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协议及其接口实现

USB协议及其接口实现

一、USB协议及其接口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王周[1](2020)在《无晶振USB2.0 PHY层数据控制模块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USB通用串行总线作为一种标准高速串行总线接口,其极高的数据传输速度,能满足许多高速数据传输的应用环境需求,而且因其兼有供电简单、连接方式灵活、兼容性好、支持热插拔等优点,现已成为各类数据传输系统所使用的标准扩展接口和必备接口之一。USB2.0总线可以同时支持高速(480Mb/s)和全速(12Mb/s)以及低速(15Mb/s)的数据通信。高速应用于数码相机等,全速应用于音频传输等,低速应用于异步传输如鼠标等。本文着手于项目的需求,根据USB2.0协议、USB总线体系架构、数据流类型、UTMI(USB Transceiver Macrocell Interface)接口规范、数据传输的模式,针对无晶振USB2.0 PHY层数据控制模块,详细了解确定各个模块的功能,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对无晶振电路的频率校准,工作模式的切换,数据的发送、接收状态机,数据流缓冲处理,数据的NRZI编码、解码机制,bit-stuff位填充、去填充,串并转换,SYNC(Synchronization Code)与EOP(End of Packet)信号的填补与去除,时钟数据恢复(CDR,Clock Data Recovery)和数据检测等模块做了详细的分析设计,基于对协议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做出验证。论文设计的接收端16相位过采样CDR,由数据采样、缓冲同步、边沿检测、判决、数据选择模块五部分构成。通过锁相环PLL模块输出的16相位等间隔多相位时钟对接收到的串行数据进行连续采样,存放在两组16位寄存器中,将两寄存器数据相应位进行异或完成边沿检测,相对边沿位置向后移动半个周期的相位位置为数据可靠采样点,该点相位时钟采样的数据作为数据输出。有效避免了收发器两端存在频率偏差的条件下,累计采样数据会出错的问题。特点是容忍的频率偏差范围更大,调整的相位精度更高,避免了高频16相位时钟切换时的毛刺问题,改善传输误码率。设计方法算法结构简单、时序压力小、能满足更多的工艺环境需求。其中USB2.0无晶振时钟校准电路设计,采用了预处理思想,对SOF(Start of Frame)包内同步码SYNC进行预校准,提前了校准的时间点,将频率偏差缩小在一个较小范围内,同时计算SYNC信号码单比特脉冲计数值,保留其余数部分信息,使用补偿思想对帧起始SOF包进行全采样,准确、快速、高效。确定各模式下逻辑设计方案,采用Verilog-HDL硬件描述语言,完成各个模块的RTL级(寄存器传输级)设计,使用Synopsys公司仿真综合工具,利用成熟验证环境进行功能仿真验证,并独立设计逻辑综合和进行静态时序分析,最终成功验证设计的功能完整和可靠性。

王星岳[2](2018)在《通信SoC芯片USB2.0 OTG接口验证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集成电路工艺水平的大幅度提升,IC的设计迎来了一次大的变革,进入了片上系统(SoC)时代。SoC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就是设计IP核。在IP核复杂度越来越高的今天,IP核的验证也具有越来越大的重要性,一个IP核的成功研发也就越来越离不开验证的完备性。根据一个已有的IP核,如何选择快速高效的验证方法,如何搭建一个适合该IP核的验证平台,是一个很有研究意义的课题。在便携式设备的广泛使用的前提下,基于AHB接口和UTMI+等接口PHY的USB2.0 OTG IP核,能够在便携式USB设备上使用可以转换主机设备角色的USB2.0OTG IP核。论文主要针对USB2.0 OTG IP的系统级验证,通过分析AHB总线协议,提出AHB端的验证划分和验证方案。然后通过分析USB2.0协议、OTG协议和USB2.0OTG IP各模块的功能,制定出对于USB2.0 OTG的验证方案。最后,通过研究UTMI+PHY功能,制定出USB PHY的验证集。论文通过对以上协议的研究和对待验证IP的分析,搭建系统级验证平台。根据验证方案,通过NC-Sim仿真工具,编写验证测试向量,采用软硬件协同验证技术对IP进行系统级验证,分析仿真结果是否符合要求。对仿真结果分析可以看出本论文对于USB的验证所涉及的寄存器读写、基本传输和错误中断处理,在低速/全速/高速不同速度模式下都能进行正确的数据传输和错误情况报告,使挂接在SoC上的USB能够正常高效工作,并能识别多种USB设备。

谷士鹏,王锦,连强强[3](2017)在《一种USB-RS232高速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为了充分利用USB接口的技术优势,在分析了几种设计方案的优缺点之后,采用专用的USB-RS232双向转换器FT2232D,通过对FT2232D进行配置和外围硬件电路的设计,并完成驱动程序的加载,成功实现USB-RS232高速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最后,对该系统进行了系统测试,结果标明该系统数据传输稳定可靠,可以实现对传统设备的升级换代。

史长涛[4](2017)在《票据多光谱图像采集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金融票据是办理银行业务的重要凭证,应用中有鉴伪和存档的需求。传统业务方式中,采用人工鉴伪、纸质存档,费时费力且效率不高。随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的金融票据处理是大势所趋。在银行业务的办理过程中,采集票据的多光谱图像,不仅可以用于对票据的真伪进行鉴别,还实现了票据的数字化存档,提高金融机构的工作效率。本文基于Altera公司的FPGA,设计开发了一套票据多光谱图像采集硬件模块。首先,论文设计了票据多光谱图像采集系统的硬件方案,在该方案中使用FPGA实现对CIS(Contact Image Sensor)传感器、SDRAM以及USB芯片的控制,PC机通过USB接口从采集模块读取票据的多光谱图像;其次,根据硬件方案完成了硬件原理图设计及PCB设计,其中包括了数据采集、缓存及USB传输几个组成部分,PCB布线中重点解决了SDRAM数据可靠传输的问题;然后,研究了USB2.0接口芯片的工作原理,对该控制器的固件程序进行开发,实现USB数据传输;最后,与相应的PC机上位机软件配合,对票据多光谱图像采集硬件模块进行联调,对硬件模块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评估。测试表明,本文所设计的票据多光谱图像采集硬件模块电源纹波及信号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工作稳定,可连续采集票据的红外、紫外及白光的多光谱图像。图像采集速度、图像质量满足金融机构对票据图像采集、鉴伪和电子存档的应用要求。

王鑫[5](2013)在《USB2.0转千兆以太网接口设计》文中认为互联网IT产业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后PC时代,包括嵌入式设备和新一代PC在内的电子产品都不断的向小型化、智能化、便捷化和网络化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各种电子产品和终端设备通过网络连接的需求性和可能性也越来越大。目前以太网是网络连接与数据传输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技术,并且逐渐从快速以太网向千兆以太网技术过渡,不仅是桌面网络的主导者,而且还成为了局域网连接中的主干网络。在个人PC和嵌入式设备等电子产品中,USB接口凭借着低成本、低功耗、高可靠性以及即插即用等特点已经成为这些电子产品的主流接口,然而大部分嵌入式设备虽然具有USB接口,但没有以太网接口,因此这些电子产品如果想接入以太网进行数据共享与信息传输,那么就需要USB转以太网的设备来进行不同接口的转换,并且保证数据的转换速率,最终达到接入以太网的目的。本文设计的USB2.0转千兆以太网接口系统就是为了解决那些只有USB接口的电子设备期望接入以太网的迫切需求。本文采用亚信电子(ASIX)推出的AX88178A作为系统的主控芯片,搭配了AT93C66作为EEPROM,使用USB总线进行供电,最终在四层PCB电路板上实现USB2.0与千兆以太网数据的相互转换。在后期系统测试阶段,采用Ganymede Software公司推出的Chariot进行网络带宽的测试,也就是测量数据从USB2.0接口转换到千兆以太网接口的传输速度。在测量中使用两台配置有千兆以太网网卡的PC,并且设立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测量了对照组和实验组数据传输的单向带宽和双向带宽。在测量的时候使用了数据量的小包和大包测量,最后验证了大包测量的正确性,为了减小误差,测量时使用平均测量法,最后将所有带宽进行叠加,然后测得系统的总带宽。从最后的测量结果来看,本文设计的USB2.0转千兆以太网接口性能良好,数据传输稳定,达到了设计的预期目标,并且为系统升级换代到后续的USB3.0和万兆以太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戴丽莉[6](2011)在《基于ARM的嵌入式USB主机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USB作为一种总线接口技术,如今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领域,一些嵌入式系统中,人们也希望USB设备能够出现,可以用于扩展海量存储能力。但是在通用的USB拓扑结构中,USB设备无法脱离PC主机而存在。本文针对USB设备应用的局限性,对USB主机系统进行分析并做出设计规划,然后确定不同于主机电脑的嵌入式USB主机所需的软硬件条件及设计思路。此外考虑到U盘应用的普遍性,以其为USB设备,设计并实现了通过CH376接口芯片可与U盘通信的嵌入式USB主机系统模块。此模块实现了USB主机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使嵌入式设备无需计算机也可直接与传统的USB外设进行通信。在方案中嵌入式系统的核心MCU选用的是广泛应用且利于调试的STM32F103,进而设计和验证了整个模块。软件系统的设计采用的是任务调度机制,设计了一套API,提高了整个模块的通用性,使其易于移植到处理器不同的嵌入式系统中,也间接的提高了存储容量,可应用在不同的场合。根据本文提出的方法,即可实现USB主机系统的构建,对嵌入式USB主机的开发,使USB的应用脱离计算机具有普遍意义。

方旭[7](2010)在《基于STM32处理器的两种USB通信方法的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解析USB通信协议及其CDC(Communications Device Class)USB标准设备类,在意法半导体推出的基于ARM公司的Cortex-M架构设计的STM32处理器上设计了一套基于CDC标准设备类的USB通信协议,然后在PC主机上利用微软提供的usbser.sys驱动程序,自己编写了一个stmcdc.inf文件,实现了STM32处理器和PC主机的基于CDC标准设备类的通信。随后又在STM32处理器上设计了一个基于自己通信特点的半双工bulk通信,在PC主机上开发了一个Windows驱动程序dwusb.sys,并编写了一个dwusb.inf文件,最终实现了基于自己通信特点的USB通信协议的实现。

梁伟,王建华,陈建泗[8](2010)在《即插即用的个人信息安全设备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针对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根据USB接口即插即用的特性,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USB接口的个人信息安全设备。给出了该设备所涉及的硬件设计和固件设计方法,并对主机的驱动程序进行了设计开发。实践表明,这种USB接口的个人信息安全设备具有成本低、体积小、数据量大、速度快、使用方便和安全性高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李改海[9](2010)在《基于嵌入式的舞台灯光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灯光控制系统是演艺工程技术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也是各类演出(展示)所必备的、最重要的设备系统之一。由于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为灯光系统的控制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传统的模拟调光技术由于其抗干扰能力差、精度不高以及控制信号不便于存储等固有缺陷,在很多场合下不能满足需求,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被全数字调光技术所替代。全数字调光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灯光控制的现状,提出以台式或便携式计算机为操作平台的灯光辅助设计软件和相应输入输出信号接口附件代替传统的灯光控制台,这种新型系统因为具有使用便携、灵活、效果直观和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日益得到广大调光师的喜爱,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该系统的可开发网络功能远远强于真实调光台。相信随着网络灯光控制时代的来临,将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有研究分析DMX512、USB、CAN协议,USB-DMX512适配器、DMX512/CAN网桥的硬件设计,适配器的硬件协议转换功能的实现主要采用Atmel公司的单片机AT89C52、USB控制芯片CH375和总线驱动器芯片SN75176组成;网桥的实现主要采用Atmel公司的单片机AT89C52、Philips公司的CAN控制器SJA1000和CAN收发器TJA1050组成。协议规范采用USB1.1和CAN 2.0B。固件程序采用KEILC51标准C编译器开发,整个程序采用前后台中断循环结构,后台中断服务程序(ISR)和前台主程序循环之间的数据交换通过事件标志和数据缓冲区来实现。针对系统应用软件对适配器的访问要求,参照其硬件平台结构和固件功能,设计开发了设备基于WDM(Windows Driver Model)模式的即插即用驱动程序。介绍了驱动程序的工作原理,给出了驱动程序结构以及开发配置范例,详细探讨了驱动程序实现即插即用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最后针对适配器以及驱动程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设计开发了测试应用程序和灯光编辑控制应用程序。

赵鹏[10](2010)在《小型光谱仪数字化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光谱仪器是光谱学和光谱技术中最基本的分析仪器之一,从牛顿开创光谱学至今,光谱仪器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光谱技术的应用覆盖了医学、化学、地质、物理和天文学等几乎所有的科学领域。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军事应用分析、环境检测等方面的发展,对小型化、轻量化的设备有了更高的需求。仪器的智能化、微小型化、集成化以及芯片化成为发展趋势。小型光谱仪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灵活性高以及价格低等优点,其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成为当前光谱仪器研制的热点。本文在回顾光谱仪器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光谱仪器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从光谱仪器的基本原理入手,介绍了光谱仪器以及平面衍射光栅分光系统的基本特性。主要工作包括一下三个方面:1.通过对光谱仪各组成部分的分析和对比,选择并设计了结构紧凑的艾伯特平面光栅光路系统作为光谱仪的分光系统。2.针对本光谱仪设计了基于USB2.0的线阵CCD光谱信号采集系统。光谱通过CCD转化为电信号,经AD转换后存入FIFO,最后经由USB传入主机。3.采用CPLD作为主控芯片为AD、CCD和FIFO提供驱动信号并协调其工作时序,同时控制激发光源开关并为分光系统电机提供驱动信号。获得光谱数据采集、数据上传等关键技术,从而为光谱仪小型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二、USB协议及其接口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USB协议及其接口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无晶振USB2.0 PHY层数据控制模块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USB2.0产生进程与发展
    0.2 USB国内外研究进展
    0.3 论文背景
    0.4 课题研究的基础和目标
    0.5 论文设计的组织架构
第1章 协议与系统原理
    1.1 USB2.0规范的系统结构
        1.1.1 系统描述
        1.1.2 物理特性
        1.1.3 拓扑结构
        1.1.4 应用分类
        1.1.5 优势特征
    1.2 USB2.0数据通信协议
        1.2.1 设备端点
        1.2.2 通道
        1.2.3 数据流介绍
        1.2.4 数据链路结构
        1.2.5 帧和微帧结构
        1.2.6 传输类型
        1.2.7 数据通信过程
        1.2.8 握手交互
    1.3 无晶振USB2.0设备协议
        1.3.1 无晶振设备需求
        1.3.2 时钟精度
        1.3.3 同步包格式
        1.3.4 时间同步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无晶振USB2.0层间结构与接口
    2.1 宏单元在系统中所处位置
    2.2 数据控制模块简介
    2.3 接口描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无晶振USB2.0 PHY层数据控制模块设计
    3.1 工作原理
    3.2 无晶振USB2.0 PHY层数据控制模块逻辑设计
        3.2.1 模式切换
        3.2.2 时钟需求
        3.2.3 分频模块
        3.2.4 接收状态机逻辑
        3.2.5 发送状态机逻辑
        3.2.6 数据缓存串并转换逻辑
        3.2.7 比特填充与去除过程
        3.2.8 NRZI编码与解码过程
        3.2.9 弹性缓冲
        3.2.10 数据时钟恢复
    3.3 无晶振模块逻辑设计
        3.3.1 模块框图
        3.3.2 数据检测流程
        3.3.3 CRC验证
        3.3.4 时钟校准参数
        3.3.5 新型时钟校准方法的优势
    3.4 Verilog描述语言
    3.5 设计使用工具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果分析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与进一步工作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2)通信SoC芯片USB2.0 OTG接口验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USB2.0 OTG技术
    1.2 USB2.0 OTG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1.3.1 论文主要内容
        1.3.2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协议
    2.1 USB2.0 及OTG协议
        2.1.1 USB 2.0 电气规范
        2.1.2 USB体系结构与数据结构
        2.1.3 OTG协议
    2.2 AMBA总线规范
        2.2.1 AHB总线结构
        2.2.2 AHB信号描述
        2.2.3 AHB读写时序
    2.3 UTMI+接口协议
        2.3.1 UTMI+协议
        2.3.2 UTMI+信号
        2.3.3 UTMI+时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验证平台设计
    3.1 USB2.0 OTG IP外部接口
    3.2 USB2.0 OTG IP核结构
    3.3 验证流程
    3.4 搭建验证环境
        3.4.1 验证环境文件组成
        3.4.2 验证环境平台搭建
    3.5 验证用例提取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验证结果及分析
    4.1 AHB端验证分析
        4.1.1 AHB Slave端寄存器复位和读写验证
        4.1.2 AHB Master端突发传输验证
    4.2 IP核端验证分析
        4.2.1 高速握手验证分析
        4.2.2 数据流分析
    4.3 基本传输验证分析
        4.3.1 控制传输验证
        4.3.2 SOF验证
        4.3.3 高速批量传输验证
        4.3.4 重发操作验证
    4.4 中断情况验证
        4.4.1 STALL握手
        4.4.2 NYET握手
        4.4.3 TIMEOUT验证
    4.5 OTG功能验证
        4.5.1 SRP功能验证
        4.5.2 HNP功能验证
    4.6 挂起与恢复功能验证
    4.7 FPGA验证
        4.7.1 FPGA测试环境
        4.7.2 FPGA测试结果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一种USB-RS232高速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案选择
2 系统方案设计
    2.1 FT2232D芯片简介
    2.2 硬件电路设计
    2.3 驱动程序
3 性能测试
4 结论

(4)票据多光谱图像采集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相关研究概述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2 票据多光谱图像采集系统硬件模块总体方案
    2.1 硬件模块功能需求分析
    2.2 硬件模块总体方案
    2.3 本图像采集模块难点
    2.4 主要元器件介绍
    2.5 本章小结
3 系统硬件原理研发与实现
    3.1 FPGA模块开发
    3.2 USB2.0模块开发
    3.3 电源模块开发
    3.4 印刷电路板开发
    3.5 本章小结
4 USB接口控制器固件程序设计
    4.1 USB芯片工作方式
    4.2 USB芯片固件开发平台
    4.3 USB固件程序需求分析
    4.4 USB固件框架分析
    4.5 USB固件实现
    4.6 本章小结
5 票据多光谱图像采集硬件模块测试
    5.1 板级功能测试
    5.2 票据图像采集仪测试
    5.3 本章小节
6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USB2.0转千兆以太网接口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USB接口的研究现状
    1.3 以太网的发展现状
    1.4 USB转以太网接口研究现状
    1.5 论文的组织安排
第二章 USB技术协议
    2.1 USB出现和发展
    2.2 USB的特点
        2.2.1 即插即用特性(Plug and Play)
        2.2.2 软硬件的支持
        2.2.3 可供选择的速度模式
        2.2.4 优良的总线拓扑结构
        2.2.5 标准化的硬件结构以及低功耗
        2.2.6 低成本
    2.3 USB系统介绍
        2.3.1 基于PC平台的USB系统
        2.3.2 USB总线拓扑结构
        2.3.3 USB软硬件系统
    2.4 USB通信流
    2.5 USB数据通信协议
        2.5.1 USB中的域
        2.5.2 USB中的包
    2.6 USB数据传输类型
        2.6.1 中断传输
        2.6.2 控制传输
        2.6.3 批量传输
        2.6.4 同步传输
    2.7 USB设备框架
第三章 以太网协议
    3.1 千兆以太网主要特点
    3.2 千兆以太网体系结构
    3.3 常见以太网网络接口
第四章 硬件系统设计
    4.1 接口电路设计方案
        4.1.1 两侧分析法
        4.1.2 软硬结合法
    4.2 USB2.0转千兆以太网接口的设计要求
    4.3 硬件芯片选择
        4.3.1 AX88178A芯片介绍
        4.3.2 AX88178A芯片特性
        4.3.3 AX88178A内部框图
        4.3.4 AT93C66芯片介绍
    4.4 硬件电路设计
        4.4.1 电源模块
        4.4.2 USB2.0接口电路
        4.4.3 AT93C66电路
        4.4.4 AX88178A电路
        4.4.5 RJ45电路
        4.4.6 晶振电路
        4.4.7 元器件设计注意事项
        4.4.8 PCB设计注意事项
第五章 系统测试方案
    5.1 硬件调试
    5.2 软件调试
    5.3 AT93C66 EEPROM编程
    5.4 系统测试
        5.4.1 网络测试设备的介绍
        5.4.2 系统测试方案
        5.4.3 对照组测试方案
        5.4.4 实验组测试
        5.4.5 实验结果分析
        5.4.6 误差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引言
    6.2 总结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基于ARM的嵌入式USB主机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USB 主机系统解决方案
    1.4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第2章 嵌入式USB 主机系统分析及其规划
    2.1 USB 主机系统功能
    2.2 USB 主机系统结构
        2.2.1 USB 主机控制器
        2.2.2 USB 主控制器驱动程序
        2.2.3 USB 核心驱动程序
    2.3 嵌入式USB 主机系统规划
        2.3.1 嵌入式USB 主机硬件设计思路
        2.3.2 嵌入式USB 主机软件功能模块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嵌入式USB 主机系统硬件设计
    3.1 中央处理器和主机接口芯片选择
        3.1.1 中央处理器的选择
        3.1.2 主机接口芯片
    3.2 系统电路原理图
        3.2.1 硬件总体设计框图
        3.2.2 电源模块设计
        3.2.3 主控制器模块电路设计
        3.2.4 USB 下行端口设计
        3.2.5 LCD 及按键LED 显示电路
        3.2.6 串口通信模块
        3.2.7 外部存储器模块电路设计
        3.2.8 JTAG 测试口电路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嵌入式USB 主机系统软件设计
    4.1 本系统所用开发工具
    4.2 嵌入式USB 主机系统源文件清单
    4.3 主控制模块
    4.4 USB HOST 模块
        4.4.1 参数设置
        4.4.2 CH376 初始化
        4.4.3 CH376 与STM32F103 通讯程序设计
    4.5 应用程序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应用程序的仿真调试及实验结果
    5.1 应用程序仿真调试
    5.2 实验结果
    5.3 本章小结
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STM32处理器的两种USB通信方法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STM32处理器上USB协议设计与实现
    1.1 系统中定义源文件详细说明
        1.1.1 核心模块
        1.1.2 应用程序接口模块
    1.2 USB设备请求
2 PC主机上的USB协议设计与实现
    2.1 USB驱动程序软件流程设计
    2.2 在PC主机上用户层设计过程
3 设计总结

(8)即插即用的个人信息安全设备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硬件设计
2 CY7C63723固件设计
    2.1 主函数
    2.2 端点0控制传输
    2.3 端点1中断传输
    2.4 I2C读写函数
3 驱动开发设计
4 结束语

(9)基于嵌入式的舞台灯光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论文选题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水平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灯光控制系统概述
    2.1 DMX512 协议
        2.1.1 DMX512 信号格式
        2.1.2 信号的传输与设备连接
    2.2 USB 简介
        2.2.1 USB 的结构及传输方式
        2.2.2 USB 的优势
    2.3 CAN 总线协议简介
第三章 总体设计
    3.1 系统的组成
    3.2 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第四章 硬件设计
    4.1 开发工具简介
        4.1.1 PROTEL
        4.1.2 Keil C51
        4.1.3 PROTEUS
    4.2 适配器的硬件设计
        4.2.1 USB 总线接口模块硬件设计
        4.2.2 DMX512 接口模块硬件设计
    4.3 网桥的硬件设计
        4.3.1 CAN 总线接口模块的硬件设计
        4.3.2 网桥工作模式的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软件设计
    5.1 固件程序设计
        5.1.1 适配器固件设计
        5.1.2 网桥固件设计
    5.2 USB 驱动程序设计
        5.2.1 驱动程序功能
        5.2.2 USB 设备驱动程序开发工具
        5.2.3 USB 设备驱动程序框架的开发
    5.3 应用程序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验测试
    6.1 驱动程序的安装
    6.2 通信测试分析
    6.3 应用测试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10)小型光谱仪数字化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光谱仪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1.2 国内外小型光谱仪的发展及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3.2 本文的目的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光栅色散型发射光谱仪器
    2.1 光谱仪器的基本特性
    2.2 平面衍射光栅的分光原理及基本特性
        2.2.1 平面衍射光栅的分光原理
        2.2.2 平面衍射光栅的基本特性
    2.3 色散型光谱仪基本结构
        2.3.1 激发光源
        2.3.2 分光系统
        2.3.3 检测系统
    2.4 光谱仪整体结构和控制原理
    2.5 光谱仪采集系统开发环境
    2.6 本章小结
3 CCD信号捕获和AD转换
    3.1 CCD技术及线阵CCD TCD1501
        3.1.1 CCD技术及成像原理
        3.1.2 TCD1501线阵CCD工作原理和应用
    3.2 模数转换技术和AD9243AS
        3.2.1 模数转换技术
        3.2.2 AD9243AS应用开发
    3.3 CCD和模数转换电路
        3.3.1 TCD1501电路设计
        3.3.2 AD9243电路设计
        3.3.3 FIFO电路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USB接口软硬件开发
    4.1 USB协议和FX2LP芯片
        4.1.1 USB特点
        4.1.2 USB通信流
        4.1.3 USB数据格式和传输类型
        4.1.4 USB设备的枚举和FX2LP的重枚举
        4.1.5 EZ-USB FX2LP系列芯片
    4.2 采用GPIF模式的硬件设计
        4.2.1 USB接口电路
        4.2.2 采集板电源设计
        4.2.3 EEPROM和外部晶振电路
        4.2.4 GPIF模式的数据和控制信号接口连接
        4.2.5 68013A芯片其余引脚分配
    4.3 固件程序开发
        4.3.1 固件程序结构框架
        4.3.2 框架程序Main.c
        4.3.3 function.c文件编程
        4.3.4 描述符文件dscr.a51
        4.3.5 gpif.c文件编制
    4.4 驱动程序
    4.5 本章小结
5 CPLD时序控制
    5.1 CPLD概述
        5.1.1 CPLD简介
        5.1.2 硬件及开发环境
        5.1.3 采集板中CPLD控制流程
    5.2 VHDL编程
        5.2.1 VHDL简介
        5.2.2 分频函数设计
        5.2.3 信号延迟函数设计
    5.3 CCD驱动时序设计
        5.3.1 驱动信号分析设计
        5.3.2 CCD驱动时序仿真结果
    5.4 AD转换和FIFO写时序
        5.4.1 时序分析
        5.4.2 仿真结果
    5.5 驱动步进电机
        5.5.1 步进电机驱动时序分析
        5.5.2 步进电机驱动时序CPLD实现
    5.6 本章小结
6 上位机软件设计
    6.1 控制软件与采集板连接
        6.1.1 打开USB设备
        6.1.2 读取设备信息
    6.2 发送控制命令
        6.2.1 开始采集
        6.2.2 停止采集
    6.3 光谱数据的接收和处理
        6.3.1 接收数据
        6.3.2 数据的显示和保持
    6.4 操作界面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和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8 参考文献
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 致谢

四、USB协议及其接口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无晶振USB2.0 PHY层数据控制模块设计与实现[D]. 王周. 辽宁大学, 2020(01)
  • [2]通信SoC芯片USB2.0 OTG接口验证技术研究[D]. 王星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02)
  • [3]一种USB-RS232高速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谷士鹏,王锦,连强强. 电子设计工程, 2017(10)
  • [4]票据多光谱图像采集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D]. 史长涛.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3)
  • [5]USB2.0转千兆以太网接口设计[D]. 王鑫.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13(06)
  • [6]基于ARM的嵌入式USB主机系统的研究[D]. 戴丽莉.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1(05)
  • [7]基于STM32处理器的两种USB通信方法的实现[J]. 方旭. 科技信息, 2010(21)
  • [8]即插即用的个人信息安全设备的设计与实现[J]. 梁伟,王建华,陈建泗. 自动化仪表, 2010(06)
  • [9]基于嵌入式的舞台灯光控制系统研究[D]. 李改海. 大庆石油学院, 2010(05)
  • [10]小型光谱仪数字化基础研究[D]. 赵鹏. 天津科技大学, 2010(01)

标签:;  ;  ;  ;  ;  

USB协议及其接口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