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测水驱采收率方法的改进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赵秋胜[1](2020)在《PX油田开发指标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油田进入中高含水后期,开发矛盾进一步加剧,本文以PX油田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同类油藏开发经验总结及PX油田实际开发规律研究三种方法对含水率、采收率、注水利用率及递减率四个指标进行评价与分析,主要做了如下研究:(1)通过线性插值、加权平均等方法从开发经验角度建立同构造带7个相邻油藏的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归一化曲线,并根据PX油田相渗曲线数据推导理论含水率变化规律,为PX油田含水变化规律评价及其它指标评价建立基础;通过拟合驱替规律曲线确定PX油田全过程及分阶段含水率变化型态函数,在此基础上进行含水率变化规律分阶段预测,量化各开发阶段的井网加密调整对含水率和含水上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加密短期内降低含水率20个百分点,提高了水驱控制程度,油田开发效果得到极大改善;二次加密规模较小,降低含水率5个百分点。(2)低含水率阶段,在明确PX油田开发初期的典型特征基础上通过优选经验公式的方法预测开发初期井网条件下的采收率;中高含水率阶段,结合实际油田开发曲线与理论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不同水驱规律曲线采收率预测差异大的原因是不同水驱规律曲线后期的含水上升率不同,提出了将水驱规律曲线后期含水上升率规律与油田中高含水期含水上升率规律相结合的选型原则。通过拐点识别、分段预测、校正童氏图版等方法分别预测评价一次加密、二次加密、二次非均匀加密井网条件下的采收率,量化了井网加密对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水率越高,井网加密对采收率提高值越小。(3)根据相渗曲线确定含水率与采出程度理论变化规律,在注采平衡的基础上推导出了完全基于相渗曲线的理论存水率变化规律;将无因次注入曲线-采出曲线与水驱规律曲线联立建立了基于驱替规律的存水率和水驱指数的预测方法,建立了完全基于实际驱替规律的存水率评价图版;考虑到多因素影响且实际数据不稳定性的特点,采用秩相关系数方法分析采液速度、采油速度、井网密度、注采比和油水井数比等指标与存水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采液速度和井网密度对注水效果的影响最大。(4)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形成了PX油田理论产量递减类型判断、递减趋势稳定性分析、油田实际递减类型判别、递减类型校正、产量指标预测与评价、递减率影响因素分析等关于递减率研究的系统方法。结果表明:基础井网、一次加密井网、二次加密井网的理论递减类型均为双曲递减,与实际递减规律吻合;局部加密井网属于调和递减。含水率、采液速度和注采比对PX油田的产量递减影响较大,井网加密短期内显着减缓了全区的产量递减趋势。
贾林[2](2020)在《X油田剩余油分布与井网重构效果研究》文中指出为了解决X油田高含水期井网开发潜力降低、储层动用非均质性严重等问题,本文以X油田试验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研究了剩余油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井网调整方法。为了缓解长期“合注合采”开发所带来的层间矛盾问题,在综合考虑目标区块各小层地质储量、含油面积等九种储层属性特征的前提下,通过模糊聚类分析法将开发层系重新划分,将目标区块的SII-PI2小层划分为第一套开发层系,PI3-PI4划分为第二套开发层系,并采用分层注水的开发方式开发目标区块;为了制定分层注水井网调整方案,本文在谢尔卡乔夫公式的基础上,引入贷款利率、税率等经济指标推导出改进俞启泰公式和改进递减法公式,并通过谢尔卡乔夫公式、改进俞启泰公式和改进递减法公式三套公式分别计算了两个开发层系的合理井网密度,进而,由此折算出对应的合理井距,由计算结果可知第一套开发层系井距应为100-200m,设计第二套开发层系井距应为200-400m,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三采生产井和注入井代用的方式进行井网重构方案研究,提出了五套井距不同的井网重构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对五套方案分别进行了模拟,并统计分析其各自采出程度、含水率、含水上升率和采油速度等开发成果。通过综合研究和对比五套方案采收率、含水上升率、采油速度、开发年限和经济指标,确定了第一套开发层系井网井距150m,第二套开发层系井网井距300m的第五套井网重构方案为最佳方案,其采收率达到45.14%,采收率较原方案提升2.12%,经济收益预期高于其他方案,开发效果与经济指标均达到最佳效果。
于海洋,陈哲伟,芦鑫,程时清,谢启超,屈雪峰[3](2020)在《碳化水驱提高采收率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碳化水驱是指将CO2溶解在水中再注入地层驱油的方法。碳化水驱结合了CO2驱和水驱的优势,具有较好的驱油效率和波及效率,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提高油藏采收率的方法。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诸多学者对碳化水驱进行研究,开展了多项室内实验和矿场试验。本文综述了当前国内外碳化水驱机理、实验研究、数值模拟研究、矿场应用、驱替参数敏感性分析等方面内容。碳化水驱的主要增油机理包括原油膨胀、打破水锁效应、原油降粘、改变储层润湿性、降低界面张力等。室内实验结果表明,碳化水驱比水驱和CO2驱有更好的增油效果,碳化水渗吸能够进一步提高渗吸采收率、渗吸速率。矿场试验表明,碳化水驱能够有效提高产油量,并提高注入井的注入能力。在碳化水驱相关理论研究中,学者提出多种模型描述CO2从水相传递至油相的过程,以便于准确获取油水体系中CO2的分配系数和扩散系数。碳化水驱敏感性因素分析研究表明,影响碳化水驱效果的主要因素有碳化水中CO2浓度、注入时机、注入速度和盐度,此外利用表面活性剂协同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碳化水驱的增油效果。但是,碳化水驱现场应用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碳化水对套管的腐蚀性较强,二是碳化水驱过程中可能导致沥青沉降。
范佳乐[4](2020)在《S油田局部加密潜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目前陆地油气产量呈现递减趋势,而国家的石油需求量稳步增长,海上油田产量的持续增长已经成为国家石油产量增长和产量接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针对海上S油田进行研究,采用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等技术对S油田二次局部加密潜力进行圈定,并最终得到局部层系细分和井网加密方案。首先通过选取采收率、水驱储量控制程度、水驱储量动用程度、含水上升率、递减率、阶段存水率、阶段水驱指数、地层压力保持水平八项评价指标对S油田整体开发效果进行了单指标评价和综合评价。通过对S油田的评价得到,评价结果为一类油田,整体开发效果较好,但局部仍然具有进一步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潜力。基于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技术,得到油藏数值模型拟合新方法。在历史拟合完成前,计算值与实际值的采出程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存在差别较大。基于油藏工程理论,推导证明Kro/Krw~Sw关系曲线与水油比~采出程度关系曲线的斜率和截距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根据油田实际数据计算的水油比~采出程度关系曲线,确定相渗曲线平移距离,反演得到修正相渗曲线,利用该相渗再次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可以得到计算值与油田实际值相同的开发效果,实现快速历史拟合。采用该方法对S油田实际井组模型进行验证后得到拟合精度为96.84%,拟合精度较好。为了进一步寻找S油田整体加密后二次局部加密潜力,首先采用油藏数值模型拟合新方法运用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对S油田进行历史拟合,进而对剩余油进行预测。为了凸显目前井网存在的不足,确定合理的局部井网加密位置,基于目前开发制度将模型预测到2041年6月。通过计算阶段采出程度和剩余油饱和度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S1和S2两个局部加密潜力区。通过整理、筛选潜力区地质油藏数据,并基于油藏工程、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等方法,得到了单井有效厚度界限、渗透率级差界限和生产井段跨度界限,从而为潜力区进行层系细分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采油速度法、井网密度法和经济极限井距等方法进一步优化了潜力区的井距界限,为S油田二次局部加密奠定理论基础。结合层系井网调整技术界限,采用不同层系与井网组合的方式共设计5套开发方案。通过预测得到:S1潜力区最优开发方案为Ⅰ上和Ⅰ下油组分为一套层系,以原有井为基础,构建两排油井邻一排水井井距排距均为175米的井网形式。Ⅱ油组为一套层系,构建井距排距均为175米的一排间注间采、一排采油井和一排注水井相组合的井网形式。累积增油量为343.92×104m3,单井增油量为9.05×104m3。S2潜力区最优开发方案为将Ⅰ上油组为一套层系,以原有井为基础,转注部分原采油井,构建一排间注间采、一排采油井和一排注水井的井网形式。Ⅰ下和Ⅱ油组为一套层系,构建井距排距均为175米的两排油井邻一排水井的井网形式。累积增油量为495.2×104m3,单井增油量为12.38×104m3。
程婷婷[5](2020)在《低渗裂缝性油藏微/纳米功能材料协同调驱作用与机理研究》文中提出低渗裂缝性油藏水窜治理与基质剩余油驱动的特殊矛盾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技术瓶颈,目前常规中高渗油藏调剖驱油的技术方法不一定适用于低渗裂缝性油藏,且单一调剖技术不能解决该类油藏的各类窜流问题,本文提出微/纳米材料技术组合的深部调驱方法来克服单一调剖技术的不足,最大程度的发挥组合技术的协同效应,形成微纳米协同调驱技术提高采收率的新方法。研发了氢键缔合温度30℃~150℃的双层覆膜微米颗粒(BCMS),筛选悬浮剂,构筑了BCMS深部调剖体系,考察了体系悬浮稳定性及注入性。改变温度、矿化度及粘接时间,评价了BCMS调剖体系的粘接稳定性。改变注入速度、颗粒浓度、颗粒注入量、注入方式、渗透率,研究了影响体系封堵性能的主控因素及适用界限。建立了BCMS多孔介质深部运移数学模型,与岩心各处压降进行拟合,揭示了BCMS深部调剖体系的深部运移能力及封堵性能。利用设计的二维变径模型,研究了BCMS在裂缝中的微观运移特征及封堵机理。利用原位改性法制备了部分疏水改性纳米SiO2颗粒,研究纳米颗粒在油水两相界面的饱和吸附浓度,构筑了纳米SiO2驱油体系,并评价了Ca2+、Na+及矿化度对纳米颗粒在液-液界面吸附规律的影响。通过改变温度、颗粒浓度等参数,研究了纳米颗粒在固-液界面的吸附-脱附规律。以接触角为评价指标,研究了颗粒浓度、温度、金属离子对纳米颗粒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规律。设计了2-D单通道、2-D网格、2.5-D多孔介质微流控芯片模型。利用单通道模型,研究了纳米颗粒启动孔喉捕获油滴的动力学;利用不规则刻蚀2-D网格裂缝模型,分析了网络裂缝水驱后微观剩余油类型,揭示了纳米颗粒启动网格裂缝水驱后不同类型剩余油的机理;利用引入刻蚀深度变化参数2.5-D模型,成功模拟了水驱后真实三维多孔介质的微观剩余油,揭示了纳米颗粒启动多孔介质水驱后不同类型剩余油的机理。采用均质、非均质岩心物理模型,筛选了BCMS调剖体系的注入参数及驱油界限;优化了纳米SiO2驱油体系的注入参数及驱油界限;评价了低渗裂缝性油藏微/纳米材料协同调驱技术的驱油效果,并揭示了协同调驱技术的驱油机理。
管错[6](2020)在《砂岩油藏特高含水后期水驱渗流特征及流场评价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特高含水后期储层中油水渗流规律及流场发育复杂,低效水循环与高度分散剩余油的并存导致进一步提高采出程度难度增大。为深入挖掘特高含水后期油田剩余油潜力,本文通过理论计算、物理模拟实验等方法,按照“由渗流特征入手,逐步拓展到流场室内模拟应用”的思路,依次对特高含水后期相渗及微观剩余油特征、流场监测及模拟方法、水驱油过程中流场演化规律及调整方法适用性等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特高含水后期相对渗透率曲线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了相渗曲线测试方法,并对改进后测试方法的实用性进行了验证。采用该方法对疏松砂岩在高倍水驱开发过程中相渗曲线进行测试,分析相渗曲线形态特征主要受微观剩余油分布状况影响。利用紫外荧光技术对不同含水阶段剩余油形态特征进行研究,可知岩心微观剩余油分散程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且各种赋存形态剩余油的相对含量都趋于均衡化。基于特高含水后期微观剩余油高度分散的特征,利用毛管束模型并结合分形理论,建立了油水相对渗透率及水驱特征曲线的新型分形解析模型,明确了剩余油特征及微观物性变化对相渗曲线及水驱特征曲线的影响规律,揭示了低效循环的微观本质原因及界限。为有效对生产动态进行预测,根据特高含水后期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形态特征,给出了一种适用于特高含水后期生产动态预测的线性模型,该模型可以直接外推实现产量预测,不仅提高了动态参数预测的精度,而且简化了水驱油藏动态特征预测的过程。根据特高含水后期油水渗流特征,再结合多孔介质中存在渗流条件下的传热状况分析,采用单点式自加热温度传感装置及相应监测点的饱和度测试方法,建立有效监测多相渗流过程中流体流速的理论、方法及装置。并且测定了油藏模型的饱和度与电阻率图版以及饱和度与储层模型热传导系数之间的关系图版,为流速监测计算提供基础。利用该方法可以为特高含水后期流场物理模拟的评价提供基础且必要的参数支撑。为更有效利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对流场进行模拟、评价,在探索更多参数监测手段的同时,还需要将所监测到的各类参数充分利用,才能得到真实客观的实验及评价结果。根据所得出的低效循环界限,结合饱和度、压力、流速等测试结果,建立室内物理模拟实验过程中流场一体化评价思路与方法。基于大模型水驱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利用所建立的流场评价方法对特高含水后期流场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并详细论证了各种典型水动力学调整方法的适用性。从更均匀的饱和度场分布规律,更少的低效循环区域、更小非达西渗流区以及高过水倍数区等方面筛选出周期注水为相对合理的挖潜方式。本文将储层物性及微观剩余油特征与宏观渗流现象紧密联系,结合水驱渗流规律创新性地提出了室内物理模拟过程中储层模型内部流速监测的理论及方法,并且给出了水驱物理模拟过程中流场一体化评价方法,可为特高含水后期油田精准发掘油藏潜力、挖潜剩余油、提高油藏采收率提供必要的理论及技术支持。
谭钲扬[7](2020)在《M区块注气开发数值模拟参数优化》文中研究指明低渗透油藏由于储层物性差,孔隙度小渗透率低,储层动用程度不高,表现为产量递减快,含水上升迅速,水驱开发效果差,故常引入EOR技术改善开发效果,而CO2驱是EOR技术中最具前景的方法之一。目标区块渗透率在3.47m D左右,且储层非均质性强,采收率低。选用目标区块的正方形九点、菱形反九点、正方形五点和反七点4组井网为代表,利用油藏工程方法、地质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等方法,研究内容如下:(1)对M区块目前开发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目前开发中存在问题,研究了目前情况下剩余油的分布规律;(2)对目标区块的地质情况进行了描述,并建立了该区块的地质模型。计算该区块的地质储量,与实际地质储量对比,验证了地质模型准确性,为下面建立数值模型提供准备;(3)基于地质模型,建立了目标区块的数值模型。在历史拟合过程中,进行调参,以得到与实际模型相近的数值模型。研究了该区块的剩余油分布情况,为下一步生产开发设计提供了基础;(4)对目标区块进行CO2驱参数优化,优选了CO2连续气驱、CO2间歇气驱和CO2气水交替驱不同参数,包括注气速度、气水比、气窜气油比控制、注气总量、注气工作制度以及井网等,为目标区块提供了最合理的注气方案。研究结果显示,(1)M区块水驱开发后期,储层含水率升高,产量递减严重,需要进一步采用CO2驱来改善M区块的开发现状;(2)M区块中剩余油分布在注采不完善区、井间滞留区、构造高部位等,呈现总体分布较为分散,但又相对集中,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3)适用于M区块的优选开发方案为:注气方式选用CO2水气交替驱;水气交替周期,150天注气,150天注水;单井平均日产油为2m3/d;采用正方形九点法井网;关井气油比,1000m3/m3,单井注气速度,地面速度为40000m3/d,20年总注入量为57.22×104 t;水气比为1:1。
赵玲[8](2019)在《基于数字化孔道的聚驱后微观剩余油定量描述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石油作为重要能源得到持续不断的开采,石油资源的供不应求,使得人们意识到了采用有效手段挖潜剩余油的必要性。大庆油田经过数年的开采,已经进入高含水阶段,但是可探明储量仍有大量未动用。对剩余油进行深入研究,认识剩余油的成因及动用条件,制定挖潜对策,利用驱油手段将残留在地层中的剩余油转化成可采出的可动油,有针对性地开发高含水期的油田是非常必要的,其结果对化学驱配方筛选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多孔介质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压汞实验测定的孔喉大小分布频率和CT扫描测定的配位数,并考虑喉道的形状、润湿性,利用自适应孔隙度方法,在拟合实测渗透率后构建了数字化孔隙网络模型;考虑孔隙喉道空间的非等径特性,建立了符合实际岩心孔隙结构的非对称波纹管状孔隙通道的数字化孔道网络模型,实现了模型的可视化;其次,利用渗流力学、流体力学有关公式,考虑了喉道内油水界面的变化建立了饱和油、水驱油、聚驱油的数学模型,模拟了饱和油、水驱油、聚驱油过程;针对不同形状的剩余油图像进行了区分标注,并运用Deep Lab V3+深度学习网络对剩余油图像进行了识别、提取和切割,利用卷积神经网络Mobile Net V1与Mobile Net V2对剩余油图像进行了分类;应用SENet对Mobile Net V2进行改进,并利用改进后的Mobile Net V2卷积神经网络对剩余油图像进行了识别与分类;比较了原始Mobile Net卷积神经网络和改进的Mobile Net卷积神经网络的精度、召回率与正确率,证明了改进型Mobile Net卷积神经网络在针对本文数字孔道网络模型剩余油图像识别任务上的优越性。研究了孔隙结构参数和聚合物溶液性能参数对聚合物驱驱油效率及剩余油类型、分布规律的影响,给出了聚驱后孔隙内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剩余油含量分布状态以及剩余油的分布类型。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能够实现聚驱后储层孔隙中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的可视化,同时也能够为后续开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结果表明:基于实测的孔道结构参数,通过自适应孔隙度原则建立的非对称波纹管状孔隙通道数字化三维网络模型,通过孔隙度和渗透率对比分析,可以有效地描述复杂的孔隙结构。应用构建的三维孔隙结构模型,考虑聚合物溶液的吸附滞留特性,实现了水驱油及聚驱油过程的动态模拟及各驱油阶段模型内油水分布的可视化。模型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与岩心物理模拟实验后经CT扫描确定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验证了模型模拟过程的正确性。
贾林,杨二龙,董驰,孙丽艳,沈忱,付洪涛[9](2019)在《改进童氏图版在葡北三区采收率预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童氏图版法预测采收率广泛应用于水驱油田的生产实践中,但该方法对高含水油藏井网调整后目标区块采收率预测的契合性较差。文中根据地质储量与甲型水驱规律曲线斜率的关系,计算了童氏图版系数X的值;基于改进的甲型水驱规律曲线,引入无水采收率和水驱规律曲线积分常量,推导出了适用于高含水油藏井网调整后的改进童氏图版公式,并绘制了改进童氏图版。将改进的童氏图版应用于大庆油田葡北三区采收率的预测,适用的X为5.513 691 47,预测的采收率为45%,预测误差小于0.5%。改进的童式图版应用于高含水油藏井网调整后区块采收率的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对高含水油藏生产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孙铎[10](2019)在《D区块三元复合驱开发效果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D区块于2013年开始开展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以进一步开发提高采收率,在开展复合驱矿场试验过程中发现,部分生产井见剂浓度高,含水上升快,部分注入井注液困难,区块总体提高采收率幅度不理想,开发效果较差。针对上述现象,通过对现场提供的动态参数及生产数据分析可知,导致D区三元复合驱试验区开发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有水驱干扰和油水井套损现象的存在。为了系统分析三元复合驱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本文以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为依托,对D区块三元复合驱试验区进行了水驱三元复合驱干扰一体化数值模拟研究,设计不同开发方案并对方案预测的开发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来研究水驱干扰及油水井套损对开发效果的影响情况,以此为D区块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提出明确的调整方向,进而保证该区块的正常生产。本文首先应用Petrel软件对D区块进行了地质建模,并利用Eclipse软件对D区块水驱阶段进行历史拟合研究,水驱至2013年5月末,计算采收率为43.06%,并给出了剩余油分布情况。然后利用CMG软件对试验区三元复合驱阶段进行跟踪历史拟合研究,试验区空白水驱阶段拟合至2014年11月末结束,计算收率为44.94%,三元复合驱阶段拟合至2018年6月末,计算采收率为53.66%,并给出了剩余油分布情况。在历史拟合结果满足精度的基础上,进行了水驱三元复合驱干扰一体化数值模拟研究,设计了以下四种方案:实际(套损和水驱干扰并存)三元复合驱、理想三元复合驱、仅考虑套损影响三元复合驱和仅考虑水驱干扰三元复合驱,并对以上四种方案复合驱开发效果进行了预测,预测至综合含水达到98%时,理想、仅考虑水驱干扰、仅考虑套损影响和实际三元复合驱的阶段采出程度逐渐降低,分别为17.85%、16.06%、15.18%和13.21%,最终采收率分别为62.79%、61.00%、60.12%和58.15%。理想情况下三元复合驱阶段采出程度最高,与理想情况对比,实际情况下采收率降低了4.64个百分点,仅考虑套损影响情况下采收率降低了2.67个百分点,仅考虑水驱干扰情况下采收率降低了1.79个百分点。由此可见,D区块油水井套损和水驱干扰对三元复合驱效果均有较大影响,而油水井套损对三元复合驱开发效果的影响更大。
二、预测水驱采收率方法的改进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预测水驱采收率方法的改进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PX油田开发指标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含水率研究 |
1.2.2 采收率研究 |
1.2.3 注水利用率研究 |
1.2.4 产量递减率研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含水率变化规律研究 |
2.1 理论含水变化规律 |
2.1.1 同构造带油藏含水曲线归一法 |
2.1.2 相渗曲线法 |
2.2 实际含水变化规律 |
2.2.1 含水率变化型态 |
2.2.2 井网加密对含水率的影响 |
第三章 采收率预测与评价研究 |
3.1 开发初期采收率研究 |
3.2 中高含水期采收率研究 |
3.2.1 典型水驱规律曲线 |
3.2.2 水驱规律曲线的选型 |
3.2.3 水驱规律曲线的拐点 |
3.2.4 采收率指标分段预测 |
3.3 采收率评价 |
3.4 井网加密对采收率的影响 |
第四章 注水利用率预测与评价研究 |
4.1 理论注水利用率变化规律研究 |
4.2 中高含水期注水利用率研究 |
4.2.1 注水利用率变化规律研究 |
4.2.2 注水利用率评价研究 |
4.3 注水利用率影响因素研究 |
4.3.1 秩相关系数分析方法 |
4.3.2 注水利用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产量递减变化规律研究 |
5.1 全区产量递减变化规律 |
5.1.1 递减趋势稳定性分析 |
5.1.2 产量递减类型判别 |
5.1.3 确定分阶段递减类型 |
5.1.4 动态指标评价及预测 |
5.2 分井网产量递减变化规律 |
5.2.1 分井网理论递减规律 |
5.2.2 分井网实际递减规律 |
5.3 产量递减率影响因素 |
5.3.1 理论分析法 |
5.3.2 灰色关联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X油田剩余油分布与井网重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剩余油划分研究现状 |
1.2.2 井网重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质特征 |
2.1.1 地质概况 |
2.1.2 储层沉积特征 |
2.1.3 岩石和流体的高压物性 |
2.2 开发历程及存在问题 |
2.2.1 开发历程 |
2.2.2 存在问题 |
2.2.3 原因分析 |
第三章 数值模拟研究 |
3.1 地质模型建立 |
3.1.1 数据准备 |
3.1.2 模型范围及网格确定 |
3.1.3 构造模型 |
3.1.4 属性模型 |
3.2 数值模型建立及历史拟合 |
3.2.1 油藏多相流体相态参数调整 |
3.2.2 地质储量拟合 |
3.2.3 油田生产动态拟合 |
第四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4.1 剩余油成因 |
4.1.1 井控型剩余油 |
4.1.2 沉积型剩余油 |
4.2 剩余油分布规律 |
第五章 井网重构方案设计及开发效果预测研究 |
5.1 井网重构原理 |
5.1.1 层系划分 |
5.1.2 井网重构标准 |
5.2 目前采出程度 |
5.3 方案制定 |
5.3.1 方案一 |
5.3.2 方案二 |
5.3.3 方案三 |
5.3.4 方案四 |
5.3.5 方案五 |
5.4 井网重构方案效果分析与评价 |
5.4.1 井网重构方案结果分析 |
5.4.2 井网重构方案效果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3)碳化水驱提高采收率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碳化水驱方法 |
1.1 碳化水驱定义 |
1.2 碳化水驱增油机理 |
1.2.1 原油膨胀作用 |
1.2.2 打破水锁效应 |
1.2.3 降低原油粘度 |
1.2.4 改变储层润湿性 |
1.2.5 降低界面张力 |
2 碳化水驱研究现状 |
2.1 碳化水驱油效率实验 |
2.2 碳化水渗吸实验 |
2.3 碳化水驱矿场应用 |
2.4 碳化水驱CO2传递过程 |
2.4.1 亨利系数法 |
2.4.2 经验公式法 |
2.4.3 过吉布斯自由能法 |
3 碳化水驱敏感性因素分析 |
3.1 碳化水浓度 |
3.2 注入时机 |
3.3 注入速度 |
3.4 碳化水盐度 |
3.5 表面活性剂协同作用 |
3.6 小结 |
4 存在问题 |
4.1 碳化水对套管的腐蚀作用 |
4.2 碳化水驱中沥青沉降现象 |
5 结论 |
(4)S油田局部加密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地质概况 |
1.2 原油性质 |
1.2.1 地面原油性质 |
1.2.2 地层原油性质 |
1.3 开发状况 |
第二章 S油田开发效果评价 |
2.1 采收率 |
2.1.1 标定采收率 |
2.1.2 目标采收率 |
2.1.3 评价油田采收率 |
2.2 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
2.3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
2.4 含水上升率 |
2.4.1 理论含水上升率 |
2.4.2 实际含水上升率 |
2.4.3 含水上升率开发效果评价 |
2.5 递减率 |
2.5.1 理论递减率 |
2.5.2 实际递减率 |
2.5.3 递减率开发效果评价 |
2.6 阶段存水率 |
2.7 阶段水驱指数 |
2.8 地层压力保持水平 |
2.9 开发效果综合评价 |
2.10 S油田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油藏数值模拟拟合新方法 |
3.1 历史拟合中存在的问题 |
3.2 水油比与采出程度关系式与相渗曲线的关系推导 |
3.3 相渗曲线修改方法 |
3.3.1 计算油水相对渗透率的比值 |
3.3.2 平移相对渗透率曲线法 |
3.4 分段平移相渗 |
3.5 实例验证 |
3.5.1 井组模型建立 |
3.5.2 井组模型平移规律验证 |
第四章 S油田局部加密潜力分析 |
4.1 S油田历史拟合 |
4.2 局部加密潜力区圈定 |
4.3 潜力区剩余油分析 |
第五章 潜力区层系井网调整界限 |
5.1 层系细分技术界限 |
5.1.1 单井有效厚度界限 |
5.1.2 渗透率级差界限 |
5.1.3 生产井段跨度界限 |
5.2 井距调整界限 |
5.2.1 采油速度法 |
5.2.2 井网密度法 |
5.2.3 经济极限井距 |
5.3 层系井网调整界限研究成果 |
5.3.1 层系细分界限研究结果 |
5.3.2 井距界限研究结果 |
第六章 S油田层系组合与井网加密方案 |
6.1 层系组合方案 |
6.2 井网加密方案 |
6.2.1 井网加密原则 |
6.2.2 井网加密位置 |
6.2.3 井网加密部署方式 |
6.3 加密方案效果预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低渗裂缝性油藏微/纳米功能材料协同调驱作用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低渗裂缝性油藏开发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低渗裂缝性油藏开发现状 |
1.2.2 低渗裂缝性油藏调剖技术研究现状 |
1.2.3 低渗裂缝性油藏调剖技术存在的问题 |
1.3 纳米驱油在提高采收率中的应用现状 |
1.3.1 纳米二氧化硅的驱油机理 |
1.3.2 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制备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BCMS调剖体系的构筑及深部运移封堵性能 |
2.1 实验部分 |
2.2 BCMS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2.2.1 BCMS的制备方法 |
2.2.2 BCMS粒径及粒度分布 |
2.2.3 BCMS结构及功能特性 |
2.2.4 BCMS双层覆膜微观形貌 |
2.3 BCMS深部调剖体系的构筑及性能评价 |
2.3.1 BCMS深部调剖体系的悬浮性能评价 |
2.3.2 BCMS深部调剖体系的可注入性 |
2.3.3 BCMS深部调剖体系的耐温耐盐性能 |
2.3.4 BCMS深部调剖体系的粘接有效期 |
2.3.5 双层覆膜微米颗粒DLVO |
2.4 BCMS多孔介质深部运移及封堵性能 |
2.4.1 注入速度对封堵性能的影响 |
2.4.2 BCMS浓度对封堵性能的影响 |
2.4.3 BCMS注入量对封堵性能的影响 |
2.4.4 注入方式对封堵性能的影响 |
2.4.5 BCMS深部调剖体系的渗透率界限 |
2.4.6 BCMS在多孔介质中的深部运移分布形态 |
2.5 BCMS多孔介质深部运移数学模型 |
2.5.1 数学模型假设条件 |
2.5.2 控制方程 |
2.5.3 解析解推导 |
2.5.4 岩心压降公式 |
2.5.5 岩心压降和数学模型拟合 |
2.5.6 参数敏感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纳米二氧化硅驱油体系的构筑及界面特性研究 |
3.1 实验原理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表征方法 |
3.1.2 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原理 |
3.1.3 原位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原理 |
3.2 粒径可控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制备 |
3.2.1 氨水浓度对粒径和形貌的影响 |
3.2.2 TEOS浓度对粒径和形貌的影响 |
3.2.3 水浓度对粒径和形貌的影响 |
3.3 纳米二氧化硅驱油体系的构筑及界面性能研究 |
3.3.1 纳米SiO_2粒度分布及微观形貌 |
3.3.2 部分疏水改性纳米SiO_2对动态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 |
3.3.3 改性纳米SiO_2颗粒在油水界面的饱和吸附浓度 |
3.3.4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物化性能分析 |
3.4 纳米SiO_2在固-液及液-液两相界面的吸附-脱附规律 |
3.4.1 纳米SiO_2颗粒在液-液界面吸附规律研究 |
3.4.2 纳米SiO_2颗粒在固-液界面吸附-脱附规律研究 |
3.5 纳米SiO_2固-液界面的吸附对岩石表面润湿性改变规律研究 |
3.5.1 颗粒浓度对纳米SiO_2改变岩石润湿性的影响规律 |
3.5.2 不同温度对纳米SiO_2改变岩石润湿性的影响规律 |
3.5.3 金属离子对纳米SiO_2改变岩石润湿性的影响规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BCMS/纳米SiO_2微观驱油机理及微观封堵机理研究 |
4.1 模型设计及实验原理 |
4.1.1 纳米SiO_2微流控实验平台及芯片模型 |
4.1.2 二维变径模型BCMS封堵实验 |
4.2 纳米SiO_2驱油体系的微观流动特征和微观驱油机理 |
4.2.1 2-D微通道中纳米颗粒对孔喉被困油滴的启动机理 |
4.2.2 2-D网格裂缝中纳米颗粒对残余油的启动机理 |
4.2.3 2.5-D多孔介质中纳米颗粒对残余油的启动机理 |
4.3 BCMS在二维变径通道中的微观运移特性及封堵机理研究 |
4.3.1 直通道中BCMS的微观运移特性及封堵机理 |
4.3.2 平行双通道中BCMS的微观运移特性及封堵机理 |
4.3.3 弯曲通道中BCMS的微观运移特性及封堵机理 |
4.3.4 BCMS与裂缝宽度/孔喉直径的封堵匹配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低渗裂缝性油藏BCMS/纳米SiO_2协同驱油效果及驱油机理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2 BCMS调剖体系的注入参数优化及调驱效果 |
5.2.1 注入浓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
5.2.2 注入量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
5.3 纳米SiO_2驱油体系的主控因素及驱油界限 |
5.3.1 注入浓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
5.3.2 注入速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
5.3.3 注入量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
5.3.4 纳米SiO_2驱油体系的驱油界限研究 |
5.3.5 纳米SiO_2动态吸附量-采收率的变化规律 |
5.4 低渗裂缝性油藏BCMS/纳米SiO_2协同驱油效果及机理研究 |
5.4.1 低渗裂缝性油藏BCMS/纳米SiO_2协同驱油效果分析 |
5.4.2 低渗裂缝性油藏BCMS/纳米SiO_2协同驱油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公式参数及符号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砂岩油藏特高含水后期水驱渗流特征及流场评价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特高含水后期渗流规律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2.2 多孔介质中流速监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3 储层流场特征及调整方法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特高含水后期相渗曲线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
2.1 岩心相渗曲线测量方法改进及形态特征研究 |
2.1.1 特高含水后期岩心相渗曲线测试存在问题分析 |
2.1.2 岩心相渗曲线测试方法改进及结果分析 |
2.2 特高含水后期储层物性变化对相渗曲线影响研究 |
2.2.1 实验方案及步骤 |
2.2.2 水驱冲刷对储层物性及相渗特征影响分析 |
2.3 不同含水阶段微观剩余油分散程度量化表征 |
2.3.1 微观剩余油检测原理及岩心薄片处理 |
2.3.2 微观剩余油分散程度量化表征方法及结果分析 |
2.4 不同含水阶段剩余油赋存形态特征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微观剩余油分布及储层物性特征的渗流规律量化研究 |
3.1 剩余油特征及储层物性对相渗曲线影响研究 |
3.1.1 基于分形理论的相渗曲线数学模型建立 |
3.1.2 分形相对渗透率曲线模型验证 |
3.1.3 不同因素对相对渗透率曲线影响的研究 |
3.2 微观剩余油分散性及储层物性变化特征对水驱特征曲线的影响 |
3.2.1 分形水驱特征曲线推导 |
3.2.2 模型验证及应用 |
3.2.3 各因素对水驱特征曲线影响分析 |
3.3 基于特高含水后期相渗形态特征的油藏工程方法研究 |
3.3.1 新型水驱动态预测曲线的提出 |
3.3.2 油藏开发动态预测新方法的验证与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传热分析及渗流规律的水驱油两相流速监测方法 |
4.1 模型中传热分析的基本假设及自加热温度传感装置 |
4.1.1 模型中传热分析的基本假设 |
4.1.2 自加热温度传感装置 |
4.2 储层模型中两相流速监测理论研究 |
4.2.1 热传导状况分析 |
4.2.2 热对流状况分析 |
4.2.3 渗流监测理论方程式推导 |
4.3 储层模型中传热系数及饱和度图版测定 |
4.3.1 储层模型传热系数测试 |
4.3.2 储层模型饱和度测试 |
4.4 流速监测应用及准确性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驱物理模拟过程中流场一体化评价方法建立 |
5.1 流场一体化评价方法的提出 |
5.2 基于驱油效率分布状况的开发现状评价研究 |
5.2.1 评价方法提出 |
5.2.2 评价指标计算 |
5.2.3 实例计算 |
5.3 压力场及流动速度场分析与应用 |
5.3.1 压力场监测及应用 |
5.3.2 非达西渗流区域量化表征 |
5.4 累计过水倍数场分布表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一体化评价的特高含水后期流场演化及调整方法研究 |
6.1 人造岩心平板模型设计及实验方案 |
6.1.1 人造岩心设计及实验设备 |
6.1.2 实验方案及步骤 |
6.2 特高含水后期水驱油流场演化规律的一体化评价研究 |
6.2.1 基于物质基础的开发现状评价 |
6.2.2 基于压力场的动力条件评价分析 |
6.2.3 基于流动速度场的流动现实性评价分析 |
6.2.4 基于过水倍数场的累计作用现状评价 |
6.3 特高含水后期流场调整评价研究 |
6.3.1 生产动态曲线分析 |
6.3.2 不同调整方法下流场特征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M区块注气开发数值模拟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CO_2驱油机理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地质特征及开发动态 |
2.1 地质概况 |
2.2 开发阶段划分 |
2.3 开发现状 |
2.4 产量递减规律分析 |
2.5 采收率预测 |
2.6 油田动态开发分析 |
第3章 精细地层划分与地质建模 |
3.1 小层划分对比 |
3.2 三维地质建模 |
第4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4.1 油藏参数选取 |
4.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4.3 生产历史拟合 |
4.4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第5章 M区块气驱参数优化 |
5.1 气驱参数选择 |
5.2 CO_2连续气驱注采参数优选 |
5.3 气水交替驱参数优选 |
5.4 间隙注CO_2注采参数优选 |
5.5 CO_2驱开发方式优选 |
5.6 M区块CO_2驱开发指标预测与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8)基于数字化孔道的聚驱后微观剩余油定量描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度学习研究进展 |
1.2.2 数字化网络孔隙模型构建技术研究进展 |
1.2.3 聚驱后剩余油分布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数字化孔隙网络模型构建及聚驱油过程模拟 |
2.1 数字化孔道网络模型的构建 |
2.1.1 孔隙分布特性 |
2.1.2 孔喉空间的几何特性 |
2.1.3 孔隙网络模型空间参数 |
2.1.4 孔道网络模型构建及可视化 |
2.2 孔道网络模型的渗流特征 |
2.2.1 孔隙网络模型的渗透性 |
2.2.2 孔道网络模型参数对渗流特征的影响 |
2.3 孔道网络模型饱和原油动态模拟 |
2.3.1 模拟步骤 |
2.3.2 含油饱和度的计算 |
2.4 孔道网络模型聚驱驱油动态模拟 |
2.4.1 聚合物溶液体系性能参数 |
2.4.2 聚合物驱油过程模拟 |
2.4.3 孔隙网络模型聚合物驱油动态模拟步骤 |
2.4.4 孔隙网络模型聚合物驱油动态模拟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微观剩余油类型识别方法及定量表征 |
3.1 深度神经网络的构建方法 |
3.1.1 深度神经网络的构建 |
3.1.2 深度置信网络的构建 |
3.2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方法 |
3.2.1 模式识别与图像数据建模 |
3.2.2 运用深度学习的图像数据识别方法 |
3.3 孔隙网络模型内剩余油图像形状分类及特征提取 |
3.3.1 剩余油图像形状分类 |
3.3.2 剩余油图像分割 |
3.3.3 连通域提取 |
3.3.4 基于Mobilenet的剩余油图像分类 |
3.3.6 剩余油分布计算程序框图 |
3.4 CT成像技术与孔隙网络模型剩余油分布对比 |
3.4.1 实验方案 |
3.4.2 对比实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对聚驱后微观剩余油的影响研究 |
4.1 孔隙大小分布对各类剩余油的影响 |
4.1.1 孔隙大小分布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
4.1.2 剩余油分布及其规律研究 |
4.1.3 剩余油类型及量化研究 |
4.2 配位数对各类剩余油的影响 |
4.2.1 配位数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
4.2.2 剩余油分布及其规律研究 |
4.2.3 剩余油类型及量化研究 |
4.3 形状因子对各类剩余油的影响 |
4.3.1 形状因子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
4.3.2 剩余油分布及其规律研究 |
4.3.3 剩余油类型及量化研究 |
4.4 孔喉比对各类剩余油的影响 |
4.4.1 孔喉比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
4.4.2 剩余油分布及其规律研究 |
4.4.3 剩余油类型及量化研究 |
4.5 润湿性对各类剩余油的影响 |
4.5.1 不同润湿比例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
4.5.2 剩余油分布及其规律研究 |
4.5.3 剩余油类型及量化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其挖潜方法研究 |
5.1 不同浓度聚合物溶液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 |
5.1.1 不同浓度聚合物溶液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
5.1.2 不同浓度聚合物溶液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 |
5.1.3 不同浓度聚合物溶液驱后的剩余油定量表征 |
5.2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溶液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 |
5.2.1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溶液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
5.2.2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溶液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 |
5.2.3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溶液驱后的剩余油定量表征 |
5.3 不同界面张力的聚表二元体系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 |
5.3.1 不同界面张力的聚表二元体系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
5.3.2 不同界面张力的聚表二元体系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 |
5.3.3 不同界面张力的聚表二元体系驱后的剩余油定量表征 |
5.4 高浓高分聚合物溶液对聚驱后微观剩余油的挖潜作用 |
5.4.1 高浓聚合物对聚驱后剩余油的挖潜作用 |
5.4.2 高浓分子量聚合物溶液对聚驱后剩余油的挖潜作用 |
5.4.3 低界面张力的二元驱油体系对聚驱后剩余油的挖潜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10)D区块三元复合驱开发效果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区块概况 |
1.1 区块地质概况 |
1.2 储层特征及流体性质 |
1.3 油藏温度与压力 |
1.4 开发历程 |
第二章 D区块地质模型的建立 |
2.1 建立构造模型 |
2.1.1 建模区块设计 |
2.1.2 建立断层模型 |
2.1.3 建立构造模型 |
2.2 建立相控属性模型 |
2.2.1 建立沉积相模型 |
2.2.2 相控下属性模型的建立 |
第三章 水驱阶段历史拟合研究 |
3.1 地质模型粗化 |
3.2 水驱阶段历史拟合 |
3.2.1 地质储量拟合结果 |
3.2.2 产液量拟合结果 |
3.2.3 产油量拟合结果 |
3.2.4 含水率拟合拟合 |
3.2.5 采出程度计算结果 |
3.3 水驱后三元复合驱前剩余油分布研究 |
第四章 三元复合驱阶段跟踪历史拟合研究 |
4.1 空白水驱阶段历史拟合研究 |
4.1.1 空白水驱阶段历史拟合 |
4.1.2 空白水驱末油层动用状况与剩余油分布 |
4.2 三元复合驱阶段跟踪历史拟合 |
4.2.1 三元复合驱流变性敏感性分析及合理设置范围 |
4.2.2 三元复合驱阶段跟踪历史拟合 |
4.2.3 目前油层动用状况与剩余油分布 |
第五章 三元复合驱阶段开发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
5.1 水驱开发效果预测 |
5.2 三元复合驱开发效果预测及影响因素研究 |
5.2.1 实际三元复合驱开发效果预测 |
5.2.2 理想三元复合驱开发效果预测 |
5.2.3 仅考虑套损影响的三元复合驱开发效果预测 |
5.2.4 仅考虑水驱干扰的三元复合驱开发效果预测 |
5.2.5 三元复合驱开发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四、预测水驱采收率方法的改进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PX油田开发指标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D]. 赵秋胜.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2]X油田剩余油分布与井网重构效果研究[D]. 贾林.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碳化水驱提高采收率研究进展[J]. 于海洋,陈哲伟,芦鑫,程时清,谢启超,屈雪峰. 石油科学通报, 2020(02)
- [4]S油田局部加密潜力研究[D]. 范佳乐.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5]低渗裂缝性油藏微/纳米功能材料协同调驱作用与机理研究[D]. 程婷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6]砂岩油藏特高含水后期水驱渗流特征及流场评价实验研究[D]. 管错.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7]M区块注气开发数值模拟参数优化[D]. 谭钲扬. 长江大学, 2020(02)
- [8]基于数字化孔道的聚驱后微观剩余油定量描述研究[D]. 赵玲.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3)
- [9]改进童氏图版在葡北三区采收率预测中的应用[J]. 贾林,杨二龙,董驰,孙丽艳,沈忱,付洪涛. 断块油气田, 2019(06)
- [10]D区块三元复合驱开发效果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D]. 孙铎.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