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闻到小说:胡芳兰案分析

从新闻到小说:胡芳兰案分析

一、从新闻到小说:胡仿兰一案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吴婧越[1](2021)在《半殖民文化语境中的晚清科幻小说研究》文中认为

籍诗雨[2](2018)在《清末民初传奇杂剧中的“新女性”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民初之际,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特殊的过渡时期,在近现代化的过程中,有识之士们致力于寻求各种救亡图存的途径,女性解放问题由此开始被关注,并逐渐演化成与民族存亡和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生死攸关的重要因素。因此,清末民初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除了出现了各种女学生、女国民等更加多元化的形象外,女性的目光也聚焦到了自我的解放和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而本文力图从清末民初这一特定时期的传奇杂剧出发,探讨分析这些传奇杂剧中所着力塑造的“新女性”形象群体,填补对清末民初传奇杂剧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论文的引言绪论部分,包括选题意义、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等相关研究基础。正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是论述新女性这一群体出现形成的背景,主要通过从西学东渐和现代文明对当时整个社会的冲击,戏剧自身发展历程中的改良运动和作家创作心态的转变与观念更新这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主要从具体的形象角度出发,探讨当时传奇杂剧中“新女性”形象的表现形式。重点展开说明“新女性”形象表现形式的不同层面,论述从废缠足求自由的胡仿兰与小脚妇女,到要求兴女学得解放的女学生们,再到为国家独立自由而斗争的中外女国民们在文人们的笔下是如何一步步成长与进步的。论文的第三章则着重介绍新女性形象典型——女革命家秋瑾。本章主要从秋瑾本人的一生、她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形象以及她在传奇杂剧中的形象出发,分析秋瑾这一“新女性”最高理想在传奇杂剧中所呈现出的人物特征与进步意义。而第四部分重点在于分析总结清末民初传奇杂剧中“新女性”形象的塑造特征,除了延续传统的戏曲创作手法,也出现了一些语言上的革新等富有时代意义的表现特征。本文的最后一部分,主要内容是探析这些“新女性”形象的出现,为当时女性社会意识的觉醒以及对之后的女性解放与社会进步带来的影响,同时客观上反思其所存在的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力求对之后戏曲中女性形象的书写与研究有所裨益。

黄湘金[3](2017)在《民初新女性“自由结婚”的难局——舆论和文学中的周静娟案》文中认为1913年,实行"自由结婚"的上海青年女教员周静娟在父亲周钺的威逼下投河自尽。司法机关对这一案件的审判,显示了青年男女的婚恋自由因不受法律保护而陷入的尴尬处境。随着事件的披露,"自由结婚"本身的不稳定、不成熟也得以表露。《申报》对周静娟案进行了详细报导,渲染、批判了婚姻问题上父权制的惨酷。谐文、通俗小说的跟进,呈现出明显的庸俗化倾向,但当年的"新剧"《周静娟》对这一题材的把握,已是将其视为严肃的家庭问题。三种文体虽然侧重有异,但在不同视角都呈现出"父母专婚"的不合时宜,客观上扩大了此案的社会效应。

闫雪[4](2012)在《清末民初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1898-191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民初之际,中国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女性解放问题成了一个关系民族危亡以及民主革命进程的重要因素。同一时期,中国小说也在进行着现代化转型,新小说成为资产阶级改造社会的重要工具,而女性自然就成为其重点关注对象。与传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相比,清末民初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有了显着的变化:一方面按女性形象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温顺佳人,女学生、女教员、女豪杰、女革命家等形象大放异彩;另一方面女性活动不再拘囿于家庭生活,而转向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女性命运不再单纯代表女性个体生存状态,而与国家民族命运息息相关。本文主要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序言阐明文章的研究背景及基础;第二部分则以清末民初时期的女性问题为着眼点,结合时报刊载相关文章,重点分析废缠足、兴女学、婚恋自由等问题在女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这些事件对女性的影响;第三部分结合文本具体分析清末民初的女性形象:女学生、女教员、侠义女豪杰等,这部分是文章的重点所在,通过分析总结了解该时期女性形象的独特之处;第四部分则将英雄女杰——秋瑾单独列为一章,从女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女作家、女性形象等层面分析秋瑾由真实个体到文学形象的过程;最后一部分结语,笔者试图对清末民初女性形象做进一步的思考,探讨清末民初女性形象的特点,分析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并谈谈其对新文学的影响。

侯艳兴[5](2008)在《性别、权力与社会转型 ——1927-1937年上海女性自杀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在自杀学领域中,涂尔干((?)mile Durkheim)在其名着《自杀论》一书中得出了“自杀死亡者是男人比女人多”、“自杀主要是男性现象”的结论。但是这一结论并不适合于一定时空下的中国经验。据笔者研究,1927年至1937年上海自杀者的性别分布具有本土特点:女性自杀率大大高于男性自杀率。然而,本文不只是研究女性自杀者为何多于男性,而是把它作为我研究女性自杀的问题意识。自杀问题是社会学、心理学和医学研究的对象,但是如果把它作为一种有意义的行为来理解,看作一种文化现象,自杀就成为历史学研究的课题了。因此,本文选取1927年至1937年的上海作为研究时空,以女性自杀作为研究标本,旨在阐释女性自杀的社会文化意义,特别是性别意义。在史料方面,本文对史料的选择抱以开放的态度。一方面对档案材料、报刊杂志、官方调查等一手史料进行认真的爬梳;另一方面对散文、电影、小说、戏剧、谚语、漫画、竹枝词等文学体裁加以适当的运用。尤其是,本文试图图像证史,运用图像的“映现”与“再现”功能来分析说明问题。在理论方面,本文以社会性别理论为指导。虽然女性自杀在古代社会就有,但是女性自杀又具有时代性: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时代的象征;本文阐述了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女性自杀的社会性别的文化机制,女性自杀之可能不是天生如此,而是社会性别文化建构的结果。同时,本文还进行交叉性研究,把性别与身份、辈份、阶级、城乡、年龄、国族等其它分析范畴结合起来综合考察,体现女性自杀是这些范畴建构起来的多重等级制的产物,是多重等级制建构起来的差异的文化再表现形式。据此,本文有七大部分组成。导论,主要说明了论文的选题过程、研究状况、史料选择、理论借鉴以及总体框架。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民国时期上海女性自杀的基本概况。在这一部分中,使用计量的方法,对女性自杀进行一种基于性别之上的社会学意义上的总体考察,分析了女性自杀的特点与类型。第二章主要分析与恋爱相关的女性自杀问题。首先简要分析了上海的各个阶层恋爱状况、恋爱观与恋爱中的为情自杀,继而以马振华情死为个案,叙述了她的自杀经验,从她的自杀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片面的贞操观念这一性别知识仍然在两性中根深蒂固。恋爱与爱情受到了特定时期社会性别文化的建构,为情自杀是女性对这种爱情崇拜的极端表现。第三章主要分析与婚姻问题相关的女性自杀问题。首先简要分析了上海的婚姻状态与非婚形态,继而以阮玲玉自杀为个案,运用生命史观的方法,叙述了她的自杀经验,从她的自杀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她人生性别化过程中的矛盾,即是“人生如戏”与“戏如人生”、“人言可畏”与“人性可畏”,最重要的是陷入了“爱情难题”与“婚姻围城”。因此,在以近代爱情为基础的婚姻生活,亦受到了特定时期社会性别文化的建构,爱情与婚姻的冲突可能会导致女性在婚姻生活中走向自杀。第四章主要分析与家庭问题相关的女性自杀问题。首先简要分析了上海的家庭结构与变迁状况,指出了民国时期上海家庭结构主要是从大家庭向小家庭的过渡状态,人口结构主要是从乡民向市民的转变状态,伦理结构主要是从传统向现代的交替状态。在此种种状态下,导致了上海家庭问题的凸显,主要表现为:夫妻矛盾突出、婆媳关系紧张、代际摩擦加剧等等问题,而这些冲突的结果之极端表现,导致女性在家庭纠纷中自杀。最后得出结论,家庭中的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制度是导致女性在家庭中自杀的主要原因。第五章主要分析与社会问题相关的女性自杀问题。首先简要分析了上海女性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中的困境,继而论述了她们从私领域(家庭)逐渐到公领域(社会)的过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这一弱势性别群体在男性中心的社会中,遭到了社会环境整体的压抑与逼仄,致使她们在社会中面临着自杀的可能。最后得出结论,在社会中,不合理的性别分工制度是导致女性在社会中自杀的主要原因。结语,总结全文及得出结论。本文认为1927-1937年的上海的女性自杀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有现象。女性自杀既是权力的体现,又是权力的运作。上海“自杀”女性,不是简单的社会和家庭责任的逃避者,不是传统封建女德教化意义上的“节妇烈女”,也不是宗教文化意义上的“殉道”者,甚至也非纯粹社会认识意义上的“被污辱被损害者”,亦非国族话语中“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精神英雄,她们只是痴迷“爱情神话”和深陷“父权文化”的献祭者,而这种“爱情神话”和“父权文化”都是社会性别建构的结果。

李强[6](2008)在《晚清上海小说家总体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开埠以来,上海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展起来的最大城市,作为域外文化传入的中心,其城市空间和文化前所未有地影响着近代小说的外部形态和内在价值观念的变革。更重要的是中国小说的近代转型过程可以说也是在上海发生的。从城市文化和小说关系的角度,对近代上海的小说作家及其创作进行考察,相信能使我们对中国小说近代转型的过程描述得更清楚一些。这正是本论文的目的所在。本文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将对小说作者的生平、职业、身份、地域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探讨上海小说家群体的构成,探讨上海城市空间和文化对小说家的综合影响。在此基础上,我将从小说文本入手在整体上描述上海小说家群体的思想状况,揭示他们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困惑、焦灼、徘徊和抉择的思想特征,揭示其近代转型的过程和意义。最后将通过数个个案分析来丰富我的论述,对有代表性的小说家如梁启超、吴趼人、李伯元等予以恰当的关注。这种分析将在在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历程的背景下展开,力图更为全面、清晰地描绘小说作家的近代转型的过程,更为深入地理解和把握这一转型的意义.

杨兴梅[7](2006)在《近代中国反缠足的努力与成效述略》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近代中国缠足的行为及反缠足的运动双方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当中平等看待,以档案和当时报刊材料为基础,主要从社会和思想两个视角进行考察。全文基本以时间为序,首先探讨不缠足运动的思想资源,以及晚清社会对缠足的认知和因应;然后在考察缠足现象的同时,重建近代不缠足运动从民间为主到官方与民间合作,再到由各级政府直接掌控推动的发展进程,并考察其各阶段的实际成效,特别注重反缠足方式从劝导为主、劝禁并行再到禁罚为主的发展变化。由于中国幅员辽阔,缠足和放足的情形因地域的不同而呈现较大的差异,本文一方面尽量从各地的不同中归纳出相同相近之处,也不忽略各地的区域特性,特别将民国时期山西、四川、云南三省作为个案进行较细致的考察,同时也对1949年以前中国共产党统治区域的反缠足运动有所考察,希望尽可能呈现一个主干清晰而又动态纷呈的缠足和放足情形。从中央和地方的反缠足努力中可以看出,国家机器在运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不仅将反缠足与户籍控制及保甲制度联系起来,最终将缠足上升到违反刑法条款的高度。但民间的宣传针对性不足,政府的禁罚又不能无限加重,而针对缠足女性的实际需要和出路等方面的社会政策尤其缺乏,这些都使反缠足的成效不如既存研究所陈述的那样乐观。

韩伟表[8](2006)在《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论》文中提出本文旨在从学科发展范式的角度,对自1840年至2005年学术界关于近代(1840-1911)小说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希冀为新世纪的近代小说研究提供借鉴,也为今后建立“近代小说研究史”这一小说研究史的分支学科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本文分四章予以阐述。 第一章“承绪与萌新”,评述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近代小说研究。从学科建设考察,该阶段是近代小说研究学科发展的酝酿萌芽时期。该阶段的各种研究文章共800篇(部)左右。其中传统形态的序跋、评点是最主要的评论形式。从评论的内容而言,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以前的序跋和评点在观念、旨趣、视角等方面基本上与此前一脉相承。但从19世纪70年代,尤其是19世纪末开始,随着中西交流的日益频繁、各种新思潮的叠兴、文艺报刊的涌现、新小说的产生,评论的形态和内涵逐渐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与新小说、新思潮等互为表里,评论者在序跋、评点中大量表现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术语。另一方面,作为20世纪20年代以来最主要的评论形式的专题论文开始出现,虽然数量还很有限,篇幅也还不长。这一阶段,从总体特征考察,在近代小说研究史的发展历程中,还算不上真正自觉的近代小说研究。但其在学术和学术史上的价值与意义并不能因此而轻忽或低估。要言之,主要有:首先,这一阶段大部分的序跋、评点等评论文章与具体作品的创作时间相距不远,有些甚至基本上与创作同步,因此保留了许多有关创作经过、作者身世、作品意旨、版本演变、本事源流等方面的原始资料,有些本身就是极其宝贵的史料。而这些正是研究赖以进行与深入的根本基础。其次,这一阶段的序跋、评点中对新观念、新思想、新术语等的尝试与运用,孕育了学术研究新范式的萌芽,成为20世纪20年代小说研究现代转型的先导。还有,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近代小说研究奠基期的许多研究者,有不少是在这些序跋、评点的“浸润”中成长起来的,这对他们今后的学术观点、思想和成就或多或少都产生了影响,等等。 第二章“初创与杰构”,评述20世纪20至40年代末的近代小说研究。该阶段是近代小说研究学科建设的奠基时期。该阶段的各种研究文章共700篇(部)左右。其总的特点是,在中国学术现代转型的背景中,鲁迅、胡适、阿英等,在

夏晓虹[9](2001)在《从新闻到小说:胡仿兰一案探析》文中指出

淮茗[10](2001)在《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论文要目索引(2001年1月-3月)》文中研究表明

二、从新闻到小说:胡仿兰一案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新闻到小说:胡仿兰一案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2)清末民初传奇杂剧中的“新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时代的文化诉求:社会变迁下“新女性”群体的形成背景
    1.1 西方现代文明的启蒙
    1.2 戏曲改良运动的推动
    1.3 作家主体创作心态的改变
2 崭新的形象类型:传奇杂剧中“新女性”形象的建构
    2.1 清末民初传奇杂剧“新女性”形象概貌
    2.2 废缠足、求自由——追求身心的自由解放
        2.2.1 “苦羁囚准备离魂葬,抉不破文明障”
        2.2.2 “世乱如麻,警醒深闺井底蛙”
    2.3 兴女学、唤平等——社会角色对家庭角色的取代
    2.4 闹革命、图救亡——“女国民”的救亡图存
        2.4.1 “须同把腥膻一扫空,莫让他男独称雄”
        2.4.2 “资红颜模范,期共享自由平权之福”
3 秋瑾:“新女性”形象最高理想的展现
    3.1 秋瑾的历史真实与其笔下的女性形象
        3.1.1 “秋风秋雨愁煞人”——历史上秋瑾其人
        3.1.2 “始信英雄亦有雌”——秋瑾笔下的女性形象
    3.2 秋瑾在传奇杂剧中的形象特征
        3.2.1 凄风苦雨含冤女
        3.2.2 侠骨柔肠英雄女
4 “新女性”形象的塑造特征
    4.1 想象与幻境的借助
    4.2 悲情式的人物结局
    4.3 富有时代感与多样化的戏曲语言
        4.3.1 语言的鲜明时代性
        4.3.2 讲说成分的逐渐增加
    4.4 情节矛盾的淡化与人物形象的类型化
5 清末民初传奇杂剧中“新女性”的社会意义
6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3)民初新女性“自由结婚”的难局——舆论和文学中的周静娟案(论文提纲范文)

一女子教育与“自由结婚”
二舆论中的女性之死
三司法难题与情爱危机
四从文本走向舞台
小结

(4)清末民初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1898-191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清末民初文学作品中的女性问题
    第一节 身体的斗争——废缠足
    第二节 教育权的谋求——兴女学
    第三节 家庭革命——婚姻自由
第二章 清末民初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第一节 女学生、女教员形象
    第二节 英雄女杰形象
    第三节 寡妇形象
第三章 一代女杰——秋瑾
    第一节 秋瑾其人
    第二节 秋瑾的文学创作
    第三节 从秋瑾冤案到“秋瑾文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后记

(5)性别、权力与社会转型 ——1927-1937年上海女性自杀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 提出问题与选题阐释
        (二) 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二、研究状况与若干界定
        (一) 研究状况
        (二) 史料选择
        (三) 概念阐释
    三、理论方法与基本框架
        (一) 理论借鉴
        (二) 基本框架
第一章 女性自杀的特点与类型
    一、历史上女性自杀现象的简要回顾
    二、女性自杀的特点:一项计量考察
        (一) 自杀者人数统计
        (二) 自杀原因的统计
        (三) 自杀方法的统计
        (四) 自杀年龄的统计
    三、女性自杀的类型
        (一) 对偶型与集团型——自杀人数分类
        (二) 赌气型、辩诬型、威胁型、后悔型、羞愤型、悲观型——自杀 动机分类
    小结
第二章 恋爱问题与女性自杀
    一、过渡时代:“自由恋爱”与“父母之命”
    二、爱情的考验:情死与失恋自杀
    三、马振华自杀个案研究
    四、传统与现代:性别观念的变迁
        (一) 处女情结:由人类生理到社会心理
        (二) 处女抑或非处女:马振华自杀分析
        (三) 片面的贞操观念:性别文化中的怪胎
    小结
第三章 婚姻问题与女性自杀
    一、转型时期:婚姻形态与非婚状态
    二、阮玲玉自杀个案研究
        (一) 生命史法
        (二) 阮玲玉的生命故事
    三、社会环境与个人性格:阮玲玉自杀分析
        (一) “人生如戏”和“戏如人生”
        (二) “人言可畏”和“人性可畏”
        (三) “爱情难题”和“婚姻围城”
    小结
第四章 家庭问题与女性自杀
    一、新旧更替:“大家庭”与“小家庭”
        (一) 人口迁移:乡到市
        (二) 家庭结构:大变小
        (三) 伦理关系:简趋繁
    二、身份与性别冲突:家庭纠纷
        1、夫妻矛盾
        2、婆媳不和
        3、亲子冲突
        4、代际摩擦
        5、家庭暴力
    小结
第五章 社会问题与女性自杀
    一、青黄交接:“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
    二、苦闷与彷徨:从家庭到社会与从社会回家庭
        (一) 楔子:“女子苦闷”的讨论
        (二) 从家庭到社会:娜拉出走
        (三) 家庭?社会?:彷徨中的选择
        (四) 从社会回家庭:贤妻良母主义
    三、旧女性与新女性:性别、阶级与国家
        (一) 交际花之死:余美颜自杀
        (二) 爱国女性之死:张柳泉自杀
        (三) 社会病态与女性之死:赌徒、娼妓与舞女
    小结
结语: 转型时期的上海女性自杀问题: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6)晚清上海小说家总体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论题的意义及对象界定
    第二节 晚清小说家基本状况概述
第二章 晚清上海小说家思想特征总貌
    第一节 西方文明的深层影响
    第二节 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
    第三节 未完成的转型路
第三章 晚清上海小说家的个案分析
    第一节 创作《新中国未来记》的梁启超
    第二节 作为批判者、启蒙者和思考者的李伯元
    第三节 破茧而出?——吴趼人的救世之梦
第四章 结语
附录 晚清小说作者基本状况一览表
参考文献
后记

(7)近代中国反缠足的努力与成效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近代中国人反缠足的思想资源
第二章 缠足与反缠足:晚清社会的认知
    第一节 甲午以前传教士的反缠足宣传
    第二节 甲午以后的观念竞争
    第三节 新政时期的继续争论
第三章 从劝到禁:晚清反缠足的努力与阻力
    第一节 近代反缠足运动的兴起
    第二节 民间与官方共同推进不缠足运动
    第三节 从劝到禁的转变
    第四节 晚清反缠足运动的阻力
    第五节 晚清反缠足运动的成效
第四章 民国前期的反缠足努力
    第一节 民初从劝到禁的徘徊
    第二节 北伐时期国民党主导的不缠足运动
第五章 国民政府初期的不缠足运动一侧重华北地区
    第一节 河北省和北平市的反缠足活动
    第二节 冯玉祥控制的陕西、河南、甘肃三省的反缠足运动
第六章 国民政府中后期的不缠足运动
    第一节 抗战前政府与民间的互动
    第二节 抗战前的反缠足成效调查
    第三节 抗战时期及其后的继续努力
第七章 云南、山西、四川的个案考察
    第一节 山西的反缠足运动
    第二节 四川的反缠足运动
        一、民国初年四川的反缠足活动(1912-1917)
        二、防区制时代的四川反缠足努力(1917-1935)
        三、禁缠足的成效及防区制解体后的继续努力
    第三节 云南的反缠足运动
        一、北京政府时期
        二、国民政府前期的反缠足运动
        三、抗战期间的云南不缠足运动
第八章 1949年以前中共统治区域的反缠足活动
第九章 总结和余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后记

(8)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引论
    第一节 本文的论述对象和范围
    第二节 相关研究的已有成果评述
    第三节 本论文思路、构架和方法
第一章 承绪与萌新: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近代小说研究
    第一节 研究概述
    第二节 丰阜丛杂的原生史料
    第三节 观念的艰难演进
    第四节 对奠基期之影响举隅
第二章 初创与杰构:20世纪20至40年代末的近代小说研究
    第一节 研究概述
    第二节 鲁迅与近代小说研究格局的奠立
    第三节 胡适的近代小说考证
    第四节 阿英的近代小说研究贡献
第三章 异变与沉潜:20世纪50至70年代末的近代小说研究
    第一节 研究概述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近代小说研究
    第三节 政治思想批判背景中的谴责小说研究
    第四节 阿英、魏绍昌的近代小说史料建树
第四章 回归与新创:20世纪80年代至2005年的近代小说研究
    第一节 研究概述
    第二节 研究视野的大规模拓殖
    第三节 近代小说本位观的渐显
主要参考和引用书目
后记
附录
    一 樽本照雄《中国近代小说发表数量一览表》(1840-1911年)
    二 鲁迅述、论近代小说系年要录
    三 中国近代小说研究论着索引(1840-2005)

四、从新闻到小说:胡仿兰一案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半殖民文化语境中的晚清科幻小说研究[D]. 吴婧越. 西南大学, 2021
  • [2]清末民初传奇杂剧中的“新女性”形象研究[D]. 籍诗雨. 宁波大学, 2018(02)
  • [3]民初新女性“自由结婚”的难局——舆论和文学中的周静娟案[J]. 黄湘金. 文学评论, 2017(05)
  • [4]清末民初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1898-1917)[D]. 闫雪. 苏州大学, 2012(10)
  • [5]性别、权力与社会转型 ——1927-1937年上海女性自杀问题研究[D]. 侯艳兴. 复旦大学, 2008(04)
  • [6]晚清上海小说家总体特征研究[D]. 李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7]近代中国反缠足的努力与成效述略[D]. 杨兴梅. 四川大学, 2006(06)
  • [8]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论[D]. 韩伟表.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9]从新闻到小说:胡仿兰一案探析[J]. 夏晓虹. 中国文化, 2001(Z1)
  • [10]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论文要目索引(2001年1月-3月)[J]. 淮茗. 明清小说研究, 2001(02)

标签:;  ;  ;  ;  ;  

从新闻到小说:胡芳兰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