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进银行组织结构创新发展关系型融资(论文文献综述)
刘音露[1](2020)在《软信息对银行信贷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是一切金融活动的基础,由于信息的应用方式不同,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也呈现出不同的交易形式,而信息的应用与其本身的特征紧密相关。硬信息由于其可编码、可数字化的特性,大大提升了金融活动的效率、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与硬信息不同,软信息是一类具有主观性的信息,其难以编码量化、传输容易失真,对其搜集、处理与在决策中的应用过程都难以独立于信息搜集者而存在,呈现出搜集成本与转换成本高昂的特点,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因而使用效率更低、金融服务成本更高。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对这一问题给出了新解。信息技术能够实现软信息的硬化,帮助金融机构以更经济的方式利用软信息的关联性缓解硬信息不足的企业所受到的金融排斥,还可以利用软信息的增量性与难以作假的特性对硬信息进行交叉辨伪。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生产、搜集以及处理企业软信息的成本,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升级,基于软信息的金融服务与金融产品纷纷出现,互联网金融等创新的金融服务模式也开始盛行。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Fin 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明确提出加强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成果运用,加快完善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科创企业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流程和信用评价模型,引导企业征信机构利用替代数据评估企业信用状况,纾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局,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化。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核心在于信息不对称,由于企业基于财务数据的硬信息不足、缺少有效抵押或担保,因此从企业的软信息出发,寻找企业的替代性信息成为解决信息约束问题的有效思路。例如,商业银行推出的以税换贷的“银税互动”模式,旨在让企业能够凭借其良好的纳税历史数据,来换取银行的授信资金。在研究软信息如何应用之前,企业的软信息是否具有信用价值,能否在硬信息之外提供增量信息?银行能否识别企业的软信息并加以利用?这是本文讨论的首要问题。互联网的普及与大数据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进一步布局金融科技,对中小微企业信贷而言,若企业软信息的信用价值能够被有效挖掘,企业的融资难题有望得到缓解;同时,征信机构应用金融科技,也能创新针对中小微企业的信用服务,探索利用贷前替代数据帮助银行多维度判断小微企业状况。信息技术能否提升银行识别软信息的能力?从软信息在信贷活动中传递的渠道看,信息技术、征信活动对银行的信贷活动产生什么影响,两种机制之间又将如何作用?本文还将对这个问题展开研究。因此,围绕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本文主要就软信息的信用价值以及在银行业的应用展开讨论,并分析信息技术、征信活动对于银行信贷活动的影响,以期为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提供一定启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对现有文献的梳理总结以及围绕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依次展开的经验研究。具体来说:第一,本文对银企信贷活动相关的研究进行综述。从影响信贷活动的因素出发,本文梳理了基于征信活动、银行业市场结构、抵押担保以及法律制度等角度对银企信贷问题展开研究的几支文献;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软信息的角度,整理了现有文献中关于信息技术对信贷活动影响的研究,为后文经验分析奠定基础。第二,本文对软信息应用的现状与理论展开分析。本文借鉴文献关于歧视的模型,基于信息不对称问题构建起银行的规模歧视模型,研究发现,相比于大企业,小企业由于硬信息不足或信息质量较低,使得信息的精度不足,在相同硬信息信号的前提下,银行更认同大企业的质量,产生对小企业的规模歧视;若银行持有大企业的平均质量高于小企业的信念,规模歧视的程度会加深;信息技术能够释放基于软信息的信号、提高硬信息的精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降低银行对小企业的规模歧视程度;即使银行基于自身信念对小企业存在偏见,信息技术同样能够降低其规模歧视程度,但降低的程度相对较弱;软信息的补充可能带来两方面效应,如果整体上软信息增加了关于企业的正面信息,银行对小企业的规模歧视程度将进一步减弱;而当软信息整体增加了企业的负面信息时,相同的硬信息与软信息信号下,银行对小企业的规模歧视程度可能反而会加剧。第三,以上海政银担项目的企业申贷数据,研究软信息是否具有信用价值。政银担项目的支持对象为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提交申请后经政府与银行两次筛选通过便可获得贷款。本文以申贷数据中企业自主填写的、不具有标准格式的文本信息作为软信息,研究发现,其在传统的财务信息外提供了增量信息,能够显着提升规模较小、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的企业的融资可得性。在财务信息、政府认证信息之外,企业的自身简介,对主营业务的描述、对管理者团队的介绍以及对贷款用途的说明,能够影响到企业融资的可得性,且这一作用对于信息不对称程度更高的企业更为明显;相比于只有硬信息的模型,加入文本信息后的模型对于融资可得性的预测能力上升,说明在硬信息之外,以企业的借款描述文本为代表的软信息能够提供增量信息,反映企业的信用能力,具有信用价值。本文还发现,贷后风险分担能够缓解银企事前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具有第三方担保或风险分担设计下,银行的贷后风险降低,软信息甚至财务信息不再影响银行的贷款决策。银行在决定是否对获得担保的企业贷款时,不仅借款描述文本,甚至财务信息等硬信息也不再影响企业的信贷可得性,银行此时更青睐于其中的首贷企业,即此前没有信贷记录的企业。第四,本文以管理者能力为例,研究软信息如何影响企业的信贷活动。由于政银担项目中存在风险分担,加上银行在对企业做出贷款决策前,企业已由政府先行筛选过,因而银行是否可以识别软信息尚不得而知。如无政府筛选,银行没能直接识别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软信息的原因可能还在于,相比于大中型企业,这类企业贷后风控等综合服务成本更高,与收益不对称,对银行而言不经济,不是银行的传统服务对象,也较难就此认为银行无法识别软信息。企业主、核心创始人以及管理者团队的人品、能力等,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息息相关。本文以管理者能力视角切入,研究发现企业管理者的能力越高,从银行获得的信贷规模越大,且融资成本越低,说明银行能够识别企业管理者能力这一软信息,进而影响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决策。本文的实证研究还说明,银行对软信息价值的发掘,在信息披露质量较低、信息不透明程度更高的企业更显着。第五,本文还考虑了信息技术对银行软信息识别的影响。本文首先延续管理者能力的分析,研究信息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金融科技的发展是否提升了银行识别软信息的能力;而后从银行信息来源角度讨论了信息技术、征信活动对于银行信贷的影响。信息技术能够挖掘出软信息的信用价值,强化软信息对信贷决策的影响;在信贷活动中,银行自主运用信息技术,以及银行对征信记录的应用,均能降低银企的事前信息不对称,银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贷后监管,以及征信活动的声誉约束机制,都能够降低贷后风险,因而信息技术以及征信活动都表现出促进银行信贷规模、降低银行信贷风险的作用。在征信活动促进信贷表现的传导过程中,信息技术表现出不同的效应:一是增强了征信活动对信贷规模的促进作用,二是对征信活动对信贷风险的抑制作用产生了一定的替代性。与公共征信相比,私营征信较为有效地利用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在控制信贷风险的同时促进了信贷规模的增长。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如下:一是,现有文献对于软信息的分析多是从个人角度,考察个人的行为特征等对于网络借贷可得性的影响,鲜有直接基于企业软信息对企业信贷可得性的讨论。本文第四章基于企业的贷款申请数据,尤其是其中企业自主填写的文本信息,更为直观地研究了软信息对于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影响;鉴于与企业经营管理直接相关的软信息,一般包括企业主、核心管理团队的人品、能力等,第四章进一步对企业管理者团队简介中所包含的信息元素数量进行提取,作为软信息的代理变量;而第五章与第六章则构建指标,从管理者能力的角度,也验证了软信息对于企业信贷规模与信贷成本的影响。二是,本文的研究设计清晰地突显了软信息的作用。在第四章的实证设计中,政银担项目的申请企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其硬信息不足问题因科技与中小两重属性更为显着,相应的,软信息在企业信贷中的作用更为重要,其对于信贷的影响得以清晰地显现出来;在第五章及第六章,从管理者能力角度分析软信息影响时,管理者能力指标的构建排除了企业基本面的因素,剔除了财务状况等硬信息的影响,因而能够有效地考察企业软信息对银行信贷的影响。三是,基于上海政银担项目的企业申请数据,本文丰富了关于担保与软信息主题的研究。一方面,本文通过对比政府与银行两轮筛选的标准差异,突出了担保对于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有效作用:本文研究发现银行在具有担保情况下,无论是硬信息还是软信息,对银行的信贷决策都不产生显着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政银担项目中,担保的性质为信用担保,因此不同于软信息与银行信贷的研究,本文还从担保决策的视角补充了软信息对于政策性担保的影响研究。四是,从信息技术视角,本文不仅验证了信息技术挖掘软信息信用价值的作用,还创新性地强调了信息技术对于征信活动的积极意义,丰富了信息技术对金融机构影响的讨论。不仅如此,在征信作用方面,不同于基于信息技术的大数据征信与传统征信的对比研究,本文建立在私营与公共征信机构区别的基础上,对比信息技术对二者优化信贷表现的影响,对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等在征信行业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此外,在指标设计上,本文将一国征信覆盖程度取为私营征信覆盖率与公共征信覆盖率的较大值,在合理刻画征信活动覆盖水平的同时,规避了只取私营或只取公共覆盖指标的局限性,也避免了因二者覆盖面重叠可能导致的重复计算的误差。
徐毅[2](2020)在《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社区银行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银行业拓展经营渠道发展社区银行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社区银行发展既是我国普惠金融战略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我国银行机构体系优化的必然选择。发现我国社区银行的发展问题,指出社区银行的发展方向,不仅有利于当前形势下我国银行业的转型升级,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虽然我国社区银行发展相较于美国等国家来说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在各项政策支持下发展迅速。在社区银行的发展过程中,一部分股份制银行大力推广社区,通过走进社区形成了新的经营方式,客户满意度不断提升。但是,近两年各商业银行的社区银行加速筹建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如发展定位不清晰,经营方向不够明确,治理不完善等,这些问题成为社区银行长远健康发展的瓶颈。另外,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银行物理网点成本提高,利用信息科技实现银行传统网点向智能化和轻型化符合当前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趋势,信息进步对于社区银行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社区银行的研究现状,并对社区银行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随后通过对社区银行的界定、特征和社区银行发展的金融共生、关系型信贷和普惠金融三大理论基础进行阐述,以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的社区银行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调研和理论探讨,揭示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社区银行的发展现状以及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目前,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社区银行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盈利能力不足,社区化服务存在短板、认知程度有限、抗风险能力较差以及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备等方面。为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全面分析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社区银行发展的内外部优势、劣势、机会以及威胁。本文认为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发展社区银行,应该采取明确网点布局标准、对网点布局进行综合评分、业务模式创新、服务渠道创新、扩充差异化营销渠道、突出“融入社区”的品牌文化、创新非金融产品凝聚人气、开设专属电子服务体系、加强第三方机构合作提供多样化产品以及开发社区银行专属消费信贷类产品等举措推动社区银行业务的开展。最后,为有效保障相关策略的落地实施,本文从完善社区银行经营体系和监管体系两大方面分别提出了保障措施。本研究通过对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社区银行的发展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其社区银行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导与借鉴,同时,也希望通过本研究成果,能够其他商业银行的社区银行长远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胡志浩,李勍[3](2019)在《关系型融资研究新进展》文中提出关系型融资可视为出资者通过与融资方保持长期互动,不断收集并利用私有信息,以此平滑租金分配的一种融资行为。其在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企业融资约束,熨平经济波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关系型融资也存在两方面成本:一方面,对于借款人而言,存在被"锁定"在该关系内的威胁;另一方面,对于贷款人而言,则可能出现"软预算约束"问题。本文总结了国内外近十余年来关于关系型融资的主要文献。首先,分别从融资者和贷款人的角度考察关系型融资所能带来的价值;其次,分析关系强度对于关系型融资的影响;第三,分析金融中介组织结构与关系型融资的关系;第四,分析关系型融资面临来自银行体系内部和资本市场两种竞争时的表现,以及监管变化对关系型融资的冲击;第五,分析金融科技发展对关系型融资的影响;最后,在总结前述研究的基础上,还归纳了一些对于中国关系型融资实践的探讨,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方向。
高笛[4](2019)在《上市公司供应链特征对投融资效率与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 ——基于信息机制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使企业竞争已由个体实力之间竞争扩展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对于公司来说,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采购和销售是公司运作的关键环节,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紧密的业务联系直接反映了公司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201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和经济新常态发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公司的经营、发展、创新,都离不开一个关键词——供应链。那么,在公司创造价值过程中供应链特征起到什么作用呢?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结构,公司作为节点构成供给与需求的本质联系。同时,信息是整个供应链网络结构联系的粘合剂,在供应链网络交互中流通和调整。尽管目前学者们重点关注供应链关系型交易内容特征,但对于其他层面供应链特征的探究较为匮乏,难以全面反映供应链特征如何创造公司价值,也难以准确分析信息资源如何在供应链成员企业间流动、转化和传递。现代公司金融领域研究越来越重视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供应商和客户一直是公司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不仅是企业自身行为,还会受到供应链(供应商和客户)的影响,如何处理好和供应商或客户的关系,挖掘供应链特征的价值效应是公司治理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分析不同层次供应链特征在公司创造价值过程中的具体作用。从信息机制来分析,供应链信息在核心企业(上市公司)的流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由内而外主要分为信息处理和信息披露、信息传递。首先,本文从信息处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供应链高管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利用手工搜集整理的供应链高管数据,探究在供应链信息流动过程中信息交换“枢纽”如何处理供应链信息、完善经营管理决策和影响公司业绩;其次,本文从信息披露的角度出发,研究上市公司供应链信息披露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具体检验该行为特征是否抑制公司非效率投资和起到公司治理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作用机制;最后,本文从信息传递的角度出发,研究供应链关系型交易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文利用手工搜集的客户和供应商数据,从“重要性”、“稳定性”与“质量”三个维度,探索该内容特征在信贷市场传递的经济效果。由此,本文以供应链信息的接收、披露和传递为线索,完成从公司到高管,从信息处理主体、信息披露行为到信息传递内容等不同层次的供应链特征影响研究。本文立足供应链信息机制,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经过手工搜集整理,追踪2008-2016年上市公司供应链研究数据和高管背景数据,深度挖掘高管层面和企业层面的供应链特征(供应链高管、供应链信息披露、供应链关系型交易、供应链稳定性以及供应商和客户个体特征),对供应链特征影响公司行为等经济后果与机制进行深入探讨,丰富了公司金融领域利益相关者的研究范围,为我国企业供应链治理的应用和实践提供新的经验证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1)公司业绩和价值创造是公司关注的核心问题,供应链信息的处理和运用决定着公司与上下游企业合作共赢和自身长远发展。本文考察供应链信息处理主体特征即供应链高管如何增强企业在供应链交易中的信息接收和处理优势,缓解上市公司与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影响公司业绩。本文发现供应链高管显着提升公司盈利水平,证实了供应链高管在供应链竞争中发挥“专家”能力和“圈子”效应,稳定供应链关系,为公司带来财富增长。特别的,本文基于“开源”、“节流”、商业信用、流动性管理和“创新”的角度进行机制分析,发现供应链高管通过抢占市场先机、节约经营成本、改善商业信用和流动性管理、促进企业创新等途径提升公司业绩和可持续发展动力。本文手工搜集的供应链高管数据为公司供应链治理的多层次研究提供了重要补充,弥补了高管特征和供应链特征等相关领域的不足,深化供应链特征的经济效应研究。(2)公司投资行为驱动价值创造,供应链信息披露不仅有利于降低企业与投资者间信息不对称,还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影响企业投资行为。我国上市公司供应链信息披露属于自愿性披露,是公司向外部投资者传递公司供应链交易状况和发展前景的重要方式。本文研究供应链信息披露行为特征与公司投资效率的关系,发现上市公司披露客户或供应商信息能显着抑制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同时,本文还证实供应链信息披露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委托代理风险抑制公司非效率投资,这不仅为公司非效率投资的治理和投资者决策提供了借鉴,还对相关部门进一步规范供应链信息披露制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3)公司能否获得外部融资对公司再投资和长远发展十分关键,供应链关系型交易中协同发展和竞争风险等丰富信息传递给债权人,降低企业与债权人的信息不对称,直接影响企业融资效率。本文研究供应链关系型交易内容特征对公司融资效率的影响。考虑我国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制,本文以债务融资规模、融资期限和融资成本表示融资效率,并从供应商和客户关系“重要性”、“稳定性”和“质量”三个方面展开分析。研究发现,较高的供应链集中度不仅提升了公司治理水平,还降低了经营风险,从而提升融资效率。同时,供应链稳定性不仅有利于提升融资规模和融资期限,还显着降低融资成本。进一步分析供应商和客户个体特征发现,当客户的议价能力较强、破产风险较低、属于非高新技术行业、区位优势更好时,客户集中度对融资效率正面作用才显着,相比之下当供应商破产风险较高、属于高新技术行业、区位优势更好时,供应商集中度对融资效率的正面作用更显着。供应链关系型交易发挥着“治理效应”和“信号传递”作用,这有利于公司认识到供应商和客户关系的重要性,及时根据自身和供应链成员企业状况调整融资结构、提高融资效率,还有利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明确公司供应链发展潜在风险,合理制定信贷策略,提升贷款质量和金融服务水平。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本文是国内研究供应链高管对公司经营管理行为影响的一次有益尝试。已有研究中学者对高管层面的供应链特征关注不足,只有国外少数学者关注供应链高管,然而供应链高管是公司供应链信息接收主体和信息交换“枢纽”,供应链高管对公司影响有待深入分析。本文借鉴国外学者的度量方法,手工搜集和整理高管数据和供应链研究数据,根据CSMAR数据库的高管背景信息与上市公司前五大客户和供应商明细数据搜集高管工作经历行业信息和上下游企业行业信息,匹配和识别上市公司的供应链高管,从信息处理角度研究供应链高管的信息优势,丰富了高管背景特征和供应链特征领域的研究,实现了研究数据和度量方法的创新。此外,本文还具体分析上游和下游供应链从业经历如何发挥“信息整合能力”并影响公司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从“开源”、“节流”、商业信用、流动性管理和企业创新等新的角度进行机制检验。本文丰富了高管背景和供应链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加深了对高管层面供应链特征与公司业绩关系的认识,对上市公司完善供应链治理以及建立有效的供应链人才激励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本文研究上市公司的供应链信息披露对公司投资效率带来何种影响,丰富了公司信息披露与投资效率关系的研究,为国内学者研究供应链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以及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思路。供应链信息具有“溢出效应”,是分析师、债权人、审计师以及投资者决策者的依据。尽管已有研究表明供应链信息披露行为有利于降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显着降低公司股价同步性,但是忽视了供应链信息披露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信息披露质量不高易带来公司内外部信息不对称和管理层的监督缺乏等问题,从而导致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等非效率投资。供应链信息是公司信息披露含量和质量的重要组成,本文结合我国供应链信息披露制度特征,研究供应链信息披露与公司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深入探究具体影响机制,不仅可以客观评价供应链信息披露的作用,为公司非效率投资的治理和投资者决策提供了借鉴,而且还为相关部门完善供应链信息披露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3)本文丰富了供应链关系型交易对公司融资效率影响的研究内容,本文发现供应链关系型交易对公司融资效率存在“治理效应”和“信号传递”作用,为新兴市场国家的供应链关系型交易对融资效率影响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一方面,以往有关研究多从客户群体出发,以客户集中度代表供应链关系型交易特征,但该指标只反映“重要性”的维度,难以反映“稳定性”以及“质量”维度,而该维度同样影响银行对企业的价值与风险判断。本文从上市公司的年报中手工搜集并深度挖掘供应商和客户的议价能力、破产风险、区位优势和技术创新水平等个体特征,从“重要性”、“稳定性”以及“质量”维度全面考量供应链关系型交易如何影响公司融资效率,深入探索具体机制。另一方面,国内外学者关于供应链关系型交易对企业融资影响的研究存在结论不一致现象,国外学者结论可能不完全适合转型国家的市场现状,同时也很难直接解读我国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实际。本文有助于更清晰理解我国企业通过供应链交易传递信号获取金融支持的内在机制,对提升金融机构贷款质量和供应链金融服务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彭妙薇[5](2019)在《城市商业银行合并与中小企业融资 ——基于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经济的一个典型矛盾现象是,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与所获得的贷款资源之间的严重不对称,由于信息不透明、缺乏抵押品、融资规模小而单位融资交易成本高等原因,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外部融资支持,融资约束成为横亘在中小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进而也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的许多经济学家因而纷纷提倡建立中小规模银行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理论依据是小银行由于组织摩擦较小,更加擅长获取和使用“软信息”为中小企业提供关系型贷款,从而能够更好地处理中小企业因信息不透明而造成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问题。大银行则更倾向于发挥规模优势,依靠“硬信息”,信贷评级技术和非个人之间的接触模式等以更低的成本向大规模的优质企业提供交易型贷款。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和服务城市居民”的经营定位的城市商业银行,其合并重组所导致的组织结构变化会对中小企业融资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了探究这一问题,本文构建了渐进性的双重差分模型,运用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估。基于2005-2016年城市商业银行的数据和中小板、创业板的上市公司数据,本文的研究发现:第一,城市商业银行合并与上市中小企业借款规模显着负相关,且在控制了相关的内生性问题之后这一结论依然稳健。第二,将城市商业银行合并与跨区域经营的影响效果放在同一模型中进行回归后发现,只有城市商业银行合并与上市中小企业借款规模显着负相关,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的影响效果并不显着,表明功能距离确实是造成组织沟通和控制障碍的关键因素,且合并后银行总部与企业之间的距离越远,影响越大。第三,企业信息的不透明和融资的规模不经济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按照上市年限和企业规模分组的回归结果表明,城市商业银行合并对上市中小企业贷款可获得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上市年限短、资产规模小的企业中。第四,城市商业银行的设立对于缓解当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显着意义,虽然银行的合并重组会部分地抵消掉这种效果,但是相对于没有设立城市商业银行的地级市,总体而言,这种积极意义依然是不可忽视的。第五,城市商业银行合并与上市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规模显着正相关,信贷紧缩期企业使用商业信用作为银行信贷的替代融资方式,且这种替代融资行为在上市年限短、议价能力强、所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较低、信任环境较好的中小企业中更加明显。本文可能的贡献在于:第一,基于城市商业银行合并这一自然实验,研究银行组织结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可以避免其他方法,如直接对银行的规模和中小企业融资进行回归所造成的内生性。第二,为了回答到底是规模还是功能距离起作用的疑问,本文在机制检验中,通过一个更完全的分析框架比较了规模和功能距离的相对解释力,为了解银行的信贷决策过程提供了更多的认识。第三,利用城市商业银行的合并重组形成的自然实验情境,识别了贷款可获得性与公司商业信用的因果关系,这不仅有助于在理论上回应贷款可获得性与商业信用的关系,还有助于监管机构理解地方金融机构的结构变革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影响,对于认识与评估地方金融机构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的相关政策也具有重要意义。
林志帆[6](2019)在《中国“关系型”非正式制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正式制度与正规金融体系尚不完善或未完全发挥作用的转型期中国,“关系”这种非正式制度发挥了积极作用,围绕其展开的企业融资、治理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已经有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但更重要的问题是,对于逐渐步入改革攻坚期与深水区的中国而言,依赖投资和出口的粗放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技术进步愈发重要,“关系”能否在未来长期支持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如何理解“关系型”非正式制度的局限性?本文从企业研发创新的角度出发,基于理论模型分析与一系列实证检验回答这些问题。本文提出的学术观点是:“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特惠”而非“普惠”制度——由于企业争夺的融资便利、政策资源、财政补贴、税负减免、政府订单、司法保护等稀缺资源的供给在任一时间地点上是相对固定,一个企业通过“关系”取得优势必然需要通过挤出其他企业实现,关系运作无法使所有企业同时受益。本文构建理论模型说明,在孤立视角下,企业能够通过关系运作得到更多稀缺资源,可能有助于研发创新;但在全局视角下,企业间的关系竞争实际上是相互挤出的“囚徒困境”,非合作博弈中企业家的时间精力与企业资源会更多地消耗于非生产性寻租活动,最终引发创新总量的社会损失。并且,在关系运作影响资源配置越强的情境下,研发创新的损失更为严重。基于第三章理论模型的推导假说、第四章对中国企业研发创新状况的梳理和计量方法讨论,本文进行了 一系列的实证研究:1.第五章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2013年的微观数据构造城市层面的关系文化强度变量,并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数据匹配后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关系文化强度与当地企业的研发投入、新产品产出、各类专利数量以及结构质量负相关,说明“关系型”非正式制度的确引发了研发创新的总量损失;分所有制与影响机制来看,关系文化对民营企业表现为“资源挤占”,对国有企业表现为“效率抑制”,对外资企业影响较小。进而,从传统文化逻辑出发,使用省区孔庙数量、户均拜年亲友数量、扫墓祭祖的家庭比例作为关系文化强度的工具变量克服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实证结论稳健成立。2.第六章使用2002年~2012年六轮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研究发现:企业公关招待对其研发投入与专利产出的影响显着为正,但同“城市-行业-年度”中其他企业的竞争大幅削弱本企业公关招待的功效,且该效应对没有政治关联、低利润行业、所在城市行政级别低的企业更为明显,并引致研发创新的总量损失,确认了企业关系运作的负外部性。深入研究发现,反腐能有效地遏制企业的公关招待,揭示清廉的制度环境有助于在中长期激励企业研发创新。机制检验揭示,提高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概率与数额是公关招待促进研发创新的途径之一,但同样受制于企业间的相互挤出。将企业关系竞争范围的假设放松至同“省份-行业-年度”或“城市-年度”、使用企业主家庭娱乐保健支出作为企业公关招待的工具变量处理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实证结论稳健成立。3.第七章将企业竞争的稀缺资源具体化为贷款,同样使用2002年~2012年六轮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公关招待显着提升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概率与数额,但同“城市-行业-年度”中其他企业的寻租竞争大幅削弱本企业公关招待的功效,说明关系运作对企业获取资源的帮助的确通过挤出其他企业实现。并且,“竞争挤出效应”对没有政治关联、规模较小的企业以及在货币政策紧缩期更为明显。分银行类型来看,公关招待对国有四大行贷款决策的影响较小,但能“俘获”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且企业经营绩效并不与其得到中小银行贷款的概率和数额显着正相关,说明“小银行”可能存在“人情贷款”等内控问题,“关系”无法保证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本文的研究结论说明,“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偏私亲熟”的特惠式制度安排,依赖其配置资源不仅有违公平、更伤害效率。这揭示,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需要着力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多层次正规金融体系、简政放权等普惠性正式制度的建设,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健全政企沟通机制,打破关系社会对企业的束缚,使企业家精神与企业资源回归生产性活动领域,才能有效激励企业研发创新活力、助力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
刘婷婷[7](2019)在《产业政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基于企业资本配置视角》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时代,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面对国际国内发展的众多机遇与挑战,政府宏观调控难度加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正确把握宏观政策取向”。因此,政府必须不断创新调控思路和方式,确保宏观政策实施更加及时、精准和有效,以期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添翼助力。产业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我国广泛应用。但关于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学术界和实务界一直存在争议。当前已有许多学者从宏观层面对产业政策的经济效果进行了研究,而微观层面的效果讨论却有待丰富。正如部分学者所指出的,我们缺乏对宏观产业政策和微观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更缺乏对其传导机制的研究。因此,本文将研究产业政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其传导机制,以期从微观企业绩效角度分析产业政策的经济效果。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在产业政策相关理论和企业投融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企业资本配置视角对产业政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展开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产业政策的微观效果检验、产业政策与企业绩效传导机制建立以及产业政策与企业绩效传导机制检验。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1)产业政策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方面,产业政策对微观企业绩效会产生正向影响;产业政策支持下企业税收优惠、市场竞争和创新激励能显着提升企业绩效,政府补助、银行信贷的效果不明显。(2)产业政策、企业融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方面(传导机制一的检验),产业政策能够扩大受鼓励企业的融资来源,尤其是债权融资;产业政策主要通过扩大企业的内源融资和股权融资提升企业绩效;产业政策会加剧受鼓励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产业政策影响下企业融资约束的加剧却会提高企业绩效。(3)产业政策、企业投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方面(传导机制二的检验),产业政策会扩大企业投资规模,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产业政策会降低固定资产的投资效率和总投资效率,提高无形资产的投资效率;产业政策支持下,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有助于企业当期绩效提升,无形资产投资的增加有助于企业未来绩效的提升。(4)产业政策、企业投融资互动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方面(传导机制三的检验),与未受产业政策鼓励的企业相比,受产业政策鼓励企业的融资—投资敏感性、投资—融资敏感性均得到提高;进一步地,产业政策会通过企业投融资互动提高企业绩效。(5)以万科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发现,针对房地产行业的扩张性产业政策调控会提高万科的投融资水平,进而提升企业绩效;紧缩性的产业政策调控会降低万科的投融资水平,进而降低企业绩效。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1)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去杠杆、去产能不动摇;(2)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切实提高企业创新投资水平;(3)提高政府补贴效率,充分发挥政府补贴的财政功能;(4)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5)改善民企融资约束,大力支持民企发展壮大。本研究基于产业政策的“微观效果分析—传导机制建立—传导机制验证”的逻辑思路,立足于完善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以及产业转型优化发展的新时代特征,深入探讨了宏观产业政策的微观经济效果,在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角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其研究结论的理论意义体现在:本研究将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联系起来,并构建了宏观产业政策与微观企业绩效之间的传导机制,支撑了产业政策有效论;此外,本研究还扩展了企业投融资互动的相关研究,丰富了投融资互动方面的理论。现实意义体现在:本研究从微观层面检验了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为新时代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赵丽丽[8](2018)在《基于社会资本的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与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时代的到来,为了保持竞争力,科技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为了促进科技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科技型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受到各国的关注。科技型企业存在的“高风险、高投入、高成长、高收益”等特点,使其与传统企业相比,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着资金紧缺、融资渠道不畅和融资成本高等“融资难”问题。我国每年对科技型企业的研发投入都逐年增加,而科技型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与发达国家相比却相对较低,这表明科技型企业存在融资效率低下的问题。近年来,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尚不完善、法律制度尚不健全以及民间资本尚未得到有效指引等问题,我国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效率低下的问题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科技型企业的创新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离不开社会资本的支持,尤其是对于正式制度尚不完善的中国,如何通过建立广泛而强有力的社会资本缓解科技型企业创新的融资困境,成为提高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因此,本文深入阐释了社会资本对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和融资效率的作用效果,比较分析了社会资本视角下,发达国家科技型企业融资的实践经验,构建了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和融资效率的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对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提出了基于社会资本的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提升策略。具体而言,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深入阐释了社会资本对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和融资效率的作用效果。基于社会资本的信任机制、声誉机制和规范机制,研究了社会资本通过作用于科技型企业融资的政府、市场和社会机制,从而对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并探讨了不同区域政府政策环境、金融市场化程度以及科技金融生态环境下社会资本对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其次,本文探析了我国科技型企业融资的现状,并从社会资本视角出发阐述了我国科技型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分析美国和日本两个发达国家在关系型融资、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和民间金融融资方面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基于社会资本改善我国科技型企业融资困境的启示。第三,本文构建了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和融资效率的评价体系。通过将科技型企业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财务报表能够表现的形式进行分析,构建了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通过对企业融资效率的不同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最终选择了DEA模型评价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效率,并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第四,本文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对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运用HLM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层面企业社会资本对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的不同作用效果,以及科技型企业所处不同区域融资环境对这种作用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我国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对融资效率产生负向作用效果的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基于社会资本提升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的对策建议。主要从加强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积累,通过社会资本改善科技型企业融资的市场机制、政府机制和社会机制,以及完善科技型企业的融资环境几方面出发提升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
周明栋[9](2017)在《第三方治理对农户信用贷款契约有效性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发展中国家农村信贷市场效率低下,农户金融抑制的程度普遍严重,缺乏抵押物是造成农户贷款难的根源。因此,现有文献多是围绕着抵押品或担保方式的创新开展相关研究,而农户的可抵押品始终是缺失并难以处置的。联保方式促进了农户融资,但也出现卸责现象。近年来源于农村商业银行自身发展需要开展的无抵押、无担保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全国多地相继开展,如广西的百色市、浙江的丽水市、甘肃的平凉市、安徽的安庆市等。江苏也有10多家农商行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其中沭阳县、洪泽县、涟水县农户信用贷款占农户贷款的比例都在10%以上,这些农商行主要分布在江苏中北部地区。以沭阳县农商行为例,该行自2013年中开展该项业务以来,信用贷款余额年均增幅超过100%,2016年末余额达10.74亿元,1.84万笔,而利率较担保贷款利率少上浮5-15个百分点,不良率在0.5%以下,大大低于同类农户贷款。但调查也发现,有些地区很难推动农户信用贷款业务的开展。在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理论上认为信贷市场的均衡是依靠抵押契约来识别的,通常情况下是高抵押低利率、低抵押高利率两种组合契约来分离市场中的高风险贷款和低风险贷款。低风险的客户能够提供更多的抵押物,即使违约也能变现,而低抵押物的客户,如信用贷款,银行一般认为是高风险客户,利率通常较高。而前文所观察到的现象是,农户信用贷款相比其它同类贷款利率与不良率都低,得到这一结果的唯一解释是上述信用贷款发放中银行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据此提出的问题是,对农户信用贷款的治理是如何缓解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从而解决农户融资难和贷款不良率高的问题?所有的交易问题都是契约关系问题,因而深层问题是农户信用贷款契约达成与履行是否更加有效?研究结论对于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开展农户信用贷款、拓宽农村金融供给渠道、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麦克希尔将契约分为古典契约、新古典契约和关系契约,威廉姆森(1985)提出用市场治理、三方治理、双方治理和统一治理等四种治理方式与三种契约对应。契约关系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发生,与交易特征共同决定了怎样的治理结构更加有效。农户信用贷款是在重复性交易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互相依赖、长期合作的交易关系,属于关系契约。农户信用贷款是关系契约特征最强的贷款类型,这种不是基于可变现资源对等交换的契约关系面临着事前逆向选择和事后道德风险等机会主义行为问题。因而本文将农户的贷款契约行为嵌入到社会网络关系中分析,在农户信用贷款契约关系中,村委干部通过信用村建设这一载体扮演着农户信用贷款的第三方治理角色,当村委干部具有较稳定的任期和较高的威望时,表明其获得到了多数农户的拥护和信任,其人格权威和隐性担保作用也能获得农商行的认可,从而保证信用村建设顺利开展和信用户推荐的有效性。本文从关系契约治理的视角,依据信息不对称理论,探究农商行如何通过改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治理方式来克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从而提高农户贷款可获性,控制贷款风险。研究主要内容有:研究内容一:村委能够有效发挥第三方治理机制影响因素分析。村委参与农户信用贷款治理在实践中表现为乡村中介发挥的金融联接作用,村委治理的有效性,不仅需要得到银行的激励从而有积极性参与治理,更主要的是村委必须具备掌握农户信息优势,监督农户贷款使用和促进农户还款的能力。信用村是村委开展农户信用贷款第三方治理的载体,本部分对信用村建设影响因素分析,认为村落结构完整、劳动力丰富、村委能力强、威望高正向影响了信用村创建,也即具备这些条件的信用村才是治理有效的信用村,如果村庄结构瓦解,村委不稳定,即使具有信用村之名,也难以行使信用村治理之实。研究内容二:村委参与农户信用贷款治理的信息传递机制,有利于缓解银行和农户之间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克服逆向选择问题,从而提高农户信用贷款可得性。本部分作两个层面的实证分析,一是将村层面农户信用贷款户均获得额作为被解释变量,将是否信用村作为关键解释变量,反映信用贷款契约治理环境和交易特征的村委、村庄及农户相关特征为其他解释变量,如果创建信用村,村户均信用贷款额提高,则表明以信用村创建平台实现村委参与信用贷款治理是有效的。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检验表明村委参与农户信用贷款治理提高了农户贷款可得性。二是将村农户个体层面是否获得信用贷款二值变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将是否信用村的信用户作为关键解释变量,农户相关特征为其他解释变量,村委相关特征为工具变量。在村庄边界范围内村委干部在协助农商行采集农户信息并参与信用等级评定中,发挥着对农户信息过滤、处理的作用,有助于解决农户信息不对称,克服逆向选择问题,促进更多的农户贷款契约达成,提高农户信贷可得性。处理效应模型检验表明村委参与信用农户评定有利于农户贷款可得。研究内容三:村委参与农户信用贷款治理的激励机制,有利有防范农户机会主义行为发生,可以克服贷后管理道德风险问题,降低农户信用贷款违约率。促进农户更好地履约。本部分也作两个层面的实证分析,分别以村层面贷款不良率和农户个体层面贷款是否不良分别作为被解释变量,分别以是否信用村、是否信用村信用户作为关键解释变量,以村和农户特征为控制变量,村委特征为工具变量,模型结果验证了假设,在一个村落范围内,村委干部可以借助乡土社会已形成的关系网,有效监督农户贷后生产经营行为,促进农户还款,降低农户贷款违约行为的发生。研究内容四:第三方参与农户信用贷款的治理案例分析。选择对农户信用贷款典型样本地调查,依据农户信用贷款关系型契约特征,以检验社会网络关系在村委第三方治理方面的现实作用。广西田东模式验证搭建信任平台、克服逆向选择与契约达成机制;以江苏沭阳模式强化验证激励机制、克服道德风险与契约履行机制。案例研究进一步证明前述假说论断和实证研究结果,即农村金融机构可以充分依赖乡村权威、声誉机制,解决农户信用贷款信息不对称、缺乏抵押物的现实问题。通过第三方搭建的信息交流和信任平台,实现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的发放。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归纳农户信用贷款契约治理的有效边界、契约达成条件和履约机制。综上所述,本文基于关系型契约治理分析范式,从解决银行与农户信息不对称视角,检验了农户信用贷款第三方治理的有效性。农户贷款具有的市场化、社会化双重属性决定了提高农户贷款可获性、控制农户贷款违约不能仅局限于抵押物或担保方式的创新,还要从加强关系型契约治理、农户信用贷款交易的社会嵌入特征加以考量。近年来,在乡村权威的帮助下,农商行与农户在长期信贷交易中已积累了丰富的信用信息,这些信息成为农户贷款的抵押替代物,农商行据此可以发放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而村委干部的参与治理强化了农商行对抵押替代物可置信的威胁,使信用贷款这一关系型信贷契约更加有效。为提高农户信贷可获性,控制贷款不良率,需要更多的农商行改变传统治理方式,充分利用乡村权威,融合社区力量,成为第三方监督力量,缓解因银农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促成信贷契约的达成和履行,增强农户贷款契约的有效性。为更好地推动农户信用贷款业务的开展,促进金融普惠式发展,本文据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一要培育农户契约意识。结合农村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丰富农户信用信息,建立对信誉良好的农户激励机制,强化对违约农户的惩罚力度。二要推动信用贷款业务开展。实践证明,经过农商行多年的经营积累,农户的信用意识大为增强,农商行与农户之间已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农户贷款服务创新不能再局限于抵押或担保方式,应在借鉴吸收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扩大信用贷款面和贷款额度。三要充分利用农村社会网络关系。农户信贷有别于城市居民信贷,城市信贷可以通过增加抵押物或担保人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在农村往往行不通,因为农户拥有的土地等生产要素为集体所有,宅基地上的住房也难以抵押,只能发挥声誉资本的抵押物替代作用。四要改善农商行治理机制。要融合农商行、政府和农村社群力量,构建有效的风控机制;要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特别是要发挥村干社群接地气的优势,成为第三方监督力量,促进信贷契约的达成和履行,增强贷款契约的有效性。
王均山[10](2017)在《社会资本视角下BT项目风险测量与决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BT(Build-Transfer)即“建设-转让”模式,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BT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参与方多、组织关系复杂,实施过程面临不确定因素多,风险管理倍受关注。传统的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有学者从社会关系角度进行研究,但大多主要关注经济风险。而社会资本对BT项目风险影响过程复杂,单独研究BT项目经济风险和社会资本得到的结果可能是非常片面的,有必要将两者纳入同一框架研究。本文以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为指导,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从投资方角度将社会资本嵌入BT项目风险管理中,进行风险多维度测量,进而决策应对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论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定义了投资方社会资本概念,构建了BT项目投资方社会资本度量指标体系。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对社会资本进行定义和度量。结合市政工程特点,把BT项目社会资本划分为内部和外部社会资本。内部社会资本由结构型、关系型和认知型三类社会资本组成。外部社会资本包含政治、金融、市场、声誉和环境五个维度。其中,环境社会资本是考虑市政工程受环境影响程度较大,总结提炼的一个新维度,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进行了验证。2.进行了风险管理多维度量,构建了相应的风险测量指标体系。从投资方角度系统总结了BT项目风险,识别建设前期、建设期、回购期不同阶段面临的主要风险,分为融资风险、质量风险和完工风险三类。考虑BT项目整体风险因素,将面临的具体风险划分为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管理风险、建造风险、信用风险、预算变化风险和自然风险六类。风险形式多样,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不同阶段面临的具体风险与该阶段产生的主要风险相适应。3.分析了社会资本与BT项目风险的关系,并进行了验证。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对风险进行定性识别和研究,构建了投资方社会资本与风险关系理论模型,提出内部社会资本、外部社会资本与阶段性风险及具体风险的假设关系,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社会资本与项目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BT项目中融资风险、质量风险、完工风险是主要风险。投资方外部社会资本对融资风险、质量风险、完工风险有显着影响。投资方内部社会资本对质量风险有显着影响。4.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对社会资本视角下的BT项目风险进行识别和决策,并提出降低风险的建议。采用Vensim软件,构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社会资本视角下投资方风险识别评估模型,对市政工程BT项目风险进行仿真研究,通过改变模拟条件提出不同的风险应对措施,并从中选出最优方案。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调增各项社会资本比调增时间对降低各项风险更加显着。因此,要降低风险,BT项目投资方应加大对社会资本的投资,做好投融资、勘察设计、建设管理及回购各阶段管理工作,制定系统科学的预案,及时预见和规避风险,努力降低运作成本,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本文基于社会资本视角,分析了利益相关方社会资本对BT项目风险的影响,将社会资本与BT项目风险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创新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项目层面研究社会资本,拓宽了社会资本维度,开阔了BT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视野;二是通过构建结构模型和实证分析揭示验证社会资本与项目风险关系,拓展了社会资本理论的应用领域,提高了研究的工程价值;三是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对BT项目风险进行仿真研究,打破了传统风险管理的静态研究方式,为项目风险防范提供了新思路。
二、推进银行组织结构创新发展关系型融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进银行组织结构创新发展关系型融资(论文提纲范文)
(1)软信息对银行信贷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核心概念:软信息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内容 |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中小微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 |
一、金融发展、普惠金融与经济增长 |
二、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选择 |
第二节 银行信贷的影响因素 |
一、征信活动对银行信贷的影响 |
二、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银行业竞争 |
三、抵押物与第三方担保 |
四、法律制度因素 |
第三节 软信息在银行信贷中的应用 |
一、信息类型:软信息与硬信息 |
二、软信息特性与信贷契约特点 |
三、软信息应用与银行组织结构安排 |
四、信息技术对银行应用软信息的影响 |
第四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软信息应用与理论分析 |
第一节 软信息的应用现状 |
一、软信息在银行业的应用 |
二、软信息在征信活动中的应用 |
第二节 基于软信息的理论分析 |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
二、软信息与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简单的模型分析 |
第四章 软信息是否具有信用价值?—基于企业借款描述的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假设 |
一、研究背景:上海政银担项目 |
二、研究假设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取 |
二、变量定义与研究模型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回归结果分析 |
二、稳健性检验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银行能识别企业软信息吗?——基于管理者能力的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假设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假设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取 |
二、变量定义与研究模型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回归结果分析 |
二、稳健性检验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信息技术与银行软信息的识别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金融科技对银行识别软信息能力的影响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设计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四、稳健性检验 |
五、小结 |
第三节 软信息应用渠道:信息技术、征信活动与银行信贷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假设 |
二、研究设计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四、稳健性检验 |
五、小结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内容小结 |
二、研究启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2)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社区银行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内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社区银行的含义及特征 |
2.1.1 社区银行的含义 |
2.1.2 社区银行的特征 |
2.1.3 发展社区银行的意义 |
2.2 社区银行理论研究基础 |
2.2.1 金融共生理论 |
2.2.2 关系型信贷理论 |
2.2.3 普惠金融理论 |
3 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社区银行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 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社区银行基本情况 |
3.2 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社区银行发展状况分析 |
3.2.1 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社区银行经营状况分析 |
3.2.2 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社区银行竞争格局分析 |
3.2.3 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社区银行发展趋势分析 |
3.3 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社区银行业务市场需求调查 |
3.3.1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
3.3.2 问卷调研统计分析 |
3.4 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社区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 |
3.4.1 资本盈利能力较弱 |
3.4.2 服务能力较弱 |
3.4.3 社会认知不足 |
3.4.4 业务风险较弱 |
3.4.5 配套政策不足 |
4 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发展社区银行SWOT分析 |
4.1 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发展社区银行的优势分析 |
4.1.1 业务人员营销能力较强 |
4.1.2 获取客户资源优势明显 |
4.1.3 差异化与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及服务 |
4.2 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发展社区银行的劣势分析 |
4.2.1 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
4.2.2 内部监管不到位 |
4.2.3 客户信用管理体系不健全 |
4.3 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发展社区银行的机会分析 |
4.3.1 零售金融业务成为金融服务的重点 |
4.3.2 金融服务呈现线上与线下网点相结合的趋势 |
4.3.3 社区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与中小微企业迅猛发展 |
4.4 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发展社区银行的威胁分析 |
4.4.1 互联网金融产品及服务多样化威胁 |
4.4.2 互联网支付发展的威胁 |
4.5 SWOT策略分析 |
5 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社区银行发展策略选择 |
5.1 网点布局策略 |
5.1.1 网点布局标准 |
5.1.2 网点布局评分 |
5.2 创新社区银行发展模式 |
5.2.1 创新业务开展模式,提高盈利水平 |
5.2.2 创新服务渠道,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
5.3 品牌营销策略 |
5.3.1 扩充差异化营销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 |
5.3.2 突出“融入社区”的品牌文化,提高公众认知 |
5.4 产品服务创新 |
5.4.1 创新非金融产品凝聚人气 |
5.4.2 开设专属电子服务体系 |
5.4.3 加强第三方机构合作提供多样化产品 |
5.4.4 开发社区银行专属消费信贷类产品 |
6 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社区银行发展的保障措施 |
6.1 完善社区银行文化及管理理念体系 |
6.1.1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
6.1.2 社区银行工作坚持金融服务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 |
6.1.3 强化同业及社委会的合作 |
6.2 构建和完善社区银行基本制度 |
6.2.1 积极推进社会企业和居民的征信体系制度建设 |
6.2.2 强化社区银行内部风险管控和监管能力 |
6.2.3 优化社区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和治理结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交通银行山东分行社区银行市场需求问卷调研 |
致谢 |
(3)关系型融资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系型融资的价值 |
(一)融资者的视角 |
(二)贷款人的视角 |
二、关系强度对关系型融资的影响 |
三、金融中介组织结构与关系型融资 |
四、竞争、监管变化与关系型融资 |
(一)竞争与关系型融资 |
(二)监管变化与关系型融资 |
五、金融科技发展与关系型融资 |
六、总结及关于中国关系型融资的讨论 |
(4)上市公司供应链特征对投融资效率与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 ——基于信息机制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2.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供应链及其内涵的界定 |
2.1.2 供应链特征的相关概念 |
2.2 供应链特征的研究层次及度量方法 |
2.2.1 基于企业层面的研究 |
2.2.2 基于高管层面的研究 |
2.3 供应链特征对公司影响的相关研究 |
2.3.1 治理效应 |
2.3.2 风险效应 |
2.3.3 信息溢出效应 |
2.4 文献评述 |
3.理论基础 |
3.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3 委托代理理论 |
3.4 供应链治理理论 |
3.5 本章小结 |
4.供应链高管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 研究设计 |
4.2.1 供应链高管数据库建立及说明 |
4.2.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3 变量选择与定义 |
4.2.4 模型设定 |
4.2.5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3.1 高管供应链从业经历与公司业绩 |
4.3.2 “信息优势”:高管关系网络重构事件检验 |
4.3.3 供应链高管提升公司业绩的作用机制检验 |
4.3.4 内生性分析 |
4.3.5 供应链高管与公司价值 |
4.4 稳健性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5.供应链信息披露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 |
5.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2 变量选择与定义 |
5.2.3 模型设定 |
5.2.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供应链信息披露与非效率投资 |
5.3.2 供应链信息披露抑制非效率投资的作用机制检验 |
5.3.3 内生性分析 |
5.3.4 供应链信息披露与公司价值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供应链关系型交易对融资效率的影响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 研究设计 |
6.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2 变量选择与定义 |
6.2.3 模型设定 |
6.2.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1 供应链关系型交易和融资规模 |
6.3.2 供应链关系型交易和融资期限 |
6.3.3 供应链关系型交易和融资成本 |
6.3.4 供应链关系型交易提升融资效率的作用机制检验 |
6.3.5 内生性分析 |
6.3.6 基于供应链稳定性的进一步分析 |
6.3.7 基于供应商和客户个体特征的进一步分析 |
6.3.8 供应链关系型交易与公司价值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7.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局限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5)城市商业银行合并与中小企业融资 ——基于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一、经济背景 |
二、理论背景 |
第二节 文章结构 |
第三节 研究贡献 |
第二章 制度背景 |
第一节 城市商业银行的设立背景和发展状况 |
一、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和体系架构 |
二、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城市商业银行的合并 |
第二节 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分析 |
一、主要融资方式和比较 |
二、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 |
第三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文献回顾 |
一、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理论研究 |
二、关系型贷款、信息优势与中小企业融资 |
三、贷款可获得性与企业非正规融资行为的关系 |
第二节 文献述评 |
第四章 城市商业银行合并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 |
第一节 理论基础、文献回顾与假设发展 |
一、理论基础 |
二、文献回顾 |
三、假设发展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和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相关性分析 |
三、多元回归分析 |
第五章 城市商业银行合并与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融资 |
第一节 理论基础、文献回顾与假设发展 |
一、理论基础 |
二、文献回顾 |
三、假设发展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和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相关性分析 |
三、多元回归分析 |
第六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城市商业银行合并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 |
二、城市商业银行合并与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融资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6)中国“关系型”非正式制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创新与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创新与意义 |
1.3 研究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研发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1.1 知识产权保护 |
2.1.2 创新激励政策的效果与扭曲 |
2.1.3 反腐运动与官员规制 |
2.1.4 财政补贴 |
2.1.5 金融因素 |
2.2 转型制度环境下企业关系资本的相关研究 |
2.2.1 企业寻求关系资本动因的相关研究 |
2.2.2 企业政治关联的相关研究 |
2.2.3 企业公关招待的相关研究 |
2.2.4 企业关系资本对研发创新影响的相关研究 |
2.3 文献评述与本文边际贡献 |
第三章 企业关系竞争博弈模型与实证假说 |
3.1 模型假设 |
3.2 关系竞争博弈的纳什均衡解与社会损失分析 |
3.2.1 模型求解 |
3.2.2 稀缺资源租值耗散分析 |
3.3 企业研发创新:关于α的比较静态分析 |
3.4 企业研发创新:企业间关系博弈的影响 |
3.5 稀缺资源获取:企业间关系博弈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与启示 |
第四章 中国企业的研发创新:数据事实与计量方法讨论 |
4.1 研究动机 |
4.2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 |
4.2.1 整体状况 |
4.2.2 分所有制分析 |
4.2.3 分行业分析 |
4.3 企业调查数据 |
4.3.1 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 |
4.3.2 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 |
4.4 解读各个数据来源的一致与冲突 |
4.5 合适计量方法的讨论 |
4.5.1 Probit与Logit模型 |
4.5.2 Tobit模型 |
4.5.3 Truncation模型 |
4.5.4 不同数据来源中研发创新变量合适计量方法总结 |
4.6 本章小结与启示 |
第五章 关系文化影响企业研发创新的实证研究 |
5.1 研究动机 |
5.2 假说提出与实证结论预览 |
5.3 数据、变量与模型 |
5.3.1 核心解释变量:“关系文化强度”的衡量 |
5.3.2 被解释变量:研发创新的衡量 |
5.3.3 实证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
5.4 实证回归结果与讨论 |
5.4.1 基准回归结果 |
5.4.2 分所有制类型回归结果 |
5.4.3 进一步探索:关系文化与研发创新效率 |
5.5 稳健性检验:工具变量回归 |
5.6 本章小结与启示 |
第六章 企业公关招待与寻租竞争影响研发创新的实证研究 |
6.1 研究动机 |
6.2 假说提出与实证结论预览 |
6.3 数据、变量与模型 |
6.3.1 数据来源 |
6.3.2 变量定义 |
6.3.3 实证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
6.4 实证回归结果与讨论 |
6.4.1 基准回归结果 |
6.4.2 异质性检验:企业政治关联、行业利润率、城市行政级别 |
6.4.3 研发创新的总量损失与反腐的治理作用 |
6.5 影响机制检验:以银行贷款为例 |
6.6 稳健性检验 |
6.6.1 放松企业关系竞争的范围 |
6.6.2 工具变量回归 |
6.7 本章小结与启示 |
第七章 企业公关招待与寻租竞争影响资源配置的实证研究:以贷款为例 |
7.1 研究动机 |
7.2 假说提出与实证结论预览 |
7.3 数据、变量与模型 |
7.3.1 数据来源 |
7.3.2 变量定义 |
7.3.3 实证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
7.4 实证回归结果与讨论 |
7.4.1 基准回归结果 |
7.4.2 异质性检验:企业特征、货币政策松紧期、贷款银行类型 |
7.5 稳健性检验 |
7.6 本章小结与启示 |
第八章 全文结论、启示与研究展望 |
8.1 结论与启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系文化强度”变量计算调整示例:两城市-两行业 |
附录2 “靠关系找工作”与“不靠关系找工作”群体的对比 |
附录3 关系文化强度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分企业所有制的工具变量回归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产业政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基于企业资本配置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产业政策 |
1.2.2 企业资本配置 |
1.2.3 企业绩效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4.1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产业政策相关理论 |
2.1.2 企业投融资相关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产业政策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
2.2.2 产业政策、企业融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
2.2.3 产业政策、企业投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
2.2.4 产业政策、企业投融资互动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
2.2.5 文献总结及评述 |
第三章 产业政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
3.1 问题提出与理论分析 |
3.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3.1.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2 研究设计 |
3.2.1 数据来源与变量定义 |
3.2.2 模型设计 |
3.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3.2 相关性分析 |
3.3.3 回归分析 |
3.4 稳健性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业政策与企业绩效传导机制研究 |
4.1 问题提出 |
4.2 产业政策与企业资本配置 |
4.2.1 产业政策与企业融资 |
4.2.2 产业政策与企业投资 |
4.2.3 产业政策与企业投融资互动 |
4.3 企业资本配置与企业绩效 |
4.3.1 企业融资与企业绩效 |
4.3.2 企业投资与企业绩效 |
4.3.3 企业投融资互动与企业绩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政策、企业融资与企业绩效 |
5.1 问题提出与理论分析 |
5.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5.1.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 |
5.2.1 数据来源与变量定义 |
5.2.2 模型设计 |
5.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相关性分析 |
5.3.3 回归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与进一步分析 |
5.4.1 稳健性检验 |
5.4.2 进一步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业政策、企业投资与企业绩效 |
6.1 问题提出与理论分析 |
6.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6.1.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 研究设计 |
6.2.1 数据来源与变量定义 |
6.2.2 模型设计 |
6.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6.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2 相关性分析 |
6.3.3 回归分析 |
6.4 稳健性检验与进一步分析 |
6.4.1 稳健性检验 |
6.4.2 进一步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产业政策、企业投融资互动与企业绩效 |
7.1 问题提出与理论分析 |
7.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7.1.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7.2 研究设计 |
7.2.1 数据来源与变量定义 |
7.2.2 模型设计 |
7.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7.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2 相关性分析 |
7.3.3 回归分析 |
7.4 稳健性检验 |
7.4.1 产业政策、企业融资与企业投资的稳健性检验 |
7.4.2 产业政策、企业投资与企业融资的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案例研究——以万科为例 |
8.1 问题提出 |
8.2 万科基本情况 |
8.3 我国房地产行业产业政策调控变迁 |
8.4 研究方法与设计 |
8.4.1 研究方法 |
8.4.2 数据来源与变量定义 |
8.5 案例分析与讨论 |
8.5.1 1998 -2002 年扩张性产业政策下万科资本配置与绩效分析 |
8.5.2 2003 -2007 年紧缩性产业政策下万科资本配置与绩效分析 |
8.5.3 2008 -2009 年扩张性产业政策下万科资本配置与绩效分析 |
8.5.4 2010 -2013 年紧缩性产业政策下万科资本配置与绩效分析 |
8.5.5 2014 -2017 年扩张性产业政策下万科资本配置与绩效分析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
9.3.1 研究局限 |
9.3.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社会资本的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与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总体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与效率分析 |
2.1 科技型企业及其社会经济功能 |
2.1.1 科技型企业概述 |
2.1.2 科技型企业的社会经济功能 |
2.2 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特征及融资问题分析 |
2.2.1 科技型企业的生命周期及其融资需求特征分析 |
2.2.2 科技型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分析 |
2.3 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 |
2.3.1 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的内涵和构成 |
2.3.2 科技型企业融资的市场机制 |
2.3.3 科技型企业融资的政府机制 |
2.3.4 科技型企业融资的社会机制 |
2.3.5 科技型企业三种融资机制的关系分析 |
2.4 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
2.4.1 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的内涵 |
2.4.2 影响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的企业内部因素分析 |
2.4.3 影响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的企业外部融资环境因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融资机制及效率的影响机理 |
3.1 社会资本的构成和作用 |
3.1.1 社会资本的内涵 |
3.1.2 社会资本的特性 |
3.1.3 社会资本的构成 |
3.1.4 社会资本的经济作用 |
3.2 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的构成和作用机制 |
3.2.1 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 |
3.2.2 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的构成 |
3.2.3 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的作用机制 |
3.3 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融资机制及效率的影响机理分析 |
3.3.1 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作用于企业融资市场机制影响融资效率 |
3.3.2 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作用于企业融资政府机制影响融资效率 |
3.3.3 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作用于企业融资社会机制影响融资效率 |
3.4 影响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作用效果的融资环境因素分析 |
3.4.1 影响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功能发挥的政府政策环境分析 |
3.4.2 影响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功能发挥的金融市场化程度分析 |
3.4.3 影响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功能发挥的科技金融生态环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影响企业融资效率的模型构建 |
4.1 多层线性回归模型构建 |
4.1.1 多层线性回归模型简介 |
4.1.2 多层线性回归模型设计 |
4.2 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
4.2.2 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 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评价模型构建和评价指标选取 |
4.3.1 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评价方法选择 |
4.3.2 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DEA评价模型的构建 |
4.3.3 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输入和输出指标选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影响企业融资效率的实证分析 |
5.1 我国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及效率现状分析 |
5.1.1 支持我国科技型企业融资的市场手段 |
5.1.2 支持我国科技型企业融资的政府手段 |
5.1.3 支持我国科技型企业融资的民间金融发展 |
5.2 样本选择与变量选取 |
5.2.1 样本选择 |
5.2.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5.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3.1 微观层面企业社会资本对融资效率作用效果的实证分析 |
5.3.2 中观层面企业社会资本对融资效率作用效果的实证分析 |
5.3.3 宏观层面企业社会资本对融资效率作用效果的实证分析 |
5.4 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对融资效率产生负向作用效果的原因分析 |
5.4.1 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自身不足导致的负向效应 |
5.4.2 社会关系网络的封闭性对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的负向影响 |
5.4.3 匮乏的融资环境制约了社会资本对科技型企业融资效率的作用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社会资本的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
6.1 社会资本视角下发达国家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分析 |
6.1.1 充分发挥关系型融资对科技型企业融资市场机制的影响 |
6.1.2 充分发挥商业信用融资对科技型企业融资市场机制的影响 |
6.1.3 充分发挥民间金融对科技型企业融资社会机制的影响 |
6.2 社会资本视角下发达国家完善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的启示 |
6.2.1 社会资本视角下我国科技型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分析 |
6.2.2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以完善科技型企业融资市场机制 |
6.2.3 推动民间金融发展以完善科技型企业融资社会机制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社会资本的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完善及效率提升对策 |
7.1 加强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自我积累的对策 |
7.1.1 发展科技型企业的社会关系网络 |
7.1.2 完善科技型企业内外部信任机制的建设 |
7.2 社会资本视角下完善科技型企业融资政府机制的对策 |
7.2.1 加强政府信任对企业社会资本积累的传导作用 |
7.2.2 完善制度建设促进企业社会资本积累 |
7.2.3 加强政府对整个社会信息沟通能力的建设 |
7.2.4 政府力避直接介入经济关系与企业活动 |
7.3 社会资本视角下完善科技型企业融资市场机制的对策 |
7.3.1 积极发展我国科技型企业关系型融资模式 |
7.3.2 积极发展我国科技型企业商业信用融资模式 |
7.4 社会资本视角下完善科技型企业融资社会机制的对策 |
7.4.1 完善民间金融相关法律法规 |
7.4.2 推动民间金融正规化发展 |
7.4.3 建立健全的民间金融监管体系 |
7.4.4 建立完善的民间金融风险管理机制 |
7.5 改善科技型企业社会资本发挥作用的融资环境 |
7.5.1 改善我国科技型企业融资的政府政策环境 |
7.5.2 加快我国金融市场化进程 |
7.5.3 优化我国科技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第三方治理对农户信用贷款契约有效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样本说明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结构与安排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第三方治理 |
2.1.2 契约 |
2.1.3 农户抵押贷款 |
2.1.4 农户担保贷款 |
2.1.5 农户信用贷款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关系型契约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声誉理论 |
2.2.4 激励理论 |
2.2.5 交易成本理论 |
2.2.6 社会资本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发达国家农户信用贷款的探索和实施效果研究 |
2.3.2 发展中国家农户信用贷款的探索和实施效果研究 |
2.3.3 国内农户信用贷款的探索和实施效果研究 |
2.3.4 农户信用贷款的缔约条件与违约风险防控 |
2.3.5 文献评述 |
第3章 分析框架与数据来源 |
3.1 分析框架 |
3.1.1 农户信用贷款的制度环境与交易特征 |
3.1.2 农户信用贷款的契约本质与治理机制 |
3.1.3 农户信用贷款的缔约条件 |
3.1.4 农户信用贷款第三方治理理论模型 |
3.1.5 分析框架图 |
3.2 数据来源 |
3.2.1 样本选择 |
3.2.2 调查数据 |
3.2.3 其它数据资料 |
第4章 农户信用贷款第三方治理影响因素分析 |
4.1 引言 |
4.2 理论分析:熟人社会、乡村权威与信用村建设 |
4.3 实证检验 |
4.3.1 代理指标选取 |
4.3.2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4.3.3 Probit模型 |
4.3.4 回归结果 |
4.3.5 研究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第三方治理对农户信用贷款可得性影响 |
5.1 引言 |
5.2 理论分析:信息筛选、契约达成与信贷可获 |
5.3 样本与变量设置 |
5.3.1 样本选择 |
5.3.2 变量设置 |
5.4 实证检验 |
5.4.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4.2 模型介绍 |
5.4.3 村层面DID模型估计 |
5.4.4 农户个体层面处理效应模型估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第三方治理对农户信用贷款违约率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理论分析:激励机制、契约履行与风险控制 |
6.3 实证检验 |
6.3.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6.3.2 模型选择 |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村层面DID模型测算 |
(二) DID模型估计结果 |
(三)农户个体层面估计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户信用贷款第三方治理案例分析:基于信用村模式 |
7.1 引言 |
7.2 田东模式:信息收集、降低交易成本与契约达成 |
7.2.1 案例实施情况 |
7.2.2 田东模式的治理机制分析 |
7.2.3 田东模式的研究结论 |
7.3 沭阳模式:社会嵌入、权威俘获与契约履行 |
7.3.1 案例实施概况 |
7.3.2 沭阳模式的治理机制分析 |
7.3.3 沭阳模式的研究结论 |
7.4 案例研究结论 |
7.4.1 契约特征:村庄是农户信用贷款第三方治理的有效边界 |
7.4.2 缔约条件:习俗性规范是农户信用贷款第三方治理的主要环境 |
7.4.3 履约保障:对第三方的有效激励是农户信用贷款履约保障 |
第8章 全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进一步的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执笔或参与的研究成果 |
(10)社会资本视角下BT项目风险测量与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基础理论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风险管理研究 |
2.1.2 BT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
2.1.3 社会资本研究 |
2.1.4 文献综述分析 |
2.2 基础理论与方法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系统动力学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T项目社会资本与风险关系的理论研究 |
3.1 关键概念的界定 |
3.1.1 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社会资本界定 |
3.1.2 BT项目风险界定 |
3.2 投资方社会资本与风险关系的理论模型 |
3.2.1 投资方社会资本与阶段性风险关系的理论模型 |
3.2.2 投资方社会资本与具体风险关系的理论模型 |
3.3 投资方社会资本与风险关系的研究假设 |
3.3.1 社会资本与阶段性主要风险的关系假设 |
3.3.2 社会资本与具体风险的关系假设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T项目社会资本与风险关系的实证检验 |
4.1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1.1 样本选取来源 |
4.1.2 样本基本特征 |
4.2 变量的测量 |
4.2.1 投资方社会资本的度量 |
4.2.2 风险的度量 |
4.3 数据分析 |
4.3.1 社会资本指标描述性统计 |
4.3.2 风险指标描述性统计 |
4.3.3 社会资本探索性因子分析及指数计算 |
4.3.4 风险探索性因子分析及指数计算 |
4.3.5 数据信度分析 |
4.4 测量模型修正 |
4.4.1 样本数据的标准化 |
4.4.2 模型评价与修正 |
4.5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假设检验 |
4.5.1 模型识别 |
4.5.2 模型修正 |
4.5.3 假设检验与路径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社会资本视角下BT项目风险识别 |
5.1 风险影响因素来源 |
5.1.1 项目发起方 |
5.1.2 项目主办人 |
5.1.3 施工承包商 |
5.2 风险因素识别 |
5.2.1 融资风险识别 |
5.2.2 质量风险识别 |
5.2.3 完工风险识别 |
5.3 风险识别系统动力学模型 |
5.3.1 投资方风险识别的系统动力学反馈模型 |
5.3.2 具体风险识别反馈模型 |
5.4 风险原因及结果识别 |
5.4.1 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识别 |
5.4.2 风险引起的后果识别 |
5.5 反馈回路及分析 |
5.5.1 反馈回路 |
5.5.2 反馈回路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社会资本视角下BT项目风险评估 |
6.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风险评估系统 |
6.1.1 阶段性风险流程图 |
6.1.2 具体风险流程图 |
6.2 BT项目风险评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6.2.1 项目基本情况 |
6.2.2 边界点风险值估计 |
6.2.3 系统方程式 |
6.3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BT项目风险评估结果 |
6.3.1 融资风险评估结果 |
6.3.2 质量风险评估结果 |
6.3.3 完工风险评估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社会资本视角下BT项目风险决策与控制 |
7.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BT项目方案决策研究 |
7.1.1 调整时间参数 |
7.1.2 调整社会资本 |
7.2 BT项目优选方案风险控制 |
7.2.1 建设前期风险控制 |
7.2.2 建设期风险控制 |
7.2.3 回购期风险控制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成果及结论 |
8.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附录 A:系统边界点确定专家打分法调查表 |
附录 B:风险指标构建专家调查表 |
致谢 |
四、推进银行组织结构创新发展关系型融资(论文参考文献)
- [1]软信息对银行信贷的影响研究[D]. 刘音露.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2]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社区银行发展策略研究[D]. 徐毅.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3]关系型融资研究新进展[J]. 胡志浩,李勍. 经济学动态, 2019(10)
- [4]上市公司供应链特征对投融资效率与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 ——基于信息机制的视角[D]. 高笛.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5]城市商业银行合并与中小企业融资 ——基于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D]. 彭妙薇. 厦门大学, 2019(08)
- [6]中国“关系型”非正式制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D]. 林志帆. 厦门大学, 2019(07)
- [7]产业政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基于企业资本配置视角[D]. 刘婷婷.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7)
- [8]基于社会资本的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与效率研究[D]. 赵丽丽.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1)
- [9]第三方治理对农户信用贷款契约有效性影响研究[D]. 周明栋.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10]社会资本视角下BT项目风险测量与决策研究[D]. 王均山. 河北工业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