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初中保护主义问题

面对初中保护主义问题

一、直面初中学段保护主义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立影[1](2021)在《《小学生自主学习力》课程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杜蓉[2](2021)在《基于中日美术教材比较研究下的国内初中美术ESD理念课程探索》文中研究表明

韩文娜[3](2021)在《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成于历史传统之中、植根于民间生活沃土、彰显儿童天性趣味的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蕴含着宝贵的可供现代体育课程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本论文旨在集中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中所潜藏的教育意蕴,通过现代课程手段,转化为以立德树人、培育素养为导向的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建设资源,以服务于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体育改革的推进和课程质量的提升。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立足当代中国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实际,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体育课堂育人质量提升为具体目标,以儿童认知、课程组织和多元文化课程转化等教育学、心理学和体育学原理为理论前提,采用历史史料梳理、学术文献分析、课程田野调查、专家对话访谈、教学案例设计等质性研究和量化统计相结合的方法,遵循历史与当下相统一的问题导向,按照“有什么”“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解题思路,尝试论证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资源有效表达转译为现代体育课程语言的学理依据与实践进路。本文共分6章,其内在的逻辑理路如下:绪论从缓解当下课程危机的现实情境和推进体育课程现代化研究的学术意义出发,描述本文选题的缘起并介绍论文的解题设想和基本架构。第一章首先以历史学的方法,在史料梳理基础上再现1949年以前中华传统民间儿童体育游戏所承载的社会教化功能。第二章转向现实关切,力争回答以民间传统形态遗存至今的儿童体育游戏在发挥课程育人和课程改造方面,能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与正向价值。课程表达的价值目标与当下现状间存在实际落差。准确测量这一落差、找到课程表达困阻症结之所在,正是第三章的主题。在揭示民间体育游戏实现当下体育课程表达的困境及其成因之后,第四章集中对课程表达的原理与程序进行设计,即在规范层面提出民间儿童体育游戏中的什么元素,在现代体育课程中的哪些环节,以何种载体和形式实现表达。其中所涉及的课程化理论问题构成本文研究的难点。紧随理论设计,论文第五章聚焦实践案例,以学生发展一般素养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上位指南,为体育游戏育人作用的发挥设计了文化价值、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三大课程表达功能区,为了更好的确认本研究提出的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体系构建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在后期初步检验了课程表达的效果。通过对专家访谈,对授课教师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践检验结果分别为:有质量的体育课,有内涵的体育课和有意思的体育课。证明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既有文化内涵又有实践意义。由于事关课程实施的可操作性,故此本章构成研究的重点。论文第六章研究民间儿童体育游戏实现合理课程表达的外部环境,力争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位一体的促进游戏资源向课程资源转化的保障体系,由此形成实现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内外合力。论文研究结论如下:1、将中华传统儿童体育游戏表达为现代课程语言,能够强化当下中国的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全面育人功能,探索体教融合的实践新路。2、中华传统儿童体育游戏是基于儿童娱乐天性的社会交往活动。以儿童“兴趣”为切入点,通过游戏为手段,可以构建儿童社会交往的实践路径,从而避免生硬灌输。3、当前民间儿童体育游戏存在使用频率较低且类型单一等问题,不能释放其应有的功能来激活校园活力。但大部分教师对其文化价值等教育价值存在一定认可。4、课程表达不是用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取代现代体育课程,而是旨在汲取其优长,强化现代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5、将传统游戏转译为现代课程语言遵循着现代课程表达的规则与程序,包括课程目标的厘定、游戏资源的遴选及其在现代课程体系中的嵌置等步骤。6、学生发展一般素养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实现现代体育课程返本开新的重要遵循。7、加强顶层制度支持,着力民间体育游戏落地课堂的政策引导;强化学校组织支持,创设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学校文化;巩固家庭活动支持,构建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家校联动;培育社区空间支持,促进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场域延伸。

何美子[4](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之问”。青年是国家的未来,重视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既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多元文化的侵袭、个体自我意识的萌发,使得人们遭遇前所未有的认同危机,如何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任务。价值观乃文化之核心。价值观和价值观教育始终存在于一定的文化之中,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认同教育。本研究着眼于大学生群体,使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系统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等方法,以文化认同为研究视域,探究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议题,既拓展了研究思路,又为其提供了学理性依据。通过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概念的界定与梳理,对其进行了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三个维度的划分,制定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调查问卷”。通过对上海、武汉、成都、大连地区不同层次的12所高校142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三个维度的1 1个指标,除“行为体验”之外10个指标均显着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三个维度、“四个自信”的认同度以及样本基本情况变量中的7个变量均显着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多因素影响综合模型,并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状与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当前认同的总体状况较好,但仍存在认知认同与行为认同的错位、内涵认同与现状认同的不平衡、主体内部差异等问题,究其原因,包括国家、社会、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因素。本研究聚焦高校,基于价值性、结构性、群体性、阶段性的目标导向,以“分别提高,协同整合”为基本思路,在“大思政”、文化育人以及知行合一的原则下,建立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以及行为认同的“三位一体”立体化教育模式。一是以认知认同的“三性”为主线增强认同的引导力,包括认知认同的科学性、全面性以及连续性三个方面;二是以情感认同的“五融合”为着力点增强认同的驱动力,包括主体融合、情感融合、视域融合、话语融合以及场域融合五个维度;三是以行为认同的“两个实践”为依托增强认同的践行力,包括生活化的实践与社会化的实践两个层面。

马曦[5](2020)在《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路径研究 ——基于江苏省高校思政课的问卷调查》文中研究说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已走过了七十余年的历程,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点。从新中国成立到6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之后到8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初期(2004年)、2004年到党的十八大(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等五个时间段,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管理体制等诸方面,都发生了阶段性的变革,积累了五条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经验。建设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第一,需要坚持党对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地位;第二,认清思政课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第三,将国家意志贯彻到课程体系中去;第四,妥善处理好教材、教师和教学的关系;第五,不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工作。面对国内国际的新形势新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极大丰富了我国高校思政课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的重大论断和历史研判,不仅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描绘了宏伟的发展蓝图,也给高校思政课课程指明了新趋势,提出了新要求。本文提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的时代背景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于新的社会发展现实,结合未来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勇挑重担,不断探索和发挥新的宣传职能,在促进硕士研究生坚定政治信念、增强科学本领、高涨服务意识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发展体现出新的趋势和要求。这具体包括,第一,健全完善思政课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第二,打造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人才储备充足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队伍;第三,强化研究生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第四,继续加强党对研究生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在认识、总结新中国七十余年思政课建设成就的基础上,笔者尝试面向江苏省九所高校的学术硕士研究生展开调研,分析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系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在科学认识建设成就的基础上,为提供更高质量的思政课出谋划策。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思政课教学体系表现出教学时效性更加突出、教学反馈不断深化、教学针对性逐渐强化的特点。在发展成就上,表现出课程重要性更加凸显、领导工作机制更加健全、课程体系改革和教材建设初见成效三个方面。在发展的问题上,则体现在教学方法有待丰富、教学模式有待深化、学生获得感较为欠缺三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新的社会需求和社会形势。在各类教学软硬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之下,如何进一步完善教学体制,成为硕士研究生思政课长久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全民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日益临近,社会各个领域都在鼓足干劲,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建设热情,提升社会主义建设本领,凝心聚力,共同参与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性发展建设中去。从实际工作来说,完善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制,需要从全局角度考虑、从细节之处入手。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完善与构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第一,需要强化课程教学机制,进一步提高政治性,建立一体化课程体系,开拓多元化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效果考核方法。第二,需要强化教师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教师队伍教学水平提升,完善教师队伍培养和关怀机制,加强教师队伍考核。第三,强化教学科研协调保障机制,加强教学科研机制设计,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研究水平,实现以研促学。强化教学科研的协调发展。最终,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出具有“民族担当、爱国热情、时代关怀、世界视野”的高水平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杜文彬[6](2020)在《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文中提出作为应对21世纪人才需求挑战的战略举措,我国STEM教育的政策要求与实践探索方兴未艾,急需系统的基础研究和理论成果支持。与此相对照,美国作为最早开展STEM教育的发达国家,其推动STEM教育的历史脉络和经验教训,对于深化我国STEM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尤其是本土化的课程理论建构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美国STEM教育以20世纪80年代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提出“科学素养”作为开端。短短三十几年间,其已完成从科学教育改革思潮到实体课程的进化,并依托STEM学校,以“必修课”形式嵌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的生长空间构筑于学校教育人才供给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之间的差异。学校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手段、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机制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数量、类型、规格之间存在多重矛盾,这些矛盾构成了STEM教育的发展动因。以STEM教育发展多重矛盾的结构变化与矛盾解决主体在不同“行动者”间的转换为依据,可将美国STEM教育发展划分为STEM教育思想萌芽、课程体系初建、制度化推进以及标准化课程建设四个阶段。这背后既体现着学校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大潮的回应,也凝结着科教精英、民间团体以及政府等不同利益团体以教育改革回应社会矛盾的斗争与妥协。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是STEM教育的思想萌芽时期。美国政治经济发展新格局带来大量高素质劳动力需求,面向少数精英的结构主义教育已经难以满足新的人才结构需要。为解决上述矛盾,科教精英发起了以STS运动、2061计划为代表的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以破除科学教育精英化的弊端。这次改革使科学教育呈现出大众化、素养化、跨学科整合以及标准化等有别于传统科学教育的新特征。STEM教育理念内核,包括面向国家劳动力需求的培养目标、跨学科整合的课程内容、秉承建构主义理念的教学方法、以及具有标准化评价烙印的课程评价,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构筑起来。尽管“STEM”这一专用术语尚未出现,其思想萌芽已经孕育在科学教育改革之中。但由于工程教育在STEM整合中缺乏实质性的地位,STEM教育尚未形成正式概念,也难以脱离于传统科学教育框架而获得自主发展。以“STEM教育”专门术语在2001年的出现为标志,2001年至2005年STEM教育处于课程体系初建阶段。随着美国不断向第三产业转化升级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海外精英对STEM工作岗位的占领,硬科学在美国学校教育中不断式微。为保证市场中STEM专业人才储备,以工商业主利益为代表的民间组织纷纷要求学校加强硬科学教育。这一诉求为工程教育进入基础教育体系开辟了通道,使STEM教育获得“工程”拼图,实现了其概念的完整建构。完成概念建构的STEM教育在大型学术团体主导下实现了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长足进步,课程体系建设初见形态。但由于发展主体各自为政,STEM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也呈现出各课程要素发展不均衡、发展动力受限等缺点。要应对伴随再工业化战略而来的STEM人才需求大潮,就必须在课程管理体系中做出调整,在更强力量的主导下实现整体推进。伴随着2006年《崛起于聚集的风暴之上》报告的发布,STEM教育正式进入联邦视野。2006年至2011年是STEM教育制度化推进阶段。为配套促进制造业回岸的再工业化战略,美国政府通过财政支援、整体规划、项目引导以及法令保障手段,强势主导着STEM教育发展。同时,联邦政府还统合各利益主体形成发展合力,实现了STEM教育国家战略式推进。该阶段STEM教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各种STEM课程设计与实施层出不穷,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也由于财政的突然倾斜,该时期STEM教育呈现一种聚焦价值讨论而轻视实践质量的状态,功利主义与形式主义危机接踵而至。以201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对全美STEM教育项目的质量审查为开端,STEM教育进入标准化课程建设时期。为应对美国STEM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形式主义与功利主义危机,曾一度缺位的课程专家重新主持STEM课程改革。以课程专家为主导,各发展力量通过构建横纵衔接的一贯制课程体系、开发聚焦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设计、以及制定州级STEM课程实施标准,实现STEM教育的标准化课程建设,并构筑起“联邦主导——地方规范——学校自主开设”的课程实施体系。至此,STEM教育依托STEM学校,以必修课身份在学校课程体系中获得一席之地。纵观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可发现STEM教育各个阶段都和特定的社会与经济发展背景紧密相连,有其独特的发展机制,包括从外力推进与内部自觉的发展动因机制,以工程为基点的跨学科内容整合机制,以及由多元走向统一规范的课程实施机制。我国STEM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呈现着发展力量自发性、课程开发多元化与课程实践零散化等特点。从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梳理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中的相关经验、教训与发展机制,对接我国STEM教育本土化发展现状,本研究认为美国STEM教育发展对我国具有以下发展启示:首先,在与“结构”的关系上,应适度超前于社会发展与学校教育间的矛盾暴露;其次,需联合各方“行动者”发挥多元主体共同推进效用;最后,还要遵循科目发展的一般规律,尤其在内容开发机制与实践机制上要契合我国当前教育发展背景与育人要求,选择适配的发展方式。

李瑞萍[7](2020)在《我国民营教辅企业的转型探索研究 ——以志鸿教育、世纪金榜、曲一线的转型探索为例(2014-2019)》文中认为民营教辅企业在我国出版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据中国市场调研在线统计,我国教辅的营收占出版业的60%,且70%以上的教辅由民营图书公司出版发行。尽管民营教辅企业在四十年的发展中不断壮大,但在2014年前后面临许多新情况:首先,受到新政策影响。我国2012年颁布了“教辅新政”,其中教辅评议制度和“一科一辅”制度对民营教辅的发行模式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2014年和2016年我国分别发布了《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和《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十三五”时期科技发展规划》,指出出版企业要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2014年后高中实行“3+3”高考选科模式,2016年,教育部编写的中小学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科教材逐步在全国启用,2017年,教育部制定了新版高中各科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教辅的内容和种类随之改变。其次,2014年后,在线教育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教辅的使用群体,同时教辅行业也存在着盗版侵权、打价格战等不规范竞争现象。最后,民营教辅企业自身也存在产品同质化、缺少高素质人才、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民营教辅企业为增强竞争力,进行了积极的转型探索,很多方面已具有企业转型的特征。本文首先梳理了四十年来民营教辅书业的发展历程及相关政策,接着以志鸿教育、世纪金榜、曲一线等民营教辅企业为代表,通过实地调研,对2014—2019年我国民营教辅企业的转型探索情况进行案例分析。企业转型探索的具体表现是更新发展理念、拓展业务经营范围、研发数字产品、开拓线上营销渠道、变革管理模式。企业在转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境有受国家政策影响、新产品和业务的竞争优势小、盈利模式不明确、转型的资金供应不足、市场竞争不规范、管理理念滞后。解决企业转型问题的办法是国家要加大对民营教辅企业的政策支持,企业要加大转型的投入、提升新产品和业务的优势、优化营销方式、更新管理理念、借鉴国外教育出版企业转型的成功经验。本文认为数字化、多元化仍是当前我国民营教辅企业的转型方向,民营教辅企业应继续进行转型探索,提高竞争力、优化盈利模式,实现长远发展。

李存婷[8](2020)在《大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研究 ——以N师范大学实训课堂为例》文中指出当前教育提倡对学生的全景观式人文关照。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很少有人关注到那些保持沉默学生的需要和未发出的真实声音。因此,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不应回避以沉默形式显现的非正式的教育对话,教师必须正确的认识沉默,尊重学生需要,理解沉默。本研究立足于大学生课堂沉默这一教育现象,深入实训课堂对学生的课堂沉默与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结合文献分析及访谈等方法收集资料,了解学生课堂沉默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课堂沉默现象进行整体性的勾勒,以准确解读沉默的特性,更好的区分沉默的类型,更加深入的认识沉默本质。同时,揭示课堂沉默背后的多重含义,分析课堂场域中不利于教学效果提升及学生发展的沉默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课堂中学生的沉默主要通过言语、思维、情感状态来表现,动态生成与情境性、非特定化与复杂性、意向性与可理解性是沉默的主要特性。沉默作为具有丰富意蕴的非语言现象,可以暗含多种表征含义,主要包括:表征为冲突性的话语特权、表征为单向度的师生关系、表征为未现缓和的内心独白、表征为回避式的逃逸空间、表征为移情性的倾听态度、表征为无法言语话的认知以及表征为隐性参与的思维在场。基于访谈资料的进一步分析,得知不同意味的沉默是学生、教师、课堂环境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具体而言,此前教育规训的影响、公众发言焦虑、语言表达能力是引发沉默的学生因素;消极参与的氛围、缺乏支持的课堂社区是孕育沉默的环境因素;此外教师的倾听理念缺失、对话精神遮蔽、生命关照意识封闭是造成沉默现象的又一重要因素。鉴于此,从学生层面淡化已有经历的消极影响、克服公众发言焦虑、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从课堂环境层面营造积极参与的氛围、构建支持性的课堂社区;从教师层面树立倾听理念、融入对话精神、加强生命关照意识可以作为效应对学生沉默的几点对策。

白显良[9](2020)在《新时代推进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文中认为新时代推进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要牢固确立整体育人的教育理念,深刻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境遇、崭新要求和本质要义,做到认识理念先行;要在遵循大中小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学校教育立德树人规律和爱国主义教育固有规律的基础上,做好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学段区分、阶梯递进,实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要立足新时代用好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方法,推进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方法创新;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的统筹推进,既统筹好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学段衔接和资源整合,也统筹好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整体推进与合力协同。

王玲[10](2020)在《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关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人在社会结构与社会流动之间改变或不改变的途径,其核心关注点主要在于家庭所处的阶层位置以及家庭文化资本的存续。为此,目前学界对此议题的解释框架倾向于在“文化资本”与“学业成就”之间单向度的推演。其研究逻辑大致可以概括为“阶层地位→文化资本→学校环境→学业成就”的关系链条,而一旦这一链条中的某些环节(特别是“阶层地位→文化资本”“文化资本→学校环境”这两个环节)被打破,将会制约文化资本的教育分层效应。研究发现,在对“文化资本→学校环境”发生影响的过程中,文化资本是通过两条中介路径(认知性的能力与非认知性的惯习)影响学业成就,但这一解释模式的背后其实是由一种稳态的社会结构做支撑的。本文认为,中国现代化以来的教育模式是动态的。以动态的视角看待中国人的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我们看到从国家到地方,从学校到学生等一直处于变动的教育过程中。单以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为一个考察范围,我们便可以发现,中国高考方式改革所带来的相应制度不停地随之改变已成为常态。所以,要想研究动态中的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首先还是要对日常现实中关于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关系问题的经验事实,包括国家政策、相关文件、典型案例进行关注、梳理和深度剖析。当然我们也有理由认为,社会分层、家庭背景等因素依然非常重要,但此时其重要必须以改变中的其他因素为前提。那么,这个前提是什么呢?这就是中国自传统到现代社会以来,在通过教育选拔人才上的大一统模式。虽然作为这一模式本身,也是可以稳定的,但由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教育平等的教育理念逐渐推进,必然导致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不断调整,而牵动了学校的相应配合和调整,但已处于市场化中的各个学校也会有自己的社会运营考量,以致于最终带动了备考的学生及家庭的教育策略上的调整。为此,我在研究框架中提出一个“政策—学校—家庭”的三边联动理论假设,以考察在此联动框架中什么样的教育过程会带来什么样的升学效果。若以这一理论假设为起点,本文倾向认为,中国教育获得的过程,不仅仅取决于家庭背景的阶层再生产,还与国家教育制度的规定、教育政策的调整以及随之而来学校的应对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对于这一框架的合理性认识又必须建立于中国的历史演变、国家特征、文化传统与考试所形成的特点之上。只有从此视角出发,才可能比较真实地揭示出中国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的基本方式。通过对三边联动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国家教育政策将设计与制定出学生的培养模式与人才选拔制度;(2)处于具体执行机构的各个层级的公立学校在接受国家政策指令下又需要在社会上赢得优质学校的声誉;(3)学生个人与家长应变则是一切以升学为主旨的调整,并由此造成的各种社会矛盾再回到政府相关部门,为下一步的教育理念做出新的制度安排。而这样的循环关系一方面表现出国家与社会都希望寻求一种接近教育公平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社会、市场尤其是家庭及其备考学生又会以博弈的方法寻找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由此,我们从理论上可以认为:(1)政府的地区调控能力会降低文化资本在中国各地区原本可能发挥的作用;(2)应试教育会再一次降低经济和文化发达地区的优势,包括高等院校密集的城市不一定比普通中小城市在学习上更占优势。更有甚者,文化资本拥有量雄厚的直辖市与省会城市在现有的高考制度下,尚需要主管部门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才能使学生享受到进入优质大学的名额;(3)中国家长和学生几乎都明白的道理是,任由教育理念而调整的和学校规定的政策来实现个人的教育提升是不现实的,这是教育改革举步维艰的地方,因为在此三边关系中,学校教育、学校老师指令和学校布置作业始终是解决升学的法宝,但面对联动中的政府要求,其学校及家庭的做法也就是寻求到其形式上的合理性。对照这一框架而言,家庭文化资本的解释力度只限于在一个确定的区域或一个特定的范围内,比如同一所城市、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内部,而在以国家和省地市的比较中,这一解释框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此,我们得到的答案是,中国的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中所发生的不平等与各种乱象,是在大一统的国家与社会框架中因教育政策的改变与学校、家庭应对的博弈中产生的。其结构上的掣肘远比家庭与学校两者间复杂得多,但其宏观调控能力却不靠社会自身的调节,而在国家的决策之中。

二、直面初中学段保护主义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直面初中学段保护主义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3)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
        (二)体育课程目标达成的规律探寻
        (三)体育课程西化危机的文化化解
        (四)民间游戏丰富内涵的价值回归
        (五)文化记忆课程开发的自觉选择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民间体育游戏
        (二)儿童
        (三)课程表达
    四、理论基础
        (一)认知发展理论
        (二)课程组织理论
        (三)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转化理论
    五、研究价值与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现实意义
    六、研究方法和框架
        (一)文献资料法
        (二)访谈法
        (三)实地考察法
        (四)问卷调查法
第一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历史演进轨迹
    一、体育游戏的起源假说
        (一)宗教仪式起源说
        (二)军事战争起源说
        (三)生存劳动起源说
        (四)角色模仿起源说
    二、古代儿童体育游戏的社会教化功能
        (一)伦理秩序的规范
        (二)社会行为的体验
        (三)劳动经验的传授
        (四)集体意识的培养
    三、近代儿童体育游戏的变革与维新
        (一)晚清时期儿童体育游戏的变革
        (二)民国时期儿童体育游戏的发展
        (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儿童游戏观
第二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价值
    一、当代学校体育课程改造的示范
        (一)平衡日益西化的课程价值取向
        (二)厚植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底色
        (三)释放学校体育课程的潜在活力
    二、体育课程立德树人功能的凸显
        (一)在身心体验中享受运动乐趣
        (二)在自主锻炼中增强身体素质
        (三)在群体交往中完善健全人格
        (四)在积极求胜中培养道德意志
第三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现状
    一、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调研的设计
        (一)调研对象
        (二)调研工具
        (三)分析工具
    二、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问题诊断
        (一)课程表达的总体概况
        (二)课程表达的成效与经验
        (三)课程表达的瓶颈与局限
    三、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困境表现
        (一)课程表达的目标失联
        (二)课程表达的内容失语
        (三)课程表达的方法失策
        (四)课程表达的评价失措
第四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设计
    一、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程序规则
        (一)层级与过程:课程表达的靶向调整
        (二)嵌入与整合:课程表达的进路选择
        (三)展示与竞技:课程表达的要素呈现
        (四)目标与结果:课程表达的评价再构
    二、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功能定位
        (一)儿童价值观念的正向引领
        (二)儿童运动能力的自主提升
        (三)儿童身心习惯的正确养成
    三、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载体
        (一)教材教具:内容载体
        (二)课堂教学:形式载体
        (三)校运动会:拓展载体
第五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案例
    一、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类型划分
        (一)身体素质类游戏的课程表达
        (二)运动能力类游戏的课程表达
        (三)文化素养类游戏的课程表达
    二、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案例呈现
        (一)翻山头与送军粮:灵敏素质的发展
        (二)蹦房子与跳大绳:运动能力的强化
        (三)赛龙舟与蝶穿花:文化素养的涵育
    三、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效果反馈
        (一)有质量的体育课:专家评价与建议
        (二)有内涵的体育课:教师自评与反思
        (三)有意思的体育课:学生评价与期待
第六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环境
    一、顶层制度支持:着力民间体育游戏落地课堂的政策引导
        (一)顺应时代的课程建设导向
        (二)因地制宜的特色政策保障
    二、学校组织支持:创设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学校文化
        (一)学科统整视域下的教学软环境营造
        (二)体育教师“游戏认知与素养”的提升
    三、家庭活动支持:构建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家校联动
        (一)游戏育人职责在家庭中的落实
        (二)体育游戏、师徒模式与亲子关系的加固
    四、社区空间支持:促进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场域延伸
        (一)“全民健身”对社区儿童体育游戏的接纳
        (二)社区空间与儿童体育游戏的课外拓展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1.2.2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本理论阐释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新时代大学生
        2.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3 文化认同与价值观认同
    2.2 文化认同与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辩证关系
        2.2.1 文化认同是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
        2.2.2 核心价值观决定文化的根本性质与深层意义
        2.2.3 文化认同与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
    2.3 文化认同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必要性
        2.3.1 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迫切需要
        2.3.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
        2.3.3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客观需要
        2.3.4 坚定中国文化自信的内在需要
    2.4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维度
        2.4.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本内涵
        2.4.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主要维度
3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调查设计
    3.1 研究框架的构建
        3.1.1 维度指标设计与操作化定义
        3.1.2 研究假设的提出
        3.1.3 理论模型的构建
        3.1.4 主体维度的全面分析
    3.2 预调查问卷的形成与修正
        3.2.1 预调查问卷的设计
        3.2.2 预调查样本的构成
        3.2.3 统计分析工具
        3.2.4 预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3.3 正式调查问卷的构成
        3.3.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总量表设计
        3.3.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量表设计
        3.3.3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量表设计
        3.3.4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认同量表设计
4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证研究结果
    4.1 正式调研样本的基本情况描述
        4.1.1 学校因素描述性统计分析
        4.1.2 家庭因素描述性统计分析
        4.1.3 个人因素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正式调研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4.2.1 信度分析
        4.2.2 效度分析
    4.3 假设检验
        4.3.1 量表的相关分析
        4.3.2 量表的回归分析
        4.3.3 假设检验结果
    4.4 理论模型的修正与解释
        4.4.1 理论模型的修正
        4.4.2 理论模型的解释
        4.4.3 实证研究小结
5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5.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成效
        5.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较高的知晓度与情感认同度
        5.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较高认同度
        5.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个词内涵的较高认同度
        5.1.4 “四个自信”的较高认同度
    5.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的问题
        5.2.1 认知认同与行为认同之间存在错位
        5.2.2 内涵认同与现状认同存在不平衡性
        5.2.3 大学生群体内部存在差异性认同
        5.2.4 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存在价值认同的危机
    5.3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3.1 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与主体自觉之间存在内在张力
        5.3.2 高校“三全育人”的实效性与思想文化主阵地之间存在内在张力
        5.3.3 国家发展的现实性与大学生的理想性之间存在内在张力
        5.3.4 世界大变局与意识形态安全之间存在内在张力
6 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对策
    6.1 紧扣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核心目标
        6.1.1 抓牢价值性目标
        6.1.2 实践结构性目标
        6.1.3 发展群体性目标
        6.1.4 夯实阶段性目标
    6.2 遵循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本原则
        6.2.1 全面坚持“大思政”的原则
        6.2.2 全域落实文化育人的原则
        6.2.3 全程贯彻知行合一的原则
    6.3 优化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施路径
        6.3.1 以认知认同“三性”为主线增强认同的引导力
        6.3.2 以情感认同“五融合”为着力点增强认同的驱动力
        6.3.3 以行为认同“两个实践”为依托增强认同的践行力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调查问卷
附录B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访谈提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路径研究 ——基于江苏省高校思政课的问卷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因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当前国外思政课课程的体制及研究介绍
        (二)我国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综述
    三、选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四、论文基本结构、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基本结构
        (二)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的阶段与经验
    第一节 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阶段
        一、起步探索:新中国成立到60 年代中期
        二、改革探索:改革开放之后到80 年代末
        三、稳步发展: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到新世纪初期(2004 年)
        四、深化发展:2004 年到党的十八大(2012 年)
        五、新时代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
    第二节 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党对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地位
        二、认清思政课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三、将新思想新理论贯彻到课程体系中去
        四、妥善处理好教材、教师和教学的关系
        五、不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工作
第二章 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
    第一节 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发展的新趋势
        一、新时代的依据、内涵和意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课程建设的历史方位
        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课程建设的意识形态要求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生思政课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发展的新要求
        一、建全完善思政课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
        二、打造高水平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队伍
        三、强化研究生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四、继续加强党对研究生思政课建设的领导
第三章 我国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系调查研究
    第一节 我国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系现状——基于江苏省九所高校的调查
        一、调查的方法及样本
        二、思政课现状及观点
        三、研究提炼
    第二节 我国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发展成就
        一、课程教学的现实意义更加彰显
        二、课程教学协同机制更加健全
        三、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度普遍提高
    第三节 我国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系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方式方法有待更新
        二、教学机制体制建设亟待加强
        三、学生学习动机仍需加强
第四章 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完善与构建
    第一节 强化课程改革创新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性
        二、建立一体化课程体系
        三、开拓多元化教学手段
        四、完善教学效果考核方法
    第二节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一、注重教师队伍教学水平提升
        二、注重完善教师队伍培养和关怀机制
        三、注重教师队伍考核
    第三节 强化教学科研协调保障机制
        一、加强教学科研机制设计
        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三、提高学生研究水平,实现以研促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附录 江苏省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效果的问卷调查表

(6)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问题界定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STEM教育的一般研究
        二、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相关研究
        三、已有研究审视与思考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课程史研究的理论审视
        二、学校科目社会史研究视角与研究思路
        三、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的研究方法选择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深化STEM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二、为我国STEM教育本土化实践提供参考经验
第二章 美国STEM教育发展的多重矛盾与发展阶段
    第一节 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STEM教育发展的多重矛盾
        一、STEM教育发展矛盾的梳理
        二、推动STEM教育发展多重矛盾的基本解释
    第二节 STEM教育发展的矛盾结构变化与阶段划分
        一、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孕育STEM教育思想萌芽
        二、工程教育的加入带动STEM教育课程体系初步建设
        三、政府力量主导学校课程改革与STEM教育制度化建设
        四、课程专家主导的STEM教育标准化课程体系构建
第三章 科学教育改革中的STEM教育思想萌芽
    第一节 学校教育面临转型课题
        一、精英化科学教育难以满足大量技术型人才需求
        二、高等教育中的科学与工程教育式微
    第二节 科学教育新特征的出现
        一、不同团体的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试验
        二、多重改革下科学教育呈现新特征
    第三节 科工教育改革的实践火种
        一、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下的科学课程整合实践
        二、前瞻性却举步维艰的工程教育项目发展
    第四节 思想萌芽期STEM教育的发展特征
        一、STEM教育的理论基础大致形成
        二、STEM教育的实践路径初见端倪
        三、STEM概念发展尚未完善
第四章 工程教育推动的STEM课程体系初步建设
    第一节 STEM人才预警与工程教育的纳入
        一、硬科学专业选择持续遇冷引发STEM劳动力危机
        二、STEM本土人才储备需从基础教育改革入手
        三、基础教育中纳入工程教育实现STEM专业准备
    第二节 依托工程教育实现STEM教育完整拼图
        一、以工程教育作为STEM整合的“催化剂”
        二、“术语”出现与STEM教育步入系统化发展
    第三节 民间大型学术团体主导的STEM课程研究
        一、STEM课程改革全国示范项目出现——以“项目引路计划”为例
        二、《学生如何学习科学》发布与对探究式教学手段的重新思考
        三、教师教育学院协会引导的全国性STEM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研究
    第四节 STEM课程体系的初建表现
        一、STEM课程理念共识初步形成
        二、STEM课程开发技术层面的经验累积
        三、多方主体尚未形成发展合力
第五章 政府主导下的STEM教育制度化推进
    第一节 STEM教育的国家战略式发展需求
        一、联邦政府的“风险投资”
        二、标准化运动下STEM教学质量堪忧
        三、STEM教育的国家战略上升进程
    第二节 政府主导的STEM教育政策建设
        一、大力度财政拨款为STEM教育改革提供保障
        二、STEM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
        三、以竞争性拨款项目调动各方STEM教育参与热情
        四、立法以昭示发展STEM教育的国家意志
    第三节 政府引领下STEM教育多主体发展合力形成
        一、联邦主导下民间组织的STEM教育推动路径
        二、“多元主体”STEM教育改革模式形成
    第四节 制度化推进期STEM教育的发展特点
        一、为满足国家劳动力需求而发展的STEM教育
        二、STEM教育价值唤醒研究的热潮
        三、趋向多元的STEM课程设计与实施
第六章 STEM教育的标准化课程建设
    第一节 STEM教育发展面临内外困境
        一、再工业化战略持续升级带来STEM劳动力需求倍增
        二、STEM教育实施出现形式主义危机
        三、功利主义反噬STEM劳动力培养效率
    第二节 迈向标准化的STEM课程建设
        一、横纵衔接的STEM课程体系
        二、聚焦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设计
        三、内容性与表现性一致的STEM课程实施标准
    第三节 标准化课程建设阶段STEM教育的发展特征
        一、课程专家成为STEM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
        二、纳入人文学科提升STEM教育育人价值
        三、强化问责保障STEM教育发展质量
        四、层次分明的课程实施体系实现STEM教育有效落地
第七章 STEM教育发展机制及其启示
    第一节 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发展机制解析
        一、从外力推进到内部自觉的发展动因机制
        二、以工程为基点的跨学科内容整合机制
        三、由多元走向统一的课程实施机制
    第二节 美国STEM教育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我国STEM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需求
        二、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发展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与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我国民营教辅企业的转型探索研究 ——以志鸿教育、世纪金榜、曲一线的转型探索为例(2014-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民营教辅企业发展的研究
        1.2.2 关于民营教辅企业相关政策的研究
        1.2.3 关于企业转型的研究
        1.2.4 国外教育类出版企业的发展研究
    1.3 核心概念界定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5.1 研究内容
        1.5.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我国民营教辅书业的发展历程及政策变迁
    2.1 与民营教辅书业发展相关的政策变迁
        2.1.1 出版发行方面的政策变迁
        2.1.2 教育改革和教材编写方面的政策变迁
    2.2 教辅类民营书业的发展历程
        2.2.1 2014 年之前的发展历程
        2.2.2 2014 年之后的发展态势
第三章 我国民营教辅企业的转型探索(2014—2019)
    3.1 发展理念的转型探索
    3.2 业务的转型探索
        3.2.1 与教育和出版相关的业务
        3.2.2 其他领域的业务
    3.3 产品的转型探索
        3.3.1 数字产品的转型
        3.3.2 传统纸质图书的转型
    3.4 发行方式的转型探索
        3.4.1 线上渠道
        3.4.2 线下渠道
    3.5 企业管理的转型探索
        3.5.1 组织架构的变革
        3.5.2 制度和人才管理的创新
        3.5.3 企业文化的更新
第四章 我国民营教辅企业转型探索中的问题与困境
    4.1 政策制约
    4.2 市场竞争不规范
    4.3 新产品或业务的盈利能力较弱
        4.3.1 新产品缺乏竞争优势,质量有待提高
        4.3.2 新业务发展初期投入大于产出
        4.3.3 新产品或业务的盈利模式不明确
    4.4 转型资金投入不足
    4.5 管理理念滞后
        4.5.1 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不完善
        4.5.2 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
        4.5.3 企业文化落实不到位
第五章 我国民营教辅企业的转型建议
    5.1 国家给予更多政策支持
    5.2 提升新产品和业务的竞争力
        5.2.1 提高产品质量
        5.2.2 丰富产品的结构和形态
        5.2.3 加强对新业务的评估
    5.3 优化发行与营销方式
    5.4 更新管理理念
        5.4.1 优化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5.4.2 完善人才管理机制
        5.4.3 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和落实
    5.5 借鉴国外教育出版企业转型的成功经验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大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研究 ——以N师范大学实训课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关注沉默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当前教育实践缺乏对沉默学生的人文关照
        (三)关于学生课堂沉默的理解有待扩展和深化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沉默
        (二)课堂沉默
    四、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述评
    五、理论基础
        (一)教育场域理论
        (二)教育对话理论
第一章 研究设计及过程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基本框架
    四、研究过程
        (一)研究数据的收集
        (二)数据收集的相关说明
        (三)研究对象现状介绍
        (四)数据结果的呈现
第二章 课堂沉默的理性建构
    一、沉默的“影像”还原
        (一)言语的缺失与遮蔽
        (二)思维的退场与在场
        (三)情感的外移与唤醒
    二、沉默的特性分析
        (一)动态生成与情境性
        (二)非特定化与复杂性
        (三)意向性与可理解性
    三、沉默的类型划分
        (一)建设性沉默与非建设性沉默
        (二)有意义沉默与无意义沉默
        (三)习得性沉默与生成性沉默
第三章 沉默者说——沉默的符号秘密
    一、表征为冲突性的话语特权
        (一)顺从:尊重权威的沉默
        (二)压抑:话语失衡的沉默
        (三)边缘化:受到忽略的沉默
    二、表征为单向度的师生关系
        (一)害怕:焦虑不安的沉默
        (二)抗拒:主动疏离的沉默
        (三)排斥:拒绝合作的沉默
    三、表征为回避式的逃逸空间
        (一)退缩:否认自我的沉默
        (二)不满:有意脱离的沉默
        (三)防御:自我保护的沉默
        (四)冷漠:缺乏同情的沉默
        (五)失落:回避失败的沉默
        (六)散漫:无所事事的沉默
    四、表征为未现缓和的内心独白
        (一)想说不能说:同伴一致的沉默
        (二)想说不敢说:等待时机的沉默
        (三)想说不会说:无言以对的沉默
    五、表征为无法言语化的认知
        (一)说不清:“心口不一”的沉默
        (二)说不对:词不达意的沉默
        (三)说不出:难以言表的沉默
    六、表征为移情性的倾听态度
        (一)认同:乐于聆听的沉默
        (二)共情:传递关心的沉默
        (三)接纳:表达尊重的沉默
    七、表征为隐性参与的思维在场
        (一)理解:信息加工的沉默
        (二)反思:自我检验的沉默
第四章 沉默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学生因素
        (一)先前教育规训影响下的后遗症
        (二)公众发言焦虑
        (三)语言表达能力欠缺
    二、课堂环境因素
        (一)消极参与的课堂气氛
        (二)缺少支持的课堂社区
    三、教师因素
        (一)倾听理念缺失,应对沉默欠妥
        (二)对话精神遮蔽,学生话语权的假性赋予
        (三)生命关照意识封闭,师生交流不足
第五章 策略部分
    一、学生方面
        (一)正确看待教师权威,淡化规训影响
        (二)缓解公众发言焦虑
        (三)克服语言表达困难
    二、课堂环境方面
        (一)营造良好的参与氛围
        (二)建设支持性的课堂社区
    三、教师方面
        (一)树立倾听理念,合理应对沉默
        (二)融入对话精神,开放学生话语权
        (三)加强生命关照意识,注重师生交流
结语 教育的温度落地和理性升华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课堂观察记录表
    附录二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三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四 :学生访谈自述改写示例
    附录五 :访谈数据处理示例
致谢
个人简历

(9)新时代推进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推进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要认识理念先行
二、推进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要切实遵循规律
三、推进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要创新方式方法
四、推进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要加强整体统筹

(10)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二章 理论定位与研究框架
    第一节 社会学的几种研究框架
    第二节 理论定位:三边联动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三章 以政策调整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高考的形成
    第二节 统考、扩招和自主招生
    第三节 地区间的平衡
第四章 以学校应变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重点学校制度
    第二节 就近入学制度
    第三节 学校考核、排名与生源
    第四节 民办学校与补习学校
第五章 以学生备考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夹缝中求生存的考生及家长
    第二节 “高考工厂”:以毛坦厂中学为例
    第三节 “追梦工厂”:以衡水中学为例
第六章 三边联动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教育公平的理念与现实
    第二节 “文化资本”的解释限度
    第三节 “寒门贵子”的教育过程与阶层塑造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直面初中学段保护主义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生自主学习力》课程设计研究[D]. 张立影. 西南大学, 2021
  • [2]基于中日美术教材比较研究下的国内初中美术ESD理念课程探索[D]. 杜蓉. 西南大学, 2021
  • [3]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研究[D]. 韩文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D]. 何美子.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5]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路径研究 ——基于江苏省高校思政课的问卷调查[D]. 马曦. 南京大学, 2020(12)
  • [6]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D]. 杜文彬.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我国民营教辅企业的转型探索研究 ——以志鸿教育、世纪金榜、曲一线的转型探索为例(2014-2019)[D]. 李瑞萍. 河北大学, 2020(08)
  • [8]大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研究 ——以N师范大学实训课堂为例[D]. 李存婷.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新时代推进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 白显良. 思想理论教育, 2020(04)
  • [10]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D]. 王玲. 南京大学, 2020(09)

标签:;  ;  ;  ;  ;  

面对初中保护主义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