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控跌落式高压熔断器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杨明颖[1](2020)在《变压器高压套管芯体干燥设备高频电源电路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高频介质加热法由于具有高效率、低能耗的特点,近些年受到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被广泛应用于木材、医疗、塑料热合、食品等各项领域且发展十分迅速。本文对高压套管绝缘纸层的干燥方式由传统热传导干燥方法改为高频介质加热的方法,这是一种新的构想,在国内外均还没有实施。高频介质电源采用380 V三相交流电输入,所以高频电源的工作频率、输出电压和匹配负载等特性与高压套管绝缘纸层的干燥效果有直接关系。新型的高压套管干燥设备试验样机由三部分构成,即自动控制系统、高频发生器以及真空罐体。本课题主要对样机的高频发生器部分进行设计,依据高频升压和高频振荡的电路原理,对高频发生器的整流滤波电路、振荡电路、灯丝稳压电路、控制电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设计,确定了高频发生器的参数,并对样机进行了调试。其中,整流滤波电路选用三相全桥整流滤波电路,高频振荡发生器选用FU-834Sa电子管电感耦合自激式高频振荡发生器,灯丝稳压电源选用谐振式单相磁饱和稳压器,为电子管的灯丝提供7.5 V电源供电,在交流380 V电源波动±10%时,其稳压输出电压7.5 V波动<2%。高频发生器输入参数为:三相380 V/50 Hz。输出参数为:振荡频率为6M Hz可调,振荡功率为030 kW。高频升压变压器的性能指标为:变比1:26,可实现高压输出10 kV可调。电子三极管的冷却方式为:电子管阳极采用强制水冷;电子管栅极接头、灯丝电极接头采用强制风冷。本设计制作的高频发生器可用于同心圆柱式介质,接入负载后高频介质电源的输出特性基本保持不变。高压套管干燥装置的总功率约为90 kW,当真空度为3000 Pa、干燥温控在100℃±5℃时,该装置可使套管芯体的干燥时间由100小时缩短至72小时。该装置对周围环境要求恒温恒湿,恒定温度为:室温23℃,恒定湿度为:30%。与其他高压套管干燥设备比较,明显的提高了干燥效率,节约了成本,降低了能耗,达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
王玉领[2](2020)在《基于TMS的电容器充电电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作为一种非接触式、无痛无损伤、非侵入性的刺激方式,在临床应用及脑功能基础研究上具有明显的优势。TMS技术主要依靠磁场发生器产生的脉冲磁场起到治疗效果。磁场发生器主要包括充电储能系统(充电电源及储能单元)和放电系统(放电开关回路及刺激线圈)两大部分组成。其中电容器充电电源作为磁场发生电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个系统产生平稳、可靠的脉冲磁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传统磁场发生电路中充电电路体积大、充电精度低等问题,分析设计了基于谐振变换器的电容器充电电源。首先,本文分析总结了现有电容器充电电源的电路拓扑,其中尤以谐振变换器应用的最为广泛;针对LCL-T谐振变换器的工作特性进行分析,分析考虑变压器寄生参数给电源工作带来的影响,并将变压器寄生参数吸收作为谐振回路的一部分,提出以LC-LC谐振变换器作为电容器充电电源主电路拓扑。其次,利用基频近似交流分析法理论分析了谐振网络的工作特性,包括:电流增益H、变换器电压-谐振电流相位关系以及谐振网络的电压增益M,得到在9)=1和γ+ψ=1条件下工作是将LC-LC谐振变换器设计为恒流源的基本条件,同时分析发现,变换器电压与谐振电流保持同相位,使得逆变开关实现零电流关断,减小了开关损耗;变换器电压增益随负载阻抗而变化,减小了对高频变压器的要求。利用PSpice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验证其恒流充电可行性。最后,结合之前的理论分析以及电容器充电电源的性能指标,搭建整体实验平台,包括以KL25为核心的主控电路和主体电路模块。主体电路包括EMI滤波器电路、输入整流-滤波电路、防浪涌电流的软启动电路、LC-LC谐振逆变电路以及电压检测电路、辅助板级供电电路等,对板级供电电压和电压检测电路进行了测试分析,供电电压波形平整,电压检测电路在输入1V~3V期间,测量相对误差均在1%及以下,满足系统工作要求。整体实验测试表明谐振电流与变换器电压保持同相位,实现开关管的软开关工作;负载电压保持线性上升表明其恒流输出特性,充电电路可以实现最高300V的输出电压,充电精度误差小于2%,满足设计要求。
王云涛,武历忠,聂建峰,朱洪卿,韩兵[3](2018)在《高压熔断器更换工具》文中研究指明TA高压熔断器是重要的电力保护电器,在常规站和智能站中均有应用,起到过流保护作用。受电网运行方式及电网负荷的变化影响,TA高压熔断器作为易损易耗元件,熔断时有发生。TA高压熔断器更换用时又存在较多、差异性大的情况。因此,对TA高压熔断器更换工具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1 TA高压熔断器故障原因和更换存在的问题1.1 TA高压熔断器熔断原因统计了东营市管辖变电站近3年35 kV TA高压
方俊俊[4](2018)在《防堵塞RW3-10跌落式熔管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跌落式熔断器普遍使用在配电线路的变压器台架中,以10 kV跌落式熔断器为例,现时使用最为广泛的型号为RW3-10,由于使用的广泛性,目前在运的RW3-10跌落式熔断器出现了一些共性故障,现就这些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创新性的改进措施,以解决共性问题。
刁晓蕾[5](2017)在《并联转移型限流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电力行业迅猛发展,各发电厂的装机容量不断扩大,短路电流容量也快速增长。大功率发电机出口发生短路故障时,最大短路电流值将达10kA以上。传统的限流器不仅很难分断大容量的短路电流,在分断之前发电机或变压器绕组很有可能已经损坏,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研制新式的短路电流限制器将已成为电力行业的迫切需求。目前为了满足我国市场的需求,一种新型实用并能限制大容量故障短路电流的限流器的研发势在必行,除了会为电力行业的发电厂和变电站带来好处,也可使用在电力系统以外的化工、冶金、舰船及核聚变试验装置等相关的大型电力供应成套设备上,具有很大的研发前景和市场。本文研究的是一种并联转移型的大容量短路故障限流器,应用真空大电流并联转移原理,当大容量短路故障发生时,由主回路真空熔断器先起弧,然后故障短路电流迅速地转移到并联支路高压石英砂熔断器上,最后由其进行分断限流。为确保这种限流器整体结构并联转移的可行性,并最终能够成功可靠地开断大容量故障短路电流,本文首先应用Matlab/Simulink模块建立了故障短路电流并联转移的电路模型,对短路电流并联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仿真分析,还进一步对短路电流的并联转移电路模型进行了修正,得到了可靠的并联转移的动态仿真过程。然后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高压石英砂熔断器熔体进行热电耦合的仿真,求不同熔体结构对应的弧前时间。并基于半经验公式对高压石英砂熔断器的熔体进行电弧模型的建立,得到不同结构熔体的总弧压值和燃弧能量值。最后结合试验验证了主回路真空熔断器能否承受住线路总弧压值,达到其真空介质绝缘强度的恢复,不再发生重击穿,最终保证限流器的限流开断成功。通过多次试验结果可以验证,本文所提出的大容量故障短路电流并联转移的模型是正确的,该限流器限制大容量短路电流的策略是可行的。
陈强[6](2017)在《高压直挂大容量电池储能功率转换系统》文中研究指明电池储能具有响应快、功率密度高、对安装地点无要求、技术发展快等优点,是目前最有前景的储能技术之一。电池储能系统日益增加的容量,对功率转换系统在效率与成本等方面提出更高需求。高压直挂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将低压电池模块与模块化的多电平变换器结合,不仅能够省去工频变压器直挂中高压电网,而且能够降低电池模块的内部环流,从而提高系统的循环效率与可靠性。然而,高压直挂的结构特点给电池以及功率转换系统带来了诸多挑战。本文对高压直挂功率转换系统的控制保护策略、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实验验证,研究成果得到了工程应用。主要内容如下:将级联式变换器用作电池储能功率转换系统,提出了多目标统一均衡控制策略,将电网电压不平衡、模块故障冗余控制时的功率均衡及相间荷电状态均衡进行了统一,降低了整体控制策略的复杂度与计算量。采用双向DC/DC变换器抑制电池侧的二次脉动电流,提出基于陷波器的双向DC/DC变换器的控制策略。研究了级联式储能系统中共模电流的产生机理,基于等效模型分析了共模电流的路径,提出了共模电流峰值的估算公式及一种基于EMI滤波器的共模电流抑制策略。提出了一种具有储能功能的无功补偿器,研究了其有功无功耦合问题,给出一种基于bangbang原理的新型控制策略,有效地改善了功率控制性能,扩大了有功输出的范围。将储能电池分散并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半桥子模块的电容上,构成储能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系统地分析了其多种运行工况,研究了基于交流与直流功率的荷电状态均衡方式,提出了适合多工况的控制策略。研究了交流电网故障时储能型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支撑直流电网运行的工况,提出了在该工况下的桥臂间荷电状态均衡策略。将部分半桥子模块换成全桥,形成具有直流故障穿越能力的储能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研究了其故障穿越前后的控制,给出了能够保证电池荷电状态均衡的子模块电压分配策略。针对高压直挂功率转换系统的优化设计问题,探讨了系统设计的边界条件,给出了效率、可靠性的估算方式,提出了优化设计的方法。设计了某2MW/2MWh储能电站的功率转换系统,样机投入工业运行,达到98%的效率。以储能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站用于风电场并网为案例,给出了并网系统控制策略,分析研究了储能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站对风功率的平滑问题。
李博[7](2013)在《电感对偏流型熔断器换流特性的影响及分析》文中指出高压限流熔断器采用石英砂作为灭弧介质,结构上熔体密封在石英砂中,当熔体熔断产生电弧时,电弧受周围石英砂挤压而限制了电弧直径,从而能迅速冷却灭弧,其较比同等额定参数断路器动作时间快70倍以上,这正是高压限流熔断器至今未被取代的重要原因。虽然高压限流熔断器拥有很强的短路限流能力,但其通流能力却很难提高,因为对于熔断器的熔体来说,通流能力和短路限流能力本身就存在矛盾,要提高熔断器的限流能力,这就需要更细的熔体,而熔体密封包裹在石英砂中,散热受到很大限制,通流温升超标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密封石英砂的结构制约了高压限流熔断器其自身的额定通流能力,对于目前来说,国内高压限流熔断器的额定电流不会超过400A。要解决这个问题,单纯的改变熔体长度和狭径形状不能根本解决矛盾,必须要在保护方式和工艺结构上突破。偏流型熔断器结构上采用高压限流熔断器并联通流能力较强的低压熔断器,提高额定通流量,这相当于变相的增加了熔体的横截面积,所以为了加快低压熔断器起弧要在支路上串联电感,当线路中出现短路电流时,电感上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加速熔体融化,低压熔断器熔断后,由于电感的存在,电流在转移的过程中会也产生过电压加速高压熔断器的起弧,从而提高其限流能力。本文在固定熔体的焦耳积分值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的支路电流参数推算熔断器的弧前时间,采用MATLAB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比对分析不同电感参数下所产生的过电压,得出相对合适的电感参数,为产品的设计提供参考。
何翠[8](2012)在《智能化短路开断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设计的智能化短路开断器,是将爆炸技术与高压限流熔断器结合而成的新型电器保护设备,从根本上属于一种全范围限流保护设备。在全范围保护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新的智能化控制理论,智能化短路开断器可以不只针对某一种固定设备进行保护,它可以根据用户自己的需求进行调整,从而成为多种设备的保护装置。因为这种智能化的提出,大大拓宽了这种设备的使用范围,在设备的硬件上相应地提出了太阳能光伏系统作为直流电源,以便实现其多范围多地域的使用性。智能化短路开断器弥补了断路器和熔断器之间的空白,并且主体结构由熔断器支撑。主要用于大幅度限制短路电流幅值和作为电力系统灾难性短路事故的保护设备。在本设计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分断方法。相比普通的限流熔断器,本设计研发的短路开断器,是将炸药放置在熔体上,在低过载电流的情况下,通过PIC控制触发电路引燃炸药分断电路;在大过载电流的情况下,通过熔体自行烧断开断电路。自身可以成功解决大过载电流和低过载电流合二为一的问题。同时选用太阳能光伏系统作为直流电源,利用其给中央控制单元供电,提高了系统稳定性,拓宽了智能化短路开断器的使用范围。智能化通讯是基于PIC单片机的SPI接口实现的,主从机之间可以按照自己的功用良好地配合。在通讯操作界面,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所需在预定的选项里面选择自己所需数据,实现时间—电流特性可控性。整个系统具有掉电保护功能,即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掉电故障,主机从机都可以保护掉电前的数据状态,令数据不丢失,再次上电工作时不会出现数据偏差。模拟仿真运行表明,利用SPI通信方式可以成功地实现对熔断件的时间—电流特性的远程控制,实现安秒特性的可调节性。
邢在奎[9](2005)在《柱上型高压无功自动补偿系统设计与研制》文中认为在输配电线路上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可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设备的功率损耗,稳定电压,提高供电质量。本文以10KV输配电线路为例,针对多分支树状结构线路的特点,研究制出由单片机系统控制的户外柱上型高压电容器自动补偿系统。 该系统采用了测量点与补偿点分开的方式,实现了区域性无功负荷监视,使无功补偿点可以安置在区域性分散负荷的无功负荷中心部位,最大程度地利用了补偿容量,有效地缩短了无功电流传输的距离,降低了电网的有功损耗,改善了补偿点的电压水平。 该系统在优化控制技术中采用了电容器补偿控制的两段控制模型,克服了单级控制模型只考虑本段线路最小损耗,不能实现两段带分支串联线路的优化补偿的缺点。不仅解决了分支线路之间穿越无功电流的最优控制问题,实现了功率因数的自动跟踪,而且使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该系统采用真空接触器作为补偿电容的投切开关,并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研制出无功补偿优化控制器对其进行控制操作。该控制器的输出电路对电容器投切开关进行直接操作,同时对电容器的工作电流进行实时检测,实现对电容器的缺相、短路以及不平衡的保护。 本文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并结合数字通讯技术,试验设计出了电源自给式高压线路无线信号采集装置。该装置体积小,安装简便,不对原一次线路进行改动,不对线路绝缘造成威胁,解决了配电网分支线路无功参数不易测量的难题。 文章还介绍了系统自动无功补偿容量及安装位置的确定方法,较为具体的讲述了无功功率采集器、无功优化控制器以及补偿电容操作器等一系列装置的设计方法和研制原理。通过经济技术比较提出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无功补偿系统硬件研制方案。
钟和清[10](2004)在《激光热核聚变能源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激光核聚变装置的研制是一项大科学工程,能源系统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能源系统容量的不断加大,对能源系统的可靠性、技术性能、功率密度、可维护性、可监控性等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国内已有的激光聚变装置的能源系统规模均较小,且功能简单,集成度低,可维护性差。本文的研究内容正是基于大型能源系统高技术性能指标要求而展开的。本文分析了传统能源系统的优缺点,指出采用新型能源系统结构的必要性;并针对能源系统的技术性能指标要求,对能源系统功能进行了分解。分析了新型放电电路结构下引燃管自闪的原因,首次使用同轴结构改善了引燃管自闪现象,并分析了其工作原理;给出了快速熔断器参数设计方法;设计了放电回路电气参数;兼顾电磁兼容要求,设计了能源模块的总体结构布局。分析指出高频串联谐振电容器充电电源(Capacitor Charging Power Supply-CCPS)具有平均充电电流恒定、抗负载短路能力强等优点,适于在高电压下对电容器充电。采用三电平串联谐振 CCPS 能改善充电电压精度,提出了几种驱动控制方案,并进行了分析比较。首次提出了一种新型双串联谐振 CCPS 及其控制方案,分析了各个控制方案下的电气特性,指出各控制方案下均具有平均充电电流恒定和抗负载短路能力强的优点,谐振电流与输出电压无关,因具有两个串联谐振支路,每个谐振支路可以单独工作且平均充电电流仍然恒定,因此,即使在开关频率固定的情况下,通过选择谐振支路,仍能改变充电电流;因两个谐振支路相互独立,每个谐振支路的工作电流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确定,且每次谐振只有半个谐振周期对输出电容充电,因而从本质上提高了充电电压精度;这种新型电路结构及其控制方案,还具有电流谐波小,效率高的优点,同时降低了谐振电流峰值,适于高精度大功率场合应用。首次对串并联谐振 CCPS 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在并联谐振电容和串联谐振电容比值相同时,平均充电电流与输出短路时平均充电电流的比值随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比值的变化曲线相同,谐振期间电流的正半周时间或负半周时间与输出电压为零时谐振周期的比值随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比值变化曲线相同;充电电流随输出电压的升高而减小,谐振电流周期随输出电压的升高而减小。提出了快速设计谐振参数的方法-图表法,并且利用该方法能够对电源进行有效设计、分析和调试,克服了传统串并联谐振 CCPS参数设计采用试凑法的不足。高频高压场合下变压器分布电容和整流桥寄生电容对CCPS工作的影响是不容忽略 I<WP=5>的,阐述了高频升压变压器的绕组结构与分布参数的关系,得出了高频升压变压器的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高压整流二极管的寄生电容,得出了高压整流桥在 CCPS 中的等效电路;指出实际的串联谐振 CCPS 为串并联谐振式电容器充电电源,变压器和整流桥的分布电容可采用串并联谐振电容器充电电源中零电流输出方式来获得;采用本文提出的串并联谐振参数设计方法,进行了参数设计;提出了高频升压变压器参数通用设计方法,明确了变压器参数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解决了复杂激磁电压波形的变压器参数设计问题,实验证明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分析了能源系统电磁干扰的主要来源,提出了监控系统抗电磁干扰设计方法,包括结构、硬件和软件;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能源系统的整体可靠性,给出了改进后的硬件通信电路;放电电流录波是监控系统的重要任务之一,Rogowski 电流互感器具有精度高、线性度好、不饱和的优点,常被用作脉冲大电流测量,分析了 Rogowski线圈的工作原理,给出了其制造工艺要求。
二、可控跌落式高压熔断器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控跌落式高压熔断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变压器高压套管芯体干燥设备高频电源电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高频加热技术 |
1.3.1 高频介质加热技术原理 |
1.3.2 高频介质加热技术特点 |
1.4 本文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
第二章 高频电源电路设计原理 |
2.1 高频介质电源工作原理 |
2.2 大功率电子管阳极高压电路的设计 |
2.2.1 低通噪声滤波器的设计 |
2.2.2 隔离变压器的设计 |
2.2.3 调压电路设计 |
2.2.4 升压变压器设计 |
2.2.5 整流滤波电路 |
2.3 高频振荡及匹配电路 |
2.3.1 高频振荡电路 |
2.3.2 匹配输出电路 |
2.4 控制及保护等辅助电路 |
2.4.1 高压控制电路 |
2.4.2 保护电路 |
2.5 电子管灯丝电源电路 |
2.5.1 灯丝电子稳压器 |
2.5.2 单相灯丝磁饱和稳压器 |
2.5.3 灯丝供电电路设计 |
2.5.4 灯丝供电控制电路设计 |
2.6 输出负载极板设计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频电源振荡频率对工艺的影响 |
3.1 温度、压强的影响 |
3.2 温度、压强的选取 |
3.3 高频发生器振荡频率的选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压套管干燥设备样机实验 |
4.1 试验过程 |
4.1.1 样机安装 |
4.1.2 试验步骤 |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TMS的电容器充电电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电容器充电电源概述 |
1.3 高频谐振变换器技术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主电路拓扑原理分析 |
2.1 LCL-T谐振变换器分析 |
2.2 改进型LCL-T谐振变换器分析 |
2.2.1 变换器电流增益H和电压-电流相位关系分析 |
2.2.2 变换器电压增益M分析 |
2.3 LC-LC谐振变换器仿真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容器充电电源硬件电路设计 |
3.1 充电电源系统结构 |
3.2 EMI滤波器 |
3.3 输入整流滤波电路 |
3.3.1 输入整流二极管选取 |
3.3.2 滤波电容选取 |
3.3.3 滤波电感选取 |
3.4 软启动电路 |
3.4.1 软启动延时触发电路 |
3.4.2 软启动开关驱动电路 |
3.5 LC-LC谐振逆变电路 |
3.5.1 逆变开关选取 |
3.5.2 谐振元件选取 |
3.6 输出整流二极管 |
3.7 电压检测电路 |
3.7.1 电压检测电路设计 |
3.7.2 电压检测电路误差分析 |
3.8 辅助电源电路 |
3.9 充电信号产生电路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充电电源控制系统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 |
4.1 主控制器及外围电路 |
4.2 信号整形电路 |
4.2.1 电平抬升 |
4.2.2 窄脉冲抑制电路 |
4.2.3 同相互锁电路 |
4.2.4 控制信号测试 |
4.3 开关驱动电路 |
4.3.1 单管IGBT驱动参数计算 |
4.3.2 驱动电路设计 |
4.4 实验平台测试 |
4.4.1 谐振电路测试及分析 |
4.4.2 充电电路整体充电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3)高压熔断器更换工具(论文提纲范文)
1 TA高压熔断器故障原因和更换存在的问题 |
1.1 TA高压熔断器熔断原因 |
1.2 TA高压熔断器更换存在的问题 |
2 高压熔断器更换工具的研制过程 |
2.1 TA高压熔断器更换工具的目标设定 |
2.2 TA高压熔断器更换工具的方案选择 |
2.3 TA高压熔断器更换工具的方案分解 |
2.4 TA高压熔断器更换工具的各模块最佳选择方案 |
3 制订对策并实施 |
3.1 制订对策 |
3.2工具图纸绘制及整体组装试验 |
4效果检查 |
5 结论 |
(4)防堵塞RW3-10跌落式熔管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跌落式熔断器的作用、工作原理 |
1.1 跌落式熔断器的作用 |
1.2 跌落式熔断器的工作原理 |
2 RW3-10跌落式熔断器故障原因分析 |
3 RW3-10跌落式熔断器结构创新改进方法 |
4 结语 |
(5)并联转移型限流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任务来源 |
1.3 限流器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1 固态限流器 |
1.3.2 超导故障电流限流器 |
1.3.3 以微型炸药用能源的爆破式限流器 |
1.3.4 DDX1系列短路电流限流器 |
1.4 并联转移型限流器与其他限流器的对比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并联转移型限流器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 并联转移型限流器组成结构 |
2.1.1 高压石英砂熔断器 |
2.1.2 真空熔断器 |
2.2 并联转移型限流器的工作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限流器的并联转移模型及影响因素 |
3.1 限流器并联转移短路电流影响因素的理论计算 |
3.2 限流器并联转移模型的建立 |
3.3 限流器并联转移短路电流影响因素的仿真分析 |
3.3.1 电阻对真空大电流并联转移的影响 |
3.3.2 电感对真空大电流并联转移的影响 |
3.3.3 电弧电压值对真空大电流并联转移的影响 |
3.3.4 预期短路电流峰值对真空大电流并联转移的影响 |
3.4 限流器并联转移过程的动态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压石英砂熔断器熔体电弧模型仿真分析 |
4.1 熔断器熔体弧前时间的仿真计算 |
4.2 熔断器熔体的电弧模型的建立 |
4.2.1 熔体电弧模型建立的参数 |
4.2.2 熔体电弧模型建立的步骤 |
4.3 熔断器熔体电弧模型的仿真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并联转移型限流器试验研究 |
5.1 大电流合成回路系统 |
5.2 并联转移型限流器开断试验研究 |
5.2.1 限流器试验方案 |
5.2.2 限流器开断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压石英砂熔断器熔体建模Matlab仿真程序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高压直挂大容量电池储能功率转换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
1.1.2 电池储能系统 |
1.2 大容量电池储能及其功率转换系统 |
1.2.1 发展现状 |
1.2.2 高压直挂功率转换系统 |
1.3 高压直挂电池储能功率转换系统研究现状 |
1.3.1 拓扑结构演变 |
1.3.2 控制与保护策略 |
1.3.3 调制策略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级联式高压直挂电池储能功率转换系统 |
2.1 级联式功率转换系统的控制策略及其优化 |
2.1.1 主电路拓扑及数学模型 |
2.1.2 传统控制策略 |
2.1.3 统一均衡控制策略 |
2.1.4 仿真分析 |
2.2 电池侧二次脉动电流抑制 |
2.2.1 电池侧电流谐波 |
2.2.2 双向DC/DC变换器的输出阻抗模型 |
2.2.3 基于陷波器的二次脉动电流抑制策略 |
2.2.4 仿真分析 |
2.3 级联式PCS共模电流的抑制 |
2.3.1 共模电流产生的机理 |
2.3.2 共模电流的抑制 |
2.3.3 仿真分析 |
2.4 具有储能功能的无功补偿器 |
2.4.1 输出功率的特性 |
2.4.2 类STATCOM的控制策略 |
2.4.3 基于bangbang原理的新型控制策略 |
2.4.4 仿真分析 |
2.5 实验研究 |
2.5.1 实验样机 |
2.5.2 实验研究 |
2.6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MMC的高压直挂电池储能功率转换系统 |
3.1 基于MMC的电池储能系统 |
3.1.1 MMC的基本控制策略 |
3.1.2 MMC在储能系统中的应用 |
3.2 储能型MMC换流器 |
3.2.1 运行工况分析 |
3.2.2 适应多工况的SOC均衡策略 |
3.2.3 交流电网短路故障保护 |
3.2.4 直流电网短路故障保护 |
3.2.5 仿真分析 |
3.3 实验研究 |
3.3.1 实验样机 |
3.3.2 实验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高压直挂电池储能功率转换系统的优化设计 |
4.1 电池储能系统的基本参数 |
4.2 优化设计的边界条件 |
4.2.1 电池单体需求与模块电压总和 |
4.2.2 电池模块配置 |
4.2.3 无源元件参数 |
4.2.4 其它条件 |
4.3 效率与可靠性 |
4.3.1 效率计算 |
4.3.2 可靠性评估 |
4.4 优化设计方法 |
4.5 小结 |
第五章 应用案例 |
5.1 2MW/2MWH大容量级联式储能系统 |
5.1.1 系统的优化设计 |
5.1.2 工业样机及运行结果 |
5.2 储能型MMC柔直换流站 |
5.2.1 系统配置 |
5.2.2 运行及控制策略 |
5.2.3 仿真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主要符号表 |
附录 主要缩写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公开或授权的专利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电感对偏流型熔断器换流特性的影响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熔断器研究现状 |
1.2.2 短路限流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偏流型熔断器概述 |
2.1 高压限流熔断器结构及保护特性研究 |
2.2 低压熔断器保护特性概述 |
2.3 偏流型熔断器原理及工作工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MATLAB的熔断器模型 |
3.1 熔断器分断的数学模型描述 |
3.2 非线性电阻建模分析及建模 |
3.2.1 氧化锌电阻分析 |
3.2.2 基于 MATLAB 的熔断器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偏流型熔断器转移电流及过电压仿真 |
4.1 仿真软件简介 |
4.2 换流时间与偏流型熔断器参数分析 |
4.2.1 电感参数对换流时间的影响 |
4.2.2 电阻参数对换流时间的影响 |
4.3 熔断器开断试验国家标准参考 |
4.3.1 试验电压的确定 |
4.3.2 熔断器试验电路 |
4.4 偏流型熔断器过电压的仿真 |
4.4.1 弧前时间的确定 |
4.4.2 过电压仿真电路模型 |
4.4.3 偏流型熔断器参数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8)智能化短路开断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短路保护设备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短路保护设备的发展趋势 |
1.2.2 国内外短路保护设备的研究现状与分类 |
1.3 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智能化短路开断器概述 |
2.1 智能化短路开断器国家标准辅助参考 |
2.2 智能化短路开断器基本原理及结构介绍 |
2.2.1 基本原理 |
2.2.2 基本结构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短路开断器主体设计 |
3.1 智能化短路开断器的主控单元选择 |
3.1.1 数据采集对单片机的要求 |
3.1.2 数据传输对单片机的要求 |
3.1.3 工作电源对单片机的要求 |
3.1.4 PIC16F87 性能介绍 |
3.2 各主要部件选择 |
3.2.1 采样电阻性能分析 |
3.2.2 太阳能光伏系统介绍及选用 |
3.2.3 炸药选取及炸药量计算 |
3.3 模拟仿真软件简介 |
3.3.1 电路仿真软件 MULTISIM 介绍 |
3.3.2 电路仿真软件 PROTEUS 介绍 |
3.4 硬件电路设计 |
3.4.1 检测电路 |
3.4.2 触发电路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通讯 |
4.1 光纤通讯 |
4.1.1 简介 |
4.1.2 基本结构 |
4.2 智能通讯部分的主控单元选择 |
4.2.1 外设对单片机的要求 |
4.2.2 数据传输对单片机的要求 |
4.3 硬件电路设计 |
4.3.1 显示电路 |
4.3.2 按键电路 |
4.4 基于 PIC 单片机的 SPI 接口的实现方法 |
4.4.1 SPI 接口简介 |
4.4.2 SPI 通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件设计 |
5.1 整体思想 |
5.2 主机 |
5.2.1 主程序流程图 |
5.2.2 检测子程序 |
5.3 从机 |
5.3.1 主程序流程图 |
5.3.2 时间-电流特性子程序 |
5.3.3 时间修改子程序 |
5.4 整合实现 |
5.4.1 运行界面 |
5.4.2 仿真模拟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课题研究成果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时间修改流程图 |
附录B 硬件部分整体电路图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9)柱上型高压无功自动补偿系统设计与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国内现状及课题的意义 |
1.2 课题基本原理与方法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电网无功补偿系统的控制方案 |
2.1 线路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方法 |
2.1.1 如何统计线路的无功功率 |
2.1.2 无功自动补偿容量的确定方法 |
2.2 无功补偿点最佳位置的确定方法 |
2.2.1 无功负荷中心的概念 |
2.2.2 确定无功负荷中心位置的两分法 |
2.2.3 采用无功负荷中心补偿的电压提升作用 |
2.3 测量点与补偿点的分离原则 |
2.4 无功补偿系统的控制方案 |
2.4.1 无功优化补偿的单段控制模型 |
2.4.2 无功优化补偿的两段控制模型 |
2.4.3 两段控制模型的扩展应用 |
2.4.4 补偿控制的约束条件 |
第三章 无线无功采集器的研制 |
3.1 无功采集器的设计原则 |
3.2 线路采集器的设计与制作 |
3.2.1 采集器的基本参数要求 |
3.2.2 电流感应式电源的设计 |
3.2.3 测量电路的设计 |
第四章 无功信号转发器的研制 |
4.1 信号转发器的作用与要求 |
4.2 信号转发器的设计制作 |
第五章 无功补偿控制器的研制 |
5.1 无功补偿控制器的设计内容 |
5.2 无功补偿控制器基本模块的选取 |
5.3 无功补偿控制器控制电路设计 |
5.3.1 电路原理设计 |
5.3.2 控制器结构设计 |
5.3.3 电路板设计 |
第六章 柱上开关箱的选型设计 |
6.1 一次系统设计 |
6.2 单点补偿组数确定 |
6.3 高压开关箱设计 |
6.4 系统安装方式 |
第七章 工程规划方案设计 |
7.1 自动无功补偿装置的基本容量 |
7.2 采用分离补偿方式的基本容量 |
7.3 无功补偿点数量的确定 |
7.3.1 收集原始资料计算补偿容量 |
7.3.2 规划系统固定补偿点 |
7.3.3 简化系统结构确定固定补偿点的位置和容量 |
7.3.4 划定负荷分区确定自动补偿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激光热核聚变能源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核裂变与核聚变概述 |
1.2 激光热核聚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
1.3 激光热核聚变能源系统的研究现状 |
1.4 选题依据与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系统总体与放电回路研究 |
2.1 引言 |
2.2 系统要求与功能分解 |
2.3 放电回路 |
2.4 能源系统模块总体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3 新型双串联谐振 CCPS 研究 |
3.1 引言 |
3.2 单相全桥串联谐振 CCPS 分析 |
3.3 单相三电平串联谐振 CCPS 研究 |
3.4 新型双串联谐振 CCPS 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串并联谐振 CCPS 研究 |
4.1 引言 |
4.2 串并联谐振 CCPS 电气特性分析 |
4.3 谐振参数设计方法研究 |
4.4 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具有分布参数的 CCPS 分析研究 |
5.1 引言 |
5.2 高频升压变压器结构及模型分析 |
5.3 高压整流电路模型分析 |
5.4 高压变压器参数设计研究 |
5.5 充电电源设计 |
5.6 实验及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集中监测控制系统 |
6.1 引言 |
6.2 监控系统功能及其设计 |
6.3 电磁兼容分析及设计 |
6.4 放电电流录波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系统实验 |
7.1 引言 |
7.2 放电电流录波实验 |
7.3 放电电流一致性实验 |
7.4 本章小结 |
8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四、可控跌落式高压熔断器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变压器高压套管芯体干燥设备高频电源电路设计[D]. 杨明颖. 河北大学, 2020(08)
- [2]基于TMS的电容器充电电源研究[D]. 王玉领.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2)
- [3]高压熔断器更换工具[J]. 王云涛,武历忠,聂建峰,朱洪卿,韩兵. 农村电气化, 2018(07)
- [4]防堵塞RW3-10跌落式熔管研制[J]. 方俊俊. 机电信息, 2018(03)
- [5]并联转移型限流器的研究[D]. 刁晓蕾. 沈阳工业大学, 2017(08)
- [6]高压直挂大容量电池储能功率转换系统[D]. 陈强.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7]电感对偏流型熔断器换流特性的影响及分析[D]. 李博. 沈阳工业大学, 2013(07)
- [8]智能化短路开断器的研究[D]. 何翠. 沈阳工业大学, 2012(07)
- [9]柱上型高压无功自动补偿系统设计与研制[D]. 邢在奎. 山东大学, 2005(07)
- [10]激光热核聚变能源系统研究[D]. 钟和清. 华中科技大学, 2004(03)