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莪术油雷公藤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邢丽媛,李慧婷,万娜,黄小英,杨方利,杨明,伍振峰[1](2021)在《中药精油在临床应用中的风险控制问题分析》文中认为中药精油种类丰富,具有抗炎、抗病毒、抑菌、抗氧化、抗衰老等药理活性,被广泛应用于芳香疗法和医疗保健领域。但精油存在刺激性大、稳定性差、挥发性强等问题,临床应用时不良反应时常发生,其质量和风险控制问题较为突出。通过文献调研,从精油的临床应用开始梳理,系统总结和分析其质量控制、药效稳定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临床应用的风险控制策略,以期为精油的规范合理使用提供新思路和参考依据。
李金花,李军,王君明,崔瑛[2](2016)在《雷公藤联合用药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是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的根,主产于福建、安徽、浙江等地,主要入药部位是去除根皮的木质部,具有祛风湿,消肿,止痛,活络的功效,但是有剧毒,需要慎重〔1〕。药理实验研究显示,雷公藤具有调节免疫、抗炎、镇痛、抗肿瘤等作用,广泛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疗效确切。但是由于它的有效成分也是毒性成分,难免产生各种毒副作用,如免疫系统、肝脏系统、肾脏系统、
王晓亚[3](2013)在《益肾通络方对膜性肾病大鼠肾组织中TGF-β1mRNA和ColⅣmRNA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益肾通络方对膜性肾病大鼠的24h尿蛋白定量、血液生化检查、肾脏病理及肾脏组织中ColⅣmRNA和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膜性肾病可能的发病机制以及益肾通络方对该病的治疗价值,从而为膜性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有效的药物。方法:将60只体重为200±20g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完全随机分为正常组15只,造模组45只,造模组按照制备膜性肾病大鼠的方法:每只大鼠隔日一次在腋下、腹股沟做多点皮下注射阳离子化的牛血清白蛋白(C-BSA)行预免疫,1周后正式免疫,每只大鼠每周3次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的牛血清白蛋白(C-BSA),连续注射4周。造模成功后,将其完全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模型组、益肾通络方组和盐酸贝那普利组。两个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四周,正常组及模型组均予以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期间各组大鼠均自由活动、进食、饮水。各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前(实验第1周末)、造模后(实验第6周末)和治疗后(实验第10周末)在代谢笼中留取24h尿液,进行24h尿蛋白定量的测定。在实验第十周末各组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中白蛋白(ALB)、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肌酐(Scr)及尿素氮(BUN)的水平,并留取肾组织,分别在电镜、光镜、免疫荧光下观察大鼠肾组织的病理变化情况,采用real-timePCR法监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TGF-β1mRNA及ColⅣ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各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的比较大鼠尾静脉注射C-BSA4周后,除正常组外,其余三组大鼠均出现大量蛋白尿,与正常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周后,益肾通络方组及盐酸贝那普利组大鼠的24h尿蛋白定量均有明显的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肾通络方组及盐酸贝那普利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周后各组大鼠血清生化指标比较结果在治疗结束后,益肾通络方组、盐酸贝那普利组及模型组大鼠的血清TP、ALB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盐酸贝那普利组和益肾通络方组血清TP、ALB均明显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盐酸贝那普利组和益肾通络方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益肾通络方组、盐酸贝那普利组及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C、TG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盐酸贝那普利组、益肾通络方组血清TC、TG均有明显下降,有显着性差异(P<0.05);盐酸贝那普利组和益肾通络方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血清中BUN、Scr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大鼠肾组织的光镜、电镜和免疫荧光观察光镜下正常组大鼠的肾小球结构正常,未见明显变化。模型组大鼠的肾小球体积明显增大,球内细胞增多,肾小球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及上皮下沉积物,小动脉壁增厚。两治疗组肾小球体积轻微增大,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不明显,上皮下有较少的沉积物。电镜下正常组大鼠的肾小球基底膜无增厚,上皮下未见电子致密物沉积,足突间无融合。模型组可见肾小球基底膜不规则增厚,上皮侧可见大量的电子致密物沉积,足突广泛融合、消失。两治疗组可见肾小球基底膜稍显增厚,肾小球基底膜内有少数电子致密物沉积,足突部分弥漫融合。免疫荧光:正常组未见明显变化,荧光显示强度(-);模型组可见IgG和C3呈粗大颗粒状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呈弥漫性分布,荧光强度增强,约为(+++~++++)。两治疗组可见IgG和C3呈细颗粒状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少量分布,强度约为(+~++)。4real-time PCR结果分析治疗结束后,与正常组相比,益肾通络方组、盐酸贝那普利组及模型组肾组织中的TGF-β1mRNA及ColⅣmRNA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益肾通络方组和盐酸贝那普利组肾组织中的TGF-β1mRNA及ColⅣmRNA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贝那普利组和益肾通络方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吾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以健脾益肾、化瘀通络为治疗大法创立的益肾通络方,是根据膜性肾病本虚标实的发病特点提出来的,并且已有实验证实:益肾通络方是体现此法的有效方剂。2本实验证实益肾通络方确实能降低膜性肾病大鼠24h尿蛋白的含量,升高血浆TP及ALB水平,降低血浆中TC和TG的水平,延缓膜性肾病的发展。3肾脏病理显示益肾通络方能减少免疫复合物在膜性肾病大鼠肾小球基底膜(GBM)的沉积,抑制GBM的增厚,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肾脏病大鼠的肾脏病理损害。益肾通络方可能通过下调肾组织中TGF-β1mRNA及ColⅣmRNA的表达,来达到对MN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
张雪荣[4](2012)在《肾敷灵外敷配合雷公藤多甙治疗难治性肾病大鼠肾损害机理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实验观察肾敷灵外敷配合雷公藤多甙对难治性肾病大鼠的疗效;探讨其对炎症因子NF-κB及TGF-β、nephr in蛋白及脂代谢的影响,为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分为4组,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雷公藤多甙灌胃)、治疗组(肾敷灵外敷加雷公藤多甙灌胃)。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大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阿霉素6.0mg/kg(阿霉素按2mg/ml溶于生理盐水中,即3.Oml/kg)。正常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第7天开始灌胃,正常组、模型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剂量1ml/100克;对照组每天灌胃雷公藤多甙混悬液(浓度为2mg/ml),剂量1ml/100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外敷肾敷灵于大鼠神阙、肾腧、脾腧穴位。实验前和实验开始后2周、4周收集大鼠24小时尿液检测24尿蛋白定量;实验结束后收集血清检测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Scr)、总胆固醇(CHOL)和甘油三脂(TG);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肾组织中跨膜糖蛋白(nephrin)、核因子-κ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水平;PCR方法检测肾组织中nephrin;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载脂蛋白A-Ⅰ(apoA-I)及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的水平。结果:1.实验第14天、第28天,模型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大鼠体重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模型组大鼠体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2.实验第14天、28天,模型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大鼠24h尿蛋白显着高于正常组;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及治疗组24h尿蛋白量均显着受到抑制(P均<0.01);治疗组24h尿蛋白量28天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第28天,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及治疗组明显升高(P均<0.01);治疗组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实验第28天,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升高(P均<0.01);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及治疗组明显降低(P均<0.01);治疗组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血清尿素氮和肌配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光镜下发现正常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区无增生、沉积物,基底膜未见病变,毛细血管开放佳;模型组大鼠可见弥漫性肾小球系膜区增宽,系膜细胞、系膜基质增生,毛细血管腔狭窄;对照组和治疗组组病变均不同程度减轻。电镜下,正常组大鼠肾小球基底膜结构完整,系膜未见增生,足突清晰完整;模型组肾小球足细胞足突的广泛融合,系膜基质增多,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及基膜内未见明显电子致密物沉积,肾小球毛细血管开放,内皮细胞轻度肿胀等。对照组和治疗组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足突的部分融合,系膜基质轻度增多,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减轻。3.实验第28天,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大鼠肾组织中NF-κB、TGF-β的表达明显上调(P均<0.01);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及治疗组明显降低(P均<0.01);其中NF-κB的水平治疗组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4.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大鼠肾组织中nephrin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均<0.01);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及治疗组明显升高(P均<0.01);治疗组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5.实验第28天,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大鼠肾组织中apoA-Ⅰ表达明显降低(P均<0.01);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及治疗组明显升高(P均<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均<0.01);实验第28天,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大鼠肾组织中decorin表达明显升高(P均<0.01);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及治疗组明显降低(P均<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均<0.01)。结论:1.肾敷灵外敷合并雷公藤多甙在改善难治性肾病大鼠营养状况,降低蛋白尿和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升高血清白蛋白方面有良好作用。并且可以减轻大鼠肾脏病理改变,为肾敷灵治疗难治性肾病大鼠,减轻肾脏损害提供了组织病理学上的依据。2.肾敷灵外敷配合雷公藤多甙可通过抑制NF-κB、TGF-β表达,减轻难治性肾病大鼠肾小球的炎症反应,从而抑制肾小球的损伤。3.肾敷灵外敷配合雷公藤多甙可通过调控足细胞分子nephrin蛋白,从而保护肾小球裂孔隔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以降低难治性肾病大鼠蛋白尿。4.本研究证明肾敷灵外敷配合雷公藤多甙能可改善apoA-Ⅰ/decorin表达,体现了在改善脂质代谢方面的良好作用,以保护难治性肾病大鼠肾脏免受损伤。
饶毅,魏惠珍,陈银芳,方海红,朱圣生,吴有根,张洁[5](2008)在《中药配伍应用于雷公藤减毒增效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综述了近年来中药配伍应用于雷公藤减毒增效的研究发展状况,从现代医学和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阐述了中药与雷公藤配伍减毒增效作用的机制和方法,为其他有毒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了参考,并提出了中药配伍向中药复方制剂发展的建议。
孟丽丽,田慧,邓骥,赵珊珊,田荣琳[6](2007)在《莪术油在儿科的应用现状及不良反应防治》文中研究表明
冉萍,刘彬[7](2005)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在儿科的应用》文中指出
师廷明[8](2005)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在儿科的临床应用进展》文中认为
张焱[9](2004)在《安肾胶囊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痰瘀互结证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安肾胶囊(ASC),是临床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有效验方,具有消痰软坚散结之功。本课题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医学技术手段,观察安肾胶囊对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评价和探索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和作用机理,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实验采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多次尾静脉注射方法复制大鼠膜性肾病(MN)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雷公藤多甙组、安肾高、中、低剂量组。4周造模完成后,进行灌胃治疗4周,定期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测定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尿程度、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脂、胆固醇,并通过光镜体视学定量测定和电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 结果:(1)安肾胶囊能降低MN大鼠24小时尿白蛋定量,用药各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尤以中剂量组效果明显(P<0.01)。(2)可以减轻MN大鼠血尿程度,用药各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3)能升高模型大鼠白蛋白,降低甘油三脂和胆固醇。(4)病理形态观察,安肾胶囊能减轻模型大鼠肾脏组织病变,减轻肾小球肿大、基底膜增厚,改善足突融合,尤以减少分叶肾小球数目明显(P<0.05)。 结论:安肾胶囊对大鼠膜性肾病具有降低蛋白尿、血尿、改善低蛋白血症、调节脂质代谢紊乱和修复肾小球病理损伤的作用,作用效果与雷公藤多甙片相当。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中药复方通过多途径、多环节恢复肾小球滤过屏障功能有关。
刘世平,马瑞,成均[10](2001)在《莪术油雷公藤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寻找小儿难治性肾病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将 3 0例难治性肾病患儿随机分为 2组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 ,治疗组 1 6例静滴莪术油 ,(1 0 - 2 0 ml/kg.d) ,同时口服雷公藤多甙片 (1 0 mg/kg.d)。结果 :观察蛋白尿消失或减至 ++以下的时间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t检验 ,P<0 .0 1。结论 :静滴莪术油同时口服雷公藤可明显缩短蛋白尿时间且减少复发 ,在难治性肾病治疗中有一定疗效。
二、莪术油雷公藤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莪术油雷公藤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精油在临床应用中的风险控制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精油的临床应用 |
1.1 应用于神经系统 |
1.2 应用于消化系统 |
1.3 应用于呼吸系统 |
1.4 应用于皮肤系统 |
1.5 应用于泌尿系统 |
1.6 应用于免疫系统 |
2 中药精油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2.1 中药精油的不良反应 |
2.2 中药精油的质量控制问题 |
2.3 中药精油的不同给药途径存在的问题 |
3 中药精油临床应用的风险控制策略 |
3.1 推动精油生产标准化和完善质量评价体系 |
3.2 应用制剂技术增加精油稳定性 |
3.3 选择恰当的临床给药途径 |
3.4 理论指导配方精油联合用药 |
4 结语与展望 |
(2)雷公藤联合用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联合用药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1.1 雷公藤与单味药联合用药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1.2 雷公藤组分联合用药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1.3 雷公藤联合复方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2 联合用药对肾脏系统的影响 |
2.1 雷公藤组分联合用药对肾脏系统的影响 |
2.2 雷公藤复方联合用药对肾脏系统的影响 |
3 联合用药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
3.1 雷公藤单药或者复方联合用药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
3.2 雷公藤组方联合用药对生殖系统影响的影响 |
4 联合用药对肝系统的影响 |
5 总结与展望 |
(3)益肾通络方对膜性肾病大鼠肾组织中TGF-β1mRNA和ColⅣmRNA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膜性肾病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肾敷灵外敷配合雷公藤多甙治疗难治性肾病大鼠肾损害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一、小儿难治性肾病的概述 |
二、中医对小儿难治性肾病的认识 |
三、穴位敷贴疗法与小儿难治性肾病的关系 |
四、肾敷灵的立法依据与组方意义 |
五、动物模型及阳性对照药的评价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肾敷灵外敷配合雷公藤多甙对难治性肾病大鼠蛋白尿、血生化及肾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结语 |
实验二 肾敷灵外敷配合雷公藤多甙对难治性肾病大鼠肾组织炎症因子NF-κB及TGF-β的影响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肾敷灵外敷配合雷公藤多甙对难治性肾病大鼠肾组织nephrin的影响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肾敷灵外敷配合雷公藤多甙对难治性肾病大鼠肾组织apoA-I、decorin的影响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全文总结 |
第四部分 问题与展望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图一 |
附图二 |
附图三 |
附图四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在校期间参与及主持的课题研究 |
致谢 |
(6)莪术油在儿科的应用现状及不良反应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儿科临床应用 |
1.1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 |
1.2 支原体肺炎 |
1.3 秋季腹泻 |
1.4 病毒性心肌炎 |
1.5 病毒性脑炎 |
1.6 咽-结合膜热 |
1.7 小儿手足口病 |
1.8 流行性腮腺炎 |
1.9 疱疹病毒感染 |
1.10 麻疹 |
1.11 病毒性风疹 |
1.12 B型病毒流感 |
1.13 小儿难治性肾病 |
1.14 过敏性紫癜 |
2 不良反应防治 |
3 结论 |
(7)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在儿科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呼吸系统疾病 |
1.1 病毒性支气管炎和肺炎 |
1.2 疱疹性咽峡炎 |
1.3 毛细支气管炎 |
2 病毒性肠炎 |
3 病毒性心肌炎 |
4 病毒性脑炎 |
5 小儿手足口病 |
6 流行性腮腺炎 |
7 带状疱疹 |
8 麻疹 |
9 B型病毒流感 |
10 小儿难治性肾病 |
11 过敏性紫癜 |
12 EB病毒感染 |
13 其它 |
14 安全性 |
(8)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在儿科的临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毒性感染 |
1.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1.2 咽结合膜热 |
1.3 肺炎 |
1.4 EB病毒感染 |
1.5 流行性腮腺炎 |
1.6 病毒性肠炎 |
1.7 病毒性角膜炎 (HSK) |
1.8 麻疹 |
1.9 疱疹性咽峡炎 |
1.1 0 小儿手足口病 |
1.1 1 病毒性风疹 |
1.1 2 甲型病毒性肝炎 |
1.1 3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
1.1 4 病毒性脑炎 |
2 儿童过敏性紫癜 |
3 小儿难治性肾病 |
(9)安肾胶囊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痰瘀互结证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前言 |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品及试剂 |
1.3 实验仪器设备 |
1.4 实验条件 |
2 实验方法 |
2.1 抗原制备方法 |
2.2 模型制作方法 |
2.3 分组方法 |
2.4 给药方法 |
3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3.1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 |
3.2 血尿测定 |
3.3 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脂、胆固醇的测定 |
3.4 肾脏组织形态学观察 |
4 统计处理方法 |
5 实验结果 |
5.1 大鼠一般情况 |
5.2 对大鼠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影响 |
5.3 对大鼠血尿的影响 |
5.4 对大鼠总蛋白、白蛋白的影响 |
5.5 对大鼠甘油三脂、胆固醇的影响 |
5.6 肾脏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
讨论 |
1 中医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与痰瘀互结证相关的认识 |
1.1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难治因素探析 |
1.2 痰瘀互结证的理论基础 |
1.3 痰瘀互结证的宏观和微观依据 |
1.4 痰瘀互结证的治疗 |
2 安肾胶囊的组方依据 |
3 动物模型的评价 |
4 阳性对照药物的选择 |
5 安肾胶囊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作用的探析 |
5.1 安肾胶囊降低膜性肾病大鼠尿蛋白的作用 |
5.2 安肾胶囊减轻膜性肾病大鼠血尿的作用 |
5.3 安肾胶囊对膜性肾病大鼠低蛋白血症的影响 |
5.4 安肾胶囊对膜性肾病大鼠高脂血症的影响 |
5.5 安肾胶囊对膜性肾病大鼠肾脏组织形态学影响 |
结论 |
问题和展望 |
附图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10)莪术油雷公藤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3 结果 |
2 讨论 |
四、莪术油雷公藤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精油在临床应用中的风险控制问题分析[J]. 邢丽媛,李慧婷,万娜,黄小英,杨方利,杨明,伍振峰. 中草药, 2021(08)
- [2]雷公藤联合用药的研究进展[J]. 李金花,李军,王君明,崔瑛.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24)
- [3]益肾通络方对膜性肾病大鼠肾组织中TGF-β1mRNA和ColⅣmRNA表达的影响[D]. 王晓亚. 河北医科大学, 2013(12)
- [4]肾敷灵外敷配合雷公藤多甙治疗难治性肾病大鼠肾损害机理的研究[D]. 张雪荣.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2(01)
- [5]中药配伍应用于雷公藤减毒增效的研究进展[J]. 饶毅,魏惠珍,陈银芳,方海红,朱圣生,吴有根,张洁. 中国中药杂志, 2008(14)
- [6]莪术油在儿科的应用现状及不良反应防治[J]. 孟丽丽,田慧,邓骥,赵珊珊,田荣琳. 时珍国医国药, 2007(11)
- [7]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在儿科的应用[J]. 冉萍,刘彬. 儿科药学杂志, 2005(01)
- [8]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在儿科的临床应用进展[J]. 师廷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5(01)
- [9]安肾胶囊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痰瘀互结证的实验研究[D]. 张焱.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4(03)
- [10]莪术油雷公藤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临床研究[J]. 刘世平,马瑞,成均.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