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现状分析

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现状分析

一、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现况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双蓓,杨雁鸿,李元,黄莹[1](2022)在《云南省某县留守儿童跌落伤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云南省某县留守儿童跌落伤发生的流行现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跌落的发生及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在云南省某县5所中小学中随机选取2 909名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其相关信息。结果:留守儿童中跌落伤发生率为23.01%;跌落发生原因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平地因推搡碰撞摔倒、滑倒或绊倒(35.4%),上下楼梯(26.4%),爬树或爬山(10.5%);跌落伤发生地点主要在家中(34.7%)、家附近(19.1%)和学校(16.6%);受伤部位多见于下肢(23.2%)、上肢和头面部(19.7%)。留守儿童跌落伤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性格外向(OR=1.632,P<0.05)、由祖辈照顾(OR=1.908,P<0.05),保护因素为:年级为中学(OR=0.611,P<0.05)、年龄为18岁(OR=0.424,P<0.05)。结论:云南省某县留守儿童跌落伤的发生率较高,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留守儿童跌落伤的发生与性格、监护人类型、年级、年龄、是否寄宿等多因素相关,提示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保护,改变教育方式,以减少儿童跌落伤的发生。

苏醒[2](2021)在《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编制及应用》文中指出目的:1编制适合我国应用的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为评价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掌握现状提供测量工具。2调查承德市幼儿父母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掌握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临床开展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编制(1)构建条目池:通过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和课题组讨论初步构建《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条目池。(2)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运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条目进行筛选,计算专家权威系数,专家积极程度,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对问卷进行评分,计算专家协调程度和专家意见集中程度。根据专家的修改意见对条目进行修改、删除和添加。当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时结束咨询,形成《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初始问卷。(3)预调查: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3岁幼儿的父亲或母亲为研究对象,运用《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初始问卷进行预调查,样本量为条目数的5~10倍。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相关系数、临界比值和克朗巴赫系数分析法对初始问卷的条目进行分析和删减,形成《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测试问卷。(4)正式调查: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承德市某社区幼儿的父亲或母亲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测试问卷进行正式调查,样本量是本研究问卷条目数的5~10倍,并从中选取30名父母两周后进行重测。双人核对后录入数据,应用SPSS25.0软件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形成最终的《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正式问卷,问卷计分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得分占问卷或各维度总分的60%即为合格。(5)数据统计分析: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应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双人核对确保录入数据的准确性。采用频数和百分比描述专家基本信息,采用重要性均值(Mj)和变异系数(CV)进行条目初筛,采用相关系数、临界比值和克朗巴赫系数分析法分析条目。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进行信度检验。采用专家评分法测量内容效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测量结构效度。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掌握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1)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承德市某3个社区的750名幼儿父亲或母亲作为调查对象。(2)研究工具:应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进行调查。(3)统计学方法: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应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双人核对确保录入数据的准确性。采用频数、百分比对父母的一般资料进行描述,当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问卷得分情况,不符合时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进行描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掌握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编制(1)条目池的形成:通过查阅文献和对10名幼儿家长的半结构式访谈,经课题组讨论研究确立了《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17个条目的条目池。(2)德尔菲专家咨询:根据专家遴选标准共纳入了15名专家。本次研究共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其中第一轮专家权威系数为0.94、专家积极程度为100%。专家咨询结果中,专家协调系数为0.326,根据专家修改意见共删除3个条目,修改1个条目,新增2个条目。第二轮专家积极程度为100%。专家咨询结果中,专家协调系数为0.413,根据专家修改意见共删除1个条目。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时停止专家咨询,经课题组讨论形成了低危风险、中危风险、高危风险三个维度共15个条目的《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初始问卷。(3)预调查:使用《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初始问卷对100名幼儿的父亲或母亲进行预调查,通过计算相关系数、临界比值和克朗巴赫系数进一步筛选条目,经统计分析,结果均在标准值范围内,形成了低危风险、中危风险、高危风险三个维度共15个条目的《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测试问卷。(4)正式调查:使用《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测试问卷对200名幼儿的父亲或母亲进行正式调查,检验其信效度。信度检验结果显示,总问卷的Cronbach’s a系数为0.931,其中低危风险维度0.895、中危风险维度0.829、高危风险维度0.923;总重测信度为0.976,其中低危风险维度0.954、中危风险维度0.964、高危风险0.932。效度检验结果,总问卷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33,各条目指数(I-CVI)均在0.875~1.000之间。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共分析出3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72.789%,因子载荷均在0.617~0.933之间;各维度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805~0.899之间,各维度间的相关系数在0.548~0.639之间,最终形成《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正式问卷。问卷满分为75分,得分<45分为低等水平,45~60分之间为中等水平,得分>60分为优秀水平。2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掌握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1)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本次研究共发放780份问卷,收回问卷750份,有效应答率为96.15%,男性303人(40.40%),女性447人(59.60%),父母年龄在21~44岁之间,学历以本科和专科居多,分别占44.40%和29.87%,幼儿月龄13~24个月居多。(2)幼儿意外伤害发生现状:在调查的750例家庭中有64.13%的幼儿发生过意外伤害,排名前5的分别为跌倒磕碰伤(53.84%)、鼻出血(20.99%)、动物咬伤(17.88%)、烧烫伤(13.51%)和幼儿坠床伤(9.77%)。(3)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掌握现状:父母的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得分为(42.48±13.20)分,其中低危风险维度17(13,20)分、中危风险维度11(8,14)分、高危风险维度为14(10,19)分。根据评分标准,父母对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掌握情况总体处于低等水平。(4)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掌握水平的影响因素: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与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得分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父母年龄、户口、学历、婚姻状况、家庭结构、职业、人均月收入、幼儿是否发生过意外伤害和父母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是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掌握水平的影响因素,将这9个自变量放入多元线性回归中分析发现,父母的年龄、学历、家庭结构、职业、人均月收入、幼儿是否发生过意外伤害和父母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是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掌握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需求:在750名调查者中有81.06%的父母表示愿意接受健康教育培训,其中想通过网络授课方式学习的占53.87%,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需求排名前五的分别为气管异物的急救(78.26%)、惊厥抽搐的急救(70.93%)、溺水的急救(68.00%)、心脏骤停的急救(62.26%)和烧烫伤的急救(56.13%)。结论:1本研究编制《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包括低危风险、中危风险和高危风险三个维度共15个条目。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量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掌握水平的评价工具。2通过对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掌握水平的调查分析发现,父母的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掌握总体处于低等水平。父母的年龄、学历、家庭结构、职业、人均月收入、幼儿是否发生过意外伤害和父母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是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掌握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此临床或社区在对幼儿父母进行健康教育与培训时,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通过提高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水平,减少幼儿意外伤害的发生,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

黄思哲,余小鸣,黎美宝,王政和,董彬,杨招庚[3](2019)在《广东省中山市中学生伤害现况》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山市中学生伤害的发生现况及其特征,为教育行政部门制订适宜学生伤害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收集中山市2 212名中学生伤害的相关数据,运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学生伤害发生率为17.95%,多次伤害发生率为5.56%。男生伤害发生率(20.9%)及多次伤害发生率(6.67%)均高于女生(15.42%,4.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21,4.45,P值均<0.05)。初中生多次伤害发生率(6.70%)高于高中生(4.48%)(χ2=5.20,P<0.05)。校内伤害发生率(63.76%)高于校外(36.24%)。校内运动场所是最易发生伤害的地点(33.16%);在体育活动时发生伤害比例最高(38.01%)。结论中山市中学生伤害预防要关注初中生和男生群体,应以校园运动场所安全为重点,建立以学校为基础的伤害预防和健康教育机制。

周义夕[4](2019)在《民工子弟学校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伤害作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导致儿童青少年受伤、残疾、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全世界范围内每年大约有95万名18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死于伤害。在中国,外来民工群体是特殊的弱势群体,其子女的伤害发生情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大陆地区移民人口家庭儿童总数达到3 581万。国内外研究显示,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伤害频次高于本地学校学生,其伤害问题严峻。为此本研究在宜兴市,对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进行伤害及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通过横断面、病例对照以及队列研究,了解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的伤害现状和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多项预防策略和措施,丰富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伤害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内容,为预防和减少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伤害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目的:1、了解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基本人口学特征、家庭环境、看护人情况、学生是否有行为问题、母亲孕期情绪等,了解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伤害现状,研究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伤害影响因素。2、利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伤害影响因素。3、对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进行一年随访,进一步探讨与伤害相关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1、横断面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宜兴市一所本地学校、两所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的1-5年级所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与宜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配合,与学校相关负责老师做好交涉,采取家长自填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内容包括学生一般情况、Rutter行为量表、家庭基本情况、主要看护人情况、主要看护人对学生的教育情况及养育类型、过去一年该学生受伤害情况。2、病例对照研究:以本次基线调查中民工子弟学校中发生伤害的学生作为病例,随机选择在本次调查中与病例相同性别、相同年级,在调查前一年内未发生过伤害的民工子弟学校学生作为对照,按照1:1病例组和对照组匹配的方法进行研究。3、队列研究:在民工子弟学校和本地学校学生伤害横断面研究的基础上,将民工子弟学校的1 038名学生列为暴露组队列,本地学校的1 403名学生列为非暴露组队列。进行为期一年的6次随访,观察一年内民工学校和本地学校所有随访学生的伤害发生情况,随访内容包括该学生过去两个月内受伤害次数、伤害发生原因、是否故意、伤害性质、伤害部位、伤害累及系统、伤害严重程度、伤害结局。研究结果:1、横断面研究:此次调查选取了2 513名学生,经整合后获得有效问卷2 441份,问卷有效率为97.13%。民工子弟学校调查对象过去一年内(2016年3月-2017年3月)伤害发生率为19.94%,高于本地学校调查对象15.54%的伤害发生率。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伤害可能与年级、上下学接送情况、学生主要看护人、主要看护人健康状况、学生考试前看护人态度、是否有行为问题、0-3岁时长期寄养、母亲孕期情绪愉快、母亲孕期情绪抑郁、母亲孕期情绪恐惧或焦虑有关。2、病例对照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上下学接送情况、学生主要看护人、主要看护人健康状况、学生是否有行为问题、母亲孕期情绪愉快、母亲孕期情绪抑郁、母亲孕期情绪恐惧或焦虑共7个变量为儿童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学生母亲孕期情绪抑郁(OR=4.141,95%CI:1.312-13.069)、看护人文化程度、看护人为中间型性格(OR=2.278,95%CI:1.224-4.241)、看护人为外向型性格(OR=2.497,95%CI:1.254-4.972)等因素为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发生伤害的主要危险因素。3、队列研究:民工子弟学校1 038名调查对象中有217人发生伤害,共计385人次,伤害发生率为37.09%;本地学校1 403名调查对象中有263人发生伤害,共计465人次,伤害发生率为33.14%。经非参数检验中的两独立样本检验,民工子弟学校与本地学校学生伤害发生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民工子弟学校学生伤害发生的地点主要为家中(43.73%),伤害发生时学生活动主要是休闲活动(29.31%)和步行(18.97%),非故意(意外事故)(66.18%)为主要伤害发生意图,伤害发生性质主要是为挫伤/擦伤(29.37%),伤害发生部位主要为下肢(27.88%)、上肢(22.31%)、头部(16.73%),伤害发生的累及系统以运动系统为主(25.42%),轻度伤害是伤害发生严重程度的主要选项(82.28%),伤害发生结局主要是处理后离院(52.29%)。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年级、上下学接送情况、主要看护人文化程度、主要看护人健康状况、主要看护人对该儿童的教育方式、主要看护人对该儿童的学习辅导情况、儿童是否有行为问题、孕期母亲情绪愉快等因素在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有行为问题(OR=2.927,95%CI:1.697-5.048)是1次伤害的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P<0.05);当伤害结局变量伤害次数为2时进行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没有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影响因素(P>0.05);不接送步行上下学(OR=3.508,95%CI:1.663-7.402)、校车接送(OR=2.398,95%CI:1.186-4.846)、主要看护人对该儿童的教育方式以惩罚为主(OR=2.830,95%CI:1.068-7.499)、母亲孕期愉快(OR=2.105,95%CI:1.053-4.205)为3次及以上伤害的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P<0.05)。研究结论:1、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伤害发生率较高,是威胁其健康成长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2、病例对照研究中,母亲孕期情绪抑郁、主要看护人文化程度、主要看护人为中间型性格、主要看护人为外向型性格是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伤害的高危因素。3、队列研究中,儿童有行为问题、不接送步行上下学、校车接送、主要看护人对该儿童的教育方式以惩罚为主、母亲孕期不愉快为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伤害的危险因素。

王莉[5](2017)在《山西省因伤害住院儿童特征、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伤害不仅严重威胁着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且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伤害发生后是否能够得到及时的救助是影响伤害结局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外针对014岁因伤害住院儿童伤害特点、住院后诊疗情况、疾病负担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选择卫生服务研究的弱势群体之一儿童为关注对象,以山西省20082013年因伤害住院儿童作为切入点,围绕伤害发生、发展、转归及最终造成的疾病负担进行系统分析,并探讨儿童伤害发生及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为有针对性的开展预防干预、伤害应急处置的检伤分类以及儿童伤害的医疗资源配置提供依据。目的:1.揭示因伤害住院儿童伤害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2.了解因伤害住院儿童住院特点,并分析影响入院儿童伤害危重程度、发生并发症、手术与否及不良转归的危险因素。3.探讨因伤害住院儿童疾病负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别选取山西省大同市(北部)、太原市(中部)、运城市(南部)共7所有代表性的三级甲等医院2008年至2013年因伤害住院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回顾性查阅电子病历。设定年龄检索范围为014岁,以ICD10中损伤中毒外因编码(V01-Y98)为主检索码,同时设置出院主诊断码(S00-T98)为二级检索码进行病例检索。整群选取11177人次进行回顾性调查。调查内容包括:(1)因伤害住院儿童一般情况:病案号、性别、年龄、出生日期、家庭住址、联系人、联系人电话;(2)伤害流行病学特征:伤害类型、损伤部位、损伤性质、伤害发生原因、伤害发生地点;(3)住院特征:入院时间(年份、月份),入院时危重程度(一般、紧急、危重)、入住科室、有无并发症、是否手术治疗、预后转归(治愈、好转、残疾、死亡、其他)。疾病负担指标包括:住院日,潜在减寿年数,伤残调整寿命年,住院费用,付费方式(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商业保险,自费)。用microsoftexcel2003建立数据库,导入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描述:计数资料(构成比),计量资料(中位数)。统计推断: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s等级相关分析不同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住院日的影响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方式、并发症影响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时危重程度、转归影响因素;动态数列分析因伤害住院儿童的人次数、住院日、住院费用变化趋势。通径分析(sas9.2)因伤害住院儿童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第一部分:因伤害住院儿童伤害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1.因伤害住院的11177人次中,男童占63.0%(7040人次),女童占37.0%(4137人次),男女比为1.70:1,性别比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1.32:12.60:1);城市儿童占37.4%(4181人次),乡村儿童占62.6%(6996人次),城乡比为1:1.67。各年龄组中,以14岁组所占构成比最高46.7%(5219人次)。11177人次儿童的中位数年龄为3岁。2.从2008年2013年间,因伤害住院人次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平均发展速度114.7%,平均增长速度为14.7%。随着年龄的增加女童因伤害住院人次平均增长速度(-12.24%)小于男童(-7.66%),乡村儿童(-10.28%)小于城市儿童(-7.38%)。3.因非故意伤害住院儿童占98.72%(11034人次),前3顺位伤害类型分别是:跌伤(25.6%),交通伤害(18.9%),异物伤害(18.7%)。因故意伤害住院儿童占1.28%(143人次),其中自害(16.9%),加害(83.1%)。跌伤原因:跌倒(55.7%),跌落(44.3%)。发生交通伤害时步行(62.6%),乘坐机动车(31.0%),骑/乘非机动车辆(6.5%)。异物伤害中气管内异物(82.7%),食道异物(9.5%),消化道异物(胃、小肠)(2.2%)。4.经χ2检验,因非故意伤害住院儿童各年龄组、性别、城乡之间主要伤害类型总体分布均不同(χ2分别为2119.741,90.799,107.471,p<0.001)。5.250人因医源性非故意伤害住院1820人次。其中42.4%(106人)住院1次,57.6%(144人)住院2次以上,最大住院次数93次,平均7.92次;住院2次及以上者均为因同一医源性非故意伤害后多次住院治疗。6.因伤害住院儿童主要损伤部位:头部(32.0%),胸部(18.9%),颈部(17.3%)。非故意伤害中发生头部损伤的3503人次中50.5%由跌伤造成,胸部损伤的2104人次中92.2%异物伤害造成,颈部损伤的1926人次中91.4%由医源性非故意伤害造成。经χ2检验,因伤害住院儿童伤害类型、非故意伤害与故意伤害、性别、城乡之间损伤部位总体分布均不同(χ2分别为17314.117,74.232,123.139,87.254,p<0.001);经spearman’s相关分析,头部损伤、腹部-下背部-腰-骨盆损伤、肩上臂损伤、肘前臂损伤、膝小腿损伤与年龄呈正相关(sg分别为0.125,0.127,0.138,0.134,0.146,p<0.01);颈部损伤、胸部损伤与年龄呈负相关(sg分别为-0.328,-0.206,p<0.01)。7.因伤害住院儿童主要损伤性质为器官损伤(24.2%),94.4%发生在头颈部;异物损伤(18.2%),96.8%发生在胸腹部;神经脊髓损伤(16.1%),98.8%发生在头颈部。非故意伤害中器官损伤55.7%由跌伤造成,异物损伤99.6%由异物伤害造成;神经-脊髓损伤98.2%由医源性非故意伤害造成。经χ2检验,因伤害住院儿童非故意伤害与故意伤害、性别、城乡之间损伤性质总体分布均不同(χ2分别为179.214,147.167,168.569,p<0.001);经spearman’s相关分析,神经-脊髓损伤、异物损伤与年龄呈负相关(sg分别为-0.358,-0.219,p<0.01),骨折与年龄呈正相关(sg=0.255,p<0.05)。8.发生伤害的主要场所:家中占47.6%,街道/公路占26.9%,公共场所占18.1%,学校/幼儿园占7.4%。经χ2检验,因伤害住院儿童各年龄组之间、城乡、性别、非故意伤害与故意伤害之间发生伤害的主要场所总体分布不同(χ2分别为2272.817,44.816,59.646,509.032,p<0.001)。第二部分:因伤害住院儿童住院特征分析1.因伤害住院11177人次中入院时情况一般的占38.0%(4246人次),情况紧急的占48.8%(5452人次),情况危重的占13.2%(1479人次)。经χ2检验,因伤害住院儿童各年龄组、城乡、性别之间入院情况总体分布均不同(χ2分别为970.322,50.066,23.231,p<0.001)。经χ2检验,因伤害住院儿童非故意与故意伤害之间入院情况总体分布不同。(χ2=30.288,p<0.001)。经kruskal-wallis检验,因伤害住院儿童不同损伤部位、不同损伤性质之间入院情况总体分布均不全相同(h分别为3255.702,3808.929,p<0.001)。年龄、乡村儿童、因交通伤害造成头部器官损伤(颅脑损伤)是儿童入院情况危重程度增加的危险因素。在控制其他自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年龄每增加一岁,因伤害住院儿童入院情况危重发生概率增加0.057倍;乡村儿童入院情况危重发生概率是城市儿童的1.300倍;交通伤害造成头颈部器官损伤是其它伤害造成多部位其他损伤的4.973倍。2.11177人次中56.0%的儿童采用了手术治疗。经χ2检验,因伤害住院儿童年龄组、城乡、性别、有无并发症之间治疗方式总体分布均不同(χ2分别为840.390,141.735,21.671,6.830,p<0.001)。经χ2检验,非故意伤害各种类型、损伤部位、损伤性质之间治疗方式总体分布均不全相同(χ2分别为3968.257,3699.798,4971.473,p<0.001)。经kruskal-wallish检验,因伤害住院儿童入院情况之间治疗方式总体分布不全相同(h=489.605,p<0.001)。有并发症、入院情况危重提示因伤害住院儿童采用手术治疗的可能性增加。在控制其他自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有并发症儿童采用手术治疗概率是无并发症儿童的1.362倍;入院情况危重儿童采用手术治疗概率是入院情况一般儿童的2.850倍。3.有并发症的记录8430人次中,有并发症儿童占55.4%(4671人次),无并发症儿童占44.6%(3759人次)。因伤害住院儿童来自于城市、入院情况紧急、医源性非故意伤害造成的头颈部损伤、交通伤害所造成的器官损伤、发生在头部的器官损伤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在其他自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因伤害住院城市儿童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是乡村儿童的1.126倍,入院情况紧急的儿童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是入院情况一般的儿童的1.173倍,因医源性非故意伤害造成头颈部损伤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是其它伤害造成多部位损伤儿童的5.837倍,因交通损伤造成器官损伤的儿童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是因其它伤害造成其它损伤性质的2.297倍,发生头颈部器官损伤的儿童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是多部位其它损伤的2.269倍。4.因伤害住院的11177人次中,治愈60.9%,好转32.4%,残疾4.8%,死亡0.3%(29人)。非手术治疗、入院情况危重、医源性非故意伤害造成头颈部损伤、医源性非故意伤害造成多部位损伤、撞击伤造成胸腹部损伤、因异物伤害造成器官损伤、头颈部神经脊髓损伤是转归不良程度增加的危险因素。在控制其他自变量不变的情况下,非手术儿童转归不良程度增加的概率是手术儿童的1.411倍,入院情况危重儿童转归不良程度增加的概率是入院情况一般儿童的2.052倍,医源性非故意伤害造成头颈部损伤、医源性非故意伤害造成多部位损伤、撞击伤造成胸腹部损伤转归不良程度增加的概率分别是其它伤害造成多部位损伤的3.102倍、3.031倍、1.921倍,因异物伤害造成器官损伤表现为转归不良程度增加的概率是异物伤害造成其他损伤性质的5.286倍,头颈部神经脊髓损伤表现为转归不良程度增加的概率是发生头颈部其他损伤性质的45.513倍。第三部分因伤害住院儿童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分析1.11177人次中位住院天数7(4,11)天。经wilcoxon秩和检验,因伤害住院儿童城乡、是否手术、有无并发症之间住院日总体分布均不同(z分别为-7.971,-5.871,-3.483,p<0.001);经kruskalwallis检验,因伤害住院儿童年龄组、伤害类型、损伤部位、损伤性质、入院情况、转归之间住院日总体分布均不全相同(h分别为468.167,3028.277,2469.297,3144.523,188.977,140.845,p<0.001)。乡村儿童、入院情况危重、手术治疗、伤害类型中的交通伤害、撞击伤害、医源性非故意伤害,损伤部位中头颈部损伤、胸腹部损伤、上肢损伤、下肢损伤,损伤性质中的骨折关节/肌肉损伤、器官损伤是影响住院日的危险因素(r2=0.358,校正r2=0.357,f=234.893,p<0.001)。2.2008年至2013年儿童因伤害住院总天数呈增加趋势;平均住院日环比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城市儿童因伤害平均住院日环比呈现下降趋势,年平均增长速度为-0.01%;农村儿童因伤害平均住院日环比呈现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速度为0.22%。3.因伤害住院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年为2135.38人年。减寿率为014岁儿童青少年的0.059‰,平均潜在减寿年数为73.63人年,共损失312.35个daly。4.2008年2013年因伤害住院总经济负担为7397.00万元;总住院费用7255.34万元,平均人次费用为6491.31元。住院总费用以年均0.23%的增长速度上升。因伤害住院的人次住院费用环比增加值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在2013年出现了负增长;从2011年起,城市儿童住院总费用环比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从16.3%降到2013年的6%,而农村儿童住院总费用环比增长速度保持在13.0%以上。住院日平均费用农村儿童高于城市儿童(z=-11.287,p<0.001)。5.在住院费用影响因素中,住院天数贡献最大(标化通径系数=0.45),其次是治疗方式(0.22)、有无并发症(0.19)、异物伤害(-0.19)、胸腹部损伤(0.16)、入院情况(0.13)、器官损伤(0.12)等。6.以参保方式支付医疗费用的占83.0%。经χ2检验,不同年龄组之间医疗付费方式总体分布不全相同(χ2=582.930,P<0.001);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参保方式付费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经χ2检验,城乡儿童之间医疗付费方式总体分布不同(χ2=7.949,P=0.019),农村儿童参保率高于城市儿童。结论:1.异物伤害是我省儿童因伤害住院的主要伤害类型之一;医源性非故意伤害是一种发生数少但住院人次多的伤害类型,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以神经脊髓损伤为主,是本次调查中因伤害住院儿童致残的主要原因。2.因伤害住院儿童入院情况危重程度、是否发生并发症、是否采用手术治疗及其转归不良分别受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3.2008年2013年因伤害住院儿童人次呈逐年上升趋势,儿童因伤害住院总天数呈增加趋势;平均住院日呈缓慢波动的下降趋势。住院总费用呈逐年增加趋势,人次住院费用环比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2013年出现负增长。4.住院费用受伤害类型、损伤性质、损伤部位以及住院特征的综合影响,其中住院天数贡献最大。综上所述,因不同性别、年龄及城乡儿童之间,伤害的发生存在各自的特点,在群体干预的基础上,对高危人群应做好针对性的个性化干预;关注影响伤害发展转归的危险因素,在院前现场救治以及入院后诊治过程中早预防、精准治疗,将有助于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从伤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做好相关影响因素的干预,将有助于降低医疗成本,减轻因伤害造成的疾病负担。

郝志红[6](2016)在《学龄儿童非故意伤害现状及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太原学龄儿童非故意伤害的发生现状,找出伤害倾向儿童并分析其发生特征,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非故意伤害及伤害倾向产生的影响,为进行儿童非故意伤害及伤害倾向高危人群的个性化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太原市6个城区4个郊县区各随机选取1所小学,每所小学在四、五年级中各随机选取3个班,选中的班级中全体学龄儿童共计2874人作为调查对象,收回有效问卷2854份,有效回收率为99.3%。采用《儿童近一年来非故意伤害发生情况》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进行现场调查,《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中6个父亲因子和5个母亲因子分别为FFI(父亲情感温暖、理解)、FFII(父亲惩罚、严厉)、FFIII(父亲过分干涉)、FFIV(父亲偏爱被试)、FFV(父亲拒绝、否认)、FFVI(父亲过度保护)、MFI(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FII(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MFIII(母亲拒绝、否认)、MFIV(母亲惩罚、严厉)、MFV(母亲偏爱被试)。采用Epidata3.1软件进行平行双录入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9.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学龄儿童基本情况特征分析在本研究纳入的2854名学龄儿童中,男童1487人(52.1%),女童1367人(47.9%);年龄范围在81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9.66±0.78)岁;四年级儿童1530人(53.6%),五年级儿童1324人(46.4%);独生子女960人(33.6%),非独生子女1894人(66.4%);父亲健在2826人(99.0%),父亲离世28人(1.0%)。母亲健在2843人(99.6%),母亲离世11人(0.4%);父母离异96人(3.4%),父母未离异2758人(96.6%)。2.学龄儿童非故意伤害发生特征分析(1)过去一年中学龄儿童非故意伤害人数发生率为23.1%;非故意伤害人次发生率为32.7%;其中,14.2%的儿童发生过1次非故意伤害,5.1%的儿童发生过2次非故意伤害,3.8%的儿童发生过3次及以上非故意伤害,非故意伤害平均发生次数为1.4人次;3.8%的儿童具有非故意伤害倾向。(2)非故意伤害发生率和发生次数均为男童高于女童、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四年级高于五年级、母亲离世儿童高于母亲健在儿童;非故意伤害发生倾向男童高于女童、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四年级高于五年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非故意伤害人次发生率最高的前3位伤害类型依次是跌伤(10.3%)、锐器划伤(6.9%)、昆虫/动物咬伤(4.6%)。男童跌伤、锐器划伤、昆虫/动物咬伤、碰撞/挤压/砸伤、烧烫伤、中毒人次发生率均高于女童,四年级跌伤、锐器划伤、昆虫/动物咬伤、烧烫伤人次发生率均高于五年级,父亲离世儿童昆虫/动物咬伤人次发生率高于父亲健在儿童,母亲离世儿童锐器划伤人次发生率高于母亲健在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父母教养方式特征分析(1)父亲教养方式各因子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ffi(2.70±0.53)分,ffvi(2.26±0.57)分,ffiv(2.07±0.64)分,ffiii(1.99±0.44)分,ffii(1.58±0.54)分,ffv(1.57±0.53)分。母亲教养方式各因子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mfi(2.89±0.52)分,mfii(2.26±0.44)分,mfv(2.15±0.65)分,mfiii(1.63±0.58)分,mfiv(1.53±0.58)分。情感温暖理解、过干涉过保护、偏爱被试、拒绝否认因子得分母亲均高于父亲,惩罚严厉因子得分父亲高于母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ffii、ffiii、ffiv、ffv、ffvi、mfii、mfiii、mfiv、mfv因子得分,男童高于女童、发生非故意伤害儿童高于未发生非故意伤害儿童、随非故意伤害发生次数的增加而升高、伤害倾向儿童高于非伤害倾向儿童;ffiii、ffiv、ffvi、mfv因子得分,四年级高于五年级;独生子女ffi、ffiii因子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mfiv得分低于非独生子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4.学龄儿童非故意伤害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分析(1)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是否发生非故意伤害、伤害次数和伤害倾向均与FFII、FFIII、FFIV、FFV、FFVI、MFII、MFIII、MFIV、MFV呈正相关(P值均<0.05),父母教养方式得分越高,儿童发生非故意伤害、伤害次数和伤害倾向越多。(2)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童和四年级儿童是发生非故意伤害及伤害倾向的高危人群。MFII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条目14、19、56)、MFIV母亲惩罚严厉(条目17)型教养方式会增加学龄儿童发生非故意伤害的风险。FFII父亲惩罚严厉(条目13、53)型教养方式会增加学龄儿童发生非故意伤害倾向的风险。结论:1.太原地区学龄儿童非故意伤害发生率显着高于我国儿童伤害发生平均水平,且有3.8%的儿童具有非故意伤害倾向,跌伤、锐器划伤、昆虫/动物咬伤已成为男童、低年级儿童、母亲离世儿童非故意伤害及伤害倾向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儿童非故意伤害预防工作中,应针对伤害高危人群及主要伤害原因重点干预。2.父母过度保护子女、过分干涉其行动,经常采用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越易导致儿童发生非故意伤害,增加伤害倾向风险。因此在儿童非故意伤害预防工作中,还应改变父母消极教养方式,多给予儿童情感上的温暖和理解、关心和谅解,从而减少儿童非故意伤害及倾向的发生。本课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非故意伤害倾向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探讨(编号:8140120817)”。

彭波[7](2016)在《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与健康促进对策研究 ——基于广安市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少年是人从童年过渡到成年的关键阶段,占一国家总人口的1/5以上,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AHRB)不仅与其当前及以后健康状况有关,且影响到人群的健康素养状况。做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监测与促进工作,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举措,也是培育优秀人才、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的基础性保障。AHRB监测依赖于被访者对自我行为报告的准确度与坦诚度,且相关报告涉及高度敏感的问题。欠发达地区调查难度高、可操作性低等原因导致其AHRB问题被关注的较少,成为AHRB健康促进工作的短板与盲区。因此,本研究选取一定样本,调查欠发达地区青少年的健康危险行为现状,深入剖析,并提出健康促进对策。本文首先以文献研究之方法,充分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多视角地整理、总结国内外AHRB的研究进展。其次,在现有研究经验的指导下,利用《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卷》,于2013年选取属于政府划定的欠发达地区的广安市中学生为样本,展开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262份,其中男生628份,女生634份。用SPSS软件(19.0)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结果、结论与现有文献报告加以对比,甄别欠发达地区AHRB存在的主要问题,随后尝试对AHRB进行综合评分,总结特点、分析原因;继而评价现有AHRB的健康促进措施,结合欠发达地区AHRB问题与特点优化健康促进对策。文献研究发现: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人口少子高龄化趋势严峻等问题,虽使青少年在家庭中的地位显着提升,其成长物质、精神生活条件提高;但也让青少年的健康危险行为增多。AHRB已引起WHO等国际组织及欧美国家的高度重视,如美国已于1990年建立“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系统(YRBSS)”,并于1991年起每2年对全美青少年进行监测。而我国监测工作起步滞后、覆盖面不全、监测中断现象频发,北上广等大城市关注度较高,而西南、西北等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欠发达地区成为监测与研究的盲区。在农村人口城市化、社会经济转型等背景下,欠发达地区成为AHRB的高发地区,欠发达地区青少年是健康危险行为集聚性发生的高危人群,因此做好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教育于健康促进工作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理论梳理发现,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研究主要以问题行为理论、危险保护理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行为与行为管理理论以及其他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行为的产生机制、改变途径与干预方法。调查与对比研究发现:(1)欠发达地区青少年经常喝软饮料(≥1次/d,12.75%,95%CI:10.9114.59%)、经常吃甜食(≥1次/d,18.64%,95%CI:16.4920.79%)均低于发达地区报告情况,但经常不吃早餐(≥4d/w,7.05%,95%CI:5.648.47%)的检出率较高。经常不喝奶制品的报告率为21.08%(95%ci:18.8223.33%),奶制品的饮用频数分布出现“双峰分布”的两极分化现象,每天喝奶制品(19.81%)和每天都不喝奶制品(18.7%,95%ci:16.6920.72%)人数均较多。(2)欠发达地区青少年运动锻炼与体力活动强度较大,但仍有20.84%的青少年缺乏锻炼。经常看视屏(≥2h/d)的检出率达35.02%(95%ci:32.3837.66%)、经常玩游戏(≥1h/d)为40.79%(95%ci:38.0843.51%)等静坐行为生活方式均存在,但检出率较低。为完成作业等学习任务而静坐时间较长,70.44%的青少年学生每天至少需要1小时才能完成课外作业。(3)肢体暴力与语言暴力伤害的发生率较高,打架(31.45%,95%ci:28.8834.02%)、常被他人勒索财物(1.11%,95%ci:0.521.69%)、常受到肢体暴力伤害(1.36%,95%ci:0.722.00%)、常被恶意取笑(5.48%,95%ci:4.236.74%)行为存在。孤独感(12.60%)、自杀意念(19.26%)、离家出走意念(29.59%)等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4)步行违规(3.57%)、骑车违规(36.61%)等交通危险行为检出率较低,但易导致溺水的行为检出率(12.92%)较高。(5)吸烟行为(20.29%,95%ci:18.0722.51%)与现有报告相近,但饮酒行为检出率较高(57.23%,95%ci:54.5059.96%)。初次吸烟与饮酒行为有低龄化趋势。在欠发达青少年中检出了毒品(1.03%)、镇静安眠药(5.15%)等精神成瘾类物质的使用行为,与大部分发达地区的报告率相似,但低于武汉与杭州等地的报告率。(6)57.53%的研究对象至少有一方面网络成瘾的表现,上网大多以聊天、娱乐、游戏为目的。赌博的自报率为12.83%。(7)不健康音像与书籍制品观看、边缘性行为以及性行为的自我报告率均低于2005全国报告率。研究对象的ahrb平均得分为38.865(95%ci:38.07539.655),男生高于女生,初中生大于高中生。除高中生组与亚组外,其他各组平均分都高于《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数据库》的评分结果。ahrb具有性别上的差异性:男生吸烟、饮酒、喝软饮、玩游戏、违规骑车、危险游泳、网络成瘾、接触色情制品的检出率大于女生;而女生在孤独感、失眠、吃甜食、“向胖认同”、厌食、缺乏运动的检出率高于男生。一些ahrb具呈现学龄段方面的差异性:初中生喝软饮、遭受恐吓威胁等语言暴力、被冷漠对待、不行违规、骑车违规的报告率大于高中生;而高中生接触色情制品、赌博、喝酒、学习压力大、缺乏运动的检出率更高。青少年吸烟、饮酒具有年轻化趋势。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题突出,但目前缺少积极、健全与系统的监测与干预措施。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落地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欠发达地区儿童青少年人口将迅速增多,其健康危险行为的监测与健康促进任务艰巨。因此,应在政策、法律、制度设计方面,形成保障,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医院、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多方资源,形成立体的、动态的监护网络,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与力量成立相关机构,促进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监测、干预与研究工作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徐小冬[8](2015)在《大连市2004~2013年学生因病休退学和死亡情况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大连市2004-2013年全体学生因病休退学和死亡情况原因的动态监测分析,了解学生休退学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及趋势,分析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种类,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控制学生因病休退学率和死亡率,更好地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顺利完成学业。方法:按卫生部学生常见病系列报表(卫统26表-3)中对学生因病休退学和死亡情况的有关要求,登记2004-2013年大连市全体学生因病休退学和死亡原因信息。报表中的因病休退学包括学生因患传染疾病、精神疾病、心血管病及其他疾病的情况。报表中的学生死亡主要包括疾病死亡和意外死亡(自杀,交通事故,溺水,其他)情况。学生因病休退学和死亡应以医院诊断为准。由学校保健老师登记学生因病休退学和死亡情况的信息,填写学校卫生年报表交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科负责将报表进行整理、汇总和统计分析。采用EXCEL2010各收集到的信息逐一地录入电脑建立数据库,资料的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指标包括学生因病休退学率、学生死亡率和构成比,对计数资料的差异性检验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学生总因病休退学率为0.960%。因“传染疾病”休退学的占24.70%,因“精神疾病”休退学的占13.16%,因“心血管病”休退学的占8.59%,因“其他疾病”休退学的占53.56%。不同学习阶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以中学生因病休退学率为最高;心血管病和传染疾病在中学生阶段最高;精神疾病随学习阶段的升高而升高,普通高校最高。城乡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传染疾病、精神疾病都是城市低于农村,心血管病农村低于城市。学生平均死亡率10.06/10万。其中,各种意外死亡占全部学生死亡人数的70.32%,意外死亡的原因顺位是交通事故、溺水和自杀。不同学习阶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以中学生死亡率为最高;疾病死亡中学最高;自杀在中学最高,大学较高;交通事故中专/技校最高,中小学较高;溺水死亡小学最高,随学习阶段的升高而下降。城乡之间比较,城市学生死亡率低于农村,有统计学意义(P=0.000)。溺水和交通事故城市中小学低于农村;自杀城市小学低于农村。结论:意外伤害需要重点防控。传染疾病仍需要重视,尤其是农村中学生。心血管病是城市学生防控重点。精神疾病是普通高校的防控重点。中学生是因病休退学防控重点人群。意外死亡是防控重点,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生是防护的重点人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控制交通事故、溺水和自杀的发生。

李美莉,毛馨,石倩,马兴爱,王莉[9](2014)在《中国儿童青少年2002—2012年跌落伤发生率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综合评价我国儿童青少年跌落伤害发生情况,为预防儿童青少年跌落伤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信息资源系统及PubMed数据库,收集2002—2012年收录的有关我国儿童青少年跌落伤害发生率的文献,采用Meta分析合并发生率,按照性别、城乡、研究地区和伤害标准进行亚组分析,并对结果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的评价。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标准文献57篇,总样本量为755 934人,跌落伤发生率为6.5%(95%CI:4.7%8.9%)。亚组分析显示,跌落伤发生率男、女童分别为10.2%,6.8%;城市、农村分别为6.8%,6.6%;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别为5.5%,6.3%,14.3%,性别、城乡、地区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伤害标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敏感性分析显示,文献质量和研究类型对结果改变不大。结论我国儿童青少年跌落伤害发生率在性别、城乡、研究地区间存在差异。

李美莉[10](2014)在《我国儿童青少年伤害疾病负担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了解我国儿童青少年伤害疾病负担情况,为制定合理的卫生资源政策及相应的伤害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信息资源系统及PubMed、OVID、ScienceDirect外文数据库,收集2002-2012年收录的有关我国儿童青少年伤害疾病负担的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关资料。采用Meta分析方法合并估计伤害及常见伤害类型发生率、死亡率、残疾率,并对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的评价;采用定性分析方法系统总结分析医疗费用、休息/缺课/住院天数和潜在寿命损失年相关文献的信息和结果。结果1.共筛选出133篇文献,其中涉及伤害及各伤害类型发生率75篇、死亡率57篇、残疾率21篇、医疗费用及住院/休息/缺课天数23篇、潜在寿命损失年8篇。2.儿童青少年伤害、交通伤、跌落伤、烧烫伤、溺水、中毒人数发生率的合并值分别为18.94%(95%CI:15.73%22.64%)、0.93%(95%CI:0.43%2.00%)、5.27%(95%CI:2.87%9.47%)、0.79%(95%CI:0.45%1.38%)、0.066%(95%CI:0.022%0.20%)、0.12%(95%CI:0.02%0.61%);人次发生率的合并值分别为24.29%(95%CI:17.32%32.95%)、1.52%(95%CI:0.98%2.35%)、7.67%(95%CI:5.34%10.90%)、1.40%(95%CI:0.83%2.34%)、0.23%(95%CI:0.12%0.44%)、0.26%(95%CI:0.15%0.43%);各伤害类型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跌落伤、交通伤、烧烫伤、中毒、溺水。将发生率文献按照性别、城乡、伤害判定标准以及研究地区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①除烧烫伤人数发生率为女童高于男童(P>0.05),其余均为男童高于女童(P<0.05);②伤害、交通伤、烧烫伤、溺水、中毒发生率农村高于城市,除中毒人数城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跌落伤发生率农村低于城市(P<0.05);③伤害、交通伤、中毒采用1996版和2004版伤害判定标准人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1996版伤害判定标准所得发生率均高于2004版;④伤害人数、人次发生率及各伤害类型人次发生率西部高于东部、中部地区(P<0.05),而各伤害类型人数发生率东部高于中部,除溺水东部、中部地区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儿童青少年伤害、交通伤、跌落伤、烧烫伤、溺水、中毒死亡率的合并值分别为21.16/10万(95%CI:16.89/10万26.52/10万)、4.29/10万(95%CI:3.59/10万5.13/10万)、1.44/10万(95%CI:1.03/10万2.01/10万)、0.51/10万(95%CI:0.35/10万0.76/10万)、8.98/10万(95%CI:6.92/10万11.63/10万)、1.50/10万(95%CI:0.99/10万2.29/10万);各伤害类型死亡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溺水、交通伤、中毒、跌落伤、烧烫伤。将死亡率文献按照性别、城乡、研究地区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①伤害及各伤害类型死亡率男童高于女童,除烧烫伤、中毒男女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伤害、交通伤、跌落伤、溺水、中毒死亡率农村高于城市,而烧烫伤死亡率农村低于城市,其中跌落伤、烧烫伤城乡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伤害及各伤害类型西部地区死亡率均高于东部、中部地区(P<0.05)。4.儿童青少年伤害残疾率的合并值为0.18%(95%CI:0.09%0.37%),其中跌落伤残疾率文献纳入2篇,合并残疾率为0.024%(95%CI:0.017%0.036%);交通伤、烧烫伤残疾率纳入文献仅有1篇,分别为0.017%、0.026%,无溺水、中毒残疾率的文献。对伤害残疾率文献按照性别、城乡、研究地区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男童高于女童、城市高于农村、西部地区高于东部、中部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儿童青少年因伤害所需医疗费用人均为52.34984.25元、次均为14.51617.57元;同时也因伤害需要休息、住院或者缺课而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从各伤害类型每例次所花医疗费用及休息/缺课/住院天数中可知交通伤是造成经济负担最重的一种伤害类型。6.儿童青少年因伤害所致潜在寿命损失年最高为82294.5人年,最低为3117.5人年,每例死亡病例造成的寿命损失平均约5765年,而因各伤害类型死亡造成的寿命损失均达53年以上,尤其是交通伤和溺水造成的寿命损失最为严重。7.敏感性分析显示本次M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好,相对可靠。结论1.男性、农村以及经济不发达西部地区的儿童青少年是伤害发生的高危人群,应将其作为伤害的重点预防对象;同时也应关注城市跌落伤、女童烧烫伤的发生。2.跌落伤发生率最高;溺水、中毒发生率虽低但死亡率较高;交通伤是造成疾病负担最为严重的一种伤害;烧烫伤致残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应对不同伤害类型采用不同的预防措施,减轻伤害疾病负担的程度。3.儿童青少年因伤害而造成的医疗费用和休息/缺课/住院天数较多,以及潜在寿命损失年的严重程度,进一步提示伤害给个人、家庭、社会都带来沉重的负担。

二、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现况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现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省某县留守儿童跌落伤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1.2.1 定量法
        1.2.2 定性方法
    1.3 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和跌落伤定义
        1.3.1 留守儿童
        1.3.2 意外伤害和跌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留守儿童跌落伤发生情况
    2.3 留守儿童跌落伤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2.4 留守儿童跌落伤发生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3 讨论
    3.1 留守儿童跌落伤现状
    3.2 留守儿童跌落伤的影响因素

(2)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编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第一部分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研究意义
    4 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编制
    1 研究方法
        1.1 构建条目池
        1.2 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
        1.3 预调查
        1.4 正式调查
        1.5 数据统计及处理
        1.6 质量控制
    2 研究结果
        2.1 条目池的形成
        2.2 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
        2.3 预调查
        2.4 正式调查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4.1 幼儿意外伤害发生现状分析
        4.2 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掌握现状分析
        4.3 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掌握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4.4 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需求分析
    5 小结
第四部分 结论
    1 研究结论
    2.研究的创新性
    3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我国儿童意外伤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广东省中山市中学生伤害现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学段、性别和地区中学生伤害发生率比较
    2.2 伤害发生地点
    2.3 伤害发生时所进行的活动
3 讨论

(4)民工子弟学校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前言
第一章 民工子弟学校学生伤害的横断面研究
    1.1 对象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工子弟学校学生伤害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2.1 对象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工子弟学校学生与伤害关系的队列研究
    3.1 对象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本章小结
总结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
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特点及干预措施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山西省因伤害住院儿童特征、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因伤害住院儿童伤害特征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
        1.3 方法
    2 结果
        2.1 因伤害住院儿童流行病学特征
        2.2 因伤害住院儿童伤害特征
    3 讨论
        3.1 因伤害住院儿童总体情况分析
        3.2 不同伤害类型发生特点
    4 结论
第二部分:因伤害住院儿童住院特征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因伤害住院儿童入院危重程度
        2.2 因伤害住院儿童入住科室
        2.3 因伤害住院儿童治疗方式
        2.4 因伤害住院儿童并发症发生情况
        2.5 因伤害住院儿童出院转归情况
    3 讨论
        3.1 因伤害住院儿童入院情况
        3.2 因伤害住院儿童入住科室与治疗方式
        3.3 因伤害住院儿童并发症发生情况
        3.4 因伤害住院儿童出院转归
    4 结论
第三部分 因伤害住院儿童疾病负担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因伤害住院儿童流行病学负担分析
        2.2 因伤害住院儿童经济负担分析
        2.3 因伤害住院儿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
    3 讨论
        3.1 因伤害住院儿童住院日
        3.2 因伤害住院儿童死亡伤残情况
        3.3 因伤害住院儿童住院费用
        3.4 因伤害住院儿童住院费用支付方式
    4 结论
第四部分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主要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学龄儿童非故意伤害现状及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学龄儿童基本情况分析
    2.2 学龄儿童非故意伤害发生特征
    2.3 父母教养方式特征分析
    2.4 学龄儿童非故意伤害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探讨
3 讨论
    3.1 学龄儿童非故意伤害发生情况特征分析
    3.2 父母教养方式特征分析
    3.3 学龄儿童非故意伤害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分析
    3.4 建议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7)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与健康促进对策研究 ——基于广安市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选题背景
        (二)样本代表性及研究可行性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内容、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的思路与路线
    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概况
        (二)国外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研究进展
        (三)国内研究现状
        (四)小结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二)测量指标、测量工具与调查要求
        (三)数据收集、处理及质量控制
    五、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一)重点与难点
        (二)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健康促进理论
    一、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及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
        (二)健康促进
    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健康促进理论
        (一)问题行为理论
        (二)危险和保护理论
        (三)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四)行为与行为管理假设
        (五)与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相关的其他理论
第三章 基于广安市样本的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研究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一)样本的基本情况
        (二)一般人口学情况
    二、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基于广安市的调查
        (一)不良饮食行为
        (二)缺乏运动和锻炼行为
        (三)故意伤害行为
        (四)非故意伤害行为
        (五)物质成瘾行为
        (六)精神成瘾行为
        (七)危险性行为
    三、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现状——基于现有文献的对比
        (一)营养缺乏型不良饮食行为问题突出
        (二)体力活动参与率高而运动锻炼少,因学习而静坐的时间较长
        (三)故意伤害行为与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
        (四)交通危险行为检出率低,但溺水危险发生的可能性高
        (五)吸烟、饮酒等物质成瘾行为有低龄化现象
        (六)上网等精神成瘾行为检出率与现有报告相似,赌博检出率较低
        (七)危险性行为的自我报告率较低
    四、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现有特征与问题
        (一)欠发达地区健康危险行为的普遍性
        (二)欠发达地区健康危险行为的集聚性与多样性
        (三)欠发达地区健康危险行为与社会经济文化的相关性
        (四)不同性别、学段等亚群中差异明显
第四章 量化评分探究及影响因素与健康促进困境分析
    一、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的量化评分探究
        (一)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的量化评分方法
        (二)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得分频数分布情况
        (三)基于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数据库的评分比较
    二、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甄选
        (二)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
        (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困境分析
        (一)缺乏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的政策支持
        (二)现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方法的存在瓶颈
        (三)欠发达地区客观环境带来诸多健康促进工作的难题
第五章 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健康促进对策
    一、现有的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对策评析
        (一)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对策的主要范式
        (二)现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对策的优点
        (三)现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对策的缺陷
    二、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健康促进对策
        (一)以“互联网+移动设备+监测哨点”构筑大数据监测系统
        (二)以家庭为纽带的健康危险行为的矫治:情、知、信、行
        (三)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促进作用
        (四)协同构筑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防控屏障和诊疗干预网络
        (五)重视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研究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二、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一)本研究的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8)大连市2004~2013年学生因病休退学和死亡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内容
    3. 建立数据库
    4. 统计学方法
    5. 休退学率和死亡率
结果
    第一部 因病休退学结果
        1. 总体情况
        2. 不同年份之间休退学率变化
        3. 不同学段间因病休退学率的比较
        4. 城乡之间因病休退学率比较
    第二部 学生中死亡情况结果
        1. 总体情况
        2. 不同年份之间学生死亡率变化
        3. 不同学段间学生死亡率的比较
        4. 城乡中小学学生死亡率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9)中国儿童青少年2002—2012年跌落伤发生率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10)我国儿童青少年伤害疾病负担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1 伤害的分类及判定标准
    1.2 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3 结局指标
    1.4 资料收集方法
    1.5 文献筛选
    1.6 信息提取
    1.7 文献质量评价
    1.8 统计分析
结果
    2.1 儿童青少年伤害疾病负担系统评价结果
    2.2 儿童青少年交通伤疾病负担系统评价结果
    2.3 儿童青少年跌落伤疾病负担系统评价结果
    2.4 儿童青少年烧烫伤疾病负担系统评价结果
    2.5 儿童青少年溺水疾病负担系统评价结果
    2.6 儿童青少年中毒疾病负担系统评价结果
讨论
    3.1 伤害疾病负担指标—发生率
    3.2 伤害疾病负担指标—死亡率
    3.3 伤害疾病负担指标—残疾率
    3.4 伤害疾病负担指标—医疗费用及休息/缺课/住院天数
    3.5 伤害疾病负担指标—潜在寿命损失年
    3.6 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
    3.7 小结
    3.8 建议
    3.9 本次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现况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省某县留守儿童跌落伤影响因素分析[J]. 杨双蓓,杨雁鸿,李元,黄莹.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2(01)
  • [2]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编制及应用[D]. 苏醒. 承德医学院, 2021(01)
  • [3]广东省中山市中学生伤害现况[J]. 黄思哲,余小鸣,黎美宝,王政和,董彬,杨招庚. 中国学校卫生, 2019(08)
  • [4]民工子弟学校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D]. 周义夕. 东南大学, 2019(05)
  • [5]山西省因伤害住院儿童特征、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研究[D]. 王莉. 山西医科大学, 2017(11)
  • [6]学龄儿童非故意伤害现状及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探讨[D]. 郝志红. 山西医科大学, 2016(08)
  • [7]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与健康促进对策研究 ——基于广安市的调查[D]. 彭波. 西华师范大学, 2016(02)
  • [8]大连市2004~2013年学生因病休退学和死亡情况分析[D]. 徐小冬. 大连医科大学, 2015(08)
  • [9]中国儿童青少年2002—2012年跌落伤发生率Meta分析[J]. 李美莉,毛馨,石倩,马兴爱,王莉. 中国学校卫生, 2014(10)
  • [10]我国儿童青少年伤害疾病负担系统评价[D]. 李美莉. 山西医科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现状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