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压下的病变与疯狂——张爱玲女性形象塑造心理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黎莹婧[1](2020)在《荆棘林里的红白玫瑰——管窥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畸变》文中提出张爱玲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众多异化的女性,并形成了一种畸变现象,以此来抨击父权压抑与封建迫害。本文通过剖析张爱玲小说中异化的女性形象,总结出"‘自我’的迷失""‘母性’的泯灭""‘自虐’的病态"与"‘顺势’的异化"这四个女性畸化的类型,并从这些畸变女性形象的分析及其成因的探讨中,发掘出张爱玲运用小说中的女性畸变,反抗父权文化体系的批判性意义。
AYE AYE KHAING[2](2020)在《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的女性小说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尼觉玛玛礼和丁玲分别是20世纪活跃于缅甸、中国两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她们虽然生活于缅甸、中国两个不同的国度,但两位作家的创作活动基本处于相同的时代,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时间长达半个世纪左右。综合加尼觉玛玛礼和丁玲的生活经历与所处社会环境进行探究,她们一直都在关注女性的生命进程、生存状态、生活环境,揭示女性在特定时代的生活、追求、发展与进步,以及女性本身为各自国家的人民解放、平等自由、民族独立与国家进步所作出的成绩与贡献。在小说创作中,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都擅长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女性形像,透过女性人物的生活与命运来反映、表达女性面临的时代困境、环境困难、人生困惑与生存问题,并通过小说中典型人物的塑造与典型环境的描写,以特定时期的社会存在、社会环境的建构来表达女性群体对于解放的渴望、平等的追求与自身发展的努力。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的早期作品,通过解读两位作家小说中典型的女性形象,分析作品中的女性意识、生命意识、存在意识及自我解放意识等问题,并比较两位不同国度、不同地域的作家在创作理念、创作意识、创作手法、审美艺术及语言叙事等方面的异同。正文由四章构成。第一章是关于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两位作家女性意识的比较。首先理清女性意识、女性文学、女性形象等理论概念与范畴;其次,探讨分析加尼觉玛玛礼对女性意识的关注,并论述其在加尼觉玛玛礼小说中艺术形象与审美叙事的表现;第三,分析丁玲对女性意识的关注,通过丁玲前期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表现,探讨丁玲对女性问题的思考和关注,并分析丁玲独特的女性意识的根源及形成因素。第二章比较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首先通过两者的生长环境与她们在小说中的表现,论述女性意识对两者的影响,其次进行分析论证两者早期创作中表现的女性意识。第三章比较分析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小说中女性视角下的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第一节为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主要人物形象分析,第二节主要分析研究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小说中展示的女性视野下的男性形象,第三节为加尼觉玛玛礼小说中表现的反讽叙事手法,第四节为丁玲的心理描写与语言表达。第四章分析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作品中女性意识出现差异的原因,第一节为生长环境的异质同构,论述两者在文化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创作的艺术异同点;第二节为社会环境的同质同构,论述缅甸殖民地背景下女性的地位,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背景下女性的地位,不同国家与社会环境下两者小说中表现的女性的地位与价值;第三节论述因作家自身思想的接受与作家自身的经历的不同因素,两者创作方法的同形建构。作为缅中两国现代有代表性的作家,在接受新的文明、文化的洗礼过程中,她们存在着某些相似的经历与过程,在小说创作的叙事艺术、技艺方法、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典型环境、典型心理的描写等方面,存在着某种建构的同形、表达的同质与审美的差异的现象。加尼觉玛玛礼更倾向于塑造继承传统文明而具有现代意识的女性形象,而丁玲则更加注重与传统决裂而追求现代意识、解放的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对缅中两国的女性作家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小说进行比较研究,从女性意识、女性心理、女性审美等角度分析作家创作的民族与时代的关系。运用跨文化、跨国别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认为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的创作由于时代的特点以及中国与东南亚抗敌反对殖民主义的历史境遇,使得他们的作品有相似之处,但是出身与成长环境、个人见解的不同,使他们的作品存在很多的不同之处。两位作家都关注女性的问题,两位作家的小说中出现的女性大多的是中产阶级知识女性的爱情与婚姻上的困境,其女性都较有强烈的女性自觉意识,而相同的悲剧命运;两位作家创作的不同点是:加尼觉玛玛礼的小说侧重反映艰苦的传统妇女生活,她们的悲剧性的生活具有浓厚的文化意蕴,主要表现人道主义思想;而丁玲的作品更多反映新时代女性自我意识的精神痛苦,其中的女性悲剧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突出个性的解放与女性主体意识。
黄金[3](2020)在《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指出长久以来高度物质化的商业环境遏制了香港人文文化的发展,使香港一直无法摆脱“文化沙漠”的粗浅印象,大陆中心意识也导致香港文学在“九七”回归以前都不受重视,被形容为中国文学的“弃婴”、“边缘”。不过,这种边缘的处境同时也可以视作一种契机,香港作家由此努力探索文学的多元性与可能性,力图突破种种刻板的论述。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便是执掌旗帜行进其中的一支个性队伍。混杂着传统与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中与西等多种文化特质,产生中心与边缘、都市与个人、物质与精神、商业体制与文学场域、区域与整体等多重权力关系与复杂矛盾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文化领域中进行着带有差异性、异质性、颠覆性的文学实践。而消费文化语境的限定,不仅仅是把高度商业化的社会环境和消费主义带来的种种问题当作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主要内容,也是将商业语境作为一种境遇现实,观察消费文化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传播和接受产生的深刻影响。基于此,论文将从香港边缘状态的呈现、异化主题的延伸与小说的跨界实验三个角度出发,在消费文化语境中考察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的历史发展脉络、精神思想及形态特征,并追寻其在香港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当中的意义与价值。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首先界定了与现代主义文学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梳理广义上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脉络、理论谱系、美学特色及相关主义之间的关联,简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的关键特质及个中联系,并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选题价值、框架思路进行总括性的阐述。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前两章通过香港文学生态环境的探讨和地域文化的比较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进行外部研究,后三章结合文本细读展开文学的内部研究。第一章试图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生存空间与状态作出整体描述。从香港商业化的文学运行机制可以看到,奉行坚守严肃文学品性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一直以来都在以商业消费文化为主导的城市环境中艰难生存。作为生产者的作家也在不断调适自我,试图在文学理想、市场趣味和公共规则中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香港对现代与后现代的接受过程与西方同期的文学发展历程存在一定时差,香港现代主义经过现代化、本土化、后现代化的影响,逐渐呈现现代与后现代的杂糅。因此,对于香港现代主义整体的内涵与性质便容许一定的模糊性和弹性理解。除此以外,中西文化交织的复杂文化环境赋予香港文学“混杂”的特质,在此情境中发展起来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对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文学既有借鉴吸收,也有批判反思。第二章从香港的“边缘”状态及其独特价值出发,探讨了地域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学互动交流。依据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个地区发生的时间线索,可以得到一条完整、连续的现代主义文学发展路线,而香港现代主义运动无疑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革命中的一次高峰。香港不仅在传统断裂的特殊时期接过了文学薪火,承担起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且在不同地区间发挥了不可小觑的转承枢纽作用。在此意义上,香港文学的意义不能仅以中心和边缘的二元对立作僵化论述,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中存在相对性和变化性。在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地理版图中,上海、香港、台湾三地的现代主义文学经验不尽相同,彼此之间既有继承和转化,也有文学内部的交融与碰撞,通过比较上海与香港、香港与台湾的异同,可以看到社会状况、政治体制、文化环境与风俗人情等文化因素对文学产生的深刻影响,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文学表现与个性。第三章以个案研究的形式进入到小说文本内部的分析,主要探索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内在思想精神。从文学整体的发展脉络来看,不同代际的作家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与特性,崛起于50年代的刘以鬯、昆南、马朗等是香港现代主义的先驱,之后的“资深一代”、“中生代”与“新生代”作家,每一代作家的书写都不同程度地对前代进行拓展延伸,也有反省和创造。章节内分别选取刘以鬯、西西、董启章、潘国灵作为四代现代主义作家的代表,他们的创作反映了不同时期香港城市意识与历史精神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到香港现代主义书写旨趣与方式的演变以及作家思想观念上的突围与超越。第四章围绕现代主义的“异化”主题,讨论都市人面临的种种困境与挑战。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异化的现代城市,承受着由物质带来的巨大压力,使人对城市产生强烈疏离感,但另一方面,香港也因其开放多元的历史传统而具有文化包容性。作为亲历异化的都市人,作家借助作家形象的塑造进入城市言说,同时还扮演叙述者的角色。他们群体性地在都会情境中经历迷失,也从中探求自我拯救之路。异化造就了香港独特的生活景观,从病态的市井男女到纷繁庞杂的物质,都可以见到现代文明病影响下人类的历史命运,以及物化逻辑之下“人”与“物”既互相对立又彼此和解的矛盾关系。此外还探讨了殖民环境影响下港人历史观念的异化问题,香港现代主义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地区断裂的殖民记忆和疏离的历史意识。第五章主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以及对通俗文学的跨界影响。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很注重发掘个人的内在意识世界,表现人类颓废虚无、荒唐放纵等负面心理倾向,导致了一部分现实主义作家的质疑和批评,并由此引起关于“真实”与“虚构”的争论。但从现代主义作家具体的创作主张与实践来看,他们不仅没有割裂写实与虚构的联系,还尝试将两者有机结合,实现现实存在与现代、后现代内容与形式的融汇。此外,香港现代主义很注重叙述形式、技巧和结构的实验性与先锋性,作家通过形式的创新和文体的越界探索了文学表达的多种可能。现代主义不仅在吸引着纯文学作家,对通俗文学作家也产生影响,从古龙小说可以看到存在主义与武侠文学的融合,这种尝试使通俗小说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结语部分重申了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现代性意义,并探讨了现代性的书写方向。从一般的现代性意义来说,香港现代主义文学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思想精神上,都在实现向传统反叛、与传统决裂的目标,从具体的实践成果来看,现代主义文学对现代香港历史与城市文化的优势与缺失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构建起多元的审美思维和艺术风格,其现代性书写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个性。接下来面对现代性书写如何继续进行下去的问题,无论是倡导回到“以人为本”的“多元现代性”理论,还是面向未来的“重写现代性”,都颇具启发作用,香港的现代性书写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高鲜花[4](2019)在《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1963-2018)》文中认为田纳西·威廉斯是20世纪美国继尤金·奥尼尔之后与阿瑟·米勒、爱德华·阿尔比齐名的三大戏剧家之一,在世界戏剧文学和戏剧舞台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等剧更是世界舞台长演不衰的经典剧目。1963年英若诚翻译的威廉斯独幕剧《没有讲出来的话》拉开了中国接受、演出、改编威廉斯戏剧的大幕。威廉斯剧作数量庞大,本论文主要以他几部长剧——《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等为基础研究文本,对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舞台搬演/改编、影响等接受和影响状况进行系统考察。威廉斯戏剧创作极具自传性。在剧作中,他为自己同性恋身份而焦虑、为不断患病而厌烦、为创作力下滑而担忧。当他对青春易逝感到恐慌、对死亡倍加恐惧时,他选择了逃离和漂泊,并且为自己构建了一个美好的停留地——中国,希冀能够缓解他的各种焦虑,而此种种都成为他“本色”创作的基本内容。为了完整地体现他的本色,他在创作过程中设置了潜台人物、借鉴了古希腊戏剧结构、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并辅之以中国戏曲的写意性元素,营造出一个个颇具象征性的艺术世界。20世纪80年代,中国戏剧界集中译介了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玻璃动物园》《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三部作品。从外部环境来看,中国翻译界对威廉斯剧作的译介离不开意识形态、赞助人、诗学等的合力“监管”。从文本内部来看,由于戏剧具有二重性——文学性和表演性,所以中国译家们在译介这三大代表作时主要采用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并偏重文学性,为中国读者呈现出全新的“中国化”译本。在中国戏剧舞台上,威廉斯剧作的搬演与改编演出异彩纷呈,尤其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的《玻璃动物园》和《欲望号街车》成为近几年来经典的翻译剧演出。而由《欲望号街车》改编的形体剧《纸牌夜布鲁斯》可以说是集合中西戏剧表演特性的一次有益尝试,该剧已经走出国门赢得了世界观众的赞誉。如果说在中国的译介和演出是对威廉斯剧作接受的话,那么,在接受之后威廉斯剧作对中国戏剧与小说创作也产生了有力的影响。中国剧作家秉承他的新现实主义精神和悲剧精神,协同调动灯光、舞美、音乐/音响等多种手段、设置叙述人、运用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手法,形成了独特的心理回忆剧,出现了像赵耀民《良辰美景》这样颇具《玻璃动物园》风骨的佳作。而在海峡对岸,将门之子白先勇不仅在人生历程方面与威廉斯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他的小说创作也深得威廉斯“真传”:运用象征和心理回忆等手法关注同性恋者的喜怒哀乐、对人性暴力进行赤裸裸地揭露和严厉批判、感慨青春易逝、凭吊美人迟暮,这些共同点显示出白先勇是国内受威廉斯影响最深的文学家。
钟海林[5](2018)在《人性世相的探索与言说 ——严歌苓小说文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严歌苓是当今汉语新文学领域中最着名的女作家之一。她的小说因内涵丰富深邃、类型丰富多样、创作手法灵活多元、语言细腻清新而大受读者欢迎。与此同时,伴随她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她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和同时代作家相较,严歌苓小说的风格独具特色。她从女性立场出发对人性善恶所进行的揭示是十分犀利、深刻的。她的作品也彰显了女性、母性意识,语言常可触及人的心灵隐秘和柔弱之处,因而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她拥有宽广的胸襟,对人类苦难持有普遍的悲悯和同情,这又使其作品充满人性的温情,并给读者以人性的温暖。严歌苓以求变求新的精神进行着小说文体的创新。她的每一部小说作品都带有文体实验与探索的印迹。她多样化的文体展示着小说的无限可能。从文体学角度分析,小说可以划分不同的类型。当然,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和方法。本论文主要借鉴小说文体学理论,从严歌苓小说文本出发,从体式、结构、叙事、语言等文体因素方面着手,以多个单篇文本案例分析为基点,系统勾勒严歌苓小说文体形态特征,梳理严歌苓小说文体多样化的存在形态。严歌苓的小说文体以小说内容分类,可以分为史诗体和女性文体两类。她的小说创作追求史诗品格。从《一个女人的史诗》的发表开始,我们就能看到她的这种美学追求。这类小说具有反映生活内容广阔、历史跨度长、人物众多和故事曲折等文体特征。她的作品渗透着强烈的女性意识,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女性命运、女性体验、女性的精神世界等。在小说中,她塑造出了扶桑、小渔、多鹤、小环、王葡萄、田苏菲、梅晓鸥、何小曼、萧穗子、张蓓蓓等一系列女性形象,并对女性生存境遇做出深刻反映和剖析,这也使她成为严格意义上的女性文学作家,其小说可以说是女性小说的样板。史诗性品格、女性意识,以及多种叙事手法运用、丰富意象的营造、灵动的语言运用等,一起促成独具特色的“严歌苓文体”。以情节线索或表现方式分类,严歌苓小说可以分为传记体、传奇体、自由联想体、仿侦探体、象征寓言体等多种,有的文本同时兼具多种文体特征。她改造、发展了现有的文体,使这些文体以新的面貌出现。基于她孜孜以求小说文体的创新,勤于探索和实验,她的小说在文体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风貌。与中国当代作家相比,她的小说文体特征更加突出。本论文选取几部海外华文作家和当代大陆作家的小说与她的作品进行比较,通过分析对比,更能发现严歌苓小说的文体特色,由此,也可以看到严歌苓高超的文体驾驭能力。如果说张翎、莫言、王安忆、韩少功等作家有属于自己文体的话,严歌苓有属于自己的文体也是不言而喻的,而且,严歌苓多种小说文体的尝试及其独特文体的形成,与她小说的人性探索、她的世界观、编剧身份、商业化写作有着密切关联。总之,小说文体方面的创新追求是严歌苓小说创作的重要特征,这一创作现象值得研究。
刘丽娟[6](2017)在《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中的疾病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弗吉尼亚·伍尔夫一生疾病缠身,给其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与此同时,伍氏亦“窃取”疾病的便利,为己所用,为其文学创作提供有别于他人的独特叙述视角。论文以伍尔夫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异化”、“疯癫”、“文明”三个角度对伍尔夫小说中的生理疾病、心理疾病以及其疾病背后的隐喻进行探讨,以期揭示出伍尔夫小说中疾病与文学创作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社会意义。论文分述为如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通过对伍尔夫及其小说研究现状的综述,阐述出本文的研究价值,研究方法,研究的重难以及作品的创新之处。该部分意在对本文的生发进行阐释说明,并揭示出全文的脉络概貌。第二部分从生理疾病的角度,分析伍尔夫小说中存在于损伤性疾病与传染病环境中社会的异质性以及在此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关系。通过对伍尔夫小说中病人、医生、疾病三者之中两两之间互为对立的紧张关系,揭示出心理疾病映射下畸形的社会现状与人际关系。第三部分从心理疾病的角度,叙述在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双重压迫下,精神疾病对伍尔夫小说创作的影响,并从伍尔夫小说中人物个体与自身、个体与周围关系的分裂,揭示出构建新型人物关系——双性同体的必要性。第四部分根据伍尔夫小说中生理疾病与心理疾病的动态分析,联系伍尔夫本人的患病经历,挖掘出伍氏小说中疾病所蕴含的文化隐喻以及治疗与病患的关系揭示出国家机器对人的监视与归训的政治隐喻,并以此探究伍尔夫小说中疾病与社会之间的意义关系。第五部分为结语,总结伍尔夫小说中疾病书写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揭示出伍尔夫疾病与其文学创作的辩证关系以及疾病书写作为文学创作视角的重要意义。
陈蘅瑾[7](2017)在《反讽的魅力—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小说研究》文中提出一九七八年以来的中国当代小说创作中,反讽成为了一个不曾退场的存在。本文通过对反讽概念与反讽理论较为系统的梳理,在大量阅读文学文本的基础上,以反讽作为作品的视点,分析西方反讽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呈现出的新质和魅力,认为当代文学中反讽的实质是完成了文学中主体话语系统的转换,拆解曾经的一元话语体系,实现了五四以来现代性启蒙话语和后现代主义的解构话语等多元话语在文学世界中的共生与共存。引言部分从西方的反讽与中国讽刺的比较入手,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主体意识的弱化对于反讽在中国本土的产生所形成的制约,进而阐释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文化极大促进了反讽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第一章从反讽概念的衍变入手,探讨反讽理论的构建过程,并对西方反讽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确认反讽作为沟通中西方文艺理论与思想的桥梁的价值所在。第二章通过1978年以来对于西方反讽理论的阐述的梳理和当代小说反讽批评实践的概括,旨在说明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小说的反讽所具有的独特性。第三章从人物命运、政治文化的语境、语言反讽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出王蒙小说反讽具有的质疑与守护的双重性。第四章以王朔的作品为主要分析文本,通过作品中特殊的人物群体以及他们拼接式的语言,概括王朔小说反讽具有的颠覆崇高的特征。第五章则以王小波的作品为个案研究,通过分析,归纳其作品反讽所具有的笑谑中解构与理想追求相互融合的特征。第六章则从民间叙述视角展开对于刘震云小说中反讽特征的研究,认为刘震云的小说反讽完成了崇高的主体想象与琐碎的日常生活、宏大的历史书写与卑微的现实存在、喧闹的现实与民众的孤独灵魂的张力叙述。第七章从寓言叙述、反讽结构与反讽语言三个维度分析阎连科的小说,归纳其小说反讽具有的在革命乌托邦中叙述反乌托邦的锋芒与柔情的双重性。第八章则以米兰·昆德拉和马尔克斯这两位西方的反讽小说大家为着力点,梳理中国当代小说家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过程中,对于外国文学的接受与借鉴,着力分析中国当代小说家在小说反讽手法的运用对于西方反讽小说接受并融会贯通的过程。结语部分则对于一九七八年以来的中国当代小说的反讽艺术对于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小说的贡献进行了概括,同时分析了中国反讽小说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黄蓓[8](2016)在《王安忆的上海叙事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王安忆文学作品中的上海叙事为分析对象,结合现代性概念和现当代上海文学文化历史,试图从叙事角度、叙事内涵、精神空间和叙事特点四个层面深入分析王安忆上海叙事的内在逻辑结构,试图深入剖析王安忆上海叙事的文化意义,归纳王安忆上海叙事独到的文学经验。上海是王安忆最重要的创作资源,书写上海的作品代表着王安忆创作的高度,王安忆上海叙事也凝聚了其核心理念:上海的文化特质是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凸现的,体现在对日常生活的投入和坚持中,体现在对个体生活的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中。只有在琐屑的日常世界,才能窥见上海精神文化空间的历史性与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论文的第一章从王安忆上海叙事的身份入手,通过分析王安忆个人经历,尤其是与上海的关系来观照她笔下的上海,将王安忆的个人身份定位为外来者、弄堂居民和知识分子,分析她以多重身份和视角展开的上海叙事。论文的第二章梳理了贯穿王安忆上海叙事写作过程中的书写对象,她对生活在上海的众生相的,尤其是底层人物的关注以及对城市与乡村的隔膜形成了独特的上海叙事主题。论文的第三章试图通过对王安忆如何在上海叙事作品中描摹市民日常生活表层下的城市的精神意义和文化内涵来寻找王安忆的上海叙事为上海构建的精神空间,同时揭示了上海在全球化背景下寻找身份认同的焦虑。论文的第四章归纳了王安忆上海叙事的特点,纪实与虚构相融合,真实城市生活的细腻描摹和城市历史的想象性体验;日常与传奇相映衬,日常平庸中的城市生活所浮现的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构成了王安忆上海叙事的一种独特风貌;女性书写的鲜明特色,成就了王安忆上海叙事的风格特征。论文的结语部分对上海叙事的文学旅程做了回顾与比较,其中重点将王安忆与张爱玲做了分析。王安忆的上海叙事是与左翼文学、新感觉派文学、苏青、张爱玲等的上海叙事一脉相承的,这主要不是表现王安忆在时间维度上对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延续,而在于王安忆用自己独特风格的书写刻画出了上海真正的精神内涵,表达了对海派文化的深刻解读。王安忆上海叙事以女性诗情的叙述模式,通过细密详尽的描述勾勒出市民生活的日常态、都市文化的恒常性和稳定性,并以此不断在历史中寻找一个虚构的出发于现代性的想象的上海。王安忆由此极大地丰富了上海叙事的文化内涵,当之无愧地与张爱玲并立上海叙事的文学高峰。以女性意味的抒情性笔调书写的日常生活风貌在王安忆的作品中以诗意的现实主义风格呈现,并且充满了柔韧和稳定的精神特质,这是王安忆独特的上海叙事风格。
黄慧慧[9](2015)在《张爱玲小说艺术语言创造的图式化外观》文中认为本篇论文主要分析张爱玲小说艺术语言创造的图式化外观特征,小说的艺术语言是文学家的文学构思得以生成和文学作品得以产生的物质化媒介,张爱玲小说的艺术语言创造出了鲜明的图式化外观,这个图式化外观层次,是通过文字在欣赏者头脑中转化而来,并反过来有待于欣赏者的理解和转化的。张爱玲写她所熟识的中产社会的伦理(婚姻)形态。曾经沧海,她不为繁华喧嚣的都市声色所动,一意向都市人的人性深处挖掘;又因不避俗,对中产阶级的市民气有入骨的观察,人物世界写得炽热而又荒凉,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她对都市图式化的描写,使其作品拥有了文化深度。本文试图从文本分析、张爱玲本人阐释以及其作品与其他作家作品比较分析的角度去论述张爱玲小说的这一特征。本文着力通过五部分论述张爱玲的都市小说观,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艺术语言、图式化外观的概念等的交代。第二部分是第一章,艺术语言创造内视可观的都市。分别从张爱玲都市小说中的景、物和人三个方面来介绍张爱玲小说艺术语言创造的图式化外观。张爱玲小说的艺术语言具有丰富的画面感,她的文字无论是画成图像抑或是拍成电影,都具有很强的张力。第三部分为第二章,介绍张爱玲小说艺术语言创造的感性外观意象。张爱玲有意识地运用意象的技巧,比如凄冷的月亮、冰凉的镜子、屏风等。张爱玲写出了意象非常丰富的都市图景。她凭借女性所特有的敏感、独特的生活经验及从小积累起来的艺术修为,在自己的小说中将色彩、声音、气味、触觉、听觉等感官印象充分调动起来,展开意象描写,带给读者难以磨灭的感官刺激。通过这些意象描写,使她的小说具有真实的实物感,她营造的环境氛围也不再有抽象感,而变得具体可视。第三章,艺术语言创造可转换的文艺图式,符号化图像再现、直觉性的物性言说、视觉化的审美价值。逐步论述张爱玲用艺术语言构建的小说内涵。张爱玲在小说艺术语言上创造的都市图景,力求使文字巧妙的转化为可视的图式,在增强读者感官体验的同时,实现了语言文字的视觉化转变。最后部分为总结,概括全文并总结了张爱玲对中国现代都市文学的贡献,同时表达了对张爱玲研究新成就的期许。本篇论文通过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思维方法等方法,从全新的角度全面的分析总结了张爱玲小说创造的图式化外观。
樊思雨[10](2015)在《探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传奇作家,张爱玲聚焦于女性的命运,在小说里塑造了一系列在时代悲剧与性格悲剧中游走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中,有三种类型很值得我们重视。第一类女性听凭天命,选择向悲剧妥协;第二类女性试图挣脱传统束缚,凌驾于权威之上;第三类女性有着独特的思想与追求,在时代与命运的调侃中追寻自己的价值。这三类形象都有各自的内涵与象征,但都是饱满的"艺术真实",是张爱玲心路历程与情感体验的不同侧面的折射。
二、高压下的病变与疯狂——张爱玲女性形象塑造心理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压下的病变与疯狂——张爱玲女性形象塑造心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的女性小说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1.加尼觉玛玛礼的研究现状 |
2.丁玲的研究现状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对女性意识的关注 |
第一节 女性意识、女性文学、女性形象的概念 |
一、女性意识 |
二、女性文学 |
三、女性形象 |
第二节 加尼觉玛玛礼对女性意识的关注 |
一、促发女性意识的家庭环境 |
二、女性意识形成的轨迹 |
三、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
第三节 丁玲对女性意识的关注 |
一、丁玲女性意识的形成 |
二、丁玲对女性自我意识的探索 |
三、丁玲女性意识的强化 |
第二章 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
第一节 女性意识对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的影响 |
一、女性意识对加尼觉玛玛礼的影响 |
二、女性意识对丁玲的影响 |
第二节 加尼觉玛玛礼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
一、《她》((?);Thu-ma)中表现的女性意识 |
二、《不是恨》((?)-Mone-yuae-ma-hu)中表现的女性意识 |
三、《她的沉沦》((?);Nat-yae-nge-shwe-sar)中表现的女性意识 |
第三节 丁玲小说中表现出的女性意识 |
一、《梦珂》中表现的女性意识 |
二、《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表现的女性意识 |
三、《阿毛姑娘》中表现的女性意识 |
第三章 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小说中女性视角下的人物形象塑造 |
第一节 加尼觉玛玛礼和丁玲小说的主要女性形象 |
一、加尼觉玛玛礼小说的主要女性形象 |
二、丁玲小说中的主要女性形象 |
三、两位作家的主要人物的相似性 |
第二节 女性视野下的男性形象 |
一、加尼觉玛玛礼小说中的主要男性形象 |
二、丁玲小说中的主要男性形象 |
第三节 加尼觉玛玛礼的反讽手法与对话描写 |
一、在反讽手法中彰显人物的个性 |
二、在对话中表现人物的性格 |
第四节 丁玲的心理描写与语言表达 |
一、深入发掘人物内心世界 |
二、直白、坦率的语言 |
第四章 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女性意识存在差异的原因 |
第一节 生长环境的“异质同构” |
一、文化环境的影响 |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 |
第二节 作家所处社会环境的“同质同构” |
一、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背景下的女性的地位与女性文学 |
二、缅甸殖民地背景下女性的地位与女性文学 |
第三节 创作方法的“同形建构” |
一、作家思想的“同形建构” |
二、作家经历的“同形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未竟的现代 |
一、“现代”的内涵与外延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研究动机、方法与框架思路 |
第一章 文学生态的多元发展 |
第一节 严肃文学的绝境逢生:资本规则下文学的发生与承续 |
第二节 文学转向的岔口:现代与后现代的交错并置 |
第三节 文化心理的自省:于中西“之间”及“之外”的本土 |
第二章 “边缘”状态的复杂呈现 |
第一节 一场悄然的中国“文学革命” |
第二节 香港的“边缘”之名 |
第三节 香港对上海的文化反思与超越 |
第四节 香港与台湾的文学互动与想象 |
第三章 曲折的回旋:价值观念的代际更迭与体认差异 |
第一节 理想主义的呼喊:香港现代主义先驱的意识自省与欲望批判 |
第二节 主体性的建构:资深一代作家的本土凝视与文化复归 |
第三节 个人化的另类书写:中生代作家的压抑经验与末世情结 |
第四节 重返存在的诘问:新生代作家的生存体悟与危机意识 |
第四章 抗争与认同:异化主题的基本架构与扩展延伸 |
第一节 书写的起点:异化的城与人 |
第二节 自我的指涉:从迷失到救赎 |
第三节 “物质”的美学:“物化”与“化物” |
第四节 历史的焦虑:从断裂到自适 |
第五章 求新立异:形式文体的先锋实验与跨界探索 |
第一节 理念的争论:写实与虚构的界限 |
第二节 技艺的突破:文本的形式探险 |
第三节 与俗文学的融合:存在与写意的武侠世界 |
结语 现代性的多重意义与重新书写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4)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1963-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 国外研究动态 |
(二) 国内研究动态 |
三、研究目的 |
四、选题意义 |
五、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涉及的主要理论 |
第一章 励志与颓废的传奇—田纳西·威廉斯及其戏剧创作 |
第一节 田纳西·威廉斯的生平与创作历程 |
一、田纳西·威廉斯的家世渊源 |
二、田纳西·威廉斯的戏剧创作与生活轨迹 |
(一) 蹒跚登台(1930—1944) |
(二) 炫目表演(1944—1962) |
(三) 暗淡落幕(1963—1969) |
(四) 孤寂谢幕(1970—1983) |
第二节 田纳西·威廉斯的本色书写 |
一、威廉斯剧作之逐性 |
(一) 同性恋与文学 |
(二) 威廉斯剧作之同性恋书写 |
(三) 威廉斯同性恋书写之渊源 |
二、威廉斯剧作之疾病 |
(一) 疾病与文学 |
(二) 威廉斯剧作之疾病书写 |
(三) 威廉斯疾病书写之渊源 |
三、威廉斯剧作之孤独 |
(一) 孤独与文学 |
(二) 威廉斯剧作之孤独书写 |
(三) 威廉斯孤独书写之渊源 |
四、威廉斯剧作之漂泊 |
(一) 漂泊与文学 |
(二) 威廉斯剧作之漂泊书写 |
(三) 威廉斯漂泊书写之渊源 |
第三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中国形象 |
一、欧、美文学及泛文学文本中的中国形象 |
(一) 欧洲的中国形象 |
(二) 美国的中国形象 |
二、威廉斯剧作之中国形象 |
(一) 中国形象的书写 |
(二) 中国形象书写之溯源 |
(三) 中国形象书写之目的 |
第四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的艺术贡献 |
一、借鉴古希腊戏剧的经典结构 |
(一) 高度集中的封闭式结构 |
(二) 跌宕有致的开放式结构 |
二、借鉴中国戏曲的写意性表现手法 |
(一) 高度神似的虚拟动作设定 |
(二) 虚拟时空的设置 |
三、化用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故事/历史典故 |
(一) 神话故事的有机嵌入 |
(二) 历史典故的生动融入 |
四、设置“隐而不露”的潜台人物 |
(一) 潜台人物掌控出场人物的“现时”命运 |
(二) 潜台人物暗示出场人物的将来命运 |
五、运用物象丰富的象征手法 |
(一) 一花一世界 |
(二) 一林一社会 |
(三) 一虫一人生 |
(四) 一物一世间 |
(五) 一色一身份 |
(六) 一音一情绪 |
第二章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译介 |
第一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语境 |
一、美国文学的译介之旅 |
(一) 美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 |
(二) 美国戏剧在中国的译介 |
二、丰富多元的翻译与译介理论语境 |
(一) 中国本土翻译与译介理论 |
(二) 西方翻译与译介理论 |
三、归化、异化翻译策略 |
第二节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翻译与出版 |
一、大陆译介:“一枝独秀”到“百家争鸣” |
(一) 第一阶段(“十七年”时期) :政治挂帅、一枝独秀 |
(二) 第二阶段(1978— ) :聚焦三剧、各抒译见 |
二、港、台译介:共谋中抵抗 |
(一) 译介背景:不同政治力量在文学中的角逐竞技 |
(二) 港、台地区译介概况 |
(三) 译介特点:数量少,重视艺术性 |
第三节 各具特色的中文译本—威廉斯剧作中译版本比较 |
一、“译彩纷呈”的《欲望号街车》四大译本 |
(一) 四大译本各自基本特点 |
(二) 四大译本呈现的情感倾向性 |
(三) 四大译本中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
(四) 四大译本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 |
二、译味悠长的《玻璃动物园》四大译本 |
(一) 四大译本各自基本特点 |
(二) 四大译本呈现的雅俗之别与情感倾向 |
(三) 四大译本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
(四) 四大译本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 |
三、译见不一的《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两大译本 |
(一) 两大译本各自基本特点 |
(二) 两大译本呈现的情感倾向性 |
(三) 两大译本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
(四) 两大译本对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 |
第三章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演出 |
第一节 永不停歇的“欲望号街车”—《欲望号街车》在中国的搬演与改编演出 |
一、《欲望号街车》在中国的演出历程 |
(一) 多姿多彩的大陆演出 |
(二) 异彩纷呈的港台演出 |
二、“野蛮战胜优雅”—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欲望号街车》 |
(一) 演出概况 |
(二) 导演构思 |
(三) 生动唯美的舞台呈现 |
三、中西合璧的剧坛明珠—北京铁皮屋版《纸牌夜布鲁斯》 |
(一) 演出概况 |
(二) 导演构思 |
(三) 中西合璧的舞台呈现 |
第二节 脆弱的玻璃动物之旅—《玻璃动物园》在中国的演出 |
一、《玻璃动物园》在中国的演出历程 |
(一) 沉寂—爆发的大陆演出 |
(二) 持续—稳步的港、澳、台的演出 |
二、“生活总是要继续”—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版《玻璃动物园》 |
(一) 演出概况 |
(二) 导演构思 |
(三) 忠实原剧的舞台呈现 |
第三节 田纳西·威廉斯其他剧作在中国的搬演 |
一、《热铁皮屋顶上的猫》演出概况 |
二、《夏与烟》《请爱我一小时》的演出 |
第四章 田纳西·威廉斯及其戏剧对中国作家的影响 |
第一节 同宗异支—田纳西·威廉斯及其他剧作家对中国新时期戏剧的整体影响 |
一、新现实主义与精神悲剧的内在影响 |
(一) 聚焦社会底层生活 |
(二) 高扬人道主义大旗 |
(三) 挖掘复杂的人性 |
(四) 再现残酷、惨烈的现实 |
(五) 凸显小人物的精神悲剧 |
二、多姿多彩的戏剧表现手法的影响 |
(一) 以外化的方式展现内心 |
(二) 借鉴象征手法 |
(三) 哀婉浓郁的诗意营造 |
(四) “造型戏剧”的中国化实践 |
第二节 独怆然而涕下—田纳西·威廉斯对白先勇创作的影响 |
一、跨越时空的“相遇” |
(一) 身世境遇的暗合 |
(二) 姐弟情深的追思 |
(三) 爱荷华大学的杰出校友 |
(四) 同性恋的性态取向 |
(五) 浓厚的明星崇拜情结 |
二、追怀幽思—威廉斯及其剧作对白先勇创作的影响 |
(一) 西比尔之哀—对美人迟暮的哀悼 |
(二) 阿都尼斯之魅—对同性之爱的赞赏 |
(三) 阿瑞斯之怒—对残酷暴力的展示 |
(四) 美杜莎之惑—对恶与美的女性的书写 |
三、多元归一—威廉斯剧作表现手法对白先勇的影响 |
(一) 以心理回忆手法展现百态人生 |
(二) 以象征手法展现世态万象 |
第三节 哀婉、感伤的记忆—《玻璃动物园》对赵耀民《良辰美景》的影响. |
一、一江春水向东流—时代变迁对美好事物的碾压 |
(一) 无可奈何花落去—美好事物渐趋消逝 |
(二) 东风无力百花残—奋力挽留美好事物 |
(三) 此情可待成追忆—对美的怀念与希冀 |
(四) 四顾茫茫已惘然—两剧弥漫的悲剧性 |
二、乱花渐入迷人眼—《玻璃动物园》表现形式和技巧、手法对《良辰美景》的影响 |
(一) 两剧“演出说明”之间存在明显的影响—借鉴关系 |
(二) 两剧均设置叙述者 |
(三) 心理外化手法的借鉴 |
(四) 人物设置方面的影响 |
(五) 象征运用的类同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5)人性世相的探索与言说 ——严歌苓小说文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现状 |
二、本论文的创新点、研究意义及基本思路 |
第一章 小说文体类型及严歌苓小说文体 |
第一节 小说文体概述与小说文体类型 |
第二节 新小说文体构成因素与新小说文体创新变化 |
第三节 严歌苓的小说文体观念和创新 |
第二章 多样化的小说文体探索与实验(一) |
第一节 史诗体:《一个女人的史诗》等 |
第二节 女性文体:《第九个寡妇》等 |
第三章 多样化的小说文体探索与实验(二) |
第一节 传记体:《陆犯焉识》等 |
第二节 自由联想体:《人寰》等 |
第三节 仿侦探体:《密语者》等 |
第四节 传奇体:《赴宴者》等 |
第五节 象征寓言体:《床畔》等 |
第四章 多样化小说文体探索与实验(三) |
第一节 严歌苓的叙事个性 |
第二节 舞动的语言 |
第五章 严歌苓与海外、当代作家文体抽样分析 |
第一节 严歌苓与当代小说文体 |
一、《雌性的草地》与《爸爸爸》 |
二、《舞男》与《长恨歌》 |
三、《第九个寡妇》与《蛙》 |
第二节 严歌苓与移民小说文体 |
一、《我不是精灵》与《色·戒》 |
二、《人寰》与《桑青与桃红》 |
三、《扶桑》与《金山》 |
第六章 严歌苓小说文体的演变及得失论 |
第一节 人性探索与严歌苓小说文体 |
第二节 世界观转变与严歌苓小说文体 |
第三节 编剧身份与严歌苓小说文体 |
第四节 商业化追求与严歌苓小说文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中的疾病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疾病与异化:伍尔夫小说中的生理疾病 |
第一节 伍尔夫小说损伤性疾病下的异化叙述 |
第二节 伍尔夫小说传染病视阈下的阶级对抗 |
第二章 疾病与疯癫:伍尔夫小说中的心理疾病 |
第一节 伍尔夫小说中人物个体与自身关系的分裂 |
第二节 伍尔夫小说中人物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分裂 |
第三节 伍尔夫小说中新型人物关系的感性建构 |
第三章 疾病与文明:伍尔夫小说中的疾病隐喻 |
第一节 疾病的文化隐喻 |
第二节 疾病的政治隐喻 |
结语:疾病书写在伍尔夫创作中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反讽的魅力—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反讽理论与反讽的魅力 |
第一节 反讽概念衍变中的理论建构 |
第二节 反讽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 |
第二章 中国当代小说的反讽 |
第一节 反讽理论有在当代的传播与生成 |
第二节 当代小说反讽的新质 |
第三章 王蒙:质疑中的守护 |
第一节 命运反讽中的悲情 |
第二节 政治文化语境中的反讽 |
第三节 言语狂欢中的反讽解构 |
第四章 王朔:颠覆后的快意 |
第一节 不安分的灵魂——顽主群像的时代反讽 |
第二节 在熟悉与陌生间穿行——独特的反讽语言 |
第三节 尴尬时代话语秩序的消解 |
第五章 王小波:笑谑中的追寻 |
第一节 顽童的戏谑 |
第二节 戏谑中的浪漫理想 |
第六章 刘震云:困惑中的体悟 |
第一节 崇高的主体想象与琐碎的日常生活 |
第二节 宏大的历史书写与卑微的现实存在 |
第三节 喧嚣的现实与民众孤独的灵魂 |
第七章 阎连科:锋芒里的温情 |
第一节 身体寓言叙述中反讽锋芒的显现 |
第二节 独特反讽结构中的困境叙述 |
第三节 民间语言与革命语言交织中的反讽 |
第八章 中国当代小说家与西方反讽小说 |
第一节 中国当代作家与米兰·昆德拉的反讽小说 |
第二节 中国当代作家与马尔克斯的反讽小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王安忆的上海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上海叙事与现代性概念 |
第一章 王安忆上海叙事的身份 |
第一节 外来者 |
第二节 弄堂居民 |
第三节 知识分子 |
第二章 王安忆上海叙事的视角 |
第一节 大时代里的小人物 |
第二节 围城里的异乡人 |
第三节 日常生活的芯子 |
第三章 王安忆上海叙事的精神 |
第一节 柔弱与坚强 |
第二节 失落与寻找 |
第三节 浪漫与现实 |
第四章 王安忆上海叙事的特点 |
第一节 纪实与虚构 |
第二节 日常与传奇 |
第三节 女性书写 |
结语:王安忆在上海叙事中的独特地位 |
一、上海叙事的旅程 |
二、上海叙事的双峰并峙:张爱玲与王安忆 |
三、上海叙事中不可替代的王安忆 |
参考书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张爱玲小说艺术语言创造的图式化外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艺术语言创造内视可观的都市 |
第一节 都市时空风景图 |
第二节 都市家居日常图 |
第三节 都市人生生存图 |
第二章 艺术语言创造的感性外观的意象 |
第一节 凄艳的色彩感 |
第二节 苍凉的雕塑感 |
第三节 流动的工笔图 |
第三章 艺术语言创造可转换的文艺图式 |
第一节 符号化的图像再现 |
第二节 直觉性的物性言说 |
第三节 视觉化的审美价值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探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女奴”群象 |
二、反权威的“新女性” |
三、独立人格投射的女性载体 |
结语: |
四、高压下的病变与疯狂——张爱玲女性形象塑造心理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荆棘林里的红白玫瑰——管窥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畸变[J]. 黎莹婧. 名作欣赏, 2020(36)
- [2]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的女性小说比较研究[D]. AYE AYE KHAING. 湖北大学, 2020(02)
- [3]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黄金. 浙江大学, 2020(07)
- [4]田纳西·威廉斯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1963-2018)[D]. 高鲜花.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5]人性世相的探索与言说 ——严歌苓小说文体研究[D]. 钟海林.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6]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中的疾病书写[D]. 刘丽娟. 贵州师范大学, 2017(02)
- [7]反讽的魅力—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小说研究[D]. 陈蘅瑾.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8]王安忆的上海叙事研究[D]. 黄蓓. 上海大学, 2016(12)
- [9]张爱玲小说艺术语言创造的图式化外观[D]. 黄慧慧. 辽宁师范大学, 2015(07)
- [10]探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J]. 樊思雨. 青年文学家,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