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时间”从何而来(论文文献综述)
张梅[1](2020)在《寻找时间的真相》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间是什么?没有人问我,我很清楚;有人问我,我便茫然不知了。”面对时间,古希腊哲学家奥古斯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时间是什么,你也感到困惑吗?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李孝辉研究员撰写的青少年科普读物《时间的真相》或许可以帮你解惑。近日,《时间的真相》由安?
赵衍[2](2020)在《印度疫情失控:民众在为失职的政府买单》文中指出截至北京时间2020年9月27日晚10点,印度新冠肺炎累积确诊病例超过600万例,单日确诊新增96万多例,仅次于美国(728万),成为世界第二大"病毒中心"。8月以来,印度疫情以平均每十天新增一百万确诊病例的速度位居世界前列。密歇根大学生物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教授布拉马尔·慕克吉提出了有关新冠肺炎的确诊预估模型,根据她的预测,印度确诊病例恐已超过1亿例。这种失控从何而来?在疫情"黑天鹅"的刺激下,印度对内和对外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木粲成[3](2020)在《实践中的时间 ——方南苗族多样时计与时间性的民族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间是人类在生活中必须倚赖的基本观念之一。人类的实践既建构着时间,也展开于时间中,受时间形塑。时间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时计与时间性。时计是人类在人与人、人与物的互动中习得或创造而成的各式各样用于标定过去、现在、未来的手段。时间性则是由回忆、感知、预期三种机能触发的统一于当下的过去、现在、未来意识。时计既展开于时间性中也影响人们的时间性,时间性既化育时计也受时计牵动。时计与时间性统一于时间实践。时间实践与社会文化互构。不同社会文化群体的时间实践会所有不同,同一社会文化群体内部的时间实践也会因社会身份与实践场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本文是一项以时间为中心论题,以聚居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清水江中上游两岸的苗族方南支系为考察对象的民族志。通过考察方南苗族的基本时间概念,时计类型,不同社会角色的时间实践方式,不同社会场景的时间特点,以及不同社会角色在不同场景之中时间交叠、时间冲突、时间协调的具体过程,本文既从方南苗族的社会文化生活来理解时间,也以时间为核心论题来呈现方南苗族的社会文化生活。本文依照如下框架展开。第一章系统梳理了百余年来社会文化人类学时间研究的主要脉络,明确随之形成的主要问题、概念、理论、方法,确认当前社会文化人类学时间研究的主要趋势为探究多样场景中不同行动者在实践中牵涉的多样时计、时间性及其相互关系,并强调,本文涉及的时计主要是方南苗族在生活中频繁使用且与其社会制度与文化观念具有密切关联的时间参照,并将对时间性的呈现锁定在方南苗族运用时计而展开的具体实践之中。第二章,从生态人文区位、生计方式、亲属制度、社会组织、信仰观念等层面勾勒方南苗族的社会文化概况,强调方南苗族的核心社会理想是在祖先、神灵护佑下,维系家户、宗族、村落团结,建设跨家户、跨宗族、跨村落交换,实现并延续物与人的丰产。第三章,概要呈现方南苗族的基本时间概念,时间起源论,主要时计类型,各类时计的内容、来历、功能、意义,不同时计掌握程度与运用状况的社会差别,多样时计划分的各级时间单位及其内部多样性,彰显方南苗族的时计愈发数值化、便携化的代际趋势。接下来,以多个民族志个案剖析嵌合着时计与时间性的时间实践过程,讨论方南苗族时间实践的社会差别与场景特征,呼应方南苗族社会文化图景与多样时计概貌。第四章讨论生计场景中的多样时计与时间性,呈现由基本社会分工带来的老年男性、中青年男性、妇女、儿童的时间实践之别及其交叠、冲突、协调,其中可见中青年男性的市场经济时间如何强势于老年男性的务农时间,在校儿童的国民教育时间如何强势于妇女的家务时间,体现出生计时间的可变性。第五章讨论仪式化场景中的多样时计与时间性,一类为仪礼时间,以一个葬礼为例,呈现仪礼时间的突发阈限性与宗教专家的时间权威;另一类为节庆时间,以三个节庆为例,呈现方南苗族节庆的时间特点,突出本地节庆时间的固定阈限性与集体惯习的时间效力;两类时间共同体现仪式化时间的固定性。第六章,以龙舟节这一既与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又具备高度仪式化特征的大型区域性丰产节庆为个案,呈现方南苗族的生计时间、仪式化时间,家户时间、村落时间,以及不同社会角色的时间,通过一系列协调混溶到趋于一致的区域时间之中的具体过程,其中不仅分析了龙舟节时间之区域性、周期性与复杂性的由来,也呈现了村民集体议定的出龙之时的强制力,村领导的时间纪律监督权威,以及宗教专家的时间权威,并强调,这种足以将多样时间实践混溶为一的根本动因,乃是方南苗族希望在祖先与神灵的护佑下,维系秩序稳定,延续两种丰产的社会文化理想。
冯思雨[4](2020)在《基于海外媒体视角探析冬奥会对主办国国家形象的影响 ——以《人民日报》对平昌冬奥会的报道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社会进程的发展和体育运动的普及,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传播对主办国国家形象的影响逐渐得以体现。在这一背景下,本研究从传媒角度出发,通过内容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对《人民日报》在纸质版、微博两端发布的平昌冬奥会相关报道进行分析,旨在以“海外媒体”视角了解其在平昌冬奥会传播工作中的报道倾向,探明相关事件传播对主办国国家形象的影响,进而得出我国通过北京冬奥会传播良好国家形象的传播启示,为国际社会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感受中国发展、领略中国体育风采提供有效途径。在研究过程中,笔者通过对146例《人民日报》(纸质版)平昌冬奥会相关报道和51例“人民日报”新浪微博客户端相关博文进行传播内容、情感、方式等属性的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人民日报》新旧媒体两端报道内容均具有一定多样性,但仍主要聚焦在我国运动员相关信息的传播上;二是争议判罚事件在冬奥会“聚光灯”下的影响可随舆论发酵迅速扩大,保证赛事公平公正举办、提前具备危机意识与事后积极回应是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必要手段;三是《人民日报》两端对“朝韩联队”相关事件的关注度较高,发表多篇报道,向受众塑造了主办国韩国热爱和平、开放包容的形象;四是《人民日报》曾对主办地文化、发展、旅游等内容进行传播,促进了我国民众对主办地的了解和对韩国国家形象的感知;五是开闭幕式表演往往涉及主办地风土人情、发展成果,《人民日报》两端对此类内容的报道给受众提供了感受现场气氛的渠道,有效促进受众全方位感受冬奥、感受冰雪、感悟韩国文化;六是奥运圣火传递的过程是逐步积累受众关注度的过程,传递路线的设计往往极具地区文化、发展代表性,但《人民日报》对此内容的关注度较低,仅对我国一名残疾人运动员担任平昌冬奥会火炬手这一事件进行了相关报道;七是《人民日报》两端对平昌冬奥会的联动报道融合了多种传播形式,使受众多角度、多层次了解韩国国家形象.最后,根据以上结论,笔者提出,我国作为冬奥会主办国除了确保赛事公平公正进行之外,还应开辟赛事仲裁机构网上发声平台及时向公众传递争议事件处理进展、提前启动周期性新闻工作通气会促进资讯有效传播、国内外传媒平台联动促进我国冰雪产业发展、结合传统节日风俗使冬奥会传播更具中国特色、为圣火传递加入国际化元素促使国外媒体关注、依托互联网社交平台创建多个话题标签增强传播效率,以期我国通过北京冬奥会相关策划报道正向传播我国国家形象,引导舆论健康发展,进而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增强国际话语权。
李昊天[5](2019)在《后方法理论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文中指出教师实践性知识是与理论性知识相对的一种重要知识类别,是在主客观因素共同影响下,教师在反思性教学实践过程中实际使用以指导教学决策的动态知识体系。如若说理论性知识用于武装教师的头脑,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则对教师在具体或特定情境中的行动起指引作用。教学的实践属性要求教师在具备一定的理论性知识的同时,还拥有相应的实践性知识。由于理论性知识无法直接复制到实际教学情境中,相关研究也证明职前教师所学教学理论与资深教师实际教学经验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且新手教师将所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常出现“现实冲击”现象。因此,支撑教师教学实践的实际上是融合了其个人价值观、教学信念、过往教学及生活经验的实践性知识。该知识影响教师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的同时,还支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有助于教师在具体教学情境中进行专业判断后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正是意识到教师实践性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师知识相关研究从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外部传授过程转为教师个体内部认知结构研究,并从显性的学科理论性知识转向隐性的实践性知识研究上。目前,实践性知识在教师教学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知识基础以及教学行为背后真正的主宰,也是教师进行行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它对教育实践的改进和整体教育学的繁荣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后方法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刺激回忆、绘制概念图、深度访谈、叙事研究等质性研究方法,探寻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内容构成共性特征,探究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阶段性特征,探讨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个人来源及外在来源,进而提出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动态生成机制。本文试图解答以下问题:各职业发展阶段对外汉语教师在实践性知识内容构成上有何共性特征及阶段性特征?在知识结构上有何异同?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从何而来?生成机制如何?全文共分七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论述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在对研究核心概念进行严格界定的基础上,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阐释本文理论基础。第二章为研究设计。首先展示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随后对本文所实施的刺激回忆、绘制概念图、深度访谈、教育叙事等研究设计的过程及方法进行如实、详尽的介绍与描述。第三章为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共性考察。本章按照阿卜杜拉哈菲兹(Abdelhafez)于2014年提出的教师实践性知识分类标准,选取八位处于不同职业发展阶段、具有典型性的教师作为样本开展研究。在一轮完整的教学周期(一学期)内,进行课堂观察共计48课时、刺激回忆24次(时长为45小时41分56秒)。经过科学转写与修改,获得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原始数据约17万字。在运用专家指导、第三方检测、成员检测等方式保证研究效度的情况下,对上述原始数据进行切分、归类与编码,共获得知识单位1943个,提炼出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本土概念共计51个,其中样本教师共性高级编码29个,非共性高级编码22个。随后,以阿卜杜拉哈菲兹(Abdelhafez)类属分析结论为分析框架,将共性高级编码划入关于教师自我、学生、课程、教学策略、教学媒介、教学环境等六类教师实践性知识中,并结合样本教师刺激回忆的内容,运用后方法教育理论作为理论支撑,对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共性内容构成进行详细解读与深入分析。第四章为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阶段性特征。本章以教师职业发展阶段为线,以教师刺激回忆内容为依据,结合八位样本教师分别绘制的实践性知识概念图,从知识内容及知识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不同职业发展阶段对外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群体特征。第五章为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来源。本章以“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来源”为主题,运用半结构性访谈的形式对八位样本教师分别进行深度访谈,访谈总时长达5小时31分4秒,获得采访录音转写文本约5.1万字。在此基础上,从个人来源及外在来源两个角度对对外汉语教师9种实践性知识来源进行分析,并对两类知识来源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与讨论。第六章为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机制。本章选取1名样本教师进行个案叙事研究,以职业发展阶段为纲,通过将其撰写的时间跨度长达10年的18篇教育叙事进行词云分析,对其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过程进行动态描述,尝试揭示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机制。第七章为结论,总结了主要研究发现,提出了研究的创新点与启示,并对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本文的结论主要包括:第一,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在内容构成上具有共性特征。在关于教师自我的知识上,对外汉语教师拥有较强的职业动机与责任感;个性心理及过往经历对其当下的教学有重要影响;丰富的生活及语言知识储备、一定的跨文化能力是对外汉语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在关于学生的知识上,对外汉语教师尊重各国学生带入汉语课堂的身份特征,重视对学生学习特点、学习状态的观察,并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关于课程的知识上,对外汉语教师可较为准确地把握各级各类汉语教学的目标及重点,关注课程间的关联,在课程呈现明显课型特征的同时,兼顾训练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在关于教学策略的知识上,对外汉语教师对词汇、语法的讲解重视句法、语义及语用“三个平面”的展示,并兼顾语音、汉字等其他语言要素教学;对教学内容分类处理,注重其实用性、渐进性与复现性;教学环节完整且稳定,讲求教学节奏,重视全员参与课堂活动,在积极实践启发式教学的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在关于教学媒介的知识上,对外汉语教师重视对教材的使用及对教学素材的补充,运用较为严格的标准选择教学资源,并综合运用板书与多媒体设备对语言知识进行合理呈现。在关于教学环境的知识上,对外汉语教师认为客观环境影响教学体验,并具备一定的非预期教学情境应对能力;他们将汉语课堂与中国社会生活建立密切联系,并将中国文化元素教学蕴于语言教学中。第二,使用“合理弹性空间”的概念概括各职业发展阶段对外汉语教师群体在实践性知识内容上的差异,指出:教师群体间知识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教学要素体察力与对学生的忽略空间、教学行为目标力与对标准的让步空间、教学过程贯通力与对资源的延展空间、教学示范呈现力与对自我的内控空间四个方面;知识结构方面,随着职业发展阶段的推进,不仅教师所绘概念节点数量、节点表述的专业化与精炼度有着明显提升,单一知识类别内部组织结构、层级划分亦更为复杂与优化,且各知识类别间逐渐打破独立封闭的状态,存在明显互动关系。第三,个人来源与外在来源均是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重要生成渠道,两大来源虽相互作用,但个人来源起决定性作用。在个人来源方面,过往经历是实践性知识的最稳定的来源,日常生活体验则实现了教师教学素材的积累;教师的个性心理为课堂打上了明显的个人“烙印”,自发性反思则是实践性知识更新与发展的推动力。在外在来源方面,合作共同体、教学观摩与培训对教师各类实践性知识的更新与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对外汉语教师对科(教)学研究活动、教学资源、行业与国家政策等三种来源的利用程度及范围较为有限。第四,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是一个包括观察与体会、外化与接收、实践与反思、生成与强化等四个阶段的循环发展、动态开放的过程。实践性知识经过感知与初构后并未停止,而是进入新一轮知识生成的循环与扩散。本文的创新之处包括:第一,以多名教授各级各类汉语课程样本教师通过刺激回忆呈现的大量一手实践性知识为依据,按照科学的知识类别划分标准,对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内容构成的共性特征进行了系统描述,形成了对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较为全面的认识;第二,以“合理弹性空间”概括并分析各职业发展阶段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容特征,创造性地运用样本教师所绘概念图,从结构上对教师实践性知识进行了立体化分析;第三,对对外汉语教师具有独特性的实践性知识个人来源与外在来源进行了全面展示,以动态的眼光看待知识生成过程,构建起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机制,为教师知识建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本文的研究价值在于:在理论上,拓宽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范围,深化了对外汉语教师知识领域学术研究,作为将后方法教育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结合的首次尝试,有效扩展了后方法教育理论的适用范围,也为更好地理解与解释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提供了理论支撑。现实上,实现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凝练与分享,有利于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及社会对对外汉语教师的了解。此外,本研究所用研究方法可为对外汉语教师师资培养模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思路。
黄龙[6](2017)在《移动时代网络新闻直播的现状与发展》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泛娱乐资讯直播平台内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的方法,对当前的网络新闻直播的现状和发展进行考察,旨在探讨当前网络新闻直播呈现的特点、规律、问题及发展方向。着力解决当前对网络新闻直播是否伪需求和是否存在发展前景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传统媒体、网络新媒体、如何做好网络新闻直播。网络新闻直播是随着直播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其不同于秀场直播、游戏直播,受限于新闻场景没有直接变现的渠道,在新闻管制和政策方面也有更加严格的要求,主流媒体的入局和直播市场的种种乱像都预示着网络新闻直播在未来信息传播、沟通上或有更多可以想象的未来。通过本文的研究,网络新闻直播让信息传递变“轻”,可以提升信息传递的效率、速度,强信息的网络新闻直播仍然是受众所需要的,目前的网络新闻直播仍需要各方积极参与,提升内容质量、规范直播秩序和环境,为下一代技术革命和信息传播生态做好准备。
殷允岭[7](2014)在《“雪龙号”纪实(二)》文中研究表明六、百年之梦在圣贤云集的东方——泱泱大中国,早就出现过"飞天"的梦想,牛郎织女,早做了先遣。《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先生,更是一个筋斗打到了南天之柱,以小解做了记号。虽然那事件之诠释矮化了悟空,将天柱讲为佛之一指,那也不过是作家弘扬佛教,尊崇佛法无边、法眼通天、天下之大,莫非佛土之哲学阐解。龙磐虎踞,傲视四方,大唐东土,难免有悟
晓田[8](2011)在《“北京时间”从何而来》文中研究说明同学们经常会在收音机里面听到播音员报时"嘀,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点整"。这个"北京时间"是怎么回事,它又是从哪里来的,如何报出呢?所谓"北京时间",是以我国的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东经120度)的时间为标准的时间。什么叫时区呢?同学们都知道地球是圆的,对吗?所以啊,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人们见到清晨第一缕阳
蒋巍[9](2010)在《世纪大冲撞——多难兴邦:撬动历史的杠杆》文中研究说明"灾难史和文明史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蒋巍用宏阔而敏锐的目光,扫视了自上世纪末到新世纪以来国内外诸多大灾大难以及由此引发的重大国家行动、社会事件、文化思潮,在深入广泛的"田野调查"和"时事观察"的基础上,向读者奉献出了这部"断代史"式的纪实文学作品,警示世人要居安思危,常怀忧患。
钟文[10](2005)在《科学与科学之外——关于《时间简史》》文中提出本文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书评或读后文章。作者凭借对霍金的名着《时间简史》的阐释和响应,在科学与哲学、宇宙与人类、学术与人生之间往复议论,而作者对于人类睿智的追求和对于科学家的思想活动,以及作者个人的性格与其中西合璧式的幽默,均获得一种良好的体现。
二、“北京时间”从何而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时间”从何而来(论文提纲范文)
(2)印度疫情失控:民众在为失职的政府买单(论文提纲范文)
束手无措的民众群像:从贫民窟到“宗教抗疫” |
失智的背后是失职 |
印度走向何方? |
(3)实践中的时间 ——方南苗族多样时计与时间性的民族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社会文化人类学时间研究回顾 |
一、涂尔干及其学派:时间作为社会观念 |
二、马林诺夫斯基:时间作为文化工具 |
三、延续与拓展:“异域化”的“他者”“时间观念” |
四、研究的转向:时间与行动者 |
五、人类学时间研究的专门化:认知、实践与象征 |
六、余论:21世纪的人类学时间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方南苗族社会文化概况 |
第一节 生态人文区位 |
第二节 社会文化概况 |
一、生计与分工 |
二、家庭与继嗣 |
三、宗族与拟亲 |
四、婚姻与交换 |
五、村寨与公职 |
六、信仰与膜拜 |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方南苗族的多样时计 |
第一节 基本时间概念 |
第二节 时间起源论 |
第三节 多样时计 |
一、天象与物候 |
二、历 |
三、钟表 |
小结 |
第四节 时间单位及其内部多样性 |
一、秒、分、时 |
二、日 |
三、场 |
四、月 |
五、季 |
六、节 |
七、年 |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生计场景中的多样时计与时间性 |
第一节 务农之时与务工之时 |
一、老年男性、稻作与节气 |
二、中青年男性、工资与工时 |
三、交叠、冲突与协调:中断的合耕 |
第二节 家务之时与课业之时 |
一、妇女、家务与“没空” |
二、儿童、课业与课时 |
三、交叠、冲突与协调:弃置的兼职 |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仪式化场景中的多样时计与时间性 |
第一节 仪礼之时 |
一、死亡:突发的阈限时间 |
二、择时:占时者的时间权威 |
三、下葬:追赶预占之时 |
小结 |
第二节 节庆之时 |
一、可挪的妇女节 |
二、不变的敬桥节 |
三、避不开的年关 |
小结 |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诸时混溶:一个龙舟节的案例 |
第一节 龙行区域之时 |
一、龙的周期性复活与区域联祭 |
二、水稻拔节孕穗期与夏旱频发时 |
三、节期轮流与区域格局 |
小结 |
第二节 村寨出龙之时 |
一、时机构成:村领导权威与村民荣誉感 |
二、连败与出龙时间纪律诞生 |
三、出龙:诸时归一 |
小结 |
本章总结 |
结论 |
一、方南苗族时间实践概观 |
二、社会文化人类学时间研究论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基于海外媒体视角探析冬奥会对主办国国家形象的影响 ——以《人民日报》对平昌冬奥会的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2.3 社会意义 |
1.3 研究的必要性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家形象 |
2.1.1 内涵 |
2.1.2 媒介塑造国家形象 |
2.1.3 新媒体传播与建构国家形象 |
2.1.4 误区与桎梏 |
2.2 大型体育赛事传播与建构国家形象 |
2.2.1 体育全球化与国家形象 |
2.2.2 体育赛事塑造国家形象的现实困境 |
2.3 议程设置与仪式设置 |
2.4 小结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结果与分析 |
4.1 纸质版《人民日报》关于平昌冬奥会的报道分析 |
4.1.1 文本简述 |
4.1.2 内容划分 |
4.1.3 版面设置 |
4.2 “人民日报”新浪微博客户端对平昌冬奥会的报道分析 |
4.2.1 微博内容与形式 |
4.2.2 话题主持与运营 |
4.2.3 网民关注度变化 |
4.3 报纸+微博:新老媒介“组合拳”巩固国媒舆论引导传播力 |
5.结论与启示 |
5.1 结论 |
5.2 关于北京冬奥会传播我国国家形象的启示 |
6.总结 |
7.致谢 |
8.参考文献 |
附录一.《人民日报》(纸质版)平昌冬奥会相关文本目录 |
附录二.《人民日报》新浪微博客户端平昌冬奥会相关报道文本 |
(5)后方法理论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1.4.1 研究综述 |
1.4.2 理论基础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总体安排 |
2.1.1 研究问题 |
2.1.2 研究思路 |
2.2 研究方法 |
2.2.1 刺激回忆法 |
2.2.2 概念图法 |
2.2.3 深度访谈法 |
2.2.4 叙事研究法 |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共性考察 |
3.1 关于教师自我的知识 |
3.1.1 职业动机与责任感 |
3.1.2 知识储备与跨文化能力 |
3.1.3 个性心理与课堂教学 |
3.1.4 过往经历与课堂教学 |
3.2 关于学生的知识 |
3.2.1 学生身份及学习背景 |
3.2.2 学习特点及学习状态 |
3.2.3 学生性格及师生关系 |
3.3 关于课程的知识 |
3.3.1 教学目标及安排重点 |
3.3.2 课型特征与语言综合能力 |
3.3.3 课程与课程间的关联 |
3.4 关于教学策略的知识 |
3.4.1 语言要素与句法、语义及语用 |
3.4.2 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渐进性及复现性 |
3.4.3 教学环节、教学节奏与学生参与度 |
3.5 关于教学媒介的知识 |
3.5.1 教材的使用与素材的补充 |
3.5.2 板书的运用与多媒体设备 |
3.5.3 教学资源的选择及其标准 |
3.6 关于教学环境的知识 |
3.6.1 教学内容联系中国社会 |
3.6.2 文化教学蕴于语言教学 |
3.6.3 物理环境影响教学体验 |
3.6.4 非预期情境及其应对 |
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阶段性特征 |
4.1 职业发展阶段内容特征:合理弹性空间 |
4.1.1 教学要素体察力与对学生的忽略空间 |
4.1.2 教学行为目标力与对标准的让步空间 |
4.1.3 教学过程贯通力与对资源的延展空间 |
4.1.4 教学示范呈现力与对自我的内控空间 |
4.2 职业发展阶段结构特征:概念图的视角 |
4.2.1 概念节点特征与分析 |
4.2.2 层级结构特征与分析 |
4.2.3 交叉链接特征与分析 |
第五章 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来源 |
5.1 个人来源 |
5.1.1 过往经历与日常体验 |
5.1.2 个性心理 |
5.1.3 个人反思 |
5.1.4 科(教)学研究活动 |
5.2 外在来源 |
5.2.1 合作共同体 |
5.2.2 教学观摩与职业培训 |
5.2.3 教材与教学资源 |
5.2.4 行业与国家政策 |
5.3 个人来源与外在来源的关系 |
第六章 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机制 |
6.1 基于个案的实践性知识生成分析 |
6.1.1 职前教师阶段 |
6.1.2 新手教师阶段 |
6.1.3 胜任教师阶段 |
6.1.4 成熟教师阶段 |
6.1.5 走向专家教师阶段 |
6.2 基于个案的实践性知识生成机制 |
6.2.1 生成机制模型 |
6.2.2 实践性知识的感知与初构 |
6.2.3 实践性知识的循环与扩散 |
第七章 结语 |
7.1 回顾与总结 |
7.2 创新与贡献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1 课堂观察记录表 |
附录1-2 课堂观察记录实例 |
附录2- 刺激回忆实例 |
附录3- 访谈提纲 |
附录4- 访谈实例 |
附录5- F老师教育叙事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移动时代网络新闻直播的现状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移动时代的网络新闻直播的定义 |
2.1 网络新闻直播的定义 |
2.2 网络新闻直播的分类 |
2.3 网络新闻直播的特征 |
第3章 媒体移动端网络新闻直播的实践 |
3.1 移动时代网络直播的兴起 |
3.2 传统媒体网络新闻直播的主要实践 |
3.2.1 中央媒体网络新闻直播的主要实践 |
3.2.2 地方媒体的网络新闻直播 |
3.2.3 案例分析:人民直播“两会”专题报道 |
3.3 网络新媒体新闻直播的主要实践 |
3.3.1 腾讯、网易泛娱乐资讯新闻直播实践 |
3.3.2 北京时间新闻直播实践 |
3.3.3 案例分析:腾讯等新媒体公益新闻直播案例 |
3.4 小结 |
第4章 当前网络新闻直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4.1 直播技术缺陷 |
4.2 报道内容与品位欠佳 |
4.3 直播数据造假 |
4.4 市场需求的真实性 |
第5章 网络新闻直播实践的发展之道 |
5.1 网络新闻直播的管理策略 |
5.2 网络新闻直播方式方法探究 |
5.3 网络新闻直播品牌建设方略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雪龙号”纪实(二)(论文提纲范文)
六、百年之梦 |
七、首闯南天 |
(一) 通过最深的海沟 |
(二) 科技讲座 |
八、“天门”之役 |
九、长城站盛典 |
十、春华秋实 |
(一) 接收大气哨声 |
(二) 观测地震 |
(三) 地质考察 |
(四) 地貌考察 |
(五) 生物考察 |
1.动物考察 |
2.植物考察 |
十一、二十九队 |
(10)科学与科学之外——关于《时间简史》(论文提纲范文)
一、时间, 空间, 相对论 |
二、中国人的实用主义 |
三、宇宙的开始、终结与边界 |
四、科学与宗教 |
五、科学, 哲学 |
六、穿梭时空 |
四、“北京时间”从何而来(论文参考文献)
- [1]寻找时间的真相[N]. 张梅. 陕西日报, 2020
- [2]印度疫情失控:民众在为失职的政府买单[J]. 赵衍. 廉政了望, 2020(19)
- [3]实践中的时间 ——方南苗族多样时计与时间性的民族志研究[D]. 木粲成.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基于海外媒体视角探析冬奥会对主办国国家形象的影响 ——以《人民日报》对平昌冬奥会的报道为例[D]. 冯思雨.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5]后方法理论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 李昊天. 山东大学, 2019(02)
- [6]移动时代网络新闻直播的现状与发展[D]. 黄龙. 南昌大学, 2017(02)
- [7]“雪龙号”纪实(二)[J]. 殷允岭.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4(11)
- [8]“北京时间”从何而来[J]. 晓田. 素质教育博览, 2011(12)
- [9]世纪大冲撞——多难兴邦:撬动历史的杠杆[J]. 蒋巍. 中国作家, 2010(08)
- [10]科学与科学之外——关于《时间简史》[J]. 钟文.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