一服占统计数的10%,主要为证情急迫或为达到吐下的效果;二服占统计数的21%,主要为以总药味、药量相对少,保证每次服药浓度;三服占统计数的63%,分布麻黄类方、桂枝类方、白虎类方、承气类方、柴胡类方、当归类方和杂方类;四服及以上者占6%,局部保持较高浓度,持续发挥作用或为达到某种效果。服药时间:平旦服、空腹服、按季节服、发作前服、昼夜服等。服药温度:温服、小冷服、服热粥、服冷粥等。3.方药用量控制策略和方法临床药物用量要达到与时间、地域、人体、疾病、药物的不同情况相符合的要求。需要根据服药反应不断进行药物用量的调控。病重药轻,需要逐渐增量;病轻药重,需要逐渐减量;病情危重,采取重剂起沉疴;病势缓慢,可以轻剂缓图;服用峻药,需要中病即止;慢病渐调,可以丸药缓服。久病虚人,用药宜缓;强人病急,用药宜重;暑天发散,药量宜轻,酷寒清热,用量酌减。结论临床方药用量控制有五原则、五途径、多方法。五原则为因时、因地、因人、因病、因药的用量调控原则。五途径为:调整用量可以通过处方环节、配伍环节、煎煮环节、服用环节、剂型环节五个途径实现。多方法为:具体用量调控可以采取取效为度、逐渐增量、逐渐减量、中病即止、重用君药、叠加用量、大量重剂、小量轻剂、剂型控量、始量-中量-尾量等方法。

陈楚为[5](2016)在《从药物性味配伍分析《伤寒论》治水湿痰饮病方剂的组方规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乃透过整理与分析《伤寒论》治水湿痰饮病的组方中,药物四气五味配伍规律,以期丰富《伤寒论》组方原则下的用药情况,以冀更有效地指导临床使用。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乃基于四气五味理论去分析、探讨治疗水湿痰饮病所用方剂四气五味配伍的用量比例,并由此思路作前题,对《伤寒论》中治水湿痰饮病的方剂尝试进行再思考,再加以比较、分析治疗相似病机的类方之间的四气五味差异。结论本文透过对《伤寒论》治水湿痰饮病方的四气五味配伍用量,作出整理、比较、分析,发现其中的药物配伍规律,一方面依据于四气五味的药物理论,另一方面又依据治法的需要,而有不同的四气五味配伍用量比例变化。全文主要分三个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第一部分为综述部分。介绍水湿痰饮病在《内经》与《伤寒论》里的相关内容,从而引申出《伤寒论》的的概念,及其相关治法、遣方用药特色,还有介绍四气五味等相关内容在《神农本草经》、《内经》与《伤寒论》之间的关系,从而引申出,《伤寒论》的用药组方之法源于上述二书,以作为后面论述的基础理论背景。第二部分是有关《伤寒论》治水湿痰饮病方剂配伍分析的正文论述。此部分内容通过对《伤寒论》治水湿痰饮病方剂的药物四气五味配伍用量比例,与其自身所针对的病机、病位、治法的关系整理,并对相关条文、内容进行分析、比较,以探讨药物四气五味配伍用量比例差异的原因及其规律,并从药物四气五味理论的角度分析相关类方之差异,最后透过对后世医家有关《伤寒论》治水湿痰饮病方剂的加减运用的比较、分析,以期丰富《伤寒论》组方原则下的用药情况,从而更有效地指导临床用药。从病因病机探讨部分,把《伤寒论》治水湿痰饮病方剂以肺卫表郁、邪结成实、水停于里、阴寒偏盛或阳虚阴盛、中焦升降失利致痞、少阳枢机不利、湿热郁遏发黄等七个方面作出分类,再以其中四气五味的用量配伍比例主次作出归类,并对其病机与药物用量配伍比例作出分析。从治法探讨部分,主要是透过《伤寒论》治水湿痰饮病方剂的药物四气五味用量比例及其相关病机,分别归入宣肺法或汗法、攻下法、利水法、温法、中焦辛开苦降解痞法、和解少阳法、清泄湿热法等七个治法之中,并分析各治法与方剂中药物的四气五味用量比例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出相关的规律,如宣肺法或汗法者,多以阳味为主,辛味为主;下法者,多以阴味为主,苦寒为主等。从类方探讨部分,主要分析、比较个别类方之间的四气五味用量配伍比例差异与病机或治法之间的关系,包括桂枝附子汤类方、麻黄类方、四逆汤类方、真武汤类方、苓桂剂类方、理中丸类方、泻心汤类方、柴胡汤类方等八倨方面,这些类方虽或在用药种类上、或所针对治疗病机相类似,但因个别所治疗的病机中寒热偏性、郁闭程度、病位深浅等不同,故其中的药物用量配伍比例有所差异。后世医家发挥与比较部分,主要选取后世部份医家或其着作,或医案等相关内容,并透过整理、比较、分析其中的选用方药,以期丰富《伤寒论》组方原则下的用药情况,从而更有效地指导临床用药,以治疗水湿痰饮病,但由于《伤寒论》所载方剂药物用量多较后世为大,故在比较不同时代的方剂时,只采取各自方剂药物用量的比例作出比较,而不作用量多少的个别探讨,其中,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温病学家如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等有部分方剂的配伍基础源自《伤寒论》,此又为一证明温病学在某程度上,乃依据《伤寒论》相关内容而作出发展。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结语部分。对全文作出简要总结,表达思想,对本文所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及探讨其可持续性研究。另外,在附录部分,分别列出了《伤寒论》治水湿痰饮病方五味总结列表、《伤寒论》治水湿痰饮病方剂的四气总结列表及《神农本草经》所载《伤寒论》治水湿痰饮病方剂的药物四气五味及功效列表,作为本文所研究《伤寒论》方剂的药物四气五味用量配伍的数据基础。

王嘉俊,李双蕾,李梦瑶[6](2016)在《中药药对的现代认识与研究》文中认为药对为古代医家的经验总结,药对已成为现代临床中常用的相对固定的配伍组合。对中药药对的理论包括经方药对、药对配伍原则,单味药配伍他药、不同配比剂量的临床应用,以及药对配伍的现代医学研究、药对用量比例的有效成分研究等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药对的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提供参考。

孟庆波,张德政,杨国平,乔桂玲,任达千[7](2016)在《基于逆数据包络分析法的中医方药评价与药量计算研究》文中认为针对中医组方的药量推算建模问题,提出了基于证候上下文分析的逆数据包络分析(IDEA)算法。该算法以证候的典型方剂为依据,以数据包络分析为评价工具,建立起反映证候演化的方药评价模型;依据代表证候状态的评价值,给相应的证型症状信息赋值,以完成"词计算"过程。最后,把具体的辨证过程植入到证候发展的上下文环境中,以典型证型的"词计算"为依据,给出具体案例的证候状态评价,再采用IDEA算法推算出药量数据。该模型的推算结果表明,它能够反映中医的一般用药规律,这将对辨证论治组方环节的数值化、客观化研究提供一种可能的思路。

霍慧灵,李汉成,任孟月,马钦海,谭晓梅,罗佳波[8](2015)在《石膏用量对麻黄入血生物碱类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采用UPLC-MS/MS探讨不同用量石膏配伍麻黄对麻黄中移行入血生物碱类成分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各组分别灌胃麻黄-石膏不同配比(1∶0,1∶1,1∶2,1∶4)水煎液后,于不同时间点采血,所得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DAS 3.2.2得出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 4组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达峰时间(tmax)有显着差异。与单味麻黄组相比,麻黄-石膏1∶1与1∶2组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和麻黄碱AUC0-t减少,麻黄-石膏1∶2与1∶4组此三成分tmax均缩短,但对于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麻黄-石膏合用组中,随着石膏用量的加大,5种麻黄类生物碱的药动学变化整体表现为t1/2z、MRT、Vz/F逐渐增加,tmax、CLz/F逐渐减少。结论石膏用量的改变可对麻黄中效毒成分的药动学行为产生规律性的影响,与传统医学中麻黄石膏配比用药的临床经验相吻合。

霍慧灵[9](2015)在《麻黄类药对组成规律的基础研究—麻黄石膏药对血药动力学、组织分布及排泄特征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中药成分复杂,一方一药往往难以得出规律性的认识,而药对虽组成简单却代表着系列衍生方的核心特征,蕴含着丰富的客观规律。现药对的研究多基于传统中医药理论,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从体外化学成分、药理效应、药代动力学和代谢组学等角度剖析临床用药经验。本课题为麻黄类药对组成规律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部分内容,研究对象麻黄-石膏,性味相反,一温一寒、一升一降、一宣一清、虽相反而实相成,达仲景方中11首。在经方“麻杏石甘汤”中,麻黄-石膏(1:2)两药相配既能宣肺,又能泄热,主治肺热喘咳、身热不解,临床疗效确切。前期药理效应与代谢组学工作发现:麻黄-石膏1:2时解热、平喘优于1:1、1:4;麻黄-石膏合用和单用均能改善干酵母诱导发热大鼠全身异常代谢状态,其中合用后生物标志物的回调程度最大。目前国内外关于麻黄-石膏的实验研究主要集中于某一药效学指标,或水煎液中部分化学成分含量变化等方面,暂无针对该药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报道,而这种核心药组的药动学相互作用所引起的药效变化恰是中药复方主要药效的前身。为此,源于麻黄-石膏合用“增效减毒”可能与体内药效/毒成分“动态变化”相关的设想,我们分析药对配伍对大鼠体内指标性成分血药浓度、组织分布、排泄行为的影响,试图从药动学角度阐释麻黄-石膏剂量配比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研究目的本研究为麻黄-石膏前期体外化学成分、药理效应与代谢组学工作的延伸,以麻黄、石膏的药效/毒成分为核心开展药物动力学研究,寻找量效、时效以及毒效之间的内在关系,进一步系统地验证、深化麻黄-石膏药对"相使用之"的配伍内涵。1.借助UPLC-MS/MS手段,探讨麻黄-石膏不同剂量配比(1:0,1:1,1:2,1:4)对自麻黄移行入血5种特征成分(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药动学参数的影响;2.比较麻黄-石膏配伍前后上述麻黄类生物碱组织分布、排泄情况的变化;3.考察麻黄-石膏不同配比(1:0,0:2;2:2,1:2,0.5:2)对血清中3种元素(Ca、Na、Mg)时效药动学行为的影响;4.结合过去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建立化学成分与药理效应、毒理效应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方法麻杏石甘汤始见于《伤寒论》,曰:"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本课题选取其中的经典药对麻黄-石膏,依据前期药/毒理实验结果,设计两药配比为1:0、1:1、1:2、1:4和0:1。1.麻黄-石膏不同配比对麻黄类生物碱血浆药动学的影响。建立UPLC-MS/MS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麻黄碱、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的含量。将SD大鼠分别灌胃给予单味麻黄(1:0)、麻黄-石膏(1:1、1:2、1:4,w/w)水煎液后,于给药前后特定时间点采集血样,采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血浆中5种麻黄类生物碱的含量,得到血药-时间曲线和相关药动学参数。分析石膏不同剂量变化对麻黄药效/毒成分药动学行为的影响,探讨其与麻黄-石膏不同配比下功效有所偏重的关系。2.麻黄-石膏配伍前后麻黄类生物碱的组织分布情况。建立UPLC-MS/MS定量分析大鼠组织中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麻黄碱、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的含量。将SD大鼠分别灌服单味麻黄(1:0)、麻黄-石膏(1:2,w/w)水煎液后,于特定时间点采集心、肝、脾、肺、肾和脑组织,测定组织样品中5种麻黄类生物碱的含量,比较配伍前后麻黄药效/毒成分在各组织分布及蓄积的情况,研究其与麻黄加入石膏后药效/毒强度改变的相关性。3.麻黄-石膏配伍前后麻黄类生物碱经尿及粪便的排泄特征。建立UPLC-MS/MS测定大鼠尿液和粪便中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麻黄碱、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的含量。将SD大鼠分别灌服单味麻黄(1:0)、麻黄-石膏(1:2,w/w)水煎液后,于特定时间段收集尿液和粪便,测定排泄物中5种麻黄类生物碱的含量,初步了解麻黄的体内代谢特点。4.麻黄-石膏不同配比对血清钙、钠、镁含量的影响。将SD大鼠分别灌胃给予单味麻黄(1:0)、单味石膏(0:2)、麻黄-石膏(2:2、1:2、0.5:2,w/w)水煎液后,于给药前后特定时间点采集血样,借助罗氏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Ca、Na和Mg的含量,得到相关浓度-时间曲线和时效药动学参数。分析麻黄剂量变化对血清中Ca、Na、Na/Ca、Mg水平的影响,摸索其与石膏-麻黄合用热解而不发汗的关系。5.数据分析。应用DAS 3.2.2软件,以非房室模型计算特征成分的药动学参数。借助SPSS 13.0统计软件,采用One-way ANOVA比较多组之间药动学参数的均值,以LSD法(方差齐性)与Games-Howell法(方差不齐)进行多重比较;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参数的均值;以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进行组织分布数据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1.大鼠生物样品中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麻黄碱、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的定量分析方法。所建立的方法经专属性、线性范围、定量限、精密度、准确度、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和稀释因子等考察,符合相关的体内分析要求。2.麻黄-石膏不同配比下麻黄类生物碱的血浆药动学行为。各组组内5种麻黄类生物碱的吸收趋势(AUC0-t/Dose)均为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组间的AUC0-t、tmax有显着差异(P<0.05),但Cmax变化不明显(P>0.05);其中与单味麻黄相比,成分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和麻黄碱在麻黄-石膏1:1与1:2时吸收程度下降(AUC0-t减少),在麻黄-石膏1:2与1:4时吸收速率提高(tmax缩短);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虽存在上述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3个麻黄-石膏合用组中,随着石膏用量的加大,5种麻黄类生物碱的药动学变化整体表现为参数t1/2z、MRT、Vz/F逐渐增加,tmax、CLz/F逐渐减少。3.麻黄-石膏配伍前后麻黄类生物碱的组织分布情况。两组组内时间、部位因素均能影响生物碱的体内分布情况(P<0.05);且时间与组织之间存在显着的交互效应(P<0.05),同一成分在不同组织随时间的变化有所不同;组织分布量以肺、肾和脾居多。与单味麻黄相比,麻黄-石膏1:2时在肺脏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吸收加速(tmax缩短)、平衡相延长;在肾脏麻黄碱和伪麻黄亦有上述变化,且出现双峰现象;而在心脑器官麻黄碱的平衡相收窄,麻黄碱较伪麻黄碱占据的份额(AUC0-t(E)/AUC0-t(PE))缩小。4.麻黄-石膏配伍前后麻黄类生物碱经尿及粪便的排泄特征。组内5种生物碱的尿排泄率以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最大(达到80%98%),其次为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最少(仅为4%~6%)。单味麻黄组的排泄速率最大值(Rmax)于02 h测得,麻黄-石膏1:2组在紧接的26 h出现;两组间同一成分的排泄率、排泄半衰期、最大排泄速率和排泄速率常数等尿排泄动力学参数比较接近(P>0.05);仅麻黄-石膏1:2时甲基麻黄碱的排泄量高于单味麻黄(P<0.05)。相比之下,生物碱经粪便的排泄量较少,两组的总生物碱排泄率均不足1%,组间同一成分的排泄动力学参数无显着差异(P>0.05)。5.麻黄-石膏不同配比下血清中钙、钠、镁的水平变化。5组组间Ca、Na/Ca、Mg时效药动学参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Na的变化不明显(P>0.05)。其中与单味麻黄相比,麻黄-石膏1:2时,Ca的体内滞留时间(MRT)延长、分布体积(Vz/F)增加,Na/Ca与Mg的达峰浓度(Cmax)升高、MRT亦延长;单味石膏除Vz/F(Ca,Mg)外其余参数与单味麻黄无显着差异(P>0.05)。另外,在3个麻黄-石膏合用组(2:2,1:2,0.5:2)中,当两药比例1:2时元素体内水平呈高潮或低谷效应,表现为Ca的分布体积、Mg的达峰浓度与曲线下面积(AUC00-t)达到最大,Na/Ca的达峰浓度为最小值。实验结论1.本研究所建立的UPLC/MS-MS同时测定生物样品(血样、组织、排泄物等)中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麻黄碱、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的含量较以往的方法简便、灵敏、快速,适用于中药麻黄乃至含麻黄生物碱药品的体内成分监测,指导临床安全用药。2.石膏剂量的改变可对麻黄中药效/毒成分(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麻黄碱、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的体内处置产生规律性影响。当麻黄-石膏1:2、1:4时,麻黄碱、伪麻黄碱与甲基麻黄碱比1:1组吸收速率加快、滞留时间延长,表观分布体积增加,吸收程度升高,生物利用度提高,与麻黄量少于石膏功效重在解热平喘相衔接。但临床清泻肺热时常用比例1:2,原因可能是1:4时去甲基麻黄碱、麻黄碱的药代特征趋于单味麻黄,而麻黄属"峻烈"之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应提高。当麻黄-石膏配比1:1时,伪麻黄碱与麻黄碱两成分间AUC0-t、Vz/F的比值均较麻黄-石膏1:2与单味麻黄低,前者占据份额提升,"此消彼长",平喘作用降低的同时利尿效应增强,实现麻黄量等于石膏重在发越水气(利尿)的目的。此外,麻黄配伍石膏后麻黄碱、去甲基麻黄碱的AUC0-t、Cmax减少,消除速率加快,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毒副作用的风险。本研究从血浆药动学角度证实临床麻黄-石膏据"证"定"比"的科学性与合理性。3.麻黄-石膏配伍前后5种生物碱均对肺、肾和脾有明显的趋向性,其分布特点与麻黄、石膏归经理论相吻合。石膏的加入,可选择性地干预同一靶器官(肺、肾、心、脑等)中不同成分的蓄积行为,调节麻黄药效/毒成分群的比例,从而达到两药合用解热平喘"增效"、辛温峻烈"减毒"的目的。4.5种麻黄类生物碱主要经尿液排泄,处于转化链末端的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排泄率高达80%98%,始端的甲基麻黄碱仅为4%~6%;且5成分在尿液的存在比例与体外水煎液不同,由药物代谢的终端信息佐证了人们关于麻黄生物碱在体内遵循ME→E→NME、PE→NMP方向性转化的设想。同时,配伍石膏后生物碱经尿最大排泄速率的推迟可能由成分吸收入血速度加快、组织分布平衡相延长所引起。5.麻黄1/2倍量于石膏时,较单味麻黄、单味石膏、麻黄--石膏2:2和麻黄-石膏0.5:2组对血清中Ca(上调)、Na/Ca(下调)、Mg(上调)的千预效果最优,从血清元素角度解释麻黄-石膏1:2时热解而不发汗、无伤津之弊的配伍内涵。

王苗[10](2014)在《《伤寒论》方药配伍规律方剂计量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伤寒论》方药配伍规律,为深入学习《伤寒论》制方理论,合理运用《伤寒论》方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明代赵开美宋刻本《伤寒论》为研究样本,从中选取其汤剂方剂,采用方剂计量学特定指标与分析方法,对所选方剂之用药品类、性味、归经、功能类型、用药剂量、君药与非君药构成、药对药组、六经病用药比较等项目进行系统分析,部分项目尚与汉后历朝及现代医家方剂加以对比以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揭示《伤寒论》方药的配伍规律。其间引入方均用药数、相对药量、单味药均药量、药味药量标准变异度与极差变异度、君药判别法、君药指数、六经性味突出指数、六经循经指数等指标与方法,并运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加以统计处理。结果:1.共纳入《伤寒论》汤剂方剂88首,用60味,以甘草使用率最高(71.59%),其次为大枣、桂枝、生姜、芍药等。2.《伤寒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用药,四气分别以温、寒、寒、温、热、寒为突出,五味分别以甘、苦、苦、甘、甘、甘为多用;太阴病循本经用药最多,次为少阴、阳明,而太阳、少阳、厥阴较少用本经药,用药归经庞杂。相关与聚类分析提示,太阳病用药品类与其他五经显着不同。3.《伤寒论》方剂方均用药数均值为4.9±1.7味/方,而其后唐、宋、元、明、清历朝汤剂方剂方均用药数均值在7.37味/方~10.89味/方之间,现代则为13.18味/方,可见《伤寒论》用药最为简约。4.《伤寒论》汤剂方剂单味药相对药量均值为3.34±1.67,其平均标准变异度为0.45,平均极差变异度为1.43:而所用60味药各药在不同方剂中用量亦有较大变化,其平均标准变异度为0.34,平均极差变异度为1.34。说明《伤寒论》方剂用药饶富变化,主次分明,君臣佐使恰当其职。5.运用方剂计量学君药判定法对88首方剂进行君药识别,结果与历代医家所认定者符合率为76.9%,其不尽符合者,尚需除外古今度量衡换算标准容有失真等因素,提示本法具有较大实用价值。6.统计88首方剂共用不重复君药31味,君药指数分析为各药提示了被用作君药的可能性程度。比较31味君药与29味非君药的性味归经特点,可推知伤寒病证之主证主要为外感风寒与化热证,病位在太阳、阳明经居多;而兼夹变证则多为热证、虚证,病在厥阴、太阴者居多,这与伤寒六经病证结构大致相同。7.高频用药聚类分析所提示药对有:龙骨与牡蛎,枳实与厚朴,麻黄与杏仁,附子与干姜,栀子与豆豉等,共10对;药组有:柴胡与葛根与细辛,石膏与知母与粳米,半夏与人参与黄连与黄芩,桂枝与芍药与生姜与大枣,共四组。结论:方剂计量学允为分析方剂配伍、测定君药的有效方法;《伤寒论》方药选药简约不杂,形制规矩圆通,配伍恰如其分,剂量跌宕参差、灵活多变,并其药对药组形制等,均为方剂配伍之典则。素谓《伤寒论》方为众方鼻祖者,洵非虚语。

二、《伤寒杂病论》中麻黄石膏用量比与其作用关系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伤寒杂病论》中麻黄石膏用量比与其作用关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金匮要略》风水、里水、肺胀的病机联系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风水病机解析
    1.1 基于主症分析
    1.2 基于方药分析
        1.2.1 越婢汤
        1.2.2 防己黄芪汤
2 里水病机解析
    2.1 基于主症分析
    2.2 基于方药分析
        2.2.1 越婢加术汤(里水-风水病机联系)
        2.2.2 甘草麻黄汤
3 肺胀病机解析
    3.1 基于主症分析
    3.2 基于方药分析
        3.2.1 越婢加半夏汤(肺胀-里水病机联系)
        3.2.2 小青龙加石膏汤(肺胀-风水病机联系)
4 风水、里水、肺胀的病机联系
5 验案举隅
6 总结

(2)石膏及其配伍解热作用的物质基础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实验研究
    第一章 石膏不同炮制品中金属元素ICP-MS分析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小结
    第二章 石膏及其配伍解热作用的药效评价
        1 石膏对LPS发热模型大鼠的解热作用/影响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指标测定
        1.4 统计学分析
        1.5 实验结果
        2 石膏对酵母发热模型大鼠的解热作用/影响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指标测定
        2.4 统计学分析
        2.5 实验结果
        3 石膏及其配伍对酵母发热模型大鼠体液组成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指标测定
        3.4 统计学分析
        3.5 实验结果
        4 石膏及其配伍对酵母发热模型大鼠血气的影响
        4.1 实验仪器及试剂
        4.2 实验方法
        4.3 指标测定
        4.4 统计学分析
        4.5 实验结果
        5 石膏及其配伍对酵母发热模型大鼠血清中致热因子的影响
        5.1 实验材料
        5.2 实验方法
        5.3 指标测定
        5.4 统计学分析
        5.5 实验结果
        6 石膏及其配伍对酵母发热模型大鼠血清及脑脊液中体温调节因子和钙离子的影响
        6.1 实验材料
        6.2 实验方法
        6.3 指标测定
        6.4 统计学分析
        6.5 实验结果
        7 石膏及其配伍的抗炎镇痛实验
        7.1 石膏及其配伍对小鼠热板实验的影响
        7.2 石膏及其配伍对小鼠二甲苯耳肿胀实验的影响
        7.3 石膏及其配伍对小鼠醋酸扭体实验的影响
        8 小结
    第三章 石膏及其配伍解热的作用机制研究
        1 石膏(及其配伍)对酵母发热模型大鼠的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
        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2 实验结果
        2 石膏及其配伍对酵母发热模型大鼠下丘脑、肝脏中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2.4 实验结果
        3 石膏及其配伍对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 细胞活力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统计学分析
        3.4 实验结果
        4 石膏及其配伍对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3 统计学分析
        4.4 实验结果
        5 石膏(及其配伍)对酵母发热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5.1 实验样品
        5.2 实验方法
        5.3 数据处理
        5.4 结果分析
        6 小结
全文讨论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3)李培生治疗外感热病的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历代对外感热病的文献研究
    (一)、先秦、秦汉时期对外感热病的认识
        1、《黄帝内经》外感热病的奠基之作
        2、《难经》提出“伤寒有五”
        3、《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外感热病的体系
    (二)、晋唐代医家对外感热病的传承与发展
    (三)、宋、金元时期对外感热病的再认识
    (四)、明清时期外感热病辨证论治趋于完善
二、李培生教授的学术思想与贡献
    (一)改变伤寒教材体例,突出六经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二)推动寒温融合学说的发展
    (三)训诂与临床实际结合,博采众长,独尊《内经》
    (四)伤寒论经方治疗内伤杂病,扩大经方运用范围
三、李培生教授对外感热病的研究
    (一)外感热病发热概况
        1、外感发热的发病机理
        2、外感发热的辨证
    (二)、太阳病发热
        1.太阳病发热的特点
        2.太阳病发热治则治法
    (三)、阳明病发热
        1.阳明病发热的特点
        2.阳明病发热治则治法
    (四)、少阳病发热
        1.少阳病发热的特点
        2.少阳病发热治则治法
    (五)、太阴病发热
        1. 太阴病发热的特点
        2. 太阴病发热的治则治法
    (六)、少阴病发热
        1. 少阴病发热特点
        2.少阴病发热的治则治法
    (七)、厥阴病发热
        1. 厥阴病发热特点
        2.厥阴病发热的治则治法
四、讨论
结语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基于经方本原煎服方法的方药临床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经方本原煎服方法及用量控制研究概况
    1 经方本原煎服方法研究概况
        1.1 经方本原煎法研究概况
        1.2 经方本原服法研究概况
    2 方药用量控制研究概况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经方本原煎服方法及用量控制的文献研究
    导言
    研究目的
    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结果
    第一节 经方本原煎服方法研究
        1 经方本原煎法研究
        1.1 煎药前处理
        1.2 煎药溶媒
        1.3 煎药次数
        1.4 煎药时间
        1.5 煎药方式
        2 经方本原服法研究
        2.1 服用次数
        2.2 服用时间
        2.3 服用温度
        2.4 服后调护
    第二节 方药临床用量控制研究
        1 用量调控的原则
        1.1 时间与用量调控
        1.2 地域与用量调控
        1.3 人体与用量调控
        1.4 疾病与用量控制
        1.5 药物与用量调控
        2 用量调控的途径
        2.1 处方
        2.2 配伍
        2.3 煎煮
        2.4 服用
        2.5 剂型
        3 用量控制方法
        3.1 重用君药
        3.2 叠加药量
        3.3 取效为度
        3.4 中病即止
        3.5 逐渐增量
        3.6 逐渐减量
        3.7 大量重剂
        3.8 小量轻剂
        3.9 剂型控量
        3.10 始量-中量-尾量
    第三节 临床用量控制医案选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5)从药物性味配伍分析《伤寒论》治水湿痰饮病方剂的组方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内经》与《伤寒论》的水湿痰饮病相关论述
        1 《内经》的相关论述
        1.1 名词引述
        1.2 病因病机引述
        1.3 水湿痰饮病的临床表现
        1.4 水湿痰饮病之治法
        1.5 小结
        2 《伤寒论》的相关论述
        2.1 名词引述
        2.2 水湿痰饮病的病因病机引述
        2.3 《伤寒论》对于水湿痰饮病之辨证论述
        2.4 水湿痰饮病之治法
        2.5 用药或用方特色
        2.6 治水气顾护正气
        2.7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四气五味的相关论述
        1 四气五味考源
        2 《神农本草经》记载的四气五味理论
        3 《内经》记载的四气五味理论
        3.1 四气五味与阴阳
        3.2 四气五味与五行
        3.3 单味功用
        3.4 五味所入与所循行
        3.5 五味所宜与五脏苦欲补泻
        3.6 五味所禁与过用之害
        3.7 药物治病在于以偏治偏及用药法度
        4 《伤寒论》记载的四气五味理论
        4.1 药物理论基于《神农本草经》
        4.2 组方理论源于《内经》
        4.3 组方基于四气五味的配伍
        4.4 四气五味化合举例
        4.5 对后世方剂配伍的影响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从四气探讨
    1 温性为主
    2 平性为主
    3 寒性为主
    4 小结
第二章 从病机病位探讨
    1 肺卫表郁
        1.1 辛主甘次
        1.2 辛主苦甘次
        1.3 辛主苦次
    2 邪结成实
        2.1 苦主辛次
        2.2 纯苦
    3 水停于里
        3.1 纯甘
        3.2 甘主辛次
        3.3 甘主苦次
        3.4 辛主甘次
        3.5 辛主苦次
        3.6 纯咸
    4 阴寒偏盛或阳虚阴盛
        4.1 纯辛
        4.2 辛主甘次
        4.3 辛甘主苦次
        4.4 甘主辛苦次
        4.5 甘主辛次
        4.6 苦主辛次
        4.7 苦主甘次
    5 中焦升降失利痞结
        5.1 辛主甘次
        5.2 甘主辛次
    6 少阳枢机不利
        6.1 苦主辛次
    7 湿热郁遏发黄
        7.1 甘主苦次
        7.2 苦主甘次
        7.3 纯苦
    8 小结
第三章 从治法探讨
    1 宣肺法或汗法
    2 攻下法
    3 利水法
        3.1 通阳利水
        3.2 育阴利水
        3.3 散结利水
    4 温法
        4.1 温补法
        4.2 温散法
        4.3 温阳化水
        4.4 温固法
    5 中焦辛开苦降解痞法
    6 和解少阳法
    7 清泄湿热法
    8 小结
第四章 从类方探讨
    1 桂枝附子汤类方
        1.1 比较甘草附子汤证与桂枝附子汤证及其五味配伍
        1.2 比较桂枝附子汤与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2 麻黄类方
        2.1 比较大青龙汤证与小青龙汤证
        2.2 比较大青龙汤证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证
        2.3 比较大青龙汤证与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
    3 四逆汤类方
        3.1 比较四逆汤证与茯苓四逆汤证
        3.2 比较吴茱萸汤证与四逆汤证
    4 真武汤类方
        4.1 比较真武汤证与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
        4.2 比较真武汤证与附子汤证
    5 苓桂剂类方
        5.1 比较茯苓甘草汤证与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5.2 比较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与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
        5.3 比较五苓散证与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6 理中丸类方
        6.1 比较理中丸证与桂枝人参汤证
    7 泻心汤类方
        7.1 比较生姜泻心汤证与旋覆代赭汤证
        7.2 比较桂枝人参汤证与生姜泻心汤证
    8 柴胡汤类方
        8.1 比较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与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9 小结
第五章 后世医家发挥与比较
    1 宣肺法或汗法
        1.1 辛主苦甘次
        1.2 辛主苦次
        1.3 辛主苦次
    2 攻下法
        2.1 苦主辛次
    3 利水法
        3.1 辛主甘次
        3.2 甘主辛次
        3.3 甘主苦次
        3.4 辛主苦次
        3.5 纯甘
        3.6 苦主辛次
        3.7 苦主甘次
    4 温法
        4.1 辛主甘次
        4.2 甘主辛苦次
        4.3 甘主辛次
    5 中焦辛开苦降法
        5.1 辛主甘次
    6 和解少阳法
        6.1 苦主辛次
    7 清泄湿热法
        7.1 苦主甘次
    8 小结
结语
    1 总结
        1.1 阐明《伤寒论》“水气”及“水湿痰饮病”的概念
        1.2 《伤寒论》治水湿痰饮病方的治法仿照《内经》
        1.3 《伤寒论》治水湿痰饮病方的四气五味配伍规律变化依据
        1.4 《伤寒论》治水湿痰饮病方的五味阴阳配伍变化在于病机的不同
        1.5 《伤寒论》治水湿痰饮病方五味用量配伍差异与治法的关系
        1.6 《伤寒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生梓白皮与桑白皮的现今用量换算
        1.7 《伤寒论》中三物白散当属温散法
        1.8 《伤寒论》桂枝人参汤证之治法
        1.9 温病学建基于《伤寒论》发展
    2 讨论
        2.1 药物性味理论与现代药理研究
        2.2 药物性味理论与药效
        2.3 药物性味与升降理论问题的思考
        2.4 药物性味理论不足的思考
        2.5 煎煮法对药汤性味影响的思考
        2.6 对性味合化的思考
        2.7 栝楼实之四气五味探讨
        2.8 以桑白皮取代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生梓白皮的思考
        2.9 十枣汤中以甘草代替大枣思考
        2.10 大陷胸汤与十枣汤比较
        2.11 略说《温病条辨》对中焦辛开苦降解痞法的发挥
        2.12 略说本文药物用量度量衡换算
        2.13 以五铢钱来定《伤寒论》所载一两之实质重量的问题
    3 建议
        3.1 后世《伤寒论》注家四气五味与《神农本草经》所载不同
        3.2 扩充本文研究方法至《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剂
    4 创新点
    5 存在问题与不足
        5.1 药物四气五味厚薄问题仍有待解决
        5.2 药物性味理论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伤寒论》治水湿痰饮病方五味用量比例总结列表
附录2 《伤寒论》治水湿痰饮病方四气用量比例总结列表
附录3 《神农本草经》所载《伤寒论》治水湿痰饮病方剂的药物性味及功效列表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6)中药药对的现代认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药对的理论分析
    1. 1 药对的起源
    1. 2 经方药对分析
    1. 3 药对配伍原则
        1.3.1协同配对
        1.3.2反佐配对
        1.3.3气血阴阳配对
        1.3.4特殊配对
2 药对的临床应用
    2. 1 单味药配伍他药的临床应用
    2. 2 药对配伍及配比剂量不同的临床应用
3 中药药对的现代研究
    3. 1 药对配伍的现代研究
    3. 2 药对用量的有效成分研究
4 总结与展望

(8)石膏用量对麻黄入血生物碱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仪器与材料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9)麻黄类药对组成规律的基础研究—麻黄石膏药对血药动力学、组织分布及排泄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麻黄-石膏药对的研究概况
        1 体外化学成分研究
        2 药效学研究
        3 代谢组学研究
        4 药动学研究
    第二节 中药药对药动学的研究进展
        1 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
        2 现阶段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麻黄-石膏不同配比下麻黄类生物碱血浆药动学行为的变化
    第一节 大鼠血浆中麻黄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第二节 石膏剂量变化对麻黄移行入血生物碱类成分的药动学影响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本章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麻黄-石膏配伍前后麻黄类生物碱的组织分布研究
    第一节 大鼠组织样品中麻黄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第二节 配伍石膏对麻黄类生物碱组织分布的影响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本章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麻黄-石膏配伍前后麻黄类生物碱经尿及粪便的排泄特征
    第一节 大鼠尿液及粪便中麻黄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第二节 配伍石膏对麻黄类生物碱经尿及粪便排泄的影响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本章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麻黄-石膏不同配比下血清中钙、钠、镁的水平变化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本章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英文缩写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10)《伤寒论》方药配伍规律方剂计量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宄内容与方法
    1 研究资料
    2 资料选择标准
    3 研究方法
    4 研究指标
    5 统计方法
    6 技术路线
结果
    1 《伤寒论》方剂用药品类与频次分析
    2 《伤寒论》方剂每方用药数分析
    3 《伤寒论》方药剂量变异度分析
    4 《伤寒论》方剂君药之方剂计量学测定
    5 高频用药同用度聚类分析
    6 《伤寒论》六经病用药性味归经比较
讨论
    1 关于《伤寒论》汤剂方剂的用药范围问题
    2 关于《伤寒论》汤剂方剂每方用药数分析
    3 关于《伤寒论》汤剂方剂每药及各方剂量使用情况分析
    4 关于君药判定标准问题及与既往文献认定之异同
    5 关于《伤寒论》汤方剂药对、药组的使用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四、《伤寒杂病论》中麻黄石膏用量比与其作用关系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匮要略》风水、里水、肺胀的病机联系辨析[J]. 林锋敏,肖海威,许家栋,徐国峰. 中国中医急症, 2020(05)
  • [2]石膏及其配伍解热作用的物质基础及机制研究[D]. 叶鸿博.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3]李培生治疗外感热病的学术思想研究[D]. 陈妙琪.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7(01)
  • [4]基于经方本原煎服方法的方药临床用量控制研究[D]. 王博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5]从药物性味配伍分析《伤寒论》治水湿痰饮病方剂的组方规律[D]. 陈楚为.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6]中药药对的现代认识与研究[J]. 王嘉俊,李双蕾,李梦瑶. 中医杂志, 2016(08)
  • [7]基于逆数据包络分析法的中医方药评价与药量计算研究[J]. 孟庆波,张德政,杨国平,乔桂玲,任达千.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6(05)
  • [8]石膏用量对麻黄入血生物碱类的影响[J]. 霍慧灵,李汉成,任孟月,马钦海,谭晓梅,罗佳波. 中成药, 2015(08)
  • [9]麻黄类药对组成规律的基础研究—麻黄石膏药对血药动力学、组织分布及排泄特征的研究[D]. 霍慧灵. 南方医科大学, 2015(07)
  • [10]《伤寒论》方药配伍规律方剂计量学分析[D]. 王苗. 新疆医科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伤寒杂病论》麻黄膏配比与疗效关系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