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后踝骨折的生物力学分类与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李昌[1](2021)在《四种内固定方式固定胫骨中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胫骨中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复合骨折,发病率高,常发生于低能量创伤中。由于胫骨中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其受伤机制,导致后踝骨折移位常不明显,在常规X线中不易被发现漏诊率较高。胫骨中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大块骨折时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当目前胫骨中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治疗方法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主要治疗方案有:胫骨髓内针加后踝钢板、胫骨髓内针加后踝空心钉、胫骨微创钢板加后踝钢板、胫骨微创钢板加后踝空心钉。目前,四种固定方式中那种内固定方式最好,临床尚无定论。临床上存在四种内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研究较多,缺乏有限元模拟生物力学效果研究。目的:通过建立胫骨髓内针加后踝钢板、胫骨髓内针加后踝空心钉、胫骨微创钢板加后踝钢板、胫骨微创钢板加后踝空心钉四种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生物力学模型,通过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软件进行应力分析,为胫骨中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有限元三维有限元软件创建胫骨中下1/3螺旋形骨折和占胫骨远端关节面50%的后踝骨折模型并在骨折模型附加胫骨髓内针加后踝钢板、胫骨髓内针加后踝空心钉、胫骨微创钢板加后踝钢板、胫骨微创钢板加后踝空心钉四种胫骨中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四种生物力学模型。然后分别施加四组模型相应的约束和载荷(垂直轴向应力1000N;扭转应力10N),模拟人体胫骨中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大块骨折手术后在两同运动方式下的受力及位移,得出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设置标准为:(1)胫骨中下1/3骨折断端及后踝骨折断端骨折移位大于1mm不利于骨折愈合,而骨折移位大于2mm则可增加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几率;(2)胫骨髓内针及锁钉、胫骨钢板及螺钉、后踝空心钉、后踝钢板及螺钉应力大于450MPa可导致内固定物不可逆性形变;内固定物应力大于600MPa可导致内固定物断裂;(3)胫骨骨折端应力大于120MPa可造成骨折端骨质应力吸收。结果:将Ansys17.0输出的胫骨髓内针结合后踝钢板、胫骨髓内针结合后踝空心钉、胫骨微创钢板结合后踝钢板、胫骨微创钢板结合后踝空心钉四种内固定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1)骨折移位对比四组内固定方式下胫骨中下1/3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断端移位数值均小于1mm,未达到1mm和2mm的设置标准。(2)四组不同内固定方式在两种不同荷载下,四组内固定方式在骨折断端应力数值均小于120Mpa的设置标准。但胫骨髓内针加后踝空心钉组的后踝骨折断端应力较其他三组应力明显减小。(3)四组不同内固定方式在两种不同荷载下,四组内固定方式的胫骨内固定物应力最大数值均小于450Mpa,四组内固定方式都未达到450Mpa和600Mpa的设置标准。胫骨髓内针加后踝空心钉组的内固定物应力最大值较其他三组减小。结论:(1)四种不同内固定方式在两种不同力的负载下的得到的结果均未超过本文中设定的标准,都没有出现明显骨折移位及断钉断钢板等情况。(2)胫骨髓内针加后踝空心钉组在骨折断端应力及内固定应力分布上对于其他三组更具有优势,所以这组固定的稳定性上高于其他两组。(3)胫骨髓内针加后踝空心钉组的应力云图显示本组应力分布较其他三组分布更均匀,抗轴向及扭转加载能力更好,相对来说胫骨髓内针加后踝空心钉组更具有优势,而且手术方法也更加微创。
李萍萍[2](2021)在《中西医结合跟腱旁改良入路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郑氏正骨手法结合跟腱旁改良入路治疗后踝骨折的可行性、疗效与优势,以及在临床应用的发展前景。方法:回顾性研究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四川省骨科医院足踝1科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的病例,根据完善入院常规检查、术前、术后X线、CT等影像学检查以及随访资料情况,共收集完整随访病例146例;根据手术术式分为改良组(郑氏正骨手法结合跟腱旁改良入路行后踝手术复位内固定94例)和对照组(郑氏正骨手法结合踝关节内侧切口复位、经皮螺钉由前向后固定(AP)后踝术52例)两组;收集术后记录临床检查及仔细复查胶片根据Burwell-Charnley[63]放射学评价标准记录骨折复位情况,术后12月随访使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tic Foot&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指数评估踝关节功能。结果:其中收集146例完整随访资料,改良组(94例)随访时间9月-21月,平均时间13.5±1.2月;对照组(52例),随访时间8月-18月,平均时间14.5±1.6月。两组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均达到临床愈合,所有患者无骨折复位丢失、内固定物断裂或失效等。对照组中出现1例腓浅神经损伤;改良组术中术后均未损伤重要神经及血管,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12-14天左右拆线),所有随访病例均无感染、皮肤坏死等情况发生。根据Burwell-Charnley[63]放射学评价标准,后踝复位情况:改良组:解剖复位86例(91.5%);对照组:解剖复位34例(65.4.%)。两组间整体通过χ2检验,(p=0.001<0.05),存在高度统计学差异性,其中Bartonicek:Ⅱ型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04<0.05),Bartonicek:Ⅲ、Ⅳ型型两组对比统计学无差异性(p=0.061﹥0.05 p=0.127﹥0.05)。AOFAS踝与后足评分情况:改良组:总体评分为90-98分,均值为93.49±2.28分,其中优达94例(100%)。对照组:总体评分为87-95分,均值为90.44±1.79分,其中优达45例(86.5%),良7例(13.5%)。两组间整体统计学无差异性(p=0.086﹥0.05),其中Bartonicek:Ⅱ型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329),Bartonicek:Ⅲ、Ⅳ型两组对比统计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性(p=0.071﹥0.05 p=0.078﹥0.05)。结论:与郑氏正骨手法结合内侧切口复位、经皮螺钉由前向后固定(AP)后踝相比,郑氏正骨手法结合跟腱旁改良入路能将后踝BartonicekⅡ、Ⅲ、Ⅳ有效的解剖复位,尤其是BartonicekⅡ型。郑氏正骨手法结合跟腱旁改良入路术后结果优良,是治疗后踝良好的入路选择,尤其是较为复杂的BartonicekⅡ型。
马霖[3](2020)在《对比经后内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处理三踝骨折中后踝骨折的临床结果》文中提出目的:对比经踝关节后内侧与后外侧两种入路处理三踝骨折中后踝骨折的远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20例成人不稳定三踝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12例选用了传统后外侧入路(以下称A组)处理后踝骨折,8例选用了后内侧入路(以下称B组)处理后踝骨折,通过随访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感染率等以及Olerud-Molander评分、Baird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均未发生感染。手术时间:B组平均53.63±5.26min;A组平均64.83±3.76min。术中出血量:B组平均312.50±33.91ml;A组平均354.17±40.95ml。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均为1224周,没有明显差异。末次随访时Olerud-Molander评分:B组优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75%;A组优3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75%;Baird评分:B组优2例,4良例,2可例,优良率75%;A组优3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75%。结论:经后内侧入路处理三踝骨折中的后踝骨折与后外侧入路相比,远期疗效没有明显的差别,同样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然而由于经后内侧入路可以避免传统入路中对体位的改变,节约手术时间同时减少了出血量。对于后踝骨折块靠近内踝甚至波及内踝的患者,经后内侧入路对后踝的暴露及固定更加便利。
霍文平[4](2019)在《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评估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术后影响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相关因素,目的在为最大程度的恢复踝关节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01月-2018年01月于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15区住院治疗的踝关节骨折,符合本次研究标准并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24例患者,通过随访,采集患者的年龄大小、性别、是否糖尿病及吸烟、创伤暴力情况、体重指数、骨折分型、骨折复位情况、术中是否固定下胫腓联合、术后是否早期功能锻炼等资料,参考AOFAS评分标准,对踝关节骨折术后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研究并记录评分,对所采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统计学分析处理,研究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的恢复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所有124例踝关节骨折的患者,给予1.0-1.5年的随访,经过单因素分析,影响踝关节骨折术后踝关节AOFAS功能评分的因素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相关因素有:骨折分型、骨折复位情况、术中是否固定下胫腓联合、创伤暴力情况、吸烟及糖尿病。再对上述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证实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是否良好的主要因素为:骨折分型、骨折复位情况。结论:要将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提高,需对踝关节骨折准确的分型,充分评估损伤,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尽可能解剖复位恢复关节的一致性。
房岩[5](2019)在《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踝穴骨折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探讨总结关节镜辅助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提高对踝关节骨折的重视和认识,完善关节复位的方法,尤其是关节镜在关节软骨面的复位技术,以期临床推广应用,改善患者疗效。方法:选择由延边大学关节外科完成的关节镜辅助治疗踝部骨折病例5例,分别编号为A、B、C、D、E。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15-59岁,平均年龄47±16.55岁。5例病例中运动伤3例,车祸伤2例,涉及左踝关节4例,右踝关节1例。所有病例在术中均进行踝关节腔内部探查、处理以及镜下监视复位。均于术后12个月内进行随访检查:使用VAS评分在手术后第1、3和5天进行疼痛感觉评分;使用AFOAS踝关节评分进行术后的第2周和第3、6、12个月的踝关节评分;使用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进行术后第2周和第3、6和12个月的踝关节评分;使用Iowa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术后第2周和第3、6和12个月的踝关节评分;使用Valderrabano-Hintermann评价方法在末次随访时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判。使用Povacz踝关节韧带评分于术后第2周和第3、6和12个月对踝关节的韧带情况进行评价;使用Good踝关节韧带评分在末次随访时对踝关节韧带进行评判。对上述评分的数据及指标详细记录,并根据相关标准和分级做出分析和讨论。结果:1.本组病例术后第1、3、5天VAS评分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且末次评分均<2分;AFOAS踝关节功能评分、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及Iowa踝关节功能评分在术后随访过程中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3种踝关节功能评分的末次结果均为优,末次随访时Valderrabano-Hintermann评价结果为优。2.Povacz踝关节韧带评分在术后随访过程中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末次评分≥25分,为优;末次随访时Good踝关节韧带评价结果为优。3.术中关节镜下检查新发现病损结果:病例A,发现距腓前韧带有松弛的表现。处理,使用电频离子刀予以韧带紧缩处理;病例B,发现距腓前韧带充血损伤,且内踝软骨面可见I度损伤。处理,予以韧带修复、紧缩,对软骨面进行离子修复;病例C,探查到内侧三角韧带部分撕裂损伤和距骨软骨面出现因挫伤而破裂的小碎片。处理,予以修复韧带和摘除游离碎软骨片,以防远期脱落形成游离体;病例D,滑膜充血、韧带挫伤较重,软骨破坏广泛。处理,予以关节腔清理、关节修复;病例E,内侧三角韧带损伤,下胫腓联合分离。处理,在予以修复三角韧带和重建下胫腓关节后,镜下再次确认了三角韧带的张力和下胫腓的间隙大小。结论:应用关节镜辅助治疗踝关节骨折,可直视下予以关节面内侧的骨折进行复位、固定,能最大程度恢复关节内侧软骨面的连续性、平整性以及其自然生理弧度,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踝关节功能恢复。同时还可以应用关节镜的微创、放大作用,更全面地检查关节内其它部位的损伤情况,及时诊断及时处理,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负担,并能为预后提供指导依据。
苏日宝[6](2019)在《基于CT数据的后踝解剖型锁定钢板的研制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 基于CT数据的后踝解剖型锁定钢板的设计目的:根据我国成人正常踝关节CT图像数据构建后踝表面信息数据库,通过Mimics软件,对正常成人踝关节CT三维重建医学图像快速分割图像,测量后踝解剖学数据,设计研发符合后踝解剖形态具有成角稳定性的后踝解剖型锁定钢板。同时,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拟合设计后踝解剖型锁定钢板的相关解剖学参数。方法:采集我国长三角地区300例成人(18岁-65岁)正常踝关节CT图像,通过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一款强大的医学图像处理软件Mimic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制符合国人后踝解剖学形态的后踝解剖型锁定钢板,分别测量后踝平面-后踝切迹平面夹角α、后踝切迹与后踝穹隆顶切线面的夹角β、后踝切迹与下胫腓联合的胫骨腓切迹面夹角Y,绘制后踝置钉安全区,在后踝安全区域内设置螺钉置钉点及钉道方向,测量后踝钢板远排螺钉安全进钉角度。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正常踝关节CT图像进行数据拟合所设计的后踝解剖型锁定钢板所需要的各种解剖学参数,包括后踝平面-后踝切迹平面夹角α、后踝切迹与后踝穹隆顶切线面的夹角β、后踝切迹与下胫腓联合的胫骨腓切迹面夹角γ,绘制后踝置钉安全区,在后踝安全区域内设置钢板螺钉置钉点及钉道方向,测量后踝钢板远排螺钉安全进钉角度。结果:后踝平面-后踝切迹平面夹角、后踝切迹与后踝穹隆顶切线面的夹角、后踝切迹与下胫腓联合的胫骨腓切迹面夹角男女之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结果表明设计研发后踝解剖型锁定钢板可利用Mimics软件测量后踝解剖学数据,方法简单易行、形象直观;根据后踝骨面特征的相关解剖学参数可详细描述后踝解剖的共同特征和差异性。同时,蒙特卡罗方法可以对正常踝关节CT图像数据进行相关的各种解剖学参数大数据拟合,进一步验证后踝解剖型锁定钢板的解剖学特性。第二部分 比较后踝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后踝骨折的有限元分析目的:1.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所设计的后踝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不同类型后踝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2.分析比较与空心拉力螺钉、1/3管型钢板固定后踝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1.以一名正常成年男性志愿者的踝关节为受试对象,通过使用西门子64排双源螺旋CT拍摄这名正常成年男性的右侧踝关节,所获取的CT图像数据,应用有限元建模技术,建立踝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有效性进行验证。通过对后踝关节面骨折类型进行分区、切割,模拟计算不同后踝骨折条件下施加正常应力时的骨折移位程度、不同程度应力时骨折移位程度、最大应力、最大位移等相关参数。分析所设计的后踝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不同类型后踝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及其特性。2.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比较与空心拉力螺钉、1/3管型钢板固定后踝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评价后踝解剖型锁定钢板在固定后踝骨折时的生物力学特性及优势。结果:后踝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不同类型后踝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较空心拉力螺钉、1/3管型钢板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具有明显优势。空心螺钉、1/3管型钢板及解剖型锁定钢板的三种固定方式对应位移云图的变化趋势表明:位移变化的结果云图分布相近,可比性很高;位移值依次降低,固定效果在提升。三种固定方式的应力云图的变化趋势表明:应力变化的结果云图分布相近,可比性很高;应力值依次降低,而且效果明显。解剖锁定钢板对比空心钉和1/3管型钢板应力值降低。结论:通过构建成人踝关节后踝骨折模型的有限元分析,所设计的后踝解剖型锁定钢板在固定后踝骨折时,其生物力学特性较空心螺钉、1/3管型钢板固定后踝骨折更具有生物力学成角稳定性。第三部分 后踝解剖型锁定钢板的生物力学研究目的:1、分析比较后踝解剖型锁定钢板及1/3管型钢板固定尸体标本后踝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2、通过万用生物力学测试系统检测所设计后踝解剖型锁定钢板的力学强度,如抗轴向压缩、抗扭转力,计算其力学强度与体积的比值。方法:本课题组项目研究与常州华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生产所设计的后踝解剖型锁定钢板。采用与人体骨骼弹性模量相近的钛合金材料(Tc4),设计后踝解剖型锁定钢板,并进行相关出厂检测。同时,本实验采用同一厂家生产的1/3管型钢板作为实验对照钢板。生物力学试验采用6具成年新鲜带踝的小腿标本(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浦东分院解剖教研室及延边大学解剖学实验室),其中男性4具,女性2具,平均年龄50岁(36-65岁)。自膝关节离断,保留小腿及踝关节。标本随机分为2组,A组为后踝解剖型锁定钢板组,B组为1/3管型钢板组。A、B两组内固定材料均采用同一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钢板进行实验研究(常州华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分别固定尸体标本的后踝骨折,采用万用生物力学测试系统对所设计的不同长度规格的后踝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和1/3管型钢板进行抗轴向压缩、抗扭转力的力学测试,评价后踝解剖型锁定钢板在固定后踝骨折时的生物力学特性及优势。结果:本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后踝解剖型锁定钢板较1/3管型钢板固定不同类型后踝骨折,在抗轴向压缩实验及抗扭转力实验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在统计学上均具有显着差异性(P<0.05)。结论:本试验研究表明后踝解剖型锁定钢板较1/3管型钢板固定不同类型后踝骨折,在抗轴向压缩、抗扭转力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具有生物力学角稳定性,防止后踝骨折的轴向移位。因此,后踝解剖型锁定钢板在固定后踝骨折时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特性。第四部分 后踝解剖型锁定钢板在后Pilon骨折的临床应用目的:比较分析后踝解剖锁定钢板固定、1/3管型钢板及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08月收治的82例踝关节骨折累及后踝骨折,且后踝关节面大于踝关节面25%以上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后外侧入路且根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后踝解剖锁定钢板固定组(解剖锁定钢板组,A组),1/3管型钢板固定组(管型钢板组,B组)和空心螺钉固定组(空心螺钉组,C组)。A组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20-65岁,平均(43.3±12.4)岁;根据Denis-weber骨折分型:B型10例,C型14例。B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21-62岁,平均(44.0±11.8)岁;根据Denis-weber骨折分型:B型16例,C型12例。C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0-65岁,平均(49.9±11.3)岁;根据Denis weber骨折分型:B型14例,C型16例。比较三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出血量,以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患者术后X线表现,骨折愈合时间,患者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标准,评估踝关节功能。结果:结果表明后踝解剖型锁定钢板组(A组)平均手术时间(0.88±0.14)h较空心螺钉组(C组)(1.14±0.14)h及管型钢板组(B组)(1.23±0.12)h均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平均出血量为A组(108.33±11.87)ml、B组(136.61±11.10)ml、C组(117.67±9.46)ml,术中出血量A组<C组<B组,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0.05),但所设计解剖型锁定钢板组手术时间短,术中相对出血少。术中三组透视次数比较,A组(6.04± 1.14)次、B 组(7.75±1.45)次、C 组(9.3±1.72)次,A 组<B 组<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X线表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功能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术后三组患者均无伤口感染,无切口延迟愈合及骨不连发生。有3例C组患者出现后踝骨折复位不良,骨折移位大于2mm;有2例患者空心螺钉位置差,空心螺钉置入下胫腓联合。A组及B组分别有1例和3例患者术后出现踇趾轻度屈曲挛缩,A组2例和B组5例患者出现踝关节活动时不适感,经过康复锻炼后症状消失。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三组患者AOFAS的踝-后足评分比较,三组的踝-后足评分在术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组间比较,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3个月三组间踝-后足评分比较,A组优于B组及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的AOFAS踝-后足评分分别与相应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外侧入路采用三种不同方式内固定后Pilon骨折,空心螺钉相对微创,但复位质量不确定,术中透视次数多,时间长;而管型钢板及解剖锁定钢板可直视下解剖复位,创伤相对大,但术后易早期功能锻炼和负重行走。但术中管型钢板需要塑型,增加手术时间,螺钉方向不易把控,容易误入关节内,导致不良并发症。
陈浩龙[7](2019)在《影响踝关节骨折手术疗效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影响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术后关节疗效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不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踝关节骨折于广东省中医院骨科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且资料完整的患者311人。依据患者的病历、影像学及随访资料,收集可能影响踝关节骨折术后疗效的因素:年龄、性别、BMI指数、Danish-Weber分型、Broos&Bisschop分型、吸烟史、糖尿病史、致伤原因、开放性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腓骨骨折、下胫腓损伤、三角韧带损伤、内踝骨折、后踝骨折、关节镜的使用、手术用时、内固定拆除、伤口愈合。末次随访根据Mazur提出的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踝关节术后疗效评价,并将患者分为功能优良组(Mazur≥87分)和可差组(Mazur<87分),功能评价分组作为因变量。将各因素进行分类赋值,对各可能的影响因素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以明确各单因素与关节功能评分的统计关系,再取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逐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311人,获得13~49个月(平均29.6个月)随访;年龄范围为16至87岁,平均年龄46.6±17.4岁;男132人(42.4%),女179人(57.6%);左侧145人(46.6%),右侧165人(53.4%);BMI正常组167人,过重组108人,肥胖组36人;致伤原因中,生活扭伤200人(64.3%),运动伤24例(7.7%),交通伤67人(21.5%),坠落伤20人(6.4%);根据Broos&Bisschop分型,单踝43人,双踝141人,三踩127人;根据Danish-Weber分型,A型33人,B型203人,C型75人。末次随访采用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术后疗效评估:优组215人,良组68人,可组23人,差组5人,优良率91%;伤口愈合甲级愈合295人,乙级愈合为12人,丙级愈合为4人。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发现年龄、糖尿病史、Weber分型、内踝骨折、后踝骨折、伤口愈合对功能评价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行多因素逐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061,P<0.01),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有年龄、Weber分型、后踝骨折、伤口愈合,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最终得出结果:年龄(β=0.921,P=0.009,OR=2.795,95%CI:1.301~6.006)、Weber分型(β=0.877,PP=0.045,OR=2.404,95%CI:1.018~5.677)、后踝骨折(骨折面积>25%关节面且固定)(β=1.764,P=0.027,OR=5.833,95%CI:1.225~27.772)、伤口愈合(β=1.894,P=0.002,OR=6.643,95%CI:2.024~21.801),常量(β=-9.082,P<0.01),诊断符合率:92.3%。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评价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为:Y=-9.082+0.921X2(年龄)+0.877X7(Weber分型)+1.764X15(骨折面积>25%关节面且固定)+1.894X19(伤口愈合)。结论:影响踝关节骨折手术疗效的危险因素有年龄、Weber分型、后踝骨折(骨折面积>25%且固定)、伤口愈合。术前结合影像学明确诊断,辨清踝关节骨折的Weber分型,分析后踝骨折对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结合患者年龄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把握手术时机、术中精细操作和规律换药等重视伤口的愈合,有利于术后的关节功能康复。
王新[8](2019)在《胫腓骨远端的数字化测量及临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建立胫腓骨远端的三维模型,进行相关的数字化测量并应用于临床,为踝穴重建提供解剖数据参考。方法1选取正常成人志愿者100例,男50例,女50例,进行双踝的CT扫描,扫描层厚1.25mm,扫描间距1.25mm,重建层厚0.625mm,重建间距0.625mm,Fov30′30mm,矩阵512′512dpi,球管电压120kv,电流250MA,将扫描所获得的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PC计算机,利用Mimics21.0三维重建软件行后处理并测量,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2对患踝摄X线片,收集符合要求的RüediAllg?werⅢ型Pilon骨折末次随访的X线片,将所测得的正常值与末次随访值进行比较分析,并根据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分组,统计术后恢复情况的优良率。结果1胫腓骨远端的各参数按性别进行分组,结果显示,正常成人踝穴高度、踝穴宽度、踝穴深度、下胫腓间隙有显着的性别差异(P<0.05),冠状位角α、矢状位角β、下胫腓重叠及踝关节内侧间隙性别差异不明显(P>0.05),2胫腓骨远端的各参数按左右侧别分组,结果显示,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按性别分组,身高和体重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P<0.05),男性身高与踝穴高度有相关性且呈正相关(R=0.586,P<0.01),男性体重与踝穴高度、踝穴深度有相关性且呈正相关(R=0.357、0.392,P<0.05),女性身高与踝穴高度、踝穴宽度、踝穴深度有相关性且呈正相关(R=0.292,0.330,0.291,P<0.05);身高、体重与冠状位角α、矢状位角β、下胫腓重叠、踝关节内侧间隙均无显着相关性(P>0.05),4参考正常值进行踝穴的解剖重建,男性、女性末次随访的各参数值与所测正常值相比均无显着差异;5患者手术治疗的优良率男性为95.2%,女性为92.3%,总体优良率为94.1%。结论1本实验为踝穴重建手术的解剖复位提供参考,尤其是参数间有性别差异的参数,应因性别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且患者的身高、体重也与胫腓骨远端的形态存在相关性,这些都可作为踝穴重建手术的考虑因素。2参照所测得的正常值对Pilon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恢复的优良率均在90%以上,有临床参考价值。图24幅;表9个;参107篇。
刘松[9](2019)在《踝关节骨折流行病学及成人踝关节骨折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踝关节骨折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目的:踝关节骨折临床常见,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基于基础人群的全国范围的踝关节骨折流行病学调查尚无报道。本文旨在调查分析中国踝关节骨折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踝关节骨折的数据来源于课题组2015年1月至2015年5月进行的中国居民骨折发病率调查,该调查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我国骨折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分区中按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原则抽取8个省(直辖市)。在8个省(直辖市)中共抽取24个城市、41个街道、112个社区居委会和24个县、67个镇、223个村。调查对象为抽中样本住户中居住6个月以上的可以访问到的家庭内所有成员,通过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入户进行家庭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民族、教育水平、职业、吸烟、饮酒、饮食习惯、每天睡眠时间和既往骨折史等。对于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骨折的调查对象,通过X线片及病历资料明确调查对象的骨折部位、受伤机制等信息。从数据库中抽取踝关节骨折的相关资料后,分析2014年我国踝关节骨折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结果:中国居民骨折发病率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512187份,其中踝关节骨折190人(193例),2014年我国踝关节骨折的发病率为37.1/100000人。踝关节骨折患者男96人,女94人,平均年龄46.7±17.6(487)岁。跌倒为最常见的受伤机制,占76.8%(146/190)。踝关节骨折最常见的受伤地点为家里和公路。根据职业分层统计,男性和女性均为学生人群踝关节骨折发病率最高,分别为62.1/100000和90.9/100000。根据年龄分层统计,男性80岁以上人群和女性6579岁年龄段人群踝关节骨折发病率最高,分别为75.2/100000和67.0/100000。单因素分析显示,对于男性,汉族、吸烟、饮酒、独居、平均睡眠时间少于7h/d和既往骨折史是踝关节骨折的危险因素,居住房屋向阳是保护性因素。对于女性,年龄、汉族、职业、饮酒、独居、平均睡眠时间小于7h/d、既往骨折史、绝经时间早和生育孩子多是踝关节骨折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对于男性,饮酒、独居者和平均睡眠时间少于7h/d发生踝关节骨折的风险分别增加1.86倍、5.05倍和1.72倍。对于女性,饮酒、独居者、既往骨折史和平均睡眠时间少于7h/d发生踝关节骨折的风险分别增加3.00倍、5.93倍、3.68倍和1.63倍。结论:2014年我国踝关节骨折发病率37.1/100000人,饮酒、独居和每天平均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是男性和女性发生踝关节骨折共同的危险因素。既往骨折史是女性人群踝关节骨折的危险因素。为了降低踝关节骨折的发病率,我们需要制定戒酒相关卫生政策,鼓励人们获得充足的睡眠。独居,尤其是有既往骨折史者更应注意预防发生骨折。第二部分中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踝关节骨折构成比的流行病学对比分析目的:调查我国踝关节骨折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对比不同地区踝关节骨折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利用医学影像计算机存档与传输系统和病案查询系统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国东部地区35所医院、中部地区20所医院和西部地区28所医院诊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和骨折AO分型等数据。将东部35所医院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中部地区20所医院患者资料定为B组,西部28所医院的患者资料定为C组,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骨折分型等数据。结果:共收集83所医院30258例踝关节骨折,年龄中位数为40,儿童1979例(6.54%),成人28279例(93.46%);男性18165例(60.03%),女性12093例(39.97%),男女比为1.50:1;骨折高发年龄段为4150岁(19.13%,5789/30258),男性为2130岁(21.94%,3985/18165),女性为5160岁(22.18%,2682/12093)。按儿童、青年、中年和老年分组,踝关节骨折高发组为青年组,占52.15%(15779/30258)。成人踝关节骨折按AO分型,44-A型骨折11252例(39.79%,11252/28279),44-B型骨折11130例(39.36%,11130/28279),44-C型骨折5897例(20.85%,5897/28279)。A组15632例,患者年龄中位数为41,男女比为1.41:1;B组8585例,患者年龄中位数为40,男女比为1.45:1;C组6041例,患者年龄中位数为38,男女比为1.89:1;三组患者性别构成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χ2=92.367,P<0.001),C组男女比高于A组和B组(P<0.001)。A组踝关节骨折患者年龄中位数高于B组和C组,B组踝关节骨折患者年龄中位数高于C组(P<0.001)。B组儿童组构成比高于A组和C组,C组青年组构成比高于A组和B组,A组中年组和老年组构成比高于B组和C组,B组中年组和老年组构成比高于C组(P<0.016)。A组和C组踝关节骨折高发类型为44-A型,B组踝关节骨折高发类型为44-B型。A组44-A型骨折构成比高于B组,C组44-B型骨折构成比低于A组和B组,C组44-C型骨折构成比高于A组和B组,B组44-C型骨折构成比高于A组(P<0.016)。结论:踝关节骨折多见于成人,男性多于女性,高发年龄段为4150岁,成人踝关节骨折高发骨折类型为44-A型。西部地区男女比高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踝关节骨折患者年龄中位数递减,东、中、西部地区中年组和老年组构成比递减,西部地区青年组构成比高于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44-C型骨折构成比最高,44-B型构成比最低。第三部分成人踝关节骨折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目的:手术部位感染是切开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导致终生残疾和截肢等严重后果。本研究旨在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成人踝关节骨折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为预防踝关节骨折手术部位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前瞻性调查收集河北省二级以上25所医院2014年7月1日至11月14日期间手术治疗的成人骨折患者资料,筛选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踝关节骨折纳入到本研究中。记录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手术相关信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术后感染情况等方面的数据,分析踝关节骨折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391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成人踝关节骨折患者,男性237例,女性154例,年龄中位数为44(1896岁)。21例发生SSI,发生率为5.37%(21/391)。391例患者中高能量损伤占41.94%,开放性骨折占17.39%,BMI≥28者占14.83%;SSI患者中高能量损伤占71.43%,开放性骨折占38.10%,BMI≥28的者占33.33%,3个变量未发生SSI与S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BMI≥28、高能量损伤、开放性骨折、急诊手术、手术切口类型、预防性术中使用抗菌药物、HGB、TP是与SSI有关的变量(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急诊手术、高能量损伤、BMI≥28是踝关节骨折SSI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术中使用抗菌药物为保护性因素。结论:成人踝关节骨折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为5.37%,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急诊手术、高能量损伤、BMI≥28,保护性因素为预防性术中使用抗菌药物。术前对高危患者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发生手术部位感染。
瞿晓宏[10](2018)在《俯卧位后外侧切口治疗累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俯卧位后外侧切口治疗累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目的:评价俯卧位后外侧切口治疗伴有后踝骨折的踝关节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集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15年3月到2017年8月选用俯卧位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累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病例32例,后踝骨折使用拉力螺钉或桡骨远端T型钢板内固定。根据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Ⅳ度25例,旋后外旋型Ⅲ度1例,旋前外旋型Ⅳ度6例。术中通过“hook实验”判断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若考虑损伤需要行1到2枚螺钉3层皮质骨固定,复位外踝骨折后钢板放置于后侧或后外侧。术后按期门诊随访,复查术后X片、CT等影像学检查,评估后踝骨折块对位、对线情况,内固定物固定情况,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估踝关节功能。结果:复查和整理术后X片、CT等影像学资料,进行仔细测量,解剖复位率为95.2%,术中平均使用C型臂透视次数4.6次。其中1例患者出现切口远端渗出,经过多次换药后好转。1例患者出现右足外侧及第4,5趾皮肤表面麻木不适,3月后症状缓解。患者中没有出现复位欠佳、内固定移位。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超过1年。使用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分:优25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3.75%。结论:采用俯卧位后外侧入路治疗伴有后踝骨折的踝关节骨折,可以一个体位下完成三个平面骨折的治疗,符合生物力学和解剖结构上的要求,一个切口兼顾外踝及后踝骨折的复位及内固定,联合内侧切口复位固定内踝骨折,入路安全简便、软组织损伤小、显露清楚,骨折解剖复位率增高,内固定强度可靠,术后移位可能小,有利于术后踝关节活动范围的恢复,踝关节功能得到改善,身体及精神评分均有提高,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二、后踝骨折的生物力学分类与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后踝骨折的生物力学分类与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四种内固定方式固定胫骨中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综述 |
2.1 胫骨干中下1/3 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研究进展 |
2.2 胫骨干中下1/3 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解剖特点 |
2.3 胫骨干中下1/3 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
2.4 胫骨干中下1/3 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受伤机制及骨折的分类 |
2.5 胫骨干中下1/3 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治疗原则 |
2.5.1 保守治疗 |
2.5.2 手术治疗 |
2.6 小结 |
第三章 实验与方法 |
3.1 实验设计 |
3.1.1 实验方案 |
3.1.2 时间及地点 |
3.1.3 实验对象 |
3.1.4 实验材料 |
3.1.5 实验设备 |
3.1.6 实验软件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步骤 |
3.2.2 观察指标 |
3.2.3 实验分组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4.1 骨折断端最大位移值 |
4.1.1 胫骨中下1/3 螺旋骨折断端最大位移值 |
4.1.2 后踝骨折断端最大移位值 |
4.2 骨折端最大应力值 |
4.2.1 胫骨中下1/3 螺旋型骨折断端最大应力值 |
4.2.2 后踝骨折断端最大应力值 |
4.3 内固定物最大应力值 |
4.3.1 胫骨内固定物最大应力值 |
4.3.2 后踝内固定物应力最大值 |
第五章 讨论 |
5.1 有限元在骨科中的应用 |
5.2 胫骨中下1/3 螺旋型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有限元分析的设置标准 |
5.3 骨折移位对比 |
5.4 骨折端应力分析 |
5.5 内固定物应力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西医结合跟腱旁改良入路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表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祖国医学对踝关节骨折的认识 |
2.2 胫骨远端后侧关节面解剖特点 |
2.3 后踝骨折的损伤机制及骨折的特点 |
2.4 后踝骨折的分型 |
2.5 后踝骨折内固定指征 |
2.6 后踝骨折常见手术入路的选择及内固定方式 |
2.7 后踝骨折常规手术入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
3 临床应用研究 |
3.1 临床资料 |
3.2 病例选择标准 |
3.2.1 病例诊断标准 |
3.2.2 纳入标准 |
3.2.3 排除标准 |
3.3 术前准备 |
3.4 手术操作步骤 |
3.4.1 改良组手术方案 |
3.4.2 对照组手术方案 |
3.5 术后处理 |
3.5.1 一般处理 |
3.5.2 药物治疗 |
3.5.3 指导功能锻炼--运动处方 |
3.6 观察指标 |
3.6.1 生命体征指标 |
3.6.2 疗效测定标准 |
4 统计方法 |
5 临床疗效研究结果 |
5.1 一般结果 |
5.2 影像学数据资料 |
5.3 术后功能评测结果 |
6 讨论分析 |
6.1 后踝骨折的手法治疗合并手术内固定的原因 |
6.2 两种手术方案复位后踝骨折术后分析 |
6.3 跟腱旁改良入路治疗后踝的解剖设计理念与并发症、临床疗效 |
7 结论 |
8 技术路线图展示 |
9 病案图展示 |
10 参考文献 |
11 致谢 |
12 附件 |
12.1 实验数据记录表 |
12.2 AOFOS评分表 |
(3)对比经后内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处理三踝骨折中后踝骨折的临床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手术方法 |
3. 术后处理 |
4. 评价标准与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闭合性踝关节骨折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
前言 |
一、踝关节的解剖学特点及其活动 |
二、踝关节骨折分型的历史进展 |
三、踝关节影像学检查的发展 |
四、踝关节骨折的治疗进展 |
(一) 最佳治疗时间 |
(二) 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新进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一、一般情况 |
二、个人经历 |
三、获奖情况 |
四、发表论文 |
(4)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评估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六、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综述 踝关节骨折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踝穴骨折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1.1 一般资料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分型标准 |
2.1.6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2 手术方法 |
2.2.1 术前病房准备 |
2.2.2 术前手术室准备 |
2.2.3 踝关节镜下辅助复位固定术 |
2.2.4 术后处理 |
2.3 术后随访 |
2.4 观察指标 |
第三章 结果 |
3.1 5例病例术中关节镜下诊疗情况 |
3.2 踝关节功能评分 |
3.2.1 5例病例术后踝关节VAS评分 |
3.2.2 5例病例术后踝关节AFOAS评分 |
3.2.3 5例病例术后踝关节Barid-Jackson评分 |
3.2.4 5例病例术后踝关节Iowa评分 |
3.2.5 5例病例术后Valderrabano-Hintermann评 |
3.3 踝关节韧带评分 |
3.3.1 5例病例术后踝关节韧带Povacz评分 |
3.3.2 5例病例术后踝关节韧带Good评分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基于CT数据的后踝解剖型锁定钢板的研制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后PILON骨折与后踝骨折的概述 |
二、后PILON骨折治疗选择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基于CT数据的后踝解剖型锁定钢板的设计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后踝的有限元分析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后踝解剖型锁定钢板的生物力学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后踝解剖型锁定钢板在后PILON骨折的临床应用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汇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奖项 |
个人履历 |
致谢 |
(7)影响踝关节骨折手术疗效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
1.1.1 踝关节的解剖及稳定性 |
1.1.2 踝关节骨折的分型 |
1.1.3 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原则 |
1.1.4 手术时机 |
1.1.5 外踝骨折的处理 |
1.1.6 内踝骨折的处理 |
1.1.7 后踝骨折的处理 |
1.1.8 下胫腓联合损伤的处理 |
1.1.9 三角韧带损伤的处理 |
1.1.10 踝关节镜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 |
1.1.11 中医正骨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 |
1.1.12 小结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病例资料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数据采集及功能评估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病例基本信息 |
3.2 单因素分析情况 |
3.3 影响踝关节手术疗效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年龄 |
4.2 Danis-Weber分型 |
4.3 伤口愈合 |
4.4 后踝骨折 |
4.5 外踝骨折 |
4.6 内踝骨折 |
4.7 下胫腓韧带 |
4.8 中医正骨手法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8)胫腓骨远端的数字化测量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胫腓骨远端的数字化测量及临床意义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实验仪器及应用软件 |
1.1.3 实验方法 |
1.2 统计学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4.1 胫腓骨远端形态测量的必要性 |
1.4.2 胫腓骨远端形态重建与各参数的关系 |
1.4.3 胫腓骨远端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
1.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踝关节骨折的诊疗进展 |
2.1 踝关节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特点 |
2.1.1 踝关节的解剖特点 |
2.1.2 踝关节的生物力学特点 |
2.2 踝关节骨折的分型 |
2.3 踝关节骨折的诊断及影像学检查 |
2.4 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
2.4.1 非手术疗法 |
2.4.2 手术疗法 |
2.5 踝关节骨折术后并发症 |
2.5.1 皮肤边缘坏死 |
2.5.2 持续性疼痛 |
2.5.3 创伤性关节炎 |
2.5.4 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踝关节骨折流行病学及成人踝关节骨折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踝关节骨折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中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踝关节骨折构成比的流行病学对比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成人踝关节骨折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踝关节骨折分型、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俯卧位后外侧切口治疗累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2.1、病例选择标准 |
2.2、临床资料 |
2.3、早期处理 |
2.4、手术方法 |
2.5、术后处理 |
2.6、观察与评估 |
结果 |
讨论 |
4.1 后踝骨折治疗的重要性 |
4.2 后踝骨折内固定的指征 |
4.3 手术体位的选择 |
4.4 后踝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及优缺点 |
4.5 内植物的选择 |
4.6 手术次序的选择 |
4.7 下胫腓联合是否固定 |
4.8 后外侧入路的解剖特点及注意事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后踝的生理解剖特点 |
2、诊断与分型 |
3、后踝骨折的治疗 |
4、后踝骨折术后锻炼与预后 |
5、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后踝骨折的生物力学分类与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四种内固定方式固定胫骨中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有限元分析[D]. 李昌.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西医结合跟腱旁改良入路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D]. 李萍萍.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8)
- [3]对比经后内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处理三踝骨折中后踝骨折的临床结果[D]. 马霖.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4]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评估及相关因素分析[D]. 霍文平. 苏州大学, 2019(02)
- [5]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踝穴骨折的疗效分析[D]. 房岩. 延边大学, 2019(01)
- [6]基于CT数据的后踝解剖型锁定钢板的研制与临床研究[D]. 苏日宝. 苏州大学, 2019(04)
- [7]影响踝关节骨折手术疗效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 陈浩龙.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胫腓骨远端的数字化测量及临床意义[D]. 王新.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9]踝关节骨折流行病学及成人踝关节骨折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研究[D]. 刘松.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10]俯卧位后外侧切口治疗累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D]. 瞿晓宏. 苏州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